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1
论-47
(2023-10-23)
佛法概论第12章 三大理性的统一
第二节 三法印与一法印
一 从无我中贯彻一切
三法印和一法印,三法印和一法印的关系,上一节第一节也大概的谈到了。不过,这一节?就是对三法印和一法印做一个详细的解释。
首先是从无我贯通一切, 然后三印的统一取决于诸法无我印。
本章的标题是三大理性的统一。三者能不能统一?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三者能不能统一起来?
诸行无常是生死流转.前后相续的。
诸法无我是因缘和合的。所以这种横向的因缘和合的,没有一个独立性。
涅槃寂静就是一切法的本性,一切法毕竟空。那三者是三大理性三种理则,缘起法是三种理则,但是他们之间怎么能够贯通,统一起来。就是连贯起来的意思。
所以说能不能统一?下边讲古来各种学派对三法印,有很多矛盾和困扰的地方,困惑的地方。首先讲,无常与涅槃的对立和矛盾。有的学者认为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与涅槃寂静,是相反的。住行无常是无常的,无常相反的就是。所以,涅槃寂静如果是常的话。那等于说,它是矛盾的。因为有些学者就是这么认为的。兽性无常和是相反的。相反,就是两节。
无常和常是怎么关系?一个是无常,一个是常。他俩根本是结合不起来的,所以是矛盾的。其实佛法中有很多这样的教义,可能大家都没有接触。所以这是相反的意思。下就说凡事无常的是有为法 ,有为法就有生住异灭的这四种现象。那这种生住异灭从我们生命来说,友情来说就是生老病死。
还有的从我们这个刹那生命来讲,就是这种一期的生灭。还有那种大期的生灭,还有刹那的生灭。所以,简要的说生就是现在,灭了就是过去。简单的一般都叫生灭,就是指刹那。
如果说,从生命的一个暂住的时候它就有住相.异相。从这个器世间讲有成住坏空这个过程。所以它对应我们生老病死,住就是变异的延续相。所以变异等于说我们一个生命从出生,从婴儿,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他都是一个变异过程,变异,就是一种延续的迹象。所以,这四种像,就代表了我们生命和刹那,
和大期的预期的,生命和大期的器世间,都是有为的,都是无常的。涅槃那是无违法。无为,就是不生不灭的。生灭和不生灭如何统一起来?关于这个问题,古来,很多学派为这二者的矛盾所困惑。这个在下边注解16里面有很多部派,对这个无常涅槃,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这就是说,
古代的很多学派,都为这个二者矛盾所困恼,有所困惑,到底是是截然不同的,还是分开的,还是两边的,所以就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了,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困扰?就是他不能给它统一起来,众说纷纭,各种说法都有。这个如何给它统一,下边儿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二者的截然分开破坏了佛法的完整.统一性。
就是那无常和涅槃?给它分开,
那就破坏了佛法的完整和统一性。所以说看重无常的,就讲涅槃,做无常以外的东西。其实
这个佛法中无常之外,有一个常的东西是什么?一般,其实前面,已经谈到了,一般是常乐我净的,外道就有一种常乐我净,还有一种真常不变的,一个清净的东西。所以这就是他破坏了佛法的完整性,统一性。但是前面是重视无常的,后边又重视涅槃,常住的,正视涅槃,指住常驻的,
他又忽略了轻忽了无常,无常是有为,忽略了无常有为的,涅槃常住,佛法中就有这种思想,这样的合法的完整性,统一性,就被破坏了,因为割裂了,割裂了就等于说是2元论,一个是生灭的,一个是常住的。下面是导师,他从诸法无我中的贯通三法印的,其实,三法印是宗贯相通的,能统一三者的,即着重于三法印中的诸法无我印。为什么着重于诸法无我印,下边,其实又在解释无常和涅槃,他们能够统一,只有说诸法无我,才能给它统一起来,连贯起来,就是不发生矛盾。诸法通于有为与无为,从有为.无为同是无我性去理解,既能将这个常,常指涅槃了。
就是头一句话,诸行无常和涅槃寂静是相反的。所以这一块就讲有为.无为,有为就是诸行无常,无为就是涅槃寂静。所以这两者只能用无我性去理解,就是讲常和无常统一起来。
从缘起的二律说明诸法的无我性
