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阿含经讲要 第十八讲”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阿含经讲要 第十八讲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阿弥陀佛!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上个礼拜我们讲到十二入处。五蕴讲过了。各位知道佛陀讲蕴处界吗?蕴就是五蕴,处就是十二入处,界就是十八界或六界。那么佛陀分析讲蕴处界他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在分析我们这个现前的身心。他分析身心目的用意在哪里呢?在分析身心的组构当下即是什么?即是苦。所以苦世间为苦,苦的表现是由蕴处界表现出来的,各位了解吗?现在我们在讲蕴处界,蕴就是五蕴,处就是十二入处,界就是十八界或六界。蕴处界在大小经典里面一定都讲,《心经》也讲了,《心经》讲'''【观自在菩萨,行深波若波若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恶】'''那它照见五蕴皆空,那它要照见什么?它有没有照见十二入处皆空?有吗? 答:有。 师父:确定啊?'''【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它有没有照见十二入处?十二入处就是刚才讲的嘛。然后十八界吗?有没有?'''【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是不是?所以它是共通的。这里就告诉你,你要是了解这里讲什么,再来看《心经》一定很清楚它来讲什么。所以上次已经讲五蕴,五蕴即是苦。我们说苦、集、灭、道记得吗?其实佛陀很多时候是苦跟集,是讲在一起的。我们当然分开来是苦、集、灭、道没错。但是佛陀在分析我们身心是苦的时候,他当下即把集放在里面,所以苦集他当下是一起分析的,等一下师父会讲。上次四识住这个五蕴已经讲过了。十二入处,黑牛系白牛,这上个礼拜讲的记得吗?眼、耳、鼻、舌、身、意对色、身、香、味、触、法,对不对?本来师父讲过说,我们这个六根对六处然后产生认识的时候本来是中性的,这种见闻觉知本来是中性的,但是我们的凡夫因为有什么?有贪嗔痴、烦恼,有执着,这个执着就会把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色系在色、身、香、味、触、法,然后造成眼、耳、鼻、舌、身、意会对色、身、香、味、触、法产生执着,产生染着,这个就叫做非是。不是黑牛系白牛,也不是白牛系黑牛,而是什么?中间的轭,这个轭在这里叫做有取识。'''【如是……乃至】'''你看'''【非黑牛】【然于中间,若轭、若系鞅者,是彼系缚。】'''对不对?【'''如是'''】中间的不是眼系色,也不是色系眼识,也不是为意系法,也不是法系意,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对不对?是中间的什么?欲贪。这个欲贪包括一切的烦恼的简称。中间的贪欲烦恼,把两个系在一起,这样各位了解吗?现在讲十二入处,这个就是问题的所在。我们眼根,眼睛看东西没问题,这个花很漂亮它也没问题,它就是这样子。那问题在哪里?我们中间在认识的时候会怎么样?把我们的欲贪加进去,然后对它产生贪嗔痴,这个就是问题的所在。这样各位了解吗?现在我要问你们说,“你说师父,我的欲贪把我的眼跟色系在一起,这样又怎么样?我就喜欢看,我就喜欢吃,我就喜欢大房子,这样又怎么样?” 烦恼越来越多,烦恼越来越多代表什么?苦越来越重,对不对?所以很多一般外面没有学佛的时候,当时我就享受享受,就喜欢吃,我有钱吃怎么样,我就喜欢买大房子,就喜欢买好车,我有赚钱我也没有偷,没有抢,我就喜欢我就要买的更好,然后又怎么样,其实没有察觉而已,你真正察觉就会这样子。 十二入处为苦有没有? 师父不是说我们的苦由蕴处界来表现嘛。如果你让眼系色,让色系眼,让中间的贪欲把两个连在一起,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什么问题呢?他说十二入处为苦。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你看到这个都是佛陀当下在教导比丘的,不是对什么大菩萨还是什么,都是那些跟着他的凡夫弟子。'''【若于眼生喜者, 则于苦生喜,若于苦生喜者,我说彼不解脱于苦】'''有没有?'''【于耳、鼻、舌、身、意生喜者,则于苦生喜,于苦生喜者,我说彼不解脱于苦。】'''这句话什么意思?'''【若于眼生喜者】'''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说这个地方你如果不了解的话,为什么会眼生喜?你很喜欢你的眼睛吗?我每天照镜子,我的眼睛好漂亮,双眼皮又大,眼睫毛又长,不是这个意思。什么叫作'''【于眼生喜】'''?意思就是说当你眼睛看到色的时候产生喜好,产生意着,产生执着,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你眼生喜,我很喜欢我的眼睛。'''【于眼生喜】'''就是说当我们看到东西的时候,你生喜好。这个喜好不是一般的,就是刚才讲的欲贪或者执着。如果你眼睛看到东西的时候一产生执着的话'''【则与苦生喜】'''。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你就会产生苦。 问:但是我觉得应该说是于喜,因为他喜欢这个时候,正因为是他有贪欲生苦,为什么他是倒过来说? 师父:你要有一个问题要记得,这个是什么?经典是什么?经典是从梵文或者是从巴利文,或者是从印度的语言翻(译)过来的,这样了解吗?你不能完全用中文的(习惯)解读下去读,对不对?那你说他为什么不(按中文习惯翻译)?他有时候很难,他有时候有些人是执意,有些人是把它修饰过,你执意也有问题,修饰过也有问题。执意什么问题?执意有时候看不懂,对不对?你必须要有受过一点点小训练你才可能懂。那么修饰修饰?你自己解释的你不符合经典的原意,是不是?所以有时候会有这种问题。 那师父常常举的例子就是什么例子?如果你们听师父讲经,老师父常常讲说四预流支谁记得?四预流支谁记得?某某(居士)? 答:我不记得了。 师父:你不记得四预流支师父讲过?某某(居士)你听过吗? 答:我觉得好像是不是讲过其他一个例子,并不是这个。 师父:四预流支。你要从头来。第一个是什么?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听闻也就是听正法,但是你要照着他的字义。四预流支,什么叫四预流支?就是解脱的根本四个词体。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四个背起来。你不要听得什么都懂,然后人家问你四预流支不懂,他说很重要,这是入见道解脱的根本的次第。第一个必须亲近善知识,为什么听经要亲近善知识?比如说你来这里听经闻法,那就是亲近善知识。你来师父这里听经,我不敢说师父是多大的善知识,但是至少不会是恶知识了,不会教你一些什么世俗的赌博麻将到Casino(赌场)去。然后叫你去喝酒什么?你来师父这里,师父绝对不会买酒让你喝?一定就是这里什么听经闻法、拜佛、礼佛,一定都是这样子的。所以第一个叫做亲近善知识,然后亲近善知识要干嘛?泡咖啡、喝茶,聊聊天?不是。听闻正法,要记得亲近善知识目的是要听闻正法。第三,如理作意。如理作意是什么意思? 答:听闻了正法,深刻理解帮助他去做。 