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法法性論 第二講
上如下源法師主講(文字一校:瑾,二校:Haien)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好。各位網絡前面的同學,還有在座的同學,大家好。
好,來,我們接下早上的來看。師父早上說,唯識學,從彌勒菩薩的唯識,到世親菩薩的唯識,到無著菩薩、世親菩薩的唯識,都比較重在認識論,到了《成唯識論》的時候,十大論師註解的時候,就已經慢慢有點偏向在談存在論。存在論跟認識論差在於說,我們這邊有ABCD,對不對。這邊看得到嗎?講如果是談D外境是怎麼產生的,是怎麼存在的,這個在談存在論。唯識學在談ABC,就是說我們心識在認識D的過程當中,自己產生了一個自己的循環的認識,這套認識的過程叫做認識論,唯識學談的就是ABC的這裏,這裏就是認識論。尤其是彌勒菩薩到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那麼早上我們在談說,「此中法相者,謂虛妄分別,現二及名言」,只要把這個圖搞懂了,早上,就是我們剛剛講的那一句話偈頌就懂了。
什麼叫現二?就是能取,所取。這樣了解。唯識學的意思就是說:因為我們的心識是錯誤的,是虛妄的。錯誤的認知,為什麼有錯誤認知?因為無始以來的薰習煩惱貪嗔痴,無明,不了解真如法性,不了解緣起,不了解無我。所以當我們心識產生對境的認識的時候,對D認識的時候,自己會產生「見」跟一個「相」,在攝大乘論叫見識,叫相識。這個見識跟相識,它接下來就會產生所謂的。。。它不是只是那麼簡單地說成為見跟相,一個能認識,一個所認識,這樣而已。它在因為我們都有虛妄分別,我們有錯誤的認知,所以會在見跟相上,進一步會產生所謂的能取所取。就是能取所取,一定會產生這樣子。所以它不單純地只是見跟相,在阿含經裏面叫做什麼?六根對六識(處)對不對?
然後六根對六處,然後根對境的時候,中間識會產生執取,其實它也是這個意思,當它見識到D的時候,它自己會現出一個相出來,而且同時會現出一個見來緣這個相。這兩個見、相一定是同時產生的。不是說誰前誰後,一定是有見就一定有相。碰到這個的時候,碰到D的時候,它一定現出這兩個見跟相。
然後,見對相由於虛妄分別錯誤的認知,無始以來的薰習叫無明,它一定會產生能取所取。這個見,一定會執著這個相,這個就變成能取所取。這個能取所取進一步在唯識學的三性裏面,所取,就叫做遍計所執。因為它是被執取的,叫遍計所執。能取這個叫做能遍計,這個所取叫做所遍計。能遍計去執取所遍計,這個所遍計就會變成遍計所執。那麼在辨法法性論裏面,當然它沒有特別去說是遍計所執,因為它是蠻初期的唯識,所以它只講能取及所取,其實跟後面的意思是一樣,跟遍計所執的意思是一樣。所以這個能取已經是執取所取,然後執取所取的時候,在這能取所取的中間會產生虛妄分別。
什麼虛妄分別?就是能對其,會產生,不了解緣起,所以產生第一個,會產生最重要是,我跟我所的觀念在裏面。會執着我們見到我們(自己)這個身心是我,見到一切是我所。會產生這樣一個觀念在裏面。為什麼呢?它會把對象所起的這個相,它會認為是第一外境,它會認為這個是客觀存在的。它一旦認為這個是客觀存在的時候,它就會產生對這個相的,怎麼樣?喜怒哀樂或是貪嗔痴。你覺得它好的,它就起貪,你覺得它不好的,它就起瞋,你沒有覺得它不好不壞,你還是認為這個是離心而有的,你就會,怎麼樣?產生痴,就是無明,所以這個叫做現二。這樣了解嗎?這個叫做現二。之所以現二(就是)會把相當成是心外所有的,是獨立客觀的存在,然後對它產生執取,這個就叫做虛妄分別。
好,由於我們這樣的虛妄分別,其實虛妄分別就是在說明我們的無明的根本所在,然後有無明就有貪嗔痴,然後你有虛妄分別之後,你就會怎麼樣?依以虛妄分別而造業,然後就不斷地會在三界裏面輪迴流轉,整個ABC這樣一個觀念就叫做虛妄分別。這虛妄分別一定會現出能取所取,然後能取會去執取所取為客觀存在的外境,實際上它是心識所現的。你在這能取所取當中各式各樣的執取從中就產生,尤其是對於我跟我所的執取。這個就叫做虛妄分別,就叫做現二。
這樣大概同學們知道嗎?這樣的認識論的一套理論,其實還是出發於從認識論,其實它最早還是在阿含經裏面所講的黑牛對白牛,根對境。但是問題是中間產生的識是一個執取識。你像五蘊裏面的色受想行識,它識也是住在色受想行,那就等於這邊的怎麼樣?能取所取。它從這邊,只是它把它發展成為認識論,然後從中就有能所的分別。好,這樣子可以嗎?大概都了解。這個就是能取所取,所以這裏就是所謂的「此中法相者,謂虛妄分別」,這樣了解嗎?虛妄分別就一定會產生能取所取,這個叫做現二。還有一個名言。
學員:這個A可以看作是「真如法性」嗎?
