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佛法概论 第二讲”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佛法概论 第二讲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width="100%" |+ style="border: 0px solid black;" | |<small>[[佛法概论 第一讲|'''<u>佛法概论 第一讲</u>''' {{#fas:arrow-circle-left}}]]</small> |style="text-align:center;" | <small>'''本讲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rjET3mIa8&list=PLvfhHoqQgPBD-ZgBevDC_QvrIuVjmr7VW&index=2&t=4116s|'''{{#fab:youtube}} Youtube'''] [|'''腾讯''']</small> |style="text-align:right;" | <small>[[佛法概论 第三讲|'''{{#fas:arrow-circle-right}} <u>佛法概论 第三讲</u>''']]</small> |} == 复习 == 上次讲到,释迦牟尼佛是历史上的佛陀,就佛教来讲,我们只要能够依着释迦牟尼教导我们的方法,我们都可以成佛。所以有很多佛,过去现在未来有很多佛,佛所觉悟的正觉的内容是什么?就是我们这里谈的'''觉苦、觉乐与觉中道'''。当初释迦牟尼佛他开悟是开悟了什么?因为他觉得说人生是苦,他就去寻找离苦得乐的方法。那么他发现说在家没办法离苦得乐,因为在家人所追求的只是世间的五欲之乐,比如说车子房子,生活吃的好穿的好,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快乐。 这个是一种耽欲之乐,所以没方法真正离开这种欲间的乐,然后追求出世间的真正的乐。于是释迦牟尼佛就出家去寻找真正离苦得乐的方法,首先他就修禅定,那么他后来说觉得说禅定是一种定乐,但是还是在三界六道里面轮回,所以修禅定并没有办法真正离苦得乐。接下来他就跟着其他宗教师去修印度的苦行,他发现也是没办法,那么后来他自己就离开了,然后坐在菩提树下,然后慢慢去觉悟到缘起中道正法之后就开悟了。 那么缘起的中道正法,也就是我们之前讲的四圣谛八正道。什么叫做佛陀所觉悟的内容,到底缘起是在谈些什么东西,这个都是我们马上要讲的。我们继续来讲,释迦牟尼佛,他是怎么样成佛,我们要讲的重点,在佛法概论阿含经里面讲的是指即人成佛。 这个人跟佛,是两大重点,就是由人去修行,然后成佛,这个是我们要注意的。所以释迦牟尼佛是人间的觉者,他是人,我们要记得,他是人,然后去修行成佛的。 所以释迦摩尼佛跟我们开示的时候,他说第一个,他不是神,第二个,他也不是神的使者,他是一个人,然后用人生父母所生身去修行去开悟,这样就拉近了我们人跟佛的距离。也就是说佛是由人去成的,那么既然有人能够成佛,那么我们也应该能够成佛,只要照着正确的方法去修行去做,我们当然都可以成佛。这个就是'''即人成佛'''很重要的一个课题。所以这里就反对神的教导或神的启示,这个就是佛教跟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点,因为很多其他的宗教包括西方东方都好,西方宗教从犹太教到基督教到穆斯林,以及印度的某些比如说婆罗门教,他们讲的都是神,由神来启示,然后由神的庇佑这样子。 但是佛教跟其他宗教最不一样的地方,它所开示的就是人世间的真理,宇宙的真理。因为我们是人,所以问题发生在我们的人的身上,那么就要由我们人依着佛所教的法,自己去觉悟,自己去了解,去修行,然后去解决我们人自己本身的问题,这个是佛教跟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点。 所以我们的修行,就是说人性与佛性,人性与佛性的融合,所以说'''佛性是人性的净化与究竟,我们从人然后去遣除我们人内心贪嗔痴种种不良的质素,把这些不良的因素慢慢去净化排除,到最后最究竟的时候我们就成佛,所以佛是人的净化'''。 所以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佛是有人所成的。这里我们要强调的就是说,我们学大乘佛教学久了之后,有说法报化三身,但是在早期的阿含经里面,我们的佛只有两种身:一个是生身就是父母所生身,由身心肉体所构成的,所以佛的生身会有生老病死,然后他要吃东西,他有地方住,他要睡觉等等,因为他也是人,所以在生理上人会需要的,他都需要,这个就是所谓的人间佛陀。 那么在大乘经里面讲说,释迦摩尼佛是一种化身,是化现而来的;但是在阿含经里面,它的佛陀观认为说释迦摩尼佛并不是什么化身,释迦摩尼佛是历史上确实实在在的一个人一个存在的人,他是依人去修行,然后觉悟成佛。这是阿含经里面对佛身跟大乘经里面很不同的观点,那么你会问说哪一种是真的?哪一种是比较好? 那么现在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说,哪一种对你最有影响,哪一种你比较能够接受?是认为说化身的很遥远的佛跟你有缘,你比较能够接受?还是认为说历史上的佛陀,这种即人成佛的这种观念,你比较能够接受,对你比较有影响,那你就自己去决策,我只是要告诉你说阿含经里面的佛身观跟大乘里面的佛身观有什么不一样(而已)。 阿含经里面的法身是怎么回事呢?它是证觉缘起而解脱,我们就叫做法身,正觉缘起而解脱,我们就叫做法身。 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初有两种身:一个叫做父母所生身,一个叫做法身。那么佛跟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差在,他是正觉缘起而解脱,那么在生理上的需求跟我们人是一样的,都要吃喝穿,然后都要有地方住,然后也会有生老病死,佛也会生病。这个生病不是像大乘经所说的是化现,而是真的生病。但是因为佛是正觉缘起而解脱,所以他跟一般人也不一样。 那么一般人遭受到外在的或内在的各种环境的磨练的时候,我们觉得痛苦会产生烦恼,但是佛他却不会。