师父:还不是。如理作意,如理,就是依你听到的正法,叫如理。作意呢?思惟检择了。作意('''mana)'''就是动脑的意思,动动脑。我跟你讲,作意的梵文真的是动动脑,这真是动脑的意思,'''mana'''是动脑的意思,就是让脑袋运作的意思。我们常讲作意,有没有上过《俱舍论》有一个作意,它的梵文字是'''mana''',这个'''mana'''是什么意思?让我们的心或让我们的脑袋动起来的意思,就是这个'''mana。这个mana'''所以它叫作意。后来常常把它翻译成什么?末那。但要记得染末那唯有唯识在讲。《阿含经》里面的末那或是阿毗达摩末那它没有染的意思,这样各位了解吗?它就是动脑的意思。上过《俱舍论》的记得吗?处作意、处受想思。作意什么意思?把心引到所缘上面让它产生活动,这样了解吗?所以作意就是动脑的意思,它的直接翻(译)就是真的就是动脑了。不是师父说是动动脑,不是师父自己编的,就是动脑的意思。所以如理作意就是什么?如理就是依法怎么样?要动脑,依法的思惟。最后学法随法行。重点在法随法行。法随法行它是什么意思?随法行法吗?记得吗?为什么他要翻(译)成法随法行呢?对不对?法随法行,我告诉你,你如果没有概念的话你就是,去实践应该是随着佛法行是实践,实践佛法,为什么它翻(译)成法随法行呢?动词放后面嘛。中文的动词一定是拉到前面。那就是随法行法,你说他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随法行法?问题是他在翻(译)的时候,他这是一个单字,他单字就是这样子,你不能直接自己去跟他乱掉,这样可以了解吗? 所以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经典,这个就是师父能够存在的最好的原因。如果大家都这么专业,那师父就失业了。所以你们不专业师父表示师父有职业,这个就是要稍微有稍微专业一点,你才可以也就是要做过研究,了解他个人。这样子的话你来看经典,来读经典你就比较知道他在讲什么,这样了解吗?所以他就说【于眼生喜者】好,如果你眼见色的话,生起贪婪,这样的话一定是苦。如果你不放弃,那么就是对苦生喜,就是喜好苦恼,执迷不悟了。 为什么你执着的话就会生苦,我后面会讲。其实听过师父讲很多的应该都知道,我们这个《阿含经》要把它当作很多人是不知道的。那师父一步一步引导你们进去。'''【「诸比丘!若于眼不生喜者,」】'''就是说当你眼见色的时候不生喜好,不会贪婪,'''【则于苦生喜,若于苦生喜者,我说彼不解脱于苦。】'''如果你眼见色的时候,会把中间的贪婪去除掉的话,那你眼见色是怎么样就是什么样,就是这样而已,那你就不会苦了。'''【彼解脱于苦。于耳、鼻、舌、身、意不生喜者,则于苦不 生喜,于苦不生喜者,我说彼解脱于苦。】'''这样了解吗?刚刚师父不是那说眼系色,色系眼又怎么样呢?因为你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就是等着苦了,现在不苦,未来也会苦,有时候是现在当下就是苦。什么叫做眼系色?当下就是苦。或者说耳系生当下,你看到要不到,想要吃不到。以前小时候没有零用钱可以用。你们很多年纪跟师父(岁)差不多,有的比年师父(岁)年纪大了,对不对?在比较小的时候。物欲、物质都没有现在那么丰富,因为小的时候活动力比较大,也没什么零钱,那么中午吃饱,我到了差不多三四点肚子就饿了。小学差不多10来岁,活动力大又会跑又会跳,差不多三四点就饿了。但是问题你要等到几点?等到六点七点才能吃饭了。现在孩子比较好命了,都有零钱可以买什么东西吃。那时候有时到4:30放学,不超5点出校门,距6点还有一个小时,他们3点都已经开始肚子饿了。更可恶的是我们学校的大门正对面,有一家研究面包的店。有些比较富裕的家长去带小孩,就会买个面包,面包橱窗很香,它又是三点四点烤出来的,或者四点烤出来,他就是真的故意开在校门口,因为他生意非常好,一大堆小孩就会跑去买。有时候,大部分都没零钱了,你一经过闻到味道很香,然后看到橱窗里面包的样子,油油的,光光的,看到口水都真的快流出来,但是问题是没钱了,没钱你就很痛苦,很想跑进去拿来吃。还有真的是有人去偷,然后被抓到,因为里面很多人。他有些挤进去就偷,他小孩子不懂。你看这个叫做什么?眼系色,色系眼对不对?你想要,拿不到,你就苦。但不是只有贪欲而已,还有也是可以嗔的,怎么叫做成嗔?嗔恨。有没有什么实际的例子?比如说跟你一起的同事,每天坐在你旁边的同学,以前小时候坐在旁边的同学,我们以前都是男的女的坐在一起。隔壁的女生似乎记得很清楚,因为大家状况都不好,我是对女生没有什么,是说当初我看到她很讨厌,问题是又不能搬到别的地方去住,为什么看到她很讨厌呢?他跟小时候可能身体不好,他老是留着两个鼻涕。然后就用这个去擦,然后擦到,不然就是在那边吸,看到非常讨厌她。但是其实现在回想小孩子有时候体质比较虚弱都正常,但是那时候很小,怎么会知道这种状况?然后听到因为看到他这样就很讨厌,进而连听到的声音都很讨很讨厌。怎么办?没办法,你还是得这样子。所以眼见色他的贪婪不只是贪婪,有时候会嗔什么?贪嗔痴都会有。你不管是生贪、生痴、生嗔都都是苦。这样各位了解吗?这个就是十二入处为苦。 (3)觉知十二入处。 觉知十二入处不够。你们有谁有听过师父讲六六法门?来没有听过师父讲六六法门的请举手。差不多有一半。某某(居士)有听过是讲六六法门吗? 答: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师父:当然六跟六,六六法门是什么样的法门?这六六法门很重要,六跟六,当然猜都容易猜。哪一个六?眼、耳、鼻、身、意。哪一个六?色、身、香、味、触、法,为什么叫六跟六呢?这个叫六六法门。六六法门是一切法门的根本,听过师父讲吗?任何法门你要修行,不管你用任何方法,都避免不了这个六跟六,避免不了这六六法门。任何法门都好,波若法门、禅宗法门,华严法门,什么法门都好,都避不开这六跟六。都是在六六法门上面,只是进一步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用功而已。所以六六法门是根本的法门,是一切法的根本法门。 答:刚刚没有举手,但我在犹豫。 师父:你在犹豫。来我看看,刚刚某某(居士)你听过师父讲吗?大概是什么意思? 答:六根对六境。 师父:当然是六根对六境,师父刚才已经讲了。 答:生六识。 师父:生六识。然后呢?为什么它叫法门?刚刚黑牛系白牛,现在是讲法门,跟这个有关系,觉知十二入处有关系。某某(居士)听过师父讲过六六法门,没关系,忘记了。那个某某(居士)你有听过师父讲六六法门吗? 答:记不清了。 师父:记不清了,但是好像似乎有这件事情。某某(居士)你听过吗?没有听过六六法门。你刚刚有举手?某某(居士)你听过是讲六六法门?没有听过。谁记得的六六法门呢?某某(居士)你记得。 答:比方就眼识,看着这个识起了贪念,这个不容易。 师父:有没有听过祖德讲六根门头好修行?记得哦。六根门头好修行。古代的中国祖师这句不是经典上,这句就是祖师讲。六根门头好修行,六根门头怎么修行?我们来看这里。 '''【尔时,尊者富罗那比丘往诣佛所】'''跑去佛那边。'''【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说现法、说灭炽然、】'''灭烦恼。'''【说不待时、说正向、说即此见、说缘自觉。世尊!云何为 现法,乃至缘自觉?】'''说'''【退住一面,白佛言】'''说现法,什么叫现法?很简单,现在马上的,现在马上的。说灭炽然,灭烦恼,说不待时,我们常讲现法不待时。不待时是什么意思?不待时常讲不待时节。说正向,这个正向向于涅槃了。说此见就是知见。说缘自觉,这等一下这后面我讲。 现在有两句,一个是现法,有没有听过现法的?现法是现在的意思,现在马上意思。