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及其觀行 第五講
空之探究及其觀行 第四講 | 本講視頻: Youtube | 空之探究及其觀行 第六講 |
請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阿彌陀佛。各位法師,各位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繼續來依昨天,來看看我們的空之探究裏面的空。
昨天講到,空在阿含經裏面的幾種意思。比如說,第一個空屋,由空屋引申出,空代表的修行人的那種內心寂靜的境界。還有空住,空住表示的空,表示我們修行上離愛染的一個狀態。還有一個叫做空諸欲,主要是以離五欲為主。這個叫空諸欲,就是禪修上一樣是離愛染,但是以離五欲為主。第四個空世間,就是空的最根本,道理上,法理上的意思就是空等於無我。接下來我們來看另外一個空心解脫。
相應部的質多相應,說到了四種心解脫。質多長者談到了四種心解脫。第一個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還有空心解脫,以及無相心解脫。有這四種心解脫,這四種心解脫到底是一樣還是不一樣,這四種心解脫是我們探討的一個重點。所以後面會講得更多,更詳細。但這裏我們只是大概來談一下這四種心解脫。你們要是讀過經典,還是看過一些,譬如說阿含經,還是阿毘達磨裏面,應該對這四種心解脫不會太陌生。
第一個叫做無量心解脫。無量心解脫指的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還有叫做無所有心解脫,還有一個叫做無相心解脫,另外一個叫空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你看除了無量心解脫是講四無量心以外,其他無所有、空,還有無相,很像我們常說的三三昧或叫做三解脫門。有一點小出入,但是實際上,它後來就是所謂的三解脫門。中間的一些轉折跟過程,我們明天或下禮拜會慢慢講。
最早的佛陀跟弟子們在教導的時候,就是講三昧或是講無量心的時候,或是講心解脫的時候,就是講這四種心解脫。所謂的心解脫其實就是講禪修,是一種定慧等持的狀態下,所以叫做心解脫。我大概講一下,佛教裏面講心解脫,它有兩個意思,戒定慧三學。戒叫做增上戒學,慧叫做增上慧學。那定呢,定我們一般不稱增上定學。當然也不是不行,也可以,但是很多時候又叫做增上心學。心解脫有時候也可以稱作是定的解脫。意思就是說,你修了定,比如說你得了初禪定,你就從欲界的煩惱解脫。但是這種解脫是降伏的暫時解脫,不是真實的斷煩惱。所以修定也稱為一種解脫。
其實持戒也是一種解脫。持戒的解脫叫什麼解脫?別別解脫。修定叫做心解脫。那修慧呢?叫做究竟解脫。所以講心解脫的時候,其實很多時候就在講修定。那麼另外一種心解脫呢,是指煩惱斷盡,這個也叫做心解脫。所以當我們講心解脫的時候,我們要知道說,在佛教裏面有不同的意義,主要是兩種。一個是指修定達到成就,而用定降伏煩惱,用上界定降伏下界煩惱,這是第一個。另外一個就是說,用慧來斷煩惱,心完全達到解脫,也可以叫做心解脫。那這裏很明顯的,其實包含了兩種意義,但是以依定發慧為主,所以叫做四種心解脫。所以為什麼叫三三昧又叫做三解脫門?那為什麼無量心解脫後來被弄掉,變成三個,我後面都會解說,意義不同。這四種心解脫,它有各個定義,各個是不一樣的。比如說,無量心解脫就是四無量心,那其他的三個我後面會說明,但是這裏要強調的一種就是說,意義一樣,雖然是四個,在別相上它有不同,但是修到最終它都是一樣的,這個叫做義同。
