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三要 第七講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談《學佛三要》,上一次在談我們的信心,正信和迷信,那麼在談我們正信和迷信的時候,印順導師這裡依經典告訴我們說要怎麼判斷是正信還是迷信,就是從我們的「知、情、意」三個方面來判斷。


正信與迷信

正信.png

那麼它分為兩大部分:

一大部分,就我們所相信的對象來講,必須要具備哪三個要點才能稱為真實的信仰?「實、德、能」。「實」是什麼?是能夠見聞覺知到,真實的存在;「德」——德行,雖然說有些東西,它在歷史上不管是在哪裡真實存在,但是有沒有德行,值不值得我們去學習;「能」,有沒有流傳下來讓我們去學習,我們能不能發生作用?

所以確確實實有「實、德、能」的對象,才是值得我們去信仰的。

那麼今天我們要講說,除了相信的對象以外,還有一個就是說我們能信的心是依什麼樣的狀況?

就一般的世俗來講,我們必須要有能信的對象,所信的對象是什麼,還有我們能信的心情是什麼?你不要跟我說師父,不是三輪體空嗎?還沒到那個境界,三輪體空以後慢慢我們再講。但是就一般我們的信仰產生的時候,我們必須有所信的對象,還有能信的心是怎麼樣一個狀況。那所信的對象我上個禮拜說過了,今天要繼續來談我們能信的心,看講義。



能信.png


二,能信的心情說


如果是正信的話,必須具備知、情還有意,如果是迷信的話,就是錯誤的「知、情、意」。

那麼什麼叫做正信?從我們能信的心情說,

1、知: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就是正確的思考,抉擇後所產生的信心。

佛教是一個理性的宗教,佛教是一個智信的宗教,什麼叫智信的宗教?以智導信的宗教,也可以說是以智導情的宗教。

所以佛教真正的認知、真正的信心,重點在於從我們的理智、我們的認知、我們的了解,之後所產生的信心,也就是我們的一個「知、情、意」的知,以正確的了解認識思考後所產生的信心。

2、情:從正確的認識之後所生起的情感歸向,必須要有情感的配合,才是叫做正知。

有沒有有些狀況之下沒有情感的配合?沒有情感的配合,有時候會超過了理性,甚至沒有宗教信仰。什麼叫做超過的理性沒有宗教信仰的?有人把佛教的學習當成是一門哲學在學習,有沒有這樣的狀況?如果把它當成只是知識或一門哲學在學習的話,變成沒有情感的歸向,這樣子佛教對你產生不了什麼作用。你很會講,(什麼)中觀、唯識、法空、遍十方,你可以講東講西的,但是很可惜,你連最根本的三寶都沒有皈依。

學佛第一件事情皈依三寶,皈依三寶可以說是從智信所引起的一種情感的歸向,如果你沒有這種情感的對象,老實說你講的再天花亂墜,一旦事情發生在你身上的時候,你沒辦法用佛教來解決,為什麼?因為你的「知情意」不配合,我告訴你說諸行無常,我告訴你說,所以我們對外事不要執著、要放下,難道我今天這樣講,你明天馬上能做得到嗎?不行。因為我們的情感對這個世間還有太多的執著,所以根本放不下。不是說你理智知道了,你就可以真的放得下,沒那麼容易,這必須要做過過各種的宗教行為,慢慢引導這種情感的歸向。之後你的理智可以引導你的情感,這樣子你才有辦法說用佛法來解決你人生所發生的各式各樣的無常變化(的問題)。

所以第二個就是說情要以正確的認知後所產生的情感歸向,記得,情感歸向必須要有理智去引導。

3、意:由正確的認識所引導的長期的行為,進而產生的信心

也就是說我們各式各樣的宗教行為,你現在在做些什麼,你必須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解。比如說你今天在拜佛,你到底在拜的是什麼?為什麼要拜佛?你每天在念大悲咒,你要明白說為什麼我要念大悲咒。上次師父不是說過嗎?我們的意志可以由長期的行為,慢慢然後讓它生起,但是有可能你是錯誤的認知,是不是這樣子?如果你一直執著在說我念大悲咒,我就是要得到大悲咒的保佑,我不能說完全錯,但是並不完全符合佛陀告訴我們念咒語的根本意趣。哪怕你念大悲咒,你常常都是在喝大悲咒水,人家問你說你喝大悲咒水目的在哪裡?(答:口渴),口渴不需要喝大悲咒水,(答:會產生大悲心)。

所以我就說如果你沒有正確的信仰,你長期做過之後,你確實會有情操,確實有,但這個情操有可能是錯誤的方向。你長期喝大悲咒水,你沒有正確的認知說為什麼我要喝大悲水?你可能到最後對大悲咒很有信心,沒錯,你有可能生病的時候叫你去看醫生你不看,你可能說我喝大悲咒水會好,就是有可能會造成這樣的一個狀況,這個就是沒有真正認知到說,大悲咒水的用意到底在哪裡。

所以這裡講了,我們的知情的意,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之後所引導的長期行為,進而產生的信心才是正信。所以你們知道正確的引導多重要,你們學佛常常講說就是要正知正見,就是這樣。那麼八正道第一正道是什麼?是正見,所以正確的引導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那麼這裡說回來,某些狀況之下你的有可能是迷信的,你的能信的心情的「知、情、意」有可能是迷信的,什麼是迷信?

1、知:你在對一個東西沒有產生正確認知的時候,或是錯誤的判斷、錯誤的理解有可能是一個迷信。

2、情:沒有正確的理解,純粹是情感的抒發,對一個東西所產生的這種信仰。純粹是情感的,有可能是迷信。

3、意:沒有思考的宗教行為長期做下來,你有可能是迷信,師父講這裡不是說要你去批判別人或叫你去批評誰,師父講到這裡就是說,你要對自我做一個反省,不管你是今天剛入佛教的,還是你已經學佛學了很久,還是你念大悲咒已經念了一半大輩子。師父就是要讓你知道說,你學佛、開始念經誦咒怎麼都好,你的目的用意到底在哪裡?這才是一個進步的契機,往上爬升的契機。

