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第三章 初期大乘佛教”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第三章 初期大乘佛教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width="100%" |+ style="border: 0px solid black;" | |<small>[[第二章 部派佛教|'''<u>第二章 部派佛教</u>''' {{#fas:arrow-circle-left}}]]</small> |style="text-align:right;" | <small>[[第四章 中觀學派|'''{{#fas:arrow-circle-right}} <u>第四章 中觀學派</u>''']]</small> |} ==第一節 大乘佛教概述== 大乘佛教思想,從原始佛教時代的潛流,到部派佛教時期的發展,最後到大概公元前一世紀左右,初期的大乘佛教思想終於出現。從此開始,一直到公元五世紀末左右,通稱為大乘佛教時期。<sup>2</sup> 這一時期,事實上部派佛教的許多教派還是一直在蓬勃的發展中,只是相對於部派佛教時期而通稱為大乘佛教時期。 ===一、大乘佛教特色=== 大乘佛教的「大乘」一詞是由梵文 Mahāyāna 義譯而來,mahā 是「大」,yāna 是「乘」。在佛教裡常常將其教說、教理思想稱為乘。「乘」就是車,可以裝載的意思,可以載眾生到生死解脫的對岸。所謂「大乘」是指不但可以裝載自己,更可以裝載許多人到達解脫涅槃的彼岸。修學大乘佛教,相對於所謂的「小乘」,可以度更多的人。「小乘」之所以稱為小乘,是說只能度自己乃至周遭的少數人而已。 在公元前一世紀左右,有些行者從部派佛教思想跳脫出來,以大乘自居而區別於其他傳統的教派──部派 <sup>1</sup>「印度佛教思想史」視頻,第七講 <sup>2</sup> 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81、153。 佛教的教派。相對於傳統的教派,這些有新興思想的就自稱為大乘,而稱呼其他傳統教派為小乘。從宗教的形態與發展來看,可以說大乘佛教的出現,是公元前一世紀左右,一種佛教思想的改革運動。一部分人對於傳統派思想提出一些改革的新思想,改革者自稱為大乘或佛乘,以成佛為目標,主張發菩提心,修習菩薩道以取代解脫道。其學說目標是以佛菩提為主,即修行的最終目的已不再只是解脫成阿羅漢,而是要成佛。修行的方法就是勸大家要自利利他、行菩薩道,即修集各種波羅蜜功德。雖然部派佛教中早已有菩薩道的理論,但學說還是以解脫道為主。這是大乘思想和部派學說的主要區別。至於大乘佛教中不同的思想,以下將討論。 ===二、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 大乘佛教,依其思想特色又可以分為「初期大乘」與 「後期大乘」。而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可從兩方面來分判:第一是從根本教理上來區分,第二是從時間上來區分。 {| class="wikitable" |- class="header" ! !初期大乘 !後期大乘 |- class="odd" |教理 |以一切法空為究竟 |以一切法空為方便 |- class="even" |時間 |從公元前 50 年 ~ 公元 200 年 |從公元三 ~ 五世紀末 |- class="odd" |經論依據 |經典以「空」為中心 |經以如來藏為中心論以唯識思想為主 |}1、教理上的區分 初期大乘以一切法空為究竟。所以大乘佛教中,如果是強調一切法空,以法空為佛教的根本究竟學說,就是初期大乘。大乘佛教發展到後期階段,其思想重點已漸漸從空的思想轉移到佛性實有論,而以空性論為不了義說,以一切法空為方便之教。因此我們可以從經教對法性空的理解,來區分初期或後期大乘。大乘佛教的特色,是以成佛為目標,修菩薩道。因此大乘佛教首重菩提心。此外,菩薩道有別於解脫道的,是不單自己要離苦得樂,更要幫助一切眾生也能離苦得樂,因而稱為大悲心。除了強調菩提心和大悲心外,一切法空學說也是初期大乘的特色。法空思想雖可說濫觴於部派佛教,如前述的一說部,但這樣的理論和思想並沒有成為部派佛教的主流。法體實有論,無論是三世有還是現在有,才是部派佛教的主流學說。因此,空性思想可說是初期大乘的特色,不但可依此來與部派學說作區分,更可依此來分判初期和後期的大乘。 2、從時間上來區分 初期大乘大約是從公元前 50 年左右一直到公元 200 年,這 250 年間的發展,可說是初期大乘佛教時期。初期大乘佛教,有強調信仰的經典,也有著重菩薩大行的經典。<sup>3</sup> 但若談及諸法實相、勝義諦,以及菩薩甚深智,還是 <sup>3</sup> 這一些是共一切大乘的特色,所以無法做為初期大乘的特色。 以空為中心,圍繞著空的思想來探討,所以說「空」是初期大乘佛教的特質。 ===三、初期大乘經典=== {| class="wikitable" |- class="header" ! !甚深智與廣大行 !重信仰 |- class="odd" |依據經典 |般若經 Prajñāpāramitāsūtras 華嚴經 Avataṁsaka(部份) 法華經saddharmapuṇḍarīkam(部份) |阿彌陀經 其他淨土經典 |- class="even" |特色 |強調自力、重視深智與廣行 |強調他力、信願 重視宗教行為和儀式 |- class="odd" |方法 |六度萬行 |求生他方佛土 |}初期大乘經典種類繁多,但以經典本身的特點,可區分為兩大類,即深智廣行與啟發信仰。<sup>4</sup> 以下就依此兩大類,介紹幾部比較重要的經典及其思想。 1、第一大類,重視甚深智慧和菩薩廣大行的,有以下幾部經典: #《般若經》這類經典,重的是菩薩的甚深智慧,即般若波羅蜜,同時也強調以無所得而廣度一切眾生。 #《華嚴經》、《法華經》這類經典,比較著重在菩薩的廣大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還有與文殊菩薩有關的經典。雖強調菩薩的甚深智 <sup>4</sup> 參考印順導師於《印度佛教思想史》的區分,頁 2。 