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文字整理-K4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靖远 (Yanque)讨论 | 贡献2024年4月6日 (六) 14:44的版本

佛法概论-73

(2024-3-29)

佛法概论从十三章开始,讲中道泛论,第十四章德行的心里要素和实施原则。第十五章,佛法的信徒,第十六、十七章,在家众和出家众的德行。德行就是戒定慧,所以,十三章到十七章都是从事行上来讲。德行的心里应该具备那些因缘条件,再展现在外边的行为,外边的行为分为在家众的德行和出家众的德行,这是从德行这方面来说。

第十八章——戒定慧的考察,戒定慧的考察,考察什么?是从戒和忏悔的关系,以及戒和慈悲的关系讲。因为在德行方面,在家、出家都是从戒行上来说,这里又谈到忏悔与持戒,这就是戒、定、慧的考察。这一章分三节,第一节讲戒,第二节是定,第三节是慧。


第十八章、戒定慧的考察

第一節、戒

一、懺悔與持戒

从戒学这方面,先谈到忏悔与持戒的关系。

八正道的內容,即戒、定、慧三增上學,今再分別的略為論說。】


(一)懺悔對於生死的厭離有重要的意義

厭倦一般生活,感到私欲佔有的家庭罪惡、】

那这个对于出家修行,走上解脱的实践,首先要厌倦一般的生活。先感到私欲占有的家庭罪恶,这是出离者所抱有的一种动机。

【痛切有情的自相殘殺、】

其实,这些思想都是佛陀在世的时候,那时无论是佛陀还是出家的这些求解脱的外道,还有圣弟子们,其实都是这样,厭倦一般生活,感到私欲佔有的家庭罪惡、痛切有情的自相殘殺杀。有情包括人类、动物类、畜生、鬼类,像动物界就是相互残杀。其实,人类没有道德修养的时候,也难免有残害、残杀。


【一切是無常與苦迫,】

感觉到一切是无常与苦迫,这是佛陀在世的时候,那种出家人的心情和动机。当然我们从现在来说,我们在家生活,肯定要尽到责任,还要去尽到义务。前面,学到对佛法的正信,有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闻具足,慧具足。信具足的时候就要心住非家了,其实下边都是围绕这几点来讲的。

【 發心出家的,必對於這樣的人生有所警覺,】

就是厌倦一般的世俗生活,感到家庭的罪恶。就是私欲占有,满足自私的生活。如果说在家生活,其实佛陀还是挺赞叹的。前面我们学到在家信徒,要具足四法,所以在家人要去过着正常的生活,以正命去赚取财物,没有谈到私欲和占有是罪恶。但是如果说想出家达到解脱出世的时候,对于这样的人生就要有所警觉。警觉,当然了能够反省到人生为了什么,人生的终究意义有什么。所以就是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有一种人生的觉悟,反省人生的究竟意义,或者叫探求人生的意义。

【對於過去的自己有所不滿。】

就像上边所说的,对世俗的生活有所厌倦。厌倦过着庸俗的随俗的生活,总是以物质追求为唯一的目标,有私欲占有为我们人生的价值。这样在反省的时候,会感觉到我们应该努力进取,应该追求更高尚一点的人生价值。这样才会对自己过去的碌碌无为感到有所不足,感到不满,有忏耻之心。

【對於生死有厭 離心,即對於自己有懺悔心,】

其实人如果说从出家走上出世的觉悟之道,肯定就会反省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对生死世俗,毫无价值的生活,就感觉到不满,或者感觉到种种的缺陷,然后就生起厌离心。对自己还要忏悔,忏悔就是我们可能是在不了解追求人生真义的时候,每当想起过去,受到环境的影响,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所以,就有忏悔之心。有忏悔之心,其实就有争取做一个新人的向往或者追求,不甘于做碌碌无为的,非常世俗的人生。有了这种心态和观念,

【這才能生活於出家的僧團而得佛化的新生。】

这等于说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过去的自己充满了愚痴无明,充满了种种的错误。然后才洗心革面,过一个新的人生。

【 在家的信眾,也要有「住非家想」1的見地,才能成解脫分善根2,或者現身證覺。所 以在受戒時,舉行真誠的懺悔,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真的要住非家想,我们前面学到在家要五事具足,首先要信具足。信要对佛法有发心,对佛法的圣道,对佛法的解脱有向往。向往就有一种励志,想去往这方面努力追求。这样就要离开世俗的五欲的生活,一切所有的都不当做自己所有。

