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第九十四講
(如源法師) 《成佛之道》-94 第五章 大乘不共法
我們繼續來看《成佛之道》裡面的唯識學,我們上個禮拜有講到說阿賴耶跟種子,阿賴耶也就是一切種子識,那麼在它裡面就有許多的種子,那我們阿賴耶跟種子已經講過,大概有解釋過了,那麼我們慢慢再來看,唯識學剛開始出發是出發至什麼樣的態度?
首先,唯識學它剛開始是出發於認識論,在佛教最基本的理論裡面,我們怎麼樣認識到外境呢?佛教講我們有六識——眼、耳、鼻、舌、身,意。那麼這個六識會透過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那麼經過六根就會發六識去認識到外境,外境就是色、聲、香、味、觸、法。
就佛教來講, 像外面這樣一個東西,比如說一根筆好了,我問你,你你看到這個筆是什麼顏色?有白色有黑色,那這個筆在色身香味觸法裡面是屬於什麼?色法。這個色跟色受想行識的色有沒有一樣?這六境裡面的色和色身香味五蘊的色有沒有一樣?
L ola你覺得一樣嗎?我覺得不一樣,怎麼不一樣?(答:這個色是顏色的色)。這個色是顏色的色,包括形狀跟顏色。那色受想行識的色呢?(答:色是包括我們的思想)。沒有思想,五蘊的色,受想行識不講,我們講五蘊的色蘊,(答:包括了很多不同的境界),如果要用英文,你翻譯那個無蘊的色,你用哪一個? form 。那如果是色聲香味觸法的色,你要用什麼色?你也用 form ,那五蘊的色,你也用 form ,那兩個就一樣了。(答:五蘊包括了所有的六塵,都在色受想行識的那個色里)?有語病。(答:英語是一樣的)其實你要是弄一樣,那就弄混了,兩個會把它搞在一起了有差別,師父今天跟你講,你下次就知道英文要怎麼用比較好一點。Hx你剛才講什麼?
Hx:我就說色聲香味觸法那個色只是眼根對的那個六塵是指的色,然後色受想行識,包括聲塵、味塵,全包括到色受想行識的色。
師父:你意思說五蘊,色蘊包括這些全部,師父說有語病。為什麼?再想想看,我知道你的意思,你的意思大概是對的,但是如果這樣講有點語病,有一個小地方不大對勁。(答:色蘊應該是屬於物質的那種叫四大,就是色受想行識)。
我們這樣講,五蘊裡面的色蘊泛指所有的物質,是所有的泛指所有的物質性的,是五蘊的色蘊。
這樣清楚了嗎?Hx你本來就是這樣子想這樣講。那我們再講,你剛剛說包括六境所有,你剛剛是不是這樣講?色蘊包括那個六境全部?
它其實包括前五了,法是內心的知道嗎?法是內心的影像,所以它不是外面的物質,它是我們認識到之後吸收進來的,是形成在內心的影像,所以它不屬於物質的,所以師父說有的地方有點不大對勁。
在這五蘊的色蘊,五蘊的色蘊泛指所有的物質,那個《心經》裡面第一個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是指哪一個?是五蘊的色,意思說所有的物質都是空的。那麼那個六根對六塵的的色,這個色是指什麼?眼根所對的,如果用一般就是眼睛能看到的東西了,那眼睛能看到的東西包括什麼?顏色、形色,那顏色也包括影光明暗,青黃赤白這些,那形色呢?高矮胖瘦,長短,長方、三角、圓,這些形狀還有顏色。所以這裡的色是指眼睛所看到或叫眼根所對的。
這樣了解嗎?所以 if from the first one is all the matter ,you you yeah and and the second one is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what you see ,你也可以翻譯成 color form ,顏色跟形狀。眼根所對叫做color form 。那第二個所有的 material 都是,這是第一個。
所以你要搞清楚,不要到時候看到哪一個經典裡面講色,基本上不超過這兩種,要麼就五蘊的,要麼就是六塵的,你要先問清楚它在講什麼。那麼你看,照說是應該六根對六境,然後發六識,但現在師父為什麼把它調過來呢?因為唯識裡面比較重六識,他認為識本來存在,以種子形態存在,然後當根對聲的時候,這個識就會產生作用,所以就唯識大家講,他是認為識透過眼根跟外面的色塵為緣,然後就發眼識去認識到外面,就唯識是這樣子。那麼就一般佛教傳統理論,它是說眼根對到外境的時候,或是六根對六境的時候,就會發六識,是根發識。
我們講阿毗達磨的時候,或一般佛教是根發識去認識境,那麼唯識它比較重在識藉由根境為緣,然後發生作用、現行去認識,有這樣的一點點的不一樣,但是在基礎的認識上是差不多。所以當佛教講認識到外界的時候,他指我們的識透過根產生作用,然後去認識到外面的那個色聲香味觸。
那麼師父剛才要講什麼呢?就是說當我們看到這樣一個東西的時候,這個東西所呈現出來的,你現在看到的這個東西,眼睛看到這個東西包括了什麼?顯色跟形色,所以這個東西你的重點只看到色。那你現在耳朵聽到師父講話是什麼?是聲。那比如人家炒了一盤菜出來,然後菜端上來,這個菜有沒有形狀?有,有沒有顏色?有。所以就有色在裡面,那如果這盤菜很熱剛出來,還有滋滋滋滋的聲音,那有沒有聲?有,那麼有沒有味道?有香味。那麼還有你去吃,有那個味,然後你手去摸,燙到,很熱,觸。那你這些全部的認識放到心裏面,我們的第六識再去認識,那就是法。
我們認識到一個東西的時候,其實是我們的五根去分別這個東西的色聲香味觸。我們的官能各取他所要認識的部分,所以你眼睛不會聽到聲音的,我們的五根,五種官能各取它要需要的部位,等到他需要部位拿進去之後,我們的第六識再把它整合成為這樣的一個東西,所以你知道說這個叫做筆。這個是筆,當你認識到這個是筆的時候,是哪一個識的作用?是前五識的作用還是第六識的作用呢?是都有還是怎麼樣?當你認識到這個筆的時候,其實是第六識的作用。為什麼?你說我看到,看到基本上眼識只是吸收形狀跟顏色進來而已,但是眼識眼識沒有辦法認知到這個叫做筆,當你的內心裏面認知到這個筆的時候,這個已經牽涉到比對思考,還有記憶了,這個都是第六識的作用。
那當一盤菜進來的時候,你五根五種官能各取他所要認識的東西,進去之後,這個資料是零散的,那哪一個識把它整合起來?第六識把它整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的東西,然後再去比對認知,然後知道說這是什麼東西。所以拿一盤沙給你,你會不會拿去吃?不會。為什麼?因為經由你的比對之後,你知道這是沙子是不能吃的。但是你的眼睛看到的,眼睛會告訴你這個不能吃嗎?眼識不會,眼識吸收的就是一盤沙的顏色跟它的形狀,就是這樣而已,但是眼識不知道那個叫沙。那麼你過去的認知跟經驗告訴你,那個東西不能吃。我問你,小嬰孩會不會把沙拿去吃?小嬰孩他剛開始的時候,因為他腦海裡面沒有那種記憶,他不知道他是什麼東西,所以他一定拿來塞進去,等到吃幾次發現那個不能吃,以後慢慢記起來,幾次之後,他下次慢慢成長,他記起來了,等到第六識再看,那個眼睛再看到,然後這個第六識會去追尋過去記憶比對,這個東西叫沙,這個東西是不能吃的。