诸法的无我性,可从缘起法去说明。最后要想用做诸法解决,诸行无常印和涅槃寂静印,还要针对这无我,来进一步进行了解。所以说缘起法本通两方面,
第一,流转的因果相生,就是无常流转。我们的流转生死,是因果相生相续,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无明缘行,乃至存大苦聚集。所以流转就是无常的,无常是一种生灭相续,因果相生的相续。还灭是因果即灭,这是涅槃。所以这个因果即灭,其实这个,如果说我们?要了解这个寂灭,或者是还灭,或者是涅槃,都是从因果来说涅槃的。所以这个因果和涅槃什么关系?其实就是因果相生的无常。所以像大乘经,一般的波若经也好,或者是中观论也好,这些一切法无自性空,它都是建立在因果相续相上,因果相续相为什么是寂灭性?这就是生灭的当体就是不生灭。
其实前面大概就谈到了这个需,了解他的因缘,相信因缘和合二大理得,所以,缘起能贯彻这两端,缘起就是无我性的,无我,也就是能贯通这个两端了。所以这个无我性,前面我们也谈到了,这个无我性,一个是从有情身心这个角度。诸行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这个是从有情来说的。但是从无情来说,一切法也是无常,但是它没有苦。
所以说缘起就是无我性的。诸法的相生还灭,相生就是因果相生,还灭那就是因果的寂灭。可以这样的去理解,一切法因缘和合,所以能生,因缘离散,所以一切法归于灭,那这个就是缘生,缘灭,缘生,是因缘和合而生,就是很多条件累积起来,组合起来生。那么因缘离散,一切归于灭,其实,
这个因缘和合的,可以譬喻我们大众聚会,这个比较现实好理解,大家集合在一起,就是因缘和合,这个学习班也好,这个会也好就成立起来了。所以生起了这一个学习班或者是一个团队。但是这个团队如果说解散了,那这个团队也就不存在了。就像我们这个学习班,如果说有一天解散了,因缘离散了,那这个这个学习班就不存在了,这叫归于灭。所以,这个就是因果相生和因果的寂灭。
看起来,似乎有什么实体在那里生灭。我们好像是一个实体在那里生灭,其实在我们众生的这种实有感之中,肯定都是因为一个实体在那里,生命的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那生,那这个东西没了,我们会感觉到这个真实的东西消失了,没有了。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生灭,没有真实自性的生灭。为什么?
如果是真实是实有的,那就用不着生了,就是真实有的话,意思是不用借助因缘条件而生的,就像生下来就是那个样子。比如说一朵花,不用借助水土,阳光,种子,肥料,它一诞生就是花。如果说这个花本来就是花,还用生吗?它就不用各种因缘条件,水.土.阳光.种子.肥料,就能生这个花,自己生自己长,那时候还用生吗?它本来就是个花了,就不用生了。所以说他就用不着什么。如果说确乎是真实有,它也绝不会灭,因为它不靠因缘条件而有的东西,
当然就不会灭。灭了是因为因缘灭了,这个法才灭,但是它不是因缘生,它自生的,那他就谈不上生,没有生当然也谈不上灭,也不会灭了。
所以从一些法的相生还灭,理解它本来无自性,空的,本来无我的。这样,从他因缘生和真实生灭和因缘生灭,就能做一个明显的对比。因缘生的本来就无自性,本来就没有一个独立自体性。因缘和合的东西,它就像水上泡儿一样,你看着是一个东西,但是你抓不到它,所以它自性就是空,是自性空的,是本来无我的。
从缘起无性洞彻空我的思想
这三法印,统一于空无我的思想,非常深彻,唯有佛的弟子,像舍利佛等才能完满的通达。因为舍利佛是智慧第一。
举经明中道缘起法
且拿佛 化迦旃延经来说,迦旃延经是佛弟子中 论议第一的,就是佛弟子中有十大第一弟子,智慧第一,神通第一,说法第一,这个迦旃延是论议第一,就是论法,是没有人能胜过他的。佛为他说中道法,就是化迦旃延经,这个在佛经中很有名,很多经都沿用它,因为他是利根的,佛为他说中道法。
中道法是世人依于二见,堕于有边与无边,世间人就是我们一般凡夫,肯定是会堕入两种见解,一个是落入有边,一个是落于无边。有边就是一个实有,看着东西生了,就以为是真实有的,看见一个东西消失了,就以为是真实的无。我们凡夫众生的常情都是这样子的。但是佛说中道的缘起法是不落入这两边的,不落入有,也不落入无。那为什么不落两边?下边再继续解释。
释缘起无性的含义
