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YQ4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2024年6月23日 (日) 17:53的版本

 

阿含经讲要——103讲

我们来看看怎么观察苦,我们上个礼拜讲到这里:

3、地狱使者(讲义P154)


• 佛告比丘:「有三使者,云何為三:一者老、二者病、 三者死。有眾生身行惡,口言惡,心念惡,身壞命終, 墮地獄中。獄卒將此罪人詣閻羅王所。到已。白言: 『此是天使所召也,唯願大王善問其辭』。王問罪人 言:『汝不見初使耶?」罪人報言:『我不見也。』 王復告曰:『汝在人中時頗見老人頭白齒落,目視矇 矇,皮緩肌皺 ...,見此人不。』罪人言:『見!」王復 告曰:『汝何不自念,我亦如是』彼人報言:『我時 放逸,不自覺知』。王復語言:「汝自放逸,不能修 身.口.意,改惡從善。今當令汝知放逸苦。』王又 告言:『今汝受罪,非父母過,非兄弟過,亦非天帝, 亦非先祖,亦非知識.僮僕.使人,亦非沙門.婆羅 門過。汝自有惡。汝今自受。』


時,閻羅王以第一天使問罪人已,復以第二天 使問罪人言:『云何汝不見第二天使耶?』對 曰:『不見!」王又問言:「汝本為人時,頗 見人疾病困篤,臥著牀褥,屎尿臭處,身臥其 上,不能起居。飲食須人,百節酸疼,流淚呻 吟,不能言語。汝見是不?』答曰:「見! 王 又報言:『汝何不自念,如此病苦,我亦當 爾。』罪人報言:「我時放逸,不自覺知。』 王又語言:『汝自放逸,不能修身.口.意, 改惡從善,今當令汝知放逸苦。』王又告言: 『今汝受罪。非父母過。非兄弟過。亦非天帝 過。亦非先祖。亦非知識.僮僕.使人。亦非 沙門.婆羅門過。汝自為惡。汝今自受。』

時,閻羅王以第二天使問罪人已。復以第三天 使問罪人言:『云何汝不見第三天使耶?』答 言:『不見!」王又問言:「汝本為人時,頗 見人死。身壞命終,諸根永滅,身體挺直,猶 如枯木。捐棄塚間,鳥獸所食,或衣棺槨,或 以火燒。汝見是不?』罪人報曰:『實見!」 王又報言:『汝何不自念,我亦當死,與彼無 異。』罪人報言:『我時放逸,不自覺知。』 王復語言:『汝自放逸,不能修身.口.意, 改惡從善,今當令汝知放逸苦。』王又告言: 「汝今受罪,非父母過。非兄弟過...。汝自為 惡。汝今自受。』時,閻羅王以三天使具詰問 已,即付獄卒。時,彼獄卒即將罪人詣大地獄。 (長30-4)


谈到地狱使者,一般人会觉得很可怕,但在佛教里面确实有谈到地狱使者,那你看看他是怎么说地狱使者。

【佛告比丘:「有三使者,云何為三:一者老、二者病、 三者死。】

你们在看我们中国的一些神话或那个里面,有没有听过黑白无常?黑白无常是人死了之后,如果是罪人的话,他们会拿着手铐拿着铁链,然后把这个犯罪的人,或是说在生作恶的太多端的把他铐走。你没有想过,为什么是黑白无常?黑白又叫无常,你说是白发人,白发是好的,那为什么被抓走?那你说黑发,那没问题,白发为什么会被抓走,为什么是黑白无常,黑无常、白无常,(答:可能是白天晚上无常?),对啦,白天黑夜昼夜无常。为什么是白无常 黑无常?白天黑夜就这样一天一天的一直过,白天黑夜昼夜无常,那白无常高 还是黑无常高?一个高一个矮,白无常高的,黑无常是矮的。一般来讲,我说一般,白天长 黑夜短,一般差不多黑夜八小时十小时了不起,白天多少小时?有十 ~十四小时,所以一个长一个短,所以这个叫做白无常黑无常,同样的 地狱使者。

【佛告比丘:「有三使者,云何為三,一者老、二者病、 三者死。】

这个叫做三个使者。

有眾生身行惡,口言惡,心念惡,身壞命終, 墮地獄中。獄卒將此罪人詣閻羅王所。到已。白言: 『此是天使所召也,唯願大王善問其辭』。】

他的天使就是这三个使者。

【唯願大王善問其辭 】

他把死者带到这个阎罗王前,然后他这个狱卒就说,这是三个使者带来的,你来问他,就是大王问他他怎么回事。

【王問罪人 言:『汝不見初使耶?」】

他说 ,你有没有看到第一个使者来召唤?

他说,【罪人報言:『我不見也。』 ,王復告曰:『汝在人中時頗見老人頭白齒落,目視矇 矇,皮緩肌皺 ..,見此人不。』,罪人言:『見!」王復 告曰:『汝何不自念,我亦如是』,彼人報言:『我時 放逸,不自覺知』,王復語言:「汝自放逸,不能修 身.口.意,改惡從善,今當令汝知放逸苦。』,王又 告言:『今汝受罪,非父母過,非兄弟過,亦非天帝, 亦非先祖,亦非知識.僮僕.使人,亦非沙門.婆羅 門過。汝自有惡。汝今自受。』 】

他说什么?这个人做了很多恶事,身行恶 、口言恶、 心念恶、 身壞命終, 墮地獄中。这个人做太多恶事,身口意都做恶事,死了之后墮地獄中,然后他说什么?奇怪, 我怎么墮到地獄中?那个阎罗王问他说,你有没有看见第一个使者 来警告你,说你恶事做太多要小心?他说没有啊,没有人跟我讲。那阎罗王问他什么,怎么可能没有人跟你讲,你有没有看到,你们人当中有些头发白,牙齿掉了皮肤都皱了,你有没有看过?他说 有,(阎罗王说,)那就是第一个使者。

有三使者 ,第一个是老,他说,你有没有看到有这样的人?有,那你看到这样的人,你不会说他老了我也会老啊,所以时间很快的,一下子就变老了,那一下子变老,一下子就死了。那你怎么不想说,那我现在时间不多了,我不赶快好好的断恶修善,等到临命终时来不及了。所以就告诉说,这个第一个使者,你看到你要赶快警惕,这是阎罗王跟他讲的。

所以他就是告诫我们说,我们人生在世,你不要说好好的时间很多,你要看到老就知道说时间不多了,这个就是第一个使者 ——老使者。然后他说,我看到之后但是我不懂,我一直放逸继续行恶,所以到最后来不及了,这是第一个使者 ,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但是寓言性很强,自己要了解有这样的一个状况,第二个:

【時,閻羅王以第一天使問罪人已,復以第二天 使問罪人言:『云何汝不見第二天使耶?』,對 曰:『不見!」】

第二个天使说, 你第一个没有注意到,不知道放逸了,所以继续行乐,那你有没有看到第二个天使,他说什么?

【云何汝不見第二天使耶?』,對 曰:『不見!」】

没有看到,王又问:

【王又問言:「汝本為人時,頗 見人疾病困篤,臥著牀褥,屎尿臭處,身臥其 上,不能起居,飲食須人,百節酸疼,流淚呻 吟,不能言語。汝見是不?』】

你看这些是在描述什么?我们生病的时候卧床不起,你看看,我们在座的虽然都有一些小年纪,至少都有四十,但毕竟我们都不算老所以没有感觉,还不是真正能体会老到底是怎么样。

不过这几年师父慢慢会有点感觉,身体没那么灵活,视力没那么好,尤其是,最重要是记忆力减退,老是忘东忘西。昨天看了讲了今天起来忘记,这个就是老,但是毕竟还不是真的那么严重,所以有时候感受还不那么深。但是这个病大家都病过,尤其上次得COVID的时候,那个是真的是痛苦, 躺在床上,发烧喉咙痛爬不起来,那这个就病啊,这个描述的非常真啊。虽然还不至于那个屎尿臭处,生活上还不至于,因为毕竟还年轻,也不是说多重,还可以自己打理。但是你们到医院里面,其实都一定见过这样子的,躺在床上爬不起来,那这就是给我们一个很重的警告。看到别人这个你就要知道了,你不要看这样好像跟我没关系,我们未来有可能会这个样子,不是诅咒大家,是我们都有机会。

【答曰:「見! 王 又報言:『汝何不自念,如此病苦,我亦當 爾。』,罪人報言: 】

他说你怎么不想说,你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我们都有可能会这个样子。

【罪人報言:「我時放逸,不自覺知。』 ,王又語言:『汝自放逸,不能修身.口.意,改惡從善,今當令汝知放逸苦。』,王又告言: 『今汝受罪。非父母過。非兄弟過。亦非天帝 過,亦非先祖。亦非知識.僮僕.使人。亦非 沙門.婆羅門過,汝自為惡。汝今自受。』】

下面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说,自作恶到时候就自受,没有人让你这个样子,也没有人让你去受过。

他这边有讲一个,【亦非先祖。亦非知識.僮僕.使人,亦非父母】

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自己搞的,自己弄的,有时候我们会有点莫名其妙的想法,有没有人遇到一些倒楣的事情,或是遇到一些不如意的时候,然后去算命,人家跟你说,先祖的祖灵在作怪,或是你的祖宗坟墓没有搞好,祖坟上冒青烟,所以你自己要小心一点。冒青烟是好事,好像没有听过祖坟冒黑烟,很多会这样跟你讲。但是你要知道说,你遇到一些事情,当然各有各的很多因缘,但是有福报没福报其实还是自己的因缘,不要把这些东西都怪到别人身上去,尤其是怪到祖先身上去。

说实在的就算是你是富二代,你的父母亲是有这些钱给你没错,但是问题是,你享受得到享受不到,你得你自己有福报,这是第一点。你要是享受得到,那可能自己你的过去生中有一些福报,跟你父母亲有些因缘,如果你享受不到,那你可能就是没有这些福报。再来就算你享受得到这些福报,问题是,你要用这些福报来做什么?是继续修福修慧,还是利用这些福报来造恶?如果没有一定的智慧,你会用这些福报来享受造恶,就是这个:

【汝自放逸,不能修身.口.意,改惡從善,今當令汝知放逸苦。】

如果就算是你有福报,你没有智慧,拿这些福报来享受,放逸作恶,那未来就是 受苦的份。所以祸福自造,不要怪东怪西,怪政府怪父母,怪善知识怪祖先,父母怪不了 怪祖先。所以他告诉你,非天地过,亦非祖先。

那什么叫做非天地过?老天爷没有保佑。其实在座的来听经讲闻法久了,不会说去怪老天爷,当然因为你们知见观念比较正确。你们去看外面你们很多人,当他受到一些灾难的时候,他会觉得老天爷没保佑,或是说我受到神的惩罚,这个是把罪过怪到天地,但是问题是,老天爷不会惩罚你,神也不会惩罚你,因为根本没有神这个东西,所以神不会惩罚你,他也没办法惩罚你,所以你不要怪到天地去。

【亦非知識.僮僕.使人。】

僮僕.使人就是 服侍你的人,都不是这些人问题,这个就是你自己作恶,自己今当自受,这是第二个使者 ,接下来,

【時,閻羅王以第二天使問罪人已,復以第三天 使問罪人言:,云何汝不見第三天使耶?』】

他说 ,第一个老,第二个病,第三个是死,三个使者 ,你有看到第三个使者 吗?

【答 言:『不見!」王又問言:,汝本為人時,頗 見人死。】

你做人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人死掉?

【身壞命終,諸根永滅,身體挺直,猶 如枯木。】

諸根永滅,六根破坏,身体挺直,这个师父常常看到。因为以前,如果谁家里有什么问题,或是尤其是亲人过世,不管在台湾在这里,现在这里比较少,在台湾常常还会找师父去,带人帮他助念,有时候会帮他诵个经回向。我常看到死掉真的就是挺直,因为身体僵硬了,所以叫做身体挺直,然后,犹如枯木,确实像枯木一般,就挺在那边。

然后【捐棄塚間,鳥獸所食】

这个什么意思?很多时候在印度,他没有钱可以下葬,所以他们就包一包,把他拿到坟墓的乱葬岗,就把他丢到那边去,丢到那边去之后,结果就是鸟受所食。

【或衣棺槨,或 以火燒。】

有时候比较好一点的,就棺槨包起来,那么有些就火葬,火葬就把他烧掉,在印度都是这样子。

【汝見是不?』罪人報曰:『實見!」 ,王又報言:『汝何不自念,我亦當死,與彼無 異。』,罪人報言:『我時放逸,不自覺知。』,復語言:『汝自放逸,不能修身.口.意,改惡從善,今當令汝知放逸苦。』,王又告言: 「汝今受罪,非父母過。非兄弟過..,汝自為 惡。汝今自受。』,時,閻羅王以三天使具詰問 已,即付獄卒,時,彼獄卒即將罪人詣大地獄。 】

做什么,问过了之后,就把他怎么样,带到大地狱里面去干什么?受苦,那这个有一点神话故事在里面。但这个故事背后又要表达什么?表达第一个,自作自受;第二个,世间无常变化。我们受的都是苦,你要好好的赶快修身修性,赶快断恶向善,不然时间不等我们,很快的就过了。