有没有说不待(时节)?什么叫做不待时节。所以你们看《阿含经》很好用的地方就是说,一般来讲很多现在学佛的人,如果不了解真实的佛法,都会以为我现在修行都是为了来生,或是我在修行都是为了死后,有没有这样?有没有看过人家这样想?或这样子讲?或感觉上好像佛法,好像佛法的修行就是为了死以后要去哪里,很多时候都很强调,对不对?这只是一个方面,讲的没错,不是不对,但是太狭隘。佛法的修行是怎么样?是缘起,是缘自觉,是不待时节。什么叫不待时节?不要等到哪一天好时,哪一天好日,哪一天好时辰,是当下,当下能做,做了当下就能得到受用,因缘具足他就能得到受用,而不是说非得等到什么时候。记得因缘具足缘自觉,因缘具足你就能得到受用。你当下了解当下,如果能运用,不管你用到多少,一分的运用、一分的受用,五分的运用五分的受用,而不是看时辰的。我讲个故事,这是真实的,发生在很多包括在家出家人的时候。师父以前很好笑,以前曾经去看一个信徒,然后信徒生病了,他跟我说:“师父,生了病我才知道说,师父以前讲的是真的,这世间是苦,生老病死,以前都不大相信,现在生了病真的比较有体会啦。” 他跟我说:“师父,我想说明天比较好一点的话,想皈依三宝。你看觉得要什么时候?” 我说,“只要你身体可以,你来寺院我都可以跟你三皈依呀。” 他说:“但是前几天有一个法师来了跟我说,你的命盘跟现在的时节,还有跟现在怎么样不合,所以你现在不能做三皈,也不能受五戒,你要半年以后哪个时辰是比较适合你。师父是真这样吗?” 我说,这个叫胡说八道。我这个是有经典根据的。你要做好事为什么要等时节呢?我做好事要等冬天,夏天跟我命盘不合,福报可能会少一点,要等冬天再来做,没有这个事情的。佛法的运用是缘自觉,因缘具足,你觉得应该要做的时候,你觉得该做你就做。你一分的认识,一分的运用就有一分的受用,这个叫做不待时节,还有叫做现法乐了。现法乐就说你现在修行,只要因缘具足你就得到修行的快乐。而不是等到以为死了才求生哪里。我现在每天苦的要命,每天这样唉声叹气的,没关系,我死了以后就可以到哪里去享受,你又不是去天堂。''<u>好像现在千人百人怎么人都是为了死后</u>。''所以在民国时期,太虚大师那时代为什么提出人生佛教?民国时期大概是19(年)多少? 11年开始到1949,差不多中间,1930年左右就太虚大师时代,他提出人生佛教。他为什么特重人生佛教呢?佛教是为了人生的时候就必须要修行,是活的的时候就可以用,不是每次要等到死了以后。为什么那个时代会这样子?因为那个时代,古传以来在汉传里面,中国人把三教合一,三教,哪三教?儒道释。三教合一之后,他把儒家是日常生活的应对进退的规范、道家用于自我修身养性,那都占了。那佛教呢?死了来找师父。是不是都这样子?死了再来找师父,平时活着都不会想,日子过得好好的时候都不会想到师父,不是光指这个师父了,(指)很多出家人了。死了来找出家人。因为千百年来好像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流传来好像是这样,好像佛教就专为死人的宗教,就造成误解,所以太虚大师他是为了纠正食壁,所以提出人生佛教。然后慢慢倡导,慢慢从经典里面去提炼出佛教的真义在哪里,大家才知道原来佛教是活的时候就要修了,而且佛教有没有谈到应该有平时的生活的应对进退?当然有。有没有提到修身养性?当然更有。只是后来一般不去注重这一些,一直是去注重什么?死了之后要往生哪里,才会造成那个问题。所以现在师父就告诉你,这里就讲'''【不待时节】'''是现法的,现在的,然后'''【说灭炽然】'''就说你灭炽然就是灭烦恼。你现在学习,现在不一定断了,但是你可以降伏、可以克制,而且'''【不待时节、说正向】'''就是佛陀随时都向于解脱的法,然后知见,'''【缘自觉】'''就是你自己要察觉。 * '''【世尊!云何为现法,乃至缘自觉?】'''这些是什么意思呢?【佛告富留那】富留那尊者十大弟子之一。'''【善哉!…】'''中间讲很多了,重复的前面的,所以师父把它点点点(省略)。 '''【若眼见色已,觉知色、觉知色贪,我此内有眼识色贪如实知者,是名现见法。】'''什么意思?这什么意思?他已经告诉你了,这个叫做六六法门了。眼见色的时候呢你要怎么样?觉知。觉知眼见色,而且觉知眼见色的色贪,你要察觉到,这个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耳呢?耳闻声,要觉知到耳闻声,而且觉知到耳闻声的怎么样起的贪,所以要叫你去觉照,你六根对六境的时候有没有起贪婪?所以师父常讲说,一个学佛的了,或是说一个修行人,他跟一般人差在哪里?记得吗?师父讲过。差在觉知,差在有没有觉知。不是你不起烦恼,你不起烦恼那已经证果了。阿罗汉哪不是不起烦恼,而是你起染著、起贪染、起嗔你有没有察觉?有没有能觉知到?这才是修行的第一步。那觉知师父常讲:你可以怎么样?你可以先知先觉。你可以怎么样?你可以当下知觉。你也可以后知后觉,最糟糕是不知不觉。对不对?那你说那师父我刚修行,或者是说我修行一阵子,但是我境界没那么高,境界没那么高没关系,但是至少你要怎么样?你至少能做到后知后觉。你不要(觉得)这样子这样很简单,我告诉你不简单,真的是不简单。你一个修行人或一个学佛的,你跟一般人的差别在于你有觉,但是你可能是后知后觉没关系,但是你绝不要像一般人一样是怎么样?不知不觉。那从这一个经文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说,你眼见色起贪的时候,你当下没察觉,但是过后你必须要能察觉。是不是?你不要过了,反正每天忽忽悠悠的,看到什么?啊。吃到这个,啊。然后整天这样子悠悠混混的,如果从话的角度就悠悠混混的。好。至少你要做到这样子。 那现在有一个问题,师父这样的要求会不会太高了一点?是这样子的,你现在是初学,现在师父都不要用太高的境界,我都用是初学对不对?你初学至少你做到后知后觉,稍微能察觉一点点。你们是在家居士,在家人,在家居士嘛,你喜欢吃什么,喜欢用什么,喜欢看什么都没关系,但你们的知觉的觉照要觉知在哪里呢?不是说当下把它制止,还是叫你过着像师父这样子,过着苦修的生活,不是。尽量把你们的这些怎么样?贪染或嗔、或贪嗔痴都好,把它克制在一个一定的范围之内,把它克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什么叫一定范围呢?这个范围不会干扰这个。这个范围就是说,什么叫做这个范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是会干扰到你的生活,会造成你的生活的的不安跟动荡。如果你把它控制在这个里面呢,可以让你的家庭乃至你的社交各方面能够达到一定的相恰到好处,自他合力的这样一个范围,这个叫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或适当的范围。这样可以吗?知道师父在讲什么吗?我举个例子。你现在有2万块,你想你现在有,比如说4万块,你想换车子,一辆新车。你不要说你有4万块,你想要换一辆八万块的新车,因为为什么?因为有朋友都开那一种的,所以我非得要那一种不可,所以这4万块还要怎么样?4万块再去贷款,然后弄到然后怎么样?老婆不答应。然后两个就吵就闹就争,然后还要去贷款,贷款就有风险了。那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你有没有察觉到?有没有察觉到对车子不管是眼见车还是耳听车,对不对?你有没有最先做到你对它的觉知?对车的贪婪的觉知,你就没有,你就没有做到。而且你是随着你的自己的贪婪一直下去,那这就会对生活,对家庭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那就有问题了。