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二讲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一讲 本讲视频 Youtube 腾讯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三讲

今天我们继续来谈《印度佛教思想史》。

“缘起”的说明

上一堂谈到缘起法,缘起法叫做 (pratityasamutpāda),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依众因缘而生起的意思,这是最简单的解释。那么一切的存在,尤其是以有情众生为主的存在,是依因待缘而成的,那缘起法指的就是一切存在的法则,众生的生灭就是以这样的缘起法:生,依众因缘的合成;灭,依众因缘的消散而灭。

“缘起”的说明[1]

这个就是众生的生命,而且也揭示开始了我们生命的缘起奥秘。这是上一堂所提的就是缘起法。那么也提到了说缘起跟缘生,它的差别观念跟概念在哪里呢?缘起法是指法则,那么缘生法是依于法则而现起的生命现象,也就是说法则所产生的现象,比如说我常常举的例子:牛顿定律是一个法则,又叫做万有引力,也就是说,一切在地球上面的各种东西,依于这样的一个万有引力和牛顿定律,只要没有其它外力的介入,它一定往着地心的方向掉下去或前进,那么这样的一个理论就叫做法则。

什么叫做缘生法?缘生法就是依法则而产生的现象。比如说苹果从树上离开了,它就自然而然的掉到地上,也就是往地心的方向掉下去。这样的掉落现象就是一种现象,那么缘起跟缘生法的差别就在缘起是法则,缘生法是现象。那么这个缘生法指的是什么现象?在佛教里面它的现象用在于生命的现象,也就是说依因果法则而产生生灭的这种生命现象,也就是缘生法,这是缘起跟缘生的差别。那么如果要讲的更细节一点,缘生法指的就是惑业苦的流转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四谛十二缘起、这个我们慢慢后面会来。

刚刚讲到缘起法是一个法则,我们接下来做细节的上说明,缘起法又是怎么样一个法则呢?我们要再看一下我们的图(见图:“缘起”的说明)。

缘起的法则在经典上,尤其是阿含经上常常讲的叫做缘起,它分为流转面跟还灭面,那么在流转面它有所谓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那么在还灭面它有: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个就是缘起的法则。

流转

那么什么叫做此有故彼有?此有故彼有,简单的讲,也就是说在空间上讲的因与果,有些因果是在空间当下所形成的因果,就是说也可以说是因果同时存在。

那此生故彼生,是指时间上的前后因果,也就是说有些因果它是先有因,后有果。先有因,后有果,怎么回事呢?我先解释一下:此有故彼有,不考虑时间,而是指空间上当下的复合的存在。比如说一台车子,整体来上讲它是一台车子,但是这台车子是由它的各个部分的零件所组成的。像比如说车壳、四个轮子,那里面的机械装置、还有电力装置,乃至有沙发,还有方向盘,那么这一些种种的就叫做此有故彼有,因为它是因果同时的存在。当这些零件依一定的道理或是一定的位置放住它该有的地方的时候,就形成这样一个车子,所以这些零件就是因,这台车子叫做果。

那么因为它因果同时存在,而且这台车子是由这些零件复合而成的,所以这个叫做此有故彼有。这里的此就是这个的意思,就是指这些种种零件或是车的各个部分,当下组合成的时候,当下就有车这样的一件事情或一个东西存在,所以那个彼就是指车子。所以此有故彼有,用这个例子来讲就是说,当这些零件依于它们所应该要有的位置跟地方当下组合而成的时候,这个车子当下就形成了,叫做此有故彼有,是指空间上的因果关系。

那么另外一个因果关系是必须透入时间的前后相来表示,就叫做此生故彼生。什么叫做此生故彼生?很简单,有种子种下去,那么慢慢就会有发芽,然后有根茎叶,然后会有树,然后接下来会开花结果。那么从种子种下去的每个过程,它叫做此生故彼生,因为先有种子,后来才会发芽。那么当它芽慢慢长出来的时候,其实在它的转化过程当中,这个种子已经不见了。但是虽然不见,种子却是最初的因,那么有种子才会长出根,然后会有茎,然后有叶,然后慢慢形成,当最后它形成果实的时候,最初种子就早已经不见了。

但是我们却可以很清楚明白的说,这个种子却是果实的因,这个叫做此生故彼生。因为有了这个生起来之后,才有后面的生起来。如果目前就我们常常看到的说,父母亲跟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此生故彼生,这是我们常常会用来说明的比较明白一点的。因为先有父母亲的存在结婚,然后再有这样的下一代的儿女出现,这个也可以说是此生故彼生的一个比较简单的说明。当然佛教讲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可以广泛的运用到世间万物去说明一切的生灭,一切的万物的生起。但是实际上佛教要用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这个理论,它最重要在谈我们身心生命的生起,还灭的现象。我们等一下会继续来谈,会把它直接来说明。我先把这个道理先说清楚。

