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法法性論 第九講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源法師 主講(文字一校:瑾,二校:Haien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

好,各位同學大家好。

好,那麼我們繼續來看下面的這一堂。

第五相,悟入無分別智的第五相,第五相,前面四相有講過的,記得嗎?前面四相是講什麼?悟入無分別智,第一個相是什麼?所緣。然後離相,然後加行。第四個是什麼?第四個前面剛剛講而已,性相,對不對?然後這裏講無分別智的,悟入無分別智的勝利。記得,勝利就是無分別智的殊勝,悟入無分別智有什麼殊勝呢?

當然這裏是講究竟圓滿無分別智,它的殊勝相到底是怎麼樣,這是講佛的究竟圓滿。悟入勝利四:得圓滿法身,得無上安樂,得知見自在,得說法自在。這裏指的都是究竟圓滿的無分別智,都是指佛,到究竟圓滿的佛,然後菩薩分證,這樣各位了解嗎?因為唯識是比較有別於大乘的(口誤),不是,有別於二乘的,特顯出大乘的殊勝,所以這裏的轉依講的都是大乘的殊勝。

好,有四種功德都依無分別智證悟而得到的,也就是說它的根本都是立足在無分別智上面的,而得到究竟圓滿的。沒有無分別智,它沒有辦法有這些東西。

那麼,當然它過程上會有幾個關鍵跟細節,我們後面可以慢慢說、慢慢看。第一個,圓滿法身。法身如約法性本來清淨說,一切眾生都是如此。但是功德圓滿的法身,依無分別智而成就,也就名為智法身。

第一個,如果就迷悟依來講的話,它必須怎麼樣?離塵垢,讓真如完全顯現。如果依持種依來講,那就是什麼?阿賴耶完全轉除雜染而得清淨。那就是什麼?大圓鏡智,或是叫做無垢智,阿摩羅識。好,這一些要得到這樣的究竟,都是要立足在無分別智上面而能得究竟的。

所以它這裏是從佛的究竟法身來說的,是從無分別智而到達究竟的。好,所以呢,在大智度論曾經講說,般若,就是無分別智,對不對?般若到了佛陀就叫做老般若,老般若又叫做薩婆若,薩婆若Sarvajña叫做一切智,所以一切智跟般若是同一個體,般若是無分別,那麼一切智就是依無分別而到達智慧到達究竟清淨,就是佛的一切智。就是佛的一切智。所以從這裏來講,圓滿的法身要依無分別智而成就,所以叫做智法身,就是叫做智法身。

無上安樂,第二個,無上安樂,它的殊勝。出世的安樂是離妄執的安樂,在佛中名為離繫,在佛法中稱為離繫樂。離繫樂。這種離繫樂,如果從離煩惱得解脫來講,二乘也可以得到。但是這裏的離繫,如果是離煩惱障、所知障的究竟圓滿說,那唯有佛得到的這種無上安樂。如果從離繫離煩惱,光就離煩惱,離生死得解脫而言,二乘可以共得。 但是這裏特別講離二障,煩惱障、所知障,而離一切障礙,這是唯有佛的究竟圓滿,只有佛究竟圓滿。

還有知見自在。知見,知道還有見解,見識見解,佛的一切知見,無論是證空、達有、自利、利他,都是無障礙的自在,任運自然,所以叫做一切知見自在。一切知見自在。那這個在細節上,後面等一下還會談到某一類的細節。比如說初地,它要麼得空得根本智,要麼後得智,兩個不能並有。

二地、三地、四地都是這樣,要麼得根本智,要麼後得智。這樣了解。五地開始可以根本智後得智並有,但是不長。那麼,經過第六地,到第七地可以根本智後得智同時現起,但是還是有功用。到了第八地可以無功用的根本智後得智同時現起,自然而然生起。那八、九、十地到佛都是根本智後得智同時產生,同時存在。這個叫做佛的一切知見,無論是證空、達有、自利、利他都是無障礙的自在。任運自然,所以叫做一切知見自在。 這個叫做不論是證空、達有,都是同時存在的,不論是自利利他,都是任運而生的,都是無障礙,這個叫做知空達有,叫做佛的知見自在。

最後,說法自在,自然能任運地自在,應什麼機,說什麼法,說得恰到好處,名為說法自在。這唯有佛有這種能力,菩薩當然分得了,聲聞緣覺也多多少少能說法,但是真能應機說法自在的,唯有佛。所以能生在佛世,而能聽經聞法,聽佛的開示教說,那是非得有大智慧大福報不行,一定是生生世世累世累劫,結了很大的因緣,才有辦法得到佛的應機說法。

那問題是,像師父就沒辦法說法自在。那上面的,什麼圓滿法身,無上安樂,知見自在,這些當然都沒辦法。像一般的法師也沒辦法達到說法自在,為什麼?因為沒辦法了解眾生的根機,也沒辦法依什麼根機而自然說什麼法,這就是障礙了。但是唯有佛有這種自在。

那麼菩薩從初地開始分證分得,分分地地地修行,分分地地地破除一些障礙,然後分分地地地訓練,到佛就究竟。所以佛有能力度很多人,是因為能夠依於根機,而說相應的法,而這些人很容易就得度,所以它有。。。你看得度因緣,它有眾生本身的根機是怎麼樣?利、鈍,還有說法的人他的能力是怎麼樣的?有沒有辦法應機,有沒有辦法很方便善巧的,有沒有辦法用很好的方法,有沒有辦法用很好的語言,對不對?據說佛陀懂好幾種語言,所以佛陀當初去到哪裏,他就用那一個地方的方言來講經說法。曾經有佛陀的弟子跟佛陀建議說要不要統一,成為當初的官方語言,就是一般比較高等知識分子用的,就是梵文,類似梵文。佛陀說不行,因為依於眾生的需求跟應用,必須依於什麼眾生在哪裏用什麼語言,他就用什麼語言。當然這也是說法自在的一種,說法自在的一種。

好,這個就是佛的無分別智,都是以無分別智而來的。那你說,那師父說法自在跟無分別智有什麼關係?你的說法自在如果沒有無分別智,那就不自在了。會有障礙,會有障礙,因為就會有分別心,會有能取所取,就會有自他的分別,那你就沒有辦法依於眾生的需求任運,因為凡夫眾生會是這樣子的。

好,一般來講,有沒有好老師?有。有沒有好學生?有。好的老師是不是比較喜歡好學生?有沒有?好的老師會不會比較不喜歡壞學生?當然會有啊。一般的凡夫老師當然都有這種分別嘛,對不對? 啊,這個學生很用功很好,我多講一點。當然是好老師,那還算是好老師哦,但是還是有分別心嘛!那不好的老師呢?不好老師,有時候學生錢交多一點,我跟他多講一點,學生沒交什麼錢,我不想講。外面補習班有時候就會是這個樣子,這個就不用講了,對不對?哪怕是好老師都有這種分別心。唯有佛,那菩薩就分證嘛,能夠依於無所得的無分別心,根本智而現起的後得智的妙用,能夠應什麼機而說什麼法。要記得,沒有根本無分別智,就沒有後得無分別智。

