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4
佛法概论-59
(2023-12-15)
今天我们继续学佛法概论第15章第一节第二个主题——受持五戒。上次我们学习了第一节的第一个主题——皈依三宝。佛弟子歸依、受戒,這才成為佛法的信徒── 佛弟子,從此投身於佛法,直接、間接的開始一種迴邪向正、迴迷向悟的,革新向上 的行程。
首先,谈到几个内容:
1、歸依的心情,就是在生死大海之中,有没有那种求救济的心情,如果说有这种求救济的心情,我们才有诚恳的去皈依三宝,得到三宝的救济。
2、歸依的形式 要有一个形式就是仪轨,可能大家都经历过,在寺院有这种仪轨,礼拜,忏悔,祈求发誓。这种誓愿,其实也是一种自己对三宝的表达,所以必须经过这个仪轨,能够生起这种敬信之心。如果没有个形式,那可能人的信心不是那么强烈,所以这个仪轨能够引发我们身口意的虔诚心,所以这个仪式挺重要的。
3、所歸依的對象
佛是佛法的創覺者,僧是如實奉行佛法 的大眾,法,那就是真理,佛陀所体悟的真理。所以佛就像一个大医王,法就是治病的药方,僧伽就像护士一样来,看护病者的,这个是皈依的对象。
4、三寶為究竟歸依處
有这种诚恳的心情,有这种归的仪式,有一个具体的对象去依靠依止,再加上一个纯一的信念,这样就能够趣入佛法三宝的光明之中。
皈依三宝,还需要理事兼顾,就是虽然皈依了事相的三宝,就是住持三宝,但是还要了解皈依的深义,最后要自力自依止,达到自己成为三宝,成为 所敬仰的对象。
因为开始皈依外在的三宝,最后还要给它归到自体的三宝,这需要我们去对法的一个体征,最后就是自依 法依 不异依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受持五戒,前边对三宝有纯正的信之后,那就要发起行为,向我们信奉的理想去实践、去追求了,就要受持五戒。
二、受持五戒
(一)因歸依的信願進而受戒、持戒
【歸依三寶,不但是參加佛教的儀式,還是趨向佛法的信願。】
所以皈依三宝,不但是参加佛教的仪式,不仅仅是做个仪式就完事了,还要趣向佛法的信愿。其实这个很重要,我们在做皈依仪式的时候,我们的心也很虔诚,也很集中,虽然这个仪式不过是几个小时,皈依完了就好像完事了,好像我皈依了三宝,其实还要有向佛法的信愿。这个就是说为啥要发誓,这个发誓,就是从此以后我是佛弟子,去全身心的去投入,去向佛法努力,所以这个信愿,能够延续持久不容易。
所以说【做一佛弟子,無論在家、 出家,如確有歸依三寶的信願,必依佛及僧的開示而依法修行。】
所以皈信三宝这个信愿,在佛法中非常的重要,我们前边学到道德的意向,有惭愧心,这种道德的意向通过三种法来促成,使我们这种意向能够不断的延续和加强。所以这个信愿,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要发愿,要发心。这个心,无论你是求人天福报,还是求出世的解脱,还是求大乘的菩萨道,都是从信愿三宝而来。
1、歸依的佛弟子要受戒、持戒
【歸依是迴邪向正、迴迷向悟的趨向,必有合法的行為,表現自己為佛化的新人。】
所以皈依是回邪向正,回迷起悟的趋向,有这种趋向,必有合法的行为。这个趋向等于说我们的愿力要去进行,必然要引发合法的行为,表现自己为佛化的新人。
【所 以經歸依而為佛弟子的,要受戒、持戒。】
所以我们对佛法有没有信,关键决定你想不想去受戒,这个代表我们对三宝的一个信愿的有无。如果说归了三宝,我们不想去持戒,那说明我们还没有入门,没有获得人天的通行证。所以这个戒,我记得在哪本书上讲,它是人天的通行证,为什么?因为你持戒,就不会失去人身,你就会再来人间。或者是你修行的好,能够升天上,所以这个戒,就像一个通行证一样。你没有证,你是去不了的,有点这个意思。其实,我们受戒容易,但是持戒不容易。所以我记得导师在《佛法是救世之光》里谈到,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受戒之后,好像就完事大吉了。领了个皈依证,好像我就可以去不花钱去逛寺庙逛名山。出家也是,拿了个戒牒,就好像说我就完事了,至于说持不持戒,好像就没有被关注。也确实是,因为现在大多数都是这种情况,受了戒之后,至于说能不能持戒,持的怎么样,好像都不太重视。其实受戒很容易,因为就是一个形式,其实受戒之后还要学戒,还要持戒。所以,在佛法传统的佛教里头,这个正规的寺院,出家之后,你要依止师,五年学戒,不准乱跑,先把这些佛教寺院的规矩先学好,然后才能教你法。
