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法法性论 第九讲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源法師 主講(文字一校:瑾,二校:Haien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

好,各位同学大家好。

好,那么我们继续来看下面的这一堂。

第五相,悟入无分别智的第五相,第五相,前面四相有讲过的,记得吗?前面四相是讲什么?悟入无分别智,第一个相是什么?所缘。然后离相,然后加行。第四个是什么?第四个前面刚刚讲而已,性相,对不对?然后这里讲无分别智的,悟入无分别智的胜利。记得,胜利就是无分别智的殊胜,悟入无分别智有什么殊胜呢?

当然这里是讲究竟圆满无分别智,它的殊胜相到底是怎么样,这是讲佛的究竟圆满。悟入胜利四:得圆满法身,得无上安乐,得知见自在,得说法自在。这里指的都是究竟圆满的无分别智,都是指佛,到究竟圆满的佛,然后菩萨分证,这样各位了解吗?因为唯识是比较有别于大乘的(口误),不是,有别于二乘的,特显出大乘的殊胜,所以这里的转依讲的都是大乘的殊胜。

好,有四种功德都依无分别智证悟而得到的,也就是说它的根本都是立足在无分别智上面的,而得到究竟圆满的。没有无分别智,它没有办法有这些东西。

那么,当然它过程上会有几个关键跟细节,我们后面可以慢慢说、慢慢看。第一个,圆满法身。法身如约法性本来清净说,一切众生都是如此。但是功德圆满的法身,依无分别智而成就,也就名为智法身。

第一个,如果就迷悟依来讲的话,它必须怎么样?离尘垢,让真如完全显现。如果依持种依来讲,那就是什么?阿赖耶完全转除杂染而得清净。那就是什么?大圆镜智,或是叫做无垢智,阿摩罗识。好,这一些要得到这样的究竟,都是要立足在无分别智上面而能得究竟的。

所以它这里是从佛的究竟法身来说的,是从无分别智而到达究竟的。好,所以呢,在大智度论曾经讲说,般若,就是无分别智,对不对?般若到了佛陀就叫做老般若,老般若又叫做萨婆若,萨婆若Sarvajña叫做一切智,所以一切智跟般若是同一个体,般若是无分别,那么一切智就是依无分别而到达智慧到达究竟清净,就是佛的一切智。就是佛的一切智。所以从这里来讲,圆满的法身要依无分别智而成就,所以叫做智法身,就是叫做智法身。

无上安乐,第二个,无上安乐,它的殊胜。出世的安乐是离妄执的安乐,在佛中名为离系,在佛法中称为离系乐。离系乐。这种离系乐,如果从离烦恼得解脱来讲,二乘也可以得到。但是这里的离系,如果是离烦恼障、所知障的究竟圆满说,那唯有佛得到的这种无上安乐。如果从离系离烦恼,光就离烦恼,离生死得解脱而言,二乘可以共得。 但是这里特别讲离二障,烦恼障、所知障,而离一切障碍,这是唯有佛的究竟圆满,只有佛究竟圆满。

还有知见自在。知见,知道还有见解,见识见解,佛的一切知见,无论是证空、达有、自利、利他,都是无障碍的自在,任运自然,所以叫做一切知见自在。一切知见自在。那这个在细节上,后面等一下还会谈到某一类的细节。比如说初地,它要么得空得根本智,要么后得智,两个不能并有。

二地、三地、四地都是这样,要么得根本智,要么后得智。这样了解。五地开始可以根本智后得智并有,但是不长。那么,经过第六地,到第七地可以根本智后得智同时现起,但是还是有功用。到了第八地可以无功用的根本智后得智同时现起,自然而然生起。那八、九、十地到佛都是根本智后得智同时产生,同时存在。这个叫做佛的一切知见,无论是证空、达有、自利、利他都是无障碍的自在。任运自然,所以叫做一切知见自在。 这个叫做不论是证空、达有,都是同时存在的,不论是自利利他,都是任运而生的,都是无障碍,这个叫做知空达有,叫做佛的知见自在。

最后,说法自在,自然能任运地自在,应什么机,说什么法,说得恰到好处,名为说法自在。这唯有佛有这种能力,菩萨当然分得了,声闻缘觉也多多少少能说法,但是真能应机说法自在的,唯有佛。所以能生在佛世,而能听经闻法,听佛的开示教说,那是非得有大智慧大福报不行,一定是生生世世累世累劫,结了很大的因缘,才有办法得到佛的应机说法。

那问题是,像师父就没办法说法自在。那上面的,什么圆满法身,无上安乐,知见自在,这些当然都没办法。像一般的法师也没办法达到说法自在,为什么?因为没办法了解众生的根机,也没办法依什么根机而自然说什么法,这就是障碍了。但是唯有佛有这种自在。

那么菩萨从初地开始分证分得,分分地地地修行,分分地地地破除一些障碍,然后分分地地地训练,到佛就究竟。所以佛有能力度很多人,是因为能够依于根机,而说相应的法,而这些人很容易就得度,所以它有。。。你看得度因缘,它有众生本身的根机是怎么样?利、钝,还有说法的人他的能力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办法应机,有没有办法很方便善巧的,有没有办法用很好的方法,有没有办法用很好的语言,对不对?据说佛陀懂好几种语言,所以佛陀当初去到哪里,他就用那一个地方的方言来讲经说法。曾经有佛陀的弟子跟佛陀建议说要不要统一,成为当初的官方语言,就是一般比较高等知识分子用的,就是梵文,类似梵文。佛陀说不行,因为依于众生的需求跟应用,必须依于什么众生在哪里用什么语言,他就用什么语言。当然这也是说法自在的一种,说法自在的一种。

好,这个就是佛的无分别智,都是以无分别智而来的。那你说,那师父说法自在跟无分别智有什么关系?你的说法自在如果没有无分别智,那就不自在了。会有障碍,会有障碍,因为就会有分别心,会有能取所取,就会有自他的分别,那你就没有办法依于众生的需求任运,因为凡夫众生会是这样子的。

好,一般来讲,有没有好老师?有。有没有好学生?有。好的老师是不是比较喜欢好学生?有没有?好的老师会不会比较不喜欢坏学生?当然会有啊。一般的凡夫老师当然都有这种分别嘛,对不对? 啊,这个学生很用功很好,我多讲一点。当然是好老师,那还算是好老师哦,但是还是有分别心嘛!那不好的老师呢?不好老师,有时候学生钱交多一点,我跟他多讲一点,学生没交什么钱,我不想讲。外面补习班有时候就会是这个样子,这个就不用讲了,对不对?哪怕是好老师都有这种分别心。唯有佛,那菩萨就分证嘛,能够依于无所得的无分别心,根本智而现起的后得智的妙用,能够应什么机而说什么法。要记得,没有根本无分别智,就没有后得无分别智。

