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三講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二講 本講視頻 Youtube 騰訊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四講

這是我們《印度佛教思想史》的第三堂課,今天要講的重點,我們會放在苦集滅道四聖諦的集聖諦。

我們講過佛教核心的根本教法就是緣起,把緣起放在有情的身心生命,以人為主的上面來談,就是依緣起所開展出來的流轉跟還滅兩個面。那麼在流轉面所談的就是惑跟業,就是苦集二諦,那麼苦集二諦就是相生不息,然後變成我們生生世世不斷的輪迴。那麼苦聖諦上一節課已經講了,那麼這一節課我們要來講集聖諦,也就是說人生是苦,但是苦有它的因,集聖諦就是要解說為什麼人生是苦,為什麼有情是苦?

集聖諦

  • 集:為因、為緣而生起的意思,是苦的因。
  • 集:業+惑

    • 業: 苦的直接因
    • 業: 善惡行為(有表)
    • 業力: 善惡行為所引起的潛能(無表)
    • 業報: 善惡行為的潛能現行後對身心產生的影響
  • 惑:煩惱,苦的主因
    • 能發業
    • 能潤生業 


集就是為因為緣而生起的意思,就是苦的因。那麼集分成兩大主要部分來組成:一個業、一個是惑,那麼業是苦的直接因。業是善惡行為的一種表現,所以我們需要依於煩惱和造作,有發心造作的善惡行為都是業。所以業有善業惡業,那麼業是一種造作之後,它所留下來的這股力量,是善惡所引起的潛能,這樣的一股力量會潛存,那麼這樣的一股力量我們就叫做業力。 所以業是造作的意思,依於煩惱,然後引發出善惡的發心而引起的造作,這個就叫做業。

那麼(業)可以分成身口意三業,意念所思考的想要做的這個是就叫意業;那麼這樣想要做的力量發出於言語的還有身體的,叫做口業、身業,那麼業的造作其實有這三種。造作之後這種行為或語言剎那滅,但是他所留下來的這股力量,會一直潛存著跟著造業者跟著我們,這股力量我們就叫做業力。這股力量在未來等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就會現行,然後產生對於造作者身心的一種影響。那麼善就是善報,惡就是惡報,這個是一般的解說,這樣的影響就叫做業報。這個就是業,很簡單的解釋。

那麼業由怎麼樣的來引發?這個就是集聖諦的第二個元素,就叫做惑,就是煩惱的意思,惑就是煩惱,那麼惑是苦的主因。剛才講說業是苦的直接因,因為造了業以後受報,那麼受報不管善跟惡,到最後因為有煩惱,所以我們會覺得苦。那麼因為業會直接造成我們三次的輪迴,所以我們可以說業是苦的直接因,但是業並不是苦的主因。因為業的造作還是因為煩惱,有煩惱才能造作輪迴三界的業,所以我們可以說煩惱是苦的主因。

煩惱對業有兩種作用:第一個,它會發業,因為我們就是依於有煩惱,那麼起因動念,然後去照做善跟惡,這樣叫做造業。 但是未來當這股業力潛存著,在未來也必須要有煩惱去滋潤它,去刺激它,去激發它,才會產生業力的現行。那麼我們才會受報。這是很一個簡單的說明,所以煩惱對越有發業,還有潤業的這樣的一個力量,那麼這個叫做集聖諦。所以集包括兩個大因素,一個是惑,一個是業,惑是苦的主因,那麼業是苦的直接因。我們大概把惑跟業很簡單的講解了一下,那麼現在進一步我們要對惑跟業做一個更詳細的分析跟說明。

  1. 業: 身口意造作剎那滅
  2. 業力: 業力如種子般保存下來,遇緣受報
  3. 業力不失: 假使因緣不和合,業是永久存在 的,無論是百劫,千劫, 萬劫,無量數劫,業力不會失去,還是會感果的。
  4. 三界輪迴: 眾生,隨業,招感生死果報,一生又一生的延續下 去,由於這是煩惱所引發的,所滋潤的,所以無論業是怎樣的善終究不出於三界 。

