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折叠侧栏
磐中觉道 • Wiki
搜索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导航
Logi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查看“8.21 道聖諦 - 念息十六勝行”的源代码
页面
讨论
选择语言
选择语言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
8.21 道聖諦 - 念息十六勝行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这些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
管理员
、limited
您请求的操作仅限属于该用户组的用户执行:
用户
此页面已被保护以防止编辑或其他操作。
您可以查看和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 width="100%" |+ style="border: 0px solid black;" | |<small>[[雜阿含經 第802經|'''<u>雜阿含經 第802經</u>''' {{#fas:arrow-circle-left}}]]</small> |style="text-align:right;" | <small>[[雜阿含經 第804經|'''{{#fas:arrow-circle-right}} <u>雜阿含經 第804經</u>''']]</small> |} <blockquote>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時,佛陀告訴比丘們:「如果能多修習入出息觀法,則可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有助於智慧的增長圓滿。如何修習呢?比丘們無論是住在村落或是城市,一大早起來搭衣持鉢,入村乞食,小心守護身心,守諸根門,攝心而住。乞食後,回到住處,將衣缽放好。在洗完腳後,便到林中、空房、樹下或空曠的地方,端身正坐,專注於鼻前人中處。心裡要下決心得善法,並要離斷貪愛、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蓋,因為這五蓋煩惱對智慧的生起會造成障礙,導致無法趣入涅槃。 首先學習如何專注於入息和出息,然後了知息的長和短;接著學習對整段的入息,全部清楚明白;學習對整段的出息,全部清楚明白;學習清楚了知入息的停止(微細的氣息);學習清楚了知出息何時停止。 學習清楚了知入出息時心中生起的喜受;學習清楚了知入出息時心中生起的樂受;學習清楚了知心行,學習清楚了知入出息時心行的生起;學習清楚了知入出息時心行的除滅。 學習清楚了知入出息時心的作用,學習清楚了知入出息時心生起的喜悅;學習清楚了知入出息時心的安定;學習清楚了知入出息時心的解脫。 學習於入出息時觀察無常,學習於入出息時觀察捨斷,學習於入出息時觀察無欲,學習於入出息時觀察滅盡。以上就是入出息觀法的修習法要,可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有助於智慧的增長圓滿。」 佛陀開示完後,比丘們歡喜信受,依教奉行。 '''【原文】[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803.html 《雜阿含》803經](T2, 206a)'''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卫国|舍衛國]][[祇树给孤独园|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修習[[:Category:安那般那念|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ref>「明分想修習滿足」可白話譯為有助於智慧增長。其巴利<code>vijjābhāgiyā</code>,<code>vijjā</code>「明、智慧」,<code>bhāgiyā</code>「有益於」,故整句解為「有益於智慧」。</ref>。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ref>「繫念面前」即是專注於人中處。《清淨道論》:「出入息觸及長鼻者的鼻尖,觸及長鼻者的上誕唇。是故比丘以『這是出入息所觸之處』而置心於相」。281(果儒修定版)</ref>,'''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ref>''离五盖。''</ref>,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盖|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 '''念於[[內息]]''',繫念[[善學]]<ref>''[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803.html 善學:好好地修學。]''