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佛法概论 第五讲”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佛法概论 第五讲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width="100%" |+ style="border: 0px solid black;" | |<small>[[佛法概论 第四讲|'''<u>佛法概论 第四讲</u>''' {{#fas:arrow-circle-left}}]]</small> |style="text-align:center;" | <small>'''本讲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Md_Zib6cTU&list=PLvfhHoqQgPBD-ZgBevDC_QvrIuVjmr7VW&index=5|'''{{#fab:youtube}} Youtube'''] [|'''腾讯''']</small> |style="text-align:right;" | <small>[[佛法概论 第六讲|'''{{#fas:arrow-circle-right}} <u>佛法概论 第六讲</u>''']]</small> |} == 前言 == 我今天要来讲的是《佛法概论》第七章,有情流轉的業力。 佛教谈业力,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佛教谈业力,那问题是到底什么是业力?什么叫做业,什么是业力,可能很多人搞不清楚,那么我们今天就要来讲解一下业到底是什么意思,然后它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一般的有情的流转生死有什么样的影响,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 == 第七章 有情流轉的業力 == === 第一節 行業的發現與價值 === ==== 業與行 ==== <blockquote>一、業與行 1 業 (karma):√kṛ 作、造,名詞化 karma →: * 羯磨: 僧團處事開會表決。 * 業: 有情生死流轉的直接動力 1) 業說,為佛法應有的內容,但在佛世,似乎還沒有重要的地位。這要到『中』與 『增一』、『長阿含』,才特別發揮起來。 因為佛世重生生死流轉的根本因 → 煩惱的當下覺照與對治。</blockquote> ===== 業 ===== 首先我们要知道'''业'''这个字,业这个字它的梵文字叫做√kṛ,它本来的意思是'''造作'''的意思,英文比如说doing、 acting 、 act或do都是有这样的意思,它就是'''做,'''它转成名词化之后,它梵文字叫做karma叫“卡玛”,中文把它翻成'''“羯磨'''” ,或翻成'''“业”'''。 那么这个karma“卡玛”在梵文里面,在印度佛教的用法里面有两个用法:一个翻成'''羯磨''' 的时候,它指的是'''僧团处事,开会的表决'''叫做羯磨。比如说僧团里面处事表决,比如说僧团里面我们今天东西太多,吃不完怕坏掉,那么是不是要把它送出去,还是说有其他的处理方法?那么我们就开僧团会大家来表决,那么在大家来表决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就叫做'''羯磨'''也叫做karma。 但是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把它翻成'''业'''的时候,这个'''karma就跟有情生死流转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我这里讲的,'''生死流转的直接动力,我们就叫做业'''。那么今天所要讲的,当然是重在第二个意思,就是当中文翻成业的时候,它指的是有情生死流转的直接动力,这个叫作'''业'''。 首先谈到业与行的时候,我们来看第一点,印顺导师的书里面有谈到说,业的理论,业的说法:“'''業說,為佛法應有的內容,但在佛世……”''',他说的'''佛世,'''指的是杂阿含经的时候,还没有很重要的地位,“'''似乎還沒有重要的地位。這要到『中』與 『增一』、『長阿含』,才特別發揮起來。”''',也就是说从我们现在的资料来看,在四部阿含里面,杂阿含是四阿含里面最根本的。也就是说业的理论、跟业的说明,在杂阿含里面并没有特别的重要,但是慢慢的在中阿含、长阿含还有增一阿含里面,却越来越重要。那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说杂阿含里面并没有特别的重要,但是慢慢的在中阿含、长阿含还有增一阿含里面,却越来越重要? 这里面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说,因为佛在世的时候重视生死流转的根本因,那么什么叫做生死流转的根本因?当然就是烦恼,无明烦恼贪嗔痴是生死烦恼的根本因。所以在佛世尤其是杂阿含的时候,佛教导弟子,特别是针对烦恼的当下觉照与对治。这是因为在佛世的时代,很多众生根基很高,根基比较利,根基比较高,所以佛陀就叫他们当下直觉的去观照烦恼的生起,然后去对治烦恼,所以变成是说业是次要的,烦恼才是真正的主要的,我们主要要对治的。因为烦恼才是生死流转的最根本因,所以杂阿含里面特别强调的说明的是,烦恼怎么样影响我们有情生死轮回,以及影响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说在杂阿含为什么不特别强调(业)。 但是我们要了解一点就是说,众生的根基慢慢越来到最后没有那么利的时候,我们就要更多的说明解说,众生如果根基利的话,就不用花太多口水,只要一点他就通。但是当众生根基不利,慢慢没有像以前的根基那么利的时候,这时候就要多一些的说明跟理解,要有系统的说明、次第的说明,所以到了中阿含以后,就慢慢越来越重要。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我下面这个图,你就会了解说烦恼跟业有什么关系。 [[File:业与生死流转.png|居中|缩略图|243x243像素|业,有情生死流转]] 一般来讲我们说我们有烦恼,所以烦恼会造业,那个业就会造成我们生死流转的直接因,那么这个烦恼是根本因,但是比较间接的,是根本因;业是直接因。那么这个烦恼对这个业还有我们的生活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影响,烦恼它对业有两个重要作用。 首先第一个:'''烦恼会发业''',我们的业,之所以会有业,是因为有烦恼去造作才有业,所以烦恼会发业,烦恼发业之后接下来会润生,让果报业报成熟,所以烦恼对业有:发业跟润生的作用。那么接下来在我们的生死流转生活当中,这个烦恼一样,无时无刻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所以这'''个烦恼对我们的身心生命的流转跟生活会有这样的影响'''。 我再讲一次:'''首先它会发业,第二它会润业,第三他随时随地会对我们的生死流转,还有生活造成随时随地的影响'''。 我们在这个人世间种种的忧悲苦恼,种种的不顺意,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烦恼所造成的。