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辨法法性论 第九讲”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辨法法性论 第九讲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sup>上</sup>如<sup>下</sup>源法師 主講'''<sub>(文字一校:瑾,二校:[[User:Haien|Haien]])</sub> <blockquote>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blockquote>好,各位同學大家好。 好,那麼我們繼續來看下面的這一堂。 第五相,悟入無分別智的第五相,第五相,前面四相有講過的,記得嗎?前面四相是講什麼?悟入無分別智,第一個相是什麼?所緣。然後離相,然後加行。第四個是什麼?第四個前面剛剛講而已,性相,對不對?然後這裡講無分別智的,悟入無分別智的勝利。記得,勝利就是無分別智的殊勝,悟入無分別智有什麼殊勝呢? 當然這裡是講究竟圓滿無分別智,它的殊勝相到底是怎麼樣,這是講佛的究竟圓滿。悟入勝利四:得圓滿法身,得無上安樂,得知見自在,得說法自在。這裡指的都是究竟圓滿的無分別智,都是指佛,到究竟圓滿的佛,然後菩薩分證,這樣各位了解嗎?因為唯識是比較有別於大乘的(口誤),不是,有別於二乘的,特顯出大乘的殊勝,所以這裡的轉依講的都是大乘的殊勝。 好,有四種功德都依無分別智證悟而得到的,也就是說它的根本都是立足在無分別智上面的,而得到究竟圓滿的。沒有無分別智,它沒有辦法有這些東西。 那麼,當然它過程上會有幾個關鍵跟細節,我們後面可以慢慢說、慢慢看。第一個,圓滿法身。法身如約法性本來清淨說,一切眾生都是如此。但是功德圓滿的法身,依無分別智而成就,也就名為智法身。 第一個,如果就迷悟依來講的話,它必須怎麼樣?離塵垢,讓真如完全顯現。如果依持種依來講,那就是什麼?阿賴耶完全轉除雜染而得清淨。那就是什麼?大圓鏡智,或是叫做無垢智,阿摩羅識。好,這一些要得到這樣的究竟,都是要立足在無分別智上面而能得究竟的。 所以它這裡是從佛的究竟法身來說的,是從無分別智而到達究竟的。好,所以呢,在大智度論曾經講說,般若,就是無分別智,對不對?般若到了佛陀就叫做老般若,老般若又叫做薩婆若,薩婆若Sarvajña叫做一切智,所以一切智跟般若是同一個體,般若是無分別,那麼一切智就是依無分別而到達智慧到達究竟清淨,就是佛的一切智。就是佛的一切智。所以從這裡來講,圓滿的法身要依無分別智而成就,所以叫做智法身,就是叫做智法身。 無上安樂,第二個,無上安樂,它的殊勝。出世的安樂是離妄執的安樂,在佛中名為離繫,在佛法中稱為離繫樂。離繫樂。這種離繫樂,如果從離煩惱得解脫來講,二乘也可以得到。但是這裡的離繫,如果是離煩惱障、所知障的究竟圓滿說,那唯有佛得到的這種無上安樂。如果從離繫離煩惱,光就離煩惱,離生死得解脫而言,二乘可以共得。 但是這裡特別講離二障,煩惱障、所知障,而離一切障礙,這是唯有佛的究竟圓滿,只有佛究竟圓滿。 還有知見自在。知見,知道還有見解,見識見解,佛的一切知見,無論是證空、達有、自利、利他,都是無障礙的自在,任運自然,所以叫做一切知見自在。一切知見自在。那這個在細節上,後面等一下還會談到某一類的細節。比如說初地,它要麼得空得根本智,要麼後得智,兩個不能並有。 二地、三地、四地都是這樣,要麼得根本智,要麼後得智。這樣了解。五地開始可以根本智後得智並有,但是不長。那麼,經過第六地,到第七地可以根本智後得智同時現起,但是還是有功用。到了第八地可以無功用的根本智後得智同時現起,自然而然生起。那八、九、十地到佛都是根本智後得智同時產生,同時存在。這個叫做佛的一切知見,無論是證空、達有、自利、利他都是無障礙的自在。任運自然,所以叫做一切知見自在。 這個叫做不論是證空、達有,都是同時存在的,不論是自利利他,都是任運而生的,都是無障礙,這個叫做知空達有,叫做佛的知見自在。 最後,說法自在,自然能任運地自在,應什麼機,說什麼法,說得恰到好處,名為說法自在。這唯有佛有這種能力,菩薩當然分得了,聲聞緣覺也多多少少能說法,但是真能應機說法自在的,唯有佛。所以能生在佛世,而能聽經聞法,聽佛的開示教說,那是非得有大智慧大福報不行,一定是生生世世累世累劫,結了很大的因緣,才有辦法得到佛的應機說法。 那問題是,像師父就沒辦法說法自在。那上面的,什麼圓滿法身,無上安樂,知見自在,這些當然都沒辦法。像一般的法師也沒辦法達到說法自在,為什麼?因為沒辦法了解眾生的根機,也沒辦法依什麼根機而自然說什麼法,這就是障礙了。但是唯有佛有這種自在。 那麼菩薩從初地開始分證分得,分分地地地修行,分分地地地破除一些障礙,然後分分地地地訓練,到佛就究竟。所以佛有能力度很多人,是因為能夠依於根機,而說相應的法,而這些人很容易就得度,所以它有。。。你看得度因緣,它有眾生本身的根機是怎麼樣?利、鈍,還有說法的人他的能力是怎麼樣的?有沒有辦法應機,有沒有辦法很方便善巧的,有沒有辦法用很好的方法,有沒有辦法用很好的語言,對不對?據說佛陀懂好幾種語言,所以佛陀當初去到哪裡,他就用那一個地方的方言來講經說法。曾經有佛陀的弟子跟佛陀建議說要不要統一,成為當初的官方語言,就是一般比較高等知識分子用的,就是梵文,類似梵文。佛陀說不行,因為依於眾生的需求跟應用,必須依於什麼眾生在哪裡用什麼語言,他就用什麼語言。當然這也是說法自在的一種,說法自在的一種。 好,這個就是佛的無分別智,都是以無分別智而來的。那你說,那師父說法自在跟無分別智有什麼關係?你的說法自在如果沒有無分別智,那就不自在了。會有障礙,會有障礙,因為就會有分別心,會有能取所取,就會有自他的分別,那你就沒有辦法依於眾生的需求任運,因為凡夫眾生會是這樣子的。 好,一般來講,有沒有好老師?有。有沒有好學生?有。好的老師是不是比較喜歡好學生?有沒有?好的老師會不會比較不喜歡壞學生?當然會有啊。一般的凡夫老師當然都有這種分別嘛,對不對? 啊,這個學生很用功很好,我多講一點。當然是好老師,那還算是好老師哦,但是還是有分別心嘛!那不好的老師呢?不好老師,有時候學生錢交多一點,我跟他多講一點,學生沒交什麼錢,我不想講。外面補習班有時候就會是這個樣子,這個就不用講了,對不對?哪怕是好老師都有這種分別心。