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2023-04-30 答疑
💡 温馨提示:因为师父问答是针对个人问题,或有不圆满之处,为避免引起非与师父学法人士增生烦恼,档案请勿随意外传。
- 录音连结: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bybJU17gCFCAHL9c-8fOWbZyhj3tLiiH/view?usp=share_link
- 影片连结: https://youtu.be/k2u0bwBNW1g
编号 | 相关课程 | 相关主题 | 您的问题 | 问题标题 | 问题时间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俱舍论 | 我们在学俱舍论的时候,有人讲,大众部说整个缘起都是无为的,但说一切有部说缘起是杂染的,流转是杂染的,圣道才是无为的。请问:说一切有部圣道不也是缘起的吗?怎么成了无为了?另外,在俱舍论无为75法里面,有没有说到涅槃? | |||
12 | 俱舍论 | 《俱舍论》讲:法的定义是任持自性,大乘中观不是说一切法无自性吗?这二者是否矛盾?唯识对这个“任持自性,有自性和无自性”,如何解说? | |||
13 | 阿含经 | 阿含经说古仙人道是常法,但三法印不是说诸行无常吗?这里无常和常法,有没有矛盾之处?另外,当说古仙人道的时候,指的是解脱道,这个无常能否作无自性解?但这个时候好像没有讲到大乘道无自性道层面吧? | |||
14 | 其它 | 初果圣人断什么惑?什么惑没有断? | |||
15 | 其它 | 四果阿罗汉断什么惑,和七八地菩萨比,什么智慧是一样的?恳请师父开示!阿弥陀佛 | |||
16 | 其它 | 留惑润生是针对1-6地的菩萨,还是7-8地以上的菩萨讲的?菩萨为什么要留惑润生?他不留惑润生行不行?怎样留惑 ?是不是不做定中起观? | |||
17 | 其它 | 初果圣人还有思惑,他是否造有漏业?如果说他造的都是无漏业,不造有漏业,他不是还有思惑吗?有思惑一点点有漏业,但不会造三恶道的那种重大的恶业? | |||
18 | 其它 | 无明只是指见惑吗? | |||
19 | 其它 | 七、八地以上的菩萨,在断烦恼的智慧上和阿罗汉一样,那阿罗汉断了见思二惑烦恼就不能来三界了。同样是断了见思二惑烦恼的菩萨,照说他烦恼断了,也来不了三界了,那他怎么就可以来三界 ?他是以什么来三界度众生的? | |||
20 | 其它 | 在读导师讲的《法华经》的时候,里面说,当无尽意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本来不接受的,是释迦牟尼佛劝观世音菩萨为哀愍大众故应接受供养。观世音菩萨就把供养的璎珞分成两分」:一分供养「释迦牟尼佛」,一分供养「多宝佛塔」。导师说,菩萨接受供养后,又以此供养两位世尊,这样展转供养,增长功德,令最初布施者亦增长功德。说明观世音菩萨,为了众生增长功德而接受供养,并展转供养于佛,为众生作模范。当然,以上是大菩萨的境界了。
我想问的是,我们世间是不是也会出现这种辗转供养的情况?比如有道友因为信任我,把供养品交给我委托我替他做供养,供养某个寺院或者法师,这算不算辗转供养? 但如果我不确定供养的对象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识,或者是我对这个被供养者还有疑虑,我替他人这样做的供养,有没有业?是善业还是恶业?那些委托我供养的人,他们的功德和我替他们供养的功德是一样的吗? |
|||
21 | 成佛之道 | 《成佛之道》三乘共法章的偈颂:「苦生由业集,业集复由惑,发业与润生,缘会感苦果」。导师书中讲到,“烦恼对于业有二种力量,一、发业力:无论善业或恶业,凡能招感生死苦果的,都是由于烦恼,直接或间接的引发而起的。二、润生力。
请教师父:这里的“直接”和“间接”和在《俱舍论》有讲,惑是苦的根本因,业是直接因,这里的“根本因和直接因”与这个“直接、“间接”有什么区别? 还是就是一样的意思? |
|||
22 | 其它 | 师父说打坐的时候前五识不起作用,那感觉到脚麻的时候,是身识在起作用,还是意识在起作用?如果前五识不起作用,敲磬可以引他出定,这个时候耳识不是有在作用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说明打坐前五识不起作用 ? | |||
23 | 成佛之道 | 成佛之道-87集1:35:26讲缘起性空的时候,有道友问:持戒这个意义上来讲,不管是五乘里头还是三乘里面都一样?师父:不是都一样,意义上不大一样。
请问:都是戒,为什么不一样 ?如何不一样? |
|||
24 | 其它 | 阿罗汉断了烦恼,说他还有习气,那他的习气指的是什么? | |||
25 | 其它 | 二果圣人断了什么烦恼?和初果圣人在断烦恼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 |||
26 | 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 | 《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