你有沒有去思考說,我這樣子做純粹是情感的抒發而已,還是說我真的認識到它的用意到底是什麼,然後我去做?比如說有些人拜懺或是誦經,你問他說你為什麼誦這部經?他可能跟你說,我從小到大我外婆叫我媽媽這樣念,我媽媽這樣念,我就覺得蠻有趣,我跟著她念,然後她跟我說念經會被保佑,反正這個是好事不是壞事,我就跟著念,你有可能是因為家裡有這種環境,你就跟著這樣子做,你跟著這樣做有什麼不可以?沒有什麼不對的,只是不圓滿的,有缺失的。因為你畢竟念的是善法,也不是不好了,但是問題是不夠圓滿,沒有真正抓到學佛的意趣到底在哪裡。所以(因此)你培養一些福德,增長一點點善根都可以,但是真正談到學佛還早。所以你不要幾十年都是這樣繞,根本一步都沒有跨進去。這個就是從所謂的能信的心情說,你的正信,必須是正確的「知、情、意」所引導的這樣的一個信仰。

那麼不正確的就是一種迷信,就是說沒有正確的認知,然後純粹情感的抒發。還有就是說沒有思考的宗教行為,這個都有可能是導致迷信的一個因素。

(xing)跟行(heng)兩種都有人念,但是一般來講,我們在用的時候會分,但是我不能跟你說哪一種比較正確,一般我們會念普賢行願,行願就是實現實踐的願力。所以這個(xing)跟行(heng)都有人念,在不同的方面念不同的音。

好,其他還有沒有同學有什麼問題?如果沒有的話,我們繼續來看下一個:


四類信仰的狀態

四類.png


因為我們的信仰必須要具備「實、德、能」;那麼我們的能信的心有三種,所以這樣子搭配起來,(講義第6頁)就會有四類的信仰狀態:

第6頁上面有沒有看到這裡?

1、所信的對象具「實、德、能」,能信者不具「知、情、意」(有信無智長愚痴),有沒有這種狀況?什麼狀況?所信的對象不具「實、德、能」,能信者具「知、情、意」過程(思考不正確,引導錯誤的解行)。

比如說能信的對象是佛,是佛法,那麼有沒有能信者不具「知、情、意」?有,把佛當成神來信仰,把拜佛當成拜什麼?拜媽祖或是拜三太子,或是拜其他的神靈這樣子來拜,根本不了解我拜佛的用意跟目的在哪裡,也不了解佛法的用意和目的在哪裡,然後拜佛把他當成像拜神一樣,一心一意的就去燒香,然後求保佑,這樣的狀況之下有可能,佛是具備「實、德、能」的,但是你能信的心是不具「實、德、能」的,甚至跑到佛前去求保佑,多不多?多了。

那麼師父在這裡,我也不會隨便去跟你說人家這樣做不對,但是師父既然是講經說法,就有必要把正確的東西告訴給各位。那麼各位了解之後,千萬不要拿著這個東西到外面去到處批評,明白嗎?你批評人家到人家罵你說你憑什麼這樣子講?(你說)如源法師講的,到時候我要是路上被人家推倒我就來找你。(眾笑)

正確的東西,佛教應該是怎麼樣,我會如實的告訴你,因為講經說法必須自己不能有隱瞞,但是拿來怎麼用,是用來檢視我們的身心的,不是拿去批評外面不同的道場,這個一定要記住了。

師父所教你們的是用來檢討我們自己的,不是用來檢討別人的。所以師父常常講一句話,「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照見誰的無蘊皆空?照見我們自己的五蘊皆空,你不要老是去照見別人五蘊皆空,然後別人的五蘊都一定要空,自己的五蘊一點都不能空,那麼這是我們大家的毛病。這是我們大家的毛病,所以師父一再告誡就是這樣,你聽不聽話知道說你來這裡學是告訴你正知正見,我會告訴你應該是怎麼樣的,但是你學了拿回去之後要作為自我檢視跟自我檢討,而不是要去檢討別人,去檢測別人。

2、所信的對象不具「實、德、能」,能信者卻是具備「知、情、意」的過程(思考不正確,引導錯誤的解行)。有沒有這樣的?所信對象不具「實、德、能」,能信的對象表面上具「知、情、意」,但是這也是有問題,這是因為思考不正確所引導錯誤的解行。在你們生活上你們有遇到這樣的狀況跟例子嗎?在西方,我說的西方不是西方極樂世界,我講的西方是指哪裡?北美或歐洲了,南美就不叫西方了,我講西方是指西方的國家和文化,南美洲一般都不叫西方,但是北美州算不算西方的國家和文化,美國加拿大都是西方的國家和文化。在西方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你們聽得懂聽,聽不懂沒關係聽思考看看,有很有趣的現象。

西方現代哲學或是古典哲學來講,尤其是希臘羅馬歐洲是西方哲學的發源地,古代西方很多哲學家,他們的思辨能力強不強?強。他們的思考能力很強,邏輯能力也很強,他可以跟你談邏輯、辯證,談了一大堆,但是他們碰到神的這一塊,沒有邏輯可言,也沒有辯證可言,他就是舉起雙手相信,當然不是全部的,有很多也是不信的,但是不是全部,還算是很多是這樣子的。

所以表面上他對他的宗教信仰,他是經過「知、情、意」的,但實際上他的「知、情、意」的理解判斷是不正確的。這個就是這裡說的,所信的對象不具「實、德、能」,因為神是人類假想出來的,他根本是不具「實、德、能」的,但是能相信的人,他表面上相似的有「知、情、意」的過程(迷信中的迷信),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你不要以為這個現象跟我們現在的生活沒有關係了,這個現象我把它引用到我們現實的一個生活,對宗教的一個信仰來講的話,常常會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發生。什麼嚴重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說當你生活上沒有大問題的時候,你可以具備「知、情、意」,是不是這樣?當你目前生活沒有遇到大問題的時候,你確實可以具備「知、情、意」,你可以講得很邏輯,可以講得很正信。人家告訴你說哪裡有一個活佛再來,(你會)說,那個神通都是假的了,佛教沒有在信那些的了,每次都是自己能很有正信的一副樣子。但是我告訴你,當人遇到大問題的時候,尤其是攸關身心生命大問題的時候,你平時的正見如果不具足的話,就開始信心動搖,就開始病急亂投醫,就開始信這個信那個了。我看過太多人,沒事的時候都很正信,一有事的時候正信都不見了,哪裡有得求,哪裡有神通,哪裡可以灌頂,什麼都去。不管你平時有多大的能力,不管你平時有多高的地位,不管你平時有多大的權力,人一旦有攸關身心生命大問題的時候,在宗教的面前都是最微小的。這個就可以解說為什麼宗教騙子容易大流其行,因為人在最脆弱的時候(邪信)是最容易入侵進去的,病急亂投醫,急病亂投藥,就是這樣子。