还灭

缘起有它的流转面,也就是指万事万物乃至最重要,是指身心生命的流转现象。它还有还灭,还灭就是跟上面两个原则相反的,叫做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当一件事物,它的因不存在的时候,这个东西也会因此而消灭、而不存在。所以也就是说当构成我们存在的这些因素改变了,乃至消灭了,那么我们存在的这个的东西,当然它也会改变,也会消灭。

其原理就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刚好相反。什么叫做“此无故彼无”?我刚才讲过,当你这台车子里面的某些零件坏掉的时候,从小的影响大的,这台车子慢慢就会改变,然后再到最后毁坏。比如说轮胎不见了,然后慢慢四个轮胎都不见了,然后连外壳了生锈了,这些东西渐渐毁坏的时候,就叫做“此无”,因为这些零件慢慢变坏,乃至于破坏掉了,乃至于不见了,这台车子就会造成一些改变。等到里面的主要零件都不见的时候,这台车子就分散了,这个叫做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当因不在有的时候,那么我们万事万物的现象都是这样子的。但是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件很重要就是说,其实缘起法还是要用到我们身心生命的流转现象上,我现在先把这个原理说明白了之后,我们等一下会再谈,那么佛陀开始这个的缘起法则之后,他怎么样把这个缘起法则用在于解释我们身心生命的轮回现象?我们会接下来谈。

流转: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 “此有故彼有”是空 上相依相待的存在 “此生故彼生”是时间上展转相关的存在。
  • 依此定律观察起来,什么不是自有的,永桓的。一切存在,无非是相依相待的、展转相关的存在。这才能成为因果的存在。
  • 从佛悟证的‘此故彼’的因果定律,就能正见因果的深义

那么从流转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些结论,就是说万事万物存在的一个结论,“此有故彼有”是空间上相依相待的存在结论1,我刚才解释过,那么“此生故彼生”是时间上辗转相关的存在,结论就是说,依这样的一个定律而观察起来,什么都不是自有的,永恒的,一切存在无非就是相依相待的存在,辗转相关的存在,这才能成为因果的存在结论2。也就是说在因果法则缘起法则这样这个定律下,一切存在的现象无外乎复合而成的,时间流转上都是相依相待而成的。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质素或永恒不变的独一的东西,这个是佛教的因果法则比较深刻的地方。

我们慢慢会把这样的一个理论带进去,佛教在观察身心生命的时候,要我们注意到哪一点,要我们注意到的是什么。所以从佛证悟的‘此故彼’的因果定律,就能正见因果的深义,这就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因果法则结论3。也就是说从因果法则里面,我们要体悟到的就是此故彼,那么从“此故彼”,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一切的存在,每一个没有一个单一不变的,一切都是在变化当中前进、推移。

此缘性

那么我们进一步来看,刚刚不是提出一个问题吗?那么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的到底是什么?他要教导我们又到底是什么?那么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明白了,佛陀要教导我们的,他悟到的要教导我们的就叫做缘起法。这个缘起法它的根本核心就是“此缘性”,就叫做“此故彼”,也就是刚才讲的有此必有彼。在空间上当某些条件具足时,就有与此相对应的结果,同时形成那个叫做“彼”,而绝对不是其他。在时间因果的次第上,因果的前后的次第是必然而不可颠倒的

此缘性:此故彼

  • 有“此”必有“彼”
  • 空间上: 当某些条件具足时(此),即有与此对应的结果同时形成(彼),而绝不是其他。
  • 时间因果的次第上:因果的前后的次第是必然而不可颠倒的。
  • 不是if ‘p’ then ‘q’ (p ᑐ q),是if and only if ‘p’ then ‘q’ (p ≡ q)。

佛所悟的即是生命流转的“此缘性”。

刚刚我提到比如说车子的例子,你这台车子一定是先有这些零件,那么当这些零件在它的一定必要的位置,在那个地方,然后形成在一定的条件组合之后,才会有这样的一个车子的形成。这样的对应结果是必然的,绝对不是其它。你把一台轿车,比如说我们开的那种小轿车,那么依它的各种条件组合成,之后它必定形成的结果就是这台小轿车,绝对不会是一台大卡车。那么如果你依大卡车的各种条件因缘去具足的时候,它就绝对是一台大卡车,而不会是一台小轿车,这个就是因果之间一个必然性,这样的因果必然性就叫做“此缘性”。

那么在时间的复合上也是一样的,你不可能说先有这台车子,那么才会有这些零件;你一定是先有这些零件,那么零件在它一定的位置、一定的原理复合之下才形成这样的一台车子。这个就是说空间上的复合性,还有时间上次第上的不可颠倒性。

在逻辑上我们常常会用 if ‘p’ then ‘q’ ,也就是说有这个‘p’的时候就有 ‘q’,但是我们如果要谈此缘性,更精确的逻辑应该是 if and only if ‘p’ then ‘q’。这个‘p’就是因。因,不一定是单一个,因,可以是很多,唯有这些因才会形成这样的一个果,也就是说,讲的是因果间的必然性,不但是它的特性必然性,更有它时间上的必然性。绝对不能把它反过来,一定是先由 ‘p’的一些条件,才会形成 ‘q’这样的必然结果,这个就叫做此缘性。

