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4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坤 (Kun)讨论 | 贡献2024年6月24日 (一) 04:54的版本


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8

(2024-6-21)

今天我们开始学菩萨要行;菩萨有三种要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菩萨的殊胜;就是发菩提心,前面我们学了【众生有佛性,理性亦行性】。学到了两种佛性;理佛性和行佛性。行佛性要发菩提心种下佛种,所以【初以习成性,次依性成习】。熏习发菩提心种下佛种,就是行佛性,初以习成性。

上次还是依照行佛性讲到;发心才是菩萨。发了菩提心的人,就是【众生之上首。世出世功德,悉由菩萨有】。虽然说一切法空性,依此说众生都有佛性。但是,并不能因此说你就是菩萨,要发心行佛性,才名为菩萨,才有成佛的可能性。

上次谈到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埵』,对菩萨的名义进行了解释,菩提就是「觉」;萨埵就是『觉有情』。菩提一个是自觉,觉他。萨埵一个是众生;一个是大心;就是行大心的有情。

菩萨又分四个阶位,一个是初学的,久学的,不退的,一直到一生补处。

又讲到了败坏菩萨;因为什么呢?一旦发了菩提心,然后菩提心和一切功德法相应,这样,以菩提心愿所相应的一切世出世的善法,都归菩萨所有。所以有的菩萨即便失败了——败坏菩萨。但还是有悲心,能够感得世间一些领袖,领导。有的地方他也可以做鬼王,或者做天王,但是,由于菩萨的本性还没有失去,会去做一些利他,利济世间,所以他多多的教导善法。

又分菩提的种类;愿菩提,行菩提,和胜义菩提。

今天,我们学习的还是关于;菩提心、大悲愿、空性慧的三要行,这一节就是菩萨的要行。

偈诵:

丙五、菩萨要行

【菩萨之所乘,菩提心相应,

 慈悲为上首,空慧是方便。

 依此三要门,善修一切行;

 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

也等于说,菩萨的三心,依三心修六度万行。《佛法概论》也学到了依三心行六度,依六度来圆满三心,这块其实也是概要的来讲。

一、从成佛之道──因行来说明菩萨行

因为成佛,要从因行上来修习。因行就是菩萨的广大行,广大行还要从发心开始。

【 趣入大乘道的不同根性,佛性,发菩提心的尊胜,都已说到了。】

这个就是前边这些大乘的根性;还有信行人,法行人;就是从信门入的。从智慧门入的,从慈悲门入的。还有发菩提心的特胜、尊胜,就是一切众生之上首。又讲到了佛法中的佛性,这些都是大乘佛法中经常提到的题目,上边的几个偈颂,也都大体的介绍完了。

【大乘道,发愿以后,就应该见于实行。】

这个也符合在声闻法中所学的八正道,八正道的正见,然后正思,立志以后下边儿就是正语、正业、正命。菩萨发了信 ,有了慈悲,就要践行六度。

【1】说到菩萨的正行,就要先论到菩萨行所不可少的要素。】

我们前面学到菩提道的类别;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所以,从发愿到行菩提,就是菩萨的大行。菩萨行需要哪些要素呢?下面就介绍:

【声闻乘与缘觉乘,是通于因果的。但大乘中,重于因行的,名菩萨乘;】

因行就是菩萨乘,在声闻道,解脱道是通于因果。因果等于或者从法义上来说,是从缘起生灭,缘起的事相,缘起事相那就是因果的。

大乘中重于因行;就是菩萨的三心,从法义上来说,是重于不生不灭,就是重于法的实相。实相当然先从一切法性空来入手,这个就是以性空,以空义为菩萨的方便,也就是善巧。这样才能够圆满一切功德。

重于果德的,名佛乘。因圆果满,为大乘法的全体。】

重于果德的,名佛乘,因为一佛乘,当然是以佛的种种功德为目标,因行就是菩萨行。菩萨因行的圆满,才能达到佛的果德,也就是佛乘。

所以,讲佛乘一定要从菩萨的因行。所以大乘只是从因行上侧重来讲来行。声闻乘是通因也通果,声闻乘可以说现生能得到这个果,因为在佛世的时候,菩萨行的大乘,只有因行。在大乘为啥说要有三乘为究竟,一乘为究竟呢?一乘究竟是终究要达到佛果来说的。