業力

首先我們要來談說,業力到底是什麼?因為很多人可能對業力有很大的興趣,所以我們來說明一下,我剛才有講過說,業是造作的意思,是由身口意的造作,所以由內心裏面的一種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的這種思考已經是一種業叫做意業,那麼起心動念付諸於身口的行動的表業叫做身口業。 就是說這樣的造作之後,身口意造作,剎那就會流存下來這股力量,這股力量我們叫做業力。這個業力會像種子一樣,像我們外面一般水果的種子一樣,它會留存下來,會保存下來。如果沒有受報的話,它這股力量遇緣則發,會一直存在。所以經典上說業力不失,假使因緣不合,業是永久存在的,無論是百劫千劫萬劫,無量無數劫,業力是不會失去的,還是會感果,除非我們斷了煩惱,讓它失去這種潤發業的力量,不然的話力,業力會一直存在,一直到它現行受報為止。

那麼三界眾生的輪迴,就是以這樣的煩惱然後造業,然後眾生就隨著這樣的業力感招生死果報,一生又一生的延續下去。那麼這是由於煩惱所引發的所滋潤的,所以無論業是怎麼樣的善還是惡,還是它是非常的好,非常的善,終究不出於三界的輪迴。因為只要有煩惱就一定會造業,不可能說有煩惱不會造業。所以當最後我們提出苦集滅道的道,要解決問題的根源的話,不是去解決業的問題,而是必須要去解決煩惱的問題,這個是對業力做一個稍微詳細一點的說明。

惑(煩惱)是輪迴三界的根本因

我們剛剛說煩惱是造成三界輪迴,造成苦的主要根源主要原因,煩惱又是什麼?

總括為三不善根(就欲界說):


  1. 痴: 知見上的錯謬,對事理錯誤認知
    1. 不知真理法則: 緣起,因果、善惡、業報、凡聖。
    2. 所知: 無常計常、無樂計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

  2. 瞋: 不滿於境所引發的惡意
    1. 藏於內心的:怨、恨、妒;發於外的: 忿、諍、惱
    2. 重:引發起來力道很強

  3. 貪: 染著於自我(我)及有關自我的一切(我所)
    1. 對人,對事

在經典裡面對煩惱有種種的說明,我們現在來做一個稍微詳細和具體的分析。

三不善根:貪嗔痴

煩惱種總括為三不善根就是叫做貪嗔痴,三不善根叫做貪嗔痴,這是第一個說明。在經典上又把根本的煩惱稱為三不善根叫做貪嗔痴,那麼我們先就貪嗔痴裡面的痴來說明:

1、痴:根本上是指知見上的錯謬,是對事理的錯誤認知。

1)經典上的說明叫做:不知真理法則,不了解一切法的緣起,不了解因果,不了解善惡,不了解業報,這個叫做痴。

2)所以常常會有顛倒的認知跟顛倒的執著。比如說無常計常、無樂計樂、不淨計淨、無我計 我,什麼叫做無常計常?就是說我們由於這樣的錯誤的認知,常常會認為我們身心生命內在有一個不變的本質,這個本質又叫做靈魂,或是印度又叫做阿特曼。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的,從無始以來會有這種自我感的存在,無始以來一出生就有,那麼這種自我感就叫做我執,也叫做無我計我。

但是就佛教來講,我們這個身心生命的輪迴,無無外乎就是緣起的一種複合,實際上是沒有這樣一個不變本體的存在的,也就是佛教講身心生命的存在,無外乎是緣起的存在,並沒有不變的本質,但是我們由於煩惱的錯誤認知,會認為有一個不變的本質,不變的我,所以這個叫做無我計我。

什麼叫做無常計常呢?也就是說我們常常會執著,希望外在的一切環境都是能夠隨著我們的意志去前進去進行。我們想要以我們的內在的意志去控制外在的環境,但是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想要去控制它,我們就有這種常的觀念,但是實際上我們依於緣起的法則,一切外在都是變動不安的,都是常變的。我們常常是睜著眼睛,雖然也多多少少知道它在變化談,但是一向以來,我們大都不大願意去承認這樣的一種變化,總是希望能夠去控制外在的一切環境,這樣的一個自我感、或者控制感就叫做無常計常。

那麼有時候包括無樂計樂,比如說這個世間的五欲也是變化不拘的,但是我們還是常常沉溺在這種色身香味觸的裡面,或是外在的這種快樂裡面,去沉迷去執著叫做無樂計樂。總之,這個貪嗔痴的痴,就是不了解一切世間的緣起法則,不了解依於緣起法則所形成的這種無常變化的世界,從中想要在裡面去計著一個我,總要去控制無常的世界,這個叫做痴。那麼這個痴有時候在經典上又叫做無明,無明就是根本的我執。