這個就是在於說你平時有沒有真正養成正知正見,你平時如果真正的正知正見行成的話,你是不會有這樣一個狀況。所以這個又要告訴我們說,有時候所信對象不具「實、德、能」,但是表面上你的信仰是具有「知、情、意」的過程,但是這個其實是不正確的思考過程。

3、所信的對象具「實、德、能」,能信者具「知、情、意」的正確過程(正信)。有沒有這樣的?有,正確的了解,正確的判斷,然後正確的行為。

4、所信的對象不具「實、德、能」,能信者不具「知、情、意」,這個叫做迷信中的迷信。

我們今天上這個課,我當然是希望大家都能夠是這四點裡面哪一點?當然是第三點,佛具有「實、德、能」,不過這個是佛,我們自己本身必須要具備「知、情、意」的過程,才是真正的信仰,還是正見的發起。所以那個是完全錯誤的觀點,不用去聽經聞法,你誦經慢慢自己就會開智慧,自己就會了解經典裡面在想什麼,如果這樣子講的話,那麼不但是錯誤的觀念,而且這樣是很危險的。為什麼說這樣子很危險?因為這樣的狀況之下,如果你確信說我經誦一誦,我就能夠了解裡面的意思的話,很多時候你會自己怎麼樣?亂編套然後亂理解,然後依文解義自己去解讀,然後產生一些錯誤的理解,然後把錯誤的理解經過感情,經過長期的薰習,到最後變成邪知邪見。

有某某宗教,討論的是儒釋道三合一的,當然他不是只有一個,他是很多人一群。民間的傳統信仰,很喜歡把佛教的經典拿來亂解釋一通,然後就認為是正確的。舉一個例子,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心經》裡面講舍利子,那個舍利子是什麼意思?是舍利弗,舍利弗是誰?佛有十大弟子,他是佛的第一大弟子,而且是智慧第一。但是以前我曾經聽過有一些不懂的人解釋《心經》,把舍利子跟聖人或是佛荼毘燒剩下來的結晶體等同,因為那個也叫做舍利子,然後他把兩個混在一起,然後說舍利子就是等同那個舍利子,然後自己就亂解釋一通。你們有沒有聽過這樣解釋?有聽過。有人確實是這樣解釋的,那個是真的荒謬到極點。

舍利弗跟燒剩下的舍利子兩個的梵文字是完全不一樣的,舍利弗叫做Sariputra,舍利子燒剩下那個叫做Sarira,音點像的,但是字義完全不一樣的。舍利弗叫Sariputra,sarīra是一種鳥,這個應該你們都聽過了(見《心經》-8),putra是兒子的意思,所以Sariputra叫做鳩鹿之子,那麼最後是人家稱呼舍利弗母親的一個外號,這個故事有點長,我也不講,以後有機會再講。

那麼另外一個字叫做sarira,這個字是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sarira這個字就是人死之後所剩下來的叫做屍體,梵文字這個sarira就叫做屍體,所以它不一定是結晶物,它不一定是指燒剩下的,不管是整身的還是燒剩下的全部都可以用sarira來代替,就叫做屍體,所以有人稱為全身舍利。所以所謂的「知、情、意」必須有這樣的一個引導,才叫真正的信仰。

問:我所信的對象具有「實、德、能」,佛教傳來中國,然後中間宣說的對象他出了問題,後面的人我不管他具有「知、情、意」還是不具有「知、情、意」,那都不是可以信的?

師父:你問的這個很好,但是不會全部都出問題,中間或許有一些會出問題,但是不可能一個時代弘法人全部都出問題。佛教傳來中國,不可否認的,有一些人確實傳錯了一些信息,但是不可能所有的祖師大德傳過來的全部都弄錯,這樣你了解嗎?所以從你這樣的一個問題(引生出)為什麼像師父這樣講經弘法的人,必須投入時間,投入精神,投入生命,去做研究、去理解、去比對,必須負擔起弘揚正法的責任。那麼在弘揚正好的責任的過程當中,你自己必須要去深入了。比如說經典的比對,然後他的翻譯是怎麼樣,在不同的經典解說裡面,它意義上是怎麼樣才是正確的,所以這個必須要深入的去了解。你們不要以為做研究跟修行沒關係,順道說一下了,我在加拿大讀書的時候,因為拿博士很多人有疑問,(33分,師父台語)為什麼?你講的,佛法有些觀念模糊的,有些意見不清的,我把它弄清楚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對我自己的修行有幫助,對我的弘法對教義也有幫助。因為什麼?傳正法給人家。我問你,佛法能不能?能!深不深?深?算不算?你有沒有期望一個普通的人,像我這麼普通的人,兩年三年就可以弘法,然後都很正確,然後都很厲害,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事實是如此的,20年我都還覺得少。我出家21 -22年的了,不用自我介紹,在座很多人都知道,看我這樣子一路過來22年了,22年都在讀書,但是我覺得很慶幸,我出家有機會在讀書,做這樣的研究,對我自己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以後我會怎麼樣?我也盡我的能力宣說正法。

有時候也不一定聽一個人兩個人講,多聽幾個是沒關係的,多聽幾個參考比對看看,我也不會說你聽我的就好,然後我講的這個就都對了。你們來這裡,師父儘量用我的能力範圍內講一些正確的佛法給各位,但是我也只能說師父所表達的你們能儘量的參考,儘量的參考,我不敢說我講的絕對100%都對。

接下來第6頁,學佛者應以能所相應,有沒有看到這裡,學佛者應以能所相應的正信為目標,剛才講過了。

剛剛是講是信仰的生起,我們再來講佛教中的信,佛教中的信可以分成幾種?你可以看我的講義,也可以看黑板。

佛教中的『信』

佛教.png

什麼叫信?佛教中基本上分成兩大類:(1) 順信與淨信(2)談信心的修學次第

一、 順信與淨信


首先師父來講一下順信與淨信到底是什麼?

