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Test:文字整理-YQ6”的源代码
Test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Test:文字整理-YQ6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ategory:其它整理]] 阿含经讲要 第 5 讲 我们继续来上《阿含经》。 上个礼拜已经大概解释过“阿含”的语义,但是因为第一次接触,所以很多同学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那么我们大概再来复习一下“阿含”的语义到底是什么。 我们讲了这个是第五个礼拜了吧,然后慢慢才讲到说“阿含”到底是什么。问题说前面那一些如果不介绍,忽然讲“阿含”你一定会搞不清楚我在讲什么。前面把佛陀的生平,到时候怎么入灭的,入灭怎么结集,结集之后就有了结集说的《阿含经》。 那么现在我们再谈语义的时候,各位要有一个观念,就是教法跟经。 所谓的教法跟经两个概念不大一样,不是说截然不同,是教法跟经两个概念不大一样,所以有时候我们讲说什么经其实最早指的是教法。那教法跟经有什么不一样? 问:教法的集结就是经。 师父:对,你讲的非常好。你再讲一次。 问:就是对那几次集结,然后集结以后澄清的。 师父:对。教法就是教法。教法就是佛陀到底教教导了我们什么。但是经呢?经是经过佛弟子集结,甚至编辑、分类、归纳编辑之后才成为经。这样可以了解吗?所以虽然说,经典上会说“如是我闻,佛一时在……”然后会描述它的一个事件,但是你不要把它当成说这个事件所发生的事,就好像你今天早上起来先刷牙再吃早餐这样一件一件那么详细,它意思不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佛弟子在编辑的时候,他会大概是什么时候,然后大概过程是怎么样……它只是描述一个大概过程,但是最重要经的内容在表述教法。这样可以了解吗?不管《阿含经》还是《大乘经》都一样,经就一定是经过佛弟子的编辑结集之后所称的才叫做经。所以教法经过编辑之后或是结集之后就成为经。这以后我会慢慢讲,等一下我会慢慢讲。 第一个,《阿含经》是什么意思? 阿含它的梵文是Agama,上次讲过。Agama,它是由ā长音,是相反过来的意思,那么如果短音的话它的ā就是没有的意思。比如说阿弥陀佛的ā就是无,然后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无量光无量寿,比如说āh,叫做什么?阿罗汉。阿罗汉是无声,所以ā它如果短音就是没有的意思,但是长音它就有相反的意思,所以是νgam是“去”的意思,后面加一个a它是名词化,所以它是变成gam,指的就是“来”。所以这样阿含它实际上是来的意思,它的字义上就是来的意思。他的音译有阿含慕、阿含、阿含暮,译一样字不大一样,阿笈摩、阿伽摩,都有这样子的,但是我们现在用国语发音的话,会觉得跟阿含不大一样,但是你用唐音了,比如说闽南音还是用广东音念起来,就会Agama跟阿含很像,这样了解吗? 这个只是它的字义,那么它的意义有什么?它有To come near from,to approach , to arrive at,to reach to return,总之它有来,趣向,到达,回来,回的意思,这个就是他的字义——来的意思。 上个礼拜弟子问说,那来什么了?怎么来呢? 第一个,这些都是主印度祖师或中国祖师辗转传来,“come near”就是辗转传来的意思,所以根据《瑜伽师地论》它有辗转传来就是传来的意思。 第二,僧肇(姚秦僧肇《长阿含序》),它认为归是回来的意思,一样啊。那么僧肇它有更深一部的解释说法“归”的意思,它的“归”是指:“法归者,蓋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它认为是一切法的根本,一切法都可以汇结到阿含来,也就是说阿含的教法是佛教教法的根本。一切教法都可以,它的胜义都可以回归到阿含的意思来,《阿含经》或阿含的教法里面来,所以它说是“万善之源府”,上个礼拜师父大概讲过。 Nikāya这个是从南传,因为《善见律毗婆娑》是跟南传的律有关系。Nikāya是有部类的意思,部类、品类,它有容受或聚“集”,但是这个不是阿含的本义,这不是阿含这个字的本义。这个是从南传的翻过来的有这个意思。还有,更重要也是《瑜伽师地论》里面讲的,一切事相应教又叫做事契经,这个契经就是相应教的意思。所以阿含呢它的内容叫做一切事相应教,或叫做相应教,即彼一切事相应教,……(集为是阿笈摩)。我们知道有四阿含是因为《瑜伽师地论》里面说有四阿含。那我们现在汉译的也有四阿含,但是分属不同部派。 那么它说是四种阿笈摩就是四阿含,师、弟就是师父徒弟之间辗转传来于今,所以它这里解释的就是辗转传来的意思。这样了解吗?所以阿含的来的意思就是说辗转传来的意思,“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经。” 上个礼拜师父讲说辗转传来从哪里辗转传来?从第一节结集到第二节结集之后,最主要是从第二结集的,因为第二节结集之后四阿含就已经完成了。所以是从第二节起辗转传来,不是从佛的时代辗转传来的。因为佛的时代有教法,但是没有经。必须佛弟子去会诊之后才有经。这一些经或是会诊之后的《四《阿含经》》,就这样一代一代口口相传到公元前100年左右才被写下来。但是不管是口口相传,还是公元前几百年被写下来,它都是一代传一代,所以它有辗转传来的教法的意思。师徒间辗转传来,所以叫做阿笈摩 ,阿笈摩 叫agama(阿含)的意思,从它的意义上来讲叫阿笈摩 ,从内容上来讲叫四契经。 上个礼拜是讲到哪里?讲到事是不是? 事契经的事,是指一切可以认识到的现象,包括生活上、宗教上的事物,生活上宗教上的事。 比如说《瑜伽师地论》提出九事,它的本地问题是九事,第一个叫做有情事:五蕴(色、受、想、行、识)。你要是上过一些基础教法应该都会知道。 还有受用事,叫做十二处,如果你以前上过师父的课,你就知道为什么要讲五蕴为什么要讲十二处,但是没上过也没关系。因为五蕴十二处这些东西都是《阿含经》的根本教法,以后讲的时候都会谈到。 还有生起事,什么叫生起事?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个叫做生起事。这个生起事指什么生起?生命的生起,生命的流转,不断相续的生起。生命的流转不断相续的生起,在《阿含经》里面最早讲的就是十二缘起之一,这个内容上我会慢慢再解释。 还有安住事,比如说四食(粗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认识的识,识食。谁记得这个在讲什么?我给你们《佛法概论》里面都有,师父其实在以前也曾经讲过解释过,谁记得这个在讲什么? 问:就是六道众生吃饭的方法,保持色身。 师父:吃饭的方法哦。但是我知道你的意思大体对了,但光讲吃饭的方法好像(不全面),问题是意识食还有触食呢?这是吃饭吗?你讲的是第一个。 问:识食好像我记得是说的天人或者地狱众生,然后都有食才能保持它那个…… 师父:不一定是天人、地狱,那人呢? 问:人不需要食是吧。 师父:人不需要食? 问:精神食粮呢? 师父:这里面有包括物质食粮、精神食粮都有。 