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二讲”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二讲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width="100%" |+ style="border: 0px solid black;" | |<small>[[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一讲|'''<u>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一讲</u>''' {{#fas:arrow-circle-left}}]]</small> |style="text-align:center;" | <small>'''本讲视频''':'''{{#fab:youtube}} Youtube'''</small> |style="text-align:right;" | <small>[[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三讲|'''{{#fas:arrow-circle-right}} <u>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三讲</u>''']]</small> |} 各位同学,大家我们继续来看我们的《阿含经》,然后现在来在讲增上定学,或是增上意学或增上心学。 那么大部分的禅修的方法,还有所缘大概都谈了,现在在讲重点,禅修的第一步,要离五欲五盖,现在在讲离五盖五欲的一些,为什么叫五欲?五欲的一些状况到底是怎么样?还有《阿含经》本身在谈五欲的时候,它怎么谈的?大家来了解一下,那里面你很多都是《杂阿含经》。上个礼拜谈到这个,以离五欲为根本的德行,大概上个礼拜有大概讲过,因为要结束比较匆忙,所以大概讲了一下,今天我们再来细看一下。<blockquote>'''2、离五欲为根本德行''' * '''时,有执杖梵志年耆根熟,诣食堂所'''</blockquote>食堂,你看,就是那个时代就已经有食堂,但他的食堂可能跟大家感觉的不一样,不是发食物,它古代可能就是很多时候托钵,托回去可能就集中在一个地方吃,或是说那个地方虽然叫食堂,但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地方,大家聚集的地方,可能有时候佛陀也会在那边开示讲经。他说然后:<blockquote> * '''于一面柱杖而住。须臾默然已,语诸比丘:“诸长老! 汝等何故见老宿士不共语问讯,恭敬命坐?”'''</blockquote>可见这是杂阿经那个时代,那个时候佛陀从早期比较重在于少数几个人,然后头陀行,然后到慢慢晚期之后就有僧团,大家共住共修,从僧团里面虽然有。师父说过,比如说一个地区,里面有很多的茅蓬叫孤邸,又叫做精舍,又叫做茅蓬,可能住的都是在这一区这样而已,可能都有些小距离,比如10米20米,可能一两个一两个在里面,但是到最后比如说布萨,要集合在一起,你集合在一起有时候下雨怎么办,对不对?你不能都是露天,所以慢慢可能就会盖一个比较大一点的,可能可以集合多少?几十人、三四十人、五六十人、七八十人都有可能有这样的一个状况。 所以这个地方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比较后期的一个地方,会有这样一个是类似叫做食堂所的这样一个区域,跟我们现在(食堂的)概念不大一样。现在我们有大殿,有什么有斋堂,有禅堂,但是那个时候可能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反正任何的集会或任何的活动,大活动都是在里面同时进行的。 可能大殿,那个时候可能不叫大殿,可能就是一个聚会的地方,他也不会摆佛像,因为佛陀就在,不需要摆佛像,而且早期佛陀不允许人家刻象,从经典解说还有律典,佛陀不允许人家刻佛像,所以就是一个聚集的地方。 这样一个聚集的地方,有一个梵志就是婆罗门,他年纪很大了,几岁不知道,他进来,可见这个地方可能管理不是很严格,就是说可能经过的人什么他可能都可以跑进来,对不对? 他也不会说你到底是谁,反正可能任何人都可能跑过来,想听经,想问什么问题什么可能都可以跑过来。然后他就说,在他们站了很久之后,他就问旁边的人说,奇怪,你们这些人呢为什么见到老人,都不会表现出一种恭敬的心?我们现在传统的中国伦理传统,不管你怎么样,你年纪大,多多少少就会恭敬,你来坐怎么样,我们的文化是这样。但是你看这个时候感觉上大家都很忙,没有人去管他。 然后:<blockquote> * '''【时,尊者摩诃迦旃延亦在众中坐。】'''</blockquote>这个时候的尊者'''摩诃迦旃延'''在'''众中坐。'''尊者'''摩诃迦旃延'''他听到这个老人在那边问说,奇怪,怎么没有人来恭敬我,或跟我问讯或者是来请我去坐?<blockquote> * '''【时,尊者摩诃迦旃延语梵志言:“我法有宿老来,皆共语问讯,恭敬礼拜,命之令坐。”】'''</blockquote>意思是怎么样?其实佛陀教导我们释家弟子里面,我们对老年是有恭敬的这样的一个传统。他一定会很奇怪,你们既然有这样一个恭敬老人的传统,为什么我年纪这么大的不来欢迎我,没有来跟我'''共语问讯''',然后找个地方让我坐,为什么没有?你看梵志就说为什么:<blockquote> * 【'''梵志言:“我见此众中无有老于我者,不恭敬礼拜、命坐,汝云何言:『我法见有宿老,恭敬礼拜,命其令坐。』?”】'''</blockquote>我看你们这么多人年纪都没有我大,为什么都没有来接待我,你还说你们的规矩当中是有恭敬礼拜年纪大的,你们年纪都没有比我大,怎么会这样子?<blockquote> * '''【[[摩诃迦旃延]]言: “梵志! 若有耆年八十、九十,发白齿落,成就年少法者,此非宿士; 虽复年少年二十五,色白发黑,盛壮美满,而彼成就耆年法者,为宿士数。”】''' </blockquote>意思就是说年纪大,但是你的行为幼稚,这个就不叫做宿士,就不是所谓的有德行的人。那么有一些年少才25岁,色白发黑、盛壮美满,意思就身体很好了,整个看起来都不错,年轻25 岁而已,'''而彼成就耆年法者,为宿士数。'''年纪轻轻修行,有德行就叫做有德之人。所以他的有德,他的宿士不是依你的年纪来看的,是依你有没有修行,你的得行有没有修行,来看你年纪大不大。 所以师父也说过,以出家众来讲,不是看你的年纪大不大,出家众是看你出家多久,戒腊多久而来判别你在里面的地位的高低,有些年纪轻轻二十、十几岁就出家了,你不要以为他年轻就以为他小,有些是五六十岁才出家的,你不要以为他出家就变长老了。现在环境有些是这样子,年纪大四五十岁,五六十岁以后才出家的,一出家就变长老,是在佛教是没有这回事的,但是现在状况非常多。所以大家要注意,你们如果看到出家人千万不要年纪轻的,就以为他是刚出家不久;不要以为年纪大了,就以为他出家很久,这个必须要稍微注意一下。 师父有一次跟我一个同学,都是福严的同学,但是那时候师父才二十几岁,他年纪比较大一点,也就是30出头了,大师父大概五六岁这样子,我们两个一起在坐火车,一起在等火车。等火车的时候就有一个佛教徒带着他的两个小孩,佛教徒也非常的恭敬虔诚,他看到两位法师在那边,带着他的小孩,然后就跟我们两个问讯说,法师们然后妈妈就跟小孩说了,指着师父我说来赶快叫师父,两个小孩就说师父然后他就看师父那个同学看一下,那叫师公,然后我那个同学就一副自己是师公的样子,然后转过来就跟我笑一笑。我说你师公,他说不要太在意,因为我常常被误认为是师公。有些人就是长得老,不是真的老,会有这样一个问题。 再讲一个故事也是蛮有趣的,可能有些同学听过师公圆寂的时候,你们有听过吗?新来的没听过,师公圆寂的时候,有来了一些老法师,老法师看起来六七十岁,因为师公圆寂,师父回去当然要做招待,有法师来,要接待要什么。然后法师一来也是挂个念珠,拿个一个皮箱,可能不知道放什么衣放什么。他这年纪大出家之后就会有一点年纪大,但是就会有点那种老的状态,你知道这种老的状态就一副反正我年纪大,你就是要帮我。