三種心解脫修到究竟,都是叫做不動心解脫,叫做空心解脫。就是說,四無量心叫做無量心解脫,還有無所有,還有無相,還有一個叫做空心解脫。這四個,在別相上它有不同的地方。比如說,無量心解脫叫做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那無所有、無相,我們後面會再解說,但是它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說空叫做無我無我所,那它有相同的地方。什麼叫做相同的地方?這四種雖然別相不同,起修的觀法不一樣,然而修到究竟的時候,它的結果跟它的目的是一樣的。到最後都成為空心解脫,又叫做不動心解脫。也是修到最究竟的時候,都成為空心解脫,又叫做不動心解脫。那是什麼意思呢?三種心解脫修到究竟是哪三種?無量心解脫、無所有心解脫、無相心解脫,修到究竟都叫做不動心解脫,就是所謂的空心解脫。
那麼什麼叫做不動心解脫?在經典上說,不動心解脫者,染欲空,瞋恚空,愚痴空。意思就是貪瞋痴煩惱空,意思就是離煩惱斷煩惱。意思就是說,這三種心解脫,修到最究竟的時候,都是可以斷煩惱的,跟空的無我無我所是相應的。所以到最後究竟就是斷盡一切煩惱。如果它修到最後斷盡一切煩惱的話,那就叫做三解脫門。所以三三昧,如果跟空。
無所有,或者空。所謂的無我,無我所相應的話,修到真的達到究竟解脫了,就叫做三解脫門。那三三昧,它是從入觀來說。三解脫門是從究竟解脫來講。這個就叫做空心解脫。涅槃或無為。阿含經是以貪瞋痴滅盡來表示的。一切煩惱的不動心解脫,就是阿羅漢的見法涅槃。所以這個地方總之一句話,要表達空這個字。不但只是法理上的無我,不但只是在修行上的離愛染。不但是表達禪修者,或是修行者的內心的寂靜境界。空這個字到阿含經,也可以表達最究竟的涅槃,就是貪瞋痴永斷。你們知道涅槃怎麼定義嗎?一般我們講說涅槃是死掉了。不是。涅槃最根本的定義叫做貪瞋痴永斷。佛陀當初舍報身的時候死掉了,也叫做涅槃。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說除了貪瞋痴永斷以外,聖者的舍報,因為這個報身也息止了,也可以叫做涅槃。但是根本的涅槃是指貪瞋痴永斷。那這就牽扯到有餘涅槃跟無餘涅槃。有餘涅槃是指煩惱斷了,但是你這個肉身還在。無餘涅槃,就是煩惱斷了之後,這個肉身也舍報了。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很多時候,聖人死了或是舍報了,我們也用涅槃來表達。這是一種恭敬的用法。那比如說,佛陀跟阿羅漢入涅槃,那當然這是真實的涅槃。那比如說我們講長者,哪一個長者哪一個大德,死掉了,我們不能用死掉了這麼俗的語言,我們就說圓寂了或涅槃了,就表達說他是一個聖人這樣,是一種對長老大德恭敬的表述法。所以現在空這個字,在阿含經裏面表達了哪幾種意思?第一個,表示禪修者內心寂靜的境界。第二個,離愛染,還有離五欲。還有最後一個,指的就是究竟涅槃,貪瞋痴永熄。究竟涅槃,這個就是空心解脫的究竟的意義。所以在阿含經裏面的空,有這幾種意思。那這幾種意思,乃至到最後引發,比如說像般若經這樣子,從究竟的勝義來談空。所以般若經談的空,它不是忽然間冒出來的。它談的空,是從阿含經的幾種意思裏面。那這幾種意思有共通的地方,什麼共通的地方?都是對離煩惱的一種表達。不管是因地的離煩惱,還是究竟的離煩惱。事實上他的統一的意思,都是離煩惱的一種表示跟表達。
相應部是南傳的相應部,那它跟雜阿含經是相對應的。那為什麼導師有時候用相應部,有時候用雜阿含?其實有時候就是說,某一個地方可能雜阿含表達得比較清楚,某一個地方可能相應部表達得比較清楚。所以哪一個表達得比較清楚呢?但是兩個可能差不多。
只是說在表達語句上,可能某一個表述得更清楚。師父可以給一個比喻,離煩惱和斷煩惱是怎麼樣,有什麼比喻?離煩惱跟斷煩惱它差很多。離煩惱就是說,我現在有一些方法讓我暫時不起煩惱,這個叫離煩惱。比如說你現在生氣了,然後師父告訴你說沒有什麼好生氣的,這是一種誤會誤解。然後你說,是這樣子,原來他沒有偷我的錢,是我自己弄丟了,所以你就不生氣了。這是一種讓我們煩惱暫時不起,這個叫離煩惱。但是離煩惱,它還會再回來,不過至少是個好事情。那方法當然很多,而且境界不一樣。那斷煩惱呢,斷盡了你以後不會再起煩惱了(所以斷煩惱就是在業障就沒有了)。這個我慢慢再跟你談。