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4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2024年6月20日 (四) 09:44的版本


成佛之道-7

(2024-6-17)

今天我们进入菩萨的发心的学习了,上一次我们学的是众生有佛性这一课,从佛性的意义来分,一个是属于通俗说,一个是佛性的深义,甚深的法义。依《法华经》来说,佛性分两种,一个是理佛性,一个是行佛性。

通俗说,就用矿石来譬喻,去掉矿石的成分,金子的本质就呈现出来了,比喻我们把烦恼去除了,清净的佛性就呈现出来了,这是通俗的一种譬喻,从理上是可以成立的,所以叫理佛性。这个在如来藏思想非常有名,我们本有一个佛性,本有清净心,本有一颗明珠,有句话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而今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其实就是通俗说容易被大家信解。后来整个佛教界都是以这个为主流了,所以非常的受欢迎,信众比较多。

行佛性就是成佛的可能性,所以属于甚深义,等于说就是一切法的空性是佛性的甚深义。所以这个行佛性,就是成佛的可能性,就是你要具足这个因缘,顺从这种因果的法则,就能成就佛道。因为因缘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它就有转变的可能性,有自性,就没办法去转变,凡夫就是凡夫,烦恼就是烦恼,所以,这就是佛性的深义了,可染可净,可凡可圣。所以,要具足转染成净的条件,就是我们前面学到的,亲近善士,多闻熏习,闻思正法,发菩提心,成就法界等流闻熏习,才能成就转染成净的这个因缘条件,就是先种下佛种,所以这就是亲近善士,多闻熏习,就是初以习成性。

『性』,就是我们先种下佛的种姓,然后依这种种姓,进一步发菩提心,然后和一切世、出世功德相应,这就是次依性成习,这样就是依菩提心种,逐渐的累积修习,使佛法的种种善法功德,由下而中,由中而上,完成最终的修行之路。今天,我们学习菩萨发心:


丙四、菩萨殊胜

6-【发心名菩萨,众生之上首。

发心就是从行佛性这个角度来讲的,这个就是菩萨的殊胜【发心名菩萨,众生之上首。 世出世功德,悉由菩萨有。】其实就是衔接上一个偈诵的法义,是在理佛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心,行持行佛性,去实践行佛行的深义。所以『初以习成性』就是培养我们多闻熏习来发菩提心,这样才真正的成为菩萨,首先种下佛的种子。

首先介绍菩萨的名义,菩萨到底是什么意思?

看下边注解:【 《大智度论》卷4:问曰:何等名菩提?何等名萨埵?】

【答曰: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或众生,或大心。是人诸佛道功德尽欲得其心,不断不可破,如金刚山,是名大心。】

这个就是人欲求诸佛道功德,那么这样的心,不断不可破,如金刚山,这样的大心。所以,修佛道需要有这种广大之心。

【如偈说:一切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益一切,是名为菩提。】

所以这个菩提,是和一切清净功德相应的这种心,这些清净功德也好,善法功德也好,能够利益其众生,所以是菩提。发菩提心,一定和善法功德相应的。

其心不可动,能忍成道事,不断亦不破,是心名萨埵

萨埵,其实导师在其他著作讲到,这种坚毅、勇猛,能够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去成就善法功德,就是萨埵的意思。其实萨埵导师在《金刚经》里也讲了很多,就是我们坚定勇猛的意志,菩萨上求佛道,求正觉之心。

我们先看原文:

一、“菩萨”(菩提萨埵的简译)之意义 【1】

【约一切法空性说,一切众生有佛性,但并不因此说一切众生是菩萨。】

这个就是理佛性,我们本来人人都具足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就不是菩萨呢?这就是个问题。但是在传统佛教里,好像都没有讲这个问题,本有佛性,以为就是菩萨了吗?以为就是佛了吗?其实不是的。所以从行佛性上来说,

【要发菩提心,才名为“菩萨”。】

从发菩提心开始才可称为菩萨。如果现在还没有发菩提心,那当然了,还不算菩萨。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译,意义为『觉有情』,从上求菩提(觉),下化众生(有情)得名。】

因为菩萨是个简称,全称是『菩提萨埵』。中国人好简,把『菩提萨埵』简称叫『菩萨』。

【1、菩提(bodhi)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提当然是佛菩提,佛菩提,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2、萨埵(sattva) :众生、大心。

