打开主菜单
首页
随机
登录
设置
用户指导
免责声明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查看“其它:第三章 慈无量心的行法”的源代码
←
其它:第三章 慈无量心的行法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原文:http://ftp.budaedu.org/publish/C1/CH19/CH191-04-01-001.PDF 四无量心的修行,第一个是慈心观。我们已讲解过《慈经》,作为进入慈心观的前导,现在要开始说明慈心观的内涵、功德利益及实修方法等等,并佐以诸多本生故事和譬喻,以便行者能够正确的认识和修学。 如前所说,这里也是配合经典和论典来学习慈心观。不过,如果行者已曾练习过、并习惯了安那般念的境界,那么,我会鼓励大家先修安那般念。理由是:行者修安那般念专注于呼吸时,能令心内转,这是修止观的条件,如此才能有轻安。没有轻安,无法放松;不能放松,则无法修任何法门。这是安那般念的重要功能。修行人应当保护心念,而修安那般念正是能令心安住于身内的最好法门。 = 壹 慈心观的利益和作用 = 首先说明修行慈心观有什么好处,以激励大家生起好乐心。《增一阿含经》和《清净道论》等诸多经论都提到,住于慈心观者可以得到十一种利益: === 一 《清净道论》所说的十一种利益 === 一)睡眠安稳 ''Sukham supati'' —— 他睡著时,有如入定;即使没睡好觉,他还是快乐,因为他能完全放松,不会像别人那样辗转反侧睡不安稳。老人家睡不好,如果有慈心观,会完全放松,身心舒适。 二)醒来安适 ''Sukham patibhujati'' —— 因为睡得好,所以他早晨会快乐地醒过来,不会痛苦呻吟地起身。 三)不作恶梦 ''Na pápakam supinam passati'' —— 他不会作令心不安的梦,比如被盗贼围困、野兽追逐等等;他所作都是好梦,如梦到礼佛塔、作供养及闻法等。所以他睡得好,起来也快乐。 四)为人爱敬 ''Manussánam piyo hoti'' —— 慈心观行者到处受欢迎。 五)为非人爱敬 ''Amanussánam piyo hoti'' —— 很多故事都谈到佛怎么令天人、鬼神变成他的好朋友、护法。 六)诸天护佑 ''Devatá rakkhanti'' —— 诸天如父母保护子女一般地保护他,所以慈心观行者很安全。 七)不为火烧刀伤或毒害 ''Nassa aggi vá visam vá sattham vá khamati'' —— 在很多故事中,不仅佛自己从过去生就一直这样修,佛的弟子、居士在佛世时也是这样修。《清净道论》引用了很多这类的故事,下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王舍城有一个很有名的妓女叫 ''Sirimá'',长得很美。有个大福报的商人 ''Annagadna'',其夫人 ''Uttará'' 是佛的大弟子,她很努力地学习佛法,对男女众问题没兴趣,所以允许她的先生去找 ''Sirimá''。''Sirimá'' 喜欢这个商人,因而对 ''Uttará'' 心生嫉妒,想办法要杀害她,以便嫁给商人。一次,她烧了一锅热油,倒在夫人身上。但''Uttará'' 用慈心观入了定,所以没受伤。''Sirimá'' 见识了夫人的厉害,转而尊敬她,决定不再伤害她。 这种故事很多,说明佛面对敌人时,如何以慈心观出离所有问题。佛不只身为人时这样修,身为动物时也不断地如此练习。所以在本生故事中,佛曾为鸟身,森林大火伤不了他;为鱼身时,因缺水将死,他用慈心观和真谛波罗蜜,忆念过去生从未伤害过众生,于是天降大雨救了他。这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或是一生,而是多生的修行,才能“不为火烧刀伤或毒害”。 八)心得迅速等持 ''Tuvatam cittam samádhiyati'' —— 熟悉慈心观的人因为有轻安,不须勉强,能马上完全自然入定。所以,不管修什么法门,慈心观就直指修行。因为行者在入观的过程中一定会面对很多障碍,若有慈心观,则容易出离。 在佛教里面有四种修行可以保护修行人,它们被称为“四护卫禅”,其中第一个就是慈心观,以此出离瞋恨;第二是以不净观出离贪欲;第三是佛随念,令无信心者出离不信;第四是以死随念出离不精进。修观前一定要先学这四种法门,以面对内观过程中的所有障碍。 这四种修行,其实每一种都与所有障碍的对治有关。例如,修佛随念是特别对治不乐,不乐,是因为信心不够;修死随念是因缺乏精进,对境界模糊,不会努力;修不净观是因为有贪欲、瞋恨。但其实每一修法也都可以对治其他的障碍,其中又以慈心观为第一,可用来面对所有的障碍,前提是行者已习惯且熟悉此一境界而有轻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马上入定,不须勉强。入定才能如实观,所以不会长时滞留在那些不适合的妄念境界。 九)容颜光彩 ''Mukhavanno vipasídati'' —— 慈心观能令人身心自然轻安放松,所以如果修行有进步,能安住在轻安中,就会显得肤色润泽、容光焕发。为什么呢?这有如瞋恨是心最黑的一面,慈悲则是最白、最亮的一面,能让整个身心好像发光一般。 十)临终不昏迷 ''Asamúlho kálam karoti'' —— 为什么?因为他是轻安的。我们死亡的过程当然很辛苦,而修行的重点是在面对死亡、准备死亡的过程。在死亡的过程中,身体要面对很多不可意的苦痛。但也有很多关于人好像死了但又回来者的研究报告说,人在临终时,身体会变成软弱无力,出现很安静的境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已习惯修慈心观的人,很容易入定。佛说慈心观是“生梵天最好的方法”,因为行者已习惯于轻安的境界。顺此境界,慈心观的心是很明亮的,此即梵天境界。 十一)当世若未得解脱,则生于梵天 ''Uttarim'' ''apativijanto brahmalokúpádo hoti'' —— 这是慈心观的最后一项利益。如果行者内观能力还不足,无法当生得到解脱,死时将生于梵天,不须做特别的准备。其实我们读《慈经》,在思惟中修慈心观,则虽身在此处,却已犹如处于天堂中,不用刻意寻找天堂。 === 二 谁真的有慈心观? === 行者一定要了解,这些好处是因为数数修习慈心观的缘故,并非唾手可得。这是很长的过程,不是一两天的事,所以谁真的有慈心观、谁没有,很难说。没有障碍时,大家表面上看起来都好像很有慈心的样子;当障碍出现时,才知道真的有或没有。《阿含经》的注解有很多故事在说明这个道理, 我讲一个南传中阿含第廿一经《锯喻经》关于女婢嘉利的故事。 '''一)女婢智斗女主人''' 佛在世时,有一个女婢名叫嘉利。她的女主人是王舍城的名人,总是面带微笑,对人和善,大家都很喜欢她,认为她是大好人,不会生气。不过,嘉利很聪明,她想知道真相。 一天早上,嘉利不起床做她的任务,女主人就来骂她、打她。她想看看主人的真面目,所以第二天又照样不起床,主人就把她痛打一顿。第三天还是一样,主人就拿发簪刺她的头和手脚,刺得她全身是血,几乎要杀了她。她就跑到王舍城告诉大家:“我的主人原来是这样对待我的,你们看!”所以,别太相信外表。要有障碍,才能知道有没有慈心观。 '''二)智者只说真实语''' 同样的,如何对待人才算慈悲、怎么样是不慈悲,也没有一定的说法。《中阿含经》有一部《''Abhaya kumára''》经,可用来说明这个道理。 ''Abhaya'' 王子是频婆娑罗王的儿子,也是耆那''Jina Mahávíra'' 教教主 ''Niggantha'' 尼干子的弟子。佛世时有两个大修行人自称是“有一切种智者”,就是佛陀和耆那。印度有三大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佛教兴起后,印度教衰微了,但直到现在,耆那教还没中断,有两派在印度西部特别有影响力。 佛陀和耆那都有教导“ 一切种智”——''sarvajnatá'',就是对一切的法都很清楚。他们两人都说,如果弟子随学他们的法,不学吠陀也能了解一切。所有的印度教都依于吠陀,只有后来变成独立宗教的佛教和耆那教不是靠吠陀,而是依佛陀和耆那的一切种智。很有意思的是,他们两人都住在王舍城,但彼此没见过面,只有弟子间互相讨论。耆那想善巧的辩倒佛,所以鼓励 ''Abhaya kumára'' 去问佛:“圣人(或是有一切智者)能不能讲粗鲁的话,让人觉得不舒服或难过?” 耆那告诉 ''Abhaya kumára'':“如果佛回答‘圣人亦有粗鲁、触恼语’,那你就问他‘那圣人与凡夫有什么不一样?’若答‘圣人不说粗语、触恼语’,你就问他‘那你为什么说因为提婆达多行为不好,无法改善己心,必堕阿鼻地狱?你这样说是会令提婆达多难过的呀!那你不是有矛盾吗?’”''Abhaya kumára'' 于是前往拜访佛陀,问了这个问题:“有一切智者说不说令人难过之粗语?”佛说:“此类问题有赖于分析,并无固定的解答。”那时 ''Abhaya'' 王子正好抱著他的小孩,佛就问他:“汝儿若吞下一颗石,你如何是好?”他说: “为了救他的命,我会用力让他吐出石头,不管他有多痛苦、多不舒服。”佛说:“同理,一切智者每次言说真理、利益众生语。他讲客气语或不客气语,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因此,有智慧者未必始终言说客气语,他们有时也讲虽是粗语但却是真理的话,不过,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不是害众生。他们所有的行为,即使是骂人,也是用慈悲。一定要了解这个道理。 所以,真的慈悲,要在有障碍时才知道;没有障碍时,很难估计谁有慈悲、谁没有。一定要思惟这个道理。有障碍时如果能够用慈悲处理,慈心观的那些利益就会越来越明显。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修慈悲,这是不够的,要有障碍而还能修慈悲,才能变成大修行人;也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谁是大修行人,即使面对危及生命的严重障碍,他还是用慈悲。