不管多大的痛苦遭受多大的磨难,佛因为正觉缘起已经解脱了,所以他不再有烦恼,他也能够欣然接受外在变化的一切,这就是佛跟人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继续来讲下面佛另外一个重点: 自觉觉他。 == 第二節 佛 == === 自觉觉他 === <blockquote>a) 自觉: * 无师自悟的创觉者(正觉缘起法) * 法身(对缘起的正觉)依佛弟子的行践而不灭 b) 觉他: * 为渡化他人而依时代设立「方便教」(在时代的限制中发扬其真实道) * 为正法久住而建立僧团。「佛在僧数」、「僧在即佛在」、「僧在即法在」。 </blockquote>佛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自觉、觉他。''' 自觉:'''无师自悟的创觉者(正觉缘起法)''',他正觉缘起法,他是悟缘起法而成佛的,所以他有法身,法身我们刚才讲到就是对缘起的正觉。但是法身怎么样传承下来?不是说法身好像是一种什么神秘的存在,或是像什么神或是怎么天这样的存在。释迦牟尼佛在阿含经里面告诉我们,他的法身能够不灭,会怎么样不灭?是以弟子的实践而不灭,以弟子的奉行佛法,然后他的法身就不灭。 这个就是《遗教经》里面常常讲的,告诫出家在家的佛弟子,佛的法身之所谓能够一直传承下来,最重要就是弟子能够了解佛法,奉行佛法,然后把佛法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样子他的法身就不灭。我们要依于这样的状况,来了解所谓的法身不灭。 佛不但是自觉者,而且他是一个觉他,所以是自觉觉他。佛不但是自己开悟,而且他希望众生也能够开悟,希望众生开悟能够了解佛法。所以佛陀开悟之后,所以就开始弘法度众,然后为度化他人,而依时代设立所谓的方便教。这个所谓的方便教,就是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言都好,那么依这样子来设立众生那个时代的人所能够了解的佛法。所以每个时代的佛法都会受到环境、时代、背景的影响或限制,都会有的。 我们刚才讲到说佛陀无师自悟,他是说在这一生、这一世是无师自悟,这一次是无师自悟,但是他在过去生中的好几劫里面,他也是有很多师父的,我们要了解这一点。 问:佛是在成佛之前生病,成了佛以后还会生病吗? 师父:阿含经讲的是说,佛不管在成佛之前成佛之后都会生病,所以他的肉体,我讲生身,佛有生老病死,所以佛也会生病,然后会老也会死,因为这个是所有成为人都免不了的。 所以佛伟大的地方,并不是说他是什么神再来了,有什么千变万化,(他的伟大)不在这里,佛伟大的地方是他内在的正觉,觉悟缘起法而解脱,不再有烦恼,不再有痛苦。我讲的痛苦是说内心的执着跟挣扎,佛不再有这样子,这是他伟大的地方。然后他进一步把正觉之路的方法传授给众生。 那么为度化他人,在佛教里面,现在我要讲一个很重要重点,为了正法的久住,所以佛陀建立僧团,这是一个很伟大的贡献。因为我们讲过,佛陀的法身——佛法,要传续下去,一定要有人去奉行、实践,但是这种奉行实践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团体,所以叫做僧团。唯有僧团这样的一个团体的力量,才能真正把佛法传下去,住持下去。 那么佛陀建立僧团之后,佛就说佛在僧数 ,佛就说我也是僧团的一份子,所以僧团所守的各种规矩他也守,然后佛也说,'''僧在即佛在,僧在即法在''',所以你们就知道说僧团的建立对佛法的延续是何等的重要。在这里我要强调就是说,佛教里面不谈英雄主义,也不谈个人崇拜,我们要恭敬的是因为这个僧团,因为这个僧团能够把佛法住持弘化下去。这里所要了解的,佛陀觉他,除了说佛陀讲经说法度化众生以外,最重要还是他建立僧团,这个是我们这里所讲的重点。 到这里有任何人有问题吗?慢慢去了解,因为如果你们是新来的,当然会有一些困难,因为不容易,佛教对你们是新的。那么如果是以前就学佛很久的,我相信你们学的都是我们所谓的大乘佛教或中国佛教,里面某些观念会跟我们阿含经里面讲的会有点不一样,但是根本的精神是一样的,是需要去贯通汇通的。那么因为我讲的这个是根本的教理,所以你们要静下心来专注的好好去听,把这个教理弄通了之后,你以后学任何佛法都很容易。 == 第三节 僧 == 三宝的法宝、佛宝都已经谈了,我们现在要来谈僧宝。<blockquote>1) 建僧目的: 正法久住。 * a) 僧(saṅgha) 和合。有組織、有紀律、有中心思想的團體。 * b) 廣義:佛教團体。狹義:佛教的出家團體 (一般所指)。 * c) 佛法依僧團而傳播與傳續</blockquote> === 建僧目的:正法久住 === 那么接下来我们谈到说'''正法久住在于僧。'''我们这里又谈到建僧的目的,刚才已经讲了为了正法久住,所以佛陀建立僧团。僧有和合的意思,你们要知道这个僧,就是我们讲的僧团的(saṅgha) ,它的本意就是和合。那么什么叫和合?就是说僧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中心思想的团体,我们叫做僧。 我再讲一次,有组织、有纪律、有中心思想的团体叫做僧。那么像广义的意思来讲,任何佛教团体都可以叫做僧,这是广义的意义;那么狭义的意义必须指的是佛教的出家团体叫做僧。所以我们讲僧有广侠二义,广义可以含是所有的佛教团体都叫做僧,但是我们狭义来讲,只有佛教的出家团体叫做僧,那么我们一般讲的僧所指的都是指出家团体。 那么我们如果就叫广义来讲,比如说我举个例子,在车站里面等公车或是等车的那一大群人,能不能叫做僧?公车里面或是电影院里面的那一大堆人,他没有纪律去规范他们,也没有一个特别的中心思想,所以那些不能叫做僧。 那么佛教的团体,我们有规律,有中心思想,所以叫做僧。那么一般的在家佛教徒,他要受三皈要守五戒对不对?那么他们都是要学佛,解脱成佛,所以有中心思想。出家的团体更是有严格的戒律,所以当然是叫做僧了。那么'''佛法依僧团的传播与传续,'''所以佛陀就讲说制戒的10种因缘:'''摄僧、极摄僧,令僧安乐''',这个是保护团体。 [[File:建僧团的目的.png|左|缩略图|451x451像素|建僧团的目的]] 1、'''摄僧'''。就是以律制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中心思想的团体。 