那么佛陀在菩提树下所开悟的就是这种生命流转还有还灭的这种此缘性,这种此缘性当然比较深、比较复杂。在座的如果你能听得懂的话,尽量去理解,我会一步一步把你带进来。 我刚才讲说刚刚解释的此缘性还是有点笼统,但是我有提到说,其实佛陀在提到这个此缘性的时候,缘起法性的时候,它所要说明的其实不是外面的万事万物的现象,而是很重要一点:生命的流转现象。我们等一下会把佛陀所开悟的这个此缘性,也就是缘起性,把它带入说明生命的流转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讲到此缘性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之后,我们接下来来谈:

还灭: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从现像推到理,再推出解决的理论和方法

生死法,虽一向在即生即灭中,但由于烦恼业的不断相续,灭而又生,所以苦果也就不断地相续下去。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行灭故识灭……纯大苦聚灭”

无常 → 苦 → 无我 → 解脱涅槃

从现象上推道理,再推出解决的理论和方法。从生死法,我们要知道,佛陀他所开悟的到底是怎么样,他依他的智慧跟他的慧眼,从我们有情身心不断的在生死流转里面,去观察他的现象到底是怎么样,然后去找出现象跟现象当中不断的流转中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什么力量驱动他一直在这样不断的一个循环里面一直去轮回,那么从这样的观察里面找到这个道理,找到这个道理之后,再依这个道理去推出,然后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缘起与三法印

简单的讲就是说,佛陀在生命开始的流转现象里面,用他的智慧跟他的神通去看到了解分析到身心流转现象背后的法则是什么,然后再依法则去找到这个现象会这样不断流转的根源,然后找出解决根源的方法。找到这个方法之后,然后把根源从源头去解决,把源头解决了之后,就会达成所谓的“此故彼” —— 此灭故彼灭,让我们的身心生命停止继续流转,不再继续的这样的流转,就是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一个重要的法则跟道理。那么也就是说,从现象推到理,再推出解决的理论方法。生死法虽然一向在即生即灭当中,但是由于烦恼业的不断相续,灭了又生,所以苦果就不断的相续下去。这个我们等一下会继续谈,所以经上常常讲说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 行灭故识灭 ……纯大苦聚灭”也就是谈到了十二缘起的相生和还灭。因此经上常常依这个道理而讲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故涅槃解脱。我现在已经把流转跟还灭的一个道理讲出了一个大概,但是细节上我们等一下会继续来谈。

从缘起法到三法印

首先我们从缘起法的这样一个道理,了解缘起法的此缘性之后,我们就可以从缘起法推出所谓的三法印。也就是说如果缘起法是诸法的实相的话,那么依于缘起而产生的这一切,那么缘起就会有我们从三个角度来切入,就会有所谓的三法印。

四圣谛

所以就佛教来讲,一切法既然是缘起的,那么一切法的现象存在,它必须是三法印,也就是说三法印是缘起的三个面,是从三个角度来切入,来了解缘起的。一切法如果是缘起的,它从时间的变化前后的延续上来讲,就必须是无常。没有一件东西、没有一件事物可以永恒不变的存在,这个叫做诸行无常。既然是各种因缘组合成的,既然是依缘起而成的,那么绝对是无常的变化。那么从第二个角度空间的复合上来谈,既然是缘起的,那就没有独一存在的东西,这个就叫做诸法无我那么从缘起的本质面来谈,既然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那么万事万物当下,即是涅槃寂静。一切的生跟灭,无外乎只是缘起的现象推移而已。当下本来寂静,这个就是缘起的三面,从时间点,从空间上的复合,还有从缘起本身这个法理的本质上来讲,就叫做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就叫做实相。那么在佛教里面,佛陀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够了解物的实相,我们就能够解决我们身心生命所在带来的苦痛还有问题。

刚刚不是说我们在讲缘起性,还有再讲三法印,还有讲缘起缘生,其实到最后我们都要把他带入我们身心生命的流转,来解释身心生命的操作和运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所以现在我们就来看这个图,其实如果把缘起用来解释我们身心生命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讲的佛教的根本教义。

缘起四圣谛,从缘起运用到我们有情身心的流转,就叫做流转跟还灭,就叫做四圣谛。首先就生命的现象流转上来讲,我们叫做苦跟集;那么从身心生命现象的解决而停止流转就叫做还灭,也就是灭跟道。所以缘起法,它运用到我们有情身心生命现象上来,就会有所谓的四圣谛,这样的一个谛理出现,这样的一个真理出现就叫做四圣谛。因此不管大小乘,我们常讲小乘大乘都好,佛法绝对不会离开缘起跟四圣谛,只是解释的深浅,还有广狭不一样而已,绝对离不开缘起跟四圣谛。尤其佛法的讨论,还有佛法的应用,绝对不能离开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所以我们可以讲缘起四谛,就是佛法的教理核心。

