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Test:文字整理-YQ4”的源代码
Test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Test:文字整理-YQ4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ategory:其它整理]] 空之探究及其观行-9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各位法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继续来看《空之探究》,《空之探究》里面,讲空在《阿含经》里面的一些内容跟关系,里面有关于空怎么修行,以及怎么依空在定中作观,里面讲到了四种心解脱: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无相心解脱,空心解脱。这四种心解脱讲的都是属于定中作观,都不是讲一般的,但是你定中要作观,你在闻思慧的阶段,要对这一些教法跟观的教理有观念,然后才能叫做定中作观,所以叫做三昧。其实这四种都可以解脱的,但后来有些变化,所以这四种心解脱就变成所谓的三三昧,进一步如果谈到解脱就变成三解脱门,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后面会讲。 四种心解脱,第一个来讲,无量心解脱,又叫做修四无量心,这四种心解脱别相不同,但是它有各个特征,还有入修的方便不一样,但到最后都是无我、无我所的空心解脱,又叫做不动心解脱,大家一定要有这些观念。 '''第四節 無量(appamāṇā)('''讲义P38) '''一、四無量心''' '''• 慈、悲、喜、捨—四無量定,也名無量心解脫,無量心三昧 ,或名四梵住。''' '''• 四無量遍緣無量有情,所以是「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 。''' '''• 或依定而起慈等觀想,或依慈等觀想而成定。在定法中,這是重要的一組。''' 现在我们讲第一个,无量心解脱,无量心,appamāṇā, 无量心解脱讲的就是我们一般所常知的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定,又叫做四无量心,也名无量心解脱,无量心三昧,或名四梵住,就是慈悲喜舍。 '''【 四無量遍緣無量有情,所以是「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四无量心,它的修法是从一个有情慢慢观,观到许多有情,然后慢慢观,观到遍一个村,然后遍到一个城市,然后遍到整个国家,然后遍到整个世界,他这样子的次第观想遍一切,这一种修法。在阿毘达磨里面,他认为是胜解作意,也叫做假想观,因为你观出来的东西,跟现实是不符合的,所以它叫做假想观。在阿毘达磨尤其是说一切有部里面,他认为假想观是没有办法断烦恼的,所以是属于胜解作意。现在有很多禅修营,可能也都在教四无量心或在修四无量心。<u>这四无量心,可以在因中修,可以从果上起</u>,怎么回事呢?导师这句话解决了很多人对于四无量心的某些观念。 四无量心, 导师说:'''【或依定而起慈等觀想,或依慈等觀想而成定。在定法中,這是重要的一組。】''' 什么叫做依定起慈等观想?也就是说这一种比较深,但是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必须有基本的定,你才能起这种四无量的观想。什么基本的定,比如说初禅,二禅,三禅,你才能起这种四无量的观想,这个叫做依定起慈等观想。像俱舍论里面就在讲说,初禅适合修什么?二禅适合修什么?三禅适合修什么? 慈悲喜舍,慈悲有喜, 所以初禅、二禅、三禅, 初禅是什么定?离生喜乐,有没有喜?二禅,定生喜乐,有没有喜?所以慈悲喜舍,其实它初禅、二禅都可以修。但是三禅,离喜妙乐,没有喜,所以慈悲喜的喜无量心,在第三禅没办法修。还有,慈悲喜舍的舍,在四禅是最适合的,因为四禅是舍念清净,一切平等,这个当然是俱舍论这样讲。所以它是说,定中作四无量心观。 但是,导师这后面讲一句,【依慈等观想而成定】,什么意思?