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辨法法性论 第八讲”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辨法法性论 第八讲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sup>上</sup>如<sup>下</sup>源法師 主講'''<sub>(文字一校:瑾,二校:[[User:Haien|Haien]])</sub> <blockquote>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blockquote>各位同學大家好。 好,來。我們繼續來看。 我們說悟入,對不對?悟入無分別智,就是悟入所依。悟入無分別智有六相,六相,悟入所緣,悟入離相, 悟入正加行,悟入性相,然後勝利, 悟入遍知。 我們這堂課我們來談一下,悟入無分別智的所緣。悟入無發別智所緣,意思就是說你修無分別智,你到底要緣什麼? 你到底要緣什麼?你說,師父,當然要緣真如啊,但是你不可能一下子緣真如嘛!對不對?它是有次第的,引導你進去的。所以它說修無分別智的時候,以四相所緣得以悟入,四相所緣得以悟入,所以它這裡講悟入所緣意思就是說,你怎麼樣地次第修行,你次第修行的時候到底,緣的對象到底是什麼? 它說有四相為所緣而悟入,那就是什麼?說、勝解、決定,然後圓滿資糧。以說、勝解、決定、圓滿資糧作為悟入無分別智的所緣。那不是說這四個(是無分別智)。。。只是說這四個讓你慢慢慢慢次第進入,到最後就能真正悟得無分別智。好,這樣各位了解。 好,來,第一個:說,依聽聞教說為所緣,能成聞所成慧,有沒有看到?你看它的經教就告訴你,一定要聽經聞法,這個論之前就強調聽經聞法多重要。這裡你要悟無分別智,你還是要,第一個還是要怎麼樣?還是要聽經聞法嘛。所以師父講過好幾次,現在有一些誤解佛法的修行,誤解佛法的次第的,都告訴你,不要聽經聞法,認為那些都是所知障,然後告訴你聽經聞法都是怎麼樣?都是知識。然後告訴你修行就是要悟,告訴你修行就是要悟,問題是你知道你要悟什麼嗎? 你根本不知道你要悟什麼嘛!是啊,我們知道要悟啊,但是如果沒有次第你怎麼悟呢?對不對?十層高的樓房,你最高的,你要蓋十層,你能不能靠直接蓋第十層?不可能嘛!你不可能直接蓋第十層,對不對? 禪宗有一個公案,它說一個人肚子很餓,然後他到一個包子店去,結果他連續吃了七個包子,第七個吃完他才覺得飽。然後他付錢的時候他很生氣跟老闆說,你這個人真可惡,奸商。老闆說怎麼奸商?你為什麼不直接第一次就拿第七個包子給我吃呢? 老闆說哪有這回事,你是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這樣累積次第,最後才飽的啊。你哪可能說一下子就先吃第七個包子,然後就飽。如果告訴你說修行就是要悟,聽經聞法都是所知障,都是知識,那個就是不懂,就是叫老闆拿第七個包子給他,不可能的嘛!對不對?就是說我要蓋十層,我先蓋第十層,不可能嘛! 這個禪宗的包子的公案,在增一阿含經裡面也有這樣一個故事,其實是類似的。國王要趕路到邊疆去,好,趕路到邊疆去,我們古代不是有那個驛站嗎?對不對?他第一輛車,騎第一輛馬車騎騎,騎到第一個驛站,那個馬車壞掉了,然後他在驛站換了另一輛馬車,然後再騎騎,騎到第二個驛站,又壞掉了。他在第二個驛站換另一輛馬馬車,所以他連續這樣子換換,換了第七輛終於到邊疆了,然後指揮大軍作戰。然後佛陀就說,問阿難說,難道,到底是哪一輛車讓你直接到邊疆的?讓你可以到邊疆的?是第七輛嗎?如果沒有前面幾輛不可能。是第一輛嗎?第一輛根本沒到達。所以它是怎麼樣?由這七輛馬車銜接輾轉,最後才能得到真正的結果。這裡也講的啊,你不可能說馬上就悟,你一定要次第,這些次第,第一個要先聽經聞法,就是「說」。誰說?佛說。誰聽?我們聽。聽經聞法能成聞所成慧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勝解。聽聞大乘佛法,經過如理思惟,漸漸地了解殊勝的見解,進一步地達成怎麼樣?思所成慧。這樣了解嗎?所以由聽經聞法,這樣不是說你聽經聞法就馬上能聞所成慧,而是說聽經聞法要經過不斷地內證思惟,然後經過不斷地這樣子檢視,就能成聞所成慧;進一步,在聽經後,經過更深的次第的薰習、思惟,然後跟你的知行合一,就能成為什麼樣?思所成慧。所以聞法,經過內心的勝解,這就是聞思的階段。 最後決定、抉擇,定中作觀就是四加行。所以它在講什麼?它在講聞思修,它在講聞思修慧,對不對?所以聞思修慧很重要,而且聞思修慧它有次第的,當然了,如果你要解脫,聞思修慧就可以了。如果你光要解脫,聞思修慧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現在修的是大乘菩薩道,你要具備什麼?福智兩種資糧。聞思修慧是智慧資糧,但是你還要福德資糧,你福德莊嚴要具足,如果福德不莊嚴、不具足的話,你要弘法度生很困難,對不對? 你像師父要講經說法,那我除了智慧門要修習以外,我要做福德門,那我講經說法才不會有太多障礙。哪怕你懂得再多,懂得再深,如果你講經說法,你在修行的時候有很多障礙,尤其是行菩薩道,很多障礙沒有人要聽你、聽你講,然後每次要講經就很多障礙,比如說要講經就下雨,要講經就下雪,然後開車要去講經,車就壞掉。 然後就這一個問題、那一個問題,這個那個的一大堆問題。那這些福德不具足,你要修大乘法也是非常困難,所以它告訴你怎麼樣,智慧具足要,福德要具足,所以這就告訴你了,圓滿資糧,菩薩的無分別智一定要有福德莊嚴,福德助成智慧,然後福德要從大慈大悲、利益眾生來,所以菩薩無分別智一定是慈悲相應,這個叫做悲智具足。 