下边继续学说,先净其戒,然后再直其见,也是符合这个次第的。有的说先直其见,然后净其行,其实都是可以的。有的是先从戒规矩来学,我们传统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其实佛法也是,如果说我们规矩不先建立起来,你先学了法,反而会形成恭高我慢,会就轻视规矩。
2、戒是德行的總名,內含自作及教他、隨喜等
【戒本是德行的總名,】
戒 我们前面已经学到,戒,本来就是尸罗,尸罗是性善义,好行善道。所以善是德行的,德行本来也是善的。因为戒有很多戒相了,所以说从别名来说,总对别来说,有很多的戒相。总体来说戒都是德行的,人天的戒。出世的声闻的戒,还有大乘的菩萨的戒,都是德行的。所以我们前面学的,有平常的德行,一般的德行,深化的德行和广化的德行,其实它都是戒。别名,那就是人天的戒和出世见戒和菩萨戒了。
【如略義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心,是諸佛教。」13 止 惡、行善、淨心,】
这个在下边注解《增一阿含经》里头讲,导师就给它简要归纳成,一个是止恶,一个行善,一个是净心。从论里边来说,《杂阿含经》讲止恶是戒,行善是定,净心的是慧。其实导师在《佛在人间》里,止恶、行善归在戒里边,净心 归在止观定慧里面,其实也是可以的,因为定就是心清净,然后定中也包含了见清净,就是无漏慧,它都可以包含在止观里头。那么止恶行善,这个就是一个止持,都属于戒里边的,也是这么归纳也是可以的。
【這一切,除了自作而外,還要教他作、讚歎作、隨喜作(《雜阿含 經》卷三七‧一○五九經)。14】
这个在杂阿含经1059里边,就是本来十善业身三 口四,再加上意三。善业加上四种就是自作,不但你自己要止恶行善净心,还要教他止恶行善净心。然后,还要赞叹止恶行善净心,也要还要去随喜。这样,就总体来说就是四十法成就。
【13】(1)《增壹阿含.2 經》卷 44〈48 十不善品〉(大正 2,787a25-b4): 於此賢劫有佛,名為迦葉,出現世間。爾時,彼佛亦二會聖眾:初會之時四十萬眾;第二 會時三十萬眾,皆是阿羅漢。二十年中無有瑕穢,恒以一偈,以為禁戒:「一切惡莫作, 當奉行其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二十年中說此一偈,以為禁戒,犯禁之後,更 立制限。爾時,迦葉佛壽二萬歲。
(2)《四分僧戒本》卷 1(大正 22,1030b1-3):「『一切惡莫作,當奉行諸善,自淨其志意,是 則諸佛教。』此是迦葉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是戒經。」
(3)《出曜經》卷 25〈29 惡行品〉(大正 4,741b24-c12):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莫作者,諸佛世尊,教誡後人三 乘道者,不以脩惡而得至道,皆習於善自致道跡,是故說曰諸惡莫作也。諸善奉行者, 彼修行人,普脩眾善,唯自瓔珞,具足眾德,見惡則避,恒脩其善。所謂善者,止觀妙 藥,燒滅亂想,是故說曰諸善奉行。自淨其意者,心為行本,招致罪根,百八重根,難 解之結,纏裹其心,欲怒癡盛,憍慢慳嫉,種諸塵垢,有此病者,則心不淨,行人執志, 自練心意,使不亂想,如是不息,便成道根,是故說曰自淨其意也。是諸佛教者,如來 演教,禁戒不同,戒以檢形,義以攝心,佛出世間,甚不可遇,猶如優曇鉢花,億千萬 劫時時乃有,是故如來遺誡教化,聖聖相承以至今日,禁誡不可不脩,惠施不可不行, 吾所成佛王三千者,皆由禁誡、惠施所致也,是故說曰是諸佛教。
