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三要 第七讲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继续来谈《学佛三要》,上一次在谈我们的信心,正信和迷信,那么在谈我们正信和迷信的时候,印顺导师这里依经典告诉我们说要怎么判断是正信还是迷信,就是从我们的“知、情、意”三个方面来判断。


正信与迷信

正信.png

那么它分为两大部分:

一大部分,就我们所相信的对象来讲,必须要具备哪三个要点才能称为真实的信仰?“实、德、能”。“实”是什么?是能够见闻觉知到,真实的存在;“德”——德行,虽然说有些东西,它在历史上不管是在哪里真实存在,但是有没有德行,值不值得我们去学习;“能”,有没有流传下来让我们去学习,我们能不能发生作用?

所以确确实实有“实、德、能”的对象,才是值得我们去信仰的。

那么今天我们要讲说,除了相信的对象以外,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能信的心是依什么样的状况?

就一般的世俗来讲,我们必须要有能信的对象,所信的对象是什么,还有我们能信的心情是什么?你不要跟我说师父,不是三轮体空吗?还没到那个境界,三轮体空以后慢慢我们再讲。但是就一般我们的信仰产生的时候,我们必须有所信的对象,还有能信的心是怎么样一个状况。那所信的对象我上个礼拜说过了,今天要继续来谈我们能信的心,看讲义。



能信.png


二,能信的心情说


如果是正信的话,必须具备知、情还有意,如果是迷信的话,就是错误的“知、情、意”。

那么什么叫做正信?从我们能信的心情说,

1、知: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就是正确的思考,抉择后所产生的信心。

佛教是一个理性的宗教,佛教是一个智信的宗教,什么叫智信的宗教?以智导信的宗教,也可以说是以智导情的宗教。

所以佛教真正的认知、真正的信心,重点在于从我们的理智、我们的认知、我们的了解,之后所产生的信心,也就是我们的一个“知、情、意”的知,以正确的了解认识思考后所产生的信心。

2、情:从正确的认识之后所生起的情感归向,必须要有情感的配合,才是叫做正知。

有没有有些状况之下没有情感的配合?没有情感的配合,有时候会超过了理性,甚至没有宗教信仰。什么叫做超过的理性没有宗教信仰的?有人把佛教的学习当成是一门哲学在学习,有没有这样的状况?如果把它当成只是知识或一门哲学在学习的话,变成没有情感的归向,这样子佛教对你产生不了什么作用。你很会讲,(什么)中观、唯识、法空、遍十方,你可以讲东讲西的,但是很可惜,你连最根本的三宝都没有皈依。

学佛第一件事情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可以说是从智信所引起的一种情感的归向,如果你没有这种情感的对象,老实说你讲的再天花乱坠,一旦事情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你没办法用佛教来解决,为什么?因为你的“知情意”不配合,我告诉你说诸行无常,我告诉你说,所以我们对外事不要执着、要放下,难道我今天这样讲,你明天马上能做得到吗?不行。因为我们的情感对这个世间还有太多的执着,所以根本放不下。不是说你理智知道了,你就可以真的放得下,没那么容易,这必须要做过过各种的宗教行为,慢慢引导这种情感的归向。之后你的理智可以引导你的情感,这样子你才有办法说用佛法来解决你人生所发生的各式各样的无常变化(的问题)。

所以第二个就是说情要以正确的认知后所产生的情感归向,记得,情感归向必须要有理智去引导。

3、意:由正确的认识所引导的长期的行为,进而产生的信心

也就是说我们各式各样的宗教行为,你现在在做些什么,你必须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解。比如说你今天在拜佛,你到底在拜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拜佛?你每天在念大悲咒,你要明白说为什么我要念大悲咒。上次师父不是说过吗?我们的意志可以由长期的行为,慢慢然后让它生起,但是有可能你是错误的认知,是不是这样子?如果你一直执着在说我念大悲咒,我就是要得到大悲咒的保佑,我不能说完全错,但是并不完全符合佛陀告诉我们念咒语的根本意趣。哪怕你念大悲咒,你常常都是在喝大悲咒水,人家问你说你喝大悲咒水目的在哪里?(答:口渴),口渴不需要喝大悲咒水,(答:会产生大悲心)。

所以我就说如果你没有正确的信仰,你长期做过之后,你确实会有情操,确实有,但这个情操有可能是错误的方向。你长期喝大悲咒水,你没有正确的认知说为什么我要喝大悲水?你可能到最后对大悲咒很有信心,没错,你有可能生病的时候叫你去看医生你不看,你可能说我喝大悲咒水会好,就是有可能会造成这样的一个状况,这个就是没有真正认知到说,大悲咒水的用意到底在哪里。

所以这里讲了,我们的知情的意,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之后所引导的长期行为,进而产生的信心才是正信。所以你们知道正确的引导多重要,你们学佛常常讲说就是要正知正见,就是这样。那么八正道第一正道是什么?是正见,所以正确的引导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那么这里说回来,某些状况之下你的有可能是迷信的,你的能信的心情的“知、情、意”有可能是迷信的,什么是迷信?

1、知:你在对一个东西没有产生正确认知的时候,或是错误的判断、错误的理解有可能是一个迷信。

2、情:没有正确的理解,纯粹是情感的抒发,对一个东西所产生的这种信仰。纯粹是情感的,有可能是迷信。

3、意:没有思考的宗教行为长期做下来,你有可能是迷信,师父讲这里不是说要你去批判别人或叫你去批评谁,师父讲到这里就是说,你要对自我做一个反省,不管你是今天刚入佛教的,还是你已经学佛学了很久,还是你念大悲咒已经念了一半大辈子。师父就是要让你知道说,你学佛、开始念经诵咒怎么都好,你的目的用意到底在哪里?这才是一个进步的契机,往上爬升的契机。

