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二講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一講 | 本講視頻: Youtube 騰訊 |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三講 |
今天我們繼續來談《印度佛教思想史》。
「緣起」的說明
上一堂談到緣起法,緣起法叫做 (pratityasamutpāda),也就是說萬事萬物是依眾因緣而生起的意思,這是最簡單的解釋。那麼一切的存在,尤其是以有情眾生為主的存在,是依因待緣而成的,那緣起法指的就是一切存在的法則,眾生的生滅就是以這樣的緣起法:生,依眾因緣的合成;滅,依眾因緣的消散而滅。
這個就是眾生的生命,而且也揭示開始了我們生命的緣起奧秘。這是上一堂所提的就是緣起法。那麼也提到了說緣起跟緣生,它的差別觀念跟概念在哪裡呢?緣起法是指法則,那麼緣生法是依於法則而現起的生命現象,也就是說法則所產生的現象,比如說我常常舉的例子:牛頓定律是一個法則,又叫做萬有引力,也就是說,一切在地球上面的各種東西,依於這樣的一個萬有引力和牛頓定律,只要沒有其它外力的介入,它一定往著地心的方向掉下去或前進,那麼這樣的一個理論就叫做法則。
什麼叫做緣生法?緣生法就是依法則而產生的現象。比如說蘋果從樹上離開了,它就自然而然的掉到地上,也就是往地心的方向掉下去。這樣的掉落現象就是一種現象,那麼緣起跟緣生法的差別就在緣起是法則,緣生法是現象。那麼這個緣生法指的是什麼現象?在佛教裡面它的現象用在於生命的現象,也就是說依因果法則而產生生滅的這種生命現象,也就是緣生法,這是緣起跟緣生的差別。那麼如果要講的更細節一點,緣生法指的就是惑業苦的流轉現象,也就是所謂的四諦、十二緣起、這個我們慢慢後面會來。
剛剛講到緣起法是一個法則,我們接下來做細節的上說明,緣起法又是怎麼樣一個法則呢?我們要再看一下我們的圖(見圖:「緣起」的說明)。
緣起的法則在經典上,尤其是阿含經上常常講的叫做緣起,它分為流轉面跟還滅面,那麼在流轉面它有所謂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那麼在還滅面它有: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個就是緣起的法則。
流轉
那麼什麼叫做此有故彼有?此有故彼有,簡單的講,也就是說在空間上講的因與果,有些因果是在空間當下所形成的因果,就是說也可以說是因果同時存在。
那此生故彼生,是指時間上的前後因果,也就是說有些因果它是先有因,後有果。先有因,後有果,怎麼回事呢?我先解釋一下:此有故彼有,不考慮時間,而是指空間上當下的複合的存在。比如說一台車子,整體來上講它是一台車子,但是這台車子是由它的各個部分的零件所組成的。像比如說車殼、四個輪子,那裡面的機械裝置、還有電力裝置,乃至有沙發,還有方向盤,那麼這一些種種的就叫做此有故彼有,因為它是因果同時的存在。當這些零件依一定的道理或是一定的位置放住它該有的地方的時候,就形成這樣一個車子,所以這些零件就是因,這台車子叫做果。
那麼因為它因果同時存在,而且這台車子是由這些零件複合而成的,所以這個叫做此有故彼有。這裡的此就是這個的意思,就是指這些種種零件或是車的各個部分,當下組合成的時候,當下就有車這樣的一件事情或一個東西存在,所以那個彼就是指車子。所以此有故彼有,用這個例子來講就是說,當這些零件依於它們所應該要有的位置跟地方當下組合而成的時候,這個車子當下就形成了,叫做此有故彼有,是指空間上的因果關係。
那麼另外一個因果關係是必須透入時間的前後相來表示,就叫做此生故彼生。什麼叫做此生故彼生?很簡單,有種子種下去,那麼慢慢就會有發芽,然後有根莖葉,然後會有樹,然後接下來會開花結果。那麼從種子種下去的每個過程,它叫做此生故彼生,因為先有種子,後來才會發芽。那麼當它芽慢慢長出來的時候,其實在它的轉化過程當中,這個種子已經不見了。但是雖然不見,種子卻是最初的因,那麼有種子才會長出根,然後會有莖,然後有葉,然後慢慢形成,當最後它形成果實的時候,最初種子就早已經不見了。
但是我們卻可以很清楚明白的說,這個種子卻是果實的因,這個叫做此生故彼生。因為有了這個生起來之後,才有後面的生起來。如果目前就我們常常看到的說,父母親跟子女之間的關係也可以說是此生故彼生,這是我們常常會用來說明的比較明白一點的。因為先有父母親的存在結婚,然後再有這樣的下一代的兒女出現,這個也可以說是此生故彼生的一個比較簡單的說明。當然佛教講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可以廣泛的運用到世間萬物去說明一切的生滅,一切的萬物的生起。但是實際上佛教要用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這個理論,它最重要在談我們身心生命的生起,還滅的現象。我們等一下會繼續來談,會把它直接來說明。我先把這個道理先說清楚。
