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成佛之道 第九十七讲”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成佛之道 第九十七讲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如源法师) 成佛之道-97第五章 大乘不共法 我们继续来看唯识的修行,那么今天可能会把唯识的修行讲完,然后接下来讲下一个,下一个叫做如来藏,又叫做真常唯心。所以大乘佛教虽然经典很多,那么但是你如果你把它总归总括下来,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种思想:第一个就是般若中观的性空唯名,第二个就是《解深密经》唯识的虚妄唯识,第三个是我们等一下会讲的叫做真常唯心,所以大乘佛教就它的思想或是哲学性或是教理上来讲,可以分成这三大类。 第一个是以般若经跟中观为主的叫做什么?性空唯名,因为他讲一切法性空,他唯名是唯什么?唯假名。第二个就是我们现在快讲完的虚妄唯识,为什么叫虚妄?「唯识无义」,义是什么吗?义就是对象,我们看到的或见闻觉知对象叫义,如果你把它当成是离心而有真实的,那就叫义。但是这个东西只是什么?是虚妄的。为什么是虚妄的?因为它是识所现出来的,所以叫做虚妄唯识。另外一个叫做真常唯心,他讲的就是真藏的如来藏心。 上个礼拜有谈到说唯识的修行有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叫资粮位,然后加行位,然后见道位,然后修道位,然后究竟位。前面三位,从资粮位一直到加行位到见道位是我们的重点,后面的修道位就是菩萨十地,到了究竟位就是成佛,我们等到这一些如来藏讲完之后就开始讲。<blockquote><big>一、资粮位</big> * 发大菩提心,具大悲心,同时修空性见 * 具体行持者即是六度四摄 * 摄集福智二资粮所以通称为『资粮道』 * 一切的行持皆愿对治烦恼而达解脱,所以又称为『顺解脱分』 * 修四力: — 因力:听经闻法为主因 — 善友力:亲近善知识 — 作意力:对佛法有深度的解悟 — 资粮力:又称为任持力,即是六度四摄的实践</blockquote> 所以我们现在先讲唯识的前三位,资粮位第一个,这上个礼拜大概讲过。 资粮位:要发大菩提心,然后具大悲心,然后修空性见,这三个叫做大乘三心,又叫做学佛三要。菩提心、大悲心,然后修空性见,很多时候我们就又叫做无所得心,这个就叫做大乘三心,又叫做学佛三要。 那么你开始发三心的当下,你的第一步要做什么?一定要先三归五戒,三归依是哪三归依? 皈依佛、法、僧,其实在前面都已经讲了,皈依三宝。在这边意思就是说你们都应该知道要皈依,已经知道是皈依的意思了,但是师父还是要提议下,你要学佛修行的第一步,一定要先三皈依。很多人说师父,(学佛)应该要怎么修,有些时候你连三皈依都不归,你要怎么修,你连五戒都不持,你要怎么修? 三归五戒是最基本的,然后三归五戒之后要发大菩提心、大悲心,修空性见。 这三个以前讲过,所以我们就不再重复。 具体的行持就是六度四摄, 四摄后面会讲,六度已经讲过了,其实我现在在讲六度的最后一度,我现在在讲六度的最后一度, 六度是哪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师父现在是在讲般若,但是只是说佛教里面对般若的诠释,就是诸法甚深,真实相到底是什么,大乘佛教里面有三大派的思想,都是刚才讲的,这个般若可以从性空唯名来诠释诸法实相,也可以从虚妄唯识来诠释诸法实相,也可以只从真常唯心来诠释诸法实相。所以现在师父在讲六度,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这些讲过,现在在讲般若。 然后唯识也讲到差不多了, 现在在讲唯识的观行。 '''一切的行持皆愿对治烦恼而达解脱,所以又称为“顺解脱分”'''。 或是一切的修行就是顺于解脱,顺于成佛,就叫顺抉择分,所以资粮位又叫做顺抉择分。 这一个资粮位对我们很重要,因为你们现在都在资粮位,师父现在在资粮位,我们现在都在资粮位,都只是在聚集资粮而已。所以你们不要急,你资粮不够,你就没办法成就,资粮够了你自然可以成就。师父讲过好几次,很多人要么不学佛,要么好不容易想学佛,但自己又觉得怎么样?太困难太严,要做的事情太多,那么就会去找找看有没有捷径。(成佛是)没有捷径的,可惜外面很多人都在讲捷径,讲捷径有时候讲起来很吸引人,但这里用师父用自己的人格保证,佛法没有捷径,要是谁告诉你有捷径,那是他的事情。就师父二十几年来修学大小经教这样的深入来讲,佛法的修行没有捷径,你必须要按部就班,一步一脚印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没有捷径!那你觉得说没有捷径,我不学了,不修了,你不学不修永远没有办法离苦得乐,你只要往前踏出一步你就有一步的收获,踏出二步你就有二步的收获,所以学佛都不能急的。 这个时候要修四力,哪四力?因力、善友力、作意力、资粮力,这个时候要修四力,所以这四力必须具足,这个就是资粮。 很多人讲说,师父,要怎么修行,要怎么修行, 我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说,师父,要怎么修行?你如果不具备这些资粮,你怎么去做?这个就是你的修行要具备这个资粮,因力、善友力、作意力、资粮力,都必须要有因力。你的修行以什么为主因?听经闻法为主因,千万不要小看听经闻法,因为听经闻法你没听,你怎么知道佛法在讲什么?你不知道佛法在讲什么,你怎么修行?这是现在人很矛盾的一点,想学佛,但是又懒得听经,因为你们在座的都是受的不错的教育,有没有想说我想成为医生,但是我不想上医学院,然后我也不学医,但是我想当医生,有没有这样子?除非蒙古大夫。 你不一定上医学院,但至少你要知道医学的理论到底是怎么样的,不然你怎么成为医生?等于有一个人告诉你说,我以后要当医生,你问他说,你想要去考哪些医学院?(他说)我不想,医学院都没用,那不是矛盾吗?所以学佛的第一步一定要听经闻法,听经闻法为主因。 第二个善友力,亲近善知识。你亲近善知识你才有机会听经闻法,而且是善知识,不是外面的一些宗教骗子或者是(随随便便的人,他)跟你说他证了多少,他活佛再来,他是哪一方菩萨再来。如果你亲近错误的人,他就教导你错误的知识,这个很重要,一定要注意。所以你亲近善知识你就可以听经闻法,而且善知识主要就是指(出家人),当然在家出家都可以,只要是他的知见行为正确,你都可以亲近,但是以出家众为主。也就是说你要找一个知见正确的师父亲近,然后让他有来指导修行。然后具足这二个之后,然后一步一步日积月累,就可以对佛法有深度的悟解。 这二个(力)有了之后,你必须由善知识的指导,把听经闻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上,然后布施持戒六度都去做。但是六度去做的当下要以般若为导。