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成佛之道 第九十六讲”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成佛之道 第九十六讲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如源法师) 成佛之道-96 第五章 大乘不共法 我们来看唯识的修行,唯识大概都讲到一个段落了,那么唯识的修行方法,我们回到上面,唯识的修行理论这里来看一下。唯识的修行理论叫做转依,就是转阿赖耶的杂染种子成为清净种子。那么转依的过程上,要靠什么?要靠熏习,就是要不断地熏习善法,而且进一步要不断地熏习无漏法。什么叫善法?什么叫无漏法?善法就是世间的,有烦恼的善法的善事,这个叫做善法。那无漏法,无漏法就是出世间的清净法,是跟缘起无我相应的,或是空相应的。所以你要经过这样不断的熏修,你阿赖耶里面的杂染种子渐渐就会清净,所以你要成就,或是要解脱,要断烦恼,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要不断地熏习,不断地熏习。所以唯识学的修行过程,从凡夫到解脱,或是说从凡夫到成佛,就是从染到净的一个转化过程。 [[File:有漏.png|thumb]] 首先,我们有一个阿赖耶,然后这个阿赖耶被染末那,就是我执给染污了。那么染污之后,它现出来的就是有漏种子, 这个红色的都是有漏种子。 那么有漏种子一现出到我们的现象界出来,或者是我们的认识界出来,一现出来,就一定会有什么?会有相识有见识,这边的就是见识,这一边就是相识。 一定会现出相跟见出来,他一定会这样子,没有例外一定会这样子。 那么你看他现出了见分,这个就是内心,然后会现出一个外境。那我先问你一下,我们这边有阿赖耶,然后又有染末那,那这个内心指的是什么?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所以前六识这个内心就是见。 叫做见,又叫做能取。那这个所取就是外境,具体上是什么?色声香味触法。那么以及由色、声、香、味、触、法所构成的根身器世间,这些都变成是我们所取的外境。那么由清净法界,我们听经闻法或修行戒定慧三学的修行都是叫清净法界,这个都是叫清净法界。那清净法界,最主要的来源就是从透过听经闻法而来,是第一步。虽然听经闻法是第一步,但是它并不是最终的一步。你从清净法界听经闻法以后你要干什么?要修戒定慧,持戒也是熏习。持戒是不是熏习?也是,因为你是在降伏烦恼,禅修也是熏习。 你听经闻法,然后把正法的知见用在日常生活中去检视这个,你每反省一次,每思考一次,都是熏习一次。所以熏习之后就会从法界正闻这边熏进来,因为你内心听到了外面的这个法,佛法的境界,然后不管是听还是看,都是熏习。从外境这样子熏进我们的前六识,然后从六识里面进来,就变成了有一分的清净种子。那这一分清净种子进来之后,就会熏进阿赖耶里面,那阿赖耶里面刚开始我们听经闻法,就会有一分的清净种子在里面,虽然力量不大,但是它有潜在的作用,那力量不大,那你要怎么办?不断地这样熏习,你有贪嗔痴烦恼起来的时候,到了现象界,你要用我们所听到的清净佛法,把它转成清净的,然后熏进我们的内心里面,然后成为我们阿赖耶的无漏种子。 所以你只要听了清净法进来,虽然力量不大,但是它会慢慢慢辗转增上,会越来越强。比如说本来来师父这边听经,刚开始什么都听不懂,那为什么后来会听懂?熏习而来的,你力量越来越强,慢慢慢慢就懂了,慢慢慢慢你所懂的东西力量越来越强。所以你熏习久了之后,你会奇怪说,为什么我慢慢好像以前觉得师父讲得很深,很困难,为什么现在慢慢听得懂了,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这个清净法界现前的时候,你内心本来没有,熏进来的力量很弱,但是你现在里面已经有清净种子,清净种子现行,那会增强他的力量,然后力量就会熏进去,然后成为阿赖耶里面的清净种子。那这个清净种子下次再现行,力量就更强,就不断地这样子。然后染污的就把它转成清净,清净的现行你就让他增上,所以叫做未生的恶令不生了,已生的恶令其断;未生善要令其生,已生善要令其增长,这个是四正勤里面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讲这个阿赖耶。你还没生出来恶,你要用你的清净正法让他不要生起,生起来的恶你要干什么?用清净正法让他不要再熏进去了,熏进清净正法进去,但是你还没生出来的善,你要借由佛法的闻熏习让它产生出那么已生出来的无漏种子经过正法的熏习,让他更加强,然后再熏进去。所以就这样不断地,无始地一直熏熏熏,那么这个过程就是戒定慧的熏习, 我后面会讲修行上实际上怎么修, 这个就是基本的理论。是理论而已,实际上怎么做我后面还会再讲,到最后就会转染成净。 最后就会把阿赖耶转成清净的,那就叫做无垢识。这个就是后来的所成为的。你看这个白的就是清净的,那你现出来以后都是清净相,这个至少到初果以后,或是在初地菩萨以后,最圆满的就是佛。这个就是唯识基本的修行,叫做转染成净,转依的过程和理论。 空的诠释,这个上礼拜讲过,我们现在来讲这个修行方法。上个礼拜是讲到这里:<blockquote> <big>修行方法</big> * 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 * 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生 * 由识有得性:亦成无所得 * 故知二有得:无得性平等 结论:一切法空无所得</blockquote>上个礼拜Hh有解释的,你们还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是什么意思? Jq:看起来像是有所得,其实这是无所得的,那么外境是自己识心变现出来的。 师父:有点这个意思,但是你要知道他实际上抓得更精确一点,因为你是唯识,你随便讲几句都可以碰得到。你跟我说我们的一切都是识所生的,那当然也是可以是摸到是对的,但是它有它的次第。 Wz:意思好像有个所得,但实际上从境相来说是实际上就是幻化的,你没有所得的,然后再推回来,(等一下,等一下你讲清楚,你不要这样蒙混过关)。那个六识的话好像有个有所得有个什么,实际上它从境上来说,它是幻化的,它是一个缘起的东西,然后再推回来的话,依境无所得的话,所以他这个识也是无所谓。三心不可得,就这个意思。 师父:我跟你讲,你这样讲当然是有道理的,但不是这个的道理,我说你随便用一个唯识学的理论讲都好像有道理,但是实际上不是。这个唯识的修行过程,修习过程上面它有一个特点的,细节上师父的书(《唯识思想概观》)里面会讲,所以你们要看,89页,师父这边讲过,所以你们要回去看。 我们先来讲,「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12:40(师父画图) 这是阿赖耶现出来的这个现象界,一定有见,有相,一定是这样同时存在,它有相就一定有见。那么这个相好像是外境,这个见是六识,这个好像是内识(见)。就唯识来讲,因为是杂染的,所以他现出来这个相(外境)一定会有主动去吸引这个见的能力。这个叫做见,叫做相缚,为什么叫相缚?因为就唯识来讲,这个相是不是也是阿赖耶识现出来的?阿赖耶识是杂染的,所以现出来这个相是杂染的,所以这个杂染的话它本身就有让你染着的特性。 你看外面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本身它是客观的,这个东西没有让你染着的特性,但是这个有(相),为什么?