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YQ4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2024年8月1日 (四) 09:28的版本



阿含经讲要-第109讲

我们今天继续来看那个十二入处六六法门,十二入处六六法门是我们在《阿含经》里面谈到修行的一个根本重点,修行,不管你是任何法门都离不开六六,也就是十二入处,就是六根对六境,这是我们修行的最根本。而且是这样子,众生很多,众生可以分成三界六道众生,那么在这么多众生里面,当然有很多众生他六根是不俱的,比如说其他众生有缺眼睛的,有缺耳朵的,有甚至五根都缺的,哪一些众生五根都缺?无色界众生。你说什么?草里虫,草里虫至少它还有色身的身根,只要物质的都有身根,那么包括色界众生都还有身根,但是色界众生的色根他比较微妙微细,我们一般看不到。那鬼道众生也有身根,但不一定有其他根,那无色界众生是连身根都没有,但是至少一根会有的。那么唯一具备完整六根的,而且功用很强的,就是人道众生,就是人,所以人六根完备,而且他的分别力比较强,比一般众生强很多。

所以为什么说,人身难得,人道好修行,就是因为人道的六根完备,少数人你不要讲,少数人生下来说眼瞎了,眼根不行,那个不要讲,就是一般的都会有六根比较完备,所以他容易修行,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所以我们佛教常常讲六根对六境,讲十二入处,那么这一个经,这个经上个礼拜是不是看过?那我们稍微看一下。它说,什么叫做一切法,阿含经里面讲的一切法定义很清楚,他说认识与感受就是一切。


3、一切法 (讲义P212)

• 認識與感受

時,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沙門瞿曇!所謂一切法, 云何為一切法?」

佛告婆羅門:「眼及色、眼識、眼觸、眼 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 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 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為一切法。若復 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法,我今 捨,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數,問已不知, 增其癡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雜321)


【時,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沙門瞿曇!所謂一切法,云何為一切法?」】

他现在在讲一切法,那你看,这个阿含经里面,他已经从这个意义,他要告诉你定义一切法,是我们要认识到的东西,所以你看,你会很清楚说,他不是去分析与我们身心没有相关的东西,因为你分析与身心不相干的东西,你没办法断烦恼,因为我们的一切烦恼,还有我们的执著,都依以身心而有,你最执著的东西也是你的身心,所以他讲的就是这个身心。

他说【佛告婆羅門:「眼及色、 他说什么是一切法呢,他讲的,

【佛告婆羅門:「眼及色、眼識、眼觸、眼 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这就是眼根对色境,眼及色产生眼识,眼识因眼生触,那受有苦受、 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个就是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那眼睛看到的东西之后产生内心的感觉,这个叫做受,触跟受,那就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耳、鼻、 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

这个六根对六境,就有有六触六受,六受都会有苦乐、不苦不乐。耳 听到声音,就是耳根对声境,耳朵对声音会产生耳识,然后会产生耳触,然后会接下来会产生耳受。耳受会有什么?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什么叫做耳的乐受?悦耳的声音。那这个你可以说,这个是比较主观一点,不过不管主不主观,反正就是有这个原因。小孩子玩乐的声音,是乐受还是苦受,还是不苦不乐受?有些会觉得说,听到小孩这样跑来跑去,觉得很幸福很快乐,那就是乐受;有些说,我现在在很专注做一些东西,孩子跑来跑去很吵,那这就什么?苦受;那有些人听到什么声音我没有感觉,反正就是这样子,这叫不苦不乐受。

我们的眼睛看到东西,喜欢的顺意的不喜欢不顺意的,都有这样子,身体碰到东西也是这样子,这个就叫我们认识跟认识产生的感受。然后佛陀说:

【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為一切法。】

这就叫做一切法。所以你要跟师父说,师父,我们很遥远几万里以外有什么东西,佛陀会跟你说,那你去认识那些,你去分析那些目的是要做什么,因为你看不到摸不到,你去分析那个有什么意义呢?你都了解了,问题是你的烦恼并没有减轻。所以你不要以为科学家很厉害,什么黑洞理论,什么量子理论,什么原子理论都讲的,当然我不是说没有道理。在佛陀来讲他会讲那个是什么,那个叫做非其境界,就是不是你直接感官认识上的东西,因为你没有办法感官直接认识的东西,你就不会从中去了解观察到,到底你有没有错误的认识,或是你的烦恼有没有在里面,这样的话,对于烦恼的消除烦恼的降伏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师父早上不是说了一个故事吗,跟自己身心比较相关的,就是说树叶掉下来,你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你的衣服不见了,那个问题很大了。别人股票倒了,跟你没有太大关系,你最多安慰安慰而已,你自己钱亏了那问题可就大了。所以一般来讲,我们人的执著,都是这个身心上起执著。所以这就是佛陀为什么说这个叫做一切法,从中你可以了解说,在阿含经里面,佛陀很根本的,他要让我们认识是什么,而且 烦恼是依这个身心而执著而有的。所以我们就要观照我们这个身心是什么一回事,那观照这个身心,当然讲五蕴,那就是六六处,就是一种认识,所以这里讲认识跟生起的感受。然后接下来说:

【若復 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法,我今 捨,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癡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雜321)】

这句话就是说,有人如果告诉你说,佛陀说一切法就是六根对六境,不对,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那些是存在的,那个也是一切法的里面的。如果讲这样子,佛陀认为说那个是什么?无记,没有意义的东西,因为那个是什么?【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法,我今 捨,更立一切法者】,就是我自己在弄一个什么一切法,定义跟佛陀说的不一样,然后立一切法之后,其实这个就是你只能想象,然后嘴巴说,但不是你亲自见闻觉知的东西。这样的话 问以不知,那到底是什么,讲不出来,这个就是增其癡惑。什么叫增其癡惑?因为你只会在那边,胡思乱想徒增烦恼而已,对你的烦恼观察一点帮助跟意义都没有,这个叫做增其癡惑。

【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根本不是你六根对六境能够见识到、看得到,想得到、分析得到的,那讲那些在佛教里面就叫做无记。无记的东西有时候不是说他没有,而是说这些东西的存在跟我们的降伏烦恼,跟我们观察自我身心,其实没有太大关系的,佛教会讲这是无记,这个就是他讲的一个六六,十二入处的一个根本。

所以 后来的阿毗达摩在分析一切法的时候,都是用十二入处来谈一切法,那五蕴身心也是包括在十二入处。五蕴身心跟十二入处怎么相摄?五蕴身心,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色法就是六根的前五根,还有前五境。那受、想、行、识,基本上都是意根对法境、法尘,那当然了,这边不是讲六根对六境之后,就会有六识六触六受,那这些都是在什么?五蕴的受、想、行、识里面的,所以两个是相含相摄的。只是五蕴重在于心理的分析,十二入处重在于认识 的生起,佛陀常用蕴处来分析,还有一个就是界,这个就是阿含经里面所谈所说的。

所以师父要你们来这边读阿含经,不只是分析他的理论而已,而且要看你们读阿含经的经文,让你们贴切的感受到最早的经典相对其他经典来讲,比较能够表现出佛陀在人间怎么样教导人间弟子,他的各种表达还有对话,你们要这样去读才可以感受得到。


五、修根

(一) 道在日用中

• 爾時,尊者舍利弗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 乞食。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 持尼師檀,入林中,晝日坐禪。時,舍利弗 從禪覺,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佛告舍利弗:「汝從何來?」 舍利弗答言:「世尊!從林中晝日坐禪 來。」

佛告舍利弗:「今入何等禪住?」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 三昧禪住。」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若諸比丘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 學:

「(1)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 是思惟:『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 不?』」舍利弗! 比丘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 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 堪能繫念修學。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 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彼比丘亦復如是。當起 增上勤欲方便,繫念修學。

(2)若比丘觀察時,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 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 彼比丘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 名比丘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是故此經名清 淨乞食住。」(雜236)


修根,修根这句叫做道在日用中。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知道一件事情,就是说修行,很多人会说,嘴巴也知道,可能也大概理解,常常告诉你说,修行是在平常中修,没问题吧?问题是平常怎么修,以前师父讲正知正念,然后有人跟我说,师父,那我是修净土法门的,我现在不是说净土法门不好,我是说后来有人跟我说,师父,那我是修净土法门的,我是不是二六时中都在念佛,什么叫二六时?

你们知道印度时间的区分吧,晚上三时,白天三时,就初夜、中夜、后夜,初日、中日、后日,他把它区分为六时,那我们现在是二十四小时。所以一时是几个小时?四个小时,四六二十四,他叫做二六时,那这个二六时不是二六十二,二是指白天有三时,晚上有三时,这个叫做二时,那六就是三加三等于六。然后有人会说,二六时中都在念佛,走路也念佛,开车也念佛,睡觉也念佛,然后什么都是念佛。他跟我说,师父,这个是不是就叫做道在日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会这样子讲,你们可能应该也听过吧,有听过这样讲吗?有。但我跟他讲说,不是这样子的,念佛是很好,但是在阿含经里面他是怎么讲,我们来看,他不是 叫你一直都念佛,他叫你怎么样正知正念,他的正知正念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这个:

(一)道在日用中

【爾時,尊者舍利弗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 乞食。】

有没有看到,这个跟《金刚经》前面的很像,其实这个就是比较贴切的,佛陀跟佛弟子们的生活,他说,舍利弗去乞食,乞 完食之后,

【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已持尼師檀,入林中,晝日坐禪。】

乞食已,還精舍,以前的精舍没有像现在盖得那么好,现在的精舍,有些地方还盖得蛮富丽堂皇,以前的精舍就只是能遮风挡雨的地方而已。所以这些精舍,就是简便的一个居住跟住宅,很多时候是在森林里面弄一个茅棚,那个时候的茅棚是真的茅棚,就是一些什么木头搭一搭,然后上面搭个什么,弄一弄这样而已。那么现在的茅棚当然就不一样,你不要以为有些住茅棚,他真的是茅棚,现在的茅棚可跟以前的茅棚不一样,所以他就说:

乞食已,還精舍,舉衣鉢,】

舉衣鉢,舉衣鉢干什么,为什么叫舉衣鉢?他舉衣鉢意思是把衣鉢收好,因为他主要是他外面有一件,那个披在外面的,他听经闻法,还有那个托鉢,他必须把 最外面的披上,叫做九衣。他把它披上,一方面是保暖,然后一方面就是防寒保暖防蚊虫,那他现在回来的时候,把这个拿起来,因为在精舍住的里面就不会那么冷,或是比较没有蚊虫,折叠好放好托鉢完了。有没有吃饭,他没讲,弄好洗好放好,这个就是一个 出家人的一般的生活。接下来他要干什么?洗足,知道吗,洗足就洗脚,为什么要洗脚?以前是赤脚的,以前佛陀时代,这些出家人是赤脚的。所以他们有时候是出去的时候要抹油,抹油防寒也可以保护脚,然后回来之后,要把他洗脚洗一洗,所以以前也是很有卫生习惯的,洗完之后,他说:

【持尼師檀,入林中,晝日坐禪。】

晝日坐禪,谁知道尼師檀是什么?打坐的布叫做尼師檀。这个是出家人,必须带出去的一个东西,打坐的布。因为古代出家人,他可能托完钵或到哪里他都得打坐,但是打坐,你不能随便地上一弄就坐,因为地上可能湿,可能有虫或是可能有各种东西,你为了你的健康方便,你就是把那个地方稍微清一清,然后把一块布铺在地上的,那块布是专门打坐用的,就叫做尼師檀。而且它是出家人必备的一个东西,出家人 出去必须要带许多东西,其中有几样是必备的,第一个就是钵,钵是吃饭的,你要是吃饭的家伙都没带,那你这个人就可能跟着饿肚子了,钵第一个。

第二个,你们有没有看过地藏王菩萨,拿了一根东西,锡杖,当然古代佛陀那个锡杖没有做那么好,其实锡杖就是一根棍子,当然棍子它还是有规定的,必须带一根锡杖,一根棍子。这根棍子干什么?打狗棒,其实打狗棒意思就是说,保护自己,有时候草丛里面躲蛇躲什么,你要走的时候,你要把它弄一弄敲一敲,因为你还赤脚,然后赶些蛇虫。还有,你在外面走,一定会遇到什么,我们说不要说老虎,遇到老虎,那你什么棒都没用。遇到一些小蛟狼,小野狗什么,这些你一定会遇到,尤其是入城中,里面常常会有野狗。其实这个赶狗赶什么,这个故事在阿含经里面也有。他说一个外道拿一个那个锡杖,他就是赶狗,有些地方崎岖不平,就像我们登山要一根登山杖一样,这一根棍子它的作用很大。这一根棍子俗称打狗棒,在中土,印度可没有说打狗棒,是非常好用的,一定要用,这一定要带,这是为了自身安全。其他还有,譬如说剔牙的东西,然后防寒的,这些都有。还有一种很重要,就是尼師檀,因为他到哪里,它都可以铺在地上,哪怕有时候,你要在外面睡觉,你也要铺在地上,打坐睡觉都可以用,这个叫做尼師檀。

那么持尼師檀、入林中,他是入林中精舍,你看他不是在精舍里面打坐,他是打完坐,回到精舍。所以他这里的精舍,其实是指什么,可能是他住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可能里面有很多出家人,都在这个区域里面。你看阿含经里面描述,这个区域里面,可能有很多不同的,一间一间的茅棚,那你可能就是住在这一间,所以他回到这个区域里面,他就回到他自己的茅棚里面去打坐。或许有可能是在森林,这一区域的森林里面打坐的,有时候人家会捐一块给僧团,专门在森林里面可以供他们修行打坐的,有时候会盖一个稍微像样的建筑物,有时候就是茅棚几间搭一搭而已。然后他说:

【入林中,晝日坐禪。時,舍利弗 從禪覺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打坐了,然后坐坐坐,可能坐多久他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坐。坐完之后,舍利弗 從禪覺,起坐了,打完坐起坐,然后詣世尊所,就到佛陀那边去,稽首禮足,退坐一面。当然就是礼足,这是印度的习俗,他右绕三扎,当然这里讲的比较简要,他会右绕三扎,然后,稽首禮足,我们的顶碰着佛陀的足,这是属于所有的礼拜里面最高档的。那么我们现在当然,你不需要跑到佛前面去,你也摸不到,所以我们现在的顶礼,都变成就是一个形式。所以你知道师父教你们,我们汉地礼佛的时候一定要感觉是(手)打开,是这样子,其实你要想像,他是捧着佛足,不是祖师的祖,你要观想是捧著佛足,这是对佛的最高礼敬。所以你拜下去的时候,为什么拳头反而会打开,你说,那师父我握着拳就好,为什么要打开?他打开是捧佛足的意思,这是最高的一种礼敬。他们在南洋,如果他不方便捧佛足,他会拉你(尊者)的手,然后用他的头顶你的手,这也是很高档的礼敬,不过这个仅次于顶礼佛足。所以他会说 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佛告舍利弗:「汝從何來?」舍利弗答言:「世尊!從林中晝日坐禪來。」】

他在白天坐禅,他说,我在林中里面坐禅,起坐以后来礼佛陀。

【佛告舍利弗:「今入何等禪住?」】

你打坐,那你是入了什么禅呢?比如说有可能说,你入四禅八定,你入了哪一个定呢?当然依舍利弗的境界,什么定他都可以入,那就是跟佛陀的一个对话,你入了什么定呢?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