我们当然会解释烦恼,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有业力的存在,而这个业力也同样的会直接造成我们生死永远的流转,所以我们除了解说烦恼以外,我们对业也应该有一个更清楚的说明跟了解。这就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去解说业。那么烦恼,我们上个礼拜已经说明过了,所以这个礼拜我们要特别来说明这个业。<blockquote>2) 印度以「我」為造業者,佛教以緣起說明生死的流轉 (行業的緣起性),即從身心關涉環境 ── 自然、社會、身心 ── 的展轉 相依,次第相續的活動中去說明。</blockquote>那么我们要了解的一点就是说,在印度教里面我们也谈业,也说明有业,但是印度教它说明业的时候,'''印度以「我」為造業者,'''它是有一个'''我,'''一个“'''真我”为造业者''',然后由这个“'''我”造业来受报''',有一个'''我。'''但是佛教不同的地方就是说,'''佛教以緣起說明生死的流轉 (行業的緣起性),即從身心關涉環境──自然、社會、身心──的展轉 相依,次第相續的活動中去說明。''' 这个就是佛教讲业力跟印度教讲业力不一样的地方,这一点我们同学要注意。 印度教从奥义书以来,也谈到'''业''',那么佛教继承奥义书的业力思想,但是做的更精确,而且不同的解说,因为佛教不承认有一个'''真实的我'''的存在。这个就是佛教跟奥义书解释“'''业”'''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可以进一步来看,那么业到底是怎么回事? ===== 大用流行 ===== 我做了一个图,说了一些详细的说明,因为印顺导师在书里面为了要解释'''“业”''',他提出了几个名相,首先有一个名相叫做“'''行”''',然后一个叫'''“作”、“有为”''',然后接下来就是'''“业”''',以便你了解业是什么东西,业的本质是什么,以便你了解业的作用。所以印顺导师依跟业有相关的几个名相提出来说明。他第一个谈叫'''“作”''',你们要是有看书的话就知道,然后第二个他谈“'''行”''',第三个叫做'''“有为”''',第四个叫做'''“业”'''。这四个名相到底有什么关系、关联?这里我要说明。 首先来看'''“作”''',导师在书里面做了一些解释,但是如果你学过英文,我用这种文法学的解析,你们都知道说这几个名相有什么不一样。首先“作”它是由字根'''√kṛ''',它的本身的意思就是“作”的意思,那么像英文字它可能叫做'''act'''。 那么什么叫“'''行”'''?“'''行”'''可以是“作”梵文字的现在进行式,它现在进行式就叫做“'''行”''',就是正在进行当中,它叫做saṃskāra,这个字很重要。那么这个“'''行”''',比如说我们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行”,'''是用'''saṃskāra'''这个字,然后印顺导师讲'''大用流行''',也就是我们三法印的里面的'''诸行无常''',也是用'''saṃskāra'''这个字。那么有关三法印的'''诸行无常''',三法印我以后在第十几章的时候会谈到。[[File:大用流行.png|缩略图|479x479px|大用流行|替代=]]所以第一个,它的“'''行”''',其实就是'''“作”'''的现在进行式,也就是说如果用英文字来讲,我们叫做acting 。那么第二个由“'''行”、“作”'''所产生的变化叫做完成式,或者是过去式完成式,那么翻成中文它叫做“'''有为”,'''造作已经完成了,我们叫做“'''有为”,'''叫做'''有為 saṃskṛtā (完成式 acted) : 活動所作成的。'''什么是'''saṃskṛtā''' ?'''saṃskṛtā''' 它是指完成式,或是过去式,那么它是指一个造作活动完成。 那么'''业'''也是从√'''kṛ''' 演变而来,它是'''karma''',但是'''karma'''等于英文字里面的action,是名词化,所以导师说'''見於事相,如,無明緣「行」,'''十二缘起支里面的“'''行”'''我们就叫做'''karma'''。 首先我们就要了解说'''业'''的意思,它本来叫做'''造作''',那么我们透过什么来造作?首先我们来看下面我这个表,这个图表首先我们有一个假我。那么假我我们有一个思心所,就是我内心的考虑跟内心的思量,那么内心考虑思量之后,他会决定去造作。那么在造作的当下刹那,正在做的它就叫做(saṃskāra),我们叫做'''行——正在造作'''。那么造作之后这个动作完成,我们的讲的造作包括'''身口意'''都有,不要以为只是身跟口的造作而已,身口意都有。那么造作之后完成了我们叫做saṃskṛtā , 叫做完成式,这个就变成叫做“'''有为”'''。 那么从造作到完成,这样的东西,我们叫做业,叫做表业,表现出来可以让人家知道叫做表业。那么我们造作之后,动作完成结束了之后,并不是说这样就没有了,动作完成之后会留下一股潜在的力量,这股潜在的力量会会跟着我们,那么机缘成熟的时候他就会受报,就会产生对我们造业的个人的影响,我们就叫做'''受报'''。那么这一股潜在的力量我们叫做'''业力''',或叫做'''业集''',那么也叫做无表业。 比如说我们今天去做一件事情,比如说布施好,我们到一个慈善团体,拿了东西、水果、钱、还是食物,到一个慈善团体,然后去把钱或是食物交给他们,这个叫做身口意的正在造作叫做'''saṃskāra'''。把钱交给了慈善机构,然后那个人开个收据给你好,那你拿了走掉了,完成,这个叫做什么?'''saṃskṛtā''' ,叫做“'''有为”,'''已经完成了。 那么这样的话就叫做表业,因为表现出来,你做的说的人家都知道。完成之后并不是这样子就没了,就佛教来讲你不管善恶,只要有思心所有心去推动的造作之后,他都会留下一股潜力或力用,潜在的力量,这股力量我们叫做无表业。这股力量只要机缘慢慢成熟,我们就会受报。那么当然了,原则性来讲,我们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原则性的说明。 那么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就是说,你会产生业力,一定是你有心去做的,所以我这里特别画了一个,一定是有心思去做的,会思考、会决定的去做的,等一下我们讲的更清楚一点。所以我就说思心所,一定是你经过思考之后要去做的,有心去推动的,这样才能产生业力。如果你是无心的,根本没有这种想法所做的话,这样子的话不成业力。这样子整个过程来讲的话,我们叫做'''大用流行''',就是印顺导师用的名相叫做'''大用流行''',叫做saṃskāra,这个叫做整个“'''行”'''的造作过程。 所以所谓的'''大用流行'''就是三法印里面的'''诸行无常''',它指的就是我们身心生命的在种种的造作过程,这样的造作过程是无常的,是一直相续,然后变迁、辗转相续,然后一直变迁,就是'''诸行无常'''的意思,然后在里面没有一个不变的本体,这个叫做'''诸行无常'''。所以整个过程也叫做'''(saṃskāra)''',同样的字叫做'''(saṃskāra)''',只是说它指的是整个的过程。 我们对上面的做一个小结:<blockquote>正覺的緣起觀,一切是展轉相依,生滅相續的大活動,也可說「大用流行」 。活動的一切,為無限活動過程與活動過程的形態,不斷的在發生、安住、變異 、消滅中推移, 總名為「行」。</blockquote>这个'''行''',就是'''(saṃskāra)'''。这个就是我们业力的大体的一个状况,我们的造业,从我们有心,心思,然后去推动身口意的造作,然后造作之后留下了这样的一股潜力,然后这个潜力经过一段时间,机缘成熟之后对我们个体产生影响,这个就是业或者叫做业力。 