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4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坤 (Kun)讨论 | 贡献2024年5月29日 (三) 04:24的版本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1

2024.5.27

大乘不共法,首先是在进入大乘偈颂之前,先做一个前边的总结;

 一、说大乘法之动机

 【大乘不共法,是在人、天、声闻、缘觉乘的共德上,进明佛菩萨的因行果德。】

第一是进趣大乘,大乘不共法,它是在人、天、和声闻、缘觉的共德之上,进明佛菩萨的因行果德。这个共德其实就是人天的功德,人天的功德在大乘里,其实也是善法功德,和这个戒定慧三福行,大乘也有这个布施、持戒、和定的功德,声闻、缘觉就是戒定慧的功德,这都是大乘菩萨都要具足的这些功德。下边就总结;

1、【人乘与天乘,终究是有漏的,不能出离生死的。】

因为人天福报还是在生死之中,所以不能解脱。

【声闻乘与缘觉乘,虽是无漏解脱,而偏于独善其身的。】

这个不难理解,所以这个人天功德,和声闻、缘觉他们都是善的,善当然有人天的善法,像出世的声闻、缘觉它属于无漏的善。

这都是善的,但不是圆满的。】

这样它都不是圆满的,对大乘来说,当然他们都不圆满,这个是总结前边的五乘共法和三乘共法章。

下边就是大乘的一个总纲;大乘的一个总说,引自《法华经》;

2、【依《法华经》说:如来出世的唯一大事因缘,就是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就是使众生悟入佛的大菩提。】

如来出世的唯一大事因缘就是什么呢?佛陀出世,其实就是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其实这个就是佛出世的一个大因缘;开、示,『开』其实就是开显,开显就是属于为我们众生开示,我们众生听闻;多闻熏习,就是闻法方面的。『示』就是展示,演示;『示』一条道路,给我们示现一条道路,『悟』那就是去按照佛的开示去体悟,去理解,这个体悟包括了我们这个理解和行为,『入』就是证悟,最后能够证入佛的知见,也就是佛所证悟的实相,这样也就是使众生悟入佛的大菩提。

【【2】所以,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成如来果的大乘法门,才是佛法的真实意义,如来教化的真正目的。】

这个就是佛陀出世的一个大事因缘,所以你看大乘他一个是发菩提心,一个是修菩萨的因行,最后达成佛果的这个大乘法门,也是佛开示佛法的一个真实意义,也是如来教化的一个真实目的,因为这个也等于说原先我们在佛法概论里谈到过;佛陀他自己成佛,他为什么教导大众去解脱?而不去以自己的这种实修实践去教导大众去成佛呢?当然了,他受时代的局限,所以就方便去为他们解说,解脱的方便道,就是顺应那个时代,所以佛陀其实,他这种本怀;还是以修大乘道,成就佛果为教化真正目的的。

下面就是对这个『大』和『不共』;大乘的『大』去解释它:

  二、解题

1、「大乘」

  【成佛的法门,为什么称为「大乘」呢?】

(1) 就「相对」义而言

  【既称为大乘,从立名来说,不外乎『待小名大』。】

这个相待的大,相待就是对小,相待小,而说他大。

【这就是说:与小乘比对起来,不同于小乘,所以名为大乘。】

不同小乘,那就属于它比较殊胜吧,小乘是没有的,所以就是相待小而说大。

【这或者是超胜了小乘的,或者是广大含容了小乘的。无论是『殊胜大』、『含容大』,总之是对小立名的。】

或者是超越了小乘的,或者是广大涵容了小乘的,无论是『殊胜大』、『含容大』,总之是对小立名的。这都是相待的大。下面说绝待的大:

(2) 就「绝待」义而言

 【然大乘法的超胜,是超胜到无所对待的;】

因为待小而名为大的时候,它是相对小而说大,从相对来说它是大,但绝对的时候,它是超越的意思,超越无所对待的、绝对的,所以绝待大。

【大乘法的含容,是含容到无所不摄的。所以约大乘的意义说,实在是不可以大小的比对来表示的,是绝待的,不过强名为大而已。【3】】

大乘法的含容,是含容到无所不摄的,包罗万象的,所以约大乘的意义来说,实在是不可以大小的比对来表示的,是绝待的,不过强名为大而已。所以这个绝待它是超越这个角度来说的。