好,再来。

无分别智,悟入无分别智的遍知。遍知,这里的遍知不是说什么都懂的意思,这里的遍知是通达,究竟、完全通达的意思。

好,这是第六相。悟入无分别智的遍知。悟入遍知者,当知有四相,遍知很多,但是,你看这部论都把很多很广大的东西把它归纳为几个。我问你,我们讲六度万行,菩萨道到行六度万行对不对?六度跟万行有没有不一样?六度万行其实是一样的,它只是把,怎么样?万行太多了嘛,世间的善事形形色色太多了嘛,但是它把这那么多的善事里面,对不对?你要全部去讲讲不完,但是做善事有没有根本的方便跟原则?有嘛!它把这类,这一些各式各样的善法、万法,对不对?万行,把它归纳为六大类,所以你的所有的善事都是可以收摄为这六大类,那这样子来解说、来修习、来理解就容易得多了。 不用每一个每一个去讲,你每一个每一个去讲要讲到什么时候?你把它归纳,然后一说布施,好,如果是相关于布施的,那应该用什么态度,用什么方法,用什么心态?跟什么法相应?如果你这样讲的话,所有一贯布施相当的,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跟原则来实践,那这个就叫做布施波罗蜜了,对不对?所以它又把布施分为,分为哪三类?财施、法施、无畏施。都是施。这样了解哈。

同样的,遍知,你可以有太多种,对不对?通达,需要通达的太多,但是呢,四相,它把它归纳为四种,就是我们必须要完全通达的,入无分别智,必须完全通达的。 谓对治遍知,自相遍知,差别遍知,作业遍知。分成这五种,第六相又分成这。。。五种作业,不是五种。。。当知有四相,对治遍知,自相遍知,诸(差别)遍知,还有五作业遍知,就是五种作业。五种作业。

来,遍知是完全通达的意思。完全通达不是什么都懂,而是说对于应该要了解的,度众生的,或是悟无分别智的,必须要通达。

无分别智是遍知,就是完全通达。悟真理的智,断种种的烦恼,无分别智的遍知,悟真理的智,断种种的障,去种种的妄执,起种种的妙用,就是上面所讲的对治、自相、差别还有作业,这都是遍知相。遍知的含义很广,所以又列为四相,有没有看到?含义很广,列为四相。那就是什么?要悟的,要断的,然后要去除的,还有种种的妙用,分成这四类来说明无分别智的遍知。

对治遍知。对治妄执,以显示遍知,就是对治妄执。

二,自相遍知,就这边的自相遍知,显示无分别智的自相。

三,诸差别遍知。对小乘以显无分别智的殊胜,所以这里的差别又是指殊胜的意思,就是说无分别智殊胜于小乘,当然无分别智小乘一分,但是它是说大乘无分别智,在这一分上怎么样殊胜,超过于小乘,二乘。

五,作业遍知,无分别智起的妙用有五种,能做种种自利利他的一切事业。

这都是依于无分别智而起的。我们后面一个一个慢慢来解释。

对治遍知。无分别智可以对治,其对治遍知,谓无分别智对治五种妄执,即妄执有法、数取趣,变坏、异、及损减性。对治。你得无分别智就可以对治这几种。那这是指菩萨的无分别智,指菩萨的无分别智,或是佛究竟圆满的无分别智。好,对治五种,好,这就叫做对治遍知,你得无分别智可以得这五种。对治五种妄执,妄执有法,数取趣,双坏,不是双坏,变坏,变坏,异、及减损性。

好,来。妄执有法,法我执,执蕴处界为实法,这没问题吧?

就大乘来讲,尤其是,师父早上有讲,有画那个图记得吗?就唯识来讲,法我执跟人我执,怎么样?是深浅的不同哦。二乘断人我执,大乘菩萨要双断,对治双对治,人我执,法我执要都对治。这样了解哈。所以如果你得大乘菩萨的无分别智,那你说师父那为什么会这样的?很简单,师父讲过,因为菩萨道它观的空,观的真如法性,是观人、法的真如法性,所以它到了初地的时候,它断的都是人我执、法我执的一分都断。

但是二乘断的是人我执,这样了解吗。那这个就有一些关键性,一体两面。因为师父是从阿含经、阿毗达摩做一个融通的灌输,一体两面。因为阿含经确实在一个立场上,立场上,它修学所观照的对象是什么?五蕴身心,没错吧?

阿含经确实非常地强调观照五蕴身心,那这样的一个观照五蕴身心,其实到大乘佛教,它也不离开五蕴身心,只是说它以五蕴身心为根本出发,因为它要度一切众生,所以它又观一切法,那么如果就阿含经来讲的话,它是切要。为什么?因为我们的问题,还有我们的根本烦恼都是在这个五蕴身心,所以阿含经非常强调五蕴身心的作观,所以观照五蕴身心,它是三乘所共的,所以它叫做切要。你不能说你观一切法,结果你不管无蕴身心,那这个没有切要,这个是观不起来的。 有时候就会口口说空,行在有中,这样了解吗?所以大乘菩萨要观一切法的时候,也必须先观五蕴身心,立足在五蕴身心,再进观一切众生观一切法,那这里的法也可以说一切众生,但是它的法我执比较重在蕴处界有一个实法。

那这个实法呢,如果你都读过阿毗达摩或读过俱舍论,你知道这个实法到底指的什么。就是蕴处界,每一个,一一蕴,比如说色,变碍为性,它的变碍就是一个实法,变碍会变化,会变坏,会阻碍就是它的实法。比如说受,以领纳为性,这个领纳阿毗达摩把它当成一个实法,所以呢,在唯识它认为来讲,小乘没办法破法执,它认为小乘还执这个法,但是不是这个样子,唯识认为是的。那中观就可不是这样子讲了,中观认为不是的,那这就是学派的区别。 师父早上有讲过了。

那阿含经是不是真的有认为有一个法存在呢?那这得另外再讨论了。但是就唯识的立场,它是认为二乘没断法执,这是学派的说法。好,这样了解吗?好,因为唯识它的发展跟阿毗达摩有很深的关系,它是从阿毗达摩发展出来的,接受大乘的教法然后跟阿毗达摩结合在一起了。所以它很清楚阿毗达摩在讲什么,然后它把阿毗达摩的很多教法当成是小乘的教法,所以当阿毗达摩谈实有的时候,它会认为阿毗达摩里面很多阿罗汉,所以它认为阿罗汉是执有法执的,这样了解吗。

好,那么我们再说回来,为什么现在很多没有次第修行的时候,然后一下子就读大乘经,很多人,很多人一下子读大乘经,它会忽略了观照自我身心,也变成它对法都是向外求,它只注重观众生,慈悲哪。。。我现在是说这些人修错,不是说大乘佛教有这个毛病,我是说这些人,他一开始就落入,就是从大乘经开始读起,但是他不了解这些经典里面的深义,他也没有次第修行,所以当它谈一切法空的时候,他就直观一切法,然后认为他可以做这样观,而忽略了自我身心。那这些人就读经,这些大乘经读,东读西渡读左读右读,然后没有读透,所以他根本不在乎观照自己的身心,他会落入那种大乘讲得很多的很高的境界。