師父建議,如果你有興趣,等到這些課慢慢結束之後,你回去把師父的成佛之道再複習複習。對這些,我會講得比較清楚。你講的業障,我講很簡單的。所謂的業障是指過去造作的惡的行為所留下來的惡業。這一些就叫做業障。如果現行了,它會覆障我們的智慧,會造成對我們不好的影響,這個叫做惡報。這就叫做業障。過去的造惡的行為所留下來的惡業,就叫做業障。因為會障礙,善業就不叫業障(我講的業障是Karma)。沒錯,講的就是Karma。但一般我們講業障是以不好的,不是以好的。這個師父在成佛之道裏面講的蠻多的,分析的蠻多。所以可以到成佛之道去看一看。法師講了這個空在阿含經的意思,但是從這個意思上,基本上它的含義跟無比較靠近。我們大乘講的那個空,基本上是變化,因為它是變化的,所以說它是無。我覺得兩個好像到現在為止還沒怎麼聯繫起來。在用意上會有一點點不一樣,我慢慢會再講。在這個地方,它比較屬於否定的,但是它否定不是在物質上的否定,而是在哲學上的或是在比較抽象上的一種否定。記得嗎,空本來是在物質上講東西是沒有的,但後來由這種沒有,對於我還有煩惱的去除跟否定,而不是指什麼都沒有。我們繼續來看。
小結:出世間空相應甚深教,世間空,出世間的涅槃。從出世間空相應甚深教,是由世間空到出世間的涅槃。第一個空諸欲,空世間,我我所空,貪瞋痴空,都是依生死世間而說空。如果徹底的貪空,瞋空,痴空,貪瞋痴永滅,也就顯示了出世間的涅槃。
所以所謂的甚深教是出世間空性,是聖者所自證的。出世間空性是涅槃,涅槃是聖人所自證的。如來所說的與之相應,也就是甚深了。出世間空性是難見難覺,唯有自證的涅槃甚深。佛依緣起說法而能引向涅槃,所以緣起也是甚深了。
這個地方在講什麼?從世間所表達的空,到出世間的究竟空。這個要表達佛教的比較重要的一個觀念,一個是談存在的道理,一個在談體悟性,叫作體證性。比如說,真理只是一個道理而已嗎?只是一個真實的究竟的道理而已嗎?不是,那是什麼?在佛教裏面講真理,它不是一個普遍存在的法則或道理而已,不只是這樣而已。當然那個也算,然而佛教講的真理,一定必須是經過我們身心生命的體證。體證世間宇宙存在的普遍法則,宇宙世間存在的普遍的法則甚深,就是所謂的緣起法。這個叫作世間空。
當你真正能體證到緣起法,而體證到無我,而把煩惱貪瞋痴斷盡的時候,這樣的究竟體證,在佛教叫作真理,那就是所謂的究竟體悟到。真正對我們身心生命的貪瞋痴永滅,這個叫作涅槃。才叫作佛教,才叫作真理。所以,佛教裏面談一個緣起的存在普遍法則,緣起是一個法則。什麼法則?我們現在存在一切的普遍法則是緣起的。這是一個道理。那如果你能夠了解到這個道理,既然它是緣起的,所以一切法依因待緣而有,那就一定沒有一個我。所以緣起而無我是指存在的真相。不管你懂不懂,你了解不了解,你懂你也是在緣起當中,你不懂你也在緣起當中。所以才叫作存在的真相,這樣的一個普遍法則很重要,但是還不是我們究竟要達到的目的。
我們究竟要達到的目的是怎麼樣?斷煩惱沒錯。那怎麼樣才能斷煩惱?了解了存在的真相,而不只是了解,而能夠體證到存在的真相,這個是一個道理,法理的道理。你由了解,然後去修行,然後體證,然後就會變成真正在你身心生命,而離一切貪瞋痴。就會變成所謂的涅槃。所以這個是法理性,這個是體證性,這兩個沒辦法分開,但特質不同。你能不能說,我不用去了解學習這個,然後我直接涅槃?不可能,因為這一套跟這個,就是所謂的四聖諦。你必須要了解緣起的流轉跟還滅,然後從中去了解說,為什麼我們現在在流轉,那我們怎麼去還滅。弄清楚了,然後去體悟它,去修行,最後才能達到這裏。所以這個叫做存在的法理,這個叫做對法理的證悟,這一套整體來講才叫做佛教的真理觀。
是現在師父講過之後清楚,還是之前你就知道了,還是之前有點知道。
但是,師父講過後更清楚,更清楚。那麼導師上面講了一套,講什麼呢?這個法理的存在無我又叫做什麼?如果從緣起叫做世間空,緣起的無我就叫做世間空。但是還不只是世間空,要由世間空引向於出世間空。那這個叫做涅槃。所以叫做出世間空相應教。所以佛陀從緣起講,但是目的到最後是要我們去達到涅槃。所以緣起甚深,涅槃復倍甚深。為什麼緣起甚深,涅槃復倍甚深?因為這個法理本來就很難懂的。現在你不只是要懂它,而要證悟它而達到涅槃。所以涅槃是不是更深?當然深。但是涅槃的深不是在道理上深,是在親自的體證很難。這個就叫做印順導師這裏所說的出世間空相應教。