能这样,不须去找慈心观那些利益,它们会自己来。 正因为慈心观是如此长远的修行,所以佛是用无量生命来修,才得以成佛。在《大般若波罗蜜经》、《大智度论》也提到,佛修的是“无缘慈心观”,他不须要想什么众生,也不需有什么特别的因缘,慈心观恒常在心中,所作所为都与慈心相应。虽然外表看起来平凡,行为上也看不出是慈心观,其实他随时随地所有作为都是慈心观。 === 三 修慈心观到处没烦恼 === 此外,佛也说了,在佛法中,慈心观就是心的解脱。意思是:修慈心观,心就没有烦恼。慈心观是解脱的法门,为什么?佛说,因为修行人他习惯修、持续不断地发展此一法门,发达其智慧及善巧;他多多修,不是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而是在每天的生活中多多用;不只在定中,也在生活中, 所有的行为都用慈心观,身语意三业尽其所能地常与慈心观同在。如此,不论他到哪里,随处都将创造和谐,避免了一切冲突。 '''一)修慈心观,和合无诤''' 《中阿含经》有部《''Kosambiya Sutta'' 㤭赏弥经》;佛就是从㤭赏弥这个地方上忉利天,去为母亲说法的。那个地方的比丘僧团特别爱吵架,持法的和持律的双方各执己见,不听佛的教诫。佛于是离开他们,去森林拜访阿那律和他的梵行同学。他们因为强调慈心观的修行,彼此和谐共住。他们住在婆罗楼罗村的 ''Gosinga'' 园,所以《中阿含经》里有《''CúlaGosinga Sutta'' 牛角林小经》这部经。 后来 ''Kosambi'' 㤭赏弥的居士询问僧团:佛为何离开了?那些比丘很惭愧,于是双方愿意和合。过了一段时间,佛回到㤭赏弥,就教比丘们六种皈依法(即[[六和敬]]法),告诉他们,比丘(或比丘尼)在僧团共住,如果身业、口业、意业有慈心观,一起享用所有的东西、受持同样的戒、一起修正见, 则不可能会有冲突,一定是和谐的。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都修慈心观,那些慈心观的利益就会明显,而不仅仅是入慈心观的定。慈心观的定只是方便,真正的解脱是在所有的行为上, 而不只是在定中,出定以后也一样,身口意三业都能遵循慈心观,则内外都将渐趋和谐。 '''二)修慈心观,出离障碍''' 真的慈心观是对治障碍。有修行,才会有障碍;由于没有修行,人们以为没有障碍,其实障碍是在的。因为烦恼在,障碍就会在,只是因为没有修行,所以看不到,有修行才会看得清楚。有修行没修行,差别在此。修行人对障碍会很敏感,自能了解要用什么方法渐渐出离障碍,而除了慈心观, 并没有更好的方法。 论典说明,不但在乐受时,在不苦不乐受时也要修慈心观,不论苦、乐、忧、喜、舍,在这五种情况下都要勤修慈心观作为内护外护,也就是''Yánigatáya'',''Yána'' 是“乘”。 那么,要怎么修,才能让慈心观变成我们的“乘”,如大乘、小乘、“慈心乘”?慈心乘就是佛乘,佛陀自己所修的保护乘。要这样修,让慈心观变成“心的事实”,也就是心已经与慈心观完全相应,我们的心就是慈心观,而不是因为我们“要修”慈心观来使它能够保护我们。 而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的境界才能够出现呢? 必须已经很熟悉这个境界才可以。行者要练习不断地让自己的心相应于这个境界。佛说,行者当如此精进。在此情况下,慈心观的十一个利益必将明显。 === 四 慈心观是出离内观障碍的最大方便 === 阿毘达摩提到修慈心观有两大明显目标。第一目标是 ''ipassanasukha'' —— 在内观中出离障碍,让内观过程顺利、快乐、易修。第二目标是 ''bhava''。''bhava'' 的意思是“有”,''sampatti'' 是“成就”,意思是说,修慈心观能投生善趣,尤其是生梵天最有效的法门。梵天是 ''bhava sampatti'' 所达到的最良好情况。 修内观的过程中,四无量心是一个特别顺于般若智慧的境界。依阿毘达摩,智慧、观、正知是同义词,只是依不同的佛教传统,会有不同的解释。'''在内观过程中,修行人特别要思惟无常,所以修内观就是修无常想,在经典中,“无常想”与“内观”是同义词'''。无常想亦名苦想、无我想,行者在修无常想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很多障碍,因为行者在内观过程中才能够成道、出离、断而断烦恼,而在此过程中,障碍会特别大;修定过程中的障碍就不那么严重。不过,如果定的所缘是世间的所缘, 如安般念、四无量心仍是缘众生,那无法断而断烦恼,要配合内观、无常想才可以。 内观的过程若有障碍, 《杂阿含经》的〈''Bikhhunupasaya Sutta''〉是说,在此情况下,行者当先令心内转到让心感到欢喜、快乐的境界,才能面对这些障碍。而欲出离这一切障碍,最好的方便是修慈心观。所以经中说:先修有缘慈心观,再修无愿、无相、空三昧来解脱。因为行者已经很习惯、很熟悉,心在这个境界任运而转,不须特别勉强, 他念这个境界,立刻就可感受到内轻安、内快乐, 面对障碍的苦就变得很容易了。 = 贰 修慈心观有赖于胜解作意 = === 一 智慧的作用依于作意 === 佛法特别强调智慧。《瑜伽师地论》说,智慧的作用乃是依于不同的作意,它们因开合不同及诠释角度不同,又有七种作意和四十种作意之说,而不论哪一种分法,“[[胜解作意]]”和“[[真实作意]]”都在其中。这两种作意在修行过程中非常重要,而四无量心,尤其是慈心观的修行,有赖于胜解作意, 因为你决意要“观一切众生快乐,利益他们”。 由于这样观,你服务了他们,也包括自己在内。你因为有此胜解、有此决心而能感到快乐,也能不论他们快不快乐,都可真的思惟他们是快乐的。若能有此态度,不管有人要利益你或伤害你,你仍然都是用友谊、用没有烦恼的爱来利益他们。诚如经典中佛所言,能够这样修慈心,具有真实无烦恼之爱,则无论到何处,都会受欢迎,能做人家的朋友,能超越所有的瞋恨与敌意。如同我们在讲《慈经》时所说的 ''mitta anusámsa'' 本生故事 —— 行者到处受欢迎,这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佛不只在《法句经》中,在其他经典很多地方也都说到:“唯有清净的爱能出离瞋恨。于诸战争中制服敌人,不如以慈心克己。能以慈心克己者,是为真克服<ref>《南传法句经》第八〈千品〉第 103、104 颂:“彼于战场上,虽胜百万人,未若克己者,战士之最上!”“能克制自己,过于胜别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节制。”</ref>。”因此,要如《慈经》所教,才能对治及克服内敌外敌。 如何对治?即使最强的武士也不能克服一切敌人,只有用慈心才能够办到,这是慈心的力量。所以多修慈心,才能随处安全;若要安全,也唯有多修慈心,无有它法能有如此良好效果。 === 二 慈心观的胜解是四个愿 === “胜解作意”是说用胜解来统一心在我们所需要的境界。这个境界并非真实的境界,而是依我们的决定。 以安那般念为例,阿毘达摩的《大毗婆沙论》用很大的篇幅来讨论阿那般念是真实作意还是胜解作意;《俱舍论》亦然。有些论师认为它是胜解作意,有些则认为是真实作意,但最终他们一致认为安那般念既是胜解作意,也是真实作意。 为何说安那般念也是真实作意?因为练习安那般念时,你无法决定呼吸如何。在此境界,你只是用正念。不论修止或修观,你把握境界的方便就是正念,此正念在于你的事实,而不是靠胜解,所以境界和事实会有所不同。 根据南传佛教的传统,慈心观的胜解要靠四种愿,《清净道论》、《那仙经》等很多地方都这么说。“欲”和“愿”是同样的过程:“欲”是欲作;“愿”则如菩萨大愿的愿,如四弘誓愿的“众生无边誓愿度”。 慈心观有四个愿,四个欲,慈心观三个阶段的修行都要用到它们。 佛说:''sabbe dhammá chandamúliká'',意思是:一切法都依于愿、依于欲。欲分二种:烦恼欲和法欲。法欲没有烦恼,是所有善法的条件;若不是法欲,则欲与贪欲是同义词。慈心观的“欲”不是烦恼,它是法欲——愿自己、愿一切众生都快乐,这是顺法,不是顺烦恼。 = 叁 简介慈心观修行的三个阶段 = 以下开始说明慈心观的修行方法,先是简单介绍。 依南传佛教,慈心观的修法有三个阶段,北传佛教则只说明两个阶段。我个人比较喜欢《清净道论》和南传佛教的说明,因为分成三个阶段很有意义,也很有帮助。 === 第一阶段:以自己为所缘 === 修慈心观的第一阶段是从自己开始,以自己为所缘。因为,无量的境界、无量的众生,只能在己心之中,无法在己心之外找到。所有世间、所有外界的经验,都是靠我们的六根,没有六根,什么境界都没有。 '''一 人最爱的是自己''' 为什么要从自己开始,以自己为所缘?《清净道论》引用十二分教当中的“重颂” - ''Udána'' 的第一颂来做说明,这个偈颂对此说得很清楚,意思是,佛言:“我思惟四方众生时,了解到所有众生最喜欢的、最爱的境界就是自己<ref>''叶均译《清净道论》第9章〈说梵住品〉:“以心遍察一切的方向, 不见有比自己的可爱;他人都是爱他自己的,爱自己的不要害他人。”《汉译南传大藏经》第 68 册《清净道论》译文则为:“心向遍观一切诸方,何处亦不见较自己可爱;如斯其他人人于各自爱自己,故爱念自己者不可害他人。”''</ref>。” 很有意思对不对? 我们平常说讨厌自己,其实,讨厌自己也是爱自己。为什么?因为从小小的蚂蚁,上至天人,一切众生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求得快乐,甚至因为不清楚“快乐”的真正意思,以至伤害众生或自杀,以为如此可以得到快乐。众生第一想为乐想,不求快乐的众生不存在。 如此,佛观十方众生,了知一切众生最爱的所缘还是自己,因为一切众生都在求乐。如果了解这个道理,就可扩大这种认知,而能不害众生。我们了解一切众生因为最爱自己才会去求乐,将心比心,自己跟其他众生也是一样的,所以不可害众生。 '''二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因此,慈心观的第一阶段是学习“如何成为自己的朋友”。成为自己的朋友,才能成为众生的朋友,否则没有办法的。“慈心”真正的意思是友谊,是清净的、没有烦恼的爱,所以我们要彻底明白“友谊如何利益我们”,如此才能向外,把“利己的友谊”转为“利他的友谊”,这是最好的方法。所以第一阶段就是从自己开始。 '''三 修无烦恼之爱出离轮回''' 佛说,爱渴是轮回的根本,如果以“受”故而有“爱渴”,众生就继续在五取蕴中。因为有“爱渴”就有“取”;有“取”,就有“有”,乃至生老病死。 这是“轮回”,轮回就是五取蕴,不是别的。有五取蕴,是因为有爱渴;没有爱渴,则没有五取蕴。 而修习慈心观清净的爱,却是解脱的方便。爱,一方面为解脱的方便,一方面却又是轮回的根本,二义具足。所以,修无烦恼的爱,乃是“出离轮回最美丽的方便”,前提是必须了解“无我”与“空性”的道理。“空”者,“不属于我”之意。了解“身”和与之相关的“心”并不属于我,一切众生也不属于我,这样才能修无烦恼的爱。 以上这是第一阶段,就是以自己为所缘修慈心观。我再次强调,这是南传独有的道理;北传经论如《瑜伽师地论》等等,找不到这第一阶段,它是直接从第二阶段破坏限制开始的。 === 第二阶段:破坏限制 === '''一 心的限制来自分别''' 再来是第二阶段“破坏限制”。何谓慈心观的限制?慈心观的限制乃是对所缘起三种分别:一、可意的众生,就是我们所喜欢的众生;二、不可意的众生,即所讨厌的众生;三、中性的,就是既非可意亦非不可意的众生,也就是并不讨厌但也不喜欢的众生。 心所受的限制,就是心有所爱憎。喜欢,是因为有可意的触;不喜欢,是因为有不可意的触;没有喜欢或不喜欢,是因为所缘是中性的,没有可意或不可意的触,也就是不苦不乐受。当接触所缘时,烦恼的心是有执著、得失、苦乐受的。它执著可意的受而生爱,拒绝不可意的受而起憎,对不苦不乐受则是模糊不清的。 无明的心就是这样,会分别众生为所爱或所憎或是中性的。由于这种分别,我们执著,认为这是讨厌的、或喜爱的众生;因为执著于爱憎,就很容易生气。一定要注意这个道理。不执著,才能不生气。 能够破坏这个限制,才能入慈心观的修行。止观的条件是:了解自己的所缘,而且所缘很清楚; 在模糊的所缘里是无法修止观的。如果不能够破坏这个限制,而把一切众生分别成所爱、所憎或中性的,那么,“一切众生”就无法成为修慈心观时明显的所缘。 '''二 破坏名言概念的限制''' 瞋恨与贪欲虽不能出现在同一个心,却是同一个过程 —— 由爱而取的过程。我们烦恼的所缘,多半在众生;但事实上,众生只不过是名言概念而已,而烦恼的境界就是名言概念的境界。 我们所执著的境界,如众生、好车、好房子等等,这些在佛法中都只是概念;真实的经验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如果我们的心处在真实经验的境界中,一般并不会起烦恼;只有在概念中才会起烦恼,认为“这是我的房子、我的汽车、我的太太、我的什么什么”。当起烦恼时,我们并不会想:“这是我的色法,我的受蕴、我的想蕴、我的行蕴、我的识蕴……”不这么想,对不对? 虽然四无量心所缘的境界是众生,但“众生”只是一个名言概念,明白这个道理,才能持续不断地保护平等的心。这样,修四无量心才能顺于般若的境界。 === 第三阶段:扩大所缘 === 第三阶段是真正的慈心观。真的慈心观就是把所缘对象扩大为无量的众生,如果能理解“无量众生”的这个所缘,行者就已经破坏限制了。什么限制?就是分别我、你;分别喜欢的你、不喜欢的你、中性的你,这样就存在著“无明受”。而行者必须要能超越无明受,因为无明受是轮回的根本,它是有烦恼之爱的受,由此而有轮回。 = 肆 正修慈心观 = 以上简单说明慈心观三个阶段何以如此安排,以下说明实修的部分。(另可参见附录一:实修次第表格) === 第一阶段:学习成为自己的朋友 === '''一 以四个愿祝福自己''' 慈心观的四个愿是什么呢?从自己开始: * 一)''Aham avero homi'':从文法的角度来看, ''avero homi'' 是“我是没有敌意的”,中文可译为:'''“愿我没有敌意”'''。 * 二)''abyapajjho homi'':是'''“愿我没有瞋恨”'''。 * 三) ''anígho homi'' : 注解上说 ''ígha'' 意思是 ''upaddava''-祸害,英文是 catastrophy,泛指所有不好的事,中文译为障碍或冲突-conflict。这句祝愿可译为:“'''愿我没有障碍或冲突”。''' * 四)最后,''sukhí attánam pariharámi'':''pari'' 的意思是“周围”;''harámi'' 的意思是“带”。这整句话是说“我四处带著自己在快乐里面”,简单的翻译是“愿有快乐”,不过,像这样直译很不错:'''“愿我到处带著自己在快乐里面”'''。愿不愿意这样?一定要愿意才能做到。你们也可以翻译为“愿有快乐”,不过还是要了解这个意思:“愿我到处带著自己在快乐中”,这个意思比较微细深入(注:有译为“愿我内乐遍满”者)。如果多修慈心观,这个愿就能变成事实,逐渐就可用四无量心,四处带著自己在快乐中。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受”没有冲突,没有烦恼。 然而,要怎么修?'''安那般念能帮助行者了解“我”是什么,这也是修慈心观的方便'''。 '''二 放松身心,再送四愿给自己''' 就佛法而言,“我”是身和心的组合;有身和心,才会有所谓的“我”,身和心缺一不可。若只有心而没有身,或只有身而没有心,那就是死亡了。当有人生病,即将死亡,被送到医院时,医生怎么断定病人已走了或还在?他拿一面镜子放在病人的口鼻之处,如果镜子上没有水气,表示人走了,就请神父、出家人来诵经,对不对?身和心在一起,才有生活、有生命,才是“众生”。 '''修安那般念,当专注于呼吸时,我们也同时专注于身和心。这身和心,是境界的全部,没有别的了。身称为“色法”;而心是受、想、行、识的“名法”,四者和合为一才有“心”。我们得以知道身心相续,是因为有呼吸的过程,所以严格来说,呼吸属于心,它是“心生色法”,没有心,就没有呼吸;有心,才会有呼吸'''。 《瑜伽师地论》说:“所观者色法,能观者名法。”在注意呼吸时,色法和名法是经验的全部,观自己,就是观自己的色法和名法。所以,修慈心观时,要先用能放松的方式,感受到自己的身和心,再对这个所缘,用四个愿来入很轻安、没有烦恼、很舒服、快乐的境界。能够的话,每一个毛孔都要参加这个可意的、清净之爱的境界。要这样修。至于做法,先要记住这四个愿,祝愿时要专心,身和心才能与境界相应。不然,口念一件事, 心想著另一件事,那就没有放松、快乐、轻安的境界了。 '''三 第一阶段要占禅修较长时间''' 在缅甸,有时办很长时间的慈心观禅修,以一个月或两周为期。'''如果是两个星期,则第一星期修第一阶段,第二星期才修第二、第三阶段。第一阶段非常重要,一定要在自己身心相续中感受到慈心的好处、它如何能让我们放松,感觉到轻安、清净、没有冲突,才能修第二阶段,也就是把这个感觉转向外面'''。虽然严格来说,并非在心外,不过你要观想人物好像是在外面,以同样的四个愿向他们散播、传送慈心给他们,愿他们也能像自己一样:无敌意、无瞋恨、无冲突障碍,唯有快乐。 '''四 第一阶段的方便法门''' 有的禅师也在第一阶段教一些方便,例如观想自己为金字塔。金字塔令人有很稳定、清净的感觉,以观自己如金字塔般的清净,来练习四个愿。有的禅师教导观想自己为金色的鸡蛋,这也不错,因为众生是从蛋(胎卵)来的,对不对?这也是一种清净感觉的方便。 有些人特别讨厌自己,没办法从自己开始,那怎么办?一些禅师会教导先观想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像小小狗狗、小小猫猫,这样感觉会很舒服。它们不惹你生气,对不对?这样观想,再把这种温暖的感觉转给自己,由此入慈心观的过程。 另一个方便是用北传所强调的“观己为他” —— 自他交换法。自他交换法和慈心观都是发菩提心的方便;而发菩提心,是学习如何彻底自利利他的方便。发菩提心和自利利他是一个过程,能令自己与他人、与一切众生同在一起。慈心观的修行, 就是让行者来准备这种境界——发菩提心;《维摩诘经》也强调这个道理。当慈心观的修行成了习惯,发菩提心也就成为自然了。这是很好的方便。总之,修行是为了发达一种特别的智慧,修的时候才会知道哪个方法最好,能够让自己入慈心观清净的感觉,让这种感觉进入身体的每一个部分。 先以能够专注于自己为前提,等定力增加了,就可以用慈心观注意身体不同的部位,特别是那些有不可意、不舒服的感觉的部分,送给它们这个“暖暖的”慈心的气,放松自己。或者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用慈心观逐一扫过身体的每一部位。 '''五 所有方便是为得轻安''' 不管是哪一种方便,重要的是达到这个目标 —— 在自己身心相续中,到处都能感到慈心的放松、清净与轻安。'''总之,轻安最重要。要了解,在《慈经》里面,佛所赞美能作为慈心观修行条件的功德,几乎都与轻安有关。这是南传佛教阿毘达摩的特色,北传佛教没有。南传佛教认为轻安是了解止观修行特别重要的心所,也是七觉支之一,有轻安才有定,没有轻安不能修定。''' 南传阿毘达摩提到有五种心所与轻安关系密切,它们其实是轻安的不同层面: * 一)轻而不重 ''lahutá'' —— 它在南传佛教被视为一种心所,能出离昏沉的烦恼。昏沉是粗重最明显的现象。 * 二)温和(柔软)''mudutá'' —— 温和就是柔软,两者意思差不多。它们与轻安有密切的关系,有轻安才会有柔软;心有柔软、有温和,则不会执著自己的意见,也没有我慢,因为不正见和我慢一定与粗重有关。 * 三)适业 ''kammannatá'' ——《俱舍论》说轻安的定义是“适业”,在南传佛教,它属于一个独立的心所。 * 四)练达 ''pagunnatá'' —— 这个心所也是属于轻安的范围,有轻安,才会有练达。身和心“没有毛病”,也就是没有生病、没有障碍,这种情况就是练达。 * 五)端正、直接 ''ujukatá'' —— 这是修慈心观最重要的功德,也是所有功德中佛唯一讲了两次的功德。 