唯有佛,那菩薩就分證嘛,能夠依於無所得的無分別心,根本智而現起的後得智的妙用,能夠應什麼機而說什麼法。要記得,沒有根本無分別智,就沒有後得無分別智。 好,再來。 無分別智,悟入無分別智的遍知。遍知,這裡的遍知不是說什麼都懂的意思,這裡的遍知是通達,究竟、完全通達的意思。 好,這是第六相。悟入無分別智的遍知。悟入遍知者,當知有四相,遍知很多,但是,你看這部論都把很多很廣大的東西把它歸納為幾個。我問你,我們講六度萬行,菩薩道到行六度萬行對不對?六度跟萬行有沒有不一樣?六度萬行其實是一樣的,它只是把,怎麼樣?萬行太多了嘛,世間的善事形形色色太多了嘛,但是它把這那麼多的善事裡面,對不對?你要全部去講講不完,但是做善事有沒有根本的方便跟原則?有嘛!它把這類,這一些各式各樣的善法、萬法,對不對?萬行,把它歸納為六大類,所以你的所有的善事都是可以收攝為這六大類,那這樣子來解說、來修習、來理解就容易得多了。 不用每一個每一個去講,你每一個每一個去講要講到什麼時候?你把它歸納,然後一說布施,好,如果是相關於布施的,那應該用什麼態度,用什麼方法,用什麼心態?跟什麼法相應?如果你這樣講的話,所有一貫布施相當的,我們就是用這樣的方法跟原則來實踐,那這個就叫做布施波羅蜜了,對不對?所以它又把布施分為,分為哪三類?財施、法施、無畏施。都是施。這樣了解哈。 同樣的,遍知,你可以有太多種,對不對?通達,需要通達的太多,但是呢,四相,它把它歸納為四種,就是我們必須要完全通達的,入無分別智,必須完全通達的。 謂對治遍知,自相遍知,差別遍知,作業遍知。分成這五種,第六相又分成這。。。五種作業,不是五種。。。當知有四相,對治遍知,自相遍知,諸(差別)遍知,還有五作業遍知,就是五種作業。五種作業。 來,遍知是完全通達的意思。完全通達不是什麼都懂,而是說對於應該要了解的,度眾生的,或是悟無分別智的,必須要通達。 無分別智是遍知,就是完全通達。悟真理的智,斷種種的煩惱,無分別智的遍知,悟真理的智,斷種種的障,去種種的妄執,起種種的妙用,就是上面所講的對治、自相、差別還有作業,這都是遍知相。遍知的含義很廣,所以又列為四相,有沒有看到?含義很廣,列為四相。那就是什麼?要悟的,要斷的,然後要去除的,還有種種的妙用,分成這四類來說明無分別智的遍知。 對治遍知。對治妄執,以顯示遍知,就是對治妄執。 二,自相遍知,就這邊的自相遍知,顯示無分別智的自相。 三,諸差別遍知。對小乘以顯無分別智的殊勝,所以這裡的差別又是指殊勝的意思,就是說無分別智殊勝於小乘,當然無分別智小乘一分,但是它是說大乘無分別智,在這一分上怎麼樣殊勝,超過於小乘,二乘。 五,作業遍知,無分別智起的妙用有五種,能做種種自利利他的一切事業。 這都是依於無分別智而起的。我們後面一個一個慢慢來解釋。 對治遍知。無分別智可以對治,其對治遍知,謂無分別智對治五種妄執,即妄執有法、數取趣,變壞、異、及損減性。對治。你得無分別智就可以對治這幾種。那這是指菩薩的無分別智,指菩薩的無分別智,或是佛究竟圓滿的無分別智。好,對治五種,好,這就叫做對治遍知,你得無分別智可以得這五種。對治五種妄執,妄執有法,數取趣,雙壞,不是雙壞,變壞,變壞,異、及減損性。 好,來。妄執有法,法我執,執蘊處界為實法,這沒問題吧? 就大乘來講,尤其是,師父早上有講,有畫那個圖記得嗎?就唯識來講,法我執跟人我執,怎麼樣?是深淺的不同哦。二乘斷人我執,大乘菩薩要雙斷,對治雙對治,人我執,法我執要都對治。這樣了解哈。所以如果你得大乘菩薩的無分別智,那你說師父那為什麼會這樣的?很簡單,師父講過,因為菩薩道它觀的空,觀的真如法性,是觀人、法的真如法性,所以它到了初地的時候,它斷的都是人我執、法我執的一分都斷。 但是二乘斷的是人我執,這樣了解嗎。那這個就有一些關鍵性,一體兩面。因為師父是從阿含經、阿毗達摩做一個融通的灌輸,一體兩面。因為阿含經確實在一個立場上,立場上,它修學所觀照的對象是什麼?五蘊身心,沒錯吧? 阿含經確實非常地強調觀照五蘊身心,那這樣的一個觀照五蘊身心,其實到大乘佛教,它也不離開五蘊身心,只是說它以五蘊身心為根本出發,因為它要度一切眾生,所以它又觀一切法,那麼如果就阿含經來講的話,它是切要。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問題,還有我們的根本煩惱都是在這個五蘊身心,所以阿含經非常強調五蘊身心的作觀,所以觀照五蘊身心,它是三乘所共的,所以它叫做切要。你不能說你觀一切法,結果你不管無蘊身心,那這個沒有切要,這個是觀不起來的。 有時候就會口口說空,行在有中,這樣了解嗎?所以大乘菩薩要觀一切法的時候,也必須先觀五蘊身心,立足在五蘊身心,再進觀一切眾生觀一切法,那這裡的法也可以說一切眾生,但是它的法我執比較重在蘊處界有一個實法。 那這個實法呢,如果你都讀過阿毗達摩或讀過俱舍論,你知道這個實法到底指的什麼。就是蘊處界,每一個,一一蘊,比如說色,變礙為性,它的變礙就是一個實法,變礙會變化,會變壞,會阻礙就是它的實法。比如說受,以領納為性,這個領納阿毗達摩把它當成一個實法,所以呢,在唯識它認為來講,小乘沒辦法破法執,它認為小乘還執這個法,但是不是這個樣子,唯識認為是的。那中觀就可不是這樣子講了,中觀認為不是的,那這就是學派的區別。 師父早上有講過了。 那阿含經是不是真的有認為有一個法存在呢?那這得另外再討論了。但是就唯識的立場,它是認為二乘沒斷法執,這是學派的說法。好,這樣了解嗎?好,因為唯識它的發展跟阿毗達摩有很深的關係,它是從阿毗達摩發展出來的,接受大乘的教法然後跟阿毗達摩結合在一起了。所以它很清楚阿毗達摩在講什麼,然後它把阿毗達摩的很多教法當成是小乘的教法,所以當阿毗達摩談實有的時候,它會認為阿毗達摩裡面很多阿羅漢,所以它認為阿羅漢是執有法執的,這樣了解嗎。 好,那麼我們再說回來,為什麼現在很多沒有次第修行的時候,然後一下子就讀大乘經,很多人,很多人一下子讀大乘經,它會忽略了觀照自我身心,也變成它對法都是向外求,它只注重觀眾生,慈悲哪。。。我現在是說這些人修錯,不是說大乘佛教有這個毛病,我是說這些人,他一開始就落入,就是從大乘經開始讀起,但是他不了解這些經典裡面的深義,他也沒有次第修行,所以當它談一切法空的時候,他就直觀一切法,然後認為他可以做這樣觀,而忽略了自我身心。那這些人就讀經,這些大乘經讀,東讀西渡讀左讀右讀,然後沒有讀透,所以他根本不在乎觀照自己的身心,他會落入那種大乘講得很多的很高的境界。 