三乘究竟,其实也是侧重在因行来说,所以说因圆果满为大乘法的全体,整个大乘法无非都是要因行圆满,就是佛果。整个大乘法无非都是行菩萨的因行,一直到成佛的圆满,这就是大乘法的全体。当然这个全体只有成佛,才能够实现果德。没有成佛之前,都属于因行。

从这两个;声闻乘侧重因果,和大乘侧重的因行,这个大的的原则上来说。

【现在从成佛之道──因行来说,大乘是菩萨所乘的法门;依此法门,从凡夫地而趣入大菩提,也叫一切智海。】

大菩提;佛菩提就是大菩提。佛的智慧,就是一切智之海。

二、依三心修一切善行 【2】

依三心行六度,在《佛法概论》第19章我们学到:

【菩萨行中,不论修持什么,有必不可少的三要则。例如布施,】

先举布施:

【(一)、要与「菩提心相应」,就是为了上求下化的志愿而布施。】

所以这个布施,也是为了上求下化的志愿而行布施。

【(二)、施时要以「慈悲」心「为上首」,为先导,就是从慈悲心而引发布施。】

一个是从志愿来布施;志愿就是上求下化。一个是以慈悲心来布施;当然引发慈悲心,只能说是缘众生,才能够引发慈悯之心。以布施可以摄导六度,我们原先学到过,布施就可以摄导六度。

在《般若经讲记》里,把这段引用出来:

【【】《般若经讲记》:「发菩提心,以大悲度众生为首,这与布施──以自己所有的给予众生,使他离苦得乐,尤为吻合,】

就是这种布施,和菩萨的大悲去利益众生非常的吻合。

【故本经即以布施为主而统摄利他的六度行。布施如何能摄六度?布施有三:】

三种施;一个是财施,一个是无畏施,一个是法施。

一、财施:以财物周济人是财施,以体力甚至牺牲生命去救助人,也是财施。所不同的是:衣食等财物为外财施,体力、心力以及生命等为内财施。这财施,即狭义的施波罗蜜。】

财施,当然一个是用外在的财物去布施,去利济他人;再者就是内财;以体力甚至牺牲生命去帮助人救助人,也是财施。所不同的是什么呢?衣服饮食这些外在财物是外财施;体力、心力以及生命等为内财施。所以这些财施,属于狭义的施波罗蜜。一个是内财,一个是外财。我们原先学到;内财就是体力,心力去布施是胜于外财的。当然了,就像菩萨,修到一定程度,割截肢体去布施,当然是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得到,不然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烦恼。不但没做到布施的功德,反而会造成很大的罪业,所以,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二、无畏施:令众生离诸怖畏,这就是持戒与忍辱二波罗蜜。持戒,能处众不碍大众,不使人受到威胁不安。如杀人者,使人有生存的威胁;偷盗者,使人有外命(财物)丧失的恐怖等。】

无畏施;就是佛法的持戒;不让众生得到伤害,得到危险。能令众生离开种种的恐怖,这个就是持戒和忍辱这二个波罗蜜,这是无畏施。持戒;就是与大众相处的时候不妨碍大众,不使人受到威胁不安。比如杀人,使人生存受到了威胁,伤害了人的生命,这样就会给别人造成了一种恐惧不安。偷盗;是使人外命财物丧失,因为人依外在的财物才能生存,财物属于人的外命一样,所以说有人偷盗你的财物,就像夺取了你的外命,使你生存受到了危险。不偷盗,就没有丧失财物的恐怖。

【如能受持禁戒,洁身自守,即不会侵害他人,能使人与人间相安无事了。】

这样如果能受持禁戒,洁身自守,既不会伤害他人,能使人与人间相安无事。这就是持戒布施,能达到和乐善生,这个我们前面也学到了。

【但人类个性不一,你以戒自守,他却以非礼待你;如不能感化或设法避免,不能忍受而冲突起来,仍不免相杀相夺,造成人间的恐怖。】

但人类个性不一,你以戒来自律自守,不伤害他人。但是他人认为你好欺负,好说话,会非礼来待你,如不能感化,或者是设法去避免,不能忍受而冲突起来,仍不免相杀相夺,造成人间的恐怖。

