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 第八講
俱舍論 第七講 | 本講視頻: Youtube 騰訊 | 俱舍論 第九講 |
色法
聲(複習)
法師各位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上個禮拜講到了五境,或是叫做五处
,「內六入外六處」,除了法處以外,另外的五處是色法。第一個叫做色境,或是叫做色處,是指我們眼睛所對的那個色,不是講五蘊的那個色,五蘊的那個色是包涵所有的物質,這個只有顯色跟形色。
然後聲有八種,可意不可意(書68頁),如果你去你朋友家裏,家裏有養狗,然後你一進去狗就一直跟你叫,狗叫屬於哪一個?有情名還是非有情名?有情名不可意,為什麼是有情名?你聽得懂它叫什麼嗎?那可以,所以它是介於有情名跟無情名之間,因為你可能會說狗叫是什麼我聽不懂,但是你熟了之後,你可能知道這隻狗叫的意思到底是可能是肚子餓,可能是不大喜歡你,或是是歡迎的那種叫,你可能大概可以分得清楚,所以有可能是有情或非有情名。
這隻狗叫,如果是歡迎的那一種,而且你也知道,你很高興,你就跟它摸摸頭,然後它舌頭就伸出來跟你舔兩下,那個是屬於可意不可意?屬於可意的,這隻狗如果一直叫然後還流口水,然後還發出那種聲音的話,你聽了很討厭,那個就叫不可意。
那我們講過,這個聲境,並不是依它的本質來分的,而是從哪裏發出來的,它的過程上是怎麼樣,然後我們聽的人是怎麼樣的感受,由這樣來分聲音的。跟之前的色境那種分的話不大一樣,所以你可以很清楚的看了之後說,其實這樣的分類,很多都是我們生活上的,它有哲學背後的意涵,但是很多也是我們平時經驗生活上的區分。
香
- 鼻根所對,鼻識所取
- 種類:
- 好、惡、(感覺),等香、不等香(有益身心與否)
- 好、惡、平等:
- 感覺好懷
- 有益身心與否
接下來,有香味,好香,惡香,等香,不等香,然後第二類的好香、惡香,那它的區分由我們聞之後的感覺香不香來區分。另外一種就是聞了之後對身體產生幫助,還是會對身體產生傷害來區分,有這樣的區分。好、惡,就是對你聞起來香還是不香,那有時候這個也是有點主觀,榴槤香不香?有人點頭有人搖頭,有人說臭,所以有時候這種東西也是蠻主觀性的,我們現在的區分只能一般來講,你不要跟我說你的嗜好很特殊,或是我喜歡聞的東西跟別人都不大一樣,這個就比較特殊,不以那個為例子。
以前我有一個朋友,你知道他喜歡聞什麼?他喜歡聞那個鞋臭的味道,有些人他天生感官就是這樣子。所以這個有時候比較主觀性的東西,我們只能說一般以大家公認的為主,但有些是模糊地帶,像榴槤那種模糊地帶的,那我們就不以那個特別的來談。所以你們要知道,這是我們一般的狀況的區分這樣而已。
那个声境和香境都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待吗?
對,可以這樣子講。聲境有分從誰發出來的,有有执受没有执受
。有執受就是我們有意識的生命體,無執受就是沒有意識的那種物質,也會發出聲音,我們能夠感受到。(比如)敲鐵鍋,沒有生命體發出來的,像火車在跑它也是。有些是不用人去動,比如颱風,打雷,颳風,下雨,這叫做無執受。
你看這個(A)是從聲音的來源(來談),然後這個(B)是從接收的過程上來談,這個(C)是接收之後的感覺上,所以它有這三個的層次整個來談聲音是怎麼樣的分類。(水聲,海浪聲呢?)那個就是什麼?無執受,應該是無執受的非情名,因為它沒有特殊的意向,它沒有內容要告訴你一些什麼,除非是隱喻法。什麼叫隱喻你知道嗎?就是一種比喻,但是它沒有直接講譬如像「比如什麼……」,風輕輕的敲醒了我,風會不會敲你?太陽告訴我什麼,太陽會不會告訴你?不會,這只是隱喻法,當然這是文學上的用法另外不講。但是一般自然界它沒有特殊的意涵,所以它應該是非情名。
那問題是可意不可意那就是很主觀的,同樣是下雨,有沒有人可以把下雨的情境描述的很漂亮?有,有沒有看下雨描述得很討厭的?有。所以可意不可意就是很主觀的。那什麼叫做无执受的有情名
?我說過有情名
就是有發出來的聲音我們是可以了解,有特殊意涵的,比如說語言,歌聲。那什麼是無執受的有情名?無執受會不會發出有情名?這個有情名是可以理解的,可以分析,有意涵傳達給我們的。
比如说打雷,有雷声大小...