好,再來。

無分別智,悟入無分別智的遍知。遍知,這裏的遍知不是說什麼都懂的意思,這裏的遍知是通達,究竟、完全通達的意思。

好,這是第六相。悟入無分別智的遍知。悟入遍知者,當知有四相,遍知很多,但是,你看這部論都把很多很廣大的東西把它歸納為幾個。我問你,我們講六度萬行,菩薩道到行六度萬行對不對?六度跟萬行有沒有不一樣?六度萬行其實是一樣的,它只是把,怎麼樣?萬行太多了嘛,世間的善事形形色色太多了嘛,但是它把這那麼多的善事裏面,對不對?你要全部去講講不完,但是做善事有沒有根本的方便跟原則?有嘛!它把這類,這一些各式各樣的善法、萬法,對不對?萬行,把它歸納為六大類,所以你的所有的善事都是可以收攝為這六大類,那這樣子來解說、來修習、來理解就容易得多了。 不用每一個每一個去講,你每一個每一個去講要講到什麼時候?你把它歸納,然後一說布施,好,如果是相關於布施的,那應該用什麼態度,用什麼方法,用什麼心態?跟什麼法相應?如果你這樣講的話,所有一貫布施相當的,我們就是用這樣的方法跟原則來實踐,那這個就叫做布施波羅蜜了,對不對?所以它又把布施分為,分為哪三類?財施、法施、無畏施。都是施。這樣了解哈。

同樣的,遍知,你可以有太多種,對不對?通達,需要通達的太多,但是呢,四相,它把它歸納為四種,就是我們必須要完全通達的,入無分別智,必須完全通達的。 謂對治遍知,自相遍知,差別遍知,作業遍知。分成這五種,第六相又分成這。。。五種作業,不是五種。。。當知有四相,對治遍知,自相遍知,諸(差別)遍知,還有五作業遍知,就是五種作業。五種作業。

來,遍知是完全通達的意思。完全通達不是什麼都懂,而是說對於應該要了解的,度眾生的,或是悟無分別智的,必須要通達。

無分別智是遍知,就是完全通達。悟真理的智,斷種種的煩惱,無分別智的遍知,悟真理的智,斷種種的障,去種種的妄執,起種種的妙用,就是上面所講的對治、自相、差別還有作業,這都是遍知相。遍知的含義很廣,所以又列為四相,有沒有看到?含義很廣,列為四相。那就是什麼?要悟的,要斷的,然後要去除的,還有種種的妙用,分成這四類來說明無分別智的遍知。

對治遍知。對治妄執,以顯示遍知,就是對治妄執。

二,自相遍知,就這邊的自相遍知,顯示無分別智的自相。

三,諸差別遍知。對小乘以顯無分別智的殊勝,所以這裏的差別又是指殊勝的意思,就是說無分別智殊勝於小乘,當然無分別智小乘一分,但是它是說大乘無分別智,在這一分上怎麼樣殊勝,超過於小乘,二乘。

五,作業遍知,無分別智起的妙用有五種,能做種種自利利他的一切事業。

這都是依於無分別智而起的。我們後面一個一個慢慢來解釋。

對治遍知。無分別智可以對治,其對治遍知,謂無分別智對治五種妄執,即妄執有法、數取趣,變壞、異、及損減性。對治。你得無分別智就可以對治這幾種。那這是指菩薩的無分別智,指菩薩的無分別智,或是佛究竟圓滿的無分別智。好,對治五種,好,這就叫做對治遍知,你得無分別智可以得這五種。對治五種妄執,妄執有法,數取趣,雙壞,不是雙壞,變壞,變壞,異、及減損性。

好,來。妄執有法,法我執,執蘊處界為實法,這沒問題吧?

就大乘來講,尤其是,師父早上有講,有畫那個圖記得嗎?就唯識來講,法我執跟人我執,怎麼樣?是深淺的不同哦。二乘斷人我執,大乘菩薩要雙斷,對治雙對治,人我執,法我執要都對治。這樣了解哈。所以如果你得大乘菩薩的無分別智,那你說師父那為什麼會這樣的?很簡單,師父講過,因為菩薩道它觀的空,觀的真如法性,是觀人、法的真如法性,所以它到了初地的時候,它斷的都是人我執、法我執的一分都斷。

但是二乘斷的是人我執,這樣了解嗎。那這個就有一些關鍵性,一體兩面。因為師父是從阿含經、阿毗達摩做一個融通的灌輸,一體兩面。因為阿含經確實在一個立場上,立場上,它修學所觀照的對象是什麼?五蘊身心,沒錯吧?

阿含經確實非常地強調觀照五蘊身心,那這樣的一個觀照五蘊身心,其實到大乘佛教,它也不離開五蘊身心,只是說它以五蘊身心為根本出發,因為它要度一切眾生,所以它又觀一切法,那麼如果就阿含經來講的話,它是切要。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問題,還有我們的根本煩惱都是在這個五蘊身心,所以阿含經非常強調五蘊身心的作觀,所以觀照五蘊身心,它是三乘所共的,所以它叫做切要。你不能說你觀一切法,結果你不管無蘊身心,那這個沒有切要,這個是觀不起來的。 有時候就會口口說空,行在有中,這樣了解嗎?所以大乘菩薩要觀一切法的時候,也必須先觀五蘊身心,立足在五蘊身心,再進觀一切眾生觀一切法,那這裏的法也可以說一切眾生,但是它的法我執比較重在蘊處界有一個實法。

那這個實法呢,如果你都讀過阿毗達摩或讀過俱舍論,你知道這個實法到底指的什麼。就是蘊處界,每一個,一一蘊,比如說色,變礙為性,它的變礙就是一個實法,變礙會變化,會變壞,會阻礙就是它的實法。比如說受,以領納為性,這個領納阿毗達摩把它當成一個實法,所以呢,在唯識它認為來講,小乘沒辦法破法執,它認為小乘還執這個法,但是不是這個樣子,唯識認為是的。那中觀就可不是這樣子講了,中觀認為不是的,那這就是學派的區別。 師父早上有講過了。

那阿含經是不是真的有認為有一個法存在呢?那這得另外再討論了。但是就唯識的立場,它是認為二乘沒斷法執,這是學派的說法。好,這樣了解嗎?好,因為唯識它的發展跟阿毗達摩有很深的關係,它是從阿毗達摩發展出來的,接受大乘的教法然後跟阿毗達摩結合在一起了。所以它很清楚阿毗達摩在講什麼,然後它把阿毗達摩的很多教法當成是小乘的教法,所以當阿毗達摩談實有的時候,它會認為阿毗達摩裏面很多阿羅漢,所以它認為阿羅漢是執有法執的,這樣了解嗎。

好,那麼我們再說回來,為什麼現在很多沒有次第修行的時候,然後一下子就讀大乘經,很多人,很多人一下子讀大乘經,它會忽略了觀照自我身心,也變成它對法都是向外求,它只注重觀眾生,慈悲哪。。。我現在是說這些人修錯,不是說大乘佛教有這個毛病,我是說這些人,他一開始就落入,就是從大乘經開始讀起,但是他不了解這些經典裏面的深義,他也沒有次第修行,所以當它談一切法空的時候,他就直觀一切法,然後認為他可以做這樣觀,而忽略了自我身心。那這些人就讀經,這些大乘經讀,東讀西渡讀左讀右讀,然後沒有讀透,所以他根本不在乎觀照自己的身心,他會落入那種大乘講得很多的很高的境界。