【14】《雜阿含經》卷 37(1059 經) (大正 2,275c2-1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十法成就,如鐵槍投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何等為四 十法?謂手自殺生,教人令殺,讚歎殺生、見人殺生心隨歡喜;乃至自行邪見,教人令行, 讚歎邪見,見行邪見心隨歡喜。是名四十法成就,如鐵槍投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 有四十法成就,如鐵槍鑽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何等為四十?謂不殺生,教人不殺,口 常讚歎不殺功德,見不殺者心隨歡喜;乃至自行正見,教人令行,亦常讚歎正見功德,見人 行者心隨歡喜。是名四十法成就,如鐵槍鑽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
3、由於所受禁戒的不同而有七眾的分類
【戒律本不拘於禁惡的條文,不過為了便於學者的受持,佛也特訂幾種法規。】
这里讲戒律本,本不拘于止恶的条文,因为戒律,佛陀制的戒有几种法规,这个已经形成条文的律法了。像我们在《成佛之道》学到了十善业,在戒律里头就没有十善戒的这个条目。所以这个戒的条目里,仅仅是波罗提木叉戒。像这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所教」,这个是七佛所通戒,七佛所通偈,就没有在戒律条文里边。就是过去七佛,他在没有授戒之前,都是用这种简要的一个偈颂,来摄很多戒,就概括了很多戒。释迦牟尼佛在没制戒的前十二年之前,也都是用这个简略的偈颂来收摄这个戒律的。是后来随着出家众的增多,人的根性就比较复杂了,所以就有犯戒的而制了条文,所以条文,是为了便于学者的受持。因为有条例了,有规矩了,你就得按规矩来受持,所以说佛也特别的,定几种法规。
【這所以 由於所受禁戒的不同──五戒、十戒 、二百五十戒等,佛弟子也就分為優婆二眾、沙彌二眾、式叉摩那尼眾、比丘二眾── 七眾。 歸依與持戒,為佛弟子必不可少的德行。】
就是根据不同的人群,五戒,十戒,这个是在家的了。二百五十戒等,这二百五十戒是出家的比丘的,十戒是沙弥的。这几类法等于说,五戒是在家的,十戒是出家的沙弥的,二百五十戒比丘的,比丘尼是三百多戒。佛弟子也就分為優婆二眾、沙彌二眾、式叉摩那尼眾、比丘二眾── 七眾。这个我们在《《成佛之道》三增上学的时候,已经大概的讲到了,戒的类别,所以总体来就是七众戒。这样,皈依和持戒成为佛弟子,必不可缺少的德行。
(二)在家眾受持五戒的根本原則
1、總說五戒的原則──實現人類的和樂生存
【凡在家弟子,應受持五戒,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 是最一般的,近於世間的德行,而卻是極根本的。】
为什么说它是近于世间的德行,那和世间的德行肯定还是有所区别,。但是它确是佛法中最根本的戒了。所以就是说,无论是在家和出家沙弥,还是比丘比丘尼,都离不开这五戒,所以这五戒也叫根本戒。所以它近于世间,还不同于世间,就是因为世间还有一些杀生,还有一些饮酒的习惯。世间人认为杀人是不道德的,但是他可以杀动物,你看现在世间这些屠宰业,肉类,鱼类,在世间法律来说还是允许的,但是从佛法来说(还是犯杀生戒),佛法的要求就更严谨一些,所以他的德行近于世间,但是更高于世间。
【這五戒的原則,即為了實現人類 的和樂生存。17】