萨埵就是大心、勇心、金刚心、快心,其实就是我们众生非常坚毅勇猛的一个心。导师在《金刚经》讲,我们众生也有这种勇猛的心,不过,我们众生把这种坚定的、勇猛的意志力,都用在追求五欲上去了。追求名闻利养,追求财富,我们也会很很坚强的,也会吃苦耐劳的,也是不知疲倦的。如果我们众生把这种坚毅的,勇猛的意志力,用在修行佛道上,那就是一种正志,也叫正确的意向,也叫正勤。

3、菩提萨埵意义为‘觉有情’,从上求菩提(觉),下化众生(有情)得名。

全称就是『菩提萨埵』,意思就是『觉有情』,因为菩提就是觉的意思,萨埵就是众生有情的意思。这样联合起来,『菩提萨埵』翻译过来就是『觉有情』。『觉有情』一个是上求菩提的,上求佛道。佛就是一个觉者,然后下化众生。

其实这个『觉有情』从两方面讲,一个是追求觉悟的有情,菩萨也是追求自己的觉悟,追求出世的这种智慧,所以叫自觉;另外一方面还要化导众生,叫觉他。自觉,觉他。所以这个『觉有情』是从两方面来觉的,一个是追求觉悟的有情,就是菩萨,再一个就是觉他,『觉有情』还有觉他的意思。

【也可解说为:求大菩提的有情。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

求大菩提的有情就是,菩萨是求佛的正觉的,所以发了菩提心,他就是菩萨了。


二、菩萨阶位有深有浅(菩萨四种阶位)

菩萨阶位有深有浅,分四种阶位,菩萨阶位一般有52个阶位,但是一般的都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个阶位是在经典里,也不是那么太难。

【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从初学,久学到最后身菩萨,真是浅深万类。但一般人总是想到观音等大菩萨,这才不敢自称菩萨了。】

我们一般比较熟悉的观世音、普贤、文殊、地藏、这些大菩萨都是圣位的,是法身菩萨。所以我们知道这些菩萨,一般都不敢自称菩萨了,因为和这些大菩萨一比,简直我们就非常的自愧不如了。

下面介绍四个阶位:

1、初发心菩萨(此发心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才成)】

就是那种刚刚发心的菩萨,初发心菩萨一般的还不是那么坚定。所以菩萨为什么要千劫修发心呢?是他要不断的稳定,坚固才可以。

2、久发意菩萨(或久学菩萨)】

其实这个久学菩萨,一般都属于是圣位菩萨,或者叫登地的菩萨,不是说我们学的时间久了,十年二十年,不是这个意思,一般都是圣位的。

3、不退转菩萨】

不退转菩萨,有信不退、位不退、行不退、证不退,有四种不退。到一般的信不退位,还需要修行十千劫。

4、一生补处菩萨】

一生补处菩萨,一般都是到等觉位,妙觉位就是佛位了。不退的菩萨,也可以说从八地到十地,十地以后那就是等觉菩萨。久发意菩萨,可以说从初地到八地。初发心菩萨可以说是从三贤这个阶段开始,当然这个不退转菩萨,也有信不退、位不退、行不退、证不退。所以不退包含了凡位菩萨和圣位菩萨。

三、菩萨为众生之上首

1、初发心菩萨,虽还没有大功德,可是已经是一切「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贤圣所尊敬了。【3】】

初发心菩萨,这些清净功德——六度,戒定慧,可能还没有那么具足,但是他已经是众生之中的最上位,上首是最高位的意思,他只要发心,就在一切凡圣的众生之中,处于最高位。比如说他要高于阿罗汉和缘觉,阿罗汉、缘觉都要去称赞他,他发的心更高,利济有情也就更广。

在下边注解里讲了很多:【《大智度论》卷78:「众生有二种︰一者、发心,二者、未发心。发心菩萨胜一切未发心者,

众生有两种,一个是发心的,一个是没发心的,发心的菩萨胜过一切没发心的,为什么呢?

【是人种无量无上佛法因缘,欲度一切众生,令离苦得乐,

因为他发了心,这种人就种了无量无上的佛法因缘,菩萨发心肯定一个是上求佛道,一个下化众生,所以他学的智慧,所利益的众生,所累积的佛法的功德,真的是无量,这就是种了无量无上佛法的功德,要度一切众生,令他们离苦得乐。

【 其余众生但自求乐,欲与他苦!如是等因缘故,发心者胜。

菩萨是度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得安乐,但有的众生,像声闻,缘觉,可能只是自求安乐,所以发大心者,就胜于其他。

【问曰︰诸阿罗汉、辟支佛及五通,

诸阿罗汉,辟支佛还有这些五通,

【是离欲人,发心者,或有未离欲但发心,云何得胜

离欲也就是声闻乘,或二乘人,已经是离欲的人,就是还没有离世间的五欲,但是他发了心,这样声闻解脱的功德,和发心无上菩提这两者,谁最殊胜呢?