我们无始轮回的一切,就是由于这样的业力的一个推动,所以造成我们这样生死轮回。但是我们要知道业力,我大概提一下,'''业力有分为无漏业跟有漏业,那么我们会生死轮回,最主要指的是我们有漏业才会造成生死轮回,什么叫做有漏业?有漏就是有烦恼,由烦恼推动的业力叫做有漏业'''。 比如说我们一般讲造业指的都是有漏业,但是如果从中性的来讲,其实造业我们可以说是中性的,不一定是恶,善恶,可能是有漏无漏。比如说阿罗汉或是佛菩萨圣人,他们当然也造业也做事情,但是由于他们造业不是烦恼的推动,所以他们所造的业叫做无漏业。那那种无漏业是不会造成生死轮回的,只有我们未断的烦恼的凡夫,依于烦恼所造的业,叫做有漏业,就是有烦恼推动的业,这样的业力就会造成生死的轮回。 同学问的慈济会的证严法师的,她是说人生酬业,这个酬是报的意思了,但我不知道她我不很清楚说,因为要看她自己怎么解释才知道,那么如果照这个字面上来讲,酬就是报酬的意思。我是说照这样字面来讲,有可能就是说我们人生就是受报,受业力的牵扯跟控制,然后会受到各种的业报,或是说我们来人生来到这个世间,就是在偿还这个业报的,'''酬是有报答或偿还的意思。'''所以她有可能是说人生来到这个世间,就是在偿还业报,她可能是这个意思,但是要看她实际的书或是她怎么讲才知道。但是我从这个字面上(理解)应该是这样解释。 我们继续来讲,认可了业感说之后,那么这样的一个理论或这样的一个教理,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帮助? 我很早以前我常讲说,我们学佛长期的目标——成佛,中期的目标——解脱烦恼,近期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要我们的人生快乐一点,过得好一点,过得更光明一点,过得更正面一点。 你们一定要记住,学佛不只是只有长期的目标,它有中期的,也有短期的。那么短期的目标在这一辈子这一生,你只要用得上都可以发生影响。简单的说就是让我们的生活更正面一点,更光明一点,让我们生活更快乐一点。所以你们学佛每天要快快乐乐的,不要苦苦恼恼的,要快快乐乐的过日子。为什么?学佛就是要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因为我们的生活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我们不了解(实相),无明,对我的执着,然后产生烦恼,然后这样的烦恼控制住我们每天的生活跟思考,所以每天会苦苦恼恼的。 那么学佛之后就知道说,佛法讲的到底是什么,然后利用佛法来处理我们人生所面对的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样的话就能让我们的身心生活,从生活的枷锁里面解脱,让我们的生活快乐一点。那么现在我就要来讲,业感说的价值在哪里,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对我们人生观会造成什么样影响。 ==== 業感說的價值 ==== ===== 自力創造非他力 ===== ====== 現實的問題 ====== <blockquote>1 自力創造非他力: 1) 現實的問題: 人類在環境──自然、社會、身心中,常覺到受有某種力量的限制或支配,不是自己所能轉移與克服的;於是想像有大力者操縱其間 ,是神力、是天命等。 原因: 人類對緣起因果業報的無法了解 神的出現: (印順導師依佛法所提出的理論)</blockquote> [[File:自体爱和境界爱.png|居中|缩略图|480x480像素|自体爱和境界爱]] 首先我们来讲,你认可业力说,认可这样的一个教理的话,我们就要了解第一个价值就是说,我们人生的一切是自力创造,并不是他力的控制,我们自己可以创造我们自己的生活,可以创造我们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说掌握在某些我们看不到或是遥远的、一个超感应的或是超自然的力量,也就是说我们的命运控制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我们要造成什么样的生活,要造成怎样的命运,那是操控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受所谓的神或者是创造者的主控。 为什么会有其他宗教把我们的命运或是生活会交到一个茫然无知,或是说不知道在哪里的超自然力量或创造神当中?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说人类在自然环境的生长中,比如说自然社会身心,由于我没办法控制所有一切现实的条件,所以在茫茫之中常常会觉得说有一股力量支配着,那么这股力量不是自己能够克服,也不是自己能够转移。所以从古到现在都是这样,就会想象说有一个大力者或创造者,是神、是天命、还是天道、或是梵等,在操控着所有人,所有有情的利益,所有有情的生命,或操控着所有有情的命运,我们都会这样去想,为什么? 原因在这里,因为我们人类对缘起因果的业报,因为缘起因果的业报理论是很深,而且我们一般人没有天眼、没有神通、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不了解这样的缘起因果业报,因此我们去想象有一个大无畏的神,在外面操控着我们的生命,那么于是我们就会向大无畏的神去低头。 这里导师曾经在他的其他著作里面,根据佛法的解释,还有现代的心理学,提出了神出现的一个心理状况。也就是说讲一句比较白的话,神,其他宗教都说神创造人,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去了解人,还有心理学,还有知道说我们人需要的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说,其实是人创造神,而不是神创造人。那么导师从佛教的经论里面,还有现代心理学的融合看法,他列出了这样一个状况,其实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里面,他对神的定义跟所谓的宗教心理学,他也提出相同的理论<ref>''见[[印順導師之宗教觀與佛洛依德的宗教心理學|印顺导师之宗教观与佛洛依德的宗教心理学]]。''</ref>。 首先由于我们有情众生有所谓的自体爱,由于我们有我执就是自体爱,因此对外在的一切会产生境界爱,就是对外在的追求,我跟我所,希望外在的一切能够受我的操控,能够在我的掌控之内,希望外面的一切能够如我所愿。所以我们对外在会有无限的欲求,由于对外在的无限欲求,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诸行无常。所以自体爱的我执在现实中没办法得到满足,因此这种内心的意欲就往外去投射,往外投射就会去拟想有一个神、一个天命、一个大梵。那么借由这样的神、天命跟大梵,回过头来就可以去满足我们内心的欲求跟欲望。 所以印顺导师讲一句很有趣的话,'''就是说当外面的神力量越大的时候,就表示我们内心的欲求越强越大''','''因为这个神是我们内心欲求的向外投射,然后这样子反射回来来满足我们自己'''。所以当你了解因果业报的理论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说,其实并没有一个外在的创造神在操控着我们的命运,根本没有。那股冥冥之中的力量,我们无法了解的力量其实是什么?其实是业的力量。