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第九十六講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如源法師) 成佛之道-96 第五章 大乘不共法


我們來看唯識的修行,唯識大概都講到一個段落了,那麼唯識的修行方法,我們回到上面,唯識的修行理論這裡來看一下。唯識的修行理論叫做轉依,就是轉阿賴耶的雜染種子成為清淨種子。那麼轉依的過程上,要靠什麼?要靠薰習,就是要不斷地薰習善法,而且進一步要不斷地薰習無漏法。什麼叫善法?什麼叫無漏法?善法就是世間的,有煩惱的善法的善事,這個叫做善法。那無漏法,無漏法就是出世間的清淨法,是跟緣起無我相應的,或是空相應的。所以你要經過這樣不斷的熏修,你阿賴耶裡面的雜染種子漸漸就會清淨,所以你要成就,或是要解脫,要斷煩惱,不是一天兩天的,而是要不斷地薰習,不斷地薰習。所以唯識學的修行過程,從凡夫到解脫,或是說從凡夫到成佛,就是從染到淨的一個轉化過程。

有漏.png

首先,我們有一個阿賴耶,然後這個阿賴耶被染末那,就是我執給染污了。那麼染污之後,它現出來的就是有漏種子,


這個紅色的都是有漏種子。

那麼有漏種子一現出到我們的現象界出來,或者是我們的認識界出來,一現出來,就一定會有什麼?會有相識有見識,這邊的就是見識,這一邊就是相識。

一定會現出相跟見出來,他一定會這樣子,沒有例外一定會這樣子。

那麼你看他現出了見分,這個就是內心,然後會現出一個外境。那我先問你一下,我們這邊有阿賴耶,然後又有染末那,那這個內心指的是什麼?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識,所以前六識這個內心就是見。

叫做見,又叫做能取。那這個所取就是外境,具體上是什麼?色聲香味觸法。那麼以及由色、聲、香、味、觸、法所構成的根身器世間,這些都變成是我們所取的外境。那麼由清淨法界,我們聽經聞法或修行戒定慧三學的修行都是叫清淨法界,這個都是叫清淨法界。那清淨法界,最主要的來源就是從透過聽經聞法而來,是第一步。雖然聽經聞法是第一步,但是它並不是最終的一步。你從清淨法界聽經聞法以後你要幹什麼?要修戒定慧,持戒也是薰習。持戒是不是薰習?也是,因為你是在降伏煩惱,禪修也是薰習。

你聽經聞法,然後把正法的知見用在日常生活中去檢視這個,你每反省一次,每思考一次,都是薰習一次。所以薰習之後就會從法界正聞這邊熏進來,因為你內心聽到了外面的這個法,佛法的境界,然後不管是聽還是看,都是薰習。從外境這樣子熏進我們的前六識,然後從六識裡面進來,就變成了有一分的清淨種子。那這一分清淨種子進來之後,就會熏進阿賴耶裡面,那阿賴耶裡面剛開始我們聽經聞法,就會有一分的清淨種子在裡面,雖然力量不大,但是它有潛在的作用,那力量不大,那你要怎麼辦?不斷地這樣薰習,你有貪嗔痴煩惱起來的時候,到了現象界,你要用我們所聽到的清淨佛法,把它轉成清淨的,然後熏進我們的內心裏面,然後成為我們阿賴耶的無漏種子。

所以你只要聽了清淨法進來,雖然力量不大,但是它會慢慢慢輾轉增上,會越來越強。比如說本來來師父這邊聽經,剛開始什麼都聽不懂,那為什麼後來會聽懂?薰習而來的,你力量越來越強,慢慢慢慢就懂了,慢慢慢慢你所懂的東西力量越來越強。所以你薰習久了之後,你會奇怪說,為什麼我慢慢好像以前覺得師父講得很深,很困難,為什麼現在慢慢聽得懂了,為什麼?因為你沒有這個清淨法界現前的時候,你內心本來沒有,熏進來的力量很弱,但是你現在裡面已經有清淨種子,清淨種子現行,那會增強他的力量,然後力量就會熏進去,然後成為阿賴耶裡面的清淨種子。那這個清淨種子下次再現行,力量就更強,就不斷地這樣子。然後染污的就把它轉成清淨,清淨的現行你就讓他增上,所以叫做未生的惡令不生了,已生的惡令其斷;未生善要令其生,已生善要令其增長,這個是四正勤裡面的。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講這個阿賴耶。你還沒生出來惡,你要用你的清淨正法讓他不要生起,生起來的惡你要幹什麼?用清淨正法讓他不要再熏進去了,熏進清淨正法進去,但是你還沒生出來的善,你要藉由佛法的聞薰習讓它產生出那麼已生出來的無漏種子經過正法的薰習,讓他更加強,然後再熏進去。所以就這樣不斷地,無始地一直熏熏熏,那麼這個過程就是戒定慧的薰習,

我後面會講修行上實際上怎麼修,

這個就是基本的理論。是理論而已,實際上怎麼做我後面還會再講,到最後就會轉染成淨。

最後就會把阿賴耶轉成清淨的,那就叫做無垢識。這個就是後來的所成為的。你看這個白的就是清淨的,那你現出來以後都是清淨相,這個至少到初果以後,或是在初地菩薩以後,最圓滿的就是佛。這個就是唯識基本的修行,叫做轉染成淨,轉依的過程和理論。 空的詮釋,這個上禮拜講過,我們現在來講這個修行方法。上個禮拜是講到這裡:

修行方法

  • 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
  • 依境無所得:識無所得生
  • 由識有得性:亦成無所得
  • 故知二有得:無得性平等

結論:一切法空無所得

上個禮拜Hh有解釋的,你們還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是什麼意思?

Jq:看起來像是有所得,其實這是無所得的,那麼外境是自己識心變現出來的。

師父:有點這個意思,但是你要知道他實際上抓得更精確一點,因為你是唯識,你隨便講幾句都可以碰得到。你跟我說我們的一切都是識所生的,那當然也是可以是摸到是對的,但是它有它的次第。

Wz:意思好像有個所得,但實際上從境相來說是實際上就是幻化的,你沒有所得的,然後再推回來,(等一下,等一下你講清楚,你不要這樣矇混過關)。那個六識的話好像有個有所得有個什麼,實際上它從境上來說,它是幻化的,它是一個緣起的東西,然後再推回來的話,依境無所得的話,所以他這個識也是無所謂。三心不可得,就這個意思。

師父:我跟你講,你這樣講當然是有道理的,但不是這個的道理,我說你隨便用一個唯識學的理論講都好像有道理,但是實際上不是。這個唯識的修行過程,修習過程上面它有一個特點的,細節上師父的書(《唯識思想概觀》)裡面會講,所以你們要看,89頁,師父這邊講過,所以你們要回去看。


我們先來講,「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12:40(師父畫圖)

這是阿賴耶現出來的這個現象界,一定有見,有相,一定是這樣同時存在,它有相就一定有見。那麼這個相好像是外境,這個見是六識,這個好像是內識(見)。就唯識來講,因為是雜染的,所以他現出來這個相(外境)一定會有主動去吸引這個見的能力。這個叫做見,叫做相縛,為什麼叫相縛?因為就唯識來講,這個相是不是也是阿賴耶識現出來的?阿賴耶識是雜染的,所以現出來這個相是雜染的,所以這個雜染的話它本身就有讓你染著的特性。

你看外面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本身它是客觀的,這個東西沒有讓你染著的特性,但是這個有(相),為什麼?這個是你內心的雜染現出來的,所以這個叫相縛。那麼現在現出的這個見是內識,問題是這個見有沒有染著?有。這個叫見縛,或者染著都可以。見本身就染著,相本身會引起染著,所以兩個變成是雙方的,那這樣相跟見就粘在一起。所以你會染著,我們會執著LV包包,我會執著什麼什麼,就變成是怎麼樣?就唯識學的理論來講,變成是說你自然而然會這個樣子。

所以你不要聽著師父講以後回去要買LV包包,人家說你怎麼那麼貪染了?我們師父說這個正常的,凡夫都是這個樣子,自然而然就會染著,所以你不能怪我。但問題是你如果不去察覺,不去解決,那問題就大了。如果你放任見跟相這樣去染著的話,那我們的痛苦就是一直這樣的綿延不絕的。現在你了解唯識要了解什麼?就是要了解這個樣子的一個狀況,然後想辦法去解決中間的這個問題。

因為唯識說這個是正常,是說凡夫的煩惱是這個樣子來的,這樣的凡夫是正常,但是我們既然學佛了,那不能就順著凡夫去,我們總是要增長我們自己,不然來學佛,聽佛法做什麼?那麼現在雖然說我們薰習薰習,雖然是薰習,但是在理論上你有一個基本的觀念,就是說你怎麼去打破這個關係?你理論上就是要這樣理解,要理解唯識所見的。你現在要怎麼去打破這個關係?16.10 如果這個(見分)是A ,這個(相分)是 B 的話,你修行上要怎麼去打破關係?現在我們不是談理論,理論在修行上應該怎麼運用?