</ref>,'''念於[[外息]]''',繫念善學<sup>➊</sup>。'''息長、息短'''…… <sup>➋</sup>;'''覺知一切身入息'''<ref>[[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一讲|“观息身,一整段气息,这个叫做'''覺知一切身入息''',这个“身”不是身体,这个身是指什么?气息的全部……”]]</ref>,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sup>➌</sup>''';'''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sup>➍</sup>。 '''覺知喜<sup>➎</sup>''';'''覺知樂<sup>➏</sup>''';'''覺知心行<sup>➐</sup>'''<ref>''[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803.html 覺知心行:覺知心的活動,例如各種妄念,或是由樂受可能引生的貪心或患得患失。其中「心行」即「心所有法」,指五陰中的受、想、行陰。]''</ref>;'''覺知[[心行息]]<sup>➑</sup>'''<ref>''[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803.html 覺知心行息:覺知心的活動平息。] [[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一讲|覺知是否有起妄念,即為「覺知心行」,制止妄念即是「覺知心行息」]]。相对于前述“身行息”为呼吸十分微细、若有若无的“'''身'''”的状态,此处的“心行息”应可类比为'''妄念'''十分微细、若有若无的“'''心'''”的状态?从“身行息”到心行息”的过程,即一方面'''身'''从粗显的呼吸转为微细的呼吸,另一方面'''心'''从纷乱的妄念逐渐转为微细的妄念的过程。但此时只是'''妄念'''变得微细,而不是'''心'''的活动变得微细,因此才有下文的心念住:“雖然說第七和第八已然是覺知妄念和伏妄攝心的修習,但還不夠微細。第九則是對心做更微細地覺知,主要是覺知五欲和五蓋。即是「覺知心」”。''</ref>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 '''覺知心<sup>➒</sup>''';'''覺知心悅<sup>➓</sup>''';'''覺知心定<sup>⓫</sup>''';'''覺知心解脫<sup>⓬</sup>'''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 '''觀察無常<sup>⓭</sup>''';'''觀察斷<sup>⓮</sup>''';'''觀察無欲<sup>⓯</sup>''';'''觀察滅<sup>⓰</sup>'''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析辨】''' 本經主要在說明安那般那念的修習法。「安那般那」是梵文<code>ānāpāna</code>的音譯。<code>ānā</code>是入息之意,<code>āpāna</code>是出息之意,所以譯為「入出息」。其主要是利用「入出息」作為所緣來攝止心,故又稱做「安那般那念」、「持息念」或「數息觀」<ref>阿含經的「安那般那念」本沒有「數數字」的方法,唯是專注氣息上,數息是阿毘達磨發展出來的方法。</ref>。本經大致提出了安那般那念的十六種操作方法<ref>這十六種操作法古來又稱為十六勝行。遁倫《瑜伽論記》卷七:「初即為斷修惑故復進修十六勝行。言勝行者有何義耶?昔遠公述八因緣故名勝行。備法師云:『是智慧性不共外道故名勝行』。今解,勝前見道故名勝行。」(T42,447)</ref>,是雜阿念經中對持息法說明較詳細的一部經。 這十六種操作法中包含有止與觀的兩種不同修習,並可對應於四念處身、受、心、法的次第。首先,第一至四是觀察身,但其所觀的是息身,即氣息的本身,而不是整個身體<ref>[[雜阿含經 第568經|《雜阿含》568經]]:「伽摩比丘言:『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復問:『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答言:『長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復問:『何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答:『長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T2,150a)。由此經可知出入息屬於身體,依於身體而有,故將出入息說為身行。