(請問法師,佛教的我是怎麼定義)我就是一個存在不變的東西,就叫做我。不管從大的、從小的,或微細的、或很大的,就沒有這樣一個存在不變的東西,就叫做無我。無我就是否定那個東西。對於講有我、無我,我可以花好幾堂課或是一整年的課來談這個東西,那也是一個重點之一。但是我沒辦法再用很詳細的時間去談。所以師父建議,我有兩個地方你可以去看看。第一個成佛之道,現在成佛之道精進版裏面有特別針對三乘共法的無我的說明。如果要懂得更詳細,我講的阿含經講要裏面一個很大的章節在談無我,花點時間去看看,可能會更清楚一點。這樣來討論可能會比較事半功倍。
(師父,我最早開始學佛,就對禪宗公案這些很感興趣。但是像這邊的話,如果像佛教傳入中國以後,那些根機很高的那些禪宗大德,他們的修行體悟到存在的真相,他也是通過緣起這樣嗎?感覺他是一個頓的過程,哪怕敲一塊磚頭做了什麼,他就突然就悟到了什麼。)沒錯啊,問題是,六祖壇經裏面,六祖慧能跟神秀的徒弟講了一句話:「你師父教的是上乘的戒定慧。」 意思就是大乘,我教的是上上乘的戒定慧。那上上乘誰來修?上上乘是上上乘根機來修。也就是說那些都是根機很高很利的。本來禪宗他就是想是針對頓悟的高根機的來修的。我現在問你一件事情,那這些頓悟高根機的人難道比比都是嗎?當然不是。這是第一點。所以我們要先了解一下,我們都不是高根機的,我們都是初學者,我們都是凡夫,我們都是根機不高的。那麼有些人問說師父,你怎麼知道我根機不高?那你要根機很高,你就不需要坐在這裏,那就委屈你了,忍耐一下。還有,高根機從哪裏來?還是前世不斷的累積修來的。那他在前世的修行當中,也是離不開這一套,而且是佛的根本教法。這是佛的根本教法。
(師父,像如果中等根機上等根機)
或者上上根機的修法來說,還是有一個連續性,有一個次第性。就是應該也是不違這個緣起。還是不離緣起的。所以野狐禪的故事,去體悟一下。野狐蟬的故事知道嗎?它也是不能違背因果緣起的。我們來看這個。
世間空是空諸欲,是告訴你我們要做什麼。空世間是一個法理,然後貪瞋痴空是一個目標。都是依世間生死而說空。我們雖然是生死,但不管生死還是不生死,我們都是緣起的。如果徹底的貪瞋痴空了,是證悟了,那就是貪瞋痴永滅,也就顯示出了出世間的涅槃。所以一個叫法理性,一個叫體證性。甚深教,出世間空是聖人所自證的,如來所說與之相應,也就甚深了。出世間空性是難見難覺,惟是自證的涅槃甚深。佛依緣起說法而引向涅槃,所以緣起也是甚深了。這樣一段文字,應該知道印順導師在講什麼。緣起與涅槃。緣起是有為的,是世間。我們的生死是不是在緣起,哪怕還滅也是緣起。所以,不管你懂不懂,不管你了解不了解,你了解了你也是緣起,你還是活在緣起當中。你不了解,你還是活在緣起當中。那了解跟不了解差在哪裏?你了解你在緣起當中,跟不了解緣起當中差在哪裏?你不了解就是貪瞋痴煩惱。你了解了之後去修行,就是慢慢引向出世間空相應,就是慢慢慢慢離貪瞋痴煩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離苦得樂。那就牽扯到,那為什麼我要了解緣起呢?那就牽扯到,後面等一下我要講一件事情。離苦得樂,那就又牽扯到一件事情。這個世間是不是苦,那我等一下會講。不然的話有人會說,那師父為什麼無緣無故,我要去了解這一套,你要沒事都好好的,那你就不需要了解。問題是我們都有問題,我們是什麼問題?我們活在痛苦當中,佛菩薩活在自在解脫中,我們活在不自在的煩惱束縛痛苦中。這個我後面會慢慢再講。
所以緣起是有為世間,是空,是無我的。所以要修空以實現涅槃。什麼叫做修空?這句話說所以要修空離卻煩惱。意思就是說,要了解這一套,緣起的無我,無我就是空,然後慢慢從這一套的理解去離煩惱。這個叫做修空,然後到最後達到涅槃。這是我們上面講的。涅槃是無為的,是出世間的,也是空,叫做出世間空性。究竟的涅槃意義也是空的,就叫做出世間空性。我們現在在講阿含經的空,那你可以看到一些跡象。所以到了中觀講空的時候,不是離阿含經的,它是把阿含經裏面的空。