这五个心所特别与轻安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属于轻安,但在南传佛教,它们是独立的心所。修慈心观,五种心所和轻安要特别明显,才能转感觉向外,用清净的爱克服所有的敌人。 在三藏经论,特别是本生故事中,有很多故事在讲佛和菩萨如何用慈心克服很多很多不可思议的强敌;也有不少故事说到居士如何用慈心克服所有的障碍和瞋恨心,我们会在适当的地方说一些。 === 第二阶段:破坏心和感觉的限制 === ==== 一 了解受,知道心的限制 ==== 所谓“破坏限制”,就是要破坏“有限制的心”。何谓有限制的心?就是执著分别的心 —— 执著有个“我”、有个“你”,有我、众生的分别。怎么知道心有限制呢?关键在于了解受、了解感觉、了解感情。如果执著可意的受或拒绝不可意的受,就是心有限制;模糊地领纳不可意或非不可意的受,也是心有限制。心有限制,才会起烦恼;心在没有限制的境界,就不起烦恼了。不起烦恼, 心就有轻安;有轻安,则能入定;入定则能如实观。 '''一)令心里外皆具慈心观''' 修慈心观,里外都要变成同样的境界,里外皆具慈心观;“能观”和“所观”是一个过程,不是两个。所以,应当学习如何运用同样的慈心观于身心内外。“破坏限制”就是让内外同具慈心观的一个方便,此即“超越限制”的慈心观。 这个第二阶段要慢慢地习惯。每次修破坏限制的阶段时,要先能调自己舒服,让自己有慈心观轻安、放松、舒服、喜乐的感觉。然后,再慢慢学习把这个感觉转给所喜欢的人、中性的人、讨厌的人,让他们也有同样的感觉。 '''二)破坏限制才能出现止相''' 依《清净道论》,破坏限制的过程中才能出现很明显的止相 - ''samathanimitta'',来超越散乱心的境界而得定;若无止相,无法入定。在第一阶段是“无分别慈心观”,所缘还不会很明显;到了第二阶段, 所缘变得明显,此时才能调心,经过努力学习,才能完全体会慈心观破坏限制以后的境界,否则“没有限制的慈心观”将只是概念而已,不会变成自己的经验。 这是什么意思?第一阶段有成就了,用慈心观来观自己,作为一种方便,来深入慈心观舒服的、轻安的、喜乐的境界,内外皆然。能够这样,就可以开始把这种感觉转向所亲爱的五个人物;如果每次影像都很清楚,就再转到下一组人物。 '''三)所缘只是方便,不能用来入定''' 要记住,那些我们用来作为所缘的人物只是一种方便而已,并不是用他们来入定;我们并不是长时间在思惟他们,只是借由他们来了解什么是没有限制的慈心观。因此,不论所缘的人物是男是女, 是生者或亡者,重要的是心要持续地停留在同样的感觉中,不管是思惟自身或那些人物。 ==== 二 转己心向外,观想三组人物 ==== 第二阶段是转己心向外,而以三组人物为所缘。若有修“自他交换”等方法来观己为他,那么, 第二阶段会变得特别容易。 '''一)第一组对象:亲爱的人''' 先观想自己微笑、放松的样子,然后观想第一组 —— 我们所亲爱的、所喜欢的人物。他们可以是我们的亲属、父母兄弟姊妹、朋友,也可以是老师或同学。 这第一组对象最容易观,因为我们跟这些人是亲朋好友,不需要勉强就可作观。有些论典建议观想五个人,也有些建议观想四个人,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想时,人物的印象或影像要很清楚。而想要观人像清楚,最好的方便是先观想自己的颜面微笑、很放松的样子,然后再观想所观想的亲爱的人物也是同样的微笑、放松的样子。这时,用四个愿来调他们的影像清楚。如果影像清楚,你对他们的感觉会变成像对自己一样地稳定,这时,就可以从第一人物转到第二人物、乃至到第五人物,把慈心观用于日常生活中。 因此,要能让慈心观变成保护己心的武器,令心不会生气。瞋恨是最黑的心,所以最重要的修行就是减少瞋恨,这样才能够说我们有受到佛法的利益。 《中阿含经》有一部《''Kakacúpama sutta'' 锯喻经》,锯子的比喻。这部经典蛮有意思的:“佛告诸比丘,若有两名大汉以锯截汝身,而汝犹能生瞋,即非佛弟子<ref>''《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9 冊《中部經典一.第 21 經》P182:「諸 比丘!若以有柄之兩面鋸,共盜賊、賤業者,以肢肢截斷之,其時 若亂其意者,彼如是非遵我教者也。」另參見《大正藏》第 1 卷 P744 上欄《中阿含.牟梨破群那經》。''</ref>。” 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很难做到,其实这是要一步步渐次学来的。 修慈心观和忍波罗蜜是一个过程,修慈心观特别是为了减少瞋恨。如果起瞋,那是在拒绝境界;而不拒绝,就是忍。若能胜解忍的修行,那就是不拒绝境界,也就是不拒绝法。因为依佛法,所有的境界都是法,除了法以外,并没有什么对象。应当这样了解,才能深入佛法的境界。有很多本生故事说明这个道理。 '''二)第二组对象:中性人物''' 如果方法很清楚、已能习惯专注于慈心观,调己心很舒服,有喜乐、放松的感觉,就可以开始练习第二组——以中性人物为所缘。对中性人物保持同样的心是难一点,不过若已习惯、熟悉慈心观舒服的感觉,也不会很难。 哪些人物属于中性的呢?就是你所认识,但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的人。可以用邻居、旧识、过去的同学等等为对象,因为跟他们不够熟,所以不会执著于要喜欢或讨厌他们。不论喜不喜欢或讨不讨厌,行者都基于同样的道理,以慈心观想他们微笑的样子,然后传送四个愿给他们而不改变自己的感觉,让他们也出现同样的感觉。 如果还没有深入自己、感觉到身心相续舒服, 要多多修前面所讲过的方便法,比如观自己是金字塔等等。所有的方法都只是方便而已。若已具有这种感觉的经验,则可用第一组——亲爱的人物,来保护同样的感觉、同样的心。若已有进步,熟悉了这些喜乐、放松、舒服的感觉,就可以修第二组——中性人物,然后继续往下修第三组。 '''三)第三组对象:敌人''' * '''(一)观想仇敌如母如子''' 这样,先从自己开始,再来是用五个亲爱的人物,然后是五个中性的人物,最后是五个敌人。行者最好每次都用同样的人作所缘,比如,观亲爱的人,一直就是固定那五个;中性或敌人亦然。这样才能让影像越来越明显,而不需特别去调他们的影像。 由于对敌人修慈心较不容易,行者对敌人的观想尤其要特别努力,一定要达到思惟他们如母如子的程度才可以。佛就是这样修的,所以最后,他无量生命中的敌对者提婆达多在堕入阿鼻地狱之际,就皈依了佛,佛也为他授记在无量劫之后成为独觉。 提婆达多其实不是普通人,他是很有智慧的, 但不用智慧来度众生,反而害了众生。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黑的心——嫉妒。他嫉妒佛,受不了佛成功而自己不成功。其实他也想成佛,但没有办法像佛,所以越来越恨佛,一直想尽办法要杀害佛,佛却变得越来越厉害。我们若能学佛,修这么一点点,也就很了不起了。 * '''(二)对敌人修慈,才是真修慈心观''' 修慈心观如果是以自己的母亲或儿女为对象,当然很容易;如果所缘对像是敌人,现在只是练习而已,将来真的能对敌人修慈心观,才真的厉害。 面对障碍而能修慈心观,才是真修慈心观,才会出现诸多利益。如果只以亲爱的人修慈心观,那些利益就不会明显;若习惯以敌人为所缘,那些利益才会明显。 切记:每次对敌人修慈心观以前,都要先从自己开始。由于对亲爱的人物、中性的人物已经习惯了,所以能很快地经过,用稳定的作意磨练心,再把心转到所讨厌的人物。最好限制五个人物,每次对同样的人物祝愿。要了解,行者只是用他们来培养稳定的作意、稳定的心、稳定的感觉,他们是谁并不重要,他们只是行者的方便而已。 对敌人修慈心观,是破坏限制最重要的关键,很重要。'''如果无法爱你的敌人,就表示还欢喜众生受苦;能爱敌人,才能不欢喜众生受苦。'''论典上也说:“无法学会爱中性众生者,即表示对众生冷漠, 无有关怀、不感兴趣。”那就难以修行菩萨道。《慈经》对这一点讲得特别清楚。所以,不管众生如何, 行者都要保持很稳定的慈心观的作意,渐渐学习视众生为己母,才能克服心中的不安。菩萨道特别如此。 '''1 因为有抗拒,所以心不安''' 论典说明,众生心中有不安、怖畏,是因为过去的生气、抗拒-''byápada''。''byápada'' 的同义词是''patighá'',''patighá'' 就是“抗拒”。因为心仍有抗拒的倾向,所以有不安、怖畏;不安、怖畏是抗拒、反对-resistance 的象征。 如果心还有抗拒,可以参考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它对慈心观、慈悲的修行说得特别清楚。因为心中有抗拒的倾向,最伤害的是自己,而菩萨道最重要的一面就是完全除灭心中抗拒的倾向。如果还会生气,就表示还没有能力利益自己;无法利己,就无法利他。佛无量劫的生命就是这样修,一直到完全除灭抗拒,即使是小小的微细的抗拒的习气,佛完全灭除无遗。 '''2 如何不生气?要修慈心观''' 关于这点,我说一个佛修慈心观不生气的故事。 佛在行菩萨道的某一世中,出生在一个大婆罗门家,父母很疼爱这个独生子。由于宿世因缘,菩萨对在家生活完全不感兴趣,想出家修行。但他是独子,长大后父母给他压力,要他结婚(大迦叶尊者也有同样的故事)。菩萨多才多艺,就画了一个绝世美女,说:“能觅得如此美女,我始成婚。”父母费尽功夫到处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一个相像的女子,菩萨只好结婚了。 不过,菩萨的夫人对家庭生活也没兴趣,所以两人的生活就像朋友,不像夫妻。他们趣味相投,具有慈心,父母过世后就布施了所有的财产,然后,如他们无量劫来所做的,到雪山用功修慈心定。由于在雪山一直很难找到食物,他们也需要盐,只好下山,住在国王的林园中。根据印度传统,王依法有义务要照顾修行人、婆罗门,否则不算是好国王,会被反抗的。王因为照顾他们的生活,对菩萨的夫人起了贪著爱染心而无法克服,就抢了她。 那时,菩萨一语不发,转头望向别处,让夫人给王带走。