我们前面其实也学到了,这些对佛法发心,有正信的在家弟子,就会感觉到在家 的溃闹,在家的逼迫 ,出家宽广。经典不断的讲,在家种种的束缚,就像被锁链锁住一样,被带荆棘的草丛给绊住了一样,像陷入一种淤泥之中,没办法修出世的梵行。他看到这些种种的不满,甚至说看到种种的私欲的罪恶,或者有情自相的残杀。所以想出离五欲红尘,想过出家的生活。有了发心其实就能够种下了解脱分善根,就是发起出离心了。

【1】(1)《雜阿含經》卷 33(927 經) (大正 2,236b29-c5):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捨具足」?佛告摩訶男:「優婆塞捨具足者,為慳垢 所纏者,心離慳垢,住於非家,修解脫施,勤施,常施,樂捨財物,平等布施。摩訶男! 是名優婆塞捨具足」。

(2)印順導師《佛法概論》第十六章,(p.211): 「心住非家」,即不作家庭私產想,在家信眾必須心住非家,才能成出離心而向解脫。

【2】(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7(大正 27,35b4-8): 問:誰決定能種此順解脫分善根?答:若有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隨起少分 施、戒、聞善,即能決定種此善根。若無增上意樂,欣求涅槃,厭背生死者,雖起多分施、 戒、聞善,而亦不能種此善根。

(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76(大正 27,885b24-c2): 若諸有情或但惠施一摶之食,或唯受持一日夜戒,或乃至誦四句伽他,或須臾間修定加 行而能種殖(*植)順解脫分善根。由此後時,雖因煩惱造作種種身語意惡行,或作無間 業,或復斷滅一切善根,乃至身中無有少許白法種子,墮無間獄受種種苦,而得名為住 涅槃岸,以彼必得般涅槃故。


(二)律制的陶冶,能使學者逐漸的合律

1、佛因事制戒而遭外人的疑難

釋尊初期的弟子,都有過人生的深切警覺與痛悔,】


因为佛陀渡的这些最初的弟子,虽然说他们都是外道,但是他们的出离之心却是真切的,恳切的。所以他们也感觉世间之苦,对世间不满,非常的痛悔。


所以【動機的純正與真切,沒有什麼戒 條,也能自然的合律。】

他们就有向于出离的纯正心。

【等到佛法風行,動機不純的出家者多起來,佛這才因事制戒。 】

出家者多起来了,大家根基不等的良良莠不齐了,那可能就有犯戒,违背大家共住的制度,或者是做了很出格的事情,这时候,佛陀才因发生的事情而制戒。

【但在外人看起來,似乎制戒一多,僧品反而卑雜了。】

素质就差别不等了。

《中阿含經‧傷歌邏經》即這樣說:「何因何緣,昔沙門瞿曇施設少戒,然諸比丘多 得道者?何因何緣,今沙門瞿曇施設多戒,然諸比丘少得道耶?」4】

《中阿含經‧傷歌邏經》里说: 何因何缘,过去沙门瞿昙施设少戒,然而诸比丘多得道,很多比丘却得到的很多,什么原因,今天沙门施设那么多的戒条,可是这些比丘得到的反而少了?因为最初大家都是比较热心,比较纯洁,动机比较纯正。其实,其实很多事情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比较纯正的,无论是干什么事业,干什么工作,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齐心合力,没有其它想法,但是时间久了,可能就会发生一些问题,其实这也符合我们世间事。你看哪怕一个家庭刚一结合的时候,夫妻都信心满满,非常的热情,可是时间长了,慢慢问题就出现了。一个公司也是这样,其实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国家在刚成立的时候,万众一心,大家都是热心地齐心合力,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可是久而久之问题就开始出现了。你看过去,法律还没有那么多,大家都是安分守己,都能够过得很和谐。可后来国家法律条规不断地增加,法律条文多了,还是有点不和谐。

僧团的戒律也是这样,最初佛陀12年没有制戒,大家都是和睦共处,能够得道的人也多。后来人员杂多了,人的道德水准品质也都差了。然后佛不得已,就制了很多的戒条来约束。所以在佛法概论谈僧宝的那里也谈到了,佛没制戒的时候,那时候大家属于持道共戒的,但是后来强制的戒律,属于威德波罗提木叉。


【4】(1)《中阿含.143 傷歌邏經》卷 35〈2 梵志品〉(大正 1,650c7-651a6):