還滅
緣起有它的流轉面,也就是指萬事萬物乃至最重要,是指身心生命的流轉現象。它還有還滅,還滅就是跟上面兩個原則相反的,叫做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當一件事物,它的因不存在的時候,這個東西也會因此而消滅、而不存在。所以也就是說當構成我們存在的這些因素改變了,乃至消滅了,那麼我們存在的這個的東西,當然它也會改變,也會消滅。
其原理就跟「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剛好相反。什麼叫做「此無故彼無」?我剛才講過,當你這台車子裡面的某些零件壞掉的時候,從小的影響大的,這台車子慢慢就會改變,然後再到最後毀壞。比如說輪胎不見了,然後慢慢四個輪胎都不見了,然後連外殼了生鏽了,這些東西漸漸毀壞的時候,就叫做「此無」,因為這些零件慢慢變壞,乃至於破壞掉了,乃至於不見了,這台車子就會造成一些改變。等到裡面的主要零件都不見的時候,這台車子就分散了,這個叫做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當因不在有的時候,那麼我們萬事萬物的現象都是這樣子的。但是這裡我們要提到一件很重要就是說,其實緣起法還是要用到我們身心生命的流轉現象上,我現在先把這個原理說明白了之後,我們等一下會再談,那麼佛陀開始這個的緣起法則之後,他怎麼樣把這個緣起法則用在於解釋我們身心生命的輪迴現象?我們會接下來談。
流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 「此有故彼有」是空 上相依相待的存在 「此生故彼生」是時間上展轉相關的存在。
- 依此定律觀察起來,什麼不是自有的,永桓的。一切存在,無非是相依相待的、展轉相關的存在。這才能成為因果的存在。
- 從佛悟證的『此故彼』的因果定律,就能正見因果的深義
那麼從流轉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我們就可以得到一些結論,就是說萬事萬物存在的一個結論,「此有故彼有」是空間上相依相待的存在结论1
,我剛才解釋過,那麼「此生故彼生」是時間上輾轉相關的存在,結論就是說,依這樣的一個定律而觀察起來,什麼都不是自有的,永恆的,一切存在無非就是相依相待的存在,輾轉相關的存在,這才能成為因果的存在结论2
。也就是說在因果法則緣起法則這樣這個定律下,一切存在的現象無外乎複合而成的,時間流轉上都是相依相待而成的。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質素或永恆不變的獨一的東西,這個是佛教的因果法則比較深刻的地方。
我們慢慢會把這樣的一個理論帶進去,佛教在觀察身心生命的時候,要我們注意到哪一點,要我們注意到的是什麼。所以從佛證悟的『此故彼』的因果定律,就能正見因果的深義,這就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因果法則结论3
。也就是說從因果法則裡面,我們要體悟到的就是此故彼,那麼從「此故彼」,我們要注意的就是一切的存在,每一個沒有一個單一不變的,一切都是在變化當中前進、推移。
此緣性
那麼我們進一步來看,剛剛不是提出一個問題嗎?那麼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的到底是什麼?他要教導我們又到底是什麼?那麼現在我們已經很清楚明白了,佛陀要教導我們的,他悟到的要教導我們的就叫做緣起法。這個緣起法它的根本核心就是「此緣性」,就叫做「此故彼」,也就是剛才講的有此必有彼。在空間上當某些條件具足時,就有與此相對應的結果,同時形成那個叫做「彼」,而絕對不是其他。在時間因果的次第上,因果的前後的次第是必然而不可顛倒的。
此緣性:此故彼
- 有「此」必有「彼」
- 空間上: 當某些條件具足時(此),即有與此對應的結果同時形成(彼),而絕不是其他。
- 時間因果的次第上:因果的前後的次第是必然而不可顛倒的。
- 不是if 『p』 then 『q』 (p ᑐ q),是if and only if 『p』 then 『q』 (p ≡ q)。
佛所悟的即是生命流轉的「此緣性」。
剛剛我提到比如說車子的例子,你這台車子一定是先有這些零件,那麼當這些零件在它的一定必要的位置,在那個地方,然後形成在一定的條件組合之後,才會有這樣的一個車子的形成。這樣的對應結果是必然的,絕對不是其它。你把一台轎車,比如說我們開的那種小轎車,那麼依它的各種條件組合成,之後它必定形成的結果就是這台小轎車,絕對不會是一台大卡車。那麼如果你依大卡車的各種條件因緣去具足的時候,它就絕對是一台大卡車,而不會是一台小轎車,這個就是因果之間一個必然性,這樣的因果必然性就叫做「此緣性」。
那麼在時間的複合上也是一樣的,你不可能說先有這台車子,那麼才會有這些零件;你一定是先有這些零件,那麼零件在它一定的位置、一定的原理複合之下才形成這樣的一台車子。這個就是說空間上的複合性,還有時間上次第上的不可顛倒性。