我說這兩個(A、B)一定會同時,唯識要告訴你說,這個(A)當然是內識沒問題,大家都知道,六識是內識,但是為什麼唯識告訴你說,連這個(B)都是識所現的?因為我們會有相縛(B),是因為我們在身心,我們會自然而然的天生的把這個東西(B)當成是外在的,是離我們身心外在而客觀實有的,然後會吸引我們,然後我們就會去執著他。那這兩個(相、見)讓你去觀察,哪一個比較容易觀察?(答:B 比較不容易觀察),有沒有人覺得A 比較容易觀察?

以前師父有講過四念處,四念處第一個叫什麼?觀身不淨,觀受是苦,然後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從哪裡觀起?從比較具體的身相先觀察,他沒有叫你一下子觀心了,心比較難觀察的,所以叫你都先觀相,所以我們入手一定要先觀相。

我問你,你是觀內心的變化比較容易觀,還是觀外面的這些東西(容易)?外面這些東西的變化看得到,春夏秋冬、車來車往,花開花落,容易悟到無常,要從粗的先觀。那麼唯識也是告訴你說,這兩個要從哪裡先觀?從B ,從相先觀。那觀相怎麼樣?觀相是空,觀相是虛妄,觀這個相是唯識所現,觀這個相是我們自己的遍計所執,讓它成為這個樣子的。

我們講唯識講半天,不管A 跟 B 都是識所現,但是你會認為說這個(A)識所現,我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問題是這個識(B)所現一般會比較不容易接受,也就是我們執著的所在。所以唯識會告訴你那麼多理論,談到最後是告訴你,這個東西是我們的相縛,是唯識所現而起的,成為的遍計所執,是我們執著的對象。也就是說當我很喜歡一個東西的時候,上次不是說你去觀察它客觀存在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後來你到最後你會覺得說,實際上都是我們附加上去的。你討厭那個東西,你真正去平心而論,客觀地去探討他說為什麼你們討厭他?其實這個東西有一層的討厭跟愛恨是你加上去。愛的時候就愛得要命,討厭的時候就討厭得要命,喜歡的時候就喜歡他,把他弄到最好的。當你瘋一件事情的時候,喜歡什麼的時候,好像其他都無所謂。

以前有一個居士,他喜歡養狗,要養什麼狗你養那個西藏獒犬,藏獒,那是很危險的狗。但是喜歡那個狗喜歡到太太已經懷孕了,他都好像不大在乎,整天碰到誰,就是談狗,從來不談他太太懷孕了。碰到人就是談狗,哪種狗比較好哪一種狗怎麼樣,談到就是藏獒最好。當你瘋一個東西的時候,好像其他東西都變成了不重要,那藏獒在他印象裡面,那個藏獒(的好)是什麼?是相縛,唯識所見。藏獒難道真的是那麼好嗎?是他自己去研究,一直加進來,加進來,加進來,然後自己產生了一個(好的觀念)之後,然後把它放到藏獒上面去,難道藏獒真的是他想的那個樣子嗎?

但是唯識進一步不只是觀念而已,而是認為你看到這個東西確實是你內心現出來的,所以他要先破的就是破這個東西(相)。當你真的在聞思修位上去認識這個(B)是唯識所現的時候,這個(A與B的媳婦)一旦這樣斷掉之後,(知道)這個(B)是唯識所現的,它(B)實質上是空的。那你這個見,一定要有這個相你才會去執著,這個相一不見了,然後這個識所現的這個見分也不見了。所以我們第一步要先認識,認定我們這個東西(B)是識所變現出來的,所以這個相是空。

識(阿賴耶)相對這個相來講,由識(阿賴耶)所變現出來的(B)相對真實,這個識所變現出來的這個過程是依他起,變到這個時候就是遍計所執了。依他起是依種子而起,但是遍計所執是我們錯誤的認知。

所以你看第一句講什麼?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 也就是說你一旦確認這個(B)是識(阿賴耶)變現出來的時候,這個叫做識有所得,就是識真,然後境妄。你第一步要確認識真境妄,就是說由識變現出來的,這個是確定的,是相對真實,但是變現出來之後,這個相是我們附加上去的,是錯誤的認知,是這個樣子的。所以當你認為說外相是識所現的時候,這個外相的空性,你就能夠確認。所以叫做依識有所得,只要你確認說外境是識所現的,那個境怎麼樣?境就虛妄,境就無所得了。

所以你只要認定說依識所生的,所以識是有所得,那麼境就是虛妄的無所得。那接下來,依境無所得,識無所得生

師父不是說,(你知道)相這個 B 是虛妄的時候,相對來講這個內識也沒辦法去執著了,也落空了,沒有東西可以執著了。

那麼由識有得性,亦成無所得。你看,我們先確認內識(A)是有的,是由識(阿賴耶)變現的,那麼對象境(B)是空的,當境是空的時候,那這個識(A)也沒有著落了,所以識(A)也變成是空的。所以我們先由識有境空,然後接下來境空之後,識也無所取,那也就是說第一步就是要先確認識是有的,所以由識有得性,連識到最後自己都變成無所得了,識也是空了。故知二有得,識和境或是能取所取,無得性平等。其實兩個都是阿賴耶現出來的,都是空性的。

只是說,如果說你像般若經,你有能耐,你就觀一切法畢竟空沒關係,但是你要是不五事不具足,你就先觀境空。為什麼境是空?因為B是我們的(阿賴耶)識所現出來的,識所變現出來,但是我們的(內識)執著(B,加上自己的觀念)所現出來的是一個妄相,這個妄相我們把它當成真的,是離心而有的,我以為是這個樣子。但是你(經過學習)確認說識(A)是有的,這個(B)是由(阿賴耶)識所變的,這個B不是我離心外而有的。這個時候,你(對B)的執取心就沒有著落了,沒有著落,你內心也沒辦法執取了,那個叫做二空。能取所取空,那麼能取所取,它的空性是平等的,只是我們一開始沒辦法這樣觀,所以先觀外境唯識所現,所以這個叫做故知二有得,無得性平等。所以叫做什麼?一切法無所得,畢竟空。


Wz:這個A 和 B ,那個客觀外境,那個豎線是 C的話,那這個 B 的產生是不是A 和 C的共同作用產生 B 的?最右邊假如是 C的話,那就是客觀的外境, B 是不是就是A 和 C共同的作用產生 B?

師父:基本上這個東西你可以說是阿賴耶現,然後A 又產生執著。是,沒錯,是產生 B。


Wz:這個虛幻就是這個意識產生的一個虛幻,然後見是就是對相而產生一種偏見成、成見?

師父:可以這樣子講,因為這個見,就是說因為你這個見去看這個相的時候,因為它B是阿賴耶的染著變現出來的,所以這個見對它B喜好或不喜好或是討厭憎愛,他A本身自然而然一定會去染著這個相B,這個相(本來上依他起,這個時候)就變成遍計所執了。

你要記得一下,這個B變出來之後,B 本來是依他起,他因為是染著出來的,那麼見一定會去取這個相,當下這個相就成為遍計所執。所以A 跟B一定會(相互)作用,不可能不作用,它的關係就是這個樣子,A一定會去取著 B ,那麼A 取著 B 的當下,那個 B 就一定是遍計所執。但是在這個從阿賴耶識現前的這個理論來講,它是依他起,但是依他一旦現出來,這個A 就一定會是執取B,當下這個A一定是遍計所執,一定是錯誤的。所以一定要打破這個關係。


Wj:B 是因為依附於A 而產生的,還是因為有我們的阿賴耶,然後有六識,通過六識,他對客觀的事物產生了這個印象,熏成的 B 。剛才師兄說的因為外界的有一些影響,通過我們的阿賴耶的識別,然後最後生成了 B, 意思它是一個結果,還是相互的?