我就问他好了,我也不知道他出家多久,然后就帮他说,你爬楼梯不方便,我帮你拿行李,也不是什么行李,就是一个小皮箱,小箱子这样拿在手里面。我就想那我帮你拿,他也很自然,很自然而然就(说,)拿去,然后去跟(着走)。然后我问他说,法师哪里来?然后法号上下怎么嗔呼?然后他很自然而然说我叫赞什么,经赞的赞,就是赞什么这样子。 你知道,我们的出家的辈分是清、净、真,师公是“真”字辈,然后下面是“如”字辈,然后下面是“海”字辈,“海”字辈下面是“赞”字辈,这样了解吗?“海”字辈里面有一个在台湾蛮有名的,他收了很多徒弟,但是要么年纪很小,要么年纪很大,收了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一堆,结果他就叫赞什么。然后我就跟他自然而然跟他说,不好意思,我叫如源。他听了又愣一下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师叔公,然后就把那个袋子赶快抢回去。 这意思就是说,出家是以你的出家的戒腊来判断,不是以你年纪大小,当然年纪大不方便,我们都会对他好一点,所以稍微。但是我们自己要个观念,你修行年纪大出家,也不能一步就变成老和尚的样子。现在有很多男众,女众比较不会,有很多男众是年纪大一出家,自己就变成老和尚的样子。师父在外面遇到过好几个,因为师父是年轻出家,25 岁,立师父23岁就出家了,所以很多时候碰到一些老法师,其实都比我们后面很多才出家,但是老是一副好像是老和尚的样子,他老是跟你讲话是一副他是师父的样子,就是会有这个问题,刚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谈一下,这也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 然后<blockquote> * '''【梵志问言: “云何名为八十、九十,发白齿落,而复成就年少之法,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为宿士数?”】''' </blockquote>他说那什么叫做年纪大成就少年之法,什么叫做年纪轻成就之'''宿士'''法?<blockquote> *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梵志言: “有[[五欲功德]]。”】''' </blockquote>五欲功德,这个功德是种类,有五欲的作用跟五欲的种类。【'''谓眼识色爱】'''什么意思?眼根对色境产生眼识,然后起贪念,起贪着,这个叫做眼识色爱。眼识色,然后起爱着'''【乐、念,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 触爱、乐、念。于此五欲功德不离贪、不离欲、 不离爱、不离念、不离渴。梵志! 若如是者,虽复八十、九十,发白齿落,是名成就年少之法】。'''如果你年纪大,但是却不懂得要在五欲尤其是物质欲望上去远离,然后慢慢的往内心去修行,然后去远离这些,你年纪再大都叫做无德。所以有一句话叫做无智空长百岁,有德不在年高,你就会想说有德无德,它的基本判断到底是什么?有德无德的基本判断到底是什么?有德无德这一部经里面,当然还有很多的修行,但是最根本的就是说你,对五欲到底能够控制你自己多少,能够远离多少,这是有德无德的基本的一个判断。 当然除了离五欲五盖里面还有其他的,就包括十戒的这些修行,但是你看,你持戒要持是不是也要离五欲,对不对?你离五欲越能够离,你的持戒越能够持得清净,没错吧?同样的你的五欲欲望越轻,你是打坐修行容易,是不是?所以离五欲就是根本的德行。所以它才会说,如果你对于五欲不能离贪,不能离欲,不能离爱,不能离念,然后天天在物质欲望上享受。 那么梵志,就算是这样的,你有八、九十岁,是名成就少年之法,还是叫做幼稚,还是叫做无德。但是同样的,'''【虽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于五欲功德 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着,若如是者,虽复年少年二十五,肤白发黑,盛壮美色,成就老人法,为宿士数”】。'''所以离五欲是一切修行,在佛教里面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也是让你能够在修行上进步的基本的条件。因此基本上我们的五戒,秩序是怎么样?杀盗淫妄酒,不杀生、不偷盗,但你知道比丘戒、比丘尼戒,它的次第是淫盗杀妄,他的离欲淫是排在第一个,淫盗杀妄它是排在第一个。从此就可以看得出来说你修行离五欲它是最根本要求,你能离五欲,然后越能够控制,你往后的修行,不管是戒定慧的修行就越容易。 当然了,这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就是说因为很多大家都是在家人,你说完全离欲清净,过着出家生活当然也有困难。但只是告诉你说,如果你要修行,这五欲的欲望,你能够克制得越好,不是说完全没有,而是说能够把它克制的越,修行的功夫就越(好)。这样各位清楚好来,有什么问题吗?应该没有来打麦克风给他,你讲话的时候口罩可以稍微拔一下,没关系。 问:师父这里面讲到为眼识色爱、乐、念,这里面跟五蕴有没有一点关系? 师父:五蕴的色,因为五欲是针对什么?五欲是针对色、声、香、味、触,这样了解吗?这色身香味触都包括在什么?五蕴的色蕴里面。记得:色、声、香、味、触都是包括在五蕴的色蕴里面,这样了解吗?你也可以说对色蕴的什么?对色蕴的贪爱念,这样了解吗? 问:爱、乐、念跟受、想、行有没有关系? 师父:当然了,它重点是针对根对境,我后面会讲,根对境本来没问题,这样了解,但是是怎么样?前面不是有吗?是你内心认识之后的,是相应的这些贪爱念,这才是问题,这样清楚吗?前面不是说,本来根跟色本来是中性的,对不对?但为什么它叫做五欲?因为这些外五尘,容易引起我们内心的欲望,这样清楚吗?你如果要讲受想行还有识,也就是说受想行跟识怎么样?是识跟什么相应?因为受想行,它取进来之后去判断之后,识跟贪染爱相应,这样清楚吗?这简单的判断,简单的分析,这样这样子有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 基本回答到了谢谢,好有问题等一下再提来,这样来尽快来。 问:弟子是带另外一位居士提的问, 如果是我们要离色爱的话,也就是说艺术家在这方面,他是不是就有一个冲突? 师父:所以说你说艺术家,所以对于比如说艺术歌唱这一类的,当然要修行相对怎么样?较难,相对要修行比较难,不是说不能修行,而是说如果是这样的话,相对修行会比较难一点。当然就是世间来讲,他们有一定的这些成就,但是如果就出世来讲,因为我们现在讲《阿含经》,讲出世来讲,他就一定有障碍跟困难的。 问:是因为他们更多的执着于这些? 师父:对,艺术家不可能不执着的,他不执着他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跟功夫下去那一些的,这样了解。 师父话讲回来,意思就是说,毕竟我们很多时候是针对出家解脱修行的,你说我一个艺术家能不能修行?不能说不可以的,只是说在原则条件上,你对什么越执着功夫下越大,那个东西,除非你是对法下功夫,不然世俗这些东西,相对来讲就是一种障碍。这样了解吗?这是很现实的问一个问题。你喜欢唱歌,而且你歌唱得非常好,而且你成为一个很会唱歌的,比如说艺术家或者是声乐家什么,你一定要花很多时间,这一些当然就兴趣在你好脑海里面,你真正要去修行的时候,这个东西就会变成障碍。 这样讲可以吗?好来进修来。 问:师父,根据刚才某某师兄的问题,弟子在想,如果要是有艺术根基的话,是不是如果他能够正确的抉择,对他的修行可能也是一种助益。比如说在大乘,更加的讲一些,就是说你要理解他的意趣 师父:你意思是说有法的理解跟根基,然后利用他的职业作为一种利他的精神,这样了解,当然这个在利他的意义上有它的方便,这样了解吗? 但是一体两面。所以说到大乘佛教的时候,为什么大乘佛教到最后他很困难,一方面他要去利他,一方面他又要降伏自己的烦恼,但是在理论上你说,我能够歌唱得很好,或者是说我的艺术做得很好,但是我又能不执着,理论上可以很容易讲,但现实上有一定的困难度。这样了解吗?那就看你怎么去拿捏,看你怎么去拿捏啊。