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Category:2024-09-21 答疑”的源代码
分类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Category:2024-09-21 答疑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small>'''💡 温馨提示:因为师父问答是针对个人问题,或有不圆满之处,为避免引起非与师父学法人士增生烦恼,档案请勿随意外传。'''</small> *<small>录音连结:</small> *<small>影片连结:</small> {|class="wikitable"style="width:100%;font-size:11px;" !style="width:3%"|编号 !style="width:8%"|相关课程 !style="width:8%"|相关主题 !style="width:60%"|您的问题 !style="width:8%"|问题时间 |- !1 !生活应用问题 !阿毗达磨的产生 |最早的阿毗达磨是佛在世就有的吗?第一次集结的时候有阿毗达磨吗? |0:01:46 |- !2 !其他课程 !关于佛陀的肉髻 |为啥大小乘佛的造像都有肉髻呢?我记得师父讲阿含的时候佛陀在河边没被人认出来,说明他也是光头才对的 |0:05:35 |- !3 !其他课程 !解深密经里的谴除之相是否包括唯识学本身 |解深密经里谴除法相跟义相也包括整个唯识学吗? 或者说包括安立的这个阿赖耶识的名和义,这是在初地就要这样谴除还是要到十地呢? |0:10:27 |- !4 !其他课程 !无 |1.请问菩萨道的上品的止观双运,止观均等,这是在加行道四善根的哪里?忍位吗?如果是忍位,是下忍?中忍?上忍?解脱道呢? 2.小乘的止观双运和大乘的止观双运有什么不同? 3. 暖位的明得定、下品寻思顶位的明增定、上品寻思 忍位的印顺定、下品如实智 世第一法位的无间定、上品如实智 下品寻思和上品寻思的观所取空 下品如实智的下忍(印所取空)中忍(乐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 上品如实智(印二取空) 这些可以请法师解释吗? |0:17:43 |- !5 ! !无想定 |请问师父,对于无想定和四禅八定,我的理解是它们都是纯粹的“止”,那么现在的一个问题是,纯粹从“止”的角度看,无想定的止的深度究竟是在第四禅之上、空无边处定之下,属于色界定呢,还是在非想非非想处定之上,属于无色界定呢?如果是后者,为何修无想定的人会投生无想天,而不是无色界?如果是前者,无想定为何可以灭掉想?因为如果无想定是属于色界定,那它最多只能灭掉色界的想,是无法灭无色界的想的,对吗?另外,师父在俱舍精要里提到,唯识理论认为灭尽定是无漏定,灭掉了第七识,这可以很好地解释灭尽定和无想定的不同,但是说一切有部认为灭尽定属于有漏定,也就是说有部认为的灭尽定是纯粹的止,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有部认为无想定和灭尽定的区别是什么? | |- !6 ! !1. 听经闻法的态度 2. 法会的意义 3. 回向的意义 |1.佛弟子及在家居士若遇附近寺院有讲师开示时,听闻中无法生起法喜或不相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2、诵经、礼佛、持咒等宗教行为可以培养我们的信心,那法会的存在是否也是类似于增加我们的信心,也算是一种方便道? 3.跟道友们一起学习完初级课中的《回向的意义》,有道友提到说:如果把回向比喻为存钱,那不回向或者忘了回向就等于钱没存进去?可以这样去理解吗? |0:43:03 |- !7 ! !见道与定中起观 |在成佛之道,俱舍论,摄大乘论,还有其他地方,师父都谈到见到需要『定中起观』才能见道。弟子只是好奇,在佛陀时代很多证初果二果都只是听佛说法,那样他们是在‘定’的状态下见道吗?像须达多长者的儿子去听佛陀说法,像舍利弗遇见马胜比丘听他说诸法因缘生就证初果。 |1:01:27 |- !8 !俱舍论 !一意识师是否认为六识不能同时生起? |师父在讲摄大乘论的时候有讲一意识师,他们的比喻是六个洞里只有一只猴子。那他们是否认为六识不能同时生起呢?虽然是无间灭意,但六识之间也有先后顺序 |1:06:40 |- !9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经名含义 |解深密经师父讲的很清楚是为五事不具足者说,弥勒菩萨认为一切法无自性太过于深奥,请教世尊解释密意,世尊也说以三无性阐释一切法无自性。世尊自己也说,二转的甚深,不够了义,所以这次他再转法论,三乘都可以靠这次转法论的一乘所渡。这些都能说明解深密经自己的态度还是认为二转的中观更究竟的。所以解深密经就是解般若中观甚深密意。可为何最后如来说此经名为瑜伽了义之教,这和解深密名字不一样?是因为解深密这个名字是玄奘大师自己取的,他认为经以此命名会更贴切? |1:12:07 |- !10 !其他课程 !行菩萨道的过程 |4. 行菩萨道一定要经过华严的初地欢喜地吗?般若经是不是有其他的过程? 要怎么知道自己行的菩萨道是依着华严经的,还是般若经的? 要怎么知道自己以后证悟的是华严的初地还是般若的? 5.发起世俗菩提心就是进入资粮位,那发起世俗菩提心的标准是什么?心念都要一直想成佛?那一下想成佛一下不想成佛呢?要有屡试看爽的菩提心? 6.发心一定要坚固,还有资粮一定要够,才有办法止观双运? |1:15:21 |- !11 !其他课程 !忍而不证 |7. 忍而不证一定是指般若经接近七住地的菩萨吗(解脱境界相当于华严经的八地菩萨)?接近华严经初地菩萨的人,可以叫忍而不证吗? 8. 入初禅前的未到地定,入二禅前的未到地定,入三禅前的未到地定,入四禅前的未到地定。这些有什么差别?这样去作观会有什么差别? 9. 初果或华严初地,会不会下一世忘记自己是初果或初地? |1:25:09 |- !12 ! ! | | |- !13 ! ! | | |- !14 ! ! | | |- !15 ! ! | | |- !16 ! ! | | |- !17 ! ! | | |} [[Category:2024 答疑]]
返回
Category:2024-09-21 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