所谓的般若为导就是说,要以正确的观念,正知正见为引导,你持戒也是要有正确的观念,你布施也是要正确的观念的,都是要这些正见为主导。然后经过这样不断的做之后,你对佛法的悟解会慢慢越来越深。深度悟解不是理解上的问题而已,而是这些观念慢慢的会渗透到你的思想里面去变成你的经验,就不再只是纯粹的知识,而是在你的情感意志上慢慢能够配合你的认知。所以如果你六度不做,然后你听经闻法听,但是也不亲近善知识,那么到最后不管你听了几年,到最后都只是一些知识而已,因为你并没有对佛法有深度的悟解。 我再讲一次,佛法的深度悟解,不是知识上的悟解而已,不是说你很聪明,听到什么都懂,而是已经深入了你的经验,在情感意志上,你有办法对治一些状况的发生,已经是变成你的观念。有了这样子之后,接下来你就能够有作意力,就能够有资粮力,又称为堪忍力,就是六度四摄的实践。你这样子慢慢有了前面这三个(力)之后,你就会有力量(任持力)出现,这个力量怎么出现?就是说你在实践六度的时候,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你都不会退失。布施有时候不容易,我问你,布施不只有钱而已,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你布施的时候会不会遇到困难?你布施时会不会有人批评你?有的。 会不会人讲你那样这样?说你沽名钓誉什么什么。不要说布施头目脑髓比如说你捐点东西,捐点血、器官什么,有人就用错误的观念来批评你来攻击你,会不会这样子?有时候做好事很辛苦的,这时候我们会退心,为什么会退心?你做好事被批评,然后被一直攻击到最后,会不会丧失信心?(答:不会),那不错,表示你有任持力。 为什么有时候做好事,却一直被攻击,到最后你退失信心?因为你前面三个没具足,你不知道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本来你很有信心认为这样是对的,但是被一直攻击之后,你会怀疑这样到底做值不值得。因为怎么样?听经闻法力量不够,没有遇到善知识,然后正确的观念没有深入到你的经验里面去。你如果这前面三个有了,你后面的任持力就会强,因为你知道说不管人家怎么攻击,你知道说我这样做是对的,而且你有任持力可以去堪忍这样的压力。就像师父办一个这个地方讲经说法,有人一直攻击说,你讲那些都只是知识了,没有修行,然后有些人误信(人家说的这个话)就慢慢减少。这时候师父要不要看堪忍力?当然要!不然会容易起烦恼的。三十个我很高兴,变成五个六个,心里就开始不舒服了。师父以前讲课一班,现在三班分开来,人会稍微少一点,正常的。你看以前星期五开过一班,曾经最少到多少个人来听经你知道吗?最多的时候曾经到40个,一般就40个,挤的满满的在楼下,少的时候曾经几个来听经你知道吗?曾经就是七个,当然很多因缘,可能下雪了,可能天气不好,可能大家刚好都有事。有时候很奇怪,那一天大家刚好都有事,其实(人的多多少少)就是正常的。但是问题就是说你一个讲经说法者,或者你一个主事者,你能不能因为这样子而影响到你讲经的素质跟品质?如果你会被影响,说明你的堪忍力不够,或是你开始怀疑说我这样弘法到底对不对?是不是要改变方式开始赶经忏,来做法会,人就比较多? 师父举例子,你看中道佛学会,师父就一直以禅修打坐讲经说法为弘法的主要,但问题是这样的状况之下,变成有些时候的经济来源就不会那么充足,因为从来不做这样的法会。你说师父,(中道的)金刚法会呢?金刚法会那是共修,一般法会就是消灾什么牌位什么一大堆,你们去外面看看就知道,这个师父不讲太多,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中道佛学学一向都是讲经说法为主要弘法方式,从来不做这些消灾牌位这些东西,但问题是在某些情况下会不会遇到瓶颈?当然有,发展会不会相对慢?会。在经济方面是比较很困难的,老实说如果做经忏,师父早就把这间盖起来,这是讲真实的,不是骗人的,问题是不做那就慢。但是问题是理念,你要知道说你到底要做什么,这个清楚明白,你就会有堪忍力,不然你很容易动心,人家两年三年盖一间很大间的,你到现在连一块地还没整好。 所以你变成说你的理念是从哪里来的,兼不兼顾这个地方?遇到困难就可以看得出来。师父只是举一个例子,如果你一学佛来讲,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你是不是有办法这样一步一步去具足?如果你动不动就动摇的话,那就表示你的任持力不够。那你就要去思考说,你的听经闻法力度到底够不够?你有没有真实的去亲近善知识?还有,你有没有办法把佛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常常去检视,然后变成你的经验、你的理念?这个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检视,这些只是复习而已。<blockquote><big>慧学的进程</big> * 慧学的修学进程: —闻、思所成二慧 —就内容而言就是一切唯识,能所二取皆空。 * 闻所成慧: 即所谓的正见养成,是指成就「「唯识无义」」思惟模式 —闻慧的目的在于养成「作意力」。 * 思所成慧: —所成慧的养成,就是成就唯识相应的行为模式 —由唯识正见所引导的六度万行,在六度的实践中逐步与唯识相应。 —四慧的重点在于「任持力」。</blockquote> 再来慧学的进修过程,这个师父讲过好几次了, 慧学的经过程有闻、思、修三慧,但是就唯识来讲,慧学的进修过程就内容来讲,就是悟一切唯识,然后能取所取空,一切唯识,能取所取空,这是唯识的基本重要观念。一切唯识,然后能取所取空。 19:44 这个图很重要,虽然很简单,你看最好的就是,图很简单,但是很重要,是最好的。 如果画一个问题很复杂的图或者我说很重要,你怎么记?师父画的图绝对都很简单,都几个圈圈而已,但是很重要, [[File:有漏.png|thumb]] 唯识的图无外乎就是这样子。 这个是阿赖耶,这个是什么?可以是见识,这个是相识。然后这个见识又是什么? 师父刚才讲的,悟入一切唯识,能够能取所取空,这是什么? 能取,就是会去执着什么。这个(相识)是所取。 唯识无外物,就要悟一切唯识所现, 现出来的时候能取去执取所取,两个会互相吸引,两个会像粘胶一样,如果这个(见)是磁铁的话,这个(相)就是铁。 磁铁跟铁,相对来讲哪一个有吸引力?两个都有,两个都有问题,如果这个(相)不是铁,它(见)也不会吸,如果这个磁铁是塑胶,(见)会不会吸它(相)?不会。如果这个是磁,这个是铁,它会不会吸?会。所以这个(见、相)等于是铁跟磁铁的关系,铁(相)本来就有去吸引磁铁(见)的特性,磁铁本身就会主动去吸它,所以变成这两个就粘在一起。 那么现在唯识就是要告诉你们,这二个是虚妄的,你要打破这样一个环节,所以要悟能取所取二空,都是虚妄唯识。上个礼拜有讲过,这二个里面——能取所取,先观哪一个空?先观所取空。因为这两个连在一起,你只要一个破了,另外一个就没办法吸了。你把这个(相的)性质改变了,或者把这个(相)拿掉了,这个(见)还能吸吗?