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4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2024年5月3日 (五) 05:09的版本

佛法概论-79

(2024-4-22)

第19章第一节的第一个主题——空与慈悲,今天我们学第二个主题——从声闻到菩萨的过程。这一节主要是在讲菩萨的德行,菩萨众德行要具足三心,要具足深观与广行。但在深观广行之中,要具备几个要素,就是空与慈悲。

上一次我们已经学到了空义,从阿含一直以来,就是有一个空的深义。空的深义也是从三法印之涅槃印,直接来趣入空。所以也衍生出了佛陀的过去生都是多行空住,也等于说是无论是大乘,小乘,空都是共通的教义了。当然了,从大乘是直接从诸法的无自性,诸法的本性来趣入,声闻空义偏重于,从无常、无我、来趣入空义。

这个空是从深观或者禅观来趣入的。所以声闻佛法的四无量心是通于大乘的,菩萨的开展就是从无量三昧开展出来的。 上次是从空与慈悲,空也谈到阿含之空,一直到部派,到大乘,它也是空义的深化。那这一节谈从声闻到菩萨的发展过程。

二 从声闻到菩萨

(一)談論聲聞與菩薩在佛法中的差別

佛法,從一般戀世的自私的人生,引向出世的無我的人生。這有不可忽略的兩點,】【


佛法,從一般戀世的自私的人生,引向出世的無我的人生。這有不可忽略的兩點。

当然来说,家庭是私欲占有的一种生活,也是狭隘的人生观,我们这一生都是在我与我所中在努力拼搏。所以,他相对于出家来说要放舍我与我所,放舍自己对私有的占有欲。前面我们学到出家的德行,他要放舍对这些物质的占有。只有放舍对物质的占有,他对物欲能够淡薄,能少欲知足,才能够安贫乐道。然后才能进一步去放舍对自体的爱着,他也是逐步逐步来放舍,然后修远离。

即 從家庭而向無家,從自他和樂而向自心淨化。】

非家想,就是无家,没有私有的占有欲,然后才能真正的自他和乐。从自他和乐中,向自心的净化。

这里是这一主题的总说,下面就是这两个主题详细的介绍。


1、從家庭而向無家

(1)聲聞偏重于「己利」的個人自由


所以你看,出家有一个社会意义,还有一个自身的利益。它首先是从出家的社会意义。

【其中,出家的社會意義,即從私欲佔有的家庭或民族的社會關係中解放出來。這

一出家,從離開舊社會說,多少帶點個人自由主義的傾向;】


这个是出家对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说,旧社会还是以家庭为本人生的生活。离开旧社会,他就代表了个人得解脱,得到什么解脱?得到私欲的占有,家庭的束缚,社會關係中。出家,從離開舊社會說,多少帶點個人自由主義的傾向。

【如從參預一新的社團,】


这个就是真正的出家的社会意义。前面是从个人的人生的意义来说,他得到了自由。但从社会来说,他參預一新的社團——僧团,是一个新的生活,是六和敬的,平等的和乐的生活。

【这是超越家族,】这个家族,当然都是以个体的亲属关系为生活的主要的传承。他无论是现在的家族、亲族,还有这种继承的,这都属于一种家族的系统。

【超国界的大同主义。18】

超越国界,就是国家民族的社会关系。因为佛教是不仅仅针对人道,是对一切有情,六道,畜生道,鬼道,地狱道和天道,针对更广阔的空间,来怜悯这些受轮回之苦的众生。当然,在我们现代这个社会,肯定还是需要有这种家国民族的意识,因为时空不一样。如果说从救苦救难来说,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菩萨选择了人生向上的目标,一切有情都是佛法的救度的对象。这个是从可救度的这方面来说了。

【18】印順導師《佛法概論》第九章,(p.134): 四階層的層層興起,即四階層的層層否定,即將渡入正覺的大同時代。佛教徒所渴仰的彌勒 降生,即大同、和平、繁榮的時代到來。


