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YQ4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2023年10月18日 (三) 08:28的版本

                     大乘是佛说论-3


二 从佛法(佛教)的表现上说

【什么是佛法?我以为:十方佛的是否说法,大可以不问。总之,我们这个世间的佛法,知道有佛有法,无疑的由于释迦牟尼佛而来。

释尊有他的自觉圣境(意境);他吐露在语言中,表现在行为中。这意境、言说、身行的三业大用,出现在世人的认识中,是这个世间的佛法根源(佛教的来源)。这三者,我们不能忽略那一端,要从它——言说与身行的相关性、统一性,深入释尊的本怀。否则,偏重这,忽略这,都是不够健全,不够正确的认识。然而,不幸得很,由于印度的重视口口相传,佛法早被误解为佛说了。我们应该记着:佛法是不限于(佛)口说的。

例如佛对比丘说「你应当看护病人」,这当然是佛说,是佛法。某次,释尊巡行僧房,亲自为病比丘洗涤。这样的实际行为,难道就不是佛法!释尊的来去动静,待人处事,那一样不是佛法?这大抵深刻的影响于弟子的心目,传说于佛教的人间。

佛的慈悲、智慧、愿力、精进,他的时代适应与究极理想,都要从他的言教与身行的综合中,从形式而体会到实质,才能洞见全体的佛法。

佛法,特别是如来的功德,佛心的深处,那里都能从释尊的言说——自称自赞中得来!佛法并不等于佛说,佛法而被误解作佛(亲口)说,真是佛法的大不幸!

释尊的三业大用,映现于世人的认识中。世人所体认到的,是他的反映;是在世人的认识能力、及性格与兴趣的限制下,去认识释尊的一切。这里面,就有本质与影像的问题,也就是对象与认识,事相与名言的问题。对象与认识,并不完全一致。见佛与闻法——所见所闻的,并不等于佛法自身,这是佛法通过听者见者的主观性,而后反映出来的佛法。

释尊时代的人,即使是及门的出家弟子,也不全是利根的,也尽有与释尊的精神不相契合的。所以释尊及门弟子的观感,好在他的直接性,但并不能保证他的绝对正确。】


师父来导读这一段内容:

二 从佛法(佛教)的表现上说

因为导师有时候用「佛法」,有时候用「佛教」,有时候用什么,导师可能大家会觉得说导师的定义不一定完全一致。 因为导师写这些文章,在不同的时间段写的,有时候可能文章跟文章之间,是讨论同样一个东西的,但是他可能中间隔了十年。所以有时候你会觉得,他用词语或是说对某些东西(定义的)不一定非常一致,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他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为了更清楚导师到底要讲什么,其实师父常常喜欢说,佛法是不变的,但是表现出来落入世俗谛的流变,那就叫做佛教。所以导师这里说,从佛法的表现上来说,他其实应该要讲的是佛教。那么在这里,导师先提出几个设定的条件。

第一个,十方佛说与释迦佛说法,那么导师先说【我以为:十方佛的是否说法,大可以不问】

十方佛的是的,是否说法大可以不问,这句话是有点玄妙的,因为我们可以说有十方佛,这个从佛法的法理上来讲,十方佛没问题。但是十方佛怎么说法,这个问题就比较大,到底教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那这个就变成说不是现实人间的问题。所以,十方佛怎么说法,其实对于信仰是有帮助的,但是,它并不是现实的人间佛教。

那么释迦牟尼佛说法,那就是现实的人间佛教,所以导师才会说【十方佛的是否说法,大可以不问】那么经典上是不是有很多十方佛说法?有,很多嘛,那十万佛说法,当然他有一个佛法的共同性,比如说四谛十二因缘,还有三心相应,这些都是共同性的,但是它有很多不共的地方。比如十方不同方的佛,他讲的法不大一样,那这一些东西,都只是比较可以提升我们的宗教情操的一种信念而已。但是,如果真要落到修行上来讲,还是要以释迦佛所教说的法,它的重点就是四谛缘起。那大乘佛教还是以四谛缘起而开展的,这就变成所谓的信仰、信念以及现实的问题。所以要谈论佛是否说法,一定要立足在现实人间佛教,释迦牟尼佛的说法上来讨论,这才有它的重点,才不会把重点跑偏了,这是导师这里要讲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佛说与佛法到底一不一样?一般来讲我们我们会觉得不懂,佛说就是佛亲口说出来,那么佛法就是符合佛法的法则的,都可以称为佛法。

那导师这个地方,可能是倾向于认为二者不同。然而根据师父以前的研究,导师的后期,因为这个「大乘是佛说」写的比较早,这个在民国32年1943年的时候。那么谁知道导师《初期大乘起源与发展》是在哪一年写完出版?1981年。这个(大乘是佛说)是1943年,那1981年跟1943年中间差了多少?快40年,以这中间有一个差距就是说,导师在这个文章里面,他可能会比较倾向于佛法跟佛说是不同,然而根据师父的研究到了,到了这一本里面《初期大乘起源与发展》里面,他认为佛说就是佛法,佛法就是佛说,然而他的佛说不是定义为嘴巴说,而是只要符合佛法的法性、法则的都是佛法,都是佛说,因为他没有把“佛说”界定为亲口说,这样这个是有它的差距。


在这篇文章里面,导师谈到文章的逻辑性,佛法源自于世尊的创觉,导师在很多地方都这样讲——佛法源自于世尊的创觉,他在佛法概论也是这样讲。这里面有两个导师用的字很微妙,一个创,一个觉,他不是说创造,不是说创作,他说创觉,那这个创觉是什么意思?他是第一个,所以叫创。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现实的世界,我们不谈十方三世诸佛,我们谈现实的人间来讲的话,他是第一个觉悟到宇宙真理,这个叫做创觉。