所以刚刚不是有讲黑白无常吗?我们不是把黑白无常用个具体的两个人比喻,事实上它就是白天昼夜,白无常、黑无常一直过。

这三个使者 也是老病死,你常常看到老病死,它就是给我们一个警告跟警示,但是我们一直都不会从中警觉警惕到我们现在要该做些什么,这个就叫做地狱使者。



我们再来看下面,苦 无常 无我 解脱,现在我们虽然是在讲苦法,但是你们要知道说,其实在佛教里面,尤其是《阿含经》里面,苦无常无我三个,常常会放在一起讲,但是有时候又会分开讲,因此我们从苦要知道无常,从无常就能够体验无我,从体验无我来讲,你要真正修行,其实它的根本重点就在什么,体悟无我,你能体悟无我,就能断烦恼得解脱,虽然这个过程上讲得很容易 很快,但是真正做起来,当然要有它的一个次第,但是观念上我们必须要先这样子,我们先看,苦 无常 无我 解脱,所以我们现在在讲苦,接下来我们会讲无常 会讲无我,然后会讲解脱,那么这个苦法门讲完之后,我们讲五蕴法门,其实我们的无常苦跟无常甚至是无我,都是在蕴处界上面讲,都是在蕴处界上面去观察,【爾時,世尊告餘五比丘: 】,他既然讲世尊告吾比丘的话,这表示这个经很早,是在佛陀成道之后,开始要度化人,当然中间会有遇到一两个人,但是他最早开始度的,真正转法轮的是无比丘,他说【世尊告餘五比丘: 「色非有我, 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生,亦不得於色 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 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这一句意思是什么,他说【色非有我, 若色有我者,於色不應病苦生,亦不得於色 欲令如是、】,他说如果色有我的话,于色不因病苦生,意思就是什么,色是无常变化的,我们是没办法去主宰它的,所以说 它会生病,如果是有我是常的话,它就不会生病了,它就一直是如是,所以我们对色,第一个 没有主宰性,第二个 我们不可能去改变色,不可能去改变色,所以就表示说色是什么  无常的,那什么叫做去改变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我们当然稍微去了解,可以去用它,比如说 我问你,你如果拿刀把你的手砍了,你的手就断了,但如果它色是不变的常恒的,那它就一直是这个样子,不会变的,所以第一个 色是变化的,第二个怎么样,你没办法完全去主宰它,但是它是会变化的,所以叫做什么  色是无常变化,无我的,这个就是色,【『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是常、為無常耶?」,比丘白佛:「無常,世尊!」,「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 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如果色是无常变化的,你能不能在色中,去执著有一个不变恒常的我,当然不可能,那你在执著一个恒常的我,你就会说这个是我,我比色大,那色在我中,我比色小,我在色中,还有相在,这个以后,这个是我异 我相在,这个师父以后在无我法门的时候会讲,但是如果你急的话,可以去看看师父《佛陀的教示》里面,不知道第几页有一张表,它里面有讲相在,其实它是在怎么样,五蕴里面执我的话是会有几个观念,会几个问题,所以这个叫做,无我 异我 变异 多法,所以它意思就是说,在色中,你没办法找到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你也没办法去完全控制主掌它,它要变老它就变老,师父常说 你可以相对的对它做一些事情,但是你没办法绝对的去控制它,因为为什么,它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在里面,那么依我们身心来讲,就是没有一个所谓的灵魂,或一个所谓的生命的主体在里面,因为如果有这个东西的话,要么它在色,要么在受 想 行 或在识,问题是这一些都是变化的东西,它没有办法承载一个不变的东西在里面,吗,这个就是佛陀在五蕴里面说无常无我,【比丘白佛:「不也,世尊!」】,你看 他说,【「比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 聖弟子寧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你能不能在色里面执著一个我,或是跟我不一样,或是我在色中,色在我中,【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就是说没有办法这个样子,【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这个叫做五蕴观察无我,【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 ,这个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後有。』」】,这一句是谁的定言词,阿罗汉,一定是阿罗汉,到了阿罗汉才能这样讲,才能讲『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後有。』」,阿罗汉才能这样讲,那么你看这一句,前面都已经告诉你说,五蕴无我,他说【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 非我所,如实观察】,如果你能够在五蕴上,观察无我 无我所,于诸世间都无所取】,为什么在五蕴,观察无我  无我所,于诸世间都无所取,为什么在五蕴上,观察无我,真正能够 无我 无我所,那么于诸世间上都无所取,因为我们的有所取,都依于什么,都依于我执,那么有我执就有我所执,那我所执,最根本而关键的就是执五蕴为我,那么你执五蕴为我,那么五蕴所面对的,其他周遭一切叫做我所,所以五蕴身心是我执的最根本所在,因为我们都会,如果你执一个我的话,一般来讲,要么断灭,你五蕴执一个我,但是这种东西,一般来讲,很少,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所以一般我们执我的话,一般绝对 ,大部分都是在这个五蕴身心里面执一个我,但是一旦,你对这个五蕴身心已经没有执著了,而且真正能认识到,五蕴身心是没有一个我,而且不执著的话,那你无我,面对外面的就无我所,所以你就不会再怎么样,依于我执要对外面,取任何的执著,这个就是不会对世间取著,取执著,吗,因此,既然无所取故,你就不会有任何的执著,你这个取可以说是爱取有的取,就没有任何的执著,无执著就自觉涅槃,那当然这是不断的训练之后,先经过五蕴无我,要经过闻思修,不是我现在跟你讲讲讲,你现在就马上五蕴无我,你这个五蕴无我,要经过闻思修,那么闻之前,要依生得慧做不断的省思,反省 推论 思维 考察 观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这样子去训练之后,慢慢慢慢,在五蕴无我养成所谓的闻所成慧,那么师父常说过,闻所成慧的无我,其实闻所成慧是怎么样,靖虚你知道,什么叫闻所成慧 是怎么样,(就是一切,一切事中都没有我的状态,一切怎么样,一切事相中,就没有我的状态,就是一种,你大声一点,不是很清楚,是不是这一切事相当中,就有无我的一种状态),一切事相当中都有无我的观念,大概是这样,师父讲的更具体就是说,在你的人生观,在你的思维模式上,都符合于佛法的观念,那在这个经里面,符合于佛法观念,当然就是缘起四圣谛的观念,既然是缘起四圣谛的观念,那就一定是无我的观念,意思就是说,在你的思维模式上,在你的人生观念之间上,你很肯确,我们这个身心是一个缘起的作用,没有一个不变的我,这个时候,你的 我执会很大量的减少,虽然还没证,但是你的观念已经是这个样子,那现在师父要进一步讲,如果一个人可以达到闻慧上,认识到肯认到,五蕴身心是没有我的,是无我的,那你觉得这个人会怎么样,是正见养成,没错,正见养成,那他在生活上,我执会很轻,既然我执很轻的话,相对来讲,他对世俗的种种物欲也好,名利也好,功利也好,他会相对的,我不是说他已经证了,或是他完全,他会相对的很轻,所以从这个地方来讲,你就可以判断这个人到底有没有修行,如果一个人告诉你他已经断了我执,他是什么什么境界多高怎么样,但是你观察他,他对世俗的名利功利却还非常,这个观察都看得出来,还非常的看重,就表示这个人实际上怎么样,这个人其实实际上什么,根本没有缘起四圣谛,根本没有无我的观念,师父进一步讲,如果这个人确实能够像 你看,于世间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住,无所住故自觉涅槃,当然你还不需要到这样的境界,这个是到最究竟的境界,那就是涅槃,如果你只是在闻慧上达到这样子,你对这个已经不大执著了,比别人来讲已经不大执著,既然你对这个不大执著了,这个最根本的都不执著,那你对世间的这些名利,地位的欲望,当然相对很轻,这是一个可以观察出来的,另外一个,如果你在持戒打坐然后修定,然后修到有类似未到地定的程度,那未到地定的程度,记得吗,它一定是怎么样,未到地定的程度,基本上它一定是怎么样,谁记得,进修记得吗,我给你提示一下,修定有三个,当然我们讲九住心,但是基本上修定有三个阶段,分成三个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摄心集中心一境性,这是第一个阶段,也就是说刚开始我们打坐,坐下来之后,你会集中在所缘,但是你的心会一直跑,一直跑掉 跑掉拉回来,拉回来跑掉,集中在所缘,经过不断的训练,多久看个人,摄心到一定程度之后,接下来他心就会在所缘上跑,就不会轻易的跑掉,这是第一个阶段,它就叫做摄心一境,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当你常常已经心在所缘上,不会乱起妄念 ,再继续下去的话,他就会有,还有调伏烦恼的能量 能力,就是离五欲五盖,就会降伏五欲五盖,这是第二个阶段,再继续下去,就有身心轻安的生起,这个是三个阶段,如果最后面从心轻安引发身轻安,能够维持一段时间,那个就到时候,几乎就是未到地定,这样就未到地定了,那现在师父刚刚要问静修的是什么,就是这个,你中间调伏烦恼,会有离五欲五盖,记得吧,就算是你还没有身心轻安生起,但你如果真的打坐做得好的话,到了第二个阶段,会有离五欲五盖,既然是离五欲五盖,五盖比较微细,但是至少离五欲,五欲是什么,色身香味触 是欲界的欲望,其实色身香味触,就是我们常讲的物质欲望,既然你在慧学上,可以达到闻慧的无我,你在定学上又可以达到离五欲,这个人他一定是,生活各方面一定是怎么样,一定是知足少欲,一定是淡薄少欲,一定是生活简朴,一定不会希望有太多干扰身心的活动,打麻将会不会干扰身心,打牌会不会干扰身心,当然都会啊,他一定不会有太多干扰身心的活动,因为第一个,他在打坐上,他已经离五欲五盖了,第二个,他在慧学上,已经达到缘起四谛的怎么样,认知观念上的无我了,既然是无我,他对世俗的功名利禄,这些种种的他不会那么的企图心,想要有这些东西,所以两个加起来,这个人绝对淡薄寡欲,还会抽烟啊,以前有一个人跑来说他已经开悟了,结果中间休息,出去看他在外面抽烟,那你觉得这个人有开悟吗,他说 师父开悟跟那个(抽烟)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一个人打坐,打到有办法离五欲五盖,你觉得他还会抽烟吗,当然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啊,五欲五盖,就算是你还没身心轻安完全生起,但在一心当中,第一个阶段的摄心集中,到第二中段的离五欲五盖,他都会有相似的身心轻安生起,因为这身心轻安不是一下子生起,他是在过程中慢慢起来,你如果有这样的起来的话,你对这个 抽烟,绝对是物质欲望的,吗,所以你对这些懂人,你遍不了人的,不要随便被忽悠了,这个就是师父要讲的,無所著故,当然你从你的闻慧如果是这样,那你到了思慧那更进一步了,修慧就有办法,依未到地定做五蕴五我的观察了,这一定是这样的一个次第的,所以师父常说,你们这一辈子修行,打坐不要想说什么四禅八定,以未到地定为目标,慧学上以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当然更好了,闻所成慧正见养成,那你说养成什么正见,缘起四圣谛跟这个五蕴五我的正见,还有什么正见,那你依这样子,基本上这个就是学佛,那你在诸法的问题上,你就可以真正克服,那你说师父 我修到这边,人家会不会觉得说,我的生活太枯燥,我跟你说那是不懂的人,才会觉得你生活枯燥,我问你,每个人对快乐可能认知不一样,有些人是在怎么样,吃喝嫖赌里面他觉得快乐,那你不吃喝嫖赌,他觉得你不快乐,但是有另外一些人,他说我享受大自然,我到处去看到山河大地这些,我觉得很漂亮,很舒服很快乐,但是我觉得你那些吃喝嫖赌,觉得你在 ,残害别人的身心,残害你自己的身心,那到底哪一个快乐,那当然,你看山河大地,这些你对身心很好,不会有什么,太负作用,但是不要太过分就好,但是另外一些人是怎么样,你在正法当中得到快乐,那这才是真实的快乐,所以不懂的人,他会以为你每天去寺院,打坐 坐在那边,有什么好快乐的,因为他不了解,他不懂,所以你的真实快乐,如果能达到这样你快不快乐,如果你能在知见上,达到缘起无我,你会不会快乐,你一定很快乐的,第一个,你不会想去有外面,太多世俗的这种干扰,世俗干扰很麻烦的,那种身心的扰动,烦恼的增胜,你不会有这样子,再来,你得到真正的快乐,怎么样真正的快乐,就是师父画的那三个圈,你现在无我了,哪怕不是真断,但是你已经达到知见上无我了,所以你对无常的变化,相对 接受度很高,所以他的冲突就低,你的苦就不会真的那么苦,这个不会那么苦的相对性来讲,你就可以达到真实的快乐,而且师父 讲过,这种真实的快乐是立足在真理上的,因为是无我的,而不是在无常上去建立的,吗,讲到这里,这就是说,为什么苦无常无我可得到解脱,你现在就算不是真解脱,你也是 知见上认知,认见养成了,而有相对的解脱,没问题我们再来看,这个是五蕴,苦无常无我得解脱,是从苦入无常,从无常入无我得到的解脱,这个是我们苦法门的解说,没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个新的进度,第五节 蕴处界的观察,我们修行有它的重点,还有我们修行时候,要观察的对象,《阿含经》讲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修行以我们的身心生命作为根本的观察,那我们的一切理论,缘起四圣谛,无常无我,一切理论,也应用在哪里,应用在我们的身心,当然,那你说师父,别人的身心,别人的身心也是这个样子,不过是这样子的,观察别人的身心,好像跟你没有太多的关系,除非你关心的人,但是你再怎么关心,有时候你体验不到,所以佛教说观察蕴处界,是观察谁的蕴处界,观察我们自己的蕴处界,你的无我在谁上面体现的,当然在自己的身心上体现的,你不要老是去观别人无我,观到自己的时候都含有我,所以人家说 观己则乱,别人有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本来就是这样 无常无我,讲得非常的轻松,自己发生的时候,就不是那一回事,所以刚刚讲地狱使者的时候,师父在读那个时候,我也想到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因为老病死,都是别人身上发生的,所以他体验不出来,四种良马,刚刚还有讲地狱使者,刚好你不在,地狱使者 老病死三个使者,你回去可以把这个经看一看,老病死,跟那两码是一样的,那你看,那个阎罗王问这个罪人说,你有没有看到你周遭的人,有人变老了,他说有啊,那你为什么没感觉到,我想说他当然没感觉到,因为那是别人不是他自己,你有看到人生病吗,有啊,那你怎么没有感觉到,这个时日无多了,当然没感觉到,因为是别人生病,不是他生病,那你有没有看到,你住附近有人死了,有啊,那你怎么没感觉到无常的压迫,当然没有啊,为什么,别人死了不是他死了,所以我们就常常会有这样问题,因此,蕴处界是我们修行观察的入手处,其实《阿含经》讲的是这样,把它衍生下来,大乘讲的也是这个样子,只是说大乘从 自我蕴处界的观察,然后推广,因为大乘要做什么,要度一切众生,但是你是这样子,别人也是这样子,所以你苦别人也苦,然后往外去推广,然而不能离开我们的蕴处界,你哪怕是推广去观察一切,你也不能离开我们自己的蕴处界,所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是导师书里面,《佛法概论》里面讲的,他说,【佛法以有情为本,那就应该认识有情是什么,有情是什么,有情众生,有情识的众生,但这里的有情识众生,它并不是,有情识众生,本来是应该包括三界六道,都是有情识,但是之前师父不是说过,《阿含经》里面,它是重在于观察谁,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是谁,人道,所以这里的有情,偏重以人道为主,那问题是那师父,那其他道众生,因为其他道众生,有时候没有五蕴,可能只有,你说无色界众生,无色界众生是没有,我们叫色受想行识,他只有识,因为他没有什么,他没有色蕴,他没有色蕴之外,他不会认识到外面的,他只有享受到,自己内心的禅乐,所以他只有四而已,那当然了,越往细的,他连识都非常的细,非常的细,所以这个叫做无色界,因此这个还是,以色界的人为主的,【佛法以有情为本,那就应该认识有情是什么,佛常用三处观去观察有情,分别有情的真相,論到三處觀,即五蘊觀,六處觀、六界觀。】,这个叫做蕴处界,那么【蕴处界的分别观察,是從不同的立埸去分別, 看到 有情的各個側面。 
】,所以我们这个身心,不外乎就是蕴处界,从蕴处界去观察我们的这个身心,你说那师父,观察蕴处界身心怎么样,观察这个蕴处界身心,观察它怎么样,观察它,蕴处界是苦的,它是无常的,它是无我的,所以你不要在这个蕴处界上面,去执着我,这个是重点,刚刚那个也有讲,这里讲蕴处界,最后的观察重点也是这样,在我们这个身心上面,去观察无常苦无常无我,再来,蕴观,我们现在要开始讲蕴观,【蘊觀,詳於心理的分析;處觀,詳於生理的分 析;,(六)界觀,詳於 物理的分析。】,这里特别讲六界,但是也可以讲十八界,不过是这样子的,如果讲十八界的话,它是比较涉处在六处观,或叫做十二处观,因为我们讲蕴处界嘛,蕴就是五蕴,处是十二入处,但这十二入处是讲根跟境,但是如果你根境结合再加上识,那就叫做十八界,所以界观也可以讲十八界,也可以讲六界,《阿含经》里面都有,但是如果你讲十八界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偏重在什么,十二处上面就去谈十八界,所以它界观后面很多是用六界来谈,会用六界来谈,所以,一个是详于心理的分析,一个详于生理的分析,一个是详于物理的分析,依不同的立场而观察有情,【成立此三门观门,三者并不是截然不同的】,它只是切入的角度不一样,为什么说蕴观,蕴的观察比较详于心理的分析,因为色一个后面就是,受、想、行、识,全部都是心理的作用,那么师父在问你们,难道心理就只有这几种作用而已吗,大方向上都离不开这几个,那我们在 ,比如说俱舍论里面有各种心所法,那这些心所法摄在哪里,靖能说受跟想,有没有人有其他,靖唐,应该是受、想、行、识都有,受、想、行、识都有,还有没有其他答案,主要是什么,主要是行和识,三种答案,一个说受跟想,一个是说受、想,你说什么,受、想、行、识都有,受、想、行、识都有,你说那个行跟识,除了海测以外,其他人还没有答案,物质,你在猜,No idea,你没有猜,那个靖月你知道吗,你觉得是什么,识,受、想、行、识的识,一个说识,弟子那个俱舍论还没学,你俱舍论还没学,其实这边大部分都没学过俱舍论,靖能你应该也没看过俱舍论吧,所以难怪你没猜,因为是心王受受心所,所以弟子觉得,那个识不应该是心所 ,然后受、想、行的行,弟子记得就是,如果没记错的话,主要还是造业,造业就是说,我在心所发动之前的,所以才说的受和想,你的推论很有理,第一个,识是心王,所以不是心所,那排除掉识,受、想、行 都是心所,那么既然排除掉识,那靖修你刚刚说什么,行跟识,那你为什么会说行,因为有声音,没有吗,没有开始,弟子理解这个行,他主要是去推动这个,推动造作,对推动造作的一个,他推动造作,可以推动身口意,所以包括什么,包括行,不是包括行,行既然是推动,推动去造作,那造作是不是分为身口意,是的师父,包括身口意,包括身口意,身跟口没问题,意是什么,内心的各种,心理活动,所以答案是什么,其他的各种心心所,除了受想以外,其他摄在行蕴里面,因为行蕴的推动,他可以推动身口去造作,但是你要记得,他会推动意念上的,那意念上的话,他就有各种的作用,这个后面,我们在讲五蕴的时候,会特别说明,吗,所以,这个五蕴里面的,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的身体的,但是 受、想、行、识,识是心王,受想行是各种心所,而且各式各样的好坏心所,全部摄在行蕴里面,吗,但是论上也说,那为什么受跟想,不是设在(行)里面,因为受想它特别重,所以它是单一独立出来的,除了受想以外,其他心所都怎么样,摄在行蕴里面,行蕴的根本体,以前也讲过,其实在《阿含经》讲过,是思心所,怎么这么快,还有五分钟,师父今天有没有晚上课,怎么早上好像上的,讲不完的样子,现在怎么那么快,我才讲两个故事,讲三个故事,怎么剩下,一个小时就这样过了,我们讲快一点,各位看到,詳於心理的分析,那么,为什么说这个处观詳於生理的分析,因为是根对境,根是生理的,对于境,那当然你也可以说是认识论,根对境的认识,根是生理的,所以根对境,那里面,六根都知道,眼耳鼻舌身意,意根是心理的是精神的,但是前五根是生理的,所以侧重于生理的分析,或是认识论的分析,接下来,六界观与物理的分析,因为六界是哪六界,地水火风空跟识,六个前面四个是什么,物质的,所以他才叫做,重于物理的分析,这个就叫做蕴处界,那我们会一个一个来看,不过会比较集中在前面两个,因为后面这个比较简单一点,我们会着重在前面两个来分析,我们来看一下大地图,学佛一定要知道一个大地图,不然很多时候,我们学学学到最后,陷入里面的,会见树不见林,不知道你现在这个在学什么,我们现在在学什么,我们现在讲课讲到这里,在讲什么,蕴处界观,讲五蕴,蕴处界观,那蕴处界观,我们在整体的经教里面,或是在整体的四谛缘起里面,到底是在哪一个位置,我们说修行,就是观察我们的蕴处界,但是他在哪一个位置,你看,我们不是说讲缘起吗,缘起 此故彼 落到身心,就会变成流转的还有还灭的,其实我们整体上,我们现在整体上在讲什么,现在的课程,整体上,在讲哪一个,我们这个课程,我们这个大课程,讲什么,增上慧学,记得吗,增上慧学,在里面是属于哪一个,道次第  戒定慧,有没有看到,我们是要讲增上慧学,增上慧学,佛教的慧学,是要让你根本上让你了解,知道什么,缘起四圣谛,没错,所以你看,增上慧学是画一个图过来,慧学 你要知道的内容,就是缘起四圣谛,没错吧,那你了解缘起四圣谛,你就要了解,缘起的流转跟还灭,流转就是我们现在,不断的生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断的这样循环流转,这个就叫做流转,流转,它就是苦跟集,那么苦集来讲,我们刚刚是不是讲苦法门,我们是不是要讲苦法门,那我们之前也讲过什么,集谛,讲过了,就是烦恼,集谛烦恼,集是不是分为惑跟业,没错,那么苦集二谛的相生,还有苦集二谛的观察,从哪里来观察,如果落入到我们的这个来讲的话,其实就是蕴处界的观察,有没有看到,从蕴处界里面去观察什么,无我,但能不能从蕴处界里面去观察无常,当然也是,但是它的分析,很多时候是偏重在无我,但是刚刚那一个经,苦谛的经,前面这个经,记得吗,前面苦谛的经,不是苦无常无我解脱吗,所以蕴处界的观察,实际上你可以观察无常,观察无我,其实蕴处界就是在观察无常无我,但是相对来讲偏重无我法门的观察,因为蕴处界是重在空间当下的复合,所以是「此有故彼有」,复合 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的我,这个叫做无我的观察,那么进一步,如果这个惑业苦三个加起来,然后,从时间的延续变化上来讲,它的惑业苦三个,加起来,你也可以说蕴处界整个加起来,就是什么的观察,当然它是观察无常,但是就是什么的观察,惑业苦,师父讲过要记得,惑业苦简单的讲叫做惑业苦,惑业苦如果详细的讲,就叫什么,就是十二缘起支,想到了,终于想到了,惑业苦是最简短的,扩张来就是十二缘起支,那惑业苦三支,也可以扩张叫五支,这不是前几个月这样分析的吗,然后再扩大叫十支,然后最完整的就是十二支,那这十二支是动态的,从过去的行业到现在,不管是不是叫投胎也好,或是识身也好,然后中间产生认识,认识之后会产生什么,爱取有,那你这辈子造了爱取有,就会有未来的业力规范,然后烦恼再去润,你这辈子死掉就会怎么样,就会有下辈子又有生跟老死出现,那这个整个这样一个,时间的变化流程,它的重点其实就是什么,时间变化上的无常,那当然了,这无常里面你也可以观察无我,所以师父才会用两个红色线,你能够真正悟到无常,一定是悟到无我的,你能真正悟到无我,你也不会执常,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观察,所以这一些种种的修行,戒定慧 慧学,就是从缘起法门,四圣谛上理解,但是你这些法门的认识,一定是从蕴处界开始观察,然后观察蕴处界的无常无我,这是修行的根本开始,闻 思 修,都是在观察蕴处界的无常无我,但是你在观察蕴处界无常无我,之前你对这一套,都要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跟认识,然后你闻慧,在蕴处界观察无常无我,你的思慧也是在 ,蕴处界上面去实践无常无我,你的修慧就是在 ,定中去观照五蕴的无我无常,所以谁知道师父接下来要讲什么,如果常听师父讲课,所以心经里面,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阿含经》就叫做照见五蕴无常,或是叫做照见五蕴无我,那到了大乘佛教就照见五蕴皆空,空跟无常无我,落到深处是同一个意思,不同在哪里,也不是这样,应该这样讲吧,如果讲五蕴无常无我,重在于五蕴的怎么样,身心无蕴无我的观照,是重在身心无蕴的,如果讲空的话,那就遍一切法,遍一切法空,所以当我们观察五蕴无我的话,他不去观其他法到底有我 无我,因为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到了般若经讲空的话,那就是一切法必经空,这样他的不同点了 ,当然还有更深的,以后我们有机会慢慢再来谈,有机会再来谈,谈阿毗达磨的时候我们再来谈,他有不同的深浅,时间差不多了是不是,时间到了,这样记得吗,我们讲增上慧学的内容,缘起四圣谛,那现在在谈苦法门,现在在谈,我们在蕴处界上观察苦无常无我,是在蕴处界上观察,休息一下再回来,我们继续来看 ,第一个 五蕴法门,什么叫做蕴,这个蕴,在《杂阿含经》里面常常翻成阴,阴天这个阴,但是,我们比较常翻的是蕴,它的梵文字是skandha,巴利是叫Kanda,但是那个梵文就叫skandha ,那么skandha ,蕴是怎么定义的,如果你去找梵文大词典,梵文的意思,它的skandha 是有,a troop, multitude, quantity, aggregate,有这些意思,那么它说,(with Buddhists),意思就是说,我们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它叫做,the fiv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being。 ,但是你看下面这个是,非常佛教式的解说,上面这个是蕴,这个skandha,它本来的意思,所以从这些本来的意思里面,你会发现它有什么意思,有很多东西聚在一起的意思,那个troop是什么,军队,是不是,那军队是一个还两个,聚在一起,那你看,这些也是多重的,量的,还有尤其是这个是什么,集合,集在一起的,所以这个skandha 的意思,就是有集合在一起的意思,有积聚,所以我们常蕴就叫做积聚的意思,所以这个是它原来skandha ,本来就有的意思,你看大毘婆沙論它怎么解说,大毘婆沙論,他就是照着这个梵文字下去解说,他说,【「問:何故名蘊,蘊是何義。答:『聚』義是蘊義,不好意思,蕴这边应该是有一个逗点,何故名为蕴,逗点,蕴是何意,何故名为蕴,蕴是何意,答,有没有,聚意是蕴意,聚,有没有看到,【『合』義是蘊義】,有没有看到,【『積』義是蘊義】,所以这几个字,聚、合、集,都是有多种东西聚在一起的意思,它就是从skandha 这个字,蕴这个字,直接就它的内容去解释,你看,这些东西,聚、合、集 是蕴意,【聚義是 蘊義者】,有没有 这个聚,【 蘊義者,謂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 廣說乃至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總為一聚立為色 蘊。乃至識蘊聚義亦爾。」 】,如果就大毗婆沙论 ,它的意思是什么,它说,为什么叫做色蕴,因为只要凡是物质的,不管粗不管细,不管远 不管近,不管是过去的物质,现在物质 未来物质,反正只要叫物质的,它就叫做色蕴,所以它意思说,它不是一个物质东西,它是指说所有的物质的东西,它都全部叫色蕴,吗,受蕴,它会讲什么,猜一猜,受蕴它会讲什么,它会讲,若苦受 若乐受,若不苦不乐受,若过去受,若现在受,若未来受,一切受皆为受,所以叫做受蕴,它会大概是这样子解说,所以你就知道说,它有什么意义,所以这个叫做蕴,蕴的根本定义,五蕴明相分析,为什么叫五蕴,为什么它叫五蕴,五蕴就是我们身心生命的一个聚合物,一个聚合,然后 在于分析,那为什么它叫五蕴,这个是《阿含经》的,【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受陰,这个五蕴,云何為 五?色、受、想、行、識受陰,所以五蕴又叫做五受蕴,它的五蕴跟五受蕴它是有解释的,但是一般都会叫五受蕴,到了其他经典,就直接叫五蕴或五蕴而已,就把这个受取掉,但是师父先讲一下,在《阿含经》里面,它讲五蕴跟五受蕴,它是有不一样的,如果没有执著的,纯粹分析五蕴就叫做五蕴,如果谈对五蕴的执著,就叫做什么,五受蕴,那个受是执受执著的意思,但是它《阿含经》里面虽然有这样子说,不过很多时候就讲五蕴或五受蕴,如果不特别讲的时候,它的五蕴或是五蕴等于五受蕴,为什么,因为《阿含经》不会去分析,阿罗汉跟佛陀的五蕴,《阿含经》在分析谁的五蕴,凡夫的五蕴,那凡夫的五蕴就叫做五受蕴,因为凡夫都是有执著的,那怎么执著,我们后面会再看,【「有五受陰,云何為 五?色、受、想、行、識受陰。 ,若沙門、婆羅門 以宿命智自識種種宿命,已識、當識、今識,皆 於此五受陰已識、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 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 】,他讲什么,他说【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受陰,云何為 五?,色、受、想、行、識受陰。】,就是我们的身形,他说,如果沙門、婆羅門 以宿命智 ,有宿命智,宿命智知过去,我们不是有五通吗,其中有一个宿命通,宿命通知过去,他说,那如果有自識种种宿命,就是知道过去种种生,好几生,那好几生是怎么样,他说那是知道,具体上知道什么,他说,【已識、當識、今識,皆 於此五受陰已識、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 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 ,意思就是说,你有宿命通知道你的过去,但你所知道所谓的过去是怎么样,知道你过去的五蕴,你过去的身份是谁,还是依这个五蕴,而有这样的身份,而有这样的存在,所以你的存在其实就是,你的五蕴的存在,过去以五蕴存在,然后过渡到现在,现在还是以什么存在,五蕴而存在,所以这告诉我们什么,我们所谓的我,没有一个不变真实的我,只有五蕴和合的缘起存在的假我,而这个假我,如果你没有解脱,你就是现前的五蕴和合身心,不断的变化还是五蕴,这辈子死了,如果当然死了,我们就说,依人来讲这辈子死了,去投胎,然后成为另一个相续而不断,不断而不常的一个延续的 ,五蕴的一个假我,然后我们生生世世,就以五蕴的这样的一个假我不断的轮回,所以就算你有宿命通,就算你有天眼通,可以看过去,可以看未来,其实还是这个和合五蕴的身心,没有一个什么不变的我的东西,这个还是一个五蕴,【若可礙、可分,是名色受陰:,什么叫可礙、可分,物质的可礙 ,就是会滞碍,会占有空间的,比如说这个麦克风,现在占有空间,师父手一碰,它弄不过去的这个滞碍,什么叫可分,可分,可以是变坏的,它会分散 会分解的 变坏,或是说它有形体,可以再去区分的,叫做可分,那既然是可分,那一定是可坏的,散开了就坏掉了,所以它叫可礙,就是滞碍或变坏,或是可礙可分,这个就叫做色受蕴,【指所礙,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手、石、杖、刀、,意思就是可以碰触到,问题是这个【冷、暖、渴、飢】,是指我们的这个身体,知道吗,若冷、若暖、若渴、若飢,因为你的色,你可以是一切的物质,但是一般来讲,如果我们就五蕴身心的话,你这个色是指我们这个身体,【 若蚊虻諸毒蟲、風雨觸,是名觸礙,是故,礙是色受陰;,復以此色受陰無常、苦、變易。】,所以佛陀讲五蕴,讲到最后都会讲这个五蕴,是无我无常苦变异的,(一个是凡夫众生,对五蕴的这个认识,还就是从阿罗汉和佛陀对五蕴,师父好像刚才提到这么个问题,这有啥区别),你刚才没有听,五蕴跟五受蕴,在《阿含经》的某些经典里面有分,有执著的执受的就叫做五受蕴,不执著的就叫五受蕴,不执著的就直接叫五蕴,所以佛跟阿罗汉,还没入灭之前也有五蕴身心,但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不能叫五受蕴,他只能叫五蕴,这样清楚吗,但是众生的五蕴一定是五受蕴,所以师父说,不管他讲五蕴还是五受蕴,其实都是就凡夫来讲,因此就算没有特别细分,没有特别去说明,讲五蕴指的都是五受蕴,如果叫五取蕴,但是五取蕴这里就叫做五受蕴,受跟取意思是一样的,叫五取蕴或是五受蕴,作为阿罗汉和佛陀,他就不能叫五受蕴五取蕴,他只能叫五蕴,他不受不执取,再来,受受蕴 ,【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 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復以此受受 陰是無常、苦、變易。】,跟上面一样,都是讲无常变异,他说 诸觉相是受受蕴,他为什么说诸觉相是受受蕴,那你能觉察到什么,能觉什么,觉苦 觉乐 觉不苦不乐,意思就是说 苦受、 乐受 、不苦不乐受,那么我们来看,受,这个是俱舍论上面的受蕴,【析辨】 ,【「受」:領納——受蘊謂三,領納隨觸「即樂及 苦、不苦不樂。 
】,他就是说領納,接受到情境,然后随触「即樂及 苦、不苦不樂。」,就是说你领纳了这种心情之后,他会有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产生,这个就是所谓的,这个地方是俱舍论的定义,那么他的梵文,或是巴利文是vediyanti,巴利也是这样的,它叫vediyanti,它的英文是Feeling或Sensation 感受,那导师常常会说,是情绪上的作用,领纳后产生的情绪作用,就是所谓的,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然后,诸觉相,它是vediyanti,vediyanti,这个叫做诸觉相,上面是不是说,诸觉相是受受阴,那他的诸觉相,他的巴利文叫做vediyanti,你看,他还是Veda,他这个是vediyanti,所以他是,这个受跟觉,是同一个字根,其实都是讲vediyanti,都是讲vediyanti,那他的诸觉相,诸觉相在巴利文里面是说,vediyanti,复数被动,所谓觉相 诸觉相,是说种种被觉知道的,所以诸觉相就是说,种种被觉知道的,就是受受阴,种种被觉知道的,就是受阴,那么什么东西被觉知道,苦乐 不苦不乐,这一些就是被觉知道的,所以这个诸觉相的觉跟这个受,其实严格来讲是同一个字,都是叫Veda,叫Veda动词,都是有觉知,或是我们翻成受,只是这个句子里面,他说vediyanti,他是被动的复数,意思就是说,他被动复数,这个字就表现出什么,他为什么是复数的,就表现出说被觉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单一的,是多的 很多的,意思这个字一出来就是表示说,主词一定是复数的,被动的 就是被觉知道的,这一些东西,就是叫做vediyanti,被觉知道的就叫做受阴,那什么东西被觉知道,苦 乐 不苦不乐,是可以被觉知到的,这样子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被觉知到的就叫做,vediyanti 就叫做受阴,这个就是觉知相,那后面有讲说,何所觉,那什么东西是被觉知到的,【何所覺:kiñcavediyati什麼被覺知到 
】,就是说什么被觉知到,有没有看到,这个是疑问词,这个 kiñcavediyati ,看它的变化,可以是what,可以是which,如果是为何,那它这个是what,vediyati ,就是什么被觉知到,就是这里的何所觉,什么被觉知到,它说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被觉知到,所以这样,种种讲起来的话,它的受是什么,就是诸觉相,什么是诸觉相,可以被觉知到的这些就是受,什么东西被觉知到,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被觉知到,就是它的定义,所以受,一般都会讲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一些是可以被觉知到的,你觉知到苦觉知到乐,觉知到不苦不乐,这样的一个情绪作用,就叫做受蕴,可以吗 ,就叫做受蕴,静宽什么问题,(弟子有一点糊涂,那个受蕴和受受蕴,有什么不一样,受蕴,就是说,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那再加一个受),刚刚不是讲,五受蕴跟五蕴,五受蕴是以有执著来讲,五蕴是以没有执著来讲,所以要区分开来的话,五蕴是纯粹的分析而已,但是五受蕴一定是从怎么样,凡夫有执著的来讲,所以叫做五受蕴的话,一定会色受蕴,受受蕴,想受蕴,还有行受蕴,还有识受蕴,这样清楚了吗,这个受就是取的意思,对啦 另外后面那个受就是无取,五受蕴就等于无取蕴,其他的翻译五受蕴,其他的翻译就叫做五取蕴,那个受就是有执取的意思,这样明白吗,(是前面一个受是执取,还是指后面那个受),你觉得是前面那个字还是后面那个字是执取,我们不是说五受蕴吗,五受蕴 有 色受蕴,有受受蕴,有想受蕴 有行受蕴,然后有识受蕴,(那就后面一个受是执取的意思),这样可以啦,师父一直觉得你是高材生,我说高材生 ,也有中剑落马的时候,但是话说回来,师父现在讲的要听清楚,虽然有些经典有去区分,但是很多时候,他只讲五蕴,他不会特别就讲五受蕴,但是就算是他讲五蕴,指的还是什么,还是五受蕴 还是指凡夫的,这样明白 这样清楚,所以一般经典在讲五蕴跟五取蕴,如果没有特别去分的话,讲的是一样东西 都是讲执取的,为什么 因为一般都是以凡夫来讲,不会以圣人的角度来讲五蕴的,这样可以,这个好像字怎么变小了,(师父 还是回到刚才那一页,就是说,受里面说,「受」:領納—受蘊謂三,領納隨觸,这个触是不是,就是之前师父讲那个,就是三和合生触,这时候已经有这个,识的生起的这个作用),对 触受,如果从那个十二缘起支来讲,他生了触之后就会有生受,再来,【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 想,都無所有,都无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復以此想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析辨】,俱舍论这样解说,【想:取像—想蘊謂能取像為體,即能執取青黃長 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 】,如果还不清楚,这个想是Saññā,它有sense,perception,discernment,awareness. ,尤其是这个perception是什么意思,就是把看到的东西吸收进来,在内心形成一个认识的东西,所以他跟情绪没有关系,那刚刚讲的受是什么,有苦 有乐 有不苦不乐,所以他是跟情绪有关系的,这个想他只是把东西吸收进来,然后在我们内心里面产生影像,然后这个discriminate也是有认识的观念,认识的这样的一个,作用存在,尤其是这个perception,你看 ,吸收 尤其在哲学里面,认识到东西吸收进来,就是认识上的,吸收进来的东西,这个就是我们的想的意思,还有 他有awareness,awareness,警觉到认识到东西,它的一些,那个巴利或梵文字,翻成英文意思都不大一样,所以刚刚那个受是苦乐的情绪作用,现在想是吸收认识的作用,吸收到外界认识的作用,然后他说【 諸想是想受陰】,他说 諸想是想受陰,他这里的诸想,你看,这个想是Saññā,他说 諸想是想受陰,这个诸想是什么  Sañjānāti,是动词  toperceive,torecognize,tobe aware of .... 。 ,问题是上面这个是名词,下面这个是动词,所以是什么是同一个字,他的诸想是怎么样,是做动词用,是动词用,意思就是什么,那你说那这两个字一样,那意思是什么,动词的意思是说,你去认识吸收进来,这个,就叫做perception,他是用动作来告诉你这个字怎么定义,你去吸收认识对象,吸收进来在内心产生影像,这样的一个动作就叫做想,所以你感觉上他两个字,一个用动词一个用名词,这什么意思,他用动作,用他的动作,用他的这样的一个过程,来告诉你这个字的定义是什么,所以这样有没有比较清楚,想是什么,想就是吸收影像进来,所以在那个,俱舍论里面他想取像,有没有看到,想因为能取像为体,有没有看到,这里的能取像其实就是这里的诸想,如果你还讲说一个诸想一个能取像,好像不太一样,你从它这一个字,有没有看到,这个动词,to perceive其实就是,这个讲的能取像,所以玄奘大师在翻译俱舍论的时候,他是有把,他的名词动词用中文表达,只是如果我们不知道,他的梵文没有去分析的话,那以为看起来都差不多,他的能取像其实在表达,英文的动词perceive,就是在表达这个意思,所以他的意思叫做,什么是perception,perception is,to perceive,这样清楚吗,可以了吗,有没有比较了解,经过这样你可能以后讲到这个 你就会比较清楚,他到底是指什么,讲到这里,(从这个想的话,对想的定义就是,比如说 ,一个色个进来,我对他进行识别,这就是识别成像,这就是想的一个意思,是吧),基本上,色进来之后,有一个大概的影像跟识别,这个是想,但是做细的总体的认识跟分析,那这个就是识的作用,(比如说受这个东西,受和想,受在前,想在后),其实他的前后不一定,因为老实说,如果就《阿含经》来讲,他没有一定的前后顺序,因为你要是去弄他的前后顺序你会很奇怪,你应该会先怎么样,你应该会先想再来受,但是他想的范围可以是很大的,你只要是人家讲什么弄什么,认识到吸收进来的这个都是想,这样明白了吗,那如果做推论的细微分析,那就是 ,意识上的问题,意识上的识上的问题,所以是记得吗,是有几种,有几种分别,有自性分别,有什么分别,计度分別,有那个随念分别,还有计度分別,那计度分別就是去推论的,随念分别就是去记忆,(师父,弟子有个问题,谁有问题,就刚刚前面那个slide,这就是说少想多想无量想,都无所有,就是说你不管你想多想少,想的很多其实都没有,这个所有就是说是没有一个,没有一个常我在,总体的认识跟分析,这个所有在这里),这个牵涉到有个问题,想取像,那他说,多想少想无量想无所有想,这个就是在讲无所有处,无所有处取无所有相,哪怕你在无所有处,取无所有相,都还是属于想的范围,吗,那少想多想,这个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那你到了无量想,哪怕你修四无量心,修到的像是无量的,他还是想,还是取像,不过你要是不明白这个 后面不要管,他是在讲你可以从,一般的认识到修定的境界,都是你取像,(可能弟子也比较糊涂,就是那个都无所有和,做无所有想,做无所有想就像师父刚刚说的,那个是做无所有想,前面这个都无所有,也是这个意思吗),对 他就是在讲无所有定,(还有一个就是他说,【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因为刚刚说想受蕴就是已经有,执取了,那你做无所有想的时候,应该是无执取才对),你要知道,五蕴在凡夫里面都是执取的,哪怕你修定修到非想非想定,你还是怎么样,还是未断烦恼,都是还有执取的,这样明白吗,因为我们这边基本上,都是就凡夫的状况来了解,绝对不是依那个,非凡夫的状况,刚刚讲行,不是在讲行 ,是其他各种心所都放在行里面,这个地方讲你就知道,为作相,重点在为作,【为作相是行受蕴,何所为作】,我告诉你 真的,为什么说有时候要去看巴利文或汉文,你如果,你如果光看中文,你这个「为作相」你知道他讲的是什么,你猜死了你都猜不到,你去翻遍古代的所有字典,你都翻不到他,他讲的是什么,为作相是行受蕴,何所为作,你可以说为作也可以说为(了)作,但是如果你去猜,为了做什么或是目的是做什么,那就是依文解义,【于色为作,于受、想、行、识为作,是故,为作相是行受蕴,復以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他说什么,于色为作,于受、想、行、识为作,是故,为作相是行受蕴,如果你这样读 你一定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所以我们先看,【析辨】 俱舍论说,行: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这是俱舍论的,你知道他的为作相,看到这里知道什么了,他就是造作的意思,【思是业性造作义强,故為最勝,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 
】,】,】,这个行蕴,行取蕴就是行受蕴,所以他是造作的意思,所以行蕴的根本,就是思,然后以造作业为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 
,有漏,记得吗,我们是以凡夫来讲的,所以这里讲有漏有为,你不能造,你看这个有为,是一个很重要的,等一下你就会知道,我们不能造作无为,无为不是你能造作的,既然都无为了你造作什么,但是这里有为,俱舍论里面你去看,这个有为等一下是一个学问,一个破点处,一个可以理解的你去看,等一下,行叫做Saṅkhāra,师父也讲过,Saṅkhāra是巴利文,他的梵文叫做什么,samskāra ,他是,Thumb,加S,因为两个子音,中间要加一个S,中间加一个S,你才可以发音,他是梵文字的音变跟连音,叫做Samskri,Samskri造作,Samskri造作,他跟那个Karma是同一个字根,所以这个行,就是我们迁流变化,而且这个行是是进行式,分词,所以在英文里面,他说,Putting together,Forming well,Making perfect,Accomplishment,什么意思,尤其是第一个,Putting together,他Thumb有没有,Thumb是什么意思,结合,Kri是造作,意思就是说,把什么东西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什么,就是Putting together,所以这个就是行的意思,这个就是行的意思,所以要记得这个行本来就是说,从Kri造作而来的,先了解这样,这个就是行,是造作 Samskara的进行式,所以他是进行式,所以叫做行,那你说他为什么不直接叫造作,但是他跟造作有一点不太一样,他是指一切都是在造作形成当中,是一种进行,再来,为作,这为作是什么,他说,Saṅkhāratam,有没有看到,Saṅkhāratam,Saṅkhāratam,Abhisankaronti,这个Abhisankaronti,就是造作的意思,Saṅkhāratam,这个字,我们一般分成,就翻译成有为,有为,所以这个Saṅkhāratam,他是怎么样,过去分词,记得有为法,有为法,或是完成的,是以过去分词,有为法,是以过去分词,Samskara,Samskara,Samskara,他是分词如果是梵文的话,Dharma,就叫做有为法,意思就是为什么用过去分词,是以造作,而完成的东西,就叫做有为法,那么在巴利里面就叫做这个字,Saṅkhāratam,过去被动分词,是已经完成了成为名词化,就是已经完成的东西,然后,后面这个字还是从Sankaronti,是动词,Abhisankaronti就是造作,就是造作前面的有为,所以叫做造作有为,叫做为作,造作,那你说为什么叫做作在后面,因为动词,梵文的动词在后面,梵文巴利的动词在后面,所以这个是造作,这个是有为法,所以叫做造作有为,直接翻成为作,就叫做造作有为,这样明白了吗,清楚了吗,然后,Saṅkhārata,是conditioned,为什么,因为它是putting together,所以叫做conditioned,叫做有为,它的Abhisankaronti,是to prepare,to perform,就是造作,所以说为作叫做,造作有为法,为作,就是作为,就是造作有为法,所以行,色 、受、想、行、识的形,它就是造作,造作什么,造作有为法,有为有漏法,但是它这里比较重在,因为它没有讲有漏,但是它一定是有漏,所以它叫造作有为法,来那个静能,你是不是有问题,(您说的这个,Saṅkhārata,然后是conditioned,那这个意思是不是,可以引申为是,因缘所成的有为),因为,有为一定是因缘所成的,为什么,它跟那个缘起法意思差不多,但是缘起法意思是说,东西组合它生起,是用东西组合生起,这里是去造作,两个意思不太一样,一个是东西聚合它就生起,那个是缘起法,另外这个东西比较重在于,去造作,所以叫making或doing,有没有看到了解吗,那那个缘起法那个动词,是用arising,这样了解它不一样的地方,造作,所以你如果回,时间是不是到了,还没还有两分钟,所以你们如果把这样的一个东西,回到上面去,【行: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 ,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 
。】,有没有看到,所以这里造作有漏有为,就是这里讲的,於色为作,这样清楚了吗,(师父弟子问问题,他这个就,造作有为法,那说明这是一个,身口意,造作以后形成的一个结果,是不是这个意思),然后你看他说,於色为作,那色是不是有为法,於色想行识为作,那色是有为法,都是有为法,所以推动造作,推动造作,那谁在做我们,我们去推动造作,这些就叫做行,所以行蕴在于内心的推动造作,这个行蕴,有没有大概了解吗,那当然阿毗达磨更进一步去分析,一切内心的推动造作都是行蕴所设,那没错,那行蕴所设里面包括有各种的心心所,然后你产生计度而推动内心去造作,或去思考,推动的这种去思考,问你推动思考,你去思考、去分辨当然是识蕴,但是你去推动的,这种内心的推动力量,造作力量是行蕴,这样清楚了吗,那,(我能理解这个里头有一种,因为你内心的烦恼而,执著在某一个观点,或者某几个观点上面,去追求极致而去,有意识的去,作为一些行为,就产生这种所谓的为作),不是产生,是他使你去产生,他去推动你去做这些事情,内心,由于各种之前的原因,然后造成去推动你去做这些事情,这种推动,就叫做行蕴,那你被做的这些,就叫做什么,就叫做,为作,就是为,作就是内心去推动,为就是有为法,就是你刚才讲的,我去思考什么去弄什么,但是我推动去思考,或推动去做这件事情,会推动去想这些事情的,推动力就叫做行蕴,没关系 反正这是第一次接触,慢慢再思考,这就是佛陀分析五蕴,后面还有一个叫做,別知相是識受陰,你刚开始看到別知相,如果你不知道他的巴利 梵文,你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叫做別知 ,所以 他的別知相是什么,对啊,别就是一个一个嘛,区开来 知就是jña ,所以叫做为jña ,所以你看,有没有看到别知相,这个是我们下礼拜再来讲,可以吗,今天讲的有没有比较清楚了解,我们来回向,