他不是瞎扯,你不要你们两个对话,你请问,师兄,你入什么禅,我入无相三昧,那你这是在瞎扯。但是舍利弗他是真的境界,他入空三昧,你们可能 不清楚空三昧。

你没有听过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空、无相、无愿,这个是三种三昧,这三种三昧,师父在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有讲吗?有,这三种三昧,它可以是次第而入,也可以是每一个直接,而且这三三昧,可以配合三法印,来解说来修习也可以。

空、无相、无愿,他也可以先有空三昧,入无相三昧,再入无愿三昧,他可以这样一个次第的,也可以直接直入的,那个师父的佛陀的教示里面大概有解说,你们可以去看一看。总之他是入空三昧,但是我要讲一下,这个空三昧不是般若经的那种空,他这里的空三昧是叫做无我,所以你们要知道,阿含经里面讲的空,很多时候都是讲无我无我所,就叫做空三昧,那么无相三昧就是不取一切相。讲的白点,就是像般若经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一些相,当然阿含经也讲说,无男相、无女相,就是心平等相。

那么再来就是无愿,就是离贪瞋痴,这个叫做无愿,虽然切入角度不一样,但是他可以是次第的。由无我无我所的观察而入于无相,而入于无愿,他也可以通达缘起而无我的时候,三个直接可以达到解脱,那这个就叫做空三昧。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

其实这个境界已经非常高了,一般人没办法,这个观成了是可以直接得解脱的。这个不是重点,接下来佛陀怎么说?他说: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

佛陀说那个是叫做上座禪,意思是境界很高。

【若諸比丘欲入上座禪者,當如是 學:】

空三昧,无愿三昧,这三三昧境界很高,但是不是说你要入就入的,你想入上座禪,你要有一些先决的具备跟条件。意思就是说,你日常生活的某些观念,关键要做好,所以佛陀说,如果比丘想要跟舍利弗一样,可以到达那个上座禪的话,当要这样子学,下面说的只是日常生活的观照还有一些真正禅坐的前方便:29:13


【「(1)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當作 是思惟:】

他说,你现在进去托鉢不管是路上,不管是入城出城,你要这样子作观察,怎么观察呢?【『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 不?』」】

我今眼见色,有没有看到,你入城出城的时候,是不是看到很多东西?那你出城入城的时候,会不会东张西望,这个马车,这个人,这个什么,这间房子挺大的挺好的,这个车蛮不错的,你就这样东张西望、胡思乱想,我们一般人是不是这样子?一般人是这样子,但是你想打坐坐得好,你想未来能入上座禅,你就不能这样胡思乱想。

我今见色,你要思考,我看到东西,有没有起欲、恩愛、愛念著不?我是不是看到这个东西不错,我来买一个也行,那个不错我知道谁有,我去跟他要一下也好。就是这样,东看西望胡思乱想,这个叫做什么?忘念。

他说:【舍利弗! 比丘作如是觀時,若眼識於色有 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 堪能繫念修學。】

他意思是什么?当你进去入禅之后,如果看到东西,内心起了这一些贪染,想要,然后胡思乱想,你要马上觉察,马上正知正念,回到佛法。不要让我们这个眼见色这个心,然后随它一直跑,这个就是佛陀告诉我们的。第一个,你要 这样子。

【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 堪能繫念修學。】

你这样子才能保住你的修学,这个意思就是让我们摄心系念不要东张西望,不要看到什么爱什么,看到什么喜欢什么,这个就是第一步。

然后,【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為盡滅故, 當起增上方便,勤教令滅,彼比丘亦復如是。當起 增上勤欲方便,繫念修學。】

佛陀比喻什么?火烧眉毛,火烧头发,火烧衣服。,当你的头发衣服起火的时候,你是不是要赶快的灭火?是的,那佛陀这个在比喻什么?五欲炽盛。眼见色喜欢的时候就是起火了,眼见色很喜欢染著,这个不错,很好,那个就代表是起火了,这时候要赶快断它,赶快降伏它,这个叫做第一个方便。

所以你要入上座禪的时候,师父不是说,如果你打坐要坐得好,要尽可能保持一个相对简朴的生活。当然了,佛陀这样子讲,你说,哇,师父,这个太难了,这个境界那么高,怎么可能?是啊,我们一般人,不可能马上做得到的。但是这个方向跟这个大原则,你必须要记得要知道,如果你修行要修得好,不管是持戒修定还是慧,这个本身就是慧,你一定要把这个大方向上,怎么去实践,方向上要做好。不是做好,就是说要有这个观念,你有这个观念之后,至少你不会太离谱。什么叫做不会太离谱呢?因为我们一般人,之所以会出大问题,都是因为在这个六根对六境的时候,不晓得去节制不知道要去控制。

或许是你别人给你的教导,或许是你天生的,加上后天的教育跟教导,我们常常不懂在六根对六境的时候做一定的控制跟节制,那当你的欲望超越过了你的这个限制跟节制之后,就会产生问题。所以对于一般的听经闻法或修行人,包括师父的要求,包括你们自己的要求,不可能说马上做到这样子,但至少你要知道说,要有这个观念:我必须要节制克制住我的贪瞋痴,要克制住我六根对六境的这个欲望,这是第一步的觉照。

师父举一个例子,一般来讲,小孩子不成熟,大人我们说成熟,当然可以很多方面,但是你们小孩跟大人所谓的成熟不成熟,他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你们觉得是什么?第一步是觉照力,第二个,制控力。你要先觉照啊,要不觉照,你怎么知道这个到底是需不需要去控制?觉照力还有制控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两个。

小孩子,第一个,他觉照不够,他一般不会去问说这样可以不可以,除非你有教导他,你如果没教他,他一定随着自己本能的欲望。那动物也是这样,他一定随着自己本能的欲望,如果你在一个小孩这边放了一堆巧克力,他也没有受过一定良好的教育,他一定看到想要吃他就拿。但是今天他看到很想拿,但是如果你常常教导他,他比较有点觉照跟自制,他会想说这个到底能不能拿?那我是不是去问我的父母亲可以不可以拿,这个就已经有点自制力了。但是一般如果太小的小孩,他一定不会问你,他看到他就拿,没错吧?但是你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慢慢去教导他说,这个东西能拿不能拿,要教导他这个东西去到人家家里,要问人家的,比如说对方的家长大人,看这个能不能吃,你不能拿了就吃。但是你不去管他,不要去限制他,跟他讲,你爱吃就吃,他一定是待在那边一直吃的,所以这个就是觉照力还有自制力。

人年纪慢慢大的时候,受过教育,受过各方面的一个社会的约束什么之后,就会产生觉照力跟自制力。基本上来讲,觉照力跟自制力比较够的,一般来讲,不大会犯太大的错误,除非特殊状况,不然一般会犯罪。会造成大错误的,一般都是觉照力跟自制力非常不够的,觉照力跟自制力非常不够的,他就容易造成大错误。那这个觉照力跟自制力,可能你会说天生有的,有些人是天生,但是大部分都是后天训练的,那这个觉照力跟自制力,也是修行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跟关键。从我们的戒定慧,其实就是在告诉你一个觉照跟自制,其实就在训练你一个觉照跟自制。像你来听师父讲经说法,如果你不听没听,你怎么知道佛教对这件事情到底看法是怎么样,我是不是应该这样子做,一件事应不应该这样子做,可能有各种学说理论观点支持你该做,支持你不该做。但是如果你没有学佛,你怎么知道说,那佛陀告诉我们怎么样?

如果你们以前没听过经,也没有看过这个经,你会觉得说,师父,我开车进城,东张西望看到喜欢的就正常,你一定会这样想有什么不对吗?是啊,就一般人来讲没有错。但是如果就佛教的训练,如果你戒定慧要做好,那这个你就要慢慢去摄导去控制,我告诉你有什么不对,不是说完全不对,而是说,他只是在训练你的觉照力跟自制力。

这个图已经画了好几很多了,我们人由于无明我执,我们会无限扩大我们的想法跟欲望跟想要的东西,这个我们会常常表现出来的就是贪 瞋跟痴。一般来讲,社会的很多宗教跟伦理道德,他可能不会看到我执这么深的东西,不是可能,他看不到,除了佛教以外。但是外面的很多宗教跟一些伦理道德知识,多多少少会知道贪 瞋 痴很多宗教理论跟观念,叫你不要贪,不要瞋,也告诉你不要愚痴。但是很多宗教的愚痴跟佛教定义可能不一样,某某你觉得其他宗教在讲痴,比如说哪一方面他叫你不要愚痴?

其实某些宗教都会讲贪 瞋 痴,只是他的立足点不一样,你有没有接触过其他宗教,他怎么样定义叫痴?

答: 比如说,如果他不信主的话不听主的。

师父:对,某一些宗教可能说不信一个上帝,不信一个创造主,他认为这个就叫做愚痴。我现在不是批评其他宗教,我是说大部分宗教都会讲贪 瞋 痴,他只是可能对这个名相的定义不一样。我们佛教讲的痴是执著有我就叫做痴,无明就叫做痴,但是其他宗教可能你不信主,你没有感受主的恩德,就叫做痴。你去问看看,他们确实这样讲的,不是师父瞎扯的,我现在不是说这个对还是错,我是说很多宗教会这样,他们会讲到贪跟嗔。42:00

现在一个问题就是说,很多宗教跟很多道德理论,他也知道说我们人有这样的东西(贪嗔痴),这样的东西在很多宗教里面,他认为是必须去克制他的。因为如果你不克制他,他一定会向外无限的延伸,当他向外无限的延伸的时候,他随着他的知识跟能力,他会把他的东西扩大。那么你把它想想看说,如果两个人都是这个样子,他把他的贪嗔痴无限制的去扩大,扩大到贪嗔痴他想要的东西,然后他去带领一大群人,因为他能力够,他的知识也很厉害,他去说服一大群人跟着他。这边这个人跟他很相似,去找一大群人支持他跟着他。

记得,这个人是贪嗔痴的无限扩充,这个人也是贪嗔痴的无限扩充,所以这两个人一定是怎么样?冲突的,那这两个冲突,如果是个人还好,你们两个去打一架,看谁厉害。不然就像以前一百多年前,加拿大那个Calgary牛城,你们有没有看过那个西部的Cowboy?牛仔插一支枪,然后背对面走,算到10,转过来,两个干一架,那你们两个的事情。但是你要记得,人是无明贪嗔痴作祟的,他这个贪嗔痴那么强,他绝对不会去牺牲自己的,他会怎么样?我找一群人来打你。那你这个人他也不是笨,他也是有知识、有能力,贪嗔痴很强,他还去找一群人来跟你打。那这个问题就归咎在哪里?我们的我执造成的贪嗔痴,没有受到限制,没有受到克制,所以他我执的无限扩大,他会突破我们一般人,不要说佛教那么深的,一般人的这个觉照力跟克制力的范围,他一超过的话,那就很乱。那当然一群人对一群人,那到最后就是变战争。那如果只是个人,他可能会去抢银行,可能会去抢超商,可能会去抢你,那这个当然也是绝对不对。那这种不对说起来,他是有影响,但是实际上他影响力很小,但是这种抓到马上判,关个几年,判死刑。

但是现在问题就是社会的问题,或是世界问题在哪里?如果很多人支持这个人,认为他是对的,好像人多势众,他讲的就是对的,就会有这个问题产生。所以这问题到最后的根源,变成是说什么?实际上就是这个我执的贪瞋痴,没有受到克制跟限制,因为每个人都会想要这样子,这个会随着你的能力,你的知识扩大而扩大。所以有能力有知识的人,他如果不去克制的时候,他扩大了,他对这个社会,对这个人间,乃至这个团体,他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你会觉得说,那我们的这个贪瞋痴,你不要说马上断啊、 那现在就是说,我们的伦理道德第一步,或是佛教讲的修行第一步,是不是讲伦理道德,是不是讲戒?

戒,他并没有就叫你马上去把这个断掉,他没有,他戒的意义就是说,从佛教的教理,对我们的我执跟贪瞋痴,做一个大家自他和乐合理的一个克制。所以你们到现在知道这个(贪嗔痴)必须要克制了吧?所以很多的哲学的伦理道德观念,还有宗教的伦理道德观念,佛教的伦理道德,也都讲在克制这个东西。所以大家都知道,宗教的哲学的都知道,贪瞋痴是必须受到克制的,这个社会才会得到一定的祥和度。

那么佛陀现在这个经里面,他其实是在讲什么?讲我们对于贪瞋痴的一个克制,不是去断它,是教你做一个基本的察觉,然后克制。那你看我们这个贪瞋痴,内在表现出来之后,会透过我们的身口意去扩大,而且会在六根对六境当中去发展,所以你要克制它,它一定是从身口意。那这个身口意的认识,一定是透过什么?身口是五根对五境,意就是内在的,内心的。

第一个,从我们的六根对六境里面去克制,这个是佛教的最根本的一种节制跟克制。那么如果你能够把这个粗糙的六根六境上面这个克制好,那么接下来你才有办法去谈禅修打坐要做到多好。记得师父之前在讲定学概念的时候,禅修打坐心一境性第一步,第二步接下来要怎么样,离五欲五盖,五盖还比较深一点。五欲就是么色声香味触,那色身香味触是五根所对的嘛,眼耳鼻舌身对色身香味触,所以这个经就是叫你在克制你的五欲,就是克制你的贪瞋痴。那你克制五欲是从哪里去克制的?六根对六境的觉照跟自制上面去克制,这个经就是告诉你这个样子。

他说:【我今眼見色,頗起欲、恩愛、愛念著 不?】

这个就是眼对色 的贪,就是五欲里面的一个色欲,所以他就是叫你做这样的克制。你虽然说没办法进境界到多高,但是至少你在你的基本层面里面,你要限制他,不要超过你的能力范围。超过你的能力范围,你硬要的话,那接下来你就会去伤害别人。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讲,比如说我看到这个手表,哇, 很喜欢如果你能标准高一点就克制,师父说过,眼对色,手表我已经有了,这个东西又那么贵,虽然我买得起,但是我觉得不必要,这是第一次控制住了。

第二个人看到这个,哇, 我好喜欢,但是我想过师父说克制,不过我真的很喜欢,那我这个表也旧了,上个月买了已经一个月了,旧了,我把这个送给人,然后来买这个表。但是问题就是说,至少你知道,但是你的问题 就是说因为我赚的钱,还有我的生活都可以,所以我买这个表虽然很贵,但是没有太大问题,那这个就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跟麻烦。现在最麻烦的就是说,他不但没有自觉没有自制,而且要的东西,是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比如说这个人,他根本是流浪汉,他根本没钱,但是我问你流浪汉欲望就小吗?不一定,但是他看到这个东西以后他觉得很好很喜欢,我想要,但是我想要又没钱,我能力又没办法去负荷它,那怎么办?偷拐抢骗,那这个 社会问题就产生了。那这个人不但是自觉力不足,自己的能力又不足,那问题就很大了。所以,这个觉照力跟克制力,就是表现出一个人的成熟度。

那么进一步,修行的能力培养,也是在这个地方训练的,只是它的差别在于,佛教讲的这个自制力,是建立在缘起法性,还有建立在于我执上面的克制的,是属于一种修行,自发的,不是告诉你谁规定的。很多宗教,他讲不出一个所以然的时候,他就跟你讲什么,天授神权,或是说就是神规定的,符合他的就对,不符合他的当然就不对。那当然他有些地方,也是讲的会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个合理性,当然就不是根本的法理性。因此他如果是这样讲的时候,他没有一个很具体的规范,他就容易变成神的旨意是怎么说的由人来解释来诠释,那问题就更大。

但是佛教他这套道理,不是只有师父知道,这套道理是很多法师,很多人都知道的,所以佛教,你不能跟他瞎扯,你不能说佛说的,我们可以去怎么样,那这个问题就很大了。佛教他有一个普遍的法理,是我们都认可的,当然某些特殊的宗教骗子,假借佛教的那个就不谈,但是如果是正统佛教的,他这一套一定是共通的。他如果是宗教骗子骗财骗色他一定是否定这一套的,用一些歪理来跟你讲什么,那些就是附佛外道。如果是正统的佛教,他一定跟你讲这一套的,一定跟你讲这种自制之法的。所以这个就是佛教,在六根对六境上,为什么要这样子做的一个道理。

问:师父能不能解释一下,當勤欲方便?