所以说《阿含经》为什么要求这么严格?而且是针对出家修行断烦恼离欲的,所以他是少欲知足,少事、少业,所谓的少事少业不是说不度众生,是会干扰修行的繁杂事物的,它是越少越会有这样一个问题。 到了大乘佛教讲菩萨道讲什么时候,当然会比较困难一点,你既要能够入世,然后心又要能够离尘,当然会有一定的困难度。所以菩萨道才不容易修,菩萨才不容易做。这样各位清楚, 那么当然了,如果说大乘佛教的普及之后,他当然有很多是方便的,给一些人再怎么样要求太高的时候,很多人可能看到佛教离得远远的,所以很多是普世普度的方便,很多的要求就不会再放那么高。但是如果是初教的话,它要求交一定要那么高,这个就是法的如此,你越做的越多,你的出世解脱的这种条件就越这样可以吗? 问:师父,这块看起来他是在讲,把它昏沉眼、耳、鼻、舌、身,实际上它这是我们人的五种感观。也就是说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也就是通过这五个感观,是的,根据唯识来讲的话,也就是说我们所接触到的一切的世间,无非是从这五个感观来的。所以它这里表面上在讲这五样,但实际上是讲我们对这个世间的一切都不要去贪染、贪着。 师父:是,而且对世间一切,而且他这五种感观都是对物质的感观,他比较不是牵涉到人事的,比较重在物质的,因为这是第一个要求。 问:但是这人事也是通过五种感观来进入我们的世界的? 师父:对,但是人事的话,比如说我对于我的父母或我的小孩,可能不是在于所谓的色身香味触上面,可能是一种感情的寄托,这个程度会更高一点。所以我们有离五欲还有离五盖,这样讲清楚吗? 问:但是五盖的第一样是欲贪,主要是内心的一些杂质。 师父:五欲五盖,五盖的第一个就是这五欲的欲贪,后面还有昏沉睡眠这些。这样的了解,这些五欲是更粗重的,是比较重在于我们对物质的一种认识,还有对物质的贪染,但是还有更微细的。比如说我慢,还有五盖里面的掉举这些。这样了解了,所以它有比较细的比较粗的,粗的就是针对物质欲望,是比较粗层次的。那更微细的,当然还有其他的烦恼。<blockquote>'''3、精勤離五欲''' '''• 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未成正覺時, 獨一靜處,禪思思惟自心多向何處? 觀察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少逐現在五欲功德、逐未來世轉復微少。 我觀多逐過去五欲心已,極生方便,精勤自護不復令 隨過去五欲功德,我以是精勤自護故,漸 漸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雜阿含經 第211經|雜阿含经 第211经]])'''</blockquote> 这个菴羅園,有人研究是芒果园,当然这只是一种研究,到底是不是芒果园,我们还可以另外再讨论。这里佛陀跟我们讲的一个事情就是说,当我们禅修打坐的时候,我们喜欢掉举,掉举会去想过去,会去想现在,会去想未来,记得吗?然后之前讲修安那般那的时候,不是说我们对过去不可以执念。对现在、对过去,不要一直去怀念,一起去执念。对现在不要执着,对未来不要欣求。 打坐的时候,你看,你们去妄想说,要么就是在想过去,要么就是想现在,要么就是想未来,一定是这样子。但是佛陀这里告诉我们一般人的状况,或者是说他当初的状况是欣求,就是说去怀念执着或是回想过去的多,是不是?现在的少一点,未来的更少,这个《阿含经》透给透给我们是一个现实的修行经验。我问你们,你们在打坐的时候,起妄想时候你稍微回想一下,你是想过去的多还是想未来的多?为什么会是过去的多呢?一方面过去种子都熏在里面的,因为过去你有经验,对不对? 现在的正在发生,你也还不知道到底会怎么样,但是未来的还没发生,你可能会希望说未来我可以怎么样,未来我希望什么,但是未来因为还没发生,所以有太多的不确定,但是过去的?因为已经发生了,所以要么好的你会去追忆、会去享受,对不对?你看我以前年轻的时候盛壮貌美,看我年轻的时候,你看体格多强壮,我是一个运动员,你看我以前年轻的时候是个学霸,你看,曾经成绩样样百分,但是有时候你会去寻求,会去尝试那个时候的那种快乐,你就会去追、去回味。 那么会不会对于过去感到懊悔?有,一定会的,早知道那个时候就怎么样,早知道那时候就不应该怎么样,早知道那时候我应该不要报这间大学,应该去读那间大学才对,是不是? 那师父为什么会知道?因为我跟你们一样,我是凡夫,我打坐的时候跟过程都跟你们一样的,对不对?你可以回想一下,都是回想过去的多,佛陀从他的经验来告诫说,我们都是会对过去回想的多,有时候会去回想他的乐,那么有时候会去怎么样?恶作、会去掉举,掉举的时候会去恶作,尤其是对过去的哪一些不圆满或对过去的怎么样,你会一种懊悔。想说早知道就不要这样子,早知道就应该买那只股票才对,本来要买,你就叫我一定不要买那个,结果现在你看这样子,常常会发生这种事情。三衣:42对过去不断的一起去追逐。所以他说观察多追逐过去的五欲功德,现在的少,未来的更少。 【'''我觀多逐過去五欲心已,極生方便,精勤自護,】''' '''【不復令隨過去五欲功德,我以是精勤自護故,漸 漸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佛陀就是因为这样,他从过去的强烈的开始去阻断它,让他不要去欣求,不要再去追悔,然后对于现在还有未来的也一样,这样子的打坐话就容易、方便。那么对我们的生活跟修行也是有比较好的帮助,也比较好的帮助跟增上。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师父,佛陀在这里讲到就是过去比较多,现在跟未来就更少了,这里跟您前两堂课讲的有自性分别、有随念分别、有推度分别,他未来是不是更多的有些构思是推度? 师父:重在于推度,是没错了。对过去当然就是忆念的浮现。 问:因为将来可能需要你推度,你在打坐的时候如果你要推度的话,你打坐肯定打不了了? 师父:当然了,但忆念也是会造成的,打坐的时候你忆念只能忆念什么?只能忆念所缘,所以打坐是有忆念分别的,但是他只能忆念所缘,你要是去忆念你打坐以外的那些,那就是去追悔过去了。 再来: '''4、離欲得定''' * '''梵志!我持蒿草往詣覺樹,布草樹下,敷尼師檀, 結加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盡。我不破正坐, 要至漏盡,我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 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 我爾時獲第一增上心,(中157)''' * '''「云何食念?謂五欲因緣生念。云何無食念?謂 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云何無食無食念?謂 比丘有覺有觀息,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 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雜483)''' ''' 食:sāmisa 有味道的(食物的)、物質的、肉體的。''' '''【梵志!我持蒿草往詣覺樹,布草樹下,敷尼師檀, 結加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盡。我不破正坐, 要至漏盡,我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 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 我爾時獲第一增上心,】''' 这个第一增上心就是初禅,因为禅或是定又叫做增上心,增上定、增上意。 这个讲什么?这个是佛陀开悟之后,有一个婆罗门来问他,然后他是怎么状况呢? '''【梵志!我持蒿草往詣覺樹,布草樹下,敷尼師檀,】''' 佛陀说,我当初是拿一个草席,然后到觉树,觉树什么树?菩提树下,然后'''敷尼師檀''',它除了草以外还铺一块什么?