那师父,这些境界怎么样? 它不是没有,但是问题不是我们所修的,这上一堂我们讲过。上上一堂我们讲过。

第二个,由于他不观照,没有观照自我的身心,他不知道,其实自我身心的观照大乘也是讲,但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次第学,所以他一下子没有对自我身心的观照,所以他修了一辈子都是在观照别人,而不是在观照自己。所以当心经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对不对? 它的五蕴,不是观别人的五蕴,而是观照谁的五蕴?观照我们自己的五蕴嘛!所以你看般若经,它还是从这个开始说起嘛!然后用自己的五蕴,再观照到其他众生,那我们的五蕴皆空,其他众生的五蕴空,也是空的,所以变成三轮体空。当我们布施的时候,没有一个布施的我,意思叫你不要执著,没有一个布施的对象,没有一个布施这个东西或这件事情,对不对?它由这样,你才能由内往外的观照,然后再由外往内的自我观照,这样能够达到真正的所谓的空。

但是现在很多人不了解的时候,光谈一切法空,都叫别人空,从来不对自己观身心空。所以这样子一辈子几十年下来,从来不知道佛法它的观照到底在观照什么,动不动就讲空,但是自己从来不空。所以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观念。

因此,你真正得了无分别智的时候,你也不会执著有法,也不会执著有法,所以就可以对治妄执有法。

那么第二,妄执数取趣,数取趣就是有情,就是补特伽罗,就是我。你也会观照我空,有情生命有一个不变的实体,你也可以对治这种我执。师父说过,阿含经特别重在数取趣的人我执,有情生命的不变的身心,这是阿含经所特别强调的。

再来,变坏。变坏,执著有实在的法,渐渐在变坏,那是一种妄执。

诸行无常,没有错吧?但是诸行无常它是告诉你要怎么样,否定常性,但你不要在诸行无常又生出一个什么?法体,然后在那边变坏,就好像俱舍论所说的,生、住、异、灭,然后还有一个生生、住住、异异、灭灭,然后生、住、异、灭都是实体、实法,对不对?

如果,就唯识来讲,如果是这个样子,它这个叫做执著有一个变坏,法体的变坏。

还有差异,异就是差别,一切差别相。所以你看,你读这些,你读这些,包括你读中观,如果你对阿含经没有概念,你对阿毗达摩没有概念,你现在来读这些会很痛苦,因为,你(会觉得)它怎么会讲这样子呢?

但是你们如果都读那些,阿含经也读过,俱舍论也读过,对不对? 阿毗达摩大概多少了解一些,不是说很通透啦,当然通透是最好的。你读了百分之三四十、五十的,你也知道有一个大概的观念,你来理解这个知道说,原来它为什么会这样子讲。包括读中观也一样。上次有居士来这边,然后他在读中观,读来读去,师父,中观为什么要讲四不生,这是怎么一回事?我说,你直接读中观,你一定会有障碍,一定会很大的问题,绝对读不通、读不透的。因为你不知道为什么中观要这样子讲,我说你先去看俱舍论,对不对?因为中观很多时候是针对阿毗达摩,你俱舍论读懂了,过了一年过来,啊,师父我知道为什么它要这样子讲。

因为它有一个什么? 第一个,它自己的理论性,第二个它有针对性。那时候的中观、中论它是针对上座部的,尤其是说一切有部的在讨论的。也就是说,这些观点,有些观点它不认同。那它不认同,说在讲这些观点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它在讲什么。那如果你读过阿含、读过阿毗达摩,那你再来理解,啊,这个原来唯识为什么会这样子讲。然后读过般若,你就会很清楚,阿含经、阿毗达摩、般若都多多少少读过,你就会很清楚说原来它为什么要这样子讲。这个就是次第地学习。

好。 差异,就是差别,一切差别相都是虚妄所现,而众生随而妄执。这个容易明白吗?

我们现在认知的差别都是我识所现的, 然后在这边你们去取,去取它的差别执著。这个东西,师父刚刚早上举的例子,它就是一个杯子,对不对?我认知它是一个杯子,以及这个杯子是明朝皇帝用所留下来的,这是不是差别?本来只是它是一个杯子嘛,外面五块钱买得到的,但现在我认为它是乾隆皇,不是乾隆皇帝,明朝万历皇帝用过,或是郑和下西洋的皇帝,那个叫明成祖是不是,明成祖用过的。那这个就显出差别相啊。

这个差别相是哪里来的?是我们的心识所显现的嘛,对不对?那这些差别相呢,我们就在虚妄分别里面去分别这个比较好,那个比较不好,这个是我所喜好的,那个不是我所喜好的。这些种种差别相就是我们的虚妄分别嘛。所以它是告诉你差别相来自于虚妄分别,这个叫做变异差别。

还有减损。减损。前面的妄执法、数取趣,数取趣就是补特伽罗,就是人我。变坏,异。你如。。。这个妄执法,还有数取趣,还有变坏,执著这一些东西,如果你有读过俱舍论,你很容易就理解。

那么现在这个减损比较难理解一点,因为减损这个跟唯识学有关系,就纯唯识学的关系,这个比较难一点。 它的减损的意思就是什么呢?世间法唯识宗分为两类,世间法唯识宗分为两类:一,虽然妄执为有,其实是没有的。就是所谓的二取、我法。

第二,虽然在法性中不可得,它不是实相,但是在世俗谛中不可以说没有,那就是依他起的虚妄分别,你不能说它没有。所以你认为虚妄分别是有的,然后虚妄分别所显现出的二取,还有我法是无实的,这个叫做正确的认识。但是如果你认为二取是没有的,虚妄分别也没有的,这个叫做什么?减损。

这样了解吗?所以它认为说,一切法空,解深密经认为一切法空,你要看什么东西空?依他起,因缘所生,这个有它的怎么样?条件因缘,这些你不能说它无自性,不能说它空。但是依他起所显现的这种妄分别的能取所取,还有我跟法的这种相,会产生的执著,这个相它是虚妄的、这个是无自性是空的。所以它就说依他起不空,显现出来的遍计所执,能取所取是空,但是依他起的因缘所生,妄识所现,这个不能是空的,这样了解吗?

所以它说,虽然说讲一切法空,但是你要去了解说它的空是怎么样的空。有的你不能说它空,空的你必须认识它空。什么意思呢?我举一个例子给你们,经典上说,我们有海市蜃楼,我们看到海市蜃楼对不对?还是说远远看到一滩水。我们在大白天路很长,你看到的是不是一滩水?是不是?那它是不是一滩水?它是不是真的有水?它没水哦。你们有没有?应该都有这个经验吧?