我大概讲一下,所谓的安住事,为什么叫安住,有这四食(粗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我们才能安住。这里面包括一般吃的东西的食粮,还有精神食粮,两个都有。也就是说这个四食是维系生命的基本,维系我们生命的基本。我大概讲一下,以后在后面都会讲。粗抟食指的就是一般的吃饭,吃食物吃东西。你一天没吃可以,2天没吃,3天没吃,4天没吃,10天没吃行不行?还可以。那20天呢?一定死嘛。20天不吃东西不会死?那40天不吃会不会死? 问:禅宗里面喝水就可以了,他们有个避谷。 师父:你讲这个东西还包括水。你说一个月不吃东西不会死,那两个月呢?还是会死嘛。也就是说食物是必然的。你说一个月不吃,你说最厉害一个月40天不吃不会死,比如说什么灾难,被东西压在洞里面,他只要有水可以活多久多久,好的,没关系,你可以活三个月,不可能嘛。不吃东西不可能活三个月。你不喝水可能7天就会死,你说不吃东西再怎么样三个月总是会死嘛。所以粗抟食主要指吃东西了。你说水,包括水,物质性的嘛,这样了解吗?这里大概解释,其实我以前在《俱舍论》里面还有更(早)之前都讲过。 触食呢?接触我们的感官接触,必须要随顺我们的精神的啦。比如说耳朵听到东西。问你在一个嘈杂的生活里面会不会早晚会有精神问题?会不会?对呀,这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触包括眼、耳、鼻、舌、身、意都有。反正我们的感官接触到、认识到这个都可以叫触。所以我们也需要触食,就是我们感官要顺于我们的精神长养的。我问你,你每天生活在,比如说战场上,或者是坟场或者是手术,每天看到都是那些很可怕的东西,会不会影响精神呢?一定会的。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环境里面是鸟语花香,看到的满湖光山色,会不会活久一点?当然,一定会。这个触食就是我们的类似有点感官上的接触。那你听到的呢?如果你听到的是鸟语花香,和你住在火车轨旁边每天听到火车来来去去,哪种会活久一点?我们光就这一点来看,肯定是鸟语花香的,所以有些人喜欢住乡下。好,那么你说闻到的味道,如果你闻的都是自然的空气,自然的鲜花,以及说你每天去工厂里面闻到什么皮臭味或者是什么那些,久了会不会有问题?当然会,所以这个叫触食。 那意思食呢?意思食最根本讲的就是求生的意志。我们求生的意志让我们可以在任何艰难的环境里面继续生存下去。我问你,如果一个人觉得我生命没有意义,生活没有意义,他会不会早点死?不要说自杀。他会不会有可能短命?有,因为他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没有求生存的意志力。那问题是如果你有强烈的生存求生欲望,会不会可以让生命长一点?刚刚师父说灾难的什么,如果你说我就这样管他死的,那可能几天就真的死。但是你求生意志很强,你可能靠谁都会活好长一阵子,所以这个意思食就是求生意志,这个四食就是我们的精神体,我们的生命的精神体,它是业力而引导而来的。 你说四食是跟我们修行有关系吗?有,以后会谈到说这四食跟我们修行有很大的关系。我以后慢慢也会谈到。 还有染净事,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 再来差别事:十八界。 佛教认为说,我们的修行跟我们的感官跟认知有很深的关系。有没有听过六根门头好修行?我们的修行其实是在我们的感官跟对象的认知当中产生了什么问题,这是修行的一个入手处,所以这个认知在佛教里面就很重要。基本的认知佛教认为有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要记起来看,需要师父写下来吗?我写一下好了,你们有些人可能不知道。 我们的六种感官,叫做眼、耳、鼻、舌、身、意,这就是我们的根六种感官。(师父画图) 前面的这五种(眼、耳、鼻、舌、身)是物质的,就是我们的神经系统,这个(意)是精神的认知的根本。刚刚举手说没有听过这样清楚吗?我们对外物质外界的认知,佛教最根本的分为六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包括我们所有的触碰,还有意脑袋里面的好认识的一个主体精神体。它这个叫做内六入,它对的对象是叫做外六处,外六处就是他认识到的对象。眼睛对色;耳朵,声,声音的声;鼻子是香,这个香不是臭跟香的香,是味道的意思的;然后舌对味,这个味也是味道的意思。你说两个都叫味道,一个味觉的味,一个是舌尝东西的那个味,这个(鼻)叫做smell,这个(舌)叫做taste。当然这样讲的清楚,你不可能说我鼻子去吃东西,鼻子是闻到香味的,舌头才能去吃,感觉到味道那么身体,触;意,法。简单的讲,法就是内心的概念。 你要不知道法是什么,法的范围很大,但是这里我们(是讲)精神体所认识到的就是内心的概念,基本上就是说我们这感官会取一个像进来之后变成我们内心的概念,然后我们的精神体会去认识它,简单的讲就是这样。但这个就叫做十二入处,就是刚才讲的十二,六加六是十二,十二入处。跟这里的十八界呢?因为眼对色的时候会产生眼识。因为你看这个是根(师父画图),这个是境。那根对境的时候会产生眼睛的对对象的认识,这个叫作眼识。然后有耳识,然后有鼻识,舌、身,最后是意识。这三个加起来有多少?十八,就是这里讲的十八界差别事:无量界/十八界(眼界、色界乃至眼识界……)。 在佛教里面说我们的一切无外乎就这十八界,这样了解吗?因为我们的认知离不开这十八界。你说那师父你不没有认知到的那些呢?问你说,但是在佛教来讲,你没有认识到那些意义在哪里?因为佛教在讲修行一定在谈,我们认识到的范围里面,我们怎么样去采取对我们认识这些东西到底发生什么问题,然后怎么去解决?佛教不谈那些什么外星人、天文地理……什么什么,那些跟烦恼的灭除,跟降服没有太大关系,烦恼的灭除跟降服就在于我们认识到这个境界当下发生什么问题。所以我们的变成他说佛教讲说一切法万事万物的存在,不外乎就是十二入处还有十八界,就是这样。那离开我们的这些什么亿万光年之外有没有外星人,有跟没有关你什么事?所以这个跟科学不一样,你证明了外星人你烦恼有降服吗?没有。你证明没有外星人烦恼有没有降服?也没有。所以你要知道说佛教很注重分析我们身心生命,还有我们的感官认知,从中里面去降服我们的烦恼,这才是佛教的根本重点。 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这个地方它差别事既然立了十八界,为什么在第二项的时候还要立受用是十二处?十八界应该是包括六根、六尘和六触。 师父:对,因为他有时候就讲十二入处而已,有时候是细讲十八,粗讲十二,这样了解吗?因为在很多时候它就讲十二,但是讲十二的时候其实在细节上它已经包含十八在里面。但是,在很多更细的分析的时候它会讲十八界。界它有种类的意思,那么受用主要是在谈认识上。这没关系,你要不懂以后我们再谈经文的时候它提出来看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它有哪里不一样。所以这十八界跟十二入处在分析上有点不大一样,十八界是分一类一类的,十二处只要在讲我们认识的感官这样子,以后细节上我们会慢慢再谈。 还有说者事。谁?佛跟弟子。你会说:“说什么?”说修行说佛法,就佛跟弟子。佛弟子能不能说佛法?当然,很多时候不是佛说的,很多时候是目键连、舍利弗,还有那些大阿罗汉也会开示,很多时候是他们讲的,我们等一下看《阿含经》的内容就知道了,不只是佛说而已。 