2、「不共」

  【说到「不共」,也就有此二义:】

不共就是不同。

(1)是人、天、声闻、缘觉乘中所没有的。】

这个其实也包含了那个绝待的意思,他们没有,就是不共的。

(2)在佛菩萨的心行中,统摄一切功德,无不成为大乘的特法。】

因为大就是我们前边儿原先学到;依上能摄下,依下能起上,最上边它统摄下边的一切功德,都称为大乘特别的法。

【如《般若经》的〈摩诃衍品〉,总一切功德而名为大乘。这好像鸟类的高飞,『高入须弥,咸同金色』一样。【4】】

就像《般若经》的〈摩诃衍品〉,总一切功德而名为大乘。它统摄世出世间一切的功德法,这好像鸟类的高飞,『高入须弥,咸同金色』一样。这个譬喻其实就是形容佛,他所体悟的这个一切法的真相,和一切世出世间的功德,只有佛才能够统摄起来,所以这个也属于不共的,也属于佛法独有的。其实它也涵盖了绝待和这个相待性的,因为它融摄无所不容的一个程度。

小结:

【这是如来出世说法的本怀,所以在五乘及三乘共法以后,要叙说这成佛的不共法门。】

其实这个涵容大和殊胜大;在《摄大乘论》里边也有一个解释;大这里边它一个是从摩诃,因为梵文摩诃就是大的意思,这个大含有大、多、胜三个意思。那么实际它只是一个大的意思!不过一个是从多来显它的大,一个是从殊胜显示大而已。其实多就是含溶性的,包含性的,含溶的量多,无所不含,賸就是殊胜,超越,所以这大字。只要从量多质胜所显的含容大与殊胜大去说明。

一、含容大: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曾作这样解释:大乘可以含容小乘,能容它,所以是大。譬如小乘所走的路,只有三百由旬,就是解脱道,声闻道。

大乘的行程则有五百由旬,所以小乘三百由旬的终点,不过是大乘五百由旬行程里的一个中站而已:因为大乘一定要经过三百里的一个三百里的路程,通过三百里的路程一个中间的休息站歇息,然后继续前行。

除此,大乘还有它更远的目的。这样,大需不一定离开小果,而是能含容小乘,

大乘不是离开小乘另外有一个大乘,因为我们在天台宗判教的时候,有一个藏、通、别教,别圆教都是别于小乘,小乘是没有的,这样好像离开小乘另外有一个大乘一样,这里其实不是这样,是涵容,大乘离不开小乘,所以内容要比小乘内容上更广。

内容比小乘更广博的佛法。因此,《般若经》说:「菩萨遍学一切法门」,「二乘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法忍,二乘所证的,都是菩萨的无生法忍。

二、殊胜大:无着菩萨等一系,唯识,大都偏重这一点:为什么呢?大乘的思想,小乘中没有,这部分独有的思想,要比小乘来得殊胜,这个是别教,别于小乘,小乘中没有。这多在大乘不共小乘的意义上发挥,

这个不共其实就是小乘中没有的这些功德,比如发心,和这些六度法,小乘是没有的,还有佛的种种功德,小乘也没有,在不共的意义上去发挥,所以大乘好像是小乘以外的另一种殊胜的佛法,殊胜是什么?就是摩词:摩词就是大的意思,殊胜义是大义,所以大乘亦名胜乘,小乘亦可名劣乘。这样,大小乘的差别,不单是量的广,而且是质的胜劣。

因为这个在这个经论中,有很多这样的譬喻,圣乘,劣乘,所以这个涵容大和这个殊胜大,殊胜大特别唯识,无著这一系,就是唯识这一系,比较侧重这个思想,殊胜有别于二乘,就别有法源一样,和声闻乘是不一样的。那么这个涵容大还说的比较切实一些。因为就像300公里和500公里一样, 500公里包含了300公里,但是这个小乘中没有的,大乘殊胜这一边;其实还是在不共这个意义上来发挥而已。这样一个是解释大乘的这个大,一个是相待大,一个是绝待大,一个是大乘的总相,就是法华经。法华经这一这一段,其实整个大乘佛法都是在围绕法华经这句话来来讲的。

