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Category:2021-06-27 答疑”的源代码
分类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Category:2021-06-27 答疑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ategory:中道国际读书会历次答疑总览]] 解深密经 -9 我们继续来讲,因为这个地方有谈到修行止观的问题,所以师父要稍微讲得详细一点,所以如果有的人真的很懂的话要有耐心,多听几次,第二个如果不清楚很模糊的话,正好多复习几次。修止观,修禅观,修禅定,不是禅宗的禅,是禅定,最重要的是所缘,所缘就是我们修定的时候,心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所以“所缘”狭义的定义就是,修定的时候集中的对象就叫做所缘,广义的,心的对象都叫做所缘。我们这里所讲的所缘是以狭义的定义,特别指修止观修定时候的所缘。在《解深密经》跟《瑜伽师地论》里面,他特别把所缘讲得非常地清楚,因为这是修定最主要的观念。 《解深密经》谈到四种所缘,第一个《解深密经》所谈的叫做遍满所缘,有分别影像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办或叫做所作成就所缘。这是第一个所缘,接下来的2),3),4)的所缘,都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补充的,所以种类总共有四种。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是我们一般讲的五停心观;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就是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最后一个叫做净惑所缘有世间出世间,这个是所缘的总共分类。为什么《瑜伽师地论》会补充?其实后面的,2),3),4),已经包括在1)遍满所缘里面,只是《瑜伽师地论》为了详细解说,又把2),3),4),别出来,叫做净行所缘善,善巧所缘,净惑所缘,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所缘境事''' '''1) 遍满所缘''' '''(1)有分别影像所缘:修观——心对所缘作分别''' '''(2)无分别影像所缘:修止——心对所缘无分别唯摄心集中''' '''(3)事边际所缘:''' ''' A:如所有性: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 ''' B:尽所有性:别相所缘,如蕴处界''' '''(4)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 遍满所缘里面有四个,一个叫做有分别影像,一个叫无分别影像,第三个叫做的事边际所缘,第四个叫做所作成就或是所作成办。 第一个,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是修观用的,观叫做“毘婆舍那”,如果你们在《解深密经》或其他经典上,看到毘婆舍那就是观,我后面会解释更清楚,就是心对所缘做分别,做分析,做观察,但是这是很概要的,不是像我们一般这样思考的。总之所谓有分别影像就是心对影像做分别,就是心取所缘的时候,会再跑出一个像,这个影像是修禅定的影像,如果心对这个像做分别、观察,这个就叫做有分别影像。 第二个,无分别影像,就是说心对这个影像摄心集中,不做分析跟观察,只是摄心集中而已,这个就叫做修止。如果做观察就叫做修观,这个叫做有分别影像。所以这两个虽然也是在谈所缘,但是他重点在于心对这个影像,做分别还是不做分别,重点在这里,做分别就叫做观,不做分别唯摄心集中就是止。 第三个,叫做事边际所缘,分两个,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就是总相所缘,缘一切法的共相如无常无我,空,缘起,四谛,这些都是诸法共相,如果你这样子观察诸法共相的话,就可以断烦恼所以叫做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是缘别相,诸法的别相,因为诸法有各式各样的种种,缘诸法种种不同的特性这个叫做别相。比如蕴、处、界,蕴就是五蕴,处就是十二入处,界就是十八界或六界,然后处非处、缘起,缘这些法的不同的种种现象或种种特性,都是叫做尽所有性。你如果修尽所有性的话,虽然没有办法断烦恼,但是相对的有伏烦恼的作用,所以你修蕴处界这些,都有相对的伏烦恼的作用。 第四个,所作成办所缘,这叫做止观成就,现证转依。什么叫做现证转依,什么是依?阿赖耶,在唯识学里面一切法所依就是阿赖耶,转依就是把染污的阿赖耶转成清净的,经过止观就叫做现证,止观成就,现证转依,这个就是遍满所缘里面所谈的。 2) 净行所缘(净治烦恼):五停心观 1)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 2)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易怒者 3) 多痴众生因缘观:对治无智慧者 4) 多散众生数息观:对治内心多散乱者 5)多慢众生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者 多障众生念佛观:对法业障重者 <nowiki>*</nowiki>前方便:离欲贪 净行所缘,很直接地讲就是清净我们的修行,或清净我们的行为,就是它有净治烦恼的作用,内容包括五停心观,叫做贪、嗔、痴、散、障。多贪众生修不净观,不净观可以对治贪欲,尤其是欲界的贪,欲界里面的贪就是五欲之贪,什么是五欲之贪,哪五欲?不是财色名食睡,你如果说财色名食睡,我不能说那不对,但是在佛教里面那个可以叫做粗五欲。但是佛教里面常常讲的五欲,不是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因为所有的贪都可以用色声香味触各各别开来的分析。所以我们对财色名食睡的贪,其实把它分析起来,是对色声香味触的贪。所以你要记得佛教里面讲的五欲,他有分粗五欲和细五欲,但是一般真正讲五欲之贪是讲色身香味触,不是讲财色名食睡,尤其是欲界的五欲里面,有各种各式的贪,但是以淫欲之贪是最重的。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脾气不好,爆怒容易发怒的,容易起嗔心的;多痴众生修因缘观,对治无智慧的,让我们去了解事情有它的因果,不会倒果为因,倒因为果;多散众生,散就是心散乱,多散众生修数息观,数息是容易对治散乱的;多慢众生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的,界差别观,就是六界——地,水,火,风,空,识,让我们了解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无外乎就是这些六界的组成,没有一个本质的我,所以不需要起贡高我慢。 