还有众会事:八众,这个八众就是指天龙八部的八部。金庸武侠小说最有名的其中一部就是《天龙八部》。你会说那八部到底哪八部?就是这八部:天四众,人事众。人包括刹帝利,那就是王公贵族;婆罗门就是宗教师;居士,就是一般信佛的人;还有沙门,就是修行出家的修行人。天四众有四天王天,有忉利天,有魔众,有梵天众,这是天四众。细节上以后有碰到我再跟你们谈。 问:师父,我觉得现在从我们目前中国的这种情况,我们说这叫居士众。这个是针对当时古印度的时候分类,现在我们比如说刹利众、婆罗门这些我们又没有。 师父:你说没有?你要严格分起来是有的,比如刹帝利就是王公贵族嘛。你说现代吗?现在你就说达官贵人或者总统那些人,这样了解吗?概念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是它是以古印度分类。你说他为什么会这样分类?因为你要记得这是佛跟佛弟子在跟那些居士或跟那些人讲,他跟什么人讲?佛跟佛弟子当然是对古印度的人讲。那古印度的人对象不同有没有差?当然有,对象不同,有差的。所以他为什么这样分?我觉得说,你不一定非得这样分不可,但是古代佛开示的对象就是他就是这样分别,就是有这些。佛有时候会跟那些居士或者是沙门,这些沙门有可能就是佛弟子出家众,但是也有可能是外道。佛常常跟外道论法的。当然还有比如说其他的鬼神这些东西,当然也会有。假设佛是生存在现代,生存在现代的中国,他可能会分类会不大一样。比如说跟总统级、部长级开示了什么,跟一般的商人开示什么?跟工人结集开(示)了什么?跟无业游民讲的什么?还有跟佛出家的会讲了什么……都也是会有这样的分类,可能分的不大一样。 问:师父,也就是说这些人并不一定是佛弟子。 师父:有些不是,有些是。 问:我想在人四众里面,前两个在古印度有四种结集。 师父:对呀,四姓阶段。它不是指四姓阶段,他只要是佛法的对象,这样了解吗? 你说其他结集呢?你看有刹帝利、婆罗门这是上面两个结集下面两个结集呢?一般的人跟那些奴隶呢?你只要学佛的都可以是居士众,只要在家人学的佛那就是居士众了,所以居士可以范围大一点了。但是学了佛的王公贵族当然还是居士。但问题是,你算是学了佛,王公贵族还是王公贵族。 那还有婆罗门呢?婆罗门是佛陀时代印度主流的宗教,所以叫做婆罗门,信的就是大梵教(Brahma),他们的宗教师也叫做Brahma,翻译成婆罗门。婆罗门他当然不是佛教徒,因为婆罗门是主流宗教。 那么佛陀创出新宗教之后会不会跟主流宗教有抵触?在那个时代会不会?会。所以印度那个时代我们大概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种宗教:一种是统治印度由雅利安人所带进来的主流宗教就叫婆罗门教。另外一类的宗教就是雅利安人还没进来之前,在印度当地流传的各式各样的信仰跟宗教,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佛陀那个时代新兴的宗教,像佛教就是。当然那时候也不叫一个学派的,就是教法啦,还有耆那教也是。这一些很多观念是反婆罗门的,所以有时候佛陀很常跟婆罗门论法。当我们讲外道的时候是指包括婆罗门,包括不是佛教其他的那些(宗教)都叫外道,但很多时候我们会讲婆罗门教。讲外道很多时候有可能指的就是不是婆罗门教以外的那些各式各样的信仰,都可以叫外道。 我大概提一下,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雅利安人你们听过吗?听过雅利安人的请举手一下。大部分都没有听过。我们这样讲,雅利安人是白种人,它不属于当地印度的土著。我讲土著不一定是那种野蛮没有开发的,就是在当地的土著。三千年前,大概距今三千年整,雅利安从西方(白人一般讲说是从)高家索来的,我们大概这样认知就好。雅利安人是白种人,超过三千年前大概从西方过来,因为白种人是从西方来的,不会从东方来,从东方来有可能就事众国人。 从西方进来之后,当初的雅利安人是游牧民族,但是印度当地已经有很高的文明,而且是农业社会。那么你们要知道一件事情,古代高度文明农业社会打仗绝对打不过游牧民族,这是千古不变。你不要讲说我帝国多厉害,除非少数,一般来讲游牧民族打仗一定比农业社会的人更厉害,他一个可以打十个。他进来之后以少数的游牧民族统治的差不多西北印跟中印度一大片的地方。那么他以少数人来统治出多数人的时候,就采取一种方法——分结集,所以最高结集就是婆罗门。婆罗门绝对是雅利安人,还有刹帝利、王公贵族,还是以雅利安人占多数。接下来就是其他一般印度的土著,还有更低的也都是一般印度的土著,所以它就分四姓来统治,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才会有婆罗门,也有刹帝。那么雅利安人带进来的宗教就是婆罗门教,信奉的就是一神的大梵天。其实印度它是介于一神跟多神,他其实也不能说一神,他有一个总体的信仰,那个叫做大梵,但是那个是超越的。 婆罗门他是一神教(雅利安人)他把一神教带进印度当初的文化的时候产生什么问题?一神教融多神教。一神教怎么融多神教?雅利安人还没进来之前,(印度)它当地的文明就有很多它的信仰,有什么天神,有什么神,什么各式各样都有。那么雅利安人基本上信奉的是一神教,一神教带入多神教的时候要怎么融合?谁要提供一下意见? 问:包容。 师父:怎么包容?当然我也知道包容。 问:采取提高你结集等级的手段来融其他的教,比如说你信了婆罗门教,你就种族提高了。 师父:也不是这样子,你种族不能提高。我跟你讲,印度的四姓结集跟中国的士农工商还不一样,中国士农工商只是以它的职业分化而已。我问你士可不可以当农?你罢官不做或被贬官你可以去当农夫,工跟商它可不可以对换?我今天工人做一做有钱我来做生意,他只是职业的分化而已。但是四姓的婆罗门他是不可以跳的,你休想说我本来是戍陀罗结集的,结果我要跳到刹帝利那里,没这回事,不行就是不行,千百年来它就是这样。那么我们回到一个主题,一神教融多神教怎么融? 问:武力。 师父:基本上武力打败就已经被统治了。基本上你用武力攻克细微,但是你怎么统治那是一回事。第一个是四姓,你要用结集来统治;第二个宗教,你必须要想办法让这些人在宗教上产生一种信仰,因为印度人的宗教信很重。一般如果你没有学过宗教学,你很难去说一神教跟多神教怎么融,其实很简单一点都不难。你可以是一神统治多神,你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除了一神统治多神以外,比如说本来当地有很多神,我带进来这个神我就说我这个神是最高的,它管理你们这些神,那不就好了嘛。还有一个方法,我觉得那个方法更好。 问: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变的。 师父: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变的,那不是很好吗?也就是说他带进来他怎么融,他说其实你们所有的神它的根本就是我们的唯一的神,这个唯一的神它怎么样印化?以依不同种族他就印现成不同的神,你的神就是我的神的变现,所以你信的也是我的神,那不就没问题了吗?那是更好的一个方法。 所以基本上为什么说当初会有这些什么天龙、梵天,你看这里的梵天,这梵天不就是婆罗门信的大梵吗?但是在佛教里面又把它容赦进来之后,就变成现在就是师父一部一部这样讲,现在将印度讲完了那么佛教在佛教弘图当中,刚跟它当地的婆罗门有冲突的时候,第一个论法,第二个把你的神贬低一点。什么贬低一点?你的神没有究竟,你的神没有解脱。