這個它沒有特別要傳達什麼意涵,比如你現在跟我講話,我知道你要表達什麼,這樣才能叫做有情名。那什麼叫做無執受的有情名?比如電影,電唱機或是RADIO,或是現在流行的iPhone,iPad,電腦,這些發出來的聲音,這個是無執受的,但是它發出來的語言對你有沒有意義?有,你可以接收,你看電影知道它在表達什麼,那個叫做無執受有情名。
味
- 味境為舌根所取,舌識所認識
- 有六種:甜、醋、醎、辛、苦、淡
- 其他味道由這六種混合而起
味境是舌根所取,舌識所認識的有六種,甜,醋,咸,腥,苦,淡,其他味道由這六種混合在一起。這個東西也是很經驗性的東西,它就是有這六種味道,然後其它(的味道)都是把這六種混合起來,加了其中幾樣,然後用了幾樣,這樣來分來區分,所以味道就會有好幾種,但是這六種是最根本的。
有時候會做菜的廚師,他舌頭一嘗就可以告訴你這些東西是用什麼做的,是有什麼味加在裏面,像如立法師還有某某居士,他們就有辦法,我就是全部吃下去然後覺得很好吃,你叫我說那是用什麼做的,我可能就分辨不出來。所以這就是味境是舌根所取、舌識所認識的,它依我們一般的經驗所能夠嘗到的就是把它分成這六種。那你看這六種也是由我們 —— 它不是在分析這個味它的本身到底是(什麼) —— 而是藉由我們接受的人來把它分類這樣子,然後其它味道由這六種混合。這個東西沒有太複雜,所以你們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觸
- 身根所取,身識所對
- 能造之觸所造之觸
- 能造觸: 四大
- 所造觸: 滑、澀、重、輕、冷、饑、渴
滑:水火二大增盛而柔軟
澀:地火二大增盛而粗強
重:地水二大增盛而稱
輕:火風二大增盛而不稱
暖欲名冷,食慾名饑,飲欲名渴,因立果名
然後接下來,觸,觸就是稍微有一點點學問在裏面了。觸是身根所對的,身識所取所分辨的,有能造触
(四大)和所造触
(滑、澀、重、輕、冷、餓、渴)兩種,這個觸就是在談觸本身的性質到底是什麼,而不是由接受的東西或由我們接受的人來看。
觸能造,它是由四大所成。所以我們觸到的是物質性的東西,這物質性的東西,因為我們觸是依身根,手也是身根,我們身體也是身根,我這樣弄都會碰到(物體),這樣都是身根。所以它這些碰到是物質性的東西,那既然是物質性的東西,它就是由四大所造,所以能造的就叫做四大。四大是地水火風,它的性質是堅濕暖動,它為什麼叫四大種?為什麼叫做「大」,大種?
所有的一切都是这四大种组成的。
所有的一切嗎?有點語病要不要再改一下?你講的是物質性的東西是不是?精神性的東西呢?所以你就不能說所有一切,你要說一切的物質,要區分,因為所有一切 —— 但是五位七十五法裏面,大部份都是在講什麼?心法和心所法,那你就不能說所有的一切。
一切的物質,因為它遍一切的物質,所有的一切物質在佛教裏面的分析,都是由這四大種所造的,所以它叫做四大。所以一切的色法,一切的物質都是由這四大所成。四大是能造,觸的能造,這個,我們所碰得到的,我現在眼睛閉起來我碰得到東西,這些都是觸。那它的能造是四大,所造的那個觸就是有滑、澀、輕、重、冷、飢、渴,有這幾類。
那這幾類它怎麼劃分?滑是水火二大增盛而有柔軟的感覺,叫做滑。澀,是地火二大增盛而有粗強的感覺,所以會有澀,澀是粗糙。什麼是滑?手抹油後的那個就滑,像桌子因為擦了漆的,之前因為沒有擦表面保護的那層漆,所以摸起來粗粗的,這個叫做澀。然後有重。地水二大增盛而「稱」,就是有重量,那個「稱」就是說我們可以去感覺到它的重量。輕,是火風二大,你看風,風是動性,所以它可以讓東西感覺上沒有這麼大的重量。
所以這樣就會有滑、澀、重、輕這樣的感覺。
暖,暖欲名冷,什麼叫做暖欲名冷?就是你感覺上需要溫暖需要溫度,那麼就叫做冷。食慾名飢,你想要吃飯,就表示你是飢餓的。你看飢,還有渴,這些都在觸裏面。所以現在你們知道,身根所謂的觸,除了是我們身體可以碰觸到的,還有我們可以感覺到的,我們器官除了眼耳鼻舌之外的,我們可以感覺到的那些東西,都可以放在觸境裏面。不是心裏的感覺哦,而是生理髮出來的感覺,如果是心裏的感覺的話,那就已經是心法,是心所法了。
所以這種簡單的飢餓(感),還有感覺到冷,這些都可以是觸法,觸裏面的。所以觸,除了身根觸碰到外界以外,還有我們除了眼耳鼻舌那種感官之外的其他的生理的感受都可以是觸的範圍裏面。那這些因為它是因立果名
,依因來立它的結果,因立果名,你們看這個冷,因為它要溫暖,所以叫做冷,它由這樣來立名,所以叫做因立果名,所以由一些種種的觸所造成的法。
這個不是很哲學性的,這個只是我們一般的區分這樣子而已,這個是觸境。
色聲香味觸這五個,是眼耳鼻舌身所對的境,那也就是在阿毗達摩裏面,當你認識到一個東西的時候,其實你的五種感官各取它的境,然後放進我們的意識裏面,我們的腦袋裏面,我們的意識再把這些各個資料,依它所應該的位置,還有它們所應該有的,把它組構成一個整體的東西。
像我現在拿一個茶杯,我拿着,然後我感覺到它的溫暖,所以我就依我的意識接受這些訊息進去之後,我的意識把它架構成整體的東西之後,我知道這是個茶杯裏面有裝水,然後我這樣喝,其實我所吸收到的這東西並不是它整體的,而是我的五官各取它某一部份的資料。比如這個顏色,這個杯子的顏色是哪一個根所取的?眼根所取;還有這個杯子的形狀,也是眼根所取,顏色是顯色,那這個形狀是形色,因為叫做形狀。我摸到它覺得溫溫的,觸;我喝了它覺得甘甘的不錯,是味。我的資訊全部進去之後,我的大腦把它整構起來,就變成這樣的東西(概念):有杯子然后里面有水,它是溫的,我嘗起來是甜的,我大腦把它整構起來就變成這樣一個東西,這樣知道嗎?並不是我一下子就有辦法把全部吸收,是我的眼耳鼻舌身去取各個它需要的東西,進去之後我的大腦再建構,把它建構成一個整體,總相的東西。
所以阿毗達摩分析就這樣,那實際上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我們知不知道。你們覺得很奇怪,師父你(明明)拿着一個杯子喝了水,(你)告訴我這個是什麼你不知道,事實上這什麼東西我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會知道?我們只是取它的各個的相,然後吸收進來之後大腦把它整構,是這樣子而已,所以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認錯東西就是這樣。
能造触只有这四种吗?