你有没有去思考说,我这样子做纯粹是情感的抒发而已,还是说我真的认识到它的用意到底是什么,然后我去做?比如说有些人拜忏或是诵经,你问他说你为什么诵这部经?他可能跟你说,我从小到大我外婆叫我妈妈这样念,我妈妈这样念,我就觉得蛮有趣,我跟着她念,然后她跟我说念经会被保佑,反正这个是好事不是坏事,我就跟着念,你有可能是因为家里有这种环境,你就跟着这样子做,你跟着这样做有什么不可以?没有什么不对的,只是不圆满的,有缺失的。因为你毕竟念的是善法,也不是不好了,但是问题是不够圆满,没有真正抓到学佛的意趣到底在哪里。所以(因此)你培养一些福德,增长一点点善根都可以,但是真正谈到学佛还早。所以你不要几十年都是这样绕,根本一步都没有跨进去。这个就是从所谓的能信的心情说,你的正信,必须是正确的“知、情、意”所引导的这样的一个信仰。

那么不正确的就是一种迷信,就是说没有正确的认知,然后纯粹情感的抒发。还有就是说没有思考的宗教行为,这个都有可能是导致迷信的一个因素。

(xing)跟行(heng)两种都有人念,但是一般来讲,我们在用的时候会分,但是我不能跟你说哪一种比较正确,一般我们会念普贤行愿,行愿就是实现实践的愿力。所以这个(xing)跟行(heng)都有人念,在不同的方面念不同的音。

好,其他还有没有同学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的话,我们继续来看下一个:


四类信仰的状态

四类.png


因为我们的信仰必须要具备“实、德、能”;那么我们的能信的心有三种,所以这样子搭配起来,(讲义第6页)就会有四类的信仰状态:

第6页上面有没有看到这里?

1、所信的对象具“实、德、能”,能信者不具“知、情、意”(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没有这种状况?什么状况?所信的对象不具“实、德、能”,能信者具“知、情、意”过程(思考不正确,引导错误的解行)。

比如说能信的对象是佛,是佛法,那么有没有能信者不具“知、情、意”?有,把佛当成神来信仰,把拜佛当成拜什么?拜妈祖或是拜三太子,或是拜其他的神灵这样子来拜,根本不了解我拜佛的用意跟目的在哪里,也不了解佛法的用意和目的在哪里,然后拜佛把他当成像拜神一样,一心一意的就去烧香,然后求保佑,这样的状况之下有可能,佛是具备“实、德、能”的,但是你能信的心是不具“实、德、能”的,甚至跑到佛前去求保佑,多不多?多了。

那么师父在这里,我也不会随便去跟你说人家这样做不对,但是师父既然是讲经说法,就有必要把正确的东西告诉给各位。那么各位了解之后,千万不要拿着这个东西到外面去到处批评,明白吗?你批评人家到人家骂你说你凭什么这样子讲?(你说)如源法师讲的,到时候我要是路上被人家推倒我就来找你。(众笑)

正确的东西,佛教应该是怎么样,我会如实的告诉你,因为讲经说法必须自己不能有隐瞒,但是拿来怎么用,是用来检视我们的身心的,不是拿去批评外面不同的道场,这个一定要记住了。

师父所教你们的是用来检讨我们自己的,不是用来检讨别人的。所以师父常常讲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波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见谁的无蕴皆空?照见我们自己的五蕴皆空,你不要老是去照见别人五蕴皆空,然后别人的五蕴都一定要空,自己的五蕴一点都不能空,那么这是我们大家的毛病。这是我们大家的毛病,所以师父一再告诫就是这样,你听不听话知道说你来这里学是告诉你正知正见,我会告诉你应该是怎么样的,但是你学了拿回去之后要作为自我检视跟自我检讨,而不是要去检讨别人,去检测别人。

2、所信的对象不具“实、德、能”,能信者却是具备“知、情、意”的过程(思考不正确,引导错误的解行)。有没有这样的?所信对象不具“实、德、能”,能信的对象表面上具“知、情、意”,但是这也是有问题,这是因为思考不正确所引导错误的解行。在你们生活上你们有遇到这样的状况跟例子吗?在西方,我说的西方不是西方极乐世界,我讲的西方是指哪里?北美或欧洲了,南美就不叫西方了,我讲西方是指西方的国家和文化,南美洲一般都不叫西方,但是北美州算不算西方的国家和文化,美国加拿大都是西方的国家和文化。在西方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你们听得懂听,听不懂没关系听思考看看,有很有趣的现象。

西方现代哲学或是古典哲学来讲,尤其是希腊罗马欧洲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古代西方很多哲学家,他们的思辨能力强不强?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很强,逻辑能力也很强,他可以跟你谈逻辑、辩证,谈了一大堆,但是他们碰到神的这一块,没有逻辑可言,也没有辩证可言,他就是举起双手相信,当然不是全部的,有很多也是不信的,但是不是全部,还算是很多是这样子的。

所以表面上他对他的宗教信仰,他是经过“知、情、意”的,但实际上他的“知、情、意”的理解判断是不正确的。这个就是这里说的,所信的对象不具“实、德、能”,因为神是人类假想出来的,他根本是不具“实、德、能”的,但是能相信的人,他表面上相似的有“知、情、意”的过程(迷信中的迷信),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你不要以为这个现象跟我们现在的生活没有关系了,这个现象我把它引用到我们现实的一个生活,对宗教的一个信仰来讲的话,常常会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发生。什么严重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说当你生活上没有大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具备“知、情、意”,是不是这样?当你目前生活没有遇到大问题的时候,你确实可以具备“知、情、意”,你可以讲得很逻辑,可以讲得很正信。人家告诉你说哪里有一个活佛再来,(你会)说,那个神通都是假的了,佛教没有在信那些的了,每次都是自己能很有正信的一副样子。但是我告诉你,当人遇到大问题的时候,尤其是攸关身心生命大问题的时候,你平时的正见如果不具足的话,就开始信心动摇,就开始病急乱投医,就开始信这个信那个了。我看过太多人,没事的时候都很正信,一有事的时候正信都不见了,哪里有得求,哪里有神通,哪里可以灌顶,什么都去。不管你平时有多大的能力,不管你平时有多高的地位,不管你平时有多大的权力,人一旦有攸关身心生命大问题的时候,在宗教的面前都是最微小的。这个就可以解说为什么宗教骗子容易大流其行,因为人在最脆弱的时候(邪信)是最容易入侵进去的,病急乱投医,急病乱投药,就是这样子。