1、 順信。佛教把信分成兩大類,一個叫做順信,一個叫做淨信。順信是什麼?順信就是由情感、意志所產生的信仰,也就是剛才不具正確「知、情、意」的,佛教都把它稱為順信。雖然這個也是我們初學者的一個狀況,但是佛教並不很鼓勵這樣的一個狀況,希望不管你是怎麼學的,都希望能夠由淨信所產生。

2、 佛教所講的信是需要能夠淨信,就是佛教中的信。要記得佛教裡面講的信不是順信,是淨信。那麼什麼叫淨信呢?首先佛教中叫做淨信。

1) 不同宗教的信仰特質

西方宗教:以順信為主。

西方宗教你不能去問他為什麼有神,神為什麼叫我們這樣子做,你不能去疑問的,他只是講信,情感、意志的歸屬,你就是信,信主得永生。西方宗教一個很有趣的狀況就是說,你相信他,那麼當你發生困難、發生問題的時候,他們常常怎麼跟你講?主的安排。主的安排不是我們所能夠想像得到的,所以不要用腦子去想,你相信就對了。再來就是神在考驗你,神在考驗你的信心夠不夠,不然就是說你的信心不夠,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問題。有沒有聽到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是所有的裡面對神的信心最夠的,所以他活下來,其他信心不夠的,所以就會非得到海里去游泳,這是西方宗教的。

2)中國的宗教:重倫理、理性的分析

3)佛教:比較重在信智合一,不但要有信,而且要有智,由智導信,由智導情,這是佛教所需要的一個信,所以佛教的信叫做淨信。那麼談到這裡,你們接下來會說師父淨信到底是什麼?41:20



淨信.png

心淨為信,佛教講的淨信叫做心淨為信。

*  《俱舍論》:有些同學有上,沒上也沒關係的,反正就是一部很重要的論就對了。叫做「令心澄淨,於諦實業果中現前忍許」。

這個「忍許」是什麼意思?認識。

你們不要以為這個忍(就是忍耐的意思),很多人在講說這個忍的時候,解釋說這個「忍」叫做什麼?一個刀,下面一個心,叫做刀刃入心,痛不痛?痛,你要把它忍下來,這個叫做「忍」,其實「忍」不完全這個意思。還有一個意思是什麼?人家說深刻,有沒有說刻骨銘心?意思叫做印象非常的深刻,刻在骨上,然後好像在心裏面打一個Mark(記號),或logo在裡面,其實這個字在古代的同音字裡面,這個「忍」等於「認」,

就是真正深入到內心,對一個東西真正的認識、理解、了解之後,深入進去了,才是叫做真正的入心。

所以這裡的令心澄淨,這種心淨叫做真實的了解,才是真正的信,不真實的了解都不能稱做真正的信。所以心要澄淨沒有疑惑,必須先有疑惑,然後去解決疑惑,之後真正的了解了,那才是真正的信。如果你對佛教的很多觀念教理搞不清楚,你有很多疑惑,你去聽經聞法,然後你問師父,師父叫你說,不要問,這個是離言語,不是言語所能形容的,這個有一天你證到了就知道了,(你說)那我還沒證到,我還是一大堆疑惑。

所以佛陀在古代的教學是比較像師父現在這樣的,當然不是這樣正式的上課,佛陀坐在那邊,然後弟子們有問題就問,佛陀就回答,然後問的時候回答的時候還會問說,你有沒有問題?你沒問題,我問個問題。因為他可能還模模糊糊的,佛陀就點出他的問題,佛陀常常是這樣子。最後他怎麼講說舍利弗怎麼樣,目健連怎麼樣,你知道嗎?那麼我反問你,你這樣子可以嗎?就是常常這樣子討論的,是這樣子的狀況之下,經過這樣的對答、詢問,甚至怎麼樣?弟子跟弟子之間會討論,甚至是辯論,這個為什麼?真理越辯越明,經過這樣子的刺激之後,你所生起的認知才是真正的淨信。

問:諦實是什麼意思?

諦實就是四聖諦了,業跟果就是業報,然後果報是對於三寶四諦,還有有業有報這些東西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解認識。所以真正的信,叫做深忍樂欲。

* 深忍:就是對事物深刻的了解(認許),這裡邊的事物是指佛法。

* 樂欲:就是實踐的欲求。

* 所以淨信就是說對事物深刻了解(認許)後,佛法深刻了解之後,由無疑惑(心淨)所生起的信念,特別是對三寶、四諦、業果等的信念。這樣生起的才是信心。

* 所以所謂的信心,在深刻的理解與懇切的欲求中顯出的:是從理智所引起的,而又能策發意欲去行動。所以有理智策發情感的意願,然後有意志跟情感,然後去支持他的理性,如果你能夠一直這樣子做的話,你確實能夠培養起對佛法的正知正見。

信行的.png

那麼這樣的一個力量起來之後,你就能夠在我們生活的各式各樣的無常變化當中,去比不變應萬變,這個不變是什麼?正見不變,信心不變,對佛法的信心不變,對佛法的正見不變,那麼對佛法的正見不變,不管外在怎麼變,你都有辦法去應對,所以這時候就不需要去求神問卜,也不用去看風水,為什麼?你求的那些都是外在的、外來的,也都是在變化當中,唯有對佛法三寶生起真實的認知,真實的信心,以及應付外來的各式各樣的變化。49:00

二、 信心的修學次第

信心的修學次第,其實佛教裡面講信心,它有幾個次第,那麼一般最常講的有信忍、信求,還有正信,這三個,這是佛教裡面講信心的三種次第修學。

* 信忍:你看到這一個信,然後一個忍,因為師父講過這個「忍」是什麼意思?認識。由正確認識,深刻認識所產生的信心,這是第一步,就是對佛法從深刻的理解而起的淨信。聞所成慧養成(慧學的初步、信解位),慧學的學習也有三個階段,叫做聞、思、修所成慧。 我們聽經聞法然後養成智慧那麼剛開始誦經,然後慢慢去了解經典,但是不是說你去了解經典,那這樣就好了。自己了解經典,然後能夠運用經典,在日常生活上其實也有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也就是慧學的修學過程。那麼慧學的修學過程,對佛法的信心是不可分開的,特點不同,但是它的過程是不可分開的。

首先有聞,第二個叫做思,然後再來修,最後會有一個證,不過這個(證)不講,它的特性是有三個的。

1)聞:重在於正見養成。所以你們不要以為聽聽經典這樣就叫做聞慧,不是,你們不要以為說來這邊聽幾堂課,就叫做聞慧,也還不是。那麼在聞慧之前,這個地方經典叫做生得慧,所以聞慧的養成必須是一種正見的養成,也就是觀念正確,而且信心不移。你對佛法的信念,對佛法的認識,不會因為目前所遭受到的各種苦難而改變、退失了信心,而改變了信仰(甚至)開始懷疑。

比如說你對業報的認知,你是不是深信說我們有業有報,而不會因為我做了很多好事,但是目前卻遭受了某些困難,然後就認為說這個業報是假的,有沒有人會這樣子?