【必须以戒自守──克己,又以忍宽容他人──恕人,才能做到无畏施。】

所以说必须以戒来自守──克己,坚忍持净戒,戒就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情欲。当然克制自己,是为了不伤害他人。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这种理性的克制,可能也会给我们自身造成伤害,因为你忍气吞声,让你的内心不平衡。其实也会伤害我们自己,所以一般人为什么不愿意去克制自己?因为没有佛法正当的理念,确实很难克制住自己,对自己能够坚忍的克制,然后又能够去宽恕,容忍他人,就是恕,儒家讲个恕字,就是这个意思。恕;一个是饶恕,一个是宽恕。宽恕当然也是有一种同情心,或者换位思考理解。这样才能忍得下,宽恕得了。要不然我们的心,久习成性的时候是忍不了的,马上就会爆发出来。

在大乘道来说;修忍也是一种功力。大乘有忍辱波罗蜜【瞋他有何意,自他增忧苦。瞋火烧善根,忍则五德具。】

所以需要对法有一分的理解,才能够忍下一分,这个忍可能不是那种强制的,它是一种忍可的忍,带有一种智慧性,这样才能够忍得下,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以智化情,这个就是无畏施,无畏施我们在五乘共法学到自通之法,以己度他情,这就是一种自通之法。我们每个人可能都知道;自己不愿意受到别人的伤害,受到别人的欺辱。那我们可能就会和别人一样,也不愿受到伤害。自然就心甘情愿地去守这些戒,修这些忍。

三、法施:即精进、禅定、般若三波罗蜜。 *般若是明达事理的,没有智慧,即落于颠倒二边,不知什么是佛法?是邪是正?那怎能救人?

法施包含了精进,禅定,般若。它也是施,法施可能是倾向于出家,在家倾向于财施。无畏施通于在家和出家的。

【 *般若是明达事理的,没有智慧,即落于颠倒二边,不知什么是佛法?是邪是正?那怎能救人?

般若智慧通达事理,没有智慧,往往落入两边。两边是有无,生灭,一异,也不知什么是佛法?是邪是正?是善是恶,可能也没办法区别,那怎么去救人呢?这需要智慧来明辨是非。

【 *禅定是鉴机的,如内心散乱,贪着世间,我见妄执,即不能洞见时机,不知众生的根性,即不能知时知机而给予适宜的法药。】

所以这个禅定,它能够鉴别众生的根基和时机,时机要掌握到恰到好处,因为在佛法中,也有知时,也要知机、知节,也要知量,当然这需要智慧,对一切的因缘,就能够把握得住,就需要定力,但如果我们没有定力,内心散乱,我们自己都做不了主,当然就不能洞察这些时节因缘,不能洞察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机缘,你就没办法给予适当的法药去调理,去对治它,禅定是起到这个作用的。

因为禅定就观察得非常透彻,什么事理,都看得比较透彻,透彻就是看得比较深,或者看得比较远。我们一般心散乱,就看得不深,看的都是表象,就像河里的水波动不止,浪花汹涌不止,那你看的都是表象,如果有定力,心就像很深的水,可能没有那种急促的激流,就比较稳,可能智慧透视得比较深,看的也比较远,这时候才能看到一些时机,和人不同的根基,然后给予适当的法药。

【 *精进是雄健无畏的,有了精进,才能克服障难,诲人不倦,利人不厌。 】

然后还要有这种精进的雄健无畏,这种精精进的勇猛无畏,也有这种意志力,没有这种强大的意志力,有时候我们可能也缺乏这种勇气一样,所以,就不能克服种种困难,有了这些勇气,就能够克服种种的困难,这样他能诲人不倦,利人不厌。教诲人就不知疲倦,因为这完全来自于一种无畏的精进力。

所以【 这样,六波罗蜜统摄于布施,为菩提行的根本了。

【要救众生,不能不牺牲自己去利他──布施:】

要救众生,不能不牺牲自己去利他,这个就是布施。施以舍己力,布施我们前面学到;你要有舍心,就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利他。

