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八讲”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八讲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width="100%" |+ style="border: 0px solid black;" | |<small>[[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七讲|'''<u>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七讲</u>''' {{#fas:arrow-circle-left}}]]</small> |style="text-align:center;" | <small>'''本讲视频''':[https://youtu.be/UUVoUlCiZsI?list=PLvfhHoqQgPBDz5DwLj6l9tALnG8MUicxA|'''{{#fab:youtube}} Youtube'''] '''腾讯'''</small> |style="text-align:right;" | <small>[[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九讲|'''{{#fas:arrow-circle-right}} <u>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九讲</u>''']]</small> |} 各位网络前面的同学大家好,继上一节课我们讲初期大乘经典的般若经典、般若经以后,我们接下来这一堂课里面要介绍其它的初期大乘经典,尤其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初期大乘经典,还有净土的一些经典,包括[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9%96%A6%E4%BD%9B%E5%9B%BD%E7%BB%8F 《阿閦佛国经》],还有西方极乐净土的经典。那么《华严经》它很大部,《法华经》也是很大部,所以说当我们讲初期大乘经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指《华严经》的所有的,等一下我会介绍。同样的,当我们讲《法华经》的时候,也不是指《法华经》所有的,而是指它的某一些部分。因为这一些经典,都是在次第的集成跟次第的完成,从最初的一些初期的经典,然后慢慢增广累积,然后变成大部头的经典。 那么当我们说把《华严经》和《法华经》列为初期经典的时候,我们是说它最初最早的那一部分,那是哪一部分?我们等一下会说明。那么还有另一类,就是像净土经典,其实这一类的净土经典,它的存在也相当的早,大概都是在西元一世纪乃至二世纪左右就已经存在了。 == 华严经 == <blockquote>大方廣佛華嚴經 漢譯 全譯: * 東晉.佛陀跋陀羅/ 六十卷本/六十華嚴 * 唐.實叉難陀/ 八十卷本/ 八十華嚴 部份譯: * 唐.般若譯/四十卷本/ 四十華嚴 * 兜沙經:如來藏經 * 菩薩本業經:內有十地品及十住品 * 羅摩伽經:等同唐譯之「入法界品」 * 其他等等 </blockquote>那么首先我们来看《华严经》,《华严经》它的全名叫做《大方廣佛華嚴經》。那么就汉译来讲,它有好几个翻译,那么我们在介绍汉译本的时候,我们分成两大部分来介绍。第一个,就是说它有全译本,整个《华严经》被全部翻译进来的,还有一些是部分的翻译。那么在传说中,整个《华严经》有10万偈,但是根据研究其实应该没有那么多了,那么它的大部分应该就是类似像[[实叉难陀]]翻译出来的80卷本,就是这么大的一类。 那么首先我们来介绍它的全译本,它的全译本有两本,第一个就是东晋[[佛陀跋陀罗]]所翻译的60卷本,那么一般称它是60卷,所以我们又叫做六十华严,是东晋佛陀跋陀罗时代所翻译的,有时候我们要叫做晋本。 