(你之前做了很多善事,忽然有一天醫生告訴你)大腸癌末期,你會不會覺得說,佛講的因果業報是假的,因為我平時布施,我也吃素,我也常常去救護孤兒,我也借他人很多錢,隔壁那個酒鬼他什麼都來,為什麼他沒有發生癌症末期,我發生癌症末期?

你如果學佛很多年了,你好好的想像一下說,這種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問你,你對佛說的這種因果業報會相信嗎?我們大家都信嗎?會,絕對會?如果你真的會,當然要發生才知道,如果真的會的話,那表示你已經有正見了。

曾經一個佛教徒學佛30年,而且是一個醫生,然後有一天,有時候不一定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發生在我們所最愛的最親的人身上,有時候更是難受,你說為什麼不是我來得就好?結果他母親得了那一種叫做漸凍人的那種病症,你們知道什麼叫漸凍人嗎?肌肉萎縮,然後找不出原因,她就是一直這樣子。因為自己是醫生,所以找遍了各種方法,他就是就是沒辦法(治療),那麼忽然間有一天人家告訴他說哪裡有個廟,怎麼樣怎麼樣他就(把他母親帶)去了,然後(人家)就給她做一做法弄一弄,後來發現這個病竟然慢慢好轉,然後他從此不相信他自己的醫學,開始會去信那些怪力亂神的東西,他也學佛,所以讓他對因果業報,還有對佛說的這種東西開始慢慢產生疑惑。

然後試問一下,如果哪一天你發生這樣的情形事情的時候,你會不會因為現前很多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的改變,讓你對佛講的四諦、因緣還有業果這些東西產生疑惑,會不會?

其實佛有說過,業力果報不可思議,很多的後面背景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不知道,我們常常會倒因為果,把很多東西混在一起。所以你對佛法如果真的了解的話,真正養成正見的話,你不會因為現象上所產生的某些改變,而對你的信仰產生改變。如果剛才有人認為是不會的,不會因為這樣對你所長期培養的這種信心而造成改變的話,恭喜你,你差不多有正見了。

2)第二個階段,當你正見慢慢越來越強的時候,你會有所謂的思所成慧,思所成慧叫做什麼?叫做戒行成就,思所成慧叫做戒行成就。因為當你對佛法、對三寶、對四諦、對業果有完全的認知跟正見之後,你敢不敢隨隨便便去做一些違反因果的事情?不敢,你敢不敢隨便殺盜淫妄?不敢。所以當正見養成的時候,你會有強大的毅力跟推動力想去做好事,想要去持戒。那麼當然這兩個東西要有長期的一個訓練跟過程,這兩個東西有一些觀念知道了,你知道不會這樣做,你也不會改變,但是你不一定馬上能做。然後又讓它越來越強,越來越強之後,你慢慢能夠在行為上然後越做越強,越做越圓滿。那麼這種戒行成就,不是因為強迫性的,而是因為你真正認知到說什麼東西能做,什麼東西不能做。這是簡單的講。戒行具足成就之後,接下來

3、修所成慧必須是定相應。這是論典、經典上所特別規範的,所以聞思修的階段是有明白確定的一個狀況,而不是隨隨便便講的,(這個)我大概簡單的解解說。那麼我們現在回到我們這裡,就是說:

1、信忍

這是對於佛法,從深刻的理解而起的淨信。聞所成慧養成(慧學的初步、信解位)

叫做聞所成慧養成,如果你因為對佛法的正知養成正見,這時候的信心就叫做信忍。所以這個地方(正見)就叫做信忍。從理智面叫正見,從正見所引導出來的感情意志力的話就叫做信忍

2、信求:

本著信忍的真信,而發為精進的修學思所成慧養成(慧學的第二步,解行位)

精進的修學是什麼?能夠持戒,能夠進一步去修行,能夠自利利他,所以第二個叫做信求。能夠由內心自然而 然的發動與外在的行為,要簡單的說起來,這個(信忍)也可以說是意,然後這個(信求)可以說是身跟口,因為付諸於行動了。然後這個(信忍)比較重在意念上的正知正見,這個(信求)比較重在從意念上發起的正確的行為,尤其是身跟口。

3)證信(證淨)

經過實踐到達了實證,(初果初地)修所成慧:悟不由他,不依文字證位

這個在修學過程當中叫定慧相應,如果你成就的話就是證,那麼證的話至少又叫做證信/淨,這個至少要初果或者是初地,但是你先不要想太多,你現在在哪個階段,先把哪一個階段養成?先把聞慧——信忍,把它養成比較重要。平時你就由持戒想辦法來規範(自己),所以你現在想辦法先把這個信忍養成比較重要,後面這兩個(信求和證信)你要了解,但是不要急,一定要把第一個先養成,因為第一個這個是基礎,你沒有第一個就沒有第二個,你沒有第二個就沒有第三個。

現在很多人不是不修行的,而是什麼?一修行就急求修證,所以連第一個都沒有,就想要跳到,開悟、明心見性了。你們會不會常常聽到很多學佛人動不動就開悟,動不動就明心見性的?動不動就見性成佛,然後動不動就叫悟本來的我。沒那麼容易的,什麼叫悟本來的我?你連這個「信忍」是什麼你都搞不清楚,連佛法在講什麼都不知道,你怎麼悟什麼本來的我?不可能的。

我告訴你,佛法的修行絕對是次第的,你絕對沒辦法說你什麼都不知道,然後忽然間第二天起來開悟了,沒有這種事情,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尤其是開悟這種東西,你沒有經過這樣的次第修學,你休想!所以沒有第一層樓絕對不會有第二層樓,沒有第二層樓絕對不會有第三層樓。你不要在那胡思亂想,第一層都沒蓋好,就想說明天起來之後,會不會第三層已經蓋了,沒有這種事情。

因為這個是很明白的事,因為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只是這個怎麼信忍、信求、信證,這個是第一次聽到,還是以前有聽過?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修行次第。我現在知道了,為什麼很多人對修行迷迷糊糊的,就以為自己修得很好,因為連次第都搞不清楚,連他的修行應該到什麼次第,應該做什麼他都搞不清楚。那麼多人搞不清楚了,打坐稍微有一點點小小的不同境界出現,以為自己開悟了,有沒有?有。

以前有個人很好笑,他跑來跟我說師父我這樣算不算開悟?我說怎麼樣算不算開悟?我打坐,然後有一天做到突然間感覺身體都不見了,然後旁邊人也都不見了,而且沒有聲音了,進入一個完全的沒有空寂的狀態,師父,我這樣算不算開悟了?我說如果你這樣算開悟的話,你來問我,因為你開悟我沒開悟,你問我幹嘛?然後接下來我說,你那種境界我也有,但是絕對不是開悟。這個,你只要初學者用功一點,精進一點,稍微做個一兩個禮拜一兩個月都會經過的相似狀況,所以一方面跟你報告一個不好的消息,就是你沒有開悟;第二個要恭喜你一個好消息,就是說你打坐有一點點進步,就是這樣而已。還差的遠,也不要以為你這樣子已經入了初禪、二禪、三禪,或是入非想非非想,休想!