声闻的出家众,虽有和乐——自由、民主、平等的僧团,但限于时机,乞食独身的生活,在厌世苦行的印度思潮中,偏重于己利的个人自由。

声闻佛法当然都是以个体解脱为目标的了。这里就先谈到声闻和菩萨的区别。它的区别就是 声闻是注重个人的自由,菩萨要超越加入新社团,是超越家族,国界民族的大同主义。


这个是开仁法师列了一个表。


(2)菩薩傾向于「利他」的社會和樂

那么菩萨就不一样了,他倾向于利他的社会和乐善生。


【出家的社會意義,是私欲佔有制的否定,】

因为出了家,就是对于家庭个体的物质以及对财富的占有欲,他就给予遣除和否定,因为这些是自私的、不净的、狭隘的。

【而無我公有的新社會,当时还不能为一般所了解,只能行于出家的僧团中,或戒律是禁止白衣旁听的。】

这个无我的公有的新社会,从普遍意义上来说,还不能被社会大众所了解,他只能行于出家的僧团中,因为僧团的这些戒律规章制度,还禁止在家来旁听的,来参与的。其实我们在前面学到在家的德行的时候,在家有特殊的信行,在家人除非你已经修到圣位,能够见到法的真相,能够断除我、我所见的时候,他真的能够把私有的一切的财富舍出来与大家分享,成为无我的公有。但是这只是少部分证果的在家声闻才能够做到这一点。但作为在那个时代在家的一般人,就没办法了解这个事情,就像我们现在在家生活也一样,也都是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而去努力。现代人的幸福观还是建立在家庭生活这个基础之上,因为这就是大众所认知的,社会的一种普遍价值。国家建立种种的制度,发展经济,制定法律,也都是为了保障个体生活的安全和平。

但彻见佛法深义的学者,不能不倾向于利他的社会和乐。】

徹见佛法深义的学者,这就是大乘佛法起源的时候,就能够看到佛法的深义,佛陀的本怀,佛陀的根本的精神。修学佛道,佛的本怀,就是:

【菩薩入世利生的展開,即是完成這出家的真義,】


出家的真义,导师在佛教史或者是在佛在人间里讲到,出家才真正的接近了人间。佛陀出家的真义,是舍下私欲的占有,做到无我公有的新的社会。

做到【做到在家與出家的統一。20】

为什么是在家与出家的统一?以下就在介绍在家与出家的统一是怎么回事。原则上,在家是入世和合利生的,和乐善生的,出家就是净化身心的,这个就是在家与出家的统一。就是在家以和乐善生为主,出家以自心的净化为主,它只是侧重说。 从菩萨利世来说,菩萨才能给他完整地达到统一,这就是出家的真义。就是说声闻出家只是为了个人的自由,但是菩萨就能够达到出家和在家的完整的统一。

【這是入 世,不是戀世,】

我们凡夫是恋世,我们没办法达到出世,但菩萨不但不恋世,它还能够入世。他能够达到净化身心,他就不再恋世,然后才能够入世来达到世间的和乐善生。

所以他【是否定私有的舊社會,而走向公共的和樂的新社會。】

当然这里导师只是作一个简要的解说,在佛教思想史里讲的就比较详细一些。

【20】

印順導師《華雨集》第五冊,(p.167-p.169):

問:《佛法概論》(243 頁):「菩薩入世利生的展開,即是完成這出家的真義,做到在家與出 家的統一」。

答:佛所講的「出家」的基本意義是沒有家庭,這是一般人所了解的,但有一個觀念一般人 可能不了解,就是沒有私有經濟,只有三衣一缽,多一件就叫做「長衣」,長衣就要公開, 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只有公共的(僧團的)而沒有私人的財產。現在已經走樣了, 有的人還在錢上面打滾。尋求世間好的現象也就是佛法最高的理想,中國人叫做「大同 世界」。能不能實現是另一回事,但是在理想還沒有實現之前,對於一切困難、苦痛就要 努力去尋求改善。就現實來講,有了身體,不論醫藥怎麼發達,能夠解決老病死的問題 總是有限;佛法所講求的是身苦而心不苦,解脫者和常人一樣免不了;出世的理想,一 方面要得到究竟解脫,另一方面就是要使現實的活動慢慢簡化,達到佛法中淨土的理念。 淨土的理念那就是與出家的意義差不多;沒有男女家庭的組織也就沒有經濟的私有制 度,由這些引生的一切苦惱也就跟著解決了。當然真正的苦,還是自己的煩惱;有了「人」, 一切問題都來了,沒有「人」的話,什麼問題也就沒有了。世間是緣起的,緣起是相對 性的,好的方法過了時又不好了。普通說「失敗為成功之母」,我卻說「成功為失敗之母」。 為什麼會失敗呢?因為成功的條件本身就含有將來失敗的因緣在裏頭。世間是永不徹底 的,一般人說佛法是悲觀,其實佛法是徹底的瞭解世間。當然能夠相對地改善還是好的。


