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Test:文字整理-K1”的源代码
Test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Test:文字整理-K1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ategory:其它整理]]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11 (2024-7-1) 今天我们进入大乘行位,大乘行位就是总说,整个大乘的六度,先对六度总体概括的总说,因为前边是大乘的通说,都是关于菩萨,发菩提心的这种根性,然后菩萨要有什么行持,是以十善行为本,菩萨怎么样避免退失菩提心,上次学的,就是菩萨的四重戒。能够避免犯菩萨戒,避免失去,放舍求佛道的意愿。因为这都是舍菩萨戒、破菩萨戒的因缘。 所以菩提心,是佛的的总相戒。发菩提心就已经皈依了菩萨戒,如果有了菩提心,然后再结合菩提行,这样就能够完成佛道。但这个菩提心戒,确实是在整个修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一切的根本,一切善法的根本,没有菩提心,那一切都免谈了。 大乘就是以菩提心为菩萨戒,在菩萨戒之中有四重,有四种重,很多菩萨经本,无论是十重,还是六重,还是四重,都离不开这几个项目,就是【嫉悭与瞋慢,障于利他行,违失大乘戒。】也等于说违犯了四重戒,即是说你就破坏了菩萨戒,就舍了菩萨戒。但是这个菩萨戒,比声闻戒的优点在哪里呢?就是破了戒,能够重新再受。菩提心破坏了,是暂时的失去,哪怕你堕到二乘,堕落恶道,但是它还有恢复的时间,其实这在很多经典,特别在《梵网经》,《本业经》,这都是如来藏思想。因为人的这种戒,是本来就具足的,过去你发了菩提心,种下菩提种,若是你忘失了,或者暂时失掉了,这个菩提种是不会失去的。重受不过就是开示戒相,这就有点像如来藏思想,但还不完全是如来藏思想,它和我们十善行,有佛无佛都有十善,都有尸罗的意义相结合了。但引用的《梵网本》和《菩萨业道经本》这个是如来藏思想。 今天我们进入大乘的行位: 乙二、大乘行位(p.279-418) 丙一、总说(p.279) 【'''总摄菩提道,六度与四摄;''' ''' 渐入于诸地,圆满佛功德。'''】 首先是总说,大乘行就是六度。六度四摄是整个大乘道的修行方法,进行概括的一个说法,所以叫总说。 【总摄菩提道】这个菩提道就是佛道,无外乎就是六度与四摄。【六度与四摄】就是菩萨修的方法。 【渐入于诸地】诸地就是菩萨行的一个阶位,行的一个过程。【圆满佛功德】就是到达的佛果。 整个菩萨道,无非就是一个菩萨的方法,菩萨的一个历程、阶位,和到达最终的佛果,整个菩萨道就是这么一个纲领。 下面具体介绍: '''一、无上菩提道品的总纲''' 【佛的功德,究竟圆满,从菩萨的修行而成,】 成佛嘛,要具足一切的佛的功德,但是这些功德,要究竟圆满,他要从菩萨的因形而成。菩萨的因行很重要,从前边这种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到证菩提心,一直到究竟,都是从菩萨因行而成就的。 【所以菩萨所修学的,也是『无量法门誓愿学』,而不是部分的、少量的法门。但总举大纲而统摄起来,证得无上菩提的道品,不外乎「六度与四摄」:】 因为佛的这种种的功德,菩萨要学种种的法门,他在无量劫的修行过程中,学了很多的法,但是,无论菩萨要学多少的善法功德,菩提资粮,总体举大纲统摄起来,无非就是六度与四摄这个法门。所以『无量法门誓愿学』它就不是部分的,也不是少量的。因为它是整体的,就像我们整个成佛之道,从人天法到出世的三乘共法,一直要到菩萨、佛道,它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的。可以说;融摄整个佛法的种种的法门,种种的学说,都可以导归到圆满的佛道。 大乘佛道无论是多少法门吧,多少行门,统摄起来,其实无非就是「六度与四摄」了,这个是提纲挈领。