沒有打坐的人,你慢慢學習打坐,認真一點,觀念正確一點,好好的用功一點,我跟你講這種東西很快就會出現,都會有的,不要大驚小怪,因為自己開悟了。如果你沒有正確的法師指導的話,很多人會自以為開悟了,就像剛才講的,以為自己進入了空的境界,還早呢。

問:聽不清

師父:我現在講的信求,它是自然而然的深刻的認知發出不勉強的正確行為,第一步的信忍,這裡講的比較簡單,其實你在信忍位的時候,你除了聽經聞法,必須要受五戒,必須要誦經拜佛,這些全部都要配合,因為這是「知、情、意」的一種配合。前面的課,師父一直在講, 開始修學,「知、情、意」有偏重的不同,不可偏廢,這個都是在第一個階段。那你說,第一個階段的持戒和第二個階段的戒成就有什麼不一樣?持戒是是勉強的、約束的,外來的力量逼迫自己去做的,第二個階段到信求的時候,是自然而然自己願意去做的,是因為內心的深刻理解後發諸於身口的行為,兩個是不一樣的。戒是什麼?善性的培養,你已經培養了好的行為,已經習以成性之後,你就到了第二個階段。所以第一個階段是重在於觀念的養成,但是行為上要強迫自己去訓練去學習,那麼到了第二階段,已經成性了。第一個階段是想辦法長期的「習」,第二個階段是成性。

師父剛才有講過,雖然說我們的淨信正信是由理智所引發的,但是師父之前也講過,很多人入學的時候他不一定是由理性所進入的,也不是從聽經聞法所入的,這樣各位知道嗎?所以我們必須分成正常道修學和方便道的信心修學。1:19

正常道修學與方便道


正常到.png

1、總說

1)正常道的信心修學:重在於菩薩的難行能行,又稱為難行道。重於宗教的實踐,是正常道的修學之道。正常的修學之道就是正常的菩薩道。

2)方便道的修學:是以培養信願為主,又稱為易行道。重於宗教行為,是入道的修學準備。

要記住:一個是叫做宗教實踐,一個叫做宗教行為。所以正常道是宗教實踐,方便道叫做宗教行為。(這兩個)哪裡不一樣?六波羅蜜,六波羅蜜是宗教實踐還是宗教行為?兩者皆對也可以,但是偏重在哪裡?應該是實踐。我問你,一般來講,拜佛、禮佛、念咒、唱誦,是宗教行為還是宗教實踐?這個比較重在宗教行為,什麼叫做宗教行為跟宗教實踐?宗教行為只是(入佛門的)方法,宗教實踐是本身它就有自利利他的意義存在,是我們所必須要做的。宗教行為只是一種方便,一種輔助,一種方法,它本身不是目的,那麼宗教實踐本身就是一種目的。

我問你,布施的目的在哪裡?本身就是一種意義——自利利他,布施本身你如果你發心正確的話,它就是一種自利利他的修行。那麼忍辱、持戒呢?就是一種宗教的實踐。持戒的意義很多了,但是本身它就是一種宗教實踐。

2、正常道的信心修學 有三個菩提心的修學

1)願菩提心:發菩提願,然後聞思修成就慧學。

2)行菩提心:受菩薩戒,依慧學引導布施等五度,六波羅蜜。那麼以慧學來引導其他的五度,所以六波羅蜜裡面叫做五度如盲,般若為導。所以六波羅蜜一定要般若波羅蜜來引導,如果沒有般若波羅蜜的話,其他五度只是一般的善行而已。所以一般的善行跟佛教裡面講的布施差在哪裡?差在你有沒有無所得——般若波羅蜜來相應,但是不是說你馬上可以做到很好,而是說你的觀念上有沒有朝著這個方向去。

3)證菩提心:又叫做勝義菩提心;就是初地成就。這個大概了解一下,不是我要講的重點。現在看講義第7頁,我要講的重點是:方便道的信心修學

要記住一件事情,剛才師父已經為你們分析了什麼叫做宗教實踐,什麼叫做宗教行為,正常道的修學重在宗教實踐,也就是六波羅蜜。方便道的信心修學,重在宗教行為,是培養信心所用的。

我再講一次,正常道的信心修學是正常的菩薩道,重在六度波羅蜜,它本身這些都是自利利他的,那麼方便道的信心修學重在宗教行為。那麼這個是為培養初學者的信心所安立的,叫做方便道,但是方便道是可以轉入正常道的。那麼剛才這個居士也講了兩者可以分別,但是不是完全不相關的,只是偏重上而已,那麼宗教行為的特性是怎麼樣?它的目的是啟發信心用的,它不一定能夠當下的自利利他,但是它是為未來的自利利他而施設的。

那麼宗教行為有幾個特色,第一個很重要特色就是說,會做不斷的相同的動作,什麼叫做不斷的相同的動作?大禮拜。我們有時候很多宗教是會一直拜,早晚課每天念同樣的東西,早晚都一直做,(這個)是不是一種宗教行為?一直拜一直拜,一直念一直念,是不是這樣子?(1:17分師父和同學交流聽不清……)

除了一直拜一直念以外,(第二個,)還要固定多長時間,固定的早晚課,然後有六時,然後穆斯林也有做,穆斯林一天六次,不是我愛做都可以做,它是有固定的。所以說有時候是重複的固定行為,再來就是說固定的時間,固定的長度,這些都是比較重在於基本宗教的行為。

第三個,宗教行為必須是宗教的。所以媽媽一直拜一直拜,你不能說他是宗教行為,必須是宗教的,有沒有不是宗教的,但是會有固定的這方面的行為?有固定的時間吃飯,你不能說我吃飯我是在修行,你不要跟我說禪宗那個行住坐臥是修行的,跟那個不一樣。所以有一些我們人類的行為,有一些是固定的,然後是相同時間的,但是不是宗教行為。(1.19分師父台語)那個就不叫宗教行為,因為不是宗教,我講的宗教行為應該是對神對佛,然後對這些生命解脫這些東西,必須是這一類的。宗教行為大概的特性我們可以分成(以上)這三大點。接下來我們來看:1:19:50



