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法法性论 第八讲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源法師 主講(文字一校:瑾,二校:Haien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

各位同学大家好。

好,来。我们继续来看。

我们说悟入,对不对?悟入无分别智,就是悟入所依。悟入无分别智有六相,六相,悟入所缘,悟入离相, 悟入正加行,悟入性相,然后胜利, 悟入遍知。

我们这堂课我们来谈一下,悟入无分别智的所缘。悟入无发别智所缘,意思就是说你修无分别智,你到底要缘什么?

你到底要缘什么?你说,师父,当然要缘真如啊,但是你不可能一下子缘真如嘛!对不对?它是有次第的,引导你进去的。所以它说修无分别智的时候,以四相所缘得以悟入,四相所缘得以悟入,所以它这里讲悟入所缘意思就是说,你怎么样地次第修行,你次第修行的时候到底,缘的对象到底是什么?

它说有四相为所缘而悟入,那就是什么?说、胜解、决定,然后圆满资粮。以说、胜解、决定、圆满资粮作为悟入无分别智的所缘。那不是说这四个(是无分别智)。。。只是说这四个让你慢慢慢慢次第进入,到最后就能真正悟得无分别智。好,这样各位了解。

好,来,第一个:说,依听闻教说为所缘,能成闻所成慧,有没有看到?你看它的经教就告诉你,一定要听经闻法,这个论之前就强调听经闻法多重要。这里你要悟无分别智,你还是要,第一个还是要怎么样?还是要听经闻法嘛。所以师父讲过好几次,现在有一些误解佛法的修行,误解佛法的次第的,都告诉你,不要听经闻法,认为那些都是所知障,然后告诉你听经闻法都是怎么样?都是知识。然后告诉你修行就是要悟,告诉你修行就是要悟,问题是你知道你要悟什么吗?

你根本不知道你要悟什么嘛!是啊,我们知道要悟啊,但是如果没有次第你怎么悟呢?对不对?十层高的楼房,你最高的,你要盖十层,你能不能靠直接盖第十层?不可能嘛!你不可能直接盖第十层,对不对?

禅宗有一个公案,它说一个人肚子很饿,然后他到一个包子店去,结果他连续吃了七个包子,第七个吃完他才觉得饱。然后他付钱的时候他很生气跟老板说,你这个人真可恶,奸商。老板说怎么奸商?你为什么不直接第一次就拿第七个包子给我吃呢?

老板说哪有这回事,你是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这样累积次第,最后才饱的啊。你哪可能说一下子就先吃第七个包子,然后就饱。如果告诉你说修行就是要悟,听经闻法都是所知障,都是知识,那个就是不懂,就是叫老板拿第七个包子给他,不可能的嘛!对不对?就是说我要盖十层,我先盖第十层,不可能嘛!

这个禅宗的包子的公案,在增一阿含经里面也有这样一个故事,其实是类似的。国王要赶路到边疆去,好,赶路到边疆去,我们古代不是有那个驿站吗?对不对?他第一辆车,骑第一辆马车骑骑,骑到第一个驿站,那个马车坏掉了,然后他在驿站换了另一辆马车,然后再骑骑,骑到第二个驿站,又坏掉了。他在第二个驿站换另一辆马马车,所以他连续这样子换换,换了第七辆终于到边疆了,然后指挥大军作战。然后佛陀就说,问阿难说,难道,到底是哪一辆车让你直接到边疆的?让你可以到边疆的?是第七辆吗?如果没有前面几辆不可能。是第一辆吗?第一辆根本没到达。所以它是怎么样?由这七辆马车衔接辗转,最后才能得到真正的结果。这里也讲的啊,你不可能说马上就悟,你一定要次第,这些次第,第一个要先听经闻法,就是“说”。谁说?佛说。谁听?我们听。听经闻法能成闻所成慧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胜解。听闻大乘佛法,经过如理思惟,渐渐地了解殊胜的见解,进一步地达成怎么样?思所成慧。这样了解吗?所以由听经闻法,这样不是说你听经闻法就马上能闻所成慧,而是说听经闻法要经过不断地内证思惟,然后经过不断地这样子检视,就能成闻所成慧;进一步,在听经后,经过更深的次第的熏习、思惟,然后跟你的知行合一,就能成为什么样?思所成慧。所以闻法,经过内心的胜解,这就是闻思的阶段。

最后决定、抉择,定中作观就是四加行。所以它在讲什么?它在讲闻思修,它在讲闻思修慧,对不对?所以闻思修慧很重要,而且闻思修慧它有次第的,当然了,如果你要解脱,闻思修慧就可以了。如果你光要解脱,闻思修慧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现在修的是大乘菩萨道,你要具备什么?福智两种资粮。闻思修慧是智慧资粮,但是你还要福德资粮,你福德庄严要具足,如果福德不庄严、不具足的话,你要弘法度生很困难,对不对?

你像师父要讲经说法,那我除了智慧门要修习以外,我要做福德门,那我讲经说法才不会有太多障碍。哪怕你懂得再多,懂得再深,如果你讲经说法,你在修行的时候有很多障碍,尤其是行菩萨道,很多障碍没有人要听你、听你讲,然后每次要讲经就很多障碍,比如说要讲经就下雨,要讲经就下雪,然后开车要去讲经,车就坏掉。

然后就这一个问题、那一个问题,这个那个的一大堆问题。那这些福德不具足,你要修大乘法也是非常困难,所以它告诉你怎么样,智慧具足要,福德要具足,所以这就告诉你了,圆满资粮,菩萨的无分别智一定要有福德庄严,福德助成智慧,然后福德要从大慈大悲、利益众生来,所以菩萨无分别智一定是慈悲相应,这个叫做悲智具足。

你看,唯识也是这样讲是,叫你悲智要具足,由智慧来引导福德,然后福德来助成智慧,这个叫做悲智具足。如果没有智慧,无分别智的,没有智慧引导的福德,那只是一般世间的福报。那么如果你有智慧,但是福德不具足,或许你要断烦恼可以,但是你要助成菩萨道很困难,所以无分别智的究竟圆满,一定要有福德来助缘才可以。