師父:我們這樣講,一定是相互作用的。這個外境如果是C,我講的是過程,但是這些當下是同時產生的。

我們A當去碰到 C的時候,C作為一個增上外緣,我們阿賴耶識會產生一個 B 出來,但產生這個B 的過程叫做 依他起 。但是問題是這個阿賴耶識雜染的,它產生 B 的當下,一定會同時又產生一個A ,他一定是同時的,他不會說先有這個,再有這個,它二個一定同時現起。那麼當這個A、B 同時現起的時候,A 就一定會去執取 B ,這時候的 B就是遍計所執。

所以B 雖然說在理論上它是依他起,但在凡夫位他一定是依他起的雜染,所以在凡夫位依他就是遍計所執。但是從阿賴耶現起了這個理論,這個過程上,他是依他起,但是現起的當下,因為這A 跟 B 就一定同時起來了,那同時起來就一定會一個會吸引,一定會執著,所以兩個是打不開的關係,一定是同時這樣子。


這個要薰習的,因為這個東西,老實說唯識學難就難在這裡了,這個很多學唯識學搞不清楚這個關係,這師父也是摸了好幾年,摸了十來年才摸清楚這個關係的。


Wz:這個A、B 是相互影響的吧?比如說 B 的產生有A 的因素,對它有一些那個什麼影響,然後A產生也是 B 在?

師父:不是這樣講,應該是說都是阿賴耶現起的,但是現起的當下一定會有這個A跟這個B,那這二個,一定一個是吸引他,一個會去執著,出來的時候,兩個就一定這樣子。

Wz:意思就是A 和 B 都是虛的?

師父:A、B 都是虛 ,但是你要先觀什麼?先觀這個相,是由(阿賴耶)識所現的,但是當這個相是識所現,因為我們會執著他,是有一個無始以來的錯誤觀念,因為是遍計所執,我們是認為這個是外界的東西,離我們心外而有的,當你一旦確認這個是內心所現,是識所現的時候,這個遍計的這種觀念,以為他是心外,而你的這種觀念不見了之後(知道)它是識所現,所以就變成是空。那B變成(空),這個見沒有辦法,已經沒有東西可以執取了,所以這個內識也沒有著落,所以這個內識也變成沒了。所以這個就變成二取空,能取所取二取空,所以一定要先依識有所得,認為這個A是識所現的,這時候識真、境妄,那第二步?(因為)境妄,那麼識同時也泯除掉了。所以最開始是怎麼樣?由識有所得,境成無所得,到最後變成什麼?有識有得性,亦成無所得。好像自己拿刀殺了自己一樣,到最後故知二有得,無得性平等。


Hk: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他的阿賴耶識像是在一個外境和你的內心,就是你一個人,他有一個他的自身和他外境。(對)。


阿賴耶識投射在外境的時候,就投射到你的本身的意識,所以他是不同的一個投射,所以它是同時產生?

師父:對,同時產生了,他現出一個看似來像外境一樣的東西,然後自己還有六識,然後去認識他B,但是認識下去就去執取B。所以我們一直以來都不知道,我們看到這個東西(這個東西上的觀念)其實不是外來的,是我們內識所現的,然後就A會一直去粘著他 B。


Hk:當你認為那個相是妄相,這個時候這個(認為)本身就是一個識,所以你也不能說是由相推出,實際上它也是一個?

師父:它是一個識,但是這個識是清淨相應的,這個是正法薰習是無漏相應的。他也是屬於內識的,所以你這時候變成是清淨相應,你不會再去執著他B了。你剛開始聞思到修的時候都還是有這個識,但是你真正證悟的時候連,那個識都不見了,剛開始現在我們在思考,或是在思考對錯,在隨順正法思考的時候還是有這個見,還是有這個識,但是你慢慢修到真正要到達見道的時候,二空都要排除掉,35.43 這二個都要排除掉。

我我後面講他修行的次第的時候就會。

所以在我們現在在聞思聽經聞法的當下,你有沒有六識在聽在認知?有,這個六識是不是有漏的?有,但是你在聽的正法是什麼?是無漏相應的,是清淨的,那你說那怎麼會這樣子?有,還記得師父講以楔出楔。

Hh:那或者說轉識成智是不是就是說在見道位上,把識變成智。

師父:見道位上轉識成智。

Hk:也就是說你用無漏的智去意識到相是妄相,然後通過妄相會意識到?

師父:沒有,你這樣講有語病,你用無漏的智,那這時候你就開悟了,是有漏的識,但是你所學習的是無漏的法,是隨順相應於無漏的。你講無漏的智,那我們哪有無漏的智?你講無漏智,那已經轉識成智了。所以我們現在是有漏的識,但一般人是有漏的識,學習有漏法,那我們現在是有漏的識,但是是學習無漏的清淨法。那這無漏清淨法哪裡來的?法界正聞等流薰習過來的,你聽經聞法薰習的時候,所以師父一開始為什麼要重複上面那個圖?那個圖很重要,你圖沒搞懂,你就會發生現在這個問題了。

再看一下那個(過程——轉染成境)圖,不然一定會有問題的。有沒有看到?

阿賴耶(染末那),出來的是不是有漏種子?這時候內心是不是有漏的?這時候外境B也是染著的,但是問題是會不會影響我們聽清淨正法?你還是可以學習的。比如說師父現在講唯識,雖然你是有漏的,你還是有貪嗔痴煩惱,但是你有沒有辦法去理解師父講什麼?還是可以吸收的,這個叫做隨順正法。你不是跟正法馬上百分之百契合了,但是你這個是隨順正法的。

那再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標月指,我們說月亮在哪裡?你問師父說月亮在哪裡?那我這樣指,你是要順著我的指,然後去看到月亮。那麼現在你還沒看到月亮,現在你在學習,你看到我的指頭到底指哪一邊?你不是看到月亮了,你必須要經過我的指頭往上看才看到月亮。那你現在在看什麼?你現在是在了解學習我指頭到底是指哪一邊?所以 Hk 剛剛應該講說有漏的識,去學習隨順相應於無漏的正法。


Hk:當無漏的正法成為你的(阿賴耶)識的一部分,然後再通過這個再去看到外境(B)為妄相?

師父:對,但是這個要一直熏修的,這不是說你今天來聽聽聽,明天就可以打坐去觀,沒有那麼容易。這個要不斷的薰習,薰習,熏到裡面內在的能量足夠了,你才有辦法這樣觀,不然你觀不起來。我現在告訴你說唯識所現,(你說)師父講的都對,問題是你會不會真的認為外境是唯識所現?我相信你還不會有這麼深刻的認知。我告訴你一切法空,(你說)師父講得都有道理,都不錯,一切法空,你明天回去吃飯還是吃飯,睡覺還是睡覺,叫你一切法空,那是昨天的事情。所以這個變成就是要一直薰習,薰習到(正法)力量夠了之後,你才有辦法這樣子觀。我說的這樣子觀是說定中這樣子觀,或是真實的這樣認為。但是問題說那我現在不夠什麼,不夠你就要薰習,你就要不斷地薰習,這個就是修行過程。


Jq:這個C就算是清淨的依他起,我們並不知道,因為我們我們現在都是用雜染的?