2、自他和樂與自心淨化

【 (1)凡夫的自他和樂,基於私欲所成 同樣的,一般人的自他和樂、道德或政法,基於私欲的佔有制,這僅能維持不大 完善的和樂。】


前面我们也学到了,因为我们的自他和乐,只能用世间的道德意识,或者用政策法规来约束我们不至于超越底线,这样才能够维持我们私有的,家庭的,家族的,民族的生活。经济利益私有化,也是凡夫众生所必不可缺少的物质的资具,虽然说世间也提倡道德,但是它是不完善的道德,他还是建立在私有制上的。我们前面也谈到了在家人的德行,又谈到声闻。


(2)聲聞者根絕私欲,由自他和樂而向自心淨化

【 聲聞者發現自我私欲的罪惡根源,於是從自他和樂而向自心淨化的德行。】


因为声闻发现人对私有的占有欲,私欲就是罪恶的根源。这个罪恶的根源是什么,就是三不善根,贪嗔痴。因为有了三不善根,即便你的德行能够感到天报,但是他还是离不开罪恶的根源,因为他还是在我我所之中,还是围绕私欲在生活。声闻为什么要厌离?就是厌离自私自利,厌离贪欲,自我的狭隘,抛开这些而能达自他和乐。世间凡夫也有自他和乐,因为凡夫有法制、德行的约束,但是它到底是不完善的,所以,他才能够舍家离亲辞亲,然后出家行道,但这种出家,是倾向于个体的自由主义、自由化,他出家的也只是为了个体的解脱。

所以,这里就谈到在家的,他也是有自他和乐的,但是是基于私欲所成的;那么声闻,他看透了这种私欲的根源,罪恶的根源,所以他又从在家的凡夫的自他和乐而出家,进一步的净化身心。

(3)菩薩統一了自心淨化與自他和樂

【然而淨化自心,不但是為了自心淨化,因為這才能從離欲無執的合理行為中,促 進完成更合理的和樂善生。】


这就是菩萨,菩萨也要净化自身,要离开私欲,离开我执我见,所以他不但是為了自心淨化,因為這才能從離欲無執的合理行為中,促 進完成更合理的和樂善生。离欲无执,前面我们学到有种种的无量三昧,慈悲喜舍,就能够达到无缘慈。所以,他对这种世间肯定是离欲无执的,还有合理的行为。合理的行为,那就是八正道了,戒行符合中道行,符合善行。离开世间杂染的欲,然后不执取世间一切杂染法,还要有种合理的善行,这种行为肯定都是向善的。等于说合理的行为,它也需要一种就是正行。

菩萨的正行就是六度。也不是说离欲无执,不是什么也不做了。什么也不做了,那就是声闻乘的,声闻乘是消极的不害他,不作恶。但是菩萨不但消极的不害他,不作恶,他要更积极的去利他和乐善生。所以,这种合理的行为,就是菩萨积极入世利他的一种行为了,从而促进完成更合理的和乐善生。他不但说净化自己,还要净化众生,进一步净化国土了。