所以佛教立三界里面大梵天它只是在初禅天里,它根本没有解脱,它也是三界六道轮回,只有我们真正的佛,还有这些阿罗汉才是真实的解脱。所以它变成是说佛不但对婆罗门说法,对婆罗门辩论,它还对梵天说法,对魔众说法,对忉利天……你看到忉利天众其实是四天王天、忉利天这些,都是印度当初雅利安以外的各种鬼神的信仰。梵天是雅利安人带进来的,所以他把它排在一起,这一些都是佛教化的对象。 问:师父,我想就是现在也有人说,将来就是说像耶稣基督他是菩萨,也等于是类似于这种说法? 师父:当然啦有些人要度化西方人。是啊,你要度化西方人,有人问师父说耶稣是不是也是菩萨来化现的?你要度他们当然你不要说:“没有没有,那个差远啦,那个跟我没关系。”但是,你要融设他们说:“对啊,耶稣慈悲、博爱那也是菩萨的精神。”那是不是很好的融设?但是,耶稣跟菩萨还是不一样的,菩萨绝对信仰佛法,绝对否认一个创造神,但是耶稣是承认有一个创造神的。不过(这是)其他的(内容)了。只是说一般世间用的,还有真实在讲课的时候(它们)就是不一样的东西。 所以这一些都是一切事相应教的事,有没有? 众会事,这个是说者事,这个是所说事,这个众会事,说者事就是教导的老师佛、佛弟子,所说的内容四念住等菩提分法,然后教导的对象就是八众。 问:我不知道恰不恰,但是我很好奇。因为在佛陀的时代外道也有很多修禅地方,像雅利安人或者是婆罗门教,他们也修禅定? 师父: 当然婆罗门也修禅定了,但是婆罗门更重的是仪式。 问:所以我的问题就是,像一些印度的官方就是你能够入圣生禅是不是都是比较,你的源流是属于他们原来婆罗门进来? 师父:没有,不是,我说过婆罗门比较重仪式,对神的供养跟各种仪式,但印度当初当地的宗教很多不属于婆罗门的,比较重以自我的修炼,还有禅修。 问:对,这就是我的问题,因为我在想……然后就想到西方的宗教基本上当然也是信唯一的神,可是那种禅定就没有对他们比较重视…… 师父:对对,他们比较不重禅定。我不能说完全没有了,但是他的特性来讲,他比较重视跟神怎么沟通,受神怎么保佑这样子。四禅八定类似都是原来当地发展出来的,这样了解吗?所以佛陀当初出家去学习的不是向婆罗门学习,是向当地的外道学习。但是你说婆罗门的东西他有没有学?有啊。他在什么时候学的?还没出家的时候在宫里就学了,所以不需要再去学那些东西。 总之,所谓的事就是生活事就是这里周遭的一切,但是这些事绝对不离开什么?离不开修行事。所以一切事相应教的事其实就是修行事,佛陀跟佛弟子的生活就是修行,就是事。所以一切事相应教就是说一切跟修行相应的这些教法,叫做一切事相应教。所以要记得《阿含经》就阿含的意义来讲,它是从第二结集以来辗转传来的教法,从它的内容来讲就是修行事。 我们来做一个小结,上礼拜讲到这里。 《阿含经》意义:辗转传来的圣教。 内容:一切事相应教。一切事就是修行事,是佛陀和佛弟子生活上的应对,还有教导。 生活事就是修行事。所以这个叫做小结。 现在明白“阿含”是什么意思了吗?以后人家问说,你现在星期天去中道听什么?听《阿含经》。阿含到底是什么?师父讲过好像是来什么…… 是辗转传来的圣教。记得阿含的意思就是辗转传来的圣教。从哪里传来?从第二结集以来。 圣教的内容叫做一切事相应,那事什么事——修行事,断烦恼解脱的事。有没有趣?一般不会讲这样子,但是这是当初在佛陀之后发展确实的状况,经教的来源、教法的来源就是这样子来的。 第二节:阿含的部类 既然《阿含经》是从第二结集以来就有的,它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或是它到底部类是怎么样,到底有多少呢? 基本上《阿含经》如果依大正藏来分的话,它有两大册,这么厚一册,这么厚的两大册。那两大册包含了四部阿含,在汉传里面两大册包含有四部阿含在里面。我等一下下课之后,我上去拿一下,让你们了解一下那两大册有多大册,我会看让你们看一下。 问:师父,南传的那些贝叶经就是《阿含经》吗? 师父:南传不一定叫贝叶经。一般南传的经只有《阿含经》。我等一下会讲,我现在正好要讲。所谓的贝叶你们知道吗?它是一种类似像棕榈叶,它比较粗比较重。古代他们把它写在上面,因为他们没有纸,所以贝叶经不是一部经,只要写在贝叶上被发现的那些都叫贝叶经,这样了解吗?贝叶经也有一些大乘的,不一定只有《阿含经》。所以我们讲贝叶经,其实是古代印度写下来,他不是写在纸上,他写在一种贝叶上面,而且这个贝叶比较不会腐烂,可以保存很久,这个就叫贝叶经。但是你要问的应该是师父现在要讲的,基本上阿含在汉传来汉译来讲的话,最早是公元二世纪的时候翻译进来的,它包括四部: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还有增一阿含,包括这四部阿含。所以我们阿含一般讲四阿含,那么这四阿含里面以杂阿含为最根本的,所以是记得师父上次讲结集的时候吗?第一结集,第一次结集,它的内容大概相当于杂阿含。第二结集结束之后,它的内容相对大概是四部阿含。那么第二结集以后,佛教因为种种思想借力,佛教就分部分成各个宗派了,从中国来讲叫宗派的,但是讲宗派有点怪怪的,以后我再解释。 那么在印度就叫做部派,用英文他们常常称为school或sect,就是派别的意思,所以他们喜欢称作部派,也就是说第二次结集有经有律,经就是四阿含,然后有律。但是他们这一些佛弟子对于这个经还有律,他的解释认知不太一样,那么因此他就分派,基本上有分为所谓的上座部,跟大众部。分派然后越分越细,还有很多派,最大的一个有十八部。分派之后,他们各个派就把第二结集下来的经跟律各自传下来。传下来中间会不会有少些的更动?一定会的,不可能说没有。这样各位了解吗?一定会有少数的更动。 那么汉译的四阿含跟现在南传所传的四阿含他们,南传巴利。你们记得上次师父讲佛教的传播吗?大概是什么时候传到南方斯里兰卡去的?公元前大概三百年左右。所以他们那时候部派慢慢开始分裂,所以他们也有他们的阿含,但是他们不叫阿含,因为部派所传给的名称不大一样,阿含是北传常用的,但是南传不一定用阿含,他们用尼柯耶(nikāya)。你看尼柯耶(nikāya)是部的意思。但是他们有五部,我们北传汉译有四阿含,你说:为什么人家五部我们是少了什么?没有少,我后面会讲。 他们巴利(Pāli)的经典,它就叫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是不是跟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差不多,对应起来内容大同小异,只是有增,只是某些地方小地方有增有减,但是内容大同小异。这样大概了解吗?也就是说可以证明说其实他们都是从第二结集之后各自传承下来,但是你说传了二千年后会不会变得天差地别?没有。阿含跟相应部比较起来的话差不多,内容差不多。 所以你记得师父曾经讲过一句,就是说研究原始佛教,研究《阿含经》必须要懂两种文字,哪两种?你不要跟我说英文日文,或是英文法文没有,要哪两种语言?来说梵文的请举手。讲中文的请举手。讲中文的为什么那么少,你们认为读阿含不用懂中文就对了。中文当然是一定要,不然我们现在汉经这些都事众文。除了中文以外还有哪一种语言?当然是巴利文。你说有没有梵文阿含?我不可能说没有,但是非常少。这样了解吗?相对来讲,巴利文的这五部就非常的完整,而且是同一个部派的。我们的四阿含还是属于不同部派的,但是内容跟这个是相应的。所以基本上如果要研究原始佛教的话,那研究原始佛教的话你一定要懂《阿含经》吗?就是要懂中文,还要懂巴利文,两个要必须去比对。 问:是说他们真的没有English version吗? 