那你说我有4万,那我买个4万或者是4万多或者怎么样,不会造成我生活上的问题,那我们有就好。大概可以用,而且不用说太些奢华,在我的能力经济能力各种状况范围之内的,那可以不可以?因为你们是在家的当然可以,因为你有觉知到,你有觉知到。超过了不行,这个不是我们能力范围,不要去跟人家比,人家开什么多好的车子,人家怎么样怎么样那是人家的事情,我们自己能够怎么样我们自己要清楚,你就叫做觉知,有没有?'''【色贪如实知】'''车贪如实知对不对?包包,普拉达的贪如实知,衣服的贪如实知。 师父以前常讲嘛,很多女众,男众、女众有个他个特色的烦恼跟毛病。很多女众是怎么样?你回去看看你柜子里面有多少件衣服买回来从来没有穿过,或是只穿过一次,或是只穿过两次,从此以后就掉在那边。那你当初买的时候,其实不是因为需要用,只是什么?喜欢。怎么样衣服贪你没有如实知,你就是喜欢想买,花点钱。很久没有花了,好像对不起自己良心,偶尔得买一下才行。但是买的时尚就真的没有再穿了,真的没有再用啊。某某(居士)你有没有?有好几件衣服从来没有穿过?鞋子有可能更多。所以这个叫做什么?这个叫做六六,六六法门,六根门头好修行嘛。好,这样大概同学了解吗?那当然如果说你要做一个比较,说比如说你在孩子都长大了,那你也不需要太怎么样,你要进一步要求自己更严格的修行可不可以?那可以。你就尽量朴素,只要不要影响到身体健康,对不对?不像冬天那么冷,然后暖气也不开,然后感冒什么,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你可以要求更朴素一点了。那是没问题的。 好好,我们继续来看下面。有人有问题,来来,什么问题? 问:前面讲因缘就是具足当下一分使用一分享(用)。那么我就是想,对按照原来说我们说因果,有因必有果。那么如果你说是一份实用一分享(用),是不是这个果就对你可以化掉,还是说是不会产生这个果? 师父:不是不是,一分的使用就有一分的受用,一分的快乐,这就是因跟果,这就是因跟果啊。 问:那我说的是本来,比如说有因一定会产生某一个结果,对吧?那么就是说你现在这么做是不是会把这个结果变掉了,假如说我没有。 师父:好。我知道你的意思,很快答一下。其实师父以前在讲业力的时候,我们因果很多时候会谈的太广泛了,但是佛教讲因果讲一个重点:身心生命的因果啦。其中牵涉到业力的因果,而不是泛谈一切。什么叫泛谈一切?所谓泛谈一切说,这个房子盖起来有它的因果,对不对?好的工程师、材料什么,盖一盖有他的因果。但是佛教不谈这种因果,佛教的重点在什么?身心生命的缘起因果。那身心生命的缘起因果有烦恼,惑业苦在里面。好,你讲的师父先讲一下,好像很简单的。就是说,如果是业的因果的话,必须要有因、缘、果。这样了解吗?你要不懂没关系,不懂以后你回去,或是以后师父会讲,把师父的以前讲的《俱舍论》、讲成佛之道好好讲讲一下,我再讲一次。如果就业的因果来讲有因、缘、果。过去造的某些业的因,你必须要有什么?缘作为条件来激发它,这样叫做成熟,成熟之后果就会现形,这样了解吗?那么果大小除了当初种下的这个因以外,还有你的缘的条件到底给他具足到什么程度。所以现在如果过去有造些恶因,也不用太紧张,你现在开始怎么样?修行。让过去的善业因缘早点成熟,然后呢把好的,我现在做的好事,做的好的做为过去恶业的怎么样? 答:抵消。 师父:不是抵消哦。让它圆缺暂时不生,或是哪怕说它生了,但是怎么样?果小一点,果小一点,不会那么重,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佛教更重视我们在受果报的时候呢,如果我们有贪嗔痴烦恼重,受的苦就重。所以受的苦它有客观,有主观的。客观的就是说你造的恶业当然就是不可爱之报,但是对不可爱之报,你怎么态度去接受他,那就看你的烦恼到底多重。你烦恼很重,哪怕一点点的的不可爱的报,你都觉得很痛苦很难过。 答:那也是,这种痛苦然后说不定就又造成一个因。 师父:你就会造,又会怎么样?会刺激让你去用烦恼再去造恶,这样造更大恶,或者去起更重的烦恼,这样了解吗?但是如果你贪嗔痴烦恼弱,如果虽然受了报,但是因为你的反贪嗔痴烦恼弱,所以你的苦不会那么重。所以佛教这个《阿含经》里面有个叫盐喻经,一把盐,一把盐就像你的报一样,如果你这一把盐放在一杯小小的水杯里面,你喝很苦的,但是你如果把它放在一大桶水里面,你去尝,只是有一点点咸而已。意思就是说,你如果造大善业的话,好好地修行的话,哪怕受报产生,因为你的烦恼低,烦恼轻,还有你看清认清这个缘起无常的事实,所以你比较能够去接受它,这样苦就不会那么重。这样可以吗?这是大概很多同学应该都听过,我在《俱舍论》里面讲得非常清楚。那更具体的是怎么样呢?后面师父慢慢会讲。这样可以吗?好,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来,某某(居士)先来。 问:师父,这个事情我刚才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也是一种跟说,就是我们说的不待时节,也就是说你现在这个,就是说我见到这个东西,然后呢我就有贪,知道了我自己有这个贪色或者嗔色,或生色,那么我如实知道,然后我就把这个时候我就知道了这贪,马上当下得到一种受,这种受也就是说? 师父:这样这样子啦,现在只是一个短短的经而已,这里的重点叫你要觉知对不对?那觉知之后到底接下来要怎么去做呢?他还有方法的。这样了解吗?他有方法的。那方法(是)什么方法?三学八正道、戒定慧啊,各式各样的方法都有。这样可以吗? 问:对,我说的这个受是不是也就是一种果?也就是它的因和果。那么因和果跟我们所说的同因一熟它有什么联系? 师父:那个我是私底下跟你讲,因为已经牵扯到师父上次是讲《俱舍论》的那个了,好不好?私底下再跟你讨论。好,因为第一个,你要问什么师父要很清楚的知道你在问什么。第二个就是有些细杂的问题,跟这个比较不是完全直接连接的,师父私底下再跟你讨论,好不好?好,来那个某某(居士)来。 问:师父,我有个问题,就是讲白牛黑牛中间系着他们两个的是轭,这个轭您说是直取识? 师父:就是直取识,或是所谓的欲贪或者是贪嗔,反正总体来讲叫做中间的贪嗔痴啊。 问:对,这个地方觉知实际上也是第六意识的一种? 师父:对。 问:只不过是现在觉知十二入处,就是等于说是一个是你有这个贪,但是另一个,贪是一个一种第六意识,然后觉知是另外一种第六意识? 师父:也不能说另外一种了。反正觉知就是用我们的意识,去觉知道我们内心起贪念这样子的。 问:内心起贪念也是意识,一种的意识。 师父:对啦,当然啦你要讲的细一点那是心所法。贪是一种心所法,一种烦恼的心所法,这样了解吗?那么意识呢是认知。那么在佛教里面就是说,这个意识可以察觉,可以认知,但是这个意识也可以跟各式各样的心所法相应。你可以跟觉知依佛法来相应,然后觉知到贪,觉知到前刹那的贪,这样知道吗?因为你前刹那是什么?意识或是我们的心跟贪念相应。当然你后刹那可以依以佛法而产生觉观,所以这个叫做缘自觉。然后觉知到前面跟贪相应,这样可以吗?可以,但是如果没有察觉到,那我们就好一直都跟贪相应,但是一直都没有解决到。这样可以吗?有没有回答到你的问题?你到底要问什么? 问:我问的就是这个问题。就这个地方随时随地你知道自己看色贪色,那实际上和成佛之道里面我们,您就是说当时就教给我们,就是说是、这个人为了,我忘了目的是什么,随时随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师父:对呀,这个叫做正知正念。 答:对,正知正念。 师父:正知是随时随地知道我现在在干什么,正念呢就是这里,正念就是这里,觉知道我现在有没有起贪念。正知还没有说去警(觉),正知只是警觉而已,就是这里的【觉知色】有没有?【觉知色,觉知色贪。】正知是觉知色,正念是觉知到色贪,这样了解吗?然后要把它导正,这个叫正念。