那么再来就是唐朝[[实叉难陀]]法师所翻译的80卷本,我们又称为八十华严。那么唐朝实叉难陀法师所翻译的80卷本,可以说是《华严经》最完整的版本,那么除了这两个全译本之外,我们还有许多的散在各处的部分译本,这一部分译本在都存在于大正藏第10册里面,都跟全译本放在一起。包括有唐朝般若翻译的40卷本,40卷本它只是它的一部分,其实就是入法界品那一部分而已。所以这部分我们又叫做四十华严,它只是入法界品以及其它的某些部分的翻译而已。 还有兜沙經,其实兜沙經又叫做多沙陀,其实它只是意译。这个经典的名称他是直译的,其实它又叫做如来藏经。那么兜沙經可以说是《华严经》里面最早的经典,兜沙經,它一般也可以有单行本。还有类似像菩萨本业经这些,谈的就是菩萨的修行,里面有十地品,还有十住品等等,都是在谈菩萨的阶位。 那么还有罗摩诘经,跟唐译的入法界品是一样的,也就是所谓的是唐译实叉难陀译的入法界品是一样的东西,叫做罗摩诘经,就是我们常说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又叫做入法界品。那么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单译本,单译本都是属于《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某一部分的译本,那么因为太多了,我们在这边就不一一的举例,只介绍一些重要的。在介绍了大概《华严经》的各种译本以后,我们来谈一下《华严经》的整体编辑的概况。 === 華嚴經的編集 === 首先就80卷本的《华严经》来看,它一共有39品,这39品我们可以把它区分为4大类的主题。 <blockquote>華嚴經的編集 共三十九品,可分四類 # 佛土與諸佛:前六品 # 明菩薩大行: #* 從「如來名號」到「十忍品」共23品 #* 略舉佛與所說法,勸信令行,次第深入 # 明如來果德 #* 「壽量品」到「離世間品」 # 入法界品 #* 善財童子參學的故事 #* 舉出修學佛法的各種典型,作為勸學的榜樣 </blockquote>首先第一个主题,就是在谈诸佛国土,还有诸佛,谈佛的功德,还有佛的色身、妙相,还有诸佛国土不可思议,在谈这一些。那么这一些可以说是这39品里面的前6品,都是在谈许多的佛,还有无量无量的佛国。 那么它的第二大类,可以说是在阐明菩萨大行,它的内容大概是从如来名号品到十忍品,一共23品,23品都是在阐明菩萨的大行。那么列举佛与佛所说的法,然后劝人家相信起信仰,然后进入修行,然后慢慢的次第深入,这是第二大类,在谈菩萨行。 接下来第三大类,是从如来寿量品一直到离世间品,这个都是在描述如来的果德和如来的成就。那么最后就是最有名的入法界品,第四大类就是入法界品。入法界品主要是指善财童子参学的故事,那么它里面举出善财童子,参学佛法、修学佛法的各种典型,作为劝学的榜样。那这一方面有关这几品的重点,我们后面会慢慢做一个比较稍微详细一点的介绍。 那么在说明了它的部类编辑概况,还有它的一些重点之后,我们来谈一下它大概的集出时间。《华严经》这样的一个大部头,其实跟其它佛教的大部类经典一样,都是在长时间里面次第增补而成的,并不是说一时一下子就有这么大部类的经典。那么就像般若经一样,《华严经》的集出时间也可以分成几期,大致上可分为三期。 <blockquote>集出時間 大至可分為三期: # 公元150年以前 #* 如兜沙經、菩薩本業經等等 # 公元150~200年間 #* 如「世界成就品」和「入法界品」等 # 公元200年以後 #* 大部類漸漸完成 </blockquote>第一期是公元150年以前,那么这一部分我们可以说是初起大乘经典,它的内容就大概是比如说兜沙經,还有菩萨本业经等等这一类的内容,都是大概在公元150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第二个阶段是在差不多公元150年到200年间这样的时间,它的内容集出的大概是有“世界成就品”和“入法界品”这样一类的内容跟经典。那么在公元200年前所提出的内容还有经典,我们都可以称它为初期大乘经典。 