这个就是在于说你平时有没有真正养成正知正见,你平时如果真正的正知正见行成的话,你是不会有这样一个状况。所以这个又要告诉我们说,有时候所信对象不具“实、德、能”,但是表面上你的信仰是具有“知、情、意”的过程,但是这个其实是不正确的思考过程。

3、所信的对象具“实、德、能”,能信者具“知、情、意”的正确过程(正信)。有没有这样的?有,正确的了解,正确的判断,然后正确的行为。

4、所信的对象不具“实、德、能”,能信者不具“知、情、意”,这个叫做迷信中的迷信。

我们今天上这个课,我当然是希望大家都能够是这四点里面哪一点?当然是第三点,佛具有“实、德、能”,不过这个是佛,我们自己本身必须要具备“知、情、意”的过程,才是真正的信仰,还是正见的发起。所以那个是完全错误的观点,不用去听经闻法,你诵经慢慢自己就会开智慧,自己就会了解经典里面在想什么,如果这样子讲的话,那么不但是错误的观念,而且这样是很危险的。为什么说这样子很危险?因为这样的状况之下,如果你确信说我经诵一诵,我就能够了解里面的意思的话,很多时候你会自己怎么样?乱编套然后乱理解,然后依文解义自己去解读,然后产生一些错误的理解,然后把错误的理解经过感情,经过长期的熏习,到最后变成邪知邪见。

有某某宗教,讨论的是儒释道三合一的,当然他不是只有一个,他是很多人一群。民间的传统信仰,很喜欢把佛教的经典拿来乱解释一通,然后就认为是正确的。举一个例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心经》里面讲舍利子,那个舍利子是什么意思?是舍利弗,舍利弗是谁?佛有十大弟子,他是佛的第一大弟子,而且是智慧第一。但是以前我曾经听过有一些不懂的人解释《心经》,把舍利子跟圣人或是佛荼毘烧剩下来的结晶体等同,因为那个也叫做舍利子,然后他把两个混在一起,然后说舍利子就是等同那个舍利子,然后自己就乱解释一通。你们有没有听过这样解释?有听过。有人确实是这样解释的,那个是真的荒谬到极点。

舍利弗跟烧剩下的舍利子两个的梵文字是完全不一样的,舍利弗叫做Sariputra,舍利子烧剩下那个叫做Sarira,音点像的,但是字义完全不一样的。舍利弗叫Sariputra,sarīra是一种鸟,这个应该你们都听过了(见《心经》-8),putra是儿子的意思,所以Sariputra叫做鸠鹿之子,那么最后是人家称呼舍利弗母亲的一个外号,这个故事有点长,我也不讲,以后有机会再讲。

那么另外一个字叫做sarira,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sarira这个字就是人死之后所剩下来的叫做尸体,梵文字这个sarira就叫做尸体,所以它不一定是结晶物,它不一定是指烧剩下的,不管是整身的还是烧剩下的全部都可以用sarira来代替,就叫做尸体,所以有人称为全身舍利。所以所谓的“知、情、意”必须有这样的一个引导,才叫真正的信仰。

问:我所信的对象具有“实、德、能”,佛教传来中国,然后中间宣说的对象他出了问题,后面的人我不管他具有“知、情、意”还是不具有“知、情、意”,那都不是可以信的?

师父:你问的这个很好,但是不会全部都出问题,中间或许有一些会出问题,但是不可能一个时代弘法人全部都出问题。佛教传来中国,不可否认的,有一些人确实传错了一些信息,但是不可能所有的祖师大德传过来的全部都弄错,这样你了解吗?所以从你这样的一个问题(引生出)为什么像师父这样讲经弘法的人,必须投入时间,投入精神,投入生命,去做研究、去理解、去比对,必须负担起弘扬正法的责任。那么在弘扬正好的责任的过程当中,你自己必须要去深入了。比如说经典的比对,然后他的翻译是怎么样,在不同的经典解说里面,它意义上是怎么样才是正确的,所以这个必须要深入的去了解。你们不要以为做研究跟修行没关系,顺道说一下了,我在加拿大读书的时候,因为拿博士很多人有疑问,(33分,师父台语)为什么?你讲的,佛法有些观念模糊的,有些意见不清的,我把它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对我自己的修行有帮助,对我的弘法对教义也有帮助。因为什么?传正法给人家。我问你,佛法能不能?能!深不深?深?算不算?你有没有期望一个普通的人,像我这么普通的人,两年三年就可以弘法,然后都很正确,然后都很厉害,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事实是如此的,20年我都还觉得少。我出家21 -22年的了,不用自我介绍,在座很多人都知道,看我这样子一路过来22年了,22年都在读书,但是我觉得很庆幸,我出家有机会在读书,做这样的研究,对我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以后我会怎么样?我也尽我的能力宣说正法。

有时候也不一定听一个人两个人讲,多听几个是没关系的,多听几个参考比对看看,我也不会说你听我的就好,然后我讲的这个就都对了。你们来这里,师父尽量用我的能力范围内讲一些正确的佛法给各位,但是我也只能说师父所表达的你们能尽量的参考,尽量的参考,我不敢说我讲的绝对100%都对。

接下来第6页,学佛者应以能所相应,有没有看到这里,学佛者应以能所相应的正信为目标,刚才讲过了。

刚刚是讲是信仰的生起,我们再来讲佛教中的信,佛教中的信可以分成几种?你可以看我的讲义,也可以看黑板。

佛教中的‘信’

佛教.png

什么叫信?佛教中基本上分成两大类:(1) 顺信与净信(2)谈信心的修学次第

一、 顺信与净信


首先师父来讲一下顺信与净信到底是什么?