吸不了,这个图一定要记得,我们等一下会继续讲。 所以在这个慧学的进程,就唯识来讲,就是要悟一切唯识,能取所取空,这当然是最简单(的概述),但是前面复杂的理论师父都讲过了。 闻所成慧:就是所谓的正见养成,指的是「唯识无义」的思维模式。闻慧的目地在养成作意力,作意力是什么?知见观念越来越深入。 接下来思慧的养成就是思所成慧的养成,就是成就唯识相应的行为模式。由唯识正见引导的六度万行,在六度的实践中逐渐与唯识相应。在唯识是这样,但是在中观就是直接讲性空,唯识就是讲虚妄唯识,一切都是唯识所现的,所以不能去执着。 简单的讲,如果说师父今天布施, 那么我布施给你的时候,比如说我布施帮助你, 那么就观为中观来讲,叫做三轮体空,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个是缘起的,没有自性的,然后我帮助的对象也是缘起的没有自性的。我帮助你的这件事情,不管是我捐多少钱给你,还是我帮助你什么,这个东西都是缘起的,没有自性的。既然都是缘起没有自性,那就是要破我对法的执着,对人的执着,那个叫做三轮体空,一切法性空缘起。 那唯识就要知道说,我现在布施给你,但是我会起执着,为什么会起执着?因为我认为我给你的这个东西,还有你这样一个人,都是离我客观的存在在外面的,如果我这样认为的话,那么我就会能取所取,我就一定会去执着他。 那么我如果认知到说,其实我现在给你帮助你应该要,但是我帮助你给你的时候,我唯识所现出来的时候,都是有执着在里面。如果我认定说我这个是唯识所现的,当我们唯识所现出来,我们不知道的时候,执着一个离客观新的我的时候,我们就有烦恼贪嗔痴在里面,就一定会去执着、黏着,能取所取会有吸引。但是我现在已经认知说这个都是唯识所现的时候,慢慢我的执着的概念就会减轻。 讲一个更浅显的例子,上次师父讲说,当我去逛街认定这是一个LV包包的时候,那个 Lv包包在你心里的观念跟一般的皮包,那个概念完全不一样,当你认定它是一个LV包包之后,你的整个附着价值观,还有当然你说师父我不喜欢包包,但是这里另外例子,看你喜欢什么嘛。(你说)我喜欢车,但是你认定这一台是你想要的那一种的宝马什么的,你的整个价值观,你的概念整个就附着上去,它就变成一种吸引了。 如果有一个人把一台很烂的车子,里面根本都坏掉了,然后外面把它弄到好像是最好的兰博基尼还是什么的跑车(的样子),你看到这台是最好,你会不会把整个这种概念附着上去?一旦你认定是这样的时候,你的整个贪嗔痴烦恼就是缚上去。现在你打开一看,这根本是一台破铜烂铁,你这时候对它的执着会有吗?没有,你很想踢它一下,赶快马上弄走。这样知道唯识的意思吗?唯识的意思就告诉你,当我们附加我们的唯识所现的概念跟东西上去了,所以就会去缚著它。那么现在就告诉你说,其实这些不是那么真实,都是内心所现出来的,这时候你就会容易把它放掉。那么相没有再吸引你的力量了,你的能取就没有了,这个就是唯识。 所以中观比较直接了当,但是唯识的理论是稍微复杂一点,但是两个同样都是告诉你怎么样?对象不实在,不能去执着,对象(的好坏)都是我们的附加价值观念上去的。 那么在思所成慧的阶段,你就是要养成唯识的行为模式,由唯识正见所引导的六度万行,在六度的实践中逐步与唯识相应。所以你现在知道唯识的理论,你能不能马上唯识所现,不要执着?你的知识上告诉你师父这样讲是对,我也愿意接受,问题是你能马上做到吗?不可能。 还要这样子一个过程,尤其是前面——因力、善友力、作意力、任持力,还要有这些慢慢的前进。思慧的重点在于任持力,变成以前养成一种,不但是思考而且是经验的,而且是行为上的,这种唯识的力量。29:00 <blockquote> <big>二、加行位</big> * 加行位的修持重点即「依定起观」亦或是称为「止观双修」。 * 在此位的行者必须具备两种能力。 —未到地定的能力(四禅最好) —慧学力上必须是思所成慧成就 * 加行的意思是加强火力,集中训练之意,在此位中,依定起观,加强火力,以期能断除烦恼。 * 此位的观行可分为(煖)暖、顶、忍、世第一等四个阶段,称为四加行。 </blockquote>加行位:这上个礼拜讲到这里还没讲,什么叫加行位? 加行位的重点就是依定起观或是称为止观双修。 如果在三慧,闻、思、修所成慧里面,其实这个加行慧是属于哪个慧?修慧。你要记得一件事情,闻思修三慧是我们学佛的一个过程,闻慧重于什么相应?观念、思维模式,思想的改造;思慧行为的改造,经验的相应;修慧,定中起观,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点。修慧就是重在于你要至少有未到地定的能力,叫做定中起观,这个就是加行慧的一个重点。 '''加行慧的修持重点:依定起观,亦或称为止观双修,在此位的学者必须具备定慧两种能力'''。 定力必须要到达未到地定, 未到地定师父不需要再讲了,因为前面已经讲过很多了, 四禅当然是最好,但是你再往上去的话,定力强慧力弱就很难起观了。 所以佛教里面一般来讲,都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面作观,而且四禅是定慧等持,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就佛教来讲,其实你不需要修到那么高的定了,你到未到地定你都有这个能力。慧学上,你必须是思所成慧。 所以你要止观双修, 你的慧学能力至少要到哪里?慧学要到什么慧? 定力要到未到地定,慧学要到什么?思所成慧。闻所成慧还不行,闻、思、修三慧,修慧就是依定总起观,但问题是说你的慧学力如果不够,你定中没办法起观,你的慧学力要到什么程度?思慧。 有思慧的能力,然后跟未到地定整个配合起来在定中起观,这样子就叫做修所成慧,也就是这里讲的加行慧。 问:怎么知道自己到达了思所成慧? 师父:基本上的判断方法就是说,比如说你中观或是你的唯识的概念不但很清楚,而且你在行为上都是这样子的配合的,什么叫做都是这样子配合?比如说观念或是行为上配合,比如师父现在告诉你说偷盗是不对的,你知道偷盗不对,告诉你说捡到东西你占为己有的话,那个是错误的。 问题是有一天你在路上捡到100万的时候,如果是一般的人,他一定会经过一番的思考,当然你在观念上会你在知识上会觉得这个不对,但问题是有没有把它据为己有的可能?机会很大,但是如果你是闻所成慧的能力,你正见养成,也就是说你在观念上你根本不可能把它占为己有,很自然而然地你会觉得说这个东西不是我的,就应该归还给原来的人。那么在思所成慧就是说,他不但会这样,而且马上会有具体的行动,也就是他行为上一定是配合观念的。 比如说,中观的缘起性空来讲,你一定会很清楚明白,而且会确认「一切法缘起,一切法无我,一切法空」,而且你的行为也是会配合这个样子。你的行为配合这个样子,你会不会干出一些违反五戒,杀盗淫妄的事情?你几乎没有这个机会。理论上有可能,因为你还没有断烦恼,但是就现实的经验来讲,你不大可能再去这样子做。为什么?你的行为已经配合一切缘起性空的这样的一个概念,而且观念要非常清楚,而且简洁有力,当然这是经验上的一个问题了。 