就好像中道佛学会,师父要成立,不是靠师父的智慧就可以成立的,也要靠什么?靠你们大家的助成。 那你们大家的助成,不是无缘无故而来的,在过去生中师父必须要修菩萨道,跟大家广结善缘;在这一辈子当中,尤其是在来的这几年当中也要怎么样?修福报、修智慧,然后来跟大家结善缘,然后由宿缘跟现缘结合,你们才肯愿意,才有这个因缘来这里,助成中道的发展,对不对?如果师父的福德不具足,哪怕师父再会讲经,懂得再多,有时候要跟大家讲经都有困难的,对不对?要不然就是找不到地方,要么就是找到地方租金太贵,要么就是找到地方有了,你们每个人有各式各样的因缘障碍,所以没办法来。 那这就是福德就不具足了。所以智慧福德都要够。还有另外一种,有些是福德够,智慧不足,也有啊。什么叫福德够,智慧不足,他或许有福报,也结了蛮多善缘的,但是很多人来听,但是他都胡说八道。有没有这一类的?

讲经很多人,台湾也有,大陆可能比较少,台湾很多。他讲经,然后很多人来听,但是他都怎么样?他都胡说八道,胡说瞎说,危言耸听,不然就讲得又妙又鬼又神,哇,讲一大堆,那问题是很多众生喜欢听这样子的,讲一些神神鬼鬼,然后神通这个那个的事情,然后讲一些什么业力我帮你背的事情,讲一大堆这些乱七八糟的。智慧不足,然后胡说八道,问题是他可能过去生中也跟人家确实结了一些缘,所以这些人可能喜欢听他讲。

再来,就是说,众生都是喜欢听这种神神怪怪的事情,如果师父跟你讲说师父没有神通,师父也没有什么修为,你说师父太low太低了,我不想听,去那边也不会得到师父的保佑,我不想听。

但如果跟你说,这个师父有神通哦,这个师父是菩萨再来哦,这个师父很厉害哦,怎么样怎么样,那很多人就会趋之若鹜,挤到门口挤爆,对不对?好,所以福德智慧要具足,智慧要真实的智慧,了解佛法,用正法来度人的智慧。再来就说,福德要多修,然后你这样子才能圆满智慧的助成。好,这个叫做福德智慧的具备。

所以前三个为智慧,后一个为福德资粮,这个叫做悟入所缘。

听经闻法,思惟,如理作意,然后定中作观。除了闻思修以外,还要多培养福德,那就是布施持戒。对不对?前面的几度,忍辱这一些都要修,然后精进,这些都要修。那么布施当然就是。。。累积福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布施,但是你布施得同时的持戒,好,布施还要忍辱,这样才能完成一个福德的修行。

悟入无分别智离相,悟入无分别智要离相。

因为无分别智本来就离相,我们一般都是有能相所相,有能知所知,但是你要在你的刚开始修学的时候就要有这样的一个观念,无分别智是离一切相。来,它的无分别智离相要怎么离相呢?

第二能悟入,离相亦四种,离相四种,谓由离所治,能治、及真如,并能证智相,此四如次第,即所永远离,粗、中、与微细,及常随逐相,要离这四种相。离这四种相,你一开始就要知道要离这四种相。哪四种相呢?前面已经讲了, 能治、所治、真如,还有证智相,意思就是说,能知、所知,所证的真如,还有什么? 能证的智慧,这些到最后都要离,这样了解哈!由一般的能知所知,到出世的,揣拟的出世相,能证所证,到最后连这个能证所证都要离,这样才是真正的无分别智。那这是怎么样呢?这个比较深一点,你能够知道就知道,如果不知道没关系,暂时了解有这么一回事。

所治相,所治的烦恼,也就是说所取相不可得,不管所对治的烦恼,或是所认识的对象,这些都是虚妄分别不可得。

记得吗?因为我们现在的知识都是虚妄分别,早上师父不是画了一个这个吗?有没有看到?这是世间的,这是胜义的。好,这是能,这是所。有没有看到?这个是分别,这是名,这是相,这是正智,这是如如或叫真如。

好。我们现在开始要对治烦恼。当然一开始必须有所对治,有对治,有能对治,然后有能知有所知,但是这一些都还是虚妄分别。那你说,那师父,虚妄分别怎么对治烦恼?记得哈,这个叫做以楔出楔。我们虽然现在是虚妄分别,但不妨碍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是虚妄分别,这样了解吗?我们现在当然都有错误的虚妄分别在里面,但是我们是有判断的智慧,可以知道我们现在在虚妄分别,有这样子的虚妄分别的认识,顺胜义,顺无分别的这种认识,而去除我们的虚妄分别,这个叫做以楔出楔。 师父也讲过好几次的。所以还是要用虚妄分别心,然后随顺于去虚妄分别的胜义,然后慢慢修。这样,先把虚妄分别去除,到最后能除虚妄分别的这个东西,也必须拿开。这个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什么?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尚应舍,就是虚妄分别都要舍,何况去虚妄分别的这样的一个揣拟的这种空相也要舍,这样了解吗?

还有金刚经讲什么?筏木喻。你的智慧带你到对岸,但是你真正要到对岸的时候,连那个智慧的竹筏都要弃舍,这样了解吗?因为这个都是暂时给你使用的。

所以这里就是说,所治的烦恼,所取的相不可得,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这里所说的相、名。

我问你们,师父现在告诉你们的佛法,讲佛法给你们听,是不是语言?你们思考,对不对?那师父在讲这个语言的时候是不是在讲相跟名?借由名就是语言嘛,然后指出我要讲的内容嘛,那你们认知对不对?这个还是世俗的啊,这个就叫做什么?分别跟相名。但是你说,师父这样跟你讲,但是我的内容是可以是随顺胜义的,是让你到最后可以去除虚妄分别的,所以还是得借相离相啦,以有分别到最后能证无分别。好,这个叫做有所治,有所治相。也有能治相,能治相也是能知相,就是能对治的修道,能取相也不可得,这个叫做分别,就是这里的分别嘛,对不对?