夫人被带到宫殿后,从此绝食,王因此起了惭愧心,把她送还菩萨,并问他:“我抢你的夫人时,你为什么看也不看我一眼?”菩萨说:“因为我心中仍有一丝瞋怒,所以转头,不现怒相给你看。”这是佛行菩萨道时所修的慈心观。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佛还是菩萨时,有一世当国王。他有一个园丁喜欢打猎,也帮国王打猎,并看守国王的花园,不让老虎等等有危险的动物接近,因为园里也养了鹿和其他动物。 一次,园丁远远看,好像有一只老虎。园丁是个很好的弓箭手,射箭很准,他就拉弓射虎,没想到射死了一个住在国王园林中的独觉。原来,当时印度的出家人会身披虎皮,园丁以为他是老虎。王就是我们慈心的菩萨,他当然不高兴,就要园丁离开,不想再看到他。但是这个园丁可不是普通的园丁,他是菩萨的大弟子。他不放弃,每年都回来请求国王再任用他。国王一直不肯见他,到了第三次才接见他,并说:“好,如果你不是故意犯错,就可以继续做园丁。”园丁问:“王为何第一次、第二次都不愿见我,第三次才肯见我?”王回答:“我不愿见你,是因对你还有仇怨。避不见面, 我得以保护己心,不起忿恨。” 佛因为过去这样修,才渐渐能达到无缘慈悲的境界。要这样修,才能了解真的慈心观的意思,否则不能。想要保任慈心,前提是能忍所有里外诸多的不便和痛苦,忍人们对我们的不好,这样才能深入慈心观的修行,不然,无法理解何以慈心为无量心,而只会停留在妄想中。 ==== 三 运用修波罗蜜的五法 ==== 由于第二阶段破坏限制是慈心观最重要的部分,其中观想中性人物乃至敌人尤其困难,所以在此多做些说明,好让大家能突破这个学习过程中的难关。 在南传佛教,慈心观算是波罗蜜,是十个波罗蜜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摄大乘论》提到,修波罗蜜有五种方法<ref>''《攝大乘論》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即唯識派)重要論典之一,為 無著菩薩所作,有三個漢譯本。今引唐玄奘大師譯文:「云何應知 修習如是波羅蜜多?應知此修略有五種:一、現起加行修,二、勝 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攝大 乘論》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即唯識派)重要論典之一,為無著菩 薩所作,有三個漢譯本。今引唐玄奘大師譯文:「云何應知修習如 是波羅蜜多?應知此修略有五種:一、現起加行修,二、勝解修, 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五、成所作事修。」''</ref>,我们在修慈心观时可以对照参考,以利实修。 '''一)五法有其次第''' (一)现起——行者是用四个愿来让慈心观现起,这是现起慈心观的方便。 (二)胜解——现起以后是胜解,就是令心留在此一境界,不离开它。所有的波罗蜜都有这个次第,修慈心观也是这样,要让慈心的感觉常在心中。 (三)作意——就是在心中作此境界。由于胜解,此一境界在心中会变得明显,需要它,它就出现,因为行者已经习惯。行者对此境界有修胜解, 能令此境界长时留在心中,所以当需要时马上能记得这个境界,一作意,它马上出现。 (四)方便——由于有前三,所以能学习如何把它用在每日生活中、如何用它来入定、用它来修智慧。 (五)成功——最后,行者可以用它来修定、修智慧。要这样学。 以上这五种修法,对慈心观破坏限制的这个阶段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稳定的“作意”,也就是对敌人保持四愿的境界。佛于无量劫中就是这样修而成佛的。佛怎么修?在本生故事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我们来说说其中的几个。 '''二)佛无量劫对敌人修慈心''' '''(一)以德报怨的金鹿''' 有一世,我们的菩萨是只金色的鹿。金色的鹿非常稀有,众人瞩目。有一次雨季时,''Ganga'' 恒河的水位涨得很高, 起大洪水。由于菩萨不是普通的鹿,能听懂人语, 当他听到恒河中有声音在喊“救命!救命!请帮我忙!”他就前往河中,看到一个溺水的商人,就丢了根木头给他,救了商人一命,平安上了岸。后来商人去到舍卫国的首都。那时王后梦到这只金鹿, 就要求国王一定要找到金鹿。因为她怀孕,凡有所请求,国王都愿意满足她,就派人到处宣告,若有人看到金鹿,可拿到很大的奖赏。商人知道后就向国王报告,王就派人捉到金鹿,带进皇宫。国王和王后很高兴,款待商人并赏他很多钱。国王很喜欢金鹿,就问商人金鹿住在哪里等等的问题,商人就说出金鹿如何救他一命的事。王听了很生气,认为商人忘恩负义,就捉住他,要立刻处死他。虽然商人对金鹿那么不好,金鹿还是劝阻国王,再次救了商人。这名商人就是提婆达多,国王即阿难,是金鹿当时的好朋友。 '''(二)以慈心原谅敌人的大白象''' 还有一个故事,提到佛行菩萨道,为大象身时,如何孝养瞎眼的母亲,并以慈心原谅敌人。在印度,大王都有大白象当坐骑,王当时正在找他的国象。有个猎人曾被我们的菩萨大象救过一命,就向国王通报他在哪里看过这么一只大白象。大象被捕入宫,因为长得很好看,王很喜欢他,拿最好的东西给他吃,但他什么都不吃。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王很担心,问他为什么不吃。他告诉国王,他的母亲眼瞎了,看不见,在森林里, 需要他照顾,他怎吃得下呢?国王问明原因,知道是猎人出卖了大白象,很生气,要处决猎人,我们的菩萨再度求情,又救了敌人。 '''(三)向侵略者发送慈心的国王''' 佛在人身时,也是如此不断地修行慈心观。 有一世,我们的菩萨是国王。有位大臣很羡慕国王有那么多的妃子,心想:“反正大王有那么多妃子,他数不清。”就潜入其中一间闺房,结果被守门人逮个正著。平常像这种情况,他是要马上被处决的,国王却只是驱逐他,所以他去了另一个国家。菩萨的大臣都是聪明人,这名大臣也很聪明, 性格却很坏。他到了邻国,邻王很赏识他的才智, 而他也想对菩萨报仇,就对王说:“我本来那个国王心肠很软,不喜欢打仗,你可以攻打他,他一定不会反抗的。”王很高兴,赏给这名大臣很多钱,然后派军进攻,向菩萨索取国土。菩萨说:“好,你就拿去吧!”邻王就把菩萨关入监牢中。菩萨在狱中,向邻王发送慈心观,邻王浑身发热,受不了。我们的菩萨慈心观这么厉害,你们会不会这样修,对敌人起那么有力量的慈心观?邻王知道了菩萨的厉害,也明白了怎么回事, 很生气,马上要杀那个恶臣。菩萨劝说:“你不能杀他,你要对他好,他才能改变。”如此又救了大臣。佛行菩萨道时是这样不断地挑战自己,以慈心面对敌人来修行的,所以慈心观越来越强,终至成佛。他的心不离慈悲,所以得以圆满成就智慧。智慧也依于慈悲,没有慈悲不会有般若,所以论典说,所有的波罗蜜其实是一个过程。 '''三)劝修''' 说这些故事,是为了鼓励大家精进、努力来修第二阶段最后的部分,就是让慈心观现起,用胜解培养它,用稳定的作意来观敌人,调己心到完全没有敌人的情况。如果现在还有敌人,那观世音菩萨会祝福你们,帮助你们有好因缘,把心调到完全没有敌人的情况。 如果没有可用来作所缘的敌人,怎么办?很简单。大家过去一定有一些不喜欢的老师或同学,可以拿他们当对象来练习。或者,古今中外,毫无例外,每个国家都有一些杀害了很多人的历史人物,也可以用他们为所缘。 修“以敌人为所缘的慈心观”特别重要,能够成功,才是真的慈心观,能以一切众生为所缘。若能成就对敌人的慈心观,第三阶段“扩大所缘为无量”才容易进行,否则很难修,因为能对敌人修慈悲,才能了解何谓“超越分别的慈心观”。 === 第三阶段:扩大所缘为无量 === 慈心观第三阶段扩大所缘的修法,是以无量世界的一切众生为所缘,行者同样以慈心观的四个愿送给他们。关于何谓“一切众生”,我们已在《慈经》的定学部分详细说明过,现在则要根据《清净道论》来说明扩大所缘的实修过程。 ==== 一 了解并熟记十二种所缘 ==== 《清净道论》对扩大所缘的过程说得特别详细。它把“一切众生”分为十二个所缘,这十二个所缘包含了所有一切众生;《慈经》则是把一切众生归纳为软弱、强大、长、大、中等、短小、精细、粗显、可见、不可见、远、近、已出生的、将投生的,共有十四个所缘。 我们可以分别学习这两种分法,来彻底了解一切众生都已包括在这十二种或十四种所缘当中,没有例外。这样,在练习扩大所缘的祝愿时,影像会更明显。行者也要很熟悉这些所缘,不能在修的时侯还要想:“我愿谁快乐呢?”所以要记住它们。是哪十二个所缘呢? 先是五种“无分别众生”:一切有情者、一切有气息者、一切已出生者、 一切有性格者、一切有五取蕴者;然后是七种“有分别众生”:一切雌性有情、一切雄性有情、一切圣人、一切凡夫、一切天人、一切人类、一切恶道众生。这样,一共有十二个。所谓“无分别所缘”,是指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在内的一切众生。至于为什么叫作“无分别”?因为具有这五个特性者就代表一切众生,虽然无色界的众生没有气,也没有色取蕴,只有受、想、行、识四蕴,但仍然是在一切众生当中;欲界众生则都是众生、都有气、都已出生、都有其性格、都有五取蕴(也就是“我”)。 ==== 二 详细说明十二个所缘 ==== '''一)五种“无分别众生”''' (一)''sabbe sattá'':一切众生 ''sabbe'' 是“一切”,''sattá'' 是“众生”。《清净道论》给了一个很奇怪却也不错的说明。认识梵文的人就知道,从语言学上是不能这样分析 ''sattá'' 的, 不过《清净道论》从巴利文的语根 saj 来分析,''sattá'' 的意思是“有执著者”,所以说“一切众生”就是“一切执著者”。 众生有五取蕴,所以有执著;佛不执著,所以有智慧的人用了“佛”这个中国字,就是人字边加上“弗”。弗的意思是“非”,亦即“弗人”——不是“人”,而是超越了“人”。众生执著,而佛就是不执著,全部放下,连习气都放下,所以成为“佛”。罗汉没有五取蕴,他有五解脱蕴:戒解脱蕴、定解脱蕴、慧解脱蕴、解脱身蕴、解脱知见身蕴。