就是说,你没定,你也可以用四无量心来修定,所以一个叫做定中起四无量心观,一个叫做依四无量心来修定。 现在很多的四无量心观或很多的慈悲观这些,在外面的禅修营,都属于这两个的哪一个,当然都是在教你修定的,都用四无量心来修定,怎么修呢?有空我再讲一下,这个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还有胜解作意,胜解作意在说一切有部里面,他讲定中作观,所观的东西可以分成两大类,一个叫做胜解作意,一个叫做实相作意或叫做真如作意。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做的是<u>假想观,比如说持四无量心或是不净观,这个跟现实是不符合的,不是实相,所以他没有办法断烦恼解脱,然而他有降伏烦恼的作用。那你要解脱,要共相作意,或叫做真如作意,或叫做实际作意,要跟诸法实相配合。</u> 比如观什么是诸法实相,观无常、苦、空、无我,或观四圣谛;或在说一切有部说,四圣谛十六行相,这些是诸法的如实相,要观这个才能得解脱。所以可见在说一切有部,他认为胜解作意俱生假想,这一句话是《大毘婆沙论》的,所以在说<u>一切有部里面,他认为四无量心跟不净观都是假想的,不是真实的不是共相的,所以它没办法得解脱,然而有很大的力量可以降伏我们的烦恼。</u>比如说不净观对治欲界的贪,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可以对治瞋心,而且可以起我们的慈悲心。 但是我要说一句, 在《阿含经》里面, 虽然说一切有部认为它不能断烦恼,然而《阿含经》里面,其实跟说一切有部讲的不太一样,《阿含经》讲的四无量心,到最后是空心解脱是超越一切量,然后达到无我无我所的,是贪瞋痴空的,是可以得解脱的,所以这个地方看法不大一样。 '''二、慈心定''' '''(一) 慈心定的重要性''' '''• 其中,「慈為一切功德之母」,慈心是印度文化中最重視的。''' '''• 慈心的定義,是「與眾生樂」,與儒家的「仁」,耶教的「愛」相近。在人類的德性中,''' '''這確是最高的 。''' '''• 如能「仁心普洽」,「民胞物與」,「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那與慈無量心更類似了。''' 【'''其中,「慈為一切功德之母」,慈心是印度文化中最重視的。慈心的定義,是「與眾生樂」,與儒家的「仁」,耶教的「愛」相近。在人類的德性中,這確是最高的 。】''' 所以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刚开始的修法就是给众生乐,进一步, 【'''如能「仁心普洽」,「民胞物與」,「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那與慈無量心更類似了。''' 】 这些句子不是佛教的句子,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这些句子是中国传统儒教的句子,与慈无量心更类似了。意思就是说,<u>在其他好的宗教里面,其实都有类似给众生快乐的这种观念,在好的文明、好的文化,比较正能量的宗教里面,都有这种对众生展现出慈悲关怀、给众生快乐这样的一个想法存在。</u>在印度教里面也有,在中国的宗教里面也有,只是他们讲的并不彻底。<u>第一个,不彻底;第二个,不知道怎么起修,只是一种鼓励,鼓励你要去做,但是并没有像佛教讲的这么微细的怎么样去修,所以唯有佛教里面,不但讲的细,而且系统完整,有办法告诉你怎么修。</u> 还有最重要的是,它是究竟的,所谓的究竟是这样子,我们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先以慈心观来讲,慈心观,它可以分成三大阶段,那现在我们最后面那一个就不谈,最后面那个只有大乘佛教会谈,但是这个东西,在《阿含经》里面都已经有,三个阶段的深浅究竟都不一样。 '''(二)慈心分為四類''' '''• 慈是與樂,觀想眾生得到安樂;悲是拔苦,想眾生遠離苦惱;喜是想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喜悅;''' '''捨是冤親平等,「一視同仁」。''' '''• 分別的說,這四心的觀行是各不相同的;如綜合起來說,這才是慈心的全貌。''' '''• 本來只是慈心,約義而分為四類,將慈行分為慈、悲、喜、捨──四行。''' '''• 佛法重視慈心在世間德行中崇高價值,所以約義而分別為四心;如觀想成就,就是四無量定。''' 