就只有這四種,就只有這四大,能造是四大,所造就只有這七種。
好像没有水风二大所造……
當然我們可以這樣去想,但是經論上,尤其是俱舍論上沒有特別這樣去寫。所造就是只有這樣幾種,這幾種(七種)除了冷、飢、渴以外,其它的有滑、澀、重、輕,是構成我們各種感覺,各種觸覺的基本的質素。所以所有的觸覺都是由這四種(地水火風)去構成的,我們可以說由這四種去構成可以去配合,哪一個水或者哪一個火是大到多少,我們可以進一步用百分比去談,但是實際上論上沒有寫那麼清楚,它只是告訴你一個大原則到底是怎麼樣而已。
那么一根羽毛轻,我们如何用风火二大增盛来解释?
因為風,越輕的東西,火跟風裏面哪一個佔得越重?風,比如風佔70火佔30這樣子,所以它就很輕,羽毛可能就是在這個狀況下所構成的。
那就是说,这个所造触里面,本身就含有风的成分?那这个羽毛怎么会含有风的成分?
因為你要知道,風,現在你理解的風是怎麼樣?我們現在講的風是指四大,不是外面那個風,是四大,是堅濕暖動性,所以我們說羽毛含的是動性,地、水、火、風,堅、濕、暖、動,因為它動性占的成份越多,所以它越不會往下掉,這樣就表示它越輕。
羽毛本身并不含有动性吧?
所以堅濕暖動那個動性,它是一種特性,不是一般我們外面講的那個動來動去的那個動,這樣你知道嗎?我講過說,你不要用現在的物理或科學的東西去分析它,這樣子會跟經論上要講的東西不大一樣。這個東西這些分析講到最後,會把它歸到為什麼我們要談這個,它跟修行有什麼樣的相關性,而不要一直在做那些科學物理的分析,這樣可能有時候跟經論上味道會跑偏。當然如果你用現在的物理學來分析說羽毛為什麼會有動?但是在他這個時代,或是在俱舍論,他認為說羽毛就是具備有這種動性,堅濕暖動的那個動。那個動,我上次有解釋過,它涵括性很大,不止是動來動去,包括流動性或氣體的流動這些特性,都是包括在動性裏面。他是認為它本身就具備有這種動性,動性所顯現出來的越強的,它就越輕,他是這樣子解釋的。你先不要想現在的物理或醫學跟這個合不合,你先進來(俱舍論)這套理論裏面然後去了解它怎麼講,這樣子可以嗎?
(轻:“火风二大增胜而不称”的“不称”怎么理解?
)
輕中的「不稱」就是表示它沒有什麼重量,因為重的話是称(音:秤)
,不称(音:秤)
就是比較沒什麼重量,剛好是跟這個稱(音讀:chen嗔)相反,所以我們有時候量重量會叫稱(音:秤),
所以古代的自稱(音:秤)
叫做重量,那有重量叫稱(音:秤)
,沒有重量叫不稱(音:秤)
,它是這樣子分的。
所造触有七种,有冷就舍掉了暖。
他會冷,就是表示有那個想要溫暖的感覺,就叫做冷,因為這後面的區分(冷、餓、渴)跟前面的區分(滑、澀、重、輕)是不大一樣的,後面這個區分是我們的需求,生理上的需求來區分的,前面是由東西它本身的狀況來區分的,所以它的區分是不大一樣。
你們要知道,這個滑、濕、重、輕,它(每一項)一定都包括四大。比如滑是水火二大,是講增盛而已,它並不是沒有另外兩個,它講水火的時候並不是沒有其他的地風,(「滑」本身)還是具有四大種,但只是其中的兩種增盛,讓這個東西變成是什麼這樣而已。比如我上次有講過物體的東西,物質性的固體的東西(就含有四大),(但)一定是地大增盛的。
接下來,流質的東西,水的東西一定是什麼?風大增盛,它才會動;氣體的東西,也是輕,當然它可能就是風大增盛到一定的程度;液體的東西,是水風二大增盛,就變成所謂的液體;(液體)等到(其中的)地水火風的風大增盛到很強的時候,它可能就變成氣體,就是會有這樣不同的配合,這樣配合的增盛的狀況之下,我們去碰觸到就會有不同的感覺。
所以實際上物質本身就具有這四大,這個是俱舍論乃至阿毗達摩大部分都共同承認的。
这个羽毛能否这样(理解),风一吹,羽毛就飞走了…
不能這樣子講,因為它講的風不是外面吹來的那種風。(羽毛本身的風大的)風,是講說它本身就是有那種輕動性,因為它是火跟風增盛,尤其是風增盛,就是它本身就是有那種輕動性的性質在裏面,所以風一吹,它才會動,你隨便用嘴小風一吹它也會動,它有這樣的一個特性在裏面。
剛才某某問說為什麼這個東西本身會具有動性,因為就阿毗達摩的哲學來講,它本身就是具備這樣的動性在裏面。我現在問你,一粒這麼小的鐵球,以及一根這麼大的羽毛,哪一個動性比較強,哪一個風大增盛?當然一定是羽毛,這個無關東西的大小,這在於它哪一個東西增盛,所以有些東西表面上看起來很大,但是實際上很輕;有些東西小但是它很重。那麼現在的科學可能會講它是質量重密度高,但是就阿毗達摩來講,它會告訴你是因為它的風的增盛度不一樣,一個是地大增盛,一個是風大增盛,所以這個是不同的一套哲學。
這樣各位同學有沒有比較了解一點?因此我之前很早就說過,阿毗達摩或佛教在分析色法物質的時候不是在做物理的分析,比較傾向在做哲學的分析,哲學的分析是沒辦法用單位或是用什麼來計量的,還有沒有問題?