这个是你内心的杂染现出来的,所以这个叫相缚。那么现在现出的这个见是内识,问题是这个见有没有染着?有。这个叫见缚,或者染着都可以。见本身就染着,相本身会引起染着,所以两个变成是双方的,那这样相跟见就粘在一起。所以你会染着,我们会执着LV包包,我会执着什么什么,就变成是怎么样?就唯识学的理论来讲,变成是说你自然而然会这个样子。 所以你不要听着师父讲以后回去要买LV包包,人家说你怎么那么贪染了?我们师父说这个正常的,凡夫都是这个样子,自然而然就会染着,所以你不能怪我。但问题是你如果不去察觉,不去解决,那问题就大了。如果你放任见跟相这样去染着的话,那我们的痛苦就是一直这样的绵延不绝的。现在你了解唯识要了解什么?就是要了解这个样子的一个状况,然后想办法去解决中间的这个问题。 因为唯识说这个是正常,是说凡夫的烦恼是这个样子来的,这样的凡夫是正常,但是我们既然学佛了,那不能就顺着凡夫去,我们总是要增长我们自己,不然来学佛,听佛法做什么?那么现在虽然说我们熏习熏习,虽然是熏习,但是在理论上你有一个基本的观念,就是说你怎么去打破这个关系?你理论上就是要这样理解,要理解唯识所见的。你现在要怎么去打破这个关系?16.10 如果这个(见分)是A ,这个(相分)是 B 的话,你修行上要怎么去打破关系?现在我们不是谈理论,理论在修行上应该怎么运用? 我说这两个(A、B)一定会同时,唯识要告诉你说,这个(A)当然是内识没问题,大家都知道,六识是内识,但是为什么唯识告诉你说,连这个(B)都是识所现的?因为我们会有相缚(B),是因为我们在身心,我们会自然而然的天生的把这个东西(B)当成是外在的,是离我们身心外在而客观实有的,然后会吸引我们,然后我们就会去执着他。那这两个(相、见)让你去观察,哪一个比较容易观察?(答:B 比较不容易观察),有没有人觉得A 比较容易观察? 以前师父有讲过四念处,四念处第一个叫什么?观身不净,观受是苦,然后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从哪里观起?从比较具体的身相先观察,他没有叫你一下子观心了,心比较难观察的,所以叫你都先观相,所以我们入手一定要先观相。 我问你,你是观内心的变化比较容易观,还是观外面的这些东西(容易)?外面这些东西的变化看得到,春夏秋冬、车来车往,花开花落,容易悟到无常,要从粗的先观。那么唯识也是告诉你说,这两个要从哪里先观?从B ,从相先观。那观相怎么样?观相是空,观相是虚妄,观这个相是唯识所现,观这个相是我们自己的遍计所执,让它成为这个样子的。 我们讲唯识讲半天,不管A 跟 B 都是识所现,但是你会认为说这个(A)识所现,我没有太大问题,但是问题是这个识(B)所现一般会比较不容易接受,也就是我们执着的所在。所以唯识会告诉你那么多理论,谈到最后是告诉你,这个东西是我们的相缚,是唯识所现而起的,成为的遍计所执,是我们执着的对象。也就是说当我很喜欢一个东西的时候,上次不是说你去观察它客观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后来你到最后你会觉得说,实际上都是我们附加上去的。你讨厌那个东西,你真正去平心而论,客观地去探讨他说为什么你们讨厌他?其实这个东西有一层的讨厌跟爱恨是你加上去。爱的时候就爱得要命,讨厌的时候就讨厌得要命,喜欢的时候就喜欢他,把他弄到最好的。当你疯一件事情的时候,喜欢什么的时候,好像其他都无所谓。 以前有一个居士,他喜欢养狗,要养什么狗你养那个西藏獒犬,藏獒,那是很危险的狗。但是喜欢那个狗喜欢到太太已经怀孕了,他都好像不大在乎,整天碰到谁,就是谈狗,从来不谈他太太怀孕了。碰到人就是谈狗,哪种狗比较好哪一种狗怎么样,谈到就是藏獒最好。当你疯一个东西的时候,好像其他东西都变成了不重要,那藏獒在他印象里面,那个藏獒(的好)是什么?是相缚,唯识所见。藏獒难道真的是那么好吗?是他自己去研究,一直加进来,加进来,加进来,然后自己产生了一个(好的观念)之后,然后把它放到藏獒上面去,难道藏獒真的是他想的那个样子吗? 但是唯识进一步不只是观念而已,而是认为你看到这个东西确实是你内心现出来的,所以他要先破的就是破这个东西(相)。当你真的在闻思修位上去认识这个(B)是唯识所现的时候,这个(A与B的媳妇)一旦这样断掉之后,(知道)这个(B)是唯识所现的,它(B)实质上是空的。那你这个见,一定要有这个相你才会去执着,这个相一不见了,然后这个识所现的这个见分也不见了。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先认识,认定我们这个东西(B)是识所变现出来的,所以这个相是空。 识(阿赖耶)相对这个相来讲,由识(阿赖耶)所变现出来的(B)相对真实,这个识所变现出来的这个过程是依他起,变到这个时候就是遍计所执了。依他起是依种子而起,但是遍计所执是我们错误的认知。 所以你看第一句讲什么?'''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 也就是说你一旦确认这个(B)是识(阿赖耶)变现出来的时候,这个叫做识有所得,就是识真,然后境妄。你第一步要确认识真境妄,就是说由识变现出来的,这个是确定的,是相对真实,但是变现出来之后,这个相是我们附加上去的,是错误的认知,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当你认为说外相是识所现的时候,这个外相的空性,你就能够确认。所以叫做依识有所得,只要你确认说外境是识所现的,那个境怎么样?境就虚妄,境就无所得了。 所以你只要认定说依识所生的,所以识是有所得,那么境就是虚妄的无所得。那接下来,'''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生'''。 师父不是说,(你知道)相这个 B 是虚妄的时候,相对来讲这个内识也没办法去执着了,也落空了,没有东西可以执着了。 那么'''由识有得性,亦成无所得'''。你看,我们先确认内识(A)是有的,是由识(阿赖耶)变现的,那么对象境(B)是空的,当境是空的时候,那这个识(A)也没有着落了,所以识(A)也变成是空的。所以我们先由识有境空,然后接下来境空之后,识也无所取,那也就是说第一步就是要先确认识是有的,所以'''由识有得性''',连识到最后自己都变成无所得了,识也是空了。'''故知二有得''',识和境或是能取所取,'''无得性平等'''。其实两个都是阿赖耶现出来的,都是空性的。 只是说,如果说你像般若经,你有能耐,你就观一切法毕竟空没关系,但是你要是不五事不具足,你就先观境空。为什么境是空?因为B是我们的(阿赖耶)识所现出来的,识所变现出来,但是我们的(内识)执着(B,加上自己的观念)所现出来的是一个妄相,这个妄相我们把它当成真的,是离心而有的,我以为是这个样子。但是你(经过学习)确认说识(A)是有的,这个(B)是由(阿赖耶)识所变的,这个B不是我离心外而有的。这个时候,你(对B)的执取心就没有着落了,没有着落,你内心也没办法执取了,那个叫做二空。能取所取空,那么能取所取,它的空性是平等的,只是我们一开始没办法这样观,所以先观外境唯识所现,所以这个叫做'''故知二有得,无得性平等'''。所以叫做什么?一切法无所得,毕竟空。 Wz:这个A 和 B ,那个客观外境,那个竖线是 C的话,那这个 B 的产生是不是A 和 C的共同作用产生 B 的?最右边假如是 C的话,那就是客观的外境, B 是不是就是A 和 C共同的作用产生 B? 师父:基本上这个东西你可以说是阿赖耶现,然后A 又产生执着。