【答曰︰是事,先品中已种种答。阿罗汉等虽漏尽,不如初发心菩萨

回答说:是事,先品中已种种答,可能上边《大智度论》有很多回答了,这里就简要,阿罗汉虽然也漏尽了,他不如初发心菩萨殊胜。

【譬如转轮圣王太子,虽在胎中,已胜余子,

譬喻说,就像转轮圣王的太子,这个太子,虽然还没有出生,在怀胎之中,太子就已胜过了其他的转轮王的圣子。一般转轮王都有千子,一千个儿子,但是一千个儿子,只有一个能够继承转轮圣王的法脉。就是那个能够继承转轮圣王位的,没有出生的时候,就胜过一切的转轮圣王其他的儿子。

【又如国王太子,虽未即位,胜诸大臣有位富贵者。

又譬喻说:就像一个国王的太子,在没继承王位的时候,他就胜过这些大臣,还有这些富贵者。这个不难理解,国王立太子,没继位之前,他的位置就高高在上了。形容菩萨他刚发菩提心,他的位置就高于声闻,缘觉的位置,所以是众生之上首。

【发心菩萨有二种︰一者、行诸波罗蜜等菩萨道,

发心菩萨有二种︰一者、行诸波罗蜜等菩萨道,这个是行佛性。

【二者、但空发心。

空发心,等于说还没有付诸于行动。

【此中说行菩萨道者,是人虽事未成就,能胜一切众生,何况成就!

他已经行六度的善法功德了,虽然还没有成就,但是他和一切功德相应的菩提心,已经胜过其他一切众生,何况成就了,成就那就是佛道。

【菩萨亦如是,虽未成佛,行菩萨道,说诸法实相音声,破诸外道及魔民戏论,何况成佛!

意思是,菩萨行菩萨道,能够演说佛法,能够破邪显正,破诸外道,和这些迷信的民众,所以就胜过一切众生。

【有人言︰若有能一发心,言我当作佛,灭一切众生苦,虽未断烦恼,未行难事,以心、口业重故,胜于一切众生。

这个人,虽然没有断烦恼,没有行菩萨的难行之事,但是以心口业重故,所以胜一切众生。菩萨的发心,力量就比较强,一旦发心,他内在的心一定会表现于口。他就说,我要去做佛,然后灭除一切众生之苦,这就是悲能拔苦,他就有这种大悲。虽然说(他自己)还没有断烦恼,还没有成圣,还没有行菩萨的难行之行。因为我们知道,菩萨行难行之事的时候,他要布施自己的肢体,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器官捐赠一样。这就是难行之事,菩萨没到那个程度,没办法做难行之事。

他以这种发心,有这种言说,要成佛,所以他胜于一切众生了。当然这个是和心相应的,不像我们现在有口无心,口号喊的可亮了,但是心的力量不足,这也不行。

菩萨发心,是先有这种坚定的心的力量,然后才会有一定的底气,口才会跟别人说出来。我们现在为啥不敢说呢?我就没这个底气,因为要说出来,做不到,就属于一种妄言了,所以当你做到了你再说,那也不晚。但是菩萨可能不是这样的,心一旦发出来,那就力量很强大,不会在意人说三说四,会按自己的心意去做就好。所以,他发心的力量很强,说他胜过一切众生。

所以【 一切众生皆自求乐,自为身故,爱其所亲。

这是我们世间的常情,人都是为了自己身体,为了自己的亲属,家眷,都是为他们祈求安乐。

【阿罗汉、辟支佛,虽不贪世乐,自为灭苦故,求涅盘乐,不能为众生,

阿罗汉,辟支佛,虽然已经离欲,不贪着世乐了,但他只是灭除自己的苦,求自己的涅槃乐,不能为众生。

【 菩萨心生口言,为度一切,是故胜。

下边都是讲菩萨在一切众生为上首这个意思。

下边有个譬喻说:

【 ……复次,胜名不必一切事中皆胜,

就是殊胜这个名称,说菩萨众生之中为上首,是菩萨发心的殊胜。但这种殊胜不一定说一切事,都是胜过其他的。

【但以一发心,欲作佛度众生,是事为胜,诸余禅定、解脱等,犹尚未有,何得言胜

但以这种发心,要成佛度众生这种事,是胜过其他的。像禅定、解脱、还没有得到,你怎么得言胜呢?