一般世人,见到法生起了,就起有见,见到一个事物生起来了,然后就对他有一个实有的一个看法,见到一个事物消失了.灭了,然后对他就产生一种真实的一个消失,以为什么都没有了。下边儿举一个例子,比如常人见到了一朵花,认为实有的花体,就是认为这个花是真实的一个存在,在常情之中,没有人认为这个花是不真实的。因为都会对这朵花有一种美感,有一种赞叹,有一种好的一种心情,不用说,真实的,就是我们凡夫看着一个幻化的花,也会生起真实感。比方说所谓的水中月,镜中花也觉得美,也会感觉到很真实。等到凋落了,什么都没有了,花开花落,然后,这个花就没有了,真实的没有了。开头是真实的有,花谢了,也是真实的无。所以我们凡夫就会落入这两边。
下面又举例,一个小孩子从出生,认为有这个有情的自体,就是这个小孩子自体真实的,小孩有他的身体,就把他的这个身体当做一个真实的东西,实有的有情的自体。等到死了,又认为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说世间常人总是如此的,实有实无的倒见,颠倒见。当然了这是从佛法这个角度来讲颠倒见,我们一般人不理解,明明他是一个真实的一个人存在,你怎么说他不真实?明明有个人死了,他也是真的没有了,你为什么也说他不真实?这就是我们众生的难以理解的地方,非常非常难理解的地方,虽然难理解,只要我们用心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慢慢的就能够理出它的一个必然理则。
佛法的缘起正见,
佛说的缘起法,就不一样了。所以缘起法,它就和这种实有感的实有和实无就不同了。佛之所以能够说缘起,就是为了破除,那我们这种实有实无的颠倒见,所以才说缘起,让我们建立缘起的正见。那么缘起法,佛说缘起法是哪里不同?和上面哪里不同?
这块可能更难一点儿,见到法的生起,知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是缘起的定义。此故彼必然的理则。见到缘起法就知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缘生和缘起这种必然理则和这种缘所生的事相,通俗讲此法就是这样的法,它的名就是名称.名言,一般法都有一个称呼,就是名。像就是它的特性.特点。就是每一法都有它的特点,因每一法的因,每一法的果,都可以说它是有的。我们学过凡是有的就是存在的。因此看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这个必然理则,这个必然理则?如果说从三重因缘来说?那就是果从因生,然后追究到事待理成,所以它都是有,都是一种存在。既然它存在了,因此就不起无见。你看它生起来了,就不生起,没有的这个见解,因为我们一般人,生起来了,就是一个真实有的见解。
如果说缘起的正见,它是不起无见,这个才是符合缘起真相的正见。所以这一块,其实完全和我们一般的理解是大大不同的。这个是见到生。下半段说见到法的灭去就知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由此而不起有见。你看一切法消失了,就像一个小孩儿生起来了,然后慢慢老去,死亡。看到一个事情,一个人死去了,但是,因此不起有见,不生起实有的知见,
不生起这种真实有的知见 。 这个很难理解,一个人明明死去了,为什么说它是真实的,不起真实的有见,而且还不落入实无见,因为你不起真实的有见,就是说它不是真实的有。那这个有是什么有?还是因缘有。前面我们都已经学到了,凡是依因缘而存在的,他说相依相待的存在,不是独立自己的存在,自己存在才是真实有的,然后,
它消失就是真实无,但是它不是独立有的,是此无故彼无,没有此就没有彼,这样,它消失了,此无故彼无,就不起实有见。所以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去体悟它,如果悟性好的,它就能够理解。所以这一块,一个是从理上去分析,一个是还要培养我们一种悟性,因为它和我们正常的理解是相反的。我们正常理解的生起来是真实的有,不是什么都没有。
所以不起不见。一切法灭去,我们仿佛就是为真实的无,但是从缘起来说,它不起实有见。和我们正常的思维就是不一样,能离有无二见,就是安于中道了。这个就是缘起的中道正见。缘起正见其实就是中道,中道正见。
不解缘起本空即落于有无见
不解缘起的本性空,容易认为佛法是诡辩的,确实是,如果说真的不了解佛法的话,真的认为佛法是诡辩,一会儿说有,
一会儿说空。说有说空,一会又不有不空,反正都是你说的。说来说去,大家还是一头雾水,不了解缘起法,真的是没办法去理解缘起正见的。所以说不仅缘起本空容易认为佛法是诡辩。因为常人会于生灭法起有无见。常人就是一般的人,这一法生灭,生了就会起有见,灭了就起无见,但是,到了佛弟子这里头,还是照样的生灭,但是就不生有无见了?