這是我們的認識,這樣各位了解了。
所以各個官能,眼耳鼻舌身識,五根各取他的五塵。但是這些全部進去之後,在內心裏面呢,由第六識叫做意識,然後去認識到他,所以這些全部吸收進來之後,在裡面形成一個觀念整合起來的這個東西叫做「法」,這是我們一般的認識。那佛教分析他的認識就這樣一個過程。
那麼現在我們在談到一個問題,如果認識只是這樣子而已,那麼會有兩個問題,就是說那麼如果只有六識的話,那如何解脫煩惱?那這樣子過程,那煩惱在哪裡?你會覺得煩惱在意識裡面。但問題是意識怎麼樣?意識會中斷,而且意識有時候記憶力有點差,意識有時候會中斷,最明顯是死掉之後就中斷了。但問題是我們不會死掉後煩惱就沒有了,我們死的時候,煩惱還帶着我們去投胎。
經上還說,你修無想定,意識也會中斷。還有經上說你被打擊到很嚴重的時候,比如說頭腦受到嚴重打擊,進入那個很嚴重的昏迷的時候,意識也會中斷,所以沒有煩惱了?那不可能吧。而且第六識怎麼樣?容易健忘。你如果忘記了,那你的那些記憶經驗到底放在哪裡?我們會不會常忘記東西?會,我們第六識忘記了東西,那問題是那忘記東西,那些東西放哪裡?我們有沒有記憶?有,如果單純的第六識的話,那膚淺的第六識他會忘記東西的。而且煩惱好像也不是在第六識,如果煩惱在第六識的話,你就一直煩惱,你隨時隨地都在煩惱,你貪隨時隨地都在貪,你嗔你隨時隨地都一直很生氣,包括師父現在講經也講得很生氣,你們聽也聽到很生氣,因為一直在生氣,一直在貪嗔痴,那這樣問題就大了。
煩惱當然都一直在,但它不一定隨時在作用,潛在一定在,因為沒斷,但是它不一定每時每刻都在作用。有時候會浮顯上來,那我們就生氣,但是有時候在潛在位,在,沒斷。
但是他暫時沒有起來,如果這樣的話,你很難布施,也很難做好事。
如果你的貪嗔痴,貪一直都在,你有沒有可能布施?不可能。所以說那這樣子我們的煩惱在哪裡?
還有記憶、經驗,還有業,造作之後業不可能存在第六識,因為第六識會中斷,記得嗎?第六識死掉就中斷,那業就沒了,解脫了,從此以後死了就叫解脫了。那當然不是,(如果煩惱在第六識,)那就會有這個問題。
那麼這樣子,如果佛教講無我,那第六識會中斷,那怎麼輪迴?
從認識論裡面,唯識學去就會探討這樣的一個問題。你現在不要跟我從星期五(攝大乘論)的課(來探討),星期五課已經講得很深了,我們現在是說《成佛之道》,講到這裡,你要當成你們剛剛才聽到唯識而已。
那麼現在我問你,如果在這種狀況下,你會覺得怎麼樣?
剛剛不是說第六識,那除了第六識以外還能怎麼樣呢?總不能說(煩惱)在前五識吧?那如果是你,你會覺得應該是怎麼樣?細分一下,就是說我們第六識,前五識當然就不講,第六識是根本。所以你就會很自然而然會覺得說,第六識應該不會那麼簡單了。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第六識切開來,有一個是潛在、深層的,一個是比較浮面的、初層的,也就是有兩個。20:20(師父畫圖)
其實在現代心理學也是這樣子(分析),他們把上面這個叫淺層記憶,下面這個叫什麼?叫深層記憶,現在心理學也知道這樣分了,更何況佛教當然會有這樣的狀況。
分開來,上面這個記憶會間斷,那我們現在的學習,現在師父講的,你認知到你的分辨的第六識都是指這個(淺層)。那現在我們還有一個深層的,那這個就可以儲存經驗、記憶,包括業力。
那我告訴你,哪部經裡面有這樣的一個狀況?《解深密經》裡面它就是這樣分的,《解深密經》裡面的「心意識相品」,如果你沒有學過唯識學來講,你聽到這個心意識相品,就是在談心意識的。學過唯識學的人如果之前沒有讀過《解深密經》,他會把它分開。心、意、還有識,但如果你沒有學過唯識學,你看到這個的話,你會覺得是什麼?如果你學過佛教,但是你沒有學過唯識學,你聽到這個心意識相品,你會怎麼斷?心、意、識,你會怎麼斷句?你會覺得這是三個東西還是兩個東西?我講你有佛教蠻不錯的佛教基礎,但是你沒有學過唯識學,你學過佛教,你一定會知道有一個叫意識的,那你也知道有一個心,這都是一般知道。那不管心跟意識是不是同樣的東西,但是你如果有佛教背景知識,但是你沒學過唯識學,一般會把它斷在這裡——心跟意識。《解深密經》它就是講「心意識相品」,他就講心跟意識,就是這個(深層的)是心,上面這個是意識,《解深密經》代表最初期的唯識,它還沒有具體的把第七識凸顯出來的時候,他就是講心跟意識,心就是一切種子識,就是阿賴耶識,意識就是這裡我們這裡講的意識,那這樣子問題就解決了。
我們的輪迴解脫經驗就是在這裡面(心),可以把這些東西資料儲存進去。那麼淺層的呢?就是我們現在的意識,你忘記了沒關係,現在你的記憶經驗都放在心裏面了,這樣各位知道嗎?所以這樣子下面這兩個問題就解決了。
如果唯有六識,第六識如何解說煩惱?你說因為有一個淺層的、一個深層的。如果就這個圖來看,你煩惱還沒發作的時候是潛存在深層的意識裡面,但是你當現在起煩惱的時候,就表示這些煩惱浮到檯面上來影響你。你現在很生氣、很生氣,就表示這些煩惱起來影響你了,你覺得今天日子過得不錯,今天大家都對我很好,然後最近又人逢喜事精神爽,很舒服,那也沒有怎麼樣,人家又讚嘆我,今天師父也沒有罵我,師父還讚嘆我,所以現在很高興,你沒有嗔心,現在是很舒服。但不表示你的煩惱斷了,因為你有煩惱在深層裡面,但是你現在上面的那一層的煩惱不起作用,所以你今天很高興,那等一下回去跟太太、先生或者兒子,你兒子小孩惹你生氣了,或你又開始生氣了,那就表示怎麼樣?依對象為因緣,把內心的煩惱又激發出來了。
你把第六識分成兩個,那你要講深跟淺,有時候會搞混了,所以慢慢在發展之中,下面的那個就變成叫做阿賴耶識,那你看這樣子就解決了,煩惱就是在淺層的裡面,業記憶全部都在淺層裡面,那怎麼解說輪迴?我們死掉的時候初層的意識不作用了,但是問題還有潛在的煩惱,那這個潛在的後來叫做阿陀那,又叫阿賴耶,那阿陀那去投胎輪迴就叫做阿陀那。還記得嗎?阿賴耶識是本體,那阿賴耶識依業力的牽引去投胎的時候,然後執持根身,就叫做阿陀那。那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現在的心理學其實有這種申出,
所以從認識論慢慢(發展出由阿賴耶識理論,由阿賴耶)慢慢引導到我們的解脫,我們的輪迴,包括我們的記憶這些作用,這些作用都是從認識論慢慢認知發展而來的。
Hx:你剛才是說如果不從唯識的角度來談的話,心意識三個字怎麼斷的話?那個三界唯心,我讀這個佛經的時候,這個心、法、相,特別的迷惑。不知道像您這個地方講的這個心的意思,在別的地方可能有很多其他的意義。
師父:你要看哪部經,每部經講的「心」都不大一樣。(問:沒有一個固定的定義,讀到哪裡定義都不大一樣)。你要看哪本經裡面,你知道嗎?