師父:A還沒有證入法性。因為它現出能取所取那就不是真如,它是妄識,記得嗎?我們不是說前面有妄心妄識嗎?法相就是虛妄分別,這個就是我們的妄心妄識,知道嗎?妄心妄識,它緣D一定會現出見跟相,然後產生能取所取,這個叫做現二。
好好,然後這邊講現二及名言。你說這個跟名言什麼關係?好,跟名言的關係我們就來看這個。現在這個地方是一個核心重點,你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清楚就很容易知道在講什麼。唯識學的語言概念,唯識學的語言概念不是單指一般有音聲的語言。你們一般談到語言的時候會想像為就是我們怎麼樣,講話表達對不對?
如果講話表達落入於有形的,那就變成什麼?文字,對不對?我們一般是把這個當成這樣子。
但如果你細分,很詳細再去探討,其實師父早上有剛剛有講,我們的語言文字是代表我們內心的想法,把內心的想法表現出來,那就是身口,對不對?意,表現出來就是身跟口。身不容易明白,身有時候也可以,但是身有時候不容易明白,手語再怎麼樣再怎麼表達的再好,絕對沒有口語完善。所以我們內心的活動會表諸於,向外顯露,那就是身跟口,尤其是口那就是語言。所以語言代表了內心的思維跟想法。但是不只是這樣而已。
因為名言在唯識學裏面談兩種名言,名言一個叫做顯境名言,一個叫做表義名言。一般我們講的語言文字是屬於表義名言,即一般的音聲語言可以包括文字,在世俗中可以指涉對象的功能,這是約定俗成的作用。這一個沒問題,對不對?師父說桌子或說杯子,這個叫杯子,沒有問題,但是它不一定非得叫杯子不可。在不同的語言裏面或是文字,它可以用其他的符號其他的音聲來表達,只要大家共同認識,它就可以表現出這個東西。所以當師父講杯子的時候,「你去拿杯子來」,你一定知道是拿這個。但是一個不懂中文的洋人,你跟他講你去拿杯子來。他不知道是什麼,因為在杯子在他的語言世界表義的名言當中,它沒有產生這種共識,所以他不知道你在講什麼。所以表義名言這種指涉的對象是一種共識,約定俗成的。這個沒問題,大家其實一般人都知道。現在最困難的就是上面這個顯境名言,這是唯識學裏面特有的,而且也是一般不容易了解的。
師父在這個顯境名言,為什麼它叫做顯境,搞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後來終於了解它在講什麼。因為顯境名言就是我們這裏的,什麼?二取及所謂的名言。好,我們這裏講的二取及名言的名言可以包括這兩種,但是更重要的是顯境名言,為什麼叫顯境?因為唯識學的語言不單只是一種音聲語言或是文字語言,包括內心的認識和思想。記得它一定是指內心的思想和認識。內心的認識和思想會稱為顯境,是因為在認識的過程當中,能知和所知依定是同時生起的,所以在能認識的心,現起產生的認識的當下,同時一定會有相對所認識的境生起,這是表示能認識的心識有顯境的功能。換句話說認識生起時,能知的見分和所知的相分一定同時生起。
到這裏知不知道師父在講什麼?清楚師父在講什麼嗎?這裏的顯境名言的名言不只是語言文字,它是內心的思維,內心的想法。但是當我們有內心的思維有內心的想法的時候,這種名言識,為什麼會叫做顯境呢?因為你要回到師父這裏看,回到這裏,對不對?
