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页面
- 三明
- 三明六通
- 三昧
- 三月安居
- 三果
- 三法印是用来印证什么的,是佛说的吗?
- 三法句
- 三法衣
- 三漏
- 三照
- 三界
- 三界中不同界里的時間如何計算?
- 三皈依中有皈依佛、法、僧,为什么没有提到皈依菩萨?
- 三皈依问答
- 三福业
- 三禪
- 三结
- 三苦
- 三菩提
- 三藏
- 三藐三佛陀
- 三衣
- 三解脱
- 三论
- 三轉十二行
- 上座
- 上座部
- 上法
- 上流般涅槃
- 上烦恼
- 下坐
- 下意
- 下法
- 不与取
- 不净观
- 不可说不可说
- 不善觉
- 不堪
- 不堪任越
- 不复堪任
- 不害志
- 不待时
- 不待时节
- 不烦热天
- 不由于他
- 不由他度
- 不痴律
- 不苦不乐受
- 不见举
- 世亲
- 世俗谛
- 世八法
- 世尊
- 世谛流布
- 世間正見增上需到何種程度才不會墮惡道?
- 世间世间法
- 世间正见
- 世间解
- 丙二 觀世間集
- 业处
- 业的概念,在初次结集出的盛典和随后结集出的盛典中,其解说及详略为什么会有诸多的不同?
- 业迹
- 东园鹿母讲堂
- 两舌
- 中夜
- 中天竺
- 中般涅槃
- 中觀要略 第一讲
- 中觀要略 第三讲
- 中觀要略 第二讲
- 中觀要略 第四讲
- 中道佛法论坛总则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1-09-18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1-10-10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1-10-31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1-11-20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1-12-11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2-02-27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2-03-26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2-04-10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2-05-08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2-05-29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2-06-19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2-07-10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2-09-03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2-09-24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2-10-15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2-11-05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2-11-26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2-12-24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3-04-09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3-04-28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3-05-21
- 中道国际读书会答疑 2023-07-23
- 中道禅林
- 中道课程链接表
- 中道闻法指南
- 中部
- 中间定
- 中阴
- 中阿含根本分別品分別六界經第一
- 中阿含經 第134经 念誦 大品 釋問經
- 中阿含經 第162经 分別誦 根本分別品 分別六界經
- 中阿含經 第190经 後誦 雙品 小空經
- 中阿含經 第191经 後誦 雙品 大空經
- 中阿含經 第192经 後誦 大品 加樓烏陀夷經
- 中阿含經 第193经 後誦 大品 牟犁破群那經
- 中阿含經 第194经 後誦 大品 跋陀和利經
- 中阿含經 第195经 後誦 大品 阿濕貝經
- 中阿含經 第196经 後誦 大品 周那經
- 中阿含經 第197经 後誦 大品 優婆離經
- 中阿含經 第198经 後誦 大品 調御地經
- 中阿含經 第200经 後誦 大品 阿梨吒經
- 中阿含經 第201经 後誦 大品 嗏帝經
- 中阿含經 第202经 後誦 晡利多品 持齋經
- 中阿含經 第205经 後誦 晡利多品 五下分結經
- 中阿含經 第206经 後誦 晡利多品 心穢經
- 中阿含經 第207经 後誦 晡利多品 箭毛經
- 中阿含經 第212经 後誦 例品 一切智經
- 中阿含經 第213经 後誦 例品 法莊嚴經
- 中阿含經 第214经 後誦 例品 鞞訶提經
- 中阿含經 第216经 後誦 例品 愛生經
- 中阿含經 第56经 初誦 習相應品 彌醯經
- 中阿含經 第81经 小土城誦 長壽王品 念身經
- 中阿含經大品134釋問經
- 中阿含經大品一三四(134)釋問經
- 中阿含经 第199经 后诵 大品 癡慧地經
- 中阿含習相應品彌醯經第十五
- 中際
- 为什么佛像上面都是有肉髻?