1、 顺信。佛教把信分成两大类,一个叫做顺信,一个叫做净信。顺信是什么?顺信就是由情感、意志所产生的信仰,也就是刚才不具正确“知、情、意”的,佛教都把它称为顺信。虽然这个也是我们初学者的一个状况,但是佛教并不很鼓励这样的一个状况,希望不管你是怎么学的,都希望能够由净信所产生。

2、 佛教所讲的信是需要能够净信,就是佛教中的信。要记得佛教里面讲的信不是顺信,是净信。那么什么叫净信呢?首先佛教中叫做净信。

1) 不同宗教的信仰特质

西方宗教:以顺信为主。

西方宗教你不能去问他为什么有神,神为什么叫我们这样子做,你不能去疑问的,他只是讲信,情感、意志的归属,你就是信,信主得永生。西方宗教一个很有趣的状况就是说,你相信他,那么当你发生困难、发生问题的时候,他们常常怎么跟你讲?主的安排。主的安排不是我们所能够想象得到的,所以不要用脑子去想,你相信就对了。再来就是神在考验你,神在考验你的信心够不够,不然就是说你的信心不够,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听到诺亚方舟的故事?诺亚是所有的里面对神的信心最够的,所以他活下来,其他信心不够的,所以就会非得到海里去游泳,这是西方宗教的。

2)中国的宗教:重伦理、理性的分析

3)佛教:比较重在信智合一,不但要有信,而且要有智,由智导信,由智导情,这是佛教所需要的一个信,所以佛教的信叫做净信。那么谈到这里,你们接下来会说师父净信到底是什么?41:20



净信.png

心净为信,佛教讲的净信叫做心净为信。

*  《俱舍论》:有些同学有上,没上也没关系的,反正就是一部很重要的论就对了。叫做“令心澄净,于谛实业果中现前忍许”。

这个“忍许”是什么意思?认识。

你们不要以为这个忍(就是忍耐的意思),很多人在讲说这个忍的时候,解释说这个“忍”叫做什么?一个刀,下面一个心,叫做刀刃入心,痛不痛?痛,你要把它忍下来,这个叫做“忍”,其实“忍”不完全这个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什么?人家说深刻,有没有说刻骨铭心?意思叫做印象非常的深刻,刻在骨上,然后好像在心里面打一个Mark(记号),或logo在里面,其实这个字在古代的同音字里面,这个“忍”等于“认”,

就是真正深入到内心,对一个东西真正的认识、理解、了解之后,深入进去了,才是叫做真正的入心。

所以这里的令心澄净,这种心净叫做真实的了解,才是真正的信,不真实的了解都不能称做真正的信。所以心要澄净没有疑惑,必须先有疑惑,然后去解决疑惑,之后真正的了解了,那才是真正的信。如果你对佛教的很多观念教理搞不清楚,你有很多疑惑,你去听经闻法,然后你问师父,师父叫你说,不要问,这个是离言语,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这个有一天你证到了就知道了,(你说)那我还没证到,我还是一大堆疑惑。

所以佛陀在古代的教学是比较像师父现在这样的,当然不是这样正式的上课,佛陀坐在那边,然后弟子们有问题就问,佛陀就回答,然后问的时候回答的时候还会问说,你有没有问题?你没问题,我问个问题。因为他可能还模模糊糊的,佛陀就点出他的问题,佛陀常常是这样子。最后他怎么讲说舍利弗怎么样,目健连怎么样,你知道吗?那么我反问你,你这样子可以吗?就是常常这样子讨论的,是这样子的状况之下,经过这样的对答、询问,甚至怎么样?弟子跟弟子之间会讨论,甚至是辩论,这个为什么?真理越辩越明,经过这样子的刺激之后,你所生起的认知才是真正的净信。

问:谛实是什么意思?

谛实就是四圣谛了,业跟果就是业报,然后果报是对于三宝四谛,还有有业有报这些东西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解认识。所以真正的信,叫做深忍乐欲。

* 深忍:就是对事物深刻的了解(认许),这里边的事物是指佛法。

* 乐欲:就是实践的欲求。

* 所以净信就是说对事物深刻了解(认许)后,佛法深刻了解之后,由无疑惑(心净)所生起的信念,特别是对三宝、四谛、业果等的信念。这样生起的才是信心。

* 所以所谓的信心,在深刻的理解与恳切的欲求中显出的:是从理智所引起的,而又能策发意欲去行动。所以有理智策发情感的意愿,然后有意志跟情感,然后去支持他的理性,如果你能够一直这样子做的话,你确实能够培养起对佛法的正知正见。

信行的.png

那么这样的一个力量起来之后,你就能够在我们生活的各式各样的无常变化当中,去比不变应万变,这个不变是什么?正见不变,信心不变,对佛法的信心不变,对佛法的正见不变,那么对佛法的正见不变,不管外在怎么变,你都有办法去应对,所以这时候就不需要去求神问卜,也不用去看风水,为什么?你求的那些都是外在的、外来的,也都是在变化当中,唯有对佛法三宝生起真实的认知,真实的信心,以及应付外来的各式各样的变化。49:00

二、 信心的修学次第

信心的修学次第,其实佛教里面讲信心,它有几个次第,那么一般最常讲的有信忍、信求,还有正信,这三个,这是佛教里面讲信心的三种次第修学。

* 信忍:你看到这一个信,然后一个忍,因为师父讲过这个“忍”是什么意思?认识。由正确认识,深刻认识所产生的信心,这是第一步,就是对佛法从深刻的理解而起的净信。闻所成慧养成(慧学的初步、信解位),慧学的学习也有三个阶段,叫做闻、思、修所成慧。 我们听经闻法然后养成智慧那么刚开始诵经,然后慢慢去了解经典,但是不是说你去了解经典,那这样就好了。自己了解经典,然后能够运用经典,在日常生活上其实也有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也就是慧学的修学过程。那么慧学的修学过程,对佛法的信心是不可分开的,特点不同,但是它的过程是不可分开的。

首先有闻,第二个叫做思,然后再来修,最后会有一个证,不过这个(证)不讲,它的特性是有三个的。

1)闻:重在于正见养成。所以你们不要以为听听经典这样就叫做闻慧,不是,你们不要以为说来这边听几堂课,就叫做闻慧,也还不是。那么在闻慧之前,这个地方经典叫做生得慧,所以闻慧的养成必须是一种正见的养成,也就是观念正确,而且信心不移。你对佛法的信念,对佛法的认识,不会因为目前所遭受到的各种苦难而改变、退失了信心,而改变了信仰(甚至)开始怀疑。

比如说你对业报的认知,你是不是深信说我们有业有报,而不会因为我做了很多好事,但是目前却遭受了某些困难,然后就认为说这个业报是假的,有没有人会这样子?