布,那一块布,叫做尼師檀,有一块布了,后来我们出家人受戒叫做“具”,你知道吧,“具”以前就叫做尼師檀,“具”就是一块布,平时折一折把它放在这里,但是变成一种仪轨跟仪式,其实平时也没有再带那一块,但是这一块后来在很多出家人里面,它的规定这一块都要带着,所以出家人出去行住托钵或是云游的时候,有几样都要带。 比如说那种草枝——剔牙的,还有那种锡杖是保护自己,一方面爬山,像登山杖一样,一方面可以赶什么?赶动物。那么还有钵一定要带,你不带钵你用什么吃饭,对不对?然后三衣一钵,还有“具”就是指尼師檀,就是一块这种布。因为你不能到哪里坐着,不然寒气会上来,所以它会铺在地上,那就是打坐。 他早期都是拿这些东西,加一加有三十六物,很多都是清洁用品或者什么这些清洁用品,不像现在的清洁用品都是很简单的,然后还有各式各样的,还有一些可能是有关医疗的这些东西,然后带着。那这一块就要带着尼師檀,因为当初佛陀打坐的时候也是放了一块布,不是直接坐在草上。 然后'''【 結加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盡。】''' 什么意思?不觉不起,没有开悟,没有证果不起来,这个叫做'''不破正坐,要至漏盡。''' '''【我不破正坐,要至漏盡,我正坐已,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 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 我爾時獲第一增上心,】''',什么意思? 你看,他是先'''離欲、離惡不善之法'''就是离五欲五盖,然后'''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是謂: 我爾時獲第一增上心。'''当然下面还有,他就是先初禅、二禅、三禅,然后到最后,当然后来的经或论就是说,他是先坐到非想非非想,然后从非想非非想下来入四禅,然后依四禅作观,无漏观,然后证悟。它的经典很长,但是总之你要得定,你一定要离欲恶不善法,这离欲恶不善法的欲就是五欲,恶就是五盖。 那么离五欲你不是说,只有打坐的时候再来离五欲,打坐当然一定要离五欲,你平时就要训练离五欲,这样了解。你平时训练离五欲,五欲心弱,他有助于得定。因为很简单一件事情,师父常讲过,五欲是欲界的不善法,定是色、无色界的善法,所以相对的,你欲界的善不善法能够越轻,离得越开,你就容易往色无色界的善法去增长,所以叫做离五欲五盖。 离五欲五盖,它有两个,一个是在日常生活中你必须要训练,第二个是之前我们讲念息十六特胜的时候,他先摄集中,然后慢慢能够一心之后,接下来再继续坐下去怎么样?接下来就会除障,就会离障,就是离五欲无感。所以它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平时叫训练,第二个是在禅坐中不断的一心训练,集中到一定的程度,再来慢慢有轻安生起的时候,他就会慢慢离,自动的去离五欲五盖,是互相增上的。 因此如果说你的前方便没有做好,五欲心很重,五盖心很强,打坐相对来讲就困难。 打坐相对来讲就困难,这样大概了解好再来。 【'''「云何食念?謂五欲因緣生念。云何無食念?謂 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 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云何無食無食念?謂 比丘有覺有觀息,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 这个是说从初禅到二禅。 这里的【'''“食”叫sāmisa''' ,'''有味道的(食物的)、物質的、肉體的。】''' 这样了解吗?所以什么叫做'''食念'''?就是物质的、肉体的欲望或是物质的欲望,这个叫做'''食念''',所以叫做'''五欲因緣生念'''。 对五欲的贪念,这个叫做食念,因为这里的食是指物质的、肉体的,或是说吃饭吃东西有味道的,它可以包括这些意思,这个叫做食念,所以他的食念指的就是对物质的贪染跟欲望就叫做食念。 那么'''无食念'''就是离物质的、离欲界的五欲的,当然就是初禅以上,包括二禅三禅。 这样可以吗?来念。 这个“念”可能就是有记忆、贪染、欲望的意思。爱念,然后乐,欲,都可以包括在里面。 这样可以了解来,师父 问:就是说出禅是无食念,二禅是无'''食'''无食念,三禅是无'''食无食'''无食念吗?为什么你要重复? 师父:因为越高就越无'''食念'''了,他越高离欲界的烦恼就越远。这样了解吗?他为什么会这样讲?后代的解释就是说,因为到了初禅,初禅还有什么?他还有寻伺,二禅没有寻伺,当然就更高,这是第一个。 另外一个,上次师父有讲,(八识规矩颂)眼耳身三二地居,记得吗?初禅还有什么功能作用?眼耳身三,对不对?眼耳身,三个,二地居。这样了解吗?二地是哪二地?欲界跟初禅。所以到了第二禅无寻无伺。所以刚才讲说二禅是无寻无伺。所以变成说,这种物质的更是不可能会生起,离得更远,所以是无寻无伺,是吧? 问:所以刚才弟子问念,是指意识,起这个意识,还是说对他起贪染?因为就联想到唯识里面讲的独头意识。 师父:五识不起,但独头意识一定会有,但是这里的念有贪染的意思,就是对欲界的欲望有贪染的意思。这样可以吗? 问:刚才某某问的无'''食'''无食念,第二禅的无'''食'''无食念,这个是怎么断句?后面的无食念是前面无食念的一个对象吗? 师父:断句,我去看看他应该怎么断句,因为他无食念,有时候你要纯中文来断有点困难,我们再去比对一下南传他有没有这样经,然后再来看看他怎么断。但是他的无'''食'''无食念,应该师父念的是无'''食'''无食念,这样了解吗?要怎么断,可以再去详细的去看看研究它怎么断。 这样可以吗? 问:因为初禅还是有觉有观吗?所以说如果把有觉有观那个觉观的部分认为是无食念,那么二禅的话就是连那个部分也去掉了。 师父:对,连觉观都去除了。这样可以吗?再来 '''(二) 呵五蓋''' '''1、不善聚'''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說不善積聚者, 所謂五蓋,是為正說。所以者何?純一不善聚者,謂五蓋故。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 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 * '''說善積聚者,謂七覺分,是為正說。所以者何? 純一滿淨者,是七覺分故。何等為七?謂念覺分、 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 捨覺分。」(雜725)''' '''善聚:七覺分 不善聚:五蓋''' 之前讲离五欲,现在继续来讲'''呵五蓋''' ,所以我们叫做离五欲五盖。 '''1、不善聚'''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說不善積聚者, 所謂五蓋,是為正說。所以者何?純一不善聚者,謂五蓋故。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 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 这个叫做五盖。贪欲盖就是前面所说的五欲,聪恚就是嗔恨心,你看欲跟嗔刚好是相反的,欲是贪念,执着顺境的贪念执着喜好,嗔,刚好是不顺境的排斥、憎恶,所以两个都是不对的。你看,之前不是讲说有修不净观的时候出问题吗?本来不净观是针对贪欲,对不对?对物质欲望的喜好,强烈的喜好,所以修不净观。从外不净,然后修到自己本身的这些观想的不净,但出问题之后它变成了怎么样?从贪变成嗔,憎恶,所以就讨厌自己的身体,最后就怎么样?自杀了。 所以贪跟嗔当然有时候是一体两面的,所以这里讲说,欲就对物质欲望的贪爱,嗔就是对不顺境的憎恶。嗔,当然它的范围可能更大,除了对物质的以外,还有对于人事的,对于事情的,对于境界的不顺的,他就嗔恨,前面的五欲比较粗,是针对物质的欲望。47:35 还有睡眠、掉悔、疑,这一些很多时候都是在打坐的时候说的,尤其是障碍打坐,因为贪欲嗔恚,当然前面贪欲嗔恚,这两个是欲界的不善法,色、无色界没有物质欲望,色、无色界也没有嗔恚嗔恨,所以这两个是针对欲界的不善法,所以要离。还有睡眠掉悔,这一些一个是心的沉昧相,一个是心的掉举相。