方便道.png

3 、方便道的信心修學

是一種信心的修學,因為經過這些宗教行為,確實對某些宗教可以培養出信心,也可以培養出一種情操,所以所有的宗教都有宗教行為。你跟我說哪一個宗教沒有宗教行為?基督教常常笑佛教說你們在拜偶像,基督教要不要去做禮拜?要,他們在做禮拜的時候有沒有在祈禱?有沒有固定的時間?有,一定有的。

然後他們做的那些比如說要念什麼,神啊……常常要拜,星期天固定要去的,因為星期天是禮拜天。你說為什麼不星期一拜?因為人家宗教本來就有固定的時間嘛,你就知道說宗教行為就是有固定的時間,不是其他時間都可以的,固定的時間。當然他們會有他的故事和背後的原因,但是宗教行為一般都是這個樣子,所以所有的宗教都是有宗教行為,透過宗教行為可以引導我們的情感,引導我們的意志,對這個宗教產生信心,然後對這個宗教產生情操,所有的宗教都是這樣的。

1)為初學者信心不夠所立

佛教對初入學者,如果有些人他沒辦法一下子去了解佛教的教義,一下子沒辦法馬上去深入,馬上去了解,這個時候也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必須要有一些佛教的宗教行為。所以你來問我的話,我也告訴你,佛教的宗教行為沒有比較高檔,(師父講台語)如果是這樣子可以,佛教都不稱為佛教,意義絕對不是說誰的能力強。如果在一個程度裡面,所以宗教做的都是差不多這些東西。當然我自己是佛教的出家人,我是學佛的,我當然知道說在佛教的某些根本的特性上是更超越的。

那麼現在我要講的是說,在於這些初學者的這種宗教行為上面,其實每個宗教的用意和每個宗教的做法其實都差不多。穆斯林有沒有拜?有,磕頭比我們磕的還厲害;那麼基督教會跪下來求,那麼基督教笑我們說點香,我問你基督教點不點香?拿個熏的東西在那晃啊晃,難道那個不是香嗎?當然那不是香,不一定是一根很長的叫做香,香很多。我們佛教點盤香,然後其實他們也有信徒,你不要說只有佛教才有信徒,所有的宗教都有信徒,基督教也有信徒。

他們只是香比較長比較大,然後拿著(轉)一下而已,有沒有看過電視?他們拿著驅魔,基督教有沒有驅魔?有。都有了,所以說很多宗教看起來其實差不多。道教驅魔更厲害,道教裡面一些宗教行為?有,跟佛教很相似的,他有誦經有拜,都是有的。

2)那麼方便道的這些宗教行為側重於信仰,依佛加被的一種修學方法

3)方法:誦經、禮佛、拜佛,如普賢十大願講的,有沒有聽過普賢十大願的?普賢十大願幾乎統括了佛教裡面大部分會做的各式各樣的宗教行為,那麼普賢十大願不管你聽沒有聽過或懂不懂,我這裡列出來了。它可以大概的分幾項:

一、 禮敬諸佛

禮敬是不是要拜呀拜,而且不是每天有空就拜,他會有固定的早晚課,或是固定性的功課。

二、 稱讚如來

讚嘆如來,稱讚念誦,就是我們說的念啊念。稱讚如來,禮拜諸佛,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最早是這樣子的,然後慢慢演變成一種宗教行為。最早的時候佛的弟子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拜誰?拜釋迦牟尼佛。上次不是說了嗎?(佛弟子)來到佛的眼前怎麼樣?右繞三匝,然後禮佛足。現在釋迦牟尼佛不在了,我們拜誰?拜化相三寶,拜代表釋迦牟尼佛或其他佛的雕像。所以雕像不是拜偶像,那個雕像只是是一種表徵而已。你不要以為有靈體附在裡面,不是的,那是一種表徵。

你說,師父是表徵,為什麼還拿來拜?因為我們的信念沒那麼強,你要是真的那麼強的話,為什麼叫做宗教行為?是我們眾生剛初學佛必須要有的,那麼就要雕的越像你的信心能夠越強。你信心那麼強的話,或是你的知見那么正確,(你就不需要了),可惜初學者不行,你要雕的越莊嚴,感官越像,你的信心越容易提升。你說師父那不是著相嗎?對,初學必須要有相,由相到最後來無相,不要什麼一下子就無相,所謂的無相還是由相裡面去無相的。

所以六祖在《六祖壇經》裡面講說:「菩提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所以說菩提在世間,菩提在世間,是由各式各樣的東西表徵出來的。所以初學者,既然叫初學者,這個是為初學者所立的,既然為初學者所立的,那各式各樣的宗教行為,就必須要有各式各樣的宗教的附帶設施——佛像、佛珠、香花、供、幔,各式各樣的都要有。初學者就是這樣,你不要跟我說師父禪宗叫我們離一切相,你的根基那麼高,你去修沒關係,可惜現在我們大家的根基都把自己當成初學者,初學者都必須要這麼修。你不要這麼說師父你20年了也是初學者?是,我就是初學者。人家佛菩薩修了無量無數劫了,你的根基怎麼跟他們比呢?

告訴你,自認為是初學者的才是高根基,自認為是高根機的都不是根基,這樣各位了解,一定要注意這一點。所以禮敬諸佛,讚嘆如來,是佛弟子所應行的禮儀,然後慢慢變成一個固定的宗教行為,所以我們會有禮佛、拜佛、讚嘆。怎麼讚嘆?「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輪,天上天下無如佛」,就是這樣子讚嘆的。

三、 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因為佛的福德是由無始以來的各式各樣的供養(而來),佛過去修行的時候供養共八萬四千佛,從燃燈佛開始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學佛廣修供養。