如果我们了解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莫名其妙的把一切的命运跟一切的归属,把它推到神的身上,而是我们自己,人。主要的责任跟我们所能够创造的,是人,而不是神。这样的话我们就会知道说,一切的外在是自力创造,我们自己创造,不是外面的人可以控制我们的,是自己创造。 但是要讲一下,我们自己创造当然要配合外在很多其他的条件跟因缘,所以你看,根本的问题在哪里,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本来源在哪里?在自体爱。所以我们要对治的是这个自体爱,而不是去求神。去我们要对治的是这个自体,也就是我执。如果能消减我执的力量,我们对外面的欲求就会少一点,对外面欲求少一点,跟现实的冲突就会少一点,那么你就比较不需要去求神,你的生活就会快乐一点。各位同学要记住这一点,不要去求神、卜卦那一些的种种,先问自己你做了什么?因为主要的因缘操控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我们继续来看,那么人类从古以来,由于这种自体爱的我执,在自然社会自然现象当中,遭受到种种这样自然社会的考验。所以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在抗争,所以第二讲人类的抗争。 ====== 人類的抗爭 ====== <blockquote>2) 人類的抗爭 (人類到底在跟誰抗爭?) *服從神的指示: 一神論,接受神的指示和支配 (誰在支配?) *討好神: 原始宗教(多神教),祈禱、祭祀、咒術 *逼迫神: 自然法則 → 神→ 人: 人依尋自然法則使神不得不德從 *認清神: 人 Vs 人類自已 & 自然法則(緣起法)。</blockquote> 那么现在我要问你,'''人类到底在跟谁抗争?'''一切的不圆满,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斗争,人到底跟谁在抗争?谁要讲?人类从古到今到底在跟谁抗争? ER:人类从古到现在,首先是跟外来的,比方天气、其他灾难的,然后跟自己内心的感受(作斗争) 师父:讲得很好。有外在、有内在,但是外在我们是没办法去克服的,因为他就是这样子。但是最重要是内心,是不是这样子?所以说我们自古以来,人到底真正的敌人是谁,到底在跟谁抗争?其实人真正的是在跟我们的人,自己在抗争。 我们现在从古代人跟神的斗争来看,我讲到的这样一套理论,从古以来,人类就会认为外在的神,那么外在的神有可能是一神的创造神,有可能是多神的。那么人类抗争方法,导师在书里面提到几个方法,首先叫做一神教:'''接受神的指示和支配''',接受神的支配,你只要听神的话,那一切都没问题,你只要不听神的话,那一切都有问题。 所以在一神教里面人怎么跟神抗争?人就只好屈服神,听神的指示、支配,这样一切都没有问题,这是一神教里面人跟神的关系。那么现在我要问的是说,到底谁在支配?神是透过谁跟我们讲应该怎么做?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讨好神''' 第二个:原始宗教,比如说多神教,多神教现在很多,比如说中国的传统道教,我讲(的是)中国的传统道教,不是道家思想;还有印度教,印度的比较传统的信仰;还有日本的神道教,讲的都是多神教。那么多神教里面就用讨好神,怎么样讨好神?就是利用祈祷、念咒语,还是用祭祀,包一些红包或弄一些好的东西给神,去祭祀神讨好神,那么你讨好神,神当然就会相对的给你应该有的报答,所以就会给你所谓的风调雨顺,所以然后万物生长,这个叫做讨好神。 '''逼迫神''' 那么进一步慢慢会发觉,在某些宗教里面发觉说,其实在神的上面有一个自然的法则,在人之上有一个自然的法则,这个自然法则连神都必须要屈服于这个自然法则。因此人很聪明,他就讲,只要我依照自然法则去做,那么神就必须得屈服,我做了什么事,那么由于这个自然法则就会迫使神必须要做出怎么样的回应,这个时候我们叫做逼迫神。 比如说在印度比较后来的发展里面,比如说婆伽梵歌里面,他就提到说,每个人生长下来都有他的一些责任,那么只要我们尽到这些责任,做我们该做的事情,那么神就必须要以这样的一个法则,给我们人所应该得到的。所以人只要追寻自然法则去做,那么神就不得不听从,这是叫做逼迫神。 '''认清神''' 进一步其实也是佛教,'''认清神''',什么叫做认清神呢?就是说其实认清神之后,就像佛教讲的,其实根本没有神的这样一个东西,没有一个创造神,这个神其实无非就是我们人类自我的我执向外的欲求,然后往外投射回过来满足自己的。其实人跟神的抗争,讲得白一点讲得清楚一点,其实就是人跟人类自己内在的欲望的一种抗争,所以我们要去认清缘起法之后,我们就知道:我们其实面对最大的敌人是人类自己。 就是佛陀从神教里面跳脱出来,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宇宙自然的法则,告诉我们根本没有神这样的一个东西。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自力创造非他力''',所以说我们的东西不要动不动去求神问佛,重点在于说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这里的一个问题,你们自己可以思考看看:<blockquote>印度教的业力论也就是所谓的宿命论和佛教有什么不一样?</blockquote>你们自己可以去看,我下面有一个答案,你们等一下可以再去参考看看,或是说等一下有空的时候我可以回过来在这个地方再去谈一谈,在这个地方再去谈一谈。好,各位同学谈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 ER:对刚才讲的逼迫神不是很明白,请师父再讲一下。 师父:就是说有一种宗教,他认为说,在神之上有一个自然的法则,神也一定要听从依寻这个自然法则。所以说我们人只要依自然法则去做,那么神就一定非得给我们应有的相对应的回报。我举的说印度的婆伽梵歌里面里面,它就是说,它的自然法则是说每个人生来,因为它有谈到业力,每个人生来由于过去的业力所使,有他必须要做的责任,那么他只要尽了他应该有的责任,那么神就必须要以这样的自然法则给予他所应该有的报达。 ER:这个是跟西方的宗教而言是不同的? 师父:不同,因为西方的宗教它是把神摆在自然的法则之上,也就是说没有超过神的自然法则,一切的法则都是神所创造规定出来的。 WJ:一般人就说到命运,有一种说法就是容易就变成一种宿命论,算命现在都能把你给算准了,说很多事情已经都已经都定好了,所以说你忙活半天也没用,这样叫宿命论。宿命好像跟业力。人家就说你你有业力,所以说你很多东西都改不了,你有时候有些贪心,这个就是宿命了,那怎么办? 师父:你问得很好,我们接下来有两个地方谈宿命论,第一个地方就是这里我们想要看的,第二个地方就是等一下会谈到定业不定业。那么宿命论跟佛教的业力论有什么不一样?最重要的一点是不一样,就是在这里。因为比如说像印度教他谈的业力论就是这种宿命论,因为你们看我的讲义,它是一个'''真我'''然后造业,造了业不管如何一定得受报。所以他会讲说,我们这一辈子来到这里,我们的一切生活,我们的地位乃至我们的种姓、社会阶层,都一定已经被过去的业报所规定的,所以你没办法翻身。所以他'''過去的「業」決定現在的一切,不可改變''',一直到你的消业,你把业尽了,责任尽了你就消业,这是所谓的业力论,这就是印度的宿命论。<blockquote>印度教(宿命論):真我 → 造業 → 受報 * 「我」在造業、受報 * 過去的「業」決定現在的一切,不可改變 → 盡責消業</blockquote> 但是佛教的业力论不一样,佛教业力论是因为有假我烦恼,然后有造业,然后造业这个叫做宿业。