【這樣,菩薩又從自心淨化而回復到自他和樂。】


这样的菩萨要从自心净化而回复到自他和乐, 声闻只有自身净化,他入到世间做自他和乐的工作。

【從自他和樂中淨化自心,從自心淨化去增進自他和樂,實現國土莊嚴,】


菩萨和声闻一样,他首先也要离开杂染的不完善的自他和乐,然后自己去提升净化自己的身心、道德的品质,然后回过头来,又回到社会上来。就像我们现在说,你学业完成要回到社会去,为社会、为国家去做出一份的奉献和回报,把你学到的一切的本领回馈社会,利济社会。所以说从自他和乐中来净化自己,这就是说菩萨要在利他之中来完善自己。因为菩萨无论是智慧的累积,和善法功德的累积,都需要从大众之中去长养、去增上的。绝对不是就躲在深山里头,独自一个人清静。当然菩萨肯定需要达到一定的离欲、无执的合理行为。他这样再加入到回馈社会的时候,就不容易被社会不良风气给影响,被众生给渡走。要不然自己没有净化,不但没度了众生,而被众生给度了,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菩萨一定要自己站稳脚跟,他才能够回到社会,然后又去利济社会,利济大众。就像有一些人有了学术了、文凭,有一定的能力、知识,他回到社会,不但说没有回馈社会的一种发心,反而想从社会获得更多的利益,以自己的能力来赚取个人的财富。虽然说他的技术也能为社会作一些贡献,但是他以此换取更多的个人的资产,个人的资本甚至是无限的扩张,不但说给社会大众没有带来更多的利益,反而带来更多的危害。现在来说,也有这样的人。但是菩萨要具备慈悲心,是无我的一种公有制,才能够舍下一切私欲的占有,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了。

所以说他从自他和乐中净化自身,又从净化身心之中,去增进自他和乐。因为菩萨,从累积福报之后,获得智慧资粮,有了智慧资粮,他更有能力去严土熟生了,从空出假。从根本智就是生出方便智,来实现国土庄严。

【這即是淨化自心與和樂人群的統一。】

只有菩萨,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在家人身心不能清净,虽然有和乐善生,但是不完善。出家众只是为了自心的净化,没办法达到和乐善生。所以只有菩萨才能把这两者统一起来。

【所以菩薩行的特點,是透出一般人生而回復於新的人生。】

菩萨本身也是凡夫开始修行的,但是他能够超越我们凡夫。超越凡夫,又回到世俗之间,然后重新开始又一种新的生活,新的生命。以上讲到了声闻和菩萨的区别。



(二)菩萨行的开展

【菩萨行的开展,它还是有两方面的

还是谈到两方面,前面谈到两方面,一个是在家的和乐善生,一个是出家的自心净化。那这里是谈到菩萨行的开展,所以菩萨行的开展,从声闻到菩萨,就是出家的个人主义和社会的意义,它从这两方面来谈的。菩萨行,它从两方面,一个是也是从出家中发展起来的,第二,也是从在家发展起来的。

1、由出家眾發展起來

一、【從聲聞出家者中間發展起來。

起初,菩萨是「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21。自己還是乞食、淡泊、趣寂,但教人學菩薩,如《大品經》的轉教。22】

这时候的菩萨,自己还是乞食的生活,物欲淡薄的生活,趣寂的生活。趣寂是一种远离的,像声闻一样,不去入世的。但是他教人学菩萨,如大品经说的转教。

这个转教,下边注解:那个时候,佛教导声闻乘,去讲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密就是般若经,般若经是大乘的。然后佛教这些声闻去给人讲菩萨的经典,就是般若经。但是,因为从佛教史上来说,从声闻能够发展成菩萨的时候,菩萨最早佛陀在世的时候,那就是菩萨的解脱同归。声闻向菩萨发展的时候,那是菩萨倾向和声闻分流的时代。就是声闻向菩萨发展那个时候,那就是内秘菩萨行开始,去为人讲般若经的时代了。

(2)【後來自覺應回小向大,一律學菩薩 到後來,自認聲聞行的不徹底,一律學菩薩,這如《法華經》的回小向大。23】

这个就是《法华经》那个时代的。后来,自认声闻行的不彻底,一律学菩萨,正如《法华经》的回小向大,这个时代就是菩萨为本,大小兼畅了,就是以菩萨为主了,那时候不是以声闻解脱为主了。但这个时代是大小兼畅的,所以这时候就是一律学菩萨,然后回小向大。那时候也不完全的否定声闻,因为《法华经》时代,它就解决大小对立的时代,所以它要大小兼畅,然后导向一佛乘。