是,没错,是产生 B。 Wz:这个虚幻就是这个意识产生的一个虚幻,然后见是就是对相而产生一种偏见成、成见? 师父:可以这样子讲,因为这个见,就是说因为你这个见去看这个相的时候,因为它B是阿赖耶的染着变现出来的,所以这个见对它B喜好或不喜好或是讨厌憎爱,他A本身自然而然一定会去染着这个相B,这个相(本来上依他起,这个时候)就变成遍计所执了。 你要记得一下,这个B变出来之后,B 本来是依他起,他因为是染着出来的,那么见一定会去取这个相,当下这个相就成为遍计所执。所以A 跟B一定会(相互)作用,不可能不作用,它的关系就是这个样子,A一定会去取着 B ,那么A 取着 B 的当下,那个 B 就一定是遍计所执。但是在这个从阿赖耶识现前的这个理论来讲,它是依他起,但是依他一旦现出来,这个A 就一定会是执取B,当下这个A一定是遍计所执,一定是错误的。所以一定要打破这个关系。 Wj:B 是因为依附于A 而产生的,还是因为有我们的阿赖耶,然后有六识,通过六识,他对客观的事物产生了这个印象,熏成的 B 。刚才师兄说的因为外界的有一些影响,通过我们的阿赖耶的识别,然后最后生成了 B, 意思它是一个结果,还是相互的? 师父:我们这样讲,一定是相互作用的。这个外境如果是C,我讲的是过程,但是这些当下是同时产生的。 我们A当去碰到 C的时候,C作为一个增上外缘,我们阿赖耶识会产生一个 B 出来,但产生这个B 的过程叫做 依他起 。但是问题是这个阿赖耶识杂染的,它产生 B 的当下,一定会同时又产生一个A ,他一定是同时的,他不会说先有这个,再有这个,它二个一定同时现起。那么当这个A、B 同时现起的时候,A 就一定会去执取 B ,这时候的 B就是遍计所执。 所以B 虽然说在理论上它是依他起,但在凡夫位他一定是依他起的杂染,所以在凡夫位依他就是遍计所执。但是从阿赖耶现起了这个理论,这个过程上,他是依他起,但是现起的当下,因为这A 跟 B 就一定同时起来了,那同时起来就一定会一个会吸引,一定会执着,所以两个是打不开的关系,一定是同时这样子。 这个要熏习的,因为这个东西,老实说唯识学难就难在这里了,这个很多学唯识学搞不清楚这个关系,这师父也是摸了好几年,摸了十来年才摸清楚这个关系的。 Wz:这个A、B 是相互影响的吧?比如说 B 的产生有A 的因素,对它有一些那个什么影响,然后A产生也是 B 在? 师父:不是这样讲,应该是说都是阿赖耶现起的,但是现起的当下一定会有这个A跟这个B,那这二个,一定一个是吸引他,一个会去执着,出来的时候,两个就一定这样子。 Wz:意思就是A 和 B 都是虚的? 师父:A、B 都是虚 ,但是你要先观什么?先观这个相,是由(阿赖耶)识所现的,但是当这个相是识所现,因为我们会执着他,是有一个无始以来的错误观念,因为是遍计所执,我们是认为这个是外界的东西,离我们心外而有的,当你一旦确认这个是内心所现,是识所现的时候,这个遍计的这种观念,以为他是心外,而你的这种观念不见了之后(知道)它是识所现,所以就变成是空。那B变成(空),这个见没有办法,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执取了,所以这个内识也没有着落,所以这个内识也变成没了。所以这个就变成二取空,能取所取二取空,所以一定要先依识有所得,认为这个A是识所现的,这时候识真、境妄,那第二步?(因为)境妄,那么识同时也泯除掉了。所以最开始是怎么样?由识有所得,境成无所得,到最后变成什么?有识有得性,亦成无所得。好像自己拿刀杀了自己一样,到最后故知二有得,无得性平等。 Hk: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他的阿赖耶识像是在一个外境和你的内心,就是你一个人,他有一个他的自身和他外境。(对)。 阿赖耶识投射在外境的时候,就投射到你的本身的意识,所以他是不同的一个投射,所以它是同时产生? 师父:对,同时产生了,他现出一个看似来像外境一样的东西,然后自己还有六识,然后去认识他B,但是认识下去就去执取B。所以我们一直以来都不知道,我们看到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上的观念)其实不是外来的,是我们内识所现的,然后就A会一直去粘着他 B。 Hk:当你认为那个相是妄相,这个时候这个(认为)本身就是一个识,所以你也不能说是由相推出,实际上它也是一个? 师父:它是一个识,但是这个识是清净相应的,这个是正法熏习是无漏相应的。他也是属于内识的,所以你这时候变成是清净相应,你不会再去执着他B了。你刚开始闻思到修的时候都还是有这个识,但是你真正证悟的时候连,那个识都不见了,刚开始现在我们在思考,或是在思考对错,在随顺正法思考的时候还是有这个见,还是有这个识,但是你慢慢修到真正要到达见道的时候,二空都要排除掉,35.43 这二个都要排除掉。 我我后面讲他修行的次第的时候就会。 所以在我们现在在闻思听经闻法的当下,你有没有六识在听在认知?有,这个六识是不是有漏的?有,但是你在听的正法是什么?是无漏相应的,是清净的,那你说那怎么会这样子?有,还记得师父讲以楔出楔。 Hh:那或者说转识成智是不是就是说在见道位上,把识变成智。 师父:见道位上转识成智。 Hk:也就是说你用无漏的智去意识到相是妄相,然后通过妄相会意识到? 师父:没有,你这样讲有语病,你用无漏的智,那这时候你就开悟了,是有漏的识,但是你所学习的是无漏的法,是随顺相应于无漏的。你讲无漏的智,那我们哪有无漏的智?你讲无漏智,那已经转识成智了。所以我们现在是有漏的识,但一般人是有漏的识,学习有漏法,那我们现在是有漏的识,但是是学习无漏的清净法。那这无漏清净法哪里来的?法界正闻等流熏习过来的,你听经闻法熏习的时候,所以师父一开始为什么要重复上面那个图?那个图很重要,你图没搞懂,你就会发生现在这个问题了。 再看一下那个(过程——转染成境)图,不然一定会有问题的。有没有看到? 阿赖耶(染末那),出来的是不是有漏种子?这时候内心是不是有漏的?这时候外境B也是染着的,但是问题是会不会影响我们听清净正法?你还是可以学习的。比如说师父现在讲唯识,虽然你是有漏的,你还是有贪嗔痴烦恼,但是你有没有办法去理解师父讲什么?还是可以吸收的,这个叫做随顺正法。你不是跟正法马上百分之百契合了,但是你这个是随顺正法的。 那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标月指,我们说月亮在哪里?你问师父说月亮在哪里?那我这样指,你是要顺着我的指,然后去看到月亮。那么现在你还没看到月亮,现在你在学习,你看到我的指头到底指哪一边?你不是看到月亮了,你必须要经过我的指头往上看才看到月亮。那你现在在看什么?你现在是在了解学习我指头到底是指哪一边?所以 Hk 刚刚应该讲说有漏的识,去学习随顺相应于无漏的正法。 Hk:当无漏的正法成为你的(阿赖耶)识的一部分,然后再通过这个再去看到外境(B)为妄相? 师父:对,但是这个要一直熏修的,这不是说你今天来听听听,明天就可以打坐去观,没有那么容易。这个要不断的熏习,熏习,熏到里面内在的能量足够了,你才有办法这样观,不然你观不起来。我现在告诉你说唯识所现,(你说)师父讲的都对,问题是你会不会真的认为外境是唯识所现?我相信你还不会有这么深刻的认知。我告诉你一切法空,(你说)师父讲得都有道理,都不错,一切法空,你明天回去吃饭还是吃饭,睡觉还是睡觉,叫你一切法空,那是昨天的事情。所以这个变成就是要一直熏习,熏习到(正法)力量够了之后,你才有办法这样子观。我说的这样子观是说定中这样子观,或是真实的这样认为。