慧,與般若經相似,但卻重於呵斥聲聞,與般若經容攝聲聞風格迥異。 2、第二大類,比較重在宗教性、情操培養、信仰啟發的經典,比如《阿彌陀經》及其他的淨土經典。這一類經典,特色是強調他力的救度,強調信仰,重視宗教行為和儀式。例如求生他方佛土,見他方佛,或求佛菩薩的護佑與加持等。 這兩類經典,在初期大乘佛教中,都扮演著相對重要的角色。以下將逐一介紹其經典形成與思想特色。 ==第二節 般若思想== ===一、般若波羅蜜=== 「般若經」是有關「般若波羅蜜」的經典,顧名思義是以「般若波羅蜜」為學說重點而開展各種論述。大概地說,以闡述般若波羅蜜為主的經典,都可以稱為「般若經典」。般若波羅蜜,梵文為 prajñāpāramitā,是 prajñā「般若」和 pāramitā「波羅蜜」,二字的複合詞。「般若」prajñā: pra 是接頭詞,有「直接」、「直接面對」的意思,jñā 是知道、認知。就其字義上來看,可以翻成「直觀」或「智慧」。但就經典上所要表述的意義來講,指的則是直觀實相的智慧,也可說是勝義諦。直觀的智慧就是直接認知到諸法實相,這是一種超越的境界,一種斷煩惱證悟的境界。為區別於一般的智慧,所以將這種超勝的智慧直譯為「般若」。 「波羅蜜」pāramitā,有兩個意義:一是「到彼岸」,二是「圓滿」。從第一個「到彼岸」來解釋,「般若波羅蜜」 (Prajñāpāramitā)就是到彼岸之智。此岸是生死輪迴,彼岸就是解脫涅槃,其意思是般若能度眾生到彼岸。我們要斷煩惱、得究竟解脫,就必須修般若,只有般若才能幫助我們離開生死,到達涅槃的彼岸。從第二個意思「圓滿」來看,圓滿就是圓成佛智,即圓滿的智慧。即是說般若能夠圓滿佛智,幫助我們成佛,所以叫做圓滿的智慧。「到彼岸」是三乘所共的智慧,即聲聞、緣覺和菩薩所共的智慧。但是用「圓滿」的智慧之意時,就不共於聲聞緣覺,唯有菩薩與佛才有。一般而言,般若經典在表詮般若波羅蜜時,以圓滿究竟的智慧為主,因為大乘佛教是以佛菩提為究竟之道、究竟的目標。 ===二、般若經的發展=== 只要是以般若波羅蜜為主軸的經典,我們都可以將其歸類為般若系經典,所以般若系經典實際上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經典合集而成。同時種類繁多的各種般若經典也並不是一時完成的。從最早的公元前 100 年,一直發展到公元一千多年左右,在這一千多年的漫長時間中,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般若經典出現。般若經典的漫長發展,大概可區分為四個階段。<sup>5</sup> <sup>5</sup> 般若經的四期發展參考自 E. Conze, Selected Saying from the Perfection *初期(100BCE~100CE) **梵文 ***The Aṣṭasāhasrikā(八千頌般若) ***The Ratnaguṇasaṁcayagāthā **漢譯 *《道行般若》十卷,後漢支婁迦讖譯 *《小品般若》(即八千頌般若)十卷,後秦鳩摩羅什譯 *《大般若經》(第四、五分)唐玄奘大師譯 *擴展期(100~200CE) **梵文 ***The Śatasāhasrikā(十萬頌) ***The Pañcaviṃśtisāhasrikā(兩萬五千頌) ***The Aṣṭādaśasāhasrikā(一萬八千頌) **漢譯 *《光讚般若》十卷,西晉竺法護譯 *《放光般若》二十卷,西晉無羅叉譯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十七卷後秦鳩摩羅什譯(即兩萬五千頌般若) *《大般若經》(第二、三分)唐玄奘大師譯 *簡短經論期(200~500CE) **金剛經(The Vajracchedikā) **心經(The 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asūtra) **現觀莊嚴經論(The Abhisamayālaṃkāra) of Wisdom(London: Buddhist Society,1968),11. 漢譯經典的比對則 參考自三枝充 " 般若經の成立 "《般若思想》講座.大乘佛教(第二冊), 60~61。 *密教影響期(600~1200CE) **梵文 ***The Adhyardhaśatika Prajñāpāramitā(一百五十頌) ***其他 **漢譯 ***與「般若理趣」有關的般若經典。 1、最初期的發展階段 從公元前 100 年一直到公元 100 年左右,這階段出現的般若經典,稱之為初期般若。這一類經典大概有八千頌的般若經,<sup>6</sup> 漢譯的有道行般若、小品般若,以及玄裝大師翻譯的大般若經的第四分、第五分等。玄奘大師將所能收集到的般若經全部類集起來,並翻譯成漢譯經典,共有十六分六百卷,稱作《大般若經》。《大般若經》可以說涵蓋長期發展的大大小小般若經典,而初期般若經典則大概是玄奘大師所譯《大般若經》的第四、五分。八千頌般若現有梵文本存在。 2、擴展期 大約是從公元 100 年到公元 200 年左右的一百多年間。第一期的經典由於是初期,所以一般而言,經文並不很長,大約是漢譯十卷左右。而這一期稱「擴展期」,是因為這一期的經典是依於初期經典增加補充,所以變成相對更長的經典。這類經典長度不定,有所謂十萬頌的般 <sup>6</sup> 印度傳來的經典長度,常依梵文結構,以頌為單位來計算。所以當說八千頌左右,是指經典的長度,而不是指偈頌。 若經,有二萬五千頌的般若經,有一萬八千頌的般若,這些都是梵文經典。在漢譯方面,屬於擴展期的經典,主要有《光讚般若》十卷、《放光般若》二十卷、《大品般若》二十七卷、《大般若經》的第二、三分等等。 3、簡短經論期 由於第二期的經典太龐大,所以到了第三期,大概是從公元 200 年到 500 年之間,慢慢就有一些縮短的、簡略的概要經典出現。比如著名的《金剛經》,還有我們很多人都會背誦的《心經》,現存於西藏的《現觀莊嚴經論》等,這些都是屬於比較濃縮、簡短的概要性經典。簡短是第三期的特色,所以叫做簡短經論期。 4、密教影響期 從公元 600 年一直到公元 1200 年左右,這時候的般若經因為受到密教的影響,所以叫做密教影響期。這一類般若經,目前有些梵文本留下。至於漢譯,則是一些有關名為「般若理趣」的經典。由於這類經典已不屬於初期大乘,不是本章討論的重點,所以只是大略介紹。 ===三、教理重點 ''<sup>7</sup>''=== 有關般若教典的思想,此處把它區分為四大重點來說明:大乘三心,空的思想,六波羅蜜,方便善巧。我們通過這四大主題來探討般若經的思想。 <sup>7</sup> 總結自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有關般若教義的部分, 704~752。 (一)大乘三心 {| class="wikitable" |- class="header" !菩提心 (Bodhicitta) !大悲心 (Mahākaruṇā) !無所得心 (Prajñāpāramitā) |- class="odd" |發成佛之心 |願度一切眾生之心 |般若波羅蜜 |- class="even" |最終目標 |動機 |方便善巧 |}大乘三心是菩提心、大悲心、無所得心。這三心可以說是般若經的思想核心,也是大乘佛教所要強調的重點,印順導師又常稱之為「學佛三要」。因為學佛,學的就是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無外乎就是三心。三心作為大乘的心要,所以是學佛三要。般若經典常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這一句話直接道出成佛的要領。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的一切智,是指佛菩提。「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意為一切修行都要匯歸到佛菩提,以佛菩提為最終目標,學佛要發願成佛。菩提心是成佛的目標,是我們學大乘佛教的終極目標,因此大家都要發菩提心。 「大悲為上首」:所謂的大悲心(Mahākaruṇā)就是憐憫一切眾生,願度一切眾生,也可以說為願度一切眾生之心。我們學佛,尤其是學大乘佛教,有一個最終的目標 ──成佛。但要實現這個終極目標,就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動機去推動,這動力就是大悲心。大悲心是動機、動 力,發願去幫助眾生,將度一切眾生作為動力,來推動我們往最終的目標前進。大悲心是根本而重要的,所以稱為 「大悲為上首」。 般若無所得:「無所得為方便」,也可說無所得相應。 「無所得」就是般若波羅蜜,亦可說為空的智慧。「無所得為方便」即是指以般若波羅蜜為方便,這裏的方便是指方法的意思。我們有了度一切眾生的動機,往成佛的目標前進,但在這長遠的過程中,必須要有般若波羅蜜作為根本方法,才能在這艱苦漫長的路上不斷地前進。 (二)空(śūnyatā) 無論是區分初期大乘與部派佛教,或者是區分初期與後期大乘,都可以用「空」來做為判攝標準。空的思想,成為初期大乘思想的一個特色。 1、「空」的語義 「空」是梵文 śūnyatā 的義譯,又常譯為「空性」、「空相」、「無」等等,有些經典則直譯為「舜若多」。梵文 śūnyatā 是從śūnya 變化而來的。空 śūnya 原意是「中空」,即外有內無的意思。但 śūnya 最原始意義為「膨脹」。一個本來是實心的東西,經膨脹之後會變大,變大之後就變成外有內無。即外面看起來是存在的,但是裡面已經沒有東西,所以稱為外有內無。所以「空」(śūnya),其最早的意思是指中空或真空的意思,因此也常譯為「無」。 再進一步來說明「中空」的概念。例如當描述一個杯子是空的,這時候並不是否定杯子的存在,而是指杯子裡面沒有水或是沒有飲料等等。所以「空」這種外有內無的含義,是用來表達沒有內在實質,而不是什麼都沒有。依於此種內無外有的含義,「空」被大乘佛教用來表述勝義思想的一個名稱代表。其實在初期大乘佛教的發展中,對勝義境界的描述,不一定都是用「空」一詞,而是用許多和空有同樣概念的名稱,只是後來「空」之語義被更普遍地使用。 2、教義目的 #超勝於傳統的教法──緣起:首先,般若經提出空的思想,其用意在超勝於傳統的教法,也就是阿含經及部派佛教傳統以來的緣起法。般若經認為空的思想是超越緣起的,是比緣起更甚深的,也就是說般若的教法是更殊勝的。<sup>8</sup> #批判阿毘達磨──法體本有論:在部派佛教中,雖然某一些部派已經有類似像空這樣的思想概念,如一說部,但並沒有成為主流學說。部派佛教的主流學說還是法體實有論。即使這樣,接受一切法空思想的修行者,還是用空思想來批判、反對上座部阿毘達磨的法體論。這也是性空學說的一個肇始。 <sup>8</sup> 印順導師《空之探究》,148~149。<ol start="3"><li><p>對治我執:提出空性說最根本的用意是對治我執、斷除煩惱。這是佛教一切思想的共通目的。所以空思想的提出,有時代背景的意義,也有其終極的目的。時代意義就是表現出它超越傳統的教法,以及對阿毘達磨法體論的批判。終極意義是破除我執、斷除煩惱。</p></li></ol>3、空(śūnyatā)的雙重義含 從教理內容來看,「空」有雙重涵意:第一重涵意是 「勝義諦」離一切絕待的「自性空」;第二重涵意是世俗的「無自性空」。<sup>9</sup>「自性空」梵文為 svabhāva-śūnyatā,而「無自性空」是 abhāva-svabhāva-śūnyatā,這兩種空義是有不同義含的。在般若經裡面,談到許多種空,比如四種空、十八空,乃至二十四空。這種種空,其實並不是真有什麼不同,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來描述世間的真相而已。如果我們將這種種空的含義歸納起來,其實不外乎兩種:自性空與無自性空。 {| class="wikitable" |- class="header" !自性空 (Svabhāva-śūnyatā) !無自性空 (Abhāva-svabhāva-śūnyatā) |- class="odd" |初期般若的核心理論 |中期般若的重心 |- class="even" |涅槃的同義字 |結合「緣起論」的世俗詮釋世俗無自性 |- class="odd" |勝義諦(聖人的證悟境界) |世俗無自性 |}<sup>9</sup> 空的雙重意含參考自印順導師《空之探究》,174~188。 #自性空 空的教理內容,在般若經中有著不同的義含。一般都是將空當成無自性來理解,其實無自性只是空之雙重含義的一種,空的最根本義含是「自性空」。「自性空」是初期般若的核心思想,即是《小品般若》或《八千頌般若》一類般若經的核心。