师父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刚开始学开车,你碰到很多状况的时候,你的脑袋是会慢,你的思维反应会很慢。比如说我要右转的时候,我是要先看后面还是要先看灯,还是要先打右转灯还是怎样,你是不是会很慢?在那边想在弄才能搞,所以刚学开车的时候,车子一定会开到一半停下来,为什么?因为你反应不过来。你是经过思考的,不是直接的,但是你开了十年的车,你遇到任何状况的时候,你需要再去思考吗?你车开开,遇到红灯了,你是不是马上去踩刹车?而且你开开,看到这边有一个30公里的限速,你会不会去再去思考说这个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我知道这个是什么,我是不是要慢下来,需要吗?就不用去思考,你就很直接的反应就是这个样子。 闻成慧就是说,你就认定说我一定非得照着这样去做不可,但是到了思所成慧的时候,你的观念就一定会配合你的行为这样子去做,都不需要再去思考我是不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如果你学唯识,学到了那个思所成慧的时候,唯识的观念你一定非常明白清楚,而且你认定就是这个样子,不是知识,而是经验,你就认定是这个样子。 Hk:但是我觉得,因为你毕竟不是在定中起观看到真实的,所以你还是有个信在那里。 师父:一个相信,而且这种相信不是因为人家讲就相信,是经过你深刻的理解之后产生的信,所以这个叫做正信。因为你还没到这个经验,师父有时候跟你讲,你也很难理解。 只有就用车子,你开车跟初学,跟到你现在,你把它想想看就知道,你现在就等于是学车上的什么?你开车等于是开车上面的思所成慧,你想想你刚开始开车,很多环境都很慢,然后还要去思考叫做什么?叫做初学的时候是怎么样?你初学的时候那时候你知识知不知道?教练跟你讲你的考试都没问题,那只是知识,你去考路考?要考卷你考很高,等于你会开车吗?不是,你也知道方向盘怎么打,你都懂,但是等于你会开车吗?不是,(问:所以你那个路口就等于是闻所成慧?) 路考等于闻所成慧,到了你十年后,你都不用再思考什么,很自然而然就知道身体就会自然配合去做什么,那个叫做思所成慧。 比如说煮菜, 煮菜有没有人烧了一口好菜,不是烧了一手好菜,是烧了一口好菜,他头脑记忆很好,他常常去翻(菜谱),然后告诉你这个要先切姜,然后再放什么油,然后加多少,然后加盐巴不多也不少,然后讲讲你叫他去煮他不会。有没有这样子?会,那就是知识而已,他可能很聪明,去看食谱看了一堆,然后很聪明背了一堆,然后过程什么他都懂,你问他他都知道,问题是他没有真实的烧过。你叫他现在开始做,锅到底要多热才可以,油到底要怎么样他真的就不懂了。 闻慧就是说他会烧,他观念都有,而且他会烧。思慧就是说你也不用思考,什么冰箱一打开噼里啪拿出来,也不用下去看食谱什么,全部是今天拿来啪啪啪,盐放多少都清楚,一下子出来了,所以这个东西闻思修就必定是这个历程。 Hk:那师父你如果是你自己知道你是在思所成慧了吗? 师父:如果到了这样子的话,你没到你也会悟解,但是到的话你应该多多少少会知道,因为你的知见观念很清楚,人家随便跟你讲一个错误的什么东西,你不会去动摇。 Zr:您说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和《瑜伽师地论》里面本地分说的闻所成慧一样吗? 39.44 师父:一样的,基本上一样的,我们讲的都一样的。闻思慧,它的过程大小经典讲的都差不多。《瑜伽师地论》里面讲闻所成谛、思所成谛、还有修所成谛,就是在讲这个东西,它只是描述的比较细。 未到地定的能力,然后思所成慧。 因为你要有思所成慧就已经那种行为跟很深的观念,你在定中才有办法作观了,定中不是让你去做很详细的思辨,那已经是观念上再去用定加强而已。 你要有一个观念,就是定中起观的观,不是说叫你定中再去分析一个东西,不是。它是你本来就有这个观念了,是依定力来加强这个观念,你没有定力加强这个观念,你没有办法真正断烦恼。 加行的意思是加强火力,集中训练的意思,在此位中,依定起观,加强火力,以期能断除烦恼。 这就是这里的特色,定中起观。 然后此位的观行可分为暖、顶、忍、世第一、四个阶段,称为四加行。 所以四加行就是指这里的暖、顶、忍、世第一,而且都是在定中起观。 这四种加行在《俱舍论》里面有没有?有,其实瑜伽行派基本上是从阿毗达磨过来的,他是大乘,他吸收很多阿毗达磨的观念跟经验,所以他立的也是暖、顶、忍、世第一,只是他观的不一样。阿毗达磨是观四谛十六行相,唯识是观能取、所取,然后能取、所取空。 这四个在观的时候不大一样,后面我们慢慢来讲。 你会觉得说,我们都不还没到这个境界,但至少你要知道,你如果不知道,很多人会觉得说太遥远,问题是你如果清楚知道这些,你就不会走错路。不然哪一个出现跟你讲说我懂,我是活佛再来,我是菩萨再来,然后跟你教一些错误的东西,你会以为真的。你要懂这些,你至少会知道说根本不是这个样子,所以你如果会分辨佛法非佛法,你的观念就已经算不错了。 <blockquote><big>1、煖(暖)</big> * 理论: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 * 先修止到未到地定。 * 明得三摩地:智慧初行 * 观境:四寻思,四事不可得 —名:事物的名称 —义::事物的内容 —自性:事物的特性 —差:与其他法的差别 <big>2、顶:</big> * 观境更深,唯识无境之理勇不再退。 * 明增三摩地:智慧增长。 </blockquote>第一个理论: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 先修止到未到地定。先修止到未到地定,不是说你那时候再去修,而是你平时就要训练打坐,比如说你可能训练十年二十年,然后慢慢有到未到地定的能力, 所以要先修止未到地定,然后这个时候就开始作观,但是这时候就是所谓的止观等持,止观等持的时候,这时候就叫做明得三摩地,是智慧的初行或智慧的初得。 这时候止到未到地定,观要观什么?观有四种寻思,观四事不可得,而这四种寻思,四事不可得,不是这个时候才去思考,这四事不可得是在你在学唯识,平时就是要去思考养成观念,这时候只是依定在增强他的观念而已。 所以定中起观,不是观一些你从来不知道的东西,定中起观是依定来加强你本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深刻的东西,但因为不是定力,所以没办法真正断烦恼因为力道不足。所以依定起观就是说,依定力来加强你本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深的这种观念,然后用定力更进一步来加强它,这样才有断烦恼的可能。 这时候观四事不可得,名、义、自性差别。 事物的名称,事物的内容,事物的特性,还有以他法的差别。为什么这四事不可得?名、义、自性差别,这个差有差别,为什么这四事不可得?你现在没办法回答我的问题,表示你的唯识观念不够,你就没办法修观。 