【21】《妙法蓮華經》卷 4〈8 五百弟子受記品〉(大正 9,28a7-20):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比丘諦聽!佛子所行道,善學方便故,不可得思 議。知眾樂小法,而畏於大智,是故諸菩薩,作聲聞緣覺,以無數方便,化諸眾生類。自 說是聲聞,去佛道甚遠,度脫無量眾,皆悉得成就,雖小欲懈怠,漸當令作佛。內祕菩薩 行,外現是聲聞,少欲厭生死,實自淨佛土。示眾有三毒,又現邪見相,我弟子如是,方 便度眾生。

【22】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7〈27 問住品〉(大正 8,273b25-c5):

須菩提語釋提桓因言:「憍尸迦!我今當承順佛意、承佛神力,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般若波 羅蜜。如菩薩摩訶薩所應住般若波羅蜜中,諸天子!今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應 當發心。諸天子若入聲聞正位,是人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與生死作 障隔故。是人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我亦隨喜。所以者何?上人應更求上法, 我終不斷其功德。

【23】

(1)《妙法蓮華經》卷 1〈2 方便品〉(大正 9,7a29-c9):

佛告舍利弗:「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事,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舍 利弗!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 法亦如是。......「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舍利弗!汝等當一心 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2)二乘人能不能回小向大?從初期大乘經論有不同的說法,如:

(A)二乘人不能回小向大:《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2〈遍學品 74〉(大正 8,381b15-17)。

(B)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50-651)認為《小品般若經》一方面說聲

聞聖者不可能發大心,一方面又暗示了迴心的可能。《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1〈2 釋

提桓因品〉(大正 8,540a17-21)。

(C)另外,《大智度論》卷 93〈83 畢定品〉(大正 25,713c26-714a25)亦有會通此類異說。


(3)結:現出家相的菩薩為漸入大乘,是菩薩道的旁流 現出家相的菩薩,多少還保留聲聞氣概。這稱為漸入大乘菩薩,在菩薩道的開展


小结

现出家相的菩萨为渐入大乘,是菩萨道的旁流

出家相的菩萨,有声闻,缘觉与菩萨。所以正化与声闻,在声闻的时候,菩萨属于旁化、旁流。但是在大乘菩萨为主的时候,

现出家相的菩萨,多少还保留声闻的气概,这称为渐入大乘的菩萨。在菩萨道的开展中,不过是旁流。

就是在以菩萨为主流的时候,声闻反而变成了旁流。但是在以声闻为主,解脱同归时代的时候,菩萨反而是旁流。所以时代的转变,佛法的主流也转变了。这是讲菩萨行从出家众发展起来,第二,是从在家信众发展起来的。


2、由在家信眾發展起來

二、從聲聞在家信眾中間發展起來。

在家的也叫声闻。


(1)在家菩薩的行法為大乘的重要內容,為頓入大乘,是菩薩道的主流

在家眾修行五法 而外,多修六念 與四無量(無量三昧能入真,也是質多長者說

的),這都是大乘法的重要內容。】

这在前面在家众的德行已经学到了。

菩萨要具足五法——「信、戒、施、闻、慧」。这五法而外,还要修六念法门,这个都是为了对治心性怯弱的人,或者是见不到佛的,或者是不敢走夜路的,用修六念法门来增长正信,这都是大乘法的重要内容。