一、P133 ”在法體現在實有的根本理論下,其將一切法分為兩種:概念法與究竟法,……「概念法」是假法,沒有實體,如我、人、車、山林等等,這些都是施設而有的概念法,這種種概念法也即是所謂的世俗諦。然而構成這些概念法背後的「法」卻是實有的,即是所謂的「究竟法」,又稱為勝義諦。究竟法有四種,即色法、心、心所法和涅槃法。其中前三類是有為法,涅槃則是無為法。 例如「人」是概念法,是由五蘊和合而成,只是一個概念,究竟意義上是沒有實體的,所以是假法。但五蘊的一一蘊,色(色法)、受、想、行(三者為心所法)和識(心法)等,則是究竟法,是實有的。……”南傳上座部的修行理念就是立足在這兩種法上而建立的。簡單地說,就是依實破假,即認識到究竟法的真實性,從而破除對概念法的執著。。破除這「我執」的方法,就是藉由教導、認識、分析究竟法,讓眾生了解何者為實、何者為假。當眾生能證知,色、心、心所為究竟真實,而「我」只不過是這三種實法所和合或交織出來的概念而已,就能破除我執得涅槃。“ 请教师父: 1、南传上座部的认为色、心、心所为真实法的“真实”和说一切有部的五位七十五法都是实有的“实有”含义相同吗? 2、南传的修行方式“即認識到究竟法的真實性,從而破除對概念法的執著”,对这里的“真实性”还是不能理解?现在的南传就是这种修学方法吗? 3、色、心、心所是实法,实法如何和合? 4、阿含经里说,色等是无常、变异,坏法,由此而观五受蕴是无我、无我所,不是和这里相矛盾吗? 5、说一切有部的“实法”是指构成现象物背后的质素,能持其自性(即自己的特性)而布施,并不是说这些质素是实有不变的,那中观在破除一切法的自性执的同时也承认一一法有区别于他法的特性(即自性),那两家不是一样的吗? |
|||
27 | 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 | 二、P118
“4、說假部 說假部,梵文 Praj?āptivādin,praj?āpti 常譯為「假名」、「假施設」,所以譯為說假部,又可稱為施設論部。 說假部常分別世、出世的種種假、實法,故又稱為分別說部。” 问:这里的分别说部,和上座分别说部不是一样的吧? |
|||
28 | 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 | “(2)蘊、處、界三科中,唯五蘊是實有,十二處和十八界不是實有的。這是說,在蘊門中,諸法不分所依和所緣,唯是積聚,所以是實有。但在處和界門中,諸法分為所依和所緣,要和合才有用,所以是假施設。”
这一段弟子不理解请师父再开示一下 |
留言:本草稿之前的师兄已经全部校正过,, 上面问题目录有缺少, 所以本次的提问根据视频来,同时也加上了时间
提问=1,(00:01)
1、修行可不可以现在就先修小再修大呢?因为证初果 只要60劫,初地却要一个阿僧祗劫,反正我到时候回小向大 就是了,而且到时候我再修已经断了三结,那我遇到的烦恼 也会好解决很多。那如果这样的话前面我就把四阿含和俱舍 论吃透已经够了吧?
师父:当然是可以的,但是这个叫做,这个在成佛之道五乘共法讲的,修大乘有几种,那有一种叫直入,一种叫回入。回入就是两个,一个先到其他净土去,然后再回入娑婆度有情,另外一个就是先修小乘果再大乘,这个叫回入。
问:因为证初果 只要60劫,初地却要一个阿僧祗劫,反正我到时候回小向大 就是了,而且到时候我再修已经断了三结,所以我觉得花的时间要少一些。
师父:当然那个叫回入是可以的,但是依大乘经,尤其是般若经来讲的话,比较希望说直接发大菩提心。
问:如果我的目标就只是修小乘的话,那是不是就只用学四阿含,俱舍论这些?
师父:当然理论上原则上是可以,但是 现实上有点困难,因为毕竟这些教法留下来都不是非常完整,因为当初佛陀真的教了什么,现在也都没办法完整。所以师父是觉得说,你要是对阿含经要有更深刻的了解,那你大乘的一些教法先学一学也可以对阿含经的教法,可以有更深的理解,因为大乘教法的很多也是祖师们对阿含经的诠释和理解。所以你如果包括唯识中观都学一学的话,那对这些都是有帮助的,尤其是现在的生活应用来讲更多元。所以其实这些教法可以让我们更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尤其面对种种的问题,可以有更善巧的可以去处理。
问:小乘也没有那样的一个方便是吧?毕竟现在还是要融入到生活当中。
师父:因为我们现在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说那我想先学小乘,问题是你有没有办法,达到佛陀当初对目建连、舍利弗要求的那样的程度跟环境?不可能的,哪怕现在南传的环境都不可能是这样子。(问:师父以后的课程还会继续深入的讲中观吗?因为我看师父的课程就中观的讲得比较少,主要是唯识。)唯识会继续讲,中观未来也一定会讲,不可能不讲。但是师父不会贸然讲中观,因为如果你的基础不稳,讲中观般若的东西很容易落入断灭见,所以师父希望把阿含经,阿毗达磨这些教法先打下牢固的基础之后,然后再来般若,然后再来中观,这样的话比较稳当一点是。所以学佛要积极努力,但是不能求快。不然你看很多人去学般若、学中观,其实有些就只是理解理解了,也没有真的说有办法这样去做。甚至有些就落入断灭见,很多我看的修到最后都落入断灭见,所以会比较危险一点。
问:很多人现在把中观上的东西,变成不是拿来修行的了,比较哲学了,然后彻底的否定了佛教的修行了,觉得这些东西全部都是没有用的。说龙树菩萨就这样说了,但我觉得不应该他这样理解。
师父:第一,在汉传佛教千百年来,第一个强调阿含经重要性的是导师。
提问=2,(5:27)
2、三藏法师的定义是戒律论全通吗?那印顺导师算不算三藏 法师,当代还有没有在世的三藏法师呢?