但是宿业一直到受报的中间,还有一个很复杂的因缘,就是由现缘的各种条件,所以我们'''现前的努力可以改善过去,可以开拓未来'''。所以佛教就有这样的一个现缘,所以它可以让报不一样,可以让重报轻受,甚至可以让它缘缺不生。那么这就要看我们现在怎么样去努力,有关这个东西我们等一下会再讲。 [[File:佛教的缘起论.png|居中|缩略图|401x401像素|佛教缘起论]] ===== 機會均等 ===== <blockquote>2 、機會均等針對不平等的宗教理論,如印度的四姓階級、或神的選民等</blockquote>首先我们来讲'''机会均等''',这个是针对我刚才讲的印度的四种种姓所讲的,因为刚才讲说,印度教现在这一生所有的一切,还有他的种姓,他的阶层,他的命,都是被过去业力所规定的,所以他没办法改变。他没办法改变,所以他只好照着这样去做。 比如说他辈子如果被判定为是奴隶阶层的,他如果是奴隶阶层的话,他怎么样做都没办法翻身,他只要好乖乖的做他的奴隶。所以这个就会造成机会不平等,因为他认为过去的业就是这样子。那么像比如说神的选民,这些很多宗教都有这样子,或者这样子所谓民族优越感,都有这样的一个观念存在。 刚才WJ问了一个问题,我再多做一点小小的补充跟说明,虽然说我们有烦恼,如果我们造作善业,善业可以让过去的恶业缘缺不生,或是让过去的恶业减少它的因缘。所以导师书里面就说,比如说我们造的恶业就像盐巴一样,如果我们现在造很多善业就像是一大桶水,你把盐巴投进一大桶水里面,你也不会觉得很咸。也就是说你造作的善业可以做过去恶业的逆增上缘,像过去的恶业就算是成熟,也不会那么强烈,所以也就叫做重报轻受。所以我们要改变现在的命运或改变过去的业力,过去是没办法改变的,但是我们现生可以多造一些善业,让过去的恶业重报轻受,或是说过去业力不会那么快的成熟,或是过甚至让过去的业力缘缺不生。这就是说我们可以以现在的造作,改善过去,开拓未来。虽然说有烦恼,做的都还是有漏业,但是有漏业,只要是善的,都可以作为恶业的逆增上缘,就是说让它缘缺不生。 ===== 前途光明非絕望 ===== <blockquote>宗教信仰者對未來 * 信仰感應論: 對神 (一神、多神)的信仰和祈求 → 神通的祈求和感應 * 宿命論者: 一切已被決定 → 失去追求更好、向上的動力 * 佛教: 行為價值相應論 </blockquote> 宗教信仰者对未来报持着怎么样的希望?这个就是我们前面要讲的。当然就现身来讲,当然每个人都会肯定说,我只要努力工作,我都会得到相对应的回报。但实际上由于很多我们未知的原因,我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常常觉得说我们现在做的很多努力,实际上所得到的结果跟代价却不一样,付出的代价跟结果,好像没有相对应,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是实际上所得到的代价并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多,所以我们常常会寄托于说是不是有一个什么神,然后祈求神的保佑还是怎么样。 现在就是要讲的宗教信仰者,对我们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一个祈求法。这里我谈到所谓的'''信仰感应者''',那么这个信仰感应论者,一般来讲就会对神,'''不管是一神或多神的信仰和祈求,然后就是希望说祈求神通或祈求感应,希望神能够给予一些保佑跟庇护,'''这个叫做'''信仰感应者'''是会做的。 那么另外第二种宗教信仰者,就叫做'''宿命论'''者,宿命论者他就认为说,一切都是被决定的,所以当他们觉得说一切都被宿命所决定的时候,就会失去追求更好,然后向上的一种动力。 第三个就是佛教,佛教在业力方面讲什么?佛教讲的就是'''行为价值相应论''',也就是说,你不用太多祈求神或是求神给我们什么保佑。我们最重要就是说,我们做了什么,然后依于相对应的什么业力,接下来以后慢慢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所以我们重的是我们的行为价值跟感应,我们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那我们要看我们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情。所以有句话叫做:'''欲问过去事(若知前世因),现在受即是(今生受者是),欲问未来事(若知后世果),现在做即是(今生做者是)'''。所以说你不要去祈求或去问算命的,或者是卜卦说,未来我能够怎么样,你要知道未来能够怎么样,最重要的就是说你现在做了什么事,你就知道说你未来会怎么样。 那么另外有人想说,为什么我现在会遭受种种的不幸或种种的苦难?你就要知道说你现在所遭受的一切,其实是你过去所造作的种种,那么现在因缘业报成熟了,你就必须去承受。你有这样的一个行为价值的感应论,这样的业报论,你就不会去怨天尤人,然后也不会怪东怪西,老是怪别人不好,怪母亲把你生得不好,怪你的家庭背景不好,怪上天对你不公平,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所造作的。 WJ:佛教的六通里面有个宿命通,宿命通的意思就是说能知道过去、未来,对吧? 师父:宿命通知道过去,不能知道未来,所以叫做宿命,天眼通才能知道未来。 WJ:那天眼通既然知道未来,那说明未来已经都决定了? 师父:佛教经论上讲说,天眼通能够知道未来,如果你不知道去修身修戒修定,就这样模模糊糊的过下去的话,那么你的业力有可能就会指使你未来是怎么样。但是你如果懂得去修身修戒修定修慧,然后利用现前的因缘去改变的话,那个天眼通看未来,是不准的。所以经上有讲说,天眼通看未来,只是一个方向跟参考而已。 WJ:也就是说并非说他有天眼通能看到未来,未来已经就确定不能变了? 师父:对,不是这样,他能够看到未来是因为依于你现在做的或过去的业力,如果你没有想要去改变,你如果这样模模糊糊的过下去的话,未来可能就是那样子。比如说你在走路,就是东张西望的,没有看前面,那么我看到你几步路的前面有一个洞,我提醒你说,你走路要看看好路,不要东张西望,你前面有个洞。但是如果你不听我的话,你还是继续这样子,那么我就知道说再过10秒,你就会跌进那个洞里面。但是如果你能够听我的话,那么好好的注意你就可以闪过洞,是不是这样?这就是天眼通的意思。 WJ:明白了,(天眼通)只是一个大方向,这就是命和运,有命,还可以运,对吧? 师父:命可以说是业力的;运,就是我们现前怎么样的造作,就是现缘。 那么接下来我们讲善恶有报,刚刚讲了'''宗教信仰者對未來,有的是求神,有的是宿命论,然后佛教'''是比较重在'''行为的价值相应,'''就是说你要求到怎么样的未来,你现在必须要怎么去做,这才是最重要,而不是一天到晚去求神卜卦的,而是说你的行为是怎么样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谈到就是: ===== 善惡有報 ===== <blockquote> * 對善惡標準的肯定: 佛教的倫理學:道德的本質與原則 → 業報理論 * 現實問題: 現生行為與境遇的不一致 → 引起一些人對於道德律 —— 為善得福,為惡得禍的懷疑。 * 大部份人還是認同「行為的價值」,所以有種種理論: # 子孫禍福 → *自做他受,*如果没有子孙 # 社會的治亂 → *非个人一己之力 *太过模糊 # 內心的感受 → 各人對善惡行為的感受各不同 # 功利主義者(Utilitarian) → # 康德 * 惟有三世業感說,能說明現在行為與遭遇的不一致與善惡的相對應價值 </blockquote> '''對善惡標準的肯定: 佛教的倫理學:道德的本質與原則 —— 業報理論'''。