第一个阶段叫做与乐,给众生乐;<u>第二个阶段叫怨亲平等,普缘一切。但是在传统的阿毘达磨里面,四无量心,这个已经算究竟了,但是在《阿含经》跟大乘佛教里面,第二个阶段还不算究竟。</u>第三个阶段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叫做无所缘慈,意思就是,进一步要跟空无我无我所相应,超越一切的量,那这个就是究竟断烦恼了,所以它分三个次第。第一个次第叫做与众生乐,这是最根本的;第二个叫做普缘一切,怨亲平等;第三个阶段,平等还不够,还是有相有量的,第三个阶段,在《阿含经》叫做超越一切量,与空无我相应,在大乘佛教叫做无所缘慈,这是所谓的三个次第跟阶段。 问:我的问题是在P38,从定要起观,这个很容易了解,但是现在说,依慈心观想而成定,听师父解释这个慈心观,看起来很复杂的样子,怎么能够达到心一境性? 师父:我先讲一个很简要的,慈心观的第一步是对自己起慈心,给自己乐,但是为什么师父不解释太多?因为很多法师讲过,师父的「俱舍精要」里也讲过很多,我解释一下就好了?因为你要对别人(慈心观)不容易,对自己或是周遭人是最简单的,但是,你要缘的是一个概念。比如说,空相无自性是一个概念,无我无我所是一个概念,缘这个概念,你可以修观,可以修定。那么现在四无量心,它刚开始也是缘一个概念,那这个概念怎么产生的?是在你不断的训练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从闻思里面不断的去修,就是修习这种慈心的概念,平常很多。譬如说你诵经,发四弘誓愿,然后去做义工,然后从经教上去了解众生与我的这种关系,然后从佛法里面去得到这种喜悦,然后这种喜悦要缘住它,这一个概念的喜悦。那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关注集中,集中在这样的概念上面,其实这些概念。你平时当中就不断的训练,然后在起修的时候,就是让你重新记忆起那一种喜悦的概念,那种喜悦概念提升它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比如说这样一直想,或是借由某一些句子,比如说众生无边誓愿度... 就是这样子不断借由这一些句子,来提起这种喜悦的概念,但是<u>你要缘的不是那些句子,你要缘的是这种喜悦的概念。</u> 问:我参加的那一个,它是比较最基本的,它是讲述有那一种像泉水涌出来的那种喜悦,那就是达到了。 师父:但是问题是,这不是你平时没有去那边忽然出现的,这是你对慈心这些东西要平时不断地训练的,不是本来都没有去那边忽然几句话就涌出来了,不是这样子。就是平时的这些观念,就要不断地去琢磨,不断地去训练,这跟所谓的从听经闻法,慢慢养成闻所成慧的观念是一样的。 问:我们佛寺有好几次这种慈心禅的禅修营,还有在线上我们也有修过慈心禅,那个法师都是教我们,譬如说从亲人,他叫我们想一个人,然后想他的面貌,然后越想越清楚,再进一步,朋友。然后这样慢慢的做,都是叫我们去观想人的面貌,我当时就一直觉得很困惑,这样子怎么会得到定呢?后来我又从别的法师那里有谈到说,应该是缘那个慈心的概念,像法师讲的,是要充满了那种慈心的概念,才会得到定的。如果你一直在观想那个人的形象,所以我不懂为什么我们的修法都是这个样子,我就变成很烦恼,因为那个相貌想不出来,这个慈心我就修不起来,因为我相貌不容易想起来,这样子反而是相反的效果。那如果像法师讲的,你是要培养那种慈心的概念,那这样子就很有道理,就可以跟慈心禅的道理相通。 师父:我们尝到佛法那个喜悦,比如说你帮助人,他得到快乐,然后你产生的那种喜悦,那种喜悦偶尔会很强烈。那偶尔你会觉得,好像有一个什么具体的这样子,就是要缘那种喜悦,让它越来越明显。然后到进一步,可以把这种喜悦观想给人,这个就是慈悲喜舍,比如说进一步给周遭的亲人,进一步给一般的人,进一步给不认识的人,然后进一步给怨敌,进一步给...它分好几品,到最后就是充满,给所有一切不相关的全世界的,那给人到最后是要给到一个镇一个城,甚至整个遍一切所有的人,你都要给他这种喜乐,这个大概就是这样。