这个叫做心高扬,这个叫做心沉闷沉昧,就是说心很微弱很细弱,然后提不起精神来,这个就叫做睡眠盖,然后这个叫做掉悔盖。'''一个是胡思乱想,一个是精神不济,打瞌睡,这两个当然都是打坐的障碍''',这样各位了解 平时也是一种障碍,是,没错,某某说平时有这种障碍。 师父举个例子,师父读书的时候这两个盖很严重,掉悔盖,还有睡眠盖,当然这个平时更粗了,打坐的障碍就稍微细一点,但是打坐打到睡着的那就不用讲了。以前读书的时候,师父基本上不大会听课,但你不要学师父。因为我这样看都看得到,很少会听课,但是我读书的时候做两件事情,很累的时候就睡觉,上课就趴下来睡觉,太累了,趴下来睡觉,精神很好的时候就画画,所以一堂课下来,有一张画可以画出一个三国演义,还有什么草船借箭。 所以为什么它叫不善法聚,因为它平时也会造成影响,你像听课也一样,你们现在听课如果要么心胡思乱想,对不对?要么很累的话就打瞌睡昏沉。这样了解吗? 所以这个是对一个,所以为什么它说不善法聚,他为什么说不善法聚,因为这些你要真正把事情做,甚至是修行都有一定的障碍,好来还有 '''疑蓋''' 疑,就是对三宝,在经教上,尤其是《阿含经》是对三宝对四谛对因果轮回这些基本的怀疑,这些就正法来讲,你有这些怀疑,其实在修定上有时候就很难达成正定,这样记得吗? 所以你看,三乘共法里面,它基本上对于什么?对三宝、因果这些都要有基本的信仰,还有基本的理念,你将来引导你修定才不会出太大的差错,这叫做疑蓋 然后疑蓋包括疑过去现在未来,未来就是现在刚刚讲的,胡思乱想,怀疑过去现在未来,这些疑蓋。这五盖是障碍我们善法生起,甚至是障碍打坐生起的一种绝对的障碍,所以要排除。 【'''說善積聚者,謂七覺分,是為正說。所以者何? 純一滿淨者,是七覺分故。何等為七?謂念覺分、】''' 这时候的念是怎么样?所缘,因为其实它是在谈八正道里面的正念、定的过程,所以这里的念觉分是忆念所缘,讲的有随念分别、推度分别,但这时候讲的推度分别,这时候可以有自性分别,还有随念分别,随念就记忆。你一定要记忆住你的所缘,缘住你的所缘,那推度当然不行了,所以这个是缘住所缘。 '''【 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 捨覺分。」'''】 择法有几种解释,但其中一种就是说先念所念,然后缘你的所缘一心,当然七觉支讲的比较扼要一点,一心,然后他的'''擇法覺支'''就是起观。这样了解吗?所以它是念跟择法一个是止,一个是观。这样可以吗?然后慢慢交换作用就会有精进,然后就有'''喜,心'''轻安。'''猗'''是什么?这个喜是心轻安,这个'''猗'''是身轻安,这是轻安的意思。 还有,轻安乐有了之后,维持一段时间,上次讲念息十六特胜里面有讲,接下来就会有定,轻安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缘住所缘,保持一段时间,然后能够摒除五欲五盖之后,接下来当然未到必定,后面解释就是未到地定。 '''定 覺分,捨覺分,'''以后我们七觉支还会慢慢解释,我现在是解释的比较扼要一点。 捨覺分有两种解说,一种解说比较高程度的,就是经过这样子之后达到正定能断烦恼,这个叫做舍,舍去烦恼。 另外一个捨覺分的舍,是指你的定能够稳定平稳的叫做等持,不断的这样子稳定下来的,然后维持一定的这样的定力,这个叫等持,这个叫做 '''捨覺分''',这样可以吗?这是比较扼要一点的解说,'''七觉支就是要讲止观的一个运作跟过程,是从正念到正定的一个过程。''' 那里面的定覺分跟捨覺分,你可以把它放在一起,因为定是得定,舍,把定力保持一定的一种稳定度,不断的保持,这个叫舍。当然更高的解释就是舍去烦恼,断除烦恼。这个是我们呵五盖。 所以七覺分跟不善聚,善聚是七觉支,不善聚是五盖,两个刚好是相反的,互相冲突,相反的。 还有五分钟,怎么那么快?还有三分钟,来信任你是不要讲。 问:所以说我们打坐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不断的培养这七种优良的品质,而舍弃五种伤害我们的品质, 师父:对,摄心一境对不对?然后他摄心一境心,摄心一境,然后你能够一直简单的讲,打坐,就说你事先要摒除就是在生活上要保持正知正念,生活上去离五欲五盖,但这只是生活上的去舍离而已,还不是真正。因为你日常生活上能稍微整理,就是说调整你的作息,让你的五欲五盖相对来讲比较轻一点,你打坐下来相对要达到一心就容易,这一心就是打坐的一种品质,对不对?你能保持一心,这样了解吗?当然就可以作观,当然观就另外一种。那么在你的打坐不断的一心之后,接下来会有什么状况发生?会有轻安产生,由心轻安身轻安,记得吗?心轻安身轻安产生,然后让它慢慢稳定之后,它就会自然而然会更进一步的排除你更深的那种五欲五盖,记得吗?这个叫做除障。 我们念息十六特胜后面,观心的地方就除障。对不对?离五欲五盖,这样不断的再去配合训练就会到未到地定,这样了解。你继续保持那就是舍。 所以这几个都是打坐的一个要素,我们的打坐是在培养这些,从一心,就是所谓的念觉支,到作观是择法,然后心轻安、身轻安,然后定,但是你得定还不算,你得未到地定,你还要把这样的一个定的力量维持在一定的时间跟状况。 这样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当然七觉支我后面会再讲。 问:师父你刚说的择法觉分是在作观吗? 师父:在作观,择法一般把它解释为观。这样了解吗?因为这个你要知道说七覺分是一种止观的应用,但是你也可以专谈止,你也可以谈止观,这样了解。未来,七觉支后面我们会说明。我们离五盖讲完之后讲四念处,四念处讲完之后讲七觉支,七觉支讲完之后讲四禅,然后讲四无色定,讲到四无色定,这个定学就差不多了。好不好? 进的你说的有什么对 问;师父,七觉支,为什么把择法——观放在第二个觉支? 师父: 因为不好意思没有,您肯定明白我意思, 我们等一下到了七觉支的时候,我们会慢慢解说,会慢慢解说,因为它还有什么样,它还有降伏你的,比如说它说修止对不对?但是你要是太昏沉的时候,它叫你修观,它还有这样对治的一个作用。当然我们到七觉支的时候我们再来谈,因为七觉支它的运用是比较活泼一点的,所以它排是这样子排。但是经典在解释七觉支的时候,它是蛮活泼的一种解说,但是当然次第还是不离开,你不可能说会先轻安生起,它还是有它的一定的,但是前面的比如说念跟择法还有精进这些,当然就会有一定的这种活泼的训练跟安排。 来先休息一下。我们再回来。59:26 《阿含经》说 '''2、五蓋食與不食''' *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蓋、七覺分, 有食(āhāra/食物) 、無食,我今當說。諦 聽,善思,當為汝說。譬如身依食而立, 非不食。如是五蓋依於食而立,非不食。''' * '''貪欲蓋以何為食?謂觸相(subhanimitta/淨 妙相) ,於彼不正思惟,未起貪欲令起, 已起貪欲能令增廣,是名欲愛蓋之食。''' * '''「何等為瞋恚蓋食?謂障礙相,於彼不正 思惟,未起瞋恚蓋令起,已起瞋恚蓋能令 增廣,是名瞋恚蓋食。(下頁)''' 五盖的食與不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蓋、七覺分,】''' '''【 有食(āhāra/食物) 、無食,我今當說。諦 聽,善思,當為汝說。譬如身依食而立, 非不食。如是五蓋依於食而立,非不食。】''' 他很多时候把五盖跟七觉支放在一起,七觉支是禅修的一个善的质素,我们要去培养,但是五盖刚好是障碍打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叫做障碍、定障。 它放在一起,他说 【'''世尊告諸比丘:「有五蓋、七覺分,有食(āhāra/食物) 、無食,】''', 但这里的'''有食'''比较好解释一一下,你看我们前面,'''食:sāmisa 有味道的(食物的)、物質的、肉體的。'''有味道的,有食物的,也有食物的意思,但它还有物质的、肉体的。 后面的这个'''“食”'''叫做什么?'''āhāra,'''它就是指食物或是营养的补充,就是指食物。 你说五盖的食物,七覺分的食物,你看它怎么解说? 他说【'''有食(āhāra/食物) 、無食,我今當說。諦 聽,善思,當為汝說。