師父:我現在是說這個 C如果是正法的話,這個 C有可能不是正法,這個 C就是外來的了,他可以是任何東西。但是師父剛才畫那個圖是說,當你聽經聞法,聽到正法的時候,(問:這個C也是依他起?),C不是,你講依他起,如果你說是別人的還是什麼。我們現在講依他起,我們是在這個範圍(阿賴耶、A、B)裡面講,不在這個(阿賴耶、A、B)範圍以外講,你要這個範圍以外講,那就扯不完了。我們講三性都是在這個阿賴耶到A、B 的這個範圍裡面講的。


Jq:上一次說,我們先不管外面 C是個什麼,阿賴耶它變現出來的這個相就一定已經是與C相似的,就是不會是全然的是它就是 B 了。然後我們用這個C六識或就是說眼去見的這個,因為我們有遍計執,我們還不是見到真的 B。

師父:你現在又扯得比較遠一點,現在


初期唯識就是比較根本唯識的理論來講的話,就很簡單,這個就去執取這個相,就這樣而已。你先這樣理解就好了。


Xy:那個 C是緣起,不叫依他起。

師父:不對,這C不叫依他起。所以講依他起,一定是要講這裡面的,你這個C不能叫依他起的。因為依他就要講阿賴耶緣起,講阿賴耶種子才能叫依他。那你不要去扯說,那這些也不是別人的阿賴耶那,就外面的東西,我現在是講我們的阿賴耶,和我們阿賴耶的變現。


Jq:我當初的印象就是說,一直到上個禮拜就是說有一個C,可是我們不會他對他起,我們的這個根身器界,我們所感覺就阿賴耶識它現出來的。這個相就是,因為我們說實相就是我們看到這個,我們看到的是 B,然後看到的 B 的時候,可是這個 B 已經是我們的那個,我還是要把這個遍計,我們就說虛妄。(這個就是遍計所執了,這個相就是遍計所執相)。然後那個A 是指的是那個六識。(這個六識以意識為主)。然後這個師父剛剛說的這個,所以叫做相縛跟見縛。

師父:相跟見同時都是染著的,會互相染著。這樣了解吧?


Wz:抗上面過程的那個圖,清淨法界的這個藍色箭頭,他這個是通過內境,其實內境然後就走內心,有沒有可能說清淨法界直接染內心?

師父:不可能,不要胡想,不可能的事情!

Wz:那他這個怎麼對內境產生什麼作用?

師父:這個清淨法界,我們阿賴耶識去碰到這個清淨法界的時候,我們阿賴耶識自己會現出一個跟清淨法界相似百分度不知道多少,要看個人。不是阿賴耶自己會現出一個相嗎?然後我們內心再去認識這個相。

Wz:反回來這個藍色箭指是什麼個作用?


師父:就是說你清淨法界,當你阿賴耶識碰到清淨法界的時候,自己一定會現出一個相,這個相會受清淨法界的影響,但是相似度多少要看個人,如果你證悟了你是佛,那百分之百。如果你是像我們這樣子,那可能百分之0.1百分之0.20、0.3,或許師父會比你們多一點點,不知道。說不定你以前熏的比師父多。那由這樣子再進去內心,然後再熏進去,你不要去妄想說什麼,這清淨法界會直接這樣,就唯識來講,不可能的事情,你不學他怎麼會?(問:清淨法界不會直接作用到內心)?不可能。不可能!因為就唯識來講,這二個是一起的。我問你,你把眼睛遮起來,師父講什麼你聽不到,你會懂唯識嗎?你每天來都把眼睛閉起來,什麼都不聽,師父有可能伸手一灌把整個唯識的理論灌到你的內心裏面去嗎?不可能的事情!你要經過什麼?眼睛看到師父東比西比,耳朵聽到聲音,但耳朵聽到聲音是要聽到正確的東西。(問:那就是外境),那境就會吸收進去了,那你聽到聲音還不對,你要注意,內心要去吸收。所以千萬不要去像武俠小說一樣,什麼不用練功夫,然後我直接灌頂把我八十年功力灌頂給你,哪有這麼厲害的,這個武俠小說裡面有,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

Hk:上節課師父舉了個例子,就是一個鏡子的例子對吧?如果是成佛的話,你覺得鏡相是一模一樣的,大圓鏡智。我們是有點像哈哈鏡一樣。

師父:一定扭曲了,我們的鏡子裡面一些是扭曲的,但扭曲多少要看個人。你要是學了很久,那扭曲可能一點點而已,那你要是完全沒學過,那可能扭曲很大。如果可以這樣子的話,師父講課你們有一個邏輯上,很簡單的邏輯,一定要清楚明白。如果說有人能夠藉由灌頂,還是藉由任何方式把佛法的東西,或是正知正見,或佛法的什麼東西把你灌進去你的內心裏面的話,如果這個東西成立的話,會有什麼問題?如果說你煩惱很重,那經過我的灌頂,你煩惱就會減低了,甚至斷掉了。第一個不符合因果,那有人說因果看不到,那還有沒有什麼更具體的?有一個邏輯上會非常講不通的。我們大家都成佛了,為什麼說這樣大家都成佛了?如果有這種方式的話,那我問你,如果有這種方式的話,誰最有資格來灌頂?佛陀。對,那你不要說我上師了。佛陀當然是最有資格的,誰還有比佛陀更有資格灌頂,佛陀最有資格灌頂的。

那如果真的有這樣的話,那佛陀願不願意?佛陀大慈大悲,他還巴不得你趕快解脫了,趕快成佛,他怎會不願意?如果這個理論說的成的話,佛陀為什麼不願意?你說那一個人,一個佛也沒辦法灌那麼多。問題是,經典上的理論說十方有多少佛?無量無數佛,那十方有多少眾生?無量無量無數眾生,所以無量無數跟無量無數把它對消掉,等於一對一,那我們早就成佛了,為什麼佛不這樣子做?那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要辛辛苦苦的講講,講了45年?所以這個外境沒辦法直接進熏到內心,他要熏,甚至外境絕對沒辦法直接影響到阿賴耶,他一定是經過這個外境,然後內心,因為為什麼?心一定要有相,沒有哪個心沒有相的了。然後阿賴耶一定要透過六識才能熏進去,尤其是意識。


問:那這會兒的外境是不是就是指的佛法?

師父:就佛法,你真的空太多課了,要開始補

這個清淨法界就是佛法,聽到清淨法界,你自己會現出一個相出來,不然的話你怎麼沒有現的話,那我講什麼你都懂了,為什麼你會聽不懂?是因為你碰到這個清淨法界,你現得出來這個東西跟這個東西——外境跟清淨法界還有差距,所以你會聽不懂我講什麼,如果沒有差距的話,那我講什麼你一定都懂。那後來為什麼你懂了?因為不斷地薰習薰習,然後內心的種子現出來的跟這個東西接近了。所以我告訴你,你們如果夫妻常常吵架,你就知道說,不是清淨了,他講的東西跟你的認知是有距離的,或是你們跟誰朋友間常常吵架,兩個人的認知是有距離的。像師父現在講,你聽,但是你聽的不是根本上我講的,你只是阿賴耶現出一個跟師父講的有相似的東西,你吸收進去之後再去分別認識,所以二個東西是有差距的。


Hk:那個佛法我也有點糊塗,這個佛法放在這個客觀外界這裡,是?

師父:就像師父現在講佛法,我本身講的這個東西跟你是沒有關係的,但是你聽到師父講佛法的時候,你聽到的是你自己阿賴耶現出一個相似的音聲,佛法的音聲這樣子,你自己再去認識到這個東西。


Hk:佛法在這裡是客觀外界的一部分?

師父:這樣子,師父畫這一條豎線以外的,都不是你阿賴耶的,這個豎線以內的才是你的阿賴耶。所以當你阿賴耶識碰到師父講這樣一個東西(正法)的時候,你阿賴耶會怎麼樣?自己現出一個這個境,那這個境當然會受這個影響。你要是以前聽過很多,現出來這個(相跟正法)相似度很高,你就很容易聽明白了,然後這個(相)再熏進內心,你們內心一定會去認識嗎?認識之後就熏進內心,然後在熏進阿賴耶裡面。

H師父講的

k:是不是就是佛法是客觀外界的一部分?

師父:不是一部分,而是佛法就是客觀外界,但是它經過薰習之後,會變成你內在的清淨種子。

Hk:還有一個就是清淨法界,這個法界?