那師父,這些境界怎麼樣? 它不是沒有,但是問題不是我們所修的,這上一堂我們講過。上上一堂我們講過。 第二個,由於他不觀照,沒有觀照自我的身心,他不知道,其實自我身心的觀照大乘也是講,但是因為這些人沒有次第學,所以他一下子沒有對自我身心的觀照,所以他修了一輩子都是在觀照別人,而不是在觀照自己。所以當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對不對? 它的五蘊,不是觀別人的五蘊,而是觀照誰的五蘊?觀照我們自己的五蘊嘛!所以你看般若經,它還是從這個開始說起嘛!然後用自己的五蘊,再觀照到其他眾生,那我們的五蘊皆空,其他眾生的五蘊空,也是空的,所以變成三輪體空。當我們布施的時候,沒有一個布施的我,意思叫你不要執著,沒有一個布施的對象,沒有一個布施這個東西或這件事情,對不對?它由這樣,你才能由內往外的觀照,然後再由外往內的自我觀照,這樣能夠達到真正的所謂的空。 但是現在很多人不了解的時候,光談一切法空,都叫別人空,從來不對自己觀身心空。所以這樣子一輩子幾十年下來,從來不知道佛法它的觀照到底在觀照什麼,動不動就講空,但是自己從來不空。所以我們要有這樣的一個觀念。 因此,你真正得了無分別智的時候,你也不會執著有法,也不會執著有法,所以就可以對治妄執有法。 那麼第二,妄執數取趣,數取趣就是有情,就是補特伽羅,就是我。你也會觀照我空,有情生命有一個不變的實體,你也可以對治這種我執。師父說過,阿含經特別重在數取趣的人我執,有情生命的不變的身心,這是阿含經所特別強調的。 再來,變壞。變壞,執著有實在的法,漸漸在變壞,那是一種妄執。 諸行無常,沒有錯吧?但是諸行無常它是告訴你要怎麼樣,否定常性,但你不要在諸行無常又生出一個什麼?法體,然後在那邊變壞,就好像俱舍論所說的,生、住、異、滅,然後還有一個生生、住住、異異、滅滅,然後生、住、異、滅都是實體、實法,對不對? 如果,就唯識來講,如果是這個樣子,它這個叫做執著有一個變壞,法體的變壞。 還有差異,異就是差別,一切差別相。所以你看,你讀這些,你讀這些,包括你讀中觀,如果你對阿含經沒有概念,你對阿毗達摩沒有概念,你現在來讀這些會很痛苦,因為,你(會覺得)它怎麼會講這樣子呢? 但是你們如果都讀那些,阿含經也讀過,俱舍論也讀過,對不對? 阿毗達摩大概多少了解一些,不是說很通透啦,當然通透是最好的。你讀了百分之三四十、五十的,你也知道有一個大概的觀念,你來理解這個知道說,原來它為什麼會這樣子講。包括讀中觀也一樣。上次有居士來這邊,然後他在讀中觀,讀來讀去,師父,中觀為什麼要講四不生,這是怎麼一回事?我說,你直接讀中觀,你一定會有障礙,一定會很大的問題,絕對讀不通、讀不透的。因為你不知道為什麼中觀要這樣子講,我說你先去看俱舍論,對不對?因為中觀很多時候是針對阿毗達摩,你俱舍論讀懂了,過了一年過來,啊,師父我知道為什麼它要這樣子講。 因為它有一個什麼? 第一個,它自己的理論性,第二個它有針對性。那時候的中觀、中論它是針對上座部的,尤其是說一切有部的在討論的。也就是說,這些觀點,有些觀點它不認同。那它不認同,說在講這些觀點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它在講什麼。那如果你讀過阿含、讀過阿毗達摩,那你再來理解,啊,這個原來唯識為什麼會這樣子講。然後讀過般若,你就會很清楚,阿含經、阿毗達摩、般若都多多少少讀過,你就會很清楚說原來它為什麼要這樣子講。這個就是次第地學習。 好。 差異,就是差別,一切差別相都是虛妄所現,而眾生隨而妄執。這個容易明白嗎? 我們現在認知的差別都是我識所現的, 然後在這邊你們去取,去取它的差別執著。這個東西,師父剛剛早上舉的例子,它就是一個杯子,對不對?我認知它是一個杯子,以及這個杯子是明朝皇帝用所留下來的,這是不是差別?本來只是它是一個杯子嘛,外面五塊錢買得到的,但現在我認為它是乾隆皇,不是乾隆皇帝,明朝萬曆皇帝用過,或是鄭和下西洋的皇帝,那個叫明成祖是不是,明成祖用過的。那這個就顯出差別相啊。 這個差別相是哪裡來的?是我們的心識所顯現的嘛,對不對?那這些差別相呢,我們就在虛妄分別裡面去分別這個比較好,那個比較不好,這個是我所喜好的,那個不是我所喜好的。這些種種差別相就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嘛。所以它是告訴你差別相來自於虛妄分別,這個叫做變異差別。 還有減損。減損。前面的妄執法、數取趣,數取趣就是補特伽羅,就是人我。變壞,異。你如。。。這個妄執法,還有數取趣,還有變壞,執著這一些東西,如果你有讀過俱舍論,你很容易就理解。 那麼現在這個減損比較難理解一點,因為減損這個跟唯識學有關係,就純唯識學的關係,這個比較難一點。 它的減損的意思就是什麼呢?世間法唯識宗分為兩類,世間法唯識宗分為兩類:一,雖然妄執為有,其實是沒有的。就是所謂的二取、我法。 第二,雖然在法性中不可得,它不是實相,但是在世俗諦中不可以說沒有,那就是依他起的虛妄分別,你不能說它沒有。所以你認為虛妄分別是有的,然後虛妄分別所顯現出的二取,還有我法是無實的,這個叫做正確的認識。但是如果你認為二取是沒有的,虛妄分別也沒有的,這個叫做什麼?減損。 這樣了解嗎?所以它認為說,一切法空,解深密經認為一切法空,你要看什麼東西空?依他起,因緣所生,這個有它的怎麼樣?條件因緣,這些你不能說它無自性,不能說它空。但是依他起所顯現的這種妄分別的能取所取,還有我跟法的這種相,會產生的執著,這個相它是虛妄的、這個是無自性是空的。所以它就說依他起不空,顯現出來的遍計所執,能取所取是空,但是依他起的因緣所生,妄識所現,這個不能是空的,這樣了解嗎? 所以它說,雖然說講一切法空,但是你要去了解說它的空是怎麼樣的空。有的你不能說它空,空的你必須認識它空。什麼意思呢?我舉一個例子給你們,經典上說,我們有海市蜃樓,我們看到海市蜃樓對不對?還是說遠遠看到一灘水。我們在大白天路很長,你看到的是不是一灘水?是不是?那它是不是一灘水?它是不是真的有水?它沒水哦。你們有沒有?應該都有這個經驗吧? 開車,然後路很長,然後太陽艷陽高照,你看遠遠怎麼一灘水在那邊?對不對?然後你真的認為是有水,這個就是能取所取,你不了解,你真的認為是有水,這個叫做能取所取,所以水是幻相,水是空的,這樣了解嗎。問題是它為什麼會產生水?產生水的樣子的景象。大家知道,海恩你知道嗎?