更清楚地呈現出來了。所以為什麼叫空之探究?先探討阿含經的空,然後部派佛教的空,般若的空。最後來談中觀的緣起性空。小結:雜阿含經在說這兩種甚深時,就說:「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透露了空是依緣起而貫徹於生死與涅槃的。這句話很重要,空是依緣起貫徹了生死與涅槃。我們生死流轉是緣起的,但是還是無我的。緣起的必定是無我的,所以我們生活在空中。我們不知道,我們還執着有我。那你開始要了解緣起的時候,你就慢慢可以空諸欲,了解無我,然後慢慢離貪瞋痴煩惱,然後往著涅槃的方向去前進。那就是出世間空。這是這一章節段落的一個小結。
再來,帶大家看一個經文。這就是很有名的緣起跟涅槃,雜阿含二九三經。世尊告異比丘:「告是告訴。」世尊告訴異比丘,這異比丘是什麼意思,名字不知道,somebody。有時候,世尊告訴舍利弗,世尊告訴阿難,或是世尊告訴誰誰誰,但是有時候不知道是誰,反正有這麼一件事情。這個異比丘就是someone,就是某一個比丘。我已度疑,為彼比丘說賢聖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那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但這是雜阿含經的翻譯,這個就是所謂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緣無明有行,緣行有識,這個叫做緣起的流轉。有煩惱就會去造業,造業就會煩惱再潤生,就會再來投胎。這個叫做十二緣起的流轉。接下來就是憂悲惱苦,乃至如是純大苦聚集。此甚深處,所謂緣起,這個就叫做緣起法。緣起就包括流轉跟還滅,復倍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的是緣起,無為的是涅槃。那為什麼緣起叫有為?因為生死不斷的流轉。那涅槃,涅槃就是貪瞋痴永滅之後,我們舍了報身,就不會再來投胎流轉。這個叫做一切生死永盡,這個叫做無為法。當然後面的阿毘達磨對無為法的定義有點不大一樣,不過這是阿含經最早的定義。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為什麼無為是不生?
不住,不異,不滅,因為你涅槃了,涅槃之後不會再來投胎了,就生死永息了,所以叫做不生。你涅槃之後,不會再生死輪迴了,叫不生。那不生一定是不住,不住就沒有所謂的變不變化的問題,那就沒有消滅的問題,那有為就會有生住異滅。我們生命是不是有生住異滅,出生了,然後成長,然後開始變化,這種變化不管是變老也好,生病了或怎麼樣,到最後會死掉,那這個叫做生住異滅。但是如果你不出生,那就沒有這個問題,這個叫做貪瞋痴永盡畢竟涅槃,這個就叫做由世間空而引到出世間空,這個叫做出世間隨順緣起空相應教。
(老師,請您解釋什麼叫隨順法)出世間空相應緣起隨順法。出世間空相應,意思就是說,以出世間空為主,相應就是相應於出世間空,緣起隨順就是隨順緣起法,意思就是說,隨順緣起法,以世間空而引導向出世間空。這個出世間空相應,就是相應於出世間空。這整句話的意思就是,與世間的緣起,隨順於緣起而相應,相應就是引導,相應於出世間的涅槃。
(師父就是說,關於如果是有為的緣起是世間的,然後到出世間無為的涅槃,這當中感覺是一個非常大的鴻溝,這個是不是還是要通過一些修行人的一個跳躍式的,就是頓悟的這個過程才能跨過去,還是就是慢慢的一步一步)慢慢,我跟你講是這樣的,修行的過程是慢慢一步一步的。過程就是我們常講的聞、思、修,這都是增長慢慢一步一步。但是到了要轉凡成聖的最後那一剎那,是頓悟的。就阿毘達磨或是唯識學,包括中觀來講就是說,前面的聞、思,那就看個人,你不斷的日常生活中聽經聞法,然後持戒布施,各方面不斷的一直這樣的訓練增長,慢慢就會養成聞慧。那聞、思、修、慧,等一下有空我再慢慢講,就會先由我們一般的認識。其實我們現在大部分來講,都還沒有真正的聞慧,還沒到聞慧,所以我們都還是生得慧來訓練。但是我們已經有這個種子了,然後訓練成聞慧,然後從聞慧進一步成為思慧。那你有了思慧,然後你還要有基本的定力,經論上說要有未到地定的能力,兩個結合起來,這個叫做定中作觀。那這個定中作觀的次第是煖、頂、忍,這些都必須是漸次的次第,你到了煖頂忍,最後面即將轉凡成聖,斷煩惱的世第一法,叫做世間最後的心第一法,轉凡成聖的當下。