所有的物质是一定都含有四大的吗?
就阿毗達摩來講是這樣子,所有的物質一定含有這四大在裏面。
所有的风大聚集在一块儿它会变成什么?
我們只能說增盛,不能說所有的風大聚在一起,你可能說風大增盛到一定的程度,比如說99%是風大,其它的(三大)就收攝,有可能就是像氣體的東西。
我是指只有一个“大”在一起……
不會一個大在一起,一定是有四大,只是哪一個增盛。
這個是在討論,也蠻有意思的。只是我講一下就是,不要硬用觀念把它套上去,我上次有講過,你可以用你學過的學科來做相對的了解,是可以的。
一个物质是气体状态时,可以说是风大增盛,火大增盛,就是这个物质气体的温度,但当温度降到某个程度,这个物质就变成液体了,那就是其中的地大增强了?
對,哪一種或哪兩種顯現的比較強,所以叫做增盛,它是講增盛它不是說只有這兩種。像輕的話,火風增盛到一個程度,我講過那就是氣體,如果我們一般例子要用的就是你把水一直加熱,加熱到一個程度它蒸發了,那就是風的暖性還有風的動性,增盛到最大的程度,地性就慢慢潛藏下來,就是變成氣體。
所以就是這幾種四大裏面去怎麼去配,像百分比怎麼去配,是三種增盛還是兩種增盛,還是一種增盛。
我說過,你們要了解一下,你可以用你所學的學科去配合看看去了解相對的了解,但是不要整套把它套上去。
無表色
接下來我們要談一個很有趣的新主題,叫做無表色,這個是各位同學很難想像的,也是一個新的東西。無表色,上次俱舍論我講過,俱舍論裏面列出色法列幾種?十一種,前十種是五根五境,五根五境我們講過了,最後一種就是這個無表色。
- 「表」由身口而表現令知(五根能取)。
- 「無表」不能見、聞、覺、知。
- 定心位或發自內心的善惡,由身口表現(有表)後,所留下的力用能持續一段時間名為「無表色」
要解釋什麼是無表色,當然同學會問什麼叫做表色?既然有叫做无表色
,那什麼叫做表色
?五根五境是表色。所謂的表,就是由身口而表現令人家知道的,五根能取的,這個就叫做表色。我再講一次,表,是表現出來然後人家能夠知道的,叫做表色,這就是表的意思。當然要表現出來讓人家知道,是由身口而表現,現在我心裏在想什麼你們知道嗎?不知道,我內心裏面所想的這些心法或這些思考,算不算表色?當然就不是表,因為它是沒辦法表現出來讓人家知道的,我現在在做什麼動作在做什麼你們知道嗎?知道,這個是什麼?就是表,表現出來讓人家知道,因為它能表現讓人家知道,那人家能夠知道,當然是他的五根能夠取到的境像。如果你在想,我去猜,猜到的那個能不能算?因為你沒有表現出來,一定要是你身口表現出來,然後我五根能夠接受到的,你的身口表現一定是由五境表現出來的,我的五根能夠吸收到的,這樣的才能叫做「表」。
無表,就是不能見聞覺知,就是五根不能取的,這個叫做無表。比如你內心裏面在想什麼,這個不是所能表現出來的,這個叫做無表。有一個東西是定心位
,所謂的定心位就是修禪定的時候那種力量;或是發自於內心的善跟惡,然後由身口表現出來之後,所留下的一段力用,然後這個能夠持續一段時間,這樣的一個東西,我們叫做無表色。
我講什麼你知道嗎?不知道,很好,我想你們也不會知道,因為我只解釋了一次而已,我解釋七次後你們就知道了(哈哈)。我再講一次,這是佛教裏面很特殊的一個東西,講簡單一點,就是藉由我的內心有善惡的發心 —— 無記不算[1] —— 有善惡的那種發心,透過身口去造作了某些事情之後,所留下來的一股力量。你講能量,講什麼什麼都好,就是這樣的一股力量,這是我們五根所察覺不到的,這樣的一股東西,或這一股力用或一股作用都可以,或有一股能量都可以,你要現在什麼名詞去解釋都可以,但是古代叫做無表色,這樣知道嗎?
听起来无表色跟业很相像?
是,講的很好,無表色跟業很相近,但是它是屬於業的一種,它不是業力,它跟身口意一樣是屬於一種業。但是因為它必須透過身口表達出來,所以我們不在身口意三業以外再另立一個叫做無表業,它也叫做無表業。我們一般只講身口意,而不把它這個東西另例外,為什麼不在身口意以外另外再立一個叫無表業的東西?因為它是身口反射、反映出來,留下來的附帶品或是力用,所以(無表業)還是包含在身口業裏面。
沒有意業哦,意業沒辦法造成無表,為什麼?意業本身就是沒辦法表達出來的,意業要表達,除了你內心想的以外,就是透過身口表達,所以無表業或是無表色,一定是有善噁心藉由身口造作之後所留下的那股力量,這樣知道嗎。為什麼會這樣子呢?等下我再講下去你就會清楚的。
一个人在危难的时候,突然别人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对方给你的援助之手这种善行,让你这个接受者心里就是暖洋洋的,这是不是就是一种无表业?