它有它的因緣嘛,比如說路的角度,然後太陽的光照、光線,這些角度所形成的種種,所以會形成一灘水,這些條件是依他起,這些條件是有的。 那麼就唯識來講,我們的虛妄識,妄識,在我們的世間的妄識,會依他起的妄識,這個虛妄分別是有的,這樣了解嗎?那你沒有的話,那我們眾生都不存在了。妄識是有的,虛妄分別的依他這個是有的,但是虛妄分別依他所顯現出來的好像有個法,我跟法,有個能取所取,這種的遍計、這種的東西,這個是沒有的。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我法是虛幻的,是無自性的,沒有這樣一個東西。 但是我們長期以來薰習的妄心,唯識所現,這個是有的,這個叫做依他起的緣生法。那它要告訴你的就是說,你不能,我法雖然空,能取所取空,但是你不能連虛妄分別的有,你都把它破除掉,這樣的話就破除了世俗有。 海恩你剛才要問什麼? 問:剛才說,唯識把世間法分為兩種,那損減性的妄執指的是下一個。 答:對,下一個。 問:那第一個,就是執妄為有叫做什麼呢?? 師父:執妄為有叫做增益。增益。如果是執妄為有,執沒有的為有,它叫做增益。這樣哈。 另外一個叫作損減。 問:這跟常見好象有些對應? 答:如果它講的是增益的話,增益那就是有常的意思;如果是減損就有斷。有的你說它沒有,那就有點斷見。沒有的你說它有,那就是常見。所以它還是講斷跟常。所以它還是講不常不斷。 對,它就講不常不斷。它變成說,那你也可以說它執空執有。對不對?你執空,就是說它有的你說它沒有;執有,就說,明明沒有你說它有。好,這個就是這裡說的。 這樣可以嗎?好。 好,其他有沒有什麼問題?那它講減損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談到,就已經其實也含有增益在裡面了。講減損它就有增益在裡面了。所以你看它很重視,為什麼它講減損呢,因為它很重視,你一定要認定虛妄唯識,你才能進一步去認知境是什麼?識所現的。要先成立雜染,要先成立虛妄分別,你才能知道說境是識所現的,這是唯識非常重視的看法。那中觀呢?中觀我管你是境還是心,它一切法無自性。它管你是法是心,管你是人是法,境心,人法一切都無自性。 所以說,為什麼解深密經說唯識是五事不具足的?因為唯識比較注重次第啊,它是很修行式的次第告訴你先觀境是空的。好,它的次第這樣很重要。 好,再來。自相遍知,自相遍知者,遠離不作意,超尋思、寂靜、自性,執息念五種為自相。 你說奇怪,無分別智的自相,前面不是講過了嗎?對不對?安住法性。它這裡又要講什麼?這裡要告訴你,前面叫做安住法性是無分別嘛,師父不是告訴你,但是它又不是像石頭一樣的,所以它是告訴你,在我們世間有一些無分別,但是卻不是無分別智。因為這些感覺上它是無分別,但是這種無分別絕對不是無分別智,它只是在某些現象之下,心識不起而已,這樣了解嗎?不然的話就會產生,有些人會誤解啊,有些人會誤解。 比較粗重的誤解,師父以前曾經講過一個例子,以前師父剛入福嚴學打坐,差不多一個多月兩個月之後,有一天坐坐坐,忽然覺得。。。在教室哦,在教室裡面。不是說在教室老師在上課我在打坐哪,是晚自習,然後我們晚自習每個人都要到教室,你不能自己躲起來。晚自習,就是上完晚課之後,到睡覺前有一個小時要到教室去,然後每個人都要到那邊,你不能出聲,但是你要做什麼沒人管你,你可以自己複習今天的功課,你可以寫論文,可以寫文章,那也可以寫什麼都可以,你要不要。。。我在那邊打坐。但是你不能起來拜佛,你要打坐,你不要影響人家都沒關係。 如果你要討論,什麼事,你不要在教室討論,你跟班長報告,說我們兩個有些意見不同,我們要討論。那班長會說你要到哪裡,你到外面不要影響人的地方,但是你不能一去兩個小時。你要去多少(時間)有限定的。那時候旁邊就很安靜,然後大家都在寫字啊什麼,會有一些筆啊然後課本哪什麼的聲音,我在那邊打坐,坐一坐,忽然覺得,感覺哪,身心不見了。對不對?你剛開始打坐你還是知道有身有心嘛,還是覺得這個腿麻什麼的。忽然坐坐坐,那不是那一天才這樣,因為坐坐,忽然覺得身心不見了,就那麼。。。應該是很快啦,我也不知道到底多久啦,忽然覺得身心不見了,那種很舒服的感覺。 然後呢,我想說,我的身心真的不見嗎?你當然會有這種想法,對不對?然後眼睛一睜開,好像那時候的身心不見了,連旁邊的聲音都不見了,因為之前雖然不是很吵,還有什麼筆的聲音,翻書的聲音都有,忽然間全部都寂靜了,然後連身心都沒有那種感覺,那一下子而已啊。很想說,身心不見了,是不是不見了?睜開來看,一睜開,所有的聲音都又開始了,然後你會想說,我身心都還在,對不對?那以為想說,那時候會想說,自己好像這種功夫不錯。其實後來才知道,這不是功夫不錯,這個一般打坐,稍微安靜攝心一陣子,那每個人不一樣,都會有相似的。但這沒什麼,這個不是境界多高,這樣了解嗎? 那這裡要告訴你的說,常常會有人誤會。你要不懂的人以為這樣,誒,我曾經得了無分別智,我曾經得了涅槃,因為有人會這樣認為啊。那這些都是,甚至妄想,打妄想、睡覺,睡覺起來了,啊,我剛剛見到觀世音菩薩。睡了一覺起來,我見到觀世音菩薩,以為你的境界很高。這些都是錯誤,所以這裡是要告訴你,有一些錯誤的、不是的,不要把它糊弄在一起。 那包括什麼呢?這裡面有幾個,一、二、三、四、五,有五種相,如果是真正無分別智,是要離這五個,不是這五個,不然會誤解。 第一個,不作意,超尋思、寂靜、自性,執息念五種為自相,無分別的自相,前面已經說過,對不對?安住法性一切無分別,而且要離什麼?一切的見、聞、覺、知。那麼現在再從遠離世俗的五種無分別來釐清,因為這種無分別很容易被誤解。第一個,不作意,不注意,視而不見。第一個叫做不作意,什麼叫做不作意?視而不見,對不對? 比如說你前面,師父眼睛雖然睜得大大的,你從前面走過來,但是師父在想其他事情,我根本。。。你雖然看到我眼睛裡也碰到你,但是我怎麼樣?我的作意心所沒有對它起作意,沒有引導我的眼識來認知你嘛。所以我們常常會視而不見嘛!這個叫做無分別。是對你沒有做分別,比如說師父在這邊走,然後海月這邊走過來,比如說師父有一天到哪裡去,然後海月從正面走過來,但是師父的心思不在那邊,眼睛有沒有碰到接觸到她?有,但是我的心在別的地方,所以我的作意心所並沒有引領這個作用,所以說眼睛看到了,但是作意心所沒有引領,所以眼識也沒有見到她,直到她跑來過來,我才知道,啊,這誰?原來是海月。 那對她,剛開始對她的不作分別,這個叫做無分別,對不對?但無分別智不是這種無分別哦,所以要搞清楚。