Hx:那三界唯心的話,是指的這個心,還是指的要深入到這個唯識以後那個?
師父:其實這裡這個心意識相品的這個「心」,在《解深密經》裡面,他這個心就是指潛在的這個,他指的是阿賴耶,(問:但潛在的還有一個第七識呢?),它因為這個時候那個第七識還沒有很明顯把它凸顯出來,這樣了解嗎?
Hx:我知道你那個意思,就是說你這個地方把它給等同於第八阿賴耶就行了。
師父:不是等同,他這個就是阿賴耶識,但是他沒有講是第八,因為那時候還沒有把第七識凸顯出來,所以他就講心跟意識。但是他那時候沒有講這個是第八,他講說這個叫做一切種子識,又叫做阿陀那。那麼你說煩惱呢?煩惱他就在裡面整個融在一起了,那到了攝論的時候,他就把它凸顯出來了,那就有六、七、八識論。
問:那要是平常就說是佛教是唯心的,唯心的那個心是哪個心?
師父:那個,師父的書你要回去好好看一看。
Hx:看到您講的三種唯心那個,但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師父:如果是這兩句話放在一起,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時候,因為這個從唯識學來講的話,這個三界唯心的心是指阿賴耶。萬法唯識的這個時候指的心跟識,都是指阿賴耶,但是不同的經典講得不一樣。那《金剛經》講那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那個心就不是指阿賴耶了,那是指的一般的發心而已,發成佛的心。這樣知道知道嗎?動機。
Hx:那如果心和性放在一起,那個心是不是就是?
師父:不能這樣子講,為什麼呢?心跟性放在一起,不同的經典要看在哪裡。你現在要記得一件事情,佛教裡面很多名相,它不是只有單一個定義而已,這樣明白嗎?你要看是在哪一部經或在哪裡,它的解說跟定義會不一樣。當然除了翻譯以外,還有不同的經典裡面,同樣名相它定義有時候解說會不一樣,你必須要養成一個(認識)佛學的背景跟知識(的習慣),你不能把一個名相給固定化。所以當你講「心」的時候,師父會問你說,你是在中觀裡面講心,還是在唯識裡面講心,還是在阿毗達磨裡面講心?要看你是看哪一部經典裡面的。
Hx:這樣的話,應該是先把它定義搞清楚,常常有人提這個明心見性,我就想那個明心見性的心是明的什麼心,見的什麼性。
師父:那你就問他指的明心見性,他指的到底是什麼?(問:因為這個沒有一個固定的定義的話,那?)。因為明心見性本來就是很模糊的事情,所以你要去定義明心見性,如果你要從唯識來定義,那有點困難。明心見性,這是中國佛教上面特講的,你要去看那個祖師他指的到底是什麼,不是自己可以去亂猜亂弄的。
Hx:有人說我現在傳你明心見性。
師父:你最好不要去信那個,因為他自己連明心見性是什麼他都搞不清楚。(問:所以我就是很想搞清楚到底見的什麼性)。師父覺得你先不要在明心見性(下功夫),因為明心見性在禪宗不同祖師不同宗派,他講的都不一樣。你先不要在那個地方想要把它搞清楚。你先把印度佛教的這一套修行次第給弄清楚了,這個是根本,你根本弄清楚了以後來讀其他東西才容易。31.56
Sw:那麼為什麼「般若」在翻譯的時候不統一詞彙?不同的經典說了不同定義,不把它給規定下來?
師父:因為有困難,因為梵文字的「心」本來就有很多種意思,其實這個東西不只是在佛教發生了。我告訴你,你在任何的學科都是這個樣子,你學法律的,有沒有一個法律的同樣名詞,但是有不同解釋的?每個時代不同解釋的,都有。因為它時間在演變,不同的經典,因為你不能不用這個字,它本來這個字就是心,但是它在經典裡面解釋的就不一樣。
就師父講的,唯識講這個心指的是阿賴耶,但是你能不能說只有唯識學派能用這個心,其他的經典不行,沒有這回事。 英文也是一樣,心還是有很多種意思,有時候用mind有 heart ,還有很多,不只是mind還有heart,還有沒有其他的 ?spirit(精神、心靈) 也算。心跟物質的時候可以用spirit ,所以本來都是這樣子的。那梵文更多了,mana也是心,citta也是心,citta就比較是這個的心了,然後mana比較屬於意,(問:這就是語言的特色,語言本名言就是多義的)。對,而且一個比較複雜的系統裡面,它用的語言更複雜,這不可能會是一個意思,這是這個本來就是這樣。
那你說能不能定義?可以,但是你先要把它系統化,才能去定義它。什麼叫系統化呢?比如說唯識裡面的心,它一般來講就是指阿賴耶識,那就容易定義了。那比如說阿毗達磨裡面指的心到底指的是什麼,它有它的定義,那系統化之後你就可以跟這個系統去定義它到底是什麼。
現在師父講一件事情就是說,那你現在會覺得說,哇!那這樣我怎麼辦?這麼多,但是這麼多裡面它有它的體系跟系統的,你把這個系統跟體系學明白弄懂了之後,就不亂了,你讀《金剛經》看到那個心,你就不會把它當成阿賴耶。所以現在師父就是在《成佛之道》裡面,一個系統一個系統從頭到尾教你們,雖然從《成佛之道》教很久了,兩年多了,三年了吧,但是如果你從頭聽到尾,不要缺課,而且弄明白的話,其實你的體系會很清楚,你就比較不會容易搞混。那有什麼好處?讀經典,看經典,看經教容易明白,容易明白有什麼好處?修行容易着手,容易使上力。現在很多修行使不上力,就是因為根本的觀念到底是什麼,你都搞不清楚。所以學這麼多名相,第一個,系統學好了,在系統裡面的名相去定義好了,那麼從名相裡面去學習這一套理論的觀念,我不要求你背所有的名相,名相太多了,但是也藉由名相把觀念學起來。
這樣大概可以吧?
Hx:您說《解深密經》裡,心和意識兩個分法一起,他到底是心識和意識,簡稱心識還是就是心和意識?心能叫心識嗎?
師父:師父講過,《解深密經》裡面心跟意識是兩個東西,心就是指阿賴耶,意識就是指第六識,這樣明白了嗎?也就是心是指下面這個阿賴耶識,意識就是第六識,是初層的這個,在《解深密經》裡面是這樣解說的。
其他還有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就儘量問了,把它弄明白會比較好一點。
Hx:個黑板上這個外境,六境,實際上是你那個圖的 b ?