你講的那個是比較內心接受的,但是這個東西,它不是一種心法,不在心裏面的,但是你講的也很相近,就是有這樣的一股力量持續下來,未來會造成影響,這個就是有點相近,但是它不是在心裏面的。不過後來唯識或是世親菩薩確實是用種子或內心或阿賴耶識的種子來解釋這樣的一個東西,所以你講的已經跟後面唯識或是世親菩薩後來講的已經是差不多,它是屬於心種子,心種子然後種在我們的八識裏面。但是在這個俱舍論時代還沒有講到七、八識,只有講到六識。所以他藉由這種力用,他是一種身口表達,由善噁心所表達之後,身口留下來的一股力量。這股力量要做什麼?等一下我會講。
口是身的一部分,所以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口或者耳朵、鼻子呢?
因為身跟口它有不同的特性,我罵你以及我打你那個是不一樣的。耳朵不會去造業,鼻子也不會去造業,所以我們說三業,身、口、意,身跟口能造業,鼻子不會去造業,如果鼻子造業,那是屬於身的一部分,但是口造業跟身造業是不一樣的特性跟特質。
比如说,一个人发善心做一件善事,那么他还没有受报之前的那一段,就叫无表色,(这样理解对吗?)
還沒報之前的那一段,但是它不是業力,你不要把它當成是業力,它也是屬於業的一種,等一下我會講得更清楚,但是你講的已經很接近了,但是它不是業力,你不要把它當成是造作然後以後受報的業力,我們從功能來了解的話,你就會知道。不是這一段。
那么心有灵犀怎么理解?
心有靈犀,你要看什麼狀況,那是感覺上的,因為你沒有表現出來,所以我想什麼你猜到,那個不算是無表色。我畫一個東西你們可能會稍微了解一點。
造業 ——> 業力 ——> 受報
我們之前不是說造業嗎,然後之後會有業力,之後受報(見上圖),那中間會有一股力量,但是這個東西(無表色)不要把它當成是這股力量,這個東西(無表色),它是屬於造業的一種,而且是屬於身口造作的當下後來留下來的一股力用,但是它(無表色)跟這個會造作受報的這股業力是不一樣的東西,不要把這兩個弄在一起。所以古代,俱舍論是把它分開,但是其他有些論師,是把這股無表色當成是造業跟受報中間的那股連結。有些古代論師是這樣(認為),但是在俱舍論它不是這樣講的,它是把它當成是屬於造業的一種,因為它是由身口造作之後所留下來一種力用,它(無表色)也會受報的。
比如我身口造作了什么,别人看到了,这个就是无表色?
他人感覺不到,我造作之後會跟着我,我造作了之後它會跟着我,它會留下來。
那跟业有什么不同呢,感觉很像……
很相似,感覺很像我說很相似,所以我說古代有些論師他是把無表色當成是業力,就是這股力量中間的連結,但是俱舍論裏面它認為不是,它是分開的,為什麼或是做什麼用,我再講下去你們就會比較清楚一點。業力我們也是說造作之後留下來力用,但是業力包括身口意,意業也有,你要記得,這個造作的時候,中間的這股業力,包括身口還有意,三個在裏面。
4、體性
體: 體非極微,由四大種所造,由身口表所引發,故名色
性: 唯善惡二性
5、作用:造就習性
有妨善妨惡之功能
Example: 受戒之善體
無表色的體性是什麼?它的體性不是極微,各位還知道極微是什麼嗎?是物質單位的最小粒子,但無表色它沒有極微,但是它是四大所造,是由身口表所引發的,所以叫做色法,這樣知道嗎?一切由四大所造的都是色法,只是有些色法它沒有極微,像這種無表色它就沒有極微,因為它是碰不到摸不到的,所謂它不是極微所成的。它的性質叫做善惡二性,因為一定是要善的或是惡的發心,發好心或發噁心,然後透過身口去造作,造作這樣之後,身口的動作一剎那消失了,它所留下來的那股力用,不是業力,而是其它的那個東西,就叫做無表色。
比如現在我讚嘆某某的廚藝很好,因為他發心來這邊(做義工),很會煮菜我這樣講過後,這些聲音不見了,已經讚嘆過了,我如果以出自於善的發心讚嘆他,就會留下一股叫做口无表业
,這股力量就會持續留下來,但是會不會消失?會,會消失,我有講過,會持續一段時間,但是它慢慢慢慢也會消失,但是它消失是表面上消失,因為它是屬於業,所以它也會有業力留存下來。
所以它的性,屬於善惡兩種,為善為惡而已,如果我今天用惡毒的話罵某某,那當然這就是惡的發心,然後藉由口造惡業,然後就會留下一股惡的無表業下來。身也一樣,你打人或是一個老太太要過馬路,你去扶她過馬路,這個就是發善心嘛,然後身造作,就會有這種無表業留下來。
如果你還不明白,我現在用它的作用來解釋無表業做什麼?造就習性,這樣有沒有更清楚一點?無表業是一種造就習性,我們不是常常講習以成性,記得嗎?如果同學們思考(一下),身口有時候造作一剎那就不見了,但是為什麼身口時常造作同一種東西的話,它會有一種習性存在?你說是心嗎,這裏(俱舍論)說不是,它說因為你身口常造作,你會去持續它的無表業,一直加強它,就會成為一種習性,就會造作成一種習性。
这个无表色,是对本身发出来的这个人的作用呢,还是对接受人的作用?