成佛之道因为正因为常人会于的心目中,总是认为真是不空的,一切法,真是不空的,所以,见生见灭,即落入有见无见。这是从凡夫这个眼光来看,这个心境来看。
下半年说学佛的了达一切法本是空无我的,他从本以来就是空无我的,他不是说有个我,你你给他坏掉,给它破除掉,有过我你是破除不了的。正是因为,无我,
我们才能够了解缘起,才能真正了解这种空无我。像前面我们学的这种佛说贤圣空相应,随顺缘起法,缘起法就是空相应的,所以它是本来是无我的。那么本来本性空。那一切现象的有生有灭,佛法也并不否认它,他有这个生有灭的,现象,确实有因果体用的,有现起有还灭的,佛法承认有因果业报,有体有用,有它的作用,有它的体性,
然后,它能现起来,还能消灭。但没有一一些是实在的,常住的,独存的。常住的,没有常住的,这是佛法的无常,没有独存的,这是佛法的无我。没有实在性的,就是他本性就是寂灭,就是空性的。所以说他生灭也仅是如幻生灭而已,为什么叫如幻?因为它没有真实的生,也没有真实的灭,所以说他的生命灭,都不真实,也叫幻生幻灭。所以说能够了解一切法如幻,
一切法如幻不实在,那就是诸法的实相,真相。如果能把握这一点,就不落入有无之中,然后,正确地处于缘起的中道了。
所以这个中道,非要通达缘起才能到这个中道,因为他不落入有无,不落入断常。所以说通达一切法的本性空,就会承认一切现象的生灭因果。
知道,它是没有实在的,常住的,独存的,知道它是幻生幻灭。所以这需要什么?头一句话,学佛的要通过闻思达到了这种一切法的本性空.无我的.从本一来,他就空无我的,这个很重要。然后,才能够成立一切现象的生灭生死因果,才能真正的掌握它不实在,没有常恒常住的,不能独存的。所以,正确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学佛的,首先要了达一切法本是空无我性,这个很重要。
依缘起无我贯彻三印
生灭是缘起本空的
无常与常的贯彻,即在这缘起的空无我中建立。
了解这个无我性缘起的本性空,就贯彻了我们生灭和不生灭。
生灭是缘起本空的
照上面说,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没有真实性的,所以生而不起有见。它生起来了不起实有的见,有还是有,但是不是那种真实的有,它是如幻的有。灭了也不起真实的无见,它是如幻的灭。所以说生灭都是缘起本空的,但缘起本空,它不妨碍一切法的生灭,一切法的依缘而存在。所以,有依空立这个意思。一切有都是依缘起的本空而成立起来。我们前面学的三重因缘果从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这个有,
无论是它生灭的现象和生灭的这种必然理则,它都是有,都是存在。但是它没有真实性,所以这个没有真实性,真的需要从缘起无常.无我.寂灭涅盘,去深深地思考它,理解它。
缘起本空是从他的生起存在而了知幻化空寂的
缘起法的归于灭,说它是空,这不是因缘离散才是灭,是空。当诸法生起时,存在时,由于了无自性可得,所以是如幻如化空的寂灭的。所以,这个空也好,灭也好,他不是说这个法消失了,那才叫灭,才叫空。就在这个法存在的当体,它就了无自性可得。所以它存在,它也是如幻的存在,不真实的存在。所以他生,也不生。十实无见。灭了也不生实有见。存在,也不生真实的实在感。其实,这个就是一切他本性空,不碍它的因缘和合,正是因为,它没有自性,才会因缘和合起来,有自性,
它是不需要因缘来生起,凡是生起的都是相依相待,辗转相依的。所以,它都有这种,因缘和合的,就是组织的,前后延续的就是流动的。所以它都不是自体能存在,自体能生的,靠因缘而有的。这样就知道,他本性是无自性可得的,本性就是空的,无自性可得,它就是本性空。
所以,在心经中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我们的五蕴身心的当体,是不宜与寂灭空的。因为它不是独立的存在,它是相依相待的存在,依他而存在的,依靠因缘而存在的。缘坏了,那你这个法就灭,我们五蕴身心就要死亡。所以,五蕴和空不是两回事儿。那意思不要把这个我们,无常生灭的,