師父:那個我後面會畫,你這個你這個地方暫時先不要去管那個圖,因為這個東西只是告訴你說在佛教的任何認識裡面都是這樣的認識,還沒到那,這樣知道嗎?這個東西到心所現的時候,我還沒講到這些。現在師父是從佛教一開始的時候,認識論的理論就是六根六塵六境,就是這樣產生認識的。但是如果只是產生這樣認識,那麼記憶煩惱業到底放在哪裡?還有輪迴那怎麼辦?所以就簡單的把第六識切成兩個,一個深層的,一個初層的,那這樣就解決了,但下一步(認識論)還會再發展。
這樣明白了嗎?所以師父的書你要多讀幾次,前面講講講到這個整套的系統都是這樣,你要多讀幾次,把它讀懂了,這些問題應該都可以解決。但是還是可以問,不要因為這樣子每次問師父都叫我回去看書。那我跑來干?不會了。38.50
我們再來看這個,剛剛講認識論,佛教裡面談認識論,從我們怎麼認知到外面,從認識論剛才已經講第一層了。在解說輪迴記憶的時候,必須要立一個深層的意識,那個深層意識在佛教唯識學就叫做阿賴耶,但是還不至於這樣,我們要進一步來談。
那麼從認識論變成觀念論。
觀念論叫什麼呢?叫做唯認識觀念,唯認識觀念叫做Vijñaptimātra, 我們這邊切一下 ,mātra就是 only 的意思,唯一、單一、唯有,然後Vijñapti切開來,後面是字尾變化,記得 Vijña是什麼意思?認識。Vi 是別別的分開的意思。那麼jña叫做認知、知道,認識就叫jña。那Vijña 呢?就是認識的意思。
那麼我們有時候Vijña 就翻譯成識,就是阿賴耶識的那個識,那Vi jñapti 是什麼呢?pti,它是字尾變化,如果是認識的話,那個英文叫做 know 或是 percent, 那名詞化之後就變成這樣,那你知道Vi jña意思嗎?使役動詞,你們是叫使動用法。
是不是使動用法?英文怎麼會加哪一個識?不是 ing,ing 是進行式,你是說加 ion ,那個是名詞化,但是我這裡是講使役動詞,
什麼叫使役呢?使役就是阻止什麼人,或者讓什麼東西,然後讓什麼人去做什麼事情。你知道師父講什麼嗎?讓什麼人去做什麼事情,那一般我們要加什麼,讓什麼人,使役使什麼人做什麼事情,Somebody to help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除了 happy 以外,還有什麼 let to ,還有 make have someone to do something ,還有 make someone do something hf 也可以,hf比較強烈的,make 那些只是使而已。那這裡就是使役用法,什麼使役用法?他就說讓我們知道,have to know ,
讓我們知道,或者是叫做顯現出來,讓大家能夠認識到。那這樣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唯識最早用的這個識,是顯現出來而被認知到了,也就是使我們可以認知到這個東西,這是唯識最早的意思,所以它本來是認識論。
那麼在認識論的過程當中,它變成了怎麼樣呢?被認知的外界和能了解的內心,全是由內心所顯現的,這深層的心,一切所知依就是阿賴耶識。所以當唯識在慢慢慢慢發展的時候,它從剛開始的認識論,然後談到有深層意識的時候,加上其他元素,包括禪修的元素,包括不同眾生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元素。所以他認為,其實唯識在認識的過程當中,他變成是說有什麼東西顯現出來,然後形成一種認識,他在過程上變成是這個樣子(能知心、所知境)。那麼這個時候這個圖應該怎麼樣呢?剛剛不是有六識嗎?那麼六識和六根就可以認知到一個所知的境,剛才上面那個圖,只是這樣的簡單認識而已。那麼到了唯識之後,當阿賴耶識這個觀念現前之後,然後又加上其他因素,比如說禪定的因素還有業力,會使得我們對同一件事情產生不同認識,那麼它會慢慢顯示說,其實這些認知的過程無怪乎都是有一個東西所顯現出來,讓我們產生認識,所以就變成有一個阿賴耶生成的,然後顯現出我們的整個認識(能知心、所知境)。
所以他在過程當中變成這個認識過程(能知心、所知境),無外乎就是我們內心深層的這個識所變現出來的,其實根本的就是這個識。那這個認識過程(能知心、所知境)其實都是由這個識而顯現出來的。所以這個(能知心、所知境)變成現象界,這個(阿賴耶識)叫做我們認識的本源,那這個(能知心、所知境)就是顯現出來的現象界。所以從佛教的根本認識論(能知心、所知境)裡面,然後探討到有阿賴耶這樣的一個深層的意識。然後進一步探討到,其實我們這個認識是由阿賴耶所顯現出來而產生,顯現出一個像來,然後再顯現出一個能知,那這個像——所知的這個境就是剛才講的六塵,這個(能知心)就是六識。
Hx:第一句那個 唯是 認識過程,現在就是解釋那個「唯」?
師父:就是講那個「唯」,唯是認識過程,意思就是在探討這個認識過程,我們怎麼去認識到外境,心又是什麼作用?但是唯是的這個認識過程,它深一步,更深一步去把它推到有一個阿賴耶這樣一個東西。
「唯是」認識,這個「是」沒錯,它重點在這個認識。這個「是」可以講 there is only the process of t v 。這個「是」去掉也是可以的,「唯認識過程」也可以。
你這個「是」可以把它去掉了,唯認識過程這樣子。講到這裡有沒有很迷糊聽不懂。
這個師父只是在探討說,唯識從一般開始的六根對六境的認識裡面,為什麼會發展成唯識這個樣子?因為他必須要解決某些問題,尤其是我們的記憶、經驗、業力,它儲存在那裡,他必須要解釋,然後就發展出一個深層的意識,那就阿賴耶。然後進一步,那我們在認識過程當中不可能跟阿賴耶沒有關係的。我們在認識的過程當中,你的記憶怎麼跑上來的,那就是從深層裡面跑上來。那又探討說,在禪定裡面我們可以改變外面的這些境界,那(說明)外面這些境界那就不實在,不是真實的存在的,我們的心識所能夠改變的,還是心識的一部分而已。那麼不同的眾生認識到同樣一個東西,又產生不同的認識,那外面這個世界到底怎麼樣,我們不知道,但至少我們要認定的一件事情是,我們的認識變成是唯識,那唯識的這種觀念就出現了。我們先休息一下,8:10再回來。
49.00 這樣子知道唯識的發展嗎?從佛教的基本認識論,(因為)裡面必須有一些問題要解決,然後他提出了阿賴耶,或深意識、淺意識,來解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之後又往前推了。往前怎麼推呢?這個圖是師父精心畫出來的,50.04 圖
我不是唯識專家,但對唯識有興趣,摸了好幾年,慢慢慢慢摸出一個東西出來,那麼剛剛那個圖轉到這裡就是唯識學的認識論,它怎麼樣發生的呢?他認為是這樣。
首先,有沒有看到外面這個東西?