譬如以飞言之,鸟则胜人

因为你看鸟,它都不如人,但是它能飞,就胜过我们人,我们人很多都胜过鸟,但是人不会飞。他用菩萨的发心,这一条就胜过一切众生,来譬喻这个意思。


回到原文:

所以,菩萨初发了菩提心,就是「众生之上首」,不但为凡夫,而且为二乘贤圣所尊敬了。

导师下边也是做了几个比喻:

【【3】经中比喻为:如王子初生,就为耆年的大臣所尊敬,】

因为继承国位的王子一出生,就被这些大臣们所爱护,所尊重,因为他是未来的国王。比喻也是说,菩萨刚初发心,就被一切众生所恭敬 。

【狮子儿初生,就为百兽所畏敬,】

因为狮子是百兽之王,小狮子刚一出生,百兽就要去敬畏它。

【迦陵频伽鸟在壳中,音声已胜过了一切鸟类,】

迦陵频伽鸟是一种声音非常洪亮,非常好听的一种鸟,在壳中还没出生,它的声音就胜过了一切的鸟类。这也譬喻菩萨刚发心,这种发心的殊胜功德,就胜过了二乘的意思。

【 新月的微明,就为人类所爱敬。】

新月的微明,导师在其他地方讲到,印度人比较注重月刚刚出来的时候,新月不是指圆满的月,新月相当于月牙的阶段,月牙刚刚有了,就是一般所说的上玄月,上弦月一般是初六七有月牙那个阶段。因为印度有一个习俗就是新月祭,导师在佛教史里讲到了,新月代表了什么呢?代表了光明刚刚升起来,然后向着圆满去发展,所以就特别的注重新月刚明的阶段。 我们中国比较侧重圆满的月亮,你看一到十五,中秋节,代表的是圆满,人间的团圆,所以和印度的这种习俗不一样。他们的新月代表光明已经升起来了,未来光明越来越明亮,光明的发展一直到圆满。

菩萨发心也是这样,他发心已经有成就圆满佛道的意向了,所以就为人类所敬爱。

其实是印度的那种习俗所赞叹的,用了几种譬喻,这是经中有的,各种经中都是用这种来形容的。

【菩萨发心以来,就是这样可尊可敬的,大菩萨们是更不必说了。】

初发心都是这样的,这么受欢迎,一切众生之上首了,何况这些大菩萨们,大菩萨当然都是圣位的了。下边就说: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悉由菩萨而有的。】

世间功德,就是我们在前边学到的五乘共法章的这些功德,就是三福行,施、戒、和定,就是慈悲,或者叫四无量心定。出世间功德其实就是解脱道,我们学到的三乘共法章这些,声闻缘觉所修的这些功德,他们虽然说有戒定慧的功德,但是他们更殊胜的是什么呢?就是他们过着那种清净淡泊的生活。菩萨虽然也要有种种的财富地位,但菩萨如果没有清净淡泊的思想,其实也会被五欲所诱惑的。所以,菩萨这种出世的功德,就要有清净淡泊,不为名利所诱惑的这种本领。因为世间善法功德,菩萨也要累积种种善法功德,但这种善法,需要内心清净,才能完成这些世出世间一切功德。


【3】 菩萨初发心是否即胜过漏尽阿罗汉?请参考《大智度论》卷78:「众生有二种︰一者、发心;二者、未发心。发心菩萨胜一切未发心者,所以者何?是人种无量无上佛法因缘,欲度一切众生,令离苦得乐,其余众生但自求乐,欲与他苦!如是等因缘故,发心者胜。

问曰︰诸阿罗汉、辟支佛及五通,是离欲人;发心者,或有未离欲但发心,云何得胜?

答曰︰是事,先品中已种种答。

◎阿罗汉等虽漏尽,不如初发心菩萨。譬如转轮圣王太子,虽在胎中,已胜余子;又如国王太子,虽未即位,胜诸大臣有位富贵者。

◎发心菩萨有二种︰一者、行诸波罗蜜等菩萨道;二者、但空发心。此中说行菩萨道者,是人虽事未成就,能胜一切众生,何况成就!……菩萨亦如是,虽未成佛,行菩萨道,说诸法实相音声,破诸外道及魔民戏论,何况成佛!