开车,然后路很长,然后太阳艳阳高照,你看远远怎么一滩水在那边?对不对?然后你真的认为是有水,这个就是能取所取,你不了解,你真的认为是有水,这个叫做能取所取,所以水是幻相,水是空的,这样了解吗。问题是它为什么会产生水?产生水的样子的景象。大家知道,海恩你知道吗?它有它的因缘嘛,比如说路的角度,然后太阳的光照、光线,这些角度所形成的种种,所以会形成一滩水,这些条件是依他起,这些条件是有的。

那么就唯识来讲,我们的虚妄识,妄识,在我们的世间的妄识,会依他起的妄识,这个虚妄分别是有的,这样了解吗?那你没有的话,那我们众生都不存在了。妄识是有的,虚妄分别的依他这个是有的,但是虚妄分别依他所显现出来的好像有个法,我跟法,有个能取所取,这种的遍计、这种的东西,这个是没有的。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我法是虚幻的,是无自性的,没有这样一个东西。

但是我们长期以来熏习的妄心,唯识所现,这个是有的,这个叫做依他起的缘生法。那它要告诉你的就是说,你不能,我法虽然空,能取所取空,但是你不能连虚妄分别的有,你都把它破除掉,这样的话就破除了世俗有。

海恩你刚才要问什么?

问:刚才说,唯识把世间法分为两种,那损减性的妄执指的是下一个。

答:对,下一个。

问:那第一个,就是执妄为有叫做什么呢??

师父:执妄为有叫做增益。增益。如果是执妄为有,执没有的为有,它叫做增益。这样哈。 另外一个叫作损减。

问:这跟常见好象有些对应?

答:如果它讲的是增益的话,增益那就是有常的意思;如果是减损就有断。有的你说它没有,那就有点断见。没有的你说它有,那就是常见。所以它还是讲断跟常。所以它还是讲不常不断。

对,它就讲不常不断。它变成说,那你也可以说它执空执有。对不对?你执空,就是说它有的你说它没有;执有,就说,明明没有你说它有。好,这个就是这里说的。 这样可以吗?好。

好,其他有没有什么问题?那它讲减损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谈到,就已经其实也含有增益在里面了。讲减损它就有增益在里面了。所以你看它很重视,为什么它讲减损呢,因为它很重视,你一定要认定虚妄唯识,你才能进一步去认知境是什么?识所现的。要先成立杂染,要先成立虚妄分别,你才能知道说境是识所现的,这是唯识非常重视的看法。那中观呢?中观我管你是境还是心,它一切法无自性。它管你是法是心,管你是人是法,境心,人法一切都无自性。

所以说,为什么解深密经说唯识是五事不具足的?因为唯识比较注重次第啊,它是很修行式的次第告诉你先观境是空的。好,它的次第这样很重要。

好,再来。自相遍知,自相遍知者,远离不作意,超寻思、寂静、自性,执息念五种为自相。

你说奇怪,无分别智的自相,前面不是讲过了吗?对不对?安住法性。它这里又要讲什么?这里要告诉你,前面叫做安住法性是无分别嘛,师父不是告诉你,但是它又不是像石头一样的,所以它是告诉你,在我们世间有一些无分别,但是却不是无分别智。因为这些感觉上它是无分别,但是这种无分别绝对不是无分别智,它只是在某些现象之下,心识不起而已,这样了解吗?不然的话就会产生,有些人会误解啊,有些人会误解。

比较粗重的误解,师父以前曾经讲过一个例子,以前师父刚入福严学打坐,差不多一个多月两个月之后,有一天坐坐坐,忽然觉得。。。在教室哦,在教室里面。不是说在教室老师在上课我在打坐哪,是晚自习,然后我们晚自习每个人都要到教室,你不能自己躲起来。晚自习,就是上完晚课之后,到睡觉前有一个小时要到教室去,然后每个人都要到那边,你不能出声,但是你要做什么没人管你,你可以自己复习今天的功课,你可以写论文,可以写文章,那也可以写什么都可以,你要不要。。。我在那边打坐。但是你不能起来拜佛,你要打坐,你不要影响人家都没关系。

如果你要讨论,什么事,你不要在教室讨论,你跟班长报告,说我们两个有些意见不同,我们要讨论。那班长会说你要到哪里,你到外面不要影响人的地方,但是你不能一去两个小时。你要去多少(时间)有限定的。那时候旁边就很安静,然后大家都在写字啊什么,会有一些笔啊然后课本哪什么的声音,我在那边打坐,坐一坐,忽然觉得,感觉哪,身心不见了。对不对?你刚开始打坐你还是知道有身有心嘛,还是觉得这个腿麻什么的。忽然坐坐坐,那不是那一天才这样,因为坐坐,忽然觉得身心不见了,就那么。。。应该是很快啦,我也不知道到底多久啦,忽然觉得身心不见了,那种很舒服的感觉。

然后呢,我想说,我的身心真的不见吗?你当然会有这种想法,对不对?然后眼睛一睁开,好像那时候的身心不见了,连旁边的声音都不见了,因为之前虽然不是很吵,还有什么笔的声音,翻书的声音都有,忽然间全部都寂静了,然后连身心都没有那种感觉,那一下子而已啊。很想说,身心不见了,是不是不见了?睁开来看,一睁开,所有的声音都又开始了,然后你会想说,我身心都还在,对不对?那以为想说,那时候会想说,自己好像这种功夫不错。其实后来才知道,这不是功夫不错,这个一般打坐,稍微安静摄心一阵子,那每个人不一样,都会有相似的。但这没什么,这个不是境界多高,这样了解吗?

那这里要告诉你的说,常常会有人误会。你要不懂的人以为这样,诶,我曾经得了无分别智,我曾经得了涅槃,因为有人会这样认为啊。那这些都是,甚至妄想,打妄想、睡觉,睡觉起来了,啊,我刚刚见到观世音菩萨。睡了一觉起来,我见到观世音菩萨,以为你的境界很高。这些都是错误,所以这里是要告诉你,有一些错误的、不是的,不要把它糊弄在一起。

那包括什么呢?这里面有几个,一、二、三、四、五,有五种相,如果是真正无分别智,是要离这五个,不是这五个,不然会误解。

第一个,不作意,超寻思、寂静、自性,执息念五种为自相,无分别的自相,前面已经说过,对不对?安住法性一切无分别,而且要离什么?一切的见、闻、觉、知。那么现在再从远离世俗的五种无分别来厘清,因为这种无分别很容易被误解。第一个,不作意,不注意,视而不见。第一个叫做不作意,什么叫做不作意?视而不见,对不对?