(你之前做了很多善事,忽然有一天医生告诉你)大肠癌末期,你会不会觉得说,佛讲的因果业报是假的,因为我平时布施,我也吃素,我也常常去救护孤儿,我也借他人很多钱,隔壁那个酒鬼他什么都来,为什么他没有发生癌症末期,我发生癌症末期?

你如果学佛很多年了,你好好的想象一下说,这种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问你,你对佛说的这种因果业报会相信吗?我们大家都信吗?会,绝对会?如果你真的会,当然要发生才知道,如果真的会的话,那表示你已经有正见了。

曾经一个佛教徒学佛30年,而且是一个医生,然后有一天,有时候不一定是发生在我们身上,发生在我们所最爱的最亲的人身上,有时候更是难受,你说为什么不是我来得就好?结果他母亲得了那一种叫做渐冻人的那种病症,你们知道什么叫渐冻人吗?肌肉萎缩,然后找不出原因,她就是一直这样子。因为自己是医生,所以找遍了各种方法,他就是就是没办法(治疗),那么忽然间有一天人家告诉他说哪里有个庙,怎么样怎么样他就(把他母亲带)去了,然后(人家)就给她做一做法弄一弄,后来发现这个病竟然慢慢好转,然后他从此不相信他自己的医学,开始会去信那些怪力乱神的东西,他也学佛,所以让他对因果业报,还有对佛说的这种东西开始慢慢产生疑惑。

然后试问一下,如果哪一天你发生这样的情形事情的时候,你会不会因为现前很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的改变,让你对佛讲的四谛、因缘还有业果这些东西产生疑惑,会不会?

其实佛有说过,业力果报不可思议,很多的后面背景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不知道,我们常常会倒因为果,把很多东西混在一起。所以你对佛法如果真的了解的话,真正养成正见的话,你不会因为现象上所产生的某些改变,而对你的信仰产生改变。如果刚才有人认为是不会的,不会因为这样对你所长期培养的这种信心而造成改变的话,恭喜你,你差不多有正见了。

2)第二个阶段,当你正见慢慢越来越强的时候,你会有所谓的思所成慧,思所成慧叫做什么?叫做戒行成就,思所成慧叫做戒行成就。因为当你对佛法、对三宝、对四谛、对业果有完全的认知跟正见之后,你敢不敢随随便便去做一些违反因果的事情?不敢,你敢不敢随便杀盗淫妄?不敢。所以当正见养成的时候,你会有强大的毅力跟推动力想去做好事,想要去持戒。那么当然这两个东西要有长期的一个训练跟过程,这两个东西有一些观念知道了,你知道不会这样做,你也不会改变,但是你不一定马上能做。然后又让它越来越强,越来越强之后,你慢慢能够在行为上然后越做越强,越做越圆满。那么这种戒行成就,不是因为强迫性的,而是因为你真正认知到说什么东西能做,什么东西不能做。这是简单的讲。戒行具足成就之后,接下来

3、修所成慧必须是定相应。这是论典、经典上所特别规范的,所以闻思修的阶段是有明白确定的一个状况,而不是随随便便讲的,(这个)我大概简单的解解说。那么我们现在回到我们这里,就是说:

1、信忍

这是对于佛法,从深刻的理解而起的净信。闻所成慧养成(慧学的初步、信解位)

叫做闻所成慧养成,如果你因为对佛法的正知养成正见,这时候的信心就叫做信忍。所以这个地方(正见)就叫做信忍。从理智面叫正见,从正见所引导出来的感情意志力的话就叫做信忍

2、信求:

本着信忍的真信,而发为精进的修学思所成慧养成(慧学的第二步,解行位)

精进的修学是什么?能够持戒,能够进一步去修行,能够自利利他,所以第二个叫做信求。能够由内心自然而 然的发动与外在的行为,要简单的说起来,这个(信忍)也可以说是意,然后这个(信求)可以说是身跟口,因为付诸于行动了。然后这个(信忍)比较重在意念上的正知正见,这个(信求)比较重在从意念上发起的正确的行为,尤其是身跟口。

3)证信(证净)

经过实践到达了实证,(初果初地)修所成慧:悟不由他,不依文字证位

这个在修学过程当中叫定慧相应,如果你成就的话就是证,那么证的话至少又叫做证信/净,这个至少要初果或者是初地,但是你先不要想太多,你现在在哪个阶段,先把哪一个阶段养成?先把闻慧——信忍,把它养成比较重要。平时你就由持戒想办法来规范(自己),所以你现在想办法先把这个信忍养成比较重要,后面这两个(信求和证信)你要了解,但是不要急,一定要把第一个先养成,因为第一个这个是基础,你没有第一个就没有第二个,你没有第二个就没有第三个。

现在很多人不是不修行的,而是什么?一修行就急求修证,所以连第一个都没有,就想要跳到,开悟、明心见性了。你们会不会常常听到很多学佛人动不动就开悟,动不动就明心见性的?动不动就见性成佛,然后动不动就叫悟本来的我。没那么容易的,什么叫悟本来的我?你连这个“信忍”是什么你都搞不清楚,连佛法在讲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悟什么本来的我?不可能的。

我告诉你,佛法的修行绝对是次第的,你绝对没办法说你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忽然间第二天起来开悟了,没有这种事情,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尤其是开悟这种东西,你没有经过这样的次第修学,你休想!所以没有第一层楼绝对不会有第二层楼,没有第二层楼绝对不会有第三层楼。你不要在那胡思乱想,第一层都没盖好,就想说明天起来之后,会不会第三层已经盖了,没有这种事情。

因为这个是很明白的事,因为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只是这个怎么信忍、信求、信证,这个是第一次听到,还是以前有听过?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修行次第。我现在知道了,为什么很多人对修行迷迷糊糊的,就以为自己修得很好,因为连次第都搞不清楚,连他的修行应该到什么次第,应该做什么他都搞不清楚。那么多人搞不清楚了,打坐稍微有一点点小小的不同境界出现,以为自己开悟了,有没有?有。

以前有个人很好笑,他跑来跟我说师父我这样算不算开悟?我说怎么样算不算开悟?我打坐,然后有一天做到突然间感觉身体都不见了,然后旁边人也都不见了,而且没有声音了,进入一个完全的没有空寂的状态,师父,我这样算不算开悟了?我说如果你这样算开悟的话,你来问我,因为你开悟我没开悟,你问我干嘛?然后接下来我说,你那种境界我也有,但是绝对不是开悟。这个,你只要初学者用功一点,精进一点,稍微做个一两个礼拜一两个月都会经过的相似状况,所以一方面跟你报告一个不好的消息,就是你没有开悟;第二个要恭喜你一个好消息,就是说你打坐有一点点进步,就是这样而已。还差的远,也不要以为你这样子已经入了初禅、二禅、三禅,或是入非想非非想,休想!