师父:这个我没办法回答你。我认为是,别人认为不是,因为他这没有一定的标准。那你要问师父,师父当然说是导师是三藏大法师,但问题是别人会认为不是,所以三藏大法师就是只是比如说译经,或是对古代这种教理通的法师一个尊称。因为导师说他没有一个很具体的认定标准,比如说藏传佛教,他们有格西什么,那就另外别论,但汉传佛教没有一个完全的标。古代是有一些的,比如说鸠摩罗什法师,大家也称他为三藏大法师。
提问=3,(6:36)
3、在汉传佛教僧人是不是就没有僧阶了,因为我看他们南传要 考试,前面要考巴利文,后面的考核内容就是考巴利三藏和 清静道论吗?那这样也没多少书啊,那他们考核内容有没有 关于禅定呢?那汉传佛教的出家众就全都是和尚,都是平 级,只有长幼之分对吗?
师父:因为这个很难说了,因为佛陀当初也没有规定说可以用考试,什么方法,佛教传到各个国家,各个国家会有不一样,古代在汉传佛教也有对不对?你要当国师,要当什么的一个住持,都有一定的什么,但是不是每个朝代都这样子。而且南传佛教也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这样子。佛陀当初传下来的就是以那个戒腊来判定的,那个不是判定说你懂多少,而是说来区分你的戒腊比较高比较低的一个僧伦这样而已。
提问=4,(9:06)
4、1. 2016成佛之道84讲对世俗谛胜义谛:世俗谛的假名是缘 起的一合相,不是问题所在; 凡夫对其生执着才是症结,是有 为的造作。 二谛是依个人修行而有别,而非空间上的差别?
2. 有为、不相应、无为:以凡夫对钻石执着有异为例,凡夫对 钻石没感觉,只能说是有覆无记性,而非无为的真正清净无 染着?
师父:我们这样讲吧,世俗谛就是说缘起的种种相,这个叫做世俗谛,那胜义谛就是说在缘起相的甚深义上面,那一切就是没有实质的自性的。所以你们要了解一件事情,胜义谛跟世俗谛,并不是有本质上的不同。只是说我们如果了解诸法实相的话,那我们就是在世俗谛上认知世俗的真实实相,那就是胜义谛,他当下就是胜义谛。不是你去转,就是说我们的智慧如果够的话,那我们就是在这个世俗缘起相的当下,理解他的不生不灭,那就是胜义谛。我们为什么是凡夫 ,凡夫就是说在种种缘起相当下会去执着,所以不了解他的胜义的寂灭,所以是凡夫,所以会执着。那圣人 就是在缘起的种种相下面,了解他的无自性,然后就不会起执着,然后就可以动我们的根本我执,那就是圣人。
问:关于这个有为无为这个,我以前也是觉得蛮这个困惑的,不晓得到底怎么样去去分辨。在成佛之道之,师父也曾经讲那个阿罗汉会有肚子饿,但是他不会因为肚子饿可会生忧悲苦恼。我拿钻石来当例子说,大部分的人都对钻石很热爱,甚至会很执着,但是我的观察当中,我的周边也有很多人对钻石没什么兴趣,没什么感觉,他并不是因为酸葡萄心理,是真的没感觉。那这样能不能算无为?
师父:不能这么说,你这个概念有点把有为无为弄得比较不清楚了。你如果想要了解有为无为,师父的俱舍精要里面说得比较清楚。你对有为无为的概论会乱是正常的。为什么 ?佛教里面的不同经论,对于为无为的看法跟定义本来就不一样了。俱舍精要在P127的地方,对有为无为法有做一个归纳。你只要把这个地方稍微看一下就知道了
另外一件事情师父要讲一下,因为我们的我执,每个人的表现他的性格还有特性会不一样。我们都有我执,但是每个人表现会不太一样。比如说你说有人对钻石不执着,但是他可能对情感的东西他会特别执着,有人不喜欢钻石,但是他特别喜欢车子。因为有人喜欢艺术,有人喜欢科学,有人喜欢什么。他不喜欢钻石,不能代表说他已经破了我执,他有他其他会执着的东西。
提问=5,(16:00)
3.八识规矩诵(还没全部看完/听完):第六意识经三量 诠释出三种境 性境 、带质、独影境,其中的性境是不随心转 的客观外境,仍然是似境不是prajina ?
师父:……你要有兴趣的话,师父的成唯识论摘要第177页的那个地方,大概有讲到这样的一个问题,你可以去看一看……师父的建议是这样,你先把成佛之道先看清楚,唯识的东西,尤其到了《成唯识论》跟《八识规矩颂》那是很深的,很复杂很深的,你暂时先放在旁边,不是说不能通,而是说你两边要很清楚之后你才能通。为什么是这样讲 ?师父的观念是这样子,如果你要学唯识没问题,你把成佛之道看完之后,然后看师父的视频,一步一步的去学唯识,因为师父的唯识是有一个次第的。那师父教唯识 跟传统中国佛教教唯识不大一样,传统佛教,它会先教《八识规矩颂》,把《八识规矩颂》当成是入门。但是师父的想法观念刚好相反,因为《八识规矩颂》绝对不是入门,《八识规矩颂》可以说是《成唯识论》的精要,那《成唯识论》是印度唯识的集大成,所以它是非常庞大,非常复杂。那你庞大复杂的东西没有学好,你再来学一个精要,那当然一定有问题,所以为什么会发现这样?因为发现汉传很多学唯识的,要么学了很久没有搞清楚,要么学到最后放弃,就是因为次第上的学习有点不大对劲。都是学最困难的,然后把它当成是入门的,那当然会有问题。所以你未来如果有兴趣学唯识,照着师父所说的次第入——先读师父的《唯识学概观》,然后再来看师父的《解深密经》,然后再来看《辩法法性论》,《摄大乘论》,之后 ,师父未来还会讲《唯识三十颂》,安慧的注解,再来是《成唯识论》,最后才是《八识规矩颂》。如果能照这个次第 ,基本上对唯识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概念。师父发现你很用功,那继续用功,但是有时候不懂的时候先绕过去没关系。
提问=6,(25:44) 5、佛教的器世间其实只是当时印度人对世界的想象,现实中是不对的对不对?如果是这样,那其它五道众生生活在哪里呢?