斷三結以及智慧開,這個是頓悟的,所以是先漸,然後悟的當下是頓悟的。那這時候已經是轉凡成聖了,必須是斷三結,已經成為所謂的聖人了。從阿含經來講,你成為初果之後,你要漸修到四果,你是沒辦法初果忽然間變四果的。你必須要透過次第的不斷再觀照,然後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所以一般來講,這個過程上面一定是漸次的。
我剛剛想到因緣隨順法,我的理解就是因為世界上的一切的事情,人在這個世界上碰到的任何事情,發生的任何好的事壞的事都是因緣發生的。人有的時候遇到這個情況的時候,往往就不能隨順這個因緣。就想如果壞的事情發生了,就想阻攔,或者說想抗拒這個事情。那怎麼樣才能斷煩惱?心理的話就要隨順這個因緣,要發現這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然後你才想辦法通過能夠解決它。不是說在那怎麼抵擋它,或者說把它甚至往壞的方向推。我覺得通過這樣的話,你才能夠最終的不起煩惱。否則的話你總是會起煩惱。當然,你講的這個是合理的,但是這有一套方法,不是這麼兩三句話。你講的是合理的,但是問題是比較籠統。那佛教裏面,在這個上面會講得比較細,但是這裏講的隨順緣起法不是一般的我們要隨因緣,不是只是這樣而已。它講的緣起法是指什麼?是指流轉生死的十二緣起。那這些方面,你可能就要再去深入。所以佛教講緣起法,你說我們一切都是因緣,都是隨緣。當然這也是,但是佛教講緣起法有更深的意思,就是所謂的此故彼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而且它的緣起法是針對我們身心生命的產生,以及過程和死亡,以及下輩子再生出這樣子的一個流轉。它的法則是怎麼一回事,這才叫做緣起法所要探討的。
那師父你說那個十二因緣那個流轉循環中間,如果你要說無我能夠解脫的話,無我是在十二個緣的哪個環節?我後面剛好要講解脫道,慢慢再跟你講。其實你的問題都很好,問題是你現在問的問題應該都是師父在成佛之道跟阿含經裏面講的。我等一下講解脫道的時候,我儘可能地來回答你,但不可能圓滿,因為時間很短。
師父,從還沒有頓悟的時候,煩惱還存在是不是?對呀,你聞思修還沒到真正的最後的那個,你煩惱都在,只是說,你的煩惱被你的修行方法,還有你的智慧的認知,還有你長期的訓練給降伏住。所以你已經跟一般人會不大一樣,你不要說到最後的聞思,包括修,包括你如果聞慧成就的時候。
什麼叫聞慧成就?佛法的思惟模式就是你的人生觀是隨順於佛法的。那跟一般人可就不一樣了,那你就很容易所謂的放得下,很容易不執着,就不大會跟人家動不動就起衝突,因為你的人生觀跟一般人的人生觀整個是改變的,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個叫做符合佛法的思惟模式,就是佛法的人生觀,這個才能叫做聞慧成就。那這個雖然你煩惱還在,但是你的很粗重的煩惱已經被你的智慧,還有你長期以來的訓練給降伏住了,所以不會像一般人那麼粗重了。
接下來我們來講解脫道。為什麼我們要講解脫道?因為第一章阿含經的空是講空與解脫道。我前面講那麼多在講什麼?在概述空在阿含經裏面所代表的意義,所要表達的意義。接下來我們才是真正把前面的幾種意義,跟解脫道結合在一起。所以叫做空與解脫道。