是本身發出來的這個人的作用,有點像業力一樣,所以剛才某某說那它跟業力好像很像,很像,但不是,是身口薰習的力量,也有說薰習的力量是心,但是是由身口造作出來的。所以你會想,為什麼身口常常造作之後會有一種習性呢?這種習性是一種潛在的力量。上次我們說,我們會成就業力,除了重業以外,另外一種,你們記得我上次講過,引導人往生哪一個道有三種決定的因素,成佛之道裏面講的:隨重,隨習,還有一個隨什麼?隨念。
成佛之道我講過,能夠引導我們往生的有三個很重要條件,最重要第一個就是随重
,重的善、惡業;第二個是随习
,習氣;第三個什麼,随念
,就是你臨終那一念。如果你有很重的善惡業,這個善惡業就決定了。比如說你殺過人,或者說你救過人的命,或是什麼,這個就是很重的善業、惡業,那如果一般沒有(這種很重的善惡業)的話,就是(隨)你的習氣。那這種習氣是累積而來的,有時候你說我只是動不動打你一下,動不動過來罵你兩下,我也沒有造很大的惡業 —— 惡意的,不是開玩笑的 —— 這個也不會成為什麼重惡業。但是這個會累積,成為一種習氣,如果你沒有重的善、惡業,這種習氣就決定你以後要往生哪一道。
問題是這個習氣是怎麼累積而成的?在俱舍論裏面它就是用這種無表色(來解釋),所以你們不要積以成習啊,好的要積以成習,就是好習慣;壞的就不要積以成習。不要今天公司拿個筆、拿個紙、拿個什麼東西,做做做,(拿)習慣之後就會變成這樣子,就會累積成一堆,越堆積那個業就會越多,那個就是所謂的無表業,無表色。
習氣的堆積累積,在俱舍論裏面指的就是用無表色來解釋。另外一個,念頭,所以人往生為什麼要助念,就是因為我們希望最後提起正念,所以助念。附帶講一下,助念什麼時候最有效?人死了以後才念嗎?不是,還沒往生之前,意識清楚的時候最好,斷氣之後那個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你看,它說因為它的作用所以造就習性,所以它有妨善妨惡的功能。所以,你好的習慣做久了變成了你的天性之後,它會妨惡 —— 妨礙惡法的造作,比如你守殺生戒,每天都在守,然後守了很久之後,哪一天殺緣現前的時候,你有機會殺人的時候,你會怎麼樣,你會克制住不去動手動腳,當然不會一腳就踢死。你不會去殺人,也不會去傷害眾生的生命,為什麼呢?因為你常常造作這樣的善業,然後形成一種善習,這種善習等到有一天惡緣現前的時候,你就有辦法去抵抗它,所以這叫妨善妨惡的功能。
所以說口業重不重要?你說沒關係,我只是罵他幾句而已啊,你要常常這樣罵的話,你就很容易造成這種惡業。所以它有造作習性,然後有妨善妨惡的功能。
記得我說,戒,它本來是什麼意思,最根本是什麼意思?對,講得很好,戒,叫做習氣、習性,戒是習性的意思,你們不要說戒就是守戒、不守戒,就是幾條(戒)。戒是習性,戒本來是習性,戒的梵文叫什麼?「sila」,它的梵文這個sila本來就是指習性的意思,這個習性在印度的這個sila,包括好的壞的習性都叫sila,但是佛教特別把這個習性用在好的方面,叫做善習或叫做善性,就是好的習慣,好的行為所養成好的習慣。
你常這樣做好的行為就會有好的習慣,那好的習慣養成久了會變成什麼?會變成你的天性,人家說「習以成性」,這樣的話就會產生一股保護你的力量。比如說你平時都持不偷盜竊,你持了二十年,有一天你在路上撿到一百萬,你就不會把它「自我充公」,因為你守這個戒守久了,所以當這個偷緣現前的時候,你就有妨非止惡的力量。
那麼我們再談更深入一點,這股力量就叫做戒体
,我們受戒的善體,就叫做戒體,這股力量就叫做戒體。所以受戒之後應該怎麼樣才有戒體?持戒,「pratice」,受戒之後要持續的持戒才有戒體,所以很多人去受戒的時候,然後戒師跟你講說,你來受戒,你現在來受了戒之後就有戒體來保護你。然後有人就說,我受了戒之後就有五個護法神,然後都在圍着我,所以我水火不怕,什麼刀槍不入,沒有這種事情。不能這樣子解釋,在論書裏面,它解釋這種戒體怎麼來?你發心受戒,受戒要不要儀式?要,儀式要不要經過身口?要。所以身要禮拜恭敬,口要跟着念:我某某人今天要受什麼戒,然後受了這個戒之後,從此不殺生從此不偷盜從此不……,經過這樣身口,會不會留下無表業?會。所以當你受戒的時候,經過了這樣一道儀式的時候,這個無表業就產生了。
但是,如果你不持戒的話,這個無表業慢慢力量會消弱。所以你要怎麼樣?繼續守戒、持戒,通過身口無數的造作善業,這股力量就會越來越強,到最後就有妨非止惡的功能,這個叫做受戒的善體,因此戒體就會保護你。
所以這種戒體的保護,不是那種護法神保護你,然後你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不是這樣子的,而是當你有一天遇到犯戒的因緣的時候你還能夠把持自己。當然這股力量,你的身口能夠一直這樣去造作,當然是由內心發起來的,所以我說有發自內心的善跟惡。
那麼現在問題歸結到一個很根本的問題,你為什麼會想要這樣去做?
不想侵犯别人。
當然是很好,為什麼你會不想侵犯別人?你這股力量想要做的這股力量哪裏來的?你為什麼想要持續的這樣去守戒,持續想要做這種事情?