2、'''极摄僧'''。就是说你这个人参加了僧团之后,你必须要依戒律,要依僧团团体的规则去做,然后往目标去走,那么如果你犯规的话,你必须要接受制裁。那么僧团里面对于犯戒者的制裁并不是说去惩罚他们,最重要是要保护这个人和保护团体。 3、'''令僧安乐'''。就是说,如果大家在一个团体里面都能守规则, 然后也都能照着我们的中心思想去做,这个团体里面当然就和乐就能安乐,大家能够快快乐乐的去修行,做我们所要做的事情。那么很多地方很多寺院如果很扰乱,乱七八糟的话,那么就是说这个地方大家不守规矩,就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然后最重要的,这个地方没有中心思想,所以不管是寺院还是一个佛教的团体跟组织,大家一定要听经闻法。听经闻法有一个中心思想,大家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样子的话,团体就能和合、就能安乐。一个团体乃至说最重要是佛教的组织或寺院,如果没有听经闻法,大家不知道他们来这里到底是干什么,那么就会你争我夺,那么这个寺院这个地方就不会安宁。 4、'''折伏无羞人'''。比如说个人的行为规范,很多人他不愿意值守团体的规则,那么由大众的力量就会来逼迫他、制裁他,让他去守规矩。如果他不愿意守规矩,当然就要离开这个僧团,就必须要离开这个团体。那么如果僧团里面如果能够这样的话: 5、'''有惭愧人能够得安稳住'''。这个就是对个人的保护。那么第4、第5就是保护个人。接下来我们讲的第6第7,是对外外面一般信徒,或是对外面其他宗教或一般人的观念跟印象,对你这个团体是怎么样观念印象呢? 6、'''不信者令得信。''' 7、'''已信者能增益其信故'''。 就是说如果一般人,他不是佛教徒,但他看到你说佛教徒这个团体、僧团,能够那么和乐安详,能够让人家觉得说内心真的能够得到一些平稳,当然他对佛法就会有信仰。那么已经信仰的,他来到寺院里面要学的就是佛法,他来到寺院里面学佛拜佛念佛,他就是要得到内心的安稳,如果他能够这样子的话,当然他就能够对佛法信心增长。 那么相反的,如果他今天觉得他有问题,那么他来佛教的寺院,来佛教的团体,想要听经闻法,然后想要学佛,然后让内心得到平稳,能得到安详。但是他来到这边不但不能得到安详,不能得到宁静,反而纷纷扰扰乱七八糟。那么自然而然他对佛法对佛教,对佛教的团体当然会退失信心,所以一个和乐的僧团、和乐的团体,对信众是有很大的影响。可以'''不信者令得信''','''已信者能增益其信。''' 8、'''在现法中得漏尽:尽智'''。接下来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僧团里面的安乐的修行,那么机缘到的时候自然能够这个'''现法中得漏尽'''就是说,能够在现生里面得到断烦恼、得解脱。那么我以前常常讲断烦恼得解脱,在小乘里面就初果,在大乘里面叫初地。反正你只要知道说,你只要能够在僧团里面的和合的修行,安安稳稳的修行,照着佛所讲的,照着师父今天所讲的,照着经典所讲的去慢慢修行,调伏内心的烦恼,慢慢你就能够断烦恼。 9、 '''未生诸漏令不生故: 无生智。'''这个就是说,真的悟了,断了根本的烦恼身见之后,其他烦恼你会让慢慢把它降伏,甚至让它不生。所谓的二果三果四果或者是从初地开始,二地三地四地这样一直往上,最后第十地。这就是为什么要建立僧团。 10、 '''正法得久住故: 僧能住持正法,有正法就有佛。'''所以有僧团的地方就佛法,有佛法的地方就有佛,所以这个叫做三宝具足,所以就知道僧团有何等的重要。因为僧团能够住持佛法,那么住持佛法,我们就能够让佛的法身绵绵不绝。 === 依法摄僧 → 六和敬 === 下面来讲'''依法摄僧→六和敬,'''我们刚才已经把僧的大概意义结束了,但是僧的内容到底用什么?佛陀用什么来摄僧,就是说用什么东西把整个僧团把这一大群人摄受在一起?这个是有很大的学问,基本上我讲这里就讲的说依法以摄僧,这个法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叫做佛法,就是这里佛法;另外一个是一个法的意义,就是我们讲的戒律,戒还有律,所以说佛陀依法以摄僧,两个,什么法?一个是佛法,所谓的中心思想;一个是戒律。<blockquote>'''和合的表现''' * 身和同住: 行动上是有纪律而合作的 * 口和无诤: 语言文字上是诚实、正确,充满和谐友谊的 * 意和同悦: 在精神上是志同道合的 '''和合的本质''' * 见和同解: 思想一致(根本中心思想) * 戒和同行: 律制共守(生活上尊守共同的规范) * 利合同均: 經濟均衡(物質使用上的公平) </blockquote>那么这个僧要和合有六和合。所以你们要记住了,僧的和合有六种意思,我们叫做六和合或是六个方面的,叫做身、口、意、见、戒、律,就是所谓的六和合。这个六和合又叫做六合净,前三个'''身、口、意,是和合的表现''',后面'''见、戒、律是和合的本质''',那么在这样的本质下面,如果能够依本质然后去遵守,那么在我们'''身、口、意的'''表现上,大家就能够和合,这一大堆人在这个团体里面与就会和合无诤。 那么我现在讲'''和合的本质''': '''第一个,见和同解'''。就是说我们进来僧团里面,大家的思想要一致,就是根本的中心思想要一致,思想是什么?想法是什么呢?这个想法就是说,大家来到僧团里面是因为生活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觉得人生有一些问题,那么我们想要去解决,所以来到僧团,那么这个僧团就教你佛法,我们的目的来到这里,就是依于佛法要去解决我们人生的问题。比如说去断除我们内心的执着,我执跟烦恼,在正法上迈进一步,让生活快乐一点,最后终极的目标,就是说解脱乃至成佛, 会有一套的这样的连续的中心思想。 那么如果大家能够有这样一致的思想,就叫做见和同解,所以你不管你去到哪一个佛教的团体都一定要听经闻法,这个是思想,没有思想哪来见和同解?在一个公司,一个行号,在一个团体里面,有很多的斗争,是因为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是在争名跟利,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下,一个团体有几十种想法,在这个状况之下怎么能够得到和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意见,(加起来)一大堆意见,这样的话就不可能达到和合。 