比如说你前面,师父眼睛虽然睁得大大的,你从前面走过来,但是师父在想其他事情,我根本。。。你虽然看到我眼睛里也碰到你,但是我怎么样?我的作意心所没有对它起作意,没有引导我的眼识来认知你嘛。所以我们常常会视而不见嘛!这个叫做无分别。是对你没有做分别,比如说师父在这边走,然后海月这边走过来,比如说师父有一天到哪里去,然后海月从正面走过来,但是师父的心思不在那边,眼睛有没有碰到接触到她?有,但是我的心在别的地方,所以我的作意心所并没有引领这个作用,所以说眼睛看到了,但是作意心所没有引领,所以眼识也没有见到她,直到她跑来过来,我才知道,啊,这谁?原来是海月。

那对她,刚开始对她的不作分别,这个叫做无分别,对不对?但无分别智不是这种无分别哦,所以要搞清楚。这样了解吗?这是一般世俗的无分别,就是没有作意心所,这个叫做无作意、不作意,就是触或是作意的心所没有引领你去认知这个对象,那这种无分别不是无分别智,我们常常是有这样子的状况。

有一次,师父在台湾,和如立法师还有几个法师从寺庙里面出来,刚出来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人跑到我前面,我吓了一跳,刹车。然后我在想说这个人怎么那么莫名其妙呢,到底在干什么,我在刹。。。我要开车出来,他竟然跑到我的前面,害我吓了一跳,然后我心里不太高兴,他还笑嘻嘻,嘻嘻哈哈地跟我这样在挥。然后我说这个人到底是谁,然后后面那个如立法师,他说,这是你表弟啊,你不认得 吗?我看说,还是呢,真的是我表弟。这个叫做什么?视而不见嘛。我不是没有看到这个人,而是说我对他是我表弟的这个概念,是无分别的,因为没有认识到,对不对?

同样这个人,同样这个表弟,有一次在台湾,我在等飞机的时候,已经进到了那个机场候机室了,然后我在那边等啦,一个人跑到我前面跟我挥手,我就两眼无神呆滞地看着,这个人干什么?然后他一直跟我挥手,我就眼神呆滞地,这人是到底是干什么?后来还是如立法师在后面跟我说,这不是谁吗?我说对啊好像是他。这个叫做视而不见,但我们的无分别智,不是这种视而不见。

第二个,超寻伺。二禅以上的无寻无伺。二禅以上的无寻无伺,寻伺是一种心理的状态跟概念,它是一种,怎么样?对粗和细的一种思惟,这个叫做寻伺。这样了解嘛?这种寻伺呢,它到初禅还有,它要到二禅。所以初禅叫作有寻有伺三摩地,到了初禅跟二禅中间叫做无寻有伺三摩地,到了二禅叫做无寻无伺三摩地。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摄心集中,但这种寻伺的心,微细都还存在,一直到初禅还在。那么到初禅出来,要进入二禅的时候,寻会不见了,伺,微细的还在。

到了二禅呢,它这种寻伺不在。它是怎么样?二禅是什么?二禅的禅支是什么?离生喜乐?是定生喜乐。它的一心的定,还有作意这些心所都还在,这样了解哈,它的喜乐还在,但是它的寻伺已经不在。所以这是二禅,意识是更寂静。那这种当然是比较微细啊,那这种微细呢,它只是微细而已,它并不是真正的无分别,它只是比较微细而已。

所以我们打坐,我们那个心会越来越微细,所以越来越微细的时候,其他的很多分别会慢慢不见。你打坐刚开始会有声音,对不对?也会有这些身体的触感。这样了解吗?但是当你真正慢慢慢慢,是真正集中的时候,这些其它的五根,其它的根慢慢慢慢会关闭,也就是说对这些的分别慢慢慢慢会不见。稍微集中一点,这些会慢慢不见。这就是师父会发现说为什么我身体好像不在,这样了解吗。但这个只是心细而已,它不是真正的无分别。所以它是说离寻。。。超寻伺,意思就是说二禅以上的定都是离寻伺,但是这不是无分别,不是无分别智。它只是定的微细而已。

寂静,那么到了四禅更寂静了,四禅和无色定,无喜。。。无忧喜、寻伺,喜乐、出入息等干扰。这更细了。 你记得,初禅是什么?离生喜乐。二禅是什么?定生喜乐。三禅是什么?离喜妙乐。到三禅还有妙乐哦。那这些是不是一种?都是一种干扰,对不对?对下面,它是一种禅支,我们得到的喜悦。但对往上,它就是一种干扰。所以禅修就是苦乐次第尽,在我们的欲界有苦有乐,受有苦有乐,但是到了色界的定它就什么?苦已经不见了,这种身体的苦已经不见了,它是乐。所以它叫做定。。。离生喜乐。

离欲界所生的喜乐是初禅,二禅叫做定所生的喜乐,还是有喜乐,对不对?但是你要到三禅以上,你要把这些喜乐慢慢去除掉,不然对上面都是一种干扰。你有这种干扰你就没办法往上。所以到了三禅叫做什么?离喜妙乐。它内心的那种已经慢慢都不见了,唯有身体的这种觉受轻安存在。到了四禅叫做什么?舍念清净,意思就是说它连喜乐的干扰都不见了,它唯是定心所的一心,还有作意啦这些遍行,然后让它引领在它的所缘上面,所以这里叫做无色。。。四禅和无色定是无忧喜,对不对? 喜乐都不见了嘛!没有寻伺。好,没有喜乐,然后出入息的干扰也不见了,这样了解吗?

那是不是完全没有出入息?这必须要讨论。因为在阿含经里面,它是说到了四禅以上,怎么样?还是有出入息,只是它很微细,对不对?但是有些论典说没有出入息。那我们这个没关系,这可以讨论的,是可以讨论的。但是只是说,这里呢,它说四禅以上,连出入息的干扰都不见了,也就是说你可以理解为它非常地微细,已经不造成你的干扰了。 好,这样你们可以了解吗?

但是这样的无色,四禅和无色定呢,离这些干扰,它心已经很静了,但是这还不是无分别,不是那种无分别,因为什么?它还是禅定啊。这样了解吗?禅定还是有所缘,它心比较细而已。所以不要误会啊。那当然把四禅还有无色定误解为解脱,虽然也是错,但是这种错的比较高等,错的比较高级,不是低级错误。为什么?至少你要修到初禅二禅三禅那是不得了的,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虽然不是解脱,它把它误为解脱,但是这是高级的错误。

像师父刚才坐的那种,如果有人把它认为那个是解脱,那叫做低级的错误,这样了解吗?不管高级低级,它就是不是解脱啦,也不是真正的无分别智。

好,再来。自性。什么叫做自性呢?自体本来就是无心识的分别,如花草树木。这就师父刚才讲的,无分别智不是像一个石头一样,它还是有觉性,但是这种觉性不是很粗的那种能所,对不对?它是真正的无分别智,但是它离一切的寻伺分别。那问题说,那师父,石头也没有分别啊,花草树木也没有心识的分别啊,这些也是没有分别的啊。 但是这跟花草树木的没有心识的分别是完全两码子的事情,不要把它搞错了。