【这必须具足物质救济,以达到众生生活等的满足;】

我们过去可能物质生活不那么充足,但现在;基本上物质生活都达到充足了,不过还想生活的质量更高一点而已。

【必须以戒忍的精神,达到人与人间和乐安宁; 】

【又必须以进、定、慧的教化,革新众生的思想意志,而使之归于中道。 】

【从前,僧团中的「利和同均」「戒和共遵」「见和无诤」,也即是六度精神的实施!」( Y 1p39~41 )】

所以,从前僧团的六合净;三种根本,就是六合的本质,这个就是以布施来摄取六度。因为菩提心和大悲,都是以布施为主的。

(三)、法「空慧是方便」,方便是善巧的别名。】

法空慧是六度行的方便。方便是善巧的别名。善巧就是能够对一些事物,对佛法非常的熟练,因为熟练它,才能够多多的熏习,就是初以习成性,熏习久了才能够对它熟悉,熟悉了才能够成为善巧。这个方便就是对般若慧的一个善巧运用;这个意思叫方便。

【如不着施者,受者,所施的对象,名为有方便。】

如不执着有个真实的施者,有一个真实的受者,然后还有一个我所布施的东西物件,名为有方便,就是有善巧。当然了,这个就是空性慧,就是三轮体空。三轮体空一般我们可能没办法理解,明明有一个我在布施,明明有一个布施的对象,他缺乏东西,我才有目的性的去布施给他,我还要选择一个好的东西,让他欢喜。

如果我们都说不执着一个真实的接受者,也不执着一个真实的我,那我们这种布施的心,可能就是没有那么强烈。所以;你看菩萨的菩提心;上求下化的志愿,他有志愿,然后有慈悲心,悲就是拔苦,愿意让众生得离苦,愿意施给他物质上的,精神上的种种的利益。但是,我们从心念上;好像我能够帮助一些人他需要的,能够满足他内心的需求,但是,如果我们给他一些不需要的,对他来说也没有多大的利益,如果只是满足他物质上的财富,物质上的满足,没有给他精神上的,可能你给他多少,他也不会满足,你总帮他帮习惯了,他依赖习惯了,一旦你不帮他,他反而还埋怨你,其实,这时候大乘来说,就要修忍。

所以,空慧来说,可能就不会执着了;有一个我在去帮他,有个真实的人,在接受我的帮助,然后,我还有一个可贵的东西给他,让他喜欢,这样等于说;三轮体空就是没有一个真实的,当然都是假名,这就需要法空慧来深观了。当然了,这需要对缘起空义的一个賸解。我们现在闻法建立的般若正见,佛法的正见,进一步达到大乘的三轮体空,这都需要对空义的一个賸解才能做得到。

【如没有法空慧,着相布施,名为不善巧,无方便,不能出离生死,而趣向一切智海。】

如果没有法空慧,着相布施,就名为没有善巧,没有善巧,就没有空性慧的方便,也就不能出离生死,也没办法趣向佛智。所以,在菩萨道空性见的一个賸解上,才能慢慢的达到空有无碍的賸解观,所以这需要长久的熏习。

下边回到原文;继续介绍三要:

1、菩提心是志愿所在,慈悲心是动机,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3】如依此三要门为本,善巧的修习一切行:】

一切的行,包含了世间的,前面学到『世出世间法,悉由菩萨有。』

【世间善法的五戒,十善,三福业也好;】

这是五乘共法章我们学过的。

【出世善法的四谛,缘起,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也好;】

这都是解脱道的内容,这个我们在三乘共法章也都学到了,这些都是道品,因为菩萨行是就像八正道的道品,在声闻法中,只是用八正道来表达。

在菩萨来说,是以六度来统摄菩萨一切万行的,依六度四摄。

【 大 乘 法:六度、四摄、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门。【5】等也好:】

这都是依菩提心,而缘起种种的功德法,所以它有世间的,出世间的,还有大乘的。

【 这一切行皆就归入于成佛之道的一乘法了。】

因为菩提心在我们凡夫位,它能够统摄世出世的一切善法,然后归入究竟的一佛乘。菩提心为什么是众生之上首?【世出世功德,悉有菩萨有。】

世间一切善法都是来自于菩萨。也确实是这样,只要发了菩提心,慈悲愿,这样就能够统摄佛法的一切功德。所以菩提心一定和种种功德相应的。

下边总结:

【简单地说:有了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如离了这三心,或缺少了,什么也不是成佛的法门了。】

因为这三心要具足,比如说;你的三心不具足;只是有一个菩提愿,没有大悲,那佛道也没办法完成,如果有空性慧,没有菩提心,那也不能够完成佛道。所以这个三心,是整个大乘的三要。导师专门有一部著作,就是《学佛三要》,专门对这三门,详细地论述,这是一切善行。

三、三心同等的重要

1、三心的意义

【《大般若经》:『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由无所得而为方便』【6】。这就是本文所说的三心。】

这个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遍了,就是菩萨的三心。

【依此, 龙树《宝鬘论》:『本谓菩提心,坚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边慧』【7】。】

二边慧;当然不是中道,不是般若了,就是空义,不依两边的慧,是依中道的,般若的慧,就是空性慧;菩提心、大悲、和空性慧。

大悲和悲有哪些区别?因为菩萨是以大悲为主的,但是,悲心声闻也有,只有菩萨才能称大悲。

大悲和悲,有八种区别:

【 (1) 自性异,大悲以智慧为体,悲以无嗔为体。 】

我们在声闻法谈到;悲就是对治嗔的,无嗔就是慈悲,但是菩萨的大悲,不是以无嗔为本体的,是以智慧为他的体,大悲一定和智相应,这是第一个的差别。

【(2) 行相异,大悲缘『三苦』之行相,悲唯缘『苦苦』之行相。】

行相的差别,大悲缘『三苦』的行相,悲唯缘『苦苦』之行相。所以说苦苦,和八苦之中,比如说;

苦苦是怨憎会苦,和生老病死苦,悲只是以苦为缘的,所以它是以苦苦为缘的。大悲和『三苦』;一个是苦苦,一个是坏苦,一个是行苦,这都是大悲的行相,它缘这三种苦,这是大悲和悲的一个差别。

【 (3) 所缘异,大悲通缘三界,悲唯缘欲界。】

然后是所缘的不同;大悲通缘三界,悲唯缘欲界。因为什么呢?欲界有嗔,欲界对治这个嗔,才有这个悲。

【 (4) 依地异,大悲依第四禅,悲通依于四禅。】(47.36)

所依地的差别 ;地就是四禅,大悲依第四禅,唯初禅、二禅、三禅、第四那个禅。这个大悲,如果说依地来生的话,大悲我们普通人还不容易有,因为依第四禅,这个悲通依于四禅,等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可以有这个悲,欲界也通于这个悲。

【 (5) 依身异,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之身。】

大悲依身的差别;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之身。因为只有佛才是大悲的一个圆满体,一个身。

【 (6) 证得异,大悲系远离有顶之惑而证得,悲则仅远离欲界之惑而证得。】

证得的差异,远离欲界的惑,就是三界的惑,大悲远离有顶之惑,有顶,就是四空定的非想非非想处。因为大悲缘的三界,悲缘的欲界,所以,从证这个角度,也是从欲界和三界来讲的。

【 (7) 救济异,大悲能成就救济之事,悲唯希望救济。】

救济的差别,大悲能成就救济之事,悲唯希望救济。希望可能是,就是不圆满,因为只有大悲他才能够缘苦众生,能够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悲可能只是希望救济他,但是他没有生生世世来完成救济的大事。

【 (8) 哀愍异,大悲能哀愍平等,悲则唯拔除欲界有情之苦,故其哀愍不平等。 此外,成实论卷十二亦详释佛之大悲,所说与有部之说大致相同,惟成实论强调『先谈法空,后论大悲』,乃两者显著之差异。)】

哀愍的差异;大悲能哀愍平等,悲则唯拔除欲界有情之苦,大悲可能对一切众生都平等的怜悯,悲只是拔欲界有情之苦,所以,他哀愍的不平等。成实论卷十二亦详释佛之大悲,所说与有部之说大致相同,惟成实论强调『先谈法空,后论大悲』,乃两者显著之差异。两者显著的差异。