贡高我慢一般都是我执太重,自我感觉超级良好才会贡高我慢。我们修行要共勉,常常我们有一个观念就是说,你听经闻法听得越多,你要越能够谦虚,你听经闻法听得越多,你真正把佛法听进去了,你要越能够谦虚。不要听经闻法才听了不久,懂了一些东西就以为我什么都懂了,反而慢心起来了。这种慢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自以为自己非常好的,另外一种是无形中自以为,自我感觉修证修的很高,修行修得很好的,这两种都是很要不得。尤其是有时候还没有听经闻法,或还没有学佛就算了,有些学佛越学越贡高我慢,觉得我每天念了好几部经,我的咒每天持了好几百遍,所以我什么都比人家强。或是有些听经闻法听一听就说,你们外面那些都不懂,你们懂得都很浅,像我这种懂得深的才有办法谈那些,既玄又高又妙的东西。还有一种就是说他有在修行,但是他的修行没有真正修到心里面,他做的修行都是一种宗教行为而已,什么宗教行为?比如说他很努力地拜佛,诵咒,大礼拜什么拜都好,每天都磕好多少个头,然后他就自以为我的修证很高了,我这一辈子可能可以得阿罗汉了,或自以为我已经是几地菩萨了,这种都是很要不得,这种都是多慢众生。所以这个一定要注意。 问:界差别观,这“差别”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师父:'''界差别观就是每个界的不同''',地、水、火、风、空、识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它能够治贡高我慢?贡高我慢最终的来源,都是自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对我的执着更强烈发展出来。透出来就是对我这个身心生命,这个身心生命再透露出来,就是一种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所以你修界差别观就是告诉你说,你这个身心这个无外乎就是因缘,就是六界所成的,没有什么好在这边起执着的,从这里就可以去破一点消弥一些我执,自我感觉就不会那么良好。自我感觉很良好都是由这个身心生命,精神的和身体的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有的是觉得我知识比别人好,我的修行比别人好,有的认为是我的外观比别人好,我高180几长得又高又帅的,所以去到哪里都一副自己很了不起的样子。所以如果你告诉他没什么好得意的,这个都是因缘法,这个东西会变坏的,六界所成的而已。 这些细节上要从平时的听经闻法慢慢养成,所以我说这五停心观,不是你今天听了明天马上能用。比如说什么叫做不净观,如果你不懂的话,你很难用,包括一个简单的数息,如果你对经教不了解,你很难用。所以等一下《解深密经》也是告诉你,要修这些第一步先听经闻法,养成闻思慧。 多障众生念佛观,对治业障重的,其实业障重讲的就是普遍的烦恼重。我再讲一次,虽然讲业障重,但是同学们要有一个概念,除非你的修为真的很好,不然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六道轮回,每个人的业障都差不多,没有谁比谁好。有时候所谓的业障重,我们有一个主要的就是烦恼障,就是烦恼比别人重,就是我执比别人重,所以还是要听经闻法消弥这个我执。所以不要动不动讲我业障太重了,然后在那边自暴自弃,这个刚好跟上面的多慢众生是相反的,一个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这是一种障碍;另外一个是自卑,超级自卑,我都不如别人,我业障太重,人家都修的那么好,每天在那边唉声叹气的,这个也是一种障碍。这个叫做多障众生,这些都是一种极端的,多障众生因为烦恼重所以修佛的清净相,可以对治我们这种普遍的烦恼,不是特别的哪一种,就是普遍性的烦恼。 总的来讲,不管你修哪一种,你只要能够有一点点的境界产生,我说正确的修行一定两个作用。一个可以伏欲界的五欲,第二个可以伏嗔心。摄心集中当然每个都要,这里面每个都要摄心集中,只是特性不大一样而已,但是摄心集中到一个程度,这两个作用不管你修哪一种一定有作用,第一个,对治欲界的五欲,你禅修到一定的功夫五欲的欲望一定少;第二个,嗔心弱,不会那么强脾气不会那么暴躁,不会动不动发怒,这个就是五停心观,有总的对治还有别别的对治。 问:念佛观就是针对多障众生而言,但是自认为自己多障,并不是因为这个人老是坎坎坷坷,别人感觉到他的业障比别人重? 师父:是,有时候会产生这个状况,相对来讲可能会觉得有些人业障重,但究实来讲,还没修为到一定的程度,每个人的业障都很重,只是重在于说,谁的烦恼重。如果你不了解佛法,没有听经闻法,烦恼都很重,在这个状况之下,普遍的对治就修念佛观。所以相对来讲某些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谁业障特别重,但是究实来讲每个人大家业障都很重。就好像说前面几个,相对来讲觉得谁的贪欲比较重,相对的显现来讲,谁的贪欲比较重,谁比较嗔恨比较重,都是相对性的,但是还没有解脱还没有真正的禅修功夫,我们大家业障都很重,只是特性上相对来讲,哪一个比较明显一点。19:30 加图 问:所缘境是哪一个? 师父:我们刚开始是缘这个,取这个像然后产生这个像,到最后是集中在这个像上。我们刚开始一定是取这个(所),你真正在修定的时候是产生这个像,然后缘这个像。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修念佛,念佛不是嘴巴念,是修观想佛像,刚开始要拿一尊佛像,你不能凭空乱想像,因为你凭空想像会有什么问题,你凭空想像现在想的这一尊,等一下会想其他一尊,会不一样。所以你必须要拿一个具体的佛像,当然越具体越好越细越好,细节上我慢慢再谈。你到时候修的时候你刚开始观的是这个像,但是你眼睛闭起来的时候,你去观的时候,依念作意观的时候,到时候产生的其实是这个像,你后来修到遍满一切的时候,并不是真的外面这个佛像遍满一切,好像神通一样,一个你把他弄成好多个到处都是,不是,是这一个(像)。是你自己的作意产生的,包括慈悲观、不净观都是这个样子的,所以那个叫做心所行的影像,我们后面还会讲更多。所以为什么前面讲有分别影像,心对影像做分别,无分别影像,心对影像不做分别。 '''3) 善巧所缘(契合正理)''' '''蕴:五蕴''' '''处:十二入处''' '''界:十八界''' '''缘起:观十二缘起的流转''' '''处非处:因果相应,因果相合为处(理)''' 善巧所缘,所谓“善巧”的意思,就是在训练摄心集中禅定的善巧。