但是你知道吗?在佛教里面有一派学说,虽然是非常偏门的思想,但是还是有人这样讲啊。它说阿罗汉入灭之后呢是等于花草树木一样。我再讲一次,有一类这样的学说,当然这不是佛教正统的学说,但是经典里面有这样记载,印度以前有一类的人,他认为阿罗汉证了无馀涅槃之后呢,灰身泯智就等于像石头一样。那就会有在产生这种问题的。所以真正无分别智现前的无分别,不是花草树木的这种无分别,还是要区分。

还有,执息念。这里的执息念是什么意思呢?以念息进一步进入无想定。反正你要是不很清楚,你就直接说它就是讲无想定。无想定,无想定它是外道所修的。好。它是先进入定,然后它的这种定要到四禅,然后它依四禅的能力呢,四禅能力作观,然后把想、受止息。止息之后呢,它就变成一种没有心识的定,这个叫做无想定。那这种无想定呢,比上面的那两种的无分别还细,因为它没有六识分别,它连意识的分别都停止了。但是在唯识里面,它认为第七识第八识没有停止,虽然第六识相对来讲暂时停止,但是第七第八识还是继续作用,因为它没有得到真解脱。好,这个叫做无想定。那为什么它会叫作执息念呢?因为,可见。。。大家知道数息观或是我们念的持息念,在早期,其实不管是佛教还是外道都有在修,都是用持息念在修禅定,这样了解吗?只是到了定的时候,佛教要转成慧,真正的佛教的慧观,但是呢,外道就用持息念不断地往上,要么就作无想观,要么就到了非想非非想定,都会把它当作是解脱。因为心识感觉上已经不起来了,会有这样的一个观念。但是这种无想定只是让心暂时止息不作用而已,不是真正的无分别解脱,所以还是要区分于这样的一个概念,这样了解吗?可以吗?

不一样。灭受想定叫灭尽定,是佛教三果以上圣人所修的。但是,灭尽定,也不能断烦恼,但是灭尽定比无想定更细,为什么呢?因为修灭尽定,它是连第七识都暂时止息,所以它会有相似于涅槃的那种安乐,但是无想定它只是让第六识止息,第七识没有止息,虽然它只是暂时的心识不起而已。那你说,那师父讲这些干什么?因为它对我们现在好像没有感觉,因为为什么?我们现在连什么定都没有啊。但它古代的时候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古代在印度很多禅修的人啊,他们都修得不错,但它就是怕外道,或是佛教里面的人把无分别智跟外道的无想定给搞在一起,所以它才特别要这样子讲。

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现在我们会觉得不痛不痒。我们现在觉得不痛不痒为什么?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这种能力,好像这个离我们很远啦。 但是在古代那个可重要了,为什么?因为禅修的人很多,很多人会把自己的无想定,或是自己去修了什么东西,然后把它当成是无分别智,所以它就必须要分别的,这个是不一样的。

这样各位可以哈?了解哈?所以你像以前是这样,到现在你会觉得说这个跟我们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但问题是它以前关系可大了。

问:无想定是第六识暂时止息,灭尽定是第七识都暂时止息。

答:连七识都暂时止息哦,暂时止息。

问: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阿赖耶识已经转染成净?

答:没有没有,都不代表。但是那个灭尽定它毕竟是怎么样?它不能断烦恼,但毕竟它是三果才能修的。这样了解吗?所以修灭尽的先决条件就是你要有一分阿赖耶的一分转成清净,它才有这种能力。不然如果你没有阿赖耶的一分转成清净的话,你没办法止息第七识。

问:讲这些的主要目的是要区别,也就是说这个阿赖耶识转没转,所以它没有把灭尽定列进去。

答:对。因为你讲灭尽定,因为灭尽定,有灭尽定的人它一定是后得,它一定有初果以上了,就是三果了。

问:这个地方为什么要把这个像这样分呢?因为b已经说的是二禅以上了,然后c呢,四禅和无色定,然后又列出来一个无想定。为什么不直接说,二禅以上,三禅四禅直到无色界的四种定,还有无想定,都不属于无分别智。

答:都不属于,全部都不属于。 那因为这个有点不大一样,因为二禅以上的那种无分别,四禅以上的无分别,还有无想定的无分别,都有点不大一样。这样可以吗?

问:入定到第六识都没有的定,如何把自己拉出来?

答:不用担心,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死掉。第一个你没有死掉,第二个只要有人吵你,或是说你的心识,因为你的心识集中不可能一直是这个样子,它自然而然怎么样?会从阿赖耶里面再现出那个识出来。

这个在那个师父讲摄大乘论里面有讲。再来,因为它们会,就阿毗达摩里面,它说不管是入想定还是入灭尽定,它都会有一个期要心,就是说会告诉自己我要入多久,然后时间到它心识自然会因这个因缘,心识它自然会起来。

这样你了解吗?意思就是两个,一个自然会出,你不要以为他跑进什么迷路了,然后出不来,那是电影才有这样子。他在入灭尽定,你拍他、推他他就出定了,这样了解吗?因为有外面的干扰了啊。那还有就是说,他入灭尽定或入无想定,他会先预期,期要说,我要入多久,那大概那个时间他就出来,他就出定。这样可以吗?好。

海月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好,来。

它这个就是分别说真正的无分别智跟这些是不一样的,不要把它搞混在一起。

差别遍知。这个是讲殊胜,超越二乘的殊胜。差别遍知是讲超越二乘的殊胜。差别遍知者,谓不分别性,及非少分性,无住与毕竟,并其无上相,是五种差别。

差别遍知有五种,这五种讲的都是超越于二乘的殊胜,就是大乘菩萨修无分别智,它超胜于二乘的地方,超出二乘的地方。

不分别性,就唯识来讲,二乘仍有法执,所以是有分别。但是这不是说在根本智的当下,如果在根本智的当下还有分别,那就不是根本智。它是说出了定以后的什么?后得智,二乘还有法分别,这样了解。

二乘还有法执,这样了解?可以吗?好,这个叫做不分别性。

非少分性。什么叫非少非性?非少分性那就是指多分性嘛。什么叫多分性?二乘身心,通达我空真如,有没有看到?二乘身心通达我空真如,但是它只通达我空真如,这个叫做少分性。

那么大乘,大乘菩萨修的就是什么?我法二空真如,那个叫做多分性。这还是在分什么?分我执跟法执,所以它的是非少分性,就是说二乘于身心通达我空真如,它只是关注在我的身心而已,这个叫少分性。那么大乘菩萨观我法俱空,我法真如,这个叫做多分性,那既然是多分性的话,就叫做非少分性。那二乘呢?二乘是少分性,菩萨呢?非少分性。