師父:這是一個描述了,就是他是佛法是最清淨的。這是一個描述。那這個法界就是說它不是屬於你的,事實上,是外來的,但是它可以給你薰習,讓你有清淨種子。這個佛法不屬於誰的,這客觀真理不是誰的,也不是佛陀的,佛陀也是薰習,然後佛陀現出的跟清淨法界百分之百相應,佛陀也是這樣子的,他也沒有把那個法界拿來變成他的東西。

有沒有這樣子?我們先休息一下,回來繼續。52.48

總說

唯識學派上述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

  • 資糧位:知見上的深信理解和六度四攝
  • 加行位:依定起觀,漸能伏除能取所取
  • 見道位:悟入唯識實性,斷根本煩惱
  • 修習位:菩薩十地的次第修行
  • 究竟位:成佛

剛剛已經把理論都講了,那些是理論,但是那個理論很重要,你要知道它是怎麼回事。那麼唯識講了那個基本的理論之後,它有沒有開出修行次第?有。

唯識的修行次第,他把上述的理論劃分成五個階段,那這五個階段其實如果上過師父《俱舍論》的,你會覺得有點眼熟,他的五位是一樣的,但是他的那個內容有點不大一樣。因為就《俱舍論》裡面到最後的究竟位是什麼樣?《俱舍論》的究竟位是阿羅漢,但是唯識是大乘佛教,但是他最後是成佛。它分成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習位,還有究竟位。這裡面我們講前面三個,修習位跟究竟位我們暫時不講。為什麼暫時不講?一方面是太高深太遠了,你看這個菩薩十地,這個已經是聖位菩薩了,這一方面是這個樣子沒錯。另一方面為什麼這裡不講?

還有一個原因,為什麼後來這二個不講,就講前面這三個,為什麼師父說後面不講?

第一個是講不了,因為這是菩薩的境界,我怎麼講得了?這是第一個原因。但是你要講也可以,就照經典上講的描述描述也可以。問題是為什麼這裡不講?這本書到後面會講,後面就在講菩薩十地,《成佛之道》現在是要講唯識,唯識講完還要講如來藏,如來藏講完就講菩薩十地,就是講後面這兩個了。

那我現在講完了,那後面就不用講了,我們還要還要照課本的次第來,因為這個是在成佛之道後面他就會講菩薩十地了,所以現在就不講了。攝大乘論星期五的課這個也會講。這個都會講。


只是到菩薩十地的時候,《成佛之道》裡面講的是依一般而言來講,那在《攝大乘論》裡面,是以唯識的特別觀念來講,還是有一點不大一樣。

資糧位:知見上的深信理解和六度四攝,這個叫資糧位。我再講一次,資糧位顧名思義就叫什麼?積集資糧。你現在要開始上路了,你是不是要買一些東西,吃的用的,不然你在路上怎麼辦?你不要說師父現在路商店店很多,你要想說路上沒有店可以買東西。所以師父每次出去的時候都會去採購,泡麵、麵包什麼,免得你在路上肚子餓,所以要積集資糧你才可以上路。那麼什麼資糧?知見上的深信理解,知見有沒有?六度四攝。資糧有了,慢慢慢慢加行位。

加行位:加行位重在什麼?依定起觀,這每個位都有它的特性,資糧位是知見上的慢慢深入,但是加行位就是依定起觀,漸能降伏能取所取,在這個地方,已經慢慢開始可以斷煩惱了。

見道位:到了見道位,悟入唯識實性,斷根本煩惱證一分圓成實,轉一分真實的阿賴耶。那時候已經轉識成智真實的一分了。到這個見道位,那這個見道位在聲聞法是什麼?初果。在大乘佛法呢?初地。

修習位:就是菩薩十地的次第修行。

究竟位:到最後就是究竟成佛。

所以唯識的修習裡面,它分成這五個階段,《俱舍論》也是這樣子分的,只是《俱舍論》的觀不大一樣,《俱舍論》沒有叫你觀唯識所現了,誰還記得《俱舍論》觀什麼?四諦十六行相。從無常苦空無我開始觀,還有人記得師父還蠻安慰的,這個沒關係的,都會忘記的,你叫師父背我是可以背的,但是問題是說可能還要慢慢一個一個念給你聽,四諦裡面,觀:

苦:苦空無常無我;集:因、集、生、緣;滅呢:滅、淨、妙、離;道呢:道、如、行、出。

這個以前在福嚴考試都要背的,所以師父才會這麼清楚,但是這個是過去的事情。但是至少(現在還可以背出來)。

師父學那麼多名相,你們不要以為學名相沒用,很多人都用來跑來問我說,師父,佛教這麼多名相我要學嗎?當然要學!我問你,哪一種學科沒有名相?哪一種專業知識沒有名相?

你跟我講專業知識,你不要隨便跟我講一些什麼東西,

修車要不要名相?要,你修車一大堆名相還很多的,什麼零件,然後零件有多少,到處是名相,而且還有編號。你學電腦有沒有名相?也是很多。還有什麼?學石油的要不要名相?更多,那當然,到處都是名相。學醫的要不要名相?你要不要學醫,然後去跟你教授說,我要做一個好醫生,但是你不要叫我背那麼多東西,不可能的事情。學法律要不要名相?有很多,法律一定跟你說很多很多。中醫名相太多了,一身下來全是經脈,穴道穴位,都是名相。

學一般知識都那麼多名相,你怎麼可能一提學佛不用學名相,所以很多人不學名相要學佛,我都覺得有點那種邏輯上的怪怪的。佛法是依世間的方法,但是學習的是出世的,但是入世的方法,這些語言名稱還是有很多名相,但是你學這些名相到最後是要學什麼?名相學到最後是要學什麼?學道理也可以,學觀念,學道理觀念。所以你學名相學到最後,不是叫你背這些東西,你背這些東西到最後,你整個把它會通起來,不斷的薰習之後,你就是學到那個道理跟觀念,你到最後或許名相久了會忘記,但是那個觀念不會忘。所以你現在問我,唯識就算是某些名相忘記,但是唯識整體的觀念,我還是在。學名相就是學觀念,這是一個重點,但是觀念絕對透過名相,你不透過名相,你怎麼學觀念?

我們先來看這個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習位,究竟位,後來就成為普遍的共識,就是修行的一個歷程。很多人以為修行不用歷程,不用次第,不用什麼,那是不懂佛法才會這樣子講的。你要是你看印度過來的經論,一定都是立有它的次第的,一定是次第這樣子修的。

首先,重點師父要放在哪裡?這三個我都會講,但是重點放在這兩個,因為這個悟入見道一剎那而已。所以重點就放在前面兩個,要把前面兩個學好。首先來看第一個:

一、資糧位

  • 發大菩提心,具大悲心,同時修空性見
  • 具體行持者即是六度四攝
  • 攝集福智二資糧所以通稱為「資糧道」
  • 一切的行持皆願對治煩惱而達解脫,所以又稱為「順解脫分」
  • 修四力:

— 因力:聽經聞法為主因

— 善友力:親近善知識

— 作意力:對佛法有深度的解悟

— 資糧力:又稱為任持力,即是六度四攝的實踐

資糧位:首先要發大菩提心,具大悲心,然後同時修空性見。

這就是三心,唯識是大乘佛教,一定要具足三心。所以他叫你要發大菩提心,要具備大悲心,然後同時還要修空性見。當然這個空性見不一定是般若經那個方式,你也可以是什麼?這裡要講的空性見是指唯識那個,唯識所現,境空所以是能取所取二空,到最後二空變成一切空。它的空性見是由這樣子的,也是唯識無義這樣子學的。1.03

具體的行持就是六度、四攝。六度我不講了,為什麼六度不講?我已經在前面講過了。哪六度?六度是最基本的,六度就是六波羅蜜,那個波羅蜜就是度的意思。

第一個是什麼?布施,布施修集福德是最重要的,福德少你的障礙就大。持戒、忍辱,一般來講的話,布施相對來講容易,叫你拿點東西出來,我相信一般還可以的。那持戒,持戒相對難了,叫你拿點出來幫人家還可以,但是說叫你不要吃那個,叫你不要吃這個,叫你不要做那個,叫你不要抽菸,叫你不要什麼(很難)。有很多人(說叫)我錢給你,去幫助寺院沒關係,你可不可以不要叫我吃肉?你能不能叫我不要抽菸?你能不能不要叫我不要怎麼樣?我就是要喝點小酒。三五朋友小店裡面切個小菜,喝點小酒,那這樣也不行嗎?所以持戒相對來講比布施更難一點。一般人,有特殊的人,那就不講了。