不过可能法师们的入手方法都会有一点点不一样,不是说谁对谁错,可能每个人在教的入门方法上都有点不大一样,这个你们就有空去讨论一下。 慈心,所以你看,这两个是有层次的,第一个就是,导师说慈心很重要;第二个是给爱,慈心的定义就是给众生乐;第三个,如「仁心普洽」,这个就是慈心遍一切众生。 再来,'''【慈是與樂,觀想眾生得到安樂;悲是拔苦,想眾生遠離苦惱;喜是想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喜悅;捨是冤親平等,「一視同仁」。】''' 这四个还是有一点点不大一样,但是它是一体的。 你们再看一下,【'''慈是给众生乐,观众生得到安乐''';】 那先给自己得到安乐,什么安乐?佛法的安乐是最究竟的,先给自己那个观想起。悲是拔苦,就是观想众生远离苦恼,那远离苦恼有两种,一种叫作拔苦苦,另外一种拔坏苦跟行苦。我们现在一般讲说慈悲救济,拔苦都是拔什么苦?一般我们<u>很多的慈善功德会,慈善机构都是拔什么苦?都是拔苦苦</u>,苦苦是最明显的,也可以得到大家共鸣的。但佛法是拔什么苦?<u>佛法是从拔苦苦开始,到究竟的拔坏苦跟行苦</u>,当然有善根的人可以,但是对一般普遍来讲是没办法得到所有人都认可,因为太深,很困难,有时候连理解都很难理解。所以佛教的究竟从拔苦苦开始,进一步到究竟就是拔坏苦跟行苦。 好,再来, 与乐,与乐一样有两种,给世间的快乐,还有一个给出世间的快乐,所以与乐有世间的出世间(的乐),那我们当然究竟是给出世间的。还有拔苦,有拔苦苦,坏苦跟行苦。在佛教里面,它两种要双重俱下,你不能只拔苦苦,只拔苦苦不究竟,他不断地再来轮回,永远拔不完,但是你说我不拔苦苦,我只拔坏苦跟行苦,问题是这样子很难引导众生进入,所以最好的就是两种双管齐下。 再来,【'''悲是拔苦,想眾生遠離苦惱;】''' 所以是给乐拔苦,你对众生与乐,给众生拔苦,结果,众生就会产生喜乐,这个就是慈悲喜舍的喜,你给他快乐,然后把他痛苦拔掉,那么众生就会得到喜乐。但是这样还不够,你不能去区分说,我只度这个,我不度那个,我只给这个拔苦,不拔那个,那这样还不够,所以你到最后要怨亲平等,一视同仁,这样叫做舍,慈悲喜舍的舍。 再来,分别的说, 经过导师提纲挈领的把四无量心的重点提出来,以后修这四无量心会更容易, 也就是说,这四个虽然不同,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整体的,其实就是叫做慈心观,那慈心里面,根据里面的某一些特色来讲,它偏重重与乐或重拔苦,或重在众生得到喜乐,或重它的怨亲平等,这只是它的细节上的不同而已,其实它整体做起来,它是圆满的一个东西,这叫做慈无量心,所以大家要知道说,分别的说,这是四无量心观行的各种不同相,但综合起来说,这才是慈心的全貌, 所以我们有时候不一定全讲,比如说我们讲慈,在大乘里面有讲众生缘慈、法缘慈、无所缘慈,那你说师父他怎么不讲悲,一样的,他这样讲的话就慈悲喜舍,就是一样的,本来只是慈心,约义而分为四类,将慈心分为慈、悲、喜、舍四行,你不能把它断开来作零散的,你要知道说它是一体的,你修的时候,虽然说有不同的次第,但是你要知道它是一体的,这个叫做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佛法重视慈心在世间德行中的崇高价值,所以约义而分别为四心,如观想成就,就是四无量定,观想成就,那这个至少要到初禅以上才能叫作观想成就, (师父,我想请问,农夫与蛇的故事,就是说农夫看到那条快要死的蛇,他救了蛇,那这条毒蛇缓过来之后,就反咬一口,那农夫就死在这个毒蛇身上,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情?)这些故事都有它要表达的一个概念,叫我们要注意这个概念,但是这一类的故事其实要表达的都不完整,我为什么说佛教究竟完整?佛教讲慈悲,但是佛教也讲智慧,慈悲、智慧是一只菩提鸟的两翼,缺一不可,就是说你要做慈悲,你要有智慧,你有智慧在做事的时候,你要有悲心,当两个一起在实践的时候,就不会发生农夫与蛇这样的故事,哪怕是发生了,下一次我们就知道应该怎么做,只是说在日常行持当中,我们可能必须要不断地去尝试,然后不断地去修正他的错误,没有人一次就做对的,慈悲跟智慧,虽然讲起来很容易,但这些必须你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去训练去尝试,然后有时候悲心具足,觉得慢慢的智慧具足,有时候比较理性, 有时候比较感性,就是这样不断地去磨练,这个叫做修行,所以慈悲是与乐,观想众生得到安乐,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四无量心,又叫做四无量定, (师父,刚刚这边在讲慈悲喜舍是一个整体,可是我们听这个次第,好像每次听这个都是从慈心开始,那有没有可能,我们从悲心先拔苦去修?) 