其实也不难理解,整个大乘佛法的行门就是「六度与四摄」。就像三乘共法章,解脱道的行门,无非就是八正道,整个解脱道,就是八正道给开展起来的。其实大乘法也是整个大乘的行门,就是「六度与四摄」,整个六度要给它展开,那就是整个大乘从初发心,一直到最后究竟圆满的历程。 下面解释六度的名称;六度我们前面也谈到了。 '''1、六度:''' 【六度是六波罗蜜多的意译。波罗蜜多(pAramitA) 【1】,译义为到彼岸(*事究竟),也就是度。【2】】 六度是六波罗蜜多的意译,翻译过来就是六度,它的梵文就是波罗蜜多。翻译为法义就是到彼岸。这个翻译;一个是到彼岸,从此到彼,一个是「事究竟」。 这个到彼岸,下边注解;有二种说法;一个是从此到彼的这个过程,也就是度;一个是已经到达彼岸,叫事究竟。 它有这二种意思,就是佛究竟达到圆满的佛果了,已经到究竟的无上菩提。这个到彼岸还有个意思,就是从此到彼过程,也叫度,这个是波罗蜜的翻译。 【施、戒、忍、精进、禅那、般若,为从世间而达佛道彼岸的法门,所以叫六度。【3】】 六度项目上来说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这是从世间而达到佛道彼岸的法门,所以叫六度,这就是菩萨依的法门,就是六度了。 '''2、四摄:''' 【'''四摄'''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这个到最后还能学得到。 【'''摄'''是摄受;这四法能摄化众生,所以叫四摄。】 摄是摄受,用这四法能摄化众生,所以叫四摄。用这四种法去摄化众生,所以叫摄受众生,摄化众生,也叫摄导众生。 【菩萨修学的道品,不外乎为了自成佛道,利益众生。】 一个是自成佛道,因为六度与四摄从偏重来说,偏重来说,六度是为了完成佛道,就是自成佛道。因为六度是从对四摄来说,它是究竟完成佛道的,叫自成佛道。因为他不是去度众生,去成佛道。而是说你要完成佛道,完成佛道你还要去度众生。那么四摄是从利益众生这方面来说。 这个是从六度与四摄的偏重来说的。但是六度本身,其实它也有自利利他的二方面。 '''二、六度与四摄约特点说而有分别''' 【'''1、六度是成熟佛道的要目''','''四摄是利济众生的方便''';所以大乘的菩提道,也就是六度与四摄了。】 六度有六种项目,都是为了自己成就佛道。四摄是利济众生的方法,你要成就佛道,必须要摄化众生,在摄化众生的同时,完成自己的福德智慧资粮,才能够完成佛道。这样说起来,大乘的菩提道,也就是六度与四摄,这是整个大乘的菩提道。 【'''2、但这不过是约特点'''而作分别的说明,】 但这不过是约特点做分别的说明,特点就是六度的特点,和四摄的特点,它的特点就是;一个是自成佛道,成熟佛道的重要的项目。四摄是利济众生的方便,这是它俩各自的特点来分别。 【其实六度也可分自利利他二道【4】:施、戒、忍,是利他的福德道;禅、慧,是自利的智慧道;精进通于二道。】 其实六度也可分自利利他二道;布施,持戒,修忍,这是利他的福德道;禅定,慧,是自利的智慧道;精进通于二边的,就是通于的福德和智慧。 '''布施┐''' ''' 持戒┼利他的福德道''' ''' 忍辱┘''' ''' 精进──通于福慧二道''' ''' 禅定┬自利的智慧道''' ''' 般若┘''' 布施当然是利益众生的,前面我们学到持戒,持戒也是利益众生的,特别大乘的道,菩萨是「为他净尸罗,而入于大乘」。都是以慈悲心去持戒的,就是我们前面学到的「自通之法」不忍伤害众生,而去克制自己的情欲。所以布施持戒都是从利他这方面来自利,来克制自己; 忍也是,无论是众生伤害你,侮辱你,你都要去忍耐,忍耐是一种宽恕,一种谅解的心态。戒是一种克己;忍是一种宽恕。这都是利他的福德道。 禅,当然都是自利的,禅是摄受我们的心,让心能够专注,不让它随境而散乱。 慧,当然是体证佛法实相的慧,看到诸法真相的慧。要不然,我们就会迷失在纷纭的现象之中,找不到方向。所以,禅和慧也是自利的智慧道。 精进,是我们向善道去努力用功的,所以它通于利他,也通于自利。 【进一步说,六度都有自利与利他的二种意义。】 进一步说,六度都有自利与利他的功能,六度怎么样能又自利又利他呢?