外面這邊有一個東西,這個就是師父常講畫的那個圖。
反正師父abc 是這樣過來的,abc 這樣過來的,是 abc 這樣跳,反正這樣講,
這個是離我們阿賴耶識外境,不管它是 c 還是 b ,反正這個是離阿賴耶識以外的外境。那麼這阿賴耶識就是我們個人的,當我們個人去認識到一個東西,比如說去認識到這個外境的時候,由於外境作為它的一個增上緣,那麼我們從阿賴耶識裡面的其中的一個種子或一類種子,它會現行,那麼現行之後就變成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還有一個染末那,這個就叫做七轉識。
但是師父這樣子的畫,不是說一個種子可以變成這些,眼耳鼻舌身意各有他自己的種子,那要看你是聽到聲音還是看到東西。如果你看到東西,那麼就什麼種子起現行?就眼識種子起現行。而且種子是剎那滅,種子是怎麼樣?剎那滅相續,也就是你眼識的 第一剎那起現行之後,滅掉,但是依於第一個剎那為緣,為什麼?等無間緣,再拉出第二個(眼識),但是他這個動作很快的,所以你感覺不出來。
其實你的眼識有在剎那滅相續,你感覺不出來,就好像那個電視(畫面的變化它其實很快,但是你眼睛抓不到,所以你以為它是一個連續動作,那個機器抓到,你就覺得它一直在跳,一直在閃。
那麼它現出了我們的識,認識的同時,他又變現出一個外境,叫做色聲香味觸法,那你這個一定要弄清楚。我不是說同樣一個種子,又現出,不是這樣。我問你,色身香味觸法還是有它阿賴耶識的種子現出來的,那麼這個色身香味觸法,其實跟這個黑黑的外境有沒有關係?肯定有的,你叫它增上緣也可以,他是這個(識)現起的增上也可以。但是講得比較具體一點,就是說這個東西(色聲香味觸法)是這個(外境)的拷貝,這樣知道嗎?這個黑黑的給這個東西(色聲香味觸法)一定的影響,是一種拷貝,但是一般來講,失真度很大,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真正認識到外面那個東西,其實那個也不重要。
那麼當我們認識到這個東西(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我們心現出能認識的這個叫做見識,然後這個(色聲香味觸法)叫做相,叫做相識,在後來的唯識學,見識、相識已經不用了,變成什麼你們知道嗎?變成見分跟相分。但是在攝論裡面還是用見識跟相識,就是後來的見分相分。
所以變成現出一個能認識的識,還有一個所認識到的境。那麼眼識就是認識色,如果這個東西(外境)是一個色法,一個顏色,就像說這樣的一根東西(師父手裡那個筆),那麼它就是眼識現行去認識,然後色就是把這樣的一個東西 copy 進來,然後我們認識到。其實是這個色,而不是這個東西(外境),我們認識到的是這個東西——心所現的東西(相識)。
那麼你見到這個色的當下怎麼樣?這樣的交關認識之後,當下又薰習回去,變成新的種子進入阿賴耶裡面。所以我們整個的認識過程就這樣的種子剎那剎那,無量種子不斷地現行,很多種子不斷地現行,現行成外面我們看到的這樣的一個世界,並且現行成我們的認識,然後當下又薰習進來,就進去阿賴耶識。所以阿賴耶種子不會缺乏,我們有時候會缺水,有時候會缺血,有時候會缺食物,阿賴耶永遠不會缺種子,為什麼?不斷的薰習,這個身口意就不斷地薰習,心就是不斷的薰習。
你的一舉一動,任何的動態,包括你睡覺有沒有在薰習?你睡覺都在薰習,你死掉了也在薰習,一切都在薰習當中。那麼就不斷的薰習,那不斷的薰習就有新的種子,不斷地現行,不斷的薰習就不斷有新種子進來。我們的一切就是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一直這樣子,不斷的不斷的這樣子。
那你說那師父我現在眼睛閉起來,耳朵塞起塞起來,鼻子不要聞,嘴巴不要嘗。有沒有這個東西(法)?有一個法,那你這個識會去思考。你現在眼睛閉起來,耳朵塞起來不要聽,但是你可不可以去思考師父剛才講什麼?可以。你去思考那就是薰習,你在睡覺做夢也是薰習,你去思考師父剛才講什麼的時候,那也是師父講,然後你自己(內心)現出這樣一個境,現出這樣一個法。
你思考師父剛才講的唯識,你的內心是不是現出這樣一個法出來?那你的意識是去認識這個法,然後薰習進去了。所以為什麼要不斷地薰習?你平時就算還沒有聽到,沒有去上網聽,但是你平時把師父講的東西用在日常生活去檢視思考,那個也是薰習,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就唯識來講,就是說你要多熏善法,不要多熏惡法,你每天在那邊想那些貪嗔痴的東西,那就是熏惡法,熏貪嗔痴。所以佛教講你要熏清淨的,所以我們的一舉一動其實都是薰習。
Hx:就是說我原來理解那個,你說那個外境,我就想着就說是實際上就是你前五個是好理解的,有一個外境,
您剛才就講那個法,那就外境,比方說今天您這堂課上講的東西,過兩天我想起來了,那還是留到這個意識裡頭了。
師父:那就是這個法塵了,因為這個是意識自己獨有的境界。還有眼耳鼻舌身把色聲香味觸吸收進去,進入到心裏面的時候,都會變成這個法塵,然後意識再去認識它。
Hx:您剛才說的那個意思,人只要活着,剎那剎那就有現行?
師父:就有現行,然後現行當下就會熏回去,只要活着,死了也照樣。反正你在三界六道裡面,我們從染污來講,都不斷的都在薰習。
Jq:這個就是說我們這個六識接觸六塵,然後再產生作用,然後熏回去,可是最後我們轉識成智。因為我們都是用第六識來修行,所以說這個末那就是執阿賴耶為我,(師父:它主要是執這個為我),所以我們一般沒有把那個末那所執的?
師父:因為末那恆常,為什麼會放在這裡?因為這一些(前六識)現行出來,全部都被末那給染污了。
Jq:也就是因為我們第六意識薰習,可以慢慢就是轉識成智。
師父:你先不要急,先不要急,因為後面會告訴你怎麼修行,(問:師父會畫圖嗎)?會,當然會!這個是生死流轉,也就是緣起的什麼面?流轉面。那後面我會講生死的還滅面,就會告訴你修行怎麼回事,怎麼轉,怎麼熏。先預告一下,熏就是這個東西(外境)你要好的,好的就會給他正面的影響,這個我後面會講。
你要星期五上過課其實師父已經講過了,不過我們不可以把這個課當成星期五。後面我會講,還是會畫這個圖,這個圖會再出現一次,但是有點不大一樣,方式一樣,但是因為在講的是還滅。
Zr:這個虛線什麼意思?
師父:虛線就是阿賴耶識會現出一個末那識出來,但是因為的染末那比較特殊,和其他的不是沒有聯繫,因為我們佛教探討的重點就是說,這個前六識跟六塵的運作,他比較不講末那,末那很簡單,末那就是恆審思量,就是長期以來的煩惱執着,把阿賴耶識執為我,但是他還是阿賴耶識的種子所現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虛線表示的就是阿賴耶識就現出一個末那出來,虛線其實沒什麼特別意思,師父意思要分開來這樣的一個認知狀況。
其實就唯識來講,因為這一些現出來的這些種子,因為為什麼呢?