所以他说佛法源自于世尊的创觉,然后由三业而表现,那三业表现出来的就是身口意,那声口意表现出来的那就是世谛流布,世谛流布,也就是佛陀的教导,就叫佛教。但佛陀教导可以用身口意三业来教导,他可以用讲的,可以用意业,可以用身的表现。不过在身口意教导里面的,以什么为主?以口的言说为主。

身口意都有,有时候是身教,但是还是以言说为主,因为有一个重点,我们说身教言教,因为你的身教必须依于言教,如果言教不清楚,身教我们有时候会自我解读,这样什么叫自我解?个人猜。就像禅宗,师父做一个什么动作,然后大家去猜,这样子问题就很大。所以身教必须依于言教,就是说佛陀告诉我们是怎么回事,然后他亲自去做,那我们才知道是怎么样,当然他的起心动念,那就是意义,就是身口意的意。

所以他这里讲的,只要是三业大用合乎于佛法,导师说这个都是佛法;相反的,佛所说的也不一定是了义,也就是说不一定是符合出世或是佛法的本质,这是导师在这里比较强调的一个重点。

这一段其实有一个小标题,可以说判定佛法与佛说,导师这里是比较区别的,认为它是不同的。但是他到了初期大乘,他认为佛法就是佛说,佛说就是佛法,所以说不是口说,而是只要符合佛法的法则的,都是佛说。

我们来看一下:

【什么是佛法?我以为:十方佛的是否说法,大可以不问。】

这个可以理解了

【总之,我们这个世间的佛法,知道有佛有法,无疑的由于释迦牟尼佛而来。】

这句话如果要讨论,大有学问可以讨论,什么大学问可以讨论?以前师父曾经说过,你们知不知道密教跟显教大致上,有一个很具体的区分?你们知道在哪里怎么区分吗?以前师父在讲讨论那个人间佛教的时候,曾经讲过密教,密教跟显教有个很具体的区分。纯密教跟显教,当然它有很多不同,但是有一个很大的区分点,你们知道是什么?

密教是法身佛说法,也就是毗卢遮那佛,翻译成为大日如来,因为毗卢遮那是日光、阳光的意思。所以毗卢遮那在大乘佛教显教里面,他认为他是法身佛,不是一尊佛。但是到了密教的时候,他认为密法是由大日如来所说、所传的。那在这样的一个意义之下,他会认为法身佛说法一定是比化身佛说法更重要、更高一点,所以法身佛的教法是最究竟最了义的。所以,如果从密教来讲的话,大乘佛教也不究竟、不了义,唯有密教才是最究竟了义。

印顺导师认为,他把这样的一个他方佛说法弄进来,那就厘不清问题的根源所在了,所以导师先界定。导师头脑很清楚,因为他佛教接触太多,他知道说什么东西要先设定,不然会造成后面很多人的迷糊、糊涂,然后就跟你概念乱转。不然到最后某一个人跑来跟你说,他方佛说法,我听到是那个阿弥陀佛来跟我告示的,那这个问题就大。

我们讨论佛说是佛说非佛说,当然都是讨论释迦牟尼佛,那你说,这有什么好讲的?问题是现在很多人头脑不是很清楚,他有时候会跟你乱转。

【释尊有他的自觉圣境(意境)】

自觉圣境就是他的创觉。

【他吐露在语言中,表现在行为中。】

自觉的圣境就是意,吐露在言语中就是口,表现在行为中就是身,这就叫做身口意。

【这意境、言说、身行的三业大用,出现在世人的认识中,是这个世间的佛法根源(佛教的来源)。】

也就是说佛教的来源,佛教源来自于佛陀证悟之后的身口意三业大用,讲到这里没问题。

【这三者,我们不能忽略那一端,要从它——言说与身行的相关性、统一性,深入释尊的本怀。】

导师意思就是说,你要从他的言说,而且要从他的身口意,他的身行就是言说身行,相关性、统一性,就是整体性的,要从佛陀教导的整体性来探讨世尊的本怀。

【否则,偏重这,忽略这,都是不够健全,不够正确的认识。】

【然而,不幸得很,由于印度的重视口口相传,佛法早被误解为佛说了。】

这句话什么意思?

P:他这个误解指的是在印度的时候就就已经被误解了,还是说传到中国以后被误解了?

师父:在印度就是这样子,他说【佛法早被误解为佛说了。】意思就是一定佛亲口说的才叫佛法,佛不是佛亲口说的就不叫佛法,导师的这句意思就是这样。所以长期以来,佛法被误解为佛说的才算数,不是佛说的不算数。

P:那个上座部当时跟大众部之间有一个分歧,这是不是其中的一个分歧?