师父:有,有人翻。巴利盛典协会有把它翻成英文。但是我们讲英文是现代翻译的不是古代。但是,你如果去用英文去读,这个(五部)有翻成英文的啦。但是你要用英文去读不是不行,这个(五部)都有,师父英文版的,巴利文版的都有,但是你用英文版做一个研究,去读翻译版这个研究的品质就稍微差了一点。如果他翻译的错误怎么办?所以一般如果深入一点的研究,程度水准要高你必须自己懂。 问:就是我的问题,我中文也不了解,如果我要看英文。 师父:你读英文的话完全没问题,我不是说你的能力。你去读英文没问题,因为你不用做研究。 问:可是也不容易。 师父:当然啦。不要说你读英文不容易,你去看中文你也不一定看得懂,不然师父就不用站在这里啦,我就发一部你们自己去读就好了。 问:师父,佛陀的时候是讲的什么文? 师父:我后面会讲。我先讲一下根据研究,但是我们不敢百分百,因为二千年前没有百分百的。佛陀出生的地方是哪里?南尼泊尔。应该是那个地方的语言。但是佛陀懂不懂梵文?当然懂。懂不懂各地的方言?当然懂。所以佛陀其实讲很多种语言。但是根据研究佛陀主要用的语言,也就是他的家乡或那个地区的语言,基本上是巴利,我们只能说大概,我们不能说百分百一定是这样,因为这个地方曾经有经典记载说佛陀到哪里用各种语言讲经。曾经有弟子建议说,佛陀为什么我们不干脆统一用梵文就好?梵文是婆罗门的主要主流语言,也就是说上流社会当初用的就是梵文,巴利可能就是各地某一个地方用的那种方言。现在中国普通话是国语,是主流,是主要语言各地方言多的是。 问:这个是方言,但是文字总有的吧。 师父:他也没有文字。 问:但是梵文跟巴利文是连文字的意思都一样? 师父:等一下我刚讲错,不是巴利文,是巴利语。他到最后是用,比如巴利经典它有泰国版的,有什么版什么版,他是用他们当初的音再把它拼出来的,它只有语没有文,这样明白吗?这样大家清楚吗?所以当初很多地方跟中国有点类似,因为其实文明古国都有这种类似的,它有一个官方语言,还有官方文字,但是各地的方言它可能是只有方言,但是没有文字。师父这样讲是大概,我也不知道说哪一个地方忽然间有什么文字,因为有时候地方跟某些国家那个只是概念上的问题而已。我问你,你有没有在金庸小说或历史上有没有西夏国? 问:有。 师父:有西夏国西夏国有西夏语,有西夏文。西夏文说很早以前就有不知道,有可能在二千年前它可能就只有语言而已,没有文字,但后来慢慢就把它弄出来了。所以为什么基本上最早巴利它不用文字?因为最早在口口相传的时候它不需要写下来,所以它不需要文字,它只是口口相传而已。你说佛陀当初用什么语,佛陀会很多种语言,但是根据研究他主要的在他家乡附近或那一块主要用的(语言)有可能而已,有可能是巴利语。 问:一开始只有巴利语,后来他们借用梵人的字母把它写成巴利文吗? 师父:没有,刚开始梵文很早以前就有了。 问:对,就像这个巴利语最后他就根据这个写下来的时候…… 师父:因为我们不知道当初它结集的时候到底用什么语言,不一定就是非得用巴利文,有可能是用梵文了。但是它传到南传的时候,他用他们当地国家的语言的拼音,用音把它再拼回来。 问:它的字母呢?就是放在前面? 师父:字母其实在,我等一下后面会讲它字母。其实在印度它有很多种字母,我等一下会介绍,最后面我会介绍它用的语言跟字母,大概会提一下。 刚刚如果讲有问题的话,你可以再提出来师父斟酌的回答,只要不影响课的进度,或是不要离题太远,师父都尽量回答。 接下来,这个四部阿含还有五部你可以哪,师父它为什么多一个小部?我后面会讲。 第一项: 杂阿含 我们四阿含还记得吗?杂阿含还有什么?中阿含、长阿含、还有增一阿含。我们先来讲第一个杂阿含。 你看到第一句很重要,“佛法只是一切事相应教”。 佛法这时候是教法,教法它只是一切事相应教,它不一定称为经,经是经过编辑或者是结集之后才叫经。师父再强调你们一定要有这个概念,佛法就是教法。佛陀没有讲说我来讲哪一部经,佛陀不会说我讲哪一部经给你听,佛陀就是开示说你这样子应该怎么样,他就是这样告诉你,他不会说我这部经叫什么经。所有的经都是一定是佛弟子之后,不管是结集或编辑过才叫经。 【佛法只是一切事相应教,佛随机散说,弟子依部类而集成,就是杂阿含。】 现在我们来一字一字来看。 【佛法只是一切事……】 什么事?修行事,跟修行相契相应的教法,这就是佛法。所以我问你“佛说……”人家很多人在讨论“佛说……”佛说什么?你不要用禅宗佛没有说什么,佛说了30年的,你说没说,现在不要先弄那个。我说佛说什么?佛就教法,佛说的就一切事相应教,所以佛说的内容怎么定义?你不能把”佛说的就是一切事相应教“定为说佛一句一字这样叫做佛说,你这样定问题会很大,为什么?如果你非得定说佛是这样子用什么一字一句,像师父现在,像录音这样子讲出来的话,那问题会很大,因为我们不知道到底佛当初用什么语言讲的。你说巴利文,我是说可能但是也不能百分百。如果你说是巴利文现在这只有巴利经典是佛说,其他都不是,那中文这些经典那就不是佛说的。为什么?因为它不是佛当初的语言,它是翻译过来。你不能因为翻译过来就说这不是佛说的,所以要记得佛说的就是佛法,佛法它的内容就是一切事相应教,所以只要是一切事相应教,它就是佛说。这是应该有的概念。 还有【佛说法是随机散说】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佛不是说来我现在开班收徒打广告,那么我现在从增上善学、增上性学,然后增上戒定慧,然后证解脱……佛陀不会这样子教的,因为佛陀并没有住在一个固定的同一个地方。佛陀当初跟孔子很像,带着一堆弟子在南尼泊尔以及印度恒河流域到处去教化,所以他到处去,到哪里遇到什么人他就讲什么法。你说“有没有地方住久一点的?”当然有。但是住久一点,每天来拜访佛陀的,佛陀不是开班收徒,这样了解吗?佛陀从来就不是说我在这里开班,然后大家时间到来,很多时候是佛弟子动不动讨论有问题跑去就找佛了,或是说今天哪一个在家居士或哪一个王公贵族来面见佛陀,那么佛陀就随机教化。所以佛随机教化四十五年。第一结集第二结集,佛弟子就依部类而集成。所以你说第一次结集的时候,难道说谁先谁后他就随便零零散散的,当然不是这样子。你都会分门归类的,那时候佛弟子怎么不会分门归类?所以当初佛弟子在编辑的时候,在结集之后在编辑的时候是“佛弟子依部类而集成”,那什么部类师父等下会讲。 它的部类基本上是主题,主要指的就是主题。来谁告诉我佛教里面可以有什么主题?你要编佛教的话,如果说以主题来编,佛教里面举个例子可以有什么主题? 问:苦集灭道、四谛、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四食、五蕴、四念住、三环、缘起、三十七道品、缘起性空…… 师父:缘起是一个主题,它已经不一定讲性空了,但是它讲缘起无我,意思上差不多。还有吗?戒定慧也是一个主题,可以是一个主题。所以当初佛弟子在编辑不是零零散散的,他是把同类的东西依主题来分门别类,就是依部类而集成就是《杂阿含经》。那你就会有疑问了,那一部类为什么叫杂呢? 问:杂就是不单一。 师父:你这个解释不错,不是只有一个那就是“杂”。其实古代《瑜伽师地论》,还是其他论其他解释这个“杂”不是杂乱的意思,它这个杂是《间厕鸠集》。 问:《间厕鸠集》是怎么样? 师父:你不知道,如果我没解释,反正不知道没关系,后面这个比较重要。 集合为部类的意思。 间厕鸠集就是分门别类了(categories),这是古字。《间厕鸠集》就是分门别类集合为部类的意思,所以它的杂不是杂乱,它的杂是分门别类的意思,所以它的杂就是间厕鸠集就是分门别类的意思。所以他为什么分门?