為什麼這個虛線有二個箭頭?你知道這個虛線,箭頭是二邊的,為什麼是二邊?你會問到這個不錯了,你沒問我師父可能會忘記解釋。
因為一方面,末那哪裡來?阿賴耶識現出來,但是他現出來之後,這個末那又怎麼樣?自己把阿賴耶識當成一個我,執着為我,然後因為他執阿賴耶着為我,所以這一些前面的這些都被染末那給染污了,所以我們自然而然一定會有一個執着,你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去碰到色聲香味觸,一定會執着。為什麼有染末那?都蓋上「我」的烙印了,你有我執就不一定做惡,應該是有覆有煩惱,但是是無記的。你現在沒解脫,你可不可以做善事?也是可以,只是你是有執着而已。
Zr:那個末那識,最近在讀《瑜伽師地論》,比如說眼識為例,以所依、以所緣、以助伴,作業,那所依有三個所依,一個是具有依,然後有等無間依,然後有最後一個是種子依,這等無間依是通過意識起作用。
師父:等無間依就是等無間緣,等無間緣就是前面滅去的識引導,五識都可以,但是以意識為主,引導後面的識生起,那個就叫等無間緣,依等無間緣為依、為緣,就叫等無間依。
Zr:然後他又談到種子依,主要指的就是阿賴耶。
師父:阿賴耶裡面的種子,因為那是最親的親因緣。
Zr:為什麼他不講末那識呢?
師父:末那識後來叫染污依。為什麼他那地方沒講呢?因為你要記得一件事情,《解深密經》跟《瑜伽師地論》是最早的唯識一經、一論。師父不是說最早的時候他怎麼樣?他還沒把染污、末那很清楚的給弄出來。這樣你知道嗎?但是他已經有那個什麼 ide a在,但是他沒有很清楚的把它給分出來。
Zr:它說聲聞弟子是補特伽羅我,然後有其他的各種各樣的,那這些我和末那識基本上是?
師父:如果就唯識來講,那些我就是染末那,染末那,恆一、我愛、我慢、我見,識煩惱相應。但是我說沒有把染末那列出來,不是說《解深密經》沒有講煩惱,有,但是它融在什麼樣?潛意識裡面,他說明上還沒有特別把它給獨立出這樣。
1.05問……略
這個世間就是這樣子,結婚也不是什麼好事,也不是什麼壞事,離婚也不是什麼好事,也不是什麼壞事,單看你怎麼用。如果你結婚,你從來沒有說,終於結婚太好了,但是一忙沒有時間來聽課了。那麼離婚怎麼這樣子的?但是多了很多時間,那你多很多時間你要幹嘛?你來聽課,你要是跑去賭博,跑去東玩西玩的,那就沒有意義了,不要天天回去離婚,不要這樣。1.07
Hx:我問過師父末那識是不是跟着一起輪迴?您說是,就是說在(唯識)前期的時候,是在這個潛在識,所以這一塊都是在輪迴的。
師父:然後上層就是六識,主要是依這一塊要顯現出來的。但是死掉之後上面這個識剎那中斷,那這個東西(深層的心)去輪迴。這個末那也是那個阿賴耶識種子現行的,他是跟着這個(深層的心)一起輪迴的,我們的認知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況。
1:08
三性
- 成佛的理論
- 三性
—依他起性 Paratantra
依各種因緣(四種緣),以阿賴耶為親因緣
—遍計所執性 paikalpita
- 輪迴惑業苦
—圓成實性 painispanna
- 成佛
剛才已經講到那個認知了,那我們現在講唯識學的基本理論——三性,輪迴怎麼輪迴,三性解說,怎麼解脫成佛,也是三性來解說。
三性,我等下慢慢講,你就會知道三性跟阿賴耶什麼關係了。
三性的第一個叫做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叫 Paratantra,依各種因緣而現起叫做依他起性。
唯識要談我們的認識都是依各種因緣而生起的。
萬事萬物我們的認識,主要是我們的認識,
我們認識的產生,是依各種因緣而產生的,那麼佛教把它歸納成四類,四種緣,誰知道哪四種緣?親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還有增上緣。親因緣就是種子依,這四緣裡面最根本的就是親因緣。唯識學這個親因緣指的就是阿賴耶種子,有種子你才有辦法現行,沒有種子你就沒有,所以就直接最根本的因叫做親因緣。
比如說我這個眼睛能看到東西,我必須要有眼識,但是眼識哪裡來?眼識是眼識種子而來的,所以眼識種子是眼識產生的,親因緣。第二個呢?所緣緣。所緣緣是什麼?是指認識的對象。你產生什麼認識,你一定要有一個對象,你對象就叫做所緣緣,以所緣而為緣叫做所緣緣。
你看到依他這個「他」是指各種因緣,那這個「他」裡面就是以阿賴耶為親因緣,那我們剛剛講這個親因緣有所緣緣,還有一個等無間緣,這個叫做剛才提的等無間依。就是除了這樣以外,你種子剎那滅,後面的生起必須依靠前識,前識滅掉之後,他的一股引力把後面的那個識拉起來,那前面滅掉那個識就變成等無間緣。
後最後一個緣是增上緣,那增上緣(含蓋的內容)可多了,只要不去障礙或可以幫助你這個識生起,那這些都是增上緣。比如說,你眼識要看到東西,除了剛才有阿賴耶為親因緣以外,還有所緣緣,還有前一剎那的眼識滅去引起後面的眼識為等無間緣,這個眼識要生起。還有什麼其他的緣?眼根,眼根必須是好的,你眼睛壞了,瞎了,或是眼角膜破了,你根本就(看不見了)。所以眼根就是一個增上緣。還有,光線也是一個增上緣。還有,距離也是一個增上緣,這些有很多很多種。那麼你看到眼識的生起要不要透過意識?要,一定是要的,那個意識就是眼識的怎麼樣?增上緣,它又叫做分別依。
講來講去,眼識(生起要)有種九種緣,只要這三個——親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以外的,其他的所有的全部都叫增上緣。
那麼我們講認識的形成,我們講萬事萬物的生起,但是唯識重在我們認識,我們認識的形成必須要具備這四緣,(具備這四緣,)我們的認識就產生了。那這個叫做依他起,我們後面會詳細地講。
第二個叫遍計所執性 paikalpita。
1:13:50~1:18:00(師父講發音,略)
梵文其實念起來比英英文好念,因為英文不一定照他的字母來發音的。我們的英文就這樣發音很好發的。我問你那個英文ch一般發什麼?有很多發音,可以 c 可以 keke ,所以我那時候講說 cahchina 為什麼 china 那化學為什麼不念 chkmt ,那一直有點缺1.14分 略 當然它有它的一個道理。但我們我們一般還有什麼?還有很多 ch 後面就看你加什麼。這個有時候你們會不會有這個問題?你們會遇到這種問題沒有?你看見的就是怎麼樣,因為你受英文教育的,那像我們很痛苦的,我們這個中文太好的,學英文很困難,但是你看開玩笑是中文中文也不大所以英文稍微可以學。看到你就知道那是你們來,我們從小不是發那個的,看到了頭就暈的。為什麼念 china ?但是為什麼又練 kic 又練 china 又練 children ,因為你是受英文教育的,簡單看你應該也不會比你沒有這個問題的,因為你從小在香港也受英文教育的。受英文教育的沒這個問題。如律師父沒這個問題,師父就有這個問題,他說為什麼不不同呢?對吧?三問就剛才問他為什麼不同呢?老老是要變呢。它明明是一樣的,發音不一樣。所以這個很好發。Pcp 沒他不會不不一樣,他 p 就一定發,ppa 一定發,如果換文字裡面 pa 不怕你來找我,沒關係,然後 pt 有沒有 ka 就發卡了,它不會變,你放心 ke 電話卡,所以很容易變了。
1.16略
那個 no ,這個鹽城是怎麼念?這個 s 你不要管,你照一般的練家慢慢念,慢慢念,沒事不要變。不要變,就照他的那個鏈條怎麼樣?You can the no no ok 。你你你這個 a 的音你就發 r 就好了。你不要造英文,你不用管英文,你照 a 就 a 就發英文。英文有 auaa 你怎麼辦?你你發你發看了 pepp pe 你慢慢慢。然後呢?然後呢?Miss miss miss miss s no 你我就跟你講,你不要造英文,你不要管英文,你你就照這個念就好了,你不要管英文怎麼念我知道英文 no 上,不然會怪怪的。兩個直接在一起。前面那個不發音的我知道,但是但是範圍沒有講了。帕斯帕但是這個是下面一點要要選擇知道 pp 。
painispanna,你叫印度人念,他會念得很好,我們自己念會咬到舌頭,所以我們就念 painispanna,這樣就好了。這個叫做圓成實。
paikalpita 叫做遍計所執,什麼遍計所執呢?遍計所執指的就是輪迴惑業苦,所以第一個是依他起是認識的生起,第二個是遍計所執,是指惑業苦的輪迴。
第三個叫圓成實性 painispanna。
這三性,一個是講緣起,一個講緣起的輪迴惑業苦,一個講緣起的還滅,就是滅道。記得師父最早畫那個圖嗎?