那么在第三期就是公元200年以后,慢慢有其它的经典类集进去,然后慢慢形成这么大部的一个大部头,就是有80卷的《华严经》,这个就是它提出时间的三期概况。 === 思想概要 === <blockquote> # 毘盧遮那佛(Vairocana) 與華藏莊嚴海 #* 毘盧遮那佛:法身佛,代表了最圓滿的淨清法界,佛陀真實性的不可思議 #* 華藏莊嚴海:說明重重無盡的佛國世界 #* 以清淨的佛與佛土作為學佛者仰望的理想,勸發修行,成就不可思議佛功德 #* 大眾部系理想佛陀觀的圓滿表現 # 菩薩本業 #* 說明在家與出家菩薩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菩薩道 # 菩薩行位 #* 以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說明菩薩修行位先後的次第 #* 菩薩修行位先後的次第各經典說法不一致,在華嚴經中得到了整合 # 善財童子的參學 #* 闡明菩薩行,一生精進,而入普賢地 #* 對象:共55人 #** 人:在家出家皆能行菩薩道 #** 天神:對印度神教的適應 #** 大菩薩:入普賢地,與佛無一無二 </blockquote>在谈了《华严经》的一些经典部类集出还有集出时间之后,我们接下来来谈到它的重点,就是说它的思想概要。《华严经》的思想概要我们分成几大点来讲: 第一,《华严经》所要谈的一个主要内容, '''毗卢遮那佛与华藏庄严海'''。那么'''毗卢遮那佛''',他又常常被认为是佛的法身,是一切佛的法身。那么毗卢遮那其实就是日光阳光的意思,那么毗卢遮那佛在后来的翻译,在密教经典的翻译又称为大日如来,其实他就是日光阳光照射的意思。所以在后来被称为大日如来,但是在显教里面,他指的是佛的法身,他并不是哪一尊佛,也不是特定的哪一个佛,他是指一切佛的法身叫做'''毗卢遮那,'''是法身佛。那么依'''毗卢遮那'''来代表佛最圆满的清净法界,代表佛陀真实的不可思议,依'''毗卢遮那'''来代表佛的最清净圆满的法身,那么这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要显现出的最超越的佛陀观。 除了依'''毗卢遮那'''佛以外呢,《华严经》的一个特色,又表现出了无量无数的国土,那又叫做华藏庄严海。它就像海一样,那么无量无数的世界里面有无量无数的佛土,然后重重层层无尽的佛土一层一层的堆积,然后表明的是佛教的宇宙观,种种的世界,种种的佛土,那么这是《华严经》主要描述的一个特点。就是依'''毗卢遮那'''为中心,进而阐述不同的佛,然后不同的佛国净土。那么就像是海一样的一层一层重重的,那么用华藏庄严海,这样子来描述整个佛教的宇宙观。 那么它以清净的佛与佛土的说明,主要是作为学者仰望的一个理想,也是启发初学者的信念,那么劝发初学者愿意来修行菩萨道,进而成就不可思议的佛国功德。所以这样子的'''毗卢遮那'''佛,还有这样重重的宇宙庄严海,其实并不是我们一般凡夫众生的境界。这种境界其实是非常高超的,但是虽然不是我们可以达到的境界,但是它说明了这是佛的境界。劝发让我们愿意朝的这种理想去前进,依于这种圆满的理想来,告诉我们说,如果我们现在能够发心修行菩萨道,在无量数劫以后,我们也能够成就这样的清净佛声身,然后也能够有这样子的清净的佛土。所以他以佛的清净功德,还有以佛的不可思议法身来劝发我们初学者,愿意来修行菩萨道。 最后我们也可以提到说,这样的一个佛身以及华藏庄严世界,还可以'''代表的是大众部系里面的理想佛陀观圆满的发展完成,还有圆满的表现'''。如果各位还记得,我在部派佛教所谈的,对佛陀观的不同概念里面,大众部所代表的是一种理想的佛陀观。从人间佛陀慢慢演进到理想的佛陀观,但是在部派佛教里面,这些佛陀观其实还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一些理论还在构筑,也还在争议当中。但是这样子一个理想的佛陀观的发展,到了《华严经》可以说达到了完备与圆满,然后以最圆满最清净的方式,完整的系统的表现出来。这个就是第一个,依'''毗卢遮那'''佛和华藏庄严世界海,是《华严经》思想的第一个重点。 