你看,唯識也是這樣講是,叫你悲智要具足,由智慧來引導福德,然後福德來助成智慧,這個叫做悲智具足。如果沒有智慧,無分別智的,沒有智慧引導的福德,那只是一般世間的福報。那麼如果你有智慧,但是福德不具足,或許你要斷煩惱可以,但是你要助成菩薩道很困難,所以無分別智的究竟圓滿,一定要有福德來助緣才可以。 就好像中道佛學會,師父要成立,不是靠師父的智慧就可以成立的,也要靠什麼?靠你們大家的助成。 那你們大家的助成,不是無緣無故而來的,在過去生中師父必須要修菩薩道,跟大家廣結善緣;在這一輩子當中,尤其是在來的這幾年當中也要怎麼樣?修福報、修智慧,然後來跟大家結善緣,然後由宿緣跟現緣結合,你們才肯願意,才有這個因緣來這裡,助成中道的發展,對不對?如果師父的福德不具足,哪怕師父再會講經,懂得再多,有時候要跟大家講經都有困難的,對不對?要不然就是找不到地方,要麼就是找到地方租金太貴,要麼就是找到地方有了,你們每個人有各式各樣的因緣障礙,所以沒辦法來。 那這就是福德就不具足了。所以智慧福德都要夠。還有另外一種,有些是福德夠,智慧不足,也有啊。什麼叫福德夠,智慧不足,他或許有福報,也結了蠻多善緣的,但是很多人來聽,但是他都胡說八道。有沒有這一類的? 講經很多人,台灣也有,大陸可能比較少,台灣很多。他講經,然後很多人來聽,但是他都怎麼樣?他都胡說八道,胡說瞎說,危言聳聽,不然就講得又妙又鬼又神,哇,講一大堆,那問題是很多眾生喜歡聽這樣子的,講一些神神鬼鬼,然後神通這個那個的事情,然後講一些什麼業力我幫你背的事情,講一大堆這些亂七八糟的。智慧不足,然後胡說八道,問題是他可能過去生中也跟人家確實結了一些緣,所以這些人可能喜歡聽他講。 再來,就是說,眾生都是喜歡聽這種神神怪怪的事情,如果師父跟你講說師父沒有神通,師父也沒有什麼修為,你說師父太low太低了,我不想聽,去那邊也不會得到師父的保佑,我不想聽。 但如果跟你說,這個師父有神通哦,這個師父是菩薩再來哦,這個師父很厲害哦,怎麼樣怎麼樣,那很多人就會趨之若鶩,擠到門口擠爆,對不對?好,所以福德智慧要具足,智慧要真實的智慧,了解佛法,用正法來度人的智慧。再來就說,福德要多修,然後你這樣子才能圓滿智慧的助成。好,這個叫做福德智慧的具備。 所以前三個為智慧,後一個為福德資糧,這個叫做悟入所緣。 聽經聞法,思惟,如理作意,然後定中作觀。除了聞思修以外,還要多培養福德,那就是布施持戒。對不對?前面的幾度,忍辱這一些都要修,然後精進,這些都要修。那麼布施當然就是。。。累積福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布施,但是你布施得同時的持戒,好,布施還要忍辱,這樣才能完成一個福德的修行。 悟入無分別智離相,悟入無分別智要離相。 因為無分別智本來就離相,我們一般都是有能相所相,有能知所知,但是你要在你的剛開始修學的時候就要有這樣的一個觀念,無分別智是離一切相。來,它的無分別智離相要怎麼離相呢? 第二能悟入,離相亦四種,離相四種,謂由離所治,能治、及真如,並能證智相,此四如次第,即所永遠離,粗、中、與微細,及常隨逐相,要離這四種相。離這四種相,你一開始就要知道要離這四種相。哪四種相呢?前面已經講了, 能治、所治、真如,還有證智相,意思就是說,能知、所知,所證的真如,還有什麼? 能證的智慧,這些到最後都要離,這樣了解哈!由一般的能知所知,到出世的,揣擬的出世相,能證所證,到最後連這個能證所證都要離,這樣才是真正的無分別智。那這是怎麼樣呢?這個比較深一點,你能夠知道就知道,如果不知道沒關係,暫時了解有這麼一回事。 所治相,所治的煩惱,也就是說所取相不可得,不管所對治的煩惱,或是所認識的對象,這些都是虛妄分別不可得。 記得嗎?因為我們現在的知識都是虛妄分別,早上師父不是畫了一個這個嗎?有沒有看到?這是世間的,這是勝義的。好,這是能,這是所。有沒有看到?這個是分別,這是名,這是相,這是正智,這是如如或叫真如。 好。我們現在開始要對治煩惱。當然一開始必須有所對治,有對治,有能對治,然後有能知有所知,但是這一些都還是虛妄分別。那你說,那師父,虛妄分別怎麼對治煩惱?記得哈,這個叫做以楔出楔。我們雖然現在是虛妄分別,但不妨礙我們知道我們現在是虛妄分別,這樣了解嗎?我們現在當然都有錯誤的虛妄分別在裡面,但是我們是有判斷的智慧,可以知道我們現在在虛妄分別,有這樣子的虛妄分別的認識,順勝義,順無分別的這種認識,而去除我們的虛妄分別,這個叫做以楔出楔。 師父也講過好幾次的。所以還是要用虛妄分別心,然後隨順於去虛妄分別的勝義,然後慢慢修。這樣,先把虛妄分別去除,到最後能除虛妄分別的這個東西,也必須拿開。這個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什麼?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尚應舍,就是虛妄分別都要舍,何況去虛妄分別的這樣的一個揣擬的這種空相也要舍,這樣了解嗎? 還有金剛經講什麼?筏木喻。你的智慧帶你到對岸,但是你真正要到對岸的時候,連那個智慧的竹筏都要棄捨,這樣了解嗎?因為這個都是暫時給你使用的。 所以這裡就是說,所治的煩惱,所取的相不可得,這個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這裡所說的相、名。 我問你們,師父現在告訴你們的佛法,講佛法給你們聽,是不是語言?你們思考,對不對?那師父在講這個語言的時候是不是在講相跟名?藉由名就是語言嘛,然後指出我要講的內容嘛,那你們認知對不對?這個還是世俗的啊,這個就叫做什麼?分別跟相名。