傷歌邏摩納答曰:「瞿曇!昔日王及群臣普集大會,共論如此事:『何因何緣,昔沙門瞿曇 施設少戒,然諸比丘多得道者?何因何緣,今沙門瞿曇施設多戒,然諸比丘少得道耶?』 瞿曇!昔日王及群臣普集大會,共論此事,以此事故共集會耳。」爾時,世尊告曰:「摩納!我今問汝,隨所解答。於意云何?若使有一沙門梵志自行如是道、如是跡;行此道、 行此跡已,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 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為他說:『我自行如是道、如是跡;...知如真。 汝等共來,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知如真。』彼亦自行如是道、如是跡;...知如真。 彼為他說,他為他說,如是展轉無量百千。於摩納意云何:我弟子隨族剃除鬚髮,著袈裟 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行一福跡、不行無量福跡,因學道故耶?」傷歌邏摩納答 曰:「瞿曇!如我解沙門瞿曇所說義,彼沙門瞿曇弟子隨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 捨家、無家、學道,行無量福跡,不行一福跡,因學道故。」

(2)《雜阿含經》卷 32(906 經) (大正 2,226b26-c29):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世尊先為諸聲聞少制戒,時多有比 丘心樂習學?今多為聲聞制戒,而諸比丘少樂習學?」 佛言:「如是,迦葉!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眾生善法退減故,大師為諸 聲聞多制禁戒,少樂習學。迦葉!譬如劫欲壞時,真寶未滅,有諸相似偽寶出於世間; 偽寶出已,真寶則沒。如是,迦葉!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 間已,正法則滅。譬如大海中船,載多珍寶,則頓沈沒,如來正法則不如是,漸漸消滅。 如來正法,不為地界所壞,不為水、火、風界所壞,乃至惡眾生出世,樂行諸惡,欲行 諸惡,成就諸惡;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熾然, 如來正法於此則沒。 迦葉!有五因緣,能令如來正法沈沒。何等為五?若比丘〔1〕於大師所,不敬、不重、 不下意供養;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已,然復依倚而住;〔2〕若法,〔3〕若 學,〔4〕若隨順教,〔5〕若諸梵行大師所稱歎者,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而依止住。... 迦葉!有五因緣,令如來法律,不沒、不忘、不退。何等為五?若比丘〔1〕於大師所, 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2〕若法,〔3〕若學,〔4〕若隨順教,〔5〕若諸梵 行大師所稱歎者,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是故,迦葉!當如是學:於大 師所當修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若法,若學,若隨順教,若諸梵行大師所 讚歎者,恭敬、尊重、下意供養,依止而住。」


2、律制是為了能使學者逐漸的入律

依釋尊以法攝僧的意義說,需要激發為法的真誠;】


佛陀最初是依法摄僧的,并不是以领导身份来管理大众的。因为那个时候,大家也是为法都有一份自觉的、主动的真诚心,都是来求法,所以佛陀就依法来摄僧。同时,也能够激发大众能够来求法的真诚。大家出家学道,其实无非都是为了求法,前面学到比丘以乞食为主。乞食是 乞食物养身命,乞法是养慧命。所以,出家修学其实就是以乞法为主的。

【依僧團律制的陶冶,也能使學者 逐漸的入律,】


律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律,或者是一种制度,一种条约。

【所以說:「我正法律,漸作漸學,漸盡漸教。......為比丘、比丘尼、優 婆塞、優婆夷施設禁戒。」(《中阿含經‧瞻波經》)5。就是發心純正的出家者,有時也會煩惱衝動起來,不能節制自己而犯了戒。這對於 佛法的修習,是極大的障礙,這需要給以戒律的限制;】

就是给予了制度上的约束,所以团体在一起,那肯定就要用规章制度约束。

【已經犯戒的,即責令懺悔, 使他回復清淨。經中常說:「有罪當懺悔,懺悔即清淨。」 因為一度的煩惱衝動,鑄成大錯, 即印 下深刻的創痕,成為進修德行的大障礙,不能得定,不能發慧;如引發定慧,必是 邪定、惡慧9。】


所以佛陀制定这些戒律,也无非就是为了依法来摄僧,有分为十种法来摄僧。摄僧,及摄僧令心安住,就是有这些制度有这些戒条,就是使一些没有惭愧心的人加入这个团体里来,慢慢慢慢的也能够陶冶出一个法器,也能够慢慢培养出道德水准比较合乎僧格的人才来。所以我们前面学的刚出家,要五年学戒,就是要学出家人应该遵守的制度,或者是出家的戒律。戒律会让你一个在家人慢慢的怎么样能融入到出家的生活,这样就渐做渐学,渐净渐教。等于说,你慢慢的能够和这个团体能够融入进来,一点也没有违背的行为或者心理,这样才能够在团体之中得到陶练,得到教诫或者教授。教戒就是规章制度的规范,时间久了,久而久之,你就会在这制度之中,行为方面,思想方面,调得非常的正确。就像说一个人到部队一样,经过部队几年的训练,慢慢一切的行为,可能都符合这里的规章制度。