我问你,修行是不是要八正道?那师父是不是现在告诉你们八正道是什么?告诉你们唯识是什么?对不对?然后你们用唯识的观念或者是八正道的观念来修行,没错吧?是啊,是依这样来修行啊。但是你到最后也得知道说,这个也是不可得的,不然还是有能所的虚妄分别。到最后,真如相,二取空相,前面是所取,能取都是不可得,这个叫做什么?二取空。能取所取不可得,叫做二取空。就是这边的世俗的能取所取都不可得,这个叫做二取空。但是你的真如相,一个二取空相,真如现前,这个就叫做如如,这个也不可得。

既然所证的真如不可得,正智相,能证的也是相,也必须远离,这个叫做正智,对不对?好,所以当你离这一切相的时候,那才是真实的无分别,才是真实的无分别智,才是真实的真证真如。但是不是你一步就可以得的,在唯识里面,它要先遣除什么?

当然我知道是虚妄分别,但是它要先遣除所取。知道哦。因为境,你的一切认识的境,它是什么现?它是虚妄分别的心所现,就是唯识所现,所以先达到所取不可得,既然所取不可得,那这样的能取的心就落空了。因为能取的心是因为执着有一个所取,这个能取心才一直不断地现行。既然现在了解所取不可得,能取也不可能,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那“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生。”

接下来两句是什么?大声一点,你这样念给谁听呢?由识有得性,亦成无所得,最后呢?故知二有得,就是能得所得,无得性平等。所以到最后你能取所取,都空了之后还有一个什么?二空相,对不对?你有这个二空相,这个二空相就是揣拟的真如相,既然有一个二空相,那还有一个能证的心,到最后连这个二空相都拿掉了,去除了,那就真实的唯识实性,就是真实的真如心、无分别智。这样各位了解?但是我们现在第一步哦,我们现在在做,我们只能做的第一步,就是在闻思里面去了解,我们现在所认知的一切都是唯识所现,所以对一切的所知不要那么地执着,这是第一步。

所以你们今天,你说师父,我唯识学那么多,我今天怎么用?怎么用,你常常去反省,我们所认知的、我们生气的、我们贪念的这一些种种东西,你去想想看是不是绝大多数都是我们心识、自己的认知,对不对?我很讨厌武子,我比喻啦,我没有说真的很讨厌武子。对。但是武子真的是我自己想出来那么讨厌的一个人吗?不是哦。

我很讨厌他,可能是某些点,然后刚好是我所误解的,或是跟我的很多东西不一样的,所以我会对他,把他揣拟成我这么一个讨厌的东西,但是这是师父自己现出来的一个武子的相,他实际上是什么样?其实师父也不知道,对不对?那我们就要去除这种分别心呐,所以为什么说怨亲平等,就是这个样子。但你不可能第一步,一步就达到嘛,你要不断地熏修,熏修,才能达到怨亲平等,这个就是平等的心。

就像师父不是举一个很多的比喻,这个本来就是一个杯子,就是一个杯子,它就是这样而已。 但是,就在师父眼中它是一个杯子,所以师父拿来装茶、装咖啡喝。 但是如果有一天人家告诉我说,师父这是明朝皇帝用过的古董,对不对?那问题是,它是明朝用过的古董,就它来讲它还是一个杯子,但是当我们依以这样的一个价值观在它里面之后,这个杯子因为是明朝皇帝用过的古董,所以这个杯子可能值一百万,这个观念是谁赋予它的?是我们的识所现给它的嘛。当我认知、当我确认或是我认知或者是确认它,认为它确实是明朝皇帝用过的、是一百万的时候,我对它的整个心识认知会完全不一样哦,我可能不会把它拿来装咖啡了,我也可能不会喝咖啡把它放在那边,万一打破了怎么办?

对不对?那后来人家告诉说,师父,其实这是假的,不是真的。那你把它想说,这个杯子它从一开始它就是这样子,不管它是不是皇帝做的,不管是真的是假的,它就是一个杯子,但是我们前后的产生的差异是谁赋给它的?是我们心识赋给它的变化,是我们自己的执着啊,是不是这样?

那唯识的意图就是要去除我们这样的虚妄分别。当我认为它是明朝皇帝用过是一百万的时候,我们赋予它的就是一种虚妄分别。当你认知它本来就是一个杯子,也没什么,就是不管它是谁用过,就是一个杯子,这个就是去除我们对它的虚妄分别。当你认为它是一个古董,一百万的时候,你的心识,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你会从不是到是,从是到不是,这完全都是我们的虚妄分别心在作用,是不是?唯识就是要告诉你这一点,只是它是更深。

它是告诉我们,师父举的例子,只是让你知道唯识在大概讲什么,但是它唯识要讲得更深,为什么?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虚妄分别,跟着我们好几辈子无始以来,所以我们出生到现在的认识都是虚妄分别,都一直认为它是明朝皇帝用过,都一直认为它是这个样子。

好,那么它告诉你说,其实我们的所治就是要先告诉你,告诉你什么?告诉你说这个杯子明朝皇帝用过一百万,其实是你自己的虚妄分别。当你认知说不是这个样子的时候,你对它就没有那么执取了,对不对?所以这个叫做识所现。

既然是识所现的,那这个根本什么明朝皇帝用过什么,这些就是境空。那你一旦知道说根本不是那回事,你会不会对它很执著?就不会的嘛,就是个杯子嘛。这个叫做变成由识所现,知道是境是识所现,是虚妄的,进一步你的执取也慢慢消失了,然后达到二取空。达到二取空相还不够,因为我们现在是讲的是无始以来的这种虚妄分别,到最后连二取空相都拿掉了,这才是真正的证真如。这唯有在证慧,闻思修定中作观,经过四加行,煖顶忍之后才能达到的境界。