师父:这个会有一点问题,不能说它不正确,而是说当初佛陀在讲这个器世间的时候,他必须依一个文化环境来做他能了解的说明。那传承下来宗教会有比较宗教式的表达,你不能说那完全靠想象,就是错的。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但是不是说跟我们现在的世界观不会完全一样。哪个时代哪个文化它的世界关系不大一样。师父要了解的是说,世界观怎么样,要了解说他讲这个世界观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他的目的是要让我们超越他,然后达到所谓的断烦恼,而不是在上面去讲,到底哪一个世界观才是对的。六道众生是是有的,但是你没有办法去说,他到底住在哪里,六道众生是有的。(问:所以实际上就是用我们人类的语言是没办法去描述其他?)为什么 ?比如说我们现在电脑,你要是跟古代的人去讲电脑它是怎么样的,你再怎么讲,他不会了解。你没看过鬼道众生,那佛陀他们或是一些圣人有神通,他们知道有鬼道众生有地道。问题是他怎么跟你表达?他也只能用我们的语言文字来描述而已。
提问=7,(28:23) 7、打坐中如何防止脚麻?
师父:我跟你讲,原则上大家都会脚麻,你再厉害,脚都会麻,你有神经就一定会麻,你有血管压迫怎么可能脚不会麻?只是说我们有一些方法可以让脚不那么麻,或是延迟他的麻。有一些方法,你运动,脚如果血管比较顺畅,或者是说你的脚的这种循环比较好,当然你就比较不会麻。比如说像有些人做外面的那种瑜伽,训练过,那当然可以延续他的麻的程度。再来,比如说你穿牛仔裤打坐,那我保证你20分钟你脚就麻。就是说你要打坐之前先做一点暖身运动,裤子穿宽松一点,然后平时也有在做运动,那我们的血液循环好,那当然可以延迟我们脚麻的状况的状况。那再来就是说,你得训练,比如说刚开始坐十分钟会麻正常的,你经过训练之后可以延延20分钟,最后能够坐一小时,这些都是正常的。
提问=8,(30:09) 8、师父说缘起在时间上是诸行无常,在空间上是诸法无我, 证性上是寂静涅盘。为什么诸法是在空间上的呢?
这个法到底是指的什么法?
师父:比如说五蕴,如果你不考虑时间的迁流,就是当下。那我们五蕴就是我们的这一个假我,我们认为的这个我,其实他当下就是五蕴的结合。他是五蕴组合而成的,所以没有一个不变的我,那这个就叫做在空间的复合向上,它没有一个不变的本质或独立存在的东西,那这个叫做无我。那这个身心如果透露时间,那就是变成我们一般所讲的十二缘起,分位缘起,那就是在谈我们这个五蕴随着因缘业力,然后变化,然后造作了,然后死了,又在出生,那就是在时间上讲。那因为五蕴在时间上的角度来讲的话,它就一直在变化当中,所以叫做无常。当然我们的根本 就是我们的五蕴身心。时间、空间在佛教任何学派,大部分的学派都不会认为它是实法。37:00
提问=9,
提问=10,
提问=11,(37:00)
1、我们在学具舍论的时候,有人讲,大众部说整个缘起都是无为的,但说一切有部说缘起是杂染的,流转是杂染的,圣道才是无为的。
请问:说一切有部圣道不也是缘起的吗?怎么成了无为了?另外,在具舍论无为75法里面,有没有说到涅槃?
师父: 你去问他是根据什么讲的?缘起都是无为的,那到底什么是有为的?(问:也许他是从大众部说缘起法则是有为的,这样来考虑吗?)你要讲缘起法则,如果他跟缘生相对来讲的话,它的缘生法是有为的,缘起法则才是无为的。
你看那个上次师父画的那个图,
大众部怎么会这样讲,因为我不知道他到底是根据什么,但是你看师父的那个《印度佛教思想史入门》116页,我在想他是不是在讲大众部的那个一说部,他说一切有为法都是假设,他是不是把一切有为法都是假设,把它当成是无为?所以你要去问说这到底是谁讲的,他根据哪里讲?不然你这样问我,我没有看过说大众部把一切缘起都当成是无为,那如果一切是无为,那什么是有为?这样可以吗?
我是在想说,他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对大众部的学说有一点点误解还是怎么样?
ZJ:这个图是我自己做的笔记的,就是和这个图做比较用的。他说它无为有可能他把这个理,因为比较上面来讲,有为无为是事跟理,那他可能认为在大众部里面的理是无为,所以他就把它当成是一个真正的无为。
师父:他是不是看到这个看到缘起,他把所有缘起当成是无为,但是如果缘起无为,那是缘起法性。“此故彼”是一个法理,那法理不能说它是有为无为。你可以说它无为,因为法理不起,它不是因缘所生的,它就是一个法理,所以称它为无为也无可厚非。
JZ:法理就是一个理则,所有的那个作用都是根据这个理则来讲,如果用这样子讲的话,说它是无为也是无可厚非,但他们是必须要在事上面去做。
师父:对,你不能把它们切开,他可能是看到这个,所以说大众部说缘起都是无为,那这个问题就很大了。你要讲缘起的法性,就是“此故比”的这个“此缘性”的法理,那才是叫无为。
问:刚才师父您讲的就是说这个法理的话,勉强可以说他是无为,因为它是概念,
师父:它不只是概念,它就是一个是法理,(问:我们给它一个概念?)就是认识这个法理这样。你看佛陀对于这个缘起的法理,他说非佛作,非余人作,法理就是本来如此。
问:法理,能不能说它是那个不相应行法?