师父:當勤欲方便就是精进, 勤,就是要精进要努力,欲就是善法欲,就是你要想要这样子去做,想要去熄灭我们的眼对色的这种贪欲,欲有五欲,这个叫做五欲。还有一种善法欲,就是想要去修行的这种欲,是善法欲,善法欲是必须要有的。


(2)若比丘觀察時,若於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 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 彼比丘願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是 名比丘於行、住、坐、臥淨除乞食,是故此經名清 淨乞食住。」(雜236)

意思就是说,你出去乞食的时候要清静乞食,所谓的清静乞食,就是六根对六境的时候起了贪瞋痴,要赶快明白清除。勤欲方便,赶快降伏它,你要回来的道路上,不管入城,道路上看到的东西,如果有起贪瞋痴,一定要想办法去降伏它,达到内心对这些不起贪瞋痴的时候,这个就叫做清静乞食。

从上座禅讲到这里,第一个,你持戒的时候,这个叫做根律仪;打坐的时候,这个叫做前方便,慧学就是你现在知道的必须这样做这个叫做慧,这个都是戒定慧所必须要有的。

根律仪,我们前面是在讲(一)、道在日用中,所以你就知道,道在日用中的日用是指什么?六根对六境的随时省思跟观察,有没有贪瞋痴在里面,这个叫做道在日用生活中。57:20


(二) 根律儀

• 縈髮目揵連白佛言:「復有法修習多修習,令三 妙行滿足不?」佛告目揵連:「有六觸入處律儀, 修習多修習,令三妙行滿足。」縈髮目揵連白佛 言:「云何六觸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令三妙 行滿足?」佛告目揵連:「若眼見適意、可愛念、 能長養欲樂、令人緣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 不讚歎、不緣、不著、不住;若眼見不適意、不 可愛念、順於苦覺之色,諸比丘見已,不畏、不 惡、不嫌、不恚。於彼好色,起眼見已,永不緣 著;不好色,起眼見已,永不緣著;內心安住不 動,善修解脫,心不懈勌。耳、鼻、舌、身、意 識法亦復如是。如是於六觸入修習多修習,滿足 三妙行。(雜281)

第二个,我们来谈根律仪,这个根就是六根,律仪就是合乎道德规范的,其实这个根律仪讲的就是持戒。持戒还是在六根对六境里面的,产生认识的时候去克制它,你就不容易犯戒,我们很容易犯戒。因为刚刚讲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觉照力,还有自制力不足,有时候是知道做不到,这个是觉照到,自制力控制不了,有时候甚至是没有觉照到,那这个是连觉照力都没有。那现在我们在根律仪就是,你不但能觉照,而且能够去克制,那就是修行程度好坏的一种表现。我们看一下:

【縈髮目揵連白佛言:】

这个縈髮目揵連,索发是把头发绑起来,所以这个是一个外道,不是佛弟子目揵連。你们不要怀疑,古代叫做阿难陀,叫目揵連的一大堆,因为这个在印度,都是这样的取名字,所以有时候会特别讲说他是什么。比如说迦叶,外道有三迦叶,三个兄弟都是外道有名的宗教师,所以你要知道,不要以为看到这个,就一定是指佛陀的那个,你看所以他特别说:

【縈髮目揵連白佛言:「復有法修習多修習,令三 妙行滿足不?」】

这个上面有很多经文,下面也有,这是中间比较有关根律仪的一段,他问说,有没有什么法可以修习多修行,令三妙行满足?他说有没有这样子的,就是说这三妙行是指什么,身口意,有没有什么东西,多修一修多行一行,可以让身口意比较不会犯错?

【佛告目揵連:「有六觸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令三妙行滿足。」】

所以佛陀说什么,我们佛教不是常讲吗,往昔所造诸恶业,皆有无始贪瞋痴,贪瞋痴就是我痴从身语意之所生。刚刚师父画了一个图,身口意会造作犯错,就是在哪里做的不足?在根律仪上做的不足,就是戒律或是根律仪上 不足,就是你的觉造力,还有自制力不足,所以你的身口意常犯错。所以这个佛陀就告诉你,你的身口意要做得好,那么你要在六根对六境上面去下点功夫。然后他说:

【縈髮目揵連白佛 言:「云何六觸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令三妙 行滿足?」佛告目揵連:「若眼見適意、可愛念、 能長養欲樂、令人緣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 不讚歎、不緣、不著、不住; 若眼見不適意、不 可愛念、順於苦覺之色,諸比丘見已,不畏、不 惡、不嫌、不恚。於彼好色,起眼見已,永不緣 著;不好色,起眼見已,永不緣著;內心安住不 動,善修解脫,心不懈勌。耳、鼻、舌、身、意 識法亦復如是。如是於六觸入修習多修習,滿足 三妙行。(雜281)】

这整句是什么,其实还是前面讲的意思是一样,我们先看这里:佛告目揵連,若眼見適意、合意的,喜欢的,顺于你的胃口的,然后,可爱念的,你会看了之后心心念念的,回去还会不忘的,去回想的。今天逛街看到一件衣服,觉得非常喜欢,觉得不错但是可能没有动力马上去买,结果回去之后,吃饭也想,睡觉也想,洗澡也想,心心念念,这个叫做什么?可爱念。然后能长养欲乐,然后你开始去想像,我穿了这件衣服,后天去参加party的时候,万人瞩目,万人景仰。【能長養欲樂、令人緣著之色,】就是会染着它。

刚刚师父跟同学讨论,有人来问师父,每个人,他会喜欢的东西不一样。比如说有些人会喜欢LV包包,但是很多男 众 大部分看到LV包包可能没有感觉,老实说,师父也不知道LV是什么,只是常听人家讲而已,你拿来给我看,除非上面有一个mark写LV,不然我也不知道那个叫LV,我也以为是买菜用的。所以你不要把LV包包,放在师父的柜子,我也以为是买菜用的。那么问题是说,他没有感觉,并不等于他不喜欢,因为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

男众可能他看到这个LV他没有感觉,所以当女众在看的时候,他会觉得很无聊,那个有什么好喜欢的,但是等他经过一个3C的店,什么卖手机卖什么那些,他经过一个3C的店,他就喜欢去东看西看,明明自己有手机还会去看,看哪一个手机最近刚出来的,那个通话照相各方面什么什么。但是女众可能会觉得说,这个有什么好看的,手机不就是拿来通通话拍拍照吗?所以每个人喜欢的会不一样,你不要以为他不喜欢这个,就以为他没有贪瞋痴,不是,他看到他喜欢的,可能那就不一样了。所以说我们的烦恼贪瞋痴其实都还在每个人的表现不太一样而已,但是方向上是大同小异的,所以你看他说:

【佛告目揵連:「若眼見適意、可愛念、 能長養欲樂、令人緣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喜、 不讚歎、不緣、不著、不住;】

所以说,如果你看到这样的东西,你要不喜不赞叹,不要一直想去看,然后不緣、不著、不住;不染着它,住,这个住跟《金刚经》讲的,因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其实这里的住,在梵文跟巴利里面都是Stand,记得吗?站立在上面的意思,其实可以翻成取著,或是取,拿东西那个取,爱取有的那个取,都可以同样的意思。都可以不住,就是不取它,这个就是在六根上,第一个,看到喜欢的,不要去染著,不要去思考,不要过多的再去猜想,接下来就是说:

【若眼見不適意、】

若眼见不适意的,这个不是你喜欢的,你可能对这个东西,甚至有点讨厌。

【不 可愛念、順於苦覺之色,】

顺于苦觉的,就是你不喜欢的,

【諸比丘見已,不畏、不 惡、不嫌、不恚。】

比丘见已,就是不要去憎恶,它不要去嫌弃它,不要对它起瞋恚心。

【於彼好色,起眼見已,永不緣 著;不好色,】

不好色,这个不好色可能个人的,你喜欢不喜欢的而已,你不喜欢的。

【起眼見已,永不緣著;】

这个缘著,不管是你喜欢的不喜欢的只要你起贪的,你起瞋的,都叫做缘着,就是看到它,沾染上的,这沾染上的,你讨厌也是沾染上的,你喜欢也是沾染上的。我们人都是这样,讨厌的东西那也是一种烦恼喜欢的东西,你沾染上,一直喜欢它,也是一种烦恼,你讨厌它,每次想到它,就一肚子火,也是一种烦恼,这个就叫做染,就是缘着,所以他说,这个永不起缘着。

內心安住不 動,善修解脫,心不懈勌。耳、鼻、舌、身、意 識法亦復如是。如是於六觸入修習多修習,滿足 三妙行。(雜281)】

所以现在你们知道,如果你的身口意要做得好,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就是身语意会造作不好的,那么你现在要从身语意,上面去着手的第一步,就是六根对六境上面去起观照跟起觉照这样的话,你就可以相对来讲,保持你的身口意不犯太严重的错误,这个是这里所讲的根律仪。师父说过,这个持戒第一步,持戒就是身口意不犯,身口意不犯,其实就是从六根对六境里面去下手。

那现在我们就问一件事情,那这里我们本来是讲,喜欢的会起贪,不喜欢的会起瞋。但是实际上一般来讲,还会有不苦不乐的会起什么?痴。但这里,为什么没有谈不苦不乐呢?因为就戒律来讲,就根律儀的戒律来讲,主要是让你不犯。所以就根律儀来讲的话,你不做善你也没有错,那当然从佛教的乐于助人来讲,当然比较不好,但从你的毁犯跟道德理念来讲的话,你不做善你并没有错,但是你去做坏那就是不对。所以五戒里面,他比较重于什么?比较重身口,而且这个身口是比较重于不做坏事,至于你要不要做好事,那至少你把身口要求不要做坏事往上再去提升。

但我们讲戒的根律儀,他重点在于不犯过失,所以不犯过失相对来讲是第一步,也是稍微简单一点,那当然如果从菩萨的的律仪来讲那还有饶益有情。我们《成佛之道》有讲什么菩萨三聚净戒,第一个,摄律仪戒,摄律仪戒就是这里的律仪,那律仪就是善跟不善,律仪没有所谓的中性。当然那个阿毗达摩,俱舍论里面,我们另外再谈,在阿含经里面的律仪,就是善跟不善,不善的就叫不律仪,善的符合规范道德的,就叫律仪,这个是就可以算是善的。如果是菩萨的三聚净戒,除了摄律仪戒是道德规范以外,还有摄善法戒。所以如果是菩萨来讲,你不帮助别人,那就是过失,但是如果从解脱或是一般的道德利益来讲,你不帮助别人,你不能说他错,但是如果他去偷人家的东西,那就是错。

三聚净戒里面还有饶有情戒,就是说只要对众生有利益的,利益不只是世间利益,还有出世间利益,你不去帮助他就不对,那这是菩萨道比较高的(要求)。这是根律仪,至少这个律仪要做好。

(三) 修根要求(讲义P217) 1、見以見為量

• 佛告摩羅迦舅(Mālukya):「善哉!善哉!摩羅迦 舅!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 以識為量。」而說偈言:

「若汝非於彼, 彼亦復非此, 亦非兩中間, 是則為苦邊。」

摩羅迦舅白佛言:「已知。世尊!已知。善逝!」佛告摩羅迦舅:「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 解其義?」爾時,摩羅迦舅說偈白佛言:

若眼已見色,而失於正念,則於所見色,而取愛念相。

取愛樂相者,心則常繫著,起於種種愛,無量色集生。

貪欲恚害覺,令其心退減,長養於眾苦,永離於涅槃。

見色不取相,其心隨正念,不染惡心愛,亦不生繫著。

不起於諸愛,無量色集生,貪欲恚害覺,不能壞其心。

小長養眾苦,漸次近涅槃,日種尊所說,離愛般涅槃。

若耳聞諸聲,心失於正念,而取諸聲相,執持而不捨。

鼻香舌甞味,身觸意念法,忘失於正念,取相亦復然。

其心生愛樂,繫著堅固住,起種種諸愛,無量法集生。

貪欲恚害覺,退滅壞其心,長養眾苦聚,永離於涅槃。

不染於諸法,正智正念住,其心不染污,亦復不樂著。

不起於諸愛,無量法集生,貪瞋恚害覺,不退減其心。

眾苦隨損滅,漸近般涅槃,愛盡般涅槃,世尊之所說。

是名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佛告摩羅迦舅:「汝真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如汝所說偈:

「若眼見眾色, 忘失於正念, 則於所見色, 而取愛念相。」(雜312)


这里的修根要求,其实是根对境产生的识,是有取识,我们把这种有取的执著,把它慢慢慢慢降低,这个叫做什么?修根,而不是本来你的眼睛近视,然后去开刀之后,把你的眼根弄得比较好,以前是近视,现在弄得没近视,而且可以看得比较远,不是这样子。所以佛教里面修根,他不是真的在根上着手,他是在讲根对境产生的认识上面去下手,在印度佛教一直都是这个样子,我们来看,修根要求第一个:

1、见以见为量

【佛告摩羅迦舅(Mālukya):】

这个摩罗迦舅,他的巴利是Mālukya,所以他不是摩罗迦的舅舅,这个舅是那个ya,那个ka是气音,他不是ka,Mālukya,所以你就会知道说,印度人为什么讲话是讲这样子,Mālukya,他是摩罗迦舅。

【佛告摩羅迦舅(Mālukya):「善哉!善哉!摩羅迦 舅!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 以識為量。」】

这句在讲什么,他说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然后

【而說偈言:「若汝非於彼, 彼亦復非此,亦非兩中間, 是則為苦邊。」】

老实说这个如果没有讲下面的,你猜一千次,你也猜不出来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彼,什么是汝,什么是中间,但是不用担心,你接下来看,就知道他是在讲什么。

【 摩羅迦舅白佛言:「已知。世尊!已知。善逝!」佛告摩羅迦舅:「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 解其義?」爾時,摩羅迦舅說偈白佛言: 】

他说他知道了。佛陀说,我讲得这么简单,这个叫略说,那么你是怎么广解其意?就是你是怎么解释这个偈诵的,你怎么理解?他说其实这个你看起来很痛苦,不顺意,但是你理解起来其实很轻松。

他说,【若眼已見色,而失於正念,則於所見色,而取愛念相。】

这不用解释了吧,所以师父说不用担心的很清楚

【取愛樂相者,心則常繫著,起於種種愛,無量色集生。】

这个应该也不用解说吧,如果你爱念的话,心就常常系着,起种种爱,無量色集生。你的内心会一直引生,会一直起那个念头。

【貪欲恚害覺,】,贪瞋痴嘛。

【令其心减退,长养于众苦,永离于涅槃。】

这个心可能就是正见的心,或是向以解脱的心,如果你这个样子,那么就是貪欲恚害覺。因为贪瞋痴,不只是只有贪而已,那当然你起瞋也是一样,道理是一样的。

貪欲恚害覺,令其心减退,长养于众苦,永离于涅槃。】

上面这个是一句,总之,如果你眼见色 失正念 起爱念,那么就永离于涅槃,你跟涅槃的路那就背道而驰。接下来:

【见色不取相,其心随正念,不染恶心爱,亦不生系着。不取于诸爱,无量色即生,贪欲称溃绝,不能坏其心。】

相反的,如果你做的上面是相反的,你见色不取色相心随正念,那就是不取贪染,不取诸爱,那么就不会有无量色集生。这个不取诸爱,就不会有无量色集生,这个是偈诵,貪欲恚害覺,就不能坏其心。

小長養眾苦】,这个小就是少,就是不会那么强烈去长养众苦,然后会慢慢慢慢减低。

就会【漸次近涅槃,日種尊所說,離愛般涅槃。

什么叫日種尊所說?这里应该是世尊所说,不过这个可以再查一下,师父没有特别注意去查,但是他应该是讲世尊的意思,因为日種尊,他应该是世尊的意思,这个日種 应该是世间的世界的世尊,应该是这样的,但你们有空可以去查一查,然后,離愛般涅槃。

一样,前面讲色,这是【若耳闻诸声,心失於正念,而取諸聲相,執持而不捨。鼻香舌甞味,身觸意念法,忘失於正念,取相亦復然。】

这个偈诵很容易了解,因为它就是很白话,就是这样子讲。

【取相亦复然】,就是说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会取相取着的,就是同样的道理。

【其心生愛樂,繫著堅固住,起種種諸愛,無量法集生。貪欲恚害覺,退滅壞其心,長養眾苦聚,永離於涅槃。】

一样,第一句是讲眼对色,接下来是讲其他的五根对五境,接下来这个就是讲五根对五境的一个问题。

接下来,【不染於諸法,正智正念住,其心不染污,亦復不樂著。不起於諸愛,無量法集生,貪瞋恚害覺,不退減其心。眾苦隨損滅,漸近般涅槃,愛盡般涅槃,世尊之所說。】

所以刚刚那个应该是世尊没错。

【是名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佛告摩羅迦舅:「汝,真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如汝所說偈:「若眼見眾色, 忘失於正念,則於所見色, 而取愛念相。」】

这 整个的偈诵讲到这里,应该大概了解它的内容是什么了吧?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偈诵你能不能理解没关系,反正他就知道你在后面要讲什么。

前面【 善哉!善哉!摩羅迦 舅!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覺以覺為量,識 以識為量。】

这一个是什么意思后面都解释了,那现在佛陀讲,【善哉!摩羅迦 舅!見以見為量,聞以聞為量覺以覺為量,識 以識為量。】 那他这个是什么意思?谁要稍微做一点解释?看看这个,见以见为量这个跟后面有绝对关系的,不能说佛陀讲后面讲的跟前面没关系。因为我们这个标题叫做见以见为量,而且叫做修根要求,但是佛陀说修根要求,第一个就是要见以见为量。

答:弟子的理解,五根对五境的时候,对每一个境它是否有沾染。

师父:沾染,这样就对了,他说见以见为量,看到的就是看到,不要再加第二个东西下去。听到就是听到,不管它是好的是不好的很刺耳,小孩子在叫,听到的就是听到的。看到一件衣服,你不是没看到,你是有看到的。所以不管是佛陀还是阿罗汉,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有用的,不是没用,他是有闻到、有看到,但是看到就是仅止于看到顺意的、不顺意的,不苦不乐的,你不要再加另外一个东西下去。加什么东西下去?沾染、贪嗔痴嘛,这个叫做见以见为量。这个就是修根的第一个要求,就看你们能不能平时的训练以见以见为量,看到了就看到了。你今天剪头发了,今天衣服穿的不错,还是说很讨厌,衣服有够难看,就是六根对六境看到了,这样就好了。但是如果说有一个人对你是有意见的,他看到你今天剪头发了,看到你今天穿那个什么衣服乱七八糟的,以为自己很漂亮,这个叫做什么?不以见为量,看到了会加上其他的贪嗔痴我见的一些观念在里面。那么现在我们要求说,不管你喜不喜欢,看到的就是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这个就是第一步要求。

问:那能理解跟上午所说的那个妄分别,就是说,当我们看到或是听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就有点像应作如是观的这个,他就是这个样子,然后不要在这个基础上再有一个妄想的一个分别?

师父:对,当然我们没办法马上断,但至少你要有这样子的一个警觉跟要求,这个叫做见以见为量。那个还有【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就是第一步修根的要求。所以你们现在也知道说,那现在修根怎么要求?你不一定能够马上做到这样,但至少你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我们是朝这个方向去做的。那么慢慢训练,久了之后就好一点就会好一点。而且师父刚刚讲了一大堆,就是说如果你这样子做,你这样子训练,事实上是在训练你的觉照力以及自制力。因为第一个,你如果你没有见为见为量,就是你到底有没有看到,你真的搞不清楚,这个就是没有觉照力。但是你看到了, 会加上贪嗔痴的干扰在里面,然后就会无限的去遐想,不喜欢的、喜欢的,这样子,那就是没有觉照力,没有自制力。但是现在我们,知道这个样子的时候,在刚开始要发展出后面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东西的时候,就先把它掐住在这里,后面的东西就不会产生了,这个就是我们那个自制力的训练跟表现。那么你们现在就是说,师父这样讲你知道了,在你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就可以依这个方向去觉照去训练。

再来,因为你平时要这样训练,师父也知道不容易,所以会有很多辅助的一些训练跟要求,比如不断的听经闻法,因为不断听经闻法,这个种子才会熏习才会训练。我跟你讲,这个熏习的听经闻法,不要小看它的力量,比如说你今天来听师父讲课,觉得很有道理,听听听,现在很有道理慢慢知识上,已经建立了一点正见出来了,结果你因为有事情,搬到别的地方去了。那么由于工作很忙,你也没有办法在网络上继续听课,然后你也没有听其他师父讲课,都没有,你就开始忙你的事情了。然后你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很多人,会灌输你世间一些莫名其妙的观念,我说莫名其妙,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莫名其妙。比如说会告诉你,你这个人要赚钱,第一个要自大,要有自我信心,你要认为自己很厉害,让大家知道你很厉害,这样你才能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就会一直灌输你这些很奇奇怪怪的东西。然后师父现在教你的东西,会慢慢慢慢被这些其他东西熏习的给淹没了,到最后你的观念就会随着那些去跑,那么为了要保证你不会这样子,那第一个你要不断的听经闻法,因为这个熏习力才会强。

我跟你讲,在唯识学里面,唯识讲种子熏习有情境的,什么情境呢,你在网络上听课,跟你现场听课那是不一样的,因为网络上跟这里的情境是完全不同。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到寺院里面心已经清凉了一半?你在网络上上课不是不行也可以,但是那是不得已,因为你在网络上上课的时候呢,你只看到师父跟前面的一点点。你的情境是家里,所以第一个你不会那么专心,你会分心,第二个,给你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在唯识里面讲的都是一种熏习,叫名言熏习,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人都知道,打坐的人,你自己在家里打坐,以及你来寺院里面打坐,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这个情境创造出来的,寺院是让你能够有殷重心、尊重感、摄受力,尤其是同参道友,师父,整个寺院的情境,那是让你系心作用的。但是你在家里打坐的情境是完全不一样,你是容易放松,容易懈怠不容易坚持,所以这种熏习的情境就不一样。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师父一直不断的强调,在卡加利的同学,你要是能力因缘可以,尽量过来听经,那是给你的熏习,是比你在家里是强好几倍的,这是种子的熏习强弱。你回去家里之后,还是要不断的听经闻法,你不要说我知道,听经闻法不是说我知道或我听过,而是说不断的熏习,这是其中一个。

另外,在日常生活里面,你就要不断的做这种以見以見為量的训练,还有,为了怕你懈怠,你必须要有宗教行为的训练,因为宗教行为的训练是有强迫性的规定性的,常恒性的,什么叫做宗教行为的训练呢?宗教行为包括很多,比如说做早课或在家里,诵经拜佛礼佛,哪怕持咒,其实都是同样的一种宗教行为的训练。因为这种是有规范有固定的,可以让你养成习惯的,其实这个多多少少都有熏习训练的作用,这几个都要做,再加上如果你能打坐那当然是更好。那这些 长久的熏习,你的知见观念就会越来越强,不会说,哪一天碰到什么情境的时候反应不过来,或不知道怎么反应。相对来讲,我说相对不是说绝对,尤其是杂阿含,不大强调宗教行为,也不大强调宗教仪式,大乘经相对来讲相对不是说绝对,比较重更多的宗教行为跟宗教仪式,其实这里面是有一个关键跟差别。

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就是说,阿含经事实上,他是相对来讲理性,而且他很多是佛陀的出家弟子,所以相对来讲他很理性的。那佛陀的这些出家弟子,相对来讲根机是很高的,所以对于宗教行为跟宗教仪式,可能对他们来讲,影响没有那么大,这是第一个。大乘经典,由于他普渡一切众生,这普渡一切众生里面就是很多根机不是那么好的人,所以他必须要由宗教行为跟宗教仪式,来摄受这些根机不是那么好的人。所以相对来讲会有更多的宗教行为跟仪轨在里面。

那么,既然是这个样子,那你对于这些宗教行为跟仪轨,你要怎么一个正确的持平的去看待?因为现在对宗教仪式跟宗教仪轨还有宗教行为,很多都有错误的看法,都会成为两种极端。第一种极端是认为不必要,因为根机很高,所以不必要;另外一种,那又是另外一种极端,把宗教行为,宗教仪轨宗教仪式,无限的扩大它的效用,所以这就是两种极端。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的去看待呢?第一个,中道而行。我们第一个要认清楚,不管你理性还不理性,我们根机都没那么高,我们都是初学者,我们都是大乘佛教要普度的那一种,一般的很初期的众生,所以或多或少我们都需要有宗教仪轨跟宗教行为。宗教仪式才可以安定我们的心,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宗教仪轨,宗教行为 宗教这些东西可以栽培信念,但是不要无限的去扩大 它的效用。因为它是辅助,我们最终根本要修行的根本还是戒定慧,不要把宗教仪轨的效用提升无限扩大到超越了戒定慧,认为我这样做一做,烦恼就罪灭河沙,不要有这样子一种错误的观念,到最后,不听经 不闻法,不修戒定慧,只做宗教仪轨而已,那问题就会很大了。那就是本末倒置,所以我们要正确的去看待它。

某某,你很用功,宗教行为做得不错,值得赞叹,但是,你最近几年来,听阿含经听一听,做宗教行为是不是更明白更了解它的意义在哪里,会更清楚吗?跟以前做的可能观念上就不大一样。所以同样是礼佛拜佛,很多人来寺院礼而拜佛就是求佛保佑,但是你知道佛教的戒定慧,以及师父刚才讲的那些道理之后,你礼佛拜佛会有另外不同的想法跟思维还有提升在里面。

问:师父,那个觉以觉为量,这个觉是觉知的意思吗?

师父:觉知到。(问:那个識 以識為量的呢?)这个识可以说是意识认识到,就是认识到。见以见为量,看到,所以我们常讲的见闻觉知;知就是识,这是统括我们一般的认识,所以一般就是说,你见识到了看到了就这样,不要再加其他的贪瞋痴的在里面。

问:量在这里面是表达一个就够了,够的意思,见以见为量,就是你看到就够了,不要再往深里去想?

师父:对,看到就是到这里,看到知道,顺意不顺意、可乐可爱,就是这样就好了,不要再加后面的贪瞋痴进去了,就是到这里为止。

问:我就想再问一下,这一句说,【亦非两中间,是则为苦边】,它这个亦非两中间,是要强调什么吗,它是要强调一些错误的观点,或者是提醒一些什么

师父:说实在这个偈诵不容易真正的一字一句去理解,但是问题是,你如果从后面这些,你大概可能知道它是在指什么,那你可以回去研究研究,再找师父来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那这个【是则为苦边】,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若汝非於彼,  彼亦復非此】,这个可以去稍微了解一下。

2 、一一住

爾時,尊者鹿紐(Migajāla)來詣佛所,稽首禮足, 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有第二住, 有一一住。彼云何第二住?云何一一住?」佛告鹿 紐:「若眼識、色,可愛、樂、念、可意,長養於 欲;彼比丘見已,喜樂、讚歎、繫著住,愛樂、讚 歎、繫著住已,心轉歡喜,歡喜已深樂,深樂已貪 愛,貪愛已阨礙(繫縛)。歡喜、深樂、貪愛、阨礙者, 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 有如是像類比丘,正使空閑獨處,猶名第二住。所 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 佛如來說第二住。

第二住: sadutiya-vihārī (共住);

一一住: eka-vihārī( 獨住)

「若有比丘,於可愛、樂、念、可意, 長養於欲色;彼比丘見已不喜樂、不讚歎、 不繫著住,不喜樂、不讚歎、不繫著住已, 不歡喜,不歡喜故不深樂,不深樂故不貪 愛,不貪愛故不阨礙。不歡喜、深樂、貪 愛、阨礙者,是名為一一住。耳、鼻、舌、 身、意亦如是說。鹿紐!如是像類比丘, 正使處於高樓重閣,猶是一一住者。所以 者何?貪愛已盡、已知故,貪愛已盡、已 知者,諸佛如來說名一一住。」(雜309)


【爾時,尊者鹿紐(Migajāla)來詣佛所,】

Migajāla,鹿牛,Miga就是鹿的意思,jāla其实是网,抓鱼的或是抓蝴蝶的那个网,鹿紐就是鹿网,但是它这个网字,有点像栏杆的意思。它是什么意思呢,它其实就是说一个地方把它围起来,然后里面关鹿 。那这个人为什么叫鹿紐呢?很多时候古代都是用他的工作或说他的地区来叫他的名字,但事实上他是这样叫可能不知道。但是经典上后来所知道就是说,这个人他可能就是这个工作,所以你看阿含经里面是很多这一类的工作,比如说什么刀尸聚落,剃头的,磨刀的,都是这样子叫法,我们要知道这么一回事。

他说:【尊者鹿紐(Migajāla)來詣佛所,稽首禮足, 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有第二住, 有一一住。彼云何第二住?云何一一住?」】

说实在,古代的祖师他要翻译真的也是不太容易去翻,但是他已经尽他的能力去翻了,翻了之后,如果你不去查其他资料(也不明白什么意思)。

你看,什么叫一一住?一一住,可能依个一个住在一起,他的住可能是坐在一起,比如说坐车,一边有两个位置你们两个坐在一起,叫做一一住,我们等一下看他是什么意思,还有第二住,第二住是什么东西。

彼云何第二住?云何一一住?」佛告鹿 紐:「若眼識、色,可愛、樂、念、可意,長養於 欲;彼比丘見已,喜樂、讚歎、繫著住,愛樂、讚 歎、繫著住已,心轉歡喜,歡喜已深樂,深樂已貪 愛,貪愛已阨礙(繫縛)。】

阨礙就是繫縛的意思。

然后,【歡喜、深樂、貪愛、阨礙者, 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 有如是像類比丘,正使空閑獨處,猶名第二住。所 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 佛如來說第二住。】

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住叫做sadutiya-vihārī (共住),vihārī 就是住,你们看后面这个vihārī是住,动词。那你们想到一个叫什么,Vihara,Vihara是什么?精舍是住的地方是名词,所以名词是住的地方,叫做Vihara,那这个vihārī是动词是住。然后它这个Satudhya有二第二的意思,但它也可以有共的意思,意思就是一起,有共的意思。