【如維摩詰、善財、常啼、賢護等十六大士, 都從在家眾的立場,努力於大乘思想的教化。這稱為頓入大乘的菩薩,是菩薩道的主流。】

遁入大乘的菩萨,什么是遁入的,这下边儿还有介绍,

(2)在家的菩萨僧,从悲智相应中达成情智的统一

新的社會──淨土中,有菩薩僧,大多是沒有出家聲聞僧的;】

菩萨僧就是在家的菩萨,也称为僧,他是没有出家声闻僧的,因为你看在大乘的净土中,它就没有阿罗汉的圣者,就是声闻的圣者,他都是菩萨的圣者,所以成为菩萨僧。

天王佛成佛,也是不现出家相的,27印度出家的釋迦佛,僅是適應低級世界──其實是印度特殊的宗 教環境的方便。】

【27】下边注解(1)《自在王菩萨经》里面,天王佛及诸菩萨不着钵及袈裟,皆着自生净妙天衣,也无结惑。天王佛是天上的菩萨和佛,天上成的,所以,他是自生的净妙天衣。

(2)隋‧吉藏撰《法華義疏》卷 9 :一、出家成佛,如釋迦。二、在家成佛,如《智度論》云天王佛是,故不須鉢及袈裟;則調達成佛號天王佛是也。三者、俱非,謂淨土佛。

导师介绍的比较详细一点,在那个附录一里边。

所以说【佛的真身是现在家相的,如维摩诘经 示有妻子,常乐梵行。常啼东方求法,也与女人同车。这是从悲智相应中,做到了情欲与离欲 —— 情智的统一。

这个导师在永光集里有讲到。摩醯首罗天就是印度教的大自在天,与佛教的色究竟天相当。我们学到色究竟天,就是色界的最高天。华严经的十地品中说, 多做摩醯首罗天,到《楞伽经》里以后,就是说色戒究竟天离欲得菩提了,就是到楞伽经的时候,佛就到天上成佛了。这也是大乘佛法,由人而天,由人发展到天,天也是在家相的演化历程。天上成佛的是真身,释迦佛是化身,成为大乘佛教的共性。所以中国佛教都是讲天上成佛的,就是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就是从这儿来的。当然这在佛教史里头讲得很详细很细致,要是没点耐心,真的还看不下去。

下边附录就讲到顿入的菩萨和渐入的菩萨,就是旁流和主流的思想。

由于大乘经不同的两大类型,所以我提出了旁流与主流的看法。这个导师在永光集里,是回答温金科教授的一个文章。教授提出了质疑,说导师说大乘的起源,有的地方说是以在家为主,有的地方就是说以出家为主,他就提出了问题,导师就针对这两问题回答他,一个旁流一个主流。

所以导师提出旁流与主流的看法,旁流就是在大乘经中,声闻的出家众,处于旁听的地位,也有诸佛说大乘法的。就是大品经里头,佛让声闻为他们说摩可般若波罗密经,那就是让他诸佛说法的,受到菩萨们的讥责,最后,声闻众回入大乘菩萨道。那这个回入菩萨道就是旁流。

这是从声闻回小向大的就是旁流,那声闻众在大乘法中,就是旁流了。

我们在大乘不共法章也学到了,菩萨道有直入的,回入的,直入的才是大乘的主流。

有的大乘经没有声闻出家众参与,为什么称为旁流与主流?因为大乘是以修菩萨行,成佛道的崇高理想为目的,所以,在大乘法的开展中直入大乘的,取得了主流的地位。换言之,大乘初兴是离不开声闻乘的,所以大乘初兴也离不开出家声闻众的。所以大乘思想弘传对传统佛教的声闻乘,做出融摄或批评的不同适应。

因为在传统佛教,就是八大宗派里头,或者中国判教里头,对声闻乘,他有的是做出融摄,或者做出批判。有这种不同的适应,等到大乘的法门大起,那就直说佛果与菩萨行了,这是后期佛教了。因为在前期,都是以声闻为主的,是解脱同证了,然后到菩萨的时候,就是大小兼畅,等菩萨再往后的时候,就是以佛果为主要的。

就是一到倾向于以佛为主的时候,那就是天佛一如的时代了,所以那时候,就是大乘的法门大起,那就直说佛果与菩萨行了,直接从佛的果地上去修行,去趣入了,他有的融摄了菩萨行。维摩诘,善财,常啼在家相的文殊,表征了人间菩萨也是天的形象。导师在佛教史里头,或者在大乘佛教起源与开展里头,讲了很多这样的。就是佛为什么后来变成在天成佛,这些文殊、普贤,为什么以大梵天和帝释天相合。还有舍利佛目犍连,为什么又是文殊和普贤的德行的化现?导师都是引经据典,这里只是简要的说从声闻到菩萨是一个简要的过程。所以这个表,你看也是,渐入是回入大乘菩萨旁流,顿入是直入的,大乘的菩萨是主流。