接下来就是说,既然我们的中心思想一致,那还不够,在一个团体里面,我们要规范一些规则,一些规定,然后大家共同的去遵守,所以我们叫做 '''第二个,戒和同行。'''就是'''律制的共守''',生活上遵守共同的规范、条约,这样我们才能大家和合的生活在一起,成为一个团体。佛陀制定戒律,他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说一下子就制定了好几条,因为这一大群人佛陀成佛,然后开始度众生,然后越来越多人跟他出家,那么人越来越多。那么人越来越多的每个人来自不同的环境跟背景,所以很多人就会做一些破坏大家和合的事情,或是去违犯一些不应该违犯的,然后会造成大家生活上的不便,或让外面的人对僧团有一些误解。 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佛陀就不得已就慢慢制定一些规矩,今天有人犯了,佛陀就制定一些规矩;过两天又有人犯了,佛陀就根据情形觉得说大家都应该去守这个规矩,佛陀就制定这样的规矩。举一个例子来讲,我问你们,出家人能不能游泳? JQ:这个要看情况,把游泳当成看跳舞唱歌这种乐趣,就不行。 师父:对,戒律是这样规定的,出家人要学游泳,而且要会游泳,为什么?古代很多时候,过河渡水不像现在那么方便,所以佛陀就规定说可以去游泳,而且洗澡都是在河边洗。但是因为有六群比丘,这个是一个代表,有一次一些年轻的沙弥或年轻的出家比丘,他们去河边学游泳的时候,就专门戏水玩水,被信徒看到,那么大家就觉得说,这样子好像很没有威仪,所以就去告诉佛陀。那么佛陀就觉得说,我们这样做是不对的,所以就规定说出家人当然要学游泳,因为古代交通的不便,而且乘船渡舟,不会游泳会有危险,但是不能以游泳为乐,不能戏水。 所以你们就知道说戒律为什么佛陀会这样制定?它有它各种的规则。 再讲一个有趣的,比如说佛陀也说出家人不可以爬树过肩, 你们知道为什么不可以爬树过肩吗?我只是提出这样一个例子,告诉你们说什么叫做戒律的规范,因为古代的出家人穿的是纱笼,用一个裙子这样围起来而已,因为他们里面是不穿内裤的,所以你不能爬树高过肩膀,这样的话就很不雅观,就是因为这样子。所以他的很多戒律的制定跟时代背景是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佛陀制定很多戒律都是因时制宜啊,都是因为各种不同的状况,然后时代的背景,然后文化习俗,所以他就制定这些。既然制定了,大家就要共同来遵守,这样一个僧团才能够和合。接下来就是 '''第三个,利和同均'''。就是在经济的生活上,物质的使用上,大家要公平,所以僧团里面的物质的生活,大家要公平的使用。就是以一个人的需求,然后大家平均的去分配,这样子的话才不会你争我夺,这个就是僧团。 那么有了'''见和同解、戒和同行、利和同均''',如果能做得到本质的话,进一步我们在身口意的表现上,身就是: * '''身和同住''':行动上我们就可以表现出有纪律,而且能合作,互相帮助,然后有纪律。 * '''口和无诤''':那么在口上,语言文字上,就能够真诚切实,充满和谐和友谊,不断用嘴巴去骂人家,不是讲一些不好听的话,或是讽刺人家,或是动不动就在里面勾心斗角,斗口水、讲八卦,就不会这样子。 * '''意和同悦''':在精神上我们就能够志同道合。 所以你看所谓的'''六和敬''',那么'''六和敬'''里面,最重要的有最根本的中心就是'''见和同解'''。 由这个'''见和同解''',大家就能了解到什么叫做戒和同行,那么什么叫做利和同均,接下来我们就能够有身口意的和合。所以不管你出不出家,出家更需要,一定要听经闻法,一定要了解佛法。你要住持一个道场,住持一个寺院,你本身一定要了解佛法,然后要把这个佛法交给徒弟,交给僧众乃至交给信众,这样才能成就一个和合僧。 问:请问六和敬也可以适用于一般的佛教家族吗? 师父:六和敬是一个原则,你问得很好,这个是我接下来要讲的,六和敬当然也可以用在一般的家庭。比如说一般的家庭,你家庭要和乐,这些你都是可以遵守的,比如说见和同解,就是说你一个家庭里面,每一个家庭都有他们的想法,还有一个他们的中心思想,每个人的不同想法都没关系,但是要互相去尊重,互相去了解,这样子就是我们讲的思想的一致性。一个家庭里面的成员,去尊重别人的思想、想法,那么互相的讨论、了解。那么戒和同行,同样的就是说在一个家庭里面,每个家必须有他的一些规矩要去遵守,那么你如果能够去遵守规矩,那么每个家庭的成员当然就能够和谐了。 那么利和同均也是一样的,比如说父母亲对儿女物质上的使用,当然不能太偏心,说对哪个孩子好,对哪个孩子不好,或买什么东西都买给女儿,不买给儿子,或者说对小的比较好,对大的比较不好,都是尽量的要在利和同均原则上面去做,进一步当然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乐了。当然一个家庭如果能够做到这些,这个家庭一定没有太大的问题,我把这个原则给你们听,你们就好好去思考,我们怎么样把六和敬用在我们在家人的一个家庭里面,你们好好去思考。 你们要把我讲的原则,把它融会贯通之后,用到你们个人的生活家庭、公司、团体里面,尤其是开公司的,家庭当家庭主妇的,外面先生开公司的这些,你们如果能够用到这些当作精神表现的话,我相信你们一定得做得很好,没有其他人什么问题。 === 事和與理和 → 理和同證 === 我们继续来讲,事合和理合,所谓的事和理,我们和合有事和理。事,就是说事相上的僧团,事相上的表现我们叫做六和敬,比较重视的就是出家的僧团,这个原则精神可以用到你们的家庭生活方面,也可以。那么理和,我们叫做胜义僧或是真实僧,'''现觉正法而解脱 → 在家出家同証。'''这个在家出家都可以做得到,不一定限制在出家,也就是说我们的理和,是以证悟解脱,证得缘起的实相为主,这个叫做理和。 那么在家出家,只要谁能够证得了缘起的实相、解脱烦恼,那么都属于真实僧或胜义僧的一份子,所以这个就是以理为主。以理为主,那么当然就是说不管在家出家,学佛最根本的,证悟解脱、去除我执,你只要能够去除我执,你都是胜义僧的一份子。这个叫理和,也是最终的目标跟最终的中心思想。 === 理事圓融:現實實踐過失 === 那么我现在要继续来谈一件事情,就是说我们要'''理事圆融''',现在讲的'''六和敬'''当然是一种理想,一种目标,但是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会有他的一些过失,他的一些困扰困难,那么这些困难其实都是免不了的。因为我们都是人,以人来学佛,那么在过程上就会有很多做不到的,或者在学习的过程上当然会有一些缺失。 那么这些缺失,如果有我们要慢慢去改进,我要特别提出来,作为一种学习跟一种检测。既然是学佛,当然有他的终极目标,也有他的过程,当然我们在学习上都一定会犯错,犯错没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我们首先要知道错在哪里,第二步我们要能够去纠正去改正,这才是一个修行人所应该有的气度。不要以为说修行学佛就都不会犯错,千万不要这样想。连出家人,像我们出家的十几二十年都常常在犯错,都一定会。因为在学习,学习就会有犯错,而且学习容许犯错,但是最重要就是要知道错在哪里,然后要有那种心,勇于改正、纠正, 我们叫做忏悔。 我们刚才谈到了'''理事圆融,'''就是说在现实上有一些实践的过失,比如说有些人会: '''a) 以理废事''': '''重视理和同证的僧伽''',也就是说,重视佛法就是为了修行解脱,目标就在那里,但是却'''忽略六和僧团的力量''',忽略了说佛法是必须从僧团而学来的,那么僧团也具有护持正法传续正法的这种功用,所以有些人只重理不重事,所以就会'''破坏律制僧团延续正法的作用''',然后会破坏规矩。 那么另外一点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说,因为佛法是由僧团,然后有组织有纪律有中心思想这样来护持,所以一般来讲,在家人没有这样的一个力量,因为在家人忙于他们日常生活的各种杂事,所以没办法去专心的专注的在弘法或是专注去学习佛法的教理上。更重要,是没有一个有完全严谨的组织纪律的团体,所以'''<u>白衣没有住持正法的力量</u>。'''所以这个就是重理不重事,'''以理废事,'''会产生的结果跟缺失。那么有些就会: '''b) 重事轻理: 过度重视形式''',比如说佛陀规定的什么戒什么戒,然后我们就认为说戒就一定是这样子守,就是这样子戒相戒条上一成不变的去守,但是却忽略说其实佛陀规定戒律最重要有他的目标,有它的文化环境适应性,如果只是执持在这种事相上,'''无法适应社会文化变化,造成僧团延续的困难''',那么更进一步也会造成僧俗的隔阂,变成说让居士很难去亲近出家人或僧团。 因为有的持戒持的实在是太表象的话,他不大愿意跟居士在一起,而且居士要跟他在一起,或者是亲近他的话,也会有各种各式各样的规则,弄到居士很不愿意来。比如说有些出家人在戒律上很遵守,所以对女众很排斥,就一大堆规矩,不可以跟女众讲太多话,然后又不能讲话,又不能相处,不能怎么样。那就会造成在出家人跟在家人之间的一种相处上的困难,就会有这样的隔碍。所以我们就要注意这种理事的圆融。 下面有几个问题我提出来,你们把它写下来。你们可以回去思考。<blockquote> * 问题与讨论: # 为什么要把「僧」做为三宝之一?学佛只皈依依佛、法二宝行吗? # 为什么在家人要对出家师父尊敬和礼拜? # 为什么我们常说,皈依三宝后,要把所有出家人都当成师父? # 为何世尊要以高道德摽准来要求僧团? # 为何只有出家僧团能住持正法而在家人不行? </blockquote> 1、'''为什么要把「僧」做为三宝之一?学佛只皈依依佛、法二宝行吗?''' 现在很多人都会讲说为什么要把僧作为三宝之一?因为学佛我们只皈依佛,因为佛是创觉者,佛也说过,法是最重要的,我们只要能学法就好了,我们就皈依佛跟法二宝就行了。有些人甚至说我就皈依法宝就好了,因为佛已经不在世了,僧团很多出家人懂得也不多,做的也不好,也没有什么修行,我就皈依法宝就好了,可以这样子吗?根据我上面所讲的,那么回去思考看看。 2、'''为什么在家人要对出家师父恭敬和礼拜?''' 不管说出家师父出家多久乃至年轻的十几岁,还是说年纪很大的,斗大的字不识半个,为什么在家人还是要对这样的出家师父做礼拜,要对他们恭敬,为什么要这样子? 3、'''为什么我们常说,皈依三宝后,要把所有出家人都当成师父?'''第三个问题,你们要稍微做一些想法跟思考的,因为现在很多人,他皈依一个寺院或哪一个佛教团体之后,他常常把他那个寺院或佛教团体的师父,只当成他们的师父而已,对其他的师父或其他出家人都是爱理不理的,根本不把其他出家人当师父。所以你们要记住:皈依三宝后,要把所有的出家人都当成是自己的师父,为什么会这样?去思考。 4、'''为何世尊要以高道德摽准来要求僧团?''' 5、'''为何只有出家僧团能住持正法而在家人不行?''' 这些你们好好的思考思考。那么在这里我要跟各位提一下第三个,我回答了当然也就是等于回答到了第二个问题。第二、第三,我要先在这里跟各位谈一下,就是说为什么皈依三宝,要把所有的出家人当成师父呢?因为我们皈依三宝的僧是指僧团,不是皈依当一个师父,不是只有你皈依的师父是你师父,你皈依的不是他个人。我们要记住,我们皈依三宝之后,僧宝,我们所皈依的是僧团,既然是僧团,那就是所有的出家人。 现前替你受三皈五戒的师父,只是代表僧团,让(接受)你进入佛法的大门,这样子而已,不是说只有那个才是你的师父。各位记住皈依是皈依僧团,不是皈依个人,当然了,你皈依之后你可以选择哪一个师父去亲近,你要去听听经闻法 ,你要去向他学,你要去亲近他,这个是可以选择的。但是基本上你要把所有出家人当成都是师父,不管在路上在哪里碰到,有出家人都一定要恭敬礼拜,因为如果你对僧团不恭敬的话,我讲过,佛法是以僧团而延续的,你对延续正法的僧团不恭敬的话,那么法是很难入心的,就表示你的心很傲慢,这个法是绝对没办法入心的,我要在这里简单的跟各位讨论一下。 == 第二章 教法 == 我们接下来讲教法,很多人对于佛教经典的形成以及经典的来源都不大清楚,所以我这边要交代一下,我在讲的第二章教法的重点,就是在讲佛教教典或是'''经典的由来、发展和形成''',这个是有点历史性的,我大概重点把它讲一讲。重点:教典的由来、发展、形成。 === 第一节 能诠所诠 === 二类能诠所诠: [[File:教法的能诠所诠.png|无|缩略图|456x456像素|二类能诠所诠]] <blockquote>依语言文字的指导去体悟实相:依正觉者看来,事事物物的实相,一切明白的呈露于我们之前,只是我们不能体认他。语言文字的教法,是先觉者用来表达觉境,引导人去体认宇宙人生的实相。