其实整个六度,无论是布施还是持戒,都是二方面的;一个是自利,就像布施,布施当然是利他,其实在布施的同时,我们要舍自己的利益,然后在佛法中,你越舍可能获得的福报也就越大,所以既是利他,也是完成我们福德的二方面,所以他有自利与利他的二方面。 持戒也是一样,持戒当然是不忍伤害众生,能够坚韧持净戒,克制自己的情欲,不去杀众生,不盗,不邪淫,不妄语。 不害就是利他,但是利他的同时,你会不会使自己不造恶业,不造恶业就不会堕落恶道。所以,你去为他净尸罗的同时,你自己不造恶业,你也不会受恶报。这样,它也是在利他的同时也有自利的。 像忍辱也是,忍辱当然有一些误解的,不了解的,会有一种讥嫌。这样我们就用智慧去宽恕他,谅解他人,为什么要谅解他人?因为我们要不谅解他人,不宽恕别人,就会使我们心耿耿于怀,所谓的瞋火烧善根,你就会把自己的善法功德,好的心情,一把火给烧掉。如果说能够忍,你可能就会增长自己的善根,增长自己的德行,忍则五德具。所以,一方面也是利他,宽恕他人,一方面,也增长自己的忍之德。 所以精进也是,精进一方面为了利益他人,为了行六度利他,也去努力的追求善法去利他。但是,你在利他的同时,你也会促使使自己不懈怠,不懒惰。这样才能够一方面成就了利他,一方面也能够成就自己的福德智慧资粮,善法功德。所以,它都是有成就自己,也能够成就利他这二方面。 禅定当然也是,能够摄心正念,使我们的身心安定,身心安定,我们就不会恼乱冲动,恼怒他人。 般若智慧;一方面我们可以去充实自己;一方面也可以去教化他人。 所以,六度都有自利利他的二方面。我们在以后能学到,菩萨持戒波罗蜜的时候【失戒众患本,恶趣亦贫困。持戒三善本;增上决定胜。】失去戒,你不持戒,肯定就会堕落恶道,就贫穷。要是持了戒,就获得人天功德,出世的功德,菩萨功德,持戒就会自利利他。 下边又特别的强调说: 【这里要特别说到的,佛果决不是一行一法门而可以圆成的。】 也确实是,菩萨要学无量法,种种的善法,种种的功德都要去具足,所以佛有种种的善法功德,还有种种的智慧。其实等于说;我们虽然这一生也不一定能学好一个智慧,一个法门,但是,我们在菩萨道信心修学这个阶位上,一万劫修信心,你说一万劫什么学不到?无量法门有可能我们在世间,只要说不堕恶道,在世间只要你用心学,世间种种的技能,可能都会学到一些。像我们现在,在生活中可能每个人都担任一个社会角色,可能有一些学问型的,有一些都是技能型的,职业型的,其实这就是我们要通达世出世间,就是世间的东西,也要掌握一些,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去累积佛法的这些福德,这些智慧、和这些种种的善法功德,也就是六度。 所以如果按佛的三大阿僧祇劫来算的话,我们不用说一生,就是你用十生,能学好一个法门,那是绰绰有余,何况我们今生刚刚开始接触佛道,所以,我们学不会也不用太着急,因为我们未来的日子还多的是,修行道路也很漫长,这就需要我们要发起一个菩提的信愿,然后「初以习成性」慢慢久习成性,然后建立起佛法的信心,特别大乘佛法,生起信愿。所以你看很多大乘经,都教导我们,怎么对大乘经的菩萨道,生起信愿,你看《大乘起信论》;怎么对大乘升起信心来,都不是一时能够坚固起来。虽然我们可能会发起菩提心了,但要是菩提心修成就,坚固不退失,还是不容易的,所以希望我们发长远心。 虽然说佛道漫长,但是比起我们无量生死海,其实还是有希望的,但是我们往往在生死海里轮回,无休无止的轮回,好像也不感觉什么困难,也不感觉什么恐怖,但是可能三大阿僧祇劫修学佛道,感觉时间太长了,要学这些东西多困难。我们在学校的时候都不愿意学习,一学习头就疼,一学习就发困,但是,你让我们去贪嗔痴,去追求五欲之乐,我们精神头可足了,说明我们对生死轮回没什么感觉,对修行却十分的恐惧,十分的不情愿,说明我们还是在无明颠倒之中,所以我们需要对佛法生起信心。什么时候对佛法有一种追求之心,就是有一种求法之心,可能那个时候你才知道法的重要,也许我们感觉到似有似无,还是五欲之乐比较重要,一天不寻求快乐,心里就寂寞难耐。说明了我们对追求佛法,还没有那种渴求之心。这就需要我们对佛法要慢慢建立信心,然后发菩提心,有信心了,有信心还要不断的去熏习,天天熏习,使他坚固,使它增长。 