师父:这个也是重要的一个变化所在,但是在佛灭以后,这个现象就慢慢产生。

【我们应该记着:佛法是不限于(佛)口说的。】

所以导师这里是把佛法跟佛说是分开来的,佛法不限于口说也是合理的。比如说有些东西佛没说,但是佛弟子说,佛弟子说只要符合于佛所教导的佛法原则,那能不能算是佛法?那当然也是佛法。但是如果就外面一般人的认知来讲,只要不是佛亲口说的,都不算佛法,很多人会是这样认为的。

所以他们有时候为了提升他们这个法门的的权威性,他会说这个佛法门是佛亲口说的,佛亲手教的,会有这个毛病跟问题。但是如果能够了解佛法,不一定是佛亲口说的,弟子们的修证,然后口口传讲,传承下来,这个都是符合佛法,也叫做佛说。比如说,不管是南传还是上座还是北传的,他们都会认为阿毗达磨是佛亲口说的,那阿毗达磨很显然是论,从历史上来讲,他本来就是部派佛教弟子们的修证,然后再写下来,讲出来。但是,为了提升他的权威性,怕人家不相信,所以都会想尽办法,把它弄成是佛说的。

像南传,他们认为阿毗达磨是佛在哪里说的?他们会认为佛在忉利天说的。但是北传,佛在忉利天讲什么经?地藏经。那你就会想说,那问题大了,佛陀在忉利天到底讲的是地藏经,还是讲阿毗达磨,还是两个都讲?但是,如果你读了导师这篇文章,能产生一些思考上的共鸣的话,其实不需要去探讨佛到底在忉利天讲的什么。

只要去了解地藏经的精髓跟教义,去了解阿毗达磨的教义,到底是怎么样(就可以了)。其实我们现在讲的经律论,它只是有不同特性而已,没有哪一个比较权威的。阿毗达磨也有它很权威的参考价值,因为这是弟子们的修证,然后教导我们。我们如果能够以这样子的立场来肯定阿毗达磨,来肯定大乘经典,甚至肯定律典,导师在《初期大乘起源与开展》里面就认为这些都是属于佛说,因为都是佛法,这就是导师一直要表达出来的。现在一般人,(因为)用很宗教性的意识形态来理解佛法,(所以)才会产生这么大的误解跟歧义,以及对导师的误解。接下来导师举这么一个例子:

【例如佛对比丘说「你应当看护病人」,这当然是佛说,是佛法。某次,释尊巡行僧房,亲自为病比丘洗涤。这样的实际行为,难道就不是佛法!】

这个叫做身教,言教身教,佛陀教我们要干什么?打坐、托钵,要离五欲五盖。佛陀的日常行为就是这样子做的,难道佛陀日常的行为我们不应该观察吗?那佛陀的行为当然也是佛法,这个是身教。

【释尊的来去动静,待人处事,那一样不是佛法?这大抵深刻的影响于弟子的心目,传说于佛教的人间。】

因为佛弟子当初都可以看到佛陀,可以依止他的身口意,也可以观察到,但后代就没办法了。

【佛的慈悲、智慧、愿力、精进,他的时代适应与究极理想,都要从他的言教与身行的综合中,从形式而体会到实质,才能洞见全体的佛法。佛法,特别是如来的功德,佛心的深处,那里都能从释尊的言说——自称自赞中得来!佛法并不等于佛说,佛法而被误解作佛(亲口)说,真是佛法的大不幸!

佛法不等于佛说,因为弟子说,佛陀的身口意,尤其是佛陀的身行,佛陀的身教,都是属于佛法。弟子们依于佛陀的教导而修证而传承,也都是佛法,所以导师说【佛法并不等于佛说,佛法而被误解作佛(亲口)说,真是佛法的大不幸!】

这里,师父把导师这一句弄成另外一句,你们可以参考看看的,导师这里到后面再同样一句话,可能可以做另外一种理解,但这种理解是后面,就是导师到了初期大乘的一个理解。

导师这句话这样说,【佛法并不等于佛说,佛法而被误解作佛(亲口)说,真是佛法的大不幸!】

这几乎是把佛法跟佛说区分开来,但是到了初期大乘的时候,导师的意思应该有这个倾向。我现在讲给大家听,导师的意思到了后面,应该是说佛说而被误解为佛亲口说,真是佛法的大不幸。

我再讲一次,导师这同样一句话,到了初期大乘,他可能一直比较相信,我再念一下【佛法并不等于佛说,佛法而被误解作佛(亲口)说,真是佛法的大不幸!】

所以到最后,导师是认为佛说不是指佛亲口说,佛说的意思,只要符合于佛法的,都可以视为佛说。所以大乘佛教是符合于佛陀三业大用,是符合于佛陀大悲大慈的精神的,是佛弟子们从佛陀的身口意大用里面,经过几百年慢慢去修证、体会、传承而下来的,所以叫做大乘是佛说,这就是一个大方向上的意义。

所以师父常常会举一个例子,师父在这边教导大家佛法,那么,我常用加拿大这一边的风俗地理文化作为比喻,比如说在台湾,我可能用台湾的哪一条河,在大陆可能用长江黄河,然后在卡加里我可能就用大家熟悉的bo r iver ,然后用这样来讲的一套理论出来,这套理论叫做缘起无我。

那么有人问我,那你这一套理论是谁说的?是谁教的?你们觉得师父会怎么说?我当然是佛说的,不然难道是自己瞎编的?那问题是有没有人如果要吹毛求疵说,佛有没有来过加拿大?没有,

那佛有没有讲过bo r iver 这两个字?没有,那佛都没有说过这些,难道师父刚才讲的缘起无我这一套比喻跟理论,难道都是师父瞎编出来?但是师父用这样一套表现出了诠释出了缘起无我,那这个是不是佛说的?当然是佛说的。你问我一定说是佛说的,那为什么我可以说这是佛说的,就是符合佛法的核心教义。这样大概知道导师要表达的意思了,这是既简单又清楚了。如果不符合佛法的核心教义的话,那么有可能是两个,要么就是错的,要么就是适应文化习俗的方便。导师就是用这一套体系理论来判摄是佛法、非佛法,然后来判摄大乘是佛说。

F:关于佛法跟佛陀说,或者说佛亲口说,如果按照概念来讲,佛法这个范围应该是大于所说?