没有打坐的人,你慢慢学习打坐,认真一点,观念正确一点,好好的用功一点,我跟你讲这种东西很快就会出现,都会有的,不要大惊小怪,因为自己开悟了。如果你没有正确的法师指导的话,很多人会自以为开悟了,就像刚才讲的,以为自己进入了空的境界,还早呢。

问:听不清

师父:我现在讲的信求,它是自然而然的深刻的认知发出不勉强的正确行为,第一步的信忍,这里讲的比较简单,其实你在信忍位的时候,你除了听经闻法,必须要受五戒,必须要诵经拜佛,这些全部都要配合,因为这是“知、情、意”的一种配合。前面的课,师父一直在讲, 开始修学,“知、情、意”有偏重的不同,不可偏废,这个都是在第一个阶段。那你说,第一个阶段的持戒和第二个阶段的戒成就有什么不一样?持戒是是勉强的、约束的,外来的力量逼迫自己去做的,第二个阶段到信求的时候,是自然而然自己愿意去做的,是因为内心的深刻理解后发诸于身口的行为,两个是不一样的。戒是什么?善性的培养,你已经培养了好的行为,已经习以成性之后,你就到了第二个阶段。所以第一个阶段是重在于观念的养成,但是行为上要强迫自己去训练去学习,那么到了第二阶段,已经成性了。第一个阶段是想办法长期的“习”,第二个阶段是成性。

师父刚才有讲过,虽然说我们的净信正信是由理智所引发的,但是师父之前也讲过,很多人入学的时候他不一定是由理性所进入的,也不是从听经闻法所入的,这样各位知道吗?所以我们必须分成正常道修学和方便道的信心修学。1:19

正常道修学与方便道


正常到.png

1、总说

1)正常道的信心修学:重在于菩萨的难行能行,又称为难行道。重于宗教的实践,是正常道的修学之道。正常的修学之道就是正常的菩萨道。

2)方便道的修学:是以培养信愿为主,又称为易行道。重于宗教行为,是入道的修学准备。

要记住:一个是叫做宗教实践,一个叫做宗教行为。所以正常道是宗教实践,方便道叫做宗教行为。(这两个)哪里不一样?六波罗蜜,六波罗蜜是宗教实践还是宗教行为?两者皆对也可以,但是偏重在哪里?应该是实践。我问你,一般来讲,拜佛、礼佛、念咒、唱诵,是宗教行为还是宗教实践?这个比较重在宗教行为,什么叫做宗教行为跟宗教实践?宗教行为只是(入佛门的)方法,宗教实践是本身它就有自利利他的意义存在,是我们所必须要做的。宗教行为只是一种方便,一种辅助,一种方法,它本身不是目的,那么宗教实践本身就是一种目的。

我问你,布施的目的在哪里?本身就是一种意义——自利利他,布施本身你如果你发心正确的话,它就是一种自利利他的修行。那么忍辱、持戒呢?就是一种宗教的实践。持戒的意义很多了,但是本身它就是一种宗教实践。

2、正常道的信心修学 有三个菩提心的修学

1)愿菩提心:发菩提愿,然后闻思修成就慧学。

2)行菩提心:受菩萨戒,依慧学引导布施等五度,六波罗蜜。那么以慧学来引导其他的五度,所以六波罗蜜里面叫做五度如盲,般若为导。所以六波罗蜜一定要般若波罗蜜来引导,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的话,其他五度只是一般的善行而已。所以一般的善行跟佛教里面讲的布施差在哪里?差在你有没有无所得——般若波罗蜜来相应,但是不是说你马上可以做到很好,而是说你的观念上有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去。

3)证菩提心:又叫做胜义菩提心;就是初地成就。这个大概了解一下,不是我要讲的重点。现在看讲义第7页,我要讲的重点是:方便道的信心修学

要记住一件事情,刚才师父已经为你们分析了什么叫做宗教实践,什么叫做宗教行为,正常道的修学重在宗教实践,也就是六波罗蜜。方便道的信心修学,重在宗教行为,是培养信心所用的。

我再讲一次,正常道的信心修学是正常的菩萨道,重在六度波罗蜜,它本身这些都是自利利他的,那么方便道的信心修学重在宗教行为。那么这个是为培养初学者的信心所安立的,叫做方便道,但是方便道是可以转入正常道的。那么刚才这个居士也讲了两者可以分别,但是不是完全不相关的,只是偏重上而已,那么宗教行为的特性是怎么样?它的目的是启发信心用的,它不一定能够当下的自利利他,但是它是为未来的自利利他而施设的。

那么宗教行为有几个特色,第一个很重要特色就是说,会做不断的相同的动作,什么叫做不断的相同的动作?大礼拜。我们有时候很多宗教是会一直拜,早晚课每天念同样的东西,早晚都一直做,(这个)是不是一种宗教行为?一直拜一直拜,一直念一直念,是不是这样子?(1:17分师父和同学交流听不清……)

除了一直拜一直念以外,(第二个,)还要固定多长时间,固定的早晚课,然后有六时,然后穆斯林也有做,穆斯林一天六次,不是我爱做都可以做,它是有固定的。所以说有时候是重复的固定行为,再来就是说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长度,这些都是比较重在于基本宗教的行为。

第三个,宗教行为必须是宗教的。所以妈妈一直拜一直拜,你不能说他是宗教行为,必须是宗教的,有没有不是宗教的,但是会有固定的这方面的行为?有固定的时间吃饭,你不能说我吃饭我是在修行,你不要跟我说禅宗那个行住坐卧是修行的,跟那个不一样。所以有一些我们人类的行为,有一些是固定的,然后是相同时间的,但是不是宗教行为。(1.19分师父台语)那个就不叫宗教行为,因为不是宗教,我讲的宗教行为应该是对神对佛,然后对这些生命解脱这些东西,必须是这一类的。宗教行为大概的特性我们可以分成(以上)这三大点。接下来我们来看:1:19:50