但是你說,師父這樣跟你講,但是我的內容是可以是隨順勝義的,是讓你到最後可以去除虛妄分別的,所以還是得借相離相啦,以有分別到最後能證無分別。好,這個叫做有所治,有所治相。也有能治相,能治相也是能知相,就是能對治的修道,能取相也不可得,這個叫做分別,就是這裡的分別嘛,對不對? 我問你,修行是不是要八正道?那師父是不是現在告訴你們八正道是什麼?告訴你們唯識是什麼?對不對?然後你們用唯識的觀念或者是八正道的觀念來修行,沒錯吧?是啊,是依這樣來修行啊。但是你到最後也得知道說,這個也是不可得的,不然還是有能所的虛妄分別。到最後,真如相,二取空相,前面是所取,能取都是不可得,這個叫做什麼?二取空。能取所取不可得,叫做二取空。就是這邊的世俗的能取所取都不可得,這個叫做二取空。但是你的真如相,一個二取空相,真如現前,這個就叫做如如,這個也不可得。 既然所證的真如不可得,正智相,能證的也是相,也必須遠離,這個叫做正智,對不對?好,所以當你離這一切相的時候,那才是真實的無分別,才是真實的無分別智,才是真實的真證真如。但是不是你一步就可以得的,在唯識裡面,它要先遣除什麼? 當然我知道是虛妄分別,但是它要先遣除所取。知道哦。因為境,你的一切認識的境,它是什麼現?它是虛妄分別的心所現,就是唯識所現,所以先達到所取不可得,既然所取不可得,那這樣的能取的心就落空了。因為能取的心是因為執着有一個所取,這個能取心才一直不斷地現行。既然現在了解所取不可得,能取也不可能,這樣了解嗎?這個叫做「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那「依境無所得,識無所得生。」 接下來兩句是什麼?大聲一點,你這樣念給誰聽呢?由識有得性,亦成無所得,最後呢?故知二有得,就是能得所得,無得性平等。所以到最後你能取所取,都空了之後還有一個什麼?二空相,對不對?你有這個二空相,這個二空相就是揣擬的真如相,既然有一個二空相,那還有一個能證的心,到最後連這個二空相都拿掉了,去除了,那就真實的唯識實性,就是真實的真如心、無分別智。這樣各位了解?但是我們現在第一步哦,我們現在在做,我們只能做的第一步,就是在聞思裡面去了解,我們現在所認知的一切都是唯識所現,所以對一切的所知不要那麼地執着,這是第一步。 所以你們今天,你說師父,我唯識學那麼多,我今天怎麼用?怎麼用,你常常去反省,我們所認知的、我們生氣的、我們貪念的這一些種種東西,你去想想看是不是絕大多數都是我們心識、自己的認知,對不對?我很討厭武子,我比喻啦,我沒有說真的很討厭武子。對。但是武子真的是我自己想出來那麼討厭的一個人嗎?不是哦。 我很討厭他,可能是某些點,然後剛好是我所誤解的,或是跟我的很多東西不一樣的,所以我會對他,把他揣擬成我這麼一個討厭的東西,但是這是師父自己現出來的一個武子的相,他實際上是什麼樣?其實師父也不知道,對不對?那我們就要去除這種分別心吶,所以為什麼說怨親平等,就是這個樣子。但你不可能第一步,一步就達到嘛,你要不斷地熏修,熏修,才能達到怨親平等,這個就是平等的心。 就像師父不是舉一個很多的比喻,這個本來就是一個杯子,就是一個杯子,它就是這樣而已。 但是,就在師父眼中它是一個杯子,所以師父拿來裝茶、裝咖啡喝。 但是如果有一天人家告訴我說,師父這是明朝皇帝用過的古董,對不對?那問題是,它是明朝用過的古董,就它來講它還是一個杯子,但是當我們依以這樣的一個價值觀在它裡面之後,這個杯子因為是明朝皇帝用過的古董,所以這個杯子可能值一百萬,這個觀念是誰賦予它的?是我們的識所現給它的嘛。當我認知、當我確認或是我認知或者是確認它,認為它確實是明朝皇帝用過的、是一百萬的時候,我對它的整個心識認知會完全不一樣哦,我可能不會把它拿來裝咖啡了,我也可能不會喝咖啡把它放在那邊,萬一打破了怎麼辦? 對不對?那後來人家告訴說,師父,其實這是假的,不是真的。那你把它想說,這個杯子它從一開始它就是這樣子,不管它是不是皇帝做的,不管是真的是假的,它就是一個杯子,但是我們前後的產生的差異是誰賦給它的?是我們心識賦給它的變化,是我們自己的執着啊,是不是這樣? 那唯識的意圖就是要去除我們這樣的虛妄分別。當我認為它是明朝皇帝用過是一百萬的時候,我們賦予它的就是一種虛妄分別。當你認知它本來就是一個杯子,也沒什麼,就是不管它是誰用過,就是一個杯子,這個就是去除我們對它的虛妄分別。當你認為它是一個古董,一百萬的時候,你的心識,認知是完全不一樣的。那你會從不是到是,從是到不是,這完全都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心在作用,是不是?唯識就是要告訴你這一點,只是它是更深。 它是告訴我們,師父舉的例子,只是讓你知道唯識在大概講什麼,但是它唯識要講得更深,為什麼?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虛妄分別,跟着我們好幾輩子無始以來,所以我們出生到現在的認識都是虛妄分別,都一直認為它是明朝皇帝用過,都一直認為它是這個樣子。 好,那麼它告訴你說,其實我們的所治就是要先告訴你,告訴你什麼?告訴你說這個杯子明朝皇帝用過一百萬,其實是你自己的虛妄分別。當你認知說不是這個樣子的時候,你對它就沒有那麼執取了,對不對?所以這個叫做識所現。 既然是識所現的,那這個根本什麼明朝皇帝用過什麼,這些就是境空。那你一旦知道說根本不是那回事,你會不會對它很執著?就不會的嘛,就是個杯子嘛。這個叫做變成由識所現,知道是境是識所現,是虛妄的,進一步你的執取也慢慢消失了,然後達到二取空。達到二取空相還不夠,因為我們現在是講的是無始以來的這種虛妄分別,到最後連二取空相都拿掉了,這才是真正的證真如。這唯有在證慧,聞思修定中作觀,經過四加行,煖頂忍之後才能達到的境界。 所以它說,將四個綜合起來,所治相是什麼?