這一類般若經,所強調的「空」是「自性空」,而不是「無自性空」。「自性空」是涅槃的同義字,也即是聖人證悟的超越境界,經上用「自性空」或單一個 「空」字來表述。經典中對聖人所證悟的超越境界,用許多不同的字義,如涅槃、實相、實際、真如等等,都是描述這種超越生死的同義詞。<sup>10</sup> 但在往後的發展中,「空」一詞慢慢地為大部份經典所採用,最後成為專用詞。 「自性空」也即是勝義諦,是聖人──諸佛、阿羅漢斷煩惱悟實相的內證境界,是超越一切世俗的存在。世間的一般存在,如名稱、事物、法體、意識分別等等,乃至一切萬物的存在,都是世俗的存在,而勝義諦是超越這一切的境界。從勝義立場來看一切法,一切法皆如幻如化,一切法皆無二無別,包括生死與涅槃也都是無二無別。自性空是一切法的實相,諸法實相是一切法究竟、一切法無生、一切法如,這就是般若的最高境界。般若的境界,就是從這勝義諦來看一切法的。 <sup>10</sup> 同上註 ,142。<ol start="2"><li><p>無自性空</p></li></ol>「無自性空」是中期般若發展的重心,即放光、光讚、摩訶般若(兩萬五千頌)等般若經的思想重點。初期般若重的是自性空,但到了中期般若以後,空的理論與思想,漸漸和緣起教義結合在一起,而有了無自性的意思。其理論核心是:因緣所生法,必是無自性,無自性即是空,即空 = 無自性。 自性空.無自性空.緣起法:聖人悟諸法實相,斷了一切煩惱,即是勝義的自性空。從這樣超越的境界來看一切法,一切法如幻如化。雖如幻如化但卻是因緣所成的,因此就沒有一個不變的實體,即一切法無自性,無自性即是空。所以無自性空,可以說是從自性空而衍生出來的。兩種空是一體的兩面,可以從自性空推論到無自性空,反而推之亦可。譬如說,一切法既然是緣起所成,即沒有自性的,無自性的即是空,因為一切法空的,故從緣起而有。能體證這緣起無自性空而斷一切煩惱,即達勝義自性空。 再從修行的入手上來看。勝義空離一切相,沒辦法用語言描述的,但是無自性空卻是世俗諦的層次,可以用語言概念來分析推論。也就是說修行是從理解無自性入手,從無自性的體悟,就可以達到自性空、勝義諦。所以修行還是要從觀察諸法的現象入手,然後瞭解諸法的緣起無自性,即是從戒、定、慧,經聞、思、修的次第,最終才能 證到勝義。無論是般若經或者是龍樹菩薩,都認為修行的下手,還是得要從緣起→無自性→空來體悟。 龍樹菩薩是無自性空的主要宣揚者。其《中論》及《大智度論》,所弘揚的重點並不是自性空,而是無自性空。因為自性空是離一切相的,唯有無自性空可以被邏輯推論,思辨與辯證。龍樹的學說本書的下一章會討論。 (三)波羅蜜 「波羅蜜」也是般若經裡面一個很重要的主題,菩薩的廣大行稱為波羅蜜,這同部派佛教所說。不過,部派佛教的波羅蜜,在般若經中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主要的差別在於般若經中,一切善法必須要與般若相應,才能成為菩薩的大行──「波羅蜜」。 1、般若與廣大行 般若波羅蜜與菩薩廣大行的關係,可從兩點來談: #般若轉化萬行成為波羅蜜 即是如果沒有般若的引導及轉化,其他所有的善行都只不過是世間善行而已。比如佈施,持戒、忍辱種種善行,無外乎只是世間的善行。但如果行者將般若透入其中,由般若來引導,再與無自性、無執著、空相應之後,佈施、持戒、忍辱等一切萬行就變成波羅蜜。所以當佈施與般若相應時,就成為佈施波羅蜜;忍辱與般若相應時,就稱作忍辱波羅蜜。所以說般若轉化萬行為波羅蜜。 經典上常用三輪體空來說明。三輪體空,即沒有做這件事的人,沒有這件事情牽扯到的事物,沒有被實施的對象。拿佈施來說明,就一般世間而言,佈施時會有佈施的人、佈施的東西,如食物、衣服、錢等,還有受施的對象。施者、受者、施物稱為三輪。如果依般若一切法空觀點來看,則施、受、物都是無自性,稱為三輪體空。也就是說佈施的人沒有自性,施物無自性,受施者也是無自性的,因為都是因緣所成。在這三輪體空相應下,佈施的人不會去執著施、受、物三輪,這就是所謂的般若無所得,這樣的布施就成為布施波羅蜜。總之,當將般若波羅蜜引入萬行時,種種的萬行就不再是一般的善行,而是所謂的般若相應,成為波羅蜜。<ol start="2"><li><p>萬行實踐般若</p></li></ol>般若波羅蜜和其他波羅蜜是相輔相成的。般若轉化萬行為波羅蜜,反之,萬行也助成般若,或可說萬行實踐般若。因為般若波羅蜜是一種理念──空相應的理念。般若的理念是要在種種的善行中去實踐,不能將種種的善行與般若區分開來。在任一波羅蜜被完成的當下,般若就被體現了,所以叫做萬行實踐般若。總之,般若與萬行是相輔相成的,般若轉化萬行為波羅蜜,而萬行輔助完成般若,即是所謂的波羅蜜。 2、六波羅蜜 般若經談波羅蜜,常以六波羅蜜為主,但是實際上波羅蜜無量無數。般若經典上也說,種種善行只要透入般若都可以成為波羅蜜。如上述,部派佛教有四波羅蜜、六波羅蜜,乃至十波羅蜜,有種種波羅蜜。只要是菩薩的大行,都可以稱為是波羅蜜。但是為實踐的方便,部派佛教以來,論師們做種種的歸類。般若經採用大眾部的歸類,將種種萬行統歸為六種,稱之為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即:佈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或叫做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最後是般若波羅蜜。 3、般若與空 *勝義諦而言: **般若波羅蜜 = 空 = 諸法實相 *世俗諦上說: **般若波羅蜜:能證悟實相的甚深智 **空:般若所證的實相 *實踐上說: **深觀一切法空即是般若的實踐 初期大乘佛教的思想是空,般若經雖是以般若波羅蜜為主軸,但般若波羅蜜與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首先從勝義諦而言,般若波羅蜜與空是一回事,無二無別,所以般若波羅蜜等於空,也即是諸法實相。但是從世俗諦的理論說明上來談,也可說是兩回事。般若波羅蜜的「般若」,是能證悟實相的甚深智,般若即是「能證」,空是 般若所證得的實相──「所證」。也就是說空是外在的客觀事實──實相,般若是能證實相的智慧。能證的智慧證悟到空性就稱為般若。空是所證,般若是能證,看起來是兩件事,但卻是二而一、一而二的,這主要是從勝義諦與世俗諦的不同層面的區分。最後從實踐上來看,深觀一切法空,經由聞、思、修到現證,即是般若的實踐。 (四)善巧方便(upāya) {| class="wikitable" |- class="header" !聲聞的般若波羅蜜 !菩薩般若波羅蜜 |- class="odd" |阿羅漢也能悟空──到彼岸 |般若讓菩薩不住生死 菩提心和大悲心讓菩薩不入涅槃 |- class="even" |無善巧 入無餘涅槃 |善巧方便 般若波羅蜜 = 三心相應 |}「善巧方 便」梵文是 upāya, 有「方 法」(means、 ways)、「技巧」(expedient)、「策略」(stratagem)、「計謀」 (craft、artifice)等意思。<sup>11</sup> 般若經常說:「無所得為方便」,無所得就是般若智慧,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以般若波羅蜜為達成無上菩提的方法、善巧或謀略。以般若波羅蜜為成佛的方法、善巧,可從以下兩點來說明。 1、聲聞的般若波羅蜜 從般若經的思想來看,聲聞也有般若波羅蜜,也就是說聲聞也能證悟一切法空。在般若經中並沒有說阿羅漢只能證悟我空,不能證入法空。《金剛經》說,如果一位 <sup>11</sup> Monier 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215-2。 阿羅漢自認為證得阿羅漢的話,他就不是真實的阿羅漢。依般若經系來說,阿羅漢得證悟的境界並不是化城,是真實地證悟諸法實相、證到涅槃,所以阿羅漢的波羅蜜是指到彼岸的智慧。但是相對於成佛來說,單單是到彼岸的智慧,並不能當成一種成佛的善巧。因為他到彼岸之後,最終會永離生死入無餘涅槃,所以稱阿羅漢為無生。 2、菩薩的般若波羅蜜 相對於聲聞,菩薩的般若波羅蜜就是成佛的方便善巧,可以引導眾生畢竟成佛。所以是究竟圓滿的智慧,而不僅是到彼岸的智慧。這主要的區分還是在於三心相應。也即是說,菩薩觀諸法實相,如果沒有菩提心和大悲心相應的話,就可能證悟空性、證入實際,最後入了涅槃。由於菩薩的般若波羅蜜必須與菩提心和大悲心相應,因此在菩提心和大悲心的引導下,般若波羅蜜就能知空而不證入涅槃,並引導我們一直到成佛。 總之,般若知諸法實相,能讓菩薩離於生死而不住生死,並且因為有菩提心和大悲心的幫助,故能讓菩薩亦不入涅槃。這裡的不入涅槃並不是說沒有斷煩惱,而是說斷了煩惱,但能夠繼續行菩薩道。因此菩薩的般若波羅蜜,本身就已經含攝菩提心和大悲心於其中。唯有在菩提心和大悲心的輔助之下,菩薩的般若波羅蜜才能區分於聲聞,而成為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因此,般若經才會說:以般若波羅蜜為成佛的方便。 ==第三節 華嚴思想 <sup>12</sup>== ===一、《華嚴經》介紹=== 《華嚴經》全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漢譯有許多譯本,可分為全譯本和部分譯本。全譯本是指整部《華嚴經》被全譯成漢語。全譯本有兩種譯本,一種是東晉[https://vimwiki.org/index.php?title=%25E4%25BD%259B%25E9%2599%2580%25E8%25B7%258B%25E9%2599%2580%25E7%25BD%2597 佛陀跋陀羅]所翻譯的六十卷本,一般稱它是六十華嚴或晉本。另一種是唐朝[https://vimwiki.org/index.php?title=%25E5%25AE%259E%25E5%258F%2589%25E9%259A%25BE%25E9%2599%2580 實叉難陀]所翻譯的八十卷本,又稱為八十華嚴或唐本。唐朝實叉難陀法師所翻譯的八十卷本,可以說是 《華嚴經》最完整的版本。 除了這兩個全譯本之外,還有許多零散的部分譯本。部份譯本中唐朝般若翻譯的四十卷本可說是最大部的,俗稱為四十華嚴。四十卷《華嚴經》,只有「入法界品」以及其它某些部分的翻譯。另外還有《兜沙經》,又叫做「多沙陀」或「多沙陀比羅」。「多沙陀比羅」是梵文 Tathāgata-piṭaka,義譯為《如來藏》,意為有關如來的經藏,可說是《華嚴經》裡面最早的經典。還有《菩薩本業經》,談的是菩薩的修行,裡面有「十地品」、「十住品」,都是在談菩薩的階位。《羅摩詰經》,是唐譯本的「入法界品」的一部份古譯。此外還有許多的單譯本,在此不一一舉例。<sup>13</sup> <sup>12</sup>「印度佛教思想史」視頻,第八講。 <sup>13</sup> 細節請參閱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之起源與開展》,999~1011。 ===二、《華嚴經》的編集=== 以最完整的八十華嚴來看,共 39 品,可分四類: *佛土與諸佛:前六品 *明菩薩大行: **從「如來名號」(第 7 品)到「十忍品」(第 29 品)共 23 品 **略舉佛與菩薩所說法,勸信令行,次第深入 *明如來果德 –「壽量品」(第 31 品)到「離世間品」(第 38 品)共 10 品 *入法界品(第 39 品) **善財童子參學的故事 **舉出修學佛法的各種典型,作為勸學的榜樣 1、第一類是前六品,主要是談論十方諸佛、佛功德、色身妙相,以及諸佛國土不可思議。 2、第二類主在闡明菩薩大行,大概是從「如來名號品」(第 7 品)到「十忍品」(第 29 品),一共 23 品。經中列舉佛與佛所說的法,勸眾生起信仰,行菩薩道,進而慢慢次第深入。 3、第三類,從如來「壽量品」(第31 品)一直到離「世間品」 (第 38 品),重點在描述如來的果德和如來的成就。 4、最後一類就是最有名的「入法界品」(第 39 品),主要是善財童子參學的故事。列舉善財童子參學佛法、修學佛法的各種典型,作為勸學的榜樣。 ===三、集出時間=== 大致可分為三期: *公元 150 年以前:如《兜沙經》、《菩薩本業經》等等 *公元 150~200 年間:如「世界成就品」和「入法界品」等 *公元 200 年以後:大部類漸漸完成 《華嚴經》是一個大部類經典,如上述最完備的有八十卷。其集出的狀況與其它佛教的大部類經典一樣,都是在長時間裡,次第增補而成的。整部《華嚴經》的集出時間大致上可分為三期: 1、第一期是公元 150 年以前,這一部分可以說是初期大乘經典。內容相當於《兜沙經》和《菩薩本業經》等等,都是公元 150 年以前就已經存在了。 