前面五停心观重点在对治烦恼,这个重在训练禅修,训练禅定的善巧,所以他有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我为什么这边写一个契合正理?因为这些的修行都要符合佛教的教理跟正理。比如说什么叫五蕴,你一定要学佛听经闻法才知道五蕴,到最后养成一个概念,你才知道我怎么样依这个为所缘来修行,每一个都有他的细节。 缘起:这里是观十二缘起的流转,而不是观缘起的法性,如果'''观缘起的法性那就是如所有性,是可以解脱的''',但是这里重在十二缘起的流转观。 我稍微讲一下,五蕴就是讲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观察,十二入处,这个重在于我们心对外界怎么分析,十八界,就是十二入处加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还有眼识耳识鼻识到意识,加起来十八就叫做十八界;还有缘起观十二缘起的流转,处非处就是要了解因果相应不相应,这些都必须从听经闻法而来的,你才能知道什么是正理,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不符合道理的。比如有人如果说诵经很好,诵经绝对是好事情,但是如果你认为光诵经可以诵到开悟的,这个叫“非处”。诵经修集福德智慧训练一些,我们对经教认识,可以,但是你如果以为说我光诵经就可以开悟,这个就非处,因为因果不符。他的处非处只要是因果不符的都是非处,不要以为非处就是一定坏的才叫非处,戒禁取当然是非处。我举例了好几次,比如说古代的人认为,我学牛吃草可以升天,那当然是非处,不符合道理的。 问:(3))善巧所缘是不是就是(1))遍满所缘里面(3))事边际所缘的(B)尽所有性? 师父:是一样的内容,我刚才讲说遍满所缘可以摄下面三个,只要不是如所有性的,都可以算是尽所有性,这个都是诸法别相,诸法别相都是事边际的事,都是尽所有性。等一下我会画一个图,让大家把那几个收摄起来。这个是在讲禅修的对象所缘。 '''4) 净惑所缘''' '''世间:观下地——苦、粗、障 + 上地—— 静、妙、离(六行观)''' '''出世间:四谛、真如''' 净惑所缘,观两个,世间跟出世间,观下地——苦、粗、障,上地——静、妙、离,还有出世间的四谛真如。什么是世间的苦粗障、静妙离?比如说,你从未到地定要入初禅的时候,你要观欲界的苦,身心的苦,欲界身心的粗,五欲的粗,还有五欲的烦恼障碍,然后欣上、厌下。欣求初禅的禅支,欣求离生喜乐,离欲界所产生的喜跟乐,然后一心的摄心集中。所以你只要厌离下界的苦粗障,欣求上面的殊胜,妙、美妙或者身心受乐的妙,你就可以往上。每一地,每一地,下面这一地的某些东西,会成为上面那一地的障碍,所以你就要舍离它。你从初禅要上二禅,你就要舍离寻跟伺,寻跟伺我是初禅的主要禅支,但是这种寻伺你要上二禅的时候,必须要舍离,你不舍离上不了二禅。所以就要去观察初禅的那种苦粗障,欣求二禅的胜妙离;你要二禅往三禅的时候,三禅叫做离喜妙乐,三禅的特性叫做离喜妙乐。所以你必须要舍离二禅的喜,因为你说喜很好,身心轻安,相较下界的你当然有殊胜内心的喜悦,但是这种喜悦对更上一层的定是一种障碍,你不舍离它你没办法往上,所以这个叫做欣上厌下的六行观,这种六行观是在你修定的时候,要往上的时候所谈的,就是欣求上面、厌下面。 问:修禅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在哪个阶段? 师父:每一禅有每一禅的禅支,我以后慢慢再讲,你要是急的话你可以回师父的《俱舍论》里面,师父在《俱舍论》里面讲四禅八定的时候,尤其是四禅讲得很清楚,每一个禅有他的禅支还有分别的特性。你可不可以检视你有没有到达未到地定?可以,未到地定一定有内心很强的轻安乐,你只要有那种轻安乐,你就差不多可以想你几乎到达未到地定了。但是那种轻安乐,不是你在修的平时会生起的一点点,那一点点都不算。你说我怎么知道?你真的察觉了你就知道了,那个东西生起来你一定知道的,就好像说你肚子饿了,我东西给你吃,你吃饱了知道吗?你一定知道你饿了,你一定知道你吃饱了,因为这是生理的正常作用。我们禅定的身心作用也是这个样子,所以你要判断,为什么你可以知道这些呢?因为都是听经闻法对经教的了解而来的。所以这些禅修禅观的一些知识,都是佛陀教下来然后这些佛弟子学过来,然后把这个经验一代一代传下来,由这些你就可以去判断说,你到底有没有到达那种境界,而不是随口乱讲的。或是自己有一点小小的境界,就以为自己开悟了得涅槃了,增上慢,很多是这一种的。 你要检视自己修行,有没有进步有没有退步怎么检视?你不要以为神通多少,我修一修可以知道你过去未来,或是哪一个算命的跟你讲。如果以神通来讲那算命的都有修行,不是以我们知道,别人特别不知道,或者是超胜的能力Super natural power,不是以那种的。简单一句话你去检视,你的贪瞋痴有没有减少,我说过不管任何教派,禅宗密教念佛都好,你可以检视你的修行,贪嗔痴减少多少,你平时有没有在戒定慧上用功。我说你有没有在戒定慧上用功,不是问你佛拜多少,不是问你经诵多少,不是问你咒诵多少遍,我问你是有没有在戒定慧上用功。你说师父我念经念很多,我也念大悲咒,我说可以啊,但是你要知道,你念这些有没有跟戒定慧相应?我说的是真实的,有人咒持越多脾气越差,持那些咒语有用吗?自己要检视,这个是经验之谈,不只是理论。以前有人本来还不错学了佛之后变得怪怪的,到哪里都跟人家过意不去,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那这样学佛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你学佛你要减低你的贪嗔痴。真的你的贪嗔痴减低了你的心量越大了,你会给周遭的人带来舒适的感觉,和谐的相处。 所以跟各位共勉一句话,印顺导师说过一句话非常重要,他说学佛有没有修行,一定要看在在待人接物上你怎么去对应。以前心量很小,动不动跟人家计较这个,动不动跟人家吵架,动不动就在外面弄一身脾气很大,很痛苦,每天不管是从工作还是从哪里回来,苦苦恼恼然后complain抱怨,我那公司又怎么样,我同事又怎么样,上司又怎么样,哪里又怎么样。现在学佛心量大了,比较不会去跟人家计较那些,有些东西比较能够用智慧去处理,有进步了,你不要学佛越学越多,然后越造成周遭人的不便,弄到周遭的人怨声载道,有没有人这个样子,有而且很多,不过这个都是一个过程,一定要听经闻法把道里弄懂。 刚刚讲是世间——欣上厌下,出世间——要了解四谛真理,厌离六道轮回的世间,欣求出离,这个叫做净惑所缘。所以当你去缘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这个叫做四谛真理,净惑所缘是能真正断烦恼的。 问:判断自己修行有没有进步,刚才谈到了自己贪嗔痴消弭的多少来判断,那么父母孩子,孩子爱父母、夫妻之间的思念,这些在不在贪嗔痴里面?像憨山大师出家,就回家见了母亲一次还是二次,(虚云大师)和家人基本上失去了感情联系;但地藏经里面说地藏王菩萨的前世思母甚深,不惜变卖家产以供佛;就连释迦牟尼佛都上忉利天为母说法。