师父:因为不相应行法,还没有把那个缘起的法理列在里面,主要是说它就是一个法理,一个法则,这样就好了。
提问=12,(41:25) 问:在具舍论无为75法里面,有没有说到涅槃?
师父:我问你,那他的择灭跟非择灭是怎么解说的?择灭无为是断烦恼到涅槃,非则灭无为,他就是烦恼不再起,那它就是涅槃的。(问:这两个应该是涅盘,对吧?)
提问=13,(43:00) 2、《具舍论》讲:法的定义是任持自性,大乘中观不是说一切法无自性吗?这二者是否矛盾?唯识对这个“任持自性,有自性和无自性”,如何解说?
师父:那这个就是古来常常说的,那个说一切有部是「我空法有论」,那大乘般若中观是讲「一切法毕竟空」,两个有不同的教说和认知。中观一直就批评说一切有部的「我空法有论」理论,因为世亲菩萨,无着菩萨比龙树菩萨更后面,但是说一切有部是比较早存在的。你看到那个《大智度论》上面也说,如果你了解三门,那一切都是能够通的,什么叫三门?他三门的意思其实就是对佛的教法可以做三种解说,一个叫做毗昙门,就是阿毗达磨,又叫做有门 ,那就是讲法有论;那另外一个叫做空门,就是类似那个般若经这一类叫空门;另外叫做亦空亦有门,叫做琨勒门,那就是讲有的毕竟空,有的是有的。
比如说《佛化迦旃延经》,师父的《佛陀的教示》里面有,可以去看一下。还有就是唯识学的《解深密经》,他也是讲亦空亦有的,类似这样子。那《大智度论》的意思是说,其实他也知道,从佛陀阿含经以来,就有不同的诠释法,有把它解释为有的,有把它解释为空的,有把它理解为《大智度论》的,那它都有它一定的根据。
问:根据是属于佛经的根据还是论的根据?
师父:不一定,要是部派佛教,他根本不依大乘经。所以他可以有各种,比如说经也好,论也好,或者前人留下的论也好,都有各种的说明,就佛弟子们的诠释。
问:他安立这样的门,就是说你从哪个门进去,就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师父:意思就是说其实从教法上,本来佛弟子就会有不同的解说,那也可以理解为佛本来对于不同根性的人就有不同的解说了。最终都是引导我们往像解脱或是向胜义谛这样的一个路前进的。
问:俱舍论讲任持自性,中观说是无自性,这个地方就是我理解了。唯识也讲了任持自性,又讲了三性三无性。那么它也是一种诠释还是什么?
师父:对,因为唯识学已经是在般若之后了。所以解深密经里面他讲三时教,他认为阿含经是有教,般若经是空教。解深密经是亦空亦有教。他觉得讲阿含经的有教跟般若经的空教,其实都不是了义的,亦空亦有才是了义的,那它也是一种诠释。是不同教法的诠释。(问:我们不在当中觉得说,那到底谁是对的?)那你就看你自己觉得哪一种与你比较相应了。那不管你哪一种相应,其实师父就觉得说,你学其他的都有帮助。所以印顺导师的成佛之道为什么这么有价值 ?就是说他把般若中观的教法,唯识的教法跟如来教法,他做了一个系统,就是胜义谛、世俗谛,还有了义、不了义,做了这样的一个去说明,那当然觉得好的,就照着这样的说法去理解、说明。
提问=14,(48:17)
3、阿含经说古仙人道是常法,但三法印不是说诸行无常吗?这里无常和常法,有没有矛盾之处? 这个“行”到底是指的是什么?另外,当说古仙人道的时候,指的是解脱道,这个无常能否作无自性解?但这个时候好像没有讲到大乘道无自性道层面?
师父:师父这样跟你讲,他的常法是说它的法则是必然这样子。那诸行无常的行,你可以说是有为法就是现象,或是说有为法,它一定是行。因为他的“行”是 saṃskāra, 它就是那个造作,然后上面前面加 sama ,然后变成进行式,意思就是说现起的现象一直都是进行式,所以他们一直在变化,所以叫做无常。
但是无常的变化,它有它的法则,也有它的因果关系,而不是莫名其妙的。它的因果中间因为都在变化,所以因在变,果也在变,所以一直不断的在变,所以叫做无常,那在这变化当中,都不能离开缘起的法则。
问:您说的这个法则就是这个常法?
师父:对,缘起的法则。所以缘起法,佛说非佛作、非余人作。你在不在,佛在不在,它都是这样子,它是法则,是常。
问:这里虽然是两个“常”字,内涵不一样。
师父:那为什么说古仙人道是常?师父说佛教讲的缘起法则,它不是用来解释跟我们身心生命没相关的,它是用来解释身心生命的。用来解释身心生命,那就是所谓的12缘起支,那12缘起它就会有依于因果而流转,它就会不会有它的因果关系,这就是无明缘行等。因为它是此缘性,是因为依这样缘起的法则法性而有的,所以我们可以就可以了解到说,有无明就一定有行。那就一定会有生老病死纯大苦聚集,因为它是此缘性这样的一个因果关系。所以古仙人道是了解了他的这样轮回,我们叫做缘起的流转面,就可以去了解说,那他的问题根本在哪里?如果把无明断除了,他就保证不会有行,这个就叫古仙人道。那就是唯有一道,就是古仙人道,那你要达到解脱,那就一定得把无明灭除,这就是它的必然性。(问:也就是这里说的这个常法的意思?)对。就是依缘起的法性才能叫常法。
问:那这里就不能说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
师父:佛陀讲的东西怎么会矛盾?