四圣谛

那么佛陀在菩提树下体悟了缘起,然后把它运用到身心生命上来,然后解决了一个问题。那么他进一步要告诉我们:这个身心生命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也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那么从我们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流转上来讲,他告诉我们第一谛,我们这个人世间,我们有情间,一切无外乎是苦,也就是说人生的本质是苦。

苦圣谛

  • 苦:世间真实特性的观察和阐述
  •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 八苦:  
    • 生理的自然现像:1:生,2:老,3:病,4:死 
    • 人对物的追求:5:求不得
    • 人与人的关系:6:怨憎会,7:爱别离
  • 现像的总因:五蕴炽盛

1、这是世间真实的特性的观察和阐述。

人世间是苦,那么这个苦当然指的不单只是生理上的病疼,这个当然大家都会有,他讲的更是人生深层里面的真实面,深层的真实面,从人生现象探讨到人生深层里面的真实面,来告诉我们,其实人生无外乎是苦。那么很多人会说,我们不是在谈六道轮回吗?是的,但是其实原始佛教或阿含经里面在谈这些法理跟教理的时候,他很重视现实人间,尤其是依人为主的说明。如果你们记得的话,我刚开始上堂课讲《印度佛教思想史》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原则是以人为主的阐述。

在阿含经或者是原始佛教的教典上,他很多时候在讨论的都是在分析我们的人生。因此当佛陀在分析我们人生的时候,告诉我们第一个就是,人生是苦。那么为什么人生是苦呢?等一下我会进一步的说明,很多人常常会觉得说:怎么会人生是苦?其实人生有苦有乐。这只是表面上的现象,我现在讲的是,做真实的深层的观察。如果您能够深入他的背后,深入它根本的谛理里面它的实质里面,其实人生是苦,我等一下会说明说为什么人生是苦。那么当佛陀讲人生是苦的的时候,我们从现象上来观察,佛陀有提到三苦八苦。

2、三苦:就是苦苦、坏苦、行苦。

所谓的苦苦就是现前的苦,现前什么苦?比如说你今天肚子痛,身体上的苦,这个就叫苦苦。比如说你今天牙痛,当下就在痛了,这个叫做苦苦,这个是身体上的苦。

我们还有现前心理上的苦,比如说你今天在公司被老板骂了,那么你没有把工作做好,或者说学生你今天读书没有读好,考试没有考好,结果心里非常沮丧,非常的难过。还是失恋的,还是你今天没有工作了,被裁员了,心里面造成很大的伤害,这个就叫做苦苦。现前的,不管是生理上的心理上,只要是现前的苦,都叫做苦苦。

那么还有第二个苦叫做坏苦,坏苦其实就是变化之苦变坏之苦,什么叫做变坏之苦呢?也可以说是未来的苦。 我们常常会讲说,我现在好好的,没事,但是问题是说现在好好没事,不等于你下一刹那或未来会没事。所以说坏苦就是说我们现在得到了、拥有了,但是当他失去的时候,我们这个苦就跟着来了。

所以这个坏苦谈的不是现前的苦,是说你不久的将来,可能是下一刹那或是可能是很快的,或是等你一阵子以后的,这些东西早晚会变化、会失去,所产生的痛苦,又所以就叫做坏苦。比如说你现在身体很健康,你现在身体很健康,当然没病没痛的觉得很好,但是我要告诉你,你身体什么时候会造成问题,什么时候会感冒?什么时候比如说会跌倒摔跤,会受伤,都很难讲,而且这些东西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那么这样子随时有可能发生,因为产生对身心上的破坏所造成的痛苦,这个就叫做坏苦。

最后叫做行苦,就是我们刚才讲的诸行无常,刹那变化所造成的苦,这个就叫做行苦,而且这是苦的根本原因,以及苦的根本质就叫做行苦。那么行苦是我们的一个重点,等一下我会解释跟介绍。

3、八苦:佛教更从我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还有人与社会之间,还有人与环境之间各式各样的相互互动里面,列出所谓的八苦:也就是说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最后是五蕴炽盛苦。那么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八苦可以分成四大类。

1)生老病死是生理的自然现象,每个人都一定要历经,逃不了。生,生下来就是苦;老了会苦,你说我老不会苦,除非说你内心真的能够放得下,很豁达,当然可以相对的减低老的苦。但是实际上你老了,身体衰老了,这种身体的病痛是免不了的。像以前我们常觉得说年轻的时候眼睛很好,但是现在老了就老花,看不到了。我常常是近的东西想看就是看不到,书拿来,你忘了带老花眼镜,你就是看不到,那是很难过的,很麻烦的一件事情,这是一种苦。还有以前爬下爬下、跑来跑去的不会觉得累,但是你随着年纪慢慢的增长,到最后你连爬楼梯都有问题,连坐车想要跨上去你都有问题。这时候你就会觉得说身体灵活的时候多好,那么年纪衰老的话,我们身体的各方面的功能都慢慢退化掉了,很多事情你想做而做不到,叫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候有时候真的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这个叫做老。