那師父,這些境界怎麼樣? 它不是沒有,但是問題不是我們所修的,這上一堂我們講過。上上一堂我們講過。

第二個,由於他不觀照,沒有觀照自我的身心,他不知道,其實自我身心的觀照大乘也是講,但是因為這些人沒有次第學,所以他一下子沒有對自我身心的觀照,所以他修了一輩子都是在觀照別人,而不是在觀照自己。所以當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對不對? 它的五蘊,不是觀別人的五蘊,而是觀照誰的五蘊?觀照我們自己的五蘊嘛!所以你看般若經,它還是從這個開始說起嘛!然後用自己的五蘊,再觀照到其他眾生,那我們的五蘊皆空,其他眾生的五蘊空,也是空的,所以變成三輪體空。當我們布施的時候,沒有一個布施的我,意思叫你不要執著,沒有一個布施的對象,沒有一個布施這個東西或這件事情,對不對?它由這樣,你才能由內往外的觀照,然後再由外往內的自我觀照,這樣能夠達到真正的所謂的空。

但是現在很多人不了解的時候,光談一切法空,都叫別人空,從來不對自己觀身心空。所以這樣子一輩子幾十年下來,從來不知道佛法它的觀照到底在觀照什麼,動不動就講空,但是自己從來不空。所以我們要有這樣的一個觀念。

因此,你真正得了無分別智的時候,你也不會執著有法,也不會執著有法,所以就可以對治妄執有法。

那麼第二,妄執數取趣,數取趣就是有情,就是補特伽羅,就是我。你也會觀照我空,有情生命有一個不變的實體,你也可以對治這種我執。師父說過,阿含經特別重在數取趣的人我執,有情生命的不變的身心,這是阿含經所特別強調的。

再來,變壞。變壞,執著有實在的法,漸漸在變壞,那是一種妄執。

諸行無常,沒有錯吧?但是諸行無常它是告訴你要怎麼樣,否定常性,但你不要在諸行無常又生出一個什麼?法體,然後在那邊變壞,就好像俱舍論所說的,生、住、異、滅,然後還有一個生生、住住、異異、滅滅,然後生、住、異、滅都是實體、實法,對不對?

如果,就唯識來講,如果是這個樣子,它這個叫做執著有一個變壞,法體的變壞。

還有差異,異就是差別,一切差別相。所以你看,你讀這些,你讀這些,包括你讀中觀,如果你對阿含經沒有概念,你對阿毗達摩沒有概念,你現在來讀這些會很痛苦,因為,你(會覺得)它怎麼會講這樣子呢?

但是你們如果都讀那些,阿含經也讀過,俱舍論也讀過,對不對? 阿毗達摩大概多少了解一些,不是說很通透啦,當然通透是最好的。你讀了百分之三四十、五十的,你也知道有一個大概的觀念,你來理解這個知道說,原來它為什麼會這樣子講。包括讀中觀也一樣。上次有居士來這邊,然後他在讀中觀,讀來讀去,師父,中觀為什麼要講四不生,這是怎麼一回事?我說,你直接讀中觀,你一定會有障礙,一定會很大的問題,絕對讀不通、讀不透的。因為你不知道為什麼中觀要這樣子講,我說你先去看俱舍論,對不對?因為中觀很多時候是針對阿毗達摩,你俱舍論讀懂了,過了一年過來,啊,師父我知道為什麼它要這樣子講。

因為它有一個什麼? 第一個,它自己的理論性,第二個它有針對性。那時候的中觀、中論它是針對上座部的,尤其是說一切有部的在討論的。也就是說,這些觀點,有些觀點它不認同。那它不認同,說在講這些觀點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它在講什麼。那如果你讀過阿含、讀過阿毗達摩,那你再來理解,啊,這個原來唯識為什麼會這樣子講。然後讀過般若,你就會很清楚,阿含經、阿毗達摩、般若都多多少少讀過,你就會很清楚說原來它為什麼要這樣子講。這個就是次第地學習。

好。 差異,就是差別,一切差別相都是虛妄所現,而眾生隨而妄執。這個容易明白嗎?

我們現在認知的差別都是我識所現的, 然後在這邊你們去取,去取它的差別執著。這個東西,師父剛剛早上舉的例子,它就是一個杯子,對不對?我認知它是一個杯子,以及這個杯子是明朝皇帝用所留下來的,這是不是差別?本來只是它是一個杯子嘛,外面五塊錢買得到的,但現在我認為它是乾隆皇,不是乾隆皇帝,明朝萬曆皇帝用過,或是鄭和下西洋的皇帝,那個叫明成祖是不是,明成祖用過的。那這個就顯出差別相啊。

這個差別相是哪裏來的?是我們的心識所顯現的嘛,對不對?那這些差別相呢,我們就在虛妄分別裏面去分別這個比較好,那個比較不好,這個是我所喜好的,那個不是我所喜好的。這些種種差別相就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嘛。所以它是告訴你差別相來自於虛妄分別,這個叫做變異差別。

還有減損。減損。前面的妄執法、數取趣,數取趣就是補特伽羅,就是人我。變壞,異。你如。。。這個妄執法,還有數取趣,還有變壞,執著這一些東西,如果你有讀過俱舍論,你很容易就理解。

那麼現在這個減損比較難理解一點,因為減損這個跟唯識學有關係,就純唯識學的關係,這個比較難一點。 它的減損的意思就是什麼呢?世間法唯識宗分為兩類,世間法唯識宗分為兩類:一,雖然妄執為有,其實是沒有的。就是所謂的二取、我法。

第二,雖然在法性中不可得,它不是實相,但是在世俗諦中不可以說沒有,那就是依他起的虛妄分別,你不能說它沒有。所以你認為虛妄分別是有的,然後虛妄分別所顯現出的二取,還有我法是無實的,這個叫做正確的認識。但是如果你認為二取是沒有的,虛妄分別也沒有的,這個叫做什麼?減損。

這樣了解嗎?所以它認為說,一切法空,解深密經認為一切法空,你要看什麼東西空?依他起,因緣所生,這個有它的怎麼樣?條件因緣,這些你不能說它無自性,不能說它空。但是依他起所顯現的這種妄分別的能取所取,還有我跟法的這種相,會產生的執著,這個相它是虛妄的、這個是無自性是空的。所以它就說依他起不空,顯現出來的遍計所執,能取所取是空,但是依他起的因緣所生,妄識所現,這個不能是空的,這樣了解嗎?

所以它說,雖然說講一切法空,但是你要去了解說它的空是怎麼樣的空。有的你不能說它空,空的你必須認識它空。什麼意思呢?我舉一個例子給你們,經典上說,我們有海市蜃樓,我們看到海市蜃樓對不對?還是說遠遠看到一灘水。我們在大白天路很長,你看到的是不是一灘水?是不是?那它是不是一灘水?它是不是真的有水?它沒水哦。你們有沒有?應該都有這個經驗吧?