◎有人言︰若有能一发心言,我当作佛,灭一切众生苦;虽未断烦恼,未行难事(菩萨的难行),以心、口业重故,胜于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自求乐,自为身故,爱其所亲。阿罗汉、辟支佛,虽不贪世乐,自为灭苦故,求涅盘乐,不能为众生;菩萨心生口言,为度一切,是故胜。……

◎复次,胜名不必一切事中皆胜,但以一发心,欲作佛度众生,是事为胜;诸余禅定、解脱等,犹尚未有,何得言胜?譬如以飞言之,鸟则胜人。未来当得功德,此事不论。」

小乘人言︰乃至补处菩萨,尚不胜小沙弥得无量律仪者。摩诃衍论中,或有人如是言︰其有发大乘心者,虽复在弊恶小人中,犹胜二乘得解脱者。[论主评曰:]是名二边,离是二边,名为中道。中道义,如上说。以其有义理实故,应当取。是故说初发心时,胜一切众生,何况成佛!」(大正25,609c12-610b1)


2、这是说:世间善法声闻、缘觉等善法(出世间善法),都依佛菩萨而有,佛功德也是依菩萨而有的──所以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4】】

注解:

【【4】《大智度论》卷36:「问曰:声闻、辟支佛因缘故,亦使世间得善法,何以但说菩萨能令世间有善法?答曰:因声闻、辟支佛世间有善法者,亦皆由菩萨故有。若菩萨不发心者,世间尚无佛道,何况声闻、辟支佛!佛道是声闻、辟支佛根本故。」(大正25,323a22-c17)】

这就是说,声闻缘觉之所以能够解脱,成就这些出世的功德,也是由菩萨而有的,但是我们一般都认为他是佛度化的,是听闻佛的教法而得解脱的,成就的,怎么是菩萨而有的?其实佛是由菩萨修成的果,没有菩萨哪有佛呢?没有菩萨发心,不会有佛道。所以说菩萨不发心,世间就没有佛道,没有佛道,就没有声闻、辟支佛。因为声闻辟支佛,是听佛的教法而成就阿罗汉的,辟支佛也是曾经在佛前听经闻法,最后生到没有佛世的时候,成就的辟支佛。所以他也不是像说从来没听过佛法,然后就自悟了。所以从源头来说,其实还是从菩萨而有的。

以世间善法来说,如说:『菩萨受身种种,或时受业因缘身,或受变化身,于世间教化,说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5】等。有些修菩萨行而暂时失败了的,名『败坏菩萨,亦有悲心。治以国法,无所贪利,虽有所恼,所安者多,治一恶人以成一家』【6】等。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可尊可敬,而菩萨是从发菩提心而来的。所以大乘经中,无边赞叹菩提心的功德,说他是『一切佛法种子』。】

大乘经为什么赞叹菩萨的这种殊胜呢?种种大乘经,都劝发人发菩提心,原因就是一切世间法善法,都来自于菩萨,都是因菩萨而有。下边注解里也有说,这个世间没有菩萨,也一样有这些善法。

注解:

【【5】《大智度论》卷36 (T25,323b23-c6):

问曰:以菩萨因缘故有善法于世,可尔,】

以菩萨因缘故,有善法在世间,是可以的。

【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

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姓,这都是世间名贵的种族,所以大姓家族,是比较尊贵的姓氏家族,按我们来说,就是一种贵族阶级。

【若世无菩萨亦有此贵姓,云何言皆从菩萨生?】

如果世间上无菩萨,也有这样的贵姓阶级?为什么说都是从菩萨而生?

【答曰:以菩萨因缘故,世间有五戒、十善、八斋等,】

他说还是以菩萨因缘故,世间有五戒,八戒,十善八戒的,正是因为有菩萨的因缘,菩萨的因缘,就是善法了,五戒、十善、八戒。

【是法有上、中、下:上者得道,中者生天,】

意思这些世间善法,都是菩萨的因缘。

所以【故有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

【问曰:若世无菩萨,世间亦有五戒、十善、八斋、剎利等大姓!】

原先我们也学过,十善戒,十善里面就包含五戒,佛没出世的时候,世间也有十善,在印度的转轮圣王他就依十善来治世的,世间没有菩萨,也有这些善法,也有这些大姓。

【答曰:菩萨受身种种,或时受业因缘身、或受变化身,】

受业因缘身,因为菩萨没有得到圣位的时候,也是有业报的。当然菩萨的业报身,肯定都是那种善业,善业就是在我们人间,能够担当种种的职业,当商业人员,政府人员,这些教育人员,军事人员,反正他的身份是受业报,可以感得种种的身份。然后受变化身,变化身,一个是神通变化,一个是圣位菩萨的法身变化,菩萨有这些种种的业报之身,或变化之身。

【于世间教化,说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出家法、在家法、种类法、居家法,怜愍众生、护持世界,】