2、嗔:嗔是從這個無明我執上面所引發出來的,也就是說,對於我們不喜歡的不滿的境界所引起的惡意,藏於內心的怨恨、然後嫉妒,這是藏在於比較內心的。 那麼還有一種是比較屬於往外擴張發展的叫做忿、諍、惱,然後這些是非常重的,它引起的時候,常常讓我們產生很強烈的這種嗔恨心,這個就是對境界不滿所引發起來的。其實根源還是以我執跟外境,對於外界的想要控制的這種我執現行。那麼相對於嗔叫做

3、貪:是染著於自我(我)及有關自我的一切(我所) ,所以它就是對順境,我所染著的東西,想要去擁有它,執著它。那麼相對的對於不順的境,不滿的境,我們想要去排開它,然後去遠離它,這個叫做嗔,染著的就叫做貪。那麼他當然可以對人、對事、對物都可以是貪。那麼這個就叫做貪嗔痴,這是煩惱的根本,煩惱的三不善根。

四無記根:見、愛、慢、無明

那麼經典上對這個煩惱,又從另外一個角度又分成一組,就叫做見、愛、慢、無明。

  1. 見: 認知上的錯誤(見惑)
  2. 愛: 情感意志上的錯誤(思惑)
  3. 慢: 最微細的自我感(最細的一分思惑)
  4. 無明:一切煩惱的總稱

見:同樣的,叫做認知上的錯誤;愛:就是情感意志上的錯誤,就是一種染著;慢:是最微細的一份自我感;那麼無明就是一切煩惱的總稱。

所以就佛教來講,無明就是一切煩惱的總稱,那麼一切的煩惱無外乎就是根源於我執,我執,就是我剛才講的,眾生無始以來都會執著有一個內在不變的本體或本質,這個叫做我執,我執就叫做無明。那麼從這樣的一個無明所引發的,就可以是貪嗔痴或是叫做見愛慢,總之這些都叫做煩惱。

無明我執和真理的衝突

那麼我們現在要進一步來講,由於有這樣的我執所引發的貪嗔痴,由於有這種煩惱,所以相對而言,輪迴的世間就絕對是苦,絕對是苦。為什麼絕對是苦?我這裡用一個現前的苦因來說明一下,為什麼我們這個人只要有煩惱我執在,這個世間就絕對是苦。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圖(見圖),苦的產生是由於無明我執跟真理的一種衝突。

首先你看圖的左邊有一個我執,這個我執,就是我剛才講的最深層的自我的這種自我中心感,有一個不變的根本的靈魂的這種,或是靈魂,或叫做阿特曼的,一切出發於自我的這種執著就叫做我執。那麼有了我執,我們一般會把它擴大,想要去控制貪染周遭的一切,想要把周遭一切為我所執著,我所貪愛或是我所稱嘆的範圍。但是實際上剛才有提到說,真理是緣起,緣起就是三法印,那麼緣起的三法印就是叫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個是所謂的世間真理或是現實世間的真實狀況。

一方面,我執想要去控制周遭的一切,一方面周遭的一切他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是變動的,因此根本沒有辦法讓我們去擁有去控制或去染著。因此在我執和無常的這樣的一個衝突當中,苦因此而產生。

所以剛剛為什麼說我一再的提到說,這個人生絕對是苦,因為只要有煩惱我執,你就會對境界產生貪跟嗔,只要對境界產生貪跟嗔,你就是想要去控制外在周遭的境界跟環境。可惜境界環境是無常的,是沒辦法讓你控制的,因此就會產生苦,只要有煩惱就會有執著、就會有苦。除非你把我執煩惱給控制了,或是甚至給消滅了、消除了。所以學佛我常常說,你要因為學習佛法而得到快樂,其實最根本的,就是控制我執,然後去接受無常,也就是說你對無常能有一分的接受,你就能夠減低一分的痛苦,就能多一分的快樂。

那麼你經過長時間的修行之後,如果你能夠把這個我執完全消除,當然是證果後的事情了。如果你能夠把我執完全消除,也就是說你能100%的接受無常,那麼你就能100%的不苦,100%的快樂,這個就是佛教的基本道理跟原理。所以現前的苦因,我說人生的真實面,真正深入到徹底,你去分析來講,現前的人生的真實面絕對是苦,為什麼?因為你有我執。