师父:是的。

F:就是说你不能把(佛法)这个概念界定在就是佛亲口说,因为佛法的范围应该比它要广,这里面包含着佛弟子们的修证,再加上(佛法流传到各地之后的)一些适应,比方说适应印度的,适应这个日本的,适应中国的,就是外表上可能要加一些适应性的东西。

H:再扩大一些,你不能说经就是佛法,论、律就不是佛法。

师父:到几十年后,导师在初期大乘,后来要论断的时候,不管经律论,它只要符合于佛法的法性、法相都是佛说,这是演变几十年以后。所以你才不会造成一个问题,造成什么问题?大乘佛法是佛法,但是不是佛说。

H:因为大家都是觉得佛法就是佛亲口说,他把这个佛法局限在佛亲口说的这样一个非常狭隘的范围内。

师父:不只是这样,到最后会认为会定义为佛说,就是佛亲口说,但导师最后的定义佛说是指佛法,只要合乎于佛法法性的,就是佛说。所以导师到最后认定的佛说不是亲口说,只要符合于法性的,就叫做佛说。就好像师父刚才不是说我讲了一大堆,但是我讲的是缘起无我,但是我可以说那是佛说的,虽然不是佛亲口一字一字这样说的,但它整体的教法就是佛陀教导的,也就是佛说。所以师父说这篇文章里面,导师比较把佛说跟佛法分开来,但到了初期大乘之后,他到时候论定的大正是佛说,是把符合法性的即是佛法,是佛法就是佛说。

YQ:那就意味着说,在这篇文章里面,佛说的就是佛亲口说,但是导师到了《大乘起源与开展》的时候,导师对于“佛说”的定义就变了?

师父:对,变成只要符合法性的就是“佛说”。

YQ:关于这个大乘的起源,南传一直以来就觉得大乘不是佛说,是因为他们认为大乘不是佛亲口所说,所以它就不是佛法。但是大乘不是也有一套说法,大乘经典佛在什么什么地方,有另外一个阿难在另外一个什么地方讲的吗?。

师父:那就不是人间佛教的历史性,那只是传说而已,就等于是他方佛说法,毗卢遮那佛说法,是一样的意思。(问:他就想通过这个方式来证明说,大乘也是佛说的?)就这个意义,这个意思就是跟佛在忉利天讲阿毗达磨的意思是一样的。师父当然知道,有一些传说或是某些经典是这样说的,说有另外一个界外结集。是另外一个阿难,然后大乘就文殊菩萨,然后几个大菩萨结集大乘经教。

这种说法还是有一个比较不符合历史现实的问题,还是认为一定要佛亲口说的才算。

H:这都是局限在这个地方,就是把佛法局限在一定是佛亲口说,所以就会产生界外结集,各种各样的传说,其实都是为了佛法是佛亲口说这个概念。

师父:他要证明自己在正统上的权威性,但是我是觉得如果,了解佛法教义的话,这个没有必要(那么较真)。但问题是对很多一般的信徒确实是有影响的。但是对于深入佛法教法的人,其实只要它符合佛法的教法核心的话,那有什么呢?

H:因为学到现在,对我们来讲,可能我觉得佛法对我更重要。

问:为什么导师在 佛说的 定义上,(二本书的)内容有这样大的转变?

师父:因为导师在写这本《大乘是佛说论》是1943年,这时候他在四川法学院的时候。导师是1906年生,1930年出家,从他出家到写这篇文章,差不多13年左右。导师这个时候概念已经相对清楚。但是导师也曾经说过,(自己)以前的某些论著可能不完整,所以他必须再做一些更完整的研究和表述,所以经过40年,他也到台湾来,也相对稳定、安定,他有更多的思考,以及更多的资料去重新再反思,所以他会认为应该要有更完整的表述。

在南传的传说是公元前50年,才有文字记录下,但是这是南传的传说。你把他想想看,公元前50年,部派佛教的阿毗达摩很多都是在公元前50年出来的,阿毗达磨是没办法口口相传,那么复杂的跟辩论的话,他一定要写下来。所以我们现在讲说公元前50年佛教写下来,这是依南传在斯里兰卡所说的、所记录的。但是公元50年印度已经那么高的文明了,他怎么可能到那个时候才写下来,他的经律论已经一定比公元前50年更早就写下来。到了第二结集都还是口口相传没错,问题是第二结集以后部派佛教分裂,论开始出现的时候,那就不可能只是口口相传而已。

因为这中间经过40年,比如说师父,你看看师父在十几年前讲成佛之道,以及现在讲成佛之道,大方向是不会变的。但是有没有什么细节上的变化?确实是有,那时候讲我觉得不大完整,应该要怎么讲,应该要怎么样会比较好一点,当然都会的。十年(过后再讲)都有一些东西要稍微修改,或表述要再繁琐一点,更何况40年?师父只是说(这两本书)大方向上,导师是没有太大改变,但是在某一些细节上或者是某一些定义上,他会做更完善的表述。

问:弟子觉得至少现在参加的这些师兄应该都认可大乘是佛说,不管是不是亲口说了,因为只要符合三法印,我们就认为它符合佛法。至于他是佛说的,或者说佛弟子说的,或者是上没上忉利天说的,大家都没有太多的疑惑了。

师父:这个问题上我跟你讲,因为为什么?因为你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开始学佛,都是从师父这里学的,然后都是以法为主的,所以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你们之前就已经在某些地方学了,有一些先入为主的某些观念的,那有的很难接受,就算是要改变,有时候也不大容易。所以有时候师父对你们讲课会比较容易,再来就是说可能你们的教育背景,宗教的成分比较淡,没有那么强,那么真正的佛法,其实他的宗教成分也相对来讲比较淡,没那么强,所以你们就比较容易接受师父所讲的东西。