《阿含经》讲要,第104讲,如立师父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阿含经》,我们现在讲到五蕴法门,五蕴法门上个礼拜谈到了五蘊名相分析 ,第一个是法相,上次也说到说我们的身心就是五蕴,那不断的有这个五蕴,现在我们讲五蕴身心是有情,有情是以人为主讲五蕴身心,那为什么佛陀老是以人为主分析,五蕴分析身心呢,因为佛陀讲法,佛陀讲法是针对谁讲的,对人,所以唯有人道众生,才有具备完整的五蕴,那当然其他道众生可能也有,但事实上其他道众生,事实上不容易修行,那经典上,当然也会谈到有其他道众生,比如说,佛陀也曾经上忉利天为母说法 ,那一些状况当然少之又少,所以基本上,真正共通认可,所有真正能修行的,因为经典上很多时候讲的也不大一样,比如说上忉利天宫为母说法 ,到底说了什么法,经典上讲的都不一样,北传讲什么,北传说讲什么经,地藏经,南传没有地藏经,所以南传说什么,讲阿毗达磨,那就有争议,到底是讲地藏经还是讲阿毗达磨,那地藏经跟南传阿毗达磨,那可是天差地别,那这些就是佛教传承里面,各有不同的传说,但是共通的传说,都是佛教的讲经说法,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修行,这个是任何传承都是共通讲的,所以佛陀的分析,还是以人的五蕴为主要,那我们这个身心就是五蕴,那我们未来的身心,如果你说死了再投胎,以人为主的话,还是什么,还是五蕴,吗,所以五蕴刹那生刹那灭,不断的延续下去,就是我们的身心,那你这辈子死了,下辈子以人为主,再来投胎做人,那生生世世还是五蕴身心,所以我们的修行,佛陀都说观察我们的五蕴身心,观察五蕴身心  ,当然你从认识论来说,那也就是六六法门,那从另外一个物理的分析,那就是什么,就是界法门,那界很多人搞不清楚,界有两种,十八界跟六界,如果你分析十八界,那没问题还是界,但是十八界的话,十八界的分析跟什么重复,跟十二入处重复,所以一般来讲,我们分析界的话,就很多时候就重在分析六界,这个就是上个礼拜所说的五蕴法门,那么上礼拜讲到想、色、受,【諸覺相是受受陰,受蕴,受就是领纳,领纳三,就是乐、苦、不苦不乐,就是受,所以受是属于我们内心的,对于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受的情绪作用,这是受 受蕴,那色呢,色就是物质,就是我们的那个生理机能,受我们内心的情绪作用,这是上个礼拜讲的,那想呢,想:取像,受,如果你用英文来分析来谈的话,其实它可以很明显的区别,你看 这里受,它是Vedanā,它是Feeling,Sensation,这个都有什么,感受感触的那种情绪,所以你就很可以明显的说,它受的意思到底是什么,那么你看,想,想是什么,想这里讲取像,取像 这个俱舍论的(解说),能执取青黃長 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等,它是什么,它是把像取进来,但是想,想它没有情绪的这种作用,它只是对于对象的取像认知,等于是什么呢,拍照,外面的东西你拍照,拍了照之后呢,你现在用手机拍照之后,外面的东西被你摄取到你的相机里,你的手机或相机里面来,把这个东西取进来的,这个就是想的作用,所以它叫做取像,所以你看,你看这边有讲什么,尤其是这个,Perception,有没有看到,Awareness,这就可以很明白说,它的受跟想它哪里不一样,记得 受有情绪的感触跟作用,想 是把外境的东西认知收摄进来,然后去认识它,这个受 想,想 这个就是想的作用,这上个礼拜就讲到这里,讲过了 不是讲到这里,还有為作相,讲到行,行就是為作相,你看,【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 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復以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它每一句话后面都会这样讲,無常、苦、變易法,它的為作相是什么呢,就是什么,上个礼拜分析的為作相,作,你看,同样一个字,这个行名造作,这个是俱舍论的,【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所以 一般来讲都行,它的本质就是思,那你说进一步,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有漏有為名行取蘊 
】,能造作有漏,那什么意思呢,就是内心推动去造作,这个就叫作行,比如说,我想要拿你的东西,那我推动我的内心,我的内心想要去做,然后由内心推动发诸于身口,或发诸于动作,这样的推动的,内心的心理作用,推动的,这个叫作行蕴,或叫作行受蕴,就是行蕴,所以这里讲的為作相,就是什么,作,就是造作的意思,为是什么  有为,造作有为,就是行蕴,那么这里的有为不是泛指一切,而是什么,重在我们身口的造作,那义呢,义就是内心的推动,就是意业,然后内心推动去造作的,这样子的内心的推动,就叫作什么,行蕴,比如你赞叹师父,赞叹师父,那么你赞叹,我把你这个声音取进来,认识到你这样的声音,取这个像,声音像进来,然后知道它这个声音,取进来这个像,这个取 这个像,是什么,想,你要知道,想的取像,不只是有颜色的,那个什么,你眼睛看到东西,你可以取这个形状进来,但是眼 耳,耳朵听到声音,把这个声音取 进来,这个也是想,那个色 声 香 味道进来,我们鼻子吸收到的这个,香的这种味道跟感受,取进来了,这个也是,所以你赞叹师父,声音取进来了,知道这样的声音,这是什么作用,取像的作用,但是里面都有识的作用,识我们后面再讲,那我分辨到这个声音之后,分辨这些声音其实是识的作用,分辨这些声音之后,我知道你在赞叹师父,你的声音分辨之后,我知道你在赞叹我,那这是识的分别作用,你赞叹我,所以师父的内心起什么,起受,因为你赞叹我,师父的分辨之后,我知道你是在赞叹师父,所以我很高兴,什么作用,受的作用,这时候起的是乐受,这样清楚,乐受,接下来呢,我知道了,起了乐受之后呢,然后我心里做分析,这些都是识的作用,分析后之后我认为说,那我要怎么反应,客气一点说,不会啦,师父其实没有讲得很好 是你聪明,我内心去推动这样子的,付诸于嘴巴上讲,这个就是什么,行蕴的作用,吗,这个就是什么,色受想行,行蕴它会造作,那你由行蕴去推动,行蕴是意业,推动出去之后是什么,身口,那这些就是造作业,这样清楚,那一般我们来讲,因为都有烦恼,所以造作的都是有漏业,那么你说那无漏业呢,基本上佛教不讨论无漏业,都是讨论有漏业,有漏业就是烦恼相应的,那你说那师父,我怎么修行变成无漏,是这样子的,先有漏但是随顺无漏,然后慢慢经由闻思修之后,才能变成无漏,所以你是先随顺无漏,但随顺无漏的时候,还是有漏,那一般的人,那就不用讲了,因为一般的人,他没有所谓的随顺无漏的这种观念,他推动的一般造作全部都是有漏的,都是有烦恼相应的,不管善跟恶,比如说我赞叹你,在一般人来讲,虽然我赞叹你是好事是好话,但是这时候,烦恼 有没有烦恼,浅存的,所以还是有漏,所以善恶一般来讲,都是有漏的,那有漏的善恶,未来一十二有支的,这样的一个进程,未来还是会受业报,虽然受的是,好的是受的什么,可爱可乐之报,也就是我们讲的善报,还是什么,还是报,吗,因为我们现在在讲五取蕴,记得吗,是有漏的取蕴,五取蕴,这个就是什么,造作,这样知道什么叫做,造作有为了吗,那一切的有漏都算是有为,在《阿含经》里面有为都是有漏的,那什么才是无为,涅槃是无为相,所以涅槃是无为的,那我们现在虽然都是有漏,但是如果你修行,就《阿含经》来讲,是从有为到无为,从有漏到无漏,这是《阿含经》的,所以《阿含经》这里讲的造作有为相,其实是叫造作有漏的业力,然后就是不断的生死,因为这里讲的是五取蕴,这个就叫做所谓的 行蕴,那么行蕴,是【思是業性造作義強】,等一下我们再来讲思,这个上个礼拜讲,上个礼拜讲到这里,色受想行,来那个靖伦来,(师父,那句话说【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能不能请师父解释一下,这个最勝,是相对于什么是最勝),因为思【行:行名造作,思是業性造作義強,故為最勝。】,意思就是说,思以造作为主,思可以有很多种,我跟你讲,在阿毗达磨里面,有很多的心心所,那么识叫做心王,那么除了识以外,其他的内心作用都叫做心所,那心所里面,受跟想的特质比较不一样,所以受跟想特别立出来,那么受想以外,所有的心所都把它列为行蕴里面,那行蕴里面以思为主,这样明白吗,所以各种心所里面,除了受想以外,其他都是行蕴所摄,那行蕴里面是以思为主,那思跟其他的心所都会作用在一起,那这个就是大方向,细节上可以去看看俱舍精要,里面有很多不同的心所,到了唯识还是在讲这些心所,那个进河来,(师父,刚才讲到那个受和想,就是按照这个,我们这个五蕴身,对外界的这种反应来讲,是先想后受,师父刚才解释是不是这个意思?),你问的问题非常好,因为一般来讲,会想办法把它排列  ,到底他的认识的次第是什么样,但是如果就《阿含经》来讲的话,他并没有很清楚的说这是认识的次第,他只是分析,我们内心不同的作用,如果是认识的次第,那会有问题的,你都还没认识 取像,怎么会有受呢,你是不是要问这个问题,(师父,在那个俱舍论里,因为弟子昨天晚上,在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正好看到这段,弟子就觉得,原来在俱舍论里,好像没有明确的说想在前 受在后,只是分析了这个受是领纳,想是取像而已,但是师父在那个,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已经明确说了,想在前 受在后),如果是依次第来讲的话,合理上应该是想在前,但事实上,如果就《阿含经》来讲,他没有说,这是一个认识的次第,五蕴,他不是一个,如果就《阿含经》来讲,他并没有很明显说,哪一个次第,他只是分析内心的一个作用而已,那当然后来阿毗达磨,他会把它立为一些生起的次第,那就是阿毗达磨的一些理解跟认识,(因为在阿毗达磨俱舍论,包括十二缘起里面,其实它是有一定的前和后),它有什么,一个是讲作意触受想思,一个是讲触作意受想思,那如果我们去认定,一定是哪一个先哪一个后的话,那问题是,同样是世亲的著作,俱舍论跟百法明门论又讲的不一样,一个讲作意触受想思,一个讲触作意受想思,那到底是触先,还是作意先,同样都是一个人的著作,那为什么会不一样,那如果硬要讲说,是想在前还是受在前,那就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所以导师讲的一句话非常好,他说,这些心 心所的分别,它不是分析心理学,它是应用心理学,什么叫做应用心理学,就是说,用来了解我们的内心作用,然后 ,知道之后怎么做,为什么是应用,应用来调整我们,观察内心的起心动念,观察我们内心起的贪瞋痴,然后怎么样去降伏它,这个叫做什么,叫应用心理学,如果是分析心理学的话,那就会变成,分析到最后 到底哪一个先 哪一个后,哪一个是怎么样,就非得这样不可,如果是非得这样不可那就有问题了,什么问题呢,部派佛教里面讲的都不大一样,南传北传讲的不一样,那北传本身讲的也不大一样,这样可以,所以五蕴的分析,他只是分析在我们内心的,比较大方向上的不同的内心作用,他并不是真的完全在讲生起的次第,这样可以了,那如果讲生起的次第的话,会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识是最后面的,那前面的受想行 难道不用识吗,当然还是要啊,如果你没有识,你怎么会有苦乐,因为你没分辨,他到底是在夸你还是在批判你,那你怎么会有苦乐的感受呢,这样清楚,所以我们现在在讲的是《阿含经》,《阿含经》他真正来讲的话,他讲的五蕴只是一种应用分析,让我们去了解内心的想法和作用,并不是真的去分析到某一个很细,然后生起的次第是怎么样,(这两天思考这个受和想的这个关系,师父举一个例的,比如说别人夸一个人,他会经过一些心理反应,来判别是夸呢,还是扁呢,他会生起苦受和乐受,但是比如说我无意中,走到一个路上,这种会是感觉),他不是只要太多想了,想就不是只是想,想象是取像,我问你,你说手放在钉子上面,你放在钉子还是放在冰上,你说冰还是钉子,你说放在钉子上面,(或者我手不注意被火烫,被火烫,可能马上不用你想,马上数据出来了),所以你把想,因为这些作用是很快的,有没有人,我把你打麻药之后,你手放下去没有感觉,有没有这样子,当然有啊,这样你了解吗,我们有六思有六想,为什么有六想呢,因为我们有什么,眼耳鼻舌身意,对的就是色身香味触,那你手放到火上,这是什么,这是身根对触,那你的触就是热就是烫,那你为什么会感受到热跟烫呢,你感受到热的触跟烫,这就是什么,想 就取像,你不是去想,要搞清楚,它是取像,那如果我把你打麻药,打下去了,让你的身根不作用,把你手打麻药了,这时候就是什么,你的手的身根不作用了,根不作用,对境就没作用 ,所以你在那边烧,你没有取像啊,你触没有取到触像啊,这样明白吗,所以想不是想象,也不是去思考,想象思考都是识的问题,这样明白了吗,所以 ,我们前五根,还有 五识,那五识的根本依托的作用是什么,意识,所以你要有触的作用,还是要有,同时的五识的作用,才有这种身对触的作用,所以如果你,硬把五蕴当成是这样的一个(次第),那问题是,如果最后面才是识的话,那识没有作用,你怎么会有前面的取像,跟那个的作用呢,这样清楚,这样有没有想通了,如果硬把它当成是生起的次第,就一定永远想不通了,而且会搞不清楚,再来,识,不管是眼耳鼻舌身意的识,还是 色受想行的识,它同一个字,六根对六境产生的六识,那个识,还有什么,色受想行识的识,都是这个字,就叫做识,翻成,它的梵文叫viññāna,梵文就是viññāna,名词化之后,后面再加一个NA,vi-jña,记得这个V i是什么吗,别别 别别,一个一个分开来的,jña 知道,Knowing,知道,就是这个jña ,所以viññāna呢,叫做分别知,V+知 就是分别知,所以上面有没有看到,这个古代的译经师很厉害,所以他把它分成什么,别知相,如果你没有去看他的梵文,那么你就永远不知道,你去猜什么叫别知相,到底是什么别知相,你去查 不是佛教字典,你去查古代的字典,不管去康熙大字典 什么字典,你永远查不到别知相到底是什么,但是你一查梵文,你就知道原来是 ,viññāna,名词化,na,就叫viññāna  ,所以叫做【別知相是識受陰,何所識?】,有没有看到,【識色,識聲、 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有没有看到,它是色,那问题是,色是谁所取的,眼所取的,那问题是眼所取的,要不要色同时作用,不然你取进来,他根本没办法,跟对境取到了,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必须要有同时的色在作用,同时作用的就叫做五俱意识,在后来的唯识学来讲,他分得比较细,跟前五根同时作用的,就叫做什么五俱意识,跟五识作用,就五俱意识,或叫做五识也可以,那五识,就是识的作用,所以这个识包括什么,五识,五识还是要有意识的作用,所以叫做五俱意识,再来,所以他说,【別知相是識受陰,何所識?,識色,識聲、 香、味、觸、法,有没有看到,刚才尽量问的就是触,根对境产生,身根对触境产生识,那身识呢,身对处就有产生冷热,这些种种种种,俱舍论里面就分析得比较细一些,然后还有法,有没有看到,法就是我们内心取像进来,对内心 (像)的认识,那什么样子叫做法呢,师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看到这边一朵花,如果眼睛对这个花的颜色跟形状,眼跟对花这个境,花是外境,眼根碰触到花,然后我们眼跟会产生什么,取识,取色,把这个花的形状跟那个(颜色)取进来,但是在取进来的当下,它会有一个打开的形状,这样清楚吗,那这个是五识,眼识的同时作用,取进来之后呢,这个影像会显现在我们的内心里面,这个时候就叫做想,知道了,取像进来产生影像,这个叫做想,这个时候呢,我们的意识会去分别,它不是去分别外面这个东西,它是去分别什么,它是分别你内心的这个影像,内心的这个影像呢,已经虽然是copy外面的东西,但是内心的这个想的像,已经不是外面那个东西了,它是分别内心的这个像,这个内心的像已经是你内心的了,它不是受,它是想,它是影像,这个时候它叫做法,知道吗,这时候它叫做法,这样清楚吗,它已经不是色,色是外面那个东西,同样的,你听到声音,你听到声音是耳根对声境,一样 取像进来之后,变成你内心的声音,那当然现在科学会分析什么,是什么声的粒子震动,都一样都可以,问题是到了你五识的耳识取进来,它就是那个声音的像,这时候你去分辨什么声音,是意识去认识到的,是什么声音,是赞叹你还是什么的,都是意识认识到的,所以内心这里的声音也是法,所以叫做什么,意对法,有没有看到,意对法,还有,你可以不可以去想明天的东西,可以吗,你想明天的东西呢,是内心的意根,它没有透过外五根,内心的意根去缘 昨天我讲的事,昨天 不是明天,我刚才讲昨天还明天,我讲明天,不好意思,讲明天中午的便当,意根对了什么,法境,这时候不是用五根去接受,因为明天的东西你接受不到,明天东西是你内心想象的,那明天的东西,你内心可以去想象,所以意根对什么,法境,因为明天东西你看不到,所以是你内心想象,意根对法境,产生了什么,意识,意识去分辨明天的东西,所以意识它的范围很广,它可以认识过去、现在、未来,当然认识过去是记忆,认识现在是当下五根所取进来的,然后认识未来也是你的想象,所以过去跟未来可对可不对,过去的记忆有可能是错误的,未来的东西,那可能就是一些,你的意识里面的分析认识分辨,这样而已,吗,这个就是意对法,【復以 此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那当然是一直在变化,我们的认识还是受外境,各种条件因缘(影响),(外境)一直在变化当中,所以五蕴虽然有,一个相对的延续跟稳定性,但是 说实在的,都是 无常变化的,所以我先讲一下,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一件东西,就是说,我们这个五蕴虽然一直在变化当中,但是它在变化当中,它不会忽然变得天差地别,它会在延续的,它在变化中有一个相对的延续性,那这种相对延续性,是微细微量的在变化,但是时间久了它会造成大变化,我们这个身根有没有一直在变化,有,但这种变化有没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性跟延续性,有,你不会说,师父今天长这样,明天一觉起来,忽然这个外观变成另外一个人,不可能,除非有外来的大因缘,什么外来的大因缘,不是有人把你变帅了或去整形,那整形可能就变成大因缘,但是一般来讲,它会有一个相对的延续性,受想行,也是相对的会有一个延续性,那这个相对的五蕴的延续性,会造成我们的执著,这样清楚吗,因为我执没有办法在其他,莫须有的东西去执著,当然如果你意识上加 我执,你会去想象,但是一般之所以会执著,都是在这个五蕴身心上面去怎么样,成为一个相对和稳定,你会认为是一个我,然后在这上面起执著,但是我们要了解,他是变异的,所以没有一个我的东西,然而你也不能落入断灭见,既然无我,你不是你,所以我把你杀了,不是这样子,这个人还是有他的生命的延续性,这个延续的延续性上面,它森罗万象,虽然森罗万象,它次序还是井然的,因为每一个东西,它都有它的条件因缘所组成的,你刚刚有什么问题,(刚才讲到五俱意识,就是说意识跟前五识同时作用的时候,按俱舍论上讲,自性 、计度、随念,三个分别都有?),都是识的作用,(如果要是想明天的事情,独头意识,只是有计度、随念,但是就不会有自性了?),它是计度分別,他想明天的事情比较重在计度分別,问题是假如 我曾经吃过饺子,吃过便当,如果是你想的是你记忆中有的便当,那就是随念加计度,那为什么不是自性,因为自性分别是透过五识,五根碰到而来的,如果你现前看到这个便当,而引生的,那就有什么,五识的自性分别,还有加上随念跟计度,如果你们现前没有看到便当,你是在回忆昨天前天的,然后想象明天再去买,那就是什么,随念,还有什么,计度,谢谢师父,其他同学没有什么问题,大概就是有这样,那你说那一天是谁,是上个礼拜吧,是字典问师父的时候,那我们分析这些做什么,字典你记得吧,那我们分析这些做什么?,(为了更好的观察自己,然后看有没有起贪瞋痴,然后才会修行),因为我们分析这些,是要观察我们自己内心,有没有起贪瞋痴,有没有起什么不好的作用,有没有起不好的发心,然后不好的发心,要把它转成好的发心,那这时候就牵扯到所谓的六六法门,这就是修行的入手处,这是修行的入手处,不然怎么修行,我们常常讲内观,内观是向内观,向内观什么,观我们的受想行,观我们 内心的各种作用,现在有没有起心动念,现在碰到什么,记得吗,师父上次有讲了一个经,叫做什么,灭炽燃,就是这样,这个就叫做内观,你内观,内是什么,你都搞不清楚,那你要内观什么,再来,组成的,当然组成的,这只是提供一个方向,我们分别五蕴,先看,法相的定义,这是五蕴法相的定义,讲过了,接着再来说,法相就是五蕴,它是组成的,蕴是什么,积聚,每一个蕴 色受想行识,它都是什么,集合的,是组成的,每一个都是组成的,再来我们来看,【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 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復次,彼色是無常、苦、 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 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 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 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这个叫做色受阴,他说云何色受陰?,所有色,那什么色呢,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四大是什么,地水火风,四大所造色,地水火风所造的是什么,应该不知道吧,色是四大,就是物质的元素,四大,地水火风,如果你不知道正常的,因为你没读过怎么会知道,师父也没,好像之前,可能之前有讲你还没来,进修知道吗,你知道,你是自己看还是师父讲过,自己看你看俱舍论,那四大所造色是什么,四大你知道吗,四大你知道,那彼一切四大,知道地水火风,四大所造色是什么,地水火风就是坚、湿、暖、动,地水火风是四大,地水火风的特质,就是坚、湿、暖、动,但是还不是四大所造色,它只是四大的特质而已,四大所造色,(就是说我们这个身体和外境),身体和外境,当然了这个身体就是四大所造色,可以,但这个身体太笼统,这个身体是有哪几部分所构成,色身是有哪几部分所构成,眼耳鼻舌身根,根是物质的,我们不是说这个身体是什么,身根,那身根就是眼耳鼻舌身,当然你说外界物质还是四大,外界物质的还是四大所成,但是物质更细分来讲,我们以这个身体的物质来讲,物质根来讲的话,生理就是分为眼根耳鼻舌身,没有包括意,因为意是心理的,所以五根  ,所以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四大所造色就是什么,就是五根,当然俱舍论还有阿毗达磨分析得更详细,但他大概就是这样,所以他说,什么是色受陰呢,为什么色是聚呢,四大,色是由四大所成的,以及四大所造色,这个就是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的色,所以它是聚合,这样明白了吗,(那这个地方讲的色,也包括这个山河大地,就是外境),讲得很好,当然广义上来讲,我们可以说,你外面山河大地当然都是色法,都是四大所造的,没错,这些色法都是四大所造,但是《阿含经》他比较重在什么,他都讲五蕴,当然我不是说那外界都不是,因为我们现在在讲什么,那个色受陰,他是讲五蕴,那五蕴的话,它的重点,我们只说它的重点就在于什么,根身,所以才叫四大,及四大所造色,那当然你要把色当成一些物质,当然山河大地也是,不过话说回来,记得吗,《杂阿含经》里面特别重视什么世间,五蕴世间,六六识间,这样清楚吗,那到了最后中阿含开始,到了阿毗达磨,就开始慢慢把世间扩大,从身心的这个六六跟五蕴世间,扩大到有情世间,扩大到器世间,那当然,让我们对这三界六道会更清楚,但是有时候会更模糊,不知道修行的根本重点到底是什么,那个静虚,因为他在讲五蕴,那讲五蕴的色蕴,当然是指我们这个根身,那么这里讲,【彼色是無常、苦、 變易之法。】,有没有看到,这个无常没问题,彼色是无常没问题,变异之法也没问题,他是苦,清楚吗,讲过,他为什么是苦,为什么无常是苦,没有自主性,那没有自主性就一定苦吗,不能随心所欲,不能随心所欲,所以呢,不能控制一切外在让他符合自己的,那当然冲突了就苦,尽量进步很多,越来越清楚,不然以前师父问他,他会跟我乱答一通,但是你是这样,就是说佛教里面你乱答一通,多少都可以蒙到一些,我问你修行是什么,你什么六度万行什么,你跟我乱讲一通,当然我不能说你错,但一听就知道,你到底有没有针对重点讲,没错,色无常所以苦,这样知道吗,无常不一定会苦,变异法也不一定会苦,重点在于没有自主性,我们没办法去控制他,我们才会苦,所以无常变化本身它不是苦,但是这里是从什么,凡夫的五受陰跟五因上来讲,我们都会想要这个五阴,是如我们的意的,我们可以控制他的,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但是可惜他是变化无常的,那我们想要控制他,随我们的意,但是他又是变化无常,是不如我们意的,所以我们就苦,哪怕是合我们的意的,合意的时候,会有什么苦,坏苦,不合意有什么苦,苦苦,那么总之是什么苦,行苦 叫做五阴炽盛苦,什么叫做如我的意的时候我会快乐,那个什么,静修止说什么,(举个例子,遇到好吃的可能就高兴),遇到好吃的 ,色声香味触,如我的意的,好吃当然你会说主观性,有些喜欢吃咸,有些喜欢吃甜,有些喜欢吃辣,当然这个合你的意的,你就高兴、喜欢,但是合你的意的,高兴喜欢快乐的当下,要记得随时会变化,变化就有坏苦,那你吃到不好吃的,你就有什么,苦苦,那这个 ,这种苦苦坏苦,可轻可重,可以很严重的很痛苦的,可以稍微不高兴的,但是总归起来就是苦,对这个根身也是一样,你对你这个根身很满意吗,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有没有人觉得说,我从小,最麻烦的就是说,我长得挺帅的,皮肤也白,五官都挺好看的,我说男的,可惜我就是160而已,我要是长高一点,180多好,不满意,但是他对他的五官觉得很满意,问题是很满意,你能保证你的一直都是这样子吗,不会长大一点之后变胖长歪了,都有可能,所以你觉得不够高不满意,苦苦,你觉得你现在的五官不错,很好,大家都赞叹你,会有什么苦,坏苦,所以这个就是什么,色的变化,苦变异之法,你太执着它你就是苦,【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 滅盡、離欲、】,它这个什么意思呢,不是叫你去自杀,它意思就是说,不管是哪一个阴,你都不能去执着它,你执着它,不管哪一种 你就是苦,你执着它,然后呢,依这个取,记得吗,爱取,接下来就会有什么,有,爱取有,有就是什么,未来再投胎出生的,潜在力量,然后等到你死了之后,你的我执烦恼,再去润这个三界的这个有,你就又投胎了,五蕴身又出来了,那这里讲色,你的色身又出现了,所以这里的舍离指的就是说,你不要对这个色身太过执著,太过执著就是爱取有,这样明白吗,那其他讲的就是说,如果你能够究竟舍离,【滅盡、離欲、寂、沒】,这些都是 ,对于涅槃的另外一种称呼,你就可以究竟达到涅槃,然后呢,【于色受阴更不相续】,它意思是说,如果你能照这样子不执著不执取,然后慢慢经过修行之后,断了烦恼,断了烦恼之后,然后经过七来生死之后,就不会再来投胎了,就不会有什么,【于色受阴不相续】,不 起就是不出,就是不会再投生,不会再投生呢,就是怎么样,名为怎么样,【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 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都是涅槃的同义语 ,这样清楚吗,那你很明显就可以知道说,这些语词下面讲的是一样的,这个是组成的,这个是色蕴,【「云何受受陰?謂六受身。】,就是受,色、受、想、行、识的受,【謂六受身。何等為六?謂眼觸 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受 陰。 ,復次,彼受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 至滅盡、涅槃。 
】,所以他把这些简要了,只是下面那句拿出来,师父没有把它捡,它本来经文就是这样子,受我们说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但是我们根对境产生受,所以有什么,六根对六境产生六识,就有六受,问你,你有没有看到东西,觉得这个东西和你看到的,欢喜的,有没有看到东西讨厌的,当然有啊,看到这个东西,我就是觉得,这个看到就是喜欢,就是舒服,有没有,有 ,这是叫眼什么,眼对识所生的受,叫做眼受,有没有听到的声音是觉得舒畅的,还是听到的声音是觉得很不好,你听到美妙的声音,觉得什么,乐,听到人家呱噪,乒乒乓乓的机器的声音,苦,所以有六受,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生起受,所以它叫做什么,受陰,所以它这里讲组成的,组成的受陰有六受,它当然原则上是苦受 乐受,不苦不乐受,但是六根对六境它就有六识,六处它就有六受,所以是什么,阴,聚合,讲到这里可以吗,再来,【「云何想受陰?謂六想身,何等為六?謂眼觸 生想,乃至意觸生想,是名想受陰,復次,彼 想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一样的,所以 取像,这个不用再解释了,眼对色取什么,取色像,耳对 声,取声像,声音的声,色声香味,鼻对味,所以我们就会什么,舌对什么,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这个都是什么,取进来,取你的香味进来,你的胃肠,你舌头碰触到吃的东西,舌头第一个取,这个是咸酸苦辣,这些都是取像,那咸酸苦辣,取像进来之后,你喜欢不喜欢,那就是受,所以想也有六想身,讲到这里可以吗,再来,【「云何行受陰?謂六思身,何等為六?謂眼觸 生思,乃至意觸生思,是名行受陰,復次,彼 行受陰無常、苦、變易之法,乃至滅盡、涅槃。 