身心和这个寂灭空性把它分开,不是无常之外有个寂灭涅槃,不是生生灭灭之外,有一个不生不灭,就在我们五蕴身心存在的当体,它就没有一个我独立的东西存在,也没有一个恒常的东西存在,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存在。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是空空一色。当然了,说起来,可能是,容易,真正地理解它。,深入了解了他,对本性空的,还要花一份我们胜解的功夫,要有深刻的理解。
下面,说从我的深入的本空,本寂灭,本性空不生不灭,记在这个缘起的生灭无常中看出来的。因为无我的深入的本空,本局面,就是他的本性空。本性空?就是啊本性就是不生不灭的,就像前面我们学到那种用水与波浪那个 譬喻的时候,那个波涛汹涌,是因为有风的这个因缘,使波浪波涛汹涌,但是不是波涛汹涌灭了,才是他的本性,清净本性就不动的,而是说就在浪花给吹起的汹涌涌起来的时候,他本来就是本静的,就是寂灭的,因为它是靠因缘而生起来的,它不是自己生起来的,就在他泛起浪花,溅起浪花的当体,它也是本性空寂的,本性静止的。所以这些其实都是在缘起生灭,就是在浪花,波涛汹涌之中看出来的。
就是在无常生灭中看出来的,他本性的不生不灭。
因为,依缘而现起来的,缘灭了,它也就是归于灭。所以一切法必归于灭,就是这样,所以生灭无常,是空无我的。空无我,就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既是生灭无常的,是不是这句话?虽然说他是连贯,从生灭无常到空无我,这就是说他统一了生灭无常和不生灭的无我,
所以说是生灭无常是空我的,但是空无我,他就是不生不灭的。这样,就把生灭无常和寂灭涅槃,统一起来了,也得说,三法印和一法印,统一起来。因为不生不灭的,就是生灭无常的。这个,可能我们也不能理解,寂灭涅槃是不生不灭的,他怎么又是生灭无常的?前面学到了解一切法的一个本性,空寂才能够了解,能够现起生灭现象的。这样,缘起法的本性,通过空无我就贯彻三法印。
一般学者的误会
一部分学者的误会,即认为涅槃是要灭除什么,如海中的波浪熄灭,才能说是平静一样。就是它要灭除,好像说在一切法的现象之中,发现它的无常无我不容易。它认为要灭除什么好像有一个真实的我给他灭去,有一个真实的常法给它灭去。其实,这就不了解因缘法的一个本性。因此,常和无常,生灭和不生灭,对立而不能统一。对缘起的流转与还灭也打成两截。
我们前面学的缘起,一个流转门,一个是还灭门,二大理则。它可以打开,分开了。这样,就等于说,还是有这个诸行无常有为法和寂灭无为法给它分开了,机械地分开了。这是一般学者的误解,误会。
误解的厘清
把误解给它解开。这是从缘起无我的深意去了解,那么法的生起是如幻的生起,它不是真实的生起。为什么?因为因缘和合而起的。还灭也是幻灭,生灭无常的,本来空寂。所以佛弟子的征得涅槃,不过是显出诸法实相,还它的本来如是。三法印哪里是隔别对立而不可贯通?这里,其实就解决了,这无常和涅槃?它的矛盾,它的对立,他的困恼,历来部派佛教是各种的遗说,众说纷纭,所以,印顺导师,就引用了大智度论的思想,把它给贯通起来,连贯起来。因为这个也不是说印顺导师的一个独到见解。因为导师是参考的大智度论的思想,把这些都给它完整地会通起来。但是,
这里头为什么说缘起是通于两边?这块儿为什么讲缘起能够通于两边,一个是生灭无常,一个是还灭寂静。 其实如果说从这种,法的现象,我们前面学到三重因缘中的事待理成,它是在三重因缘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必然的理则,一般称为它的一个理则性,这种理则性是哲学的。
所以佛法不称为它理性,称为法,所以哲学是可以通两边的,用哲学的理念,它可以通达一切。如果说从这种胜解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理解。如果说从大乘来说,它需要有一定的功德。你像我们大乘的,基本上都是在般若度里面讲这个东西,会通一切法,毕竟空。法无我,空无我,都是在般若里头。般若慧,它是修正的,以修正为主的,它就不是闻思的了。当然般若慧,
它也通于闻思,但是在大乘他通一切法,观的时候是通修正的阶段。这样就知道缘起能够会通两边。,他是站在哪个角度来讲。
下面大家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