粗的。能治相是中的,真如相是微細的,能證智常隨逐相,這個也要破除。在修唯識觀行,到達無分別智現前所應遠離的。這個可以是我們平常的唯識觀,也可以是入定之後的觀察,都是同樣的,平時就要聞思慧就要做這樣觀察,入定的時候在煖頂忍也是做這樣的觀察,到最後你才能達到真正的無分別智現前。四相徹底的永離,就是無分別智離相的全部意義,這個就是在告訴你唯識的修觀的過程,是聞思的過程,也是修慧的過程。 好,有沒有什麼問題?沒有問題,來,我們來看。再來看,這是第二個悟入無分別智離相,再來,我們再下一個可以嗎?都沒問題。大概了解就行了,如果很細微上還是不懂沒關係,等一下下課或是以後有機會都可以來跟師父討論。等一下下課了在某些方面也可以跟師父討論。就是最後一堂課結束了。 好,再來。悟入無分別智的加行。我們已經談到無分別智的所緣怎麼樣?怎麼樣次第修行,然後也談到它要離什麼相,總之一句話,離能取所取,連二取空相都要離。 好,要怎麼加行呢?它要怎麼加行?這裡的加行就是狹義的加行,這裡不是講廣義的哦。剛剛講廣義的,可以從菩薩發心一直到成佛都可以叫加行。還有一種是十地,初地二地三地,這個也叫加行,這些都是廣義的,但是這裡講的加行比較精確,而且比較狹義。這裡講的加行就是指的定中作觀,也就是所謂的修慧,具體跟細節上就是所謂的煖、頂、忍、世第一的觀法,然後它用四種相來說加行。這裡用四種相,而且這四種相是可以是配合煖、頂、忍、世第一的。 悟入正加行,亦有四種相,謂有得加行,無得加行,有得無得加行,無得有得加行。 你不要被它的文字給搞混了,四種相,有得加行,無得加行,有得無得加行,無得(有得)加行,這四個呢,這種加行,就是煖頂忍世第一四法的加行,煖頂忍世第一四法的加行,就是這四個內容。有得加行、無得加行,有得無得,無得有得。 好,第一個叫做有得加行,虛妄分別心是有的,有虛妄分別心。有虛妄分別心,所以呢,我們虛妄分別心所分別的呢,怎麼樣?就是識所現的。所以這裡的有得加行就是告訴我們,我們現在都是有虛妄分別心的,虛妄分別有沒有?有。因為我們眾生現在就是虛妄分別。那虛妄分別心有,所以我們虛妄分別心所取的,都是為虛妄心所現的,所以我們妄心就會現出能取所取,這個叫做虛妄分別。 這個是有的,而且在唯識裡面這個叫做什麼?什麼起?依他起。依他起虛妄分別,你不能說它沒有,它是有的。好,這個叫做什麼?有得加行。所以它的有得加行就是說,有虛妄分別心。有虛妄分別心,這個叫做依識有所得,依識有所得。好,後面這個字打錯,依識有所得怎麼樣?境無所得生。那一句是辯中邊論裡面所說的,中邊分別論,師父之前講過,跟辨法法性論兩個剛好,都是彌勒菩薩很重要的兩部論,兩部論講的內容差不多。所以這裡叫做有得加行,就是說虛妄分別心有,就是識有,有識,所以叫做依識有所得。 好,無得加行。所取是妄識所現,這個叫做無得加行。好,虛妄分別心有,既然虛妄分別心有,就是識所現,那既然現在是識所現,指的什麼東西,不管能取或所取就是識所現的,那麼它的比較重點在於,第一個,先了解所取,就是那個境,就是師父剛才講的杯子,明朝皇帝所用過的杯子,這個概念就是所取就是境。那既然告訴你這些境是所取,是妄識所現,境既然是識所現的,那所以這個境並不是像一般我們所認為的,離心而客觀實質存在的。它只是識所現而已,它不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它並沒有那麼真實的,這個叫做無得加行。 這裡的無得就是境無所得,就是這裡講的「境無所得生」,境是虛妄的,是沒有真實的。分別心,虛妄分別的產生,是世俗有,但是境的實有它是妄。好,是虛妄,連世俗有都不是。好,這樣各位了解嗎?它就是依他起的雜染,所以我們這個叫做境無所得生。 好,第三個,有得無得加行。有得無得加行,其實它就是兩個加起來,識有得,所以境無得,識有得加境無得,反過來就是說什麼?識無得,它的有得無得加行,就是把前面有得跟無得,兩個加起來,就是說先認為識是有的,既然識是有的識所現的,所以境是空的,既然境是空的,那怎麼樣?識就無所起,所以識也是空的,所以這就叫做識無所得生。這樣清楚嗎? 所以這個就是師父剛才講的,先認知識所現,所以境是識所現的,那麼境是識所現,所以它是虛妄的。所以返回來,我們這個能取的識,它也落空了,所以它也是空的,所以這個叫做識無所得生,這個叫做能取識也是空的。 最後無得有得加行,就是從前面的這個地方衍生過來的,二取無得,就是二取空,那現在它的無得有得加行,就是還有一個得到,有得啊,由無得而得有得,得有得什麼? 得到一個二取空相。它先觀境是識所現,所以境是空,對不對?但是心是有的,但是它既然境是空,那麼識要取這個空,無所落着,所以它識也變成無所取,那這樣的叫做二取空相,它就產生了一個二取空相。產生一個二取空相。這個二取空相如果還在,還有一個空相,那還不是真正的無所得智,還不是真正的無所得智,它必須把無所得智,這個二取空相,必須把這個二取空相給去除了,才能達到根本的無所得智,根本智無所得。根本的無分別智。 這個就是唯識的,聞思也要這樣觀,現在的加行也是這樣的觀。那麼這樣子的一個過程,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配合煖頂忍世第一,其實它後面還會講煖頂忍世第一,只是師父要把這個地方,提前的跟煖頂忍世第一法把它配合起來,你們才不會搞混,但是它煖頂忍世第一,後面還是會講,後面還是會講。所以如果這個有得無得,無得有得它配合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應該是怎麼配合?記得哈,煖頂忍世第一在定中作觀,是修慧,一定是定中作觀的。 首先煖位跟頂位兩個,就是有得、無得的加行,都是在講什麼?境空。煖跟頂兩個所觀的都是在觀什麼空?