他这叫作相应。他的相应教是什么样?他除了跟教相应以外,还有相应的东西。一切事相应,依主题不同把相同的东西分门别类的归在一起,这个就是一切事相应教,就是杂阿含“杂”的意思,所以杂含的杂是分门别类。依什么来分门别类?依主题来分门别类。依一切事相应教的内容同主题的东西集合在一起,既是《杂阿含》的“杂”的意思,所以《杂阿含》巴利文叫Samyutta-nikāya同为"相应"的意思。这个南传它叫做Samyutta-nikāya是相应。它相应什么?除了跟教法相应以外,它的相应意思就是说同一类的叫相应,所以同一类它就集合在一起。 问:nikāya是什么意思? 师父:nikāya就是部类,部的意思,品类或部类的意思。 问:所以有这么多的常随众就千万人行,佛陀就像孔夫子周游列国,可是佛陀他那时候去各个地方是不是一般都是除非有大富长者或者国王那种,因为他们那么多人去,要护持就没有人护持他们禅定。 师父:其实我们一般说常随众那么多了,但是根据《阿含经》有时候佛陀可能也就跟着几十个人,十来个二十个左右而已,有时候也有这样子状况。 问:他是不是总是一开示有护持的护法的居士? 师父:有些,比如说是这样他(佛陀)看地方,有些大事王公贵族当然就没问题,但是有些乡下小地方,佛陀可能就带着十几个去而已。所以曾经在很多聚落里面,佛陀甚至只是跟着阿难还是几个这样走而已。所以在《阿含经》里面曾经佛陀有一次进入婆罗门村托不到东西,因为婆罗门他只供婆罗门而已。我们说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当然是说量大的时候是这个样子,可能多可能少,当然不一定是这样,多的时候可能更多,少的时候可能就十几个甚至几个跟着,你看到什么地方去。 问:可是佛陀还是有一个他的本部。 师父:没有本部。他就是这样一直到年纪大之后又受伤,诸行行无常,身体慢慢不行的时候他就住下来。 问:所以这个就是所谓的有点类似无居无定所。 师父:对。他的原则就是居无定所,他不是没地方,他的原则就是居无定所。你问得很好,为什么原则是居无定所?除了传法很重要以外,你就住在这个地方,比如说师父在卡加利那,其他地方的人呢?当然不是说师父多厉害,我是举一个例子,其他地方就比较没有机会听法,所以他必须第一个弘法。第二个呢? 问:利益众生。 师父:利益众生跟弘法是一样的。我们借力,还有我们的僧团里面有一个规定,最早的时候一个地方不可以(居)住超过三天。为什么?怕产生地方的执着。就是要身无分文,身没有财产,但是你不要想说窝久了就变成你的,他(佛陀)是不允许这样子的。你不要以为这个没什么,人都是有这样习惯的,不要说人,动物有这种习惯,地方窝久了会产生对地方的执着,窝久就变成你的。流浪汉有没有争地方的?流浪汉也有争地盘。你以为最烂的我去都不去,但问题流浪汉对他来讲就是什么?垃圾桶旁边是我长期占下来的你不能占,这个是我的。有些什么楼梯间旁边小的地方,有些就是这样子,这是人的烦恼的根本特性,窝久就会有对一个东西就会产生执着。所以早期佛陀就规定说,必须这样不能在一个地方(居)住待过三天。但是随着因缘文化很多地方也没办法,佛到最后因为年纪大也没办法再这样,所以他就在王舍城长住了蛮久。但是我们就要知道他的用意跟原则精神到底在哪里。 问:我有一个比较好奇的问题,就是佛教在印度兴盛了多少年? 师父:印度兴盛严格来讲,我们只能说到底多兴盛不知道,但我们严格来讲从佛陀时代开始,但是真正它有几个弘播的层次,佛陀时代主要是以恒河东北印跟恒河流域一带为主,后来阿育王把它扩展成为弘扬整个印度,那么阿育王也派人传到斯里兰卡。阿育王之后佛教渐渐扩张到中亚,然后慢慢到中国。我们先不讲兴盛,就是说佛教在印度大概流传了多久?从佛陀开始,如果从他入灭开始,二千四百年前一直到一千年前在印度灭亡。一千年前左右在穆斯林进去之后佛教正式宣告成住坏灭,大概有一千四百年左右。那么你说最兴盛的时期应该是从阿育王开始,从阿育王那个时代开始,那么到差不多相对于我们的唐末之后佛教就慢慢没落了,就是六七世纪七八世纪左右,到十世纪就灭亡了。师父只是说大概,不是说一定是怎么样。 问:那是不这个地方是一切事相应教同主题合集在一起叫杂阿含,另外三个阿含难道不是叫同主题吗? 师父:不是不是,它就不是以主题来划分。当然,它不是以主题来类集的,中阿含它有它每一个经,每个经都有一个经目(题目)。比如说,中阿含它不是只有一部,它里面包括很多经,很多经它有名称,但是杂阿含里面的经它没有名称,它是有经树,这样了解吗?你这个问题等会再回答,因为后面我会讲。 接下来,《阿含经》的杂阿含,现在讲杂阿含,后面还会讲其他阿含。 《杂阿含经》的组织分为三大部类,三个部分:修多罗、袛夜(geya)、记说。 修多罗就是我们一般最常说的su^tra,我们常翻译为经。但你说不是所有的经都是佛说的经吗?对不起,我跟你讲“修多罗”说出来有两个意思。 狭义的“修多罗”专门指的就是《阿含经》的第一个部分。 所有的广义的su^tra,一切佛教的经都可以叫做su^tra修多罗或者叫做经。所以你们要知道我们说经,佛教的经就是su^tra,就是叫做经典的经,su^tra我们就翻译成经,经典的经,狭义的指的就是专指《阿含经》第一个部分修多罗这个部分。广义的泛指一切佛教的经典。 第二个部分叫做袛夜 (geya),我后面会多作解说。 第三个叫做记说。这个记说后来被当成受记,但这里的记说不是受记。这里的记说是甚深探讨的意思,英文有explanation,还有system nice。这里的记说不是受记,是讨论,对甚深法的讨论的意思,讨论跟解说的意思。 问:师父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是不是在佛教里面所有经,能称之为经的不需要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 师父:这是一般的理解。当你不去做非常详细的探讨跟研究的时候,我们可以说经就是佛说的叫经,一般的理解。 问:但是六祖慧能的《坛经》呢? 师父:那个就例外了,那个事众国的,我们现在讲的是印度过来的。所以印度过来的一般来讲如果叫经的话,那就是必须佛说或佛弟子们依佛而说。那是一般的理解。六祖坛经它是比较特殊了,为什么它叫六祖坛经我也不知道,但是实际上六祖坛经不能把它当成是我们这里讲的经的概念了,它是另外一个意思。所以基本上我们只能说一般来说经是佛说的叫做经,但是要更详细来讲说除了佛说以外,还有佛弟子依佛意而说,那么佛陀认可也可以。我后面等一下会讲,其实你看《阿含经》里面,记说里面有弟子所说。 基本上修多罗是什么意思呢?我不是说su^tra嘛,等一下我会解释的更详细。它叫做契经或者叫做经,散文的教说,这是经典集成中最早的部分。 什么叫做散文的教说?就是长行描述,就是描述。跟有做成有偈颂的又不一样,你们知道什么叫偈吗?有押韵的,有几个字有押韵的那个叫做偈颂。长行记说就是说,它没有说限定几个字然后必须押韵,它就是描述一个故事,或是描述佛陀怎么教导,就是一种长行的描述,这个叫长行或者是散文的记说,或者是散文的描述。这个地方就是一个的故事,一个一个的故事,这个故事都是佛陀怎么教导弟子,或是佛弟子跟佛弟子怎么讨论,就是这修罗多的部分,我等一下会再讲。 第二部分叫做袛夜 。 袛夜 叫做诗意:有诗颂、朗诵、唱颂、歌咏。有这个就必须牵扯到有几个字要押韵,这是它的第二部分,现存杂阿含的第二个部分,我大概讲一下后面会细讲。 第三个叫做记说,对问题的回答,里面有佛记说、佛所说还有弟子所说。所以你们现在要记得杂阿含分为三部分——修多罗、袛夜 、还有记说三个部分,记说里面有佛说,还有弟子所说,就有这三部分。