正知就是觉知胜,意思就是说你要先了解到说,我现在起什么,我现在在干什么,我现在在想什么,我现在起什么念,你明白清楚知道现在起什么念,这个是正知,这样了解吗?那么我要把这个念头,不好的念头打消,然后好的念头起来,这个叫做正念。这样同学们清楚吗? 问:认知的话就没有没有善和恶的之分? 师父:正知比较没有善恶之分。正知只是明白清楚你现在在干什么,当下念头起了什么念头先察觉。比如说你察觉到色贪,哦,察觉到了,我现在知道了,这个叫做正知。这样了解吗?那接下来我要怎么样如实知者是下面这个'''【不起色贪觉】'''这个叫做正念了。 问:不起? 师父:我下面,等一下,我先把下面再看一下。'''【我内此】'''这个是觉知对不对?这个现见法,这个是觉知有没有?'''【「云何灭炽然?云何不待时?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见?云何缘自觉?富留那!比丘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我有内眼识色贪,不起色贪觉,如实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意思是什么?你要先觉知到我起色贪,第二步怎么样?要把这个色贪,对,把它灭掉。当然不是根本断掉了,或是让它先下去,不要上来。好,这个叫做正念,也就是这里的,有没有?'''【灭炽然、说不待时】'''就是你马上当下就要这样子,而且正向于解脱。'''【云何即此见?】'''这个是你要见到这样子,知道这样子,要把它降伏下去,'''【不起色贪觉,我有内眼识色贪,不起色贪觉,如实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六六法门,又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来。 问:师父,这个六个法门,刚才我们讲的正见法,这是一个不起眼的? 师父:不是,我们六六,我讲了六六,只是六根对六境当下的察觉。好,察觉到我们起了不好的心的心态,然后把它怎么样?降伏下去,这个叫做六六法门。这样知道吗?是内六处对外六处,这样知道吗? 问:好,这样的说法有没有一个正见法、正听法啊? 师父:当然你可以这样用了,当然可以正听法、正见法都可以,都可以。也就是说你眼见色的时候先察觉到我们起的贪或起的嗔,这是第一步。正知。第二步就是下面那一段要把它降伏下去,这个叫做正念。正念是念,就是念念于法,念念于佛法。那你念念于佛法,你就可以把它降伏下去,这个叫做正知跟正念,就是这里的六六法门。 问:这正知,正见呢? 师父:正见就是知见观念要正确。好。这样了解吗? 问:师父,这个地方它就是觉知这一块,它把它作用归到了眼识,觉知色,觉知色贪,下一句'''【我此内有眼识色贪如实知者】'''如实知的色,色贪的识也是眼识。 师父:对,当然你要分析的细的话,前面的五识它的根本的觉知,能够产生的觉知作用都是在意识,这样了解吗?都是在意识当下的作用,只是依以眼、耳、鼻、舌,所以会叫做前五识。这样可以吗?所以为什么说,为什么后来会有阿毗达摩产生呢?因为这个经告诉你一个大方向上面是什么,对不对?大方向上不会跑。但是就像你会疑惑:那这里是讲眼识,但是没有讲意识,但是眼识难道就能察觉吗?但是阿毗达摩就会在这个细节上就会开始分析,告诉你其实真正认知到的不是眼识他本身,是跟眼识同时运作的五具意识,所以它就需要变成阿毗达摩会出现就是这个原因了。这样可以吗?如果以简单的来讲,简单的不做太细部的分析。简单的来讲就是说当我们眼、耳、鼻、舌、身,或是眼见色的时候,你要先觉知道,要察觉到起贪或者起嗔,或者痴。好,察觉到之后呢,接下来要把它降伏下去,这样了解吗?不能让它一直延续下去。那你平时的训练就是这样,不断训练,不断的熏习,不断训练,你的戒定慧都是这样的熏习啦,对不对?简单的讲就是这样子。那细一步的怎么样分析,理论上怎么说,意识跟眼识怎么作用,到底是眼识有没有意识什么什么,这个就是阿毗达摩的工作了。好,来。 问:那么,师父,这个是不是就是要提倡那个清修苦行的那个生活,要清修苦行。 师父:是这样子的,清修苦行师父讲过,刚刚讲了,看你要求到什么程度。 问:这个意思就是你清修苦行? 师父:你也可以说简单朴素的生活了。 答:简单朴素。 师父:对呀简单朴素的生活。对,那你说要简单到怎么样,朴素到怎么样,完全看个人。你不要你刚开始学,你还有小孩,要娶老婆,(孩子)还那么小。那么你刚开始学佛,你要求自己一定要怎么样,你们都不要来理我,我自己。这样当然不行了。但是一个出家的生活,所以为什么说有些修行呢会有要求,对出家的要求会比较严格,就是这个样子。这样了解吗?当然你越如法越是这样做,你解脱降伏烦恼就用的更多,解脱就更容易,这样了解吗?可以吗?好。某某(居士)有什么问题吗?其他同学有问题吗?如果有问题就是暂时师父在课堂上没办法回答的,私底下来跟师父讨论都可以,我们先休息一下,10分钟开始。 没有啊,我们来看下一页,下一页就是这个图。 黑牛是白牛,白牛是黑牛。因为师父的作图做不到,所以两只都是白牛。我懒得再去上色,反正你就把它当一黑一白就对了。有没有?两只牛有没有?两只牛?一黑一白。然后中间什么?这个是轭,是特别用红色的把它加深,没有?这就轭这样子系住了,然后这下面会绑绳子,那两只牛就跑不掉了,它就会只是走同一个方向。要向东两个都向东,要向西两个都向西,对不对?要跳河两只一起跳,你另外一只也跑不掉。好。所以它这个叫做黑牛系白牛。那这一只就表示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只呢就是我们的六境(色、身、香、味、触、法)对不对?那六根对六境就会产生六识,但是这六识不是简单的认识。在我们凡夫位这六识都是什么识? 答:有取识。 师父:都是有取识,都是执著的有取识,那有取识一定是跟贪嗔痴相应的,跟无明跟贪嗔痴相应。所以呢会,刚刚有没有耳识会贪会生贪染,有没有?刚才那个经。耳识会生贪染,眼识会起对色起贪,色贪,就是这样子一个图,那这个识经典上就叫做有取识,跟上次五蕴讲的四识住(色、受、想、行、识),识是执着于色、受、想、行,这个叫做四识住。那这里就是怎么样?眼、耳、鼻、舌、身、意,有取识,会把六根系著于六境。我们要察觉的就是说当六根对六境起六识的时候,中间的眼色贪,对不对?耳生贪、鼻香贪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要先察觉到,察觉到之后再来'''【灭炽然、说不待时】'''怎么样?'''【向于正见】'''记得吗?向于正见?那意思就是说要叫你当下察觉知后是降伏这样的烦恼,所以不待时节,什么叫不待时节?你当下就要这样子啊,你不是等到什么时候再来,这样各位了解吗?现法,当下就是现法。可以吗?有什么问题吗? 问:所以修行是无时无刻都在的? 师父:如果真的用功话是无时无刻的。无时无刻不修行,所以禅宗说什么什么“落叶飞花,无不是修行”什么,是啊没错,就是这样子。 问:师父,你们能不能把你们 slide倒一篇回到前一篇?那个您刚才说要讲说缘自觉什么意思? 师父:缘自觉嘛,就是觉察到。这里也有,就是觉察到,自己觉察到。 问:那和即此见有什么不一样? 师父:即此见其实这里面的描述都差不多。对。他有时候很多字差不多都重复这样子。 问:即使见更强调是一个知? 师父:可以这样子的。这个是觉嘛。你也可以说是他是一个是知,一个是觉那也可以。某某(居士)可以吗? 问:师父,这个觉知有贪以后,它那个并不是说你觉知以后他贪就自动的下去了? 师父:没有,有你要取正法,你要起正见哪,这样知道吗?要取正法起正见,向于正,要正向。 答:我明白了。 师父:哪有觉察到它就自己下去了,觉察到你要平时,你要怎么样,平时知道,比如听经闻法知道它怎么样,然后怎么样去降伏,不是说觉察到它自己就会下去了。