方便道.png

3 、方便道的信心修学

是一种信心的修学,因为经过这些宗教行为,确实对某些宗教可以培养出信心,也可以培养出一种情操,所以所有的宗教都有宗教行为。你跟我说哪一个宗教没有宗教行为?基督教常常笑佛教说你们在拜偶像,基督教要不要去做礼拜?要,他们在做礼拜的时候有没有在祈祷?有没有固定的时间?有,一定有的。

然后他们做的那些比如说要念什么,神啊……常常要拜,星期天固定要去的,因为星期天是礼拜天。你说为什么不星期一拜?因为人家宗教本来就有固定的时间嘛,你就知道说宗教行为就是有固定的时间,不是其他时间都可以的,固定的时间。当然他们会有他的故事和背后的原因,但是宗教行为一般都是这个样子,所以所有的宗教都是有宗教行为,透过宗教行为可以引导我们的情感,引导我们的意志,对这个宗教产生信心,然后对这个宗教产生情操,所有的宗教都是这样的。

1)为初学者信心不够所立

佛教对初入学者,如果有些人他没办法一下子去了解佛教的教义,一下子没办法马上去深入,马上去了解,这个时候也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必须要有一些佛教的宗教行为。所以你来问我的话,我也告诉你,佛教的宗教行为没有比较高档,(师父讲台语)如果是这样子可以,佛教都不称为佛教,意义绝对不是说谁的能力强。如果在一个程度里面,所以宗教做的都是差不多这些东西。当然我自己是佛教的出家人,我是学佛的,我当然知道说在佛教的某些根本的特性上是更超越的。

那么现在我要讲的是说,在于这些初学者的这种宗教行为上面,其实每个宗教的用意和每个宗教的做法其实都差不多。穆斯林有没有拜?有,磕头比我们磕的还厉害;那么基督教会跪下来求,那么基督教笑我们说点香,我问你基督教点不点香?拿个熏的东西在那晃啊晃,难道那个不是香吗?当然那不是香,不一定是一根很长的叫做香,香很多。我们佛教点盘香,然后其实他们也有信徒,你不要说只有佛教才有信徒,所有的宗教都有信徒,基督教也有信徒。

他们只是香比较长比较大,然后拿着(转)一下而已,有没有看过电视?他们拿着驱魔,基督教有没有驱魔?有。都有了,所以说很多宗教看起来其实差不多。道教驱魔更厉害,道教里面一些宗教行为?有,跟佛教很相似的,他有诵经有拜,都是有的。

2)那么方便道的这些宗教行为侧重于信仰,依佛加被的一种修学方法

3)方法:诵经、礼佛、拜佛,如普贤十大愿讲的,有没有听过普贤十大愿的?普贤十大愿几乎统括了佛教里面大部分会做的各式各样的宗教行为,那么普贤十大愿不管你听没有听过或懂不懂,我这里列出来了。它可以大概的分几项:

一、 礼敬诸佛

礼敬是不是要拜呀拜,而且不是每天有空就拜,他会有固定的早晚课,或是固定性的功课。

二、 称赞如来

赞叹如来,称赞念诵,就是我们说的念啊念。称赞如来,礼拜诸佛,是佛弟子见佛所应行的礼仪,最早是这样子的,然后慢慢演变成一种宗教行为。最早的时候佛的弟子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拜谁?拜释迦牟尼佛。上次不是说了吗?(佛弟子)来到佛的眼前怎么样?右绕三匝,然后礼佛足。现在释迦牟尼佛不在了,我们拜谁?拜化相三宝,拜代表释迦牟尼佛或其他佛的雕像。所以雕像不是拜偶像,那个雕像只是是一种表征而已。你不要以为有灵体附在里面,不是的,那是一种表征。

你说,师父是表征,为什么还拿来拜?因为我们的信念没那么强,你要是真的那么强的话,为什么叫做宗教行为?是我们众生刚初学佛必须要有的,那么就要雕的越像你的信心能够越强。你信心那么强的话,或是你的知见那幺正确,(你就不需要了),可惜初学者不行,你要雕的越庄严,感官越像,你的信心越容易提升。你说师父那不是着相吗?对,初学必须要有相,由相到最后来无相,不要什么一下子就无相,所谓的无相还是由相里面去无相的。

所以六祖在《六祖坛经》里面讲说:“菩提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所以说菩提在世间,菩提在世间,是由各式各样的东西表征出来的。所以初学者,既然叫初学者,这个是为初学者所立的,既然为初学者所立的,那各式各样的宗教行为,就必须要有各式各样的宗教的附带设施——佛像、佛珠、香花、供、幔,各式各样的都要有。初学者就是这样,你不要跟我说师父禅宗叫我们离一切相,你的根基那么高,你去修没关系,可惜现在我们大家的根基都把自己当成初学者,初学者都必须要这么修。你不要这么说师父你20年了也是初学者?是,我就是初学者。人家佛菩萨修了无量无数劫了,你的根基怎么跟他们比呢?

告诉你,自认为是初学者的才是高根基,自认为是高根机的都不是根基,这样各位了解,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所以礼敬诸佛,赞叹如来,是佛弟子所应行的礼仪,然后慢慢变成一个固定的宗教行为,所以我们会有礼佛、拜佛、赞叹。怎么赞叹?“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轮,天上天下无如佛”,就是这样子赞叹的。

三、 广修供养:是见佛修福的正行。因为佛的福德是由无始以来的各式各样的供养(而来),佛过去修行的时候供养共八万四千佛,从燃灯佛开始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学佛广修供养。


六、 请转法轮

七、 请佛住世

就是希望能够让佛法流传。那么请转法轮,请佛住世,也慢慢也变成一种宗教行为,一种赞叹、一种信奉。

四、忏悔业障,专重于佛前忏悔,观想忏悔

你们想到什么?拜忏,最有名的——梁皇宝忏、水忏。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要拜梁皇宝忏,拜水忏吗?是在拜忏悔。