为了保护自己,为了行善。
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嗎?你講的都很好,都沒錯,只是還沒碰到我要講的核心的重點。正見薰習,因為你對法的了解,你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怎麼做才是錯的。所以你的知見在慢慢形成之後,叫做深忍欲乐
,我上次講過深忍欲樂。深忍是什麼意思,欲樂是什麼意思,這個忍是什麼?忍——認識;深——深刻深入內心裏面的認識,有了深刻的認識之後,你就會想要把它付諸於行動,是不是這樣?你有深刻的理解跟認識才會付諸於行動,你沒有深刻的認識的話,你不會想要付諸於行動。這個欲樂或是樂欲,就是想要付諸於行動的那種想要的意志力。
所以你為什麼想要持戒?你不要說因為持戒有護法神保護我,那這樣的知見就不是很正確,你要(通過)對佛法的了解,知道持戒在戒定慧或在整個修行道裏面的「自利利他」,它是怎麼樣的功效跟效能,你這樣全盤了解之後,你就會有發出內心想要去實踐的這種欲望。
所以歸根究底想要養成這種無表色,必須要有佛法的正知正見,不然你很多時候去做的你都不知道,模模糊糊的,那個力量不強的,為什麼?因為你都不知道你為什麼要這樣子做,你只是覺得這樣子做好像好,但是你的知見不強。一定要你發自內心,你知道它是怎麼樣狀況,為什麼我要這樣子做,這樣子去做的話那個力量才會強。所以我說發自內心的善惡,你內心的那種善惡力越強,這股無表色的力道就越強,就可以越持續,各位這樣子對無表色的作用跟理解,還有它的特性,是不是有點慢慢能夠理解了?
現在有沒有大概知道無表色在講什麼?沒關係啦慢慢來,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把我以前講的成佛之道、佛法概論重新再看一看,你就可以跟這個連結得上。
(小孩子玩电脑游戏里面会杀人或者怪物,这个造恶业吗?)
也會薰習,只是說他打這個(電腦遊戲)的時候,他的用心是怎麼樣的,比如殺動物當然不像殺人那麼烈那麼強,但是如果你是用那種惡意噁心的,然後把它虐待什麼的,那個有時候跟你開車不小心撞到一個人,撞死了,我問你,哪一種惡業比較大?
當然是虐待動物,因為那種用心很強。那你開車不小心(撞死人),因為你沒有這種惡意要去,當然也有惡,但是沒有那麼強大。確實說,人命跟動物的命是不能對比的,但是有時候(是)看你的心是怎麼樣的。
无表色和业主要的分别就是在他的作用方面,是不是?
對,就是在它的作用方面,而且它這個(五表業)會消失,但是這個業力中間不會消失,是一直在受報。這個(無表色)就跟身口一樣,身口做了之後會消失,它(無表色)這個一樣會消失,但是也會有一股潛在的力量。
這種阿毗達摩的東西,大又複雜,有時候我也沒辦法說那麼多,上次拿了兩百卷給你們看,有些東西我也不是了解的很透徹,我只是就我懂的跟你們講而已,有些東西可能是人家在某個地方解釋得真的很清楚,只是我沒有看到這樣。
无表色的性,唯善恶二性,那一个人走在路上,看到人打一个招呼有没有什么善恶性?
這個應該基本上微細上是屬於善的,只是不是那麼強而已,那為什麼他看到你要打招呼,為什麼他看到你不理你就直接走過去?在微細還是有一點善的,跟你友善,打個招呼,那當然在微細有善心,只是不是那麼強大。跟一個老婆婆快跌倒我過去扶她,當然兩個人的善心就有一個比較強,一個比較弱,所以打招呼的那個,多少還是有一點善心在只是不是那麼強而已。
打坐入定可以留下无表色吗?
定可以留下無表色,定心位或發自內心的善惡由身口表現。一般我們的散心的這種意念,是沒有無表色的,但是定心位就有,也就是說要真正入禪定,不是你只是坐在那邊而已,要真正入至少未到地或初禪的以上才有算,因為定的那種力量很強。定力有時候又叫做不动业
,因為它的力量很強,定力也可以產生無表業,一般的這種散心的這種意念是不會有的。
那我们说熏习成种,那这种熏习就都是无表业,还是业是包括无表业还有?
所以薰習這種留下的這股力量就是無表業,你造作,這個不是無表,你造作之後留下的那股力量會持續不知道多久,可能會很快就不見,要看你內心發出善惡的力道多強,那一股就叫做無表業。
听经闻法也是一种熏习,会留下无表业吗?
聽經聞法那個不一樣,因為那個是你吸收進去裏面的,那一種心法的累積的,你要記住這(無表業)是身口的造作出來之後的,跟你吸收進來的那個不一樣的。你聽經聞法那個也叫薰習,但是那個是心的薰習。
那也是一种熏习,也就是说,我们说熏习成种,还不只是说内心的熏习,还有一种经过色法里面的无表色熏习,是熏习的一种?
是薰習的一種,但是那是留在外面的,跟心法是不一樣的。但後來世親還有唯識,它是用種子[2]來解釋這個東西(無表色),依種子來解釋的話,那這個東西(無表色)的重要性,它的理論就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因為種子就可以解釋這些東西,所以世親後來是用種子來解釋這個東西,而不把它解釋成色法。雖然也是叫做無表色,因為從說一切有部過來的,後來世親是用種子來解釋它,用思心所
來解釋它。
(猫狗或其它动物也可以熏习吗?)
一般來講是以人為主啦,因為貓跟狗我們實在是很難去猜,我們是以人為主,因為五根五境,有些動物它是沒有眼根的。所以我講過我們學佛的時候,遍十方法界都是佛法包含,但是以什麼為主?以人界為主,因為佛陀是跟我們人講,所以用五根五境,因為只有人具備完整的五根,還有第六根。
當然貓狗它們也是有情,有它們的一些作用,只是我們很難去猜是怎麼樣,只是力道沒有像人這麼強而已。導師的佛法概論講,六道以什麼為中心?人,只有人會造作強的善惡業,那其他道大部分都是在受報,天道受樂報,其他下三道就是受惡報。它們一般來講,不造強大的善惡業的,所以那些動物生態裏面,都是你吃我、我吃你的,那些其實都是一種自然的、本能反應,因為它們沒辦法去思考。獅子餓了它就要吃東西,它沒辦法思考說:我這樣會不會習以成性,我這樣吃久了不大好?它不會這樣去思考。
但是只有人有辦法這樣思考,所以一個小孩子做錯事情,那就跟大人不一樣,因為小孩子不懂事,大人能夠思考,做同樣的事情業就比較強比較大了。
(大乘佛教用种子,心法,他们不用无表色吗?)