下边就进入偈颂;首先是科判的根基,动机异,还有目标;一个是动机异,一个是性习异,一个是依法异;就是所依的法不同,一个是习性不同,我们先讲这个动机,动机也是说他初发心,他的发心,这也等于说先从根性,人的这种根性来讲的,这一块就像三乘共法章;刚开始的时候分人和法,人就分这种或信行,或法行,或独住,或人间住,或乐行的,或苦行的。从这几方面来分的人的根性差别,其实大乘也是先从人的根基来讲的,都有哪些根性,哪些因缘,哪些动机。首先是讲回入,因为动机它有回入和直入这两个动机,首先讲的是回入,回入他就是迂回的来入大乘,转个弯儿:

丙一、根机不同

 丁一、动机异

  戊一、回入

耻有所不知,耻有所不能,

 耻有所不净,回入于大乘。】

这里边一个是不知,一个是不能,一个是不净,耻就是这种惭耻、惭愧,自己还有所不知,惭愧自己还有所不能,就是做不到的,惭愧自己还不那么的清静,这样他才回小向大,去入大乘道。因为什么?因为大乘法,开始就先讲到这种回小向大,前面我们学的都是声闻乘,声闻乘它都是以解脱为动机,为目标的,所以我们解脱道学完了,然后进一步学大乘,它要大小乘一个连接处的时候,必须要有这个回小向大,这个就是《法华经》的一个修行的一个序列性,要不然大小乘就容易给它分开,就给它对立起来,因为在传统佛教里面,就把大小乘给它对立起来,对立起来就是说两个不相关,其实佛法,它是很系统性的,不是不相关的,就像刚才我们所学的一样,他一个是殊胜大,一个涵容大。所以这里先讲到这种回小向大,就是解脱道的根性的人,他也要回小向大的。

【修习大乘佛法,不消说,是以发菩提心为主的。但众生的根性不一,】

这就牵扯到众生的根性,根性不一样。

【所以引发菩提心的因缘也不同;依此而表现的菩萨风格,起初也多少有差别的。为了避免专以自己的偏好来衡量一切,自赞毁他,无意中损害佛法,所以对此不能不先有相当的认识。【1】

因根性不一,引发的菩提心的因缘不同。其实在下一个偈颂才讲到这个根性,发心的根性,依此表现出菩萨的风格,因为根性不一样,引发菩萨发菩提心的因缘也不同,其实这个在下边儿都能谈到;有的人看到佛的相好庄严发菩提心,有的看到佛陀的神通大力而发菩提心的,所以就是引发菩提心的因缘不同,然后就有表现出菩萨的风格也不一样,开始多多少少都有这些差别,其实这些差别最初下边儿还能谈到;菩萨从三门入,它就是有差别的;从智慧门入,从信愿门入,从慈悲门入,所以初修的菩萨,他都是有差别的,为了避免专以自己的偏好来衡量一切,自赞毁他,无意中损害佛法,所以对此不能不先有相当的认识。因为这个就介绍了这种根性不一,发心的因缘不同,还有产生的菩萨的风格,风格就是有这种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有大智文殊菩萨,有大行普贤菩萨,有大势至菩萨等等吧,这都是他们不同的风格,还有独善其身的智行菩萨。所以下边儿就是在成佛之道里头有;就是说避免专以自己的偏好来衡量一切,自赞毁他,无意中损害佛法,偏好就是现行人,他总是饥嫌法行人多学多识,都学那些理论知识,然后法行人以自己的多知多学,又说信行人不多闻佛法,是盲修瞎练,因为入门不同,都是有一个差别,所以就不能依自己的偏好来衡量了。

一、从佛法唯是一乘道而说二乘人发菩提心

1、「三乘究竟」与「一乘究竟」之见解不同

 【 上面说到的三乘共法,主要是声闻(缘觉)乘。】

 【 二乘的学者,也是会发菩提心而入大乘道的:】

◎有的初学声闻行,不曾决定,就转学大乘;】

不曾决定其实下边儿有这个注解;就是声闻乘他到暖顶忍位,他就决定了不堕恶趣,决定就不能够再生起菩提心了,他就不能转向大乘,这个是声闻乘有这种说法,但是在这个大乘来说;一切声闻都有可能会转入大乘的。