为了实现人类和乐共存的一种道德行为。因为这五种戒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这种道德伦理行为。下面,讲到这种五戒个别的含义。
【17】《雜阿含經》卷 37(1044 經) (大正 2,273b13-c6):
爾時、世尊告婆羅門、長者: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 如是學:我作是念:〔1〕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 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如上說。〔2〕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盜他?是 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如上說。〔3〕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 是故受持不他婬戒,如上說。〔4〕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 語戒,如上說。〔5〕我尚不喜他人離我親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離他親友?是故不行兩舌, (如上說)。〔6〕我尚不喜人加麤言,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起罵辱?是故於他不行惡口,如 上說。〔7〕我尚不喜人作綺語,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作綺語?是故於他不行綺飾,如上說。 如是七種,名為聖戒。又復於佛不壞淨成就,於法、僧不壞淨成就,是名聖弟子四不壞淨成 就。自現前觀察,能自記說:我地獄盡,畜生、餓鬼盡,一切惡趣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 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2、別說五戒各別的涵義
(1)不殺生
【和樂善生的德行,首先應維護人類──推及有情的生存。】
和乐善生的德行首先是应该维护人类,所以佛法,本来它是重视人类的这种和乐善生,那么在人类的基础之上,然后再去推及一切有情的生存。也等于说,它先提升了我们人类的这种和乐共处,和乐善生,利益我们人类就会利益我们人间,也会利益我们这个社会,国家。在这个前提之下,再去推及一切有情。
【要尊重個體的生存,所 以「不得殺生」。】
这个其实在《成佛之道》五乘共法章的时候,谈到那种叫自通之法,或者叫以己度他情。因为人类自己不想被人伤害,被人杀,那推及给人时,凡是有生命存在的,可能都是有这种要求的,这样就以己度他情,自通之法。自己能通达这种不好的行为,这样以己度他情以推及给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希望被人伤害,你也不会去加害于别人,这种持戒就是人类道德的自觉性。因为有这种自通之法,推己及人,就会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就会自愿的不想去伤害别人与误伤同类,你伤害同类等于伤害你自己一样。因为一定被同类所反扑,所报复,这个是持不杀生戒。
如果说没有这种慈悯心,没有这种同情心的时候,可能人就会变得很残忍,所以持戒,就其实就充分的能够培养同情心和慈悲心。大乘佛法就用慈悲心来长养我们,不杀生或者不食众生肉。因为众生被杀就够痛苦的了,然后杀死之后,你还去吃它。所以从佛法罪业来说,那就是罪加一等。其实在业力来说,你在增强它。但是这个理念,在论典里头讲的比较多。就像一个人,你给他打伤了,最后你还要去打残他,但说你罪业又不断的在增强加重,给人打伤就很残忍了,你这时候还不解气,还要打残了。杀生也是,杀死了不说还要把人给吃了,就说人类的这种健康也好,福乐也好,是建立在其他中层的一痛苦之上的。