所以,严格来说,罗汉不是众生。 (二)''sabbe páná'':一切有气息者 ''páná'' 的意思是“气”。不管是什么众生,一切众生都有气(呼吸)。有“气”,才名为众生;没有气,不名为众生。 (三)''sabbe bhútá'':一切已出生者 ''bhutta'' 意即“已出生的”。所有的众生即使还在胎中,都算是“已出生的”,所以中国人一出生就算一岁,因为从入胎就算是“已出生的”。 (四)''sabbe puggalá'':一切有性格者 ''puggalá'' 的意思是“人物”、“有性格的”,英文叫作 person、personality,这个字来自拉丁文的persona,意思是“假面”。英文有时很有意思, 认为“个人”是假的;personality 译为“性格”较好。 每个众生都有自己特殊的性格,即使是双胞胎也各有特性;甚至两只老鼠、两只蚂蚁,也都各自不同。所以《俱舍论》说:“世界之多彩都是业所生。”就是说各种不同的众生都是不同的业所生, 是不可思议的,没有任何两个众生是完全一样的。 一切众生都有其性格、特质,所以应当尊重,不可轻侮。 (五)''sabbe attábhávapariyapanná'':一切有五取蕴者 ''attá'' 在佛法中很重要。''attá'',梵文为 ''atman'',意思是“我”。印度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 ''átman''、''attá''——我。印度哲学最有意思的部分,就是“梵、我为一,无二”;但佛法不这么说,佛法不说“有我”,而说“无我”。 我在斯里兰卡的时候,有一个美国来的出家人。他在学佛成为比丘前,曾在印度学瑜伽,成为一名 ''sádhu'',即瑜伽行者,所以到斯里兰卡后,穿印度外教出家人的衣服。师父问他的法名,他说他叫 ''átman''——我。后来皈依了佛教,师父把他改名为“无我”,他就从“有我”法师变成“无我”法师了,很有意思。 佛法说“无我”,虽然仍用到“我”这个字, 但这只是在概念上使用的假我,实际上是“无我”的,不然怎么称呼众生呢?总不能叫你:“来来来, 五取蕴,你过来”吧!那怎么称呼众生呢?''attábháva''。-''bháva'' 就是phenomena——现象,“我”就只是现象而已,它只存在于世俗谛,在胜义谛是没有“我”的。因为佛教不说“我”,所以叫它 ''attábháva''——一切众生没有我,只有五取蕴,这五取蕴就叫做“我”的现象。 以上是五个“无分别对象”。欲界一切众生都有五取蕴;无色界的众生因为没有身体,无形无色,所以当然没有“气”,但还是包括在一切众生里面。不过,我们观一切众生时,是以欲界众生为主,因为无色界众生一定在禅定的快乐中,我们不用担心他们。他们没有形体,较不会起烦恼,但仍在无常中,没能究竟安稳快乐。 '''二)七种“有分别众生”''' 至于七种有分别众生,可依性别、圣凡、生趣而分为三组。 '''第一组:性别''' (六)''sabbá itthiyo'':一切雌性者在十二个所缘中,只有这个所缘是用 ''sabbá''——阴性,其他的十一个都是 ''sabbe''——阳性的。这里是说“一切雌性的,阴性的、女性的”。 (七)''sabbe purisá'':一切雄性者以上这两个都是众生,但有的是雄性的,有的是雌性的。 '''第二组:圣凡''' (八)''sabbe ariyá'':切圣人''Ariyá'' 是圣人。佛教所说的圣人,是指已直接成就解脱的境界,而不是用想像的。圣人是怎么样的呢?如果他还不是罗汉、还不是佛,就还会有些烦恼,但烦恼很轻,因为他已经没有“我”这个概念。 (九)''sabbe anariyá'':一切非圣人,即凡夫。 '''第三组:依照众生的“趣”。佛法中一般分为五趣或六趣。''' (十)''sabbe devá'':一切天人。''devá'' 是天人。梵文-dev 的意思是发光。天人身上发光,很亮,没有修行的人如果遇到他们,会受不了这么亮的光。 (十一)''sabbe manussá'':一切人类。我们就是 ''manussá''——人。为什么 ''manussá'' 是“人”的意思? 因为在印度第一个人类名叫''manussá'';我们都是 ''manussá'' 的后裔。在欧洲的第一个人类则是Adam(亚当)。 (十二)''sabbe vinipátiká'':一切恶趣众生。''vinipátiká'' 就是地狱、饿鬼、畜生这下三道的众生。''pátiká'' 是“堕落”,vini 是“很”。为什么说他们堕落?因为只有天人和人能修行成道;恶趣众生堕落在太苦的境况当中,心的明了性又不够, 无法修行,只有再投生为人或天人时,才能修行成道。所以佛不断叮咛,要珍惜得人身这个不可思议的福报,如果不好好用这个福报来修行,未来何时能再得这个福报,很难说。 '''请记住这十二个所缘,你不能一边祝愿一边想下一个所缘是什么。一定要熟记,才能顺利依次对每一个所缘的众生祝愿。''' ==== 三 对十二所缘分别祝愿 ==== 行者要对这十二种所缘的众生分别给予祝愿: ''Avará hontu'' 愿他们没有敌意 ''Abyapajjhá hontu'' 愿他们没有瞋恨 ''Aníghá hontu'' 愿他们没有障碍或冲突 ''Sukhí attánam pariharantu'' 愿他们到处带著自己在快乐中 ==== 四 扩大所缘为十方位 ==== 至于怎么修?从东方开始。不需要指南针,闭上眼睛,你的前面就是东方,因为智慧的太阳只会出现在我们的心前面,而太阳也是从东方升起的。这也是曼达拉的道理,曼达拉也是以前面为东方。然后有两种方法可以绕一圈: '''一)十方位的两种走法''' 第一种:《清净道论》的说法。根据《清净道论》所说明的方位,依序为:东、西→北、南→东南、西北→东北、西南→下、上。其中,南方是右边,北方在左边。 第二种:曼达拉的走法。先走四个大方向:东→南→西→北,接著走四个随方向: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然后是上→ 下。这样顺时针依序而转。在巴厘文和梵文中,“南方”与“右边”是同一个字。在印度,右边代表吉祥,左边代表不吉祥, 所以梵文大悲咒 ''Vámasthitakrshnajináya'',观世音菩萨站在左边,来灭除一切不吉祥。去过印度的人就知道,用左手付帐是不尊敬的,老板会生气;用左手吃饭也是最大的错误,千万别这么做。所以这个走法是从南方开始。 '''二)依次祝愿每一方位的每一所缘''' 在十个方向,依照十二个所缘顺序祝愿,给予每一方向的每一所缘四个祝愿。例如,先东方:“愿 东方的一切有情无敌意、无瞋恨、无苦恼,愿他们快乐遍满。”然后“愿东方的一切有气息者无敌意、无瞋恨、无苦恼,愿他们快乐遍满。”……一直到第十二个所缘:“愿东方的一切恶趣众生无敌意、无瞋恨、无苦恼,愿他们快乐遍满。” 这样,从东方开始,再来是西方的十二个所缘,如此依序向十个方向、对十二个所缘,每一个所缘都给予慈心观四个愿的祝福。这样算起来,一共有四百八十次。如果已经有定,那就是会有四百八十次入定——出定、入定——出定,因为每次都要出定才能改变所缘。在缅甸,修扩大所缘者通常是已有禅定的行者,他们能在一个小时内很快做完四百八十次的出入定,心变得很柔软。 ==== 五 重要的次第 ==== 行者如果已经有定,可以很快做完这个过程; 若尚未得定,这个修法也是很好的练习,可以用来扩大心、拉开心;可以用来修精进、不起妄想。心完全专注在这个作意,则心会变成很强;心力软弱则无法修行。所以这也是精进的修行,有精进才能克服烦恼。 怎么修?一般常见的《慈经》念诵文(见附录2),在扩大所缘时是把四无量心配合在一起,南传佛教在早晚课诵时就是这样做的,这是很重要的修法。不过,如果是学定,就不适合这样做,只要做慈心观的部分就好。 '''一)先用所在地的众生作所缘''' 扩大所缘的修行次第,重要的是要先决定一个范围。现在修慈心观,你们从自己所在的地方开始,然后扩大所缘。比如你正在美国某州某县某区的寺院,那就从所在处寺院的人开始。 一般初学者应当从身边周遭的对象开始练习慈心:“愿在此寺院中的修行人,一切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男信众、女信众……”如此依次给予四个祝愿。 这是一种定的境界,你在心中用“定”决定一个范围,闭上眼睛,限定范围是这个寺庙,对在这寺庙内的一切众生,包括信众、护法等等,给予四个祝愿。你的心要很稳定,不受任何影响,并且观想清楚所决定范围内的所有众生。先从小范围可见的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男教徒、女教徒来开始祝愿,然后扩大到眼所不能见的护法神等等,再渐次扩大为十二个所缘,祝愿在此范围内的所有众生都快乐,思惟他们都很快乐。 '''二)由小渐大,扩大所缘范围''' 结束以上的练习之后,行者再依次扩大所缘为区→县→州→美国→美洲,再扩大为我们的地球, 包括欧洲、亚洲等等。然后扩大为十方众生,从东方开始,每个范围都有十二所缘的对象。 ==== 六 扩大所缘注意事项 ==== 行者要先清楚破坏限制的观念,才能修扩大所缘;如果不清楚,还是可以修扩大所缘来做自己的经验,因为发展自己的经验是很重要的。 行者在实修时,要注意几件事: 一)每次复习,要以自己为所缘来开始。 二)然后是破坏限制。不过,不一定每次练习时都要做破坏限制,因为你已习惯了对亲爱的人物修观,就会越来越快。 三)对中性的人物要修久一点,以便熟练。 四)对敌人更是要多多修,养成习惯,才能培养能力,在敌人的境界保持稳定的作意,否则无法了解慈心观的所缘。 = 伍 准备入慈心定的过程 = 前面已说明修行慈心观的三个阶段,行者培育自己的经验后,会慢慢顺入而了解这个境界,当境界中的影像或印象清楚了,才能以此境界入禅定,不然没有办法。入禅定一定要经过这个过程,这样境界才会清楚。 === 一 培养明显的止相来入慈心定 === 有些论典,如《''Abhidharma''-''mahávibhásasastra'' 大毗婆沙论》以及鸠摩罗什法师 ''Kumarajiva'' 翻译的《禅法要解》中都强调:行者必须已有第四禅定,才能成就慈心观的修行<ref>''鳩摩羅什譯《禪法要解》:「問曰:行者云何得慈心無量?