那么,这种孝道到底是深好还是不深好呢? 师父:子女对父母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深好还是不好,这个要分别来讲,所谓的不执着贪嗔痴烦恼少,并不是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感恩的人一般都是贪嗔痴烦恼很重。真正烦恼贪嗔痴少的人其实是很懂得感恩,因为心量大,心量越大的人越懂得感恩,越懂得知道人家对他好,所以我们要有一定的回馈或者去利益。所以我说有修行的人,他不会对社会漠不关心的,不然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讲经说法,那些阿罗汉也到处去度众生。所以这个要拿捏,感恩还有执着,这个中间里面你要慢慢去学习,去知道,什么时候叫做感恩和知恩回报,什么时候叫做执着。我告诉你原则是这样,但是你们一定要在听经闻法里面,慢慢慢慢去了解,原来是这个样子。你们一定要记住一点,能真正感恩的人一定是贪嗔痴比较弱的人,感恩或者是烦恼执着重,你可以去分析,你可以去观察,他是真感恩还是真的很黏着。当然在我们一般的事相上,刚开始常常这两个会弄在一起搞不清楚,但是这就是一种学习跟修行。至于怎么分别怎么观察,因为事相太多了,各式各样,甲这个叫做感恩还是叫做染着?乙这个?我不能一一地来分辨,而且你说拿一个例子,因为例子是你描述出来的,我不知道他真实是怎么样子,我必须真实去观察,然后我们才能判断他是怎么样子。师父在这边教你们的是什么?教你们是从听经闻法所来的原则,这些原则必须一步一步,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去运用、思考,你才能知道的。 * '''止观之不同所缘''' '''修止之所缘:无分别影像''' '''修观之所缘:有分别影像''' '''具所缘:''' '''事边际所缘:''' '''如所有性: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 '''尽所有性:别相所缘,如蕴处界''' '''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 我们再来归纳一下,止观的不同所缘,修止叫做无分别影像,是专门摄心集中而已,对影像不起分别;修观的所缘叫做有分别影像,有分别影像就是修观,就是对这个影像起分别,做观察。 具所缘:事边际所缘、还有所作成就所缘。事边际所缘叫做如所有性,总相所缘,如四谛,无常,空,尽所有性叫做别相所缘,如蕴处界。还有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现证转依。但是'''事边际的如所有性、尽所有性,都可以修止修观''',因为是同一个所缘。比如说空,你修观可以用空,你修止也可以依空,但是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以后我慢慢再讲。 你修无常,依无常为所缘是如所有性,你可以依无常修观,也可以依无常修止。所以这样的所缘包括别相、包括总相,都可以修止修观。所以就这个真实的所缘对象来看,可以修止又修观,但是就心对这个所缘,有没有分别的话,有分别只能修观,心对这个相无分别就是修止。 什么叫无分别呢?比如说我是依数息为主,如果你心摄心集中在这里,只是去感觉气的出跟入清楚明白,感觉触的冷暖这些,气跑掉拉回来,跑掉拉回来,这个叫做无分别影像,是修止,我现在是依数息来讲。因为我们所缘可以很多种,可以是佛像、可以是不净观,可以是其他的。因为师父常修数息,所以比较有经验可以分享一下,你叫我分享不净观我也没办法分享。当你缘这里到最后去观察息的出入,是有常的呢,是无常的呢,息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有因而来,无因而来,还是它是无常变化的呢,如果你这样去观察这个叫修观。 问:止观和禅宗的禅定有什么区别? 师父:禅宗不叫禅定,我们要厘清一件事情,我们讲禅定的禅定一定是指什么,是止没错,但是他有他特定的定义,我们讲禅定是指什么,心一境性是定的根本定义。当我们讲禅定的时候,特别指哪些东西?四禅,色界的四个定才叫做禅定,《俱舍论》里面说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里有两个观念要分清楚,第一个,三界的众生是一个概念;第二个,修定可以修到三界,心的境界,是另外一个概念,所以两个是不同的概念。因为网路上也有人问师父说,师父讲的色无色界到底是指众生还是禅定?基本上师父在讲这个的时候是在讲定,是心的境界,但是也有三界的这种众生,在《俱舍论》的分别世间品里面,就讲三界有三界的众生。但是我们现在在讲色无色界,是在讲色无色界的定,基本上欲界如果要谈定的话叫做什么定?未到地定。下面都是散心所以不能称定,到未到地基本上他是在欲界,但是因为一般把它摄属在初禅的近分定,所以它摄属初禅。往上这些全部都叫定,所以定的范围很广,只要是心一境性,摄心集中到一定的程度,轻安出现了那一些都叫定。所以定又叫做samadhi 三摩地。定,你们不要以为还有什么另外的东西,往上的从未到地定来讲都叫做定,色界的定有四个基本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只有色界的四个一般来讲可以称做禅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你不要说无色界禅定,不对,无色界这只能叫做四个无色界定。 禅宗的东西以后我再慢慢讲它的发展,你要知道说后来禅宗的发展,他是拿这样的东西代表他们所开展出来,或者是领悟的,修行的那一套,所以就简称做禅,但是千万不要把禅宗的禅,跟四禅八定的东西混在一起。我再说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禅宗的禅他在谈戒定慧的哪一个?禅宗的禅在谈慧。这个四禅八定是在谈戒定慧的定,这一定要分清楚的观念。所以禅宗的禅他不一定要打坐,很多时候他是不需要去打坐,他是要在平时日常生活当中,或是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当中,去悟诸法的如所有性到底是什么,但是我并没有说禅宗的那些祖师不修这个(定),只是他们重点在哪里。 问:是不是不一定要到初禅二禅,才能证如所有性? 师父:如所有性,就根本的佛教教理来讲,一定至少要到未到地定,就印度佛教传过来的基本教理来讲,你要证悟如所有性的话,真正要所作成就,止观成就,现证转依的话,至少一定要有未到地定的能力,因为下面的散心没办法做观。 问:念佛名号的时候,有时候佛像出来了,也是在修止不是在修观吗? 师父:不是,第一个,你念佛号集中在佛号上面不能出任何像,你念阿弥陀佛就集中在阿弥陀佛。 