(2)不偷盜
【生存,要有衣、食、住等資生物,這是被稱為「外命」的。】
生存,我们需要很多的物质条件来资助我们,维持我们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需要的是衣食住行的这些物质,有的地方被称为外命,外在的活命的条件,一个人没有了财物,没有了吃的,没有了住的,那简直也是要人的命。我们视财如命的时候,那真的是把这个财物看得比他命还要重要,所以这就属于外命。确实是,人缺了这些外在物质条件,没办法生存,你窃取了人家这些赖以生存的物资,那也等于说你要人的命,所以称为外命。
【資生物的被掠奪,被 侵佔、巧取豪奪,都直接、間接的威脅生存,所以「不得偷盜」。】这种偷盗过去可能还是比较泛滥吧,现在可能是由于科技的发达,人都不拿现金了,所以,偷盗的相对减少了。治安现在也好多了,现在这方面可能说,科技的进步,人的道德素质也增强。这类事可能越来越少,但是还是难免会发生。现在光明正大的偷盗虽然没有了,但是这种变相的还有,变相那种欺诈,欺骗,也相当于这种巧取豪夺被侵占被掠夺。所以现在网络这种诈骗也是另一种一个形式。就说它形式变了,其实本质上还是这种偷盗。像那种垄断就是资本垄断,其实它也是属于一种偷盗,巧取豪夺,当然现在是手段比较巧妙了,它可以伪装一个很好的名称,但其实就是一种侵占。所以现在等于说,能够公平,也不容易。因为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大个社会,还要去调动人的这种创新力和这种劳动力,这种积极性,这个社会才会发展。如果说只是过去那种平摊,就等于说大锅饭,无论是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分配,这样资源分配,也不合理,这样也很难形成事业发展。所以现在一个是机械化可能给未来会带来平均分配,再整的现在,可能未来这种人的能力大小,可能也会有那种按劳分配,也是挺合理的。按能力分配也是可以的,就不会产生那种巧取豪夺的行为。
(3)不邪淫
【人類的生命,由於夫婦的結合而產生。夫婦和樂共處,才能保障種族生存的繁衍。 為了保持夫婦的和睦,所以除了合法的夫婦以外,「不得邪淫」。】
就得说都是为了家庭传宗接代,以及种族的繁衍,这种保持夫妇的和谐。所以除了合法的夫妻以外,不得邪淫。这个在杂阿含经中,就是自通之法那一章讲的也比较现实的。就是你邪淫容易破坏人家的家庭。一般说你自己家庭不希望第三者来插足,那你也要自觉的不要去破坏人家家庭。家庭也是一个社会和睦的一个,小的单位等于说你,家庭遭到了破坏,也会影响大众,也会影响社会。
(4)不妄語
【人類共處於部族及國家、世界中,由語文來傳達彼此情感、交換意見。為維護家 族、國家、世界的和樂共存,所以「不得妄語」。】
这个妄语,小的来说是个人,然后就是家族,再大就是一个团体社会,一个国家。其实现在这个社会来说,哪有实话了,都是编造这种不真实的东西来互相的攻击,互相的抹黑。所以现在,网络上其实都制造很多的这些妄语的成分。妄语,包含了很多:
【妄語中,如欺誑不實的「誑語」、】
就是带有一种蛊惑性,这种欺罔性,这种不实的就是诳语。诳语就是那种大话连篇,说大话、说假话,说的像真事一样,就是一种欺诳。其实现在这个夸大真的很多,网络也是夸大极端,令人反感。所以现在有很多网络水军就故意给你扩大,然后挑起一般人的对立,反正是不真实的,其实都是这种狂妄之语。
【 諂媚以及誨盜誨淫19的「綺語」、】