這樣了解嗎?這是一般世俗的無分別,就是沒有作意心所,這個叫做無作意、不作意,就是觸或是作意的心所沒有引領你去認知這個對象,那這種無分別不是無分別智,我們常常是有這樣子的狀況。 有一次,師父在台灣,和如立法師還有幾個法師從寺廟裡面出來,剛出來的時候,忽然有一個人跑到我前面,我嚇了一跳,剎車。然後我在想說這個人怎麼那麼莫名其妙呢,到底在幹什麼,我在剎。。。我要開車出來,他竟然跑到我的前面,害我嚇了一跳,然後我心裡不太高興,他還笑嘻嘻,嘻嘻哈哈地跟我這樣在揮。然後我說這個人到底是誰,然後後面那個如立法師,他說,這是你表弟啊,你不認得 嗎?我看說,還是呢,真的是我表弟。這個叫做什麼?視而不見嘛。我不是沒有看到這個人,而是說我對他是我表弟的這個概念,是無分別的,因為沒有認識到,對不對? 同樣這個人,同樣這個表弟,有一次在台灣,我在等飛機的時候,已經進到了那個機場候機室了,然後我在那邊等啦,一個人跑到我前面跟我揮手,我就兩眼無神呆滯地看着,這個人幹什麼?然後他一直跟我揮手,我就眼神呆滯地,這人是到底是幹什麼?後來還是如立法師在後面跟我說,這不是誰嗎?我說對啊好像是他。這個叫做視而不見,但我們的無分別智,不是這種視而不見。 第二個,超尋伺。二禪以上的無尋無伺。二禪以上的無尋無伺,尋伺是一種心理的狀態跟概念,它是一種,怎麼樣?對粗和細的一種思惟,這個叫做尋伺。這樣了解嘛?這種尋伺呢,它到初禪還有,它要到二禪。所以初禪叫作有尋有伺三摩地,到了初禪跟二禪中間叫做無尋有伺三摩地,到了二禪叫做無尋無伺三摩地。也就是說,雖然我們攝心集中,但這種尋伺的心,微細都還存在,一直到初禪還在。那麼到初禪出來,要進入二禪的時候,尋會不見了,伺,微細的還在。 到了二禪呢,它這種尋伺不在。它是怎麼樣?二禪是什麼?二禪的禪支是什麼?離生喜樂?是定生喜樂。它的一心的定,還有作意這些心所都還在,這樣了解哈,它的喜樂還在,但是它的尋伺已經不在。所以這是二禪,意識是更寂靜。那這種當然是比較微細啊,那這種微細呢,它只是微細而已,它並不是真正的無分別,它只是比較微細而已。 所以我們打坐,我們那個心會越來越微細,所以越來越微細的時候,其他的很多分別會慢慢不見。你打坐剛開始會有聲音,對不對?也會有這些身體的觸感。這樣了解嗎?但是當你真正慢慢慢慢,是真正集中的時候,這些其它的五根,其它的根慢慢慢慢會關閉,也就是說對這些的分別慢慢慢慢會不見。稍微集中一點,這些會慢慢不見。這就是師父會發現說為什麼我身體好像不在,這樣了解嗎。但這個只是心細而已,它不是真正的無分別。所以它是說離尋。。。超尋伺,意思就是說二禪以上的定都是離尋伺,但是這不是無分別,不是無分別智。它只是定的微細而已。 寂靜,那麼到了四禪更寂靜了,四禪和無色定,無喜。。。無憂喜、尋伺,喜樂、出入息等干擾。這更細了。 你記得,初禪是什麼?離生喜樂。二禪是什麼?定生喜樂。三禪是什麼?離喜妙樂。到三禪還有妙樂哦。那這些是不是一種?都是一種干擾,對不對?對下面,它是一種禪支,我們得到的喜悅。但對往上,它就是一種干擾。所以禪修就是苦樂次第盡,在我們的欲界有苦有樂,受有苦有樂,但是到了色界的定它就什麼?苦已經不見了,這種身體的苦已經不見了,它是樂。所以它叫做定。。。離生喜樂。 離欲界所生的喜樂是初禪,二禪叫做定所生的喜樂,還是有喜樂,對不對?但是你要到三禪以上,你要把這些喜樂慢慢去除掉,不然對上面都是一種干擾。你有這種干擾你就沒辦法往上。所以到了三禪叫做什麼?離喜妙樂。它內心的那種已經慢慢都不見了,唯有身體的這種覺受輕安存在。到了四禪叫做什麼?捨念清淨,意思就是說它連喜樂的干擾都不見了,它唯是定心所的一心,還有作意啦這些遍行,然後讓它引領在它的所緣上面,所以這裡叫做無色。。。四禪和無色定是無憂喜,對不對? 喜樂都不見了嘛!沒有尋伺。好,沒有喜樂,然後出入息的干擾也不見了,這樣了解嗎? 那是不是完全沒有出入息?這必須要討論。因為在阿含經裡面,它是說到了四禪以上,怎麼樣?還是有出入息,只是它很微細,對不對?但是有些論典說沒有出入息。那我們這個沒關係,這可以討論的,是可以討論的。但是只是說,這裡呢,它說四禪以上,連出入息的干擾都不見了,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它非常地微細,已經不造成你的干擾了。 好,這樣你們可以了解嗎? 但是這樣的無色,四禪和無色定呢,離這些干擾,它心已經很靜了,但是這還不是無分別,不是那種無分別,因為什麼?它還是禪定啊。這樣了解嗎?禪定還是有所緣,它心比較細而已。所以不要誤會啊。那當然把四禪還有無色定誤解為解脫,雖然也是錯,但是這種錯的比較高等,錯的比較高級,不是低級錯誤。為什麼?至少你要修到初禪二禪三禪那是不得了的,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雖然不是解脫,它把它誤為解脫,但是這是高級的錯誤。 像師父剛才坐的那種,如果有人把它認為那個是解脫,那叫做低級的錯誤,這樣了解嗎?不管高級低級,它就是不是解脫啦,也不是真正的無分別智。 好,再來。自性。什麼叫做自性呢?自體本來就是無心識的分別,如花草樹木。這就師父剛才講的,無分別智不是像一個石頭一樣,它還是有覺性,但是這種覺性不是很粗的那種能所,對不對?它是真正的無分別智,但是它離一切的尋伺分別。那問題說,那師父,石頭也沒有分別啊,花草樹木也沒有心識的分別啊,這些也是沒有分別的啊。 但是這跟花草樹木的沒有心識的分別是完全兩碼子的事情,不要把它搞錯了。 但是你知道嗎?在佛教裡面有一派學說,雖然是非常偏門的思想,但是還是有人這樣講啊。它說阿羅漢入滅之後呢是等於花草樹木一樣。我再講一次,有一類這樣的學說,當然這不是佛教正統的學說,但是經典裡面有這樣記載,印度以前有一類的人,他認為阿羅漢證了無餘涅槃之後呢,灰身泯智就等於像石頭一樣。那就會有在產生這種問題的。所以真正無分別智現前的無分別,不是花草樹木的這種無分別,還是要區分。 還有,執息念。這裡的執息念是什麼意思呢?以念息進一步進入無想定。反正你要是不很清楚,你就直接說它就是講無想定。無想定,無想定它是外道所修的。好。它是先進入定,然後它的這種定要到四禪,然後它依四禪的能力呢,四禪能力作觀,然後把想、受止息。止息之後呢,它就變成一種沒有心識的定,這個叫做無想定。那這種無想定呢,比上面的那兩種的無分別還細,因為它沒有六識分別,它連意識的分別都停止了。