】,这个行蕴六思身,有六,那你说,师父为什么行蕴会有六呢,行蕴不是内心发动的吗,是思心所,内心发动的,但是问题是,这种内心发动的,可以是来自于六根对六境,比如说,你可以因为看到不喜欢的,然后产生的什么,动发,你可以听到不喜欢的、高兴,而产生的推动跟动发,依于这样,所以就有六思身,或者叫做六行,当然你眼睛不能去造作什么,但是 你眼睛看到的,舒服不舒服,高兴不高兴,可以因为这样而内心产生感受,而进一步产生身口的动发,比如说有人在唱歌,我听到这个声音,我想 取像进来,我不喜欢,我不喜欢是受,不喜欢接下来怎么样,我想让它停止,不要再唱了,行,这样清楚吗,它是因为有六根对六境取像而产生的,还有六受所产生的,所以它就叫做六行,不然我们眼睛那里能做什么动作呢,耳朵也不能做动作,(弟子有个问题,其实之前分析那个,十二因缘的时候,包括五蕴,触都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在五蕴,或者是十二因缘里面,这个触),因为触是根对境所产生的,那这里分析,根对境所产生之后的,比较重要的一些内心作用,当然你五蕴,你也可以把它加一个触进去,但这个触只是在讲什么,讲根对境所产生的认识而已,这里是在讲什么,根对境产生认识之后,进一步后面会产生的内心作用,那当然如果愿意把它放进去,也没有太大问题,所以它在那个阿毗达摩里面,他有讲 作意、触、受、想、思,他会这样子说,你是有什么,(正好因为静修师兄问这个问题,因为弟子就看这个文章,比如说那个想受阴,謂眼觸 生想,行受蕴,謂眼觸 生思,所以弟子就自然的认为,这个触 ,他加上这个字,他就有这个已经在里面了),是啊已经在里面,所以不需要再分出来,但是你说要分出来,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啊,所以阿毗达摩把它分出来,阿毗达摩不是讲,作意、触、受、想、思吗,你也可以讲触、作意、受、想、思,如果你要细分,你可以把它分出来的,所以阿毗达摩可能会觉得触很重要,那另外一些人可能认为作意很重要,所以他在受想思上面,又加了触跟作意,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一下,等一下,这个讲完,这个不要讲到一半,我们把这个,【「云何識受陰?謂六識身。】,这没问题,【何等為六?謂眼識 身,乃至意識身,是名識受陰。】,下面这些就是同样的,所以识有六识,叫做什么,识蕴聚合有六个,所以它就叫做蕴,叫做蕴或叫做阴,它是积聚的意思,我们先休息一下,下面再来看五蕴的因缘,它将会成为法师 在家居士,及善心人士,清净的修行之一,禅林建设经费,仍需大众慷慨解恼,随喜功德,继续来看,五蕴的因缘,那当然这个五蕴的因缘,都是照着经典里面所讲的,大家去了解它是怎么回事这样就好,先来看这个经,五蕴的因缘,【「世尊!何因何緣名為色陰?,何因、何緣名受、 想、行、識陰?」 ,佛告比丘:「(以)四大(為)因、 (以)四大(為)緣, 是名色陰,所以者何?諸所有色陰,彼一切悉皆 四大,緣四大造故,觸因、觸緣,生受、想、行, 是故名受、想、行陰,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 行,彼一切觸緣故】,所以什么叫觸緣故,就是认识才会产生受想行,那这种认识,可以是五根对外在来的认识,也可以是你内心里面去思维的认识,你可以因为外来认识的受想行,人家没有跟你,你也没有跟人家接触,但是你今天忽然间眼睛闭起来去想,昨天有人骂你,意根对法境,然后你会产生什么,会产生意识上的取像,不是有五根取进来的,是你自己意识 去取昨天的法境,法境相,然后产生内心的受,苦受 、乐受 、不苦不乐受,因为昨天骂你,你昨天已经生气过了,今天忽然想起来还是很生气,这个大家都会,没错吧,这时候虽然不是五根接触到的,这时候是意根对法境所延伸的,还是触,这样知道吗,应该是意根触什么 法境,还是会产生受想行,这样清楚吗,所以不要以为说,没有五根你就不会,还是有独头意识 自己会作用,所以 ,这个叫做【觸因、觸緣,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陰。 ,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 行,彼一切觸緣故,名色因、名色緣,是故名為 識陰。】,有没有看到,彼一切觸緣故,因为有受想行的触,所以有受想行,有受想行,就会有识的分别作用,【所以者何?若所有識,彼一切名色緣故。」】,所以意思就是说,只要有色受想行,它就一定会有什么,有识的存在,因为眼对色,那就一定会有产生色的认识,然后有六受 六想 六思,就会有一定有识的同时作用,那色就是四大所造,就是四大因 四大缘,受想行怎么来的,认识而来的,接触境认识而来的,不管是五根认识到外境而引生进来的,还是意识自己所取的,都是受想行,那有了受想行,就一定会有什么存在,会有四的分别存在,吗,所以 ,五蕴就是这样的,不断的在作用,佛陀分析这五蕴作用要干什么,分清自己的身心,这个五蕴是我,但是是一个变化的假我,所以你不能去否定,有这个五蕴的我,如果否定五蕴的我,就叫做断灭见,但是我就是五蕴和合的 变化的,没有一个不变的我,这样才是叫做无我,这个就是佛教无我的根本,所以佛教讲的无我,不是否定这个五蕴身心的我,它是在五蕴身心里面,一直都在变化,所以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我,它是要否定的那个我,不是否定这个五蕴身心变化的假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就是触就没起作用吧,这块识没起作用,所以他就没触,识起作用的当下就是触,识不起作用,触就不产生),识而不见听而不闻,基本上我们应该是这样的,就是说跟对境有缘到,但是识不起作用,以前师父讲阿毗达磨 ,有做这样简单的解释,因为你那时候的注意力不在这边,有可能会造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比如说听而不闻,有声音进来,我们常常会有一个常有的经验,就是说当你很专注集中在想什么的时候,有人后面叫你 你没有意识到,他后面叫你,你的耳根一定是有去碰触到他的声音的,但是因为你那时候的识的作用,很专注在其他上面,所以可能没有听到,但是并不是说根没有对境,根有对境,但是没有警觉到识,所以识没有作用,这时候就会造成就没有触的警觉,当然要再分下去,阿毗达磨会分得比较细,就是说触没有作用,或讲说他作意没有作用,那作意没有作用的话,那识就不会有作用,所以那个根对境要引发识,你才能产生受想行,这样清楚,佛陀为何开示五蕴法门,佛陀为什么开示五蕴法门,第一个,有情身心的分析——苦,因为我们的修行,一定都是以我们有情的身心,为我们的入手跟着手处,那这个入手跟着处,身心分析起来就是五蕴,那有情身心的分析起来,就是五蕴是苦的,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经 杂阿含71经,閻浮車,这是一个人,问舍利弗,所以你们要知道,《阿含经》里面,包括很多经典里面,不一定是佛说的,很多经典是弟子跟弟子的讨论,或是说是上座舍利弗开示的,都有可能,他问舍利弗说,【「所謂有身(心),云何有身(心)?」 ,Kaya,Sakaya,就是有身,【舍利弗言:「有身(心)者,五受陰。云何五受陰?,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他问他说,什么叫做身体,叫做有身,他说云何有身,就是身则五受蕴,【云何五受陰? 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这里讲的所谓有身,云何有身,他不是问只是这个肉体的身体而已,他其实问说什么叫做有情的身心,如果要理解应该是问什么是有情的身心,具体的有情的身心,是怎么样一个存在状态,他是这样问的,不过如果他只是问物理的、生理的,那受、想、行、识就不是了,所以他说那什么叫做,我们有情的具体的存在,他说有情的具体存在,所以这个身不是只有根身而已,他其实是什么,我们的有情身心,所以他说 五受蕴,【云何五受陰? 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就是五蕴身心,【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斷此有身耶?」,有道有向,就是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断我们这个身,他不是叫你去自杀,因为五蕴炽盛,你有这个身心,记得,有这个身心,从一般凡夫来讲这个身心就是苦,这个身心怎么来的,为什么是苦,因为这个身心从过去烦恼造业,就是爱取有而来的,那为什么是苦,很简单,你如果没有学佛,这个爱取有,然后有生,你生下来之后,有这个五蕴之身,你还是继续的爱取有,你继续爱取有那就继续的苦,所以他说,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不要再来投胎出生的呢,【舍利弗言:「有! 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 定】,所以他的讲法是怎么样,就是让我们入涅槃不要再来投生,那怎么样入涅槃不要再来投生,那就是八正道,他继续问,【...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苦者。云何為苦?」 ,舍利弗言:「苦者,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但是这一些种种种种说起来,【略说五受阴苦,是名为苦】,有没有看到,把这个跟上面结合起来,就知道说,他为什么要断有身,不然因为,你如果看上半句,你会想说,为什么叫做有身,为什么要把它断掉呢,你要知道,为什么这个身心要把它断掉呢,因为这样讲下来,苦当然是有它的原因,但是我们这个身心是因为,过去的烦恼业力造作的,你有了这个身心,就凡夫来讲,你还是爱取有 还是执著,所以还是苦,那你现在有这个身心去烦恼去执著,你就会成为 爱取, 就成为有,成为有支后,你这一辈子苦,从出生到成长在过程当中都是苦,苦了 不是死了,一了百了,死了绝对不会一了百了,死了之后接着生老病死,纯大苦俱俱,就是这样不断的不断的,所以他就说什么,虽然有生老病死,恩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所有种种起来,略说为五受陰,就是苦,是名為苦,他说,【 復問:「舍利弗!有道有向,斷此苦耶?」】,那就是断五蕴炽盛苦,因为前面的种种苦,略说起来就是五蕴炽盛苦,怎么办,有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但是师父还是要强调一点,因为刚刚这样描述描述,你会想说,那这人生是苦,你们会不会还是有这种,佛教会不会对这个人生太悲观的这种感觉,有吗,静修你会吗,你会有这种感觉吗,(弟子不会有,但是弟子曾经跟其他的人讨论,就是很多人会误解佛教,是比较悲观的宗教),因为如果你不了解,它的整个原理跟道理的话,所以很多人自己去看经典,看不出所以然,反而看出了一些毛病跟错误,不是经典的毛病错误,是自己的毛病跟错误,因为你如果不了解《阿含经》,它整体在讲什么的话,你自己去读,你读到这一边,尤其是不注意下面,以及这下面苦的原因,你都搞不清楚,你照这个经典这样看下来,你会觉得说,感觉上佛教好像叫我们去自杀,好像叫我们不要做人,好像做人就是苦,怎么那么悲观呢,我能不能快乐一点呢,会有造成这样的一个问题,那我当然相信,在座的同学不会,因为为什么,因为你们听闻正法,知道他的整体,还有他的各种原因,还有他的状况是怎么样,甚至师父讲过,你承认人生是苦是第一步,因为你勇于面对问题,是第一步,所以承认人生是苦,反而是勇者的表现,师父不是说很多人得病,第一个都先否定,然后不承认自己有问题,不承认自己有毛病,人都是这样子,从我们一般人来讲的话,一旦人家指出你有毛病,你有问题,觉得你做得不好,我们的第一个反应,一般人 都是怎么样,都说他有病,是吗,都是先否定,都是觉得是你有问题,不是我有问题,我们都是这样,那我们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从一个意义上来讲,从人性本身来讲的话,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为什么师父说,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呢,记得,人的本质,众生的本质就是我执,我执的本能反应都会认为我是对的,所以他会认为说你有病,都是认为我怎么会有问题,是你自己有问题,都会是,第一个是这样子,你很难说去马上面对马上接受,除非说你受过训练,那在佛教就说,你受过佛教的知见跟修行,那么佛教第一步就告诉你说,人生是苦,你要不要去认识,而且他讲人生是苦,前面已经讲过了,他不是就一般的泛泛的讲有苦有乐,他也是讲人生有苦有乐,他是深入到,从烦恼,还有师父画的那个三个圈,来讲人生的究竟意义是苦,一定要去理解,认识到,为什么讲人生是苦,他的根本原因跟意义在哪里,就那三个圈,你弄清楚了,你承认的,那就是修行的第一步了,你如果连面对都不肯面对,不要说修行,现在为什么很多人修行会有问题呢,因为他们所谓的修行,其实不是真正要解决问题,他以为他在解决问题,但是他不是真正在解决问题,因为第一个 他没有对症,第二个 他也不知道说,这个症状的原因在哪里,比如说,他做生意失败了,或是说,他对这个人生有一些比较不如意的,这时候他可能会想要学佛,但是他学佛之后呢,他根本不了解佛教的真谛跟真义,也没有听经闻法,他学佛都是泛泛的,他都是寻找一些什么法门,可以解决他目前的问题,那他目前什么问题呢,不如意,那个靖序你是要讲什么,(我的感觉当然有大部分人就是觉得,生活中很多苦恼),生活中很多苦恼,( 他想有没有办法让他解除这些苦恼),你说生活中很多苦恼,(然后他就想来找一些办法来解除),他可能生活中很多苦恼,但是他不想去了解这些苦恼是怎么来的,他只讲想要,我怎么去解决这些苦恼,但是他并没有想要去面对原因,面对真实,他只是说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我现前很烦的这些事情把它解决掉就好,比如说他做生意失败,有没有什么办法,寻求外在的什么力量,可以让我做生意好一点,比如说我现在生病了,我也没有什么办法,是不是有什么力量,我去求谁拜什么神问什么挂,最近我最近得罪了什么神,还是什么东西的,还是不小心踩到人家的坟墓,然后他会去寻求这些莫名其妙的,所以他学佛他只是来寻求,看看有没有佛教里面,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神妙方法,可以即刻的短期间的去解决他认为的问题,但是话说回来,这些问题是有他的根源的,是有他的原因的,但是他从来不会去想,他的根源跟原因是怎么样,记得四圣谛吗,先要了解承认你的问题,然后才能去寻找原因,寻找原因才能真正从对症下药,从原因上入手,但是现在很多人不是这个样子,所以他来到佛法佛教,不管哪一个 后,他所学到的都是一些方便之法,比如说,他可能学一学说,念这个经很有用,所以我回去之后,把金刚经念一万次,可能可以解决我生活上所有的问题,我把心经念一百万次,可能困难一点,我把心经念一千次,可能可以解决我这些问题,但是问题是真正的佛法,它不是这个样子,你心经念一千次,难道心经是叫你用念的吗,心经是叫你做什么,受持,先读诵受持,然后解义,然后依教去做,所以如果你真能照心经去做,是照见五蕴皆空,那心经虽然短,我问你,那你要照心经去做的,要观照五蕴皆空,观照五蕴皆空那么简单吗,当然不简单,你得先知道五蕴到底是什么,你也才能知道说那空是什么,所以我们现在在解释什么,我们就是在解释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在《阿含经》就叫做五蕴无我,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在解释五蕴,就是在解释五蕴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它是空,就是在解释这些问题,吗,所以你把这些东西弄清楚搞明白之后,你才能真正去面对问题,才能真正去了解问题的原因,之后,你就不会觉得佛教是悲观的,反而你会觉得真正认识教理,真正学佛的人,他是积极向上的,我再讲一次,如果真正了解佛法,认识佛法,他所展现出来的,不但不是悲观的,而且是积极向上,积极向上有两种,一个是积极向上去面对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这个非常好,而且非常重要,另外一种积极向上是,不但愿意面对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还怎么样,而且还愿意把这些方法帮助,让别人也能够学习到这样的东西,前面就叫二乘,后面就叫做菩萨道,两个都好,这样清楚明白,可以吗,没有,再来,所以现在在讲说,佛陀为什么分析五蕴,第一个 很简单,五蕴就是我们入手的对象,因为我们的身心就是五蕴,第二个,分析五蕴是告诉我们,五蕴是苦,所以我们回到这里来看一下,有没有看到,有没有看到苦,有没有看到,那苦是由集,惑业整个刮起来,就是惑业苦,那惑业苦你要知道,它的苦以及它是怎么回事,有没有看到,蕴处界是在当下分析我们这个身心,目标就是让我们知道,有没有看到,这个苦,这个括号是包括苦跟集在里面,有没有看到,整个,所以它目标是在分析五蕴就是苦,有没有看到,进一步,我们的无我是要告诉你,经由五蕴分析,然后告诉你们,五蕴是什么,无我的,不但五蕴是我,蕴处界都是无我的,那么一般来讲,我们执我会在五蕴上面执我,所以佛陀才会分析蕴处界,才会分析五蕴法门,佛陀为何开示五蕴,第一个,有情身心的分析是苦,第二个,一般来讲,见五蕴为我就是我执,我们一般都执五蕴为我,执五蕴为我,因为我们一般人会在这个身心,当然我们要讲一下,佛陀是分析五蕴,但一般人不一定,能够那么详细的去分析五蕴,反正一般人就是在这个,整体的,身体的,内心的,我们一般人当然知道,我有肉体 我有内心,反正就是在这个身心上面执著一个我,那么佛陀只是更微细的去分析说,这个肉体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我们内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的,你可以分析得很详细,你也可以大要的分析,那分析得很详细,那就是阿毗达摩的工作,大要的分析,就是《阿含经》讲的,《阿含经》讲五蕴,他只是告诉我们,有这样一个东西,他有时候不一定去分析得那么细,分析得太细,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分析得太细,有时候反而太繁琐,不容易下手,分析得太粗糙 太模糊,你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所以必须有一个大概的分析,所以这个五蕴,就是在做一个适当的分析,来理解我们这个身心是怎么一回事,从中可以理解到,第一个 五蕴身心就是苦,第二个 五蕴身心就是我执的,最根本所执取的,我们要从五蕴身去分析无我,让你的我执没有东西去执取,【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 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若諸沙門、婆羅門見有我者,一切皆於此 五受陰見我。】,没有看到,【諸沙門、婆羅門見色是我, 色異我,我在色,色在我;】,这个叫做见色为我,还有,【受、想、行、识是我,識異我,我在識,識在我。】,这个叫做相在,这个【識異我,我在識,識在我。】,这个叫做相在,有时候就直接讲相在,【愚癡 無聞凡夫以無明故,見色是我、異我、,相 在,言我真實不捨。】,意思就是说,一般我执都是在哪里执,在五蕴,五蕴是我,五蕴周遭面对的一切叫做我所,这样清楚了,那至于说这个相在,师父再讲执着我执的时候,我会做分析,那么,如果你们现在很急,师父的那个佛陀的教示里面有,第几页你们自己去,那个近人,你翻翻看第几页,有一个表,你们去看一下,二十种身见,就在五蕴里面,四五刚好二十,什么叫四五二十,就是这里的,色是我,一个, 色異我,一个,我在色中,色在我中,就是四个,然后五蕴,色受想行识每一个都四,所以叫做四五二十,这个可以回去看一看,那师父以后也会分析的,不过这要在讲我的时候来分析,这个叫做执五蕴为我,再来,【取著而生恐懼—故無我 ,所以五蕴无我,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叫做什么,叫做【取著而生恐懼  】,【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著?,愚癡無聞凡夫於 色見是我、異我、相在。】,你们常常会看到,愚癡無聞凡夫,愚痴,没问题,愚痴就是我执,无闻呢,没有听闻正法,不知道缘起,其实因为你们,静禾 师父一开始讲《阿含经》,你就在了,那么早了,静宽  师父在讲《阿含经》,你就在了,你记得师父在讲《阿含经》,最早的时候,曾经举一个例子,叫做多闻圣弟子,他的多闻是闻什么,你有印象吗,(好像师父说,多闻就是说了解,就是缘起四圣谛),多闻就是闻什么,缘起四圣谛,闻无常无我,就叫做多闻,这里的无闻,跟多闻刚好是相反的,所以只要是愚痴就一定是无明,你既然是无明,那就一定是不了解缘起四圣谛,不了解无常无我的,这个叫做愚痴无闻凡夫,【於 色見是我、異我、相在。】,有没有看到,见色是我,这里应该是一个句点,【見色是我、我所而取;】,有没有看到,你执着我我所就会有取,取 已,取就是执著的意思,有没有看到,【彼色若變、若異,心亦隨轉;,心隨轉已,亦生 取著,攝受心住;,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 心亂,以取著故,愚癡無聞凡夫於受、想、行、識,見我、異我、相在,見識是我、我所而取;,取已, 彼識若變、若異,彼心隨轉;,心隨轉故,則生取著, 攝受心住;,住已,則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 故,是名取著。】,什么意思,他说,如果你见色是我,以色来讲,你见色是我 我所而取,取已,你如果执取的话,问题是【彼色若變、若異,心亦隨轉;,心隨轉已,亦生 取著,攝受心住,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 心亂,以取著故。】,色受心住,就是因为取著故,就是师父常常讲的,就是师父常常画的三个圈,所以师父圈不是乱画的,不是随便看想画什么就画,你看,有没有看到三个圈,我们有一个根本的我执,刚才那个经告诉你,根本的执是指什么,五蕴身心,他一定是指什么,指五蕴,因为这是根本的我执所在,我执,你执五蕴为什么,执五蕴为我,所以这个五蕴身心,就是你的执所在,针对这五蕴扩大的,整个就是什么,我所,有没有看到,就是执著,那你我执执五蕴为我,那他接下来讲什么,因为你执取,记得,五蕴如果变化呢,因为你执取(五蕴)为我,就是希望我能主宰他,希望他能够为我所意图,就是我想怎么样他就怎么样,但是你已经执取他的话,好的你会让他继续 要好,不好的你去希望他离开,但是问题是,他常常变化不足我们的意,所以一旦他产生变化了,所以他产生变化就表示说,这个五蕴是一种什么,无常变化的,所以我们的我执,一直是执取无常变化的东西,他说那你无常变化的话,你会心亦隨轉,执取故,讲的直白一点,就是说他变化的时候你会受不了,知道吗,变化的时候你会受不了,你现在有钱,以后变没钱可以用了,受不了,你现在家财满贯,或现在说我什么都好都不错,朋友什么对我都非常好,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愿意替我舍身取义的,有一天我去找他帮忙,他不愿意帮忙,变化了,我会受不了,所以一旦你执著,这个变化的心隨轉,这就是冲突了,这个心亦隨轉就会是苦,这里的苦 就是这里包括讲什么,恐怖、障礙、 心亂,恐怖障碍心乱,那当然一定是苦的,有没有人说恐怖障碍心乱觉得很快乐,恐怖障碍心乱怎么会快乐呢,那一定是觉得很忧虑,很苦的,这样知道,所以师父为什么说,《阿含经》导师的成佛之道、《佛法概论》,这样看了之后,为什么画出这三个圈,我说这三个圈不是乱画的,这三个圈就倒进了,佛教的根本教育跟法义,讲到这里也没有什么问题,靖和你说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这样大概知道吗,所以我们取著恐惧,都是在无意识上面执取我,就会有这种恐怖,再来,刚刚讲执着我,现在讲,刚刚讲是愚痴无闻凡夫,现在相反是什么,多闻圣弟子,多闻什么,闻正法当然可以,正法是什么,缘起四圣谛,空 无常无我,【「云何名不取不著?】,他话讲回来,什么叫做不取不著,【多聞聖弟子於色不見我、異我、相在】,就是不会取五蕴为我,这个时候,【於色不見我、我所而取;,不見我、我所而取色,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就是你不会不自在,【心不隨轉故,不生取著、攝受心住,这边要顿一下,攝受心住,就是不会取着,也不会攝受心 ,前面是取着攝受心住,这边是不取着不攝受心住,【不攝受住故,則不生恐怖、障礙、心亂,不取著故。】,因为什么,你没有执著,【如是受、想、行、識,不見我、異我、相在,不見我、我所而取,彼識若變、若異,心不隨轉;,心不隨轉故,不取著、攝受心住;,不攝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礙、心亂,】,这里一样是一个顿号,这是连下去的,不是分开的,【心不恐怖 障碍 心乱,以不取著故,是名不取著。是名取著、不取著。」】,前面那个叫取着,这个叫做不取着,明白了吗,后面这一句是总结,前面跟这里,前面是愚痴无闻凡夫取着,后面是多闻圣弟子不取着,所以话说回来,看到这里同样的意思,我们多闻圣弟子,愚痴无闻凡夫是我执,所以执五蕴为我,多闻圣弟子没有我执,但没有我执,有没有五蕴身心,一样有五蕴身心,但这个五蕴身心,已经不成为我执的对象了,也就是说还他一个什么,还他一个本来面目,意思就是说,这个(我)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他是五蕴身心,本来就是这样子,只是我们愚痴无闻凡夫都是执着他为我,但是现在多闻圣弟子知道说,五蕴就是五蕴,就是无常变化的,我们不会把五蕴当成是一个我,因为他不执著一个我,所以这个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本来样子就是无常变化的这个样子,那你根本没有我执,你不执著,这个冲突就不见了,冲突不见了,你不执着他,就不会有什么恐惧变化,心不随转,心不随转就不会有恐惧变化,所以就没有这个苦,所以有没有这个五蕴继续生活,有,但是他不执著,所以你的生活是没有苦的,这个叫做随缘,和自在,自在而随缘,到了这个你才能叫做随缘自在,我们常常会讲说一个什么,随缘而住,随遇而安,讲得很漂亮,讲得非常好,做得到吗,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你从这个经典,我们为什么不能随缘而住,不能随缘,因为有我执 ,你哪能随缘呢,因缘变化无常,因为你一直执我,你哪能随缘而遇,随遇 而安,他不是在讲一个态度,你说他是生活态度也可以,但是他这是在讲,经过长期信念跟修行之后的一个结果,你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对的,所以师父为什么说,佛教的理论跟心灵鸡汤,它最大的差别,心灵鸡汤很多地方也讲得对,但是做不到,因为他很多时候是讲结果,他没有碰触到问题的核心所在,他讲的很多时候是结果,也就是说,他讲的很多时候是,你经过长期训练之后的结果,不是你现在有办法做的,心灵鸡汤,包括我们世间的一些哲学,一些宗教,当然可能也包括我们佛教的一些法门,它是一种有点类似一种方便,或者说一种转移你的注意力,他根本就是随顺,是随顺这种贪瞋痴,不是说要认识贪瞋痴,要解决贪瞋痴,所以说他的问题,慢慢慢慢就会表现出来,是没有办法真正解决问题,但是问题是,我只是这个东西太深了,他也听不进去,也看不进去,也认识不到这个层次,当然就更谈不到往以后说想研究想对治,那就更谈不上了,所以第一个要先认清楚,这个问题到底在哪里,认清楚佛教根本理论到底在谈什么,不然就是用一些心灵鸡汤,很对 很对,那明天你能随缘而遇、随遇而安吗,还是不行,那随缘而遇随遇而安,对啊 很对啊,你能做吗,没办法,所以用这种话来劝人,只能暂时止痛而已,明天起来问题还是继续存在,你还是没有解决问题,所以佛陀说,他的问题根源在哪里,我执 ,根本不是在五蕴的问题,五蕴,那五蕴身心怎么来,还是我执而来的,这样各位清楚明白他什么问题,等到你这个我执不见了,或是说,不要说不见了,断了,或是说 ,经过不断的训练,我执少一点,这个冲突都不会那么强的,那你就相对的什么,比较不恐惧 ,所以这个经讲什么,不生恐怖 障碍 心乱,让你想到心经里面讲什么,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 究竟涅槃 ,心经是大乘还是二乘,大乘的,他还是这样讲 ,跟这个是同一个意思,那恐怖就是苦,了,所以你读心经读读,难道只叫你诵而已吗,当然 ,第一次先叫你诵没错,因为你连内容是什么你都搞不清楚,你先诵,但是到最后是解义 ,最后是依教奉行,那个时间到,还有两分钟,我们再来看,两分钟接下来是什么经,执五蕴种种错见,这个因为下面还有很多,可能讲不完,不过是这样就是说,我们有很多种种的错见,其实话说回来,还是根本的我见,有了我见你就会有断见有常见,你不要以为我执只有常见而已,断灭见也因为我执而来的,断常二见,都是因为不了解五蕴身心的无我,所以会产生什么,常见,那么不了解五蕴身心的无我,甚至有时候,错的观念会去破坏五蕴身心,认为所谓的什么五蕴身心死了,就一了百了,那就变断见,那还是不了解缘起,相续相依,还是不了解缘起,就会落入常见断见,所以才会有这样我执,所以我执不只是常见,有我执,另外一方面,也可能会落入断见,我们今天因为时间差不多,先讲到这里,