開車,然後路很長,然後太陽艷陽高照,你看遠遠怎麼一灘水在那邊?對不對?然後你真的認為是有水,這個就是能取所取,你不了解,你真的認為是有水,這個叫做能取所取,所以水是幻相,水是空的,這樣了解嗎。問題是它為什麼會產生水?產生水的樣子的景象。大家知道,海恩你知道嗎?它有它的因緣嘛,比如說路的角度,然後太陽的光照、光線,這些角度所形成的種種,所以會形成一灘水,這些條件是依他起,這些條件是有的。

那麼就唯識來講,我們的虛妄識,妄識,在我們的世間的妄識,會依他起的妄識,這個虛妄分別是有的,這樣了解嗎?那你沒有的話,那我們眾生都不存在了。妄識是有的,虛妄分別的依他這個是有的,但是虛妄分別依他所顯現出來的好像有個法,我跟法,有個能取所取,這種的遍計、這種的東西,這個是沒有的。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我法是虛幻的,是無自性的,沒有這樣一個東西。

但是我們長期以來薰習的妄心,唯識所現,這個是有的,這個叫做依他起的緣生法。那它要告訴你的就是說,你不能,我法雖然空,能取所取空,但是你不能連虛妄分別的有,你都把它破除掉,這樣的話就破除了世俗有。

海恩你剛才要問什麼?

問:剛才說,唯識把世間法分為兩種,那損減性的妄執指的是下一個。

答:對,下一個。

問:那第一個,就是執妄為有叫做什麼呢??

師父:執妄為有叫做增益。增益。如果是執妄為有,執沒有的為有,它叫做增益。這樣哈。 另外一個叫作損減。

問:這跟常見好象有些對應?

答:如果它講的是增益的話,增益那就是有常的意思;如果是減損就有斷。有的你說它沒有,那就有點斷見。沒有的你說它有,那就是常見。所以它還是講斷跟常。所以它還是講不常不斷。

對,它就講不常不斷。它變成說,那你也可以說它執空執有。對不對?你執空,就是說它有的你說它沒有;執有,就說,明明沒有你說它有。好,這個就是這裏說的。 這樣可以嗎?好。

好,其他有沒有什麼問題?那它講減損的時候,其實就已經談到,就已經其實也含有增益在裏面了。講減損它就有增益在裏面了。所以你看它很重視,為什麼它講減損呢,因為它很重視,你一定要認定虛妄唯識,你才能進一步去認知境是什麼?識所現的。要先成立雜染,要先成立虛妄分別,你才能知道說境是識所現的,這是唯識非常重視的看法。那中觀呢?中觀我管你是境還是心,它一切法無自性。它管你是法是心,管你是人是法,境心,人法一切都無自性。

所以說,為什麼解深密經說唯識是五事不具足的?因為唯識比較注重次第啊,它是很修行式的次第告訴你先觀境是空的。好,它的次第這樣很重要。

好,再來。自相遍知,自相遍知者,遠離不作意,超尋思、寂靜、自性,執息念五種為自相。

你說奇怪,無分別智的自相,前面不是講過了嗎?對不對?安住法性。它這裏又要講什麼?這裏要告訴你,前面叫做安住法性是無分別嘛,師父不是告訴你,但是它又不是像石頭一樣的,所以它是告訴你,在我們世間有一些無分別,但是卻不是無分別智。因為這些感覺上它是無分別,但是這種無分別絕對不是無分別智,它只是在某些現象之下,心識不起而已,這樣了解嗎?不然的話就會產生,有些人會誤解啊,有些人會誤解。

比較粗重的誤解,師父以前曾經講過一個例子,以前師父剛入福嚴學打坐,差不多一個多月兩個月之後,有一天坐坐坐,忽然覺得。。。在教室哦,在教室裏面。不是說在教室老師在上課我在打坐哪,是晚自習,然後我們晚自習每個人都要到教室,你不能自己躲起來。晚自習,就是上完晚課之後,到睡覺前有一個小時要到教室去,然後每個人都要到那邊,你不能出聲,但是你要做什麼沒人管你,你可以自己複習今天的功課,你可以寫論文,可以寫文章,那也可以寫什麼都可以,你要不要。。。我在那邊打坐。但是你不能起來拜佛,你要打坐,你不要影響人家都沒關係。

如果你要討論,什麼事,你不要在教室討論,你跟班長報告,說我們兩個有些意見不同,我們要討論。那班長會說你要到哪裏,你到外面不要影響人的地方,但是你不能一去兩個小時。你要去多少(時間)有限定的。那時候旁邊就很安靜,然後大家都在寫字啊什麼,會有一些筆啊然後課本哪什麼的聲音,我在那邊打坐,坐一坐,忽然覺得,感覺哪,身心不見了。對不對?你剛開始打坐你還是知道有身有心嘛,還是覺得這個腿麻什麼的。忽然坐坐坐,那不是那一天才這樣,因為坐坐,忽然覺得身心不見了,就那麼。。。應該是很快啦,我也不知道到底多久啦,忽然覺得身心不見了,那種很舒服的感覺。

然後呢,我想說,我的身心真的不見嗎?你當然會有這種想法,對不對?然後眼睛一睜開,好像那時候的身心不見了,連旁邊的聲音都不見了,因為之前雖然不是很吵,還有什麼筆的聲音,翻書的聲音都有,忽然間全部都寂靜了,然後連身心都沒有那種感覺,那一下子而已啊。很想說,身心不見了,是不是不見了?睜開來看,一睜開,所有的聲音都又開始了,然後你會想說,我身心都還在,對不對?那以為想說,那時候會想說,自己好像這種功夫不錯。其實後來才知道,這不是功夫不錯,這個一般打坐,稍微安靜攝心一陣子,那每個人不一樣,都會有相似的。但這沒什麼,這個不是境界多高,這樣了解嗎?

那這裏要告訴你的說,常常會有人誤會。你要不懂的人以為這樣,誒,我曾經得了無分別智,我曾經得了涅槃,因為有人會這樣認為啊。那這些都是,甚至妄想,打妄想、睡覺,睡覺起來了,啊,我剛剛見到觀世音菩薩。睡了一覺起來,我見到觀世音菩薩,以為你的境界很高。這些都是錯誤,所以這裏是要告訴你,有一些錯誤的、不是的,不要把它糊弄在一起。

那包括什麼呢?這裏面有幾個,一、二、三、四、五,有五種相,如果是真正無分別智,是要離這五個,不是這五個,不然會誤解。

第一個,不作意,超尋思、寂靜、自性,執息念五種為自相,無分別的自相,前面已經說過,對不對?安住法性一切無分別,而且要離什麼?一切的見、聞、覺、知。那麼現在再從遠離世俗的五種無分別來釐清,因為這種無分別很容易被誤解。第一個,不作意,不注意,視而不見。第一個叫做不作意,什麼叫做不作意?視而不見,對不對?