第二个重点,《华严经》里面就谈到了菩萨本业。所谓的本业就是菩萨的根本职责,也就是说,菩萨道该说、该做一些什么,那么菩萨本业里面他提到说明了在家、出家菩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菩萨道,用功精进。而且他的别出的单行本也有一本叫做菩萨本业经,就是在说明菩萨的广大行和菩萨的修行。这是他二第二个重点。 那么再来,他的第三个重点,就是谈到了菩萨的行位,那么在《华严经》里面它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等,来说明菩萨修行行位的先后的次第,它已经清楚的明白提到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样子。那么其实我们可以说,在初期的很多经典里面,对菩萨修行的位置跟次第还有菩萨的阶位,每个经典说的其实都不一样。那么《华严经》里面提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等,其实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华严经》把原先各个经典里面说的不同的菩萨阶位把它做一个完整的整合,这个就是《华严经》菩萨行位的一个说明概况。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华严经》里面的一个重点,叫做善财入法界品。那么入法界品,刚才有提到它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故事,指的就是说善财童子的参学,他所参学的就叫做法界。因为他所参学的对象每一个都是菩萨,只是这些菩萨应化成为不同的身份,那么这个叫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有名的故事。虽然一般传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实真正说起来他所参访的对象一共有55个人,那么这就是入法界品的内容。 首先他以善财童子的参学,来阐明善财童子的精进,菩萨行的难行,菩萨行的精进。由于善财童子的一生精进,参访各式各类的菩萨,因而在一生就能进入普贤地。由于他一生精进进入普贤地,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入法界品,又常常称作普贤行愿品。那么普贤地是什么样子?我等一下会说。 那么我接下来谈一下,第一个,善财童子的参学是阐明了善财童子的精进,最后进入普贤地,但是他的第二个重点,可以说是他参访的对象。他所参考的对象也可以表现出一些特色,还有它的一些意义所在。 他的对象一共55人,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人,人里面有在家有出家。那么在家里面,有一般凡夫贩夫走卒,也有王公贵族,那么当然也有出家比丘、比丘尼。那么他把这样一个广泛的对象作为他参学的对象,有什么意义要表现呢?其实他主要就是说菩萨道的广摄,它广摄在家出家,也就是说在家出家皆能行菩萨道。 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其实有别于传统以来的佛教,从阿含经到部派佛教。如果你们还有点记忆的话,阿含经到部派佛教,他们强调的修行还是以僧团为主,就是以出家人作为修行的主角,那么在家人,我不是说在家人不能修行,而是在传统的佛教里面,他认为说修解脱道,唯有像出家僧团这样子的一个概况,还有这样的一个环境才能真正的修行。那么在家人的修行,是以护持僧团修集功德为主,但是到了《华严经》这样一个大乘经典里面,它已经把在家人修行的地位,已经慢慢提升了,他们认为说,不但是出家,连在家人其实都可以修菩萨。 第二类,天神。善财童子同时也造访了许多非人的这些天道众生,还有护法神这一类的非人的这些的天神。