问:我念阿弥陀佛可以观阿弥陀佛的相? 师父:不可以,你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好,你要观像另外再观。你要持名念佛,你就好好的持名念佛,因为你这样已经一心多用了,你要观佛像的话,真正具体的修观想念佛,一定要拿一个佛像来观。 问:佛像可以观起来吗? 师父:当然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拿那个佛像,有那个佛像你看了以后自己观想。 问:佛像观起来的时候,我还是在持名念佛? 师父:不可以,就不要了,这样才能摄心集中,你如果一边念一边观那个,那念的意义就没有了。 问:我观起来的时候呼吸还是正常的? 师父:那时候就跟呼吸没有关系,你那时候不要去管呼吸,呼吸还是正常,你的所缘注意力应该是在佛像上,包括你集中在这里的时候呼吸都是正常的。你不要以为你在这里的时候去控制呼吸,人家说修禅观的人修得好的话,呼吸是很长又细,你就吸,吸到没气,你又不是在练气功,摄心集中不在控制呼吸,呼吸要怎么呼吸就怎么呼吸,自然你不要去控制他,快就快慢就慢不要去管他,只要集中在这里气出多少就知道出多少,气入多少知道入多少,冷就冷热就热清清楚楚,不管你呼吸快慢那是另外一回事。 问:这样听起来好像是我们六识集中一个? 师父:你这样讲有点问题,前五识不管,第六意识集中在一个所缘境上。禅修是第六意识的事情不是前五识的事情,前五识是不要受其他东西的干扰,重点在第六意识集中在一个所缘境上。 问:开念佛机修禅定可不可以? 师父:开念佛机,你刚开始听可以,听完之后关掉,脑子里面要去缘那个声音,这时候不是耳朵吸进来的,这时候是你心的影像。耳朵吸进来的是这个东西,后来你观的这个影像是你意识里面自己观出来的。所以我们重点不是在这个(所),当然这个重点也是要符合那些才可以,但是这个吸进来之后重点在这个(像),所以后来的禅修禅观比较重在这一个(像),这些东西(所)是有规定的,规定的进来之后,就要变成是这个像了。你不要一放,一边听一边以为这样,不行的,当然你如果是方便放个佛号,稍微摄心一下是可以。但是我现在谈的不是稍微摄心,我现在谈的是专心集中心一境性的修禅观,或修止观,不是散心的观。 问:这个影像本身不一定是一个像,可以是听到的? 师父:影像不一定是具体的一个色像,声像也可以,包括道理都可以,比如空,「空」难道是一个像吗,你不要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像,然后想成一个空间,不是这样,这样就错了。当我讲一切法空作为一个所缘,它是一个道理,无我也是一个道理。你可以从五蕴先观是一个具体的东西,但是你到时候透如所有性的无我,那是一个道理。缘起你可以观缘起流转十二支,但是到最后你要了解的是那个道理,虽然道理也可以做观,但是这个比较难。问题是如所有性的话,你必须要观如所有性,才能真正的断烦恼解脱,如所有性的这些道理从哪里来?平时的听经闻法养成闻慧,再来思慧才有能力。55:00 为什么师父一直要强调这个呢?外面就是这样:要么学佛不注重禅修,要么就是有些人很注重禅修。问题是要禅修的时候,不是观念不正确就是贪快,好高骛远,所以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念,以为禅修很容易,以为双脚一合,眼睛一闭就叫禅修了,其实禅修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看这多少内容在里面。你要先把这些先弄清楚,才有办法正确地修行。你们在提问题的时候师父会针对这个地方,因为有时候一个问题离这个不是很远,谈一谈,这个东西又引生开来,那问题就很多了,就没办法拉回去了。所以有时候师父会看情况,我觉得跟这个有相关的可以用的可以讲,但是如果拉太远的师父可能就会告诉你说,我们把他拉回去,那些问题以后下课,或是休息你们都可以来找师父谈。 '''小结:''' '''1)从能缘心说:''' '''有分别影像所缘:修观——心对所缘作分别''' '''无分别影像所缘:修止——心对所缘无分别,唯摄心集中''' '''2)从所缘境说:''' '''净治烦恼:五停心观、六行观''' '''契合正理:''' '''别相:蕴、处、界、缘起、处非处''' '''总相:缘起、四谛、无常、苦''' 上次讲过,从能缘心说,有分别影像是修观,心对所缘作分别,无分别影像是修止,心对所缘没有分别,至于怎么分别,下面会慢慢来谈,从所缘境来说,净治烦恼,五停心观六行观都是净治烦恼的,契合正理,别相--蕴处界缘起处非处,总相--缘起四谛无常苦,都是一些契合正理的。 所以我们大概来复习一下,整个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再来善巧所缘,最后,净惑所缘,就是这四种所缘,第一个遍满所缘里面有: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事边际性,最后一个所作成办,事边际性有,如所有性诸法共相,尽所有性诸法别相,如所有性是诸法共相,尽所有性就可以包括蕴处界,可以包括下面的三种,如所有性三种里面也有一个,这样你们可以分得出来了吗,然后最后一个叫做所作成办。 有一个图你们可以去画画看,四种所缘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净行所缘指的是五停心观,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第四个叫做净惑所缘,净惑是断烦恼的他有两种,一是六行观,第二个,出世间的,有四谛,无常,无我,遍满所缘有四个,第一个叫做有分别,第二个无分别,第三个,事边际,事的边跟际,第四个,所作成办,事边际性分成两个哪两个,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我们来分一下,净行所缘还有善巧所缘这两个,其实都在修什么,事边际里面的哪一个,尽所有性,因为尽所有性在修诸法的别相,五停心观跟善巧所缘都在修什么,别相,是属于尽所有性,所以这两个就是在尽所有性里面包含了,只是他把尽所有性讲个更详细一点而已,净惑所缘的六行观,他是在尽所有性里面的,因为他不是出世,他还是在修诸法的别相而已,出世间的这个呢,很明显的不用再想了,这个是这里的如所有性,这样都清楚了吗,除了有分别无分别这两个以外,下面这些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依他修有分别,依他修无分别,依境来讲所有的这些境,不管是别相的,共相的,不管是边跟际,尽所有性或是如所有性,都可以作为止跟观的所缘,你可以依同一个境,不管他是世间的境或是出世间的如所有性,可以依他修止又修观,里面只有有分别跟无分别这两个比较特殊,他不是就所缘来谈的,他是从心的作用来谈心怎么对所缘作用,他不是谈所缘本身的事情,他是在谈心怎么对所缘起作用,起怎么样的作用,有分别影像是修观,无分别影像是修止,以下这些都可以依他修有分别或者是无分别,举一个例子,数息,你当摄心集中在这里的时候,你都不要去分别他,只是很集中注意这里,感觉不是去分别,感觉气的出多长,入,你不要去管多长,多长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知道每个气在出的时候你都感觉得到,多长不管,冷跟暖你要明白的感觉,数息是什么所缘?