◎有的在声闻中已得决定(忍位),【2】或是已证入法性而得初果(须陀洹)以上的;】

但是有的在声闻中已经决定了,决定了,就是已经修到忍位了,或者是已经能证入法性的初果须陀洹以上的了。

◎有的已证第四阿罗汉果的;】

◎也有入了无余涅盘,再发大心的。【3】】

有的已经证四果罗汉的,也有入无余涅槃,再发大心的了,这个都是经中有这样的说法。所以导师这里都是按照经论来说的。

【从佛法唯是一乘道来说,小乘本是大乘方便道,当然迟早要入大乘道的。】

所以说;从佛法唯一是一乘道来说;小乘本是大乘的方便道,当然他迟早要入大乘道的。在《法华经》这个体系里边;声闻乘就是大乘的方便道,大乘的前方便,就像你想上大学,你必须要上中学,所以声闻乘的意思就是大学前边的一个预科,所以法华经就是主张这个二乘都能够回小向大,最终都能成佛。所以导师也是按照《法华经》的这个思想来讲的了,终究二乘能不能入大乘呢?其实下边注解里面也引证了,有的经论说是不能入大乘的,特别《法华经》是主张是能入大乘的。《般若经》也说有这个可能性。

那么龙树菩萨主张能否入大乘,像声闻、阿罗汉,或者是无余涅槃,也只能说只有你成佛了,你才能知道,我们现在那意思你只能信,但是你没办法去正知,所以龙树菩萨给的思想还是比较客观的,因为只有成佛才能知道这个事情。

2、从「一乘究竟」的角度引导二乘走向佛道

【但在小乘行者的见地上,起初却不免有点隔碍。】

就是在声闻这个角度来说的。

【拿阿罗汉果来说,他们自觉得:『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已经到了学无可学,进无可进的地步。佛是阿罗汉,他们也是阿罗汉;佛得解脱,他们也得解脱。自以为究竟了,那当然一时不想修习大乘道,于大乘毫无兴趣。】

阿罗汉证入四果之后,他能够自己作证,自己知道自己解脱了,不再来受生死了,他已经学到了学无可学,进无可进的地步,因为无学位,阿罗汉就叫无学位,他无学了,当然也没有前进的一个空间了,阿罗汉就认为我已经生死已办,已经解脱涅槃,就无需再学,所以他进无可进的地步。但是佛也是阿罗汉,在《杂阿含经》把佛和阿罗汉看的是一样的,佛也是个大罗汉,所以这些四果阿罗汉也是阿罗汉,佛得解脱了,他们也得解脱了。阿罗汉们就认为自己已经究竟了,因为佛也是阿罗汉吗!佛也在僧中的一员,佛解脱了,我们也解脱了,那个时候当然就不想修习大乘道,与大乘道也毫无兴趣,这样他们就认为吧,自己已经修到了尽头了,他们把佛看得和他们是一样子的,其实这个就是声闻乘,因为我们前面学到三乘共证的,就是声闻,缘觉菩萨共证的同一法味,因为都是解脱的圣者,都是证的同一法。这样在讲法华经的时候,很多500阿罗汉退席,为什么要退席?就是这种思想,学无可学,进无所进,以为跟佛平等平等了。所以对大乘道也没有什么兴趣了。

 【然而,佛不是修菩萨行,广度众生而成佛的吗?佛为什么不教声闻行者修菩萨行成佛,却叫大家修自利行而了生死呢?这是一大疑问。【4】】

确实是;如果说按正常来说,一个人上了大学,上了博士后,你教学生是不是也能够希望学生都能够走上这个博士后,或者是读博士这条道路?他肯定也会引导一部分人走上佛陀修行这条路的,可是偏偏他就不同,佛反而教导人都去解脱,都去上中学就可以了,中学就毕业了,都让他们上中学,不让他们上大学,这可能从人之常情,他也是有这些疑问的是不是?好像有点不符合这种常情,所以这个是一个大疑问。

【同样的证入法性,同样的解脱生死,声闻阿罗汉果真的什么都与佛平等吗?比较起来,真是『天地悬隔』了!】

那真的是有天地差别这么大的意思。

【所以在事实的经验中,在佛的善巧教导中,阿罗汉们不免要从自惭而到自怨,终于撤除了自以为究竟的心理障碍,发菩提心,重行走向佛道了!】那么这个其实就是佛陀,他因缘时节到了,他应该把大乘法,能够讲说出来,所谓的『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开始把佛自己的这种修行过程来给大众讲出来了,不要一味的去满足这些解脱人的要求,因为解脱人那个时代可能是根性还不具足,因缘不具足。所以佛陀就为他们设一个方便道,就是一个化城,在《法华经》就设一个化城,让他们先休息一下,休息完了因缘成熟了,然后再直接给他们讲解大乘道,这个就是《法华经》的思想,其实《法华经》虽然说我们没有详细的去学过,但是从这种核心也能大要的掌握《法华经》的这个脉络,这个核心就是这样。这样在佛陀的引导之下,认为二乘究竟的这些罗汉们,就引导他们趣入了大乘,所以他们不免自惭自愿,感觉自己不知不能,所以才能够重新的走向佛道。