拜忏悔是因为我们持戒,然后要依佛所行发菩提心要帮助众生,然后我们持戒,但问题我们是凡夫众生,持戒总是会有毁犯,所以叫做“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今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是在这个意义下,然后慢慢变成一套复杂的仪式。但是它的根本用意是在忏悔,所以我可以告诉你,拜粱皇宝忏,拜水忏都很好,你们能够的话尽量去拜,但是你必须亲自去拜。(1.30分师父台语)明明是你要拜你要跪,(你说)我今天很忙的,你不能来你替我去跪,有这样子的吗?有替人家忏悔的吗?没有。那么现在我简单的讲,忏悔有分为三种:1:31:30

1、 一个叫做做法忏(戒相应)

2、一个叫做观想或观相忏(定相应)

3、一个叫做无生忏(慧相应)

那么忏悔的意义在哪里?忏悔意义就是说,我做错事情,我自己明白了解,之后我要发露,然后请求原谅,这是忏悔最主要的意义。

所以忏悔这两个字,一个是叫做发露,一个叫做请求原谅,这是忏跟悔的根本意义,一个叫做发露我的罪行,第二个请求原谅。所以在佛教里面它有分为三种:一个叫作法忏,一个叫做观想(观相)忏,还有一个叫做无生忏。那么这个无生忏很困难,无生忏至少你要跟定相应,不只是跟定相应,至少闻思要到修所成慧的阶段,要对佛法的无所得,要对佛法的一切法空有很深层的认识,你才有办法做无生忏,所以这个我们暂时不讲。

现在我要讲这两个——做法忏和观想忏。

做法忏的用意就是说,一般的理解,你不要想太多,你做错事向别谁忏悔?向谁认错?当事者、对方。我今天早上对你不满意,骂了你二句不应该骂的话,恶口了。到了晚上我觉得我(今天这样恶口)很不应该,你要跟谁忏悔?你不要说到晚上,我觉得很不应该,我跑去佛前忏悔,当然这个不是不对的,只是说对象不对。当然你不是对不起佛了,对不起你自己的,自己贪嗔痴引起的,关佛什么事呢?

比如说我早上骂了某某,我晚上觉得不对,我就跟某某忏悔,告诉她,对不起,今天早上我骂你,做的不应该,虽然你欠我钱不还,但是还是不应该用这样子的恶口,那么这个叫做发露,然后请求原谅,这个叫做忏悔。

那么为什么会作法呢?因为这样的一个简单的东西,那么在僧团里面慢慢会演变,因为有时候你随随便便,但你不一定会得到对方的原谅。那么有时候你在僧团里面做错事情,比如说他是牵扯到大众的,那么你要对大众忏悔,这个忏悔会有一个仪轨的,仪轨不一定很复杂,但是必须要一个仪轨。比如说什么呢?我今天把饭烧焦了,害大家吃了焦饭,在僧团里面,那么我到晚上,我就跟大家忏悔请求原谅。那么这时候执事法师就问大家说:大家愿意原谅他吗?你们有没有问题?那么当然有人会讲说,你烧焦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有人会有这样疑问,你要解释的。解释之后,然后执事法师会说:大家愿不愿意原谅他吗?大家都说既然不是有意的,你又是第一次,没关系,我们就原谅你,这个叫做作法。不是我随便讲一讲,说不定有人有疑问,这个叫做作法忏,也是最简单的。当然可以,还有很多可以举例可以讲,但是因为时间问题我就暂时不讲了。

那么还有一种刚刚所说的,往昔所造诸恶业,还有不管往昔还有现在的,皆由无始贪嗔痴所引发的,做了各式各样的,我有察觉到或是没有察觉到的,很多错的,甚至我都不知道对象到底是谁,我知道说我这样做不对,你要跟谁忏悔?其实我这样问是有点隐蔽的,不是真实的,要在哪里?当然是在佛前。今对佛前求忏悔,其实这个佛前求忏悔不是叫佛原谅你,(答:证明)也不是证明,佛也没办法证明你要不要忏悔,是你自己的事情。其实这是种表征,你说证明也可以,是一种表征。

我说过我们拜佛,不是他在那边,你供佛也不是佛会拿来吃,你在佛前求忏悔,是用佛这样的一个表征,来代表你清清静静、明明白白,很愿意忏悔的这种心。所以这种表征,包括佛像的这些,其实我问你,你做错事佛会不会少一根毛?不会,你修得很好,佛会不会多一根毛?不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到佛像前呢?不然你要到哪里呢?所以我说宗教这种信心的培养,这种宗教行为本来就是必须要有附带的这种宗教的设备,这些宗教的设备,一个可以正我们的心,第二个,可以作为一种表征,增加我们的这种信愿。

那么你在佛前怎么忏悔呢?观想,其实是跟定相应的,观想很多种,观想我做错的事情,比如说像一股黑烟一样慢慢飘进来,然后佛放的白毫光什么的,然后进入我的身体里面,就有这样的观想,来增加我们这种未来想要断恶向善的心。那么如果你有定力相应的话,未来的力量会很强的,但是这个(观想忏)必须要有一定的定的力量。定相应(观想忏)、戒相应(作法忏)、慧相应(无生忏)。

既然叫做忏悔,实际上都包含在戒的范围里面,但是三个特性都不一样,(这三种忏对应于)戒、定、慧,还是有它的不同特点。所以当你在拜粱皇忏或是在拜什么忏的时候,其实你拜下去的时候你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我是因为有贪嗔痴在作祟,所以我常常做错事情。现在我必须观想说,我拜下去是有虔诚的发心,我愿意去忏悔这样子,那么未来我必须尽量的去克制我的贪嗔痴,不要再去犯更多相同的恶业。

那么有定相应当然是最好的,讲的更深一点,我刚才讲的很多时候,比如说智者大师写的那些东西,他们必须在打坐的时候,然后去观想,观想恶业或者是我们的恶习,或是贪嗔痴就像是一股黑烟一样,从我的内心跑出来,然后让光进来这样子。这不是很神,这是一种与定相应的忏悔,但这个当然比较难一点。后来祖师就把这个变成一套仪式,虽然没办法马上做到这样,但是相似的状况跟相应会出现。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