答曰: 行者依四禪已,念一城眾生願令得樂。如是一國土、一閻浮提四天 下、小千國土......乃至十方恒河沙等無量無邊眾生,慈心遍覆皆願 得樂。......乃至諸佛第一實樂願與眾生。以慈力故,悉見十方六道 眾生無不受樂。」''</ref>,这也有它的道理。因为有禅定的话,在破坏限制的过程才能出现明显的止相;有了明显的止相,才能扩大所缘为无量众生,并了解所缘。'''止相是微细的所缘,是从欲界定进入色界定的条件'''。 如果行者的禅定境界还不明显,就还需要依照次第来了解,以培养明显的止相。因此,先经过第一、第二、第三阶段来了解所缘:一众生即一切众生,“我”包含在内,在分别中无有分别,则此一境界特别顺入般若。 ==== 一)在同一人物上培养稳定的作意 ==== 就慈心观来说,如果行者尚未培养很稳定的作意和影像,就应在一个人物的境界上培养稳定的受,让这个人物留在心上较长的时间,大约一个小时,不能从一个人物跳到另一个人物,应保持稳定的作意于同一人物,让心安住在那里,前提是我们已了解并清楚自己的所缘。如果过去生有栽培,入禅定不难;如果是初学者,就需长时间的磨练,这是禅定的条件。若心还没有禅定的力量就改变所缘,则无法入定。 如果已经有定,则不须在所缘上停留很久,了解它,就能很快入定,因为你已有入定的习惯。也因为已经熟悉所缘,不需要很久,一作意就可以改变所缘,修别的禅定,比如从慈心观的定改为修悲心观的定,因为道理完全一样,只是所缘不同而已。换句话说,就是用稳定的作意和正念正知在一个境界,行者有彻底的了解,对此境界就不会模糊。 将来大家如果要继续从慈心观开始修四无量心,可看情况,每次都从自己开始,这是最好的方便来习惯在第一阶段很快就能入轻安的境界。希望你们已经有慈心观的轻安和喜乐的经验,虽还不深入,经验也还少,仍是很宝贵的。书本理论读得再多,如果没有实际的经验,对这个境界就会仍然模糊。 ==== 二)磨练心,安住于所缘 ==== 慈心观第一、二、三阶段的过程,是特别用来了解所缘,对不同的所缘保持同样的感觉。也就是说,对象虽然改变了,却能维持同样稳定的感觉。渐渐地,如果能够多多修,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 对任何爱憎的所缘,乃至动物,都有这种稳定的感觉,将来才可以去偏僻处用功,深入禅定。 行者想到偏僻的地方用功,一定需要慈心观,才能跟动物在一起而不怕。你怕不怕它们、对它们有没有危险,那些动物马上会知道。如果你怕,那就是抗拒,它们马上会知道危险,就会攻击你,因为它们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每个众生的目标就是得到快乐,除非心已经颠倒,否则都会自然地自卫, 保护自己的生命。 想要培养慈心、悲心、喜心或舍心这种稳定有力的作意,就要磨练自己的心在一个所缘。所有中国佛教的如来禅,也就是色界第一、二、三、四禅定和无色界禅定,都要熟悉这个境界,培养稳定的作意,则不须特别努力,自然能入此境界,因为你的心已经习惯。 === 二 慈心境界特别适合用来入定 === '''至于想要培养定,不管是什么定,第一就是要习惯在适合的境界中培养稳定的作意,别无他法'''。因为并不是每个境界都适合入禅定,所以也要知道哪一个境界能用,哪一个境界不能用。在不适合的境界是没有办法入定的,而慈心观是特别适合用来入定的境界,因为这个定对自己和众生的利益特别大。所以,若要出离自己的问题、利益众生,一定要学习在慈心的境界中有这种稳定的作意。 ==== 一)瞋恨是多想境界,慈心是无瞋境界 ==== 慈心的境界就是没有瞋恨的境界。《无碍解脱论》说:所有的烦恼是多想的境界,所有与定有关的功德是一境性的境界。相对于一想,散乱的心是多想,因为不能置心一处,不能统一心在同一境界,所以有烦恼。瞋恨的境界就是多想的境界;真爱、不瞋恨的境界就是慈心的境界,也就是同一心的境界。'''因为心有抗拒,所以多想''';因为心无抗拒,所以有慈心,心能够统一于最美丽的所缘中,就是清净的爱。 如果能依次第修,在慈心清净的爱中,其实一个众生就包含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也包括一个众生,没有矛盾。因为在无分别中有分别,而在有分别中习惯修无分别,所以能保持稳定的作意,超越心的分别的束缚。 慈心观的解脱是心最美丽的境界,也就是清净的爱。慈心观的束缚是执著,学慈心观就是学习如何用清净的爱而不执著。这要从自己的亲人开始, 从最容易做的境界开始练习,一直到一切众生。先学习破坏限制,即不分别所爱或所敌对者,都用同样的感觉观他们。如此,心的力量会不可思议。 ==== 二)感觉无束缚,心就无束缚 ==== 心的束缚是从感觉来的,感觉没有束缚,心就没有束缚。若要了解四无量心的修行,一定要不断思惟这一点:心自身并没有什么限制,它的限制来自于感觉。我们因为对感觉无明而执著,因执著而一直在五取蕴中,这是佛所一直强调的道理。 《法句经》中有一颂<ref>''《南传法句经 • 心品》第 37 偈:“远行与独行,无形隐深窟。谁能调伏心,解脱魔罗缚。”''</ref>我特别喜欢:''Dúrangamam ekacaram asaríram guhásayam,'' ''ye cittam sannamessanti mokkhanti Márabandhaná.'' 意思是说:这个心,它可以去到很远的地方, 不受限制,没有什么地方是它不能够去的。在第三阶段的练习中,你们就能渐渐了解这个道理,所以不要机械地修,要用智慧修。 ''Ekacaram'' —— ''eka'' 是“一”,''cara'' 是“行”。它“一行” —— 自己走,是说心它独来独往,谁都不需要陪它。 ''Asaríram'' —— 心无有形体。要了解这个心是没有形体的,这样才能解脱。 ''Guhásayam'' —— ''Guha '' 是山洞。“心住在山洞”。什么是心的山洞?心脏。西方人相信心的依处是在脑部,但有智慧的人相信心依止之处不在脑部,而是在心脏;脑部只是支援的功能。奥义书《吠陀》和中国哲学也认为心的依处在心脏。因为心是被感觉所把持的,如果感觉没有束缚,心没有束缚;感觉有束缚,心才会有束缚。 心,它可以走很远,而且可以自己走,不须别人陪它。如果你想念在台湾的亲属,它就到台湾去了,没有什么障碍。它的速度更是不可思议,谁也无法测量。人类还可以测出光速,心的速度却是现代任何科学仪器也无法测知的。为什么呢?就是这个秘密——''Ekacara'',它自己走了! ''Ye cittam sannamessanti mokkhanti Márabandhaná''意思是说,那些能这样了解自己的心的人,就能解脱魔罗的束缚。 虽然原始佛教没有很复杂的唯识学的说明,但若不了解这个道理,就不了解佛法都是靠“心”, 如《华严经》“觉林菩萨偈”所说:“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而心是靠感觉,感觉就是它的束缚。学习四无量心,就是要超越有束缚的感觉,来得到没有束缚的心。这样修,才真能以胜解来深入这个境界,超越分别的束缚。 ==== 三)先了解境界,再磨练作意 ==== 行者在修慈心观的三个阶段时,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经验,了解所缘,来超越心的分别的束缚。那些心的分别的束缚,其实和感觉的束缚是一个过程。这样思惟,才能了解自己的修行,也才能了解这个修行的重要。 所以我们没有先说明如何在一个所缘上磨练稳定的作意,而是要先了解境界、了解这个境界的好处,再来才磨练作意在一个人物上,这样才能用慈心观入第一、第二、第三禅定而受大利益,否则虽然入了禅定,这个禅定的特殊智慧不会明显,利益就不大。 若习惯了第三禅定,进一步修第四禅定,那么心将会如《清净道论》所说的:它自然会保护清净的爱并进入清净的解脱,也就是八解脱中的第三解脱<ref>''《瑜伽师地论》卷 11:“解脱者,谓八解脱。一、有色观诸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 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另《集论》卷八 P3:「云何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謂依止靜慮,於內淨不淨 諸色,已得展轉相待想、展轉相入想、展轉一味想,故於淨不淨變 化無有艱難,名淨解脫。」''</ref>。这就是用第四禅定思惟清净的所缘,不用勉强什么,心自然就会这样了。心本来就有这种倾向、特性,能保护它所有禅定清净的境界。 由于在第四禅定中有不苦不乐受,行者不可能还会执著于慈心观舒服的感觉,因为这个感觉比乐受更舒服。为什么更舒服?因为更寂静,越寂静就越舒服。所以最舒服的境界乃是解脱的境界,以最寂静故。而涅槃是最寂静的境界,没有比涅槃寂静之乐更快乐的了。 === 三 选择所缘对象 === 那么,要用什么人物来入慈心定较易成功呢? 要注意三点: ==== 一)用较尊敬而非亲爱的人物 ==== 因为作观思惟的时间要长,才能调影像清楚, 如果用亲爱的人物作为所缘,会容易打妄想。比方说以母亲为所缘,由于我们从小就跟著母亲,总会有一些矛盾的感觉,是不是?所以容易打妄想:母亲对我怎么怎么的、她不应该怎么怎么样等等。 为了避免这个因素,所以不要选母亲或父亲来修入定,而是选择一个尊敬但又不是很熟的人物。'''因为在熟人身上,我们总可以找到一些弱点,几无例外'''。你不须对此人很熟悉或很接近,你只是用这个人物来培养稳定的作意,不要思惟此人的弱点, 这样才能令心稳定。 所以,可以选择一个我们不熟但可尊敬的人物。自己想一想,可能我们曾对某些遇见过的人印象特别深,但又不够熟到可以批评他们,用这样的人物来做所缘。先用一小段时间看他的照片,再闭上眼睛,把影像留在心中,影像很明显,才容易令心留在这个境界上。总之,要尊敬的而非亲爱的人物。 ==== 二)所缘人物必须是在生者 ==== 修慈心定,不可以用已经往生了的人物作所缘。