但是在唯識裡面,它認為第七識第八識沒有停止,雖然第六識相對來講暫時停止,但是第七第八識還是繼續作用,因為它沒有得到真解脫。好,這個叫做無想定。那為什麼它會叫作執息念呢?因為,可見。。。大家知道數息觀或是我們念的持息念,在早期,其實不管是佛教還是外道都有在修,都是用持息念在修禪定,這樣了解嗎?只是到了定的時候,佛教要轉成慧,真正的佛教的慧觀,但是呢,外道就用持息念不斷地往上,要麼就作無想觀,要麼就到了非想非非想定,都會把它當作是解脫。因為心識感覺上已經不起來了,會有這樣的一個觀念。但是這種無想定只是讓心暫時止息不作用而已,不是真正的無分別解脫,所以還是要區分於這樣的一個概念,這樣了解嗎?可以嗎? 不一樣。滅受想定叫滅盡定,是佛教三果以上聖人所修的。但是,滅盡定,也不能斷煩惱,但是滅盡定比無想定更細,為什麼呢?因為修滅盡定,它是連第七識都暫時止息,所以它會有相似於涅槃的那種安樂,但是無想定它只是讓第六識止息,第七識沒有止息,雖然它只是暫時的心識不起而已。那你說,那師父講這些幹什麼?因為它對我們現在好像沒有感覺,因為為什麼?我們現在連什麼定都沒有啊。但它古代的時候為什麼要這樣講?因為古代在印度很多禪修的人啊,他們都修得不錯,但它就是怕外道,或是佛教裡面的人把無分別智跟外道的無想定給搞在一起,所以它才特別要這樣子講。 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現在我們會覺得不痛不癢。我們現在覺得不痛不癢為什麼?因為我們根本沒有這種能力,好像這個離我們很遠啦。 但是在古代那個可重要了,為什麼?因為禪修的人很多,很多人會把自己的無想定,或是自己去修了什麼東西,然後把它當成是無分別智,所以它就必須要分別的,這個是不一樣的。 這樣各位可以哈?了解哈?所以你像以前是這樣,到現在你會覺得說這個跟我們好像沒有什麼關係,但問題是它以前關係可大了。 問:無想定是第六識暫時止息,滅盡定是第七識都暫時止息。 答:連七識都暫時止息哦,暫時止息。 問:但是並不代表他們的阿賴耶識已經轉染成淨? 答:沒有沒有,都不代表。但是那個滅盡定它畢竟是怎麼樣?它不能斷煩惱,但畢竟它是三果才能修的。這樣了解嗎?所以修滅盡的先決條件就是你要有一分阿賴耶的一分轉成清淨,它才有這種能力。不然如果你沒有阿賴耶的一分轉成清淨的話,你沒辦法止息第七識。 問:講這些的主要目的是要區別,也就是說這個阿賴耶識轉沒轉,所以它沒有把滅盡定列進去。 答:對。因為你講滅盡定,因為滅盡定,有滅盡定的人它一定是後得,它一定有初果以上了,就是三果了。 問:這個地方為什麼要把這個像這樣分呢?因為b已經說的是二禪以上了,然後c呢,四禪和無色定,然後又列出來一個無想定。為什麼不直接說,二禪以上,三禪四禪直到無色界的四種定,還有無想定,都不屬於無分別智。 答:都不屬於,全部都不屬於。 那因為這個有點不大一樣,因為二禪以上的那種無分別,四禪以上的無分別,還有無想定的無分別,都有點不大一樣。這樣可以嗎? 問:入定到第六識都沒有的定,如何把自己拉出來? 答:不用擔心,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死掉。第一個你沒有死掉,第二個只要有人吵你,或是說你的心識,因為你的心識集中不可能一直是這個樣子,它自然而然怎麼樣?會從阿賴耶裡面再現出那個識出來。 這個在那個師父講攝大乘論裡面有講。再來,因為它們會,就阿毗達摩裡面,它說不管是入想定還是入滅盡定,它都會有一個期要心,就是說會告訴自己我要入多久,然後時間到它心識自然會因這個因緣,心識它自然會起來。 這樣你了解嗎?意思就是兩個,一個自然會出,你不要以為他跑進什麼迷路了,然後出不來,那是電影才有這樣子。他在入滅盡定,你拍他、推他他就出定了,這樣了解嗎?因為有外面的干擾了啊。那還有就是說,他入滅盡定或入無想定,他會先預期,期要說,我要入多久,那大概那個時間他就出來,他就出定。這樣可以嗎?好。 海月你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好,來。 它這個就是分別說真正的無分別智跟這些是不一樣的,不要把它搞混在一起。 差別遍知。這個是講殊勝,超越二乘的殊勝。差別遍知是講超越二乘的殊勝。差別遍知者,謂不分別性,及非少分性,無住與畢竟,並其無上相,是五種差別。 差別遍知有五種,這五種講的都是超越於二乘的殊勝,就是大乘菩薩修無分別智,它超勝於二乘的地方,超出二乘的地方。 不分別性,就唯識來講,二乘仍有法執,所以是有分別。但是這不是說在根本智的當下,如果在根本智的當下還有分別,那就不是根本智。它是說出了定以後的什麼?後得智,二乘還有法分別,這樣了解。 二乘還有法執,這樣了解?可以嗎?好,這個叫做不分別性。 非少分性。什麼叫非少非性?非少分性那就是指多分性嘛。什麼叫多分性?二乘身心,通達我空真如,有沒有看到?二乘身心通達我空真如,但是它只通達我空真如,這個叫做少分性。 那麼大乘,大乘菩薩修的就是什麼?我法二空真如,那個叫做多分性。這還是在分什麼?分我執跟法執,所以它的是非少分性,就是說二乘於身心通達我空真如,它只是關注在我的身心而已,這個叫少分性。那麼大乘菩薩觀我法俱空,我法真如,這個叫做多分性,那既然是多分性的話,就叫做非少分性。那二乘呢?二乘是少分性,菩薩呢?非少分性。 這個是語言。那你說,為什麼要翻的這麼繞口呢?沒辦法,它的梵文可能就是這樣子,它的梵文原文可能就是這樣子,它就是照這樣子翻的。 當然法尊法師這個是依藏文翻的,但是它的梵文有可能原來就是這樣子。它如果梵文裡面是非少分性,你不能把它直接翻成多分性,那這樣是不合它的經典的語言表達嘛。好,再來。 無住,凡夫住生死,二乘住涅槃,菩薩無住生死,不住涅槃,這樣了解嗎?但是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真正能得到,達到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唯有初地以上。師父以前在攝大乘論還有其他地方都講過,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其實就菩薩道裡面有兩種,前後兩種,都是叫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但是意義不大一樣。 一種是還沒證初地之前,未證初地之前呢,攝大乘論,還沒證初地的菩薩,如果要達到怎麼樣?