然后 什么叫一一住?eka-vihārī( 獨住),Eka,独一的,看到这个Eka,想到什么?有没有一个字,你们常常会想到念到看到独觉,Pratyeka,独一独一,Pratyeka就是独觉,独一,这个叫做Eka vihārī,叫做独住,所以这句话就是说尊者白佛言:

【「世尊!如世尊說,有第二住, 有一一住。】

世尊说有共住,然后有独住,什么叫做共住,什么叫做独住?佛告鹿 紐:如果你看到东西它是可爱可乐的,而且长养于欲,可爱可乐,然后系著、执着,然后产生种种的这种爱系,这个就叫做共住。那为什么叫做共住呢?跟刚刚那个一样,有第二(步)的想法,跟烦恼贪嗔痴相应的,这个叫做共住,然后佛陀又讲了一句:【鹿紐! 有如是像類比丘,】如果是这一类,就算是在空闲处,犹名第二住。

【所 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 佛如來說第二住。】

他说第一类,你看到东西染着不舍,并不是见以见为量,它已经增加后面的(贪嗔痴),所以有第二个东西进来了,这个叫做一起共住,或叫做第二住。那么什么叫做独住,或是一住或是独住?就刚刚讲的,见以见为量就叫做独住。

第二句他又说,还有一种人他是喜欢在空闲处独处,就是有一种人喜欢常常去外面东看西看,然后产生染著,当然这个也是共住。另外一种,属于现在的宅男宅女型的,所以独住,就是说自己不喜欢太多party,喜欢比较清净。但是有时候会走入另一种极端,他就是孤僻,不想跟人家在一起。你独处没问题,但是他关键点说,你独处的时候,爱欲不断不灭,而且不知道诸佛如来说,也是第二住。

因为宅男宅女他空闲的时候,他不是在想佛法,他在干什么?他可能在看电影,可能在上网,可能在搞东搞西的,那还是爱念不舍啊。所以我们话讲回来,那你说师父,那到底是要嘈杂的还是要比较空闲一点?是这样子的,他的重点在于你能不能见以见为量,你能不能不要有第二住,关键点在于那个地方。但是对一般人来讲,师父说过,还是避免太嘈杂的环境,因为一般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所以还是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会好一点。但是也必须 意识到,不要变成自己喜欢在空闲处住,这样子的话,如果你不是跟佛法的正知正见相应的还是有问题。因为现在有一些人尤其是居士们修行,或是出家也是一样,他虽然不喜欢嘈杂,但是他很孤僻,就是喜欢自己独处,美其言叫做闭关。

师父讲个师父亲自见过的笑话,以前我碰到一个同参道友,问他说尊者,你现在哪里?他说我在哪里哪里,台湾的阳明山上闭关住茅棚。哇 !我说闭关住茅棚,听起来这是多有修行。他说师兄有空来坐一坐看一看,你茅棚我也没什么好去的,他说没关系来走一走,虽然叫茅棚也还可以。我去到那边一看,哇!这个叫茅棚,这个叫别墅都还嫌太小,但是美其名都叫茅棚,那么舒适豪华的地方。可能他家境本来就不错,所以就用一个别墅当茅棚,而且他孤僻,也不像跟人家往来,但是这个不等于叫做有修行。所以大家要了解,嘈杂的环境对于修行不利,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变成孤僻,这样子对修行也是会有影响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没有必要的应酬不要去,但是修行的地方,跟同参道友要常常相处,互相勉励,因为这个你才能学到东西。佛陀本来也是头陀行的,他自己一个人,但是在他证悟成佛之后,建立僧团,佛陀都希望修行人住僧团,不希望你自己偷偷到处乱跑。所以大迦叶是属于独觉的头陀根性的,其实佛陀也告诉他说,你 尽可能初一十五都要回来僧团,虽然对大迦叶可能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佛陀是说,你这样子的话,也可以帮这些师兄弟,也可以度这些师兄弟,那大家住僧团,也可以共进共勉,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阿含经讲要-第110讲


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接续的上个礼拜上个礼拜讲到,六根对六境的一一住,一一住叫独住一一住是独住,然后第二住叫共住,那么一一住的独住意思就是说心不攀缘,这叫一一住,叫独住,心不攀缘不只说你自己喜欢独处而已,有时候 虽然身独处,但是心却很多攀缘,那这样也不叫做独住我们上个礼拜看过这个经文,但是后面还有没有看完,我们来看一下他说,【尊者鹿紐(Migajāla),jāla,就是他是把那个鹿围起来的那个网子,他的名字可能家里养鹿的,所以叫鹿紐,【稽首禮足, 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有第二住, 有一一住。】什么叫第二住,什么叫一一住呢?

【佛告鹿 紐:「若眼識、色,】意思就是说,眼跟对色产生眼识,【可愛、樂、念、可意,長養於 欲;彼比丘見已,喜樂、讚歎、繫著住,愛樂、讚 歎、繫著住已,心轉歡喜,歡喜已深樂,深樂已貪 愛,貪愛已阨礙(繫縛)。歡喜、深樂、貪愛、阨礙者, 是名第二住。】第二住叫共住,你跟什么共住,跟贪染跟爱念共住就叫做什么,第二住,意思就是说,当你眼见色产生眼识然后这个眼识会去执取,你所见到的这个,识然后增长贪染贪念那么痴也是,瞋也是一样,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叫做什么,就叫做第二住,就是共住,因为你不是简单的看到东西而已,你有贪染跟贪染共在里面一起在里面,那个就叫做共住,那么,【所 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 佛如來說第二住。】就叫做共住,这里第二住叫做共住,那什么叫做一一住呢,【「若有比丘,於可愛、樂、念、可意, 長養於欲色;彼比丘見已不喜樂、不讚歎、 不繫著住不喜樂、不讚歎、不繫著住已,不歡喜,不歡喜故不深樂不深樂故不貪 愛,不貪愛故不阨礙。不歡喜、深樂、貪 愛、阨礙者,是名為一一住。】这样才叫做独住,意思说,当你 眼见色看到你喜欢的东西,但是你能马上警觉到,把这个喜欢的贪染不要让它持续的延伸扩大,如果你能这样住的话,就叫做独住,或叫做一一住,为什么叫做独住呢,因为你不跟贪瞋痴所共,你只是见到看到喜欢知道这喜欢的,这是好的这不错的,就这样就好了,不要进一步起贪染,这个就叫做独住,这样了解他的意思吗,【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 有如是像類比丘,】,他说这样一类的比丘,【正使處於高樓重閣, 】,如是相类比丘是什么,像这样的比丘,【正使處於高樓重閣,猶是一一住者。所以 者何?貪愛已盡、已知故,貪愛已盡、已 知者,諸佛如來說名一一住。」】

他说如果是这 类的比丘,这种比丘,哪怕他是住在什么,豪宅里面,他也叫做什么,独住,一一住,因为这种比丘或这种人,他住在豪宅里面,他不会对,豪宅的任何华丽华贵的东西起贪染,所以 这个也叫做什么,一一住,也叫做独住,那么他上面也讲到说,有第二住这个是前面,他说【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鹿紐! 有如是像類比丘,】,意思就是说,他对看到的东西他都会起贪染,那么这一类的比丘,【正使空閑獨處,猶名第二住。所 以者何?愛喜不斷不滅故愛欲不斷、不知者,諸 佛如來說第二住。】那么这个是从个人的一个 就是六根对六境起贪染,不起贪染来看,所以你要是六根对六境,看到好的东西不起贪染看到不喜欢的东西不起厌恶的话你能够做到这样的话,那这个都叫做什么,独住,那这时候呢,不管你是在哪里,你都能够独住,那么另一方面呢,如果你六根对六境,很容易起贪染的话那在这个状况之下,就算是你把自己孤立起来自己住在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就只有自己这样住,那个还是叫做什么,第二住,还是叫共住,那么这里呢,要谈到一个生活上的一个问题,第一个,独处当然是好,因为独处比较没有干扰的生活相对来讲,朴素的生活,当然对修行是比较有帮助的,但是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师父会说,相对朴素的生活对修行是比较有帮助的呢因为我们的人,尤其是初学者,很容易受外界环境所干扰,我们容易受外界环境所干扰,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讲,外界环境,你的生活越朴素,对你初学的修行是越有帮助的,这就是为什么说我们很多出家人尤其是我们刚出家,师父以前刚出家的时候,一定要在僧团,而且不能随随便便跑出去,因为你在僧团里面呢,相对来讲是比较依法而熏习的相对来讲是单一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环境提供你一个独住的机会,所以这里独住并不是你自己一个人,这是怎么样,尽量的不与贪瞋痴的相应的,所以在 初学里面,僧团提供你一个相对朴素的生活正法熏习的生活,所以他提供你一个相对独住的机会一一住的机会,那么一般在外面呢,由于外在的环境条件太复杂你容易受到干扰,所以 你容易被外面的五欲所影响因此 复杂受影响多的这个环境,就容易让你起共住就是起烦恼贪瞋痴,所以 我们那个时候不能随便跑出去,一跑出去,花花世界过去还没出家的那些忆念观想,还有那些环境都回来了所以这是一个相对 初学者的一个环境另外,师父要谈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很多人以为独住,就是自己闭关起来,自己把自己锁起来,不要跟外界去接触这个也是一个问题因为 你如果不听经不闻法不了解独住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也不听经闻法,你把自己关起来,其实 不但对正法的熏习了解没有帮助,而且容易变成什么,宅男宅女,变成宅男宅女还好,为什么说变成宅男宅女还好你只是宅一点你还没有精神问题,如果你不变宅男宅女,那就会变成精神有问题,因为人必须要有六根对六境,然后六识的长养,那这些看你长养,你要去长养五欲世俗的,还是你要长养正法的,所以人是不能把自己关起来也不能只自己过自己的生活,因为这里说,如果你的五欲不断,你的六根对六境的,

这种六尘的东西不断,你就算是把自己独隔离起来,你还是什么,还是叫共住嘛,也不能叫一一住啊,那现在呢,宅男宅女你以为他把自己关起来,就真的生活很单纯吗,不是,宅男宅女把自己关起来,都在干什么,上网嘛,都在上网,不然打游戏,不然就看连续剧,不然就跟很多的网友聊天嘛所以事实上呢,他只是换个形式,转换的形式,过复杂的生活而已啊,他身体没有复杂的生活,但是他忆念上跟这些网络上还是复杂的生活啊,所以他并没有真正独住 以前我们还在佛学院的时候因为那时候网络没有那么发达,所以我们都开玩笑,我们在谈闭关,你们都知道闭关嘛,谁不知道闭关是什么,闭关呢,就是把自己关起来,不是啦,就是说寺院,或哪一个地方有那个关房,就是你可以发愿,进去十天半个月甚至长则,半年一年两年三年的都有,你在里面呢,不要跟外面接触,然后人家护关会准时送饭给你吃,那你说师父那闭关在里面干什么,那就看啊,你可以闭各种关,比如说你可以闭禅修观,那么你就是在里面就是 打坐,你只是打坐打坐跟经行其他不用管,饭菜自然人家会送来,可能送到你门口,送一个开口送进去,你 吃完饭啊,那个碗啊什么,就放在,人家会收走,那你可能是闭禅关,那么还有闭什么关有些比如说阅藏,导师就曾经做过这样,阅藏就是说我这三年,我要把三藏十二部都看过一遍,那我就安排我的功课时间那你也可以在里面经行嘛,运动运动最好的关 就是一间小房子,还有一个后院,那你只要不 离开这个院子这样就好,你可以在院子里面走来走去,那不要跟人家交谈,看到篱笆外面有人不要跟人家交谈,你就绕,经行时间到安排功课,比如说几点几点要看什么,你就看三年把藏经读完,阅藏,那么还有一些就是说,比如说有什么,闭法华关的,他就是说,一字一拜诵法华经,

然后一字一拜,一个字一拜就把它拜完,反正各式各样的都有,你就是关在里面不要动,就是做你该做的,那么我们以前曾经开玩笑说,还有一种关,那时候,没有网络那么发达,那么我们都会开玩笑说,如果你闭的话你要闭什么关你说闭什么关,不是我说,如果你叫我关半个月我也可以闭,但是有一个条件,武侠小说整套给我准备好就闭武侠小说关,金庸的、古龙的全部给我准备好一整套的一个都不能落,我关个十天半月一点没问题,这个叫做闭武侠小说关还有闭漫画关,以前有很多漫画,什么七龙珠,什么蓝球,反正各式各样的,灌篮高手这些,这些以前师父还没出家都看过,另外,那时候开玩笑还有一种关,那个时候因为电脑不发达,还有我们,所认识到的里面还有一种录像带,很粗很大那种录像带,我们就说你载一卡车的录像带里面很多种电影,那种的时候还是那种塞进去说那个你只要载个一卡车因为那个大那么粗一个一卡车进去,十天半个月没问题,那如果你是这样的话,你是不是身体上表面是独处但是你不能说你是独住啊,还是一一住啊,因为你还是色声香味触法很精彩我们以前就会有这个问题,所以大家要知道说,这个经典就告诉你,你 没有正法熏习,你是不能自己随便乱闭关的,因为,要么你就是宅男,就是看东看西的,这个为什么还好,你还有东西可以寄托还有看,如果没有的话,很多会变成精神病,很多会精神病,所以以前都说,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教法还有这种精神毅力的根机的话,你不能闭关,因为你会发神经,

导师曾经跟我们说过,他以前在一个寺院,那个寺院在山上,那时候他们都要走路,走很久走一两个小时,走进去,下山也要一两个小时走进来,他说那个山上,这个小路旁边都有很多那种闭关的茅棚,不是寺院的,是很多出家的,自己到那边盖一个小茅棚,然后自己在那边闭关,他说他常常会经过一两间茅棚,明明就是住一个人而已,他常常听到有人在对话他不是说神鬼啦,他意思是说里面的人,可能已经有精神病了,就是自己在跟自己讲话,然后他每次听到都一定有问题,然后就快部经过,赶快走,他就说什么,如果你没有一些正法的熏习,没有精神的食粮,跟人家的一些互动的话,很容易产生精神病所以佛陀时代,最早开始的时候,有很多的头陀行,但是佛陀也告诉大家,头陀行很不容易他的各种观念,还有他的自制能力,自控能力要非常的高,但是一般没有这种根机,而且头陀行如果观念错误的话,也会产生很多问题因此佛陀开始 建立僧团所以他希望修行人,真正要修解脱的,尽可能的要求来住僧团,那么住僧团,他有正法熏习,有同参道友,然后有师父有老师,就会教导约束,让你去修戒定慧,虽然说还是有人,但师父说过这是正法的熏习,不是复杂的无意的熏习,所以虽然 僧团有很多人,但是他还是叫什么,叫什么住,他还是属于一一住,而不是共住,所以你们如果常常有人说,修行就是要心清净,所以你到哪里都能修,戒境练心,所以我都住在红尘五浊里面在酒吧里面,在什么里面呢,我这个心是如如不动的,如果你有遇到这类的人那个叫做什么,胡说八道,这是五浊红尘自己沾染不舍然后假界一些冠冕堂皇,很高的这些界口跟理由来谈论这些事情,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碰到,师父从出家到现在,三十几年碰过太多这一种尤其是在家的老师在家的活佛,在家的上师,最喜欢搞这一套,出家有,