觀境空,都是在觀境空。觀什麼境空呢?就是虛妄唯識。所以境是識所現的,然後去觀察我們的境,所見聞覺知的境,都是識所現的,不是那麼的真實,這個是在煖位跟頂位的時候所做的觀察,煖位跟頂位所做的觀察。細節上師父攝大乘論裡面其實也講得很清楚,講四如實智,四種分別。四種分別,名、相、自性還有差別,相、名、自性還有差別,任何一個東西我們都可以把它分為名,這個東西的名稱,它的相,東西的內容,它的自性是什麼? 還有它跟其它東西的差別。 你經過這樣的分析之後會發現,其實這一些都不是真實的,為什麼都不是真實的,都是唯識所現的。觀察這個名跟它的相,還有它的自性,還有它的差別,跟其它東西差別,都是唯識所現的。因為一個東西你要觀察它,就是這四相觀察,這個就是煖頂忍,煖頂的觀察,忍也是這樣的觀察。 問:世第一的時候得二取空相? 答:世第一的時候得二取空相。下一步,二取空相在世第一法一拿掉,就是見道。見道沒有二取空相的。見道就是如實的。 問:俱舍論講智慧的得和這裡一系列的得有關係嗎? 答:如果在俱舍論裡面,當它世第一法再過去的時候,那就是智慧的得。有關係,但是內容不大一樣,但是它的得還是差不多的,如果是得智慧的話,它的得還是差不多的意思,但是內容的理論不大一樣。 問:這裡有得無得,把得字去掉,(有加行,無加行)好象比較好理解? 是,就比較更容易理解,所以你說有得加行,它就是有加行,有什麼?有虛妄分別心。這樣了解嗎?你說無,無什麼?是妄識所現,所以無什麼?無境嘛,對不對?但是這裡的得,可能就是說,告訴你先要確認它,這樣了解嗎?它第一個,先要確認有虛妄分別心,也可以說證到,講證到像有點比較。。。就是說要先勝解或是肯認我們的虛妄分別心,但你當肯認有虛妄別心的時候,你就會肯認境是識所現的,那你這樣的話,就會知道,原來境是什麼,無所得的。 好,那麼這個煖頂位就是應取所取空,就是所謂的有得和無得的境空,有沒有看到?有得無得的都是到最後是要得到境無所得,境空,都是印取境空。 到了忍,煖頂忍的忍,下忍位印可境空,也就是說煖頂位都是在觀察境空,到了下忍位的時候,肯認境是空的,中忍位叫做有得無得加行,觀什麼?能取空,就是第三的,有得無得加行,現在觀能取空,中忍位觀能取空。上忍位印可能取空,印可了,對不對?好,你認取所取空,也印可能取空,那就是二取空。到了入世第一法的時候,它還有一個,也就是在上忍位它就有二取空相,入世第一法時候還是有一個二取空相,那這樣子還沒辦法解脫,記得嗎? 要離四相,最後的那個二取空相都要遠離哦。所以它到最後一個剎那,世第一法的二取空相,世第一法還有一個二取空,當它把這個二取空拿掉的時候,就是整個滅除之後,它就得到真正的無分別智,這個叫做入見道,這個叫做入見道,這個叫做加行位。 也就是五位裡面的,前面是講資糧位,這裡講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法的加行位。其實這個裡面師父的唯識學概觀裡面其實有談,其實有談。 問:印可是證得的意思嗎? 答:一般如果講證得的話,會在講見道,用證得比較好。它印可就是說它已經肯認是這個樣子,不是只是在觀察而已。 問:是現量嗎? 答:講現量的話,如果要用現量,應該要在見道位才能叫現量,叫現量證得。因為這裡只是在肯認它,內心已經達到決斷,一定是這個樣子,而且它不是聞思,它是定中肯認,確實是這個樣子。 所以這個地方唯識學跟阿毗達磨講得很細,講得非常細,這個叫做悟入無分別智的加行。悟入無分別智的加行。 好來,悟入無分別智的性跟相。悟入無分別智的性相,當知由三種,謂由住法性,依住無二取,離言法性故。第二由無現,二取及言說,根、境、識、器世,器世界,悉皆不見故,以是此即明,無所觀,無對、無住、無所現,無了、無依處、無分別智相。 有沒有?它是說住法性,住法性就是離能取所取。 接下來,怎麼樣?言二取沒有了,言說、根、境,識、器世都不現前,為什麼都不現前?因為你一旦有根有境,那就又有能取所取,這樣了解。但是它不是像瞎子或是像石頭一樣哦,等一下會講,它還是有智慧的,有智的存在,但是只是它是超越的,離所取能取,所以你說它這樣子那樣子都不對,但是它又不是像石頭一樣,我們必須要分清楚。 再來。如經所宣說,由現一切法,見如虛空故,及一切諸行,見如幻等故。這是說,它後面的,後面的什麼?後得智,無分別智後起的後得智。 我們會一個一個慢慢來解說。所以它的悟入呢,由三種相,住法性相,無現,還有就是說知如幻,性是自體,相是相狀或義相。自體、相狀或義相這個叫做性相。這裡面有一個很有趣的字,所以你們大概去了解一下會比較。。。一般我們談性、相、義。它很多時候有一個字,叫artha。這個artha呢,很多時候可以,就是我們指的性、相或義,或者三個都在裡面。 這個artha可以翻成 object或是meaning,這樣了解嗎,它代表着一個什麼?這個東西它的內涵,它的內涵,當它翻成是 object的時候,它又有對象,有目標、有對象的意思,但是這個字同時又有內涵的意思,這樣了解嗎?所以當我們講一個東西的artha的時候,它有可能把它當成是一個對象,那就是很像這個相,對不對?它的目標,對象,它的外向外表。但是它又有meaning的意思,就是它整個的內涵是什麼?當你講它的內涵的時候,又像是在講它的性跟它的義,所以這個字很有趣,它就代表了這樣的一個東西。 所以當我們悟入無分別智的性相的時候,就是悟入無分別智,它講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它到底是具有什麼樣的內涵?這樣清楚嗎?這樣可以? 問:師父,這是一體兩面嗎? 答:一體多面,就是指的它這個東西的內涵,也可以。或是有時候指它的相貌也可以。或者指它的內在的內體也可以。那這些就是object跟meaning都代表它這樣的一個意思。 