老,当然慢慢变老了,身体的功能感官这些衰老了才会产生。但是病,是任何年纪任何时段都有可能产生的,病当然苦,这个不用讲了,牙痛、肚子痛、头痛这些有病当然是苦。还有最后,死。死亡是一种恐惧,很多人很害怕死亡,当然了,死亡绝对是一种恐惧,绝对是一种苦,是我们每个人所要面临的,也是人生最大的课题。在人类的很多思想跟哲学还有宗教里面,死亡是大部分宗教绝对会提到的,也是想要去解决。如果死亡不是那么痛苦,不是一个大问题的话,为什么那么多宗教都要想尽办法绞尽脑汁去说明去解决,可见死亡虽然是每个人必经的,但是却是对我们每个人造成绝对的威胁,因此死绝对是一种苦。除非说你真的有修行,看得开放得下,那另当别论。但是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一般人的生命现象,还有生理现象。那么除了以上这4种生理现象逃不过的,还有我们一些的心理状态,比如说

2)求不得:人对物质的追求。人的物质欲望常常是得不到满足,人对物质欲望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当你对物质的东西的需求达不到满足的时候,那么痛苦就跟着来,这个叫做求不得。那么除了人对事物的追求以外

3)还有人跟人的关系。其实人事的关系有时候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也是很多人在生活社交里面对很多人造成很大压力的一件事情,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怎么相处,人与人之间应该怎么样达到一个和谐的相处对待。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佛教里面,他把它列出两个最主要的困难跟麻烦,也就是怨憎会、爱别离。

怨憎会就是说简单的讲,你越不喜欢的人,你越不想跟他在一起的人,常常就是越碰在一起。爱别离的就是说,你越喜欢的人,那么你越喜欢想跟他接触,永远不要分离的人,常常在各种因缘之下,你就是必须要分离,你就必须要离开,这个叫做怨憎会、爱别离。

在很多日常生活里面,很多人常常会抱怨,抱怨他的亲戚,还抱怨他的朋友,抱怨他的公司,抱怨他的老板。你会觉得说每一个人到很多地方去,他都抱怨:哪一个同事很讨厌,哪一个同事有什么问题,或者哪一个朋友他怎么回事。常常是觉得你越讨厌的人,但是在很多的因缘之下,你却必须跟他相处,那么就会产生种种的摩擦,这个叫做怨憎会。

那么很多时候相反的,很多时候我们想要跟他在一起的却不能在一起。比如说夫妻再恩爱,在很多时候因缘到了时候,你必须要分离,比如说亲情的关系,你父母亲不管你对子女多疼爱,你想要你的儿子,你的女儿一辈子都不要离开你,但是其实我们打从内心都知道,儿女长大了早晚要离开你。而且如果我们更新进一步讲,他/她不一定长大了才离开你,在诸行无常的支配下,在缘起法则的支配下,这些人你最亲爱的随时都有可能会离开你,因为天灾人祸,什么东西什么事情都有,可能随时会发生。

你看美国911两栋大楼倒了,谁会知道那么大的强国,在它的中心地段,最富裕的地方,最安全地方,两栋大楼就这样倒塌的。当初在里面工作乃至说只是到里面观光一下的人,他们会知道料得到这样的一个无常变化吗?绝对想不到的,所以爱别离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但是我们人往往都不会去想到说,也不会去预料说这些事情会发生到我们身上。因此当这些事情一发生的时候,我们就产生极大的痛苦,这个叫做爱别离。

4)现象的总因也就是五蕴炽盛。这个五蕴,我们等下会解释就叫做色受想行识。总之我们有这个色受想行识,有身心生命的执着,上面的七个现象——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苦,就跑不掉。除非说我们能在五蕴上下手,解决了我们五取蕴的现象,不然的话有五蕴的身心生命在,上面的7种现象就跑不掉。至于为什么我们等一下会进一步来解说。

蕴、处、界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刚才讲的苦,是指从我们相对应的人世间,或者是人与物之间,来谈论苦的现象到底是什么。那么经上对于苦的表现,又常从蕴、处、界来讨论,我们身心生命的苦,也就是说苦到底是从哪里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执着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的。苦的表现经典上常谈,蕴、处、界,蕴处界是经典上在分析我们身心跟生命的一种组合体,这种身心的一种组合体,从蕴、从处、从界来分析,而且他这样分析的重点也是要谈,那么苦是以怎么样从身心而表现出来的,我们来看这个PPT:

苦的表现:蕴、处、界

  • 苦由身心生命的现象具体表现出来,经上常以蕴、处、界来说明。
  1. 五蕴:色、受、想、行、识
  2. 十二入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 六界:地、水、火、风、空、识

苦由身心生命的现象具体表现出来,经上常以蕴、处、界来说明:

1、蕴就叫做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五蕴我相信稍微学过佛的,有诵过心经的应该都有一点熟悉。心经的第一句就叫做: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上面讲的五蕴就是这里讲的五蕴的受想行识,这个比较从心理上在分析苦的现象跟苦的表现。

2、经典上也常常从十二入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来说明或是分析,这个是比较从认识论上面来谈论我们身心生命跟外界的一种交关,从中来谈论苦的生起,从中来分析我们身心生命的组合。

3、重在物质上的分析就叫做六界或十八界,那么六界指的就是地水火风空识。

五蕴

这些叫做苦的表现,也就是说,佛教在分析我们这个人身心的复合体,以及说我们身心复合体怎么表现出我们的苦。首先我们来看五蕴。

五蕴: 色受想行识

  1. 色:“变碍”,一切物质。
  2. 受:“领纳”,有情的情绪作用。
  3. 想:“取像”,即是认识作用。认识境界时心即摄取境相而现为心象;由此表象作用,构成慨念,进而安立种种名称。
  4. 行:“造作”,即意志作用。主要是“思”心所,对境而引生内心,经心思的审虑、决断,出以动身,发语的行为。
  5. 识:“了别”,明了识别,从能知得名,内心识的统觉作用。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

1)色:在佛教里面指一切的物质,所以一切的物质或是物理现象,我们都可以用色来表示或者叫做色法。色在佛教里面叫做“变碍”,指一切的物质。那么当然了,如果就五蕴来讲,它指的就是我们肉体或是生理现象就叫做色。还有后面的受想行识,是指精神作用。

2)受:佛教的定义叫做领纳,什么叫领纳?就是一种感受。不管外面的什么东西,不管是人所讲的,或是环境,你碰触到,接受进来之后,内心的那种感受,也就是一种的情绪作用。对外在不管是对人、对事、对物,产生的内心的情绪作用,接受之后所产生的感觉或情绪作用,这个就叫做受

3)想:是取相,就是一种认识作用。认识外在境界的时候,或是乃至内心的想法都可以。心就会把外面不管你是看到、听到、碰触到、感觉到的,会形成一个内心的概念,那么有了内心的概念,这种内心的概念我们叫做心相。那么有了内心的概念之后,我们再赋予它种种的内心的语言,或是叫做意言或叫做名言,这样的一个作用就叫做想。反正你把“想”,把它理解成为我们对外界认知的一种概念,这样就可以产生概念。比如说你看到一件东西,之后眼睛吸收到,然后脑子把它组合成一种概念,然后放在心里面,这个就叫做“想”。你看到一台车,然后我们的眼睛还有耳朵听到车的声音,也看到这个车的颜色形状。然后了解到这样的一个形状的东西,然后给他一个概念,说这个概念叫做车,这个就叫做想,也就是取相,就是一种概念的形成,对外在认识之后概念的形成,这个叫做想。

4)行:就是造作,就是一种意志力的作用,主要是思,思,就是内心的思考,然后对境界产生内心认识之后,精心的思考,思考,然后判断,然后做出决定,然后付诸于身体语言的反应。这样的一个造作,内心的意志造作就叫做行。比如说今天有人夸奖你,那么夸奖你的时候,你对这样夸奖的这样的一个概念认知说,这个是在夸奖。那么这个声音进来,然后产生一个概念,说这个是在夸奖,认知到这样一个夸奖,这个就叫做“想”。然后你对夸奖所产生情绪反应,快乐还是怀疑,还是怎么样,这个都可以叫做“受”,就是一种情绪作用。那么人家夸奖你之后,你产生了想,内心的一种比如说对这样的夸奖,更深一层的思考判断,乃至要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这个叫做“行”。 比如说人家夸奖你,你认为说这个是真实的,那么我内心感到快乐快乐之后,我做进一步的这样(思维),他为什么要这样夸奖我?这样夸奖我,那么我应该要怎么样去面对我,又产生怎么样的作用?这个就叫做行。

5)识:“了别”明了识别,从能知得名,内心认识的统觉 作用。

也就是说不管你对外在的认知,还是说内心的这种情绪取相,乃至一种意志的运用,这一些东西,都是色受想行识里面那个识所认知的范围。也就是说这个识是精神认知的一个统觉作用,所有前面这一些都会成为识所认知到的对象。也必须有势识的作用,你的情绪才能产生,你的取相概念才能产生,还有你的意志行动力才能产生,乃至才能认知到外界,这个就是识的作用。所以我们身心生命,因为身心无外乎就是色受想行识的一种生理的心理的一种统合,这个就叫做我们的身心,人的身心。那么接下来我们有一个图:

我们就能看到这个,这个识统合我们的物质,还有精神。他可以认识到物质的,也可以认识到精神的。那么这个识所认识到物质的,可以说是身体的,也可以是外在的,都是成为我们这个识所认知的对象。 那么这个是精神体,也可以认识到受想行。受想行是一种心理的反应跟心理的作用,但是这一些都是这个识的认知对象。   

那么从这一层再往外扩,也就是说外在的这些物质或是这些根身物质,也是我们受想行所认知到的对象。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图表里面就可以看到,我们有这样的两层。最深一层是这个识,他的认知对象可以是物质的,可以是精神体本身的。精神体是被识所认识的,精神心理作用就是受想行。 那么同样的,受想行又可以认知到外界的色、包括根身,还有外在的器世间,这个叫做五蕴的一种运作方式。

你会说,那么这个五蕴的运作方式到底有什么问题呢?为什么会是苦的表现呢?在佛教里面他是这样讲,他就是说,当识如果只是纯粹的认识到我们的心里,还有外在的环境的时候,只是纯粹认知、判断思考的时候,这是没有问题的。在佛教经典上常常讲的叫做四识住,什么叫做四识住?就是说当我们色受想行识的识,在认知到前面四个,认知到物质的还有心理的作用,包括色受想行四个对象的时候,这个识他并不是单纯的认识,他有我执跟执取在里面,他已经“住”在里面的。

四识住与五取蕴[2]

你们如果读过《金刚经》的话,《金刚经》会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个住跟这里住是一样的,就是执取的意思。简单的讲,当我们的识在认识到我们外在的环境物质的还有根身的,认识到我们情绪作用,认识到我们的概念,还有认识到我们的意志发起作用的时候,会产生执着。产生执着,造成负面的心理活动,这个就是问题的所在。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外面一件很漂亮的衣服,那么如果是纯粹认知的话,他就知道说这个衣服是什么剪裁,是什么颜色,是什么作用,那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如这个就是纯粹的认知。但是实际上由于我们是凡夫众生,识在认知到这样一个对象的时候,会有我执跟执取,就会产生所谓情绪上的好恶好坏,价值上的高低评判,乃至进一步坏的她会讨厌,好的他会想要执取它,这个就叫做四识住。

同样的,当我们的识认识到我们的情绪作用的时候,比如说今天人家赞叹你,那么你会高兴,其实赞叹你高兴,就算了,但是实际上当我们是去认知到这种高兴的时候,他会产生好恶的判断。高兴他就会执取这个识好的;当人家批评你的时候,他就会产生这种恶劣的情绪,不好的情绪反应,这个就是我们好坏的情绪,那么这样的情绪升起来就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那么同样的,在概念上,我们的识在认知我们的概念的时候,也会产生这样的执着,好恶、喜欢、好坏、价值,都会把它附加在里面,所以产生这种痛苦。因为你有概念,你觉得好的你就现在想要去执取;你觉得不好的,你就会去厌恶。但是实际上,这种好恶跟厌恶往往是造成痛苦的根本来源。因为外面的一切,绝对没办法如你所愿的好恶去进行,常常是违反你的好恶的去进行,那么这样子就会造成我们痛苦来源。因为你喜欢的你想要的他不一定你能够控制他,你不想要的他就偏偏一直跟你粘在一起,这个就是我们痛苦的来源。所以说五蕴,我们又叫做无取蕴,它的“取”是执着的意思,重点在于我们的识会执取前面的色受想行,这个就是我们痛苦的表现跟执着的来源。

十二入处

那么佛教里面又用十二入处来分析我们的痛苦的表现跟来源。

  • 处: 是生长门的意义,依引生认识作用立名。
  • 佛陀的十二处观,本是从有情中心的立埸,进而说明内心与外境的作用。
  • 在内心对外境的认识当下,观察身心的变化。
  • 内六入(根) + 外六处 = 十二入处。
  • 六根中的前五根,为生理机构,是色法。此色,经中称为“清净色”,近于近人所说的视神经等。
  • 意处(意根)是精神根,是认识的源泉。

处: 是生长门的意义,约引生认识作用立名,佛陀的十二处观,本是从有情中心的立埸,就是我们身心生命为立场,进而说明内心跟外面环境在作用的时候,是产生怎么样的状况;在内心对外境的认识当下,观察身心是怎么样的变化。所以说十二入处就是内六根,外六处就叫做十二入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叫做内六根,他们相对应的叫做外六处,色声香味触法。眼对色耳对身,乃至我们内心的精神认知,意对法,法就是我们内心所认知到的对象就叫做法。