那么其实这一类,我们也可以说是佛教里面,对印度神教的一种适应,把印度教的各种信仰纳入佛教里面来,然后把它佛法化,以便以适应适应一般的众生,然后吸引一般的众生来进入佛法修学。 之后第三类,就是大菩萨,类似像观音菩萨、文殊菩萨,还有普贤菩萨这类的大菩萨,当善财童子参访了这些大菩萨之后,他的精进修行让他进入了普贤地。 那么什么叫普贤地?据《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说,普贤地其实它几乎成佛,跟佛无一,但是也无二。他虽然还不是佛,但是几乎快要以佛相等的,就是表示说善财童子的精进修学,那么这个就叫做普贤地,他一生精进进入普贤地,所以入法界品又叫做普贤行愿品。这个就是《华严经》的一个思想概况,思想重点。 == 妙法莲华经 == 在谈完《华严经》之后,我们继续要来谈的是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Saddharma-puṇḍarika-sūtra,sūtra是经。好,那么它的名称我们来分析一下,它叫做妙法连华经,它的梵文字叫Saddharma-puṇḍarika-sūtra,Sad: 是妙、甚深微妙的意思;Dharma,其实在我以前讲课里面大家都知道,其实叫做法,佛法的法。所以Saddharma就是佛法,就是妙法,甚深微妙之法的意思。Puṇḍarika: 是白色的莲花,所以整个字把它凑起来,Saddharma-puṇḍarika叫做妙法莲花。 <blockquote>妙法蓮華經 Saddharma-puṇḍarika-sūtra 名稱: * Sad: 妙 * Dharma: 法 * Puṇḍarika: 白蓮花 * 由白蓮花來表徵的甚深細微妙法 </blockquote>妙法莲花经,它的意思是什么?它是说由白莲花来表征、来表现、来引喻、来比喻甚深微妙的佛法,叫做妙法莲华经。这个就是《妙法莲花经》的经名的意思。 那么我们接下来,来做一个《妙法莲华经》的大致的简介。妙法莲花经,它的某一类的部分,尤其是它的前面几品,可以代表是最早大乘的经典之一。那么这一类的最早的部分,大概可以说完成于公元前100年到公元100年间,可以说是非常的早,之后慢慢次第的增加。那么《妙法莲华经》可以说是东亚佛教最具影响的经典之一,所谓的东亚佛教,指的就是中国、韩国还有日本,尤其是在中国。依于《妙法莲花经》所成立的天台宗,它在隋唐时代可以说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宗派,这个宗派后来传到日本、韩国,那么在日本天台宗一直流传到现今。那也就因为这样子,《妙法连华经》在古代,可以说对中国、日本还有韩国的国家起了一定的作用,是影响中亚最重要的一部经典。 === 《妙法莲华经》的组织 === 我们接下来再来谈谈《妙法莲华经》的一个组织。 <blockquote> * 共28 品 * 鳩摩羅什Kumarajīva所譯的文譯版為主 * 梵文和其他漢譯版唯有27品 * 由三部份次第完成 * 開權顯實和一乘教(第1–9, 17品) * 開跡顯本(第10, 11, 13-16, 18-22品) * 重菩薩信仰(第12, 23 –28品) </blockquote>首先《妙法连华经》一共有28品,我们讲28品是以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汉文的汉译版为主,一共有28品,但是梵文版还有现存的梵文版,还有其他的汉译版,一共只有27品而已,里面的差别处在于提婆达多品。也就是说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里面,它有提婆达多品,但是其它的梵本跟汉译本是没有这一品的,这是一个主要特色。 那么《妙法莲华经》虽然有28品或27品组成,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部分,而这三部分是次第完成的。它的第一部分叫做开权显实和一乘教,开权显实和一乘教大概谈的都是从第1到第9品,还有第17品,是在谈开权显实和一乘教,而且这个也是最早集出的一些品类的几品。 