这个是语言。那你说,为什么要翻的这么绕口呢?没办法,它的梵文可能就是这样子,它的梵文原文可能就是这样子,它就是照这样子翻的。

当然法尊法师这个是依藏文翻的,但是它的梵文有可能原来就是这样子。它如果梵文里面是非少分性,你不能把它直接翻成多分性,那这样是不合它的经典的语言表达嘛。好,再来。

无住,凡夫住生死,二乘住涅槃,菩萨无住生死,不住涅槃,这样了解吗?但是菩萨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真正能得到,达到菩萨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唯有初地以上。师父以前在摄大乘论还有其他地方都讲过,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其实就菩萨道里面有两种,前后两种,都是叫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但是意义不大一样。

一种是还没证初地之前,未证初地之前呢,摄大乘论,还没证初地的菩萨,如果要达到怎么样?他不是真的达到,他希望这样的话,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话,他必须留惑润生,不能真的证,他要用闻思慧降伏住烦恼,对不对?他要用闻思慧降伏烦恼,然后因为烦恼还在,所以他会一世一世地再来投胎,再来生死。但是他因为用烦恼。。。他不是用烦恼,他用闻思慧把烦恼伏住了,所以他不会造作太强的业力,让他堕到三恶道,那加上他的善业,还有发愿,还有听经闻法,还有持戒这些种种的功德,它会一生一生不断地怎么样?再来人间修行菩萨道。

因为如果他证果了,他的福德因缘愿力不具足,悲愿不具足,他有可能就证得初果,证了初果七来生死,那就入涅槃。所以他用留惑润生,还有正见增上,让他怎么样?能够在生死里面不堕恶道而生生世世来人间修,听经闻法修菩萨道,那么呢,他这个就叫做不住生死。另外他因为没有证悟,所以他也不入涅槃。 这样各位了解吗?这是凡夫菩萨所做的,所以我们现在都是朝这个目标在前进,都朝这个目标在前进。发菩提心,我们现在都朝这个目标在前进。在朝这个目标在前进。这是第一种,凡夫菩萨。

第二个呢,圣位菩萨,那就是初地以上。初地以上他已经证了真如的一分,也断了三结烦恼,而且初地他也断了法执的一分。这个时候他为什么不会七来生死而入涅槃呢?因为他的福德资粮还有愿力够,他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他的福德资粮还有他的愿力已经够了,所以呢,初地的菩萨一直到八地,八地中间,他有两个原因让他继续来,怎么样?世间。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第一个,他用愿力,还有功德力。 第二个,他还有一分的思惑未断,还有一分的思惑未断。所以在这样的两个原因之下呢,怎么样?他也不会就像我们凡夫一样,没办法的就一直轮回,生死轮回,他不会这样子。他能够生生世世来世间度众生,然后他也不会入于涅槃,因为他的愿力、功德力,还有他的思惑未断,所以他不会入涅槃,会生生世世来这个世间度众生。那这样子可以吗?

那这一类的菩萨又分两类,一个是初地到七地,另外一个是八地、九地、十地到佛,怎么样呢?八地,他的见思二惑全断,他不会再依微细的烦恼再来留惑润生。所以他完全是以愿力、功德力而来的,这时候他有能力怎么样?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他不会入涅槃,而且他会依他的愿力跟功德力,全是愿力功德力,而应化来世间,示现来度众生,所以叫做八地舍虫生,虫子的虫。

为什么?因为肉体的父母生身都是虫生嘛,这样了解吗?死了埋起来会生虫嘛。好。它的八地以上他都是应化来的,所以他就没有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八地、九地、十地到佛都是这样的一个境界了。

好,这个叫做怎么样?凡夫住生死,二乘住涅槃,菩萨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这样可以吗?这个叫遍知,差别遍知。

还有毕竟。尽显真如究竟、破障究竟、度生究竟,所以这叫毕竟。真如毕竟,但这是指佛的境界了。真如毕竟,破二障究竟,还有度生究竟,这是佛的无分别智的究竟了,还有无上相,佛的无别智是无上相,所以佛的无分别智是叫什么?叫一切智。 这样了解哈?佛的无分别智叫做一切智。但是无分别智跟一切智它的体是一样的,只是无分别智呢,它初地菩萨证了根本的一分,那它到佛就圆满,所以佛的圆满就叫萨婆若,叫做一切智。都是在讲般若,都是在讲般若的嘛,它超胜般若的相。这样了解吗?这边还是在讲依住哦,这是讲无分别的般若。

问:这里的无分别智,不一定是指根本无分别智?

答:它就是因为,这边的般若无分别,它有分为怎么样?它可以分为,怎么样?根本无分别还有后得。它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在分别。

问:悟入无分别智的无分别,并不是一定指证悟当下的根本无分别智。

答:它有分为,有时候在讲加行的,有时候讲根本的,有时候讲后得的。那这个统摄起来,都是在讲什么?无分别智,所以它讲无分别智分三相,记得吗? 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还有后得无分别智。它三个都是在讲。这样可以吗?

好,它有时候会分很清楚地分,有时候不会很清楚地分。所以你看这里有讲后得,这是已经跳到后面去。差别遍知,这边这个差别遍知知道了哈。

然后我们后面还有什么?作业遍知,那作业遍知后面还有什么?以根本无分别智来说,还有以什么?后得智,能悟一切相,所以它这个无分别智里面,它有时候讲加行,所以刚才在讲加行的时候是在讲什么?前面的加行也在讲无分别智。

好,差别遍知讲完了。差别遍知讲完了。接下来讲什么?作业遍知。

好,作业遍知,最后的作业,最后业遍知叫作作业遍知,它有几种遍知嘛,四种遍知。

作业遍知,谓离诸分别,给无上安乐,令远离烦恼,无所知二障。所知障跟烦恼障。那这是什么?这是无分别智的作用,所以它叫做作业遍知嘛。菩萨遍知中,最后是遍知业,叫做作业遍知,是无分别智的业用,作业是事业用,作业是事就是业用,也就是无分别智所起的大用叫作用。

有时候我们听到一些佛教的名词会很疑惑,什么叫做事业?你们会把跟现在的事业搞在一起,对不对?其实这里的事业,其实它说事业也没错,就是说你有什么作用,你能做什么事?这个业,这个业是一个很蹊跷的字,师父之前讲过好几次,karma。业,对不对?它是从kr来的,那这个kr是什么?这kr是do或act。那是什么?作嘛,造作嘛。所以当业 ,业就是这个kr,它会变成ar,然后再加上ma,它就名词化,名词化。就有点像这个act。 怎么老是写错,还好师父不是英文老师哈。