但是问题说那我现在不够什么,不够你就要熏习,你就要不断地熏习,这个就是修行过程。 Jq:这个C就算是清净的依他起,我们并不知道,因为我们我们现在都是用杂染的? 师父:我现在是说这个 C如果是正法的话,这个 C有可能不是正法,这个 C就是外来的了,他可以是任何东西。但是师父刚才画那个图是说,当你听经闻法,听到正法的时候,(问:这个C也是依他起?),C不是,你讲依他起,如果你说是别人的还是什么。我们现在讲依他起,我们是在这个范围(阿赖耶、A、B)里面讲,不在这个(阿赖耶、A、B)范围以外讲,你要这个范围以外讲,那就扯不完了。我们讲三性都是在这个阿赖耶到A、B 的这个范围里面讲的。 Jq:上一次说,我们先不管外面 C是个什么,阿赖耶它变现出来的这个相就一定已经是与C相似的,就是不会是全然的是它就是 B 了。然后我们用这个C六识或就是说眼去见的这个,因为我们有遍计执,我们还不是见到真的 B。 师父:你现在又扯得比较远一点,现在 初期唯识就是比较根本唯识的理论来讲的话,就很简单,这个就去执取这个相,就这样而已。你先这样理解就好了。 Xy:那个 C是缘起,不叫依他起。 师父:不对,这C不叫依他起。所以讲依他起,一定是要讲这里面的,你这个C不能叫依他起的。因为依他就要讲阿赖耶缘起,讲阿赖耶种子才能叫依他。那你不要去扯说,那这些也不是别人的阿赖耶那,就外面的东西,我现在是讲我们的阿赖耶,和我们阿赖耶的变现。 Jq:我当初的印象就是说,一直到上个礼拜就是说有一个C,可是我们不会他对他起,我们的这个根身器界,我们所感觉就阿赖耶识它现出来的。这个相就是,因为我们说实相就是我们看到这个,我们看到的是 B,然后看到的 B 的时候,可是这个 B 已经是我们的那个,我还是要把这个遍计,我们就说虚妄。(这个就是遍计所执了,这个相就是遍计所执相)。然后那个A 是指的是那个六识。(这个六识以意识为主)。然后这个师父刚刚说的这个,所以叫做相缚跟见缚。 师父:相跟见同时都是染着的,会互相染着。这样了解吧? Wz:抗上面'''过程'''的那个图,清净法界的这个蓝色箭头,他这个是通过内境,其实内境然后就走内心,有没有可能说清净法界直接染内心? 师父:不可能,不要胡想,不可能的事情! Wz:那他这个怎么对内境产生什么作用? 师父:这个清净法界,我们阿赖耶识去碰到这个清净法界的时候,我们阿赖耶识自己会现出一个跟清净法界相似百分度不知道多少,要看个人。不是阿赖耶自己会现出一个相吗?然后我们内心再去认识这个相。 Wz:反回来这个蓝色箭指是什么个作用? 师父:就是说你清净法界,当你阿赖耶识碰到清净法界的时候,自己一定会现出一个相,这个相会受清净法界的影响,但是相似度多少要看个人,如果你证悟了你是佛,那百分之百。如果你是像我们这样子,那可能百分之0.1百分之0.20、0.3,或许师父会比你们多一点点,不知道。说不定你以前熏的比师父多。那由这样子再进去内心,然后再熏进去,你不要去妄想说什么,这清净法界会直接这样,就唯识来讲,不可能的事情,你不学他怎么会?(问:清净法界不会直接作用到内心)?不可能。不可能!因为就唯识来讲,这二个是一起的。我问你,你把眼睛遮起来,师父讲什么你听不到,你会懂唯识吗?你每天来都把眼睛闭起来,什么都不听,师父有可能伸手一灌把整个唯识的理论灌到你的内心里面去吗?不可能的事情!你要经过什么?眼睛看到师父东比西比,耳朵听到声音,但耳朵听到声音是要听到正确的东西。(问:那就是外境),那境就会吸收进去了,那你听到声音还不对,你要注意,内心要去吸收。所以千万不要去像武侠小说一样,什么不用练功夫,然后我直接灌顶把我八十年功力灌顶给你,哪有这么厉害的,这个武侠小说里面有,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 Hk:上节课师父举了个例子,就是一个镜子的例子对吧?如果是成佛的话,你觉得镜相是一模一样的,大圆镜智。我们是有点像哈哈镜一样。 师父:一定扭曲了,我们的镜子里面一些是扭曲的,但扭曲多少要看个人。你要是学了很久,那扭曲可能一点点而已,那你要是完全没学过,那可能扭曲很大。如果可以这样子的话,师父讲课你们有一个逻辑上,很简单的逻辑,一定要清楚明白。如果说有人能够借由灌顶,还是借由任何方式把佛法的东西,或是正知正见,或佛法的什么东西把你灌进去你的内心里面的话,如果这个东西成立的话,会有什么问题?如果说你烦恼很重,那经过我的灌顶,你烦恼就会减低了,甚至断掉了。第一个不符合因果,那有人说因果看不到,那还有没有什么更具体的?有一个逻辑上会非常讲不通的。我们大家都成佛了,为什么说这样大家都成佛了?如果有这种方式的话,那我问你,如果有这种方式的话,谁最有资格来灌顶?佛陀。对,那你不要说我上师了。佛陀当然是最有资格的,谁还有比佛陀更有资格灌顶,佛陀最有资格灌顶的。 那如果真的有这样的话,那佛陀愿不愿意?佛陀大慈大悲,他还巴不得你赶快解脱了,赶快成佛,他怎会不愿意?如果这个理论说的成的话,佛陀为什么不愿意?你说那一个人,一个佛也没办法灌那么多。问题是,经典上的理论说十方有多少佛?无量无数佛,那十方有多少众生?无量无量无数众生,所以无量无数跟无量无数把它对消掉,等于一对一,那我们早就成佛了,为什么佛不这样子做?那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辛辛苦苦的讲讲,讲了45年?所以这个外境没办法直接进熏到内心,他要熏,甚至外境绝对没办法直接影响到阿赖耶,他一定是经过这个外境,然后内心,因为为什么?心一定要有相,没有哪个心没有相的了。然后阿赖耶一定要透过六识才能熏进去,尤其是意识。 问:那这会儿的外境是不是就是指的佛法? 师父:就佛法,你真的空太多课了,要开始补 这个清净法界就是佛法,听到清净法界,你自己会现出一个相出来,不然的话你怎么没有现的话,那我讲什么你都懂了,为什么你会听不懂?是因为你碰到这个清净法界,你现得出来这个东西跟这个东西——外境跟清净法界还有差距,所以你会听不懂我讲什么,如果没有差距的话,那我讲什么你一定都懂。那后来为什么你懂了?因为不断地熏习熏习,然后内心的种子现出来的跟这个东西接近了。所以我告诉你,你们如果夫妻常常吵架,你就知道说,不是清净了,他讲的东西跟你的认知是有距离的,或是你们跟谁朋友间常常吵架,两个人的认知是有距离的。像师父现在讲,你听,但是你听的不是根本上我讲的,你只是阿赖耶现出一个跟师父讲的有相似的东西,你吸收进去之后再去分别认识,所以二个东西是有差距的。 Hk:那个佛法我也有点糊涂,这个佛法放在这个客观外界这里,是? 师父:就像师父现在讲佛法,我本身讲的这个东西跟你是没有关系的,但是你听到师父讲佛法的时候,你听到的是你自己阿赖耶现出一个相似的音声,佛法的音声这样子,你自己再去认识到这个东西。 Hk:佛法在这里是客观外界的一部分? 师父:这样子,师父画这一条竖线以外的,都不是你阿赖耶的,这个竖线以内的才是你的阿赖耶。所以当你阿赖耶识碰到师父讲这样一个东西(正法)的时候,你阿赖耶会怎么样?自己现出一个这个境,那这个境当然会受这个影响。你要是以前听过很多,现出来这个(相跟正法)相似度很高,你就很容易听明白了,然后这个(相)再熏进内心,你们内心一定会去认识吗?认识之后就熏进内心,然后在熏进阿赖耶里面。 H师父讲的 k:是不是就是佛法是客观外界的一部分? 师父:不是一部分,而是佛法就是客观外界,但是它经过熏习之后,会变成你内在的清净种子。 Hk:还有一个就是清净法界,这个法界? 师父:这是一个描述了,就是他是佛法是最清净的。这是一个描述。那这个法界就是说它不是属于你的,事实上,是外来的,但是它可以给你熏习,让你有清净种子。