问:当我们说古仙人道的时候,这时候指的是解脱道?
师父:可以这样讲,是解脱了。
问:那这个时候这个无常,我能不能用无自性来解 ?
师父:也可以这样子讲,你无常一定是无自性的,有自性就是常了。
问:刚才讲古仙人道的时候,因为这个是解脱道,阿含经的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讲到那个大乘的无自性。
师父:所以说那个中观他也认为说,无自性的深义是从阿含经里面透出来的。所以中观的论师说,如果泛泛泛说,那就是无我,如果究竟了义说,无我是通于无自性的。你可以有空可以看一下印顺导师的那个《佛法概论》第12章三大理性的统一,三法印的真实性,三法印的实践性,还有三法印、一法印。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一法印就是一切法毕竟空,与三法印是通一法印的。
问:我的意思就是说当讲古仙人道的时候,是说诸行无常这个,如果说你要是一下子扯到那个无自性的话,我觉得就好像就有点超越了。因为它是在解脱道道地方来讲的。
师父:是,就是说那它们的法理到底通不通?这个肯定是通的,但你不能把无常直接等于无自性。
问:本来我们谈的是解脱道,谈着谈着就谈到大乘去了,谈到空上去了。
师父:因为是无常通无自性是没错,但是两个概念还是不一样。意思就是说两个在表达的方向上不大一样,但是它的法性是通的,一个是只说一切都在变化当中,这是无常;那么无自性是说没有一个本质的不变的自性。
问:一个是变话中,一个是无自性,这两个 就有点不同了
师父:这概念不大一样,但是法性是通的,比如说缘起无自性,缘起跟无自性不是同一件事情。我们只能说因为缘起,所以无自性,但缘起跟无自性,它不是同样一件事情。因为缘起的意思是说一切万物万物的形成都是,都有它的因因果果而形成的。那无自性是说,所有的东西里面,他没有一个不变的自性。当然无自性,它一定是缘起的,但无自性,本身它的概念不能把它等同于缘起,两个概念还是不一样,但是它的法性是通的。因为无自性,所以一切法从缘起,他是因为,所以。因为缘起所以无自性。他是因为、所以,不是无自性等于缘起。
问:因为师父讲过阿含经里面,他讲“空”的就是讲的是我所空,但是大乘讲那个“空”讲的是无自性。
师父:所以他的空的概念不一样。
问:所以我就觉得,当我们在讲古仙人道的时候,你讲无常的话,你就在这个上面讲,如果你一下子上去了,就混了。
师父:这样说吧,如果我们在谈阿含经,他讲古仙人道,就是讲缘起,缘起法,缘起性,然后缘起的流转跟还灭。那古仙人道比较重在于缘起的还灭。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法住智跟涅槃智,那古仙人道比较重在于涅盘智,因为是缘起的还灭。那当然了,你要是后面讲到般若的时候,然后用这样来通,那也不能说不对,只是说我们在讲阿含经,要讲他本身是在指什么,不要一下子就谈到无自性。
提问=15,(57:10)
初果圣人断什么惑?什么惑没有断?
师父:你们去看师父的那个俱舍精要199页,有一个图有没有看到?然后是有解释,比如说初果断什么什么,然后 贪欲嗔恚,然后是二果,三果就断五下分解,然后四果断五上分解,就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这些。
提问=16,(59:39) 四果阿罗汉断什么惑,和七八地菩萨比,什么智慧是一样的?
师父:断烦恼的智慧是一样的,也就是断烦恼的智慧是一样的。因为这个文字也很浅白,P88-189可以去看一看好不好?
提问=17,(1:00:36)
1.留惑润生是针对1-6地的菩萨,还是7-8地以上的菩萨讲的?菩萨为什么要留惑润生?他不留惑润生行不行?怎样留惑呢?是不是不做定中起观?
师父:留惑润生是针对凡夫讲的,不是菩萨。菩萨,初地以上都已经断了烦恼了。留惑,就是说你不能去断烦恼,你断了惑就就没办法留了。那所以他的留惑的意思是说不能断烦恼,那么你这边问到说,菩萨为什么要留惑润生?很简单,因为如果你的本愿,就是菩提心,还有你对众生的悲心,还有你对般若的无所得心都还不不够的话,你不能断烦恼。因为你的悲愿不足,你断了烦恼三结之后 ,七来生死一定入于涅槃。那么一般来讲,必须修一大阿僧祗劫,然后把成佛的本愿,然后度众生的悲心培养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你才能去断烦恼,那就变成初地 。然后接下来就是依本愿,还有未断的烦恼 ,再来世间不断的修习。因为你的愿力不够,悲心不够,断了烦恼会入初地,那这个七来生死,就会得涅槃。
问:那这个留惑润生不是自己定了?不留惑润生行不行?
师父:你如果是修解脱道的,那你就不要留惑,你就把它断了就好了,但是因为你修菩萨道,如果你的悲愿还不足的话,那你就必须要留惑润生了。
问:那这个时候要做定中起观吗?
师父:那就是定归定修,慧归慧修,那你就不要去定中作观,定中作观就会要断烦恼。因为你悲愿不足,还不能这样子做。(问:还做不到?)不是做不到,是不可以这样子做,重点不是做不到,是不可以这样子做。
问:我之前的理解是针对1到6地的菩萨,刚才师父您说应该是地前菩萨?