2、第二期是大約在公元 150 年到 200 年左右。其內容大致相當於「世界成就品」和「入法界品」等這一類的經典。這些也還算是初期大乘經典。 3、第三期是公元 200 年以後,慢慢有其它的經典類集進去,逐漸形成一個大部類經典──八十卷的《華嚴經》。 ===四、思想概要=== (一)毘盧遮那佛與華藏莊嚴海 1、毘盧遮那佛 「毘盧遮那」是梵文 vairocana 的音譯,又譯毘盧折那、吠嚧遮那,略稱盧舍那、盧遮那、遮那等等,而 vairocana 有「太陽」、「日光」之意,所以也常意譯為遍照、光明遍照。經上常指佛的法身,或稱為法身佛。後來的密教經典常義譯大日如來。《華嚴經》以毘盧遮那如來為主,代表佛最圓滿的清淨法界,以及佛陀功德的不可思議,依毘盧遮那來說明佛的最清淨圓滿法身。毘盧遮那如來是《華嚴經》所要顯現出最超越的佛陀觀。 2、華藏莊嚴世界海 除了毘盧遮那佛外,《華嚴經》的另一個特色是呈現出無量無數的國土,稱為華藏莊嚴世界海。用可見的大海來比喻無邊無盡的宇宙,有無量無數的世界、佛土,重重無盡的佛土層層堆壘,所以稱為華藏莊嚴世界海,這可說是佛教宇宙觀的終極表述。《華嚴經》的前六品,即以毘盧遮那如來為中心,進而闡述不同的佛,不同的佛國淨土,最後用華藏莊嚴世界海來表述。 《華嚴經》描述佛的不可思議功德與無盡的佛土。這種超勝的境界雖然不是我們一般凡夫所能真實體會的,但其主要目的是為學佛者提供一個仰望的理想, 發初學者的信念,勸發初學者願意修行菩薩道,最終能成就不可思議的佛國功德。勸發眾生發願,修行菩薩道,在無量數劫以後,也能夠成就這樣的清淨佛身、清淨佛土。所以《華嚴經》主要是以佛的清淨功德和佛土勸發我們初學者,願意修行菩薩道。 3、理想佛 從思想發展的角度來說,不可思議的法身佛可以說是大眾部系,理想佛陀觀的圓滿表現。部派佛教中,對佛陀觀有不同的概念,而大眾部所代表的是一種理想的佛陀觀。佛陀觀的發展,從人間佛陀慢慢演進到理想佛。在部派佛教裡面,這些理想的佛陀觀還處於發展的過程當中,一些有關佛身的理論還在構築,甚至有許多觀念也在爭議當中。但是理想佛陀觀的發展,到了《華嚴經》可以說達到完備,然後以完整的理論系統表現出來。至於華藏莊嚴世界所描述的十方佛國土,在早期的教典「譬喻」 (avadāna)中也早已提及,《華嚴經》只是將其發展的更細緻,描繪的更殊勝而已。 (二)菩薩本業 《華嚴經》談到菩薩本業,即菩薩的根本職責。在八十華嚴中是「淨行品」,單譯本是《菩薩本業經》。《華嚴經》中一般所表述的菩薩道,境界是非常高超的。但是菩薩本業中卻是為初學者說的,說明在家、出家的發心菩薩,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菩薩道,用功精進。而且整品主要部分都是以偈誦表達,如說: 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孝事父母,當願眾生:善事於佛,護養一切。妻子集會,當願眾生:怨親平等,永離貪著。 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隱。伎樂聚會,當願眾生:以法自娛,了伎非實。<sup>14</sup> (三)菩薩階位 《華嚴經》中有「十住品」、「十行品」、「十回向」和「十地品」,主要是談論菩薩的行位,以及每一階位所應行之法。經中清楚地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等,來安排菩薩階位的先後次第,其後為大部分大乘經典所採用。在初期大乘經典中,對菩薩修行次第和菩薩階位,說法不盡相同,《華嚴經》可說是將各經典中的不同說法做了完整的整合。 (四)入法界品 《華嚴經》「入法界品」是華嚴思想的重點之一,主要是講述善財童子的參學──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法界」指佛的不可思議境界,善財童子的參學,表示著入佛法界的菩薩大行。善財童子所參學的對象,每一位都是菩薩的化現。菩薩化現為不同的身份,而善財童子的參學正代表著菩薩道的無處不在。以善財童子的參學,來闡明善財童子的精進,菩薩行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由於善財童子的精進向學,因而在一生就能進入普賢地,所以「入法界品」,又稱作「普賢行願品」。<sup>15</sup> 出發於對佛陀的讚仰,闡揚契入佛法界的菩薩大行,就是入法界品的真義。 <sup>14</sup>《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T10,69c)。 <sup>15</sup>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之起源與開展》,1132。 雖然常說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但其真正所參訪的對象一共有 55 人。這些所參訪的對象,各有其不同特色, 從這些特色中可發覺其意義所在。這 55 位的參訪對象,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人道眾生。人包含在家與出家。在家人中,從一般的販夫走卒,到王公貴族都有。出家眾包含比丘、比丘尼。將這樣一個廣泛的群眾作為參學的對象,是要表明菩薩道的廣攝在家出家等,即是在家出家皆能行菩薩道。強調在家、出家在修行上的平等,有別於傳統以來的佛教──《阿含經》到部派佛教,有其特殊意義。《阿含經》到部派佛教,強調的修行還是以僧團為主,以出家人作為修行的主角。在傳統佛教裡,認為修解脫道,唯有像出家僧團這樣的條件,才能真正地修行。在家人的修行,是以護持僧團修集功德為主。但是在《華嚴經》裡面,已經把在家人修行的地位慢慢提升了,認為不但是出家,連在家人其實都可以修菩薩道。 第二類: 天神。善財童子同時也造訪許多非人的護法神、天道眾生等。佛教以非人的一類眾生做為修行的牽涉,最早可追溯至《雜阿含》的「祇夜」。以非人為參學的對象,可說是佛教對印度神教的一種適應。把印度教的各種信仰納入佛教,然後將其佛法化,以吸引更多信眾,不失為一種引導一般眾生的方便。 第三類:大菩薩。善財童子也參見了聖位的諸大菩薩,有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大天菩薩、彌勒菩薩、文殊菩薩等。