谄媚,谄媚也是妄语之中的。谄媚就是那种拍马屁的,或者是那种那个讨好人的,或者是总是说一些讨人喜欢的话。所以这也属于妄语中的一类,就是谄媚。 然后,就是诲盗诲淫的绮语,诲盗诲淫它是出自于周易里头。周易有这句话意思就是财务你不去认真的去保管,你总是显露在外边,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显露出来,穿在外边儿,穿金戴银的。诲盗,那意思就是应该把自己财务给隐藏起来,不要显露出来。因为你显露出来,会让人家盯上,会来招致别人来偷盗你的财物。其实,就是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一种引诱别人来偷盗。
诲淫就是,一个人打扮的非常的妖艳,有点引诱别人来起非分知想的意思,这个在古代可能有点这个意思。但现在好像都是公开的了,人们都讲究这种梳妆打扮,是一种审美了,这样都是一种绮语。绮语就是那种不真实的,在那个《瑜伽师地论》里边,这个绮语包含的内容就太多了,说话不逢时,就是不知时,话说的不是时候也叫绮语,你不是发自内心的,也是绮语。也是不符合佛法的语,也叫绮语,就是无意的。不寂静语,说话让人家内心,总是激动,总是躁动,不清静。所以很多杂乱语,就是你说话语无伦次没有章法。或者是有的说,你这个讲法也是,讲法叫杂乱语,你最初的你给讲到最后的,把最后的结果,你讲到最初来,他这个次第性颠倒,也是一种绮语。还有俱舍论,简直就是我们一切的世间言语行为,只要不符合法佛法的,不合我们正语的,都属于绮语了。所以这个绮语和妄语经论中,发挥的特多。所以,在这块儿,导师就把这个绮语包含在妄语之中。
【 挑撥是非的「兩舌」、】
挑拨两个人闹矛盾,吵架,打架,闹是非,是两舌。
【 刻薄謾罵20的「惡口」,】
这种伤人的刻薄的话都是属于恶口。
【 這總稱為妄語而應加禁止,使彼此能互信互諒而得到和諧。】
能够互相信赖,就能够互相体谅,互相谅解。如果说没有信赖,可能就谈不上这种谅解了,他就会鸡毛蒜皮无事生非,小事会给计较成大事。妄语就按按佛法说,只要说不说佛法的东西都属于妄语。而且说佛法,你还要如法的去讲,你讲的不如法,那也属于绮语之类的,也属于妄语的一类。按这个要求,按论典的要求,几乎人就别开口了。你像那个经典中,佛弟子要么就是讲佛法,要么就是,必然闭言默口。
(5)不飲酒
【酒能荒廢事業、戕害 身體,】
因为在世间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有了酒的一种嗜好,经常喝大酒,会荒废事业,就会沉浸在这种醉生梦死之中,干什么事业他就也没心了,对身体也是一种伤害。
【更能迷心亂性、引發煩惱,造成殺、盜、淫、妄的罪 惡。佛法重智慧,】
这个在《成佛之道》我们已经学到那个典故了,一个人喝酒了之后,他就杀盗淫妄。每个罪都犯了。本来佛法就是重视智慧的,开发我们智慧的,你喝酒反而会伤害我们的脑筋,因为酒它是一种麻醉的东西,会麻醉神经系统。这样,你长时间喝酒,使我们这个神经系统长时间麻痹,使我们的头脑就不清醒。
【所以酒雖似乎沒有嚴重威脅和樂的生存,也徹底加以禁止。22】
酒本身是没有什么罪过,关键是能乱性,人喝了酒,一醉了之后,他就身不由己了,被酒精所驱动的神魂颠倒,他就会产生很多罪恶。所以酒它是遮罪,不是性罪。性罪是前四戒 杀盗淫妄,性罪是比较严重的了。就是你受不受戒,你犯了,它都是有性罪的,性质就是恶性的,它就会产生及重的恶业。
一般世间说酒它能够对身体有好处,从世间这个角度来说,不是要求太严的,反而认为说少喝点酒,对身体舒筋活血有益处,当然这是世间。从佛法角度说酒会影响人的头脑,麻痹人的头脑,而且会容易乱性,所以就加以禁止。
【22】
(1)《長阿含.16 善生經》卷 11(大正 1,70c3-6):
善生!當知飲酒有六失: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鬪諍。四者、惡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善生!若彼長者、長者子飲酒不已,其家產業日日損減。