《中道佛学会《阿含经》讲要》,第105讲,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我们的《阿含经》,上个礼拜谈到五蕴,谈到了所谓的五蕴就是我们一般我执的地方,我执是我们内心的最根本烦恼,有时候又叫做身见,当然我执有深有浅,我执可以分为见思二惑,见惑是知见观念上错误的认为有一个我,这个是我执的根本,当然还有一个叫做思惑,思惑就是更微细的在修所断上面的烦恼,那基本上我们要先断见惑,见惑严格来讲是比较根本,而且是生死的最根源,那见惑断了之后呢,修惑也就是所谓的思惑,他还是有微细的我执,但这一种微细的我执的基本上,他已经不造有漏业了,再来因为他的力量,他虽然微细但是力量不大,所以他不会一直再来润生,七来生死他自然会断尽,所以我们修行解脱的根本目标,就是先断我执 见惑,见惑最根本就是执着有一个我,也是一个自我的中心,那自我的中心呢,他当然会有一个执着的东西,他不会凭空的,他会执着一个自我的东西,那什么是我们我执最容易执着的呢,就是我们这个身心,那这个身心呢,依佛教来讲就是分析为五蕴,色是心理的,受、想、行、识是心理的,那这样的一个统合起来,就是我们这个身心,这个身心也就是我执最根本的地方,那么你会说,那是不是不要有这个身心的就不会有我执了呢,因为烦恼才是根本,身心只是我执所执的地方,而且就现实来讲,你不可能没有这个五蕴身心,为什么你不可能没有这个五蕴身心,因为你有烦恼,然后依烦恼造业,就会有业力的存在,那么烦恼再去润生,就会有生命潜能的存在,那你这辈子死掉了,死掉之后怎么样,就会依烦恼再去润你过去的三有,三有就是什么,欲有、色有、无色有,这规范三界的生命力量,那么你烦恼再去润它的话,你这一辈子的烦恼跟业力,就会引导你再去下一辈子投胎,投胎之后就又有五蕴身心,所以你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没有这个五蕴身心,除非你断了烦恼,断了烦恼,就像师父说的,断了根本身见,那么断了烦恼之后,你的烦恼根本身见没有了,他就不会再去润,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不会再造作有漏业,然后不会再去润,那不会再去润,剩下的能润的就是思惑,那思惑的力量有限,它哪怕润下一辈子,再润下一辈子,最多七辈子,它力量就没了,然后它的力量没了,它的力量是从欲界开始,因为欲界(的思惑)比较粗重,色无色界的思惑比较微细,所以欲界的烦恼先没了之后,它下次再润再引导,你就不会再来投胎欲界,那不会再来投胎欲界,就表示你至少是三果了,那就是色 无色界,那等到色无色界的烦恼再润完了,那你就不会再来投胎了,这样子就叫做没有五蕴身心,所以我执是执着,那执着的对象就是五蕴身心,而且你的我执烦恼没断,五蕴身心一直存在,都一直存在,再来,众生有情,它不一定有五蕴,它有可能四蕴,有可能三蕴,有可能二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一般来讲,欲界跟色界一定有色蕴,不然为什么它叫色界,就表示有色蕴,欲界一定有五蕴,但是粗跟细就比较不一样,一般来讲,如果是我们所谓的人道,人道 畜生道,它的色蕴是最粗的,所以我们眼睛都可以看得到,然后都可以触碰得到,但是鬼道众生,还有地狱众生,乃至欲界天众生,还有色界众生,它的色蕴比较细,所以我们一般的眼睛,还有一般的身,不一定能触碰得到,一般是触碰不到,看不到也触不到,但是它并不等于没有色蕴,所以一般来讲,欲界还有色界众生都有色蕴,无色界众生,既然叫无色界,它就是没有色蕴,它唯有四蕴,那就是只有受想行识,因为越往上,到了非想非非想,它已经很细了,所以基本上有时候,受跟想还有行都已经非常细了,有等于几乎没有,那有可能就是剩下四蕴的精神体存在而已,那这些众生,尤其到了无色界以上的众生,基本上它不造业,也就是说,基本上到了其他道众生,除了畜生道跟人道会多少造业以外,当然人道是最根本的,能造重业引业的都是人道众生,畜生道众生就算是造业,也不会造引业,造的都是满业,那不然的话问题就很大了,因为畜生道众生如果能造引业的话,那问题很大,什么问题很大,那狮子老虎吃人,不是吃人,吃其他动物,那就是杀业了,那它下辈子还是得当狮子老虎,那它下辈子当狮子老虎,难道它会想说,我下辈子不要再当狮子老虎,所以我从今天开始吃素,不可能的事情嘛,那它就不断的轮回,永远轮回不完,所以基本上会造引业的只有人道众生,因为人道众生能分辨能思考,而且才有这种强烈的引导,那么狮子老虎或是其他众生,因为他的第六意识不清楚不明了,所以他们的思考跟思维都是直觉的反应,就像是五岁的小孩,我问你们一件事情,很简单,五岁的小孩偷拿人家东西,他有偷拿的概念吗,没有啊,你不能五岁小孩偷拿人家东西,然后你要抓他去判行,这说都说不过去,那为什么五岁小孩拿人家东西你觉得,当然你要教他这个是不可以拿的,但是你再怎么教,也要慢慢慢慢慢慢长大,让他慢慢越来越清楚,五岁小孩你叫他不能偷东西,他也没有太多概念,这个叫偷,因为他的生命直觉反应,就是什么反应,就是一种生理的需求反应,肚子饿它就叫,叫了之后有东西看到可以吃他就拿来吃,他不会去分辨这是你的还是我的,那么很多畜生道的众生,其实我们现在都知道,它的思维就像是四五岁 三四岁,了不起五六岁的小孩,所以它在这种状况下没有很强烈的意识分别的话,它所能造作的就是什么,满业而已,他不会造作引业,那唯有我们比较清楚明了的,这种众生慢慢长大,你是可以很清楚明白对错是非的,而且你也知道,人家的痛苦不痛苦的,这些你的造作业力就很强,所以我们一般来讲,佛陀讲经说法修行,对象是以谁,人道众生,师父已经讲过好几次了,以人道众生,那么师父有说过,如果很多经典上会讲到其他道众生,包括天道包括鬼道也能修行,那一种是世间悉檀,是摄化某一类众生的少之又少的,或是引导我们的,但是真正的第一义悉檀,也就是说佛法的对象跟根本目标是人道众生,那既然是人道众生,那就是五蕴俱足,那么佛法跟谁讲,人道众生里面跟谁讲,第六意识明白清楚的,能够分辨,能够听得懂的,他不会跟五岁六岁小孩去讲,那五岁六岁小孩,那就父母亲大概怎么去引导他们道德观念,在成长过程中,但是讲四谛缘起,讲十善,讲五戒,这些东西都是针对,能够分别有意识清楚明了的,这些人道众生在讲,那既然这样的话,那就五蕴俱足的众生,那五蕴俱足的众生,我们都知道说,如果佛教谈我执的话,他是一个执着为我,那他一般来讲,一定是把五蕴执为我,这是天生与生俱来的,是执五蕴为我,了,所以你不要去谈说,那师父 ,天道众生执四蕴那些,那天道众生只有四蕴,或只有四蕴,那是那些众生的状况,所以佛教佛法,不是对那些众生所讲的,是对人道众生所讲的,所以人道众生就是五蕴俱备,那五蕴俱备的话,我们就是在五蕴上面执我,吗,进一步我们来讲,如果你在五蕴上执我的话,因为你是我执,我执就不单只是常见而已,我执还会产生断见,反正这个我执,就是 对缘起十二因缘,对缘起四圣谛,对缘起因果业报的,相续而不常不断这样的因果轮回,这样的业力轮回,不了解缘起正见的,这一些都叫做我执见,都叫做错见,那有我见就会落入,要么常见 要么断见,吗,我见除了执我为一个不变的常我以外,其实断见也是属于我见的一种,因为断见也是错误的,没有因果,没有缘起的错误观念,因此佛陀说一切的执着,一切的我见 一切的错见都是从执我开始,那个执我会是在五蕴上面执我,因为对五蕴的执我,所以会落入各种错误的见解里面去,这样清楚明白了吗,所以常见是我执,断见也是我执,了解了这样的一个整个状况之后,我们再来看这个经典,你就很明白他在讲什么,我们来看一下,五蕴为众生的执着处,这上个礼拜讲到这里,执五蕴的各种错见,五蕴为众生的执处,【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 】,有了什么呢,什么生起呢,何所繫,何所住?,系着什么呢,早上是不是有居士问我说,系怎么写是不是,这个系 有看到吗,一个车下面有一个山这样包起来,这个系,何所系 ,系就是绑在一起,你绑住了什么,你执着了什么,【何所住?何所見我,】,什么地方呢,执着为我呢,然后你到底是有了什么生起,你执着什么,什么是你系着的地方,然后你在哪里见我,如果这样的话,这样的话你就会,【若未起憂、悲、惱、 苦令起,已起憂、悲、惱、苦重令增廣?」】,执着了什么,你系着了什么,什么东西生起,什么东西存在,然后 ,你就会起贪瞋痴烦恼 忧悲苦,那么已起的贪瞋痴烦恼,就会更加增加它,增重,就是变得会更重,然后他说什么呢,【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廣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諸比丘:「色有故,】,有没有看到,就是我们这个五蕴身心,以五蕴身心,那你说师父,那你这个色,可不可以包括外面的,基本上以五蕴身心为主,这个五蕴身心就是执为我,那么外面的其他的色,就是你所执的我所,你这个执为我,就是【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你有这个色,有这个物质的生命体,然后这个物质的生命体生起,然后你会执着这个物质的生命体,然后【著故, 於色見我】,就是在色上面执着为我,【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 悲、惱、苦重令增廣,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你就是在这个五蕴身心,要么在色上,这个physical的这个上面,要么在这个内心里面的,受、想、行、识 执为我,那一般如果你不是在这个物质的身体上,你有可能在色上面认为我就是这个思考,所以叫做我思故我在,就会在我这个上面执着思考,认为我的知见我的观念,我一定有这个一个思想的精神体,然后你就在这边执为我,那你这样执着之后呢,你就会有种种的断见常见种种的错误的知见,都是由于我执,然后执为这个五蕴为我所产生的,这样子到这里,那现在师父要讲一件事情,其实《阿含经》里面,这种执五蕴为我的这种教说,还有告诉你五蕴无我的这种教说经典很多,那很多,为什么经典一再重复,师父一再讲呢,为什么呢,因为熏习嘛,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告诉你五蕴无我,一直不断的灌输熏习这个观念,我告诉你,这个还不算多,般若经里面同一个概念,讲一切法毕竟空,讲一切法毕竟离,毕竟涅槃,这样子的一个根本理论,他重复重复再重复,一直灌输你,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一直灌输你这些空的概念,所以从八千诵,可以增广到两万五千 四千诵,可以增广到十万诵,可以增广到最后,玄奘大师所译的六百卷大般若经,那里面很多是不断的重复 再重复的,你看,金刚经也重复了两段,金刚经也重复了,如果你有来诵金刚经就知道了,一开始须菩提问佛说,要怎么发心,要怎么生心,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要不要发,要,要发什么,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但是又无与众生可度,佛陀就讲了一堆,后面下半部,他还问一次要怎么发心,佛陀又重复一遍,但是当然了,在经教的解说还有解释上面,它两段一个叫做般若道,一个叫菩提,一个叫般若道,一个叫方便道,般若道 、方便道,是这样判设,但两段很明显就是有重复,但是解说可以是不一样,但是他还是重复了一遍,了,所以,在经典上很多时候不断的重复,他是要告诉你 熏习一个观念,只是说,他可能某些角度,在切入的时候有些会不大一样,但是他的根本道理是一样的,靖量你有问题吗,金刚经,包括许多那个经典里面,都会出现重复这种情况,这种重复是当时实际情况,实际情况是重复了一次,还是实际上就讲了一次,但是作为后来结集的时候,又把它为了,就重要的话说三次,所以他又把它再重复一次,你说,实际情况是重复了两次,实际情况怎么样,当然我们没办法了,但是就是在结集或是编辑的人,他会依以前面的,然后再把他认为的重点再广增,这是编辑,但是广增不是说,他刻意自己想出一套,而是他会把收集他所学到的这些东西,再广增进去,或是传说中是佛陀的教导的,再编辑再广增,但他广增的时候,不能这个东西跟前面的完全不一样,那就不行,那既然是差不多的,那可能就是会变成 类似教育是一样,但是他的讲法方式会不太一样,那就广增再广增,那广增就是后面一段是对前面一段的广增,就是道理差不多,用的素材可能会不同,这样清楚,谢谢师父,当然这是后话,我们现在看的是《阿含经》里面的,《阿含经》里面,这一个经典,师父 为什么把后面的这个画起来呢,因为这个是告诉你,他的根本执着,然后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因为接下来的经都是不同经,这个还没讲完,你把这个先记起来,【佛告諸比丘:「色有故……,受、想、行、識亦復如 是。」】,【諸比丘!於意云何?色為常耶?為非常耶?」】,刚刚这两个经是一样,这两个是同一个经,不是不同经,他问说到底什么执着的地方,然后怎么起,他说就是色有,就是执着色,要么就是受、想、行、识,那这是众生执着的地方,接下来,佛陀就要破对五蕴的执着,【 諸比丘!於意云何?色為常耶?為非常耶?」,答曰:「無常。世尊!」,复问无常者是苦也,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这个应该,师父不用再画圈圈了吧,这边同学知道吗,那个莉莉,你要是听不懂没关系,慢慢慢慢来,因为他们都听很久了,慢慢慢慢,师父会讲,那个,刘聪是,不好意思,可以吗,知道师父画那三个圈吗,都知道,师父不用再画三个圈了,不用再画ABC,然后苦了,不然你要是不知道的话,为什么说,那无常为什么会是苦,第一个,如果你不知道这个的话你会讲说,那为什么无常会是苦,我无常我很快乐啊,但那个是假的快乐不是真快乐,第二个,会落入另外一种迷思就是说,那无常是苦,所以早上师父也跟谁讲说,那桌子是不是无常,桌子当然无常,那桌子会苦吗,桌子当然不会苦,但是问题是他明明告诉你,诸去无常是苦,那你会落入说,那一切无常变化的都是苦,桌子无常所以桌子也是苦,那这样就落入了,简单的这种文字逻辑里面去了,没有看《阿含经》的整体在讲什么,所以如果要知道,那就回到师父画的三个圈,就清楚他为什么无常是苦了,那么他说【是苦 世尊,接下来佛陀说,【「如是,比丘!若無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 事起繫、著、見我,】,因为你是无常,所以你是苦,是因为你什么,执着嘛,这里讲得很清楚,【是 事起繫、著、見我,若未起憂、悲、惱、苦令起】,有没有看到,他说不是无常就是苦而已,是因为无常,那么你起系着,你起系着之后,他是无常的你就一定会忧悲苦恼,所以 ,【若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悲、惱、苦重令增廣,苦重令增广,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是故,諸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 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 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是名正慧,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这个叫做什么,就是叫我执,那这个有什么,非我 非亦我 不相在,这个以后师父讲我的时候会讲,非異我就是说 ,如果色是我,那就是 ,色在我中还是我在色中,那如果色不是我,那就是受、想、行、識,有可能哪一个是我,这个师父未来会慢慢跟你解说,那这里呢,他说【諸所有色,若過去、 若未來、若現在,】,因为你会去想,你的肉体过去,这是过去色,你明天会怎么样,这是未来,你现在是这个样子,这叫现在,那他有什么,若好,过去现在若内若外,若内 若外是什么,六内根 外六处,或是内六入处 外六入处,内六  眼耳鼻舌身,外 色声香味触,这个都是色,然后若粗若细,若好若丑,好丑远近,这个比较容易了解,那粗跟细呢,粗细是什么,你也可以说,大的 看得到的 摸得到,小的 看不到 摸不到的,你也可以说,粗就是六根,那么根里面有什么,扶尘根跟净色根,粗的是扶尘根,细的是净色根,那么你也可以说,粗的是五根,细的是四大,因为五根是四大所造,这样大概了解,这个叫做若粗若细,那如果就意根来讲就是,扶尘根粗,看得到 摸得到,净色根细,它是那个看不到摸不到,但是它是色,这个就是佛陀说的,要在五蕴上认识它不是我,不是根本的我,而且 如果你这样去认识的话,你在观念上慢慢就会觉得,我要执着的东西是五蕴,这个五蕴既然没有一个我,那这样子的话,就破除你对于执着的东西,那么这个我执无所着落,在五蕴外,没有所谓的你可以执的我,那五蕴你执着的地方,它其实也没有一个,根本的我可以去执着,那慢慢慢慢你这个我执,会在这样的,对五蕴无我,或是蕴处界无我里面,从闻思修慢慢慢慢去消弥它,消弥这个我执,所以如果你闻慧养成,我执在观念上,在观念而已,观念上你会相近于无我,无我相应,如果你进一步成为思慧的话,那你在行为上会无我相应,这样子的状况,这个人绝对不会自私,绝对不会自私自利,那进一步当然在修慧上,是在定中观察五蕴无我,那个叫做什么,定中作观,就是修慧,其实不管闻思修,整体来讲还是五蕴无我,只是说讲起来简单,但是五蕴无我,它不是只有这么一句话,五蕴无常无我不是这么一句话,五蕴无常无我,必须是透过对缘起法的整体了解,然后从戒定慧八正道上面去实践,那我问你,你无我的这个观念,现在你认可 认清 知道 愿意,那为什么第一步要去持戒呢,那个进修你说什么,你为什么要持戒呢,因为很多人是搞不清楚,那我知道无我了,有些人会觉得 那戒什么这些东西,我只要观念清楚就好了,那为什么说 那我观念要知道无我,我为什么还要持戒呢,(断除粗重烦恼),应该不能说断除,断除那就到初果了,压制也可以,降伏粗重烦恼,因为讲无我,不是只是观念上无我而已,必须在行为上无我,那么你如果行为烦恼粗重,那就表示不是无我,那你说 师父我怎么办,你一方面要养成这种观念,一方面要强迫自己,把粗重的我执给降伏下来,什么叫粗重的我执呢,就是你内部的贪嗔痴烦恼会外露外现,表现于身口,这个叫做粗重的我执烦恼,那粗重的我执烦恼呢,如果光靠你自己去认识,自己去克制,有困难,所以必须要借由自己愿意,了解 还有外在的环境条件,来帮你压制 克制,所以第一个要持戒,那么所以持戒跟五蕴无我,是有息息相关的,因为戒定慧的第一件事情,持戒 其实就是在实践,五蕴无我的第一步,其实师父也讲过了,只是可能你们很多人就忘记了,你看到最后还是要画这个图出来,看得到吗,用哪个颜色会比较好一点,这样看得到吗,看不到可以站起来没关系,用黑的比较清楚是不是,你看,我这个是我执,师父把它分开来,我执 你会执着五蕴,虽然我们分开来,但实际上我们一般人,我执 五蕴 是合在一起的,但是确实五蕴就是我执所发挥的地方,那你现在如果知道五蕴无我的话,这个我执没有着落,那现在 ,这个是苦没有问题,但是师父现在要告诉你说,我们的问题都知道说,要消除这个我执,那要消除这个我执,在知见上学习听经闻法上,就是现在《阿含经》要告诉你的,在观念上你要有五蕴无我,这个我是错误的,执着是错误的,这样的一个观念,但是你只是有这个观念,你刚开始只是知识而已,你真正要去实践,怎么实践,戒定慧,那第一步戒怎么表现呢,因为你如果我执执这个五蕴的时候,这个我执比较微细,你一下子可能会观察不出来,但是这个我执,所付诸于推动的,它比较粗,你基本上稍微学佛,慢慢慢慢听经闻法,是可以观察出来的,这个我执是表现于,依什么表现,表现出什么,贪嗔痴,所以贪瞋慈,其实上都是我执,它只是表现为比较不同的方面,其实贪还是我执,瞋我执,痴还是我执,但是它只在知情意上面的表达,表现不大一样而已,本质上还是我执,那这个贪嗔痴,它会透过什么,而去实践表现,身口意,所以我们常常不是说什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有无始的贪嗔痴,结果贪嗔痴就是来自于我执,然后从哪里,身与意之所生,那这身口意可以分为意还有身跟口,没错吧,但是基本上三个都要对治,但是里面什么是最粗最重的,身口,但是我们也知道,你意上没有这样想的话,你也不会付诸于身口,但是同样的,如果同样东西,你内心想一想跟付诸于身口,哪一个比较重,当然付诸于行动的,会直接的影响,比如说我想帮助你,我内心想一想就好,当然还是有些作用,还是善业,但是我真的拿钱帮助你,哪一种是真正的强烈的,当然是真正拿钱帮助你,所以在阿毗达摩里面说,这个(意)叫做思 行蕴所设,这个(身口)叫做思已业,意思就是说,透过这个意业的发心简择之后,已经有意业了,但是它透进身口,那是更重的,这样清楚了吗,好事是这样子,那坏事呢,坏事一样,我只是想偷东西,有意业,但不梵戒,我只是想偷东西,当然你不要跟我讲菩萨戒,菩萨戒我们早上讲的,我们现在在讲《阿含经》的声闻,这是最根本落实到,可以实际上去做的,意业是业,但是如果你是内心想一想,想要偷东西,想要偷你的,但是我没有行动,这个不犯戒,但不犯戒不等于没有意业,你还是有意业,然而如果你想一想,想久了之后,会怎么样,力量未来越大,就会付诸于行动,这时候 ,就叫做身口就是思已业,这个时候就犯戒了,所以身口的行动,还是我执外露的强烈表现而出来的,那么身口跟意业,哪一个容易规范,身口跟意,哪一个容易规范,就是禁止 阻止它,当然身口 ,我没办法管你要不要想什么,我可以劝告你,然后跟你讲经说法,说不要偷东西,不要杀,但是你心里要想我也没办法,但是你要做,我可以阻止你,所以付诸于身口的是比较强烈的,但是比较粗比较强烈的,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比较必须规范,而且相对来讲容易规范,我说相对是相对于意,因为你心里,我不能跟你说一点坏事,一点不好的都不能想,你现在不可能,但我能不能说,杀盗淫妄酒 