當善財童子參訪這些大菩薩之後,他的精進修行最後讓他進入普賢地,見到普賢菩薩。依《華嚴經》「入法界品」,普賢地雖幾乎是佛,與佛無二,但也還不是佛。<sup>16</sup>具體說,等同於十地灌頂後的菩薩。 ===四、小結=== 最大部類的《八十華嚴經》是經長時間編集而成的,其中最早的部類可追溯至公元 150 年以前,最晚則在公元 200 年以後。由於是眾多不同部類經典所集成,主題各有不同,因此思想也是多元的。可以總歸為:既高超不可思議,又入世普化。高超不可思議的境界,如法身佛、華嚴世界、普賢地、闡明佛果德諸品等,對一般凡夫而言雖遙不可及,但卻有勸發起信的作用。入世普化,如淨行品、入法界品等,表現了菩薩道的普入一般社會,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 ==第四節 法華思想== ===一、《妙法蓮華經》簡介===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妙法蓮華經》梵文是 Saddharma-puṇḍarika-sūtra。Sad 是「妙」(甚深微妙的意思),Dharma 是「法」(佛法),所以 Saddharma <sup>16</sup> 同上註,1129。 就是佛法、妙法,甚深微妙之法的意思。Puṇḍarika 是白色的蓮花,白蓮花有極清淨,無染污之意。Sūtra 是「經」。所以整個詞義 Saddharma-puṇḍarika-sūtra 譯為「妙法蓮花經」。其意義是:以白蓮花來表徵、比喻清淨、甚深微妙的佛法,故稱為《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雖是一部小經,但也是由不同部分集成,尤其是前面幾品,可以代表最早的大乘經典之一。最早的部分,大概完成於公元前 100 年到公元 100 年間,之後慢慢次第增加。《妙法蓮華經》可以說是東亞佛教(中國、韓國和日本)最有影響的經典之一。依《法華經》為主而成立的天台宗,成立於隋唐時代,而後傳到韓國和日本,在日本一直傳承到現今。 ===二、《妙法蓮華經》的組織結構=== 《妙法蓮華經》漢譯有三種譯本。一、晉·竺法護譯 《正法華經》,二、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三、隋·闍那崛多與笈多補譯《添品妙法蓮華經》。從古以來大多以鳩摩羅什譯本做為流通本。羅什大師的譯本一共有 28 品,但是梵文版和其它譯版都只有 27 品。主要差別處在於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比其他版本多了「提婆達多品」。<sup>17</sup> <sup>17</sup>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238。 28 品《妙法蓮華經》(以羅什譯版為主),依先後集成的次序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從第 1「序品」到第 9「授學無學人記品」,和第 17「分別功德品」。以「開權顯實」和「一乘教」思想為主,也是最早集出的部分。<sup>18</sup>第二部分是第 10「法師品」、11「見寶塔品」,13~16 品和 18~22 品。主要思想是「開跡顯本」。第三部分是第 23品以後,也可以說是最後面才被編緝進去,重在對菩薩的信仰。經中列舉出幾位菩薩,如藥王菩薩、妙音菩薩、觀音菩薩和普賢菩薩等,強調這些菩薩的功德,讓我們去信仰這些菩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東亞佛教觀音信仰的主要經典依據。 ===三、《妙華蓮華經》的主要思想=== 排開後期加入的菩薩信仰部分,《妙法蓮華經》有兩個主要思想,即開權顯實和開跡顯本。 (一)開權顯實 「開權」即排開方便、捨離權教,顯現出佛陀真正的用意,或者說顯現出佛陀真正的教法──「顯實」。在《法華經》之前,《阿含經》和部派佛教,乃至初期般若,都是以三乘教為主,即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法華經》認為三乘教的安立是一種「權教」,「權」即權宜施設之意,是佛陀應機而施設的一種方便。眾生根機不同,高低程度 <sup>18</sup> 最早的是第二品「方便品」,其所闡述的是一乘思想。同上註,239。 千差萬別。對一些根機不高、智慧不足者,如果一開始就向其開示高深的《妙法蓮華經》一類的經教,常會聽不懂,或無法領悟而退失信仰。佛陀為度化這些根機不足的眾生,所以才方便的安立聲聞教、獨覺教和菩薩道等三乘教,主要還是為適應不同眾生的根機而能方便契入。所以說,三乘為權教。《法華經》的終極目的是開權顯實,即表明三乘是方便,一乘教才是真實之教。一乘教也可以說是佛乘,即佛陀來到這個世間唯一大的目的,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一切眾生都能成佛。一切眾生無論現在根機夠不夠,修的到底是什麼,到最後必將成佛。這就是《法華經》開權顯實的一個重要理論。 在初期的經教中,阿羅漢是真正地證悟實相,得了涅槃。所以般若經說,如果沒有方便──菩提心和大悲心,悟空性之後斷了煩惱,就入涅槃從此不再來人間。且真正證入涅槃之後,是無法迴小向大,永遠不能成佛的。因此般若經一類的經典,才會說三乘究竟,證悟同一實相。而 《法華經》的思想則不同,阿羅漢所證悟的並不是真正的實相,只是一個安立的化城而已。因為對於一類小乘根機者,一開始就讓其發心成佛學菩薩道,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佛陀就暫時施設這樣的一個方便,讓這些人以為他們已經證悟了、究竟了。其實這只是短暫的休息而已,成佛才是真正的終極目的。就像商隊在沙漠中長期跋涉,水 和食物都沒有,已經累得不想再前進了。正當他們想放棄的剎那,看到一座城池,有水有食物,便有了繼續前進的動力。但是其實這只是一座化城,是為了讓他們得到暫時的休息,生起繼續前進的勇氣,化城並不是他們究竟的目的地。這即是三乘為方便,一乘為究竟的開權顯實。 (二)開跡顯本 「跡」是蹤跡,即示現的意思;「本」是本來的面目,真實狀況。「開跡顯本」是說:釋迦牟尼佛 2500 年前以人成佛的人間佛陀形象,只是一個示現而已。