师父:是,这个地方确实有一些不同的讲法,但是因为1到6地,他已经有断烦恼了,所以不能叫留惑。
问:但是1到6地,他不是只断了见惑,思惑还没断吗?
师父:是,问题是他接下来思惑会慢慢断,它的重点,他入了初地,烦恼断了之后,接下来他的问题就不是烦恼的问题,他接下来要去克服的就是所知障的问题,就是所以他没有留惑不留惑的问题。因为你讲1到6地(留惑),实际上是不太合理的。为什么 ?你1到6地,你要留什么 ?你为什么要留?
问:我们之前是这样理解,就是说你如果不留这个惑的话,悲愿不足,那?
师父:因为你能证初地,就表示你的悲愿足了,不然悲愿不足不能断烦恼,你都入了初地了,那表示你悲愿足够了。
问:那如果悲愿足了的话,那1到6地还有思惑,那是怎么回事 ?
师父:思惑就慢慢断,思惑不会影响他的,现在会影响他成佛的是所知障,不是烦恼障。我们讲见思二惑都是属于烦恼障。
问:见思二惑都是属于烦恼障,是中观的说法?
师父:不止中观,唯识都是这样认为的,大部分所有的佛教都是这样认为的。(问:那所知障 ?)所知障 中观认为是习气。那唯识有他认为的一些方法,那个唯识的所知障,在那个《成唯识论摘要》里面,后面十地它到底哪一些是所知障,都有讲。那现在大家有一个观念,就是说为什么要留惑,师父讲得很清楚,因为你的悲愿不足,你要是把烦恼断掉了,你七来生死就入灭了,那就没有办法修菩萨道。所以就般若经来讲,他认为说。因为你必须要在你悲愿还不足,你没办法入初地之前,在这个一大阿僧祗劫里面,你不能去断烦恼。所以在这一大阿僧祗劫里面 ,你是用你所谓的闻思慧把粗重的烦恼克制住,还有定,把粗重(微细)的烦恼克制住了,然后依这样子的烦恼 ,见思二惑都有,生生世世来这个人间,因为你这个时候还没有办法用悲愿来人间,因为你的悲愿不足,你的悲愿只能引导你的烦恼,让他不造重业,然后生生世世人来人间行菩萨道,修菩萨行。一大阿僧祗劫之后 ,你的悲愿具足了,那你就可以去断烦恼,那断了烦恼就变成初地,就不是初果,这样可以吗?师父刚才讲的他的理论,为什么要留惑润生,能知道吗?
提问=18,(1:08:51)
2.初果圣人还有思惑,他是否造有漏业?如果说他造的都是无漏业,不造有漏业,他不是还有思惑吗?有思惑会造一点点有漏业,但不会造三恶道的那种重大的恶业?
师父:他造的都是无漏业的,
问:如果是他造的都是无漏业,不造有漏业的话,他不是还有思惑吗?
师父:基本上思惑是比较微细的,他才会说七来生死,如果他还继续照,那怎么可能是七来生死?
问:那么有一点点的有漏业,但是他再也不会造那个三恶道的业了?
师父:不只是三恶道的业不会造,他造的业基本上都是怎么样?就是业力不相应轮回了。那个都不会再来,为什么 ?因为他无明的根本——我执断了,所以无明-行已经断了,无无明故无行,所以他的行是属于无漏的。
问:这个初果向跟初果,这两个算不算圣人 ?
师父:其实他有初果向,他一定会到初果。你看那个俱舍论里面,他前十五心是初果向,第16心就是初果。
问:这里要理清一下所知障跟烦恼障,因为我这里有一点混淆了,刚刚听师父在讲说(初地)后。反过来讲,我们(凡夫现在)是比较先不用太在意所知障,反而去注意到的是烦恼障,因为先把烦恼障断了以后,先解脱再说?
师父:不是说先解脱再说,是说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所知障,所知障对我们现在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是烦恼障在障碍我们一直去造业。那所知障要担心的,是初地以上(的菩萨)才要去担心所知障。
问:我也想再追问一下这个所知障烦恼障,因为上次我提问的时候,师父让我去看这个所知障,就是说这个所知障断了,可不可以这么说?就是那个一切智智相应作意,第一个智就是断了这个烦恼障,第二个智指的是断了所知障,是不是这个意思?
师父:一般不能这样子讲,因为一切智智,还有一切智,他就是指佛智,不能把两个智做这样的解说了。因为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后面那个智它是一个名词,因为翻译的不一样,如果是那个鸠摩罗什翻译的,它叫做萨婆若,叫做一切智,就是指佛智。因为一切智智有两种解释,一个就是指佛智,一个就是指知诸法共相的智。
问:留惑润生跟学空不证,是不是还有一点差距?
师父:留惑润生就是要学空不证,凡夫就是要学空不证。两个,一个是从方法上来讲,一个是指他的根本状况来讲。你要留惑润生,就是要学空不证。
问:一个是留惑润生,一个是学空不证,还有一个是不入深定不断烦恼。
师父:三个是相关的,留惑润生的目的刚才师父已经讲了,就是说你不能断烦恼,你是为了生生世世修菩萨道。那你不能断烦恼,不等于说你不能学空,你可以学空,但是你不能证空,你证空就断了烦恼。
问:师父在你那篇论文,对于那个学空不证的那个“证”字,您说它有两个?