可以,没问题,因为它是一体的,那为什么一般都从慈心开始修?因为它本来就是以慈心为代表而含摄它的整体,还有一点就是说,与乐容易还是拔苦容易?如果一般,我们不要说特别,与乐容易还是拔苦容易,给一颗糖比较容易,叫你糖不要吃太多比较困难,所以我们一般就是说,从慈心开始修,有它一定的道理, 在佛教里面,这个四无量心是有漏定方便的适应,然而在《阿含经》里面,它本来是可以断烦恼,但是到了后代的弟子们,尤其是在阿毘达磨里面,他就把它定为胜解作意来看这边,以慈心为本的四无量心是适应婆罗门教的,如舍利弗劝老友梵志陀然,修四无量心,命终生梵天中,就因为彼诸梵志长夜爱着梵天,传说大善见王本生也是修四梵住而生梵天中的,所以依一般的经文说,四无量心是世间定法,是有漏,是俗定,意思是,它就是从《阿含经》到阿毘达磨里面,《阿含经》跟阿毘达磨,它偏重来讲是重解脱道的,所以这四无量心,尤其是阿毘达磨认为它是没办法断烦恼的,所以它只能做一种方便的适应,适应这一类梵天或是婆罗门的这些众生,适应他们来修行, 另外一种是说,因为它虽然没办法断烦恼,但是它在修定,降伏这种瞋恨的粗重心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才会把它作为一种修定的方便,作为一种入门,一种修定,一种方便,但是这只是一面而已,这只是对四无量心的某一种看法跟一面而已,另外一面是,四无量心修到最后是无一切量的,是超越量的,是可以断烦恼的,这是另外一种面的看法,还有到大乘佛教,当然大乘佛教不是后面才有,还有另外一类的弟子们很注重这种佛陀悲心对众生的这种悯爱跟关怀,所以把这四无量心特别发扬起来,它就变成大乘的悲心,所以到大乘佛教讲三心,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就变成了大乘佛教的悲心,所以这个只是面的重视不一样,但是在早期的弟子们很多把它认为是有漏方便的适应,而且确实在《阿含经》里面也有这样的一类说法,刚刚不是说,它是胜解作意吗?这是大毘婆沙论里面的,应知作意略有三种,一自相作意,二共相作意,三, 胜解作意,自相作意者如有思惟,地为坚相,水为湿相,火为暖相,风为动相,如是一切,这叫做自相,诸法的自相,比如说,地水火风,坚湿暖动,然后,色是质碍,受是领纳,这些都是诸法的自相, 共相作意者,如十六圣行相俱生作意等,什么叫十六行相?说一切有部的四谛十六行相,这个叫作共相,因为这是诸法的实相,胜解作意者,如不净观,持息念,解脱胜处,这解脱是指八解脱胜处,八胜处,还有遍处,遍处是指十遍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这十遍处,像这一类所有的,在大毘婆沙论,他认为都是胜解作意, 然后他问,此四无量心于三种中,为与何等作意俱生?答,唯与胜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是假想观,这是第一个,接下来我们来看,四无量心在经典里面是有适应众生的一种方便而教导的,这是中阿含的二十七经,他说,尊者舍利子教化陀然,为说梵天法已,从坐起去,他意思就是说,他教这个陀然梵天法就是四无量心,从坐起去,尊者舍利子从王舍城出,未至竹林加蓝哆园,于其中间,梵志陀然修习四梵室,四梵室就是四无量心,断欲,他是可以断欲界五欲的,舍欲念,那舍欲念离开欲界,那当然生到色无色界去,身坏命终,生梵天中,梵天在初禅,于是,尊者舍利子往诣佛所, 这个故事是舍利弗教一个梵志,就是教了一导外道,教他四梵住,就是四无量心,教一教,结果舍利弗走了之后,这个外道就修四无量心,修一修,当然他一定是有修到初禅,结果舍利弗走了不久之后,他就死掉了,因为他修四无量心是有禅定的功夫的,所以他死了之后,投生到初禅的梵天去了,然后,尊者舍利子往诣佛所,跑到佛那边去见佛,稽首礼足,却坐一面,世尊告曰,舍利子,汝何以不教梵志陀然过梵天法,若上化者,速知法如法, 这句话什么意思?