所以它说,将四个综合起来,所治相是什么?粗的。能治相是中的,真如相是微细的,能证智常随逐相,这个也要破除。在修唯识观行,到达无分别智现前所应远离的。这个可以是我们平常的唯识观,也可以是入定之后的观察,都是同样的,平时就要闻思慧就要做这样观察,入定的时候在煖顶忍也是做这样的观察,到最后你才能达到真正的无分别智现前。四相彻底的永离,就是无分别智离相的全部意义,这个就是在告诉你唯识的修观的过程,是闻思的过程,也是修慧的过程。

好,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来,我们来看。再来看,这是第二个悟入无分别智离相,再来,我们再下一个可以吗?都没问题。大概了解就行了,如果很细微上还是不懂没关系,等一下下课或是以后有机会都可以来跟师父讨论。等一下下课了在某些方面也可以跟师父讨论。就是最后一堂课结束了。

好,再来。悟入无分别智的加行。我们已经谈到无分别智的所缘怎么样?怎么样次第修行,然后也谈到它要离什么相,总之一句话,离能取所取,连二取空相都要离。

好,要怎么加行呢?它要怎么加行?这里的加行就是狭义的加行,这里不是讲广义的哦。刚刚讲广义的,可以从菩萨发心一直到成佛都可以叫加行。还有一种是十地,初地二地三地,这个也叫加行,这些都是广义的,但是这里讲的加行比较精确,而且比较狭义。这里讲的加行就是指的定中作观,也就是所谓的修慧,具体跟细节上就是所谓的煖、顶、忍、世第一的观法,然后它用四种相来说加行。这里用四种相,而且这四种相是可以是配合煖、顶、忍、世第一的。

悟入正加行,亦有四种相,谓有得加行,无得加行,有得无得加行,无得有得加行。

你不要被它的文字给搞混了,四种相,有得加行,无得加行,有得无得加行,无得(有得)加行,这四个呢,这种加行,就是煖顶忍世第一四法的加行,煖顶忍世第一四法的加行,就是这四个内容。有得加行、无得加行,有得无得,无得有得。

好,第一个叫做有得加行,虚妄分别心是有的,有虚妄分别心。有虚妄分别心,所以呢,我们虚妄分别心所分别的呢,怎么样?就是识所现的。所以这里的有得加行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现在都是有虚妄分别心的,虚妄分别有没有?有。因为我们众生现在就是虚妄分别。那虚妄分别心有,所以我们虚妄分别心所取的,都是为虚妄心所现的,所以我们妄心就会现出能取所取,这个叫做虚妄分别。 这个是有的,而且在唯识里面这个叫做什么?什么起?依他起。依他起虚妄分别,你不能说它没有,它是有的。好,这个叫做什么?有得加行。所以它的有得加行就是说,有虚妄分别心。有虚妄分别心,这个叫做依识有所得,依识有所得。好,后面这个字打错,依识有所得怎么样?境无所得生。那一句是辩中边论里面所说的,中边分别论,师父之前讲过,跟辨法法性论两个刚好,都是弥勒菩萨很重要的两部论,两部论讲的内容差不多。所以这里叫做有得加行,就是说虚妄分别心有,就是识有,有识,所以叫做依识有所得。

好,无得加行。所取是妄识所现,这个叫做无得加行。好,虚妄分别心有,既然虚妄分别心有,就是识所现,那既然现在是识所现,指的什么东西,不管能取或所取就是识所现的,那么它的比较重点在于,第一个,先了解所取,就是那个境,就是师父刚才讲的杯子,明朝皇帝所用过的杯子,这个概念就是所取就是境。那既然告诉你这些境是所取,是妄识所现,境既然是识所现的,那所以这个境并不是像一般我们所认为的,离心而客观实质存在的。它只是识所现而已,它不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它并没有那么真实的,这个叫做无得加行。

这里的无得就是境无所得,就是这里讲的“境无所得生”,境是虚妄的,是没有真实的。分别心,虚妄分别的产生,是世俗有,但是境的实有它是妄。好,是虚妄,连世俗有都不是。好,这样各位了解吗?它就是依他起的杂染,所以我们这个叫做境无所得生。

好,第三个,有得无得加行。有得无得加行,其实它就是两个加起来,识有得,所以境无得,识有得加境无得,反过来就是说什么?识无得,它的有得无得加行,就是把前面有得跟无得,两个加起来,就是说先认为识是有的,既然识是有的识所现的,所以境是空的,既然境是空的,那怎么样?识就无所起,所以识也是空的,所以这就叫做识无所得生。这样清楚吗?

所以这个就是师父刚才讲的,先认知识所现,所以境是识所现的,那么境是识所现,所以它是虚妄的。所以返回来,我们这个能取的识,它也落空了,所以它也是空的,所以这个叫做识无所得生,这个叫做能取识也是空的。

最后无得有得加行,就是从前面的这个地方衍生过来的,二取无得,就是二取空,那现在它的无得有得加行,就是还有一个得到,有得啊,由无得而得有得,得有得什么? 得到一个二取空相。它先观境是识所现,所以境是空,对不对?但是心是有的,但是它既然境是空,那么识要取这个空,无所落着,所以它识也变成无所取,那这样的叫做二取空相,它就产生了一个二取空相。产生一个二取空相。这个二取空相如果还在,还有一个空相,那还不是真正的无所得智,还不是真正的无所得智,它必须把无所得智,这个二取空相,必须把这个二取空相给去除了,才能达到根本的无所得智,根本智无所得。根本的无分别智。

这个就是唯识的,闻思也要这样观,现在的加行也是这样的观。那么这样子的一个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配合煖顶忍世第一,其实它后面还会讲煖顶忍世第一,只是师父要把这个地方,提前的跟煖顶忍世第一法把它配合起来,你们才不会搞混,但是它煖顶忍世第一,后面还是会讲,后面还是会讲。所以如果这个有得无得,无得有得它配合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应该是怎么配合?记得哈,煖顶忍世第一在定中作观,是修慧,一定是定中作观的。