【释尊的三业大用,映现于世人的认识中。世人所体认到的,是他的反映;是在世人的认识能力、及性格与兴趣的限制下,去认识释尊的一切。这里面,就有本质与影像的问题,也就是对象与认识,事相与名言的问题。对象与认识,并不完全一致。见佛与闻法——所见所闻的,并不等于佛法自身,这是佛法通过听者见者的主观性,而后反映出来的佛法。

释尊时代的人,即使是及门的出家弟子,也不全是利根的,也尽有与释尊的精神不相契合的。所以释尊及门弟子的观感,好在他的直接性,但并不能保证他的绝对正确。】

(学员分享略)

师父:因为毕竟现在佛陀不在了。我们现在所学的都是经过弟子们的口口相传,除了口口相传以外,还有一个是弟子们的理解、思维、抉择、诠释。其实现在如果要用很严格的要求来讲,没有一部经典是真正佛说的。为什么?都是弟子们听佛的教导,不管是身口意三业的哪个用,都是弟子们的理解诠释之后,弟子们再去修行、证悟,把它流传下来。

所以导师这里讲,这些教法都是教法,不管是不是佛说,都是经过弟子们的理解跟诠释的,然后再经过修证,那因为有修证,那相对来讲就比较没问题。所以导师这里讲的一句很重要,【好在它的直接性】,这个直接性很重要,它很重要,很有利,【但并不能保证他的绝对正确。】不是百分之百。

H:这个从戒律里面是体现最明显的,戒律是佛陀亲口说,这个可以说是佛陀亲口说,大家都公认的。但是你看到现在多少部律,每一部律之间还是有差异的。 那你能说(这些律)不是佛说的吗?导师这句话的,戒律是最能体现这这句话的。

师父:当然教法也是这样子,所有的第一代弟子有修有证,那可能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佛陀那时候的弟子,也不是完全都是利根的,佛陀当代的弟子乱七八糟的也一大堆,因为这是人。佛那个时候的弟子不都是像十大弟子那种利根性的。那个六群比丘,还有一些乱七八糟,不然佛为什么要制那么多戒?一定有一些根基很差,然后胡作非为的一大堆。还有很多误解佛法,非法说法,持断灭见的。

H:本来,说淫欲法是障道法,在家人是能证三果的,(他就说)那在家人他是可以行淫欲的,他就认为行淫欲不是障碍法。这个就是对佛陀的教法的误解。

师父:是的。还有佛多少年后,有一次阿难听到一个年轻的弟子在背一个偈诵,阿难一听知道是错的,然后就跟他纠正,然后他弟子回去跟他师父讲说,阿难说你教的这这个偈诵是错的。他的师父竟然说阿难已经老了。(H:佛法落的人间,真的是百样。)是流变嘛,所以要记得这样。

所以这一段整个大意是在说,佛陀不管是亲口说的,还是身教,还是他的意业上教导下来,一定是弟子们经过他们的理解跟诠释,那理解跟诠释中间一定会有一些差距的。好在是有经过修证,那就比较没问题,但是后来慢慢修证的人越来越少,那当然问题就越来越多了。导师前面在讲的是对象跟认知,佛陀教导的是对象,弟子们接受的是认知上。那么导师接下来要就对象跟认知上面,提出三个问题。

【这可以举三点来说:一、不知:在佛弟子的认识中,不知有这么一回事。这或是忽略——主要是根性与兴趣不合而不知,或是遗忘而不知。遗忘的不知,或是个人的遗忘,或是大众的遗忘。例如佛涅盘后,阿难传布释尊的遗嘱:「小小戒可舍」。然而,什么是小小戒,阿难不知,大众也不知。结果,佛制的戒律,不论大小,一律遵行。这也许合于当时的需要,但重律的上座们,使戒律成为琐碎的教条、仪文,显然的违反了释尊的精神!这那里能代表完整的佛法!个人的遗忘,可以重复记起。即使是大众的遗忘,因某一事件的发现,也可能重行发掘出来。这是世间的一般现象,佛法流行人间,也不能说决无此事。

所以,某人不知,或某些人、某些时不知,不一定就是没有。这种不知的再认识,错误——以今拟昔,以似为真的可能性,当然很大。但比平常所知的更正确,足以修正过去的误解,也着实不少。如锡兰过去,盛行大乘法,在现有的锡兰佛教界,几乎忘记得一乾二净。但一考中国佛教的文献,与锡兰的佛教遗迹,即将彻底的纠正他们的意见!】


法显正,律止恶

这一段导师举例讲述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不知,【1、主要是根性与兴趣不合而不知,2、或是遗忘而不知。遗忘的不知,(A)或是个人的遗忘,(B)或是大众的遗忘。】

个人的遗忘——阿难。

(……斯里兰卡也有过大乘法,后来大乘在那里灭了,只剩下小乘,他们就不承认有过大乘),这就是一个团体大众的遗忘。所以导师谈到有时候个人的遗忘还有大众的遗忘,那这个意思就是说,本来有的后来某些原因没有了,不管是个人的或是大众。