这个佛法不属于谁的,这客观真理不是谁的,也不是佛陀的,佛陀也是熏习,然后佛陀现出的跟清净法界百分之百相应,佛陀也是这样子的,他也没有把那个法界拿来变成他的东西。 有没有这样子?我们先休息一下,回来继续。52.48<blockquote><big>总说</big> 唯识学派上述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 资粮位:知见上的深信理解和六度四摄 * 加行位:依定起观,渐能伏除能取所取 * 见道位:悟入唯识实性,断根本烦恼 * 修习位:菩萨十地的次第修行 * 究竟位:成佛 </blockquote>刚刚已经把理论都讲了,那些是理论,但是那个理论很重要,你要知道它是怎么回事。那么唯识讲了那个基本的理论之后,它有没有开出修行次第?有。 唯识的修行次第,他把上述的理论划分成五个阶段,那这五个阶段其实如果上过师父《俱舍论》的,你会觉得有点眼熟,他的五位是一样的,但是他的那个内容有点不大一样。因为就《俱舍论》里面到最后的究竟位是什么样?《俱舍论》的究竟位是阿罗汉,但是唯识是大乘佛教,但是他最后是成佛。它分成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习位,还有究竟位。这里面我们讲前面三个,修习位跟究竟位我们暂时不讲。为什么暂时不讲?一方面是太高深太远了,你看这个菩萨十地,这个已经是圣位菩萨了,这一方面是这个样子没错。另一方面为什么这里不讲? 还有一个原因,为什么后来这二个不讲,就讲前面这三个,为什么师父说后面不讲? 第一个是讲不了,因为这是菩萨的境界,我怎么讲得了?这是第一个原因。但是你要讲也可以,就照经典上讲的描述描述也可以。问题是为什么这里不讲?这本书到后面会讲,后面就在讲菩萨十地,《成佛之道》现在是要讲唯识,唯识讲完还要讲如来藏,如来藏讲完就讲菩萨十地,就是讲后面这两个了。 那我现在讲完了,那后面就不用讲了,我们还要还要照课本的次第来,因为这个是在成佛之道后面他就会讲菩萨十地了,所以现在就不讲了。摄大乘论星期五的课这个也会讲。这个都会讲。 只是到菩萨十地的时候,《成佛之道》里面讲的是依一般而言来讲,那在《摄大乘论》里面,是以唯识的特别观念来讲,还是有一点不大一样。 '''资粮位''':知见上的深信理解和六度四摄,这个叫资粮位。我再讲一次,资粮位顾名思义就叫什么?积集资粮。你现在要开始上路了,你是不是要买一些东西,吃的用的,不然你在路上怎么办?你不要说师父现在路商店店很多,你要想说路上没有店可以买东西。所以师父每次出去的时候都会去采购,泡面、面包什么,免得你在路上肚子饿,所以要积集资粮你才可以上路。那么什么资粮?知见上的深信理解,知见有没有?六度四摄。资粮有了,慢慢慢慢加行位。 '''加行位''':加行位重在什么?依定起观,这每个位都有它的特性,资粮位是知见上的慢慢深入,但是加行位就是依定起观,渐能降伏能取所取,在这个地方,已经慢慢开始可以断烦恼了。 '''见道位''':到了见道位,悟入唯识实性,断根本烦恼证一分圆成实,转一分真实的阿赖耶。那时候已经转识成智真实的一分了。到这个见道位,那这个见道位在声闻法是什么?初果。在大乘佛法呢?初地。 '''修习位''':就是菩萨十地的次第修行。 '''究竟位''':到最后就是究竟成佛。 所以唯识的修习里面,它分成这五个阶段,《俱舍论》也是这样子分的,只是《俱舍论》的观不大一样,《俱舍论》没有叫你观唯识所现了,谁还记得《俱舍论》观什么?四谛十六行相。从无常苦空无我开始观,还有人记得师父还蛮安慰的,这个没关系的,都会忘记的,你叫师父背我是可以背的,但是问题是说可能还要慢慢一个一个念给你听,四谛里面,观: 苦:苦空无常无我;集:因、集、生、缘;灭呢:灭、净、妙、离;道呢:道、如、行、出。 这个以前在福严考试都要背的,所以师父才会这么清楚,但是这个是过去的事情。但是至少(现在还可以背出来)。 师父学那么多名相,你们不要以为学名相没用,很多人都用来跑来问我说,师父,佛教这么多名相我要学吗?当然要学!我问你,哪一种学科没有名相?哪一种专业知识没有名相? 你跟我讲专业知识,你不要随便跟我讲一些什么东西, 修车要不要名相?要,你修车一大堆名相还很多的,什么零件,然后零件有多少,到处是名相,而且还有编号。你学电脑有没有名相?也是很多。还有什么?学石油的要不要名相?更多,那当然,到处都是名相。学医的要不要名相?你要不要学医,然后去跟你教授说,我要做一个好医生,但是你不要叫我背那么多东西,不可能的事情。学法律要不要名相?有很多,法律一定跟你说很多很多。中医名相太多了,一身下来全是经脉,穴道穴位,都是名相。 学一般知识都那么多名相,你怎么可能一提学佛不用学名相,所以很多人不学名相要学佛,我都觉得有点那种逻辑上的怪怪的。佛法是依世间的方法,但是学习的是出世的,但是入世的方法,这些语言名称还是有很多名相,但是你学这些名相到最后是要学什么?名相学到最后是要学什么?学道理也可以,学观念,学道理观念。所以你学名相学到最后,不是叫你背这些东西,你背这些东西到最后,你整个把它会通起来,不断的熏习之后,你就是学到那个道理跟观念,你到最后或许名相久了会忘记,但是那个观念不会忘。所以你现在问我,唯识就算是某些名相忘记,但是唯识整体的观念,我还是在。学名相就是学观念,这是一个重点,但是观念绝对透过名相,你不透过名相,你怎么学观念? 我们先来看这个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习位,究竟位,后来就成为普遍的共识,就是修行的一个历程。很多人以为修行不用历程,不用次第,不用什么,那是不懂佛法才会这样子讲的。你要是你看印度过来的经论,一定都是立有它的次第的,一定是次第这样子修的。 首先,重点师父要放在哪里?这三个我都会讲,但是重点放在这两个,因为这个悟入见道一刹那而已。所以重点就放在前面两个,要把前面两个学好。首先来看第一个:<blockquote><big>一、资粮位</big> * 发大菩提心,具大悲心,同时修空性见 * 具体行持者即是六度四摄 * 摄集福智二资粮所以通称为「资粮道」 * 一切的行持皆愿对治烦恼而达解脱,所以又称为「顺解脱分」 * 修四力: — 因力:听经闻法为主因 — 善友力:亲近善知识 — 作意力:对佛法有深度的解悟 — 资粮力:又称为任持力,即是六度四摄的实践</blockquote>'''资粮位''':首先要'''发大菩提心,具大悲心,然后同时修空性见。''' 这就是三心,唯识是大乘佛教,一定要具足三心。所以他叫你要发大菩提心,要具备大悲心,然后同时还要修空性见。当然这个空性见不一定是般若经那个方式,你也可以是什么?这里要讲的空性见是指唯识那个,唯识所现,境空所以是能取所取二空,到最后二空变成一切空。它的空性见是由这样子的,也是唯识无义这样子学的。1.03 '''具体的行持就是六度、四摄'''。六度我不讲了,为什么六度不讲?我已经在前面讲过了。哪六度?六度是最基本的,六度就是六波罗蜜,那个波罗蜜就是度的意思。 第一个是什么?布施,布施修集福德是最重要的,福德少你的障碍就大。持戒、忍辱,一般来讲的话,布施相对来讲容易,叫你拿点东西出来,我相信一般还可以的。那持戒,持戒相对难了,叫你拿点出来帮人家还可以,但是说叫你不要吃那个,叫你不要吃这个,叫你不要做那个,叫你不要抽烟,叫你不要什么(很难)。有很多人(说叫)我钱给你,去帮助寺院没关系,你可不可以不要叫我吃肉?你能不能叫我不要抽烟?你能不能不要叫我不要怎么样?我就是要喝点小酒。三五朋友小店里面切个小菜,喝点小酒,那这样也不行吗?所以持戒相对来讲比布施更难一点。一般人,有特殊的人,那就不讲了。 那忍辱呢?忍辱更难。