首先煖位跟顶位两个,就是有得、无得的加行,都是在讲什么?境空。煖跟顶两个所观的都是在观什么空?观境空,都是在观境空。观什么境空呢?就是虚妄唯识。所以境是识所现的,然后去观察我们的境,所见闻觉知的境,都是识所现的,不是那么的真实,这个是在煖位跟顶位的时候所做的观察,煖位跟顶位所做的观察。细节上师父摄大乘论里面其实也讲得很清楚,讲四如实智,四种分别。四种分别,名、相、自性还有差别,相、名、自性还有差别,任何一个东西我们都可以把它分为名,这个东西的名称,它的相,东西的内容,它的自性是什么? 还有它跟其它东西的差别。

你经过这样的分析之后会发现,其实这一些都不是真实的,为什么都不是真实的,都是唯识所现的。观察这个名跟它的相,还有它的自性,还有它的差别,跟其它东西差别,都是唯识所现的。因为一个东西你要观察它,就是这四相观察,这个就是煖顶忍,煖顶的观察,忍也是这样的观察。

问:世第一的时候得二取空相?

答:世第一的时候得二取空相。下一步,二取空相在世第一法一拿掉,就是见道。见道没有二取空相的。见道就是如实的。

问:俱舍论讲智慧的得和这里一系列的得有关系吗?

答:如果在俱舍论里面,当它世第一法再过去的时候,那就是智慧的得。有关系,但是内容不大一样,但是它的得还是差不多的,如果是得智慧的话,它的得还是差不多的意思,但是内容的理论不大一样。

问:这里有得无得,把得字去掉,(有加行,无加行)好象比较好理解?

是,就比较更容易理解,所以你说有得加行,它就是有加行,有什么?有虚妄分别心。这样了解吗?你说无,无什么?是妄识所现,所以无什么?无境嘛,对不对?但是这里的得,可能就是说,告诉你先要确认它,这样了解吗?它第一个,先要确认有虚妄分别心,也可以说证到,讲证到像有点比较。。。就是说要先胜解或是肯认我们的虚妄分别心,但你当肯认有虚妄别心的时候,你就会肯认境是识所现的,那你这样的话,就会知道,原来境是什么,无所得的。

好,那么这个煖顶位就是应取所取空,就是所谓的有得和无得的境空,有没有看到?有得无得的都是到最后是要得到境无所得,境空,都是印取境空。

到了忍,煖顶忍的忍,下忍位印可境空,也就是说煖顶位都是在观察境空,到了下忍位的时候,肯认境是空的,中忍位叫做有得无得加行,观什么?能取空,就是第三的,有得无得加行,现在观能取空,中忍位观能取空。上忍位印可能取空,印可了,对不对?好,你认取所取空,也印可能取空,那就是二取空。到了入世第一法的时候,它还有一个,也就是在上忍位它就有二取空相,入世第一法时候还是有一个二取空相,那这样子还没办法解脱,记得吗? 要离四相,最后的那个二取空相都要远离哦。所以它到最后一个刹那,世第一法的二取空相,世第一法还有一个二取空,当它把这个二取空拿掉的时候,就是整个灭除之后,它就得到真正的无分别智,这个叫做入见道,这个叫做入见道,这个叫做加行位。

也就是五位里面的,前面是讲资粮位,这里讲加行位,煖顶忍世第一法的加行位。其实这个里面师父的唯识学概观里面其实有谈,其实有谈。

问:印可是证得的意思吗?

答:一般如果讲证得的话,会在讲见道,用证得比较好。它印可就是说它已经肯认是这个样子,不是只是在观察而已。

问:是现量吗?

答:讲现量的话,如果要用现量,应该要在见道位才能叫现量,叫现量证得。因为这里只是在肯认它,内心已经达到决断,一定是这个样子,而且它不是闻思,它是定中肯认,确实是这个样子。

所以这个地方唯识学跟阿毗达磨讲得很细,讲得非常细,这个叫做悟入无分别智的加行。悟入无分别智的加行。

好来,悟入无分别智的性跟相。悟入无分别智的性相,当知由三种,谓由住法性,依住无二取,离言法性故。第二由无现,二取及言说,根、境、识、器世,器世界,悉皆不见故,以是此即明,无所观,无对、无住、无所现,无了、无依处、无分别智相。

有没有?它是说住法性,住法性就是离能取所取。

接下来,怎么样?言二取没有了,言说、根、境,识、器世都不现前,为什么都不现前?因为你一旦有根有境,那就又有能取所取,这样了解。但是它不是像瞎子或是像石头一样哦,等一下会讲,它还是有智慧的,有智的存在,但是只是它是超越的,离所取能取,所以你说它这样子那样子都不对,但是它又不是像石头一样,我们必须要分清楚。

再来。如经所宣说,由现一切法,见如虚空故,及一切诸行,见如幻等故。这是说,它后面的,后面的什么?后得智,无分别智后起的后得智。

我们会一个一个慢慢来解说。所以它的悟入呢,由三种相,住法性相,无现,还有就是说知如幻,性是自体,相是相状或义相。自体、相状或义相这个叫做性相。这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字,所以你们大概去了解一下会比较。。。一般我们谈性、相、义。它很多时候有一个字,叫artha。这个artha呢,很多时候可以,就是我们指的性、相或义,或者三个都在里面。

这个artha可以翻成 object或是meaning,这样了解吗,它代表着一个什么?这个东西它的内涵,它的内涵,当它翻成是 object的时候,它又有对象,有目标、有对象的意思,但是这个字同时又有内涵的意思,这样了解吗?所以当我们讲一个东西的artha的时候,它有可能把它当成是一个对象,那就是很像这个相,对不对?它的目标,对象,它的外向外表。但是它又有meaning的意思,就是它整个的内涵是什么?当你讲它的内涵的时候,又像是在讲它的性跟它的义,所以这个字很有趣,它就代表了这样的一个东西。

所以当我们悟入无分别智的性相的时候,就是悟入无分别智,它讲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是具有什么样的内涵?这样清楚吗?这样可以?