为什么你要教他梵天法,就是教他这种一般的禅修,然后让他生到禅天去,你为什么不直接教他上化法,又叫做上人法,意思就是圣人法,解脱之法,你为什么不直接教他解脱之法呢?佛陀就这样问他,尊者舍利子答曰:“世尊,彼诸梵志长夜爱着梵天,乐于梵天,究竟梵天是尊梵天,实有梵天,为我梵天,”是故,世尊,我如是应,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婆罗门,他一直都是修婆罗门的大梵的,但是你现在要度他,一下子跟他讲无我,梵天那个是不究竟的,他很难接受,他就不会去修行,所以舍利弗就随顺这样的一个因缘,教他四梵住,至少是一个善法,不会堕到三恶道,他应该也会跟他讲一些法,至少他种一些善根因缘,所以这个四梵住或四无量心,在佛教里面,早期其实看法各有不同,有的认为他只是胜解作意而已,没办法断烦恼,但是有降伏烦恼的功能,所以就可以拿来作为入道的方便,也是一种度化外道的方便,这是一种看法,另外一种看法就认为,你初修是有相的,有量的,但到最后是不动心解脱就是无量的,那就是可以断烦恼的,这是一种,另外一种就是说,在大乘佛教,尤其是在掌握佛陀的精神跟本怀的时候,这个四无量心特别再被强调出来,而成为大乘佛教的一个特色,(师父,在《阿含经》里面,我个人的印象,我看到很多佛陀在讲解脱之道的时候,常常在描述说,他怎么样修四无量心,然后一步一步的,这样得到解脱之道,很多的篇幅,常常在讲这样子,每一个《阿含经》都有在讲,但是修梵天四无量心,这个例子反而,我的印象比较少,就只有刚刚那个,就说一两个例子而已,大部分,佛陀把它当作解脱之道,就是修行的方法,)四无量心在佛教里面其实看法不一样,就是说蛮复杂,基本上分成了两大类,一种是认为它是没办法解脱的,是假想观,虽然没办法解脱,但是它有两个很好的作用,一个就是可以帮助去修定,而且可以降伏欲界粗重的烦恼,欲界的粗重的烦恼,就是五欲和瞋,这个对治瞋特别有用,还有一种就是说,当有些外道,尤其是婆罗门,他没办法一下子契入的时候,就用四无量心教他,那这些就变成是方便,但是有另外的一类,认为它是可以解脱的,还有,再继续发扬下去,就是认为这种慈悲喜舍, 尤其是悲心的这种对众生的一切关怀,这是佛陀精神的本怀,所以慢慢就被弘扬开来,就变成大乘佛教的核心教育,刚刚讲的是有漏定,第二个,通无漏定,在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定显然的曾经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也就是说,它这个本来可能只是有漏的而已,但是佛陀在教导的时候,从有漏,然后让它跟无漏相应,修这个,刚开始可能是胜解,但到最后共相作意的时候,它就变成是无漏,所以他说,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无量定,本来可能是通外道的,甚至是一种方便,但是佛陀在教这种定的时候,把它净化了,所以显然的曾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四无量心也称为无量心解脱,从它的名称你就可以知道,其实它是可以解脱的,最上的就是不动心解脱来说,就可以确定初期的意义了,所以初期佛教,佛陀在初期的时候教四无量心,他从假想观,增长我们的悲心之后,到最后是观它无我无我所或超越一切有量有限的,是跟无漏相应的,早期的意思是这样子的,经上说,慈悲喜舍与七觉分俱时而修,这个确实在杂阿含里面有这样子讲,《杂阿含经》里面蛮多地方是这样子讲的,跟七觉支俱修,能得大果大功德,当然是通于无漏的解脱道,这个是杂阿含744经,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意思就是,你在修四无量心的时候,你不能把它只是当成假想观而已,你要依于什么而修,你要依远离,依离欲,向于舍,这里的舍不是定的舍,这里是舍一切烦恼,所以你在修这种定的时候,你刚开始的用意,本来就是朝着解脱的方向而去的,到最后,当然要跟无我无我所相应,这样子才能成为所谓的无漏定, (师父,我是受大乘佛教的影响比较深一些,就是要修到空心解脱,但是空心解脱当中,就是慈悲喜舍,应该也是含容在这个空心解脱当中吧,这像是智悲双运,菩萨就是以悲心不舍众生,他们当然是解脱的圣人,但是他还是有慈悲喜舍,这个应该是融摄在一起的吧,)融摄到一起,只能到最后,刚开始它是胜解作意,是假想观,要融合在一起,唯有到最后,要透入空解脱,就是无我无我所的时候,它才能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观想的次第,刚开始是从有相的,到最后才能成为无相的,而不是说一下子就无相, 而且这种修法更切合,而不是说一下子就空无所有,它刚开始都是要从有具体形象的,到最后才变成跟无我无我所相应,比如说,我叫你一下子观无我无我所,容易吗?