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8.19 道聖諦 - 自境界”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8.19 道聖諦 - 自境界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width="100%" |+ style="border: 0px solid black;" | |<small>[[雜阿含經 第616經|'''<u>雜阿含經 第616經</u>''' {{#fas:arrow-circle-left}}]]</small> |style="text-align:right;" | <small>[[雜阿含經 第618經|'''{{#fas:arrow-circle-right}} <u>雜阿含經 第618經</u>''']]</small> |} {| width="100%" |+ style="border: 0px solid black;" | |<small>[[8.18 道聖諦 - 世間美色|'''<u>8.18 世間美色</u>''' {{#fas:arrow-circle-left}}]]</small> |style="text-align:right;" | <small>[[8.20 道聖諦 - 打坐前方便|'''{{#fas:arrow-circle-right}} <u>8.20 打坐前方便</u>''']]</small> |} <blockquote>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時,佛陀告訴比丘們:「很久以前有一隻鳥,叫做羅婆。有一天牠被老鷹抓走了,羅婆在空中哭叫著:『我不小心突然遭遇這大災難,我就是因為離開父母保護範圍,而跑到其他地方去,才會發生這種災難。現在被抓住了,失去了自由。』 老鷹聽了以後,很不以為然地問:『你一隻小鳥能有什麼安全區域?』羅婆回答:『田耕中土塊就是安全區,可以避開所有災難,是我父母的保護範圍。』老鷹看不起羅婆這樣的一隻小小鳥,所以就憍慢地說:『我就放你回去田耕土堆中,看你逃得了嗎!』 於是羅婆便回到田耕土堆中,站在一大塊堅硬的土塊上向老鷹挑釁。老鷹看了之後很生氣:「這隻不知死活的小鳥,竟然敢向我挑釁。」於是便向羅婆直飛猛撲而去,羅婆見狀馬上躲到土塊下去,老鷹來不及反應,便直接撞在土塊上,當下粉身碎骨而死。這時,羅婆伏在土塊下說偈: 『老鷹用蠻力,羅婆靠地勢,瞋恨用力衝,粉身碎骨死。 我清楚了解,環境的重要,瞋恨轉歡喜,環境的力量。 算你再兇惡,有龍象力量,不如我智慧,十六分之一。 我智慧殊勝,能摧滅蒼鷹。』 比丘們!就如這故事所說,老鷹和小鳥都是因為離開了父母保護的安全範圍,所以才會遇上危險。比丘們也應當要這樣,好好學習,謹守在安全的範圍內,與自己不應去的地方保持距離。比丘們!不應去的地方就是五欲境界,眼看見喜歡的、美妙的色,產生欲望染著,耳識對聲、鼻識對香、舌識對味、身識對觸等等,都是危險不應去的地方。相反的,比丘們!應該去的安全區就是四念處。哪四種呢?即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因此,比丘們!要學習待在父母保護的安全區,切莫到不應去的危險處。」 '''【原文】[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617.html 《雜阿含》617經](T2, 172c''')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一鸟,名曰罗婆,为鹰所捉,飞腾虚空,于空鸣唤言:‘我不自觉,忽遭此难,我坐舍离父母境界<ref>境界(<sup>巴利</sup><code>gocare</code>)指「去處」,或「所行的範圍」。</ref>而游他处,故遭此难。如何今日为他所困,不得自在。’ 鹰语罗婆:‘汝当何处自有境界而得自在?’ 罗婆答言:‘我于田耕垅中自有境界,足免诸难,是为我家父母境界。’ 鹰于罗婆起憍慢言:‘放汝令去,还耕垅中,能得脱以不?’ 于是罗婆得脱鹰爪,还到耕垅大块之下,'''安住止处''',然后于块上欲与鹰斗。鹰则大怒:‘彼是小鸟,敢与我斗。’瞋恚极盛,骏飞直搏。于是罗婆入于块下,鹰鸟飞势,臆冲坚块,碎身即死。时,罗婆鸟深伏块下,仰说偈言: ‘鹰鸟用力来,罗婆依自界, 乘瞋猛盛力,致祸碎其身, 我具足通达,依于自境界, 伏怨心随喜,自观欣其力, 设汝有凶愚,百千龙象力, 不如我智慧,十六分之一, 观我智殊胜,摧灭于苍鹰。’ 