这样了解,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有小偷进来,你发现小偷了,或是说你睡觉都死死的小偷把你家都搬了,你都不知道,这个叫没有觉察到,这个叫没有觉察到对不对?那你现在小偷进来,你发现有小偷进来了,这个叫做觉察到有小偷。问题是你觉察到难道小偷自己会走吗?你要想办法看怎么样把他赶走,对不对?这个经里面说有贼入,那贼入你要想办法看怎么弄。这样可以吗? 问:师父,知道这个贼来了叫正知,说你怎么样把小偷赶走叫正念? 是代我:正念的正就是念于正法,你要念于正法,你才有办法去降伏烦恼,这样可以吗?觉察到小偷是正知,因为你知道怎么回事,那么把他赶走叫做正念。所以的第一段是问,第二段是正知,觉察到,第三段是怎么样?降伏,就是要把它降伏。但是方法呢,方便就是后面讲道的时候会讲,这样各位同学可以吗? 问:师父,这个六六法门本身就是说,是通过六识觉察到出现这种状况贪了,然后在这个情况下予以正知来把贪念给? 师父:不是,先起正知,先了解到我们有起贪念,对不对?再用正念。正念是念念什么?念于法,佛法嘛,然后用佛法来降伏我们现在起的不好的心态,可以吗? 问:师父,所谓的佛法就是正见? 师父:对。好。那当然正见它的程度会比较又更高了,以后我们讲正见的时候再来讲。那每个人对佛法的认识度不一样,如果你有认识度深,你当然用的很容易。你只是初学的,你用的当然别扭,可以吗?某某(居士)可以吗?某某(居士)也可以吗?有问题吗?可以吗? 问:我就觉得正知可能还容易一些,正念不容易。 师父:当然不容易。对呀,但是你要先有正知,你后面才有正念。你连知都不知,你还念什么?但这个必须慢慢学,而且是怎么样?你要不断的熏习。师父讲说,学习佛法要不断的熏习,不是你今天听的明天就能够有正知正念。当然如果你这样的话,那你根基非常高。但是一般都是说,你不可能现在听马上能用,但是如果你不听你连用的机会,连了解的机会都没有。那你听不是一次,你必须不断的重复,不断重复,把这些观念一直灌输,一直灌输。不然的话我跟你讲,孔子是不是讲过一句话说什么?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还有一次什么?一日不读书,还是什么?意思说什么一天不读书,然后什么言语无味还是什么,记得?忘了。好像这么一句对不对?那就是说其实佛法都是这样,你只要几天不熏习,你的社会的习气,还有本来的习气就慢慢会重。真的是这样子,说个故事给大家听。有一次师父在福源佛学院读书的时候,一向都很用功。有一次放暑假的时候,就在最后两个礼拜,要休假之前两个礼拜,我跟同学跑到台湾外海有个地方叫做澎湖。有听过一首歌叫《外婆的澎湖湾》吗?澎湖真的很漂亮。是真的,是真的很像南洋的那种人海天一色,什么小湾,什么阳光、沙滩、仙人掌,好像我没看到仙人掌,但是阳光沙滩真的有。去玩了两个礼拜,没有整整的就是玩了十几天。回来开始开学,然后就回佛学院去。然后呢跟同学聊天的时候,同学马上说,你最近是不是比较少在看导师的书了?我说没有,我还是都有看,其实心里想说你怎么那么厉害,我跑出去玩了两个礼拜你就能察觉,你竟然知道。我说你怎么会这样想?这个讲话的味道跟过去以往好像不大一样。真的是这样,你现在熏什么你自己没有察觉,你现在熏什么一阵子之后,旁边的人很容易察觉到。因为你讲话的内容、题目,还有你显出来的样子,完全是不一样的。以前练功夫练武,练功夫练武,练武就是练武,他就走路,他连走路都是武林高手的样子。走路绝对不会是斯斯文的。然后以前练功夫练骑马练武。你知道吃饭要把椅子拿出来,绝对不会用手轻轻的把它拿出来,绝对是脚一勾一跳就跳上去了。这个是什么?习气使然。就是这样子,这个骗不了。学佛也是这样,你一阵子没熏习,你的烦恼习气还有社会的样子,社会习气的样子就会出现。所以这个师父其实是就共勉了,大家要多多熏习。好,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师父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佛陀在世的时候,他们不是有个结夏,结夏安居乐,安居完了以后,他还有一个让大家放个逸,然后两个字就叫自逸。 师父:那不是让大家放逸了,那完全是错误的。 问:应该怎么解(释)? 师父:那个是自逸没错,但是那不叫让大家放逸。这个是有关戒律的师父私底下有空再跟你谈,好不好?那不是让大家放逸,他是这个知,它不是放逸的意思,什么让大家放逸,不是。那私底下我再跟你讲好不好?好,其他同学有没有什么问题?因为跟这个比较没有,比较没有关系。好,来,再来。 3.六界(十八界)无我 '''【佛告罗睺罗:「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罗睺罗!若比丘于所有地界,若过去、若未来、若 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复如是。】'''它这里讲的是六界。哪六界?地?有没有地界?水、火、风、空、识。地、水、火、风、空、识。所以经正常讲四大为空,识在其中。这个就是在分析我们的怎么样?地、水、火、风是我们身心的怎么样?构成的物理现象,就是物质。空是空间,空气,识就是精神,所以他在讲物理跟精神。我问你出家人四大皆空有没有听过?哪四大?哪四大? 答:地、水、火、风。 师父:一般会说什么? 答:酒、色、财、气。 师父:一般会讲酒、色、财、气,对不对?也不能说他完全错,但是不精确。真正讲四大皆空的四大是指什么?地、水、火、风。为什么出家人,不要说出家人,修行人四大皆空,为什么四大皆空? 答:无我。 师父:无我嘛,讲得很好。无我嘛,无我就是四大皆空。那这里的意思是在讲什么?意思就是说四大加空界加识,识就是精神,四大是物理的,空就是没有物质的地方就叫空。这个就是构成我们的身心生命的精神跟物质现象。没有一个不变的我,不要在里面去执着到底是非我,还是跟我是同的,还是两个?我在四大中,四大在我中。这个上次师父是不是讲过?他有时候执着我,有一个不变根本的我,是在这个身体里面呢还是在这个身体外面?是这个我包住身体呢还是身体包住这个我?还是两个是嵌在,你在我中,我在色中,色在我中?因为你要执着有一个不变的我,那这个我到底在哪里?是在这个里面还是在这个外面?这个意思就是告诉你六界无我。好。 '''【罗睺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于我此识我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罗睺罗!若比丘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系着使,是名断爱缚诸结、断诸爱、正慢无间等、究竟苦边。】'''这个无间等就是正观的意思,现观的意思,他这个意思怎么样?意思就告诉你说,我们身心生命无外乎就是地、水、火、风、空、识的一种组合,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如果你能够这样观的话,就能破我执、破我见,慢慢这样子的话就能正观无我,然后到达离苦得乐。所以呢,六界或者是十八界就是在讲无我。还有没有什么问题?他这个就是简单的说明白。来。 问:师父,不好意思,我问个问题。就提到十八界,通常说是六根六识加上六境。 师父:六根、六境、六识。 问:对,但是《心经》里头一看,《心经》里头有句“眼界乃无意识界。” 师父:对呀,他讲十八界。 问:但是那个可是眼界,那眼界是什么界?眼界到底是眼识还是眼根? 师父:没有,他十八界就是六根,然后六境,然后六识,这样子。这样了解吗?对。这样可以吗?他叫做眼界,然后要眼识界,或者是色界,这样知道吗?然后什么眼识界这样了解吗?这样可以吗?好。