那么这个就叫做十二入处,包括我们看得到的五官的感官,那么透过内心,然后认知到外面的叫做六境,这样的一个内外的交织作用就叫做十二入处。

那么佛陀在分析十二住处的时候,就是在这样子的内心对外面的感官交互作用之后,去观察我们这个身心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是纯粹的认识,还是在认识里面有问题发生。那么我再进一步说明一下,六根中的前五根,为生理机构,是色法。此色,经中称为“清净色”,就是人所说的神经系统,比如说当我们讲说眼、耳、鼻、舌、身,这个眼是眼的感官,但是他指的眼不是我们看得到的,是指说眼睛里面的神经作用,或是他的神经系统作用。那么耳也是指的是耳朵里面的神经感官系统。那么眼耳鼻舌身这个是物质根,我们讲的organ或是器官,意是指内心的,这个叫做精神根,是认识的源源作用。那么我们内心的认识,无外乎就是透过这样的五个感官,把接收到的信息传进心里面,然后由心里面借由这样的五官的信息传达,来认识到外在的环境,这个就叫做六根对六境,识产生了认知。

有取识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谈的一件事情就是说,同样的跟刚才讲的五蕴一样,当我们的内六根对外六处产生认识的时候,如果只是纯粹的认识,那是没问题的。但是就我们佛教来谈,我们一般凡夫这个认识的识,已经有问题了。也就是说当我们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借由前五根这样吸收到信息,然后传进去的时候,就会产生六种认识,这个叫做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还有意识。什么叫做眼识?当我们的眼根,借由这样的神经视觉系统接受到外面的这种颜色或形状之后,进去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物质在里面,这样的物质的认识在内心的认识就叫做眼识。所以眼识的这个,是透过感官可以认知到外面的这样的一个颜色或形状,因为我们眼的感官会把这样的东西吸收进来,然后吸收进来之后,由我们内心的精神的视觉系统去认识,这个就叫做眼识。

那么耳朵也一样,当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会把这样的一个波转化成声音的概念,然后内在的内心的这种耳识会认识到它,然后变成一种声音的感觉,这个叫做耳识。同样的,所以我们有鼻识、舌识、身识,还有意识。所以说六根对六境产生认识的时候就会产生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佛教讲这六识又叫做有取识,因为我们一般人在对这样子的认识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认识而已,而同样的会产生好恶、执取,情绪等等的各种作用,也就是一种执着跟我执。在认知的当下会产生这样的一个我执,这个叫做有取识。这个有取识就是问题的根源跟来源,也就是有取识的执取,对外境好恶、情绪、好坏、价值、批判的执取,是产生痛苦的来源。

那么经上常常用一个例子,就是说黑牛与白牛,什么叫黑牛、白牛?你看这个PPT图(见右图),它说有两头牛,一头黑牛一头白牛,两头牛被中间的轭给系在一起。那么经上要举的例子就是说,这个黑牛就是六根,白牛就是六境,那么当这两个被系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是黑牛系白牛,也不是白牛系黑牛,而是中间的轭。这个轭所代表有取识 ,也就是说我们的识,并不单纯的只是接触到外面的这些环境而已,而是在认识的当下就产生执取,产生好恶。

所以佛教说并不是黑牛系白牛,不是白牛系黑牛,而是中间的轭。不是眼系色,不是色系眼,而是这个有取识让我们对外境念念不忘,念念的执着,乃至产生贪嗔痴的各种烦恼。这个就是所谓的十二入处的分析。

六界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六界。

六界:构成众生自体的六大因素。界:种类,因素。重于物质的分析。

  • 地:坚性; 如身体的肉、骨等。
  • 水:湿性; 如血、汗等。
  • 火:暖性; 如体温等。
  • 风:动性; 如内气体的流动。
  • 空:无碍性; 体内的空间。
  • 识:精神体。有取识。

六界是从生理上来谈构成众生自体的六大因素,界是种类,因素的意思,重于物质的分析。所以当我们讲六界的就是谈我们身心构成的因素,这些因素把它分成六大类,简单的讲就是地水火风空识。

它的特性包括代表的坚、湿、暖、动、无碍,还有最后的识,是指精神体。那么地,比如说身体的肉、骨,这代表我们构成我们身体的坚性。 水是湿性,比如说血汗,这种这种流质的东西。然后人类的这些东西暖性的,就是我们身体所保留的体温。还有动性,就是内在的在流动的气体,这个叫做动。最后空,就是体内的空间,包括我们耳朵的空间、肚子的腹腔、肾,这些种种内在的空间,都是空。最后这个识是指精神体,也就是说地水火风还有空,比较重在于这个生理的分析,最后我们里面会有一个精神体,这个叫做识。那么同样的六界要讲的是说,我们这个识跟上面讲的一样,是有取识,这个识会产生对我们身心的执着,这个叫做蕴处界的分析。

那么下一堂课我会进一步说,因为刚刚不是讲说这个识是有取识,是四识住吗?那么进一步的详细的分析,为什么有这样的执取就会有烦恼,会有痛苦呢?下面我们再讲集谛的时候,我们会讲的更详细清楚一点。那么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来探讨佛所悟的道理,还有佛所教导我们的教法,这些基本的佛教教理。我们来回向。

  1. 图片来源:如源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讲义。
  2. 图片来源师父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