那忍辱呢?忍辱更難。你叫我拿點出去可以,你叫我為了你的健康,不要喝點酒,但是我出去我被罵,你叫我還要忍下來,是沒有道理的事情,叫我硬去把它承受下來,那當然是更難的。我布施我還要被你罵,我幫你你還要罵我,我幫你,你還取笑我,孰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忍辱是比較難一點的。所以他有這樣一個次第。再來什麼?精進,你就記得中間那個是精進,還有禪定,然後般若。這個很容易記得,因為什麼?你前面施、戒、忍,精進是中間,最後面是般若,那就少一個禪定。

那你就把他講,你把他比戒定慧這樣,戒定慧就是戒前面差一個布施,後面差一個忍辱,就這樣好了,


很容易背,但是師父講過的就不講了,六度四攝,但是講六度,既然講六波羅蜜的話,那就不是一般的布施,那就是跟空相應的布施。就是你要布施修福德,但是你布施當下不能有執著,必須要三輪體空。就是不能執著我布施了多少,是我在布施,不能執著我幫助的那個是誰,去執著誰幫助誰,誰不幫助誰。我給你多少,我以前幫助過你多少,不能執著,那也不能執著說你布施了多少東西,給你一個好蘋果,給你一個爛蘋果,但是你不要說,都不要執著。那我是不是以後不要布施那麼多?是叫你不執著,不是叫你起慳貪。你的能力能做到的儘量做,但是儘量做當下不要去斤斤計較說你幫了多少,用了多少,這才是無我相應空相應,這個才是真正佛家要講的,無所得的布施。

講到這裡應該都是在講前面複習的而已。


攝集福智二資糧所以通稱為資糧道

攝集福智二資糧,相對來講,布施持戒忍辱是在修福德資糧,後面的禪定,還有般若波羅密,是在修智慧資糧,就是相對來講的,精進通二種資糧。所以你修六波羅蜜其實是在修福智二種資糧,所以你要修佛法六波羅蜜,你可以偏重,但是不能偏廢,你哪一個都不能少。你能不能說我光聽經聞法,但是有人有困難我不幫助?不能這樣子,那你不能說我很樂意做慈善機構,每次都去幫忙,幫人家老人,或者是小孩,什麼都幫,但是我不聽經聞法。那你不聽經佛法,你就不知道佛法講些什麼,你修的就是人天福德而已。那你不能說我持戒精嚴,那我不聽經聞法,那你在持什麼?那樣也有問題。那你不能說我不打坐,打坐是一定要坐的,你才能降伏內心的煩惱。所以福智二資糧必須要學,所以一定要先發大悲心,然後積極去修六度,積極地去栽培二種資糧。那當然了,你大悲心、菩提心、修空性見的時候的這些,你的第一步必須要三皈了,你三皈依還要發大心。那麼三皈之後持戒就是持什麼?就你們來講就是五戒十善了。這個其實師父前面都講過。

五戒十善,就你們來講居士就是先守五戒,然後十善,進一步如果能力可以的話,那再受菩薩戒,所以三皈五戒是第一步。三皈五戒發大心,修六度。很多人問說師父那要怎麼修,每天跑來問怎麼修怎麼修,六度四攝就是修。四攝我們後面會講,(布施、利行、)同事攝、愛語攝這些。

一切的行持皆順於對治煩惱而達解脫。

所以又稱為什麼?順解脫分。因為它都是在於對治煩惱的,順於解脫的,所以又叫做順解脫分。這個時候,要修習四力,這些(發三心、六度四攝)是基本的。在這個狀況下要修習四力。

四力:叫做因力、善友力,作意力,資糧力

因力:顧名思義,因力就是我們學佛,它的因從哪裡來?因力就是聽經聞法為主因,第一步,主因而已,而不是說就已經完整了。聽經聞法是主因,因為你聽經聞法才知道說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你才能分辨到底什麼是佛法,什麼是非佛法。不然很多人不聽經聞法,做、做、做,他以為他在學佛,其實他很多東西都是不順佛法,是外道相應的。難道你真的以為說到寺院裡面去燒香拜佛就叫做學佛嗎?但是有多少人是認為,你到很多寺院去拜佛,燒香,去拜佛,你問他說你在幹嘛,我是佛教徒,我來拜佛,來學佛,來求佛菩薩保佑,那你說你是佛教徒嗎?(他說)是,那你都怎麼學?那就是念佛,就是來燒香拜佛。所以一定要聽經聞法,才知道說正確的佛法到底是什麼。

善友力:要親近善知識。這個很很重要的。這個親近善知識不但能夠得聞正法,而且你在這個修行的路上,善知識非常重要。善知識,講得比較高一等的,就是有好的老師,或者好的師父。你不要以為佛法很容易,當然佛法要靠自己修,問題是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正確的引導,沒有一個好的師父,或者好的同參道友,有時候你遇到問題的時候你沒有辦法解決。低潮的時候沒有人來幫助你,沒有人來安慰你,沒有人來告訴你應該怎麼辦,所以善知識非常重要。當然最好的善知識是佛陀了,但問題是那個已經沒有機會了,2500年前,你再早生個幾百年也沒有機會了,你早生個一兩千年也沒機會,那你早生個2500年你也沒機會。為什麼?因為地方不同,你生在中國,你沒機會去碰到佛陀。

所以現在善知識變成就是佛弟子,那麼如果是引導你的善知識的話,以出家眾為主,因為出家眾。一個團體僧團,一代一代地把佛法正確地傳承下來,相對,不是說絕對,相對來講,而且出家眾有戒律的規範。所以相對來講,它會傳達比較清淨的,比較正確的,比較不含太多雜素的這些正法。

當然,善知識從老師或是出家師父這樣擴展開來,你的同參道友也都可以當你的善知識。因為師父就這麼幾個,當然師父是很開放的,但是師父有時候也很忙,很多事情要做,那你也有時候不好打擾師父。但你要遇到問題之後怎麼辦?你還沒碰到師父之前,周遭有一些你們這些師兄弟,好友,善知識,都可以互相勸勉,然後互相增上,互相鼓勵,這個都是很好的。

比如說,我聽經聞法一陣子了,我還沒有三皈五戒,你在猶豫說我到底要不要三皈五戒?師父講的我也很願意,但是,這時候就需要周遭的善知識,你的這些朋友,受過三皈五戒的人,就推你一把,給你一些諫言,打破你內心的這些障礙。

因為為什麼?你會覺得說,師父是這麼高,所以師父講的,當然師父都可以做沒問題。但是這些善知識,你的朋友同參道友之間跟你是一樣的,所以他的很多經驗可以給你一個借鑑了。你(可以問他們),你覺得你受了三個五戒之後你有怎麼樣,他就把他經驗講給你聽,(你就知道)原來是這個樣子,所以同參道友之間可以互相鼓勵,很重要。

你看師父出家這麼多年,以前在僧團的時候,除了師父以外,其實就是這些同參道友,現在他起了煩惱,我們來幫助他,給他一些力量。過一陣子讓我起煩惱了,那其他同參道友就來幫助你。

怎麼回事,因為外面還沒有出家前,錢欠太多了,現在人家早上門來,你沒有錢可以借我的,開玩笑,就是有這些,


我告訴你,煩惱是起起伏伏的,一陣子降伏了覺得很好,但是你剛跨入這個門檻更上一層的時候,這煩惱又開始起來。尤其是那時候25歲出家年輕力壯,很多人都是20幾歲,十七八歲,也有20幾歲的,那時候容易容易起煩惱?年輕氣盛,很容易起煩惱。都是靠師父在上面引導,然後這些同參道友之間互相鼓勵,互相幫忙,師兄弟中間就是有這種難能可貴的,所以善知識的親近非常重要。