這個是從現前的狀況來分析。但是我執煩惱不但是現前會苦,而且,我剛剛有講過,它會因以煩惱造業也會造成未來的苦,然後引導我們的身心生命體,在不斷的三世輪迴,那麼不斷的受著這樣的一個苦迫。如果把這個煩惱然後造業,然後受苦,這樣子的一個生生不息的輪迴,如果做一個更詳細的解說,就是經典上常常講的講的叫做十二緣起,有情生死的相續,也就是惑業苦不斷的一個輪迴。

十二緣起

十二緣起: 有情生死相續

  • 對惑、業、苦生死相續的詳細解說
  • 十二: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 取、有、生、老死
  • 揭露生死真相
    惑業苦.png

那麼從惑業苦的造作輪迴來講,惑業苦就不斷的生死相續,細節上說就是十二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然後識有產生名色,然後有六入、觸、受……有生老死,這個就叫做十二支。說的簡單一點,就是三支惑業苦;講得詳細一點就是十二緣起。這個就是佛陀依他的智慧,跟我們揭露了生死輪迴的真相。

簡單的說就是說煩惱叫做惑,那麼煩惱他會造作有漏業,煩惱會造業,身口意造業,造了業之後就會有業力,那麼這股業力就會引導我們眾生的生命體來輪迴投胎。那麼就這樣子的生生不息的不斷的輪迴受生受死,這樣的輪迴,這個叫做惑業苦。那麼講的詳細一點就是十二緣起支。接下來我們再來對十二緣起支做一個更詳細的說明。

十二緣起支,在經典上有各種不同的解說,但是我們現在依於比較通泛的解說,也就是說,把十二緣起支,分成三世兩重因果來分析,來說明我們眾生無始的造業,然後造成這樣的不斷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這種輪迴,首先我們來看這個表。

三世兩重因果

無明,就是惑就是煩惱,就是根本的我執。有了無明我們就會造業,這個行就是造作,造作的意思也就是業的意思,造了業之後就會有業力的存在。所以無明就是惑,行就是業,那麼有了這股業力的存在,只要因緣時機一成熟,他就會去投胎。所以無明+行,叫做過去之因;投胎之後投胎識,死的時候就會有識。這個識不是一般的認識,這個是叫做投胎識,也就是投胎的那個精神體。

有了無明然後會造業,有了業,業力就會引導我們去投胎。那麼投胎的精神體就叫做識。那麼這個投胎識進入母胎之內,就會形成所謂的生理跟精神的複合體。就是這個胞胎,它是一種精神的還有物質的生理的這種現象,一種複合體,這種複合體就叫做名色。

那麼有了名色之後,胎兒慢慢成長茁壯長大,長大之後慢慢就會有我們的六入,就是會有眼耳鼻舌身,然後意根這樣子的意識會越來越清楚,然後這種眼耳鼻舌身這樣子的一個感官會越來越清楚。到清楚到一定的程度,胎兒成熟出胎之後,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就會接觸到外境,那麼這個內在的六根跟我們精神體接觸到外境之後,這樣的一個內心,經過感官,然後接觸到外界,這個就叫做觸。

這裡有一點很重要的是,這個觸,是指的是我們內心的精神、心理現象,透過我們感官去接受到外界叫做觸。那麼經典上常常講說,我們一般的凡夫叫做無名相應觸,也就是說當我們內心精神體認識到外面的時候是無明觸,什麼叫無明觸?就是會有我執附加在我們對外在的認識裡面,那麼既然有了我執附加在上面,就會對外在的境界起貪、嗔、痴,有了貪嗔痴的相應,我執的相應,這個就叫做無明相應觸。如果你能夠修行,你經過佛教的薰習,佛教的修行之後,你觸對外境的時候,能夠覺悟到這樣的一個無明相應觸在裡面,把我執或者貪嗔痴去減少,或者就去降低,就叫做修行。

在佛教裡面就叫做明相應處,也就是說你在見聞覺知到外境的時候,就是修行的時刻。就是要去了解,你有沒有把我執放在我們對外界的認識上?你有沒有在對外境起認識的時候起貪嗔痴?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覺知點。 那麼一般凡夫他是無明相應觸,會有這樣的一個貪嗔痴我執放在我們的認知上。那麼造成認識之後就會有受,我剛才講受是一種情緒作用,對好的就會有產生好的感受。那麼對不好的就會有不好的反應,內心的情緒就會有不好的反應,這個叫做受,就是情緒作用。