尽所有性,也是无分别影像,又是什么所缘?净行所缘。但是你在修观的时候,你开始修慧观的时候你依这个数息,先依息,息的出跟入,他是无常的,息是没有实体自性的,息是无所从来无所从去的,然后依这个息,再修息摄属于色,观色的无常性,空性,当观这个息的无常性空性的时候,这个叫做如所有性,有分别影像修观,有分别,因为你去分这个是何所从来何所从去,是无自性的吗,还是有自性的,当然这时候你不能去思考这些,这时候一定要知道息是无自性的,你去谈一切法无自性,你去观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我的时候,一切法无常的时候这个是如所有性,是净惑所缘里面的出世间没有错。 问:做观的时候还属不属于净行所缘? 师父:不是,他这时候叫做如所有性,净行所缘的时候他只能是修止,当你有分别的时候,而且你去分别他,无常无我的时候,这个是属于出世间的,当然净惑所缘也可以修观,但是那种观是世间的观,不是出世间的观,但是那种观刚开始观的时候,是一种观,但是不我们一般讲的止观的观,止观的观一般来讲,慢慢从观世间法要配合出世间才可以,你刚开始也是可以观一些世间的,但是到最后真正在观的时候,必须配合出世间的才叫做观,所以我们在谈观的时候,一般都是配合慧学上的才叫做观。但是你说在某些时候比如说这种六行观,还有净惑所缘的五停心观,这种一般叫做修定的观,一般在止观里面这是摄属于修止的。当我们谈观的时候,一般会比较界定在慧观上面的。 问:十二入处怎么观无分别影像? 师父:一般来讲十二入处是一个道理,你集中在这个道理上面,你不去分别他,你只是摄心集中而已,因为这是一个道理,你这摄心集中在这个道理上面不去分别他,是无常无我,还是眼对色是怎么样你不去分别他,那个就叫做无分别影像 问:是不是意味着要修无分别影像,最好是在有分别影像基础上? 师父:不能这样子说,因为无分别影像重点是在摄心集中,有分别影像是在慧观上的分别,他只能说心的作用不一样,你讲的不是没有道理,这两种基本上,你都要有一定的佛学概念跟基础,你没有佛学的概念跟基础,你不知道什么叫十二入处,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十二缘起,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十八界,这时候你止观都没办法修,因为我们必须要有闻、思,然后有思的时候,再配合止到未到地定的境界,这两个配合起来才叫做修,所以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是针对心对所缘的作用,是指心对所缘这个影像的作用,这个像到底是怎么样,他是十二入处,是五蕴,到底是什么,你必须平时在闻思上面下功夫才可以。 如所有性要另外做慧观,比如说五蕴,你观五蕴刚开始的时候,他是一种善巧所缘而已,你观色,色自性,质碍性这样子观,然后依色,比如说色里面的息,你光摄心集中,你不去分别他,色是到底无常无我的,如果你这样子观你就是做无分别影像观,是修止的,进一步如果你依色,观色的无常性无我性,这个就叫做观,这时候就是有分别影像,是观色的如所有性。师父再讲一次一般我们谈观的时候,谈毘婆舍那的时候,他比较重在慧学上的观察,重点都是在观如所有性,一般会比较界定在那个,而比较不着重在我们一般讲的这种,六行观或境行所缘,这个东西一般来讲都是摄心作用而已。 如所有性真观成的话,当然成就初果,叫做现证转依,当然没那么容易,你要从持戒修止,然后慧学上要闻思,然后两个去配合,配合在一起的时候不是你这样就可以,可能无数次的千百万次的一直做,但是我说,这辈子如果你能够听经闻法,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上,你能够修到思所成慧,止能够做到未到地定,那你这辈子学佛很成功了,你不要以为思所成慧很容易,我讲过一句话就是说,我们学佛要运用在对人对事上面,你要到思所成慧那不得了了,经上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经百千劫,终不堕恶道,”那不得了了,思所成慧成就,你待人处事一定都是,会相应于无我无常这样的待人处事,你的行为也绝对相应于,无我无常这样的行为,什么叫做无我无常的行为,我说相应不是你真的证到了,少执着,少贪嗔痴,不会动不动跟人家计较这些计较那些,不会动不动心眼很小,不会动不动脾气很大,心量大很多事情会替别人着想,不会自以为自己感觉多良好,在行为上也绝对符合五戒,饮酒呢,你要是能够符合无我的态度,你如果能够在贪嗔痴上减低的话,你为什么还要喝酒呢,你喝酒的目的到底是怎么样,杀盗淫妄更不用讲,你怎么可能符合佛法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还会去造那种贪嗔痴的杀盗淫妄,杀盗淫妄的来源无外乎是贪嗔痴太重,贪嗔痴太重无外乎我执太强,又加上你有未到地定的能力,那当然能够伏住你很多欲界的烦恼,所以这个就是修行,至于你两个要怎么配合,理论上告诉你怎么做,你可以去操作,但是你不要以为我这样修了两三年,我就可以开悟了,没那么容易,开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不是挂在口头上讲的事情。 问:在观的时候过程当中,是不是只要加一个念头就可以了? 师父:一个简单明白的念头,不是太详细的分析,太详细的分析都是在平时闻思上面去做的,你到观的时候也是观同样的东西,但是不是在那边分辨,比如说一个无自性、无我,比如说你观五蕴无我,就是这样一个概念,五蕴无我一个概念,一切法无我这样一个概念,不用再去分析,是我吗我从哪里来,不是这样子,这个都是平时闻思的时候必须要去训练的,你真的到养成的时候,就是一个概念。 问:念头一直都存在,那剩下的念头应该是什么? 师父:不是念头,是观念。 问:观的时候先加一个念头我要观,加了这个念头之后,我就不再有我要观的念头? 师父:要,要,要。 问:所以我的心念是一直要有? 师父:一直要有所缘,所缘都一直在,这个所缘,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不可能没有我要观,还是要作意,所以禅修的过程一定是有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一定要一直作意,没错,我后面会讲什么叫心一境性,一直要作意,不用作意,那个都不对,无相,不想任何东西,那个都是错的,你从《瑜伽师地论》,任何所有讲禅修的经论来讲,一定有这个影像,先有这个所缘,然后有这个影像,这个影像不是有分别就是无分别,都是这个样子,有分别无分别还是有心,无分别只是心摄心集中无分别而已,不是没有心。 