比如說你前面,師父眼睛雖然睜得大大的,你從前面走過來,但是師父在想其他事情,我根本。。。你雖然看到我眼睛裏也碰到你,但是我怎麼樣?我的作意心所沒有對它起作意,沒有引導我的眼識來認知你嘛。所以我們常常會視而不見嘛!這個叫做無分別。是對你沒有做分別,比如說師父在這邊走,然後海月這邊走過來,比如說師父有一天到哪裏去,然後海月從正面走過來,但是師父的心思不在那邊,眼睛有沒有碰到接觸到她?有,但是我的心在別的地方,所以我的作意心所並沒有引領這個作用,所以說眼睛看到了,但是作意心所沒有引領,所以眼識也沒有見到她,直到她跑來過來,我才知道,啊,這誰?原來是海月。

那對她,剛開始對她的不作分別,這個叫做無分別,對不對?但無分別智不是這種無分別哦,所以要搞清楚。這樣了解嗎?這是一般世俗的無分別,就是沒有作意心所,這個叫做無作意、不作意,就是觸或是作意的心所沒有引領你去認知這個對象,那這種無分別不是無分別智,我們常常是有這樣子的狀況。

有一次,師父在台灣,和如立法師還有幾個法師從寺廟裏面出來,剛出來的時候,忽然有一個人跑到我前面,我嚇了一跳,剎車。然後我在想說這個人怎麼那麼莫名其妙呢,到底在幹什麼,我在剎。。。我要開車出來,他竟然跑到我的前面,害我嚇了一跳,然後我心裏不太高興,他還笑嘻嘻,嘻嘻哈哈地跟我這樣在揮。然後我說這個人到底是誰,然後後面那個如立法師,他說,這是你表弟啊,你不認得 嗎?我看說,還是呢,真的是我表弟。這個叫做什麼?視而不見嘛。我不是沒有看到這個人,而是說我對他是我表弟的這個概念,是無分別的,因為沒有認識到,對不對?

同樣這個人,同樣這個表弟,有一次在台灣,我在等飛機的時候,已經進到了那個機場候機室了,然後我在那邊等啦,一個人跑到我前面跟我揮手,我就兩眼無神呆滯地看着,這個人幹什麼?然後他一直跟我揮手,我就眼神呆滯地,這人是到底是幹什麼?後來還是如立法師在後面跟我說,這不是誰嗎?我說對啊好像是他。這個叫做視而不見,但我們的無分別智,不是這種視而不見。

第二個,超尋伺。二禪以上的無尋無伺。二禪以上的無尋無伺,尋伺是一種心理的狀態跟概念,它是一種,怎麼樣?對粗和細的一種思惟,這個叫做尋伺。這樣了解嘛?這種尋伺呢,它到初禪還有,它要到二禪。所以初禪叫作有尋有伺三摩地,到了初禪跟二禪中間叫做無尋有伺三摩地,到了二禪叫做無尋無伺三摩地。也就是說,雖然我們攝心集中,但這種尋伺的心,微細都還存在,一直到初禪還在。那麼到初禪出來,要進入二禪的時候,尋會不見了,伺,微細的還在。

到了二禪呢,它這種尋伺不在。它是怎麼樣?二禪是什麼?二禪的禪支是什麼?離生喜樂?是定生喜樂。它的一心的定,還有作意這些心所都還在,這樣了解哈,它的喜樂還在,但是它的尋伺已經不在。所以這是二禪,意識是更寂靜。那這種當然是比較微細啊,那這種微細呢,它只是微細而已,它並不是真正的無分別,它只是比較微細而已。

所以我們打坐,我們那個心會越來越微細,所以越來越微細的時候,其他的很多分別會慢慢不見。你打坐剛開始會有聲音,對不對?也會有這些身體的觸感。這樣了解嗎?但是當你真正慢慢慢慢,是真正集中的時候,這些其它的五根,其它的根慢慢慢慢會關閉,也就是說對這些的分別慢慢慢慢會不見。稍微集中一點,這些會慢慢不見。這就是師父會發現說為什麼我身體好像不在,這樣了解嗎。但這個只是心細而已,它不是真正的無分別。所以它是說離尋。。。超尋伺,意思就是說二禪以上的定都是離尋伺,但是這不是無分別,不是無分別智。它只是定的微細而已。

寂靜,那麼到了四禪更寂靜了,四禪和無色定,無喜。。。無憂喜、尋伺,喜樂、出入息等干擾。這更細了。 你記得,初禪是什麼?離生喜樂。二禪是什麼?定生喜樂。三禪是什麼?離喜妙樂。到三禪還有妙樂哦。那這些是不是一種?都是一種干擾,對不對?對下面,它是一種禪支,我們得到的喜悅。但對往上,它就是一種干擾。所以禪修就是苦樂次第盡,在我們的欲界有苦有樂,受有苦有樂,但是到了色界的定它就什麼?苦已經不見了,這種身體的苦已經不見了,它是樂。所以它叫做定。。。離生喜樂。

離欲界所生的喜樂是初禪,二禪叫做定所生的喜樂,還是有喜樂,對不對?但是你要到三禪以上,你要把這些喜樂慢慢去除掉,不然對上面都是一種干擾。你有這種干擾你就沒辦法往上。所以到了三禪叫做什麼?離喜妙樂。它內心的那種已經慢慢都不見了,唯有身體的這種覺受輕安存在。到了四禪叫做什麼?捨念清淨,意思就是說它連喜樂的干擾都不見了,它唯是定心所的一心,還有作意啦這些遍行,然後讓它引領在它的所緣上面,所以這裏叫做無色。。。四禪和無色定是無憂喜,對不對? 喜樂都不見了嘛!沒有尋伺。好,沒有喜樂,然後出入息的干擾也不見了,這樣了解嗎?

那是不是完全沒有出入息?這必須要討論。因為在阿含經裏面,它是說到了四禪以上,怎麼樣?還是有出入息,只是它很微細,對不對?但是有些論典說沒有出入息。那我們這個沒關係,這可以討論的,是可以討論的。但是只是說,這裏呢,它說四禪以上,連出入息的干擾都不見了,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它非常地微細,已經不造成你的干擾了。 好,這樣你們可以了解嗎?

但是這樣的無色,四禪和無色定呢,離這些干擾,它心已經很靜了,但是這還不是無分別,不是那種無分別,因為什麼?它還是禪定啊。這樣了解嗎?禪定還是有所緣,它心比較細而已。所以不要誤會啊。那當然把四禪還有無色定誤解為解脫,雖然也是錯,但是這種錯的比較高等,錯的比較高級,不是低級錯誤。為什麼?至少你要修到初禪二禪三禪那是不得了的,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雖然不是解脫,它把它誤為解脫,但是這是高級的錯誤。

像師父剛才坐的那種,如果有人把它認為那個是解脫,那叫做低級的錯誤,這樣了解嗎?不管高級低級,它就是不是解脫啦,也不是真正的無分別智。

好,再來。自性。什麼叫做自性呢?自體本來就是無心識的分別,如花草樹木。這就師父剛才講的,無分別智不是像一個石頭一樣,它還是有覺性,但是這種覺性不是很粗的那種能所,對不對?它是真正的無分別智,但是它離一切的尋伺分別。那問題說,那師父,石頭也沒有分別啊,花草樹木也沒有心識的分別啊,這些也是沒有分別的啊。 但是這跟花草樹木的沒有心識的分別是完全兩碼子的事情,不要把它搞錯了。