有没有看到 。act是动词嘛,Action是什么?名词嘛。那名词化之后,这个业就有什么?作用的意思嘛。就有作用的意思,所以它说作业遍知,你看它用作业,它的作业其实就是kr啊,造作啊,但是问题是它为什么不用作,它用业,它为什么不说作遍知?因为它把它名词化之后,它有作用的意思,意思就是说那这无分别智有什么作用?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作业遍知啦。意思就是说,那这个无分别智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其实前面也讲很多,现在我们再来谈。离诸分别,最后作业遍知,当你离诸分别的时候会有什么作用呢?给无上安乐,令远离烦恼,无所知二障。菩萨遍知中,最后是遍知业,也就是它的作用,是无分别智的业用,有没有?那为什么要分成业用呢?因为它是指作用嘛,但是你在翻译上面呢,又要用用,又要有业的意思,它就是业用,其实就是作用。作业,有没有看到?是事,或是业用,也就是无分别智所起的大用,有没有看到,这是作用了。

事业有五种,无分别智有三,你所做的业用有五种啦,你的作用有五种,其中无分别智有三种,后得无分别智有两种,以下分别解说。所以你看,它这里在讲无分别智。但是它把什么?前面在讲加行也放进来,它把根本也放进来,它现在作用连后得的作用,后得智的作用,它也放进来了。它这样才来讲根本。所以讲它这个无分别智到底是怎么样,它从加行根本到后得,它都说明。好,它都说明。所以你看,它说它的作用,无分别智的作用有五种,但是这五种里面,前面3种是属于根本无分别智,后面两种是后得无分别智。

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五种是怎么样。先以根本无分别智来说,根本无分别智什么作用?离诸分别,一切分别不起,是无分别的妙用,是无分别智的最主要。这之前讲过吧?离能取所取,离一切的分别,连正智跟如如都离,这是无分别智的第一个作用。离一切分别,那离这些分别怎么样?给无上安乐,离一切分别证得涅槃,涅槃能得无上安乐,这样了解吗?你就没有烦恼,没有这些种种障碍的干扰了,所以暂时就是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你暂时就得无上安乐。离一切障碍,暂得一切安乐。

好,这时候一切都不现行,这无上的安乐,就等于像涅槃一样的安乐。那么第三个,能离障,远离烦恼所知二障,无分别智离烦恼所知二障。烦恼障障解脱,即我执之见思二惑,这没问题吧?无分别智可以离我执,那就可以断见思二惑。

还有所知障,障成佛。所知障障成佛。所知障,于一切所知的法中,由于不悟法性空,对一切事理有所著,有所障碍,如一切实有法性等法执就是所知障。

在唯识里面,在很多唯识的经典,它所知障跟法执,它把它划上等号。好,但是在某些时候,在某些时候所知障比法执更大一点,更多一点。这样了解?也就是说法执是所知障里面最重要的,核心那一部分,但是所知障不完全就是法执,它还有法执以外的其他的。这样子了解吗?对对,有些善巧方便跟法执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唯识里面,法执就是所知障最重要的那一分。

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你看唯识的经论,有时候你搞不清楚,有人就问师父,师父,所知障到底是不是等于法执?我说我要怎么跟你讲好呢,你暂时把它当成所知障就是法执,这样你比较不会弄混。

好。未来如果你有读到的时候,那我们再区分,所知障它比法执更大一点。就是刚才讲的,你有很多方便善巧不知道没办法,那跟法执也没有太大关系啊。所以呢,能离障,无分别智的究竟,无分别的究竟,到佛的一切智,也是以无分别智为体的嘛,它一定离烦恼所知二障究竟,一定是这个样子。那无分别智到究竟呢,就是真如的完全显现,离一切垢,那就离一切烦恼所知二障。所以无分别智的作用就是离烦恼障、离所知障,这是它的根本作用,这样可以吗? 海恩可以吗?

问:中观对法执我执看法和唯识不一样?

答:对,它就不这样认为,它的法执跟我执是一样的。是两个分开的,中观也有讲所知障,但它的所知障另立。因为人我执,我执法执它是同一类的,所以它必须分开。

这个就是以前在福严的时候,曾经做过很深的讨论跟研究跟探讨,还有辩论。后来师父才。。。因为到底中观跟唯识到底怎么弄?中观到底怎么样?后来师父才画出了那两个圈,然后下来,自性执,这个一画,什么东西都清楚了。中观就是这样子,你不管从人我执下去破,还是破到那个自性执。你观法破,还是破到那个自性执。但是你不观身心而观法这会有问题。

所以我们在讲二道五菩提的时候,那个印顺导师依于经典讲金刚杵,你们知道什么叫金刚杵吗?密教法器里面有一个东西叫金刚杵,这个金刚杵呢,它长得类似像这样子。武子跑掉了,不然武子一定很清楚。

有没有看过密教的法器有这样一个东西?它没有那么大啦,它比较小,这个叫金刚杵。那么从显教来理解的话,这个金刚杵它可以解释二道五菩提,所以如果我们把它显现为二道五菩提的话,它其实就是这个样子。其实师父讲过了,你们应该知道,它为什么两边大,中间小呢。

这个二道五菩提有五种菩提,第一个叫做什么?海棠。发心菩提,中间这个叫什么?伏心菩提。你是不是讲伏心?对。伏心菩提。这个叫什么?明心菩提。这个叫什么?出到菩提,这个叫什么?究竟菩提。这个明心呢,你也可以说明心见性,证悟真如的真实法性。证悟真如的真实法性,那就是怎么样,初地啊。

那现在为什么说这边大,两边大,这边小,为什么这里会小呢?它的关键在哪里?谁知道?它的关键到底在哪里?好,见道是一瞬间,这是一个,也可以这样子讲啦。它说前面般若道,这边叫般若道,以悟般若为主,这边是方便道,以度众生,严土熟生度众生为主,所以两边都大。中间为什么小呢?它的小呢,当然刹那也可以啦,它见道的刹那是刹那没错,时间很短,但是它不是它小的重要的原因。一切都不现行?一切不现行那不是小,那就不见了。它不是这个意思。

它主要是指说,中间小,你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六度万行,然后观一切众生观一切法没错,但到真正要悟,悟般若的时候,它必须缩到观自己身心,这样了解吗?它必须缩回来观自己的身心,五蕴的无我无我所。它必须这样子,所以菩萨道虽然说刚开始观我法俱空,但是问题,不管你观我法俱空怎么样,跟你特别有相关的,你会最执著的是什么?我们自己的身心嘛。所以它到最后,广观但是到最后,收收收到加行的时候,它必须观自我的身心,这就是为什么中间是小。那前面呢,广观广发愿,对不对?发大愿四弘愿,到最后广观缩到身心,然后证悟真如的时候,后面出到菩提,怎么样? 出到菩提的时候,这都叫做方便道,为什么又广?因为要广度众生,所以又广了。这个就是我们的身心嘛,所以这是师父讲说,为什么说中观虽然说我法都观空,但是到最后,它还是,根本上还是,到最后要悟的那一刹那,要证实相的那一刹那还是要观身心生命。好,这样可以吗?

好,那我们今天讲到这里,讲到这里。四点了,对,好,请合掌。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