而當將持息觀與四念處對應而修時,觀入出息即是身觀念處。</ref>。操作時,先以入出息做為修止的所緣。其具體的方法依各種論所描述,即是將心專注在鼻下人中的地方,然後去感受呼吸的入出氣息,即「念於內息,… … 念於外息」<ref>「內息」指入氣,「外息」指出氣。</ref>。在能覺知到氣息的出入後,接著要能分明了知氣息的長和短。在清楚明了氣息的長短後,要更進一步觀察入氣和出氣時整段的氣息。對整段氣息的前中後要完全清楚明白,整段的氣息可方便稱為息身<ref>如上所述,由於持息觀與四念處配合時,其身是指入出息,故稱為「息身」。當經上說:「覺知一切身入息,……,覺知一切身出息」時,應該是指整段的入出息,而不是指身體的全身。《清淨道論》解說為:要觀察氣息的初、中、後清楚明了,即是這個意思。(272)</ref>。依著這樣的修習,氣息會逐漸變長、變慢、變得微細。由於氣息變得若有若無的微細,故稱為「身行息」<ref>「身行息」直接的意思為「入出息停止」。但這樣的直解並不合理,因為經上說是在入出息上觀「身行息」,既然還有入出息,那就不是指「入出息停止」了。所以「身行息」指的應是氣息變得很微細,氣若游絲,似有若無。《清淨道論》解說為:「我將入出息,使粗的身行輕安、極輕安,止息寂止。……出入息是如此微細,以致於他必須觀察有無出入息。」(273)</ref>。這時的細氣雖然微細,但還是要對入出的氣息清楚明白,故稱為:「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由於氣息的漸趨平穩,身體也會漸漸地安定平穩,這就是所謂的:「身心止息」的身止息<ref>「身心止息」的身止息,即是身行息。</ref>。以上所說主要是「止」的修習,概括地可分為:一、觀入、出息;二、觀息長、短;三、觀入出息的息身;四、觀入出息的停止<ref>''身行息,即很微细的出入息。''</ref>等四個操作層次<ref>一、觀入、出息;二、觀息長、短;三、觀入出息的息身;四、觀入出息的停止等四個操作,筆者依經文本身來區分,做為參考,與古來論上的區分有所不同。《瑜伽論記》卷第七:「十六依四念住,古來四四配之:一觀息長,二觀息短,三觀息遍身,四息除身行,此四觀身。五觀喜入出息,六觀樂入出息,七觀心行入出息,八觀息除心行入出息,此四觀受。九觀心入出息,十觀喜悅心息,十一觀制持心息,十二觀解脫心息,此四觀心。十三觀無常息,十四觀斷息,十五觀離欲息,十六觀滅息,此四觀法。」(T42,447c)《清淨道論》:「1觀息長,2 觀息短,3知息身,4知息輕安止;5覺之喜,6覺之樂,7覺之心行,8 覺之心行輕安;9 覺知心,10令心喜悅,11令心等持,12令心解脫;13觀無常,14觀離欲,15觀滅,16觀捨……。」(266)</ref>。 接著是第五至八的操作,即配合[[四念處]]的「'''受念處'''」進行訓練<ref>本階段的四種訓練以身心的樂和喜受為觀察入手,故稱為「受念處」。</ref>。在經由前四個層次入出息的長期不斷地訓練後,身心漸漸平靜,就會有心[[轻安|輕安]]生起,稱為「喜」。這時,心要對生起的喜受清楚明白,即是第五的「覺知喜」。當喜受生起時,要注意的是專注力還是在氣息上,只是同時清楚明白喜受而已。在繼續專注入出息後,這種心輕安的喜受會逐漸增強,最後會產生身輕安,稱為「樂」<ref>以阿毘達磨分析:心受樂為喜,身受樂為樂,定所引生的心喜為心輕安,身樂為身輕安,而身輕安由心輕安引生。所以本經說先覺知喜,才說覺知樂。《俱舍論》卷四和二十八(T29,19b、146c以下)。</ref>。這時,心要對生起的樂受清楚明白,即是第六的「覺知樂」。同樣的,這時心還是必須集中在入出息上,只是對生起的樂要清楚明白而已。於此同時要察覺心的活動狀態,即了知心是否集中在入出息上,是否起任何的妄念,若起妄念(包括昏沈睡眠)要馬上制止。覺知是否有起妄念,即為第七的「覺知心行」,制止妄念即是第八的「覺知心行息」<ref>覺知心行和覺知心行息,主要是覺察心的妄念和止息心的妄念,如《瑜伽師地論》卷27:「又即如是覺了喜者、覺了樂者,或有暫時生起忘念,或謂有我我所,或發我慢,或謂我當有或謂我當無,或謂我當有色或謂我當無色,或謂我當有想或謂我當無想,或謂我當非有想非無想。生起如是愚癡,想思俱行種種動慢。戲論造作貪愛纔生起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不深染著。方便斷滅除遣變吐。由是加行便作念言:『於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行入息出息。於息除心行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息除心行入息出息。』」(T30,432b)</ref>。 接著,第九到第十二的操作是配合「'''心念處'''」對心的觀察,以離障得定為主。雖然說第七和第八已然是覺知妄念和伏妄攝心的修習,但還不夠微細。第九則是對心做更微細地覺知,主要是覺知五欲和五蓋。即是「覺知心」。當察覺有任何[[五欲]]或[[五盖|五蓋]]的生起,就要馬上遣除。遣除欲蓋的干擾後,即能得心的喜悦,這即是第十「覺知心悅」。在離障得心喜之後,心更加集中,定力也更強了,這即是第十一「覺知心定」。