但是出家相对少,为什么师父说出家相对少呢,因为戒律你本身,就是你就没办法去,去过戒律这一关,戒律就是写得很清楚,你自己瞎掰都没有用,因为至少你还有僧团,还有戒律的管子,但是在家人那些,在家真真丧失的,完全跳脱出戒律那一块,自己搞什么,东搞西搞,就搞自己的,所以这些一定要住意,这是从这个经里面我们所要,理解跟体会到的,一些我们现在会发生的修行,跟一些现象,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没问题我们再来看,3、六根门头好修行这个就是师父讲过好几次,但是为什么还得讲,因为现在在讲六根,以前在其他地方讲过这个经,至少看过两次,这次至少是第三次,可能四次也不一定,但是这个很重要,因为师父每次问进修,他都会讲六根 讲灭炽然,我们来看它怎么说,六根门头好修行,我们再讲六六,

【有一次,尊者富羅那請示佛陀:「世尊曾教 導『現見法』、『滅熾然』、『不待時』、 『正向』、『即此見』、『緣自覺』。世尊! 你以前所說的這一些到底是什麼意思?】就这么多,【『現見法』、『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世尊这一些是什么意思,

【佛陀回 答:「很不錯啊!富羅那!】,这个是师父的白话解释,你们读起来跟古文好像不太一样这些是师父的白话解释,然后他说,【「很不錯啊!富羅那!不懂的就是要能提 問。当眼睛看见东西的时候,能觉知到所看见的东西,进一步能觉知到贪欲的生起能清楚明白我现在看到的东西,叫做眼见色,就叫做现见法,并察觉到,眼见色时生起贪欲,这个就叫做,现见法】,所以这里讲到两件事情,第一个,因为他是讲六六,六根对六境讲得比较细,他说你要在六根门头上下功夫的话,第一步,你要先确认,你眼睛有看到东西,你不要迷迷糊糊的,你到底有看到没有,你有没有看到静虚,好像有,你到底有没有看到,又好像没有,就是说第一个,我们看到东西,我们要确认我们确实看到东西,不是我们自己的胡思乱想,我们看到东西,第二个,看到这个东西之后,你是起贪、起瞋还是什么,你是喜欢的不喜欢的,还是无记的,你是有贪吗?有瞋吗?你要清楚的明白,不管是起贪起瞋,你都要清楚明白,所以这是两个层次,一个是有没有看到东西,有看到先确认,有看到东西呢,这个就叫做什么,我们以前讲的身念处,就是先确认明白,你六根对六境有没有明白看到东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说,那你看到了是喜欢不喜欢,喜欢起贪,不喜欢起瞋,还是没有所谓的喜不喜欢的问题,你要先确认有没有这样的问题那如果你能确认的,这个就叫做什么现见法,所以你要在六根上下功夫,你要先有现见法这样的一个层次一个步骤,这是第一步,叫做现见法,什么又是『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当比丘见到事物,清楚明白所见的事物,但对所见的事物不起贪,清楚明白自己所见的事物,也真实察觉自己对所见的事物不起贪,这就嗔作『滅熾然』、『不待時』、 『不待時』就是现在 马上的,『正向』就是正确的引导,『即此見』就是客观的,

『緣自覺』是可親身的體驗耳聞聲等其他的根對境時,也 是同樣的道理。」意思就是说,你起贪了,而你知道了,这个叫做什么,『即此見』,有没有看到,『現見法』,那么你知道之后,你必须要马上,把它降伏,起贪的让它不起贪,起瞋的让它不起瞋,如果能够这样子做的话,你不起贪了,明白事物所见的,也真实观察到自己所见的事物,然后能够降伏不起贪的,这叫做灭炽然,为什么叫做灭炽然,五欲炽盛,五阴炽盛,而且这个炽然就是烦恼的意思,贪瞋痴都是烦恼,你察觉到自己在眼见色的时候起烦恼了然后你把它降伏了,这个叫做灭炽然,它就叫做灭炽然,然后呢『不待時』,『不待時』,为什么是『不待時』,别等待,马上就要做你不能说没关系啦,我现在很喜欢啦,先喜欢喜欢,回去再来打算,它意思说你马上就要降伏,马上就得降伏,还有『正向』就是正确的引导,那你为什么能够这样子做呢,你为什么能够有这样正思维熏习呢,你为什么可以有正确的引导呢,因为你知道我要去降伏它,那必定你之前熏习过,知道这样下去会产生大问题所以你觉得我要去克制它有人可能没有做正确的引导,那你为什么能够,做正确的引导叫做正向呢,正确的观念正确的引导,因为你平时都有在听经闻法,平时有在养成知见,所以当你这样子,面对这样的时候,你就能生起正见,能够做一个正确的引导,正确的引导,因为 有些它告诉你,

我们不要去看,但是它的不要去看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等一下我们在讲外道的,不要去看的观念,所以这个叫做正确的引导,『即此見』是客观的就是说你知见认识还有你生起的,这是一个客观的,不是别人告诉你才这样子,你自己是要亲自去了解的,是客观生起的,还有就是『緣自覺』,是亲身体验的,不是只是人家告诉你而已,你们现在听,师父是师父告诉你,但是当有一天你去外面,看到做的时候,是你亲自去做的,就不是人家告诉你而已,比如说,打坐 轻安生起,可能是师父告诉你的,你也认可有这样一件事,但这个并不是『緣自覺』因为这只是人家告诉你,你也认可而已, 但有一天你打坐,有相似的轻安,不错,确实有这样 这个叫做『緣自覺』,所以当你自己,去坐的时候 你有这种体验,这个就叫做『緣自覺』,耳聞聲等其他的根對境時,也 是同樣的道理。」,这个就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现在师父跟大家谈一个比较现实贴切的切身的问题什么现实贴切切身的问题呢,师父现在在教阿含经,知道吗,阿含经呢,既现实实际操作,但是他的要求又有点高,他的要求那种高呢,是现实可以体会到的高你不一定能做到,但你可能可以想像到他的高很多经典它为了起信会讲很高妙的东西,但这种高妙的东西呢,你是想不到也感受不到的,你只能在你的理想当中然后朝着那个方向目标去前进那一种都是起信用的,但阿含经呢,这是现实的贴切的,有可能做得到的但是这种有可能做得到的,他的境界相对来讲就现实来讲是蛮高的,我问你,这个现在讲的这个东西,容易吗,不容易但问题是有没有可能做得到是有可能的,只是不容易,所以相对来讲会让你觉得这个太难,那么有一些经典呢,比如说大乘经有一些经典,他是讲起信用的,他可能用佛菩萨的神通然后讲的很玄妙的这种神通,佛菩萨的境界,但是这种是不是境界很高但是不是在你的生活里面的,这种境界很高,是不是在你的生活里面的,不是他都是在生活以外的,一般人有没有可能做得到是做不到的,所以这种 是起信,让你向往起信用的,所以基本上来讲,你不会去考虑他到底难不难能不能做得到因为既然是向往的,你就不可能说那我能做得到吗,基本上你不会去问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只能说期望我未来朝那个向往的目标,最终久远劫后会实现比如说,一个教篮球的你现在一个小学生,你想要打篮球,那么你看了NBA的篮球明星打篮球你很向往,那个东西难不难?很难啊,但那个东西现在在你的境界里面,等于是神一样的东西存在,你只能向往你不会去觉得那个难不难,因为那个根本是你的境界以外的东西现在你要开始学篮球,你跟你的体育老师学,体育老师算是蛮厉害的,但是体育老师在你的眼睛,里面不是神一样的存在,

是现实很厉害的人,那你会觉得说,我有没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以后,像篮球老师这样的一个程度有可能,但你会觉得那个很困难,因为你会觉得很困难,是因为你有可能达得到,但是不是那么容易,那师父现在要跟大家,谈的这个东西是什么呢也就是说,你们现在学了这个之后,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师父,这个太难了,太难了,我怎么去做,师父告诉你,这个是给你一个可以去实践的目标是可以做得到的一个目标,

往这个目标去前进,而不是让你短期间内马上就可以达得到而且有一个遵循的方向,可以让你往这个方向去做,就好像你的体育老师,你不可能去跟ABA的球星学篮球嘛你必须是跟你的体育老师学体育老师就是你现前的一个目标,指导你一个前进的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同样的,师父必须要讲,就算是你现在,没办法马上做到,而且你现在马上去逼自己,也是不大符合现实的,但是至少,如果你想修行的话,师父可以给你这样的一个方向跟启示让你朝着这个方向,多多少少可以去实践,免得我们的一向修行,都只是把它落在于很简单的,念经、拜佛、礼佛、念咒,都把它立足在,这样子叫做修行,事实上呢,那些不能不叫修行,那些都是方便之道,都是辅助的如果你修戒定慧,六六法门,不能不运用,六六法门就是在修戒定慧的入门那么另外一个就是说,你千万不要马上用这样子去要求自己然后跟师父说,师父,我觉得很抱歉,我说抱歉什么,师父讲的我觉得很对,我都没做到,我觉得很痛苦,很难过很忏悔,那以后师父,

我不要来了,那这又落入另外一种极端,我不是叫你拿这个来审视自己做标准讲过这个只是,让你有愿意修学的话,让你学佛,有一个真正修行应该要朝什么,方向怎么去做的一个指导方针这样各位同学,了解吗,才不会佛教那么好,教法那么好,但是 东谈西谈,谈到最后 每次一谈,修行就是谈的一些方便的入门之道就是诵经拜佛礼佛,然后就是持咒,就是这个持几万遍,那个持几百遍的,就是变成这个而已,问题是如果你一直都不照这样去做,你诵再多你只能是怎么样,累积点善根,累积点宗教情操,如果你从来不去检视,你的六根对六境的话,那么老实说你 修行真的没有真正的入门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佛教里面,有时候会说关闭你的根门,什么叫根门六根,六根为什么是门,因为六根是吸收资讯进来的,所以它像一个门窗一样,可以让外面的东西吸收进来,所以叫做根,1清清浅浅qqqqq,那么佛教里面常常讲关闭根门,庇护根门,但是佛教讲关闭根门,佛教讲庇护根门,不是说眼睛遮起来不要看,不是说嘴巴封起来不要讲话,不是说不要吃东西,也不是说不要闻,那这种庇护根门,当然不是佛教所用的,而且是有点错误的,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佛教讲庇护根门,它的庇护根门是什么意思,先来看难陀的这个庇护根门的经典,他说,【諸比丘!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初夜、 後夜精勤修習,正智成就,堪能盡壽純一滿淨, 梵行清白。彼難陀比丘關閉根門故若眼見色, 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若諸眼根增不律儀, 無明闇障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生諸律儀;防護於眼、耳、鼻、舌、身、一根生諸律儀,是名難陀比丘關閉根門。】这个经当然不是只有这样前面还有一堆,这个经师父以前也引用过就是禅修的前方便如果你要打坐禅修要坐得好这些你必须做得到他说,第一个,庇护根门,你能庇护根门,那你戒定慧都容易修,那后面他有讲庇护根门,他也有解释,是什么叫饮食知节量,还有第一个饮食知节量,意思就是说在吃的方面不要好吃的就吃的一堆大吃大喝,要限制你的饮食,不要好的吃一堆,不好的不吃,这个叫做挑嘴,所以他比较平等观,每天就吃这些东西,长养我们的身体这样就够了,这个叫做饮食知节量,而且吃太饱,肚子饿都不容易打坐吃太饱肚子饿都不容易打坐,因为吃太饱会昏沉,吃太饱会昏沉,肚子饿会掉举,不要骗师父,为什么,因为师父也是这样走过来,为什么肚子饿会,为什么吃太饱会昏沉,

很简单嘛,现在都知道,血液往肚子里面冲,头脑缺氧缺血液代谢所以你吃饱饭半小时内马上去打坐你一定会昏沉,为什么肚子饿会掉举,你想吃嘛昨天的便当,那天谁做的包子还挺好吃的所以饮食知节量不是不要吃,而是适当的饮食,让你不能太饿,不能太饱,所以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再来,【初夜、后夜精勤修习】,意思就是说,你不能睡太饱睡太长但是你不能不睡,我告诉你,如果说不倒丹或是不睡觉那是错误的一定得睡觉,但是不能睡太久,在印度的习惯,出家人睡四个小时那你不要说师父睡四个小时,那我今天回去,要好好休息就睡四个小时,不是,那是以前出家人,他的生活调整得非常好,那你现在睡六个小时也可以基本上师父是睡六个小时,大概就是这样,如果我是十一点睡,我大概就是五点多就起来,如果是十点睡,可能四五点就起来,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所以 现在我们没办法跟他比,但是 你不能蒙头大睡睡到什么都不知道,你也不能不睡,不睡身体一定会出问题,所以他就说初夜后夜,为什么叫初夜后夜,中夜中夜要睡觉四三十二,因为晚上分三个 时段每个时段四个小时,所以四三十二,白天也三个时段,每个时段四个小时,所以中夜刚好是睡觉的时候你可以有四个小时睡觉,初夜后夜你要起来精行其他时间要听经闻法,打坐或是托钵,还有正智成就,这个就是要听经闻法,然后有正确的观念,【堪能盡壽純一滿淨, 梵行清白。】,第一个他讲難陀關閉根門不是把眼睛闭起来,而是難陀 怎么样,他的闭户根门是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色相不是说看不到东西,有看到东西,但是他不取色相是,不要对他的形状好坏产生喜恶所以他叫做不取随形好什么叫不取随形好,他长得也可以或是说这棵树长得漂亮,或这台车形状很漂亮的,我就喜欢,这是形好嘛,长得丑丑怪怪的,不是我所喜欢的我就讨厌但当然喜不喜欢好不好,这个人的,但他重点在于合乎你味道胃口的,你不能取贪爱,不合胃口的不能取憎恨,这个叫做不取随形好,【若諸眼根增不律儀無明闇障,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

,因为他说,如果諸眼根增不律儀的话,不律儀就是产生贪嗔 痴那么就世间无明障碍,那么如果不是的话,世间贪、爱、恶不善法就不会染污其心然后,就可以【生諸律儀;,防護於眼、耳、鼻、舌、身、一根, 生諸律儀,是名難陀比丘關閉根門。】,他的庇护根门不是把眼睛闭起来,是我们照样可以看到东西,见闻觉知,但在见闻觉知当中不取其形好而产生无明贪瞋痴有没有什么问题,大概我们所知道的,这个叫做庇护根门,当然这个经很长,他会先讲什么叫做庇护根门接下来叫做飲食知量是什么,然后初夜、 後夜、经行又是什么,然后正智成就又是什么,他后面都会讲解,但是 这个经我们比较重在庇护根门所以执取这一段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眼根增不律儀,什么叫諸眼根增不律儀,眼根,看一看不叫破戒、犯戒,当然就犯律仪意思就是说,如果看到了增长贪瞋痴那个就叫做不律儀,如果你眼根增不律儀的话,就是无明贪,就是会 无明障碍,但是反过来,这边应该是一个逗点,这样反过来就是说正确的应该是,【世間貪、愛、惡不善法不漏其心】,这里应该是逗点,这里应该是逗号,这里那个把它弄逗号,这不应该是顿号,無上修根與外道修根这个经文很有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有趣,無上修根與外道修根【一時,佛住迦徵伽羅牟真鄰陀林中。】迦徵伽羅牟真鄰陀林中,这个真的是有够长的,不过你大概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就好了,【時,有年少名 欝多羅,是波羅奢那弟子,这欝多羅,很多都叫欝多羅他的巴利或是梵文叫做,Uttra,Uttra,这个很多名字都叫Uttra【是波羅奢那弟子,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已, 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欝多羅:「汝師波羅奢那 為汝等說修諸根不?」,欝多羅言:「說已,瞿曇!」】,因为他是外道,而且他可能是婆罗门【佛告欝多羅:「汝師波羅奢那云何說修諸根?」他说你师父有没有叫你要修根?他说有,那么佛陀问说,你的师父怎么教你修根呢?【欝 多羅白佛言: 「我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 不聽聲,是名修根。』」】,他说什么,眼睛不要看,耳朵不要听,你没有看到四只猴子,有没有看过四只猴子,的那个,第一只猴子把眼睛遮起来