在邏輯上我們常常會用 if 『p』 then 『q』 ,也就是說有這個『p』的時候就有 『q』,但是我們如果要談此緣性,更精確的邏輯應該是 if and only if 『p』 then 『q』。這個『p』就是因。因,不一定是單一個,因,可以是很多,唯有這些因才會形成這樣的一個果,也就是說,講的是因果間的必然性,不但是它的特性必然性,更有它時間上的必然性。絕對不能把它反過來,一定是先由 『p』的一些條件,才會形成 『q』這樣的必然結果,這個就叫做此緣性。
那麼佛陀在菩提樹下所開悟的就是這種生命流轉還有還滅的這種此緣性,這種此緣性當然比較深、比較複雜。在座的如果你能聽得懂的話,儘量去理解,我會一步一步把你帶進來。 我剛才講說剛剛解釋的此緣性還是有點籠統,但是我有提到說,其實佛陀在提到這個此緣性的時候,緣起法性的時候,它所要說明的其實不是外面的萬事萬物的現象,而是很重要一點:生命的流轉現象。我們等一下會把佛陀所開悟的這個此緣性,也就是緣起性,把它帶入說明生命的流轉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講到此緣性的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之後,我們接下來來談:
還滅: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從現像推到理,再推出解決的理論和方法
生死法,雖一向在即生即滅中,但由於煩惱業的不斷相續,滅而又生,所以苦果也就不斷地相續下去。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行滅故識滅……純大苦聚滅」
無常 → 苦 → 無我 → 解脫涅槃
從現象上推道理,再推出解決的理論和方法。從生死法,我們要知道,佛陀他所開悟的到底是怎麼樣,他依他的智慧跟他的慧眼,從我們有情身心不斷的在生死流轉裡面,去觀察他的現象到底是怎麼樣,然後去找出現象跟現象當中不斷的流轉中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什麼力量驅動他一直在這樣不斷的一個循環裡面一直去輪迴,那麼從這樣的觀察裡面找到這個道理,找到這個道理之後,再依這個道理去推出,然後去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簡單的講就是說,佛陀在生命開始的流轉現象裡面,用他的智慧跟他的神通去看到了解分析到身心流轉現象背後的法則是什麼,然後再依法則去找到這個現象會這樣不斷流轉的根源,然後找出解決根源的方法。找到這個方法之後,然後把根源從源頭去解決,把源頭解決了之後,就會達成所謂的「此故彼」 —— 此滅故彼滅,讓我們的身心生命停止繼續流轉,不再繼續的這樣的流轉,就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一個重要的法則跟道理。那麼也就是說,從現象推到理,再推出解決的理論方法。生死法雖然一向在即生即滅當中,但是由於煩惱業的不斷相續,滅了又生,所以苦果就不斷的相續下去。這個我們等一下會繼續談,所以經上常常講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 行滅故識滅 ……純大苦聚滅」也就是談到了十二緣起的相生和還滅。因此經上常常依這個道理而講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涅槃解脫。我現在已經把流轉跟還滅的一個道理講出了一個大概,但是細節上我們等一下會繼續來談。
從緣起法到三法印
首先我們從緣起法的這樣一個道理,了解緣起法的此緣性之後,我們就可以從緣起法推出所謂的三法印。也就是說如果緣起法是諸法的實相的話,那麼依於緣起而產生的這一切,那麼緣起就會有我們從三個角度來切入,就會有所謂的三法印。
所以就佛教來講,一切法既然是緣起的,那麼一切法的現象存在,它必須是三法印,也就是說三法印是緣起的三個面,是從三個角度來切入,來了解緣起的。一切法如果是緣起的,它從時間的變化前後的延續上來講,就必須是無常。沒有一件東西、沒有一件事物可以永恆不變的存在,這個叫做诸行无常
。既然是各種因緣組合成的,既然是依緣起而成的,那麼絕對是無常的變化。那麼從第二個角度空間的複合上來談,既然是緣起的,那就沒有獨一存在的東西,這個就叫做诸法无我
。那麼從緣起的本質面來談,既然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那麼萬事萬物當下,即是涅槃寂静
。一切的生跟滅,無外乎只是緣起的現象推移而已。當下本來寂靜,這個就是緣起的三面,從時間點,從空間上的複合,還有從緣起本身這個法理的本質上來講,就叫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個就叫做實相。那麼在佛教裡面,佛陀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能夠了解物的實相,我們就能夠解決我們身心生命所在帶來的苦痛還有問題。