但是导师这里有一个重点,本来被遗忘掉的,不管是个人的,还有还是大众的,但是可以经过某一些状况而再认识,再重新拾起来。

H:导师这个里面他讲的这个不知,并不代表这个佛法就不存在,只是你不知道。(师父:并不是这个东西不存在,是你不知道。)导师后面个地方有两个,就弟子的理解,不知,后面的人再因为对这种不知的再认识,又产生了两种错误情况:一种情况就是说,【错误——以今拟昔,以似为真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对不知的再认识是实际上是有点错误的;还有一种,我比你所知的更正确,或者是修证过去的不知。那么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师父:比如说阿含经、阿毗达磨,这在印度的当初是多么重要!阿含经代表着佛法的根本教义,阿毗达磨代表着弟子们诠释修行的一个次第。然而他在中国不是没有,但传来中国的时候,经过长期演变之后,已经被遗忘掉。所以到最后中国佛教讲的东西,要么就是念佛,要么就是禅宗,就这两个。后来有的时候大家以为佛法,要么就是念佛超度,要么就是禅宗讲那些大家听不懂的。

F:现在就有这个问题了,这个净土宗现在都是提倡念佛往生,将来核心教义没有更多的人去研究、传承,慢慢是不是又会出现把这个核心教法遗忘?

师父:是的,那千百年来,大家已经不注重阿含经了,也没有多少人真的再去看阿含经,去看阿毗达磨了,我说的是汉传佛教,那佛教那就更不用讲了。藏传佛教到最后当然有大乘佛教的一些学派的理论,而且对阿毗达磨不再重视,尤其是对阿含经根本都不重视,所以这就是大众的遗忘,不知嘛,不知有这么一回事。那汉传佛教到最后是因为谁再重新拾起阿含经来研究,对阿毗达磨的的认识?肯定是应顺导师,大陆就不用讲了,因为汉传佛教在大陆早期,这个你们比谁都清楚。在台湾也没有人去注意(阿含经、阿毗达磨),也还就是念佛,不然就禅宗。但是从导师才开始,从阅藏里面才发现,佛在人间成佛,阿含经既然是这么的贴切的,而且是根本教法,还有佛法是多彩多姿的,不是只有一两个法门而已。这个就变成是什么?不知的重新再认识。

所以这个在在处处到哪里都可以看得到,都有这种例子的,而且有些例子还影响还蛮大的。你把他想想看,说如果汉传佛教不是导师重新提倡阿含经的研究,阿毗达磨的研究,以及中观唯识教学派研究,到最后大家只念佛,不然就是谈禅宗,那你看,佛教到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没有人再去研究教义,也没有人再去强调大乘的精神,三心相印。

三心相印,般若经里面早就讲了,但是我们都不重视了,千百年来汉传佛教不重视,南传都不用讲。密教里面,就是西藏佛教也会强调一点,但到最后还是都是学密的,都是来强调密教的重要性。已经没有人再去强调大乘的精神,也没有人再去强调佛法的核心教义,你看这个要是这样子下去,你看佛法到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越来越衰落。

H:今天有一个居士给弟子提了一个问题,正法时代戒律成就,像法时代禅宗成就,末法时代净土成就。他问这段话对不对?来自于三藏吗?这段话的动机是什么?如果照这种说法的话,就会造成这种这种不知。

师父:这个你们一看就不是经上说的,这一定不知道是哪一个人为了提升(自己的法门说的),那个净土就是自己去弄出这一套这样子的说辞。因为有些东西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不是经典上说的,是祖师说的,那这一句可能都不是祖师说的,应该是近代哪一个人说的。像上次有人问我说「情与有情同圆种智」,是华严经的说的,但很久以前就有人就问过我,师父在佛学院就讨论过这句话,华严经没说过这句话,这是祖师讲。


问: 根性与兴趣不合不合而不知,这是什么意思?

师父:关于戒律的,实际上就有这个含义在里面,因为对小小戒可舍的这个观点,肯定就跟当时比如说兴趣不合,对于耆年上座的人,他就是认为你佛制的这个戒就必须要守,没有什么可舍,也不能再制。那像有些大众部的年轻的比丘,他就认为我只要和乎佛陀的精神,那我很多小小戒我就可舍了。这就跟符合根性与性趣,实际上这个就可以这么解释。

师父:是,就是重法重律,有些重律、有些重法,重律的就忽略法的重要性,重法的就认为说戒律就大概方向上就可以了。这个就是个人兴趣。比如说有些经典强调禅修,那有些会把禅修(的重要性)扩大,有些会把戒律(重要性)扩大,那有些强调慧学。这就会有种种,那有些东西过分强调就会忽略了其他的。

比如说当初阿含经有译过来,而且蛮早,那既然有关系,那一定会有人读过,但是在中国的那个时候就没有流行起来,这是为什么?可能兴趣不合。那种重简朴生活,甚至有些有相对性的苦行的,然后要跟大众不要太多接触的,要有严谨这种的出家生活方式,可能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里面会有一些格格不入。

P:因为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在乎的是这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阿含经的思想,就我个人的理解,它透出了一种特别浓重的出世的思想,说白了就是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值得我们那么执着的,这之间其实就是很根本的矛盾。

师父:跟中国(那个时候倡导的儒家思想)文化可能不搭。大乘是比较入世,所以到最后大乘佛教在中国是可以先兴盛起来。所以这个就是【根性与兴趣不合而不知。】

问:那这句话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个忽略是有主观的忽略?