那麼當我們一直到受為止,是指我們接觸外境、認知到外境,然後吸收進來之後,產生了這一種我們內心的認知,還有情緒的感應。之後就會有愛取有。什麼是愛?愛是對境界的染著,比較強烈的表現出來;取,就是依於染著的貪嗔痴,然後發展與行動。所以愛是指精神的染著,只是生理上的染著;取是付諸於行動,包括身口意。所以愛跟取是一種煩惱,就叫做惑。

那麼你有愛跟取也就是煩惱,那麼取,也就是造作或造業,那麼你就會有業力,業力的在這個地方就叫做「有」。十二緣起支的這個有叫做業力,就是會形成規範我們未來會在三界輪迴的這樣的一個存在體,這個就叫做「有」,也就是業力。所以你看我們現在就有惑業苦,那麼有惑業,那麼有了這樣的一個有,未來就會去投胎,就會有生下輩子的生。

有了生就會有老病死,那麼這個又是未來的苦。因此也可以看到我們圖裡面,有三世: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兩重因果,無明+行是過去式的因,那麼有了無明跟行之後,就會有識,名色、六入、觸、受,這是現在的苦,也就是現在的果。

那麼有了現在的苦果之後,我們依於煩惱又會去造業,所以就會有愛跟取,就是造業。那麼造了業之後就會有業力的存在,那麼這個又是成為現在的因。現在的有 —— 惑因惑緣,然後有業因業緣,就會有未來的老死,這個叫做三世兩重因果。所以你看,就佛教來講,我們不管是現前,煩惱無明跟無常的鬥爭所產生的苦,還是這種三世兩重因果的十二緣起,這個是從時間上的扭轉來看的,就是三世兩重的十二緣起。

那麼剛才那個圖,一個叫做我執一個叫做無常,這樣的一個衝突,是就現前的一個對境來講。那麼如果把它放諸於時間的這種因素,讓它再流轉,就叫做三世兩重因果。所以一個是從空間上當下的分析,一個是透入時間的流轉因素來說明。那麼說到最後,其實一切原因的存在無外乎就是因為有我們這個我執的煩惱,有了這樣的一個我執的煩惱,我們才會以對境界的染著,還有造業,然後產生未來的苦,或者是現前的苦。

滅聖諦

以上已經把苦跟集給說明了,這個是緣起的流轉面;那麼現在我們再來講還滅面的滅跟道。那麼佛陀告訴我們說,其實我們身心生命的這種生生不息的流轉,以及他所造成的痛苦,它是有因的,而且它是可以消滅的,並不是不可能消滅的,它是可以解決可以消滅的。滅除煩惱的當下來講,我們就叫做修行。

  • 滅除(因上說)
    • 滅除煩惱
      • 知見上: 滅除無明,慧得解脫
      • 行為上: 滅除貪愛,心行解脫
  • 寂滅 (果上說)
    • 涅槃: 一切煩惱滅除的境界
    • 現樂後樂
    • 三乘果位

所以滅有兩個意義,第一個叫做滅除——是在因上說的;另外一個叫做寂滅,是在果上說的。那麼我們從因上說,所謂的滅是滅除,也就是說在滅除煩惱,怎麼滅除煩惱?在知見上我們要滅除無明。所謂的滅除無明,就是告訴我們說我們要先去接受緣起法,接受一切法緣起,我們這個身心生命是緣起的,沒有一個內在不變的本質,這是最根本我們所必須要接受跟認知的。然後在行為上透過各種不同的修行,比如說誦經拜佛禮佛這些宗教行為,還有持戒打坐,這樣子種種的行為,慢慢去消滅我們對我的這種執著,這樣子的種種修行我們叫做滅除。也就是說滅除煩惱,這是在因上說的。