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 什么意思?这个身体要活下去就要靠食物来滋养,而不是说没有食物你可以活下去,它变成是一种比喻,身体要有食物。 因此五盖也是要有他的食物,他的食物讲的好像,他是比喻了,就是说有真章五盖持续下去的因缘,所以'''【如是五蓋依於食而立,非不食'''。】,所以五盖也要'''於食而立'''。 五盖第一个贪欲盖,贪欲就是五欲,他说 '''【貪欲蓋以何為食?謂觸相(subhanimitta/淨 妙相) ,】''' '''貪欲蓋以何為食?謂觸相,''' '''觸相'''叫做'''subhanimitta''',你说触相到底是什么?'''subhanimitta'''是有净妙相的意思,但是它净妙相为什么又叫触相呢?记得,他是讲五欲,那也就是说 '''【於彼不正思惟,未起貪欲令起, 已起貪欲能令增廣,是名欲愛蓋之食。】''' 所以它的触相、净妙相是指什么?除了触食以外,其实它讲的就是什么?这个触是指净妙相,不一定是触,它其实触是五根对五境,这样了解吗? 净妙相就是指五境——色身香味触,这个对于我们的欲望,它是净妙相,所以这里的净妙相不是说善法看到佛陀的放光什么这种净妙,这样了解吗?这种是你欲望的净妙相。这样可以了解,所以它翻成净妙相。所以这种色身香味触的五境,对五欲 我们的欲望是很容易引起来的,因为我们的欲望会把它当成是净妙的,好的,所以会去追求的,会去贪染的,为什么它叫做触相? 因为根对境,要了解,所以五根对五境,它又叫做五触,当然身叫触,但是五跟对五境它叫对,又叫做触。 这样了解吗?来竞争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问:弟子刚才说的是触食,不是之前说凡夫有四识而立,其中有一个就是触食,实际上就是这种可意的顺境吗? 师父:你是讲触食,不是讲触识,接近这样子了,五根对五境好的这种接触,这样了解。好这样子来。 师父我地址有点问题, 问:七觉支是不是三十七道品里边? 师父:七觉支就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七觉支。 问:为什么跟这个混在一起? 师父:因为三十七道品里面的七觉支,它是从哪里到哪里的?它是在谈正念到到正定生起的过程,这样了解吗?三十七道品其实它是八正道的细部解说,从正念到正定的生起过程。你看八正道就讲正念、正定了,但问题是我怎么样才能从正念达到正定?正念到正定中间我要怎么操作?就是七觉支的操作。这样了解吗?正念到正定的过程里面最大的障碍,你的念没办法一心,这是一个障碍。 另外还有两个最大的障碍就是五欲五盖,这样了解吗?你要是能够一心,然后又能去五欲五盖,这个就是正定就产生了,这样了解吗?所以他才会特别把欲盖还有七觉支放在一起。因为从正念到正定的过程,它最大的障碍就是说,第一个,你没办法摄心摄心集中。第二个,你的五欲五盖太强,那定产生不起来。这样了解吗?所以才会特别把欲跟盖还有七觉支摆在一起谈,这样可以吗? 所以他说第一个就是'''五欲的净妙相,于彼不正思维''',所以师父讲过好几次了,前面的经典也说,事实上色身香味处它本来是中性的,我们根缘到它的时候内心会怎么样? 【'''於彼不正思惟,未起貪欲令起, 已起貪欲能令增廣,是名欲愛蓋之食'''】 所以你们会看到现存的南传的法师们,为什么出去的时候,这个当然不是只有他们这样做,事实上应该出家人应该都要这样做了。出去托钵的时候不会东张西望,不会东摸西摸,不会东看西看,就是因为不要让根对太多的五欲之境,这些容易引起你的心乐,这样各位清楚吗?为什么说要保持正知正念。为什么根对境的时候要去克制它?就是五欲的净妙相是第一步粗重的烦恼,容易引起来的这种欲望。 所以为什么说出去的时候你不要东张西望,然后眼观鼻、鼻观心,然后看眼前三米之处,然后旁边稍微注意一下有没有危险,你不能闭着眼睛走,有没有危险,但是你不能东摸西摸东看西看东张西望的,那边有人在演戏,那边有人在唱歌,那边有人在卖东西。它的要求是相对来讲严格的,因为它就是这样子要求的,所以如果你东张西望,你就给什么食,你就给欲盖食。 你要喜欢东张西望,东张到处去看,摸东张西望看,听好听的,吃这个好吃的,你就给欲盖食,你去滋长它了,增长它了。再来, 【「'''何等為瞋恚蓋食?謂障礙相,於彼不正 思惟,未起瞋恚蓋令起,已起瞋恚蓋能令 增廣,是名瞋恚蓋食'''。】 你看好你说师父,那是不是把眼睛闭起来?也不是,而是说第一个,不要东张西望,第二个训练正思维,不要对它起不正思维。我们不是不要看东西,第一个,不要东张西望乱看。第二个,看到东西六根对六境要训练正思维。所以你看到这里讲说不正思维,你说那是我去训练正思维就好了,我可以东张西望了。这样怎么样?这等于,举一个例子了,你功夫还没练对不对?功夫还没练然后把你放到武林中去,然后让你去跟高手对决,那你食得非常快,是不是这样子? 你刚开始训练,因为你的正思维还没培养起来,所以这时候境单纯,然后内心不断的听经闻法训练正思维,所以要双管齐下,不能专在理论上谈,因为现实就是要避免这些太多的接触。对吗? 如果你一个不贪心的人,然后我把你放到你最喜欢的东西里面去,那不是增长你的贪欲吗?你喜欢吃,对不对?我就特意把你放到一堆美食里面去,怎么样?那不是增长你的贪欲吗?你说师父,我不是喜欢吃,但是我正思维正知正念,不要骗人,现实世间是很难克制这些的。 所以刚开始还是要内外,内培养正思维,外尽量去杜绝这样的吸引。这样了解,当然你要是说训练到以后根基很高了,思维和观念很正确了,知见各方面,然后五欲都可以控制了,当然相对来讲没问题。这样可以吗?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你看《阿含经》好处,刚刚同学来问师父,师父说《阿含经》的好处,《阿含经》不一定去建构一套很完整的哲学系统或一套理论,但是《阿含经》很多的好处,你看它的时候,你会觉得它是在现实的生活经验中谈修行。 这样怎么样?你看它说你就是不能去张东张西望,对不对?你不要就跟我说什么船来船去船过水无痕。问题是你有那种能力吗?没有,你根对境的时候就尽量避免五欲的妙相,然后内正思维,就是双管齐下嘛,所以不要站在理论上谈。 以前有人问师父说,师父,如果你这样算什么修行?还要避免、不去看到东西,你不是把眼睛闭起来就好了?然后就谈那些很非常理论性的东西。 如果一个人能够到世间去,然后在这样子繁杂的红尘里面,他修行又很好,那不是境界更高吗?这样不是更好吗?我说对了,你讲的都是理论,现实凡夫是做不到的。师父就跟他提出,一个理论跟现实差在哪里? 就好像有一个人,他天生体能非常的可以说是像有点超人那样的力量的,所以他天生下来不用训练,他去比赛奥运,他就可以拿金牌。理论上有没有这种人?有,对不对?但现实上几乎少之又少,现实上你再有多的天分,你都要经过非常长期的很重力的去训练,负荷量要很大的去训练,然后甚至几年,你才有能够在奥运拿金牌,是吧?这就是理论跟现实。对不对?你跟我讲说,那有一个人如果他天生下来就不用人家督促,然后根基就非常高,然后在五欲红尘里面打滚,他又可以保持正念,有没有人天生下来是这样子? 可能有吧,对不对?可能六祖慧能是吧?但问题是,这千百年来到底有多少个六祖慧能,对不对?可能佛陀当初的弟子好多都是吧,但问题人家是有根基机缘能力当做佛陀的弟子,你看大迦叶可能生下来根基就非常高的,大迦叶,听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对五欲五盖,他就非常的能够隔绝的。大迦叶家里非常有前的,但是他就一心一意想修行,所以在这个世间遍找师父,就到处去找师父,但因为大迦叶本身根机高,没有几个可以他可以看得上的,后来他遇到了佛陀,马上皈依佛陀,然后听佛听经闻法,然后马上跟着佛陀出家,然后他跟着佛陀出家。 他跟着佛陀出家之后,他把他身上的穿得最好的这种罗纱,因为他家很有钱,他把这件衣服供养给佛陀,然后把佛陀身上那一件已经破破烂烂的跟佛陀要走,就是说他要供养佛陀。那佛陀的条件就是说,好,你供养我,我也供养你,那就是这件给他,因为大迦叶非常坚持,他说一定要这样,因为大迦叶是苦行根基的。所以就说他从年轻就到处寻找,因为他的出迦根基很高,跟佛陀一样,就是从年轻他就一直寻找世间的真理,然后想要修行解脱,后来终于听到有人说沙门瞿昙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他就跑去,然后看到佛陀他就知道说,这是我的师父,马上跟佛陀皈依出家了,然后把身上这件跟佛陀交换。