这三部分我等一下下面还会详细的解说。 问:师父这三个是比方说经一到经多少是修多罗,然后接下来是袛夜 ,然后再接下来多少经是记说? 师父:对,大概,我后面会讲。对,你大概意思是这样没错。就是比如说前面的一百二十经是修多罗,后面多少经是什么,因为很容易分,我等一下讲你就很容易分。后面那些是这个部分,所以三大部分。我等一下会把它列出来会更详细。 问:《阿含经》的组织是什么? 师父:杂阿含,杂阿含的组织,我们还没有讲到其他三部阿含。 问:它是称为什么?就是一部两部三部? 师父:第一经、第二经、第三经、第四经。 问:每一经里面都有修多罗的部分? 师父:没有,比如说杂阿含部分有三百个经,可能前面一百个经是属于修多罗的部分,然后第一百到二百是属于袛夜 的部分,然后最后就属于记说,就这样分的。我后面会分所以不用紧张,我后面会把它分出来。现在慢慢清楚了。 修多罗包括五阴诵及六入处诵、杂因诵、道品诵,四部分。五阴诵第一,六入处诵第二,杂因诵第三,道品诵第四。 刚才师父有没有说部类、分类或者分门别类的以哪一些主题? 五蕴处,十二入处,六入处,包括六入处,包括十二入处,包括十八界。 杂因诵它讲缘起,缘起就包括十二因缘,包括三法印,都有。 道品诵,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这就是修多罗的部分。 当然它是分门别类,有没有五蕴、六入这样分,但是每一个里面有很多经。 袛夜 部分就是八众诵,哪八众诵?天龙八部,人事众,天事众。袛夜 专门针对八众,它有八众诵。记说有弟子所说,有如来所说,有这两部分,就是这样一个范围。这样容易分的吗?所以杂你看它是以主题分布,当初结集的时候它就以主题来分。这五阴又叫做五蕴,它只是在翻译的时候不一样而已。 问:师父,记说是为什么把弟子所说的放在前面,然后如来所说放在第二个,放后面? 师父:他只是编排的问题,他就这样子排的问题。他有他的一个特殊的意思,我等一下后面会讲。基本上记说的部分,弟子所说比如来所说更重要。他不是说弟子比较厉害,因为如来主要的教法都是在前面教的,但是后面的如来所说它有它的一个特殊的用意,如来所说这部分他以如来功德、果德来度化众生为主,他不是在探讨胜甚义。但是弟子所说这部分很多是弟子跟佛在探讨,或者弟子跟弟子在探讨,佛陀在这部分解说的教法的胜甚利到底是什么? 问:师父,譬如说修多罗是这样的话,看得出来修行次第就可以教法,然后偈诵或者袛夜 、八众诵,它里面是不是也都包含类似这种? 师父:也是很多经。 问:主题也是就类似《阿含经》? 师父:对,等一下我会讲。什么众?八众,比如说天众它归一类,沙门众归一类,这一类全部都是讲沙门,很多沙门来问佛陀,魔众归一类。我等下后面会讲。 问:师父讲白骨观,什么那些修定的方法,都是在道品里面会讲。 师父:对,都会在道品里讲。 问:我有一个好奇的问题,当时的魔众指的什么? 师父:魔众它的范围其实有点广,有时候是真的天魔,有时候是指烦恼。但是问题是说你怎么分,他只要讲说这是什么魔的就把它归起来。比如说它有五蕴之魔就是那就是五蕴,所以它的魔其实规范的蛮广。 问:它和居士众是有很大区别? 师父:对,有区别的。居士必须是人。 问:魔众不一定是人? 师父:魔众基本上就不是人。 问:像提婆达多,像那种害佛的,就不叫他是魔众? 师父:因为他还是人。提婆达多害佛故事里面有,但是他可能不是编在一个叫做提婆达多里面,他可能佛陀在讲的时候他在讲,所以我们应该要了解一定要修行要修什么,比如说他谈到说有四圣谛,他可能就归在四圣谛里面。这很有趣的,当初佛陀就跟阿难说提婆达多时候死后下了地狱,阿难就很难过,因为提婆达多是阿难的哥哥。那么佛陀就告诉阿难了说这不是佛所为,不是天不是魔不是谁所为,是提婆达多自己造的业,那就必须下地狱,这没办法的事情。因为阿难问你是佛,为什么让他下地狱?佛说不是我让他下地狱,是他自己造的一些恶业,让他自己下地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以后有这个以后应该都会谈到,慢慢讲内容都会谈到。 修多罗它的意义:to sew(缝)、and connected with(连结)、a thread(线)、yarn(线)、string(穿)、line(线)、cord(线)、wire(线),所以修多罗本意它是有线或穿的意思,所以中文它有缝、有连接,有线、有穿、有串起,又叫做契经,这是散文的教说,说是经典最早的部分。 我现在问你说为什么修多罗它用线来说,它有什么意思呢? 问:难道是佛说的理和具体的修行事一个一个给连起来了? 师父:你这样想当然是有道理,而且不错,基本上好像意义不是这个样子。 问:是不是把几个主题都连起来? 师父:有几个主题连起来这样的一个意思。基本上它是把教法分门别类之后,把它归纳串起来成为经。 记得师父讲过教法跟经吗?它把不同类的教法分门别类之后,然后把它归纳整合起来。佛陀在各地散说那是教法不叫经,所以现在是做比较细的分析,你不要说师父那个怎么不叫经,佛说的叫经,我说那是我们一般后来的认知。最早佛说的就是教法,它不叫经。那么佛散说的教法弟子之后把它归纳分门别类之后,利用分门别类把它整合起来,等于是把它整个连接起来,这个就叫做经。所以由教法变成经,必须是由弟子整合的过程,必须是有教法必须有弟子整合的过程,之后就变成经,所以叫做契经,是散文的教说这是经典集成中最早的部分。 问:契经这个契是什么意思? 师父:就是相应的意思,契就是相应的意思。什么跟什么相应,事相应的、,一切事相应。 内容上有五阴诵第一。五阴诵第一就叫做阴相应,就是五阴相应,一共有一百七十八经,比我刚才举的例子多很多。 问:经是讲每一句话还是? 师父:不是,一个小故事,这里的一百七十八经表示有178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可能就几行而已,字上可能几行而已,或是说可能最多就是一页,就是佛陀在哪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哪里,然后什么弟子来了,然后怎么样,它一共有一百七十八经,这一百七十八经就是178个小故事。 六入诵第二,入处相应有二百八十五经。 杂音诵第三,它里面还分成几个部类,有因缘相应讲缘起的;有谛相应讲四圣谛;界,十八界或六界;受相应,受受、想、行、,受相应。这个相应也是一样杂的意思的,也是分类的意思,也就是说杂因诵还分成这五类,然后每一类里面都有一些经。 还有道品相应,有念处相应,四念处,正断、四正断,四如意足,根,五根,五力、觉知,还有圣道相应,还有安那般那相应。师父这边讲的禅座叫做安那般那,你看它把安那般那还特别列出一个。 还有学相应,不坏相应,这学就是三学,不坏净就是四不坏境,这就是修多罗su^tra的内容。我们前面是在讲修多罗的意义、内容,那么以后我们在教的时候,我们不会这样一个一个教了,我们把它依修行的道次地,佛虽然散说,但是后来佛弟子又把它编成道次第,从增上善学、信学、戒定慧,然后证解脱这样子。我们把它排起来,然后在这些经里面去找他怎么样在谈戒,怎么样禅定,怎么样谈慧,就这样子,然后怎么谈生起信心是怎么样。 问:师父,受相应和他为什么没归到那个五阴相应里面去? 师父:因为他有他的特殊用意,我们以后看到的时候就知道了。它受不一定只是受、想、行、的受,它还有其他的。 问:为什么叫诵呢?因为我们一般讲诵,都是合辙押韵的。 师父:为什么要叫诵?很简单,以前是诵出的,口口相传是诵出来的。 