如是,比丘!如彼鹰鸟,愚痴自舍所亲父母境界,游于他处,致斯灾患。'''汝等比丘亦应如是,于自境界所行之处,应善守持,离他境界,应当学。比丘!他处他境界者,谓五欲境界,眼见可意受、念妙色,欲心染著,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可意、受、念妙触,欲心染著,是名比丘他处他境界'''。 比丘!'''自处父母境界者,谓四念处。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是故,比丘!于自行处父母境界而自游行,远离他处、他境界,应当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析辨】''' 四念處是佛法一切法門的入手處。其原則主要是:要求一個修行人將修行的重點向內,專注在自我身心的觀照上,而不要向外攀緣(六塵)。自我的身心觀照就稱為自境界,向外攀緣就叫他境界。將四念處的身、受、心、法配合不淨、苦、無常、無我而修持,可說是後代發展出的修法,並不是阿含經上所說的<ref>四念處對應於不淨、苦、無常、無我等,應該是發展在阿毘達磨時代,法救的《雜阿毘曇心論》是現見最早做這樣對應的。如《雜阿毘曇心論》卷五:「何故說四念處耶?答:四倒四念四識住及陰。以四種修所治故,說四種隨修法。彼治不淨淨想顛倒故說身念處;治苦樂想顛倒故說受念處;治無常常想顛倒故說心念處;治無我我想顛倒故說法念處。」(T28,908b)</ref>。事實上,身、受、心、法都可做不淨、苦、無常、無我的觀照。 對於四念處,以下依雜阿含經做一簡要的說明:首先'''<code>身念處</code>'''一般稱為「身身觀念處」<ref>''关于身念处也可见[[雜阿含經 第1171經|雜阿含經 第1171經。]]''</ref>,即於身而觀照身<ref>''于身观照身,还是不太明白,这里的两个身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呢?<sup>Paul, 2-8-2021</sup>''</ref>。就是觀注身體的各種動作,包括:根門(五根的活動)、迴顧、瞻視、屈伸、俯仰,執持衣鉢、行住坐臥、眠覺、語默等等。對身體的種種行為動作要清楚明白,這稱為'''正知'''。如果在這種種動作中,發現有任何的不善念頭起來,就要將它引導到'''正念'''上來,以調伏貪瞋癡等煩惱。'''這種對身體舉止活動的正知正念就是身念處。''' '''<code>受念處</code>''':就是要清楚明白苦、樂、不苦不樂等三受,這是對受的正知。樂受生起時不起貪,苦受生起時不瞋,不苦不樂受生起時能除癡,這是對受的正念。對受的正知正念即是在受上做三受觀察的受觀念處。 '''<code>心心觀念處</code>'''即是更微細地觀察心的各種起心動念<ref>''类似的问题,此处的两个心的区别是什么?<sup>Paul, 2-8-2021</sup>''</ref><ref>''如果只从理论上讲,在日常工作中能做到心念处吗?比如在考虑工作上的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这种思考也是一种“起心动念”,那么此时此刻有没有可能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又能观察自己在思考呢?<sup>Paul, 2-8-2021</sup>''</ref>,是善相應、還是不善相應,散心亂心、掉心舉心等等。後代的阿毘達磨中,羅列出許多的心心所法,就是要幫助我們對心做各種微細的觀照。 '''<code>法法觀念處</code>'''即是觀察身心的無常、無我、離欲、寂滅等等。要做法法觀念處的操作並不容易,修學者要對根本教法有一定程度的深入,才有能力做此觀照。 總之,所謂的四念處即是依於法而觀照、省察自己的身心,心不向外馳騁追求,這就稱為自境界。</blockquote> [[Category:《佛陀的教示:杂阿含经的启示》]] <references /> [[Category:四念处]] [[Category:六根门头好修行]] [[Category:自境界]] [[Category:身念处]] [[Category:譬喻总分类]] [[Category:受念处]] [[Category:心念处]] [[Category:法念处]]
返回
8.19 道聖諦 - 自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