第二只把耳朵塞起来第三只把嘴巴捂起来第四只呢,是真的还假的,第四只把手脚绑住,是不是有看过这样的猴子,是四只还是三只,第四只是把手脚绑起来,不是,三只,眼耳口不听不看不说当然不听不看不说,你可以有不同的解说,一般就是不听不看不说,这里他说什么,不看不听,他说,云和修诸根,欝多羅白佛,我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 不聽聲,是名修根。』反正一句话,就没看到、没听到,那就没事,他是这样,他的意思就是反正不看听那就没事,不,确实啦,有时候我们觉得很烦的时候会讲说,算了算了不看,算了算了不要跟我讲这些,不听,不看不听就没事,或许在某些状况下有对治的作用但是它不是根本的修行方法,他说不听不看就叫修根【佛告欝多羅:「若如汝波 羅奢那說,盲者是修根不?盲者是修根不?那盲者,那眼瞎的人不就是修根了吗,【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 不見色。」】如果你说不看不听就是修根的话那天生眼瞎的那就是修根就表示他有修行,那很明显是不对,接下来更有趣,【爾時,尊者阿難在世尊後,執扇扇佛。】那什么意思,因为可能印度天气很热阿难是侍者,侍者在后面干什么,拿一个扇子 帮忙扇佛因为他是侍者侍者要做的事情,还好现在不需要,现在有冷气有暖气,不然现在当侍者可能没有人要当,还要拿那个在那边扇他在后面扇,尊者阿难欝多羅,他在后面扇,他听到了佛陀说那你眼瞎的不就是修根了吗,然后,尊者阿难就顺便补了一句补刀补了一句,补了一句,【「如波羅奢那所說,聾者是 修根不?】那照你这样讲那瞎眼的就修根,那聋子就修根,【所以者何?如唯聾者耳不聞聲。」爾時, 世尊告尊者阿難: 「異於賢聖法律無上修諸根。」】,修诸根意思是什么真正的要成为贤圣的,

真正的修根不是这样子跟他前面讲的这个是不一样的这个叫做无上修根,不是说你耳朵不闻眼睛不看就没事后面怎么说呢,【阿難白佛言: 「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賢聖法律 無上修根!】他可能不是跟这个人在讲话可能有很多徒弟比丘们都在下面,阿难就说,「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賢聖法律 無上修根!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阿難: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阿难就请佛说那修根怎么修,阿难就请佛说,第一个,【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 念、正智。】他说什么以眼根为缘,而眼见色生眼识见可意色,见可意的喜欢的然后呢,欲修如來厭離,正 念、正智。意思就是说,你不能起贪染,而要厌离他,师父讲过厌离不是讨厌是不起贪染的意思,然后 要保持正念正知,这个叫做修眼根,这叫修眼根,再来,眼色生眼识不可意,现在是不可意,欲修如来不厌离,正念、正智的话,你不能讨厌,你不能厌离,你见到好的你不能贪染他你见到不好的你不能厌恶他,第三句,眼色生眼识可意不可意欲修如来厌离、不厌离,正念、正知上面是见可意,第二句见不可意,第三句先可意后不可意,第四句,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 厭離、厭離,正念、正智。】先不可以,再来可以,所以不可以讨厌,第二,再来不可以厌离,这个叫做正念正知,等一下我会说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你们读到这里知道怎么回事吗,知道,不错,修根,根的修得不错,再来,(5)【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如是,阿難!若有於此五句,心善調伏、,善關 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 修根。耳......鼻......舌......身......意、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 (雜828)】,这个是把它讲的更详细一点那么怎么回事呢后面五句,我们先来看,还有几分钟,我们先休息一下,再回来看,先休息十分钟,刚刚他所讲的,好像很复杂但是你把它弄一弄简要化,其实很简单,它就五句,第一句眼见色然后生欢喜,那生欢喜就会贪着这个时候要修什么,修厌离,然后 正知正念,这是第一句,第二句,眼见色生不欢喜会生嗔,这时候要修什么,不厌离,就是不要去讨厌他然后 正念正知,第三句,眼见色先欢喜后不欢喜,先贪后嗔,先修厌离,后修不厌离,正念正知,我先讲完,等一下再来分析现实状况,眼见色先不喜欢后生喜欢,先嗔后贪,先修不厌离,后修厌离正知正念,第五句,眼見色,先歡喜,次不歡喜,後無前二,先貪次 瞋後痴 先修厭離然后,次修不厭離,後修捨心,正 念正知。】那么现在师父来谈一下,如果这样念过那就算了,读这个经你就没有真正读到什么,师父会跟大家谈一下前面这两个因为常讲比较没问题第三个,眼见色先喜欢后不喜欢先贪后嗔,先修厭 離,後修不厭離,正念正知。你们觉得现实生活有这样的问题吗,有,谁要举一个具体的现实生活的问题,会产生的,静修你要不要分享一下,(好的师父就是假设买了一个手机,然后先花了好多钱看着爱不释手,但时间一长觉得功能太复杂了,就不喜欢了),是,买一个iPhone挺好的,后来人家广告说华为更好,就一直想办法把这个弄掉去买一个华为,然后到处说这个送给你要不要,这个给你好不好,

不要,我们有吗有,有没有iPhone,新的不要的,跟静弟讲一下,很多人是这样子,他刚才看这个挺好的,喜欢的不得了,结果真的买了回去,从来没有用,你那天不是买了什么,不用啊,那个又什么啦,其实不适合我,不适合你买什么呢,人总有错误嘛,其实真的是在生活中这种挺常见的例子家装了那个投影仪,在装的时候,当时的建筑师就说,我觉得你们不会用,果不其然,装了一年没用过 其实我们常常是这样子看到新的,会有一百个理由觉得它很好一直想要买想要用,其实真的就像你讲的,很多时候买回去,其实根本真的不需要,从来没用过,常常是这个样子,所以先喜欢后讨厌,我们生活上太多是这样了,对物质对人事对什么都是这样第一天去,这个老师好好,多幽默多怎么样,如果早有这个老师我就多喜欢上学结果第二天被老师惩罚,回去开始觉得,这个老师真的又没有怎么样,开始骂,常常是这样子,以前谈恋爱也是这样,五次是不是,喜欢了,追到了,其实还没追到,优点很多,追到了都是缺点先贪后嗔我们生活上太多这种事了,太多了这样子,那有没有先嗔后喜,先不喜欢后生喜欢的,有没有,有啊,人事物都是这样子,既然你回答那么大声,你有没有什么实际的例子跟净修没有关系,没有,就是,举眼见色这个例子,还是说六根,是长生活什么东西,会让我们在某些事,先不喜欢后来喜欢的状态,我们现在是在讲,第四个,不是第三个,那第三个就麻烦了,先喜欢后不喜欢,来你先一下说对佛法,先不喜欢后喜欢是怎么样,你具体你自己的一些,(弟子的亲身经历,可能有些师兄知道第一年工作挣了工资然后就跟朋友出去玩然后到了一个景点,一个寺庙,进去以后差点就没出来,出来以后钱包都扁了然后才反应过来反正就不是太欢喜了),肯定是不欢喜,(以后见到也敬而远之,很害怕,离远一点,可能进去是王健林,出来是王大拿,就算了吧,所以但是现在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就是可能有一些不好的那也不是正统的寺院,进去就叫你弄那个烧香买什么买那个,无缘无故就花了几千块,然后不走还不行,你没有花还不能走),那个叫什么福建很多,其实有时候就会这样,这个有时候老实说师父所知道有时候跟出家人,没有太大关系,因为看庙的这些,都是某一些集团或政府的,跟出家人真的没太大关系,甚至你会看到很多出家人都是职业的,那个不是真正的出家人但是这个会让很多人对佛教起诽谤那确实会有这个问题,那后来,(后来生欢喜完全是得益于中道然后得益于师父们,然后得益于师兄们,那真的很好后来来到中道)进修把他带过来中道碰到师父碰到师兄弟们觉得,正统佛法应该要这样才对,正统实践应该是这样才对,正统实践是因为这样才对,所以 就会产生欢喜,那我们很多生活都会这个样子武子你也没有什么,刚才讲的这个,

国内一些寺院事实上也不少主要原因是啥呢,我听说,许多僧人都是旅行学校毕业的旅游学校毕业以后,直接去那,他就是真正的附佛外道,所以他不是真正的僧人,上班的啦,不是真正出家的,很多会这样,那现在 你自己的,我说你自己,见到的先不喜欢后生喜欢,一样,什么一样 你不能什么一样,你那么多生活的经验,我不是说你对佛法,我是说你的生活当中,见闻觉知里面,有没有什么是先不喜欢后来喜欢的我事实上跟那个靖能师兄也是,同样一些对佛法,那么多僧人一天不干活,老是什么,那么多僧人不干活,真正进入了,学习正统的佛法以后,才知道佛法这是,无上的保障,这也是同样的,其实我们日常生活很多也是这个样子,比如说你碰到某些人,刚开始真的很讨厌,但是 慢慢接触相处,觉得这个人其实也不错,没有像他刚开始真的那么讨厌那我们在生活当中常会有这样子包括我们看到的,包括东西,刚开始觉得不好用,但是用用,用习惯了也觉得还挺不错的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东西,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这些就是给大家怎么样,做一个修行上的指导这个就叫做六根门头好修行,六根门头,那这个你看你如果把经文读一读就过去了,没有去思考说,我们现实上会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你现在如果遇到先喜欢后不喜欢先贪后嗔你就要修,喜欢的时候不要贪爱,你后来不喜欢的时候你不要生讨厌都一直保持一个平稳正常的心态,这样的话就不会,为未来制造一大堆的困扰跟麻烦,你可以关心,可以忧悲心,但是不要把自己的贪爱心陷得太深因为贪嗔是一体两面的,可以是贪可以是嗔,贪又会产生嗔那么嗔有可能就会产生一些,让你后悔的行为跟行动,这样子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观念真的师父看过太多,避免一下子马上做判断很多人,以前师父在台湾哪里都是一样,信徒跟信徒之间碰到师兄长、师兄短的,都是学佛的  都很好啊,结果两个一起合起来做生意那就问题就大了那就是叫什么先欢喜后是极度的不欢喜先小贪后大嗔,在台湾师父碰到过的我去教禅修去讲经,开始那些当然不是师父带的,是他们本来就一个寺院然后里面有一个,当然 他学东学西不学师父,劝他,他也不听,后来去卖药酒,他是一个医生卖药酒,就是那种喝那种酒,是有药用的,喝下去治百病的那种然后另外一个居士呢,当然也不是师父的信徒,

也不是皈依师父,但是有听师父讲课,知道师父去那边说法很高兴就跑来了,跑来了之后呢,两个一碰即合,怎么样呢 一个有药酒,一个有门路,从商有门路,两个合作去卖药酒,听说啦,后来人家跟我讲的,刚开始很欢喜 因为一个月有一百多万台币的收入,一百多万,等于人民币二十几万,等于加币一万多,就光卖那个,因为两个都还有工作,就光卖那个药酒一个月有一万多加币的收入四万是不是,那师父这个难怪赚不了钱,老是亏,四万,那真的不少那两个后来会翻脸那正常的,后来卖卖卖,做做做,两个觉得分配不均,因为大部分的钱,都谁赚走了,都这个,医生卖出秘方,出药方的这个赚走了,然后另外一个他就觉得说,我提供你销售的管道,你这样子,两个分配不均一个可能得了四分之三,一个得了四分之一,一个可能依个月七八十,七八十万的台币,可能就四万嘛,一个拿三万一个拿一万,那这样怎么会公平,所以两个就开始针对,这个分配的问题就开始吵,吵到最后分裂了,分裂怎么样呢,这个从商的这个很聪明的他把他那个药酒拿去化验,然后看什么成分,然后自己再这样去制造这种药酒自己再去卖,然后,那个出秘方的配方的这个医生就觉得他盗用了他的东西,就告他,然后这个就觉得我没有用你的东西,两个就告来告去,结果后来两个都吃上官司,什么官司呢,一个 没有申请医药,因为他是药酒,所以他牵扯两个,一个是烟酒公卖,没有执照卖酒,另外一个是,你没有医药的执照你是医生所以你不等于你可以卖药,你没有医药执照而且这种药酒也没有,正式的医疗的,这种通过审核,所以吃上官司,几乎抓去关那你说何苦来哉呢,两个不是没工作,一个做生意的一个,一个开诊所的,两个其实都生活都不错,但是就是什么,贪瞋痴作祟,觉得赚的不够,觉得有偏路有偏门,但是师父要讲的是什么呢,就是说你不要以为刚开始,大家都是师兄弟都是学佛的,这个是最要命的,以为学佛就没有贪瞋痴,就可以一起来合作投资什么,我告诉你这是最要命的,师父劝大家你如果之前在外面就认识那不管,你如果本来不认识来到中道认识认识之后,

师父劝告你们,来这边既然叫师兄弟,师兄弟是什么意思,就是结法缘,不要有其他的,不然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不要产生问题之后又跑来找师父叫师父做裁断,那到时候师父满头包,因为两边都会恨师父,在利益创新之下,师父什么都不对所以不管是在这边还是网络前,真的要记住,但是如果你们在外面本来,就是很好的朋友那另当别论,就是说你们如果本来不认识,来到这里,真的这方面要小心,有没有其他什么问题,眼见色,有没有看到,先生欢喜后来不欢喜,后无前恶,什么叫后无前恶,就是没有所谓的欢喜不欢喜的问题,所以欢喜产生贪,不欢喜产生瞋,那虽然我们没有所谓的欢喜不欢喜但是我们还有我执的痴存在所以先修厌离,后修不厌离,哪怕你没有喜欢不喜欢贪不贪,但是你还有痴,所以还要得有舍心,什么舍 要了解,我们还是有这种我执的存在慢慢这样训练,所以这个後修捨心这个叫做正念正知,好这个讲到这里,讲到这里,还没结束我们接下来,来看下一个界法门,我们不是讲蕴处界吗讲蕴处界,蕴处界三观,记得,蕴处界三观,是我们在观察我们的身心,蕴处界三观在观察我们的身心,然后从我们的身心,体验到两件事情,一个是无常、无我另外一个是苦,所以你从五蕴身心观察,你可以观察到无常,然后从无常可以观察苦然后从苦可以观察无我,然后界由这样去修行,你就可以慢慢慢慢离贪瞋痴,这个 师父过去,告诉过大家为什么做蕴处界,三观的一个根本的用意如果你们忘记的话,为什么会做蕴处界三观 我们来看一下我们不是说缘起吗,缘起有流转面,然后有还灭面,那么我们如果要达到缘起的还灭的话,