在世间教化,说各种善法,善法可能都是为人处事,做人,还包括世间种种的法律;王法可能是王家之法;然后世俗法律,还有出家之法,出家法当然都是修行上的,出家学道的。然后在家应该遵守的法则,种类法,居家法,怜悯众生,护持世界。

虽然没有菩萨法,菩萨法就是菩萨所行的法,这个时候,因为世间没有菩萨,当然就没有菩萨所行的法,或者也没有以菩萨的身份去做事,都是呈现种种世间职业的身份,因为是受业报的种种身,所以就不是以菩萨身份来做这些事件事情。

【虽无菩萨法,常行世法。以是因缘故,皆从菩萨有。」】

所以说无菩萨法,常行世法,就是他没有菩萨的身份来做这些世间法,以这样的因缘都是菩萨有。菩萨都是种种的行菩萨道之间,比如说,行菩萨道也不是说在佛世,或者在有佛法的时代,世间如果没有佛法了,那肯定还有菩萨的,那这个时候菩萨就不是呈现菩萨身份,或者出家身份。可能呈现的都是世间的种种行业的身份是,像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这些法律的、军事的、呈现这些职业。意思还会有这些世间法,还是去执行这些世间法,等于说还是从菩萨而有的。这个就是论中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说世出世功德都由菩萨有呢?就说世间没有菩萨也有善法,但是善法的来源,可能还是来自于菩萨用种种的变化身,或者业报身,来行善道的。

【5】《大智度论》卷36 (T25,323b23-c6):

问曰:以菩萨因缘故有善法于世,可尔;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若世无菩萨亦有此贵姓,云何言皆从菩萨生?

答曰:以菩萨因缘故,世间有五戒、十善、八斋等;是法有上、中、下:上者得道,中者生天,下者为人,故有剎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

问曰:若世无菩萨,世间亦有五戒、十善、八斋、剎利等大姓!

答曰:菩萨受身种种,或时受业因缘身、或受变化身,于世间教化,说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出家法、在家法、种类法、居家法,怜愍众生、护持世界,虽无菩萨法,常行世法。以是因缘故,皆从菩萨有。」( 大正 25p323b~323c )


法本下面谈到:

【有些修菩萨行而暂时失败了的,名『败坏菩萨,】

有些菩萨,有些行菩萨行,修菩萨行而暂时失败了的,暂时失败是他经过一个阶段,又重新发起菩萨道的一个行程,不是说永久就不修了。因为众生还有修佛道的机会,修菩萨失败了的众生,以后还有机会转向佛道,所以就名为败坏菩萨。

亦有悲心。治以国法,无所贪利,虽有所恼,所安者多,治一恶人以成一家』【6】等。】

也等于说是很清廉的一个国王,一个政治家,或者是一个有权有势力的人物,他还是以正法来治理的。无所贪利,虽然行菩萨道失败了,但他的菩萨风格,利益众生,为众生着想,不贪求己利,这个风格还是保持着。

虽有所恼,所安者多,

虽然还有烦恼,但是所安者多,他能够安住于什么呢?还会安住在善法上,不会堕落,因为他是暂时失败了,不会又去造恶业,又去贪图名利,又去危害他人,虽然他也有烦恼,但是他不会造太重的恶业。

治一恶人以成一家』【6】等。】

所以,他也会去惩治这些恶人,而保护一个家族,等于说他要去惩治一个恶人,能够保护全家的意思。

【6】 (1)《大智度论》卷29:菩萨有二种:一者、败坏菩萨;二者、成就菩萨。

  败坏菩萨者,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缘,五盖覆心行杂行,转身受大富贵,或作国王,或大鬼神王、龙王等。以本造身、口、意恶业不清净故,不得生诸佛前,及天上、人中无罪处,是名为败坏菩萨。如是人虽失菩萨心,先世因缘故,犹好布施;多恼众生,劫夺非法取财,以用作福。

 (2) 成就菩萨者,不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慈愍众生;或有在家受五戒者,有出家受戒者。在家菩萨,虽行业成就,有先世因缘贫穷。闻佛法有二种施法,财施;出家人多应法施,在家者多应财施。我今以先世因缘故,不生富家,见败菩萨辈作罪布施心不喜乐,闻佛不赞多财布施,但美心清净施;以是故,随所有物而施。又出家菩萨守护戒故,不畜财物。又自思惟戒之功德,胜于布施。以是因缘故,随所有而施。(大正25,271a-b)