性是自體,有沒有看到?相是狀相和義相,這個義相就是這裡講的義,有沒有看到?所以它包括的性、相、義都可以用這個字來分別。 無分別智的性,的性相是從加行、證得、後起這由三種,叫做加行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還有後得無分別智。加行就是剛才講的煖頂忍世第一,這個叫做加行無分別智,它不是真正的無分別智,但是無分別智是靠加行而得。根本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就是證得的當下,離一切絕慮,離語言道斷,一切絕慮的這個叫做根本無分別智。 但是你從定中起來之後,你已經跟無分別智相應的,但是你出了定之後,怎麼樣?你又能語言又能說,又能說法,又能解釋,又能見聞覺知,但是你的一切見聞覺知都是跟無分別智相應的。雖然你不是證悟的當下,但是帶這種無分別智相的,這個叫做後得智。這個叫做後得智。所以它分為加行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還有後得無分別智,裡面的根本無分別智,才是真正的無分別智。但是這裡在經典上可以叫加行、根本,還有後得,都可以叫做無分別智。 因為,第一個,加行它是無分別智的加行,因為經過加行才可以得根本無別智。第二個,依於根本無分別智,出定之後呢,它已經證到唯識性了,所以未來的一切,它的見聞覺知,它的一切行為都跟唯識性相應,因為它是聖位了,都是聖位了。 問:加行無分別智之前的語言,和後得無分別智之後的,都是出定以後的語言,這兩種語言,都是從一個人身上說出來的,但是它有什麼區別呢? 答:都是同一個人。 好,它的區別在哪裡呢?其實很簡單,區別就是加行的時候你沒有真正證道,對不對?但是你是往根本那個地方前進,所以這時候還是有能所,這樣了解嗎?有能所在做觀察。那麼根本,就是證道的時候,這時候是完全無能所。那麼後得的時候還變成有能所,但是後得的能所是已經離虛妄分別的,你已經知道,這是虛妄分別了。 那麼前跟後怎麼分別呢?後面那個是帶真如相,這樣了解嗎?前面那個呢,是揣擬一個真如,但是,不是真帶真如相。差在哪裡,師父用一個例子,舉一個例子。 前面那個呢,包括前面的資糧到加行,都有能所,就像是師父常講的小孩子看電影,對不對?小孩子看電影,他看到的還是有這些電影裡的影像,但是他把它當成是真的,這樣了解了。那麼在加行無分別智的時候,一直告訴你這是假的,這是假的,但是你還沒真正肯認它是假的,經過了根本無分別智之後,出了,變成後得。你已經完全明白,就像大人看電影,你完全明白,那是假的,這樣了解嗎?但是它電影的影像還是繼續在那邊產生,只是你是帶真如相,你很清楚明白那是假的,你不會再去執着它,這樣可以嗎? 問:那從聽眾的角度講,能聽出區別嗎? 師父:聽眾的角度? 問:就是說,一個。。。比如說一個法師,之前是加行位,那現在證悟了。。。 師父:哦,你是看不出來的。你聽眾你看不出來的。攝受力當然會不一樣,但是你說真要分別,就像師父說的,你只能做相對的分別,沒有辦法做絕對的分別。這樣你知道? 語言有極限性啊,你只能用真如,用法性,用什麼。這樣可以嗎?如果聽眾都能聽得出來,那就沒有這些會欺狂狡詐的那些人哪。因為你沒有真正證道,你聽不(出來)。。。所以師父這樣講,這樣講,你也聽不出來說師父到底有沒有證悟。但是師父只是說,修行從它的差別相或是從它的加行,它的各方面講,多多少少可以做一些判斷,你如果真正知道你可以做一些判斷,師父上次是有講嘛! 比如說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你這個人持不持戒嘛?對不對?不是說持得很微細,但是如果你連平時的殺盜淫妄你都克制不了,還有就是說那些欺誑狡詐而得到很多的供養,然後對物質欲望還很強,那這個不可能是解脫的人,不可能得到真如相的,對不對?能得真如相的,生活舉止言行一定跟一般人不大一樣。 好,你一時分辨不出來,但是做長期觀察你可以觀察的出來,這樣可以嗎? 本來就是,本來就是這樣啊。聽經聞法指導你一條路,但是修行還是得靠你自己去做,是這樣嘛,沒錯吧?你是要問這樣子嗎?當然是這樣子啊,師父不可能把我懂的東西,用一個什麼乾坤大挪移,移給你吧?那只在小說上面才有,灌個頂把你怎麼樣怎麼樣,這個都是小說裡面才有。好。真正的實修還是得靠我們依經教,然後不斷地檢視,不斷地探討,不斷地改變自己,然後慢慢慢慢才能。。。 所以前面才說什麼? 四相,記得嗎?說,然後怎麼?勝解、決定嘛,然後最後是智慧,資糧圓滿,福德資糧圓滿,它才講這四相。好,這樣可以嗎? 問:師父,剛才您講到的那個性、相、義,它是把這三者區分着解說,還是都是在描述這個一樣的東西? 師父:都是在描述一樣的一個東西。無分別智。然後用這三種相來描述整個它的意思到底是指什麼。 好,再來。 所以加行,現在說根本及後得,加行前面已經說了,煖頂忍世第一,現在這裡要講根本及後得,由住法性根本無分別智。 謂由住法性,依住無二取,離言法性故。它現在在講根本無分別智到底是什麼。無分別智安住法性中,住是安住,有深深契合法性,融然如一的意義,有沒有看到?無分別智跟法性就是真如,你不能說它是二,對不對?你不能說它是二,因為它到最後的時候它就融然為一體。但是剛開始的時候,它確實有一個我們在認識當中有能所,所以叫做什麼?正智跟如如,但是你真正證到無分別智的時候是怎麼樣? 圓證就是體現真如,體現真如,那真如本身無二,沒有能所,無分別智也沒有能所,所以它叫做什麼?融然如一的意義,所以是安住法性就是安住真如,無分別智所證入的是法性,真如在說明上是怎麼樣?智慧跟法性,有沒有看到?好像是相對的,智慧是能證,法性真如,法性就是真如是所證,這是方便說。 