当然了还早了,师父当问你很多东西的时候,你要因以外有一个客观的事实,会不会 我们一般都觉得说,我们认知到的对象, 你看我们认知到对象 比如说你看到桌子看到椅子看到Lola,是不是都有这些内容?我看到一张桌子,名称,英文叫做table,名,中文叫做桌子;那事物的内容——义,事物的内容是什么?具体的有一张桌子;那么自性,桌子的特性到底是什么?就是说桌子的特性是给你做什么用的,可以吃饭可以写字的,反正桌子就不是给你坐的就对了。 反正桌子就是不给你座的,桌子可以用来吃饭,你可以写字,可以用来打电脑,就是不是给你座的, 也不是叫你拿来当柴烧的,你能不能把桌子当柴烧?可以,但问题是桌子本来的用途跟特性,是不是给你拿来烧东西的?当然不是。这个就是他的名称、内容、事物的特性,很多事物都有它的特性。锅子是给你干什么用的?煮东西用的,锅不是拿给你拿来当武器用的,你说师父我可以拿来当武器,但是这不是它原来的用意,这就是它的特性。 接下来,'''差:就是与他法的差别''',就是对比。 刚刚是说这个东西本身它的特性是做什么用的,或是它是什么,现在就是跟其他东西来对比。比如你桌子可以跟椅子拿来对比,它们有没有差别?有,就是它与他法的差别。 我问你,你一般对对象的认识,是不是都是做这些的认识,都是认识这些东西,这个东西的名称。 师父心里想说我要一张桌子,然后我看到他,然后眼睛动两下弄,他知道我在干嘛吗?不知道,除非说两个默契非常熟,事先讲好了。事先讲好师父摸摸耳朵就是要桌子,拍这边就是要椅子,但是这个也变成一种语言,但是如果没有讲好,我随便动一动,他知道我要干吗?不知道。那我要桌子,我是要跟 Hk讲说,你拿一张桌子来,这个桌子就是名称,那名称有没有相对世俗的用意?有,至少名称我跟他讲桌子,他不会去拿椅子了,有它东西的相对。 还有事物的内容:桌子,有没有具体一张桌子在这里?有。你不要去违反世俗的道理说没有,明明桌子你跟我说没有。 那桌子有没有它的特性?你跑来问师父说师父你要桌子做什么?因为我要坐,你说师父,你要坐你应该叫我拿椅子。 还有差别:我叫他拿桌子,因为他知道(二者的不同),所以他不会跑去拿椅子。 如果我叫一个小小的小孩,他或许知道名称,但他可能不知道东西,比如说叫甜甜说,你去拿桌子,他去了,他可能不知道拿什么。为什么? 他分不清他的差别,他可能不知道他拿什么,小小的小孩他去,你给我拿, 他可能听过,但是去了之后他可能没办法分辨到底是拿哪一个,尤其是两个长得很像的时候。 现在问题在哪里?在于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跟判断都依于这些,而且我们都认为这一些是离心外而事物本身特有的。桌子,我一定认为说桌子它有名称,有内容,有它的特性,然后有跟它的差别,这个是客观确实存在的,这样的话我就有真实的概念在里面的。既然有,就叫做相,我就能去取,我就执着它,会取它这个东西了。 就像师父举的例子,你说我执着一个桌子干嘛?当然这个比较微细,但是如果说那个是LV包包,你就很容易知道说执取的观念在哪里。现在唯识这里(的四寻思)告诉你怎么样?他告诉你这四事不可得,为什么这四事不可得?因为它是相识,既然是相识就是(阿赖耶)识所现的,根本不是离心而客观真实存在在那边的,它是唯识所现的,这个就是要先破除你的相,先破除你的所取。告诉你,你看到这些名、义、特性自性、还有差别,都是唯识所现出来,是我们自己去分辨他,认知到,然后执取有这样的东西,其实这些都是唯识所现的,你要先观这样子,第一步,这四事是不可得的,因为它是唯识所现的。但这些道理不是说你这时候才去想,这时候在定中不能做太多的细节分别,只是加强观念而已。加强这四事是唯识所现的观念而已,这些道理在哪里学?你现在平常都要学。 Hh:这个名称和“暖”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叫“暖”? 师父:暖的意思,他重点是你开始打坐开始作观了。所以你看加行位——暖、顶、忍、世第一,你看加行的意思是'''加强火力,集中训练之意,在此位中,依定起观,加强火力,以期能断除烦恼'''。既然是加强火力,它是比喻,好像说你开始起火,热的火上来,水,它不会一下子马上沸腾,它开始变,温度慢慢开始暖。也就是说你打坐之后开始起观,你慧力已经慢慢开始起来,所以叫做加行,所以加行的第一步好像用火在煮东西。第一步一定会先经过暖,是一个比喻。 所以师父为什么一定要画白板?因为唯识的说法就是说,你的唯阿赖耶识现出见跟相,然后变成能取所取,两个是有很深的互相吸着的作用。所以你在修行的时候要打破他们这个链,只要其中一个不见了,另外一个一定会不见;其中一个出现了,另外一个一定会出现,所以他要打破这个链,打破这个链他要先从所取,也就是从相识去破。所以他现在第一步在暖的时候,依定开始观的时候,他要先观境无所得,为什么境无所得?因为是识有所得,为什么识有所得?因为境是由识所现的。这样一旦对象破了之后,你这个能取那也不见了,所以到时候变作连识都是虚妄的,他是这样子的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观下来,所以它现在这个阶段都是在观境空。也就是他根本的理论是依识有所得,然后他是什么?观境无所得生,重点在于识有得,所以境无得,也就是说你看他现在在观这四寻思,这四相——名、义、自性、差别是什么?都是空的,都是虚妄的,为什么?因为它是识所现的,既然是识所现,这个境就虚妄的。 第二个,'''顶位:观境更深,唯识无境之理,永不再退。''' 也就是说你在这个地方(暖),你的唯识之理,老实说依定来讲的话,你还会进进退退,但是你如果进一步到顶位的时候,你唯识无境之理就不会再退了。 也就是说暖跟顶差在哪里的?暖是刚开始起步像爬山一样,那么为什么这个叫顶?就是说你依定作观已经到了(像)爬山,已经爬到最高了,你爬到最高你就不会再往下滑了。你从暖到顶的中间都是在爬山,有没有累了会退下来的可能?都有。你骑脚踏车踩踩踩,然后上坡踩到一半累了,你会不会滑下来?有可能,但是你踩踩踩终于爬到顶了,你就不用担心了。所以这个“顶”的意思就是说,你对这个四寻思唯识无境的观境,已经很深了,已经到了虽然你还没断烦恼,唯识无境的理论不会再退,这个时候的叫做什么?明增三摩地。你看(暖位)这个叫明得,因为是智慧初得,然后这里叫做明增三摩地,是因为智慧增长。 明增三摩地,是指智慧增长56:30 <blockquote><big>3、忍</big> * 唯识无境的决定智生起来,四如实遍智 * 入真义一分三摩地 * 三位: —下忍位:所取境空 —中忍位:能取心空 —上忍位:二取空,但还有空相在 <big>4、世第一:</big> * 上忍位无间入世第一法除去空相,入见道 * 无间三摩地 * 四加行又称现观边 </blockquote> 继续下来,到了忍位: '''唯识无境的决定智生起来,四如实遍智'''。 继续再下去到了忍位的时候,唯识无境的决定智,智慧已经生起来了。刚刚只是还是观而已,现在真实的智慧已经生起来了。 这时候有四如实遍智。四如实遍智的“四”是指哪四件事?名、义、自性、差别。