《大智度论》卷36 (T25,323c7-12):「有二种菩萨:一者、行慈悲直入菩萨道;二者、败坏菩萨,亦有悲心,治以国法,无所贪利(国王很廉政),虽有所恼(也有许多与国法不相合的,不满意的,为有所恼,指利益有损的人),所安者多(但大部分人还是能够安居乐业),治一恶人,以成一家(惩治少部分为恶的人,确保大部分人的安乐生活。)--如是立法(立下如此严格的法律),人虽不名为清净菩萨,得名败坏菩萨。以是因缘故,皆由菩萨有(这是指立王法的败坏菩萨)。(还有上面提到的世界法,世俗法,居家法,在家法等,都是这类菩萨所说。)」


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可尊可敬,而菩萨是从发菩提心而来的。所以大乘经中,无边赞叹菩提心的功德,说他是『一切佛法种子』。

所以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可尊可敬。菩萨是从发菩提心而来的,不是你有佛性,你就是菩萨,不是的。所以我们众生都有佛性,按理佛性来说,每个人都是法性空的,但是我们还是凡夫,有什么用?所以,只有发了菩提心,行佛性,才有成佛的可能性。

我们原先学到,发菩提心就是发心的时候多,就像那个庵摩罗花一样,还有像鱼籽一样,但是成果的时候少,因为初发心,不坚定,容易退。所以发心多,结果的少,它是指发心还不坚固这个阶段。所以这个败坏菩萨,按其他著作讲,有悲心,但是智慧不足。

【 初发菩提心,重在立定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誓愿,名为『愿菩提心』。广说如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苦谛),烦恼无边誓愿断(集谛),法门无边誓愿学(道谛),无上佛道誓愿成(灭谛)』。】

刚发心,属于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在我们原先学到二道五菩提的时候,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还有证菩提心。

刚发愿的时候,一般大乘佛法,发心就要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这个可以配四圣谛,『无边众生誓愿度』,度苦,属于苦谛;『烦恼无边誓愿断』,断苦的因,那就是集谛;『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断苦之法,方法就是道谛;然后『无上佛道誓愿成』,达到一切烦恼习气的灭除,就是究竟的佛道,就是灭谛。


四、修菩提心的动机、方法:

1、但是发菩提心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成就的。菩提心的修习,为修学大乘道,趣入大乘道的第一要着。】

所以,发菩提心,确实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当然是分人的根性了,要慢慢发起来,还要坚固。前边学菩萨从三门入的时候讲到,如果只是羡慕佛的相好庄严,从信仰欣慕去发心,就容易退失。有的是听经闻法,从法义的义解上去发心,这样容易堕入二乘,因为他悲心不足,力量比较坚固的,还是直发心,以大悲为主的发心。悲心发心比较坚固,不容易退失,原因就是【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缘起大悲心,趣入于大乘】。

所以达到坚固成就的,一定是悲心长养起来了,在行菩提,发心是最主要的,才能有成佛的可能性,还是没有必然性,因为要发菩提心,久劫的行菩萨道,这都是菩萨道的因缘,一项一项的功德,要给它聚集起来。因缘法就是这样,只有可能性,没有必然性,这就符合因缘法,你要符合这个必然的理则,就遵从六度四摄,就顺从理则,能够成就佛道。如果中间某些因缘不具足,可能就没办法成就佛道,或者成为败坏菩萨,或者是堕入二乘。


2、菩提心从慈悲心起:

【或是缘慈母的孝敬救度,扩大到愿度一切众生,而上求佛道,【】】

【【】 菩提心修习的前提与次第:印顺导师《学佛三要》:「谈到修习菩提心,必须由浅而入深。从释迦佛陀所开示的,大菩萨们常用一种方法,一种程序,来完成他们的菩提心。这修学程序,共有七个阶段,即:知母,念恩,求报恩,慈心,悲心,增上意乐,菩提心。在这以前,还要先具两种观念,平等想(舍心)和悦意相(喜心)。(一)知母,念恩,求报恩──菩提心的所依。(二)慈心,悲心,增上意乐──菩提心的正修。(三)菩提心──菩提心的成就。」(p.114-115)见目录。】

菩提心的一个修学过程,其中就有知母、报恩,孝敬,然后慢慢的去感恩,进一步扩展到一切众生。慈悲心本身就是从你身边比较亲爱的人,特别父母,容易引起我们的感恩孝敬。然后再慢慢的去扩展兄弟姐妹,同事,然后不相识的人,再扩展到相恨的人,相怨的人,这样力量逐渐由弱到强,人群由少到多,一直遍满十方。

