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首页
随机
登录
设置
用户指导
免责声明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查看“Category:2024-10-20 答疑”的源代码
←
Category:2024-10-20 答疑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small>'''💡 温馨提示:因为师父问答是针对个人问题,或有不圆满之处,为避免引起非与师父学法人士增生烦恼,档案请勿随意外传。'''</small> *<small>录音连结: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gm8DlGWiMCWb5UtoCU0XziBV8aW073US/view?usp=drive_link</small> *<small>影片连结:https://youtu.be/9Hzy80MDneU</small> {|class="wikitable"style="width:100%;font-size:11px;" !style="width:3%"|编号 !style="width:8%"|相关课程 !style="width:8%"|相关主题 !style="width:60%"|您的问题 !style="width:8%"|问题时间 |- ! !阿含经讲要 ! |师父在佛陀的教示第一节里有说证到无常、无我当下就是涅槃,想知道这里的“当下涅槃”指的是作观当下般若现前的根本无分别智吗?这刹那当下是涅槃的,可出定之后还是后得智吗? |0:00:50 |- ! !其它 ! |在唯识里面,人认识一切的“出厂设置”的依他起就是遍计所执的,完全没有遍计所执那就是圆成实,可不管我们怎么看,万事万物也是依他起也就是缘起的,那这在唯识里算是实有吗?还是说唯识认为他们也是众生阿赖耶贡献一部分而生成,本身也是在一直变化,没有一个不变本体的,所以认为是假有? |0:03:31 |- ! !其它 ! |看师父以前有回答说未登地菩萨到未到地定后不作慧观,靠六行观降伏烦恼直到功德具足再过四加行证初地,可是师父,那菩萨作六行观也可以得四禅八定,这里未登地菩萨也不能修吗?还有我记得师父讲俱舍论见道的时候得四无漏智,后来有朋友讲南传说这四无漏智有有漏的版本,菩萨靠有漏的四智来降伏烦恼。如果依南传的角度来讲,他们说的四有漏智降伏烦恼是不是就包括我们的六行观啊? |0:08:21 |- ! !其它 ! |开始时对“触食”些误解,以为是对“触觉”的欲求,经师父开示明白,现想确认了解是否正确:触食指的是对根境识互动经验的欲求,故可分眼耳鼻舌身意六类,意的触食包括独头意识(回忆、想像力等等)和师父在成佛之道前言提到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的五个生命层次需求颇相似! |0:13:31 |- ! !阿含经讲要 ! |阿含经讲要第十三讲中,“无间等”为abhisamayā,abhi是“直接”的意思,“samayā”(见或观)是“现观”的意思,听起来和般若的prajña是一样的意思吗?师父在第二十一讲中开示“云何无明”时,回答师兄提问“无无间等”,解释“无间等”为在当下就能察觉到,所以无间等”是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定义吗? |0:17:07 |- ! !其它 !止观打坐 |打坐的时候,注意到身体会渐渐的向前或侧方倾斜,请师父指点如何避免? |0:21:03 |- ! !成佛之道 !见爱慢无明 |成佛之道课程中,理解“身见”(萨加耶见)是无始以来最大的执著,请问“阿特曼”和“补特伽罗我”有何异同?抑或只是类似的概念。 |0:22:11 |- ! ! ! |过去觉得“诸行无常”偏于所有有为法、万事万物由优到劣坏的过程,新近感觉即使由劣转优的过程也是诸行无常,因此思考求不得、怨僧会便是类似的相对说法。杂阿含经也不断提到“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好、丑、远、近”,说明有为法皆在“相对”范围。借此,感恩如源师父,两年前看到您网络教学,让原先无知的我,找到系统学习路径。尤其上课内容扎实,互动方式,幽默风趣,都令人印象深刻! |0:25:33 |- ! !其它 !其它 |“佛性”与“佛体性”的区别是什么? |0:32:49 |- ! !成佛之道 ! |阿含经有“依爱断爱,依慢断慢”的说法吗?师父能否简单开示一下其中的含义?成佛之道的三退练心里面说,“十方无量数菩萨,都能修行圆满而成佛,我为什么不能!”能否说这是一种不服输的心态,而这种不服输的心也是一种慢心,可以用这个慢心断自己的我慢,就是我见,然后得圣果? |0:40:27 |- ! ! ! |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和《空之探究》里面的四种空心解脱(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有没有相通之处? |0:46:09 |- ! ! ! |能不能将般若经的两种“十地”做个说明,般若经的初住地和一般的凡夫有什么不同? |0:50:02 |- ! ! !其它 |禅宗的第一次开悟通常会在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哪里?解脱道和菩萨道一样吗?禅宗的小悟、中悟、大悟、大彻大悟是什么? |0:55:20 |- ! ! ! |请问菩萨道的上品的止观双运、止观均等,这是在加行道四善根的哪里?忍位吗?如果是忍位,是下忍?中忍?上忍?解脱道呢?唯识加行位四善根的下忍(印所取空),是不是止观均等?可以详细说明唯识的能取和所取吗?跟中观的能所一样吗?中观、唯识、如来藏的止观均等是一样的? |1:00:00 |- ! ! ! |煖位的明得定、下品寻思顶位的明增定、上品寻思忍位的印顺定、下品如实智世第一法位的无间定、上品如实智下品寻思和上品寻思的观所取空下品如实智的下忍(印所取空)中忍(乐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上品如实智(印二取空)这些可以请法师解释吗? | |- ! ! !止观打坐 |小乘的止观双运和大乘的止观双运有什么不同? |1:11:00 |- ! ! !止观打坐 |入初禅前的未到地定,入二禅前的未到地定,入三禅前的未到地定和入四禅前的未到地定这些有什么差别?这样去作观会有什么差别? |1:12:51 |- ! ! ! |这个问题是替我一位朋友问的,他认为普遍人们现在对有部的一切有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世亲菩萨的俱舍论影响,将其等同于三世实有,然而一切有的有只是包含了三世实有的意思在里面。我朋友非常尊重和赞叹师父和印顺导师,也学习过师父的俱舍论课程,但是他最近在写相关论文,他认为印导一定是知道这个事情的,可师父在课程里并没有细说,所以想通过我听听师父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1:15:14 |- ! ! ! |初果或华严初地会不会下一世忘记自己是初果或初地?佛法的“闻思修证”的证,是证什么?解脱道和菩萨道要修到什么程度才不需要去净土?有的人说初地菩萨,有的人说八地菩萨,这与堕二乘人有关吗?还是与堕三恶道有关? |1:18:23 |- ! ! !其它 |为什么有人只愿修解脱道,有人愿意修菩萨道,但是修菩萨道的人又会生退怯之心?修解脱道的人也会生退怯之心吗?为什么他也会退怯之心?会退到哪一步? |1:32:03 |- ! ! !见爱慢无明 |二十种我见,如果执色是我,能否说受、想行识是我所?如果执五蕴是我,五蕴身以外的一切是我所? |1:34:14 |- ! ! !其它 |声闻法中有说“少事、少业、少希望住”,大乘是否说“多事、多业、多希望住”?这个“事、业、希望”是什么意思? |1:35:12 |} [[Category:2024 答疑]]
返回
Category:2024-10-20 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