但是你知道嗎?在佛教裏面有一派學說,雖然是非常偏門的思想,但是還是有人這樣講啊。它說阿羅漢入滅之後呢是等於花草樹木一樣。我再講一次,有一類這樣的學說,當然這不是佛教正統的學說,但是經典裏面有這樣記載,印度以前有一類的人,他認為阿羅漢證了無餘涅槃之後呢,灰身泯智就等於像石頭一樣。那就會有在產生這種問題的。所以真正無分別智現前的無分別,不是花草樹木的這種無分別,還是要區分。

還有,執息念。這裏的執息念是什麼意思呢?以念息進一步進入無想定。反正你要是不很清楚,你就直接說它就是講無想定。無想定,無想定它是外道所修的。好。它是先進入定,然後它的這種定要到四禪,然後它依四禪的能力呢,四禪能力作觀,然後把想、受止息。止息之後呢,它就變成一種沒有心識的定,這個叫做無想定。那這種無想定呢,比上面的那兩種的無分別還細,因為它沒有六識分別,它連意識的分別都停止了。但是在唯識裏面,它認為第七識第八識沒有停止,雖然第六識相對來講暫時停止,但是第七第八識還是繼續作用,因為它沒有得到真解脫。好,這個叫做無想定。那為什麼它會叫作執息念呢?因為,可見。。。大家知道數息觀或是我們念的持息念,在早期,其實不管是佛教還是外道都有在修,都是用持息念在修禪定,這樣了解嗎?只是到了定的時候,佛教要轉成慧,真正的佛教的慧觀,但是呢,外道就用持息念不斷地往上,要麼就作無想觀,要麼就到了非想非非想定,都會把它當作是解脫。因為心識感覺上已經不起來了,會有這樣的一個觀念。但是這種無想定只是讓心暫時止息不作用而已,不是真正的無分別解脫,所以還是要區分於這樣的一個概念,這樣了解嗎?可以嗎?

不一樣。滅受想定叫滅盡定,是佛教三果以上聖人所修的。但是,滅盡定,也不能斷煩惱,但是滅盡定比無想定更細,為什麼呢?因為修滅盡定,它是連第七識都暫時止息,所以它會有相似於涅槃的那種安樂,但是無想定它只是讓第六識止息,第七識沒有止息,雖然它只是暫時的心識不起而已。那你說,那師父講這些幹什麼?因為它對我們現在好像沒有感覺,因為為什麼?我們現在連什麼定都沒有啊。但它古代的時候為什麼要這樣講?因為古代在印度很多禪修的人啊,他們都修得不錯,但它就是怕外道,或是佛教裏面的人把無分別智跟外道的無想定給搞在一起,所以它才特別要這樣子講。

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現在我們會覺得不痛不癢。我們現在覺得不痛不癢為什麼?因為我們根本沒有這種能力,好像這個離我們很遠啦。 但是在古代那個可重要了,為什麼?因為禪修的人很多,很多人會把自己的無想定,或是自己去修了什麼東西,然後把它當成是無分別智,所以它就必須要分別的,這個是不一樣的。

這樣各位可以哈?了解哈?所以你像以前是這樣,到現在你會覺得說這個跟我們好像沒有什麼關係,但問題是它以前關係可大了。

問:無想定是第六識暫時止息,滅盡定是第七識都暫時止息。

答:連七識都暫時止息哦,暫時止息。

問:但是並不代表他們的阿賴耶識已經轉染成淨?

答:沒有沒有,都不代表。但是那個滅盡定它畢竟是怎麼樣?它不能斷煩惱,但畢竟它是三果才能修的。這樣了解嗎?所以修滅盡的先決條件就是你要有一分阿賴耶的一分轉成清淨,它才有這種能力。不然如果你沒有阿賴耶的一分轉成清淨的話,你沒辦法止息第七識。

問:講這些的主要目的是要區別,也就是說這個阿賴耶識轉沒轉,所以它沒有把滅盡定列進去。

答:對。因為你講滅盡定,因為滅盡定,有滅盡定的人它一定是後得,它一定有初果以上了,就是三果了。

問:這個地方為什麼要把這個像這樣分呢?因為b已經說的是二禪以上了,然後c呢,四禪和無色定,然後又列出來一個無想定。為什麼不直接說,二禪以上,三禪四禪直到無色界的四種定,還有無想定,都不屬於無分別智。

答:都不屬於,全部都不屬於。 那因為這個有點不大一樣,因為二禪以上的那種無分別,四禪以上的無分別,還有無想定的無分別,都有點不大一樣。這樣可以嗎?

問:入定到第六識都沒有的定,如何把自己拉出來?

答:不用擔心,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死掉。第一個你沒有死掉,第二個只要有人吵你,或是說你的心識,因為你的心識集中不可能一直是這個樣子,它自然而然怎麼樣?會從阿賴耶裏面再現出那個識出來。

這個在那個師父講攝大乘論裏面有講。再來,因為它們會,就阿毗達摩裏面,它說不管是入想定還是入滅盡定,它都會有一個期要心,就是說會告訴自己我要入多久,然後時間到它心識自然會因這個因緣,心識它自然會起來。

這樣你了解嗎?意思就是兩個,一個自然會出,你不要以為他跑進什麼迷路了,然後出不來,那是電影才有這樣子。他在入滅盡定,你拍他、推他他就出定了,這樣了解嗎?因為有外面的干擾了啊。那還有就是說,他入滅盡定或入無想定,他會先預期,期要說,我要入多久,那大概那個時間他就出來,他就出定。這樣可以嗎?好。

海月你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好,來。

它這個就是分別說真正的無分別智跟這些是不一樣的,不要把它搞混在一起。

差別遍知。這個是講殊勝,超越二乘的殊勝。差別遍知是講超越二乘的殊勝。差別遍知者,謂不分別性,及非少分性,無住與畢竟,並其無上相,是五種差別。

差別遍知有五種,這五種講的都是超越於二乘的殊勝,就是大乘菩薩修無分別智,它超勝於二乘的地方,超出二乘的地方。

不分別性,就唯識來講,二乘仍有法執,所以是有分別。但是這不是說在根本智的當下,如果在根本智的當下還有分別,那就不是根本智。它是說出了定以後的什麼?後得智,二乘還有法分別,這樣了解。

二乘還有法執,這樣了解?可以嗎?好,這個叫做不分別性。

非少分性。什麼叫非少非性?非少分性那就是指多分性嘛。什麼叫多分性?二乘身心,通達我空真如,有沒有看到?二乘身心通達我空真如,但是它只通達我空真如,這個叫做少分性。

那麼大乘,大乘菩薩修的就是什麼?我法二空真如,那個叫做多分性。這還是在分什麼?分我執跟法執,所以它的是非少分性,就是說二乘於身心通達我空真如,它只是關注在我的身心而已,這個叫少分性。那麼大乘菩薩觀我法俱空,我法真如,這個叫做多分性,那既然是多分性的話,就叫做非少分性。那二乘呢?二乘是少分性,菩薩呢?非少分性。