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世间的善恶有一定的标准,而不是模模糊糊的,善恶不分的。在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模模糊糊的,善恶不分,所以我们在佛教里面,其实善恶有一定的标准。很多人对善恶模模糊糊的,善恶不分,也就是说对我们现实的行为的价值会产生怀疑,为什么会产生怀疑? 他们对善恶有报会怀疑,为什么会怀疑?因为跟现实不符。很多人都是因为现身行为跟他们的境遇并不一致,有人跟我说,师父我常常去诵经、拜佛、念佛,我常常乐捐、常常布施,但是为什么老是很倒霉,遇到一些不应该遇到的或是种种的灾难,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如果常常这样发生的话,久而久之他们对业报的观念就会开始起怀疑。 所以现身行为的遭遇跟不一致,就会引起一些人对道德定律,为善得福、为恶得祸的怀疑,就会认为说这个世间是不是没有所谓的道德可言?因为很多做坏事的人,但是并没有受到什么恶报,很多人为非作歹,实际上没有看到发生什么灾难在他们身上。反而是很多做好事的人发生了一些灾难,这样就引起一些人的对善恶祸福的一种怀疑。但是我们的行为价值的业报论,还是必须要去了解,必须要去肯定。 很多人虽然说对道德业力或者是说道德的定律,好像觉得不是那么公平,但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认为说,我们的行为一定有一个善恶的标准跟价值,大部分的人还是会去肯定。所以很多人就会提出各种的理论,来说明善恶的道德价值。 那么有些人就会说我们为善,其实不要担心说会不会报在我们身上,为善为恶有时候可能会会报在子孙的身上。但是问题不一定,因为这样就等于说'''自作他受''',再说,如果没有子孙的话那怎么办? 那么有些人就说,我们做好事的不一定说会报在我们自己身上,那么只要我们做好事,大家做好事,这个社会就会好了,这样来讲是没错,但是问题是这样子的话也太过于模糊。因为有时候整个大环境或整个社会也不是因为我们一个人或两个人做好事就会造成的,那么有些人就会说,我们做好事做坏事就是我们内心的感受,我们有时候做坏事内心会感到不安。但是这样子对善恶也没有一个很具体的判断,为什么?因为有些人他做坏事做惯了,他也不会觉得什么不安。所以这样的话,就对善恶的没有一个具体的行为准则跟标准。那么其它的有一个所谓的功利主义,还有康德的我们就不讲,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跟你们讨论(成佛之道里面五乘共法有解说)。 '''惟有三世業感說,能說明現在行為與遭遇的不一致與善惡的相對應價值。'''只有佛教的三世的业力说,所能够比较圆满的解释说为什么我们做了很多好事,但是现身或是现前得不到一些好报;反而有一些人做了一大堆恶事,但是相对的却没有得到应该有的报应,佛教的三世业感说能具体的这样说明。那么由于佛教的三世业感说,因为它比较深,而且很多时候我们看不到,所以很多人是比较难去信受,但是这是从佛陀的智慧,还有好几世纪以来的各个祖师,他们所共同认可的。 那么也就是由于佛教的这种业力论,可以让我们对于现在善恶的行为,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公平的相应跟对待。那么很多人会觉得说,但是很多东西看不到,那么我们怎么样去信受呢?那么还有其他种种理论,我只跟各位要说的,目前为止,这是个人的想法跟看法,就我观察所读到的那么多种种理论,对社会道德价值的理论来讲,当然佛教的三世业报说很深,很多东西不一定马上能了解,但是我敢说唯有佛教的三世业报论,可以说是目前所有种种道德理念是最圆满的,也是最能让人家能够容易信服的,你们去思考看看。那么把一切的道理跟那个原因归到一个不知道哪里的神,我觉得佛教的业报理论好的太多了,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现世的行为跟遭遇是不一致的。 === 第二節 業及依業而有的輪迴 === ==== 業的本質 ==== [[File:业的本质.png|缩略图|433x433px|业的本质]] 我们讲过烦恼是轮回的根本因,那么业是轮回的直接因。那么我们一下来看的话,业跟烦恼轮回是怎么造成的?首先我们来看业的本质,业要有怎么样造作,业必须要有思 ,内心的推动,经过思考然后去造作身口业造作,然后会形成业,有了业之后过一段时间就有业报。 所以你们看我下面这个图,思心所是佛教里面讲的一个最重要的心所之一,叫做思。这是一个心所,思有分三种,有'''審慮思'''、有'''决定思'''、有'''动发思''',有这三种。審慮思,就是说你一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考虑,考虑之后你会决定要怎么做,动发就是内心去推动身口语的造作,就是叫做动发思。我们有这三种思 ,这三种思 ,其实我们一般未解脱的凡夫,在思心所里面已经包含有我执跟爱染在里面,所以由这个思心所去推动的业,我们都是有漏业。我们凡夫都是有漏业,身口意的造作就会造作所谓的表业,那么表业有漏业造作之后,并不是马上结束,就会留下一股力用,这股力用我们叫业力,或叫做业集或叫做无表业,这一股力用我们就叫做'''业力''',这股力量会一直跟随着我们,一直到所谓的业报现行为止。这个可能可以跟我们好几辈子生好几辈子,有的可能在这辈子因缘成熟就受报,有的可能再要过好几辈子,或者是在下一生或下一生或好几辈子才会成熟作用,所以这个叫做业力。我们常常讲说受业力的牵引,或者是刚才问的人生酬业,就是因为这股业力的作用,由于这股业力就会带领我们去投胎、轮回。 那么业的存在的本质:<blockquote>業的存在: * 說一切有部: 無表色 * 經部: 思種子 * 唯識: 第八識種子 * 中觀: 依有情而存在</blockquote>这些我就不讲,因为这些谈得比较深,比较复杂一点,有关于种种部派学说对于业的各种说法,以后我们开《俱舍论》的时候,我会说明。我们来看業的類別。 ==== 業的類別 ==== ===== 定業不定業 ===== [[File:定业与不定业.png|缩略图|387x387px|定业与不定业]] 业的类别,业有种种的业,我们的造作由于它的性质还有强弱度,我们造作业的性质,比如说善业恶业,还有它的强弱度,你做了怎么样的强度,你发了什么样的心,它的强弱度。所以就会分有各种业,所谓的定业、不定业,有共业、不共业,有引业、满业,就有这样的各种各式各样的业。首先我们来看所谓的定不定业,各位同学有没有常常听过说定业不可转? 什么叫做定业呢?很多人可能常常讲定业,但是搞不清楚什么叫做定业,如果定业没有解释好的话,就会把业解释成为宿命。其实真正的定不定的解释应该是怎样?就'''性质'''来讲,一定是决定的。比如说善恶相对应的业报,你造善业那得到的一定是善报;造恶业,一定是恶报,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一般来讲,业,它的性质是决定的,你没办法改变,业的性质是决定的。你造了善,未来机缘如果成熟的话,那就是得到善报。 '''不决定的是哪两样?时间,还有强度''',它的强度、时间不定,因为要看种种的机缘。那么它的强度,比如说业报到怎么样的强度,你做了一个善业,未来成熟会成熟到怎样的程度;造了一个恶业,未来成熟受恶报会遭受到怎样的一个程度,这个就不一定。