剛剛不是說我們在講緣起性,還有再講三法印,還有講緣起緣生,其實到最後我們都要把他帶入我們身心生命的流轉,來解釋身心生命的操作和運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所以現在我們就來看這個圖,其實如果把緣起用來解釋我們身心生命的現象,就是我們常講的佛教的根本教義。
緣起四聖諦,從緣起運用到我們有情身心的流轉,就叫做流轉跟還滅,就叫做四聖諦。首先就生命的現象流轉上來講,我們叫做苦跟集;那麼從身心生命現象的解決而停止流轉就叫做還滅,也就是滅跟道。所以緣起法,它運用到我們有情身心生命現象上來,就會有所謂的四聖諦,這樣的一個諦理出現,這樣的一個真理出現就叫做四聖諦。因此不管大小乘,我們常講小乘大乘都好,佛法絕對不會離開緣起跟四聖諦,只是解釋的深淺,還有廣狹不一樣而已,絕對離不開緣起跟四聖諦。尤其佛法的討論,還有佛法的應用,絕對不能離開我們這個身心生命,所以我們可以講緣起四諦,就是佛法的教理核心。
四聖諦
苦
那麼佛陀在菩提樹下體悟了緣起,然後把它運用到身心生命上來,然後解決了一個問題。那麼他進一步要告訴我們:這個身心生命的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也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那麼從我們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流轉上來講,他告訴我們第一諦,我們這個人世間,我們有情間,一切無外乎是苦,也就是說人生的本質是苦。
苦聖諦
- 苦:世間真實特性的觀察和闡述
- 三苦:苦苦,壞苦,行苦
- 八苦:
- 生理的自然現像:1:生,2:老,3:病,4:死
- 人對物的追求:5:求不得
- 人與人的關係:6:怨憎會,7:愛別離
- 現像的總因:五蘊熾盛
1、這是世間真實的特性的觀察和闡述。
人世間是苦,那麼這個苦當然指的不單只是生理上的病疼,這個當然大家都會有,他講的更是人生深層裡面的真實面,深層的真實面,從人生現象探討到人生深層裡面的真實面,來告訴我們,其實人生無外乎是苦。那麼很多人會說,我們不是在談六道輪迴嗎?是的,但是其實原始佛教或阿含經裡面在談這些法理跟教理的時候,他很重視現實人間,尤其是依人為主的說明。如果你們記得的話,我剛開始上堂課講《印度佛教思想史》的時候,其中有一個原則是以人為主的闡述。
在阿含經或者是原始佛教的教典上,他很多時候在討論的都是在分析我們的人生。因此當佛陀在分析我們人生的時候,告訴我們第一個就是,人生是苦。那麼為什麼人生是苦呢?等一下我會進一步的說明,很多人常常會覺得說:怎麼會人生是苦?其實人生有苦有樂。這只是表面上的現象,我現在講的是,做真實的深層的觀察。如果您能夠深入他的背後,深入它根本的諦理裡面它的實質裡面,其實人生是苦,我等一下會說明說為什麼人生是苦。那麼當佛陀講人生是苦的的時候,我們從現象上來觀察,佛陀有提到三苦八苦。
2、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
所謂的苦苦就是現前的苦,現前什麼苦?比如說你今天肚子痛,身體上的苦,這個就叫苦苦。比如說你今天牙痛,當下就在痛了,這個叫做苦苦,這個是身體上的苦。
我們還有現前心理上的苦,比如說你今天在公司被老闆罵了,那麼你沒有把工作做好,或者說學生你今天讀書沒有讀好,考試沒有考好,結果心裡非常沮喪,非常的難過。還是失戀的,還是你今天沒有工作了,被裁員了,心裏面造成很大的傷害,這個就叫做苦苦。現前的,不管是生理上的心理上,只要是現前的苦,都叫做苦苦。
那麼還有第二個苦叫做壞苦,壞苦其實就是變化之苦變壞之苦,什麼叫做變壞之苦呢?也可以說是未來的苦。 我們常常會講說,我現在好好的,沒事,但是問題是說現在好好沒事,不等於你下一剎那或未來會沒事。所以說壞苦就是說我們現在得到了、擁有了,但是當他失去的時候,我們這個苦就跟著來了。
所以這個壞苦談的不是現前的苦,是說你不久的將來,可能是下一剎那或是可能是很快的,或是等你一陣子以後的,這些東西早晚會變化、會失去,所產生的痛苦,又所以就叫做壞苦。比如說你現在身體很健康,你現在身體很健康,當然沒病沒痛的覺得很好,但是我要告訴你,你身體什麼時候會造成問題,什麼時候會感冒?什麼時候比如說會跌倒摔跤,會受傷,都很難講,而且這些東西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那麼這樣子隨時有可能發生,因為產生對身心上的破壞所造成的痛苦,這個就叫做壞苦。
最後叫做行苦,就是我們剛才講的諸行無常,剎那變化所造成的苦,這個就叫做行苦,而且這是苦的根本原因,以及苦的根本質就叫做行苦。那麼行苦是我們的一個重點,等一下我會解釋跟介紹。