有一個四諦的圖,記得嗎?緣起然後怎麼流轉,然後有還滅,流轉有什麼樣,苦集。然後滅道是不是?緣起,依因待緣而起,依各種因緣而起,就是依他起。依他起從流轉面來講的苦集就是惑業苦,這個叫做遍計所執。從還滅面來講怎麼樣?圓成實,那麼依他主要是依哪一個?阿賴耶。
也就是說在流轉面,依阿賴耶而產生這樣的認識,就是剛才畫的那個圖,雜染的流轉認識,那因為是雜染流轉認識,所以就輪迴。
所以你看他三性,不外乎就是他們從另一個角度在解釋根本佛教的緣起流轉跟還滅,其實就是在解釋四聖諦苦集滅道。只是唯識學它切入的角度不大一樣,但是講起來還是在講苦集滅道。他從認識的角度談我們錯誤的認知,我們因為有煩惱,所以有錯誤的認知,錯誤的認知就造業,所以說有三界輪迴。那煩惱斷了,是除掉煩惱,轉識成智,就變成正確的認知,正確的認知就不再執着,沒有煩惱不再執着,不再執着,那就清淨解脫,不會再依煩惱來三界輪迴,就是這樣。唯識在講這個,只是他從認識的角度來談我們認識上的錯誤。
所以師父那一本書上面有講,唯識學在談什麼?在講我們認識上的錯誤。為什麼認識上錯誤?因為有煩惱,煩惱造成我們認知上的錯誤,所以我們認識上都是煩惱執着,他就會造業,一方面煩惱執着就會造成痛苦,另一方面煩惱執着又會造業,不管善跟惡,善惡業都有。只要煩惱造的善惡業,那就會來三界輪迴,那就是生生不息,這個叫遍計所執。
如果了解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想辦法從他的根源——認識上有錯謬(來對治),那就想辦法做對的認識,那慢慢慢慢正法薰習,把阿賴耶轉成清淨,那麼現出來的就變清淨相。那煩惱斷了之後不再造有漏業,那我們就不會再來三界輪迴,簡單的講就是這樣子。
Very interesting 。是 understand 這樣就清楚就明白了吧?
Hx:師父您講什麼又叫分別依?
師父:第六識,為什麼呢?因為唯第六識能分別,前五識能認識是因為依以第六識,所以它能分別。那個以後我慢慢再講了,那個分得比較細的是比較後面的唯識了。1:22:10
提出三性的原因
- 經據《解深密經》
&三時教
1、阿含經:四聖諦
2、般若經,空3、《解深密經》:三性
- 依三性明白的說明一切法,對治對空的誤解(斷滅見)立一切法。
依三性來說明一切法,對治對空的誤解(斷滅見)→立一切法
- 從三性到三無性→一切法空
再先來講
提出三性的原因
經據——《解深密經》。
目前我們所知道提出三性最早的經典就是佛說的《解深密經》,是最早的講三性的。《解深密經》裡面幾個重點,提到三時教,第一個叫做阿含經,講四聖諦,是第一時教,叫有教,因為四聖諦,都是真實不虛叫有教。第二時教叫般若經,叫空教,講一切法畢竟空。
然後佛在《解深密經》的那個法會上,那個《解深密經》說
第三時,《解深密經》的三性,叫做亦空亦有,就是叫三性。這三性哪三性?不是善、惡、無記性,這就是剛才講的依他起、遍計所執、圓成實。所以一個講四聖諦,一個講空,一個講三性,但是這三個不是沒有關係,剛才不是講三性就是在詮釋四聖諦的嗎?其實般若經他也講四聖諦,只是他歸到一切法空而已。
《解深密經》裡面這樣講,他說【依三性明白的說明一切法,對治對空的誤解(斷滅見),依這樣子來立一切法。】
《解深密經》從三性,明明白白地講一切法的安立,就是我們認識的一個過程,然後來對治對空產生誤解的人。
因為《解深密經》裡面說,師父上次有提到《解深密經》,
我問你,《解深密經》的解什麼意思?解釋,清楚明白的解釋。那深密是什麼意思?深密就是般若經裡面講空,因為空很深奧,所以《解深密經》它重點是在解釋般若經裡面的甚深空義,這個叫做解深密。那麼他怎麼解呢?他依三性來說明一切法,對治斷滅見,然後安立一切法。然後三性的另外一面就是從三性到三無性,三無性就是無自性,那麼從無自性來成立一切法空。所以從三性安立一切法,那麼從三無性歸結到一切法空。所以即空即有,亦有亦空,不落有的執着,不落空的斷滅,叫做中道而行。
所以你看師父取中道佛學會,而且這個中道意義多大,阿含經也講中道,中觀也講中道,現在唯識亦空亦有也講中道。講有,他不落入常;講空,他不落入斷。因為現在很多人講空就以為什麼都沒有。
Hx你以前是不是不了解空?會覺得好像被中文字這個空給搞到,整個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以為空是什麼都沒有。你記得
師父講空,其實它的原義指的是什麼,誰記得?「空」的梵文字叫什麼?空的梵文字叫 śūnyatā,它是從śūnya 過來的。那麼這個字它的本來意思是指什麼?