第二,寂滅。當你經過不斷的修行,當然不是一生兩生,這是好幾生甚至好幾輩子好幾劫的事情。到最後因緣成熟了,你把煩惱滅除了,那麼你就會達到寂滅,也就是解脫或者叫做涅槃。所謂的涅槃叫做一切煩惱滅除,貪嗔痴永盡就叫做涅槃,就叫做寂滅。如果你能夠依於佛教的修行來指導,那麼你就可以到達這樣一個究竟寂滅的境界,這個就叫做滅。當然這種滅的快樂,並不是說你好幾輩子以後,一定要到所有的煩惱都解除之後,你才可以嘗到這種寂滅的樂。實際上我剛才有講過,我們的痛苦是因為我們的我執太強烈,那麼跟無常無我的一種衝突。

實際上我剛才有講過說,如果你在現前能夠自我反省,然後去減低一分的煩惱我執,你就多一分的抗壓性,對無常的接受度就提高;對無常的接受度提高,你的抗壓性就大,那麼相對的你的苦就能減少一分;苦減少一分,相對來講就是快樂多了一分。所以佛法的修行並不是告訴你說一定要好幾輩子好幾劫後,才能真正嘗到這種涅槃的快樂。實際上你現前如果能夠運用佛法一分,你就能得到一分的快樂。所以這個叫做寂滅之樂的說明。

道聖諦

那麼最後就四聖諦來講,我們最後要講的就是苦集滅道的道。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到緣起的緣起法則,那麼這個緣起法則,要用來解釋我們的身心生命。然後佛陀也告訴我們說我們身心生命是有問題的,這個人生是苦的,然後他也指出了這個問題的所在,那麼也告訴你了,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之後,他所到達的境界是怎樣的境界。 那麼到最後佛陀所要強調的就是說,要告訴你的說到底我們應該怎麼做,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怎麼修行。他告訴我們問題所在,也告訴了他的原因在哪裡,那麼現在他要告訴我們,滅除原因的方法,這個方法就叫做道。就叫做修行之道,又叫做解脫之道,這個修行之道就叫做三學八正道。

三學八正道

  • 出離生死的不二法門: 三學 = 八正道 = 一乘道
  • 三學:
    • 三增上學: 戒、定、慧
    • 增上:以之為基礎而向上
  • 八正道:
    • 八聖道分; 八聖道支
    • 修學的次第說
    •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 正念、正定

所以出離生死的不二法門,無外乎就是三學八正道,那麼三學又叫做三增上學,就是戒定慧三學。增上是基礎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要以實踐為基礎,然後修定;那麼以定為基礎來開發智慧;那麼以智慧的開發為基礎,進一步可以來斷除,來減低消滅,甚至最後斷除我們的煩惱。

那麼這個三學又可以區分為八正道,八聖道又叫做八聖道分,又叫做八聖道支,是依修學的次第來說的。那麼這八正道就叫做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個叫做三學八正道。

戒定慧

在這裡,三學八正道,我做一個簡單的說明,我先就戒定慧三學來講。為什麼我們要持戒?為什麼我們要修定?為什麼要持戒修定才有機會開發智慧呢?因為我們剛才有講過,煩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那麼我執煩惱從無始以來就一直跟著我們,所以它是非常深而且又非常強的。所以我們所謂的修行,我常常講過,我們的修行無外乎就是對貪嗔痴煩惱的對治,就叫做修行。那麼這種貪嗔痴煩惱,它平時無時無刻的都是在影響著我們,而且有我們內心常常會引發出來。

因此當你一開始,一定必須要有一些外來的約束力,透過外來的約束力,去遵守某些道德倫理規範,然後就由這樣的約束力來減低強烈的煩惱,來減低這種外露的強烈的煩惱。那麼這種強烈煩惱、外露的煩惱,你必須要用你的意志力,或必須要透過很多的宗教行為去克制它,這個就是戒的用意的所在,所以戒在經典上其實叫做善性善習。也就是說,你必須要透過一套模式,一套固定的道德規範,你必須強迫你自己去做,去實踐,然後去消磨、去對治你重大煩惱的外露,這樣久而久之,你就能克制這種強烈外露的煩惱,這個就是戒的用意。

八正道與戒定慧

那麼當你把煩惱克制住之後,即使這樣還不足,因為我們要知道煩惱是由內心生起的,它是由內心生起了,它是比較維繫難對治的。你光用外來的因素,你當然可以克制到你的身心的這種不道德的行為,但是內心煩惱的這種生起,它的力量很強,而且你光靠外在的這一種規範,是沒辦法去對治它的,所以我們必須要修定。