那么第二它是开跡显本,大概是第11,13~16,还有18~22品,这是第二部分。 那么第三部分,也可以说是最后面才被编进去,是重菩萨的信仰。也就是它列举出好几个菩萨,然后强调这些菩萨的功德,然后让我们去信仰这些菩萨。那么很有名的所谓的普门品,就是在这里面的其中一品,里面谈到了好几位菩萨,普门品就是第三部分中菩萨信仰的里面的其中一品。 === 《妙法莲华经》的主要思想 === 那么在介绍了它的品类,还有它的一些类集状况之后,我们再来谈一下《妙华莲花经》的主要思想。 <blockquote>主要思想 (I) 開權顯實 * 三乘 ** 權教:方便教導 ** 三乘:聲聞、獨覺、菩薩 ** 應機而施教. * 一乘 ** 實教 ** 一切眾生終將成佛 </blockquote> ==== 开权显实 ==== 第一个:开权显实,在《法华经》之前阿含经还有部派佛教里面,他们所谈的都是三乘教,所谓的三乘教就是声闻、缘觉、菩萨这样的三乘。那么在《法华经》里面,他认为三乘教的安立是一种方便,是佛陀应机而施设的一种方便。那么也就是权教,因为有些人的根基并不是那么恰当,而且你开示他们高深的《妙法连华经》这一类的经教,他们常常会听不懂,因为根基还不足,智慧还不足。所以佛陀为了度化这些根基不足的众生,所以才方便的开了声闻教、独觉教,还有菩萨道这样子的一个次第,然后来适应不同的众生的根基。 但《法华经》里面认为说,佛陀真正来到这个世间唯一大目的,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也就是要让众生都成佛。所以一乘教我们可以说是大乘,也可以说是佛乘,那么一乘教才是实教。那么一乘教的意思就是说,前面的声闻缘觉其实都是依于方便安立的,真正的教法,佛陀是要开示的时候,是让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所谓的一乘教就是说,一切众生不管你现在根基够不够,不管你现在修的到底是什么,到最后一切众生必将成佛,这就是《《法华经》》开权显实的一个重要理论。 所以它的“开权”,就是排开方便,显现出佛陀真正的用意,或者说显现出佛陀真正的教法,真正的教法叫做一乘教,就是一切众生必当成佛。 那么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说,这个有什么重要?我们要比对一下,其实般若经里面,般若经里面他认为阿罗汉是真正的悟了涅槃,所以般若经里面说,如果你没有方便,也就是说没有菩提心,没有大悲心,那么如果在这样状况下,你悟了空性之后断了烦恼,证阿罗汉入了涅槃,其实那是真实的涅槃。你证入了无余涅槃之后,你没办法再回小向大,你就永远只是阿罗汉的程度,你永远没办法成佛。 所以在一个立场上,般若经一类的经典,他认为阿罗汉所悟的确实也是实相,但是一旦悟入,你没有这样菩提心,还有大悲心的辅助,你就永远住在涅槃里面,就是入于寂灭涅槃里面,也没有办法再回小向大了。 但是《法华经》里面它谈的跟这种思想刚好相反,它认为阿罗汉所证悟的并不是真正的实相,它只是一个化城而已。这在《法华经》里面它有提到,它说因为这一类的根基,你叫他一下子学习成佛之道,其实对他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佛陀就暂时施设了这样的一个方便,让这些人以为他们已经证悟了、究竟了、可以休息了。其实这种休息只是短暂的休息,就好像他在这里面说,有一队商旅经过长时间的跋涉,经过一个沙漠,那么也没有了,食物也没有了,他们已经累得不想再前进了。正当他们已经放弃了刹那呢,就看到了一座城池,那里面有水有食物什么都有。但是其实这个城池只是一种化城,只是为了鼓励这些这一群商旅继续前进的一个方便,那个城池并不是他们究竟的目的,那只是路过而休息的。 那么阿罗汉所证悟的,在《法华经》里面,它也是这样的用意:它说那只是让众生方便休息的一个地方而已。实际上当这些人证了阿罗汉不久之后,他们自己会自然而然的主动的再继续往菩萨道前进。所以不管你学不学,不管你学什么,乃至证阿罗汉都好,到最终一切众生都将成佛,这个叫做开权显实的一乘教。 ==== 开跡显本 ==== 再来第二个重点叫做开跡显本。