在繼續不斷地努力修習後,五欲和五蓋等障礙不再生起,心即能從這些定障中解脫而得定,即為第十二「覺知心解脫」<ref>《瑜伽師地論》卷27:「又若得根本第一第二第三靜慮。彼定已得初靜慮近分未至依定,依此觀察所生起心,謂如實知如實覺了。或有貪心或離貪心,或有瞋心或離瞋心,或有癡心或離癡心,略心散心下心舉心,有掉動心無掉動心,有寂靜心無寂靜心,有等引心無等引心,善修習心、不善修習心,善解脫心、不善解脫心,於如是心皆如實知如實覺了。是故念言:「於覺了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覺了心入息出息。」彼若有時見為惛沈睡眠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內住寂止故,爾時於外隨緣一種淨妙境界,示現教導讚勵慶喜策發其心。是故念言:「於喜悅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喜悅心入息出息。」彼若有時見為掉舉惡作蓋覆障其心,由極於外住囂舉故,爾時於內安住寂靜制持其心。是故念言:「於制持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制持心入息出息。」若時於心善修善習,善多修習為因緣故,令現行蓋皆得遠離,於諸蓋中心得清淨。是故念言:「於解脫心入息出息,我今能學解脫心入息出息。」同上</ref>。 從第十三開始是屬於觀的部份,相應於四念處的「'''法念處'''」,即觀法(五蘊等法)的無常、斷、無欲和滅。在依前面的次第不斷修習後,達到「覺知心解脫」,可說已有[[未到地定]]的基本定力<ref>離五欲、五蓋而又能生起輕安,這即是未到地定。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綜合各經論,總述了《瑜伽師地論》的九種心住到未到地定的過程,可作為參考。(328~331)</ref>。這時就可以依未到地定而起觀。先是對氣息作無常觀,再進一步由氣息觀到色身無常,進觀五蘊的無常,即是「觀察無常」<ref>由觀息而進觀五蘊,見《俱舍論》卷22(T29,118a)。</ref>。五蘊既然是無常的,就應斷、捨離,即是「觀察斷」。對五蘊不起愛染、執著,即是「觀察無欲」。最後,藉由五蘊無常的觀察,進而能觀無我,最終能斷除煩惱而達到寂滅,即是「觀察滅」<ref>同上:「彼於諸蓋障修道者心已解脫,餘有隨眠復應當斷。為斷彼故起道現前,謂於諸行無常法性,極善精懇如理觀察。是故念言:『於無常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又彼先時或依下三靜慮,或依未至依定,已於奢摩他修瑜伽行;今依無常隨觀,復於毘鉢舍那修瑜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已,於諸界中從彼隨眠而求解脫。……修奢摩他毘鉢舍那,彼由修習多修習故,從餘修道所斷煩惱心得解脫。是故念言:『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ref>。 以上是對《雜阿含經》中念息十六勝行的簡要說明。這可說是持息念最原始的修習法,希望對有興趣者能有所幫助<ref>''详情参考:[[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讲]],[[阿含经讲要 第八十一讲]]''</ref>。</blockquote>[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Y31n0030_p0413a12 《雜阿含經論會編》(CBETA 2023.Q3, Y31, no. 30, p. 413a12)]:<blockquote>「障隨惑」:又勤修行諸[[瑜伽師]],修習如是入、出息念,爾時應知五障礙法:一者、於其外緣,其心散亂;二者、入出息轉,有所艱難<ref>''“入出息转,有所艰难”如何理解?paul, 11/16/23 8:26:21 AM''</ref>;三者、[[掉举|掉舉]]、[[惡作]]纏現在前;四者、惛沈、睡眠纏現在前;五者、樂與道俗共相雜住。如是<ref group="导师原注">「是」,原作「者」,依聖本改。</ref>五法,於未得定欲求心定,及得定已倍復增長,當知一切能為障礙。[[奢摩他]]品諸隨煩惱所染污時,發身惛沈,生心下劣,由'''正修習入出息念'''身心輕安,能令惛沈、下劣俱行身心麁重,皆悉遠離。[[毘鉢舍那]]品諸隨煩惱所染污時,發生種種尋伺、妄想,謂欲尋伺等不正尋伺,及無明分尋伺所起諸欲想等種種妄想,由'''正修習入出息念''',令尋伺等悉皆靜息。為欲對治彼無明分諸妄想故,純修明分想,令速得圓滿。</blockquote> [[Category:《佛陀的教示:杂阿含经的启示》]] <references /> ====《杂阿含经论会编》原注==== <references group="导师原注"/> [[Category:安那般那念]] [[Category:念息十六特胜]]
返回
8.21 道聖諦 - 念息十六勝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