接下來,聽經聞法有師父帶領,然後有善知識。

所以學佛,學佛很多人有一個很錯誤的觀念,師父勸大家一下,不要躲在家裡自己修,除非真的不得已,真的沒辦法,不然不要躲在家裡自己修,會修出問題。一定要出來找一個有出家法師的道場,正法的道場,有這些師兄弟們,然後一起共修。一起共修,你才會確認你的知見,還有你的想法,還有你的行為到底對不對。你自己躲起來修,會修得怪怪的,(人家問,)那個學佛怎麼學得到怪怪的這樣子,行住坐臥都跟人家與眾不同?講他經驗、理念,也怪怪的。所以學佛絕對不能躲起來自己修,一定要找一個道場,然後共修。

作意力:對佛法有深度的悟解。也就是說你聽經聞法,還有經過善知識不斷的引導之後,你對佛法的這個知見跟智慧,要慢慢慢慢的越來越深入,越來越深入。因為你只有這樣的深入,煩惱相對的才會被這些深的有力的智慧給克服。你不要學了十、二十年還是把佛法當知識一樣,你一定要把佛法學習到的東西,當成你的一個觀念跟知見,當有問題發生的時候,你才能用這樣的觀念跟知見去應對它。如果你一直把它當成知識的時候,你問題來了,產生了煩惱來了,你沒辦法應付。所以這個為什麼叫做作意力?叫你集中深入把佛法的觀念弄清楚。接下來

資糧力:又稱為任持力,就是六度四攝的實踐。為什麼又叫做任持力?因為你在六度的實踐當中,你的能力會越來越強,你對煩惱的克制力會越來越強,而且你的福德資糧也會越來越夠,所以你的能力整體會加強,所以這個就叫做任持力。因為修行是長遠的路,你的智慧夠,你的福德夠,還有你的能力夠,那這個路就容易走下去,你如果什麼都不夠,有時候就很難走,所以這個又稱為任持力,就是六度四攝的實踐。

所以你們三皈五戒然後發大心,之後一定要布施,布施才能積極福德,障礙才會少,貴人才會多,一定要修集布施。布施當然不只是錢財而已,你們做義工也是布施,所以你們做義工師父都很讚嘆,做義工那也是一種非常非常了不得的布施。有些人說,我錢給你沒問題,但是你說那你有沒有時間(來做義工?)?(他說)我很忙,沒空,這個不要來找我,我給你幾百塊沒問題,有沒有人這樣?有人是這樣子的。所以財施當然是比較普遍一點,但是無畏施,法施,做義工,這些都是可以做的,都是積極福德資糧的一個很大部分。

那五戒也必須要,你五戒不持,你一邊布施一邊胡作非為,因為你不持戒,你就很容易去犯,犯了就有障礙。因為你不守戒,相對來講,五戒其實就一般的人倫道德規範而已,你不持戒,沒有這種戒的謹慎之心,你很容易造惡業。輕重不等的,那障礙就大。

那忍辱,忍辱那就必須要修的,是自我內心煩惱克制很重要的一環。

(禪定),打坐也必須要,因為你持戒可以克制外來粗重的煩惱,但是內心的那種躁動不安的,你還是要靠打坐慢慢去降伏。有人來說,師父,我打坐(之後)身心覺得不錯,那當然了,你們有沒有這種經驗?很煩躁(的時候)你可以打點坐,稍微放下外面一點,太忙了,稍微淨化一點,想辦法給自己一些時間來打坐,一陣子之後,你會覺得不大一樣。因為你在繁忙的日子當中,你真的要找一些時間給你自己,讓自己有一些真正安靜的時間。尤其在你們的年紀,除了幾個60歲,大部分都是40幾歲,正好是(人生)最忙的時候。師父也知道,你的時間一切都給了外面了,就是給家人,給兒女了,不然就是給工作,不然就是給朋友,你有沒有想過說你留一些的時間給你自己?還有,有時間停下來就開始玩手機,看電腦,找一個真正寧靜的片刻給你自己,就是打坐,降伏身心的內在煩惱。

般若,就不用講了,就是必須要學的。

所以說實在的,出家真的很幸福了,師父有比你們多太多的時間,因為你們在忙那些時間的時候,師父要麼就是打坐,要麼拜拜佛,要麼就是做經教。每天就是經教,師父有太多時間可以打坐了,比你們幸福多了。至少都有一個小時或一個半小時,可以是我自己完整的時間,你們沒有,羨不慕羨?當然師父也鼓勵說,你們星期天其實早上都可以來,有的時候很忙,師父也知道。其實星期天有空,如果住附近的都可以來上早課,至少還有半個小時打坐的時間。

你到時候可以有理由,我去寺院了,你們不要來找我。以後禪修中心蓋好師父辦八關齋戒辦禪修,你們一定要把萬緣拋開,就一天來受八關齋戒,就那麼一天,來好好的打坐,好好把心靜下來。你說我忙了那麼多年,你跟你的家人或是周遭朋友講說,我每天這麼忙,你就給我一天的時間,讓我可以有自己真正擁有的時間,讓我靜靜,行嗎?當然可以,如果不行的話,那也太殘忍了。那夫妻可以輪流來,這一次辦先生來,下一次辦太太來,說好就好了,你不要下次辦,太太要來。

1:26:20

慧學的進程

  • 慧學的修學進程:

—聞、思所成二慧

—就內容而言就是一切唯識,能所二取皆空。

  • 聞所成慧:

即所謂的正見養成,是指成就「唯識無義」思惟模式

—聞慧的目的在於養成「作意力」。

  • 思所成慧:

—所成慧的養成,就是成就唯識相應的行為模式

—由唯識正見所引導的六度萬行,在六度的實踐中逐步與唯識相應。

—四慧的重點在於「任持力」。

慧學的進程

剛剛不是說這個資糧的栽培要先進三是聽經聞法嗎?那就是在慧學上要一層一層地進入。

首先慧學的進修過程,聞、思所成二慧

就內容而言:就是一切唯識,能取所取空

我們現在在講唯識,

所以當你的慧學的進程,

我們不是說聞思修的過程嗎?聞慧跟思慧的過程,這二個就是要不斷地薰習,從知識進一步成為觀念,到你的行為。薰習一切唯識所現,虛妄唯識,能取所取空,就是要把師父這最近十幾堂講的唯識學的這些基本理論概念,要把它弄清楚。然後懇切地認定,我們所看到的確實是虛妄唯識。而且師父講過好幾次,如果你唯識學的好,對你的生活上真的有非常大的幫助,當你在跟人家斤斤計較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的時候,你忽然一個(念頭)閃過,這好像是虛妄唯識,這是我自己的遍計所執,我為什麼一直在跟人家爭這些?所以這時候的聞思慧,就是在確認一切唯識,能取所取空,就是唯識的這些理論。

不是你這幾年聽過就沒事,你要不斷的學,把這樣理論越加深。為什麼?要記得,薰習就是不斷地聽,不斷地檢討,還有不斷地做。

聞所成慧

所謂的正見養成,就是指唯識無義的思維模式

要把唯識無義成為你的思維模式, 我在這個課程有沒有講過這個「義」?這個「義」 是什麼意思?這個「義」就是實質的外境。講的最簡單,「義」就是實質的外境,這個「義」 ,可以是內容,可以是對象,但是就唯識來講,這個實質的外境。

唯識無義是什麼意思?就是沒有實質的外境,因為外境是什麼?外境是唯識所現的,不是離我們的識,不是離我們的心,有一個真實的外境。所以唯識講唯識無義,你下次聽到唯識,一定會講唯識無義,或叫虛妄唯識或叫做唯識無義,就是告訴你外境是識所現,所以外境是假的,是虛妄的。你要養成這樣的思維模式,但這樣的思維模式,不是叫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去起顛倒,跟人家辯論一些錯誤,一些莫名其妙的(說法)。比如說明明這邊有一張桌子,你跟人家講說,沒有桌子,這桌子假的,那就沒有意義了。為什麼?因為講唯識所現的意思是說,我們這個東西的存在是識所現的,重點在於我們會對他/它起貪著,是要破除你這個(東西起執著而導致)錯誤的觀念跟貪著,不是叫你在跟人家講連世俗的道理都莫名其妙的那種觀念。