有眾生是不能不這麼說的,為眾生是不能不這麼說的,這是印順導師給我們解釋,對不對?不然我說什麼都一,那你們還怎麼修?沒辦法起修啊。所以那個維摩經叫做不二法門。就是真如跟能證是不二,到最後究竟的時候。為眾生不能不分別說,但是你真正證道的時候它融然為一體,真正無分別智現前,安住在法性中,法性無二取,記得哈,真如無二取,離名言。無分別智也是無二取,離名言,所以無分別智跟真如融然為一體。無二無別 。 好,這是講無分別智,無分別智,這個叫做由住法性。 由無現,記得嗎?剛才是由安住,接下來由無現,由無現什麼呢? 第二由無現,二取及言說,根、境、識、器世間,悉皆不見故,以是此即明,無所觀,無對、無住、無所現,無了、無依處、無分別智相。它到最後的連無分別智相的相都不能有,都要離掉,都要離掉,離掉之後才是真正的無分別智。 那這一些在講什麼?真正無分別智由六相不現來說明。六相不現,真正無分別智現前有六種不現,總括了一切法的不現。無現就是不現的意思,一、二、三、四、五、六,六種不現。這六種不現,一旦這六種不現,它就總括了一切不現,不現前,不現行。哪六個不現?無二取,能所二取,不見。沒有能所二取,所以這個叫做什麼?無觀。有沒有看到?無所觀。沒有能所二取相,這個叫做無所觀。還有無言說。語言和語言的概念都不見,這個叫做無對。 那你說師父,離語言相為什麼叫做無對?其實師父上面有答案的,不然叫你們猜,你們永遠猜不出來。為什麼離語言相叫無對?因為語言有什麼?指涉對象的能力,語言有指涉對象的能力。像說,師父說廣鳴你去拿杯子過來,廣鳴會不會一拿一疊衛生紙過來?不會嘛,為什麼?因為語言它在世俗上有指涉對象的能力,所以這個叫做無對。但這裡講的語言不是簡單的我們語言,還有包括什麼?內心的意言,思惟的系統。顯境名言的話,它就已經是離能取所取,這樣了解。 除了離能取所取外,它還要告訴你說,連表義名言,不但顯境名言沒有,連表義名言它也不現前。就是我們一般所謂的語言。無言說,所以叫做無對,因為無指涉對象,我們一般的言說,還有文字,都可以指涉對象。 好了,再來。 無根,沒有六根現行。它這個時候不是說你的六根不見的了,是說你在證無所得的時候,怎麼樣?你不會有六根的那種概念產生了,知道吧?比如說你現在打坐,然後呢,打坐然後入了見道了,六根完全不起作用,這樣了解嗎?六根完全不起作用。那我問你,你一般在打坐的時候,到了真正很攝心的時候,哪一根還在作用?意根一定在作用的嘛。 意根一定有意識嘛?一般打坐還是用意識在打坐嘛,這樣了解嗎? 那你既然是意識有在作用,那表示什麼?什麼根有在作用?表示意根有在作用,這樣了解嗎?意根有在作用,所以意識有在作用。那你打坐的所緣境一定有的嘛,所以叫做根境識,你打坐的時候還是這樣。但是你,當你證得無分別智的時候,根不作用,這個叫根無現,對不對?這裡講的無根,就是無住,因為我們的識住於根。無境,六境不現前,這樣了解嗎?六境不現前,眼耳鼻舌身意所對的色聲香味觸法一定不現前。如果現前的話還是有能取所取,有能對所對。還有六識就叫無了,有沒有看到?這個無了,識是怎麼樣,了別的作用,所以它連六識都停了,都不再現行,不再現前,所以這個叫做無了。 這樣清楚嗎?最後無器界,一切山河大地,這個叫做無依處。不是說你證的時候一切山河大地全部都沒有了,不是。而是說,這個時候你不能具有一切的山河大地的那種認知,還有那種想象,還有那種概念,全部都沒有,這才叫做無分別智。但是你一般的時候,一般的狀況之下,這些一定都有的。你連睡覺裡面意識都會有的。這樣了解?那這個要告訴你什麼?其實它最後、最後面要告訴你的就是第一個啦,無能取所取,就是無這個,你一旦有能取所取,那後面這些都會有。你一旦無能取所取,後面這些都會暫時不顯現,這個才是真如智的現前。 好,這樣可以嗎? 問:這裡是真正證到無我嗎? 師父:真正地證到無我,真正地證到真如。所以在證到真如的當下,其實是人無我,法無我,就是一起的。因為這時候不能還有個無我相。但是,因為變成你所觀的,像二乘它所觀的是人無我,所以它從證道出來的時候,它還是有一個什麼?法我(更正)還在,因為它觀的是人無我的真如而已。這樣可以嗎? 問:您以前講的能所雙亡,言語道斷就是這個嗎? 師父:就是這個。沒有兩個。就是這個,沒有第二個還有這樣的境界。所以這個是初證真如,在見道位的時候真如相現前,初證真如。 心經講怎麼樣?對這個就是般若經講的勝義自性。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智亦無得,就是這樣的一個境界。 那心經講的無所得,它可以兩個意思,一個就是勝義自性,般若講的勝義自性,就是這種聖人證到真如的境界;另外一個就是無自性,因為你證到這個境界,你從這個境界出來之後看一切法,一切法無自性。對不對?也就是一切法都是虛妄所現。如果是中觀它會講一切法無自性,如果唯識它會講無自性,但是唯識無自性叫做虛妄分別。這樣了解哈? 問:能所雙亡的時候,這一刻六七八識是何種狀況? 師父:這一刻六識斷,第七識暫時不現行。 這樣了解嗎。但是第八識一定在,但是它第八識裡面的真如,還有它的一分的清淨已經真實地轉了。沒有,還不是大圓鏡智,真正大圓鏡智要到成佛,因為這是初地而已。這樣了解嗎?但是它八識裡面的真實的無漏種子,怎麼樣?已經一分的顯現,而且真實證到了第八識裡面法性真如的一分,這樣可以嗎?得到一分真實的轉依。 問:師父,我們現在正在學的六六法門,《佛陀的教示》裡面,那裡的無住和這裡的是不是一樣? 師父:還不完全是那個,因為這是見道位的當下,我們學的六六法門那一些都是聞思,聞思的時候。 問:這裡的證是講大乘佛菩薩的證? 師父:大乘的。對,佛菩薩的證。但是它這個地方是通二乘的,因為證道的當下,真如現前,一切法不現,這個都是共通的。 這樣了解嗎?那只是說它這裡,因為它講無分別根本智的時候,它沒辦法去。。。