问:如果我们一直在作意的话,我们须不须要明了能作意的这个东西? 师父:不用管这些我后面会讲,后面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这个我后面会讲,你只要摄心集中,有心对所缘就好了,你不要再去管谁在作意什么,那个不是这时候在用的,禅宗的那些观念是在慧学上,平时就要去熏修的,谁在观,谁在什么,那种打念头啊,那个都是平时闻思慧上面要去用功的,不是在这时候在用的。 观的时候还有其他念头冒出来,那个念头就不对,那就是妄念,任何念头跑出来都是错的,“心一境性”一定要记住,等一下我还会讲心一境性到底是什么。 “处非处”就是合乎因果道理的,不合乎因果道理的叫做非处,但是这种因果道理平时就要熏修了,不是禅修的时候再来,禅修观的只是一个观念而已。 二、止观的修习 1、闻所成慧 1、闻所成慧 1)对像:十二分教 契经(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 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 记说:分别与问答,对甚深理的阐明 讽诵(gatha):由应诵(geya)再分出 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 因缘:说法制戒的因缘 止观的修习,上个礼拜谈到这里,止观开始熏修的时候《解深密经》告诉你,要先有闻思慧,第一个,闻所成慧,他说要对三藏十二部,熏修受持了解,什么是三藏十二部,第一个,对象,十二分教,我们常常讲三藏十二部就是指这十二分教,他的前三分叫做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祇夜又叫做应诵,(geya),经后的偈诵,还有记说,分别与问答,这三部份传统上来讲是指《阿含经》的构成部分,修多罗,祇夜,记说,修多罗,《阿含经》的长行部分,持经,每一个经后面会有偈诵就是geya,应诵或重诵又叫做祇夜,再来记说,分别与问答,对甚深理的阐明,可以是弟子跟弟子的对谈,佛陀跟弟子对谈或是佛陀自己谈,这个是记说,为什么有这十二分教,重点是这十二分教可以是一种文学体裁,文学分析的体裁,不同的特性,后来的发展也可以是一个部类,指特定的某一些经,刚开始是一种文学体裁的分别,到最后他是指归纳成某一部某一部,一部一部这样不同类的经典,这三个是最早《阿含经》内容的部分,接下来会有讽诵(gatha),这个是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这变成是一个部类,应诵本来是那些偈诵,但是后来从这些偈诵又拿出来,又分别的去解说,就变成一个部类一个部类,这个部类又跟这个偈诵不太一样,所以他就叫做讽诵,他是只有特定部类的经典,后来有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重点在于佛在很多因缘下,自己告诉你一些什么事情,就叫做自说,由应诵(geya)再分出来的,还有因缘,也是成为一种部类,说法制戒的因缘,很多时候佛陀制戒,佛陀要制什么戒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一段故事,就是说,比如说,某某比丘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佛陀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子,所以就规定,以后比丘、比丘尼不可以做这种事情,他就告诉你制戒的因缘,这个叫做因缘,还有说法,佛陀有时候看到发生什么事,佛弟子发生什么事,佛陀就告诉你其实应该怎么样,教法上应该是什么。 很多运动可以做为什么偏要选择游泳,这个道理都可以救人包括自救。 你说一切空,所以不要执着,所以可以游泳,有人说不要执着为什么一定要游泳。以前出家人游行碰到河不会游泳怎么过去,大河可能有渡轮,小的你又怕过去淹死,那你就要会游泳。讲不可以的有没有人要说明一下,比丘有三千威仪所以游泳不合威仪,也是一个道理,不管对错我们现在就是讨论,基本上是这样子。佛陀当初是规定可以游泳不可以戏水,而且游泳必须要学,因为古代又不像现在那么方便,你哪一天被水流了,你不会游泳,你会游泳至少还有一个自救的机会,还有生存的机会,你不会游泳,那就两眼睁开准备投胎,你会游泳,就算会死你还是可以有机会生存,还有就是刚刚讲的,你要过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难道你就待在那边吗,所以基本上是可以游泳,但是不可以戏水,戏水就是两个人在那边喷,玩,那个就是真的不符合威仪。 我刚刚是谈到说法制戒因缘,为什么会制这个戒呢?因为刚开始大家都不用有什么问题,因为你要过河很自然的,古代的生活就是我要旅游,要去游行,我就必须要学会游泳,这很简单的事情,后来为什么要制不可以戏水呢,因为就是有一堆年轻的比丘,可能二十出头,童心未泯,然后在河边洗澡或是游泳的状况下,在那边戏水你喷我我喷你,两个抓起来丢进河里面在那边玩,结果被居士看到了,居士就觉得这样太没有威仪了,就跑去跟佛陀讲,佛陀想这是对的,所以佛陀就制定,可以游泳不可以戏水,合理,这就是制戒的因缘;还有一个因缘就是提一下,你们不要想说不公平,因缘就是这样子,为什么男众可以七进七出,出家,男众可以七次出家,第七次再还俗就不能再出家,女众只能有一次,因为他当初有一些因缘,有一个比丘他的修行状况非常好,佛陀知道他可以证阿罗汉的,但是由于过去生中某些因缘未了,所以有一天跑来跟佛陀说,我父亲生病很重都没有兄弟姐妹,自己孤孤伶伶的,我必须要回去照顾他,我能还俗回去吗,佛陀说好孝心很重要,还俗回去,病好了,回来了我就出家了,然后过一阵子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佛陀就说可以,因为他有这种根机,第七次回来的时候事情了了,证阿罗汉了,所以就有这样子的一个因缘,因为那个因缘所以佛陀说从此以后,男众七次,女众一直没有这个因缘,没有人说我家里什么事,没有这样的因缘,所以就一直没有这样子,他就是依因缘,所以这个就是告诉你,因缘就是说法制戒的因缘,比如说法,佛陀会遇到什么事情,佛陀就说有什么事,我就告诉大家,现在是什么情况这个法应该是怎么样,就会有这样子的因缘。 问:律是不是都属于说法制戒的因缘? 师父:不一定,这里特别是指说法制戒因缘,后来的律有专门的谈律的,他也会讲,但是这个地方特别是把那一些故事,全部类集成一个特别的类别,所以他有些类别是重复的,只是这个类别是特别把说法制戒因缘的故事,发生某某事情,把他类集出来,然后成为一个部类,所以很多律里面可能有同样的故事,经在某些里面也有同样的故事,《阿含经》跟律里面有些故事是重复的,律不能说是在《阿含经》基础上,律跟经不一样,等一下后面讲,“律”是专门在规范比丘还是比丘尼僧团,还有一般居士的行为,或是说僧团应该怎样出家怎么样受戒,专门谈这些的,有具体重点在于这些规范应该怎么做的,但是这个说法制戒因缘重在于谈因缘,他没有特别谈说你应该怎么出家,应该...,没有这样子讲,不重在那边。