问:讲故事他也要诵的是吧? 师父:基本上是这样子的。就是说他最早以前背的时候,他不一定把内容长行背出来,他可能是背偈颂,他只记偈颂就知道它的内容。所以是诵出的,所以他们叫诵出。师父教《《成佛之道》》成前面有没有偈颂?有。有些人厉害《《成佛之道》》有背,但是我现在忘光了,如果你把它背起来,你对它的内容很了解,你都不用看。 我今天教,我把前面几个诵写出来,我就照诵讲讲它的内容。 问:是不是像我们背汤头歌一样,浓缩了精华的? 师父:对,也有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你要背起来你就可以说“人之初”是什么意思,然后就开始解释。所以他们古代就是口口相传这样诵出来的。不是写下来,是诵出来的,不是记下来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因相应处,我举个例子。这是一个经,其中一个小经,这样就是一个经了。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袛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为佛作礼,却住一面,白佛言:】到这里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如世尊说多闻,"多闻,一般你们认知的多闻叫什么?广博多闻,好像懂很多,一般都会这样认识,其实不是。 你看,【如世尊说多闻,云何多闻?】多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记得这个“云何”?师父说这个“云何”在中文字里面可麻烦了,有五个坏,有五个W。“云何”可不可以是what的意思?有没有what的意思?有没有how的意思?有没有which,汇合的意思,好像都有,那你就要看他到底问的是什么。他说“云何为多闻?”这里是什么?是属于哪一个?什么是what?什么是多闻,是不是?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问我多闻义耶?”】这个应该很白话。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对的,我就是问世尊说什么是多闻。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好好的听,好好的去思考,不要师父说的你就说对。 【当为汝说。比丘当知,若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 什么叫”闻色是生厌“?你要听闻道说,色不是我们所能够贪著的啦,我们必须对色起厌离心,不要去贪著,要离欲爱就能灭尽集尽法,如果能这样做慢慢就能解脱到达寂静和涅槃,这样的话就叫做多闻。 【如是闻受、想、行、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比丘,是名如来所说多闻。】这样明白了吗? 他这里讲多闻什么意思?这里的“多”不是很多的意思,是你要听闻到甚深的佛法,甚深的解脱法,要听到告诉你说这个物质的东西不是你能够去感染的,不是你人应该去执着的。所以下次看到LV,看到Benz(奔驰),你就要想到多闻。离LV生厌,离欲,离Benz生厌,离欲,能达到集尽解脱,这样了解吗?这个才叫做多闻,而不是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都懂,就是佛法不懂,那不叫多闻。 你看他有讲五蕴这个经里面其实它的主题很多,它的主题好像是在讲多闻,但是你不能因为他讲什么就列一个(主题),他很多地方多闻可能只讲四五个经而已,你不能四五个经编一个(主题)。所以你看因为他有讲色、受、想、行、识所以他编在哪里?五蕴相应。这样各位了解吗? 问:红字是因为它是色一系的? 师父:红色这个是师父把它弄出来的,特别指说,因为他讲色、受、想、行、识。 问:对,您要是讲的时候能把后头那几个给解释一下,举个例子比较好。比方说是讲到他说的是【如是闻,受、想、行、识,】他省略了,重复了一句话,它本身把闻,比方说最后一个是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你看这个识你怎么去生厌,你怎么离欲? 师父:这个以后我慢慢跟你讲。我现在不讲这些,这个以后我再讲,那这样讲完了以后不用讲了。其实你听过师父讲应该都知道了,我后面会讲了,你应该都知道什么叫做五蕴离欲,就是师父画的三个圈。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以后师父会讲。我问你如果你懂的话,师父画 的ABC三个圈跟五蕴没有关系?当然是有深的关系。我会讲怎么样生厌,为什么会,因为我们的……我想一下哪里有,没关系啦反正以后师父会讲。师父有一个叫做《活在《心经》的自在中》,是一个演讲,里面有讲。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什么叫“头面礼足”?不只是磕头,他不是把佛的足抬起来,而是低下去捧佛足,捧着然后用额头去碰,这是印度行大礼,是表示说我对你最高的尊敬。这是最尊贵的地方,足是一般人最下的地方,他是这样去碰表示说我最对佛陀最高的尊重。 【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说法师,云何名为法师?”】我们现在不是称出家人为法师,他有定义的。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这应该不用解释了。 【“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什么叫做法师,什么叫做法? 问:1:44:30 师父:但是重点不一样。你要能够听到寂灭,离欲之法你才叫做多闻。一个法师要怎么样才能称得法师?要跟你说寂静解脱之法,要劝你离欲,不要在物质上太贪著,要这样的说法这个人才能叫法师。如果跟你讲那些天文地理或者是讲那些跟生死解脱没有关系的,不能叫法师。 为什么师父要举这两个经呢?因为师父现在在讲五蕴诵。他把五蕴结为一个诵,就是说这一类虽然有时候讲的重点可能不太一样,但是因为都有提到五蕴,所以就把它归纳在五蕴的部类里面。虽然都是谈五蕴,但是每一个重点都不大一样。 前面是讲怎么才叫多闻,这里讲什么样的人才叫做法师,这样各位了解吗?不管它主题或许有不一样,但是它讲的都是五蕴,所以得把它集合为五蕴诵,蕴相应。 问:是这样师父,我读这一段的时候读不懂。我觉得您的用红色一标,我发现多闻和这两个区别是在于“若于说色是生厌”,于色说是。因为这个是法师嘛,法师要说法,他要说的时候色是什么。 师父:“于色是生厌”,我这个红字是告诉你主要要表达是这里有色、受、想、行、识,这样你知道吗?你不要被这红字等一下又弄得,我意思说这里有讲色、受、想、行、识,所以他把有讲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就归类到五蕴诵里面,这样各位了解吗?但是五蕴诵里面虽然都讲色、受、想、行、识,但它表达的主题的重点可能不大一样。 回向!
返回
Test:文字整理-YQ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