今天太安慰了,還有人記得這個東西,我以為都忘光了。空這個字。
śūnyatā 最早的意思是指」膨脹「的意思。
都記得嗎?今天再講一定要記得了。
那麼膨脹之後呢?會產生什麼狀況?其實師父上次也問過,一個東西本來實心的,膨脹之後會變成什麼狀況?你不要一直講不真實的,你只要把一個實體性的東西膨脹之後會有什麼狀況?裡頭虛了,但裡頭虛了是不是說連外面都沒有了?不能這樣說,所以叫做外有內無。一個膨脹的東西,它會形成外有內無,那為什麼會用外有內無來形容佛教談的緣起的東西呢?也就是說它不是什麼都沒有,它是有的,但因為它是緣起有,所以它是沒有實質不變的東西的,也就是他沒有實心的。
所以你要空這個概念講的就是說虛幻有,但不實,所以叫做虛幻。所以你不能用中文字,以為空就什麼都沒有,那就誤解就大了。所以除了空以外呢,它還有用芭蕉、陽焰什麼這些來描述。為什麼用芭蕉?你覺得芭蕉有什麼特色?
芭蕉就是芭蕉樹,芭蕉樹看起來樹幹那麼粗,然後它不是一層一層這樣,你以為它有一個實心,但是你把它拔拔拔拔,結果拔沒有了。為什麼?表面看看起來有,但是沒有實心,芭蕉樹是空心的,沒有實心。
陽焰記得嗎?或鹿愛,看起來宛然有,但是實際上不實,這些都是在描述緣起法所產生的現象。那麼這個叫做宛然有,而沒有實,所以這個是空的意思。
那麼唯識學現在用三性來解說有,成立一切法空,從三性到三無性,用三無性來成立一切法空,叫做亦空亦有,這個叫做三時教,第三時教。因為他沒有說般若經這個不對,他也認為般若經這個空是究竟,只是很多人不了解。五事不具足者談空,就會落入斷滅見。所以他就用用三性來解說四諦,用三無性來解說空,這個叫做提出三性的最主要原因,對治那些五事不具足者,為避免他們落入斷滅見,所以重新用三性,三無性來解說般若經的甚深一切法空,然後成立亦空亦有。
我後面會講。師父大概講一下。
第一個叫做依他起叫做生無自性,遍計所執叫做相無自性,圓成叫做勝義無自性,這是《解深密經》裡面講的。前面《解深密經》裡面也有無自性相品,無自性相裡面就在講三無性,可惜你來得太晚了,師父《解深密經》已經已經講完一年多了,2014年講的?網絡上有。
依他起性 parayantrasvabhāva
- 他:因緣
- 依各種因緣而生起 = 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
- 四緣
—親因緣:阿賴耶識:本轉互依,種現生熏
—等無間緣:前念的無間滅意
—所緣緣:所緣為緣
—增上緣:所依根和其他種種
- 親因緣:阿賴耶識
- 三性的中心
依他起性:我們現在老老實實地,清清楚楚地解釋依他起性。其實你們上過星期五的課都有講,那麼都應該知道,但是我們只是不能把它當成了大家都知道這樣子。
依他起性的「他」,記得嗎?是指因緣的意思,所以依他起就是依因緣而現起的,叫做pratītya-samutpāda,samutpāda是性的意思。
第二個,依各種因緣而生起的,指的就是緣起。
緣起 pratītya-samutpāda , pratītya是各式各樣的意思,種種的意思。
各式各樣意思,samut是結合的意思,samu是和合結合的 意思,pāda是生起的意思,現起生起的意思,所以samutpāda 就是各式各樣的結合,現起生起的,那就是依因待緣,依各種因緣而生起的意思,這個就是緣起法。
那麼緣起法在佛教裡面,從俱舍論阿毗達磨到唯識學,把它歸納成四緣,剛才講過:
第一個,親因緣,就是指阿賴耶識。但是他講阿賴耶識是靜態的阿賴耶識,動態的阿賴耶識,什麼叫動態?阿賴耶識動態,阿賴耶就是本轉互依、種現生熏。
這個其實師父講過,不過我不能把它當成你們聽過,因為這是星期天的課。本轉互依,種現生熏。
什麼叫做本轉互依?本識、轉識互相依賴,本識、轉識怎麼樣互相依賴?從本識現行成為轉識,從轉識薰習回本識,互為因,互為果,所以叫做本轉互依。什麼叫做種現生熏?種現生熏什麼意思?很簡單,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就是這樣,所以叫做本識互轉,種現生熏。就這句話來描述阿賴耶,所以阿賴耶不是靜止的,阿賴耶識是動態的,是在他的本轉互依,種現生熏裡面來解說阿賴耶的存在,還有阿賴耶的作用。所以講阿賴耶的話,它不是靜止的一個阿賴耶在那邊,談阿賴耶就是必須談阿賴耶的現行,還有阿賴耶的薰習。
第二個,等無間緣,前面的無間滅意記得嗎?剛才講過,前剎那滅去的六識可以作為後剎那生起的一個因緣,它會帶起後剎那的六識。那麼先解說一下,前五識,眼識只能做眼識的等無間緣,耳識只能做耳識等無間緣。眼識不會引起耳識的,但是第六意識可以做所有六識的等無間緣。所以當你眼睛閉起來,現在閉起來,我現在眼睛再睜開了,那當然必須要有具足的因緣,但是其中我眼睛閉起來再張開,那這個等無間緣從哪裡來?第六意識。因為你前面的眼識已經斷了,這時候的等無間緣就是以第六意識為等無間緣。
第三,所緣緣,以所緣為緣,就是對象,這個剛才講過。
第四,增上緣,所依的根和其他種種,這剛才也講過。
親因緣就是阿賴耶,可以說是三性的中心,所以依他起是遍計所執和圓成實的中心。依他起,師父講過,在凡夫位現起的一定是遍計所執。因為在凡夫位,依他起是雜染的,所以現起的一定是遍計所執。
這下下個禮拜我們繼續來談,下禮拜是九號,九號放假,但是早上金剛法會,希望各位儘量來參加。那麼在過去的那個是16號,那怎麼那麼快呢,那就是怎麼樣?十月過了一半了。16號繼續過來這樣知道。
Zr:三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圓成實。這三性裡面基本上講的都是賓語,依他起性沒講誰依,但是講的是依他。還有就是他,然後圓成實性有成有實,然後這個也是賓語,然後前面遍計所執這個遍,然後有執,基本上講了也是賓語。那麼主體是什麼?
師父:主體就是我們認識,剛才不是一個認識過程嗎?
Zr:就是你看這四緣裡邊兒依他起,依他的他有四緣,基本上把所有的能當成主語的全都包括了。就跑這四個外邊了。
師父:主體就是我們整個認識的形成,那這個認識的形成,就是必須依這四緣,這個認識過程才能產生。
再思考看看,這整個的認識過程就必須要有這個四緣才可以,那我後面會講說問題是遍計執,這個認識過程當中有錯誤,這個叫遍計所執。所以他的主語如果你要這樣分,他就是整個認識過程。所以師父不是講說,唯識在講認知過程。
上面所知依、所知相,所以叫所知,所以攝論裡面就用所知,這個「知」就是我們一個認知的對象,那一切的過程叫做所知,這些都是所知。我們對象的認知,這是所知,那他的所知是指認知過程,剛才記得用 Vi jñaptimatra 嗎?是認識的過程。那這個認識的這個現象,它是怎麼來的?四緣而來的,具足了它就產生這個認識,不具足這個認識就不見了,就不存在了。
我們先休息吧,因為九點了,那你有什麼問題下次可以再問,也可以來找師父。
回向! 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