佛法要在自己及一切中去体认,不能老在空虚的名句文身中过活!</blockquote>两类的'''能诠所诠''', 第一个是指经典的'''能诠所诠''',第二个是指戒律'''能诠所诠'''。 经典的'''能诠所诠:'''经典,或是佛陀证悟开悟之后,佛陀借由他的语言,然后把他所开悟的内容,或是他所证悟的方法传播出来告诉给各位,所以它的所诠的内容,就是个人身心修行,还有他所证悟的真理实相。他的身心修行是怎么样?然后他证悟的真理实际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当然我们没办法完全去了解,除非你证悟,但是它还是要必须透过言语的表达,还有身体的表达传播给各位,这个叫做弘法。还是要讲,不能不讲,不讲你们怎么修?讲总是一个方向可以去遵守、遵循。 那么佛陀把他所证悟的个人的修行,还有他证悟的真理实相,经由言教、语言表达给弟子的时候,以后,弟子就口口相传,一代传一代。这个就是所谓的“达磨”,就是所谓的“法”,后来被文字记载下来之后就称成法藏,或者叫做“阿含”。所以这里的阿含,广义的解释就可以说,是佛陀所传承下来的佛法,都可以叫做阿含。那么狭义的,就是我们这里所要讲的最早的经典和最早的教法。 第二个,能诠就是佛陀的言教加示范,他的所诠就是'''个人的道德''',这个就是戒行,还有僧团的'''生活公约''',还有僧团对'''社会的适应''',这个叫做教戒,也就是我们后面讲的戒律。所以就有法,有经还有律叫做经律,这个叫做二藏,那时候还没有论。大家都知道我们佛教的经典有经律论三藏,那么最早的只有经就是阿含,还有律,二藏而已。 那么这里我要特别讲一下,就是说我们讲戒律,戒跟律有什么不一样?律很广包括戒在里面,那么戒比较重视个人的道德修为,律重视团体的规范,包括有所谓的生活公约,还有僧团团体对社会的适应,这些都是律的范围。所以律的范围广,戒的范围比较小,戒重于个人的道德遵守,律重于团体的规范。 那么这里下面有一段文字,我念了一下,这很重要:'''“依语言文字的指导去体悟实相:依正觉者看来,事事物物的实相,一切明白的呈露于我们之前,只是我们不能体认他。”,'''因为实相实际上就在我们周遭,只是我们不了解而已。'''“语言文字的教法,是先觉者用来表达觉境,引导人去体认宇宙人生的实相。佛法要在自己及一切中去体认,不能老在空虚的名句文身中过活!”,'''名句文就是指语言文字。 也就是说佛法必须要透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但它表达是要我们在生活中去认,而不是说文字表达之后,让我们在语言文字里面去打转,我们要对语言文字有一个正确适当的运用和认识。 === 第二节 教典略说 === ==== 聖典的編集:三期教典 ==== 我们现在来讲教典的形成。 [[File:初期教典.png|缩略图|431x431px|初期教典]] 那么这里的教典,我们分成三期的教典,这个是从历史上的发展来看,有三期的教典,初期教典就是就是佛入灭那一年(390~290BCE):阿含经与律,它所结集出来的就是阿含经还有律藏。 ===== 初期教典(390~290BCE):阿含經與律 ===== ====== 第一次结集 ====== '''时间:佛灭后第一年夏天'''。因为佛陀入涅槃了,他不再讲经说法了,那么佛陀在世的时候,他讲经说法并没有用文字记载下来,他都是弟子口口相传或是弟子用脑袋记下来的,那么佛灭之后就由大迦叶尊者召集各位说:佛陀现在入灭了,涅槃了,不再讲经说法的,我们必须要把佛这45年的说法,大家来汇集一下,佛法才不会这样就不见了,才知道说佛陀在哪个地方讲过什么样的法,讲过什么教法。 那么佛在哪里?比如说在王舍城还是在哪里呢?讲过很多经,而且目标对象都不一样,那么有些人有听到,有些人没听到,所以大迦叶为了把这些教法能够传承下来,就召集了500阿罗汉,然后在王舍城的七页岩(''Rājagha'') ,结集所谓的经律。那时候也还是没有用语言传达下来的,所以经藏就是杂阿含经的部分,我们讲说经藏有四大部分,它重点在杂阿含经的部分,大概讲了,不是很精确,确要的大概讲,就是类似杂阿含经的部分。那么律藏就是指戒经的部分,结集起来的就是经律二藏,那么论藏还没有。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说结集的内容就是有口口相传,并没有文字记载下来的,那么它结集的方式就是说,比如说由阿难来主持经,大迦叶尊者是总召集人,阿难是经的召集人,优婆离是戒律的召集人。然后就阿难来负责经,然后就有人举手说,我某年某月某日什么时候,佛陀在哪个地方讲的什么经,说的什么法,那么阿难就讲说,这个我听过,那么其他下面的人有没有人也听过的?有听过的就举手,举手然后就问一下,那就证明说,确实佛陀在那个时候在那个地点确实有讲过这样子,好,那就列入经典里面,那么大家就把它记下来,有这样的一回事。 那么律也是一样,比如说要优婆离尊者主持,某个人举手说在某某时候有人犯了什么过错,然后佛陀就制定说以后这样子就不能再做。比如说有人游泳戏水,然后被看到的,然后有人来告诉佛陀,佛陀就说从今以后只能游泳练习,但是不能在水里面打水仗打水漂。这样子记下来,那么优婆离就会问说,谁又听到佛陀这样讲过?下面的弟子好几个就举手(自己听到过),那就证明有这样一回事,就把它列入经典的戒律里面,就是经过这样子的话,我们叫做结集。那么集结之后就叫做经跟律,那么这时候的集结的内容,都是以口口相传。 ====== 第二次结集 ====== 初期经典有两次结集,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二次结集。第二次结集时间是佛灭100年,那就是大概西元前300年的时候,那么它的地点在'''毘舍离城 (''Vaiśālī'')''',那么他结集的人有700人,那么他结集出来的'''经就有四阿含'''。 '''律藏,就是《戒经》的分别解说''',然后'''论藏就是舍利弗「阿毘昙」、迦旃延「昆勒」。'''这些你们不懂没关系,你们大概听过就好了。 未来好几年慢慢我教你们很多东西,其他大小经典就教了之后你们慢慢就会懂。这些我现在讲的,你们不懂没关系,你们知道说大概有这么一回事这样就好了。 那么这些第二次结集的经典,经律论还是没有用语文字写下来,佛教最早的经典用文字记载,一直到西元前100年才有用文字书写下来,而且那时候最早书写下来的是巴利文。