因为前面只是在观而已,然后慢慢让这个观念越来越深,到这个时候智慧真实的出现了,也就是那个唯识无境之理,已经不只是道理而已,而是变成你的真实智慧了,这时候智慧已经生起来了。这时候叫做入真义一分三摩地,为什么叫真义一分三摩地?因为已经渐渐跟真实的智慧相应了,可以断烦恼的智慧已经开始相应了。 这个时候有三个阶位:下忍位、中忍位、上忍位。所以它(加行位)整个的关键在于“忍”,忍是指智慧真实的生起。 他的真实的智慧生起在忍位,他这个是关键。 下忍位,刚开始的下忍位,因为它还是在观所取的境空。也就是说四如实遍智,所取的境空,为什么?因为境依识所显,所以还是在观境空,叫做唯识所现。 那么到了中忍位的时候,你现在要记住一件事情,这里不是说能所取两个结合在一起吗?境空所取空,那能取呢?能取也相对空。但是能取相对空,道理上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在观行上你还要作观。因为道理理论是这个样子,但是你在真实的作观的时候,你必须先破除一个。你也知道说这个东西(相)必须断,(这个见)也必须破除,所以能取空所取也毕竟空。因为它要破除这样的一个关系,所以他先观所取空,进一步观能取空,跟道理相应,道理是这样子,但是你的心还没这样子。他必须这样作观,跟道理相应,然后这样子才能变成所能取所取二空。 第一个你观境空的时候,它能取慢慢力量也不足了,如果你一直执着相是真实的,你这能取心就一定很强,一直去执着。那么现在你这个境已经被观空了,这个能执着的能力,他的力道已经慢慢不见了,这时候再加上你去观它空,在定中,那是不是很容易就破除掉?所以变成二空,能取所取空。 所以在中忍位的时候,进一步观能取的心空。我告诉你,你现在这个能力你绝对没办法观所取空,没办法观能取空,因为(见、相的)力量还很强,因为你这个境还没空,你的心就不会空,所以两个还有很强的吸引,理论上知道了,但是有时候你很难做。但这个时候在定中你已经观到境空了,境空了,你的这个能取力道会不会很强?不会的,已经慢慢落下来了,这时候你再去观它空,你就很容易破除它的执取。 到了最后上忍位,就变成二取空,能取、所取空。唯识所现出来的能取所取二空相,都是空。也就是说你不会再执着外面真实,对执着的心,你也很清楚了解这是一种染污。 但是到上忍位的时候,它虽然二取空相,但是它最后的这个二取空的空相还在。也就是说这么最后一点点的二取空的空相的概念还在。到最后进一步,如果你把二取空相遣除了之后,就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世第一。 4、世第一:什么叫世第一?世间的凡夫心最高的叫世第一。也就是说这个是最后的一个凡夫心,你二取空相一旦破掉之后,下一刹那就进入(见道)了。你看,'''上忍位无间入世第一法去除空相,入见道,这个叫做无间三摩地'''。因为你世第一下一刹那就是见道,见什么道?见真唯识性,这个时候已经断除根本烦恼。哪三种根本烦恼?三结,身见、戒禁取,还有疑。这里面以身见为主,身见就是师父常讲的我执见,最根本的我执见就是见烦恼里面的。我执见是最根本的,就是讲我们有无始以来认知有一个'''我''',这个东西破除,这个叫入见道。那么如果是在二乘的话,那就是初果,但是这里讲大乘那就是初地菩萨,所以这个也不是随随便便你可以达到的。但是我们在认知上是可以认知「唯识无义」的,但这只是说在观行上会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而且你看,它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都跟你讲得非常清楚,它比阿毗达磨俱舍论讲的更细,但是这里讲的稍微没有那么细,但是它的细节上,其实也告诉你过程是怎么样子。而且他的理论就是师父讲的,一定要记住,阿赖耶现出来的能取、所取,二者自然而然两个会吸引在一起,你要是破除掉一个(相),另外一个力量(见)就会无所着落了,这个就是唯识的根本关系。 唯识在定中作观心的话,到了这里如果你能真的观成的话,无始生死的烦恼,告了一个段落。但是话讲回来,现在师父一定要告诉你们唯识怎么回事,所以说是没办法达到你们要认知到,你的观念才会正确,才不会是被一些胡诌乱说的跟你讲他开悟了,他教你一些错误的方法。 这个'''四加行位又称作现观边'''。为什么叫现观?现观就是当下没有隔绝的见到诸法实相叫现观。因为经过这四个才可以达到真实的现观,真实的断烦恼,所以这四个就叫做现观边,因为它在它的边缘,经过了四个就真的进入现观了。所谓的现观就是真实的智慧,观察到诸法真实相貌,就是般若了。(问:他在世第一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是开悟了?)还没有,还是世俗心。上忍位无间入世第一,去除空相之后才入见道。 什么叫做无间?世第一这个无间三摩地,世第一后面没有任何间隔了,世第一的下一刹那才是见道。所以'''为什么叫世第一?世俗心的最后一刻''',或者是世俗心最高的叫世第一,所以世第一还没见道。世第一后面就是见道,世第一下一刹那就是见道。 所以你看,上忍位他的空相还在,它空相去除的下一个刹那就是见道,这个时候可以叫顿悟了。但是前面这个时候是见了,但是现在这个刹那下去,悟就是顿悟了,但是这个过程上是渐渐的观的,他不是一下子就断了烦恼,但是从世第一法到下一站那个是顿的,没错。 三摩地就是定的意思了,这里是指胜义定,因为它三摩地指的都是怎么样?你看这几个三摩地它的特性都是什么?三摩地是所有定的通称,任何定都可以成为三摩地,它是最广泛的称呼,任何定都可以称作三摩地。 那么定它有两种,一种叫做有漏定,一种叫做无漏定。有漏定就是所谓一般的四禅八定,因为修那个你可以得四禅八定,可以降伏欲界烦恼,但是修那个没办法断烦恼。那么如果你依定起无漏观,或者依定起真实的慧观,那个时候止观双修的这种定,我们就叫做无漏定。所以无漏定它都不是单纯的定而已,它都是依定起观。这种观不是一般的观,不是观什么地水火风的,把水观成地的,不是那种,是跟诸法实相相应的,观无常也好,观性空也好,或者是这里「唯识无义」也好,这种因为是无漏慧生起的,所以它叫做无漏定。 这里的三摩地,我问你是有漏还是无漏?当然是无漏的,因为它随顺于胜义可以断烦恼的,目的都是断烦恼。所以这里的三摩地的意思是定,是指无漏定,就是止观相应的定。(问:但是这个定是在未到地定上的)?对,在未到地定。 定,它的根本体性,你说你依初禅,它的根本体就是初禅,为什么?因为它相应的是无漏慧,这时候就叫无漏定。所以有漏、无漏,有漏定它基本上就是一般的四禅八定,因为他没有做慧观;无漏定一般都是说依定起观,跟无漏慧相应,这个就叫做无漏定。如果你依初禅起这个观,那时候的初禅就不是一般的初禅而已,它是跟无漏慧相应的,这时候这种三摩地就叫做无漏定。如果你是观这样子的话,这个叫做入真义一分三摩地,它只依它的慧观来取名称的。 问:也就是说在未到地定,也可以见道,是无间三摩地? 师父:就是你如果从头开始都是依未到地定的话,你也可以到世第一法,你从未到地定初禅、二禅、三禅,乃至到无色界的空无边、识边处、无所有处、都可以,非想非非想不行。