所以我说他很多地方故事会重复,故事有时候会重复的。 所以印度祖师讲一句话很重要,比奈耶因缘所显,比奈耶就是戒,因缘所显,谈戒要注重戒的精神,你要注重戒的精神,你要知道他当初制戒背后的故事,跟用意到底是什么,就是他的原则到底是什么,所以很多真正要研究戒律的人,他一定要去研究说法制戒的因缘,他不能死死的说,这一条可以,这一条就不行,问题是佛陀没有说不能抽烟,难道就可以抽烟吗,那当然大家知道社会习俗是不应该的,嚼槟榔也没讲,如果今天师父嚼槟榔嚼的嘴巴红红的,你觉得怎么样,这当然在社会规范里面是不符合的。 所有的戒里面除了杀盗淫妄是性戒,其他都是遮戒,性戒是最严重的,杀盗淫妄不管任何人,从居士,到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都是最重的,当然细节上我们可以再谈,因为他是性戒,所谓性戒就是,他本身就是不符合伦理道德规范的,以后谈戒我们再谈。 自救的时候杀人,这细节上可以慢慢再谈,因为这样谈又在谈戒律了,因为现在在谈十二分教不是在谈戒律。 譬喩: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 本事:因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 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 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 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 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 譬喻,他叫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很多大乘经就是在譬喻里面,他在谈佛陀还有佛弟子还有菩萨,在过去生中他们有怎么样的菩萨大行,怎么样光辉的事迹,很多大乘经,就被归纳到这个里面来。 问:十二分教是指对所有佛教经典的分类,还是仅指对《阿含经》的分类? 师父:不能说只是对《阿含经》的分类,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十二分教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演变,早期是针对我们所谓的小乘三藏,发展过程中后来他把很多大乘经典,也都归纳进去了,所以我说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你们不要以为只有大乘经才讲菩萨,《俱舍论》也讲菩萨,本生故事那个跟《阿含经》同早的,本生故事也谈很多菩萨的大行,我说再慢慢慢慢发展当中,他把其他很多散落在外面的经典,可能是显现出来或者是在潜流里面,他把他归纳进来,所以他没有说决定是什么,但是他的特色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十二分教也有他一个演变的过程,是比较狭义的,慢慢比较广义一点,所以光辉的事迹,菩萨的大行可以是指:本生经里面菩萨大行,也可以是指大乘经里面的菩萨大行。我说这本来是一种体裁,一种文学体裁,不同的文学表达方式,还有到一种他到最后变成一种部类,所以你在现在的藏经里面,可以找到这样的部类。还有,本事,因为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什么现在事而说到过去生事,比如说有一天是释迦牟尼佛,还有很多比丘,一起旅行,然后到一个地方,然后释迦牟尼佛说,阿难你最有人缘,你的福报也够那边有一个村落,有一个老太太你去跟他要一些东西来吃,阿难就信心满满的去,遇到那个菩萨,那个菩萨说你好臭走开,佛陀我这次行不通,依我身高185长的又庄严,阿难是很庄严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老太太行不通,佛陀笑一笑说大迦叶,去,大迦叶一去,老太太很高兴,什么东西都搬出来给他,成堆的搬出来,就一般的故事来讲的话就是说,大迦叶是比较没人缘,因为大迦叶独觉根机,不大跟人家讲话,一般来讲我们就是说比较难相处,跟女众是绝对不想接近,喜欢独自在森林里面修行的,一般来讲阿难是人间比丘,大迦叶的是森林比丘,两个特性不一样,阿难是非常有人缘的,不管男众女众,大迦叶相对来讲,他当然是一个大阿罗汉,但是相对来讲过去生中的修行来讲,是比较没人缘,但是这一次相反,他们回来之后,就问佛陀这怎么回事,佛陀说因为过去生中,这个老太太是一只老鼠,死在路边,你们两个过去生中也是师兄弟也是修行人,阿难经过说:好臭!赶快离开,大迦叶就说:可怜!死在路边没人管,把他埋起来。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就是类似的这种本事,依现在事说到过去生中事,然后再归结说过去的那个就是现在的某某,以前的那个谁就是现在的谁,过去生中事,本生,佛及弟子的过去生中事,本生跟本事很像,因为两个本来是同类的后来被分出来,分出来就是说比较重在于,从现在事说到过去再归结回来的就叫本事,如果不管怎么样他只是说过去生中事的话,比如说某某过去久远劫以前,佛陀是一只九色鹿,他并没有说现在发生什么事,所以过去谁谁,他只是说很久以前佛陀是只九色鹿,然后怎么样怎么样,他只是这样,那个就叫做本生,方广,由记说再作更广的分别与问答,后来很多大乘经也称作方广,因为谈得又广又深,《金刚经》是不是可以分到方广,可以这样讲,因为他做一些更广更分别更深的问答,希有法,佛与大弟子在过去生中的希有功德,所以你看本事本生还有希有法很像,刚开始是没有分的,到最后把它分开来,因为部类太大,最后来谈谈论议,弟子们的讨论,一切论书的通称,所以论就可以包括在论议里面,佛陀讲经之后,弟子们的讨论,还有后来包括很多论书,都可以把它弄到论议里面去,但是他相对来讲比较重视佛在世的时候,当代弟子们的讨论,最开始是这个样子,到最后他把很多的论书也归类到里面,所以论议可以说是一切论的统称,为什么提十二分教,他就是告诉你我们刚开始,要对佛法各式各样的经律论,有一定通判的了解,去学习佛教的根本,教理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是最基本开始的闻慧修学,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请合掌,
返回
Category:2021-06-27 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