这就是他对这种五欲的东西,他天生根基就高,但毕竟千百年来有多少是大迦叶这种根基的,如果我们说出世解脱的话。对不对?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还是怎么样?要训练。佛陀讲这些教法的时候,他不是针对根基特别高的人,他是对一般愿意修行出家解脱道的人,讲这种一般人必须要经过修行训练的这些条件。这样各位了解来, 接下来【'''瞋恚蓋食?謂障礙相,於彼不正思惟,'''】 有没有看到?所以第一个是净妙相,你会起贪念。'''瞋恚'''就是障碍相,不顺你的意念的,不顺你的想法的,不顺你的意思的,你想要这样子,但是是不顺的,我希望你这样子,但是你违背我的。叫你来听经,你不想来的,这个叫做障碍相。不顺我们的意的,这个叫做障碍相,'''於彼不正思惟,'''对不对?然后我们的瞋恚盖就会起来, 【'''未起瞋恚蓋令起,已起瞋恚蓋能令增廣,是名瞋恚蓋食。'''】 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有八九,你如果越是希望去控制你周遭的,那些越会违背你越不顺,所以我们的心情就越不好,我们心情越不好诸事就越不顺,就是这样子。 所以我们对这些障碍相我们一定要起正思维,一定要起正思维。对障碍相,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对于障碍相我们第一个反应都是什么?不正思维,这是我们凡夫正常的反应,我们对障碍相都是起不正思维,对五欲的净妙相,第一个都是起贪染,这是凡夫烦恼,正常。但是修行人修行人,不要求你怎么样,不要求你马上能够,但至少你要能够觉察到,然后至少觉察到之后能够从不正思维换成正思维,这就是学佛跟不学佛、修行跟不修行的差别。 所以不学佛、没修行的,五欲相,他第一个起贪染,贪染之后他也没察觉,然后就一直随逐;障碍相他起嗔恨,起嗔恨他也没有察觉,然后就一直随着他去。这样了解。 那么修行人我们学佛的第一个要记住就是说,取顺境的净妙相,你起了贪染,你不一定马上能察觉,但是你可以后知后觉,不可以不知不觉。你后知后觉,你要把它转为正思维,对不对?你有了障碍相出现,你起了嗔心,你或许没办法马上察觉,但是你也可以后知后觉,至少你要察觉到。然后把这样的不正思维转成正思维,这个就是修行人跟没修行人,学佛跟没学佛的一个朝向的目标。朝向的目标,可以吗?再来看。 [[Category:离五欲五盖]] {{DEFAULTSORT:阿含经讲要082}} [[Category:念息十六特胜]] [[Category:阿含经讲要]] [[Category:安那般那念]] === 掉悔盖 === *<blockquote> * '''「何等為睡眠蓋食? 有五法。何等為五? 微弱、不樂、欠呿、多食、懈怠,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睡眠蓋令起,已起睡眠蓋能令增廣,是名睡眠蓋食。''' * '''「何等為掉悔蓋食? 有四法。何等為四?謂親屬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掉悔令起,已起掉悔令其增廣,是名掉悔蓋食。''' * '''「何等為疑蓋食? 有三世。何等為三? 謂過去世、 未來世、現在世。於過去世猶豫、未來世猶豫、現在世猶豫,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蓋令起,已起疑蓋能令增廣,是名疑蓋食。......(下頁)''' </blockquote> 睡眠盖,为什么会有睡眠盖?<blockquote> '''【何等為睡眠蓋食?有五法。何等為五?微弱、 不樂、欠呿、多食、懈怠,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睡眠蓋令起,已起睡眠蓋能令增廣,是名睡眠蓋食。】'''</blockquote> '''微弱'''就是身体很累,这样了解?'''不乐''',内心怎么样?不兴奋或是内心微弱,这个'''欠呿'''是什么意思?这个'''呿'''是张开嘴巴打哈欠,可能您可能氧气不足了。'''欠呿'''是打哈欠,不断的打哈欠。然后'''多食''',怎么样?吃太多吃太饱,没错吧?古代佛陀就告诉我们,吃太多吃太饱容易昏沉睡觉了。现在的研究说吃太吃多吃太饱,血液跑到胃里面去,当然脑袋就比较昏沉,这个叫做吃太多。'''欠呿'''就是打欠,所以有可能是身体弱或是心力弱,心力弱,比如说了你今天工作很繁忙,对不对?你可能不是身体弱,身体很累,你可能心很累,所以心内有可能造成怎么样?想睡觉,提不起精神来,这个就是身体弱。你今天爬了整天山运动了一整天下来,身体累的提不起进来,也有可能想睡觉。身体,心理,还有打哈欠可能缺氧,然后再来就是什么?吃太多。 另外最后一个天生懒散,就是什么?'''懈怠''',懈怠他可能就是你也不一定身体有问题,你也不会今天工作很忙,你也不一定吃太多,反正就天生懒散。有些人就是喜欢懈怠,反正只要没有人叫没人逼,那我就不会去做,没事就睡觉,有没有这样子?你就是?不会,说不定你是因为工作太累,不是因为你的杂事太多,所以你可能身体弱,内心不乐,应该不是这个了,对不对?师父替你解说。 这样的话【'''於彼不正思惟,未起 睡眠蓋令起,已起睡眠蓋能令增廣,是名睡眠蓋食。就是'''】 增加你的睡眠的因缘跟条件,当然了,欠呿还是什么?这个懈怠,有可能会昨天睡眠不足,昨天睡眠不足都有可能造成身体弱,心力弱或是缺氧,懈怠可能是长期以来都是这样子。再来。 '''【「何等為掉悔蓋食?有四法。】''' 掉举就是胡思乱想,悔,就是专对于过去的懊悔。 '''【何等為四?謂親屬 覺、人眾覺、天覺、本所經娛樂覺。自憶念、他 人令憶念而生覺,】''' 这个“觉”意思就是在你在想什么。想亲属、想种种人,想天或者是说'''本所經娛樂覺''',怎么样?想各种娱乐,还有这一些种种,不管是你自己忆念起来的,或是他人提醒你的, '''【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掉悔令 起,已起掉悔令其增廣,是名掉悔蓋食。'''】 这四件都是会造成你的掉悔,对于你的亲属,对于人种,还有对于这种天觉,还是本所经娱乐觉,各式各样的娱乐,或是各式各样的杂事,都有可能造成你的胡思乱想。这种胡思乱想有可能是自己就回忆起来的,有可能是别人跟你提醒的,什么别人跟你提醒的?比如说刚刚有人跟你聊天的时候,跟你聊到过去的某一些事情,或是跟你讲的某一些事情,让你去回忆起来,让你去思考它。 你刚要打坐的时候,刚好有一个人打电话来说,你明天那个工作做了没有?弄好了没有?你想说,我那个工作还要做些什么?你电话放下来开始打坐,你开始在胡思乱想,开始是在想,你明天工作要做什么。 将了解吗? 种种的,反正一切会让你胡思乱想,想过去、现在、未来,针对过去的懊悔,这个叫做什么?对于过去的懊悔叫做悔;掉,就是乱想一切,这个叫做掉悔。 这样可以吗? 就是万缘放下的相反了,但是万缘放下是有困难的,因为这些人可能会提起你这些缘,过去现在未来。'''天觉''',你可能胡思乱想一些天马行空的事情,天,这个不是你的境界范围,这样了解吗? 来最后,疑蓋, 「'''何等為疑蓋食?有三世。何等為三?謂過去世、 未來世、現在世。於過去世猶豫、未來世猶豫、 現在世猶豫,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蓋令起, 已起疑蓋能令增廣,是名疑蓋食。】.'''.....(下頁) 疑蓋,基本上是对三宝四谛的怀疑。这里特别讲的是对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怀疑,到底我过去是什么?我现在又怎么样,有没有未来?甚至经典上会解说,对于三世轮回到底有没有这回事?会起疑惑,或许说你可能认可有三次,但是你会去胡思乱想说,我过去是谁,现在又是怎么样,未来我可能会怎么样?就是这种胡思乱想乱怀疑,这些全部都叫做疑蓋。这样了解吗?经典上把它统而为,对三宝四谛的不信怀疑,还有对因果对三世。这样清楚吗? 这个叫做五盖的“食”与五盖的“不食”,还有七觉支,他下面也会讲到七觉支的,但是我们七觉支不讲,因为后面讲七觉支的时候会讲。 