3、八苦:佛教更從我們人與人之間,人與自我之間,還有人與社會之間,還有人與環境之間各式各樣的相互互動裡面,列出所謂的八苦:也就是說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最後是五蘊熾盛苦。那麼我們先來解釋一下,這八苦可以分成四大類。
1)生老病死是生理的自然現象,每個人都一定要歷經,逃不了。生,生下來就是苦;老了會苦,你說我老不會苦,除非說你內心真的能夠放得下,很豁達,當然可以相對的減低老的苦。但是實際上你老了,身體衰老了,這種身體的病痛是免不了的。像以前我們常覺得說年輕的時候眼睛很好,但是現在老了就老花,看不到了。我常常是近的東西想看就是看不到,書拿來,你忘了帶老花眼鏡,你就是看不到,那是很難過的,很麻煩的一件事情,這是一種苦。還有以前爬下爬下、跑來跑去的不會覺得累,但是你隨著年紀慢慢的增長,到最後你連爬樓梯都有問題,連坐車想要跨上去你都有問題。這時候你就會覺得說身體靈活的時候多好,那麼年紀衰老的話,我們身體的各方面的功能都慢慢退化掉了,很多事情你想做而做不到,叫做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時候有時候真的是非常痛苦的事情,這個叫做老。
老,當然慢慢變老了,身體的功能感官這些衰老了才會產生。但是病,是任何年紀任何時段都有可能產生的,病當然苦,這個不用講了,牙痛、肚子痛、頭痛這些有病當然是苦。還有最後,死。死亡是一種恐懼,很多人很害怕死亡,當然了,死亡絕對是一種恐懼,絕對是一種苦,是我們每個人所要面臨的,也是人生最大的課題。在人類的很多思想跟哲學還有宗教裡面,死亡是大部分宗教絕對會提到的,也是想要去解決。如果死亡不是那麼痛苦,不是一個大問題的話,為什麼那麼多宗教都要想盡辦法絞盡腦汁去說明去解決,可見死亡雖然是每個人必經的,但是卻是對我們每個人造成絕對的威脅,因此死絕對是一種苦。除非說你真的有修行,看得開放得下,那另當別論。但是我們現在要探討的是一般人的生命現象,還有生理現象。那麼除了以上這4種生理現象逃不過的,還有我們一些的心理狀態,比如說
2)求不得:人對物質的追求。人的物質欲望常常是得不到滿足,人對物質欲望的需求是無止境的,當你對物質的東西的需求達不到滿足的時候,那麼痛苦就跟著來,這個叫做求不得。那麼除了人對事物的追求以外
3)還有人跟人的關係。其實人事的關係有時候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也是很多人在生活社交裡面對很多人造成很大壓力的一件事情,就是人與人之間應該怎麼相處,人與人之間應該怎麼樣達到一個和諧的相處對待。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佛教裡面,他把它列出兩個最主要的困難跟麻煩,也就是怨憎會、愛別離。
怨憎會就是說簡單的講,你越不喜歡的人,你越不想跟他在一起的人,常常就是越碰在一起。愛別離的就是說,你越喜歡的人,那麼你越喜歡想跟他接觸,永遠不要分離的人,常常在各種因緣之下,你就是必須要分離,你就必須要離開,這個叫做怨憎會、愛別離。
在很多日常生活裡面,很多人常常會抱怨,抱怨他的親戚,還抱怨他的朋友,抱怨他的公司,抱怨他的老闆。你會覺得說每一個人到很多地方去,他都抱怨:哪一個同事很討厭,哪一個同事有什麼問題,或者哪一個朋友他怎麼回事。常常是覺得你越討厭的人,但是在很多的因緣之下,你卻必須跟他相處,那麼就會產生種種的摩擦,這個叫做怨憎會。
那麼很多時候相反的,很多時候我們想要跟他在一起的卻不能在一起。比如說夫妻再恩愛,在很多時候因緣到了時候,你必須要分離,比如說親情的關係,你父母親不管你對子女多疼愛,你想要你的兒子,你的女兒一輩子都不要離開你,但是其實我們打從內心都知道,兒女長大了早晚要離開你。而且如果我們更新進一步講,他/她不一定長大了才離開你,在諸行無常的支配下,在緣起法則的支配下,這些人你最親愛的隨時都有可能會離開你,因為天災人禍,什麼東西什麼事情都有,可能隨時會發生。
你看美國911兩棟大樓倒了,誰會知道那麼大的強國,在它的中心地段,最富裕的地方,最安全地方,兩棟大樓就這樣倒塌的。當初在裡面工作乃至說只是到裡面觀光一下的人,他們會知道料得到這樣的一個無常變化嗎?絕對想不到的,所以愛別離隨時都有可能會發生。但是我們人往往都不會去想到說,也不會去預料說這些事情會發生到我們身上。因此當這些事情一發生的時候,我們就產生極大的痛苦,這個叫做愛別離。
4)現象的總因也就是五蘊熾盛。這個五蘊,我們等下會解釋就叫做色受想行識。總之我們有這個色受想行識,有身心生命的執著,上面的七個現象——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苦,就跑不掉。除非說我們能在五蘊上下手,解決了我們五取蘊的現象,不然的話有五蘊的身心生命在,上面的7種現象就跑不掉。至於為什麼我們等一下會進一步來解說。