【'''3、佛在经中''',有时约重点说:修行什么法,就能速得无上菩提。】 大乘经中有的时候说「一句南无佛,究竟成佛道」无论是读诵,书写,礼拜,供养,都能成就佛道,都能速得无上菩提。所以,这个重点说,不是说你修一个什么法门就能够速证菩提,重点是啥意思呢?我们前面学到菩萨三心,本身你的信心挺充足的,你从信愿入门,但是只信愿还是不足,应该再进一步听经闻法修学智慧,有了智慧才能够修行出世。 所以,说重点的时候,等于说你是缺少这方面,然后就重点让你学它,所以重点不是说,唯有学它就能成就,而是说在你的一个修学进步上,还缺少一方面,然后就侧重这方面,让你去修。你有智慧了,但是你的慈悲还不足,然后经中经常说要大慈大悲,缘苦众生,悲心能够让你速成佛道,所以,他是说你其他都具足了,就差这方面了,然后就侧重这一点让你修,你把缺失的这一部分给它修补上来,你就可以成就佛道。 所以这个重点说,是指你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就缺一方面。或者在初学的时候,为了去引起你的信心,或者是为了增强你的慈悲,入门也可以说从重点来让你入门的,像说你念佛,念佛就能够成佛,所以,对一般人,对什么都不信的。然后让他对佛道生起信心,也可以重点来说,但不是说只念佛就能够成就,它是一个入门方法,当你的善根积累到一定程度,然后就能够接受正常道的教导了。 【有时约融摄说:修布施或般若时,即具足六波罗蜜多。】 其实这个融摄,我们前边儿已经谈到了,还是引了导师的《般若经讲记》: 【【】《般若经讲记》:「'''布施如何能摄六度?'''布施有三: 】 【 '''一、财施:'''以财物賙济人是财施,以体力甚至牺牲生命去救助人,也是财施。所不同的是:衣食等财物为'''外财施''',体力、心力以及生命等为'''内财施'''。这财施,即狭义的施波罗蜜。 】 就是布施,怎么能够容纳六度? 布施分三种;一个是财施,用财物是賙济人人利益人,所以叫财施,它又分两种,一个是用你的体力,甚至抛弃你的生命去救助人,也叫财施,所不同的,就是你的衣服饮食等等这些外在的财物,它属于外财施,外财施等于说是身外之物,我们的体力,心力,以及你的生命,属于内财施。在佛法中,我们的内财施,要胜过外财施,所以这一点,挺重要的。 有的人因为现在很富有,拿点钱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还不如你亲力亲为去出点力,出点心力去做布施,它远远胜于你身外之财的财施,这个是财布施。 【 '''二、无畏施''':令众生离诸怖畏,这就是'''持戒与忍辱'''二波罗蜜。持戒,能处众不碍大众,不使人受到威胁不安。 】 布施又分无畏施,无畏施就是使众生离开恐怖,离开恐惧,不会给众生造成一种恐惧心理。那么这就是持戒和忍辱二个波罗蜜了。因为持戒,能处众不碍大众,因为你持戒,就不会伤害众人,然后你忍辱也是,不会威胁使众生不安。下面举了一个杀人: 【 如'''杀人者''',使人有生存的威胁; 】 你要杀人,别人有生存的恐惧威胁,你看战乱年代,或者治安不是那么严谨的时候,都有被伤害的一种恐惧。 【 '''偷盗者''',使人有外命(财物)丧失的恐怖等。】 偷盗,使人的外命财物丧失恐怖,因为人的生存,需要外在的物资,是我们生存的一种资质具。如果你把外在的这些财物财产给盗走了,别人等于说丧失了生存的依靠一样,所以他就会有这种丧失财物的一种恐惧。 【 如能受持禁戒,洁身自守,即不会侵害他人,能使人与人间相安无事了。】 如果说你受持禁戒,不杀不盗,不去破坏别人,不会侵害他人,这样使人与人之间相安无事,这个是从持戒来说的。下边是从忍来说的: 【但人类个性不一,你以戒自守,他却以非礼待你;如不能感化或设法避免,不能忍受而冲突起来,仍不免相杀相夺,造成人间的恐怖。必须以'''戒自守──克己''',又以'''忍宽容他人──恕人''',才能做到'''无畏施'''。】 忍;就是说人类个性不一,你安分守己,还是说去以戒来自守,不愿意去伤害别人,但是他却以非礼待你,认为你好欺负,好说话,软弱可欺。这样如果说不能感化,或者设法去避免,不能忍受而冲突起来,还是不免相杀相夺,还会造成人间的恐怖。