或者即便说犯了错,有了过失,那要及时的忏悔,忏悔就清净。其实,一个团体里头,如果说都能够开诚布公,内心不要覆藏,不要有私心,大家能够公开自己的心境,达到无话不说的一种境地,可能心里就不会有那种很忧悔,也不会有压力,也不会有不适合的感觉,这样,才能达到团体的一团和气,也就是我们前边学的六和敬。六和敬当然了是从内在本质上,就是我们能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戒和同修。有了本质,我们就能达到事相上的和乐共处了,就达到我们身口意的和合。



3、懺悔的儀式與用意

佛法的懺悔制,於大眾前坦白的披露自己的過失,接受僧團規定的處罰。經過一番 真誠的痛切懺悔,即回復清淨。10 】

这是佛陀制定的忏悔的制度,因为在团体里面,可能会有一些过失,会有做一些错事,但是这时候就要在大众前坦白出来,发露出来,说出来。所以这个忏悔,梵文就有说的意思,说就是发露出来,过失不要藏在心里,这样才能彼此内心没有隔阂。其实这也不容易,因为我们现在一般的思想,好像怕得罪人,都不轻易的说,即便说出来了,可能会引起人家的不满意。所以,这就是在没有共同制度情况下说人家,人家肯定不接受、不满意的。如果说在一个团体里头,有这么一个制度、公约,大家就是平时内心也不会隐藏什么,心里有什么话,就坦荡的发露出来。这样的久而久之,可能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问题,不会违背一些的规章制度。

【如瓶中有毒,先要倒去毒物,洗滌乾淨,才可以安放珍味。】


这个是说譬喻我们心里如果有一些不满,要有一些顾忌的话,内心就不能达到清净,就有一些顾虑。或者有忧悔,它会障碍我们戒体的清净,也会障碍我们内心善法的增上,它就像毒物一样,在我们这个器皿里,使我们不能净戒。就像闻法趣入章讲的,内心有成见,内心有点意见,但是憋在心里头说不出来,一说出来就会伤害人。现在可能就是这种环境,这种形式,导致我们不敢坦诚的说一些事情,现在你就是如法的说,可能人家也不理你,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如果说放在一个小的团队里头,能够制度上和大家能够见合同解,利合同均,戒合同修,戒合的就是共同遵守的制度,可能好一些。

【 如布帛不淨,先要以灰皂等洗淨,然後可以染色。 】

染色,就是如果说我们内心不清净,总有忧悔,或者是说不出的意见埋在心里,这样我们学习佛法,就不容易接受、领纳进来。过去染布,这个布上如果说已经有杂色了,那你染上,它染得也不清净,不纯净。如果说你这布是质地非常清洁的一块布,那染上什么色,它就非常的纯净了,所以我们心地也是这样。在杂阿含经说,心净则众生净,心净则国土净。就是说我们从小到大,逐渐逐渐的攀缘外境,认识外境,把外境取了很多的杂染的像储存多了,我们内心落摄的影像就非常的庞杂了,然后我们心底的一张白纸,就被染上了杂色分不清了,这是经中的譬喻。其实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愚痴的,愚痴的就是分辨不出好坏,什么颜色都往上涂。这意思就是我们内心如果说有忧悔,持戒不清净,当然就会影响我们对善法功德的增长,善法功德也不容易生起来,所以戒体也不容易得到长养。

【所以惟有如法的懺悔,才能持律清淨,才能使動機不純的逐漸合律。

使这些无惭无愧的人,在大的环境里头,慢慢净化,然后,慢慢再给它染上纯净的法水。忏悔才能把我们内心的污垢给它忏除掉。当然忏悔都是有针对性的,像大乘忏悔,都是那种无始以来的贪嗔痴,其实贪嗔痴是一个概念,如果说落实到这种具体的内容的时候,还有我们自己去分别,识别它,才能够发现有不清净的。要不然,我们犯了错,也不知道是错误,甚至把错误的事情当正确的事情去欢喜做,那这样怎么能够染上善法功德?肯定是染不上。