他不是真的達到,他希望這樣的話,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話,他必須留惑潤生,不能真的證,他要用聞思慧降伏住煩惱,對不對?他要用聞思慧降伏煩惱,然後因為煩惱還在,所以他會一世一世地再來投胎,再來生死。但是他因為用煩惱。。。他不是用煩惱,他用聞思慧把煩惱伏住了,所以他不會造作太強的業力,讓他墮到三惡道,那加上他的善業,還有發願,還有聽經聞法,還有持戒這些種種的功德,它會一生一生不斷地怎麼樣?再來人間修行菩薩道。 因為如果他證果了,他的福德因緣願力不具足,悲願不具足,他有可能就證得初果,證了初果七來生死,那就入涅槃。所以他用留惑潤生,還有正見增上,讓他怎麼樣?能夠在生死裡面不墮惡道而生生世世來人間修,聽經聞法修菩薩道,那麼呢,他這個就叫做不住生死。另外他因為沒有證悟,所以他也不入涅槃。 這樣各位了解嗎?這是凡夫菩薩所做的,所以我們現在都是朝這個目標在前進,都朝這個目標在前進。發菩提心,我們現在都朝這個目標在前進。在朝這個目標在前進。這是第一種,凡夫菩薩。 第二個呢,聖位菩薩,那就是初地以上。初地以上他已經證了真如的一分,也斷了三結煩惱,而且初地他也斷了法執的一分。這個時候他為什麼不會七來生死而入涅槃呢?因為他的福德資糧還有願力夠,他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他的福德資糧還有他的願力已經夠了,所以呢,初地的菩薩一直到八地,八地中間,他有兩個原因讓他繼續來,怎麼樣?世間。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第一個,他用願力,還有功德力。 第二個,他還有一分的思惑未斷,還有一分的思惑未斷。所以在這樣的兩個原因之下呢,怎麼樣?他也不會就像我們凡夫一樣,沒辦法的就一直輪迴,生死輪迴,他不會這樣子。他能夠生生世世來世間度眾生,然後他也不會入於涅槃,因為他的願力、功德力,還有他的思惑未斷,所以他不會入涅槃,會生生世世來這個世間度眾生。那這樣子可以嗎? 那這一類的菩薩又分兩類,一個是初地到七地,另外一個是八地、九地、十地到佛,怎麼樣呢?八地,他的見思二惑全斷,他不會再依微細的煩惱再來留惑潤生。所以他完全是以願力、功德力而來的,這時候他有能力怎麼樣?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他不會入涅槃,而且他會依他的願力跟功德力,全是願力功德力,而應化來世間,示現來度眾生,所以叫做八地捨蟲生,蟲子的蟲。 為什麼?因為肉體的父母生身都是蟲生嘛,這樣了解嗎?死了埋起來會生蟲嘛。好。它的八地以上他都是應化來的,所以他就沒有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八地、九地、十地到佛都是這樣的一個境界了。 好,這個叫做怎麼樣?凡夫住生死,二乘住涅槃,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樣可以嗎?這個叫遍知,差別遍知。 還有畢竟。盡顯真如究竟、破障究竟、度生究竟,所以這叫畢竟。真如畢竟,但這是指佛的境界了。真如畢竟,破二障究竟,還有度生究竟,這是佛的無分別智的究竟了,還有無上相,佛的無別智是無上相,所以佛的無分別智是叫什麼?叫一切智。 這樣了解哈?佛的無分別智叫做一切智。但是無分別智跟一切智它的體是一樣的,只是無分別智呢,它初地菩薩證了根本的一分,那它到佛就圓滿,所以佛的圓滿就叫薩婆若,叫做一切智。都是在講般若,都是在講般若的嘛,它超勝般若的相。這樣了解嗎?這邊還是在講依住哦,這是講無分別的般若。 問:這裡的無分別智,不一定是指根本無分別智? 答:它就是因為,這邊的般若無分別,它有分為怎麼樣?它可以分為,怎麼樣?根本無分別還有後得。它很多地方都是這樣在分別。 問:悟入無分別智的無分別,並不是一定指證悟當下的根本無分別智。 答:它有分為,有時候在講加行的,有時候講根本的,有時候講後得的。那這個統攝起來,都是在講什麼?無分別智,所以它講無分別智分三相,記得嗎? 加行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還有後得無分別智。它三個都是在講。這樣可以嗎? 好,它有時候會分很清楚地分,有時候不會很清楚地分。所以你看這裡有講後得,這是已經跳到後面去。差別遍知,這邊這個差別遍知知道了哈。 然後我們後面還有什麼?作業遍知,那作業遍知後面還有什麼?以根本無分別智來說,還有以什麼?後得智,能悟一切相,所以它這個無分別智裡面,它有時候講加行,所以剛才在講加行的時候是在講什麼?前面的加行也在講無分別智。 好,差別遍知講完了。差別遍知講完了。接下來講什麼?作業遍知。 好,作業遍知,最後的作業,最後業遍知叫作作業遍知,它有幾種遍知嘛,四種遍知。 作業遍知,謂離諸分別,給無上安樂,令遠離煩惱,無所知二障。所知障跟煩惱障。那這是什麼?這是無分別智的作用,所以它叫做作業遍知嘛。菩薩遍知中,最後是遍知業,叫做作業遍知,是無分別智的業用,作業是事業用,作業是事就是業用,也就是無分別智所起的大用叫作用。 有時候我們聽到一些佛教的名詞會很疑惑,什麼叫做事業?你們會把跟現在的事業搞在一起,對不對?其實這裡的事業,其實它說事業也沒錯,就是說你有什麼作用,你能做什麼事?這個業,這個業是一個很蹊蹺的字,師父之前講過好幾次,karma。業,對不對?它是從kr來的,那這個kr是什麼?這kr是do或act。那是什麼?作嘛,造作嘛。所以當業 ,業就是這個kr,它會變成ar,然後再加上ma,它就名詞化,名詞化。就有點像這個act。 怎麼老是寫錯,還好師父不是英文老師哈。 有沒有看到 。act是動詞嘛,Action是什麼?名詞嘛。那名詞化之後,這個業就有什麼?作用的意思嘛。就有作用的意思,所以它說作業遍知,你看它用作業,它的作業其實就是kr啊,造作啊,但是問題是它為什麼不用作,它用業,它為什麼不說作遍知?因為它把它名詞化之後,它有作用的意思,意思就是說那這無分別智有什麼作用?這樣了解嗎?這個叫做作業遍知啦。意思就是說,那這個無分別智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其實前面也講很多,現在我們再來談。離諸分別,最後作業遍知,當你離諸分別的時候會有什麼作用呢?