其實釋迦牟尼佛在久遠劫以前,就已經成佛。排開這種應機的示現,展現早已成佛的本來面目,即是開跡顯本。2500 年前的釋迦牟尼是一種示現,是為了度化一類低根機者,做為一個學習的對象。現在《法華經》為高根機者直示真相,釋迦牟尼佛早就在久遠劫以前已經成佛了,這即是開跡顯本的真義。 釋迦佛不但成佛是一種示現,八相成道乃至最後的入滅,都是為了要度化娑婆世界的眾生而示現的。不只這個娑婆世界,甚至是在十方無量佛土,也有無量的化身示現,度化十方國土無量有情。佛陀示現化身在一方國土度化眾生,因緣完成就示現涅槃,但佛陀的真實壽命是無限的。換句話說,人間佛陀是示現的,理想佛才是真實的,即是「開跡顯本」的意義。 ==第五節 淨土思想== 在初期大乘的發展中,有重菩薩深智大行的,強調佛菩薩的不可思議境界的,另外還有重於起信、他力加持的,即淨土法門。 佛法的本質是以身心的修持,經由身心的淨化,達到離苦得樂的解脫境地。但佛法不單只是幫助個人要達到這種離苦得樂的境地,更希望一切有情皆能達到相同的境地,故說:「心淨則佛土淨」,這是淨土思想的根源 ──人間淨土。人間淨土更理想的表現是《中阿含》「說本經」。經中說,在久遠的未來,人壽到達八萬歲時,有轉輪聖王出世。此時,人口眾多,安穩富樂,無有災疫,更重要的是,彌勒菩薩在那時下生成佛說法。這是初期佛教,從現實人間和佛法的立場,相對於人間的缺陷,表現出的理想人間淨土。<sup>19</sup> 靠自身的修行淨化,對一般人而言,是有相當困難度的。期盼彌勒的下生,轉輪聖王的出現,又太過遙遠。在大眾部理想佛的發展下,十方佛國土有無量佛的觀念也逐漸產生,在前述『譬喻』的「佛譬喻」就描述了他方佛國土的莊嚴殊勝。因此,將現實無法實現的淨土寄託於他方佛國土的想法自然而然應運而生。淨土已不再只是人間淨土,而是轉向他方淨土的期願。對於以信願為導的一般人,對他方淨土的寄託更勝於人間淨土。在求生他方淨 <sup>19</sup>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808。 土的思想發展中,有兩大淨土可說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即東方阿閦佛國淨土與西方阿彌陀佛極樂淨土。 ===一、阿閦佛土=== 有關阿閦佛土,可用兩點來說明: 1、人間淨土他方化 在大乘淨土中,阿閦佛國的淨土可說是最早的,還保有人間淨土的特性。如說,彼國中有女人,但卻沒有女人的惡露,也沒有生育的苦痛。佛土中有魔,但魔非但不撓人,還勸人出家修行。而且彼國中,人間比天上好,人間的享受和天一樣,人間還有阿閦佛講經說法。這保有傳統佛教人間勝於諸天的說法,如《增一阿含》說:人間對天人來說是善道,因為有佛法,可出家修行等。<sup>20</sup> 此外,經中還說阿閦菩薩受大目如來授記時,其瑞相和釋迦佛成道的瑞相一樣。因此,可以說阿閦佛國淨土,是人們對此方世界的不滿,而將人間淨土的期許,寄望於他方世界。 2、自力求生 求生於阿閦佛國,以自力修行為主。求生他方淨土,當然都有佛力加持的意味。但求生阿閦佛國除了誓願外,更重要是自身的清淨行。經上說唯有學習阿閦佛往昔的菩薩行,清淨自身所行,才能往生彼國。<sup>21</sup> <sup>20</sup>《增一阿含》卷 26(T2,693)。 <sup>21</sup> 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之起源與開展》,781。 ===二、阿彌陀佛淨土=== 與阿閦佛國土同一時間發展,卻稍晚出現的是現今最流行的阿彌陀佛淨土。有關彌陀淨土,也可從兩點來談: 1、淨土中的淨土 阿彌陀佛淨土的特色是,理想中的理想,淨土中的淨土,故也常稱為極樂淨土。如果說,阿閦佛國的淨土是人間的淨化、理想化,那彌陀淨土即是欲界天的淨化、理想化。極樂淨土從佛、國土到聖眾,都是極盡理想與完美的。佛是一切佛中最尊,智慧最勇猛;國土是一切佛土中最殊勝,國中無有女人亦無三惡道,一切都是最美好的;眾是諸菩薩與阿羅漢等聖眾,無量無數。 2、自力轉向他力 這麼理想的淨土,照理說往生的條件應該是高標準的。在早期有關彌陀淨土的經典中,其條件也確實不低。如經中說三輩往生,在發大菩提心和求生彌陀淨土願的共同基礎上,出家行六度萬行是上輩,於三寶中廣修福德是中輩,能懺悔惡業並奉行十善是下輩。但在彌陀淨土思想不斷地發展中,而後的譯本裏三輩往生卻變成:上輩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中輩也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下輩卻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乃至十念。發展到最後則是,見佛光明,聞佛名號的, 都可以往生。<sup>22</sup> 不但往生的標準放寬許多,也增加了他力加持的成份。 彌陀淨土雖在初期大乘時期早已出現,但仰仗佛力、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國的信行,卻漸漸流行於後期大乘中。對於依靠佛力加持,重於信願,求生他方國土的法門,大乘論師們給予了一定的解說。龍樹菩薩於《十住毘婆沙論》中說,這是為怯弱下劣者所說的易行道。無著菩薩認為經中說發願即能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別時意趣,是對懶惰眾生的一種鼓勵。鼓勵其由發願而進修善法,展轉增上,於未來因緣成熟即能往生淨土。而《大乘起信論》則說是信心不足者,攝護信心用的。<sup>23</sup> 總之,從佛教思想發展來看,淨土信仰的產生,是為了適應一般眾生欲求,啟發宗教信仰而發展出來的。對佛法的普及化,以及大乘佛教的弘傳,有相當大的助益。 <sup>22</sup> 同上註,770~771。 <sup>23</sup>《十住毘婆沙論》卷 5(T26,41~42c),《攝大乘論本》卷 2(T31,141a), 《大乘起信論》(T32,583a)。 [[Category:《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印03]]
返回
第三章 初期大乘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