這個是語言。那你說,為什麼要翻的這麼繞口呢?沒辦法,它的梵文可能就是這樣子,它的梵文原文可能就是這樣子,它就是照這樣子翻的。

當然法尊法師這個是依藏文翻的,但是它的梵文有可能原來就是這樣子。它如果梵文裏面是非少分性,你不能把它直接翻成多分性,那這樣是不合它的經典的語言表達嘛。好,再來。

無住,凡夫住生死,二乘住涅槃,菩薩無住生死,不住涅槃,這樣了解嗎?但是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真正能得到,達到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唯有初地以上。師父以前在攝大乘論還有其他地方都講過,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其實就菩薩道裏面有兩種,前後兩種,都是叫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但是意義不大一樣。

一種是還沒證初地之前,未證初地之前呢,攝大乘論,還沒證初地的菩薩,如果要達到怎麼樣?他不是真的達到,他希望這樣的話,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話,他必須留惑潤生,不能真的證,他要用聞思慧降伏住煩惱,對不對?他要用聞思慧降伏煩惱,然後因為煩惱還在,所以他會一世一世地再來投胎,再來生死。但是他因為用煩惱。。。他不是用煩惱,他用聞思慧把煩惱伏住了,所以他不會造作太強的業力,讓他墮到三惡道,那加上他的善業,還有發願,還有聽經聞法,還有持戒這些種種的功德,它會一生一生不斷地怎麼樣?再來人間修行菩薩道。

因為如果他證果了,他的福德因緣願力不具足,悲願不具足,他有可能就證得初果,證了初果七來生死,那就入涅槃。所以他用留惑潤生,還有正見增上,讓他怎麼樣?能夠在生死裏面不墮惡道而生生世世來人間修,聽經聞法修菩薩道,那麼呢,他這個就叫做不住生死。另外他因為沒有證悟,所以他也不入涅槃。 這樣各位了解嗎?這是凡夫菩薩所做的,所以我們現在都是朝這個目標在前進,都朝這個目標在前進。發菩提心,我們現在都朝這個目標在前進。在朝這個目標在前進。這是第一種,凡夫菩薩。

第二個呢,聖位菩薩,那就是初地以上。初地以上他已經證了真如的一分,也斷了三結煩惱,而且初地他也斷了法執的一分。這個時候他為什麼不會七來生死而入涅槃呢?因為他的福德資糧還有願力夠,他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他的福德資糧還有他的願力已經夠了,所以呢,初地的菩薩一直到八地,八地中間,他有兩個原因讓他繼續來,怎麼樣?世間。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第一個,他用願力,還有功德力。 第二個,他還有一分的思惑未斷,還有一分的思惑未斷。所以在這樣的兩個原因之下呢,怎麼樣?他也不會就像我們凡夫一樣,沒辦法的就一直輪迴,生死輪迴,他不會這樣子。他能夠生生世世來世間度眾生,然後他也不會入於涅槃,因為他的願力、功德力,還有他的思惑未斷,所以他不會入涅槃,會生生世世來這個世間度眾生。那這樣子可以嗎?

那這一類的菩薩又分兩類,一個是初地到七地,另外一個是八地、九地、十地到佛,怎麼樣呢?八地,他的見思二惑全斷,他不會再依微細的煩惱再來留惑潤生。所以他完全是以願力、功德力而來的,這時候他有能力怎麼樣?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他不會入涅槃,而且他會依他的願力跟功德力,全是願力功德力,而應化來世間,示現來度眾生,所以叫做八地捨蟲生,蟲子的蟲。

為什麼?因為肉體的父母生身都是蟲生嘛,這樣了解嗎?死了埋起來會生蟲嘛。好。它的八地以上他都是應化來的,所以他就沒有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八地、九地、十地到佛都是這樣的一個境界了。

好,這個叫做怎麼樣?凡夫住生死,二乘住涅槃,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樣可以嗎?這個叫遍知,差別遍知。

還有畢竟。盡顯真如究竟、破障究竟、度生究竟,所以這叫畢竟。真如畢竟,但這是指佛的境界了。真如畢竟,破二障究竟,還有度生究竟,這是佛的無分別智的究竟了,還有無上相,佛的無別智是無上相,所以佛的無分別智是叫什麼?叫一切智。 這樣了解哈?佛的無分別智叫做一切智。但是無分別智跟一切智它的體是一樣的,只是無分別智呢,它初地菩薩證了根本的一分,那它到佛就圓滿,所以佛的圓滿就叫薩婆若,叫做一切智。都是在講般若,都是在講般若的嘛,它超勝般若的相。這樣了解嗎?這邊還是在講依住哦,這是講無分別的般若。

問:這裏的無分別智,不一定是指根本無分別智?

答:它就是因為,這邊的般若無分別,它有分為怎麼樣?它可以分為,怎麼樣?根本無分別還有後得。它很多地方都是這樣在分別。

問:悟入無分別智的無分別,並不是一定指證悟當下的根本無分別智。

答:它有分為,有時候在講加行的,有時候講根本的,有時候講後得的。那這個統攝起來,都是在講什麼?無分別智,所以它講無分別智分三相,記得嗎? 加行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還有後得無分別智。它三個都是在講。這樣可以嗎?

好,它有時候會分很清楚地分,有時候不會很清楚地分。所以你看這裏有講後得,這是已經跳到後面去。差別遍知,這邊這個差別遍知知道了哈。

然後我們後面還有什麼?作業遍知,那作業遍知後面還有什麼?以根本無分別智來說,還有以什麼?後得智,能悟一切相,所以它這個無分別智裏面,它有時候講加行,所以剛才在講加行的時候是在講什麼?前面的加行也在講無分別智。

好,差別遍知講完了。差別遍知講完了。接下來講什麼?作業遍知。

好,作業遍知,最後的作業,最後業遍知叫作作業遍知,它有幾種遍知嘛,四種遍知。

作業遍知,謂離諸分別,給無上安樂,令遠離煩惱,無所知二障。所知障跟煩惱障。那這是什麼?這是無分別智的作用,所以它叫做作業遍知嘛。菩薩遍知中,最後是遍知業,叫做作業遍知,是無分別智的業用,作業是事業用,作業是事就是業用,也就是無分別智所起的大用叫作用。

有時候我們聽到一些佛教的名詞會很疑惑,什麼叫做事業?你們會把跟現在的事業搞在一起,對不對?其實這裏的事業,其實它說事業也沒錯,就是說你有什麼作用,你能做什麼事?這個業,這個業是一個很蹊蹺的字,師父之前講過好幾次,karma。業,對不對?它是從kr來的,那這個kr是什麼?這kr是do或act。那是什麼?作嘛,造作嘛。所以當業 ,業就是這個kr,它會變成ar,然後再加上ma,它就名詞化,名詞化。就有點像這個act。 怎麼老是寫錯,還好師父不是英文老師哈。