<blockquote>(II) 開跡顯本 * 釋迦佛久遠劫成早已成佛 * 釋迦佛成佛入滅只為渡眾生的方便示現 * 佛在十方無量佛土亦有無量化身示現 * 佛的壽命亦無量 </blockquote>什么叫做开跡显本?这个跡就是示现痕迹,示现的意思;显本就是显出本来的面目。什么开跡显本呢?他是说其实释迦牟尼佛,人间佛陀的形象在人间成佛,2500年前成佛,我说是基于现在2500年前的释迦牟尼佛成佛,其实只是一个示现而已。其实释迦摩尼佛他在久远劫以前,早就已经成佛了,所以他排开了这种示现,然后展现出他的本来面目。就是说2500年前的释迦摩尼佛已经成佛,他(现在)是一种示现而已,只是为了度化众生示现给我们看,让我们去学习的一个对象。但是真正释迦摩尼佛,早就在久远劫以前已经成佛了,这个叫做本来面目。 那么释迦佛不但是成佛只是一种示现,他连入灭都是一种示现,他的八相成道乃至最后的入灭,都是因为要适应度化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才显现出这样的一个痕迹或是示现,只是为了对应众生的方便而已。而且它更说佛在十方无量佛土,也有无量的化身示现,所以他的世界不只是在娑婆世界,连在他方无量十方的无量佛土,释迦摩尼佛都有无量的示现,然后示现成为佛,然后在那个地方度应度的众生。 那么再来他更说,佛的寿命无量无数无限,他当年的涅槃是一种示现而已,实际上示现而已,这个就叫做开跡显本。 == 淨土思想 == 在谈了《法华经》《华严经》的思想之后,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最后的净土的思想。<blockquote> # 重他力:佛的願力和佛力的加持 # 重信願:以信願為主 # 希求理想世界:求生他方國土 # 初期淨土 #* 東方阿閦佛國 #* 西方極樂淨土 為適應一般宗信仰而發展的法門,龍樹菩薩判為易行道</blockquote>净土思想它有几个特色,第一个重他力,他重佛的愿力和佛力的加持。第二个他重信愿,就是以信跟发愿为主,希望能求生他方净土。那么第三个,他希求理想的世界,就是求生他方净土。第四点,在初期的净土经典里面,有两个比较有名的叫做:东方阿閦佛国土,还有西方的极乐净土。虽然说目前为止或是在东亚所流传的,当然是以西方净土为最兴盛,但是实际上在印度初期,东方阿閦佛国土也曾经盛极一时。所以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它都是一种净土,它都是一种种重佛力的加持,以信愿为主,然后让信愿的众生能够求生他方净土,然后见佛修行这样子。 那么净土的思想总归一句话,我们可以说,它是为了适应一般宗教信仰而发展的法门,那么龙树菩萨就把这样的一个法门判为一种易行道。易行道就是说它容易做,但是它只是一种初入门的接引,那么为一般众生所立的一些修行方法。 == 总结 == <blockquote> * 佛陀觀:理想佛的圓滿完成與表現 * 佛法:菩薩道為主流 * 難行道(正常道):甚深般若與難行難忍的廣大行,般若經、華嚴經和法華經的一部份---發展 * 易行道(方便道):重信仰、他力加持,如各類淨土經典和華嚴經和法華經的一部份----發展 * 僧: ** 僧團與社會大量融合 ** 因菩薩道的廣攝,在家眾在修行上也有一定的地位 </blockquote>最后我们把初期大乘的佛教,还有这些经典里面所谈的,做一个大致的归纳。首先在佛陀观方面,初期大乘经佛陀观方面已经是理想佛陀观圆满的发展、完成与表现。从这样子我们就可以看到说,从原始佛教的人间佛陀,一直到部派佛教里面,从人间佛陀发展到理想佛的一个过渡,那么到最后的初期大乘,可以说是理想佛陀观的发展的一个圆满跟完成。所以绝大多数的大乘经所强调的,其实都是圆满理想的佛陀观。 再来,我们来谈佛法。佛法在初期大乘是以菩萨道为主流,这个跟原始佛教还有部派佛教就有一点不一样,因为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为主的,还是以解脱、以解脱生死为主流。虽然有提到菩萨道,但是菩萨道并不是主流,也不是论述的重点,但是在初期大乘经里面,菩萨道已经成为主流。 