问:师父,这是一体两面吗?

答:一体多面,就是指的它这个东西的内涵,也可以。或是有时候指它的相貌也可以。或者指它的内在的内体也可以。那这些就是object跟meaning都代表它这样的一个意思。

性是自体,有没有看到?相是状相和义相,这个义相就是这里讲的义,有没有看到?所以它包括的性、相、义都可以用这个字来分别。

无分别智的性,的性相是从加行、证得、后起这由三种,叫做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还有后得无分别智。加行就是刚才讲的煖顶忍世第一,这个叫做加行无分别智,它不是真正的无分别智,但是无分别智是靠加行而得。根本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就是证得的当下,离一切绝虑,离语言道断,一切绝虑的这个叫做根本无分别智。

但是你从定中起来之后,你已经跟无分别智相应的,但是你出了定之后,怎么样?你又能语言又能说,又能说法,又能解释,又能见闻觉知,但是你的一切见闻觉知都是跟无分别智相应的。虽然你不是证悟的当下,但是带这种无分别智相的,这个叫做后得智。这个叫做后得智。所以它分为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还有后得无分别智,里面的根本无分别智,才是真正的无分别智。但是这里在经典上可以叫加行、根本,还有后得,都可以叫做无分别智。

因为,第一个,加行它是无分别智的加行,因为经过加行才可以得根本无别智。第二个,依于根本无分别智,出定之后呢,它已经证到唯识性了,所以未来的一切,它的见闻觉知,它的一切行为都跟唯识性相应,因为它是圣位了,都是圣位了。

问:加行无分别智之前的语言,和后得无分别智之后的,都是出定以后的语言,这两种语言,都是从一个人身上说出来的,但是它有什么区别呢?

答:都是同一个人。 好,它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实很简单,区别就是加行的时候你没有真正证道,对不对?但是你是往根本那个地方前进,所以这时候还是有能所,这样了解吗?有能所在做观察。那么根本,就是证道的时候,这时候是完全无能所。那么后得的时候还变成有能所,但是后得的能所是已经离虚妄分别的,你已经知道,这是虚妄分别了。

那么前跟后怎么分别呢?后面那个是带真如相,这样了解吗?前面那个呢,是揣拟一个真如,但是,不是真带真如相。差在哪里,师父用一个例子,举一个例子。 前面那个呢,包括前面的资粮到加行,都有能所,就像是师父常讲的小孩子看电影,对不对?小孩子看电影,他看到的还是有这些电影里的影像,但是他把它当成是真的,这样了解了。那么在加行无分别智的时候,一直告诉你这是假的,这是假的,但是你还没真正肯认它是假的,经过了根本无分别智之后,出了,变成后得。你已经完全明白,就像大人看电影,你完全明白,那是假的,这样了解吗?但是它电影的影像还是继续在那边产生,只是你是带真如相,你很清楚明白那是假的,你不会再去执着它,这样可以吗?

问:那从听众的角度讲,能听出区别吗?

师父:听众的角度?

问:就是说,一个。。。比如说一个法师,之前是加行位,那现在证悟了。。。

师父:哦,你是看不出来的。你听众你看不出来的。摄受力当然会不一样,但是你说真要分别,就像师父说的,你只能做相对的分别,没有办法做绝对的分别。这样你知道?

语言有极限性啊,你只能用真如,用法性,用什么。这样可以吗?如果听众都能听得出来,那就没有这些会欺狂狡诈的那些人哪。因为你没有真正证道,你听不(出来)。。。所以师父这样讲,这样讲,你也听不出来说师父到底有没有证悟。但是师父只是说,修行从它的差别相或是从它的加行,它的各方面讲,多多少少可以做一些判断,你如果真正知道你可以做一些判断,师父上次是有讲嘛!

比如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你这个人持不持戒嘛?对不对?不是说持得很微细,但是如果你连平时的杀盗淫妄你都克制不了,还有就是说那些欺诳狡诈而得到很多的供养,然后对物质欲望还很强,那这个不可能是解脱的人,不可能得到真如相的,对不对?能得真如相的,生活举止言行一定跟一般人不大一样。

好,你一时分辨不出来,但是做长期观察你可以观察的出来,这样可以吗?

本来就是,本来就是这样啊。听经闻法指导你一条路,但是修行还是得靠你自己去做,是这样嘛,没错吧?你是要问这样子吗?当然是这样子啊,师父不可能把我懂的东西,用一个什么乾坤大挪移,移给你吧?那只在小说上面才有,灌个顶把你怎么样怎么样,这个都是小说里面才有。好。真正的实修还是得靠我们依经教,然后不断地检视,不断地探讨,不断地改变自己,然后慢慢慢慢才能。。。

所以前面才说什么? 四相,记得吗?说,然后怎么?胜解、决定嘛,然后最后是智慧,资粮圆满,福德资粮圆满,它才讲这四相。好,这样可以吗?

问:师父,刚才您讲到的那个性、相、义,它是把这三者区分着解说,还是都是在描述这个一样的东西?

师父:都是在描述一样的一个东西。无分别智。然后用这三种相来描述整个它的意思到底是指什么。

好,再来。

所以加行,现在说根本及后得,加行前面已经说了,煖顶忍世第一,现在这里要讲根本及后得,由住法性根本无分别智。

谓由住法性,依住无二取,离言法性故。它现在在讲根本无分别智到底是什么。无分别智安住法性中,住是安住,有深深契合法性,融然如一的意义,有没有看到?无分别智跟法性就是真如,你不能说它是二,对不对?你不能说它是二,因为它到最后的时候它就融然为一体。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它确实有一个我们在认识当中有能所,所以叫做什么?正智跟如如,但是你真正证到无分别智的时候是怎么样?