- 为什么佛像都有肉髻?
- 为什么即便已经断了我见,五上分结中的「慢」却仍然没有断?
- 为什么多障众生要修念佛观?
- 为什么用三禅以上的定断烦恼才能证三果,而未到地定断只能证初果?
- 为什么经部师说五根和五境是虚妄的,而十八界是真实的?
- 为什么说信增上菩萨与声闻的信行人一样?释迦牟尼佛是悲增上佛吗?弥勒佛属于什么增上的菩萨?
- 为什么贪嗔被归为不定地而不是不善地或烦恼地?
- 为什么通过多做宗教行为可以帮助自己?
- 为何《解深密经》被称为瑜伽了义之教,而与其经名不同?是玄奘大师命名的原因吗?
- 为何圣者的思惑不造业?
- 为何导师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还是有我爱?
- 为何经量部认为蕴处都是假有而只有界是实有?
- 为何说“有智无信长邪见”?
- 为法主为导为覆
- 举罪
- 义注
- 义饶益
- 乐住正受
- 乐变化天
- 九众生居
- 九住心
- 九住心中“调顺”里的十相指的是在坐上和坐下都不起这十相吗?
- 九住心的第五、六、七住心依什么来调伏五欲和五盖?
- 九分教
- 九喜法
- 乞残食人
- 习种性
- 习近
- 书疏算画
- 乾達婆
- 乾闼婆
- 事契经
- 事理圆融门
- 二十亿耳
- 二十種身見如何理解
- 二禪
- 五上分結
- 五上分结中为什么还会有掉举?
- 五下分结
- 五事不具
- 五众
- 五位七十五法
- 五停心观
- 五分法身
- 五利使
- 五力
- 五受阴
- 五教
- 五无间罪
- 五時教
- 五根
- 五欲
- 五欲功德
- 五比丘
- 五濁
- 五百结集
- 五盖
- 五盖中的掉悔与忏悔的悔有什么不同?
- 五种观门
- 五蕴和六处对我们的修行有何指导意义?
- 五蘊
- 五蘊無我
- 五識身相應地
- 五趣
- 五逆罪
- 五钝使
- 五阴
- 亲厚
- 亲里觉
- 人众觉
- 人性
- 人生病或者疲惫的时候为什么更容易产生嗔心而不是贪心?
- 人生,苦嗎?
- 人間佛教緒言
- 人间佛教的解行 第一讲
- 人间佛教要略
- 人间游行
- 亿波提
- 亿耳
- 什么是“无事僧”?
- 什么是慧解脱和心解脱?
- 什么是法缘慈悲?
- 什么是经验论,什么是认识论?
- 介绍医⽣给朋友,有人说不要随便参与他人的因果,这种思想对吗?
- 从唯识的角度,比如担心亲朋的安危幸福等这种爱着是种下了贪相应的恶种子吗?
- 从知情意的角度来看,能不能说知比较偏向于见惑,情意两方面是比较偏向于思惑?
- 从阿含经的角度五无间罪是定业不可转,但是好像大乘认为通过忏悔可以改变,如何理解其不同?
- 他作
- 他化自在天
- 他化自在天的天魔波旬为何会希望欲界众生都沉迷在贪嗔痴里,而不愿有情像他一样去修人天三福业呢?
- 他心智
- 他心通
- 他心通可以观察到对方的心力、果位吗?
- 仙人住处鹿野苑
- 仙人山
- 仙人掘山
- 以佛法的智慧看待疫苗問題
- 以佛法研究佛法
- 以佛法研究佛法 第1次研讨班
- 以佛法研究佛法 第2次研讨班
- 以佛法研究佛法 第3次研讨班
- 以佛法研究佛法 第4次研讨班
- 以佛法研究佛法 第5次研讨班
- 以出世的心作入世的行为,这是《阿含经》的意思还是大乘的意思?
- 以未到地定作观的止观双运可以直接证阿罗汉、佛果吗?