师父: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证不证,一个是证的,那我们现在取的是证不证,那后面菩萨的那个就另外再谈,因为那已经入地以上的,尤其到了八地的,那就不谈,就不是这个意思,就跟留惑润生就没有关系了。所以他现在留惑润生是指真的学空而真的不证,因为你证了的就断烦恼了。你断烦恼就是你不能入深定,就是你不能在定中做空观 。
问:就是说这个学空不证,应该是分两种说法,一种是在那个地前的,那就是说是留惑润生了,当你的悲愿力,你的功德力,你所有的资粮都已经达到了,那你该证还得证,那你就不入涅槃。说我为了广度众生,对吧?
师父:因为你的悲愿够,你就不会去入涅盘。
提问=19,(1:16:10)
1、无明只是指见惑吗?
师父:我们来看《俱舍精要》197页,佛教在讲无明的时候,基本上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烦恼的总称,或叫烦恼的总相,一个就是指认知知见上的我执。所以当我们说第七识是见爱慢无明的时候,那时候就是讲知见上的认知。在认知上执着一个我。那我们讲无明缘行的时候,它的无明就是一个烦恼的总称。
问:一个从广义和一个狭义,那12缘起这个就是广义?这个广义的,这个见惑和思惑都包括吧?
师父:当然,见惑思惑都包括在里面。
问:那狭义的就是思惑 ?是这么意思吗?
师父:也没有特别说是见惑,就是说在在认知上,是属于认知上。你看俱舍论的话,其实这十种烦恼里面,都有见惑,有些没有。你看201页里面,它十种就是「五钝使」、「五利使」。「五钝使」、「五利使」有分为见惑。然后贪嗔痴慢,他见思二惑都有。然后你看那个痴,它又称为无明。所以你不能说无明就是见惑还是怎么样,所以你只能知道说他无明在那个广义上来讲,它是指烦恼的总称。然后在狭义上就是指那个痴,痴就是认知上有问题。但是这个认知上,它有分粗、细,见惑比较粗,思惑比较细。
提问=20,(1:19:30) 2、七、八地以上的菩萨,在断烦恼的智慧上和阿罗汉一样,那阿罗汉断了见思二惑烦恼就不能来三界了。同样是断了见思二惑烦恼的菩萨,照说他烦恼断了,也来不了三界了,那他怎么就可以来三界呢?他是以什么来三界度众生的?
那就像师父讲的,他这个也是以悲愿来三界?
师父:是,所以般若经说依本愿力、慈悲,还有无所得的般若,所以他会继续来,刚刚都已经谈讨论了。
提问=21,(1:20:10) 3、在读(福严佛学院后观法师讲的)讲的《法华经》的时候,里面说,当无尽意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本来不接受的,是释迦牟尼佛劝观世音菩萨为哀愍大众故应接受供养。观世音菩萨就把供养的璎珞分成两分”:一分供养“释迦牟尼佛”,一分供养“多宝佛塔”。导师说,菩萨接受供养后,又以此供养两位世尊,这样展转供养,增长功德,令最初布施者亦增长功德。说明观世音菩萨,为了众生增长功德而接受供养,并展转供养于佛,为众生作模范。当然,以上是大菩萨的境界了。
我想问的是,我们世间是不是也会出现这种辗转供养的情况?比如有道友因为信任我,把供养品交给我委托我替他做供养,供养某个寺院或者法师,这算不算辗转供养?
师父:辗转布施,跟你这边讲的不大一样。辗转布施是人家给你,然后你把它辗转布施给别人,不是说人家叫你拿去。比如说师父跟你说,师父转钱给你,你帮师父拿去供养什么寺院,这个不叫做辗转供养了,你这个只是替我拿去而已。但是观心菩观世音菩萨这个是转供养,是人家给他,他接受了,变成他的。但是他觉得想要让它有更大的方便跟作为,对众生更有利益,所以已经成为他的,他把它转供养给佛,这样才叫做转供养。
问:打个比方,别人比较信任我,然后我帮忙做供养。
师父:别人信任你,你帮你做供养,是怎么样的帮忙?是说你拿你自己的钱出来 ,还是别人拿钱给你。那你这个不叫转供养,但是你可以随喜赞叹,还是有功德,但是不叫转供养。你看这个法华经里面的是不一样,他是人家供养观世音菩萨,不是叫他拿去给佛。(问:这个就是不能用在凡夫身上,是不是?)不是。用意不一样。师父拿钱给你,叫你替我拿去给谁,这是一件事情。我已经给你了,这样的是你的,那你把它转做供养,这是另一回事。我给你的你接受了,你再把它拿去供养其他人,这个才叫转供养。(问:成了我的东西,然后我给供养出去这样子?)比如说你的儿子给你钱,已经是你的,那你觉得说,我要让它更那个,你再把它转给师父,这个才叫做转供养,知道吗?如果你儿子说,妈妈我这100块,帮我拿去供养师父,你这个不叫转供养,这是他的供养,不是你转供养。
但如果我不确定供养的对象,不是真正的善知识,或者是我对这个被供养者还有疑虑,我替他人这样做的供养,有没有业?是善业还是恶业?那些委托我供养的人,他们的功德和我替他们供养的功德是一样的吗?
师父:那这些就是你自己要去了解看看,因为这个状况百百种,师父没办法告诉你哪一种。那你学佛学久了,慢慢去学习这个智慧,怎么去判断,这样可以吗?
子分类
本分类有以下4个子分类,共有4个子分类。
步
- 2023-04-30 答疑 - 未校正 (空)
- 2023-04-30 答疑 - 一校中 (空)
- 2023-04-30 答疑 - 二校中 (空)
- 2023-04-30 答疑 - 已校正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