这个重的你不要去做,可以吗,吗,所以五蕴无我,以及我执先讲,五蕴的我执,这种我执,会透过贪瞋痴进入,付诸于身口意,这个都是我执的一种表现,然后呢,你无我的第一步规范,你从听经闻法慧上去理解,但是你光理解,了解不够,你必须去做,那做的第一步,就是在了解闻法知见,这种法的引导下,然后去怎么样,实行持戒,就是先规范你强烈的身口,那如果你观念知道,然后又规范你强烈的身口,那其实就是在一个很重大的意义上,在规范你的贪瞋痴,因为你这个(身口)强嘛,你把强烈的克制下来了,规范下来了,是不是规范到贪瞋痴,那进一步是不是规范到,其实克制了我执,那师父现在问你们一个问题,其他宗教有没有,也是规范一些,行为上的规范,比如说有讲持戒的,他还是在规范嘛,那那一种规范,跟佛教的这种规范,有什么不一样,那个靖伦你说什么,(师父弟子,怎么说呢,不是特别了解其他宗教,但是就是知道就是说,比如说那个十戒,实际上就是,他是说你信就可以,照着作就可以了,但是佛教的特点是说,你实际上是有智慧的引导,也就是说你必须通过,自己的这个如理作意,然后法随法行以后,你去认可了,才能做得到),是 ,很简单一件事情,很多宗教还有世间善法,哪怕我们说的五戒,他在规范的时候,他没有佛教的正确知见引导,所以他并没有,真正去对治到我执,因为他连这个他都没讲,有时候你的规范,可能甚至是我执在作祟的,其实十戒就是,信仰有一个大我,是上帝规范,所以你必须得做,问题是,那这样有对治到你的贪瞋痴吗,别人逼你做的,我去做,这样对贪瞋痴一点规范都没有,那哪一天别人不逼我了,那怎么样,我就大开杀戒,所以,我们曾经有这么一个,不是曾经,就是有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最近 一二十年,也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个(事情),有一个宗教,他平时戒律规范很严格,我说的不是佛教,其他宗教,我也不好意思讲什么宗教,你们去猜就好了,那么平时他也规范很严格,然后也是说不偷 不杀,也是说的好像有点跟佛教有点相近,然后他平时规范很严格,但是他的严格都是因为上帝规范的,所以你在这样的规范条件下,你必须这样去做,不然的话你会下地狱,你照这样去做就上天堂,但是如果有一天,我被逼到,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甚至我被逼到说,我都已经被逼到死角了,我一定活不下去了,那我管你还上帝不上帝,这时候他会怎么样,他不只破啊,当他把上帝放在一边的时候,他就发挥他的人性的光辉,就是无止尽的去杀盗淫妄,所以当其他国家入侵这个国家的时候,这个国家的人民,已经没有法律的约束了,他就开始杀盗淫妄,而且很奇怪的说,你如果是肚子饿你去抢超商,抢一些可以吃的东西,那还说得过去,因为你肚子饿,但是你知道他们去抢什么吗,去抢博物馆,那为什么去抢博物馆,因为博物馆的东西卖给这些外国人,钱才赚得多,这不是人性的光辉吗,你说我肚子饿饿到不行,那我去抢人家吃的,说实在,如果从一个意义上来讲,这也不对,但是可以谅解,但是你去抢博物馆,那你就是贪嗔痴真的很强烈到,连神都不信,而且这个国家的人民,平时就是信神,这样知道师父要表达什么,但是佛教他讲的,你不杀盗淫妄,规范你的身口,不只是单一外来的强烈的克制而已,而是一方面,记得 戒定慧,一方面是告诉你,整体的这样一个理论跟一个图,然后从中让你在内心里面愿意去做,然后才能由外面来的压力,这样才能达到真实的效用,这样子的人,就算是在这个状况下,如果你去持戒规范你的身口,你才能真正去对治到你的我执,而不是当一旦,对治克制的这个原因条款,或是这个压力不见了,你在强烈的压力下,以前被压迫的,现在把它整个释放出来,反而变更重的贪瞋痴,更重的身口意的一种违犯,而且在那种没有道理的压制下,只是信于神或信于某些人,逼你必须这样去做的状况之下,你根本没有对治到我执,而且在这种压力下,你的我执可能越来越强,只是怎么样,被压住,等到有一天可以释放的时候,你就整个释放出来,吗,所以为什么师父说,你持戒一定要跟慧配合在一起,由慧来引导持戒,那在戒的规范当中,你自己愿意去做,然后再来有外在的一点压力,比如说三宝善知识,同参道友这样的压力,你才真正怎么样,持戒对治我执,修定也一样,讲到这里,(师父,谈到这个外道和佛法的区别,弟子感觉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外道这些是,没有正确的因果正见,不像从咱们佛法来讲,你自己造的因,自己承受的果,他们认为就是,只要你们按上帝和神的做,你可以无我不做,只要你是顺应上帝和所谓神的,他虽然没有正确的因果正见,我觉得这是佛法与外道最大的区别),当然了,所以师父刚刚就一直跟你讲说,要有这套完整的理论,就是慧学上的引导,那你持戒修定才是真正对治到我执,那外道当然就没有所谓的,佛教无我 慧学的这一套了,静宽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是师父,那个能不能到前面一页,就是你那个下画线的那里,「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这个色起是指什么),色有 色起,色怎么起,十二因缘的爱 取 有,然后  生,有没有看到,那有了这个五蕴身心的生,那你就开始什么,执着,(那色繫、著故),其实两个字的意思差不多,你也可以说,悉跟 着 其实,常常是合在一起的,就是执着,或是说系着 系着,系跟着其实意思是差不多,都是讲执着的意思,(那色这里更多是讲,是十二入处的名色六入,还是说这个色是说身体),等一下你说什么,这个色在这里是指,十二有支的那个明色流入,五蕴的色,还是就是说我们的身体的,就是五蕴的色,因为他后面讲了,受、想、行、识亦物如是,就是我们这个物质的身体,所以他这里是重五蕴,五蕴为众生的执处,是指五蕴,(那接下来下面一页,【是苦有故,是 事起繫、著、見我】,这个事),是 事起繫、著、見我,什么事,这个事,是 事起繫、著、見我,是哪一个事,五蕴就是事,色蕴就是事,他前面不是告诉你,色在色上执我,然后在受想行上执我,就会忧忧苦恼,那后面就是说,就是在这一些事情上,不管是色还是受、想、行、识上面,起执 就会苦,然后就会忧悲苦恼,还是你还不了解,下次师父拿巴利文来分析给你看,(不是就是这个,因为这个好像上下文就说,是苦有故,他这个事,是不是就是指苦有故,有苦的存在),【是 事起繫、著、見我】,着我见我,那是 事起繫,他前面已经讲了,讲了有 色、受、想、行、识,后面你可以用英文叫,Because of those,这样了解了吗,就是因为色、受、想、行、识,在这个上面起,执著、系著,这样清楚了吗,当然,这可能是因为依当初的梵文直接翻的文,那有可能翻的人,你可以 把五蕴再讲一次,在五蕴上面起系著,你可以这样讲,但是他可能在梵文的闻法上面,他用什么,他用,来表达,就是前面那些东西,所以他就这样翻译,(还有一个,就是刚刚师父说,断见也是我执的一种表现,那断见的那个具体,比如说在这个表现),很简单,断见什么表现,我告诉你,现在的医学就是一种断见,我不是说它完全没用,只是说,他对于生命的轮回,或生命的状况,他没有像佛陀这样,悟到缘起正见,所以他只在物理上,色上下功夫,但是我们要知道,色上下功夫,有没有用,相对有用,但是不是绝对的,你不能说他完全没用,说他完全没用,那就忽略了缘起性,为什么师父说,医学在佛教意义上,它是属于一种断灭论,因为从现在的医学角度,生命是依于什么,就是依于有这个色,就是要么头脑,大脑,然后配合心脏,然后配合(身体)这些,那如果大脑死掉了,心脏停了,那就没了,那你跟医生说,那我神识轮回到哪里,医生说没有这回事,当然有些医生,他信仰佛教的,那就另当别论,但是从他的医学角度,纯医学的物理角度,他会认为这样子,死了那就一了百了,所以他们会认为说,一定要把你救起来,但是佛教会认为说,如果救起来是植物人,没有太大意义,你不要一直执着这个色体,所以肉体该走的时候,还是得让他走,这观念会就变得不一样,这样是不是比较具体的,那当然不只医学,有些外道的理论,也是断灭见,死了一了百了,好再来,(师父,我能不能从您刚才,对这个身口意的分析上面理解,在佛教中并没有这种所谓的无意识,尤其是没有,这种所谓无意识行为),不好意思,你再讲,(我就是说,是不是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没有什么无意识行为,他只是你没有意识到的一种意识,但实际上),是有无意识行为的叫做无记,我们的发心有分为善跟恶,还有无记,无记不是说你完全没思考,而是说这种思考跟行为,是没有善恶在里面的,当然一切都有意识,因为第六意识都在作用,但是第六意识在作用的时候,在佛教比较重视它的善跟恶的发心,然后付诸于身口的行动,这样才能成为所谓的,道德行为跟不道德行为,那一些比较,平时没有善恶的这些行为,基本上就不大去探讨,比如说什么叫做,没有所谓善恶的,或是无记的这种行为呢,很简单 就是说,你一些反射的动作,比如说我从这里走到那里,我不是走去偷东西的,我只是从这里走到那里,那我没有太大的,所谓善恶的这些问题,比如说我口渴了,那我自己的桌上刚好一杯水,我口渴了我就拿来喝,那你不能说那这是善是恶,这没有善恶的问题,这个就叫做无记,就没有善没有恶,但是现在我们要表达的是这样子,是强烈贪瞋痴付诸于身口的时候,我们都是在谈有善有恶的,那你是不是有贪瞋痴就一定会造恶的,不一定,因为我们贪瞋痴都存在,它不强烈的时候,他不一定会造恶,还有有时候有贪瞋痴存在,但是你也可以行善,那这时候行善的话,就叫做也是有覆的,是有漏的善,漏就是烦恼,因为你贪瞋痴在,但有贪瞋痴不等于你一定会造恶,有贪瞋痴在,一般凡夫都有贪瞋痴,但你会不会行善,会的,只是有漏的而已,但是我们现在是要从 ,鼓励从恶,那恶一定是有漏的,就不用去谈了,从恶去掉 行善,善有分为有漏的无漏的,那什么叫无漏的,无漏就是五蕴无我,然后去灭贪瞋痴叫无漏的,我们从有漏的善,向于无漏善,那么无漏善,可以有两种,一种是随顺的,一种是真实的,什么叫随顺,就是说你现在根本没有断烦恼,但是你去趋向于断烦恼的,你这时候还是有漏,但是他是趋向于无漏的,所以这个叫做随顺无漏,比如说,现在你来听经闻法,你听的是无漏法,因为是断烦恼法,但问题是等于你听了,或是等于你现在就无漏了,不是,但是说那我现在有漏,听的还是有漏,我现在做的还是有漏,那跟一般人不学佛法哪里不一样,一般人根本没有趋向无漏,但我们是趋向无漏的,如果不明白,师父再举一个例子,有没有听过田地里打滚,听过,刘聪没有听过,田地里打滚,我们那个应该是四十二章经,南传是法句经,里面他说,其实佛教徒学佛了跟没有学佛的,我们都在五浊恶世打滚,就等于一群小孩子,在烂泥巴田里打滚,是每个人身上都滚得乌漆抹黑的,是不是,都滚得乌漆抹黑的,痛苦不堪,但是学佛的佛教徒不一样,他知道哪一个方向是离开的,所以他一边爬一边滚,还是滚,还是全身黑,但是他是朝着离开,田地的烂泥巴的地方滚去的,所以早晚他可以滚出去,这样叫做get out of here,滚出去,但是一般的凡夫不懂的话,他是怎么样,他是在原地打滚,滚来滚去,滚个十亿八千年了,还是原地滚,佛教徒 像我们在滚的过程中,是不是还是贪嗔痴,还是黑,还是全身泥巴,但是你是有方向的,而且你滚滚滚越滚,到时候滚出去了就干净了,这样大概了解吗,这就是佛教讲这个不一样的地方,那么因为时间不是放假,不是下课是休息,师父这个地方给你看,你等一下把这一句,画线的这个地方,把它特别注意,为什么呢,因为这几个经,它连在一起,到最后它会讲说什么,【如是广说,次第如上三经】,意思是说它的答案,在上面的经典已经说,它上面什么经典呢,它的答案就在这里,那下面的经都会告诉你,但是它的回答都是如上三经说,它的如上三经,它的重点就是师父画线的这个部分,把它看起来,我们先休息,十分钟之后我们回来继续,再来,这个地方 ,【 佛告諸比丘:「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 於色見我,未起憂、悲、惱、苦令起,已起憂、 悲、惱、苦重令增廣。】,这个很重要,然后接下来就是,佛陀要告诉你说,怎么样去破这个我执,理解这个我是不存在的,因为下面几个经,佛陀的回答都是这个样子的,我们来看,你是拍这个,没错,不是拍师父,靖柔都是拍师父的,告诉一下靖柔,他发的那个下面写错,他拍那个佛像,那个是 观像念佛,那个不是数息,跟他讲,来我们来看下一个,常见,常见有小我见,有大我见,还有梵見,这三个都是属于常见,第一个 是小我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有没有看到,是不是一模一样的句子,什么生什么有什么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在哪里执我呢,【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 】,让众生如是见如是说,说什么呢,有我,有没有看到,有个不变的我,『有我、有此世、有他世,有没有看到,那他世可能是过去可能未来,但是有此世,有过去有未来,都是这个我,然后这个我怎么样呢,【常、恒、不變易法, 如爾安住。』?」,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 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就是回到上面那个经,佛陀讲一堆,所以这里很明显的是告诉你,告诉你什么,为什么佛说是小我见呢,因为他认为这个身心有一个我,所以他说 ,【『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變易法, 如爾安住。』】,那就是个人有一个不变的常我,那么进一步,佛陀的回答就是说,那为什么个人有一个不变的常我呢,因为他执五蕴为我,就是上面所说的,就是从这里开始,【 佛告諸比丘:「色有故,色起,色繫、著故,】,所以众生会执着 ,身心中有一个不变的常我,这就是佛陀的回答,所以这个叫做小我论,或是小我观,有没有看到,就是众生在这个身心里面执着有一个我,这个叫做小我观,另外一个还有大我论,上面这个是杂阿含152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当然他这个经都很短,不是,他都比较长,没有那么短,师父只是节取重点,【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跟这个上面,还有上面的,上一页的,这个都一模一样,到底什么有,什么起,什么系着,你会执着我,那当然在五蕴上面执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如是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什么叫做【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进修还是进人,你们两个猜拳,看谁要讲,进人吧,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那没关系,还是进修知道,猜猜看没关系,(弟子理解是,我和非我,也可以理解为你或他,不一不异都是一样的,不灭的话就是),一直存在,(不常不断),不是不常不断,他不灭,不灭,他不灭就是常,一切不二、不異,好像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灭的话其实,弟子理解就是,如果要是涅槃),你不要想太多,你把它想大我见,(弟子觉得就是,彼就是我所),这是你,没关系,大家了解了解,为什么叫大我见呢,来那个,静和来,(弟子理解就是,如是我、彼,一切不二、,就是都是完全一样,就是有一个本体,有一个不变的东西了),很简单,我、彼,彼就是他 我以外的其他,就是彼,我跟彼,师父是我,彼就是你们,我跟你们怎么样,一切不二,一模一样的,不异,没有什么差别,而且不只没有差别,而且不灭,就是常,这就是大我,(师父,如果是这个,不好意思,弟子没有冒犯的意思),没事,(如果是这么理解的话,那就没有我所的概念,因为如果是说,众生的我执是说,比如说刚才世尊的那个,不是刚才《阿含经》是说,于色见我,所以我是执着于我,或者是我所,但是如果我考虑,比如说咱俩都一样,比如说我跟,我周围的同事都一样的话,就没有 ,我跟我所之间区别的概念),其实很简单,他的我所就是说,反正,我所看到的一切,还有我的认知,还是我所,但是 ,他就是一个大我里面,有很多的小我,然后 ,他的这些小我,他的本质,所有的都是一样的,他是这样的一个理论,意思就是说,一切众生的本质,在一个理论里面,因为他这个后面,前面都还有,就是说,在外道的某一个理论里面,他认为,所有生命的本质体,都是一体的,都是一样的,所以没有不一样,很难想像 是不是,大梵后面还有,他跟大梵的理论很相近,但他不直接称之为大梵,但是你可以说,他是大梵的理论是没错,本质上同一个大梵的理论,也就是说,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一个本源上来的,所以追根究底,你我他所有的,他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这个叫做大我论,当然这是宗教哲学上面的,所以说,常见可以分小我论,可以分成大我论,这种大我论跟梵论是很相似,但是为什么 还要列出来的,因为他大我论他不一定是梵天论,其他婆罗门以外的,还是有这一种大我论的,那梵天论,还是大我论的一种,这样大概了解吗,(那个空不空如来藏,那个不空如来藏,是不是也可以列成大我),如果你把它当成,真实的有可能,如来藏还不是,如来藏是每个人,众生有一个如来藏,(华严经的那个,那个一大真心),那个我们慢慢再谈,如果说有一个一大,所以你知道,那个婆罗门,或是这种大我论,他认为说这宇宙万物有一个本源,我们的一切生命都来自于这个本源,对 道生一切,没错,就是道生一切,一切都是来自于道,那这个是什么,那就道可道 非常道 ,可以说,那就不是了,这是什么,不可说,不可说,但是如果你读过宗教,从宗教理论来讲,其实这就是一种大我论,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因此创生论有好几种,其中的一种创生论就是大我论,这种大我论可以是形而上的 不说明的,也可以形而下的 说清楚的,还是大我论,什么叫形而下说清楚的大我论,比如说,直接说上帝创造一切万物,上帝创造一切人,那这还是大我论,上帝创造一切,那就是大我论,只是说,有些哲学,包括泛我论,大我论,它并不一定直接指一个创造者,它可以指一个万物的本源,但是这个本源,它并不是一个人格化的创造者,反正一切东西都是来自这样一个本源,这是古代印度有这样的一个理论跟哲学,那这个东西,当然佛陀认为是不对的,因为是大我论,那这个大我论从哪里来的呢,还是源自于我执,因为不了解缘起四圣谛,不了解因果,缘起的不一不异,就会有这种大我论,会去说,我从哪里来,你从哪里来,生命最终从哪里来,它会说,从一个本源上来,这叫做大我论,有什么问题,(师父就是说,弟子就是说,比如说小我见,大我见,这种判摄,是祖德判摄的吗),其实你可以,也不用用小我见大我见,因为这是从宗教理论,把这些宗教理论都清楚了之后,然后弄一个比较相对于,清楚一点的名称,如果你觉得这个名称不清楚,那可以不用,你就知道说,一个是讲,每个人有一个不变的我,另外一个人说,这个不变的我,每个人都一样,是share一个共同体的,所以你跟我表面上有差,实际上没有差别,都是源自一个体,多胞胎,但多胞胎它还是不一样的,(佛教一般都认为,每个人的,因为,活的质量不一样,表现的位置表现不一样,但从法性来说,不是一体的吗),法性 他也不能说一体,因为法性不是讲一个,具体的什么东西,法性的东西,你可以是讲缘起,当然所有的众生存在,都依于缘起法,但他不是share一个什么,应该有的本体,所以如果,不了解佛教的教义跟真义的话,佛教也讲法性,也讲不一不异,你有可能把佛教,跟这种大我论,把佛教的真如法性,还有这种大我论,有可能会混在一起,这样清楚吗,(我感觉他这个,一切不二,这都说得过去,他关键说大我论,又说到我,这就有问题了,那你一切 ,都没有你我他二位的区别,那为什么还要搞出我呢,这我就有问题了),他就是大我,他意思是说,虽然现象上,有种种种种的不同,但是在本体上都是同一个本质,刚才,同学不是跟你说,道生一切吗,他一切 本质都是道,这样清楚吗,这个叫做大我,你说什么,(我觉得他主要错在我),佛陀就是告诉你说,有这样的一个理论,上面这是一个理论,但这个理论是我执产生的,所以是错误的,也有这样(大我)的一个理论,有没有看到,他说(小我见)有我,有没有看到,【有我、有此世、有他世,常、恒、不變易法, 如爾安住。】,就是有一个我,在三世里面都不变,他重点在个人的我,他说这个(大我见)是有一个我,这个我呢,【如是我、彼,一切不二】,一切都是,没有不二,一切不二,都是一样的,就是说大家都是一体的,(那本来就自相矛盾,说我又说一切不二,这本来就是自相矛盾),你认为他自相矛盾也可以,反正佛陀就说,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比如说,举一个例子吧,沙雕,有没有看过沙雕,去海边有没有,沙雕,没有听清楚是不是,去海边那个沙不是沙雕,他说,你不管你做成什么形状,你雕成狮子,雕成老虎,雕成房子屋子,它只是形状不一样而已,它的本质是什么,沙,所以它沙还是一体,都是沙,这个叫做大我,这样清楚吗,所以在印度古代的宗教,就有这么一个理论,他说万物的本源是一体,同一个东西,虽然现象有种种不同,但是实际上它是同一个东西,这个就是印度古代的一种宗教理论,这样清楚吗,这个叫做大我,可以吗,进虚来,(师父,佛经上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就是指的,佛性上的一种),那么至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看怎么解释,所以没有解释好,就有可能落入大我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论师以及古代的,我先举一个例子,中观,他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从什么来讲,法性,空性来讲,空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这不是大我论,那心佛众生只是从空性上无差别,但是就修行成佛,有没有差别,有差别,但是空性无差别,也没有问题,但是很多人如果把它解释,本来是佛,那就心佛众生所以都是佛,那问题就比较那个了,就自己的,所以你那个就是比较不同的解说,所以师父就说,怎么样,这种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没有解释好,就有可能落入这个了,为什么,心是那个本体,佛也是那个本体,一切众生还是那个本体,那就是真的都一切都本体了,那就是这个,【如是我、彼,一切不二、不異、不滅。】