还没有禅定的行者可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等将来修内观、有了定,就会知道原因了,现在不用想,因为这并不重要。这是心的轨则,心的秘密。因为我们是用定来检查这个所缘的人物是否还存在,如果他已往生,他的有分心已经改变,我们就无法以他入定。总之,要用活著的人物来入定。当然,你们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经验,实验看看用往生者为对象能不能入定。 ==== 三)同性为宜,避免异性所缘 ==== 这是因为我们要长时间思惟所缘,如果用异性作所缘,由于心里仍有过去执著的种子、爱染的缘故,就会分心异想:他的鼻子、眼睛、耳朵、嘴巴哪里漂亮、哪里好看,久而久之将形成修定的障碍。所以,选择所缘时,要注意这三个条件:'''第一、较尊敬的人物,不思惟其弱点。第二、活的人物。第三、同性的人物'''。 行者修慈心观时,看因缘,如果时间不够,每次还是要从自己开始修,然后有时可以修第二阶段,有时复习第三阶段,以便很熟悉这个过程和境界。不过,如果要入定,培养稳定的作意,那就只在一个人物上做练习。所以,有时修一个人物,有时才修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慢慢努力,融为一个过程,这样就能逐渐了解何谓真的无量心,也就是无分别、不受束缚的心,超越多种分别的束缚。 = 陆 修慈心观应注意事项 = === 一 慈心观的业处不在安那般念 === [[业处]]是修行的所缘。'''“业”是努力,“处”是处所、地方、目标'''。修行人努力地把心放在修行的所缘上,他的心所专注的目标或所缘,就是“业处”。修行时不能把两个所缘放在一起,心专注在一个所缘,才可能得定。这并不表示行者不知道别的所缘,他很清楚,但并不专注于它们。 所以,修安那般念时,心是在入息出息;同理,'''慈心观的所缘是在四个愿''',而不是在安那般念。行者在修慈心观时,知道安那般念,但那不是他的业处。不能够同时修两个业处,一定要了解这个道理。 === 二 先修安般令心内转,再修慈观令心欢喜 === 修慈心观时,如果心乱,无法留在所缘上,那可以有一段时间先用安那般念,令心专注,再继续修慈心观,让慈心观的感觉在自己的相续中很明显。如果它持续明显,那就不一定要继续念四个愿,可以安住在这个感觉中。如果感觉不改变,那就是定。 有人修安那般念时,身体好像有发热、兴奋、气跑到头上的现象。有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杂阿含经》中说:“应先令心欢喜。”如何令心欢喜? 就是修慈心观;而修安般念,重点则在令心内转, 心能内转之后,再令它欢喜。这是两者不同的运用。 所以,对刚开始时还跑来跑去的心,可以先用安那般念来让心稳定下来,这就是改变业处来调心稳定。然而,改变业处只是个方便,若心已能不断地专注,就继续修慈心的四个愿。所以两个业处不会混在一起的。如果混在一起,心当然会乱,对所缘会模糊。止观的过程不能出现在模糊的境界,它只能出现在很清楚、很明显的境界。如果境界不明显,就没有什么止观可言。 我已经给了好多怎么做的方便,希望大家能习惯用慈心观来调心,令自己舒服。如果还不太清楚,表情还没出现微笑、很舒服的感觉,这表示没有把正念用在四个愿中,而是一直在打妄想。不过无所谓,慢慢来,有人学得快,有的慢。反正第一个阶段就是要把自己的境界调到很舒服、很放松。这很重要。 === 三 有止相才能入定 === 根据《清净道论》,若以自己为所缘,并不能够入[[安止定]],只能入[[近行定]]。不过,这个道理是针对初学者说的,行者如果已有慈心定,则不管是以自己或他人为所缘、所缘是一个人或是多个人,或是注意感觉,都可以马上入禅定,没什么区别。 为什么? 因为他已经修过第二阶段破坏限制,对自己的境界很清楚。《清净道论》说,修习第二阶段的破坏限制是 ''samatha''-止相的条件,如果没有破坏限制,不能生止相;而有止相才能入定, 没有止相,什么样的相也不能入定。 === 四 第一阶段每次练习都要做 === '''在慈心观的修行中,第一阶段格外重要'''。因为行者在此阶段如已习惯于感受到自己相续在慈心观舒服的感觉中,很熟悉这个感觉,则不须勉强就可转向外;若还不习惯,也无所谓,慢慢学,因为,不论在哪个阶段,每次都还是要练习第一阶段的。至于第二阶段,如果已经熟练,那么,未来修第三阶段时,有时候就不一定要做。 不论向外或向内,行者都是用慈心观的定来磨练。此时虽然观外面的人物、所缘、动物、或众生, 然而心是专注于内的,是住在慈心观的境界中的。这样,心才得以培育出慈心观的力量。 = 柒 品尝慈心观的甘露 = 以上说明了慈心观行法,希望大家好好修,深入自己的业处。如果没有培养自己的经验,体会到什么是慈心观的快乐,那很难修慈无量心,也不容易往下修其他三个无量心。所以《瑜伽师地论》说:“有信心才会有欲。” === 一 长时保持善法欲 === 这里的“欲”,是法欲,法欲来自信心,而慈悲心是“法”最美的部分,若无慈悲,则不受法; 不受法,则不思惟法;不思惟法,就不精进。所以, 有法欲才能精进,有精进才有轻安。有轻安,则无懈怠,才能培育慈心观美丽的经验。希望大家依《瑜伽师地论》的道理来修,克服懈怠,入正念的修行, 保持慈心。 行者修慈心观,要持续地修其所缘,即使没办法不断地念四愿,也要让心常常思惟慈心观的好处,这样那些好处才会越来越明显。我们熟悉它, 在需要它时,它能当下出现,不用等很久。 所以,慈心观行者无法生气很久,即使心中还有生气的、抗拒的感觉,一出现也会马上消失,因为慈心观的影像在心中很明显,会有这样的作用。 即使行者还没有明显的定的境界,也要努力让慈心观的印象很明显,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才会越来越清楚感受到慈心观的利益。 === 二 修慈悲是最好的习惯 === 佛法不说“我”;所谓的“我”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习惯”。而在佛法中,修慈心观,也就是修慈悲,可说是最好的习惯,因为这个习惯最利己利人。但要如何让慈悲成为习惯呢?这来自于长时思惟、熟悉此一境界,了解这个境界的需要和智慧。当我们思惟苦时,心中一定要有慈悲的力量。传说中,观世音菩萨一思惟众生苦就落泪,但因菩萨修行的境界高,所以他的眼泪变成了“白度母”。像这样,慈悲的修行变成一种挑战,来增长自己的慈悲。其实白度母在某些方面比观世音菩萨还厉害,因为他是从观世音菩萨的智慧出来的。在西藏,白度母是最流行的,可能比观世音菩萨更普遍,他代表慈悲;汉传佛教比较少见,但还是有。这是什么意思?因为白度母是从观世音菩萨的眼泪来的,而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化身,慈悲无量,所以白度母也是如此,甚至与众生关系更亲近。可以这么说:菩萨从慈悲生长慈悲,以慈悲更增慈悲,由更多慈悲渐成无量慈悲,而无量慈悲就是佛。 === 三 慈悲是最大的福报 === 何谓无量慈悲?无量慈悲即无缘慈悲,不须勉强、不须有所缘,慈悲一直在,所以能安住在没有烦恼的境界中,一作意就进入众生的心境,了解他们的烦恼。由于过去无量劫的修行,数数修习,培育了慈悲,而能对自己和众生的烦恼越来越清楚, 这样才能发达不可思议的力量,以智慧出离自己的烦恼,也帮助众生出离烦恼。 ==== 一)善业的力量来自慈悲 ==== 真正慈悲的修行人,骂人是很厉害的,不过他们的心不动,他们是用慈悲骂。他们可能会用粗鲁的言辞来激励人们修行。像这样,若有慈悲,不论做什么,一定能做得好,虽然有时会被误会,以为你在做不好的事情,其实你是在做好事,对他们是有帮助的;如果没有慈悲,即使做好事也无法做得好,行善也是有漏善法。 总之,有慈悲才能自在;若无慈悲,则虽好像在修一些善业,其实那些善业并没有什么力量,因为善业的力量是从慈悲来的。这样思惟,我们对慈心观的修行才会有信心;有信心,就会有法欲;有法欲,就会有精进;有精进,就可深入慈心观的轻安。 所以,不一定需要禅定,慈心观的轻安就跟著我们。当面对障碍时,因为已有这种慈心观的习惯,我们很熟悉,所以轻安的感觉会马上出来,不一定需要入定,入定只不过是方便,来增强慈悲的感觉。 慈悲的力量在欲界中特别能起作用,并非在色界;在色界定中,因所缘不变,可让慈悲更有力量, 以便用在欲界,因为欲界的众生特别需要慈悲。希望大家乐修乐断,欢喜修行、欢喜断烦恼,努力熟悉这个慈悲的境界、深入此一美丽境界,让它成为心的一部分,如此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运用慈悲。 ==== 二)用慈悲化解所有冲突 ==== 佛陀特别劝告僧团大众:“所有的问题,当以慈悲观管理、控制自己的身语意业,如此则能内外悉无冲突。”若有冲突时,具有慈悲,才能用智慧处理;没有慈悲就很难。所以佛陀称慈悲为“最大的福报”,有这样的福报,再配合般若,才算是菩萨行。佛自己就是这样修的——欢喜修行、欢喜断烦恼,来培养大慈悲。如果不欢喜修行、不欢喜断烦恼,无法发达大慈悲。 希望大家继续这样思惟,发愿深入慈心观的修行。能这样做,学习悲、喜、舍三无量心就会容易得多,不然境界将仍是模糊的。慈心观的修行是第一,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无量心的基础,当慈心观的境界明显,自然较能了解悲、喜、舍的必要。 经由慈心观的学习,我们已渐了解“成为众生之友”的重要性,而修慈心观,我们就会变成众生的朋友;变成众生的朋友,才真能成为自己的朋友。能变成自己和众生的朋友,就一定可以出离所有的烦恼。如此则为顺法,可以出离所有的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做自己的经验,用大心、广心、空心,尝一点点慈心观的甘露。 [[Category:《四无量心 —— 最美丽的修行》]] <references /> [[Category:四无量心]]
返回
其它:第三章 慈无量心的行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