在南传用巴利文书写下来的,之前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到有任何文字的记录,都是口口相传。 ===== 第二期教典(290BC~200CE): 阿毘達摩論與初期大乘經 ===== <blockquote> A. 部派佛教的分化: * 1. 最初的分化(300 B.C.前後)── 主要是僧伽內部有關戒律的問題。 * 2. 第二階段的分化(270 B.C.前後)── 依教義的不同而分化得名。 * 3. 第三階段的分化(250~100B.C.)── 依人名、地區、寺院為部派名稱。 * 4. 第四階段的分化(100B.C.後)── 依教義立名。 B. 大量論書的創作 ──《發智論》、《大毘婆沙論》、《甘露味論》等有部論書。 C. 大乘經典的集出 ──《般若經》、《華嚴經》、《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等。 D. 大乘經與小乘論的特色。</blockquote> [[File:大乘經與小乘論的特色.png|无|缩略图|447x447px|大乘經與小乘論的特色]] 那么接下来我们有第二期的教典。第二期教典就是大概(290BC~200CE)年,中间200年,这个叫做第二期的教典,那么我们中间有一个部派的分化。因为佛陀入灭之后,由于佛教传到全印度不同的地区,每个地区有它不同的文化习俗,所以佛教就慢慢学派的划分,就分成哪一派哪一部。 那么就跟中国有好几宗,什么禅宗、净土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一样,佛教传到不同的地区,在印度也是一样,由于不同的环境背景,不同的习俗文化,还有不同人的修证跟思考,那么就会产生有不同的学派,我们叫做school。那么它的区分有几个程序,这个我们就不管了,你们大概看一下就好。 那么在这个时期,西元前290年一直到西元后200年左右阶段,长达将近快四五百年的时间,叫做第二期的教典。 那么第二集的教典有两大类:一个就是'''论书''',另外一个就是'''大乘经的集出''',只有两种有这两种经典,一个叫做论,一个叫做大乘经,大乘经就慢慢就已经出现了,这些论大部分都是在解释阿含经。那么大乘经就像说'''《般若经》、《华严经》、《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等'''慢慢的出现。 这里我们有大概的比对一下,所谓的大藏经跟小藏论的特色,这些你们大概了解一下它们不同的重点就好了,你们看一下,这边我就不花太多时间。 那么基本上如果我们要重修证的话,大乘经比较重修证,修行跟证悟,那么小乘论比较重论,教理上的思辨,大乘经重点在于修证,小乘论重在思辨。那么它各有各的特色,大乘经,很多时候它不会跟你解释的太详细。那么小乘论,很多地方就跟你解释得很详细,我们很多教理要了解的话,就是要必须以小乘论入手去读论,才了解很多教理的细节,但是目标是要以大乘经为主。所以小乘论跟大乘经,它们就有不同的特色,我们怎么样去融合?'''就是说教理的学习跟思考,要以小乘论为主,但是我们的修行目标跟实践的重点,要以大乘经为依据''',就是这样子。 问:第二次集结,就有大乘经典的出现吗? 师父:第二次集结还没有,到了第二期才有。第二次结集是佛已经都入灭100年,有700人,当初真正跟随佛的那些弟子都已经不在了。 问:大乘经典,在第二期的西元前290到西元200年,约500年当中,这个大乘经典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师父:不是冒出来。我们用比较一句比较清楚的话,就是说台面上跟台面下,就是说大乘经典都一直在流传,但是并没有很明显的把它凸显,大家来结集凸显出来这样子。 问:所以说在佛刚灭度的那一次结集的时候是台面上的?就是说一些阿罗汉或者各个佛弟子,自己另外还有一些一直在传达? 师父:这边讲的结集都是指台面上清楚被拿出来的。因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次结集?因为佛陀讲经45年,大大小小都有讲,但问题是不可能一次结集就把所有人全部都召集来,对不对?第一次结集、第二次结集都有所有的漏网,而且不少。就是因为这样才会一再一再的结集,因为第一次结集之后,会有人出现说,佛陀在哪里讲了什么经,佛陀在哪里又讲了什么,但是你们并没有参加,所以你们并不知道。然后又有一大群人说,我们曾经在哪里听过佛陀讲什么,然后就慢慢就会有第二次。 但是第二次又不完整,然后很多流传的经典,又没有被收集进去,所以会有所谓的第二期教典的集结,然后慢慢的,所以就大乘经在潜流之后就会变成在台面上的。因为早期的佛弟子都是比较重视修行以所谓的解脱为主,还不是很重视所谓的佛的果德,还有菩萨行。 JQ:因为那时候离佛不远,他们见过佛,看到佛以人的身份修成了正觉,所以…… 师父:对,然后都以解脱为主,菩萨道还没有真正被很明显的凸显出来,但是菩萨道的潜流一直在大众里面流传,然后慢慢酝酿当中,机缘成熟了,那就出现了。那么我们说所谓的台面上、台面下,就是从历史的发展上来看的,但是从宗教的发展上来看,其实很多台面上没有的,在私底下的流传,或是在大众的流传,可能已经很普遍了。 ===== 第三期教典(200 C.E.后):大乘论与后期大乘经 ===== [[File:大乘論與後期大乘經.png|无|缩略图|435x435像素|大乘论与后期大乘经]] 接下来教典就进入了所谓的西元年200年之后,教典就进入了大乘论,还有后期大乘经的时期。那么大乘论论述的集结就有中观学者的中观,还有唯识学者的《瑜伽师地论》,还有其他一些的种种论,这个叫做大乘论。那么之前我们讲的阿比达摩论是'''小乘论,重解脱;大乘论就重空性,重成佛,重菩萨道。'''接下来经典就提出就有所谓的'''《胜鬘经》、《无上依经》、《大般涅槃经》、《楞伽经》等。''' 这里我要问各位,这些经典有一个共同的特色,是什么特色?我现在要问的就是说,第三期教典所结集出来的这些经典,比如说'''《胜鬘经》、《无上依经》、《大般涅槃经》、《楞伽经》'''等等,有什么样的共同特色?所以他们叫做第三期的经典,谁知道?所有的经典都是讲缘起性空,但是这一些经典有一个很跟其它经典不大同的特性,跟般若经或是阿含经乃至说其他经典不同的地方。 JQ:《法华经》也在这个时候集结的? 师父:《法华经》是还要早一点。