其他人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这个争论是一种什么意思? 师父:这个慢以后我会讲了,这个慢也是一种微细的我执。以后我后面讲烦恼的时候,慢是一种微细的我执,对不对?这个慢呢要到三果后,断了这个最微细得我执叫我慢,他就能正四果,这样了解吗?初果断身见,但是身见是知见上的我。但是还有什么修?还要有思惑上的我慢,这个我慢一直要到四果才能真正断除。这样可以吗?我后面会讲。它是一种比较微细的烦恼,是属于思惑。其他同学有没有什么问题?这个东西如果现在不明白没关系,你只要知道说他就在讲什么?六界无我。来。 问:师父,我就说是这个我慢,我慢是障道的很严重的因素? 师父:是啊。对啊。那个我们上次讲《俱舍论》里面贪、嗔、痴、慢,这个慢的我慢是一种比较思惑上个最微细的我执,这是属于修惑上的或思惑上的,如果断的话就证四果了。那以后我们后面慢慢再讲。那如果不清楚去《俱舍论》看一看。可以吗?以后细节上师父会慢慢谈。因为 为什么,接下来苦集,集,苦现在要讲苦,集里面就会讲各式各样的烦恼,大概师父会分类一下。来,有没有同学有问题?可以。 好,这个图很多同学知道,没有看过这个图的请举手。 好,只有你?哦,好几个。来,举高一点我看一下。1234567。好,这里有差不多20个,有24个,差不多1/3。好,你们没看过,那太好了。某某(居士)你看过吧? [[File:三个圈圈.png|left|thumb]] 答:没有。 师父:你没有看过?某某(居士)你看过吧?某某(居士)以为你也没看过。 答:这么漂亮谁没看过。三个圈。 师父:这三个圈。这个就,刚刚分析的那么多,从五蕴到十二入处,对不对?到刚刚的十八界和六界,总得讲起来师父把它作为一个最简单的图,这个图非常非常的重要,在很多其他的课师父都讲过,都讲过。刚刚不是说为什么六六,六根对六境然后产生六识,然后有取识的时候他就会苦,为什么四识住他就会苦?他的重点就在于图,重点就在这个图。好,这个图就告诉你说为什么有执着他就会苦。某某(居士)你没过这个图?还是好像感觉上有点(看过)? 答:这三个圈的这个图确实没看过,不过讲的类似道理的(有听过)。 师父:类似道理(听过)。因为,我讲。所以说为什么说诸行无常,说诸受皆苦,就是这个图。前面讲的可以整归这个图。第一个,我在我们这一边有一个我执,我执你可以表现为贪嗔痴或所谓的色贪,对不对?所谓的生贪,贪婪或者是嗔都可以。反正只要一个我,不变的我,有我执展现出来的就是无明或是,无明是烦恼的总称,或者叫贪嗔痴。你有这样的一个我执呢,你去认识到对象的时候,你就会产生对这个对象的执着,对不对?这个对象,如果我执是由五蕴来表现的话,这个就是四识住,有没有?识住于什么?识于什么? 答:外境。 师父:四识住,五蕴的四识住,色、受、想、行、识。识会执着于色,对不对?叫做住于色。会执着于什么?受、想、行。所以的如果是五蕴的识的话,它就会执着,会住于什么?受、想、行。这样了解吗?识就会执着于色、受、想、行,就会执着于它。好,或者说我们的心有一个我执,这个我执就会扩大的去执着外境,会把外境给包揽进来,为什么会包揽进来?因为你会希望这个东西一切如我所愿,我要它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喜欢他,最好是让我拥有而不要改变,我讨厌他,最好他赶快离开我,对不对?但是外界的实际状况是怎么样?这样讲无常的,为什么是无常?因为是缘起的,因为它是各种各样的因缘条件所组合而成的。那么各式各样因缘条件组合而已,各式各样的因缘条件,都随时在变化当中,所以它所构成的东西也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他有没有办法如我所愿?我爱让他怎么样他就怎么样?当然没办法。但可惜我们一般深层的意识里面,都是不能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这个叫俱生我执。都是希望能够去控制它,操控它、拥有它,或是不喜欢他的时候,就希望他赶快走,赶快离开,不要这么捣蛋。喜欢的话就一直执着,让他不要走,都留在我身边,然后我希望他怎么样就怎么样,对不对?我们常说,很多人刚告诉我说,养儿女还不如养一条狗,因为儿女比较不听话,对不对?狗不一定,狗要能反抗它也会反抗。那么在这样的我执跟无常变化之下的冲突,一定会产生什么? 答:苦。 师父:一定会产生苦。这就是苦的由来,这就是说,佛陀说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记得吗?对不对?这是一般的嘛。我现在肚子饿,苦,但是我吃饱了就乐啊,这是三受。但是为什么阿难问佛陀说,那为什么你又说一切受皆苦,佛陀说的什么?还记得吗?佛陀说'''【我以诸行无常,故说一切受皆苦。】'''记得吗?这是深层的。'''【我以无常故,说一切受皆苦。】'''这就是因为我们有我执,所以跟无常的冲突就会产生苦,这是必然的。所以人生,你只要是凡夫,我们讲人生我讲凡夫,你不要说那圣人,因为不再谈圣人的人生,我们在谈我们一般凡夫的人生。一般凡夫的人生他的真实相必定是什么?苦。不一定是现前的。但是从无常来讲终究是苦。所以有苦苦,有坏苦,最后有什么?诸行无常的苦,这个叫做行苦。所以行苦的行,还有诸行无常的行,那个行都不只是照做,是一切的前进在变化当中。那如果是六根,对不对?这个就是怎么样?黑牛,黑牛跟白牛,然后这个中间的什么?中间的有取识啊,记得吗?然后对于色、身、香、味、触、法的时候,就会贪婪以色、身、香、味、触、法,起色贪,起生贪,乃至起法贪。那你起这样的贪执著的时候,但是这些色、身、香、味、触、法是变换无常的,你对它起执到最后就是冲突,因为它是无常的,绝对不会受你控制的,所以一定是苦。所以苦是人生的实相,但不是在表面上讲,是在深层里面去分析。这样各位了解吗?这就是根本的。那你好啦,现在师父在问,来,没看过这个图,没有看过这个图的人请举手,再举一下,我看看。刚刚有举,现在就不想举了。 答:全都看到了。 师父:不是不是,我说今天之前哪,现在都看过了,我说现在之前,就有语病了。还没讲这个之前,那你现在刚刚举手的人现在来讲,你要解决苦的问题,你要解决哪一个? 答:我执。 师父:是吗?真的吗?不错了,你呢?你看是有看过吗?你有看过这个图吗? 答:没看过。 师父: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答:问题在于就是说你要认识到这个,很多事情是无常的,因为你不能去执着,才能没有苦。 师父:苦的的原因,绝对不是这个无常。因为无常你不能改变的,你可以去做一点东西,但是你没办法完全去控制它,对不对?我们身体是无常的,是啊。你能不能说我吃好一点或吃营养点,稍微让他身体好一点,好一些,对,但你认为是因为这样,所以身体都一直不会变。不可能的。所以这个东西你可以下一点点功夫,改变一点什么,但是绝对没办法完全去控制它的。现在是说那既然无常没办法控制,那苦的原因主要是哪里来?就是这个我执着来的,这个就是佛教的根本的观念。这样了解吗?外在的无常,你或许可以尽一点什么力量,但是终究来你是没办法改变的,没有办法完全去掌控的。那这个苦的来源就是就是这个我执。所以你要是面对无常,你能做些什么做,但是到最后你必须去怎么样?你必须是接受这个无常。你要接受无常,那你就得怎么样? 答:遍计所执去掉。 师父:把这个我执,对,把这个我执怎么样?减弱,借由修行来减弱,借有修行来减弱。你刚才讲说现法乐哦,你如果我执能有一分的减弱或降低,你就多一分的什么?对无常的容受。对,无常多一分的容受,你的抗压性就多一分的大。你的苦怎么样? 答:少一分。 师父:就少一分。所以当我们讲人生是苦的时候不是悲观的,而是正视问题,然后找正视实际上的真实的问题,找出他的所在,然后积极的去面对它,去解决它。