大乘有時候就不講這個無表色,他們有時候也不承認有這種無表色的東西,大乘另外有他的講法,尤其是唯識它就直接用種子的薰習,不管你是出來的還是收進來的,全部都是種子的現行跟薰種,這樣的理論就老實說更完整,也更容易解釋很多東西。
那它的識是第八阿賴耶識,第八阿賴耶識是可以從前生可以過渡到今生,可以過渡到後生。由第八識的種子來解釋業力的存在,那套理論就更完整了,然後我們也更容易去了解。但是如果你先接觸這些,你知道這個之後再來讀唯識,很多東西你就清清楚楚了。
心法
現在來談心法。所謂的心,一切的心理和精神作用都稱為心法。那麼我們的心法有分為兩大類,一個叫做心王,一個叫做心所,這個講過之後你們以後讀唯識就會很清楚了。心王指的就是六識,它是認識的主體,也是一切心理的作用源頭。這是心王,精神的主體,認識的主體叫做心,除了這個心王以外,我們有心所。心所簡單的講,就是各種不同的心理作用,嫉妒,高興,生氣,發怒,恨你(等等),這一些都是心理的作用,這些全部叫做心所。
- 一切的精神和心理作用稱「心法」
- 心王:認識(精神)的主體,一切心理作的源頭。
- 心所:各種不同的心理作用
- 心王取總相,心所取別相
- 總相:如青色、車、
- 別相:如色之深淺、什麼車、喜好等
內心的各種,不管是情緒的,認識的,各式各樣的,憤、恨、惱、忌、慳這些,忌妒,這些全部都是心所,所以叫做心理的各種不同的心理作用。簡單的說,(心王和心所)兩個功能很相近但是有點不大一樣,「心王取總相,心所取別相」。什麼叫心王取總相,心所取別相? 總相就是整體、大體的。比如青色是一個總相,我看到一台車,認識一個車,這個叫做總相。別相是什麼?別相就是對這個東西更深入的分析跟判斷,乃至一種情緒或各式各樣的心理的作用,這個叫做取別相。
比如心王認識到這是個青色,心所就會去分辨這個色的深跟淺,還有它這個青不是純青,是有一點藍的那種青;(比如心王認識一個車),心所就會去分辨這是什麼樣的車子,那麼這種車子是不是我喜好的,還是這是誰的車子等等,如果是我很討厭的那個人的車子,我就踢它兩下(哈哈)。所以心所有這樣一個作用,就是認識、判斷、分析它微細的地方,心王就是取一個總相而已。
這個是簡單的說明,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比較具體一點的,心王跟心所相應,心王是心的總體、主體的認識,心所是心理的各種作用,那這兩個 —— 心跟心所叫做心相应行法
,心所另外一個名稱叫做心相應行法,也就是這個心所跟心王是相應的,為什麼叫做相應?(心心所相應)有五種平等:
- 所依平等: 所依「根」
- 所緣平等: 所緣「境」
- 行相平等: 境映於心的相
- 時平等: 同時起
- 事平等: 事是「體」,心王、心所各有其相應單一之體及用。如:苦、樂二受不會同時一念中起。
所依平等
第一個叫做所依平等
,所依平等是所依的根平等。比如眼識依哪一個根起來的?眼根,那麼眼識的心所,要依什麼東西才能同樣的起作用?「所依平等」,心王和眼識依眼根起作用,那麼眼識的心所是依什麼根起作用?當然是眼根,它怎麼可能依耳根?所以心王跟心所都依同一個根而起作用。像我現在眼睛看到那個地方,我的心王依我的眼根起的作用,所以我能夠認識到那個東西,這個地方還有它的顏色,當我的心所起來,要判斷它是怎麼樣具體而微細的顏色的時候,我這個心所要依什麼根來起作用?還是眼根。所以心王跟心所起作用的時候,同樣都是依同一個根起作用。
那耳識,我聽到聲音的時候,我是依什麼根?耳根,我的耳朵聽到聲音是依耳根起作用,我的耳識才能產生,聽到聲音,我耳識的心所微細的地方,我要判斷這是什麼聲音的時候,依什麼根?也是耳根。所以心王、心所所依的根是同一個,這樣叫做所依平等,叫做依的根平等。
所緣平等
所缘境平等
,這個很容易了解,緣同樣一個境,我眼睛看到這尊佛像,那麼當我的心所起來的時候,我也是依這個佛像來做微細的判斷。比如,這是一個尼泊爾或是一個南傳的佛像,這個是心所,(或者說)我個人是比較喜好南傳的佛像,這樣都是一個心所的作用。這個心所當然也是緣這個佛像在起作用,這個叫做所緣平等。
行相平等
行相平等有點學問了,什麼叫做行相平等?所謂的行相是心的所行相
—— 什麼是行相?根取境之後這個境,資訊吸收進來之後,會在我們的內心裏面顯現出一個跟這個境相似相等的相,這個就叫做內心的行相。心所行之相就叫做相,所以這個叫做行相,所以說是境映於心的相。
這個心,就要像是一面鏡子或是水或是湖水一樣,東西出現,這個湖水或鏡子現出一個像出來,這個相跟外面這個相,相不相似?是不一樣的東西,但是是相似的,所以我就講根取境的時候資訊吸收進來,會在心裏面現出一個跟這個境相似的相,這個叫做行相。心跟心所它們取的相,行相,一定是平等的同一個行相,不會我心王去看這個,心所跑去分析那個,不會這樣子。
我們今天講到這裏為止,跟我來回向,請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