那么成佛,修行菩萨道是教法的主流,也是教法思想的重点。但是虽然菩萨道是主流,但是它还是分成两大类,这两大类龙树菩萨把它称为难行道和易行道。龙树菩萨依于这两大类的特性把它分为难行道跟易行道。难行道又叫做正常道,重在于甚深般若的体悟,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菩萨广大行,也就是所谓的种种的波罗蜜,这是难行道的重点和内容。 那么有些主要经典,比如是像般若经所要强调的重点就是般若的甚深证悟,还有难行能行的广大菩萨行,那么还有包括《华严经》、《法华经》的一部分,都是在强调这种菩萨行的。那么这样的一个菩萨行,在最后就得到论师们的发展,所以说大乘佛教的论师们还有论疏所要强调的,其实都是在这一部分去分析探讨和研究。所以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对于后面论师还有论疏,造成主要的一个影响。 还有第二部分就是说,易行道又叫做方便道,易行道又称方便道,它是重信仰,重各类道加持。比如说各类的净土经典,还有比如说《华严经》、《法华经》的某一部分,都是在强调这样的一个信念,可以说它只是一种接引众生入门,然后是一般宗教信仰的一种方便法门。但是这样的一个方便法门,其实在后面的佛教发展当中,却受到一类经典大力的推崇,也就是说他是成为后面后起大乘佛教经典所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 那么论,比较重在于探讨难行道;他后面的后起大乘经,比较重于发展易行道,我们可以说有大致上的重点的区分。 僧:第一个我们谈的出家僧团,在大乘佛教时期某一些僧团,尤其是大众部的这些僧团,还有这些出家众,大乘的出家众,他在僧团里面,他与外面社会也有更大量的融合。那么另外在谈在家、出家的时候,因为菩萨道的流行与广摄,在家众在修行地位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那么也就是说在大乘的菩萨道的流行之下,修行的这种菩萨道也广摄了出家与在家。那么也就是说,其实在很多大乘经典里面,它也相当的位置提到了在家的菩萨修行。 那么这里有一个特点我要提一下,就是说这是后话,我们要提一下。当年我们在研究这个在家菩萨的地位,或是说在家众在初期乃至中期大乘经的地位的时候,早期的研究,我们会觉得会有一个现在认为不是那么正确的观念就是说,因为经典上提到的许多在家菩萨,那么就以为说大乘经的修行人已经从出家移往在家,重点已经从移往在家。但是实际上经过现在的研究,观念其实已经有点改变,那么其实不管是初期大乘还是中期大乘,它的整个修行重点,都还是出家人为主,都还是以出家人为主。 那么这一些经典上的出家菩萨是怎么一回事?其实这都是一种文学的表达,这一些大乘经典,根据初期大乘乃至终极大乘经典的出现,根据研究,其实都还是出自于僧团。那么这些在家菩萨在经典上的这些角色,其实都是一种文学的意涵,都只是拿来作为要表现出它精神的运用而已,这是一点。 那么第二点,我们又可以看到说,实际上在很多的历史菩萨,所谓的历史菩萨,就是说真正依我们文献所知道,在历史上真正出现过的这些菩萨,其实都还是以出家众为主。比如说龙树菩萨、世亲菩萨、无著菩萨,乃至比如说清辨菩萨,月称菩萨,还有很多的中观唯识的这一些菩萨,其实都还是出家众。 所以从这两点,我们现在其实对过去研究的一些观念有一点点不同的认知,就是说其实在初期大乘乃至中期大乘到后期大乘,其实他的修行重点还有方法,重点都还是以出家众为主,这是后话,我想补充的一点是最新的研究。 那么对于初级大乘我就介绍到这里,下一堂课我要介绍说明的就是大乘的学派还有思想,包括中观唯识,接下来就是后期大乘,包括类似像如来藏思想这一类的。 好我们来回向。 [[Category:印度佛教思想史课程]] {{DEFAULTSORT:印度佛教思想史08}}
返回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八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