第三期的经典我们又叫做后期大乘经,都是以如来藏为主的,大部分,不能说绝对,大部分都是以如来藏为主,所以你看'''《胜鬘经》、《无上依经》、《大般涅槃经》、《楞伽经》,'''还有'''《如来藏经》'''等等,这些都是谈如来藏,也就是说众生本来有如来智慧德相,只是为客尘所染,没法显现他们的真实面目,这个就是谈如来藏经典的一个特色。 JQ:这个时候结集经典,特别强调众生皆有佛性,这就跟《华严经》开始讲的一样? 师父:是,因为华严经很大部头,《华严经》的某些部分也是属于这里的,“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乃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个就是如来藏经典的特色。其他同学应该懂吧,如果不是很清楚没关系,因为佛法的东西本来就难,所以就没办法说一下子就可以懂,但是没关系,你就耐着性子一点一滴慢慢听,那么有些东西如果你在这边不敢问,等一下还是可以问我。 因为我们这边只列到三期的教典,实际上它还有一个第四期,就是密教经典的集出,但是这里因为密教经典的集出,因为离我们的阿含经太远了,那么关系也越来越淡,所以我们这里就不列出。其实它还有一个第四期的密教,这里密教我们就不讲太多。 ==== 教典的語文 ==== [[File:教典的语文.png|缩略图|438x438像素|教典的语文]] 现在我们来讲教典的语文。教典的语文,我也是大概讲一下就好了,教典的语文,佛在世的时候,有没有规定说一定用什么语言?其实没有。曾经有佛弟子跟佛建议说,我们是不是把语言统一一下,然后佛弟子建议说我们是用当初的雅语,就是雅利安人或是说古典梵语,把它统一以后,佛教就用这样的语文,有弟子这样建议。但是被佛陀否决了,因为佛陀说在这样的一个范围之下,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方,都有它不同的语言,所以不要强迫他们要用什么语言不可以,所以叫做语言随方。方,就是每个地方语言学,每个地方不同的就让他们自己去用,不要硬性规定说,应该用什么语言才对。所以古代在佛陀的时候,并没有说一定是什么语言才是佛教的语言。所以佛陀对不同的信徒所采用的语言并不一致。那么我们所能够考证的就是佛陀曾经使用过古梵语,或是说'''阿槃提语''',这些你们不用记下来没关系,或者是一些相似巴利语的一些方言,还有各地的方言,所以这个就是佛陀用的。 那么佛陀是大觉大悟者,他的能力当然有办法学习各地方不同的语言,所以他讲经或到哪个地方,他就用不同的语言跟那个地方人去说。那么语言当然不好学,但是这个世间有很多天才,他们确实可以学习各种不一样的语言。 你包括玄奘大师他到印度他是学梵文,不只是梵文,还学西域各种语言,甚至可以应用梵文跟当地人辩论,你看连玄奘大师都有这种能力的,更何况佛陀!他当然可以用当时的各种不同的地方语言来讲经说法。 那么第二个小乘佛教时期,我们来讲说,这边有一个所谓的'''小乘佛教时期''',要是用各种地方的语言,不管它,你们只要了解看一下就好。 那么大乘佛教时期,大乘经典用的大部分的语言,我说大部分不是说绝对,当然它有各地的语言,也有区域的各种语言,但是大乘经在印度很多时期,是用所谓的'''混合梵语。就是'''我们所说古典的梵语,正常的婆罗门的梵文,跟很多其他地方语混合起来的那种语言,我们叫做'''混合梵语。'''很多大藏经是这样的'''混合梵语'''所记载下来、写下来,这个就是大乘经。 当然也有所谓的摩羯陀语,或是所谓的西北印的其他的各种语言,或是所谓的健陀罗语,都有这样子。健陀罗语也是大乘经很常用的,我们现在发现很多都是用混合梵语,这个语言本来很多地方都是混合而成的。 比如说现在中国常用的华语,就是我们讲的普通话或者是国语,但是普通话传到每个地方,讲的普通话其实也都不一样。台湾有台湾的国语,但是台湾人讲国语跟大陆就不大一样,大陆北京人讲的,跟闽南讲的,跟广州讲的,又不大一样,所以所谓的混合的普通话,大家就应该要了解。英文也是,英文虽然说在西方国家,北美洲很用,但是你们要知道,加拿大用的跟美国用的,还有英国用的,那就不大一样。所以古代的梵文也不是只有一种,也有好几种。佛教用的是混合地方俗语所成的,我们叫做'''混合梵语'''。 接下来现代佛教佛教发展了2000多年,传布到各个地方去之后,然后变成最重要的三大传统或者叫做三大支。所有的所谓的南传佛教、藏传佛教,还有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在我的讲义上面叫做巴利文系;藏传佛教叫做藏文系,北传佛教叫做汉文系。 巴利文系的佛教,是我们所谓的南传佛教,南传佛教重的是早期的经跟律,所谓的早期的经跟律,就是阿含经跟早期所结集的律典,他们传承的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附近这个地区,这个地区我们叫做南传佛教,因为它是由印度往南,传承到斯里兰卡,然后由斯里兰卡再到所谓的缅甸泰国这样子。 那么第二支藏文系,藏文佛教,那就是传承在西藏,还有中国的康藏青蒙这个地区,那么这个地区,他们用的语言或者是语文叫做藏文,然后他们重的有显密两教,显教就是所谓的大乘经,尤其是后期的大乘经。那么密教就是很多的密教经典,这个是西藏佛教的特色。你们要记住:西藏佛教不只是只有密教而已,西藏佛教它有密教,还有显教,都有,那它的密教就是以密教经典为主;显教就是所谓的中后期的大乘经。 然后中国所传用的叫做北传,汉文系的佛教又叫做北传,它是往北经过中亚,然后传到中国。因为中国从大概2000年前,西汉时期传入中国,有1000多年的时间都一直在译经,把很多的经典的译成汉文,所以就有庞大的汉文经典,所以我们又叫做汉文系佛教。这个就是中国内地,然后由中国传到韩国,然后再传到日本,这些经典都是以汉文记载,所以叫做汉语系。所以现在的佛教有巴利文系,现代的有藏文系,有汉文系。 当然韩国日本又把他们很多汉文的经典翻成韩语跟日语,现在也有所谓的法文经典,他们法国的学者也把它翻成法文,还有英文,英文都有,很多人在努力当中。但是基本上最完整的还是有藏文系,巴利文系,还有汉文系这样的。 今天的课程已经差不多就讲到这里,那么因为这是佛教的基本的教理,所以不容易,但是你们可以耐着性慢慢去学习。 我们来回向。 [[Category:佛法概论课程]]
返回
佛法概论 第二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