师父:有主观性的,但是他倒不是要故意说我就喜欢这个。但是如果对阿含经做研究的话,你就会发现说它有它比较理智的方面。但是他的入世却是现实人间的一种入世,这个当然是讲他已经讲那么久,你们也知道,所以如果不立足在阿含经,很多东西变成有点空谈。

Y Q:刚才你讲到了说这个集体的遗忘,如果这样来说的话,那阿含经到中国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但近几百年以来,中国佛教一直都是以那个净土和禅宗为主,那就是说中国佛教集体对这个阿含经有一种遗忘?问题是不管是禅宗也好,还是那个净土宗也好,都是一些祖师大德在弘扬,那他们难道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吗?像那个印光大师是属于净土的。

师父:你觉得呢?导师讲了一句话很重要,【所以释尊及门弟子的观感,好在他的直接性,但并不能保证他的绝对正确。】那些祖师大德 比我们有修行了,但是不能保证他的绝对正确性。

你知道师父讲什么?

祖师大德是比我们有修行,情操道德都比较好,但不能保证他的绝对正确性。

H:这上面说【所以释尊及门弟子的观感,好在他的直接性,但并不能保证他的绝对正确。】

师父:是连跟着世尊的弟子都不能保证他的绝对正确性的,更何况千百年后,传到中国之后的祖师大德。但是我不是诽谤批评祖师,我是说不能保证祖师是绝对正确的,因为人总是会有它的局限性。

P:有没有可能佛教越往后面,祖师大德的重点已经不再是让越来越多的人解脱,而是让佛法更长时间的流传下去?

师父:其实这个都没关系,现在重点就是说祖师大德在中国是有集体的不知,就是不知有阿含经这样的东西。其实不知道,并不是说完全不知道有这件事情,但是他就是去忽略这些事,你认为它不重要,这是一种不知,你知道吗?(问:他还是为了迎合当时众生的根性?)也不是迎合,而是说他本身就有他自己的根性跟兴趣不合而不知。就像你刚才讲的,可能阿含经里面的某些表述跟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合的,所以长期以来就没有受到重视。

F:中国有两个,一个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这个般若经,讲空;玄奘大师这个唯识学,二者当时都是盛极一时,很快衰落,都被真常唯心思想打败了。为什么?因为真常唯心更适合中国人的根性和兴趣,符合中国的儒家。

师父:其实适合中国人根性和兴趣是没错,但是他更多是适合一般人的想法、根性和兴趣,更容易让普遍大众接受。(P:其实就是某种形式的有神论了,这个跟基督教没有本质区别吧?)那个可以再再讨论,现在就是说 确实有集体遗忘,

YQ:不管是天台宗,还是华严宗,还是现在流行的净土宗,都是这些祖师大德们一直以来倡导的,阿含经的这个根本教义,他们好像不是很重视,导致现在有谁知道阿含经?那这就属于几百年,乃至于说上千年的一种集体遗忘。那导师在把他的观点一提出来,那么导师本身应该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他挑战这个祖师大德,那很多人受不了的。

师父:其实他不一定说祖师大德的错误,而是说祖师大德,这里说不能保证他绝对正确。

所以有什么地方(不足处)我们(后人)可以再修正,(如果有)更完整的,我们确实可以提出来的,导师是这样认为。就是说祖师大德,不是说他们都不好,不是他们都错,而是说确实他有一些不圆满、不完整的地方,那我们是可以再补充得更完整。就是导师这里说的:

【某人不知,或某些人、某些时不知,不一定就是没有。这种不知的再认识,错误——以今拟昔,以似为真的可能性,当然很大。但比平常所知的更正确,足以修正过去的误解,也着实不少。】

F:其实佛教传到中国本土化之后,一直和本土的儒家、道教抗衡,祖师大德在弘法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历史上发生过几次灭佛教的浩劫,所以他们当时可能是有取有舍了,就说他首先得保证佛教能够流传下去,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师父:当然了,刚开始的祖师可能会为了适应,但到最后慢慢久了之后就可能遗忘了。所以他有个人遗忘还有集体的遗忘,那当然个人遗忘就是个人的修证,比如说这个人修行,他比较强调什么,可能就会把某些东西抛掉了。比如说他个人喜欢净土,他可能把其他抛掉;他喜欢禅宗,他可能把其他教法抛掉,就是个人遗忘。那集体的遗忘就是说,一些教法本来盛极一时的,后来有某些原因,然后慢慢慢慢久而久之就变成那样子。

其实导师要说什么意思?导师就是说在佛陀时代,过去教了很多东西,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因为任何时代会有他任何时代遇到的一些困难,所以就会产生某一些被遗忘掉(的状况)。

【个人的遗忘,可以重复记起。即使是大众的遗忘,因某一事件的发现,也可能重行发掘出来。】

那这些遗忘是可以再重新拾起,因为如果有记载而被忽略了,但是后面某些根基比较高的看到了,他可能会去理解诠释,然后重新再产生。(F:就像导师就把阿含经发掘出来了)

确实,这个地方大家(能够这里理解)了解,如果你长期生活在那个框架下,你会自然而然认为是这个样子。什么框架下?因为中国长期以来的框架就是认为「小、始、终、顿、圆;藏、通、别、圆」,也就认为阿含经、阿毗达磨那些是小乘的,所以不需要去学,就会长期是这样子认为。因为你们常跟师父学,所以你们不会觉得阿含经是小乘,你到外面去谈谈,很多人本来就会这样认为。

H:有人就说,你不要跟我讲这个俱舍论,我是大乘的,你不要跟我讲说你学这个,一听说阿含经、阿毗达磨就害怕,都不敢学。

师父:是,就会有这些问题,那南传当然不一样了,因为他们本来就跟汉传是不同框架。但是在中国汉传佛教里面,已经1000多年了,从智者大师(隋朝),到那个天台智者大师,那个华严宗的嘉祥吉藏大师,从他们下来就已经都认定那个是小乘。那你说隋唐到现在一千五六百年的,他一直在这个框架里面,你一生下来,如果你学佛就是这个框架,那你就会自然而然认为这样子。所以你要这个在框架跳出来,有没有可能?当然很难。然而就是会有一些大德,他看到之后,以他锐利的智慧 ,他就会跳脱出来,重新思考这样的一个系统跟框架,但是当然他一定会受到一些严格的挑战跟批评的。

ZC:导师在说明大乘是佛说,那么这一段当中的讲到那个本质与影像的问题,那他这个本质应该不仅仅是解脱,他的精神是不是有所特指,就是佛陀的他的这种精神?