要看我们现身现在所造作的各种的现前因缘来决定。 所以说由于过去的业造作之后,它的时间还有强度都不定,所以我们就有时间有能力来改变,让过去的恶业缘缺不生或是缺缘不是没有那么快的成熟;那么让过去的善业能够越发成熟,所以这个就要修心修戒修定修慧,或多做善行、多做好事,那么让过去的恶业没有那么快的成熟,或是就算是受报也不会那么强,乃至缘缺不生。然后让过去的善业能够增长,就像是说我们种了一个苹果的种子到泥土里面之后,未来会生出来的开花结果,生的果当然一定是苹果,这已经是决定的了,但是它什么时候会长,多久会长,以及说它长出来的果实会多大多甜,那么这个就不一定。这个就要看种种的因缘,看你施了怎么样的肥料,那么水量够不够,适不适合,然后泥土肥不肥各种因缘,就要看现前的因缘怎么去决定。 所以说真正的定业,导师这里讲,真正的定业是什么?<blockquote>定業: 惟有不知懺悔,不知作善業,這才真正的決定了,成為定業難逃。</blockquote>就是说你过去做了恶业,不知忏悔,然后不知做善业,这才真正定义成了定业难逃。就刚才WJ问我的时候,我举的那个例子,比如说佛陀告诉我们说前面那个洞,你要小心,你不注意的话,你就会跌下去,但是我们却不听,我们还继续的往前走,当然就是掉下去了。 那么我们过去做了很多恶业,佛陀告诉我们说现在要开始忏悔,然后修戒定慧、做善业,那么才不至于恶业现前的时候这边哭天喊地的,那么我们就要听,我们如果不听的话,等到恶业现前的话,那就真是定业难逃了。 ===== 共業不共業 ===== 第二个我们来讲共業不共業。<blockquote>共同造作: * 一般: 一起合作所造成的影響 * 經典: 各別造作所造成的影響 </blockquote>业力里面我们还有一个定分类法,我们叫做共业,还有不共业。共业就是共同所创造的,大家一起共同所创造的,这个叫做共业。 那么大家一起所创造的共业这有分两种,一种就是说有意识的一起合作所造成的,比如说我们5个人,南洋发生有海啸,那么我们就大家拿钱去帮忙;或说帮忙去造一所学校或者去盖一所医院,那么因为我们是大家有意识的共同的合作,所以这种医院盖起来的时候,这股业力这股善业我们叫做共业,因为是我们大家一起有意识合作所造作的,这叫做共业。 那么经典上还有提到说有一种共业是大家共同创造的,但是并不是有意识的合作的,比如说在一个环境里面,或者是一个学会里面,每个人都做他自己的事情,但是每个人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对这个团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每个人所做的统合起来就叫做共业。这个环境就会由于每个人所造作总合起来,就会造成一个特殊的环境,这样的话也叫做共业。 比如说一个社会,如果大家都为非作歹,这个社会就变得都会变得很混乱,这样的很混乱的局面,就是这个社会里面每个人所造作的,也就是大家的共业。那么一个团体里面,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很合作,能够和气很和平相处,每个人为其他人着想,这样所造作出来的就会造成团体很和谐很安康,我们叫做和合敬。这样的一个气氛,这样的一个状况就是大家的共业所成,也就是这个团体里面的共业所成,大家可能没有意识的去合作,但是由于每个人都这样子做,所以就造成这样的一股力量,然后造成这样的一个环境,这个叫做共业。 ===== 引業與滿業 ===== <blockquote> * 引業: 在種種業中,有一類特強的業力,能引導我們感到五趣中的一趣報體 ,或生天上,或墮地獄,或墮傍生。其中又有種種類別,如傍生中或虎或魚等 。凡由強業而感得一趣的總報體,成為某趣的眾生 ,叫引業。 * 滿業: 有一類業,並不能引我們感得生死的總報體,卻「能」使我們對 於這一報身的種種方面,得到圓滿的決定,叫滿業。 * 各人現前的狀況: 各人滿業 (宿業) + 現業所造(現緣)+ 眾生共業(現緣) </blockquote> 引业与满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什么叫做引业?就是说在这种在业力当中,有一股特别强的业力,然后这股业力能够引导我们在死掉之后去投胎到五趣中或六道中的任何一道,或生天上、或生地狱、或生畜生。然后在畜生当中,或其他当中,又有种种的种类,比如说如果生长在畜生,就可以生长成老虎、或鱼或狮子、猫等等。 所以说凡是由强业而感应得到六道中的一个报体的,我们就叫做引业。所以总归一句话,引业就是说当我们往生要死的时候或死掉之后,有一股在世所造作很强的一股力量,能够引导我们去投胎生到六道或五道中的任何一道,成为任何一种生命、有情,这个就叫做'''引业'''。这个那么相对于引业的另外一个业力叫做满业,什么叫做满业? 就是说有一类的业报,他没有强到说可以引导我们去投胎,但是却能让我们报身,生下来之后得到怎么样的圆满度,这个叫做'''满业'''。比如说我们每个人生来都不一样,有的人长得漂亮,有的人长得丑,他们有的人生来体质很好,身体很健康,那么有人生来就体质很差。那么有人生来的眼睛不好,那么有的人生来牙齿特别好,各种感官功能就特别强,这样才能造成我们这一些种种不同的圆满的程度,这个就叫做满业,让这些各种的功能好坏,好到什么程度,坏到什么程度,这些都叫做满业。所以说我们天生下来,如果有任何的缺陷,千万不要去怪我们的父母。如果体质比较差,也不要去怪我们的父母,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过去业力所形成的,也就是过去所谓的满业所形成的。 所以现在从这边我要提到说,个人现在现前的种种因缘跟状况,都是由于个人的宿业,还有现前的业,现身所造作的,然后加众生的共业所形成的。那么就在这样的三个主要的因缘之下,就形成我们现前的条件。比如说我们一个人,目前现在身体的状况怎么样?健不健康,肥还是胖,是不是胆固醇过多,还是有什么疾病,那就由这三个条件所构成的。第一个就是说个人的满业怎么样?你的体质本身好不好?那么再来就是说你后天所造作,你有没有乱吃东西,有没有吃的健康,有没有适度的运动,那么就是现前的因缘。再来就是说众生的共业,就是说这个环境里面有没有太多的水源污染,或是空气污染等种种的,由这三个条件加起来,就变成我们现前的条件跟因缘。 这三个条件到底都谁在做的?当然都是我们自己在做的,满业这是个人的;现前所造作的现缘,也是比较个人的;众生的共业,这就是大家共同要去维护的,这就是众生的共业。所以个人现前的状况,就是由这三个所成。 那么我讲到这里,你就应该知道,如果我们遇到什么问题什么状况的话,你们就在了解这样的一个理论之后,你就知道说你应该怎么样去面对,应该怎么样去对应。首先我们要对应就是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很多东西,是有所谓的宿业或所谓的满业所造成的,所以你就不要怨天尤人。如果天生下来体质差,不要去怨天尤人,这个就是我们的宿业满业。 如果我现在又遇到很多不好的状况的话,你就要说,是不是我现在的行为举止有什么样的问题,才会感召一些不应该的事情发生?因为我们现在所造作的现缘很重要,比如说你老是会受人家的欺骗,为什么那一些诈骗集团常常会找上你?为什么别人不会上诈骗集团的当而你会上当?你就要自己好好的考量,这些因为都是我们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我们自己的现缘学习、知识、本能。 接下来就是说这个社会要和安宁,那就是要靠我们每个人的一股力量,每个人都要造作一些对这个社会有帮助有意义的,这样子才能够形成一股好的共业,让这个社会能够有一个好的秩序跟好的发展。