有沒有看到 。act是動詞嘛,Action是什麼?名詞嘛。那名詞化之後,這個業就有什麼?作用的意思嘛。就有作用的意思,所以它說作業遍知,你看它用作業,它的作業其實就是kr啊,造作啊,但是問題是它為什麼不用作,它用業,它為什麼不說作遍知?因為它把它名詞化之後,它有作用的意思,意思就是說那這無分別智有什麼作用?這樣了解嗎?這個叫做作業遍知啦。意思就是說,那這個無分別智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其實前面也講很多,現在我們再來談。離諸分別,最後作業遍知,當你離諸分別的時候會有什麼作用呢?給無上安樂,令遠離煩惱,無所知二障。菩薩遍知中,最後是遍知業,也就是它的作用,是無分別智的業用,有沒有?那為什麼要分成業用呢?因為它是指作用嘛,但是你在翻譯上面呢,又要用用,又要有業的意思,它就是業用,其實就是作用。作業,有沒有看到?是事,或是業用,也就是無分別智所起的大用,有沒有看到,這是作用了。

事業有五種,無分別智有三,你所做的業用有五種啦,你的作用有五種,其中無分別智有三種,後得無分別智有兩種,以下分別解說。所以你看,它這裏在講無分別智。但是它把什麼?前面在講加行也放進來,它把根本也放進來,它現在作用連後得的作用,後得智的作用,它也放進來了。它這樣才來講根本。所以講它這個無分別智到底是怎麼樣,它從加行根本到後得,它都說明。好,它都說明。所以你看,它說它的作用,無分別智的作用有五種,但是這五種裏面,前面3種是屬於根本無分別智,後面兩種是後得無分別智。

來,我們來看一下這五種是怎麼樣。先以根本無分別智來說,根本無分別智什麼作用?離諸分別,一切分別不起,是無分別的妙用,是無分別智的最主要。這之前講過吧?離能取所取,離一切的分別,連正智跟如如都離,這是無分別智的第一個作用。離一切分別,那離這些分別怎麼樣?給無上安樂,離一切分別證得涅槃,涅槃能得無上安樂,這樣了解嗎?你就沒有煩惱,沒有這些種種障礙的干擾了,所以暫時就是無分別智現前的時候,你暫時就得無上安樂。離一切障礙,暫得一切安樂。

好,這時候一切都不現行,這無上的安樂,就等於像涅槃一樣的安樂。那麼第三個,能離障,遠離煩惱所知二障,無分別智離煩惱所知二障。煩惱障障解脫,即我執之見思二惑,這沒問題吧?無分別智可以離我執,那就可以斷見思二惑。

還有所知障,障成佛。所知障障成佛。所知障,於一切所知的法中,由於不悟法性空,對一切事理有所著,有所障礙,如一切實有法性等法執就是所知障。

在唯識裏面,在很多唯識的經典,它所知障跟法執,它把它劃上等號。好,但是在某些時候,在某些時候所知障比法執更大一點,更多一點。這樣了解?也就是說法執是所知障裏面最重要的,核心那一部分,但是所知障不完全就是法執,它還有法執以外的其他的。這樣子了解嗎?對對,有些善巧方便跟法執沒有太大關係,但是在唯識裏面,法執就是所知障最重要的那一分。

這樣各位了解嗎。所以你看唯識的經論,有時候你搞不清楚,有人就問師父,師父,所知障到底是不是等於法執?我說我要怎麼跟你講好呢,你暫時把它當成所知障就是法執,這樣你比較不會弄混。

好。未來如果你有讀到的時候,那我們再區分,所知障它比法執更大一點。就是剛才講的,你有很多方便善巧不知道沒辦法,那跟法執也沒有太大關係啊。所以呢,能離障,無分別智的究竟,無分別的究竟,到佛的一切智,也是以無分別智為體的嘛,它一定離煩惱所知二障究竟,一定是這個樣子。那無分別智到究竟呢,就是真如的完全顯現,離一切垢,那就離一切煩惱所知二障。所以無分別智的作用就是離煩惱障、離所知障,這是它的根本作用,這樣可以嗎? 海恩可以嗎?

問:中觀對法執我執看法和唯識不一樣?

答:對,它就不這樣認為,它的法執跟我執是一樣的。是兩個分開的,中觀也有講所知障,但它的所知障另立。因為人我執,我執法執它是同一類的,所以它必須分開。

這個就是以前在福嚴的時候,曾經做過很深的討論跟研究跟探討,還有辯論。後來師父才。。。因為到底中觀跟唯識到底怎麼弄?中觀到底怎麼樣?後來師父才畫出了那兩個圈,然後下來,自性執,這個一畫,什麼東西都清楚了。中觀就是這樣子,你不管從人我執下去破,還是破到那個自性執。你觀法破,還是破到那個自性執。但是你不觀身心而觀法這會有問題。

所以我們在講二道五菩提的時候,那個印順導師依於經典講金剛杵,你們知道什麼叫金剛杵嗎?密教法器裏面有一個東西叫金剛杵,這個金剛杵呢,它長得類似像這樣子。武子跑掉了,不然武子一定很清楚。

有沒有看過密教的法器有這樣一個東西?它沒有那麼大啦,它比較小,這個叫金剛杵。那麼從顯教來理解的話,這個金剛杵它可以解釋二道五菩提,所以如果我們把它顯現為二道五菩提的話,它其實就是這個樣子。其實師父講過了,你們應該知道,它為什麼兩邊大,中間小呢。

這個二道五菩提有五種菩提,第一個叫做什麼?海棠。發心菩提,中間這個叫什麼?伏心菩提。你是不是講伏心?對。伏心菩提。這個叫什麼?明心菩提。這個叫什麼?出到菩提,這個叫什麼?究竟菩提。這個明心呢,你也可以說明心見性,證悟真如的真實法性。證悟真如的真實法性,那就是怎麼樣,初地啊。

那現在為什麼說這邊大,兩邊大,這邊小,為什麼這裏會小呢?它的關鍵在哪裏?誰知道?它的關鍵到底在哪裏?好,見道是一瞬間,這是一個,也可以這樣子講啦。它說前面般若道,這邊叫般若道,以悟般若為主,這邊是方便道,以度眾生,嚴土熟生度眾生為主,所以兩邊都大。中間為什麼小呢?它的小呢,當然剎那也可以啦,它見道的剎那是剎那沒錯,時間很短,但是它不是它小的重要的原因。一切都不現行?一切不現行那不是小,那就不見了。它不是這個意思。

它主要是指說,中間小,你在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六度萬行,然後觀一切眾生觀一切法沒錯,但到真正要悟,悟般若的時候,它必須縮到觀自己身心,這樣了解嗎?它必須縮回來觀自己的身心,五蘊的無我無我所。它必須這樣子,所以菩薩道雖然說剛開始觀我法俱空,但是問題,不管你觀我法俱空怎麼樣,跟你特別有相關的,你會最執著的是什麼?我們自己的身心嘛。所以它到最後,廣觀但是到最後,收收收到加行的時候,它必須觀自我的身心,這就是為什麼中間是小。那前面呢,廣觀廣發願,對不對?發大願四弘願,到最後廣觀縮到身心,然後證悟真如的時候,後面出到菩提,怎麼樣? 出到菩提的時候,這都叫做方便道,為什麼又廣?因為要廣度眾生,所以又廣了。這個就是我們的身心嘛,所以這是師父講說,為什麼說中觀雖然說我法都觀空,但是到最後,它還是,根本上還是,到最後要悟的那一剎那,要證實相的那一剎那還是要觀身心生命。好,這樣可以嗎?

好,那我們今天講到這裏,講到這裏。四點了,對,好,請合掌。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