因為既然是這樣,那聲聞的無分別智現前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因為它真如不能有二相,證道的時候也不能有二相。所以在唯識學裡面,當它證到真如的時候,其實當下都是一切法不現的,連聲聞都是這個樣子。 好,再來。 由經說。這個是在講後得智,由經說這是在講後得智。 如經所宣說,由現一切法,見如虛空故,及一切諸行,見如幻等故。 第三由經說,後得無分別智也有兩類,這三相,記得,我們現在剛剛在講三相,有沒有?講三相。講三相,前面兩個,由住法性。由三種,一個住法性,是根本無分別智,無現,根本無分別智。經所宣說,由現一切法,見如虛空,及一切諸行見如幻,這個是在講什麼? 後得無分別智,因為它有如幻現行了啊。第三由經說,後得無分別智。如經所宣說,由現一切法,見如虛空故,及一切諸行,見如幻等,這個是在講後得無分別智。 記得,證得根本無分別智的當下,斷三結。斷三結。當然,如果是大乘菩薩,它斷三結是斷我執,煩惱障,對不對?如果是修大乘的菩薩道,它還要觀法空的話,它也斷所知障的一分。所以如果是菩薩道,它斷了兩個,一個是煩惱障的三結,一個是所知障的一分。好,一個是所知障的一分。那如果就聲聞來講,它就是斷煩惱障,斷三結,見道的當下。 現在我們在講大乘菩薩道。所以它從無分別智,它定中作觀,根本無分別智現前之後,然後它出定,出定它帶的是無分別智的相,真如相。所以這時候它又有見聞覺知,一切又現前了,但這一切現前跟前面不一樣,這一切現前因為它帶真如相,所以它知道什麼?一切法如幻,都是虛妄分別。就像是大人看電影,它很清楚明白這是假的,不用太過於當真。 前面是小孩子看電影,它以為這是真的,它有這樣的一個差別、比喻啦。既然你是知道它如幻,你就不會太過執着了嘛,這就是後得無分別智。 問:那這個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最後一個境界。 師父:是啊,可以這樣子講,對。 你前面加行或是修資糧就是什麼?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對不對? 那中間呢,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當然,如果根本無分別智它連看都沒有看。這樣了解嗎?它只是讓我們去。。。它這個比喻只是看我們說,當我們學佛的時候,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事情,這樣了解嗎?所以你也可以說緣起性空,性空之後呢,性空緣起。但是根本無分別智,它是連看都不看,都沒有看的這個問題。 好,後得無分別智也有兩類,一是離二取相,離名言相的真如,但不是親證真如,是什麼?帶相觀空。二、能了解一切法如幻。所以它一方面呢,帶真如相,了解一切是真如,空,然後依這個來觀一切法,那麼一切法怎麼樣?如幻。但有沒有一切法?有。有一切法,跟根本智不一樣,根本智是一切法不現的,後得智有沒有一切法?有。有沒有電影在演?裡面的影像有沒有?有。是不是真實的?不是。它知道。這樣了解哈。 所以由一切法空,見如虛空,這是依現起的一切法,見如虛空,不是一切不現,是依後得智的帶相觀空。這樣知道,所以它是帶相觀空,帶真如相,而去觀察一切法,然後進一步就知道一切諸行見如幻故。諸行的行是samskara,是遷流造作的意思,變化不息的世間一切法都是行,後得智見一切諸行都是如幻的,一切都在變化當中,而且這一切變化在唯識就是說這是虛妄分別心所現的。 所以一切,一切諸行都是如幻的,如幻如幻化,雖非實有確有如幻如化,有如幻相的現起。也就是說有沒有電影在演?有沒有電影裡面的一切?有,它不是沒有,但是你知道它是電影,它不是真實的,它就是這些現象一直在這樣不斷的,一直因緣聚合聚合,聚散聚散,聚合聚合就是這樣而已。 這個samskara,這裡的samskara它就是諸行無常的行。諸行無常的行,它重在一切法的因緣聚合而不斷地往前推移,這是諸行無常的行,所以它包括一切的有為,都不斷地往前推移。那麼色受想行識的行,跟這個字一樣,也是叫samskara。但是色受想行識的行比較重在於,思心所的起心動念,要去做什麼事,這樣了解。諸行無常的行,包括一切有為法,指一切法的因緣生滅變化都在不斷地進行當中。這個字是進行式。那麼,那個色受想行識的行也是這個字,但是它重在於我們內心的起心動念要去造作,這個是色受想行識的行。 那還有一個什麼行?諸行無常剛才講過了。無明緣行的行,那個行是造作完成,叫做Karma,叫做身口意三業,是無明緣行的行,由煩惱造業,那個造業、造作完成,業力存在,這個造業是無明緣行的行,是叫Karma。所以它的意義上三個都叫行,但是意義不大一樣。 範圍最大的是哪一個?範圍。範圍最大的是哪一個?對,當然是諸行,包括一些有為法嘛,對不對? 問:那無明緣行的行,包括身口意都有吧? 師父:身口意的造作,完成的,完成後留下來的那種力量跟業力。包括它的行為,包括它行為完成後所留下來的力量,就叫做業。 問:那個行,後面的識代表什麼? 師父:那個我慢慢再跟你講,你又在跟我問十二緣起。 好,我們先講到這裡,好,這一節先講到這裡。兩點,沒錯。好,我們先來回向,等一下再下一堂課。 請合掌:<blockquote>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阿彌陀佛。</blockquote> [[Category:辨法法性论课程]] {{DEFAULTSORT:辨法法性论008}}
返回
辨法法性论 第八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