师父:他指的是佛陀的精神,那佛陀的精神、教导,然后弟子们的认识,重点在弟子们的认识他是怎么认识,以及他传承下来都产生什么问题。

问:这段话:【释尊时代的人,即使是及门的出家弟子,也不全是利根的,也尽有与释尊的精神不相契合的。所以释尊及门弟子的观感,好在他的直接性,但并不能保证他的绝对正确。

一、不知:在佛弟子的认识中,不知有这么一回事。这或是忽略——主要是根性与兴趣不合而不知,或是遗忘而不知。】

这里能否可以理解为特指这样的一个菩萨道的这个精神,佛陀的这个本怀?

师父;所以大乘很多东西不一定是佛亲口说的,但是大乘这种自利利他,在利他当中完成自利这样的精神,绝对是佛陀的精神。大乘的精神绝对是佛陀的精神,也是佛陀的本质,不一定是经教每一个字每一个字都是佛这样说,但是大乘的精精神,那绝对是佛陀的精神。

问:有一自己的根性与兴趣,虽然我听到佛陀的教导,倡导自利利他的这个菩萨道的这样的一种精神。但我不想去修菩萨道,我去修解脱道也是可以吧?

师父:从从解脱到来讲,它是利根,但是从大乘的从大乘的精神来讲,它可能就不是利根。

问:因为导师后面就说到了少分知,就是佛陀那个时代佛教,佛陀是修菩萨道而成佛的,但是他并不是劝人要学佛,因为它是符合那个时代的以解脱道为目标的。

师父:你可能讲得太快。

问:【然而释尊的时代佛教,并不劝人学佛;声闻弟子都以急证解脱为目的。】

师父:导师讲的,劝人学佛是学成佛的,要讲清楚,不然导师怎么会说佛陀不劝人学佛?他是不不一定劝人学成佛这样了解,所以导师在成佛之道才会用三乘共法,而不用小乘。所以这个还是要弄清楚,不然还是会误解缘起四圣谛是小乘。

今天是六号,下一次应该是20号。20号。好,大家注意,下次20号。。然后。如果有不能来的,要跟师父讲一下,不然会不会找你?师父待会给我几分?有两分钟时间,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有问。上次答疑的那个问题。什么?什么问题?就上次答疑的时候有个问题,后来您说在这里问,那是应该因为要下课了。。那你你问你问了什么问题?那那个因为时间到了,你会没关系,师父可以跟你讨论,但是如果同学们有安排另外时间想下去的,可以先离开。

问: 大乘是佛说论《大乘是佛说论》,导师有一段话:世谛流布的,是显现于世间的佛法(佛 教),就不能 违反世谛流布的一般性。我们不能纯凭信仰或者偏 见,应了解 世谛流布的种种情况。」

请问师父:如何理解「我们不能纯凭信仰或者偏见,应了解世谛流布的种种情况」这句话的含义?难道说有人是凭的是信仰或者是偏见在学习佛法吗?

师父:因为现在基本上就是一般人根本就不去了解世谛流布,他只是信仰跟偏见而已。如果你能够正确认识世谛流布部,那就不会有偏见跟信仰上的信仰上的问题。(问:那偏见是指的什么意思?)这个偏见,比如很多人认为所有的经一定是佛说的,佛说的就叫经,但他并不知道,很多弟子说的都被编在经里面。甚至认为那个阿含经是小乘的,那这是偏见,当然还有很多了。

比如说,这个你们听听就好了,有人在讨论说楞严经到底是不是印度翻译过来的,那这个是可以讨论的,我们就去讨论它什么什么。但是很多人是非常偏见的,你只要认为说怎么样,他就说你这样说就要下地狱,那这就是偏见跟信仰。甚至有些有一个法师竟然说用他的生命保证,我说 你的生命你能保证什么?你的生命算什么?佛法正确不正确,你用生命保证什么?你要理性的去讨论,用生命保证,那我随便弄一个经典,然后我用我的生命保证,这就属于信仰型的了。他就凭情感嘛,就不是理性的讨论了,现在很多是这个样子的。(问:也就是说不能凭情感来说来学法的),说到底就是你不能太凭借你的信仰学佛。比如有人说我就是学净土法门的,那你跟我讲这些次第,我都不信,反正净土三经就是佛亲口这样说的,你就不用讨论这些。

你就不用什么(了解)世谛流布,无常变化什么什么,都不用,反正就是佛亲口说,他如果保持这种态度,那就那就没有什么好讨论的。那个完全是信仰跟偏见了嘛。之前一句什么话(答:正法时代戒律成就,像法时代禅定成就,末法时代是净土成就) 那不是 偏见,这根据到底是哪里?那你要硬要这样信仰那就完全没有世谛流布的认知跟问题了。当然我们现在在讨论的都是一个比较理性,而且就是一个客观的认知态度,重点是我们佛法到最后的重点,还是要我们去认知核心的教法到底是什么,这样才有办法修行。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