,就会变成这种理论,所以要注意要小心,好来,梵我见,等一下我会告诉你,大我见跟梵我见有什么不一样,梵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 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一样的 一模一样的,令諸眾生作如 是見、如是說:,『此大梵自在,造作自然, 為眾生父。』?」,諸比丘白佛言:「世尊 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次第 如上三經,有些理论,就是【大梵自在,造作自然, 為眾生父。】,那这个很容易明白,就是跟现在的某些宗教一样,就是上帝创造一切,是一切的父,所以祷告的时候都说什么,祷告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晋西你知道吗,皈依上帝,常常把上帝称为父,记得,你们知道吗,在某个宗教里面说,Father, Son 还有 Spirit,父 子 圣灵,三位一体,所以他把上帝当成父,为什么父,创造一切众生为众生之父,那这个就是梵我论,那刚刚静宽问了一个,那大我论跟梵我论,哪里不一样,静宽 梵我论跟大我论哪里不一样,(感觉上那个大我论,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梵我论其实更多是说,具体到你对大梵的信仰),其实梵我论也可以讲是一个大我论,但梵我论跟刚刚讲的大我论,有点不一样,我举一个例子,某某宗教说上帝创造一切,大梵创造一切,这个叫做梵我论,道生一切,道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拟人化,它只是一个万物的本源,它没有意识的去造,但是一切的万物都是它来的,这个叫做大我论,所以两个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从一个本源来,但一个是怎么样,有意识的创造一切,一个是只是说,我们一切万物的本源,都来自那个地方,生命一切都是来自那个,他没有把它拟人化,这样子就有它的一点点差别,(这个造作自然,不就也等于那个道生万物,所以弟子感觉那个道可道 非常道,那个道就是梵见,只不过他没有拟人成为一个大梵而已,他就是一个拟物),所以你把道生一切,再进一步把它拟人化,就变成梵我论,其实师父说两个都是大我论,一个就保持他原来的道生一切,另外一个把它拟人化之后,就会变成有一个主宰者,他创造一切,这样清楚吗,所以两个其实都讲过了,他都是大我论,只是一个拟人化,一个没有拟人化而已,道家思想没有把它拟人化,印度思想两个,一个叫Nirguna,一个叫做Saguna,Saguna是行而上的,有点像道的意思,但是它还是创造一切,Nirguna就是这里讲的,梵天创造一切,什么叫Nir,Nir就是行而下,所以印度教在讲梵的时候有两个,一个是讲行而上的梵,一切都是他来的,另外一个比较宗教性叫做,梵天王创造一切,这样清楚吗,所以这个印度对宗教,印度的一切都是宗教,印度的一切都是宗教,印度的政治也是宗教,印度的历史也是宗教,印度的地理也是宗教,印度的河叫做圣河,印度的山叫圣山,印度的历史是由众神所创造的,都是神在打架打战创造出来的,(弟子在讲具体,就是刚大梵 在造作自然,你说这个世界是大梵创造出来的,刚刚我们说大我论的时候,道,它并没有一个主体意识去创造,他没有主体意识去创造,但是一切东西就是它从那边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就有点像道生一切,但是道它没有一个拟人的意识,但是上帝创造一切,上帝是拟人的意识,所以没有拟人的意识,没有把他拟人化的,就是类似的道,道德经的道,有把他拟人化的,就像是西方宗教,那么这两个在印度教都找得到,没有拟人化的叫做Saguna,就是本体是不可说的,所以是形而上说不到的,但是在印度教里面,你不能说这个哲学太高了,一般人不懂,他为了度化一般的,让大家都知道,他把这个形而上的梵,变成形而下的梵天王,那就跟西方宗教的上帝创造一切是一样,就是这里所说的,这样清楚了吗,所以中国的宗教哲学,最根本的比较大家能够所依的,就是道德经的道,它是万化的本源,但是他没有把它拟人化,西方宗教把他认为拟人化之后,就是变成上帝创造一切,这两种理论在印度教的梵都有,一个就叫做Saguna,形而上的存在体,Niyanguna,形而下的存在体,那就变成不可说的梵本身,超越一切不可说,另外一个叫做,梵天王创造一切,再来,下一个,各种断灭见  惡取空 ,一样的句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这个是二取空,令诸众生如是见,你看,他说【「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 ,『無施、無會、無說,無善趣、,惡趣業報,無此 世、他世,無母、無父、無眾生、無世間阿羅漢 正到正趣,若此世、他世見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 有。」』,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 法依......」,如是廣說,次第如上三經。】,他说一样,何所起 何所见,意思说,众生的我执,执着什么,有这种我执,然后会告诉你,無施、無會、無說,無善趣、,这一句有印象吗,有吗,他就是什么,我们一般讲的归纳为,世间的四大正见,世间的四大正见,必须先了解,因果中有什么,善恶,然后呢,有因果业报,有三世,然后有凡圣,这里是告诉你,断灭见还是依我执,那么有我执,你有常见,有小我见,有大我见,有梵见,另外一种极端,还是依我执而来,这种极端会落入断灭见,这种断灭见等于是一种邪见,他会告诉你怎么样,没有布施,没有法,然后 ,没有回向,这个说是回向,没有善恶道,也没有善恶道的报,没有业报,然后没有此世他世,没有父母没有众生,然后没有世间阿罗汉正觉,意思就是说也没有圣人,那这一类的是什么理论呢,这一类很多理论是,所谓的唯物主义论者,他说,你的父母不是真正生下你的,他也就是物质的和合的一个过程,所以既然是物质和合的一个过程,当物质灭了之后什么都没有了,那什么都没有了,那就没有三世了,那就没有什么业报这些东西了,所以他就非常极端的,唯物主义论,就是会有这种断灭论者,所以就是无施无报无种种的,没有这些善恶业,这些就是属于断灭论者,那这些断灭论者呢,最后根本上还是因为我执而来的,可以吗,尽管来,(师父你刚刚能不能讲,那无会是什么意思),这个无会跟前面所讲的,有这些东西是一样的,应该就是没有因缘和合的意思,我们可以回去再查一下,其实它跟前面的很多句子是差不多的,他只是翻译的有点不一样,(您刚刚说的无说,是说没有回向吗),无说是说没有回向,因为他的说呢,在其他地方正翻成祝愿,什么叫祝愿呢,就是说一般出家众去受供之后,完了结束之后都会回向,然后比如说我们常说的,愿以此功德,还是这一类,这一种叫做说,又叫做祝愿,又叫做愿,那么这种极端者会认为说,你这些没有用,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个就是属于一种断灭论者,这个无会,会不会是那个,因缘和合的意思,那个我们可以再去查查看,因为这个句子前面很多,他的翻译会不大一样,(他错误直接是到无世间阿罗汉,这是断灭论),这段之前就断灭论,这之后正到正趣,正到正趣,就是所谓的阿罗汉正到正趣,是属于正阿罗汉,所以他后面这两行,应该是正戒吧,前面是邪戒,后面这两行,他说没有世间,没有阿罗汉正到正趣,就是没有阿罗汉,世间跟阿罗汉,无世间阿罗汉,那这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 有,这有问题吗,这个都是指阿罗汉,就是阿罗汉的这些,全部他都否定掉了,他就是把这个我生已尽,这个正确的知见也否定了,他这个我通全部,这个我没有众生父母,無世間阿羅漢 正到正趣,若此世、他世見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 ,这一些都是在,这全部下面,全部都是在描述谁,这些都是在描述阿罗汉的,然后这个我是否定这个世间有阿罗汉,那下面这整句,都是在描述阿罗汉,其实你就说无阿罗汉就可以了,但是他每次他讲阿罗汉,都是要把这几句拉进来,所以他把这个我生已尽,这个也是否定了,那这些就叫做断灭见,他等于是否定了善恶,否定了怎么样,因果业报,否定了三世轮回,否定了什么,圣人,那这些叫做什么,恶取空,再来,断灭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同样,还是以五蕴执我,会有这些错误的观念,【「何所有故,何所起?何 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是見、如是說: ,『諸眾生此世活,死後斷壞無所有,】,有没有看到,他说众生怎么样,只有这一世,死后断坏,无所有,【四大和合士 夫,】,世大和合士 夫,什么是士 夫,不是世大夫,士 夫就是人的意思,士 夫就是人的意思,世大和合 士 夫,士 夫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个人或有情众生,是由四大和合所成,【身命終時,】,怎么样,地归地,因为四大和合,【地歸地、水歸水、火歸火、風歸 風,跟随空转,意思就是跟时的,【根隨空轉,輿床弟子】,四人持死人往塜間,与床弟子就是跟着你最好的弟子,为什么与床,它会抬着你,意思是,它是在抬着你,或是在床边照顾你的,【輿床弟子,四人持死人往塜間】,就是这些亲近的弟子,四个人抬着你往塜間,到坟墓那边去,然后,【乃至未燒可知燒然已】,不管是烧了还是没烧了,就算是烧了,【骨白鴿色,立高慢者知施,黠慧者知受,若說有者,彼一切虛誑妄說。】,他什么意思,他说死的就是白骨,他说 立高慢者知施,意思说,如果有人说布施,然后有人说有受,有人说有者,【彼一切虛誑妄說。若愚、 若智,死後他世俱斷壞無所有。】,它意思就是说死了,就是一了百了,就是尘归尘,土归土,如果有人告诉你,有布施,有受,这一些种种的,有福报,什么这些种种的,这一些都是瞎说,就是这里讲的,【彼一切虛誑妄說。若愚、 若智,】,不管你是聪明的,有智慧的,死後他世俱斷壞無所有。】,所以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三世轮回,有因果业报,这一类的断灭见者,他会告诉你什么,你在胡说八道,你很傲慢,你根本不懂,你在胡说八道,他会这样告诉你,那这一种 ,一般来讲,也是比较唯物论的,因为为什么,他认为这个,所谓的生命三世,没有这种东西,我们一切存在,都是依物质而存在,所以他说什么,我们一切存在都是四大,所以没有识,眼耳鼻舌身意的 意识,他认为没有这种东西,那你说我可以思考啊,他会告诉你,因为我们以四大,所有的物质身体的作用,所以你有思考,你有精神,但实际上,没有别立于物质的精神体,所以当这个四大死掉之后,就尘归尘土归土,什么都没有了,他就是这样认为的,这个叫做断灭见,那么他们问他,这样佛陀当然说,那这个是依什么执着呢,我执 执五蕴,也会产生这类的断灭见,所以我执执五蕴,要么常见要么断见,总之就是不能了解,缘起因果的正见,靖虚来,(我对前面的那个二取空,还有点疑问,在般若经里头的空见,跟这二讲的二取空),般若经讲的空见,他不否定因果,(但是它那里的,比如说无父母,这个在究竟意义上,这些都是幻见,都不存在,如果我们用般若经空见,是不是也会产生这种断灭见),所以你如果对般若经的空见,没有很清楚,认识错误,会落入二取空,所以为什么当初,当初印顺导师推崇般若,但以前在福严早期,如果没有印顺导师的认可,你不能随便去读般若经,因为你的知见,缘起性空,缘起无自性,这一类观念,如果没有很清楚的话,你读般若经读到最后会什么都没有,就落入二取空,有没有因果业报,没有,有没有四谛缘起,空的,所以心经后面讲什么,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德,但是他后面更说,以无所得故,他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他是说你不能执着一切,但是确实,很多人如果对般若经不理解,没有搞清楚,确实容易落入断灭见,这也是后来唯识学起来的时候说,般若甚深,很多人,前面讲四谛十二缘起 落入有见,后面讲空 落入空见,所以解深密经出来讲亦空亦有,就是要排除有见跟断见,但是这不是经典本身或是佛教教法本身的问题,这是学(般若)没有学好,所以就落入了断灭见,以后师父讲般若经的时候,就会特别来讲这一些,这样 可以吗,确实是很多佛教史上,还有佛教里面的很多,大乘的大德,包括龙树菩萨,都一直在讲破除二取空,甚至有些人会以为,龙树菩萨还有讲般若经的,这一些是二取空,但是事实上,如果认为那个是二取空,那是错误的,可以,无作业论,这些种种都还是断灭见,然后无作业论,【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 起?何所繫著,何所見我?,令諸眾生作如 是見、如是說:,『無力、無精進、無力精 進、,無士夫方便、無士夫精勤、無士夫方 便精勤、,無自作、無他作、無自他作;,一 切人、一切眾生、一切神,無方便、無力、 無勢、,无精进 、无堪能,定分、相續、轉 變,受苦樂六趣。』?」,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如是廣說, 次第如上三經,他说什么样的原因跟理由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众生会这样说,这个叫做无作业,这有点像宿命,意思就是说,你来了做什么都没用,你做什么也没有办法真正去改变,或达到他的目的,这个叫无作业论,你们记得印度有四种种姓吗,记得,四种种姓,对有些人是好的,对有些人是一生的悲惨,为什么呢,四种种姓 你生来本来就是这种种姓,所以你如果生的是最低下阶层的种姓,你就不用说我这一辈子想要努力去改变什么,不需要,你就做你这个种姓该做的,所以他最低下的种姓,再往下的种姓呢,他这一类人,你没办法让你读书,没办法让你去做这一些的善,或去想去改变,门都没有,你这一类最低下阶层的,他当然四种种姓,大致上,但这四种种姓由于长期以来,有一些变化,还有一些通婚什么这些,他就依这四种根本的衍生出很多种,其中有一个四种更低下的这一种,他只能做社会上最低的,大家不愿意做的,比如说倒垃圾 清水沟 挖粪坑,他就只能做这些,那如果你跟他说,你为什么要这样,你可以努力啊,你可以改变你的生活,你可以改变你用你的,他会告诉你门都没有,为什么呢,他根身蒂固信仰这种无作业论,因为他生来就觉得,我就是好好的过完这辈子就好了,你不用想说要怎么样,所以他说什么,无力,什么叫无力,这个力就是作用,你就不用想说去付出什么去做什么,这个叫无力,然后无精进,你不需要去努力,没有这种东西,你努力也没用,改变不了,然后无精进,无力精进,就是说你本来就没有什么作用,你很努力去做也没有用,所以没有这种作用,比如说我布施有无报,我可以改变,我努力读书,没有用,你是这种种性,或是你是这样子,你就是这样,不用想太多,然后他说,无士夫方便,我刚刚讲过似乎是什么,人,方便,方便是造作的意思,就是努力造作的意思,没有所谓的人的造作,没有所谓的人的精进,没有人的精进造作,既然都没有造作,就没有所谓的自作他作,自他做的这样的一个状况,既然都没有用,既然造作的都没有用,那就没有所谓的自己做,他人做 一起做,什么叫做自己做,他人做 一起做,你自己努力做,这个叫做自作,就这边的他做,别人做,什么叫自他做,大家一起做,比如说我们两个合作,看看能不能努力用功,来改变命运赚点钱,他说不用想太多,你这个种性,你就是做你该做的事情就好,不用去想太多,然后他说什么呢,一切人,有没有看到,众生 神,反正包括神都是这样,没有所谓的怎么样,造作,用功,没有所谓的用功的势力,無精進、無堪能。定分、相續、轉 變,受苦樂六趣,他什么意思,定分是什么,就是一定的,就是这样子,然后相续转变,受苦乐六趣,就是你在六道里面,就是这个样子,你不要想说,佛教是讲什么,佛教讲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规定在谁的手上,你自己,然后他说,你可以随六道轮回,但是它是决定的,所以你就不要想太多,你就慢慢去受苦,轮回轮回轮回到最后,你把这些报都受尽了那你就解脱了,就是这样子,你如果是承受,相信这种理论,你如果是真的相信这种理论的话,那么你这辈子如果生下来,是最下种性的,你会怎么想,认命嘛,该挖粪坑该挖粪坑,该开矿该矿,该倒垃圾倒垃圾,你就不会东想西想,你也不会想革命,所以印度没有革命这种东西,印度的打仗,都是贵族发起的,贵族跟贵族打仗,没有说农民起义 工人起义,在历史上,印度就没有这种东西存在,这个就是什么,凡事叫你任命认分,六道轮回,你就随着它去轮回,你也不用去做什么,它是决定的,那你唯一做的就是任命认分,把它做完了,下辈子再去轮回,那轮回做了什么,你就任命的去做,就这样不断的轮回轮回到最后,业力尽了,那就怎么样,就解脱了,你要是胡思乱想,想胡搞瞎搞,没有用,胡搞瞎搞没用,你想努力用功改变命运,没用,没有这回事,一切都是定命,这样各位清楚,这个叫做什么,无作业论,其实也是宿命论的一种,那这种宿命论理论哪里来的,还是我执来的,所以不管你去创造这种理论,还是自己去认命这种理论,就是我执,那现在 ,剩下五分钟,我要跟各位讲一件事情,在印度,婆罗门本来,根本就不是印度本土的宗教,婆罗门是外来的,那婆罗门,这种雅利安人,所信仰的婆罗门,他从外来进入印度之后,他是属于少数,然后他用武力来怎么样,征服多数,问题是,他怎么样保证,他这少数可以控制多数呢,思想控制,讲得非常好,思想控制,那我如果要用一大套理论,或是用一种很复杂的理论去控制你,你都搞不清楚,我怎么去思想控制你呢,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透过宗教,透过宗教,把他的思想理论灌输到你的脑子里面,然后根深蒂固,然后长长远远,我就可以少数去控制多数,所以他利用宗教,把所有的人分成四种阶级,其中最高等的阶级,婆罗门,一般我们都讲婆罗门是祭司,其实早期的婆罗门,他就是雅利安人的种姓,他并不是什么祭司,他就是信奉大梵的婆罗门,那萨帝利是什么呢,其实萨帝利就是当初非婆罗门的王公贵族,这些非婆罗门的王公贵族,其实他有一定的反抗力量,所以这些婆罗门也得尊重当地的王公贵族,所以他也不敢对这些王公贵族,采取太强烈的手段,那么接下来就是有士夫,还有奴隶,然后更下阶层,那这一些,他就把他控制得牢牢的,所以基本上婆罗门跟萨帝利,是维持一个比较良好的关系,那么由这样子的来划分种姓阶级,当然婆罗门是少数,王公贵族的那些萨帝利也是少数,最大多数的就是这 下面的两个阶层,还有更下面的阶层,所以他就用宗教,把这些思想理论灌输进去之后,千百年来就变成这样的一个理论,有什么问题,(师父 ,在这样的环境下,佛陀怎么样来适应),所以师父要讲的,不是告诉你们他们种姓阶级,所以佛陀伟大在哪里呢,佛陀伟大出来之后,佛陀倡导四性平等,佛陀倡导四性平等,佛陀要打破四性,所以佛陀的《阿含经》里面,你看那个师父的佛陀的教示里面,最后面有谈到,他说什么叫婆罗门,自我清净修行就叫婆罗门,不是生来,不是出生是婆罗门,所以他用另外一个意义来解释婆罗门,他说不是你出生是不是婆罗门,所谓梵,是清净的意思,他说你修行清净,离五欲、贪嗔痴 ,这个才叫做婆罗门,所以他就打破婆罗门,是要与生俱来生来的,他是用修行来定义的,所以佛陀打破四性阶级,这个在当初是很伟大的一种举动,你不要以为说那没什么,现在这个民主大家都这样,我告诉你到现在印度还是阶级很重的,而且阶级观念,不管是立文的不立文的,明文规定的不明文规定的,习俗不习俗,其实一直都存在于人类的各个阶段,各个民族各个文化当中,强烈不强烈而已,有没有明文规定,有没有根深蒂固而已,包括现代的歧视,没看到,歧视其实就是种性的一种,天生固有的观念,那这种歧视哪里来的,每个种族民族,都会对其他种族民族产生歧视,这种歧视哪里来的,就是我执嘛,佛陀不是告诉你,种性就是佛陀告诉你,就是我执 执着我,扩大就执着我这个民族,我这个种性,是比你好的比你优越的,还是我执而来的,所以佛陀才打破四性,然后倡导一切众生皆具平等,同样都可以怎么样,依于缘起因果而造善造恶,而得到因果业报,刚好跟这个是完全相反的,师父附带一句,思考一下就好了,你不要翻译给印度人听,印度的国父,我不要讲名字,你们大家都知道,他只是推翻外来的怎么样,入侵而已,他并不倡导内部的平等,他并没有很强烈的,去倡导内部的平等,所以有人会跟师父说,瞎扯说,那印度的国父比佛陀伟大,我说伟大在哪里,他说他把印度推翻外来的,我说推翻外来的,中国古代 从以前到现在多的是,朱元璋推翻外来的,那难道就很伟大吗,是从某一个意义上来讲伟大,但有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宗教的圣人呢,不是,有佛陀这一类的,真正愿意推翻一切不平等的,倡导因果业报真正的平等的,这才是伟大,所以佛陀当初也受到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婆罗门的,很喜欢陷害佛陀的,师父这里讲到这里,所以这是一个圣人的,一个胸襟跟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