下边就介绍这个不知、不能、和不敬:

二、二乘人回入大乘的动机

1、耻有所不知:

【有的是自己心生惭耻,觉得自己有所不知,不能如佛那样的遍知一切。】

这个不知;因为和佛来对比的话,那知道的太少了,所以他还有所不知,阿罗汉认识到之后才会有这种惭耻心,这种惭耻心他就会感觉自己知道的太少,知道的不足,他会升起这种上进之心吧,求取之心。然后去回入大乘。

(1)《大毘婆沙论》说:佛曾与弥勒菩萨等说法,阿罗汉们都不能了解。【5】】

因为在《中阿含》还是《长阿含经》里面,就为弥勒说法,弥勒上生经经和弥勒下生经,当然了,给你勒说的都是大乘法,阿罗汉当然不能了解,就是不知。下边儿又举一个典故:

(2)从前,有人到祇洹精舍来出家,阿罗汉们观察他的根机,一点善根都没有,这是不适宜出家的,】

阿罗汉有神通、有宿命通,观察他很多的前世都没有种下出家修行的因缘,所以就阻止他出家,

出家也不能获得教证功德的。大家不肯度他,佛却度了他出家,不久就证了阿罗汉果。】

【大家觉得希奇,佛说:此人在无量劫以前,曾经因为虎难而口称『南无佛』,凭这归向佛的功德善根,现在才成熟而得度。【6】】

这个在经典中有个典故;一个人上山砍柴,然后碰到一个老虎,在老虎的一个威胁之下;他就爬上树,然后不由自主地称了一声『南无佛』,『南无佛』就是皈依佛的这个心理,因为他在紧急关头心里想出了这种皈依佛的一个念,这个念可能是很强烈,所以凭这一句皈依向佛的善根,然后到今生今世这个因缘成熟了,但是因为他太久远了,阿罗汉没有观察出这个人的善根,只有佛,佛可能是他能够观多少劫,这个我就忘了,比阿罗汉观的时间要长,这就是说声闻乘知道的远远不如佛知道的广和深,一个是广度,一个深度,他都不如佛。

【这可见,在佛智慧的深彻与广大面前,阿罗汉们的智慧,简直如日光下的荧光了!】

太阳下面那个萤火虫,简直是非常非常的不显眼的,这个是持耻所不知,『不知』相当于佛的智德。

2、耻有所不能:

  【还有,自己心生惭耻,觉得自己有所不能,不能如佛菩萨那样的大能。如舍利弗说:『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我等亦佛子,同入无漏法,不能于未来,演说无上道』。】

这个是舍利佛,他深深的自责,自责他有所不能,不能什么呢?像佛一样的无碍的说法,广度众生。

【【7】其实,阿罗汉们不能的事太多了,如菩萨法的:『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8】等。】

当然阿罗汉他是没办法做得到的,所以这个『不能』,相当于菩萨的大悲,也属于那种悲德,因为度众生,声闻只是自己解决了就完事了,对『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这方面还不足。

3、耻有所不净:二乘人未断习气:【9】

不敬就是声闻乘人阿罗汉,还有习气没有断尽。

  【还有,自己心生惭耻,觉得自己虽说断尽了烦恼,而事实证明,还是有所不清净的。

这个『不清净』从哪方面来来说呢?下边就举了一些譬喻,举了一些典故,因为这些都是经中是所说的:

【(1)如大树紧那罗王弹琴,年高德劭的大迦叶,竟然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来。迦叶说:我虽能远离世间的欲乐,但菩萨法的微妙欲乐,还有所染着呢!【10】】

大树紧那罗王那就是一般所说的那个灶神,所以后来把大树紧那罗王称为大圣紧那罗王。年高德劭的大迦叶,竟然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来。就是闻歌起舞,因为他的习气,迦叶说:我虽能远离世间的欲乐,但菩萨法的微妙欲乐,还有所染着呢!