【或是设想他人与自己一样,】

这个就是我们原先学到五乘共法章,以己度他情,自己受苦也能够同情到别人的苦,自己不想受人伤害,其他人也不想被伤害。以己之苦,去扩展,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现在的语言叫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看一看,不要只是主观的,在自己的心里去看其他。

所以【利济众生应如爱护自己一样,进修到愿意为利他而牺牲自己。】

这就是推己及人。能够同情到别人,才能够爱护别人,就是爱护自己,就是以别人乐为自己的乐,以别人的苦为自己的苦,这就是众生缘慈,法缘慈,到无缘慈,当然这需要一个扩展。

在《杂阿含经》中,佛陀曾经讲到过,世间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经中说,我们在生死轮回,长夜生死之中,做过我们父母的尸骨,如果累积起来,要比须弥山还要高;我们生生世世,喝父母的奶,累积起来,要比四大海还要多。我们如果说去思考,生生世世无量生死,有多少人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这样才能够去同情一切人像我们自己的亲人一样。当然了,这种只有佛能看得出来,我们凡夫众生一隔世,就六亲不认了,这其实也是一种真相。不过,我们众生生生世世都有这种冤亲债主,能感恩的人,报恩的人,所以,就有相应的,不相应的。


3、修菩提心的动机,方法,近于儒家的仁道,恕道。】

儒家的这种仁爱,仁义,礼智,信,存以内心为仁,就是佛法讲的这种慈,仁、慈

有时候是合用的,恕,就是宽恕。恕也是一种替别人着想,换位思考一样,宽恕,谅解。

【但菩提心修习圆满成就,深广是与世间法大大不同的。】

因为菩提心,虽然最初和世间善法是一样的,需要缘苦众生,都是缘实有的一个人,缘实有的苦。

但是当进一步修习,修习到一切关于一切法都是无常无我的时候,才能够生起那种法缘慈,进一步达到无缘慈。无一个真实的众生可度,无人相,无我相,无寿者相,这个就是它和世间善法就大大的不一样了,它更深澈,更包罗万象了。

所以【这是大乘道的基石,修学大乘道的,应先多多的修学!】

就是修大乘法的,成佛之道的,就应该多多修学菩提心,把菩提心先修起来。因为我们在解脱道的时候,是让我们先发起出离心,先学出离心,观一切苦,一切无常,我们修学大乘道,修学菩提心,就不一样了。要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四弘誓愿,然后要以己度他情。慈悲,从自己的亲人,扩展到一切众生,所以,它和世间善法,就大大的不一样了。这个我们在《佛法概论》谈到八正道的深化与广化,这个广化的中道行比较和菩萨道相应;深化的中道行,和解脱道相应,所以广化又深化,当然就要远远要超过世间法。

所以菩提心是大乘道的基石,这个基石要奠定得非常牢固,非常的稳当,佛道才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这个基石之上,没有这个基石,大乘道是没办法修盖起来的,这个高楼大厦没办法建立起来。

五、菩提心的类别:【11】

下边讲菩提心的类别,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菩提心的类别,不同的经论,分了不同的阶位。

1、世俗菩提心:

【(1) 愿菩提心: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

这个就是愿菩提心。


【(2) 行菩提心菩萨学处,十善行为本,摄为三聚净戒。】

行菩提心,那就是从发心一直到证入圣位,登初地,这个过程,等于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四个阶位,都是行菩提心这个过程。行菩提心,在二道五菩提里,也叫伏心菩提。

2、胜义菩提心:般若证理。【12】

胜义菩提心,当然就是明心菩提,明心菩提就是胜义菩提心了。所以,二道五菩提,在凡位的时候是发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是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到证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然后出到菩提。明心菩提,是从初地到八地,然后出到菩提,从八地一直到十地,叫出到菩提心。『出』是出三界生死,『到』是到严土熟生。然后,一直到究竟菩提,就是佛位了。

这是菩提心的一个类别,也等于说它是从最初到最后的一个阶位。其他的经典可能判摄的阶位,还有所不同。


【11】菩提心的类别:如印顺导师《学佛三要》p.97-98说:「愿菩提心(重于起信发愿);行菩提心(重于从事利他);胜义菩提心(重于般若证理)。」

【12】 印顺导师《学佛三要》:「世俗菩提心(指愿、行菩提心)着重悲愿,胜义菩提心,能不离悲愿而得智慧的现证。也可以说,愿菩提心重于起信发愿,行菩提心重于从事利他,胜义菩提心重于般若证理。这样,菩提心统摄着信愿、大悲、般若,确乎摄持了大乘法的心要。」 (p.98-p.99)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