蘊、處、界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看。剛才講的苦,是指從我們相對應的人世間,或者是人與物之間,來談論苦的現象到底是什麼。那麼經上對於苦的表現,又常從蘊、處、界來討論,我們身心生命的苦,也就是說苦到底是從哪裡表現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的執著到底是從什麼地方表現出來的。苦的表現經典上常談,蘊、處、界,蘊處界是經典上在分析我們身心跟生命的一種組合體,這種身心的一種組合體,從蘊、從處、從界來分析,而且他這樣分析的重點也是要談,那麼苦是以怎麼樣從身心而表現出來的,我們來看這個PPT:
苦的表現:蘊、處、界
- 苦由身心生命的現象具體表現出來,經上常以蘊、處、界來說明。
- 五蘊:色、受、想、行、識
- 十二入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 六界:地、水、火、風、空、識
苦由身心生命的現象具體表現出來,經上常以蘊、處、界來說明:
1、蘊就叫做五蘊:色、受、想、行、識。這個五蘊我相信稍微學過佛的,有誦過心經的應該都有一點熟悉。心經的第一句就叫做: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上面講的五蘊就是這裡講的五蘊的受想行識,這個比較從心理上在分析苦的現象跟苦的表現。
2、經典上也常常從十二入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來說明或是分析,這個是比較從認識論上面來談論我們身心生命跟外界的一種交關,從中來談論苦的生起,從中來分析我們身心生命的組合。
3、重在物質上的分析就叫做六界或十八界,那麼六界指的就是地水火風空識。
五蘊
這些叫做苦的表現,也就是說,佛教在分析我們這個人身心的複合體,以及說我們身心複合體怎麼表現出我們的苦。首先我們來看五蘊。
五蘊: 色受想行識
- 色:「變礙」,一切物質。
- 受:「領納」,有情的情緒作用。
- 想:「取像」,即是認識作用。認識境界時心即攝取境相而現為心象;由此表象作用,構成慨念,進而安立種種名稱。
- 行:「造作」,即意志作用。主要是「思」心所,對境而引生內心,經心思的審慮、決斷,出以動身,發語的行為。
- 識:「了別」,明了識別,從能知得名,內心識的統覺作用。
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
1)色:在佛教裡面指一切的物質,所以一切的物質或是物理現象,我們都可以用色來表示或者叫做色法。色在佛教裡面叫做「變礙」,指一切的物質。那麼當然了,如果就五蘊來講,它指的就是我們肉體或是生理現象就叫做色。還有後面的受想行識,是指精神作用。
2)受:佛教的定義叫做領納,什麼叫領納?就是一種感受。不管外面的什麼東西,不管是人所講的,或是環境,你碰觸到,接受進來之後,內心的那種感受,也就是一種的情緒作用。對外在不管是對人、對事、對物,產生的內心的情緒作用,接受之後所產生的感覺或情緒作用,這個就叫做受
3)想:是取相,就是一種認識作用。認識外在境界的時候,或是乃至內心的想法都可以。心就會把外面不管你是看到、聽到、碰觸到、感覺到的,會形成一個內心的概念,那麼有了內心的概念,這種內心的概念我們叫做心相。那麼有了內心的概念之後,我們再賦予它種種的內心的語言,或是叫做意言或叫做名言,這樣的一個作用就叫做想。反正你把「想」,把它理解成為我們對外界認知的一種概念,這樣就可以產生概念。比如說你看到一件東西,之後眼睛吸收到,然後腦子把它組合成一種概念,然後放在心裏面,這個就叫做「想」。你看到一台車,然後我們的眼睛還有耳朵聽到車的聲音,也看到這個車的顏色形狀。然後了解到這樣的一個形狀的東西,然後給他一個概念,說這個概念叫做車,這個就叫做想,也就是取相,就是一種概念的形成,對外在認識之後概念的形成,這個叫做想。
4)行:就是造作,就是一種意志力的作用,主要是思,思,就是內心的思考,然後對境界產生內心認識之後,精心的思考,思考,然後判斷,然後做出決定,然後付諸於身體語言的反應。這樣的一個造作,內心的意志造作就叫做行。比如說今天有人誇獎你,那麼誇獎你的時候,你對這樣誇獎的這樣的一個概念認知說,這個是在誇獎。那麼這個聲音進來,然後產生一個概念,說這個是在誇獎,認知到這樣一個誇獎,這個就叫做「想」。然後你對誇獎所產生情緒反應,快樂還是懷疑,還是怎麼樣,這個都可以叫做「受」,就是一種情緒作用。那麼人家誇獎你之後,你產生了想,內心的一種比如說對這樣的誇獎,更深一層的思考判斷,乃至要做出什麼樣的反應,這個叫做「行」。 比如說人家誇獎你,你認為說這個是真實的,那麼我內心感到快樂快樂之後,我做進一步的這樣(思維),他為什麼要這樣誇獎我?這樣誇獎我,那麼我應該要怎麼樣去面對我,又產生怎麼樣的作用?這個就叫做行。
5)識:「了別」明了識別,從能知得名,內心認識的統覺 作用。