六、 請轉法輪

七、 請佛住世

就是希望能夠讓佛法流傳。那麼請轉法輪,請佛住世,也慢慢也變成一種宗教行為,一種讚嘆、一種信奉。

四、懺悔業障,專重於佛前懺悔,觀想懺悔

你們想到什麼?拜懺,最有名的——梁皇寶懺、水懺。你們現在知道為什麼要拜梁皇寶懺,拜水懺嗎?是在拜懺悔。

拜懺悔是因為我們持戒,然後要依佛所行發菩提心要幫助眾生,然後我們持戒,但問題我們是凡夫眾生,持戒總是會有毀犯,所以叫做「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今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是在這個意義下,然後慢慢變成一套複雜的儀式。但是它的根本用意是在懺悔,所以我可以告訴你,拜粱皇寶懺,拜水懺都很好,你們能夠的話儘量去拜,但是你必須親自去拜。(1.30分師父台語)明明是你要拜你要跪,(你說)我今天很忙的,你不能來你替我去跪,有這樣子的嗎?有替人家懺悔的嗎?沒有。那麼現在我簡單的講,懺悔有分為三種:1:31:30

1、 一個叫做做法懺(戒相應)

2、一個叫做觀想或觀相懺(定相應)

3、一個叫做無生懺(慧相應)

那麼懺悔的意義在哪裡?懺悔意義就是說,我做錯事情,我自己明白了解,之後我要發露,然後請求原諒,這是懺悔最主要的意義。

所以懺悔這兩個字,一個是叫做發露,一個叫做請求原諒,這是懺跟悔的根本意義,一個叫做發露我的罪行,第二個請求原諒。所以在佛教裡面它有分為三種:一個叫作法懺,一個叫做觀想(觀相)懺,還有一個叫做無生懺。那麼這個無生懺很困難,無生懺至少你要跟定相應,不只是跟定相應,至少聞思要到修所成慧的階段,要對佛法的無所得,要對佛法的一切法空有很深層的認識,你才有辦法做無生懺,所以這個我們暫時不講。

現在我要講這兩個——做法懺和觀想懺。

做法懺的用意就是說,一般的理解,你不要想太多,你做錯事向別誰懺悔?向誰認錯?當事者、對方。我今天早上對你不滿意,罵了你二句不應該罵的話,惡口了。到了晚上我覺得我(今天這樣惡口)很不應該,你要跟誰懺悔?你不要說到晚上,我覺得很不應該,我跑去佛前懺悔,當然這個不是不對的,只是說對象不對。當然你不是對不起佛了,對不起你自己的,自己貪嗔痴引起的,關佛什麼事呢?

比如說我早上罵了某某,我晚上覺得不對,我就跟某某懺悔,告訴她,對不起,今天早上我罵你,做的不應該,雖然你欠我錢不還,但是還是不應該用這樣子的惡口,那麼這個叫做發露,然後請求原諒,這個叫做懺悔。

那麼為什麼會作法呢?因為這樣的一個簡單的東西,那麼在僧團裡面慢慢會演變,因為有時候你隨隨便便,但你不一定會得到對方的原諒。那麼有時候你在僧團裡面做錯事情,比如說他是牽扯到大眾的,那麼你要對大眾懺悔,這個懺悔會有一個儀軌的,儀軌不一定很複雜,但是必須要一個儀軌。比如說什麼呢?我今天把飯燒焦了,害大家吃了焦飯,在僧團裡面,那麼我到晚上,我就跟大家懺悔請求原諒。那麼這時候執事法師就問大家說:大家願意原諒他嗎?你們有沒有問題?那麼當然有人會講說,你燒焦是故意的還是無意的?有人會有這樣疑問,你要解釋的。解釋之後,然後執事法師會說:大家願不願意原諒他嗎?大家都說既然不是有意的,你又是第一次,沒關係,我們就原諒你,這個叫做作法。不是我隨便講一講,說不定有人有疑問,這個叫做作法懺,也是最簡單的。當然可以,還有很多可以舉例可以講,但是因為時間問題我就暫時不講了。

那麼還有一種剛剛所說的,往昔所造諸惡業,還有不管往昔還有現在的,皆由無始貪嗔痴所引發的,做了各式各樣的,我有察覺到或是沒有察覺到的,很多錯的,甚至我都不知道對象到底是誰,我知道說我這樣做不對,你要跟誰懺悔?其實我這樣問是有點隱蔽的,不是真實的,要在哪裡?當然是在佛前。今對佛前求懺悔,其實這個佛前求懺悔不是叫佛原諒你,(答:證明)也不是證明,佛也沒辦法證明你要不要懺悔,是你自己的事情。其實這是種表徵,你說證明也可以,是一種表徵。

我說過我們拜佛,不是他在那邊,你供佛也不是佛會拿來吃,你在佛前求懺悔,是用佛這樣的一個表徵,來代表你清清靜靜、明明白白,很願意懺悔的這種心。所以這種表徵,包括佛像的這些,其實我問你,你做錯事佛會不會少一根毛?不會,你修得很好,佛會不會多一根毛?不會。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到佛像前呢?不然你要到哪裡呢?所以我說宗教這種信心的培養,這種宗教行為本來就是必須要有附帶的這種宗教的設備,這些宗教的設備,一個可以正我們的心,第二個,可以作為一種表徵,增加我們的這種信願。

那麼你在佛前怎麼懺悔呢?觀想,其實是跟定相應的,觀想很多種,觀想我做錯的事情,比如說像一股黑煙一樣慢慢飄進來,然後佛放的白毫光什麼的,然後進入我的身體裡面,就有這樣的觀想,來增加我們這種未來想要斷惡向善的心。那麼如果你有定力相應的話,未來的力量會很強的,但是這個(觀想懺)必須要有一定的定的力量。定相應(觀想懺)、戒相應(作法懺)、慧相應(無生懺)。

既然叫做懺悔,實際上都包含在戒的範圍裡面,但是三個特性都不一樣,(這三種懺對應於)戒、定、慧,還是有它的不同特點。所以當你在拜粱皇懺或是在拜什麼懺的時候,其實你拜下去的時候你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說我是因為有貪嗔痴在作祟,所以我常常做錯事情。現在我必須觀想說,我拜下去是有虔誠的發心,我願意去懺悔這樣子,那麼未來我必須儘量的去克制我的貪嗔痴,不要再去犯更多相同的惡業。

那麼有定相應當然是最好的,講的更深一點,我剛才講的很多時候,比如說智者大師寫的那些東西,他們必須在打坐的時候,然後去觀想,觀想惡業或者是我們的惡習,或是貪嗔痴就像是一股黑煙一樣,從我的內心跑出來,然後讓光進來這樣子。這不是很神,這是一種與定相應的懺悔,但這個當然比較難一點。後來祖師就把這個變成一套儀式,雖然沒辦法馬上做到這樣,但是相似的狀況跟相應會出現。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