确实是,你不去伤害别人,可能别人会来伤害你,误解你, 屈辱你。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修忍,必须以戒自守,就是克己。戒是克制自己情欲的,然后要去忍,忍就恕人,宽恕别人,才能做到不给别人带来恐惧,也叫无畏施。布施融摄了持戒与忍辱。 【 '''三、法施''':即'''精进、禅定、般若'''三波罗蜜。】 法施融摄精进,禅定,般若三个波罗蜜。 【 '''般若是明达事理的''',没有智慧,即落于颠倒二边,不知什么是佛法?是邪是正?那怎能救人?】 般若是明达事理的,法施就是能够去教导别人明理,明因果,明善恶,你没有智慧,就会落入颠倒的二边,不是善,就是恶,不是有,就是无,也不知什么是佛法,什么是邪,什么是正,你怎么能够帮助别人呢?法施首先是明理,也能够教导别人明事理,教导别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邪,什么是正。 【 '''禅定是鉴机的''',如内心散乱,贪着世间,我见妄执,即不能洞见时机,不知众生的根性,即不能知时知机而给予适宜的法药。】 禅定是鉴机的,如果内心散乱,贪着五欲世间,我见妄执,即不能洞见时机,时机就是能够观察出众生,在什么时机应该去引导他,应该怎么去抓住这个时机去引导,或者教导教化,因为你想去教导众生,引导众生,也不是说你想做就能做的,还要等待时节因缘的。 但是还要了解众生的根性,他是什么性情,你用什么方法能针对他,这要有禅定,禅定就是你观察得更深,更透彻一些,能够透彻人的人性,人性无非就是这种我执我见贪嗔痴,但是这种禅定,可能观察得更彻底,更深入。所以,如果不能知时,知机,给予实际的法药,就不能很好的去利益到他人。 【 '''精进是雄健无畏的''',有了精进,才能克服障难,诲人不倦,利人不厌。这样,六波罗蜜统摄于布施,为菩提行的根本了。」( Y 1p40~41 )】 精进是雄健无畏的,就是有一种勇猛的大无畏的精神,能够克服种种的困难,所以精进力,一般属于这种勇猛力,能克服困难,诲人不倦,利人不倦,教导人不厌倦,利益他人也不厌烦,真的需要精进力,精进力一个是从利他来说的,我们自利其实也需要这种精神力。 整个布施,融摄了六度。 六度(施、戒、忍、精进、禅那、般若);它们之间是互相促成的,《摄大乘讲记》里面;导师对这一段讲的挺详细,我也列出个表: 【如修布施,要防护身口,就有戒为助伴。】 你布施的时候,为了防护身口,能够如理如法,就以戒为作伴,戒能够成就你布施的一个功德。 【有时施于极端暴恶的有情,他不但不感激,反而毁骂你,这就需要忍辱来助成布施了。】 施他,他不知道报恩,反而还会伤害你,然后忍辱来助伴。 【在修布施的过程中,或生懈怠心,这就需要精进。】 你自己利他时生懈怠心,然后以精进为助伴。所以它是互相促成的意思。 【在布施的时候,心里安定,这就要静虑。】 如果说你修禅定,你不会冲动,不会激动,定就会为你的助伴。 【为了要知布施的因果,或通达布施的实相,这就要有般若助成了。布施如是,其余五度也可以例知。这样,所以有时目的虽只说一度,而同时就包括了其余的五度。」( Y 6p380~381 )】 般若能够明确因果,明确法的实相,般若就是你的助伴。 这就是布施的因果,这都是布施,从布施来讲,互相促成,等于说你布施,也需要其他五度来作为助伴,来完成你布施的一个波罗蜜。 【如因此妄执:只要修某法某行,就可以成佛,不需要修其他功德,那就是颠倒误解了!】 这就是;一个是从重点说,一个是约融摄说,这二点如果从大乘经里能够掌握住他们的特点,你就不会因此而妄执,只要修某法某种大行就可以成佛,不需要修其他功德,那就是颠倒误解了。 因为大乘经中,确实有时候强调般若,有时候强调布施,有时候强调禅定,有时候强调三昧,意念。所以,这都需要了解它的融摄方面来说,或者从重点方面来说。 前面是菩萨的修学方法,这块是菩萨的一个阶位。菩萨要经历哪些阶位呢? 回到法本 '''三、由浅而深的菩萨阶位:''' '''1、十地''' 【修学的法门,不是部分的,少量的;修学成佛的道品,也不是一天,一生所能完成的。由浅而深的修学历程,经中分为种种行位,其中主要的,是欢喜地等十地。】