我们要从缘起流转的现前身心来观察我们的,惑、业、苦那么我们怎么去观察我们的惑、业、苦呢,其实是从我们的,蕴处界里面去观察无我所以既然是蕴处界里面去观察,就是观察蕴处界的无常,这两个其实要有,双箭头,一个往上的箭头,一个往下的箭头,这个叫双箭头,然后无常无我,其实 就从这个,蕴处界来观察我们的,五蕴身心无常无我,以及六六处的无常无我,还有界法门的无常无我,这是我们重点要观察的因为你看,我们这个惑跟业还有造成的苦,惑、业、苦本身,以现前来讲,就是产生我们现在的身心,所以我们身心,我们就做蕴处界三观,蕴处界三观所以你看,我们就是慧增上学里面有谈,慧增上,缘起法门、四圣谛,苦法门、蕴法门,处法门,现在我们在谈戒法门蕴处界都谈完了,我们最后来谈无常无我法门,那无常无我法门其实以前很多经都谈过,我们就把它复习,但是重点放在无常无我,那么就讲完之后呢,就进入最后的叫做,什么学,这个是增上慧学,我们就进入正解脱学那正解脱学相对来讲容易,相对来讲难的地方,就在于戒定慧,那戒定慧比较困难的地方,就是慧学上的认知,这个就是所谓的蕴处界三观那现在已经谈到了界我们蕴处都讲完了,来谈界,界法门,一、語義,叫做√dhā是它的字根,字源, 净宽开根号是什么意思,你不记得师父讲过好几次,字根,这个一个字前面加一个开根号,就是指字根,就是最原来的字,英文有没有动词,动词有没有一些,本来的动词的最原型的,比如说,如果写do的话那么do,

你就要用一个开根号,就do是字根那么由do变化而来的,什么都音啊,然后什么done啊,那些有没有的,全部都是属于它的变化型,所以do是字根,比如还有什么BE是字根那么变化而来,BEING,还有什么,BEEN,还有吗,都是,什么后面加ER,后面加ED,反正东加西加那些全部都是,什么过去分词、现在分词,然后变成名词,加什么,全部都是加的,但是它的原型就叫字根,所以这个界的法门,这个是从√dhā来的,是字根,但是它这个字根呢,它有什么意思呢,它有PLACING,放置,它有PUTTING,HOLDING,POSESSING,HAVING,BESTOWING,VENTING,CAUSING,这些字呢,你看有什么,有放置,有放,尤其有HOLDING,POSESSION它有词,有没有看到,有有,最后面它有CAUSING,有没有看到,它有因的意思,这些在佛法里面后来都有用到,它有这么多意思,但是这只是字根而已,那它的从这个√dhā而来的界它的字义是DATU,后面加TU,它就变成一个名词,DATU,DATU它有什么意思呢,它有什么,LAYER,STRAIGHTEN,CONSTITUING,PART,CONSTITUING PART,INGREDIENT,INGREDIENT,有没有看到,FOLD,这个FOLD跟这个HOLD虽然不太一样,但是有相似的地方,然后有这个什么,DATU,有没有看到,TRIDATU就是THREE FOLD,有三层的意思,三千大千世界,那个三千大千的三千那个三不能直接用THREE,要用THREE FOLD,因为它有三重,三重的意思,所以这个TRI,TRI是三,DATU是界,所以这个三界它是有三层的意思所以它有ELEMENT,还有PRIMITIVE,MATTER,

所以它有种类、原素、层几重几层,还有成分,有这样的种种意思,当然它也会有,因、持有等种种意思这个是界的意思那就看我们佛教里面,把这个字拿来怎么用,这里可以吗,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为什么要回到字根或是字源呢因为它后来的意思离不开,它的根本的字根跟字源,哪怕有引生,都离不开它根本的意思,佛教怎么看待,我们看论典上,怎么去看,这个界的字意,其实离不开刚才那几个意思,【《瑜伽師地論》:問何等是界義?答:「因義、種 子義、本性義、種性義、有没有看到,答是不是有因,种子意,那种子有有什么意思你不用,直接想到RA,你讲如果它是一个东西的种子的话这个种子它是不是有因的意思,有没有element的意思,就有因,因为一个东西,比如说这棵树,它是因为种子长起来的,还有它的最根源形成的就是种子所以它有因意,有element,element,原素,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是界 義。」有没有看到任持,任持就是刚才的holding,那个字根是不是有holding的意思,你看,它几乎是把刚刚的那一些全部都放在里面是界意,当然它有本性,这个本性跟任持有相关的,因为所谓的本性,自性叫做任持自性法就叫做任持自性所以它有holding的意思,它就会有本性的意思,然后还有种性,什么叫种性它的种性支持种类,你们有没有看,你们知不知道,印度有种性阶级,那就把人分类,其实它的种性就是种类的意思还有微细意,你觉得这个微细意跟什么有关系,是四大没错,但它直接讲微细意,跟刚刚这里面ingredient因为成分是微细看不到的它由这种成分构成,所以它的微细就有原素,还有成分的意思,所以你看佛教里面讲的这个,离不开刚刚那个意思,接下来有这些【...問:「為顯何義建立界耶」。】,那你建立界,安立这个界是为了什么,【答:「為顯 因緣義,及顯根境受用義」。】

为显因缘义,因嘛,还有根境受用,那根境受用就是什么根境受用义,根对境产生识就叫做十八界,眼根对 色境产生眼识那六个加起来六*三就十八,所以叫十八界,所以它叫做什么,根境受用义,为显根境受用义,为显因缘义所以建立界 这个是瑜伽师律论,《大毘婆沙論》这样讲,【「何故名界,界是何義?」答: 「種族義是界義,】,这種族義是什么意思,種族義就是种性,意思就是分类、类别【段義、分義、片義、異相義、,不 相似義、分齊義,是界義。種種因義是界義...,任 持故名界,長養故名界。」】,有没有看到,任 持,有没有看到,还有那现在比较不知道的【段義、分義、片義、異相義、】,问你这个段義、分義、片義,什么意思它的 段義、分義,你们回到前面,这个种类已经有了嘛其实它是属于比较什么这个,element或是primitive,matter,因为为什么,一个大的里面有很多小成分,小片小片,小段小段,所以它是段 、分 、片,意思就是说,它是这个整体里面构成这个东西的,断或分或片,所以它还是element的意思,它有element的意思所以这个叫做界义任 持故明为界,长养故明为界,任 持就是holding,有没有看到,再来,【《俱舍論》:法種族義是界義,】種族義跟这个種族義,是一模一样的意思把法分为各种种类,就叫做種族義,

【如一山中有多銅鐵 金銀等族說名多界。 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 諸法種族名十八界。有十八类,有没有看到,一身或一相续,什么叫相续,那个静修,你说什么,(师父,您说的是识身吗),不是,相续,这边不是相续在哪里,如是一身或一相续这个相续是什么意思,(就是前一世和后一世中间的那个叫什么)其实你讲的有点,是啦,他的一身就是相续什么叫相续,比如说师父这一个身心,我有一个相续,其实他是说,这一个人或是这一个人的身心,他有相续性的,所以他是指这一个人的身心所以我的相续跟你的相续是不一样的,这个俱舍论里面有讲,就是说,他讲一相续就是指一个,不是指另外一个,就是这一个人的相续,就是这个人的身,但是身是刹那的,那从这个身的一段时间来讲,他这个叫做相续,所以是从一个人的身心上来讲,那么一个人的身心上面有十八类这个身又可以称为一个相续从他和合上来讲叫一身从他的身可以延续下去来讲叫做相续【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 諸法種族名十八界。】,什么意思,就是人的一身有眼耳鼻舌身意有对色身香味触,然后产生眼识耳识到意识这个叫做十八界然后,【此中種族是生本義。】,他有分类啊,而且是生本义,【如是眼等 誰之生本。謂自種類同類因故。...有說界聲表種類 義。謂十八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有没有看到自性各別,那在讲什么,眼跟耳那就不一样眼跟舌也不一样所以他是十八个,每一个有他的自性,所以这个界就有持的意思所以叫做十八类,十八类各持其自性或特性所以叫做十八种类,所以各別叫做不同的十八界大概了解吗,这都是论,瑜伽师论,大毗婆沙论 俱舍论,这个是北传经典,经论里面非常重要的论典,这几部都是非常重要的论典很多佛教的名相定义名称,都得从这几部论里面去找,才知道他到底去分析他说了什么,所以你现在不要说,哇 我很清楚,但是至少你要知道说,佛教为什么讲十八类,他讲十八类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从这个地方你可以看出一个大概的样子印顺导师佛法概论,界有「特性」的意義特性、自性,古 譯為「持」,  所以导师梵文虽然不是很厉害,但是他从中文经典论典里面,他可以推出梵文的一些意思,所以这个梵文里面界有特性就是刚才那几个论都是这样讲【古 譯為「持」, 即一般說的「自相不失」。】那这个跟法有点相似但是他又不一样,法是从哪一个字来的,three,也有 hold的词的意思,那这个叫√dhā也有持的意思,但√dhā,他有其他意思,他有种类这些意思【由於特性與特 性的共同,此界又被轉釋為「通性」。共通性,如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為水 界、火界。】,有没有特性,此水與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 水界即等於水類的別名。】就变成种类了,把它归纳为同一种类了,【此六界,無論為 通性,為特性无论六界或十八界,六界就是什么,地水火风空识,十八界就刚才讲的,眼耳鼻舌身识到什么,意识界【此六界,無論為 通性,為特性,都是构成有情自体的因素,一切有情所不可缺的,所以又被解說為 「因性」。】


,所以又被解说为,什么,因性,所以你看特性,持自相不失,通性是指类别,一直到因性,几乎是,导师用他,智慧跟他的名称把刚刚这里所讲的大部分都把它连在一起了,从他为什么这样子说,他的用意是什么呢,把它全部连在一起了,就是这样的一个,那当然这是比较简短的,事实上呢,导师会这样讲,因为这一段经文它的上下都一大堆,都是在解释这个东西,但是我不能把它弄出来,光读那个就读不完,那不然以后弄个,瑜伽师地论班再来读,大毗婆沙论他也是讲了一堆只是把它里面比较重要清楚的弄出来俱舍论也是讲了很多,法种族义 有什么讲了一堆,那导师是把他前后这几部论的一些意义还有RNG里面所讲的,把它融会贯通之后,提出他的一个既简要又简短又容易理解的然后来跟我们说明有没有什么问题,(自相不失,强调他相续性,这里面怎么解释),自相不失呢自相不失意思就是他的特质,这十八类每一个有他的特质跟其他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眼根眼根跟色境,两个是不一样的东西,(他不失的有表达啥概念),他意思就是眼根就是眼根,他不会眼根变成什么,眼根不会变成耳根,眼根的特质他是不会失去的,这样清楚吗,你说的这个,自相不失,然后和这个,如果说是自性不失,那这个里面的相和性是一样的这里的相跟性是一样的,在佛教里面,有时候相跟性不一样,相指表相,性指本性,但是很多时候,讲相讲性他是一样的意思,比如唯识那个静修你说什么,意思是说法性跟法相就是不一样的,法性跟法相,在表面上有时候是不一样的,因为法性,可能就是指比如说在,唯识在般若经里面,讲什么,讲空,比如说在唯识,法相就是指各式各样的法,法性可能讲真如,但是在般若经里面他很多时候同一个字,他可能这部经分成法性那个字分成法相,所以他实相很多时候不讲实性他讲实相,但这实相不是表相,那个静仁你说有什么问题,(师父那是因为这个,那个梵文就是一样的吗),性和相的梵文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不一样,但是有时候同一个字,他会分成,他会翻译,有些人会翻译成相,有时候翻译成性,比如三自性唯识三自性,有时候他会翻译成三相,依他起性,有时候会翻译成依他起相,所以相跟性有时候是通用的但有些时候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看他是在哪里用,那这里讲的自相不失,就是指自性不失的意思,这里是通用的,再来,1、種種界【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種種 諸界。那我会讲说,世尊讲种种界是不是要讲各式各样,那全世界有太多太多的种类了什么鸟类啦,蚯蚓类啦、哺乳类啦,什么类啦,但是佛教不是在讲这些,那佛陀讲种种种界是什么,他说,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為種 種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 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 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 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佛說 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他讲的种种种界,就是指什么,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境还有六识就代表了一切界,代表了种种种界,这就是十八界,就叫十八界,再来,2、种种界缘起,种种种界缘起,我看一下,这两个,【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種種,愛。】讲到这里,如果你们已经听师父讲经讲一段时间读阿含经也读了一段时间了,其实他讲種種界生種,種觸有没有,触、受、爱有没有看到,十二缘起里面的几支,你就知道,应该猜得出来他这里要讲什么了,【云何種種界?謂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識界,是名種,種界。」,】有没有看到,这叫 种种界,什么叫做【 緣種種界生種種觸,乃至云何緣種種受,生種種愛?】,这已经很简单了,看都知道,眼界、眼触有没有看到,【謂緣眼界生眼觸,緣眼觸生眼受緣眼受生眼愛。】有没有看到,意思是什么,眼根对眼境就是生起眼识那眼根 生起眼识就会认识到对象就产生眼触,然后有触就有受,有受就有爱,那后面当然你可以说,取啊什么东西啊,这样了解但是那从最根本的,就是会有这种种的触,受 然后有爱,【耳、鼻、舌、身、意界緣生,意觸,緣意觸生意受,緣意受生意愛。」,】,这个就叫做种种界生种种触种种触生种种受,种种受生种种爱,这个就是十八界它的一个作用那当然,如果你听了师父前面讲过十二有支里面的分析,其实就只是把这种种放进去而已可以吗,接下来他说,【「諸比丘!非緣種種愛生種種受非緣種 種受生種種觸,非緣種種觸生種種界】,它不是倒过来的,它是前面算过,就是前面缘过来的,然后,

【要 緣種種界生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师父好像有点在念那个,哪一个念那个比较快的,念到舌头都快咬到了,【是名比丘緣種種界生 種種觸緣種種觸生種種受,緣種種受生 種種愛。」】它的意思就是说,有没有看到,眼界 舌界,眼根界或是舌界,眼界生眼识界,眼识界就会产生眼触、眼受、然后眼爱,有没有看到,它意思是说,箭头是这样过来的,不是由这样子反回去的,它的意思就是这样子,界法门基本上经典上讲的比较少蕴处会讲的比较多,因为你的触法门弄清楚了,界其实大概就可以了解了,这个就是所谓的种种种界,缘种种界生种种受接下来,三、六界,1、六界覺苦,【云何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謂地界。水.火.風.空.識界。是謂六 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以六界 合故,便生母胎,因六界便有六處。地水火风空识结合起来产生六根那就是六触,然后,

【因六触便更有乐因更乐便有觉,比丘! 若有 覺者便知苦如真,】,苦如真是什么意思,真实是苦,知苦習这个习是什么意思它是同音啦知苦滅、知苦 滅道如真。你看,这中阿含都会翻成如真杂阿含经都会翻如实知它不同的翻译,但是 意思差不多,所以它是说,我们的六界地水火风空识就会入胎就生母胎,那出了母胎,慢慢在母胎中,或出了母胎就会有六根,然后产生六触认识,那么六触认识呢,就会产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但他这个讲的比较简要,不管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终究来讲,终将是什么,苦,这个就是六界觉苦的意思,这个叫做六界,那么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很快的,下礼拜是金刚法会我们停一次再过去下礼拜,在下下礼拜可能会把界法门讲完,很快的我们就讲无常无我法门希望这学期能把无常无我法门讲完,那下学期回来,我们来谈正解脱学,正解脱学应该很快,接下来就是佛法概论,佛法概论呢,说深不深、说浅不浅其实它是一个阿含经的,导师几十年智慧的总结,佛法概论,师父以前讲过但是没有录影,那师父这次佛法概论会讲得比较细分析的比较清楚,那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