圆证就是体现真如,体现真如,那真如本身无二,没有能所,无分别智也没有能所,所以它叫做什么?融然如一的意义,所以是安住法性就是安住真如,无分别智所证入的是法性,真如在说明上是怎么样?智慧跟法性,有没有看到?好像是相对的,智慧是能证,法性真如,法性就是真如是所证,这是方便说。

有众生是不能不这么说的,为众生是不能不这么说的,这是印顺导师给我们解释,对不对?不然我说什么都一,那你们还怎么修?没办法起修啊。所以那个维摩经叫做不二法门。就是真如跟能证是不二,到最后究竟的时候。为众生不能不分别说,但是你真正证道的时候它融然为一体,真正无分别智现前,安住在法性中,法性无二取,记得哈,真如无二取,离名言。无分别智也是无二取,离名言,所以无分别智跟真如融然为一体。无二无别 。

好,这是讲无分别智,无分别智,这个叫做由住法性。

由无现,记得吗?刚才是由安住,接下来由无现,由无现什么呢?

第二由无现,二取及言说,根、境、识、器世间,悉皆不见故,以是此即明,无所观,无对、无住、无所现,无了、无依处、无分别智相。它到最后的连无分别智相的相都不能有,都要离掉,都要离掉,离掉之后才是真正的无分别智。

那这一些在讲什么?真正无分别智由六相不现来说明。六相不现,真正无分别智现前有六种不现,总括了一切法的不现。无现就是不现的意思,一、二、三、四、五、六,六种不现。这六种不现,一旦这六种不现,它就总括了一切不现,不现前,不现行。哪六个不现?无二取,能所二取,不见。没有能所二取,所以这个叫做什么?无观。有没有看到?无所观。没有能所二取相,这个叫做无所观。还有无言说。语言和语言的概念都不见,这个叫做无对。

那你说师父,离语言相为什么叫做无对?其实师父上面有答案的,不然叫你们猜,你们永远猜不出来。为什么离语言相叫无对?因为语言有什么?指涉对象的能力,语言有指涉对象的能力。像说,师父说广鸣你去拿杯子过来,广鸣会不会一拿一叠卫生纸过来?不会嘛,为什么?因为语言它在世俗上有指涉对象的能力,所以这个叫做无对。但这里讲的语言不是简单的我们语言,还有包括什么?内心的意言,思惟的系统。显境名言的话,它就已经是离能取所取,这样了解。

除了离能取所取外,它还要告诉你说,连表义名言,不但显境名言没有,连表义名言它也不现前。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语言。无言说,所以叫做无对,因为无指涉对象,我们一般的言说,还有文字,都可以指涉对象。

好了,再来。

无根,没有六根现行。它这个时候不是说你的六根不见的了,是说你在证无所得的时候,怎么样?你不会有六根的那种概念产生了,知道吧?比如说你现在打坐,然后呢,打坐然后入了见道了,六根完全不起作用,这样了解吗?六根完全不起作用。那我问你,你一般在打坐的时候,到了真正很摄心的时候,哪一根还在作用?意根一定在作用的嘛。 意根一定有意识嘛?一般打坐还是用意识在打坐嘛,这样了解吗?

那你既然是意识有在作用,那表示什么?什么根有在作用?表示意根有在作用,这样了解吗?意根有在作用,所以意识有在作用。那你打坐的所缘境一定有的嘛,所以叫做根境识,你打坐的时候还是这样。但是你,当你证得无分别智的时候,根不作用,这个叫根无现,对不对?这里讲的无根,就是无住,因为我们的识住于根。无境,六境不现前,这样了解吗?六境不现前,眼耳鼻舌身意所对的色声香味触法一定不现前。如果现前的话还是有能取所取,有能对所对。还有六识就叫无了,有没有看到?这个无了,识是怎么样,了别的作用,所以它连六识都停了,都不再现行,不再现前,所以这个叫做无了。

这样清楚吗?最后无器界,一切山河大地,这个叫做无依处。不是说你证的时候一切山河大地全部都没有了,不是。而是说,这个时候你不能具有一切的山河大地的那种认知,还有那种想象,还有那种概念,全部都没有,这才叫做无分别智。但是你一般的时候,一般的状况之下,这些一定都有的。你连睡觉里面意识都会有的。这样了解?那这个要告诉你什么?其实它最后、最后面要告诉你的就是第一个啦,无能取所取,就是无这个,你一旦有能取所取,那后面这些都会有。你一旦无能取所取,后面这些都会暂时不显现,这个才是真如智的现前。

好,这样可以吗?

问:这里是真正证到无我吗?

师父:真正地证到无我,真正地证到真如。所以在证到真如的当下,其实是人无我,法无我,就是一起的。因为这时候不能还有个无我相。但是,因为变成你所观的,像二乘它所观的是人无我,所以它从证道出来的时候,它还是有一个什么?法我(更正)还在,因为它观的是人无我的真如而已。这样可以吗?

问:您以前讲的能所双亡,言语道断就是这个吗?

师父:就是这个。没有两个。就是这个,没有第二个还有这样的境界。所以这个是初证真如,在见道位的时候真如相现前,初证真如。

心经讲怎么样?对这个就是般若经讲的胜义自性。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智亦无得,就是这样的一个境界。

那心经讲的无所得,它可以两个意思,一个就是胜义自性,般若讲的胜义自性,就是这种圣人证到真如的境界;另外一个就是无自性,因为你证到这个境界,你从这个境界出来之后看一切法,一切法无自性。对不对?也就是一切法都是虚妄所现。如果是中观它会讲一切法无自性,如果唯识它会讲无自性,但是唯识无自性叫做虚妄分别。这样了解哈?

问:能所双亡的时候,这一刻六七八识是何种状况?