但是后面这三个(定)很难(作观),四禅是最容易(作观)的,未到地定也可以,但是比较难,因为定力还不足,但是可以(作观)。 Xy:无间三摩地是不是跟俱舍论讲的无间道一样? 师父:有一点相似,但是它细节上还不大一样。它这个无间三摩地是指说世第一法,它为什么叫无间?因为世第一法接下来是见道了,中间是没有间隔的,所以它叫无间。它跟见道是没有间隔的,下一刹那他就是见道,所以叫做无间三摩地。不会说世第一法它后面还要经过什么什么,都不用,下一刹那就是。 Zr:我想问,这三摩地,比如说入真义分三摩地,这和《瑜伽师地论》里边的非三摩驷多地,有没有相同的意思? 师父:有相同的意思。 Zr:如果你要是看三摩驷多地后边,有心地、无心地。 师父:因为《瑜伽师地论》,前面它本来就是要讲各种定的,这样他讲的比较细。 Zr:这个是根据定的能力来分,还是根据慧的能力? 师父:这个地方根据慧的能力来说的,你讲《瑜伽师地论》,因为它分得很细,有些是依定的能力,有些依慧的能力。你还要去分别你讲的到底是哪一个。佛教里面讲定,不同的定,它有时候依定力来分,比如初禅、二禅、三禅,它的一二三四是依定的能力来分的。但是这里的无间三摩地,你看入真义(一分三摩地)跟无间(三摩地),两个都讲三摩地,后面的三摩地意思就是有定的能力,但是他前面讲叫入真义分,一个叫无间,它的差别在哪里?差别在慧。未到地定是依定力来讲的,这里的三摩地,意思就是说后面还是定力,但是前面已经定义它定的特性是什么?它是跟慧相应的定,所以这里还不是单纯的定而已。 所以你如果说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然后空无边处、识无边处,这些都是定力的深浅。前面的入真义(忍位),什么明得(三摩地——暖),明(三摩地——顶)都是依慧力的深浅了。因为它这里的定是无漏定,是慧相应的定。 Zr:见道位,要是相当于十七地里边的哪一部分,有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师父:十七地,其实任何一地他都可以生起无漏慧的,只是他从头到尾要讲的比较细一点而已,因为他太庞杂了,要讲要慢慢跟你讨论才可以。 它根本道理就是这样,但是你在细节上你可以分析很多,比如说闻思修慧,师父就很简单的讲过。但问题是《瑜伽师地论》它十七地,整个一地他闻慧跟思慧在讲,各分开来一地在讲,那好几页在讲。细节上可以讲一个学期,但是重点就是这些重点。(问:说三摩地一般都是说是慧?)不,三摩地是定,所以三摩地它是所有定的通称,任何定都可以用三摩地来称。它有些定的某些名称只适用于哪一些,有些它的范围就广,像三摩地这个名称,它适用于所有的定,任何定都可以用三摩地,但是如果你讲禅定,禅定这二个字,你讲禅定的话只适用于什么?色界的四个禅——初、二、三、四禅,只有这四个能够产生成为禅定,上面(无色界)的那些就不能称为禅定,但是都叫做定。 《俱舍论》上次师父有讲,定分成好几种名称,从它的不同特性能分成好几种(俱舍精要P299) 【佛教中關於定有各種不同的名稱,它們主要是根 據定的不同特性和功用而命名的。主要有: 一、三摩地 它是梵文 samādhi 的音譯,又譯為三昧、三摩提 等等。義譯為等持。「等持」的「等」是平等之義。 「平等」有兩種解說,第一是指身心的平等、平衡, 即身心的輕安;第二是指心離沈掉而平等,不沈不掉 即為平等。「持」是攝心之義。「等持」是平等持心 於同一所緣上轉,也就是將心離於沈掉,而平穩地在 同一個所緣境上停留一段時間。「三摩地」可說是一切定的通稱,通於一切有心無心等各種定。不過,「三 摩地」此名稱更重於表達攝心集中。 二、禪那 是梵文 dhyāna 的音譯,簡稱禪,義譯為靜慮或 思惟修,特指色界四種定。禪那的特點是以能觀為主, 於定中能起思惟、能慮。其中又以第四禪止觀最為均 等,所以依第四禪是最容易起觀或引發神通的。 三、三摩缽底 是梵文 samāpatti 的音譯,義譯為等至,即平等 能至,攝心一境離於沈掉,久之即能到達定的境界。 「三摩缽底」更重於表示到達某種境界。 四、三摩呬多 是梵文 samāhitā 的音譯,義譯為等引,即平等能 引,心離沈掉而平等即能引發定的功德。此名稱主要 是以能引發定的功德而言的。 五、心一境性 梵文 cittaihāgratā,是定的自性,即是前所說的: 「定謂善、一境」。 六、奢摩陀 梵文 śamatha 的音譯,又譯為奢摩它,義譯為 「止」,即攝心於一境。是以修習的過程來命名。開 始修定或修定過程都稱做「止」,成就了(至少到 未到地定)就稱為「定」。奢摩陀又常和毘婆舍那 (vipaśanā)合稱為「止觀」,即修止成定,修觀成 慧(修所成慧)之意。 七、現法樂住 是指四禪的根本定所引發的現前法樂,是從果立名的。 】 唯识已经讲完了,唯识的观行到这里为止,那唯识也花了几节课?五六节课。那星期五摄论已经上了多久了,都还在讲唯识,所以你看要讲简单的可以,要讲复杂的可以,你看讲简单的六节课,可以把唯识的重点讲完,讲简单的这本书可以把唯识的概要讲完,但是你要讲复杂,师父可以讲十年的唯识。当然你说那要复杂、要简单,基本上先把概念学起来,然后再来讲细节,因为不管它再复杂,它的基本概念就是这些。你讲唯识无外乎讲什么?三性三无性,三性里面你谈依他起性一定要谈什么?一定要谈阿赖耶,谈到阿赖耶一定要谈什么?一定要谈种子。唯识谈来谈去,就是阿赖耶、三性、三无性,「唯识无义」,就是在谈这些。你说我知道,难道这样真的懂了吗?还没了。有了这个概念之后你就细节上慢慢再去学,先知道这片森林长什么样子,从地图上看,然后宝藏在哪里?你能不能地图不管,跑进森林就开始东摸西撞了,除非你运气非常好,不过不可能有这种事情。你先把地图抓好说,原来是长这个样子,然后宝藏在大概什么位置,我们在大概什么位置,你就容易找了。 你们去漠里面有没有,很多漠很大,你要是第一次去的话,除非说你去好几次记起来,你第一次去的话,你是不是常常要去有一个东西上面有地图,然后一眼然后你就知道我现在去哪里,你是把它摸熟了你再去走。 所以唯识师父就是说这本书还有现在这个成佛之道里面的几堂课,就是先把他的概念讲清楚到底是怎么样,清楚以后有兴趣的话,你就星期五的唯识可以继续上,你细节上懂得越多是越好。因为修行这条路,绝对比你看过的任何世间上的地图更复杂,这个状况下你是懂得越多是越好,观念会越清楚。 Zr:唯识五位出自哪部经,哪部论? 师父:都有,《摄大乘论》里面就有,《成唯识论》里面都有,《唯识三十颂》也有,《瑜伽师地论》里面好像没有提到,但是成唯识论到摄大乘论,还有唯识三十诵全部都讲这五位。 这个应该就是在摄论的时代立出来的,师父的认为是阿毗达磨把它的次第拿过来,《俱舍论》里面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毗婆沙论》里面也有。 Hk:这个忍和我们讲的忍辱一样吗? 师父:也有点一样,性质上一样,内容上不大一样。为什么说性质上一样?两个都是指知见上深刻的认识,只是这里讲的忍的知见上认识,他是在定中。