給無上安樂,令遠離煩惱,無所知二障。菩薩遍知中,最後是遍知業,也就是它的作用,是無分別智的業用,有沒有?那為什麼要分成業用呢?因為它是指作用嘛,但是你在翻譯上面呢,又要用用,又要有業的意思,它就是業用,其實就是作用。作業,有沒有看到?是事,或是業用,也就是無分別智所起的大用,有沒有看到,這是作用了。 事業有五種,無分別智有三,你所做的業用有五種啦,你的作用有五種,其中無分別智有三種,後得無分別智有兩種,以下分別解說。所以你看,它這裡在講無分別智。但是它把什麼?前面在講加行也放進來,它把根本也放進來,它現在作用連後得的作用,後得智的作用,它也放進來了。它這樣才來講根本。所以講它這個無分別智到底是怎麼樣,它從加行根本到後得,它都說明。好,它都說明。所以你看,它說它的作用,無分別智的作用有五種,但是這五種裡面,前面3種是屬於根本無分別智,後面兩種是後得無分別智。 來,我們來看一下這五種是怎麼樣。先以根本無分別智來說,根本無分別智什麼作用?離諸分別,一切分別不起,是無分別的妙用,是無分別智的最主要。這之前講過吧?離能取所取,離一切的分別,連正智跟如如都離,這是無分別智的第一個作用。離一切分別,那離這些分別怎麼樣?給無上安樂,離一切分別證得涅槃,涅槃能得無上安樂,這樣了解嗎?你就沒有煩惱,沒有這些種種障礙的干擾了,所以暫時就是無分別智現前的時候,你暫時就得無上安樂。離一切障礙,暫得一切安樂。 好,這時候一切都不現行,這無上的安樂,就等於像涅槃一樣的安樂。那麼第三個,能離障,遠離煩惱所知二障,無分別智離煩惱所知二障。煩惱障障解脫,即我執之見思二惑,這沒問題吧?無分別智可以離我執,那就可以斷見思二惑。 還有所知障,障成佛。所知障障成佛。所知障,於一切所知的法中,由於不悟法性空,對一切事理有所著,有所障礙,如一切實有法性等法執就是所知障。 在唯識裡面,在很多唯識的經典,它所知障跟法執,它把它劃上等號。好,但是在某些時候,在某些時候所知障比法執更大一點,更多一點。這樣了解?也就是說法執是所知障裡面最重要的,核心那一部分,但是所知障不完全就是法執,它還有法執以外的其他的。這樣子了解嗎?對對,有些善巧方便跟法執沒有太大關係,但是在唯識裡面,法執就是所知障最重要的那一分。 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你看唯識的經論,有時候你搞不清楚,有人就問師父,師父,所知障到底是不是等於法執?我說我要怎麼跟你講好呢,你暫時把它當成所知障就是法執,這樣你比較不會弄混。 好。未來如果你有讀到的時候,那我們再區分,所知障它比法執更大一點。就是剛才講的,你有很多方便善巧不知道沒辦法,那跟法執也沒有太大關係啊。所以呢,能離障,無分別智的究竟,無分別的究竟,到佛的一切智,也是以無分別智為體的嘛,它一定離煩惱所知二障究竟,一定是這個樣子。那無分別智到究竟呢,就是真如的完全顯現,離一切垢,那就離一切煩惱所知二障。所以無分別智的作用就是離煩惱障、離所知障,這是它的根本作用,這樣可以嗎? 海恩可以嗎? 問:中觀對法執我執看法和唯識不一樣? 答:對,它就不這樣認為,它的法執跟我執是一樣的。是兩個分開的,中觀也有講所知障,但它的所知障另立。因為人我執,我執法執它是同一類的,所以它必須分開。 這個就是以前在福嚴的時候,曾經做過很深的討論跟研究跟探討,還有辯論。後來師父才。。。因為到底中觀跟唯識到底怎麼弄?中觀到底怎麼樣?後來師父才畫出了那兩個圈,然後下來,自性執,這個一畫,什麼東西都清楚了。中觀就是這樣子,你不管從人我執下去破,還是破到那個自性執。你觀法破,還是破到那個自性執。但是你不觀身心而觀法這會有問題。 所以我們在講二道五菩提的時候,那個印順導師依於經典講金剛杵,你們知道什麼叫金剛杵嗎?密教法器裡面有一個東西叫金剛杵,這個金剛杵呢,它長得類似像這樣子。武子跑掉了,不然武子一定很清楚。 有沒有看過密教的法器有這樣一個東西?它沒有那麼大啦,它比較小,這個叫金剛杵。那麼從顯教來理解的話,這個金剛杵它可以解釋二道五菩提,所以如果我們把它顯現為二道五菩提的話,它其實就是這個樣子。其實師父講過了,你們應該知道,它為什麼兩邊大,中間小呢。 這個二道五菩提有五種菩提,第一個叫做什麼?海棠。發心菩提,中間這個叫什麼?伏心菩提。你是不是講伏心?對。伏心菩提。這個叫什麼?明心菩提。這個叫什麼?出到菩提,這個叫什麼?究竟菩提。這個明心呢,你也可以說明心見性,證悟真如的真實法性。證悟真如的真實法性,那就是怎麼樣,初地啊。 那現在為什麼說這邊大,兩邊大,這邊小,為什麼這裡會小呢?它的關鍵在哪裡?誰知道?它的關鍵到底在哪裡?好,見道是一瞬間,這是一個,也可以這樣子講啦。它說前面般若道,這邊叫般若道,以悟般若為主,這邊是方便道,以度眾生,嚴土熟生度眾生為主,所以兩邊都大。中間為什么小呢?它的小呢,當然剎那也可以啦,它見道的剎那是剎那沒錯,時間很短,但是它不是它小的重要的原因。一切都不現行?一切不現行那不是小,那就不見了。它不是這個意思。 它主要是指說,中間小,你在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六度萬行,然後觀一切眾生觀一切法沒錯,但到真正要悟,悟般若的時候,它必須縮到觀自己身心,這樣了解嗎?它必須縮回來觀自己的身心,五蘊的無我無我所。它必須這樣子,所以菩薩道雖然說剛開始觀我法俱空,但是問題,不管你觀我法俱空怎麼樣,跟你特別有相關的,你會最執著的是什麼?我們自己的身心嘛。所以它到最後,廣觀但是到最後,收收收到加行的時候,它必須觀自我的身心,這就是為什麼中間是小。那前面呢,廣觀廣發願,對不對?發大願四弘願,到最後廣觀縮到身心,然後證悟真如的時候,後面出到菩提,怎麼樣? 出到菩提的時候,這都叫做方便道,為什麼又廣?因為要廣度眾生,所以又廣了。這個就是我們的身心嘛,所以這是師父講說,為什麼說中觀雖然說我法都觀空,但是到最後,它還是,根本上還是,到最後要悟的那一剎那,要證實相的那一剎那還是要觀身心生命。好,這樣可以嗎? 好,那我們今天講到這裡,講到這裡。四點了,對,好,請合掌。<blockquote>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阿彌陀佛。</blockquote>
返回
辨法法性论 第九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