所以圣灵华是说怎么样面对事情处理事情,你能处理他能接受他,你自然能放下。所以这个佛教讲的人生就是真实的就是说,你能够面对无常,然后呢去降低我执你就有抗拒的,你就有一个容受无常的抗压性。我执越低,你对日常生活无常变化的抗压性就越大,你就越不会苦,你就越不会苦。但是现在我们人往往是把快乐,把快乐建立在哪里?你们说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身上,痛苦上。我们一般人总是把快乐建立在怎么样?对无常的控制上。这是一般人的做法。一般人常常是把快乐建立在无常的控制上。我刚刚师父有说过说无常你可以稍微做一点什么,你稍微做了一点什么,他暂时是这样,你就以为快乐了。而不是怎么样,不是建立在自我的反省上,自我的我执的减弱上。所以当一般人把怎么样把快乐建立在无常的痛苦上,终究到最后还是什么?还是苦。 答:这个图我以前看过两次,忘了。 师父:你现在忽然想起来了,对呀。对呀。对呀 答:行苦、苦苦、坏苦讲过。 师父:苦苦、坏苦、行苦那时候就讲过。所以为什么这个世间呢,来到这个世间以前师父说很空虚,我们都希望寻找快乐,谁不想寻找快乐?谁都想希望寻找快乐。因为我们都怎么样?不管有意识无意识的,我们都会觉得,所以我们都会寻找快乐。但是我们在寻找快乐的当下常常怎么样?下错地方,用错药。我们寻找快乐,所有一般的人,如果没有学佛(法)的话,都是把快乐建立在对无常的操控上面。哪怕暂时让你得到了一点,还是暂时顺你的意,但是你快乐的一点点你是在建立无常上的,控制它,让它顺你的意,所以你觉得快乐,但是这不真实,这不真实,因为无常变化到头来还是苦。 答:所以说佛说一切如梦幻泡影。 师父:对呀,是啊。因为这一切都是无常的。 答:破除我执后才是真实的。 师父:才是真实的。但是真实你不要想说又有一个什么东西这样啦,这个只是在一种描述上面而已,对不对?一切法如梦幻泡影,为什么?一切法无常。我执也是怎么样?梦幻泡影,只是我们把它当成真的,那我们现在要对治这个。你对对治的这个能够去接受无常,你才是真正的乐,所以佛讲的乐是因为我们对于怎么样无常的认识,接受,然后而不产生这样的冲突,而产生真实的乐,这个才是真实的快乐。所以佛教,学习佛教是在离苦得乐,记得吗?问题是怎么离苦得乐?你千万不要想说又要在这边(无常)下功夫啊,拜托拜托,千万要在这里(我执)下功夫,不要在这里(无常)下功夫。 比如说,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生下来生老病死对不对?你想要让我的这个身体健康一点,对不对?吃好一点,对不对?三餐正常对不对?然后营养具足什么都可以,是不是身体可以健康一点?少受一点苦是不是?可以吗?当然可以。但问题是不是这样就表示说绝对不会生病?你什么都准备好了,什么都算,但不保证你能不能不会生病,还是会生病,为什么?有一些条件你没办法控制的。好像你遵守交通规则好好开车,就表示不出车祸吗?你不撞人,人家会来撞你。是不是?那更何况说到时候终究是人总是要病,到时候怎么样?要老。老你没办法控制,你皮再怎么拉?老就是老器官你再怎么弄,器官就是怎么样会退化,到最后这个(无常)就是会变化。所以呢,师父是说你可以下点功夫在这里(无常),但是不要把所有东西认为是因为对控制,你要把快乐建立在这个控制,在这里(无常)下点小功夫把大功夫用在这里(我执),你才能得到真实的快乐。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 问:师父,我刚才讲了我没听太仔细,就是说实际上是无常还是包括,也就是四识住的五蕴里的前四蕴? 师父:对呀。 问:老师,我原来老想着说是外头的讲无常的说什么房子车子? 师父:当然这个是比较具体的了,因为内心的东西有时候你比较感觉不出来嘛。房子车子是具体,比较容易懂。对不对?但是我们的内心的感受也是我们执着的对象。是不是?色是执着的对象,受、想、行都是执着的对象。然后那个识本身就是我执,就是一种执着。这样可以吗?所以物质的、精神的都是我们执着的对象。有没有精神的执着对象?什么叫精神的执着对象? 答:找个精神领袖? 师父:不是不是。比如说我认为这样子,我就认为绝对是这样子,这个是对想的执着嘛。那比如说常说你有没有觉得,你有没有感觉到我是怎么我什么感受,你为什么老是不体谅我的感受是怎么样。把自己的感受扩大到好像每个人都会得要谅解他不可,对不对?这就是受的执着,那行的执着呢?就认为说我认为一定要这样子做,这样子做才是正确的,别人都没得谈,我就是要这样子做。那这些都是一种执着,识对什么?色、受、想、行的执着。所以精神上的,内心上的想法,内心上的观念,内心上的感受都是一种执着的对象。好,还有什么问题吗?那个某某(居士)如果你还会忘记,有画画起来的。师父上次说这个是最好的辅助。下次过年我回台湾去印一个小卡片,然后画一个三个圈,你们放在身上有空拿出来看一看。 问:师父,今天开课的时候您讲四预流支? 师父:对,四预流支。 问:预流就是预流果,入预流果的四种方式? 师父:四个次第,叫做四预流支,预流果就是初果嘛,入初果就是解脱根本烦恼的根本次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我们的修行就是这个次第。记得修行就是次第。但是现在很多修行不懂的人,老是要跳过这个次第,他会亲近善知识,但是老是不听闻正法,也不法随法行,然后就要怎么样?叫想要开悟证果,哪有这回事?你不听经闻法绝对没办法开悟证果。 问:师父,我能不能再问一个问题。就是法会上都读《金刚经》。第一个问题,须菩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因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佛答的时候第一个是他告诉他就是如何的因无所住,然后是度多少众生,然后一个众生的无度。然后第二个他讲的就是说是就是说于法不住,就是不住于法?他行于布施,为什么行于布施而不是行于就是禅定啦,行于持戒? 师父:他跟《心经》前面一样的了,他拿布施来做比喻,来做开头了啦,其实后面都要了。 问:后者还是要的? 师父:对呀。《心经》讲什么?五蕴皆空。然后接下来讲什么?'''【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都是经典常用的啦。他讲行于布施,难道他后面就都不用讲了?他是拿布施来比喻说你不是这样子做,然后你持戒也得这样子做,对不对?人也得这样子做,他是意思是这样子的。这样了解吗?不要太执著于文字,他没有讲,经典上没有讲,禅定没有讲,所以也可以住。不是。你讲到这里很好,他说不住相布施,对不对?因无所住对不对?因无所住跟《阿含经》的四识住是通的了,我们是把我执住在五常上,这样了解吗?你没有我执你就不会去住在无常,你就不会识住于受、想、行、识,所以因无所住一直就是没有执着的意思,所以他是通的。你要是把《阿含经》弄懂了,他佛法的一贯法理是通的,这样各位了解吗?好,还有同学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尽量提出来。后面几个居士如果听,听多少算多少,那个常常来慢慢就会懂,常常来慢慢就会懂。 好,我看最后几分钟,我来看我下面是什么。好,这个是要讲十二入处的,就讲十二缘起的,我们就下星期再来讲,因为这又是一个开头了。好。那么这下礼拜我们再讲。好,最后几分钟有问题吗?没有了,我们来结束回向。好,来。 请合掌!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
返回
阿含经讲要 第十八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