師父上次在星期五的攝論課舉一個例子說,你已經受菩薩戒,然後吃素,吃了幾個月後,這兩天在吃雞腿。然後人家說,你不是吃素嗎?(你說)這是唯識所現,這不是雞腿,那就變成邪知邪見了。我問你,你吃雞腿是不是貪嗔痴相應?你本來吃素,你也認為菩薩道吃素,那後來為什麼又開始吃葷了?不就嘴饞嗎,那嘴饞不是貪嗔痴相應嗎?那你貪嗔痴相應的時候,你又用唯識所現來胡謅,(給自己的貪嗔痴行為找一個理由),那不就是等於邪知邪見?所以要記得要把佛法的根本意趣,唯識到底要講什麼要弄清楚。佛法講唯識無義,重點是在要破除你的貪嗔痴對外境的染著,這個叫做唯識無義的思維模式。

聞慧的目的:在於養成作意力。作意力是在講什麼?對經教對唯識深刻的理解,所以聞慧就是要養成前面的作意力。還有慢慢慢慢當你的慢慢思維模式或者你的觀念上,慢慢慢慢能夠跟唯識無義相近了之後,你必須進一步從行為上,我們思想上已經改造了,但是我們的習慣,很多行為習慣還沒改造,我們要把這個思想透入我們的行為習慣,所以這個變成思所成慧。

思所成慧:也就是說連你的行為習慣都是唯識無義,聞所成慧的養成就是成就唯識相應的行為模式。也就是說你在行為的習慣上不會很輕易再去取著你所認知到的外境(是實有的),因為(明白)這個東西(相)是唯識所現,你不要用這個見再去取這個相,你對一切(相)會會比較看得淡,會比較不會那麼執著,因為你真的認清了這個東西是我自己的識所現出來的。你哪怕說你喜好一個東西,你也不會玩物喪志,你也能夠到一定的程度就克制住。你就算是不喜歡一個東西,也不會嗔恨的討厭。因為為什麼?因為這些嗔恨討厭,也是你自己識所現。

師父上次說你很討厭一個人,或許這個人確實也確實有點討厭了,但是大部分人更深的討厭跟憎恨是你自己加進去,去把它擴大的,是你的遍計所執。這個人或許真的有點討厭了——依他起,但是你自己在上面起遍計執,是把你的愛恨煩惱加進去了。

所以這個就是在唯識相應上面,養成一種行為模式,然後由唯識正見引導六度萬行,其實就是般若了,唯識正見就是般若了,然後引導其他五度,然後在六度的實踐中,逐步以唯識真正相應。

所以聞慧的目的在於養成「作意力」,思慧的重點在於培養「任持力」(資糧力),在行為上能夠去承受佛法,承擔佛法。這些就不是很理論性的東西了,這個是真的實踐了,不是很難了解,但是很難做得到,要做到有點困難。


Wz:這個任持力是保持力,還是?

師父:就是保持我們繼續在這個道上前進的力量。前面不是有「任持力」(資糧力)嗎?就是由六度,然後四攝這樣培養出來的力量。為什麼?因為這個菩薩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個學佛的路不容易走。(問:怎麼理解這個「任」?)。任持,又叫做堪忍力了,就是你能夠去承受的那個能力。你說學佛還要承受?當然,學佛會不會承受壓力?第一步,向你的自己煩惱挑戰,那壓力就很大了,那還要接受別人的挑戰,最難的就是接受煩惱。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這句話當然是對的,問題是我們自己的什麼?我們自己的貪嗔痴。外面會常常講說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自己的什麼?我們自己的貪嗔痴。如果就佛法的修行上,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的貪嗔痴,那如果你沒有經過這樣的訓練,在這樣的實踐當中去培養忍力,你很容易被貪嗔痴打敗。那別人會不會常常會挑戰你?會,常常會來惹怒你,當然都會。怨憎會、愛別離,常常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斷的來挑戰你,引起你的內在的貪嗔痴煩惱,那這個如果沒有培養相當的能力,有辦法降伏嗎?沒有。那必須要培養,那這些就是一個過程。

現在師父再講一個比較更具體一點的,要怎麼做?首先,第一個,如果可以的話,三皈依,然後持五戒,但是三皈持五戒的當下,三歸的當下,你就要發心,發什麼心?發菩提心、大悲心、無所得心。發什麼是菩提心?意思就是說你要確認成佛是最終的目標,你願意去成佛,願意朝著這個目標去走。

大悲心是什麼?我們要學佛成佛,不單只是我們自己要學佛成佛,我們是因為有太多眾生的苦。當然我們自己也苦,貪嗔痴煩惱苦,但是我們是這樣的苦,別人也是這樣的苦,所以你要發願說我要成佛,不是為了我自己而已,是為了眾生,我能幫多少,能夠護持多少,我要儘量去做,這個叫做大悲心。

接下來說,那我發願學佛,我不是說嘴巴講而已,我必須發願去學習佛法的知識,這個叫做無所得。發這三心,這樣做了。然後儘量要三皈五戒是第一步,持五戒那就是六波羅蜜的戒波羅蜜。那麼接下來,你既然發了大悲心的話,那你是不是要布施?你在日常生活中,你就是要想辦法規定自己二種,一個規定自己固定做布施,第二個隨機,什麼叫隨機?日常生活去到哪裡碰到什麼隨機可以做。我問你在車上讓位子是不是布施?這是平常可見的,所以這個叫做隨機,碰到了能力能做叫隨機。第二個,那你說師父我每天在店裡面看店,我比較難隨機,那你就固定,所以要有固定。

那是持戒已經講過,那忍辱,就你把聽經的內容用在生活上去觀察,忍辱不是忍住侮辱,記得師父講過忍辱是什麼?那個忍是什麼?忍是認知,是認知事理的真相,是一種智慧。所以當你遇到一些逆境,會起嗔恨,會起一些衝突的時候,你這時候就要用智慧去分析他,引導他,而不至於起太強的嗔恨和憤怒,這才是忍。所以那個「辱」字是(後來)加上去的,它實際上是忍,你一些的不愉快,不痛快,一些內心的情緒,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事理,沒有用般若去解決,所以會產生那樣強烈波動的情緒。所以第二,你學佛之後,就是要用佛法去對應對治這些情緒,忍不可能沒情緒的,但是最怕就是說,你不知道怎麼去對應,連情緒起來你都不知道。

師父講過一,你一定要有固定的宗教行為,固定的功課,不管你要念多少遍大悲咒,或念多少遍心經,或十幾遍什麼普門品,或念金剛經,都可以,你自己定要這種功課。尤其是初學者,一定要有這種功課,自己一定要規定自己做這些功課,這個叫做宗教行為。所以剛剛也講了,你三皈五戒發心之後,接下來你要固定的功課。

再來要想辦法打坐,你不一定時間很長,每天十分鐘20分鐘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打坐,一定要打坐!

十分鐘20分鐘半小時都可以,時間有一個小時,一定要固定打坐。

最後不能荒廢聽經聞法,你如果沒辦法來,你在家裡電腦上聽都可以。聽經聞法不一定非得是師父講的,你可以網絡上,或者其他法師講的都可以,都可以聽,但是因為有時候現在太亂了,有時候講的到底對不對你也不知道。有時候來聽聽,有時候要是有什麼東西來問問師父,看看這個法師,師父你認識嗎?覺得怎麼樣,都可以來問一問,但是你不能荒廢聽經聞法。為什麼師父說不能荒廢聽經聞法?聽經聞法是什麼因?

剛剛講是什麼因?四種因、四種力,怎麼樣?

聽經聞法是因力,然後必須共修,不能自己躲起來修。師父現在講的這些你們有沒有寫下來?有沒有具體一點,這樣大概了解?作意力就是叫你一定要不斷地聽經聞法,然後不斷在日常生活中去應用。所以剛剛寫的這些要能做儘量做,這個就是修習的資糧。

剛剛講的這些,你們寫下來的這些都是修行的資糧,

你不要以為我誦個經這樣叫資糧嗎?那當然是,但是你不要把它擴到很大,好像誦二部經就很偉大這樣子,就功德多大,不要這樣子想,但是一定得做。

其他有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沒有問題,我們下禮拜繼續,下禮拜我們會講加行位,講定慧,依定起觀。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