你叫我拿点出去可以,你叫我为了你的健康,不要喝点酒,但是我出去我被骂,你叫我还要忍下来,是没有道理的事情,叫我硬去把它承受下来,那当然是更难的。我布施我还要被你骂,我帮你你还要骂我,我帮你,你还取笑我,孰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忍辱是比较难一点的。所以他有这样一个次第。再来什么?精进,你就记得中间那个是精进,还有禅定,然后般若。这个很容易记得,因为什么?你前面施、戒、忍,精进是中间,最后面是般若,那就少一个禅定。 那你就把他讲,你把他比戒定慧这样,戒定慧就是戒前面差一个布施,后面差一个忍辱,就这样好了, 很容易背,但是师父讲过的就不讲了,六度四摄,但是讲六度,既然讲六波罗蜜的话,那就不是一般的布施,那就是跟空相应的布施。就是你要布施修福德,但是你布施当下不能有执着,必须要三轮体空。就是不能执着我布施了多少,是我在布施,不能执着我帮助的那个是谁,去执着谁帮助谁,谁不帮助谁。我给你多少,我以前帮助过你多少,不能执着,那也不能执着说你布施了多少东西,给你一个好苹果,给你一个烂苹果,但是你不要说,都不要执着。那我是不是以后不要布施那么多?是叫你不执着,不是叫你起悭贪。你的能力能做到的尽量做,但是尽量做当下不要去斤斤计较说你帮了多少,用了多少,这才是无我相应空相应,这个才是真正佛家要讲的,无所得的布施。 讲到这里应该都是在讲前面复习的而已。 '''摄集福智二资粮所以通称为资粮道''' 摄集福智二资粮,相对来讲,布施持戒忍辱是在修福德资粮,后面的禅定,还有般若波罗密,是在修智慧资粮,就是相对来讲的,精进通二种资粮。所以你修六波罗蜜其实是在修福智二种资粮,所以你要修佛法六波罗蜜,你可以偏重,但是不能偏废,你哪一个都不能少。你能不能说我光听经闻法,但是有人有困难我不帮助?不能这样子,那你不能说我很乐意做慈善机构,每次都去帮忙,帮人家老人,或者是小孩,什么都帮,但是我不听经闻法。那你不听经佛法,你就不知道佛法讲些什么,你修的就是人天福德而已。那你不能说我持戒精严,那我不听经闻法,那你在持什么?那样也有问题。那你不能说我不打坐,打坐是一定要坐的,你才能降伏内心的烦恼。所以福智二资粮必须要学,所以一定要先发大悲心,然后积极去修六度,积极地去栽培二种资粮。那当然了,你大悲心、菩提心、修空性见的时候的这些,你的第一步必须要三皈了,你三皈依还要发大心。那么三皈之后持戒就是持什么?就你们来讲就是五戒十善了。这个其实师父前面都讲过。 五戒十善,就你们来讲居士就是先守五戒,然后十善,进一步如果能力可以的话,那再受菩萨戒,所以三皈五戒是第一步。三皈五戒发大心,修六度。很多人问说师父那要怎么修,每天跑来问怎么修怎么修,六度四摄就是修。四摄我们后面会讲,(布施、利行、)同事摄、爱语摄这些。 '''一切的行持皆顺于对治烦恼而达解脱。''' 所以又称为什么?顺解脱分。因为它都是在于对治烦恼的,顺于解脱的,所以又叫做顺解脱分。这个时候,要修习四力,这些(发三心、六度四摄)是基本的。在这个状况下要修习四力。 '''四力:叫做因力、善友力,作意力,资粮力'''。 '''因力''':顾名思义,因力就是我们学佛,它的因从哪里来?因力就是'''听经闻法为主因''',第一步,主因而已,而不是说就已经完整了。听经闻法是主因,因为你听经闻法才知道说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才能分辨到底什么是佛法,什么是非佛法。不然很多人不听经闻法,做、做、做,他以为他在学佛,其实他很多东西都是不顺佛法,是外道相应的。难道你真的以为说到寺院里面去烧香拜佛就叫做学佛吗?但是有多少人是认为,你到很多寺院去拜佛,烧香,去拜佛,你问他说你在干嘛,我是佛教徒,我来拜佛,来学佛,来求佛菩萨保佑,那你说你是佛教徒吗?(他说)是,那你都怎么学?那就是念佛,就是来烧香拜佛。所以一定要听经闻法,才知道说正确的佛法到底是什么。 '''善友力:要亲近善知识'''。这个很很重要的。这个亲近善知识不但能够得闻正法,而且你在这个修行的路上,善知识非常重要。善知识,讲得比较高一等的,就是有好的老师,或者好的师父。你不要以为佛法很容易,当然佛法要靠自己修,问题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正确的引导,没有一个好的师父,或者好的同参道友,有时候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没有办法解决。低潮的时候没有人来帮助你,没有人来安慰你,没有人来告诉你应该怎么办,所以善知识非常重要。当然最好的善知识是佛陀了,但问题是那个已经没有机会了,2500年前,你再早生个几百年也没有机会了,你早生个一两千年也没机会,那你早生个2500年你也没机会。为什么?因为地方不同,你生在中国,你没机会去碰到佛陀。 所以现在善知识变成就是佛弟子,那么如果是引导你的善知识的话,以出家众为主,因为出家众。一个团体僧团,一代一代地把佛法正确地传承下来,相对,不是说绝对,相对来讲,而且出家众有戒律的规范。所以相对来讲,它会传达比较清净的,比较正确的,比较不含太多杂素的这些正法。 当然,善知识从老师或是出家师父这样扩展开来,你的同参道友也都可以当你的善知识。因为师父就这么几个,当然师父是很开放的,但是师父有时候也很忙,很多事情要做,那你也有时候不好打扰师父。但你要遇到问题之后怎么办?你还没碰到师父之前,周遭有一些你们这些师兄弟,好友,善知识,都可以互相劝勉,然后互相增上,互相鼓励,这个都是很好的。 比如说,我听经闻法一阵子了,我还没有三皈五戒,你在犹豫说我到底要不要三皈五戒?师父讲的我也很愿意,但是,这时候就需要周遭的善知识,你的这些朋友,受过三皈五戒的人,就推你一把,给你一些谏言,打破你内心的这些障碍。 因为为什么?你会觉得说,师父是这么高,所以师父讲的,当然师父都可以做没问题。但是这些善知识,你的朋友同参道友之间跟你是一样的,所以他的很多经验可以给你一个借鉴了。你(可以问他们),你觉得你受了三个五戒之后你有怎么样,他就把他经验讲给你听,(你就知道)原来是这个样子,所以同参道友之间可以互相鼓励,很重要。 你看师父出家这么多年,以前在僧团的时候,除了师父以外,其实就是这些同参道友,现在他起了烦恼,我们来帮助他,给他一些力量。过一阵子让我起烦恼了,那其他同参道友就来帮助你。 怎么回事,因为外面还没有出家前,钱欠太多了,现在人家早上门来,你没有钱可以借我的,开玩笑,就是有这些, 我告诉你,烦恼是起起伏伏的,一阵子降伏了觉得很好,但是你刚跨入这个门槛更上一层的时候,这烦恼又开始起来。尤其是那时候25岁出家年轻力壮,很多人都是20几岁,十七八岁,也有20几岁的,那时候容易容易起烦恼?年轻气盛,很容易起烦恼。都是靠师父在上面引导,然后这些同参道友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忙,师兄弟中间就是有这种难能可贵的,所以善知识的亲近非常重要。 接下来,听经闻法有师父带领,然后有善知识。 所以学佛,学佛很多人有一个很错误的观念,师父劝大家一下,不要躲在家里自己修,除非真的不得已,真的没办法,不然不要躲在家里自己修,会修出问题。一定要出来找一个有出家法师的道场,正法的道场,有这些师兄弟们,然后一起共修。一起共修,你才会确认你的知见,还有你的想法,还有你的行为到底对不对。你自己躲起来修,会修得怪怪的,(人家问,)那个学佛怎么学得到怪怪的这样子,行住坐卧都跟人家与众不同?讲他经验、理念,也怪怪的。所以学佛绝对不能躲起来自己修,一定要找一个道场,然后共修。 '''作意力:对佛法有深度的悟解'''。