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菩萨的十地,因为菩萨十地,它是圣地,登地菩萨,他要修二大僧祈劫,时间也是很漫长的,学起来可能就十地,一地一地的修,学起来很快,但是,它在整个修学阶位上来说是漫长的。 从初地一直到八地,需要第二阿僧祇劫,从八地到佛地是第三大阿僧祇劫,他需要二个阿僧祇劫来完成十地修行。前边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前边就要一大阿僧祇劫。 【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进修,引发无边功德,如地一样能长万物,所以叫地。十地圆满了,就成佛。】 所以这个 地的意思,就是生长佛法种种功德的意思。一地一地,都是结合六度四摄来修的,都是像地能生长万物一样,它是一种譬喻。 '''2、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 初地是欢喜地,在进修入初地时,应修三十心,所以在初地前,竖列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位。】 但是,在进入初地之前,应该修什么呢?三十心,也称为大乘三贤。所以在初地前,竖列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位。三十位加十 地,就是四十位,加上等觉或者妙觉,就是四十一位,或者是四十二位,成佛之道其实采用的就是四十一位,或者四十二位的一个阶位,这个阶位以后还能学得到,还有这个五十几位的,五十六位的,五十二位的,五十一位的,这是经中列了很多的阶位,但是成佛之道采用的,它属于唯识的一个阶位。 【 十住的初住,名发心住。发心住是修习信等十心已经圆满成就了;信心等修习而未成就时,就列为十信位。菩萨的修行位次,是这样的展布开来。】 十住的初住,名发心住。发心住是修习信等十心已经圆满成就了;就是一般所说的,信心成就,就到了发心住,这个十信就是十信位,修习圆满成就,就到了发心住阶位,这个十信位,经中经常说要一万大劫来修的。所以说大乘的信心,它修的历程比较长,但是在论中,导师说有利根的,利根的可能一发心,就进入了圣位,或者一发心就入了初住地,但那都是利根菩萨,不是一般菩萨。我们现在一般人,可能都是从十信位来修的,十信我们前面学到;就是菩提心戒,以十善行为本,就是修十善,十善就是十信,十信位能够摄六度万行了,能摄三聚净戒,所以很多善行也结合通于六度的, 这样信心成就才能到发心住位。但信心没有成就之前,就称为十信位,十信位后边,就是十住位,十住位其实就是信心成就了,为什么有的列三贤位呢?因为十信位是信心还没有成就的阶位,所以,就没给它列在菩提道这个阶位上,这个时间段上,因为在经典中说,十信位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列入佛种性位呢?因为他还不坚定,或许他会退入二乘,或者会堕入恶道,它不稳定,不能作为佛道的种姓位,所以,一般的经典都采用了三贤位,特别唯识比较注重三贤位。 前面是十信位,由于太容易退入声闻乘,或者堕入恶道,都不能决定,是从发心住开始。所以说菩萨的修行位次,是这样的展布开来。 【'''3、总之,'''由浅入深,是可以分为多少阶段的。这一进修的历程,就是渐入于欢喜等诸地,就能圆满佛果的一切功德,达成了菩萨发心修学的究竟目的。【5】】 总之,由浅入深,是可以分为多少阶段的。这一进修的历程,就是渐入于欢喜等诸地,诸地就是十地,就能圆满佛果的一切功德,达成了菩萨发心修学的究竟目的。 【这一颂,总列了:修学的法门,经历的地位,圆满的佛果。】 等于说,这个总纲,把佛菩萨的三个次第,总列了;一个是修学的法门,那就是六度四摄,经历的地位,就是阶位,那就是十地和三贤位,最后是圆满佛功德——佛果。 这是一个总说,大概就是这些内容。
返回
Test:文字整理-K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