也就是說不管你對外在的認知,還是說內心的這種情緒取相,乃至一種意志的運用,這一些東西,都是色受想行識裡面那個識所認知的範圍。也就是說這個識是精神認知的一個統覺作用,所有前面這一些都會成為識所認知到的對象。也必須有勢識的作用,你的情緒才能產生,你的取相概念才能產生,還有你的意志行動力才能產生,乃至才能認知到外界,這個就是識的作用。所以我們身心生命,因為身心無外乎就是色受想行識的一種生理的心理的一種統合,這個就叫做我們的身心,人的身心。那麼接下來我們有一個圖:
我們就能看到這個,這個識統合我們的物質,還有精神。他可以認識到物質的,也可以認識到精神的。那麼這個識所認識到物質的,可以說是身體的,也可以是外在的,都是成為我們這個識所認知的對象。 那麼這個是精神體,也可以認識到受想行。受想行是一種心理的反應跟心理的作用,但是這一些都是這個識的認知對象。
那麼從這一層再往外擴,也就是說外在的這些物質或是這些根身物質,也是我們受想行所認知到的對象。所以我們可以從這個圖表裡面就可以看到,我們有這樣的兩層。最深一層是這個識,他的認知對象可以是物質的,可以是精神體本身的。精神體是被識所認識的,精神心理作用就是受想行。 那麼同樣的,受想行又可以認知到外界的色、包括根身,還有外在的器世間,這個叫做五蘊的一種運作方式。
你會說,那麼這個五蘊的運作方式到底有什麼問題呢?為什麼會是苦的表現呢?在佛教裡面他是這樣講,他就是說,當識如果只是純粹的認識到我們的心裡,還有外在的環境的時候,只是純粹認知、判斷思考的時候,這是沒有問題的。在佛教經典上常常講的叫做四識住,什麼叫做四識住?就是說當我們色受想行識的識,在認知到前面四個,認知到物質的還有心理的作用,包括色受想行四個對象的時候,這個識他並不是單純的認識,他有我執跟執取在裡面,他已經「住」在裡面的。
你們如果讀過《金剛經》的話,《金剛經》會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那個住跟這裡住是一樣的,就是執取的意思。簡單的講,當我們的識在認識到我們外在的環境物質的還有根身的,認識到我們情緒作用,認識到我們的概念,還有認識到我們的意志發起作用的時候,會產生執著。產生執著,造成負面的心理活動,這個就是問題的所在。比如說我們今天看到外面一件很漂亮的衣服,那麼如果是純粹認知的話,他就知道說這個衣服是什麼剪裁,是什麼顏色,是什麼作用,那什麼顏色什麼形狀,如這個就是純粹的認知。但是實際上由於我們是凡夫眾生,識在認知到這樣一個對象的時候,會有我執跟執取,就會產生所謂情緒上的好惡好壞,價值上的高低評判,乃至進一步壞的她會討厭,好的他會想要執取它,這個就叫做四識住。
同樣的,當我們的識認識到我們的情緒作用的時候,比如說今天人家讚嘆你,那麼你會高興,其實讚嘆你高興,就算了,但是實際上當我們是去認知到這種高興的時候,他會產生好惡的判斷。高興他就會執取這個識好的;當人家批評你的時候,他就會產生這種惡劣的情緒,不好的情緒反應,這個就是我們好壞的情緒,那麼這樣的情緒升起來就會影響我們的生活。
那麼同樣的,在概念上,我們的識在認知我們的概念的時候,也會產生這樣的執著,好惡、喜歡、好壞、價值,都會把它附加在裡面,所以產生這種痛苦。因為你有概念,你覺得好的你就現在想要去執取;你覺得不好的,你就會去厭惡。但是實際上,這種好惡跟厭惡往往是造成痛苦的根本來源。因為外面的一切,絕對沒辦法如你所願的好惡去進行,常常是違反你的好惡的去進行,那麼這樣子就會造成我們痛苦來源。因為你喜歡的你想要的他不一定你能夠控制他,你不想要的他就偏偏一直跟你粘在一起,這個就是我們痛苦的來源。所以說五蘊,我們又叫做無取蘊,它的「取」是執著的意思,重點在於我們的識會執取前面的色受想行,這個就是我們痛苦的表現跟執著的來源。
十二入處
那麼佛教裡面又用十二入處來分析我們的痛苦的表現跟來源。
- 處: 是生長門的意義,依引生認識作用立名。
- 佛陀的十二處觀,本是從有情中心的立埸,進而說明內心與外境的作用。
- 在內心對外境的認識當下,觀察身心的變化。
- 內六入(根) + 外六處 = 十二入處。
- 六根中的前五根,為生理機構,是色法。此色,經中稱為「清淨色」,近於近人所說的視神經等。
- 意處(意根)是精神根,是認識的源泉。
處: 是生長門的意義,約引生認識作用立名,佛陀的十二處觀,本是從有情中心的立埸,就是我們身心生命為立場,進而說明內心跟外面環境在作用的時候,是產生怎麼樣的狀況;在內心對外境的認識當下,觀察身心是怎麼樣的變化。所以說十二入處就是內六根,外六處就叫做十二入處。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叫做內六根,他們相對應的叫做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眼對色耳對身,乃至我們內心的精神認知,意對法,法就是我們內心所認知到的對象就叫做法。
那麼這個就叫做十二入處,包括我們看得到的五官的感官,那麼透過內心,然後認知到外面的叫做六境,這樣的一個內外的交織作用就叫做十二入處。