【(2)又如天女散华,华到菩萨身上,不曾系着;而落到声闻阿罗汉身上,却系着了,这证明了内心的有所染着。【11】】

例如天女散花,这个花落到菩萨身上,它不粘着就落下来了,而落到声闻阿罗汉身上却粘上了,这证明内心还有所染着,这个是经典中也有这样的典故,天女散花。

【(3)又如小鸟通过舍利弗的身影,还不免『余悸』;而通过佛的身影,就一些恐怖都没有了。【12】】

又如小鸟通过舍利弗的身影,还不免『余悸』;『余悸』就是它有点颤抖,这个颤抖像啥呢?就像说;一个人在一个恶人面前,就感觉到内心不安一样,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恶的影响力,就使人的内心不安。所以这个经典中就用这个小鸟,它在舍利佛这个身影里就有这个余悸,心里不安,而通过佛的身影,它内心就非常的安,这个恐怖的心理就没有了。这些都是经典中这样去记载的这些典故,那么这些习气,在大乘来说;阿罗汉肯定不如菩萨,佛的一个圆满。阿罗汉都有自己个性上的一些习气,所以这个属于佛三德的断德,他断的不是那么彻底。

4、回入于大乘

 【 阿罗汉们是『不断习气』的;这种习气,便是菩萨所要断的烦恼。】

因为这个习气是不影响他解脱生死的,但是在菩萨来说它就变成了烦恼,因为菩萨那种无始无明,因为他还有很多很多法不知,一般的说,尘沙无明,尘沙烦恼。

【【13】所以在事实的经验中,自己感觉到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净,不免要自己惭愧,自己埋怨自己。一经佛的善巧教化,阿罗汉们就会回自利的小心,发菩提心,而入于自利利他的大乘道了。】

因为声闻,或者是阿罗汉们,在佛面前,在菩萨面前他有一个比较,佛陀在世的那个时代,当然了,很多解脱的风气,大家都是以发出离心,厌种种之苦,都急于自己解脱,但因缘成熟的时候,看到这些菩萨们,这些佛陀,他们种种的功德,所以就能够生起惭耻之心吧,能够感觉到自己不知、不能、不敬,然后才不感觉自己就是已经到了学无可学,进无可进的地步,认为自己和佛平等平等,他才知道自己和佛差的还是天地之差!这样他就能够回心向大。所以关于这种回小向大,在下边这些经论里边;像二乘人能不能回小向大?

从初期大乘经论中约可分为四类的说法:就是初期的大乘经和大乘的论里面,就有这四类的说法:

 (1)二乘人不能回小向大

这个列举了很多经。像《大般若经》,《维摩诘经》,《大智度论》,《菩提资粮论》,《十住毗婆沙论》,都主张二乘是不能回小向大的。这里有经,经就是《摩诃般若经》和《维摩诘经》。论就是《大智度论》,《菩提资粮论》和《十住毗婆沙论》。

(2) 二乘人可以回小向大

首先就是《《法华经》》,《法华经》是主张二乘人是可以回小向大的。

(3)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里面说到 《小品般若经》,《大品般若经 》可能是主张二乘不能够回小向大,《小品般若经》一方面说声闻乘可能发大心,一方面又暗示了回心的可能。经文说;

【「若人已入正位(初果),则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于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随喜,终不断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应求上法。」】

若人已入正位,就是初果,已经见法了,证入初果了,则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他就没办法再发大乘菩提心了,因为已经与生死做隔碍了,他已经了脱生死了,了脱生死就没办法再来生死之中去行菩萨道了,所以他和生死已经隔碍了。

是人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亦随喜,就是这样的人,虽然说他对生死已隔碍了,他发了菩提心,我也随喜,终不断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应求上法。上等人应该求上等的法,所以这就代表了;一方面可以不可能发大心,一方面又暗示他回小向大的可能性,这个是《小品般若经》。

(4)《大智度论》之会通

大智度论里面,也是讲他可以回小向大。

今言漏尽阿罗汉还作佛,唯佛能知。论议者正可论,其事不能测知,是故不应戏论;若求得佛时,乃能了知,余人可信而未可知。」】

就是论述的人,可以去论述它,你是可以回小向大,可以发菩提心,论述是可以的,但他的这种事是没办法知道的。

【若求得佛时,乃能了知,余人可信而未可知。」】

当你能够证入佛果,成就佛果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这个事情。所以其他人可信而不可知的。这个是可以回小向大的这些经和论。经就是《小品般若经》,论就是《大智度论》,大致就是这些内容,这是从回小向大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