也就是说你听经闻法,还有经过善知识不断的引导之后,你对佛法的这个知见跟智慧,要慢慢慢慢的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深入。因为你只有这样的深入,烦恼相对的才会被这些深的有力的智慧给克服。你不要学了十、二十年还是把佛法当知识一样,你一定要把佛法学习到的东西,当成你的一个观念跟知见,当有问题发生的时候,你才能用这样的观念跟知见去应对它。如果你一直把它当成知识的时候,你问题来了,产生了烦恼来了,你没办法应付。所以这个为什么叫做作意力?叫你集中深入把佛法的观念弄清楚。接下来 '''资粮力:又称为任持力,就是六度四摄的实践'''。为什么又叫做任持力?因为你在六度的实践当中,你的能力会越来越强,你对烦恼的克制力会越来越强,而且你的福德资粮也会越来越够,所以你的能力整体会加强,所以这个就叫做任持力。因为修行是长远的路,你的智慧够,你的福德够,还有你的能力够,那这个路就容易走下去,你如果什么都不够,有时候就很难走,所以这个又称为任持力,就是六度四摄的实践。 所以你们三皈五戒然后发大心,之后一定要布施,布施才能积极福德,障碍才会少,贵人才会多,一定要修集布施。布施当然不只是钱财而已,你们做义工也是布施,所以你们做义工师父都很赞叹,做义工那也是一种非常非常了不得的布施。有些人说,我钱给你没问题,但是你说那你有没有时间(来做义工?)?(他说)我很忙,没空,这个不要来找我,我给你几百块没问题,有没有人这样?有人是这样子的。所以财施当然是比较普遍一点,但是无畏施,法施,做义工,这些都是可以做的,都是积极福德资粮的一个很大部分。 那五戒也必须要,你五戒不持,你一边布施一边胡作非为,因为你不持戒,你就很容易去犯,犯了就有障碍。因为你不守戒,相对来讲,五戒其实就一般的人伦道德规范而已,你不持戒,没有这种戒的谨慎之心,你很容易造恶业。轻重不等的,那障碍就大。 那忍辱,忍辱那就必须要修的,是自我内心烦恼克制很重要的一环。 (禅定),打坐也必须要,因为你持戒可以克制外来粗重的烦恼,但是内心的那种躁动不安的,你还是要靠打坐慢慢去降伏。有人来说,师父,我打坐(之后)身心觉得不错,那当然了,你们有没有这种经验?很烦躁(的时候)你可以打点坐,稍微放下外面一点,太忙了,稍微净化一点,想办法给自己一些时间来打坐,一阵子之后,你会觉得不大一样。因为你在繁忙的日子当中,你真的要找一些时间给你自己,让自己有一些真正安静的时间。尤其在你们的年纪,除了几个60岁,大部分都是40几岁,正好是(人生)最忙的时候。师父也知道,你的时间一切都给了外面了,就是给家人,给儿女了,不然就是给工作,不然就是给朋友,你有没有想过说你留一些的时间给你自己?还有,有时间停下来就开始玩手机,看电脑,找一个真正宁静的片刻给你自己,就是打坐,降伏身心的内在烦恼。 般若,就不用讲了,就是必须要学的。 所以说实在的,出家真的很幸福了,师父有比你们多太多的时间,因为你们在忙那些时间的时候,师父要么就是打坐,要么拜拜佛,要么就是做经教。每天就是经教,师父有太多时间可以打坐了,比你们幸福多了。至少都有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可以是我自己完整的时间,你们没有,羡不慕羡?当然师父也鼓励说,你们星期天其实早上都可以来,有的时候很忙,师父也知道。其实星期天有空,如果住附近的都可以来上早课,至少还有半个小时打坐的时间。 你到时候可以有理由,我去寺院了,你们不要来找我。以后禅修中心盖好师父办八关斋戒办禅修,你们一定要把万缘抛开,就一天来受八关斋戒,就那么一天,来好好的打坐,好好把心静下来。你说我忙了那么多年,你跟你的家人或是周遭朋友讲说,我每天这么忙,你就给我一天的时间,让我可以有自己真正拥有的时间,让我静静,行吗?当然可以,如果不行的话,那也太残忍了。那夫妻可以轮流来,这一次办先生来,下一次办太太来,说好就好了,你不要下次办,太太要来。 1:26:20<blockquote> <big>'''慧学的进程'''</big> * '''慧学的修学进程:''' '''—闻、思所成二慧''' '''—就内容而言就是一切唯识,能所二取皆空。''' * '''闻所成慧:''' '''即所谓的正见养成,是指成就「唯识无义」思惟模式''' '''—闻慧的目的在于养成「作意力」。''' * '''思所成慧:''' '''—所成慧的养成,就是成就唯识相应的行为模式''' '''—由唯识正见所引导的六度万行,在六度的实践中逐步与唯识相应。''' '''—四慧的重点在于「任持力」。'''</blockquote> 慧学的进程 刚刚不是说这个资粮的栽培要先进三是听经闻法吗?那就是在慧学上要一层一层地进入。 首先'''慧学的进修过程,闻、思所成二慧'''。 就内容而言:就是'''一切唯识,能取所取空'''。 我们现在在讲唯识, 所以当你的慧学的进程, 我们不是说闻思修的过程吗?闻慧跟思慧的过程,这二个就是要不断地熏习,从知识进一步成为观念,到你的行为。熏习一切唯识所现,虚妄唯识,能取所取空,就是要把师父这最近十几堂讲的唯识学的这些基本理论概念,要把它弄清楚。然后恳切地认定,我们所看到的确实是虚妄唯识。而且师父讲过好几次,如果你唯识学的好,对你的生活上真的有非常大的帮助,当你在跟人家斤斤计较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的时候,你忽然一个(念头)闪过,这好像是虚妄唯识,这是我自己的遍计所执,我为什么一直在跟人家争这些?所以这时候的闻思慧,就是在确认一切唯识,能取所取空,就是唯识的这些理论。 不是你这几年听过就没事,你要不断的学,把这样理论越加深。为什么?要记得,熏习就是不断地听,不断地检讨,还有不断地做。 '''闻所成慧''' '''所谓的正见养成,就是指唯识无义的思维模式'''。 要把唯识无义成为你的思维模式, 我在这个课程有没有讲过这个「义」?这个「义」 是什么意思?这个「义」就是实质的外境。讲的最简单,「义」就是实质的外境,这个「义」 ,可以是内容,可以是对象,但是就唯识来讲,这个实质的外境。 那'''唯识无义'''是什么意思?就是没有实质的外境,因为外境是什么?外境是唯识所现的,不是离我们的识,不是离我们的心,有一个真实的外境。所以唯识讲唯识无义,你下次听到唯识,一定会讲唯识无义,或叫虚妄唯识或叫做唯识无义,就是告诉你外境是识所现,所以外境是假的,是虚妄的。你要养成这样的思维模式,但这样的思维模式,不是叫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起颠倒,跟人家辩论一些错误,一些莫名其妙的(说法)。比如说明明这边有一张桌子,你跟人家讲说,没有桌子,这桌子假的,那就没有意义了。为什么?因为讲唯识所现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个东西的存在是识所现的,重点在于我们会对他/它起贪着,是要破除你这个(东西起执着而导致)错误的观念跟贪着,不是叫你在跟人家讲连世俗的道理都莫名其妙的那种观念。 师父上次在星期五的摄论课举一个例子说,你已经受菩萨戒,然后吃素,吃了几个月后,这两天在吃鸡腿。然后人家说,你不是吃素吗?(你说)这是唯识所现,这不是鸡腿,那就变成邪知邪见了。我问你,你吃鸡腿是不是贪嗔痴相应?你本来吃素,你也认为菩萨道吃素,那后来为什么又开始吃荤了?不就嘴馋吗,那嘴馋不是贪嗔痴相应吗?那你贪嗔痴相应的时候,你又用唯识所现来胡诌,(给自己的贪嗔痴行为找一个理由),那不就是等于邪知邪见?所以要记得要把佛法的根本意趣,唯识到底要讲什么要弄清楚。