要讨论当然讨论很多了,比如说现在讨论环环保,环境的环保当然就不是靠我们个人所能做,只能靠大家的共业。 有关业力方面的能够讨论的其实很多,等一下我会列出一大堆问题,你们可以回去好好的思考,如果有兴趣想要找我讨论的,以后开学之后,我们当然都可以来讨论这些问题。 ==== 從前生到後世 ==== <blockquote> * 緣起的業感論,沒有輪迴主體的神我,沒有身心以外的業力,僅是依於因果法則而從業受果。諸行無常的生死流轉,決非外道的流轉說可比! * 約發現的外表 說: 從一身心系而移轉到另一身心系; *約深隱的內在說: 從一業系而移轉到另一業系 * 比喻:如流水的波波相次,如燈炷的燄燄相續。 * 由於身心的一度崩壞,根身與情識的相離而不再生起,一般多不能記憶前生的經歷,弄得生不知所來,死不知所去。 </blockquote> 从前身到后世,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说,印顺导师有解释说,为什么我们一般人记不得过去生的事情?从前生到后世,缘起的业感论没有轮回生死的主体,没有神我,没有身心以外的业力。因为我们的业力是依我们的身心,以我们有情的存在而存在。那么依于因果法则而从业、受果,又用业受果,然后諸行無常的轮流和生死轮流。那么当然这样的复杂,就不是一般其他宗教的说法跟理论可以比的。 接下来从外表上来说,我们烦恼造业,然后造成我们的轮回。那么从表面的外表来说,好像是从一生投胎转世到另一生,其实如果就深细的来讲,深隐内在的来讲,就是说从一个业系转移到一个业系里面去,就是我们所谓的投胎跟轮回。那么表面上就是从一生转到另外一生,就是脱胎轮回,那么导师就用比喻:'''如流水的波波相次,如燈炷的燄燄相續''',我也常常用流水来比喻,我常常用 Boring的样子相续而不断,不断亦不长这样的相续下去。 后面这里印顺导师就提到说,为什么我们人死投胎之后,记不得前辈子的事情?因为'''身心的一度败坏,崩坏,根身與情識的相離而不再生起,所以一般人不能记得前身的经历,所以弄得生不知生不知所来,死不从何去'''。因为'''我们的业力以及我们的记忆力是依身体根身,还有心识而存在的,我们心识要作用,也必须要有根身才能作用。'''当我们死亡的时候根身、身心就是崩裂败坏,那么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之下,当我们下辈子投胎,然后再生起新的生命的时候,由于前辈子的身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我们一般的记忆就不能相续下去,但是是潜在的,潜流还在,只是说不能相续,就是说表面上我们没办法相续下去。因为这个软体也必须要靠硬体才能去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心识也必须要靠这个肉根身才能产生它的作用。那么当肉体的根身,或者是这辈子的命根转化之后,我们潜在的心识,过去的记忆力,没办法一时的发挥它完整的作用,所以我们一般会记不得过去生中发生什么事情。 举一个例子,我们在现身当中,当一个人他出车祸,大脑受到严重的破坏之后,他也常常会失去记忆,他醒来之后可能会把过去的事情完全忘记,也是失去记忆了。对他来讲,他好像是新生一样,周遭的人,过去的种种印象完全不记得了。你看,光是一个车祸,一个人大脑受到稍微的破坏这样而已,都有可能让我们失去记忆,更何况我们死亡的刹那,身心的完全分裂,破坏掉,那么我们在投胎新生的时候,当然记不得过去的事情。所以佛教讲身心还有业力,是辗转相依、相待的,互相作用,就不能单独的把它别离出来。 我们来看看,我提出来下列的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你们可以把它记起来或抄下来,或者你可以上网去登录下来我的讲义,然后对这些问题,有的问题简单,我已经讲过了,有的问题比较复杂是值得思考的,你们思考看看,有时间你们可以提出来,哪一个问题你们想讨论、想知道。<blockquote>問題: 1. 為何記不起前生之事? 2. 何謂定業不可轉? 3. 業能改、能消嗎? 4. 為什麼常有人到廟裏去點燈消災、改運,正統佛教教理如何解釋? 5. 誦經念佛求保佑,是否跟其他宗教的信仰感應論相同? 6. 佛教業力論如何解釋兒孫從前人繼承了家產? 7. 佛教業力論能否充份說明善恶行為的價值? 為何? 8. 佛教業力論比起其他有神論,其優缺點為何? 9. 父母親對子女的「滿業」有否影響? 其所扮演的角色為何?</blockquote> 1、为什么我们记不记得前生的事情?我们讲过。 2、何为定业不可转?我们刚才讲过。 3、業能改、能消嗎?(如所謂的帶業往生或消業往生)?所谓的改业或消业到底是怎么解释?那么有人常常讲在净土中里面,净土法们里面常常讲说,随(带)业往生或消业往生,到底指的是怎么样?什么叫做带业往生?什么叫做消业往生? 4、佛教讲业力论,那么为什么常有人跑到庙里去点灯消灾改运,正统佛教的教理,怎么样去解释这件事情?这也是常常人家问我了,师父,我到庙里面去点灯,然后去改运、去消灾有用吗? 5、诵经念佛求保佑,是否跟其他宗教的信仰感应论相同?我刚刚不是讲说很多人常常跑寺院,很多其他宗教不是会求神的保佑,或者到什么教堂什么去求神的祈祷跟保佑。佛教里面有常常有诵经,求佛保佑了,对不对?这样的诵经求佛保佑跟其他宗教的信仰感应论是不是有什么一样或是不一样? 6、进一步来讲,佛教的业力论如何解释?如果有人,我们在社会上看到,从爸爸或祖父或是父母亲那里,继承一些、一大笔的遗产跟家产,那么这个 (现象)佛教的业力论都应该怎么解释?如果有后代,从前人那边继承了一大堆家产,这个应该怎么解释?接下来你们可以思考看看,能不能说服你们,能不能说服你们。 7、佛教的业力论能不能充分的说明善恶行为的价值,佛教的业力论能不能对你们来讲,能不能说服你们,或是充分的说明善恶行为的价值,为什么? 8、佛教的业力论,比起其他宗教那种有神论或创造神论,它的优缺点在哪里?你们可以好好的思考。 9、父母亲对女子的满业是否有影响?其所扮演的角色为何?因为说如果一切都是满业,我们自己的满业,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生长下来会像爸爸、会像妈妈?那么会从父母亲那边遗传到某些特性或个性,在这样的状况之下,父母亲对子女在满业上面是否有什么影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一些你们都可以好好的回去思考,如果用功一点,你们就把这些题目列下来,然后自己从我上面所讲的种种业力论里面去找答案,去汇通、去思考。所以我们这里佛学班教学法法的,不只是我讲,我会讲佛教的很多理论跟概念,但是我也希望你们能够多做一些思考,所以我来列这些题目,让你们回去可以思考思考。 问:请师父再解释一下满业? 师父:满业就是说,我们前辈子、好几辈子不是做了种种业力?那么有些很强的业力,我们有情死了之后会往生,业力会引导我们去投胎。那么投胎之后我们报身圆不圆满,造成我们报身圆满不圆满的这股这些业力,我们就叫做满业。比如说我们由业力引导我们投胎当人,这股力量就是引业,但是当了人之后,我们生下来会有所谓的体质好坏,或是说我们的五官长得怎么样,有没有缺陷,或是说皮肤是怎么样好不好,眼睛好不好,牙齿好不好,这一些都是满业所造成的。所以有些人生下来体质很差,这也是满业所造成的;有些体质很好,满业所造成的;有些生下来残缺,这也是满业所造成的。今天课程到这里,我们先来回向! <references /> [[Category:佛法概论课程]]
返回
佛法概论 第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