【10】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註本)》,(p.188-p.189): 除了不准懺悔的極重戒而外(不容許懺悔而留在僧團內),犯了其餘的戒,或是輕的,或是重 的,都應該如法懺悔。輕與重也有好多類,最輕的只要自己生慚愧心,自己責備一番就得了。 有的要面對一比丘,陳說自己的錯失,才算清淨。嚴重的,要在二十位清淨比丘前懺悔,才 得出罪。但總之,是可以懺悔的,應該懺悔的。這裏,有一要點,就是犯戒者,切勿覆藏自 己的罪過。懺悔,意義是乞求容忍,再將自己所有的過失發露出來。如犯戒而又怕人知道, 故意隱藏在心裏,這是再也沒法清淨了。


(三)戒律的軌則,在乎大眾的增進與犯則能懺悔清淨

懺悔與持戒,有著密切的關係。】

所以我们的忏悔和持戒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经常搞一些忏悔,或者我们做一些经忏,不一定知道它和我们的戒律是相关的。所以在声闻佛法里,忏悔和戒是非常密切的。一般僧团,违背了戒律,就没办法达到清净,那就没办法获得善法功德,所以就要去忏悔。

【所以戒律的軌則,不在乎個人,在乎大眾;】

戒律的规则不在乎个人,为什么?因为个人守得清净,那还是个人的事情,但问题是,人不能独自生活,大多数都在僧团集体里,如果说你个人做得很好,但是和大众处不来,和大众关系搞不好,或者是在团体里,没办法和大众和睦共处,那这样的话,戒律的重要价值,就没有体现出来。因为戒律是大家共同遵守的,才能够互相促进,互相增上,互相共勉的。所以说戒不在乎个人,在乎大众,大众能够和谐一致,个人才能得到更好的陶冶和磨练。


所以说【不在乎不 犯──事實上每不能不犯,】

因为人肯定都没有完美的人,不可能一点不犯错误,谁也做不到。

【在乎犯者能懺悔清淨。】


这才是制戒的重要目标。当然我们前面学的忏悔,如果你犯的太重的戒,当然是不行的。太重的戒,要被驱逐僧团,那叫断头断手,等于说失去了出家人的资格。一般可毁戒,还是可以在大众面前去挚诚的忏悔,然后恢复戒体的。这等于说把内心的懊悔,能够发露出来。因为内心有愧疚、有不满,就是像毒一样,所以你要经过忏悔发露出来,说出来。其实按我们现在来说,就是让你内心隐藏的东西说出来,从佛教来说,不是说出来比较耻辱,而是说为了完善自己,我就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这样才能慢慢改正自己。如果说总是隐藏自己的缺点,那我们就没办法得到改善了。我们的缺点久而久之会形成恶习,会障碍我们修善法或者修圣道。


【學者應追蹤古聖的精神,坦白的 發露罪惡,不敢覆藏,不敢再作,使自己的身心清淨,承受無上的法味。

因为特别古圣先贤,在那个时代,面临的都是有功德的圣者,他们都是纯洁的,都是贤圣的,所以你在他们跟前,肯定要坦白发露自己的不足,不要覆藏。然后,尽量的忏而能改,悔而不做,尽量不再犯错误,这个是我们忏悔的真正的精神。对我们的忏悔,也是发那种真诚的,能够让我们以后坚决避免再去重犯,当然难免还会重犯。但是一定有这种意愿,这种意愿其实就是力量,它能够克服我们情感上的贪。因为意志力就会克服我们的私欲,要不然意志力不足,它就会随顺我们的欲望,或者随顺自己这种贪心。这样我们的戒行就不清净,所以能够忏而能改,悔而不做,这样也能够避免我们忘失了过错,然后又再去重复犯错误,这样能够使身心,始终达到清净无染,能够承受无上的法味。

这样我们身心是个清净的身心,能够领受佛法的戒体,或者叫做善法功德,无论是修戒还是修定,还是闻思佛法,都容易领纳,也都容易受法的熏染,也能够尝到这样的法味,要不然我们内心,尝不到法味,就会充满了烦忧烦恼。所以忏悔在声闻佛法里,跟我们戒学密切相关的,所以还要从发心,还要出家,还要舍离充满罪恶的这些世俗生活。其实有这种出离五欲之心,出离杂染之心,然后坚忍持净戒,这样才能够慢慢的和这些道法相应,相结合。当然这块是指出世的戒,不是我们在家的五戒,在家应该先住非家。这一段到这里。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