佛法讲唯识无义,重点是在要破除你的贪嗔痴对外境的染著,这个叫做唯识无义的思维模式。 '''闻慧的目的:在于养成作意力'''。作意力是在讲什么?'''对经教对唯识深刻的理解''',所以闻慧就是要养成前面的作意力。还有慢慢慢慢当你的慢慢思维模式或者你的观念上,慢慢慢慢能够跟唯识无义相近了之后,你必须进一步从行为上,我们思想上已经改造了,但是我们的习惯,很多行为习惯还没改造,我们要把这个思想透入我们的行为习惯,所以这个变成思所成慧。 '''思所成慧''':也就是说连你的行为习惯都是唯识无义,'''闻所成慧的养成就是成就唯识相应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你在行为的习惯上不会很轻易再去取着你所认知到的外境(是实有的),因为(明白)这个东西(相)是唯识所现,你不要用这个见再去取这个相,你对一切(相)会会比较看得淡,会比较不会那么执着,因为你真的认清了这个东西是我自己的识所现出来的。你哪怕说你喜好一个东西,你也不会玩物丧志,你也能够到一定的程度就克制住。你就算是不喜欢一个东西,也不会嗔恨的讨厌。因为为什么?因为这些嗔恨讨厌,也是你自己识所现。 师父上次说你很讨厌一个人,或许这个人确实也确实有点讨厌了,但是大部分人更深的讨厌跟憎恨是你自己加进去,去把它扩大的,是你的遍计所执。这个人或许真的有点讨厌了——依他起,但是你自己在上面起遍计执,是把你的爱恨烦恼加进去了。 所以这个就是在唯识相应上面,养成一种行为模式,然后由唯识正见引导六度万行,其实就是般若了,唯识正见就是般若了,然后引导其他五度,然后在六度的实践中,逐步以唯识真正相应。 所以闻慧的目的在於養成「作意力」,思慧的重点在于培养「任持力」(資糧力),在行为上能够去承受佛法,承担佛法。这些就不是很理论性的东西了,这个是真的实践了,不是很难了解,但是很难做得到,要做到有点困难。 Wz:这个任持力是保持力,还是? 师父:就是保持我们继续在这个道上前进的力量。前面不是有「任持力」(資糧力)吗?就是由六度,然后四摄这样培养出来的力量。为什么?因为这个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个学佛的路不容易走。(问:怎么理解这个“任”?)。任持,又叫做堪忍力了,就是你能够去承受的那个能力。你说学佛还要承受?当然,学佛会不会承受压力?第一步,向你的自己烦恼挑战,那压力就很大了,那还要接受别人的挑战,最难的就是接受烦恼。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这句话当然是对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什么?我们自己的贪嗔痴。外面会常常讲说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自己的什么?我们自己的贪嗔痴。如果就佛法的修行上,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的贪嗔痴,那如果你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在这样的实践当中去培养忍力,你很容易被贪嗔痴打败。那别人会不会常常会挑战你?会,常常会来惹怒你,当然都会。怨憎会、爱别离,常常在日常生活当中不断的来挑战你,引起你的内在的贪嗔痴烦恼,那这个如果没有培养相当的能力,有办法降伏吗?没有。那必须要培养,那这些就是一个过程。 现在师父再讲一个比较更具体一点的,要怎么做?首先,第一个,如果可以的话,三皈依,然后持五戒,但是三皈持五戒的当下,三归的当下,你就要发心,发什么心?发菩提心、大悲心、无所得心。发什么是菩提心?意思就是说你要确认成佛是最终的目标,你愿意去成佛,愿意朝着这个目标去走。 大悲心是什么?我们要学佛成佛,不单只是我们自己要学佛成佛,我们是因为有太多众生的苦。当然我们自己也苦,贪嗔痴烦恼苦,但是我们是这样的苦,别人也是这样的苦,所以你要发愿说我要成佛,不是为了我自己而已,是为了众生,我能帮多少,能够护持多少,我要尽量去做,这个叫做大悲心。 接下来说,那我发愿学佛,我不是说嘴巴讲而已,我必须发愿去学习佛法的知识,这个叫做无所得。发这三心,这样做了。然后尽量要三皈五戒是第一步,持五戒那就是六波罗蜜的戒波罗蜜。那么接下来,你既然发了大悲心的话,那你是不是要布施?你在日常生活中,你就是要想办法规定自己二种,一个规定自己固定做布施,第二个随机,什么叫随机?日常生活去到哪里碰到什么随机可以做。我问你在车上让位子是不是布施?这是平常可见的,所以这个叫做随机,碰到了能力能做叫随机。第二个,那你说师父我每天在店里面看店,我比较难随机,那你就固定,所以要有固定。 那是持戒已经讲过,那忍辱,就你把听经的内容用在生活上去观察,忍辱不是忍住侮辱,记得师父讲过忍辱是什么?那个忍是什么?忍是认知,是认知事理的真相,是一种智慧。所以当你遇到一些逆境,会起嗔恨,会起一些冲突的时候,你这时候就要用智慧去分析他,引导他,而不至于起太强的嗔恨和愤怒,这才是忍。所以那个“辱”字是(后来)加上去的,它实际上是忍,你一些的不愉快,不痛快,一些内心的情绪,就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事理,没有用般若去解决,所以会产生那样强烈波动的情绪。所以第二,你学佛之后,就是要用佛法去对应对治这些情绪,忍不可能没情绪的,但是最怕就是说,你不知道怎么去对应,连情绪起来你都不知道。 师父讲过一,你一定要有固定的宗教行为,固定的功课,不管你要念多少遍大悲咒,或念多少遍心经,或十几遍什么普门品,或念金刚经,都可以,你自己定要这种功课。尤其是初学者,一定要有这种功课,自己一定要规定自己做这些功课,这个叫做宗教行为。所以刚刚也讲了,你三皈五戒发心之后,接下来你要固定的功课。 再来要想办法打坐,你不一定时间很长,每天十分钟20分钟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打坐,一定要打坐! 十分钟20分钟半小时都可以,时间有一个小时,一定要固定打坐。 最后不能荒废听经闻法,你如果没办法来,你在家里电脑上听都可以。听经闻法不一定非得是师父讲的,你可以网络上,或者其他法师讲的都可以,都可以听,但是因为有时候现在太乱了,有时候讲的到底对不对你也不知道。有时候来听听,有时候要是有什么东西来问问师父,看看这个法师,师父你认识吗?觉得怎么样,都可以来问一问,但是你不能荒废听经闻法。为什么师父说不能荒废听经闻法?听经闻法是什么因? 刚刚讲是什么因?四种因、四种力,怎么样? 听经闻法是因力,然后必须共修,不能自己躲起来修。师父现在讲的这些你们有没有写下来?有没有具体一点,这样大概了解?作意力就是叫你一定要不断地听经闻法,然后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去应用。所以刚刚写的这些要能做尽量做,这个就是修习的资粮。 刚刚讲的这些,你们写下来的这些都是修行的资粮, 你不要以为我诵个经这样叫资粮吗?那当然是,但是你不要把它扩到很大,好像诵二部经就很伟大这样子,就功德多大,不要这样子想,但是一定得做。 其他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我们下礼拜继续,下礼拜我们会讲加行位,讲定慧,依定起观。 回向!
返回
成佛之道 第九十六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