- 伊罗跋提
- 伎儿
- 伏鸡
- 众生缘慈
- 优婆塞
- 优昙钵
- 优檀那
- 优波先那
- 优波掘多
- 优波离
- 优钵罗色比丘尼
- 优陀夷
- 优陀延那
- 优陀那
- 优陀那偈
- 伤害自己是否造业?
- 伽尸國
- 伽拘罗迦毡延
- 伽蓝
- 低舍
- 住于非家
- 住心
- 何謂俱解脫阿羅漢?
- 何謂所知障
- 何謂無間等?
- 佛在人间
- 佛在人间 - 人性
- 佛在人间 - 人间佛教绪言
- 佛在人间 - 人间佛教要略
- 佛在人间 - 佛在人间
- 佛在人间 - 佛法與人類和平
- 佛在人间 - 從人到成佛之路
- 佛在人间 - 從依機設教來說明人間佛教
- 佛弟子应如何帮助生活中遇到重大不幸的人,使其不至于走上绝路?
- 佛教信心如何培養?
- 佛教名氣大但真正佛教徒不多
- 佛教宗教儀式的意義
- 佛教开始使用贝叶书写是在什么时候?佛教结集为何有不同次数的说法?
- 佛教授記與預知未來有何不同?
- 佛教的知识观 第一讲
- 佛教的知识观 第七讲
- 佛教的知识观 第三讲
- 佛教的知识观 第九讲
- 佛教的知识观 第二讲
- 佛教的知识观 第五讲
- 佛教的知识观 第八讲
- 佛教的知识观 第六讲
- 佛教的知识观 第四讲
- 佛教经典的翻译长达九百多年,这些汉译的经典收藏、复印、流通的现况如何?
- 佛法中的六念法门,是因为我们人需要神秘力量庇护的原因吗?
- 佛法概论 第一讲
- 佛法概论 第七讲
- 佛法概论 第三讲
- 佛法概论 第九讲
- 佛法概论 第二讲
- 佛法概论 第五讲
- 佛法概论 第八讲
- 佛法概论 第六讲
- 佛法概论 第十一讲
- 佛法概论 第十二讲
- 佛法概论 第十讲
- 佛法概论 第四讲
- 佛法概论谈到的“文义法”和“教法”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
- 佛法的修学 第一讲
- 佛法的修学 第七讲
- 佛法的修学 第三讲
- 佛法的修学 第九讲
- 佛法的修学 第二讲
- 佛法的修学 第五讲
- 佛法的修学 第八讲
- 佛法的修学 第六讲
- 佛法的修学 第十一讲
- 佛法的修学 第十七讲
- 佛法的修学 第十三讲
- 佛法的修学 第十二讲
- 佛法的修学 第十五讲
- 佛法的修学 第十八讲
- 佛法的修学 第十六讲
- 佛法的修学 第十四讲
- 佛法的修学 第十讲
- 佛法的修学 第四讲
- 佛法的修学大要与净土法门 第一讲
- 佛法的修学大要与净土法门 第三讲
- 佛法的修学大要与净土法门 第二讲
- 佛法的修学大要与净土法门 第四讲
-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 佛身有漏如何解釋?
- 佛陀的教示
- 佛陀神通广大圆满,为何却无法预测佛教后果及先教导究竟第一义呢?
- 佛陀講五蘊的目的為何?
- 佛陀跋陀罗
- 佛隨念禅修入门指导
- 作为初学者如何将菩提愿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广结善缘?
- 作人
- 作衣
- 作起觉想
- 供养堂
- 供养障碍
- 依他起
- 依負面情緒實踐四圣谛
- 俗数法
- 信力
- 信根
- 信行
- 信解脱
- 修七觉分中苦住正受是指达到安乐住吗?
- 修习四念处中的“身念处”时,以呼吸为所缘,那么在修“受念处”时,所缘应该是“受”呢,还是继续以呼吸为所缘?
- 修住
- 修力
- 修多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