第二節,泛說解脫道。第一,空與解脫道。空與空性 śūnya śūnyatā,空與空性是佛法解脫道的心要,與解脫道是不相離的。其實剛剛我畫的這個圖已經告訴你了,你現在是沒有達到涅槃,沒錯,你的目標是涅槃,你在緣起裏面了解緣起的無我,這就是所謂的解脫道。從這裏往這個地方,這樣就叫做解脫道。你看解脫道是不是一定要跟空相應?解脫道如果不跟空相應,那就不叫解脫道,你就執有,那就不叫解脫道。所以空與空性是佛法解脫的心要,是與解脫道不相離的。
在佛法的開展中,解脫道引起的多方面的開展,空與空有關的方便也就多方面開展而有種種。什麼意思?就是說,空是核心,但是我們在入手修行的時候,依這個核心而根據不同的人或是不同的狀況,開展出入門的不同方法。但是到最後的這個核心都是必須要有的,也就是說,我們入門可以有多種的方便,但是到最後這個核心是不能改變的。所以叫做在佛法的開展中,解脫道引起的多方面開展,空與空有關的方便也就多方面開展而有種種。
其實就是講上面的四種心解脫,依據早期的經說,從種種解脫道中對空做進一步的探究。也就是說,現在印順導師要開始從解脫道相關中去對空做說明跟探討。我們再來看解脫道。解脫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三學。那麼佛法的一切修行離不開戒定慧三學,離不開八正道。在佛法的修行當中,如果有與八正道或是與戒定慧沒相關不相應的,要麼就是錯誤,要麼就是方便。
我再講一次。佛教雖然發展了兩千多年,也擴展到不同的地方,開展出很多種法門,但是有一些因為是方便。那開展出那麼多種法門裏面,如果跟戒定慧相應,跟八正道相應,那就是正確的法門。如果裏面跟八正道跟戒定慧不相應的,或是說沒有相關的,要麼就是錯誤,要麼就是方便。
我舉一個例子。念佛怎麼念?念佛能不能跟戒定慧相應?當然可以。但首先你要知道戒定慧是什麼,然後接下來念佛是什麼,然後怎麼念,然後接下來才能跟戒定慧相應而念佛。所以念佛念得好,念得深是可以跟戒定慧相應的。但念佛有沒有可能跟戒定慧不相應?念得對當然就跟戒定慧相應。有沒有可能跟戒定慧不相應的?根本沒有隨順於戒定慧的。當然有啊,怎麼會沒有?有沒有外道在念佛?有。怎麼會沒有?附佛外道念佛啊。有沒有一個什麼一什麼貫什麼道的?他們念不念佛?念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也念。那你能說他是正確的嗎?當然不是。所以不是說每個念佛的都對。
拜佛有沒有可能跟戒定慧相應?當然可能。你要是學得好,聽經聞法學得好。我問你一件事情,你們去想,你剛入佛門的時候什麼都不懂,然後你也來這裏也拜佛。那時候拜,跟你現在已經過十年二十年了,學得很多了,也訓練了很多了,也經過很多的苦難也好,或者磨練也好,然後對佛法有更深的體悟。我問你,你現在拜佛跟那時候拜佛一不一樣的?當然不一樣啊。所以佛教徒拜佛跟外道一些不懂的,人家說拿香跟着拜,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三皈五戒,然後對佛法有很深的肯認跟情操跟信念的拜佛,跟外道跑來或是一些不是佛教徒跑來拜佛,那絕對是不一樣的。所以可以跟戒定慧相應,那就是正確的。那有時候是跟戒定慧不相應的,就是他根本沒這個觀念。那沒有這個觀念,要麼是方便引導。一句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你禮佛,罪滅三千,你禮佛就無量功德,這個都是引導入門,這也沒錯啊。但是你不能一直僅止於這樣子,你入門之後還要往戒定慧上面去提升,那這是方便。
先由方便引入。還有一種師父說,要麼就是方便,要麼就是錯誤。什麼叫錯誤?有些人把佛教拿去當成宗教詐騙,當成斂財,然後做錯誤的解說。有些附佛外道很喜歡解釋佛教經典,但是都做錯誤的解說,那這個就是錯誤的。你念什麼佛都是錯誤的。所以,開展了那麼多種法門,真正來講,我們一定要知道,任何法門,只要是正統的佛教的。