(2)《大智度論》卷 13〈1 序品〉(大正 25,158b5-c2): 問曰: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歡喜,何以不飲?答曰:益身甚少,所損甚多,是故不應飲。 譬如美飲,其中雜毒,是何等毒?如佛語難提迦優婆塞:「酒有三十五失。何等三十五? 一者、現世財物虛竭,何以故?人飲酒醉,心無節限,用費無度故;二者、眾病之門;三 者、鬪諍之本;四者、裸露無恥;五者、醜名惡聲,人所不敬;六者、覆沒智慧;七者、 應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八者、伏匿之事,盡向人說;九者、種種事業,廢不 成辦;十者、醉為愁本,何以故?醉中多失,醒已慚愧、憂愁;十一者、身力轉少;十二 者、身色壞;十三者、不知敬父;十四者、不知敬母;十五者、不敬沙門;十六者、不敬 婆羅門;十七者、不敬伯、叔及尊長,何以故?醉悶怳惚無所別故;十八者、不尊敬佛; 十九者、不敬法;二十者、不敬僧;二十一者、朋黨惡人;二十二者、踈遠賢善;二十三 者、作破戒人;二十四者、無慚、無愧;二十五者、不守六情;二十六者、縱色放逸;二 十七者、人所憎惡,不喜見之;二十八者、貴重親屬及諸知識所共擯棄;二十九者、行不 善法;三十者、棄捨善法;三十一者、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何以故?酒放逸故;三十二 者、遠離涅槃;三十三者、種狂癡因緣;三十四者、身壞命終,墮惡道泥梨中;三十五者、 若得為人,所生之處,常當狂騃。」如是等種種過失,是故不飲。
(3)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110-p.111): 上面四戒,稱為性戒,其本身就是罪惡;無論受戒不受戒,都是犯罪的。不但佛法所不 許(不過佛法更徹底),國法也是要制裁的。五、勿飲酒,是不飲酒戒。凡是能使人亂性 的,就名為酒,絕對飲不得。雖然有些人說,飲酒於健康有益。但從佛法看來,可說一 無是處。一、飲酒能亂性,每是不能自制的。醉了,不但誤事,而且平時不能說不能做 的惡行,都會做出來。律記載有:一位佛弟子,本來持律謹嚴,為了飲酒醉了,同日犯 了殺盜淫妄四重罪。所以說:「敗眾德」。其實,不但佛法中功德,就是世間的家庭幸福, 朋友友誼,事業資財,也每因飲酒而破壞了。二、一切罪惡的根源,就是顛倒無知。而 飲酒使人陷於迷亂顛倒狀態;飲酒成習,對於正念正知,是大障礙。有些人,因為常在 醉鄉,生下兒女來,也精神失常,或者患著嚴重的白癡症。所以,飲酒雖似乎並非罪惡, 而實是障礙智慧,敗壞眾德的罪魁。所以不但前四戒,佛子也應該謹嚴的受持不飲酒戒, 以護持德行,並進而趣向以慧為本的出世法門。
3、出世的德行亦依五戒而得成
【這五者,雖還是家庭本位的,重於外表的行為,】
家庭本位的就是说,他没有扩展到这种利他世间的,像这种就比较侧重在这种家庭本位的。五戒,他没有要求我们内心没有杂念,只要说,你外在行为上没犯,你心里哪怕有一些不正当的念头,你行为上没犯,那就算你不犯戒。
【沒有淨化到自心,而實為人生和樂 淨的根本德行;】
等于说,虽然说你内心还没有得到净化,从现实来说,你外在的行为,没有去伤害到人家,身体没有伤害到人家,也还是人生和乐净的根本德行。
所以【出世的德行,只是依此而進為深刻的,並非與此原則不同。】
出世的德行,当然了,我们前面学到深化的,那就要深化到我们内心要净化。然后广化的,你不但说不自作,你还要不让别人做,你还能对坏事不赞叹不随喜,对善事还要赞叹随喜,还要自做教他做,这个就是扩展到广化的德行。原则都是一样的,原则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原则还是和樂 淨为本的,这个是它的原则,这个其实在《成佛之道》已经学过一次,不过这里是简要的在讲这个几个要点,这一段大致就是这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