特色: 那就是情欲与离欲的统一,自利与利他的统一。


3、小結:無論出家或在家的菩薩,應著重於「從利他中完成自利」的真精神

聲聞的出家者,少事少業,度著乞食為法的生活。佛法為淨化人類的崇高教化,度 此淡泊精苦的生活,不是負社會的債,是能報施主恩的。換言之,真能修菩薩行, 專心為法,過那獨身生活、教化生活,當然是可以的。】


其实,这种行菩萨的过程,就是行菩萨的过程,在充实自身的时候,也是要去过着淡泊,独身的生活的。所以,淡泊艰苦的生活,不是负社会的债,是能报施主恩的。为什么不是负社会债?因为在传统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因为这样子他有负债的一种心理,然后他就精勤用功,争取今生赶紧了脱生死,因为今生不了脱生死,如丧考妣。所以,这种艰苦的生活,不是负信众的债,而是能报施主的恩。这样他才能够修菩萨行,专心为法。

这个是出家的、在家的区别,出家,如果有利世的心,过着清净的,清苦的生活,也是可以的。


然而,菩薩行的真精神是「利他」的,要從自他和樂的悲行中去淨化自心的,這不 能專於說教一途,應參與社會一切正常生活,廣作利益有情的事業。

这是说,菩萨也不能说单单只是在讲经说法,还要做一些利益有情的事业,要参与到社会的一切的事业之中。当然这是菩萨他充实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一定资粮,不一定说自己非得解脱,最起码说你这种正知见有一定的建立。然后,在大众之中,不容易被世俗所影响,能够站稳自己的脚跟。然后在社会之中去历练,这样才能够增上。在利他之中能够学到更多的本领。下边就介绍:

如維摩詰長者的作為, 如善財所見善知識的不同事業:國王、法官、大臣、航海者、語言學者、教育家、 數學家、工程師、商人、醫師、藝術家、宗教師等,這些都是出發於大願、大智、大悲,】

因为善财这个名称,就是要累积更多的善法功德,法财。所以,他要累积更多的善法,他去参访各种的善知识了。他的善知识有国王,法官,大臣,航海航海者,语言学者,教育家,数学家,工程师,商人,医师,艺术家,宗教师等。菩萨学的法门,那等于说世间各个行业,你都要去遍学了,当然他不是一生能学完的。

善财童子,具足了一切的佛法的胜义的智慧。他在学世俗的智可能就容易通达。像我们没有佛法的空义的智慧,肯定能学起来,学这一科都不容易,你这个语言学者,语言学一辈子可能都不一定能学得通。真的是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从国王到当官的职业,法官的职业,还有这个辅佐的职业,现在来说各个行业了都要学,这都是出发于大愿大智大悲了,这个就是菩萨的三心。菩萨的三心也和三善根是相对应,和三三昧也都是对应的。

这样,【依自己所作的事業,引發一般人來學菩薩行。 】


那这样,它是一种同事的能力,因为菩萨到一定程度,他要学六度,然后用四摄法的时候,他才能够进更多人来学菩萨行。

所以,【為他、利他的一切,是善的德行,也必然增進自己、利益自己的。利他、自利,在 菩薩行中得到統一。】

所以,菩萨在学种种的本领的时候,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发心越大,可能要去经历的越多,或者是学的越多,这样,才能够逐渐地圆满自己,丰富自己。也在说在利他之中,来完成自己,这样才能自利利他,得到了最高的统一。这个就是声闻与菩萨,一个是区别,一个是完全的统一,自利利他这个德行。

这一节大致就是这些内容,这是简要的思想,但是我们简要的能够掌握纲领也就不容易了。在那个附录里头谈得更详细,大家只能自己去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