师父:这一刻六识断,第七识暂时不现行。 这样了解吗。但是第八识一定在,但是它第八识里面的真如,还有它的一分的清净已经真实地转了。没有,还不是大圆镜智,真正大圆镜智要到成佛,因为这是初地而已。这样了解吗?但是它八识里面的真实的无漏种子,怎么样?已经一分的显现,而且真实证到了第八识里面法性真如的一分,这样可以吗?得到一分真实的转依。

问:师父,我们现在正在学的六六法门,《佛陀的教示》里面,那里的无住和这里的是不是一样?

师父:还不完全是那个,因为这是见道位的当下,我们学的六六法门那一些都是闻思,闻思的时候。

问:这里的证是讲大乘佛菩萨的证?

师父:大乘的。对,佛菩萨的证。但是它这个地方是通二乘的,因为证道的当下,真如现前,一切法不现,这个都是共通的。

这样了解吗?那只是说它这里,因为它讲无分别根本智的时候,它没办法去。。。因为既然是这样,那声闻的无分别智现前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因为它真如不能有二相,证道的时候也不能有二相。所以在唯识学里面,当它证到真如的时候,其实当下都是一切法不现的,连声闻都是这个样子。

好,再来。

由经说。这个是在讲后得智,由经说这是在讲后得智。

如经所宣说,由现一切法,见如虚空故,及一切诸行,见如幻等故。

第三由经说,后得无分别智也有两类,这三相,记得,我们现在刚刚在讲三相,有没有?讲三相。讲三相,前面两个,由住法性。由三种,一个住法性,是根本无分别智,无现,根本无分别智。经所宣说,由现一切法,见如虚空,及一切诸行见如幻,这个是在讲什么? 后得无分别智,因为它有如幻现行了啊。第三由经说,后得无分别智。如经所宣说,由现一切法,见如虚空故,及一切诸行,见如幻等,这个是在讲后得无分别智。

记得,证得根本无分别智的当下,断三结。断三结。当然,如果是大乘菩萨,它断三结是断我执,烦恼障,对不对?如果是修大乘的菩萨道,它还要观法空的话,它也断所知障的一分。所以如果是菩萨道,它断了两个,一个是烦恼障的三结,一个是所知障的一分。好,一个是所知障的一分。那如果就声闻来讲,它就是断烦恼障,断三结,见道的当下。

现在我们在讲大乘菩萨道。所以它从无分别智,它定中作观,根本无分别智现前之后,然后它出定,出定它带的是无分别智的相,真如相。所以这时候它又有见闻觉知,一切又现前了,但这一切现前跟前面不一样,这一切现前因为它带真如相,所以它知道什么?一切法如幻,都是虚妄分别。就像是大人看电影,它很清楚明白这是假的,不用太过于当真。

前面是小孩子看电影,它以为这是真的,它有这样的一个差别、比喻啦。既然你是知道它如幻,你就不会太过执着了嘛,这就是后得无分别智。

问:那这个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最后一个境界。

师父:是啊,可以这样子讲,对。

你前面加行或是修资粮就是什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对不对? 那中间呢,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当然,如果根本无分别智它连看都没有看。这样了解吗?它只是让我们去。。。它这个比喻只是看我们说,当我们学佛的时候,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事情,这样了解吗?所以你也可以说缘起性空,性空之后呢,性空缘起。但是根本无分别智,它是连看都不看,都没有看的这个问题。

好,后得无分别智也有两类,一是离二取相,离名言相的真如,但不是亲证真如,是什么?带相观空。二、能了解一切法如幻。所以它一方面呢,带真如相,了解一切是真如,空,然后依这个来观一切法,那么一切法怎么样?如幻。但有没有一切法?有。有一切法,跟根本智不一样,根本智是一切法不现的,后得智有没有一切法?有。有没有电影在演?里面的影像有没有?有。是不是真实的?不是。它知道。这样了解哈。

所以由一切法空,见如虚空,这是依现起的一切法,见如虚空,不是一切不现,是依后得智的带相观空。这样知道,所以它是带相观空,带真如相,而去观察一切法,然后进一步就知道一切诸行见如幻故。诸行的行是samskara,是迁流造作的意思,变化不息的世间一切法都是行,后得智见一切诸行都是如幻的,一切都在变化当中,而且这一切变化在唯识就是说这是虚妄分别心所现的。

所以一切,一切诸行都是如幻的,如幻如幻化,虽非实有确有如幻如化,有如幻相的现起。也就是说有没有电影在演?有没有电影里面的一切?有,它不是没有,但是你知道它是电影,它不是真实的,它就是这些现象一直在这样不断的,一直因缘聚合聚合,聚散聚散,聚合聚合就是这样而已。

这个samskara,这里的samskara它就是诸行无常的行。诸行无常的行,它重在一切法的因缘聚合而不断地往前推移,这是诸行无常的行,所以它包括一切的有为,都不断地往前推移。那么色受想行识的行,跟这个字一样,也是叫samskara。但是色受想行识的行比较重在于,思心所的起心动念,要去做什么事,这样了解。诸行无常的行,包括一切有为法,指一切法的因缘生灭变化都在不断地进行当中。这个字是进行式。那么,那个色受想行识的行也是这个字,但是它重在于我们内心的起心动念要去造作,这个是色受想行识的行。

那还有一个什么行?诸行无常刚才讲过了。无明缘行的行,那个行是造作完成,叫做Karma,叫做身口意三业,是无明缘行的行,由烦恼造业,那个造业、造作完成,业力存在,这个造业是无明缘行的行,是叫Karma。所以它的意义上三个都叫行,但是意义不大一样。

范围最大的是哪一个?范围。范围最大的是哪一个?对,当然是诸行,包括一些有为法嘛,对不对?

问:那无明缘行的行,包括身口意都有吧?

师父:身口意的造作,完成的,完成后留下来的那种力量跟业力。包括它的行为,包括它行为完成后所留下来的力量,就叫做业。

问:那个行,后面的识代表什么?

师父:那个我慢慢再跟你讲,你又在跟我问十二缘起。

好,我们先讲到这里,好,这一节先讲到这里。两点,没错。好,我们先来回向,等一下再下一堂课。

请合掌: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