那我们什么布施那个忍辱,其实那个忍师父以前讲过,他也是怎么样?也是深刻的认知,但是不需要在定中。那个只是一般知识上的认知而已,那个不一定在定中,你在定中也可以,但是这个专门指在定中,而且他认知的是无漏的智慧,这个重点比较在于那样。1:20 第三个,真常唯心 是大乘的第三个系统,第一个叫中观,第二个叫唯识,第三个就叫如来藏。中观叫性空唯名,唯识叫虚妄唯识,第三个叫做真常唯心。 [[File:反反复复.png|thumb]] 它的梵文叫 Tathāgatagarbha,上面图这个是什么?鸡蛋。谁告诉我为什么会出现一个鸡蛋?不管你有没有学过真常唯心,为什么里面会是一个鸡蛋? 有只鸡生的鸡蛋,跟这里意义好像不大相关。你要猜很难猜的,不是有蛋黄, 这里面有什么?这尊是什么?当然是佛,你可以讲鸡蛋也可以,或者说包裹着佛陀。里面有佛,不是佛像,这个佛代表真的佛,里面有佛,这个就是真常唯心的根本概念,根本想法,根本思想。然后这个佛怎么样?在里面不见了,这个要表达什么?佛性。每个众生都有,但是潜藏深藏在里面,被我们的烦恼贪嗔痴给盖住,这是真常唯心的根本理论。 众生本来是佛,或是众生佛性本具,但是为贪嗔痴客尘所染,所以把佛性给盖住了,不是把它染污。跟唯识不大一样,不是把它染污,因为佛性你染污不了的,把它给盖住了,让他没办法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就成为众生。 所以叫做众生本具佛性,或者是叫做众生如来本具。所以有人讲了一句话,众生是未开悟的佛,佛是已开悟的众生,为什么?因为我们有内在的佛本具,这是根本的真常唯心,或者是如来藏''Tathagatagarbha''的根本理念跟思想。 讲的白一点了,众生本来是佛,但是贪嗔痴烦恼把它覆盖住了,所以我们就是众生了。既然这样子,成佛怎么办?去除覆盖的这些杂染的东西,显现出里面本来的佛。所以有人又讲众生一分不减,成佛一分不增,为什么?本来是佛,你在众生时候你没少掉什么,你成佛你没有多加什么,所以叫《不增不减经》,你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就是这样一个理念跟特性。 讲到这里又想到一个故事,哪一个故事? 有人听师父讲听很久了,可能一下子就知道师父要讲哪个故事。提示一下跟禅宗有关的故事, 六祖跟神秀师兄,跟这个有什么关系?他师父(五祖)要把法看要传给谁,看谁悟性比较高,然后就叫他们把内心悟到的东西写在墙上。那么第一天他的师兄神秀和尚是公认的,神秀和尚当初是国师,而且他的各种能力很高的,你们不要被后面的文献给弄到他好像一无是处的样子,不是,而且当初他的声望德望慧能还高。那么他晚上偷偷的去写什么?因为他师父说,叫他们不要白天写,晚上去写。他写的什么?身如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身如菩提树,心为明镜台,跟这里有没有关系?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保持我们本来的佛性。所以神秀和尚他是佛性思想的,他告诉我们,身跟心本来就是菩提跟佛性,就是佛性本具,但是我们要把它擦干弄干净,让他佛性显现出来,那就是佛了。那么第二天慧能就跑去写什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跟这个思想就有他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他后面会融合了。所以你要知道说其实两个,一个是从这里(如来藏)入手,一个是从般若中观的入手,有它的不同特性,这样知道师父讲什么,也知道为什么会提到那个故事。所以神秀大师有没有根据?有,《楞伽经》在里面讲这种东西,在讲这种佛性本具的。 Xy:师父给讲一下范文 Tathāgatagarbha这个字。 师父:后面会讲。不过先讲一下没关系的, ''Tathāgatagarbha'' ——翻译他是如来,''Tathagata''是如。''garbha是来''。''garbha''很有趣,''garbha''范文是来。在巴立文,因为他有字尾变化了,所以巴利文的什么皈依,他就说向于佛,来向于佛。所以这个是来的意思,他如果加一个a就''garbha'',这个是来的意思,所以这个上面塔就是 ''Tatha''是来,这个是''gata''是去,''garbha''就是来。 所以英文讲fast coming,如此而来,这个叫做如来。''gata''是胚胎的意思,所以叫做如来在胚胎里面,一般翻译成如来在缠,如果来在缠,我后面还会再讲。 <blockquote><big>一、总说</big> 再说真常唯心系,这是依如来藏—如来界,众生界,众生界,自性清净心等为本依的。 如《如来藏》,《勝鬘》,《楞伽》等经,《宝性》《起信》等论说。 在印度及中国,这一系的弘扬,是比般若经论迟一些。</blockquote>如来藏思想 再说真常唯心系,这是依如来藏,如来界,为什么叫如来藏?其实如来在藏,或是在缠,缠住或是在缠,藏起来或是缠住都可以。如来界,众生界,众生界,自性清净心等为本依的。这是依真常唯心说,如《如来藏》,《勝鬘经》,《楞伽经》等经,《宝性论》,《大乘起性论》,这些全部都是在讲如来藏的,这一类系统都在讲如来藏,但是《楞伽经》又被列为唯识的,我后面会讲,为什么它又是唯识又是如来藏,我后面会讲。在印度中国,这一系的弘扬是比般若还要迟一些了。也就是说这样的思想在弘扬传开来,它的时间来讲会比般若经稍微晚。 所以在印度及中国的这一期的弘扬,是比般若经迟一些的,比较稍微晚一些。有这种思想,但是变成浅显的传出来的时候,它是比较晚一点,般若经是目前知道比较早的,传开来传统上是最早的。 Hk:《勝鬘经》这个鬘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师父:有一个夫人叫勝鬘夫人,以后我再慢慢跟你讲这个故事。 Zr:《宝性论》是什么样的? 师父:《宝性论》是如来藏唯一的论,叫《究竟一乘宝信论》,也是在谈如来藏的,而且这部分很重要。(问:是谁写的)?一个叫坚慧的菩萨,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只写了《宝性论》,但我们现在所流传下来的,他就只做这一部论。因为他在汉传的一些资料里面很少,我们只知道他写的《宝性论》,这个人他实际上的资料怎么样,我们不很清楚。但是他写的这部《宝性论》很重要,因为如来藏,它大部分的思想都是依经,《宝性论》是它唯一的论,那《大乘起信论》当然也是的,但是几十年稍微有点争议,但是《宝性论》确实是公认印度传过来的,是比较专门谈如来藏思想的论。所以基本上中观思想来讲,经论一半一半;唯识来讲的话,论多经少。如来藏的话大部分都是经,论非常少。如果你《大乘起性论》列进去,那就只有二部论而已,其他很多经,但是这几部都是比较重要代表性的。 回向!
返回
成佛之道 第九十七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