定的定義簡單的講,就是攝心一處。那麼經過攝心一處這樣子訓練之後,你慢慢會把內在的煩惱給壓制住,壓制住,就好像拿石頭把草給壓住,讓它不再繼續生長一樣。 所以內在身體的煩惱必須由定,禪修的修行來壓制,來壓制來對治。那麼是強烈外露的,就必須要有一開始的持戒來對治它。雖然你把煩惱給克制住了,你的內心也因為修禪定把煩惱給降伏住了,但是還不夠。最重要的我們必須還要經過智慧的學習,智慧的開發,也就是要依於佛教的教理來了解問題的根源到底是什麼,煩惱是什麼,然後藉由對智慧的透徹了解跟開發來斷除煩惱。所以戒定慧無非就是在於對治煩惱,所以佛教講說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這個慧學的開發,它有一定的次第的。首先,我們一般講的次第叫做聞思修所成慧,聞慧,就是透過不斷的聽經聞法,然後不斷的依於佛法的認識,然後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檢視,然後透過宗教行為跟宗教的各種訓練,來提升我們佛法的情操跟信念。那麼到最後,你養成了佛法的思維模式跟觀念之後,這個就叫做正見,也叫做聞所成慧。那麼聞所成慧進一步的,如果你透過這樣不斷的薰習跟訓練,你能夠自然而然的,把這種佛法的思維模式跟觀念,養成一種行為的模式。也就是在你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為都能自然而然的成為一種佛法的慣性,不違佛法的去做一切,這個就叫做思所成慧。

當你有思所成慧的程度之後,這個時候你必須要配合禪定的力量,也就是說你平時要多打坐,這兩個結合在一起,依禪定的力量,在定中觀諸法實相,也就是一切法緣起,一切法無常,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當下涅槃寂靜。這樣子的運用配合跟開發就叫做止觀相應定慧雙修。經過不斷的訓練之後,你就能斷除煩惱,這是最簡單的說明。

那麼講到這裡,戒定慧我已經把它講成一個大概,那麼我們再來看,戒定慧它只是一個增上的修行,那麼其實戒定慧的修行無外乎就是八正道。你看這些,八正道,正思維、正見,也就是我剛才講的就是養成佛法的思維模式。那么正思維就是你有佛法的思維模式之後,你內心會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想要把你所認知到的,付諸於日常的生活實踐當中,這個就叫做正思維。

那么正語、正業、正命,其實就是我剛才所講的,在慧學裡面的思所成慧,因為我講過思所成慧是養成佛法的行為模式。那麼所謂的佛法行為模式就是正語正業正命,所謂的正語就是符合佛法的語言,你講出來的這些話,你想出來的這些語詞或你的語言,都能夠符合佛法的規範。那麼這一個正業,就是你的行為,你的行動;正語是指口、嘴巴或是語言或是語言文字;那么正業就是指你的身體造作,你的身體造作也必須符合佛法的規範。所以所謂的正語正業,其實就是行為的模式,合乎佛法的行為模式就叫正語正業。正命是指你賴以為生的工作。當你的觀念正確的,你的行為也正確了,當然你在選擇職業的時候,或是你賴以為生的生活的時候,你當然會選擇合乎佛法規範的職業,比如說不殺、不偷盜、不妄語,然後不邪淫、不喝酒這樣的一些職業。

也就是說在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當中,從你的知見觀念一直到你的行為,經過不斷的訓練,都能夠合乎佛法的方向,合乎佛法的指導。那麼到最後,正精進就是教你,你一定不斷的加強的訓練。到最後正念正定,是比較深一點的就是說,你光之前這樣子做還不夠,你必須要有禪修的訓練跟打坐,然後再把這樣之前所學來的這種知見上慧學的觀念給融合在一起,這樣子才能真正的去對治煩惱。

以上就是我所講的,佛陀所教導我們的教法,也就是原始佛教所要傳導的佛法核心。從緣起到四聖諦,我已經說明的差不多了。我之前曾經提出過,那麼佛陀在菩提樹下開悟了什麼?他又教導了我們什麼,然後他又留給了我們什麼?其實簡單講,就是緣起法,就是三法印,就是四諦十二緣起,就是這些。而且這些也就是佛法的核心。

那麼我們今天這一堂課講到這裡,我們下一堂課我們繼續來講,佛法僧的僧。我們來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