当然不容易啊,比如说我们现在最方便念佛,我先叫你嘴巴念,当然相对来讲容易嘛,但如果要得到究竟真义的话,从念佛口念,到最后到观相观想是定,到最后更进一步要观佛亦不来,佛亦不去,佛性本空,本来就是要这样子,但问题是,叫你一下止观佛性本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还是要从一种有相有形的方便,到最后才变成无相无形,当然道理上,你是可以融合一下子的,但是在修行的次第上,你是没办法马上做到这样, 最后师父引的《杂阿含经》744,就是修七觉支,七觉支就是正念到正定,就是所谓的修慧,修慧照师父讲的就是要有一定的定力,至少未到地定,至少,你的佛法的概念都要很清楚,然后就是这个慈悲喜舍要怎么变成一个,一般我们在讲的都是空无常无我,那这慈悲喜舍怎么跟这些能够相应呢?因为你问的是比较细节怎么起修,这个可能,我现在没办法解释太多,因为这个可以花很多时间来讨论说明,我现在要告诉你的就是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其实刚开始有可能是适应外道或适应一般众生,但是佛陀在教导的时候,已经把它进化了,变成是慈悲喜舍是从有量,到最后变成超越量,而跟无我无我所相应,至于细节怎么操作,可以慢慢再讨论, 小结,无量的深义,无量心解脱,包含了适应世俗与佛法不共二类,一般声闻学者都以为四无量心是缘广大无量的众生,无量是众多难以数计,是胜解假想观,所以是世间定,这是到阿毘达磨里面是这样认为的,但是量是依局限性而来的,如观一切众生而超越限量心,不起自他的分别,就与无我无我所的空慧相应,质多罗长者以为,无量心解脱中最上的,就是空于贪瞋痴的不动心解脱,空就是无量,这一意义在大乘所说的无缘慈中才再度的表现出来,你们知道无缘慈吗?无缘慈的无缘是什么意思?这个不是说我跟你没缘,所以我也是慈悲,不是这样,它的无缘的缘是所缘,所谓的无缘就是不对所缘起分别执着,不执着缘到什么而起分别的,但是它也不是说无分别,它是不执着的意思,这个无缘跟《金刚经》讲的无相是一样的,所谓的三种慈叫做众生缘慈、法缘慈,众生缘慈就是一般的慈悲,就是有众生,我对这个众生很可怜,所以我缘这个众生,然后起悲心, 觉得他很可怜,所以我帮助他,当然,大乘佛教是这样讲:他认为说,二乘是法缘慈,他不缘这个众生,他是缘这个众生是诸法所成的,然后到了大乘是无缘,无缘就是空性是无自性的,是因缘所成的无自性的,所以叫做无缘,这是它的无缘的真实意义,所以说,质多罗长者以为无量心解脱中,最上的就是空于贪瞋痴的不动心解脱,空就是无量,这一意义在大乘说的无缘慈中再度的表达出来,所以这里的无量是超越一切量,而不只是普遍一切遍缘一切而已,是超越一切有缘到,但是知道它是无相的,是无自性的,这样子的无我才能叫做真正的无缘慈,所以这个是真正无量的意义, 再来,第五节无所有,我们是不是讲四种心解脱?第一个是无量心解脱,第二个叫做无所有心解脱,然后无相心解脱,最后是空心解脱,这四个入门有点不太一样,但到最后它是共通的,现在导师就在分析,经典上对它有怎么样的不同看法,到最后,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抉择它?四无量心到最后,它的总结就是无量的深义,不是一种假想的遍一切处而已,而是超越一切量跟无我无我所相应,这是无量的深义, 现在我们来看无所有,经典导师分析无所有的经典有善星经、不动利益经,还有中阿含的净不动道经,以净不动道经为主作分析,四种道中阿含的净不动道经有四种道,第一个净不动道,它可以得四禅,净无所有处道得无所有定,净无想道得非想非非想定,第四个圣解脱,它分这四种道是净不动道经所说的,
返回
Test:文字整理-YQ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