所以;成实论虽然是声闻乘的,但是,他的思想和大众部的空义是相合的,这个就是论中对这个大悲和悲的种种的行相给予了区分,凸显出菩萨大悲,和一般所说的悲的种种不同处,差异处。

回到原文:

【《大日经》:『大菩提为因,悲为根本,以方便而至究竟(汉译误作「方便为究竟」)』 【8】。】

这个也是三心,汉译误作「方便就是究竟」《大日经》属于密宗的一部经典。其实导师是在和法尊比丘探讨一些法理的时候,才知道在翻译经典的时候,是一种错误的翻译,因为以这种方便善巧,一直达到佛果的圆满,就是究竟,方便就被翻译成究竟。所以,是翻译上的一种错误。

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就是《法华经》的『一切智愿』,也就是菩提心的别名。】

大悲是遍十方一切众生而起,所以说遍十方际。】

所以这个大悲,所缘的就比较普及,不像悲只缘欲界。

无所得是般若,就是不依有无二边的空性慧。】

【《大日经》兼存有相说,所以说以种种的方便而到达究竟。】

有相说我们前边儿其实也学到了;就是用天色身,还有用种种的咒语,修种种的坛城,等于说;有相说就是方便说,前面学到;或依声闻入,或天或人入的时候,天分为天色身来入佛道,还有依净土身来入佛道,这些都属于种种的异方便,慢慢的达到究竟。而把种种的异方便当成究竟的时候,就等于说他翻译的时候,完全是误解了经义了。把种种的异方便当成究竟,那就变成方便成了究竟,究竟反而给抛弃了。所以下边儿就说:

【但成佛的主要方便,不能不说是都无所得的空慧。】

因为都无所得的空慧,才是主要的方便,不是种种的异方便,种种方便在《法华经》里『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因为声闻乘也有方便,是正方便,大乘法也要有方便,有种种种的异方便,就是种种不同的方便善巧方法,所以它兼存有相说,把异方便当成究竟,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如取着相,什么都不能到于究竟了。】

所以说如果取着相,什么都不能到于究竟,就是把取相的种种方便当究竟,那就根本没办法得到真实的究竟。在佛法中,因为存在这些问题,要不然就有一些对经论的误解,其实,也是有些翻译解说,可能也是解说的不够圆满,就会造成了这种误解。

2、在大乘法中,这三者是同等的重要,不可或少的。但大乘经是各有所宗重的,】

因为虽然说三心不可缺少,它是同等的重要,我们前面其实也学了,但是,大乘经是各有所重的。

【或特重菩提心,】

或者特重发菩提心,因为有的经,就让人发成佛之心,所以有那种,劝发菩提心文,因为很多大乘经,都劝发人发菩提心。

【或特重大悲心,或特重般若的都无所得;】

有的大乘经,特别重视大悲心,有的特别重视般若的慧,一般的般若经,或者是文殊法门,特别重视智慧,比较有名的观世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千处祈求千处应。所以说有的经典,侧重在慈悲救度,地藏经也比较侧重慈悲,救苦难的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就是一种大悲的体验。菩提心注重在信心信愿的,一般的信愿;比如说普贤的十大愿王;还有净土的这种信愿,都是注重侧重在你信,一般修净土法门,都侧重在信。

【每把他说作首要的。这是依所宗要而巧说,其实这三者,初学是可以偏重而不可偏废的。】

每个经都有自己所特重的,每每把他所侧重的说做首要的,这是依所宗要而巧说,其实这三者,初学是可以偏重而不可偏废的。这个我们在前面也学到了;因为初学嘛,就是到法身大菩萨,还是各有特色;文殊代表智慧,大智文殊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还有大势至菩萨,侧重信愿,还有普贤大行菩萨,普贤大行也是这种信愿,普贤的十大愿王。

所以;初学可能都是根据自己的习性,我们前边学到「性习异」,菩萨入大乘,也是从三门入,也是这样子的。

四、大乘的真义,实是人生的趣向于究竟,『即人成佛』的法门。【9】

【 这三心是大乘的通行,正与儒者的三达德──智、仁、勇一样。】

因为三心是大乘的通行就是,大乘法,一切的大乘行都离不开三心。儒家的三达德也是一样,也是通于一切世间君子,都要具足这三种条件。这三种条件出于论语里边:

【《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九章(有版本为第二十八章)--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就是三达德,也是通于世间一切君子的一个特征。有智慧,可能就没有迷惑,跟佛法中;有了智慧,就破除无明一样,因为我们一般人,都是有迷惑颠倒的。儒家也是指「知」就是不惑。不惑;其实在整个儒家思想说;人40而不惑,50知天命,60耳顺,70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是从人生的一个经历来谈这种不惑的;仁者不忧,仁是指仁爱,仁爱就能够天下为公,天下为仁,就没有那种私心,因为有私心,就会有忧虑,就会为自己的得失担忧。要天下为仁的时候,可能都是像菩萨一样,为他人所着想,可能就没有那种私我的忧虑。勇者不惧;勇者就需要你内怀仁,外一定要有坚忍的意志,等于说;实行慈忍,实行人道,你也需要勇气,克服种种的困难,艰难险阻,去完成仁义之道,跟佛法的慈悲一样,慈悲,如果说你没有坚定的意志,也没办法完成救济众生的大行。我们前面也学到精进力;有菩提愿,大悲心、空性慧,也需要精进力,勇猛力。三心中的菩提愿,其实也要坚定的意志力去完成了这种正道,这是和儒家的三达德。

【这本是人类的特胜:忆念胜,梵行胜,坚忍胜【10】;也就是理智的,情感的,意志的特胜。重于人乘正行的儒者,也就揭示了人乘通德的智、仁、勇。】

这本是人类的特胜,三达德和人的三种特性,也能够相结合起来,忆念胜相配的就是我们的智慧,梵行胜就是一种慈忍,坚忍胜就是我们勇猛的意志力,也就是理智的、情感的,意志的特胜。重于人乘正行的儒者,也就揭示了人乘通德的智、仁、勇。

【大乘法,本是着重依人乘而直入佛道的,所以也就揭示了:】

【究竟无上的志愿──菩提心;】

菩提心;属于自增上的意志,

【普遍平等的同情──慈悲;】

前面我们也学到了三心;它属于世间增上的情感。

【彻法源底的智慧──空慧,】

就是法增上的理智。

菩提心、大悲愿、空心慧;一个是自增上的意志,一个是世间增上的情感,空性慧是法增上的理智。

【为大乘行必备的通德。】

整个大乘菩萨道,都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当然了,最圆满的时候,只有说到佛地才能究竟圆满。在因行的时候,可能都有一些侧重,侧重是偏重,不是偏废。可能有的人信愿比较充足一些,有的慈悲充足,有的空慧充足。

【因此,大乘法行,就是使人类特胜的德性净化(俗称升华),使他融和进展而到达完成。】

因此,大乘法行,就是使人类特胜的德性净化或德性升华,前边《佛法概论》学到;道德;有在家的道德,出家的道德,和菩萨的德性,这种德性,其实就是道德的意识,道德纯洁,道德的努力,得到了净化升华,使他融和进展而到达完成。

这就是三心行六度,依六度完成三心,三心就是德性的升华和净化。

【成佛时,菩提心成法身德,慈悲心成解脱德,法空慧成般若德。如来的三德秘藏,不是别的,只是人生德行的最高完成。】

三德秘藏本身是如来藏思想的一个用语。但是,因为《成佛之道》把佛的德行统摄在一起,没有那么详细的分类,只有到大乘般若道的时候才给它分出来。

【大乘的真义,与带有隐遁倾向的小乘行,带有神秘气息的天乘行,是不大相同的。大乘的真义,实是人生的趣向于究竟,『即人成佛』的法门。】

前边我们学到;或依声闻入就带有隐遁倾向的小乘行,必须要回小向大,这种神秘气息的天色身行,和大乘真义也是不相合的,也是以种种方便行入于大乘的。

【大乘的真义,实是人生的趣向于究竟,『即人成佛』的法门。】

大乘的真义,就是依人乘而向于佛道,我们前面也学到了,这段大致就是这些内容,还是依菩萨的三要行综合的来讲,往下边还要谈到,今天先到这里。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