那麼佛陀在分析十二住處的時候,就是在這樣子的內心對外面的感官交互作用之後,去觀察我們這個身心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是純粹的認識,還是在認識裡面有問題發生。那麼我再進一步說明一下,六根中的前五根,為生理機構,是色法。此色,經中稱為「清淨色」,就是人所說的神經系統,比如說當我們講說眼、耳、鼻、舌、身,這個眼是眼的感官,但是他指的眼不是我們看得到的,是指說眼睛裡面的神經作用,或是他的神經系統作用。那麼耳也是指的是耳朵裡面的神經感官系統。那麼眼耳鼻舌身這個是物質根,我們講的organ或是器官,意是指內心的,這個叫做精神根,是認識的源源作用。那麼我們內心的認識,無外乎就是透過這樣的五個感官,把接收到的信息傳進心裏面,然後由心裏面藉由這樣的五官的信息傳達,來認識到外在的環境,這個就叫做六根對六境,識產生了認知。
那麼接下來我們要談的一件事情就是說,同樣的跟剛才講的五蘊一樣,當我們的內六根對外六處產生認識的時候,如果只是純粹的認識,那是沒問題的。但是就我們佛教來談,我們一般凡夫這個認識的識,已經有問題了。也就是說當我們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藉由前五根這樣吸收到信息,然後傳進去的時候,就會產生六種認識,這個叫做六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還有意識。什麼叫做眼識?當我們的眼根,藉由這樣的神經視覺系統接受到外面的這種顏色或形狀之後,進去會產生這樣的一個物質在裡面,這樣的物質的認識在內心的認識就叫做眼識。所以眼識的這個,是透過感官可以認知到外面的這樣的一個顏色或形狀,因為我們眼的感官會把這樣的東西吸收進來,然後吸收進來之後,由我們內心的精神的視覺系統去認識,這個就叫做眼識。
那麼耳朵也一樣,當耳朵聽到聲音的時候,會把這樣的一個波轉化成聲音的概念,然後內在的內心的這種耳識會認識到它,然後變成一種聲音的感覺,這個叫做耳識。同樣的,所以我們有鼻識、舌識、身識,還有意識。所以說六根對六境產生認識的時候就會產生六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佛教講這六識又叫做有取識,因為我們一般人在對這樣子的認識的時候,並不是單純的認識而已,而同樣的會產生好惡、執取,情緒等等的各種作用,也就是一種執著跟我執。在認知的當下會產生這樣的一個我執,這個叫做有取識。這個有取識就是問題的根源跟來源,也就是有取識的執取,對外境好惡、情緒、好壞、價值、批判的執取,是產生痛苦的來源。
那麼經上常常用一個例子,就是說黑牛與白牛,什麼叫黑牛、白牛?你看這個PPT圖(見右圖),它說有兩頭牛,一頭黑牛一頭白牛,兩頭牛被中間的軛給系在一起。那麼經上要舉的例子就是說,這個黑牛就是六根,白牛就是六境,那麼當這兩個被系在一起的時候,並不是黑牛系白牛,也不是白牛系黑牛,而是中間的軛。這個軛所代表有取識 ,也就是說我們的識,並不單純的只是接觸到外面的這些環境而已,而是在認識的當下就產生執取,產生好惡。
所以佛教說並不是黑牛系白牛,不是白牛系黑牛,而是中間的軛。不是眼系色,不是色系眼,而是這個有取識讓我們對外境念念不忘,念念的執著,乃至產生貪嗔痴的各種煩惱。這個就是所謂的十二入處的分析。
六界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看六界。
六界:構成眾生自體的六大因素。界:種類,因素。重於物質的分析。
- 地:堅性; 如身體的肉、骨等。
- 水:濕性; 如血、汗等。
- 火:暖性; 如體溫等。
- 風:動性; 如內氣體的流動。
- 空:無礙性; 體內的空間。
- 識:精神體。有取識。
六界是從生理上來談構成眾生自體的六大因素,界是種類,因素的意思,重於物質的分析。所以當我們講六界的就是談我們身心構成的因素,這些因素把它分成六大類,簡單的講就是地水火風空識。
它的特性包括代表的堅、濕、暖、動、無礙,還有最後的識,是指精神體。那麼地,比如說身體的肉、骨,這代表我們構成我們身體的堅性。 水是濕性,比如說血汗,這種這種流質的東西。然後人類的這些東西暖性的,就是我們身體所保留的體溫。還有動性,就是內在的在流動的氣體,這個叫做動。最後空,就是體內的空間,包括我們耳朵的空間、肚子的腹腔、腎,這些種種內在的空間,都是空。最後這個識是指精神體,也就是說地水火風還有空,比較重在於這個生理的分析,最後我們裡面會有一個精神體,這個叫做識。那麼同樣的六界要講的是說,我們這個識跟上面講的一樣,是有取識,這個識會產生對我們身心的執著,這個叫做蘊處界的分析。
那麼下一堂課我會進一步說,因為剛剛不是講說這個識是有取識,是四識住嗎?那麼進一步的詳細的分析,為什麼有這樣的執取就會有煩惱,會有痛苦呢?下面我們再講集諦的時候,我們會講的更詳細清楚一點。那麼下一節課我們繼續來探討佛所悟的道理,還有佛所教導我們的教法,這些基本的佛教教理。我們來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