来进来你说有什么问题,对师父 问:睡眠盖那个地方,刚才弟子查了一下字典,那个'''欠呿的“'''呿”,有一个意思是卧息,就是躺着休息,所以可能是缺乏睡眠的意思。 师父:缺乏睡眠的意思是吗?我看一下。这个欠缺就是怎么样?缺乏睡眠,缺乏睡眠,这样了解,但是我那天查的时候,这个'''“'''呿”它有嘴巴张口的意思,有两个不同意思,其实两个是合理的啦,因为你缺乏睡眠会怎么样?打哈欠。缺乏睡眠应该是合理的,师父刚才讲说,你有可能昨天睡不好。这样了解这样子大概可以吗?再来 * '''「何等為貪欲蓋不食?謂不淨觀,於彼思惟, 未起貪欲蓋不起,已起貪欲蓋令斷,是名貪欲 蓋不食。''' * '''「何等為瞋恚蓋不食?彼慈心思惟,未生瞋恚 蓋不起,已生瞋恚蓋令滅,是名瞋恚蓋不食。''' * '''「何等為睡眠蓋不食?彼明照思惟,未生睡眠 蓋不起,已生睡眠蓋令滅,是名睡眠蓋不食。''' * '''「何等為掉悔蓋不食?彼寂止思惟,未生掉悔 蓋不起,已生掉悔蓋令滅,是名掉悔蓋不食。''' * '''「何等為疑蓋不食?彼緣起法思惟,未生疑蓋 不起,已生疑蓋令滅,是名疑蓋不食。譬如身 依食而住、依食而立;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 依食而立。(雜715)''' '''何等为贪欲盖的不食''',刚才是讲五盖的食,现在是讲五盖的非食,贪欲盖不食,这里就可以告诉我们说你怎么样在日常生活中去避免掉,尽量的降低这五盖。 '''【「何等為貪欲蓋不食?謂不淨觀,於彼思惟, 未起貪欲蓋不起,已起貪欲蓋令斷,是名貪欲蓋不食。】''' 所以叫做不净观,不净观当然你可以把它想象就是做这种禅修的不净观,但是你也可以怎么样?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听经闻法,而对五欲怎么样?慢慢的比较没有那么强烈,然后去思维五欲的不净相,所谓的五欲的不净相不只是说他像什么脓、烂、胀,不一定完全是这样,可以是五欲的障碍,还有它对你的伤害,还有它到底有什么可以让你留恋的,你可以从经教上面去理解,对不对? 当然,你直接修不净观,不过问题现在来讲,不净观不容易修。 所以就是说,这个对欲盖产生不净,意思就是说你可以去思维它到底有什么好?然后你去贪恋它会有什么障碍,会有什么对你会什么障碍,会有什么破坏。 其实我们持戒不好吃,其实很多都是物质欲望,有人会犯罪什么,其实很多都是物质欲望产生的,我不是说全部,我是很多。抢劫财物,当然是物质欲望,对不对?吃饭吃一吃不付账,当然是物质欲望,抢银行那当然是物质欲望。 所以这个东西就是说你,要去思维物质欲望的障碍,还有它的反面、负面的不好的地方到底是哪里?这些慢慢可以让你在物质上不起那么多的贪念。 【「'''何等為瞋恚蓋不食?彼慈心思惟,未生瞋恚 蓋不起,已生瞋恚蓋令滅,是名瞋恚蓋不食'''。】 '''慈心思维''',这样了解吗? 多训练你的慈悲心,多长扬我们的慈悲心,那么对我们的嗔恨心,对我们的负面的这种境,就容易去调整。你看刚才有就是说对障碍相,我们如果不正思维就会起嗔恨心,如果我们对障碍相能够正思维,不管是从缘起法来思维,还是从慈心上来增长,你就比较不容易起障碍,起那种嗔恨心,这些慈心思维,这个慈心哪里培养?怎么培养?先从自己开始,先从自己开始。 但是先从自己开始,要有正确的佛法教法的观念,这样了解吗?你不能先从自己开始,把自己养得肥肥壮壮的,是不是?先从自己享受到的法乐,还有自己的这种法的乐,还有这种感受到别人的恩德的这一种乐,这样了解吗?不断的去酝酿,然后把它推及到别人,你平时可以这样子训练。当然这些都根本归咎还是要在听经闻法上确认这样的事情。 上次师父在讲无四无量心的慈悲心的时候,你们谁有记得?之前我有讲到一件事情说,事实上这个慈悲观,师父那时候描述了一堆,但是你们不知道能不能抓住,就是说,你对于佛法产生一定的认知,然后得到这个法喜的乐,这样你要了解吗?这种乐你会对于周遭的人产生一种感恩的忆念,这样可以,你就是要依这种感恩的忆念缘住他,不断的去忆念他,然后让他增长。这样可以吗?你如果时时能够产生这种乐,自己感受到这种乐,然后希望大家都能有这样子的快乐,你对他人就会慢产生这种慈悲,这种慈悲不舍,不希望人家受到痛苦这样的一个念头,或是这种一种概念,缘住它慢慢让它增长,这是第一步。 所以有些修慈心观的,他会写一些、记下来,从经典上找一些偈诵下来,比如说,愿我不离佛法或是愿我对众生不起嗔恨,然后愿怎么样怎么样,就会写这些记下来,然后每天去忆念它。其实大乘佛教里面最多的就是这一类的东西。 问:弟子有一点好奇,因为慈悲是两个经常一起提的概念,这块就是整个佛教里面,包括慈心禅、慈心观,比较多的在讲慈心,相反他没有讲到悲心,比如这块对嗔慧盖,其实悲心也一样可以呢? 师父: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我们是用慈心把它笼统,其实应该也是慈悲合在一起的,只是它可以分开修,但是真正在运用的时候,它是合在一起的。不过话说回来,慈悲是一体两面的,但是大乘佛教更重于悲心,所以叫做什么?大悲了,因为慈跟悲一体两面,但是慈心重在于与乐,悲心更重在于拔苦。为什么大乘佛教更重在拔苦?因为我们要了解,三乘共法的四圣谛,第一个是苦,所以你要拔自己的苦,不但要拔自己的苦,更要广集众生拔他人的苦。所以在大乘佛教里面,他又把悲放在第一位,慈悲慈悲放在第一位,但是他很多时候是讲慈悲心,但另外一种他又是以大悲为上首,所以一体两面,看他重心在放在哪里。 这样各位了解吗? 然后这种慈心思维,你说只有慈心吗?没有悲心吗?因为这个时候就是慈悲是一体的,统合来说的了,这样了解吗?你要是训练这种对于自己的快乐,然后也希望众生能够快乐,你不断的去训练,然后要能够体谅众生,包容众生,然后感恩众生的这种心,这种心境自己有,然后慢慢去培养,对周遭你不大容易会都对周遭的人产生嗔恨。 所以有些人说第一步感恩,确实是好用,感恩,但问题是你要先明白我为什么要感恩,不然你会觉得说,我做的比你多,我对你比你对我好,我为什么要感恩你,对不对? 我付出那么多,我为什么要感恩你?这就是你要对佛法有真实的了解,才知道说为什么,我们因缘是这个样子。这样了解吗?把这种感恩的心情或这种喜悦的心情这种概念要抓住,然后慢慢去培养他,慢慢去培养他。 你说为什么之前师父说修慈心观的,他会做一些偈颂呢?其实他只是在提醒你,想办法把这一份概念把它抓住了,但是如果你对佛法不认识、不了解,你根本不觉得我有什么需要感恩的,或你根本没有这种喜悦的心情产生,你只练这些。 短短一分钟。我们来看一下,嗔恚盖讲过了,睡眠盖就是光明想,掉举盖【'''「何等為掉悔蓋不食?彼寂止思惟,】''' '''寂止思惟''',就是一产生掉或是举,它对应的对治方法就是发现之后怎么样?马上回到所缘,这是对治它的唯一的方法,发现之后马上拉回所缘。所以它叫做'''彼寂止思惟''',意思就是说熄灭他那种不正思维,回到你的所缘上来。 【'''「何等為疑蓋不食?彼緣起法思惟,'''】 正确认识缘起法,就不会对三宝四谛产生太多的怀疑,对三世对因果产生太多的怀疑,你对教法要有一定的认识,才不会产生疑蓋。当然你要不断的长期听经闻法。 【'''未生疑蓋 不起,已生疑蓋令滅,是名疑蓋不食。譬如身 依食而住、依食而立;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 依食而立。'''】 这个后面是讲七觉支的,前面是讲五盖,七觉支我们等讲七觉支的时候再来谈,时间到了。很高兴,今天谈到这样子,同学们也都提出问题了,或者是提出心得参与,其实这就是学《阿含经》的好处,因为《阿含经》它不一定是一套很完整的哲学理论,但是他对于现实的修行经验提出了很好的一个指导。 我们来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阿弥陀佛。好来。 [[Category:五盖]] [[Category:增上定学]] [[Category:阿含经讲要]] {{DEFAULTSORT:阿含经讲要082}}
返回
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二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