一定要跟戒定慧相應,所以三學八正道,它是不二之道。我問你,總體來說,大乘的修學修行方法是什麼?依三心來行六度萬行。六度裏面有沒有戒定慧三學?當然有。第一個就是布施,第二個是持戒。那布施在阿含經裏面有沒有?當然是有。不過光布施還不能成為道,大乘佛教裏面他還把它更廣。布施當然它要跟波羅蜜相應,波羅蜜就是智慧的慧。所以我們要了解說,哪怕是大乘佛教的六波羅蜜,其實都是依三學為基礎而更寬更廣更深,還是離不開三學八正道。
三學八正道,跟戒定慧三學。正見、正思惟、慧學所攝;正語、正業、正命戒學所攝;正精進攝一切;正念、正定定學所攝。八正道跟三學,感覺上次第不一樣,兩個內容一樣,但是它的說明的角度不同。八正道是以修學的次第來講,三學呢,我再講一次,三學八正道它的內容是一樣的,因為正見正思惟慧學所攝,正語正業正命戒學所攝,正念正定是定學所攝。八正道跟戒定慧感覺上次第不大一樣,但是並沒有違犯跟衝突,因為兩個的切入角度不一樣。八正道是以修學的次第來講,那三學是以什麼次第來講?三學是以成就的次第來講。一個是以修學的次第來講,一個是成就的次第。從修學來講第一步不是持戒嗎?但嚴格來講,你持戒你是不是要先了解為什麼要持戒?持戒的意義目的到底是什麼?是不是要先搞清楚?那你先搞清楚,當然要先了解佛法。所以聞法是修學佛法的第一步,所以叫做正見,正見才能引發正思惟。那你觀念知見夠了之後,你發心持戒,那這個就是真正的戒。那進一步呢,你知見觀念夠了,然後戒也持到一定的程度了,那你這樣才能修定,然後定中作觀成為正定。這是一個修學的次第。那為什麼我說戒定慧三學是一個成就的次第?它的意思是說,你觀念知見清楚了,你當然要先持戒,但是問題是,你要修定,你定要修得好,你一定要戒持得好。沒有那個修定不持戒的。為什麼師父說,你修定要修得好戒一定要持得好?沒有這麼多干擾,你持戒了跟煩惱很有關係。我們的煩惱多,但是有分為粗重的跟微細的。粗重就是很容易受到外來的引誘,然後產生的,這些是很粗重的。我很喜歡吃,看到什麼都想吃,我很喜歡漂亮的衣服,看到都想買,這種是煩惱,是貪。但是這種煩惱是很粗重的。所以持戒的意思就是說,
以外來的護持跟比較強制的力量,來約束我們,然後去降伏粗重的煩惱。所以持戒的最根本意義就是降伏粗重的煩惱,養成好的行為跟習慣。那你粗重的煩惱降伏了,接下來你才有辦法打坐修定。如果你粗重的煩惱都不降伏,都不去運用,都不去訓練,你只說我坐下來就是打坐了。但是你要是沒有把粗重煩惱藉由持戒來降伏,你坐下來其實內心到處跑,那你很難打坐,根本修不了。所以為什麼師父昨天說,打坐不在於你怎麼坐,打坐前方便很重要。前方便,第一個就是執持淨戒。這阿含經還有很多經典都是這樣子講的。只可惜現在打坐修禪定變成一種流行,所以大家都講怎麼坐。很多禪修班都很好,我都讚嘆跟認同。但是今天在座的各位或網絡上前面的,你要坐得好的話,這戒定慧是佛陀說的。你要坐得好,拜託你持戒多少持一點。那你持戒多少持一點,意義是什麼?儘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去降伏一些粗重的煩惱。至少你的日子過得簡樸一點,你不要過得太多彩多姿。你過得那麼多彩多姿,你怎麼打坐?我有一次,很久以前,台灣一個寺院有個分院在加拿大的另外一個地方,我就去。然後教他們打坐,然後我就告訴他們說,你要把粗重煩惱降伏,生活儘量簡單一點。一個洋人說,為什麼?他跟我說,他可以前天去disco跳舞,第二天回來打坐,一般人覺得都可以,怎麼會不行呢?但是就現實來講,你不要騙人。你昨天做什麼,做多了,你今天坐下來怎麼樣?滿腦子都是昨天的那種印象。你很喜歡聽一種音樂,每天聽,不信你試試看。聽一個禮拜,你接下來坐下來怎麼樣?那個音樂很美妙的旋律,自然在你腦海中生起。這是很自然的。所以為什麼說要離五欲五蓋?為什麼說必須要先持戒?就是這個道理。那這個師父就是大概講一下,很多細節。以後有空慢慢講,還是去聽師父講的阿含經,裏面講的更多。所以為什麼說三學叫做三增上學?那個增上什麼意義?基礎。戒增上就是說,你要修定,必須要以持戒為它的基礎,你才能把定修得好。你要髮根本的無漏慧的話,你必須要有定的能力。那這個就是所謂的成就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