這個是我們內心的能認識,對不對?能知。這個認識的能知,這種認識,它同時一定會怎麼樣?因為有這個,就一定會有這個相,這個叫做境,對不對?所以能認知,你一旦有思維有認知,一定會同時顯現出這個相出來。所以這樣的一個思維能顯這個境,所以叫做顯境名言。
所以它等於一個在講能取所取,一個等於在說明我們心識一旦有活動,一定會顯現出我們活動所認識到的相,相也就是境,所以叫做顯境名言。這樣可以嗎?這個能認識,它不是只是內心的思維叫認識,我們的眼根對色境,能不能產生認識?也可以產生認識吧,對不對?耳朵對聲音也可以產生認識。
也就是說當唯識在講這個顯境的時候,意思就是說。。。師父舉一個眼識認識的例子來看,眼睛我們有根,對不對?根對到外面D的境的時候,對不對?會產生眼識,但是眼識生起的時候,它不是真實認識到外面這個D,眼識生起的同時,會由心識裏面再現出這樣的一個相。對,所以這個相從一個某個意義上來講,是因為,什麼樣?識,有這個識所以才顯現出這個相,所以這個識是一種名言識吧?它就叫做顯境名言,因為它可以顯現出這個境出來。也就是說在唯識學裏面,你們現在看到這些東西並不是它原來的樣子,你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東西,已經是你心識變現出來的另外一個相貌。也就是說這個相C不等於是D,但是D只是給予這個相作為一個助緣或作為一個增上,就是這樣而已。
所以當我們唯識在講所緣緣的時候,它不是講D,它是在講什麼?它是在講C這個相,這個才是所緣或也叫作所緣緣。這樣清楚嗎?所以為什麼我們每個人看到的東西,因為是人,所以看到東西大同小異。雖然是大同,但是還有什麼?小異。如果我們看到的都是這個境,那為什麼會有小異呢?為什麼會有小的地方的區別呢?這個小地方區別也就是說因為每個人心識不大一樣,所以顯現出來這個境,因為是人,大方向上差不多,但是細節上會不同,所以會造成情人眼中出西施,雖然這感覺上好像是一種什麼比喻,好,但事實上就唯識來講真的是這個樣子。
因為你看到的東西跟我看到的這個人的樣貌大同小異,因為比如說師父看到靖祥好了,我看到靖祥,我本來用**,但是**年紀大不好意思,用靖祥好了。我看到的靖祥,跟你看到的靖祥大方向差不多,一定是高,魁,沒問題吧?你們看到靖祥不會認為是矮瘦吧?不會吧?一般我們的認識是高魁不是矮瘦吧,沒問題,這個是大方向。但是多高多大,長得怎麼樣子,細節怎麼樣,可能每個人認識會有點不一樣。魁當然大方向上差不多,但是臉的圓扁,我們認識都會差一點點的,每個人都不大一樣的。所以確實可能有些人,看到他自己喜歡的人,看到的和我們看到可能不太一樣,他在他心中,不是只是他的感覺而已,而是真正印象在他的認識裏面是真的不大一樣。
所以你有些圖,你把它看好,你這個圖你覺得還好,但是你把它哪裏修一點點,瘦一點胖一點,你看起來很順眼,對不對?差就差在這裏。這個就是名言識,就是所謂的名言識所顯叫做顯境名言。那麼唯識就是在這裏說,我們看到的東西,我們都把它執著為就是這個樣子的,所以對它起貪嗔痴煩惱,起執取,這個叫做虛妄分別。
然後由於虛妄分別,我們就三界不斷地生死輪迴。這樣大概了解了。這就是這一句所說的,二取及名言。
好。可以嗎?有沒有什麼問題?
學員:顯境名言就是指的這個認識的過程嗎?
師父:指的是這套過程,認識裏面,它由於心識的作用會自然而顯現出這個相。主要是能顯現出這個相,不是指那個相。是認識的過程中,這個相會自然跑出來,這樣了解吧?
學員:會顯出相的這種功能嗎?
師父:對,會顯出相的這種功能。為什麼它叫名言呢?它叫顯境名言,因為名言是指我們這個見的作用,這個叫做名言,這個見的作用,一個功能它會顯現出這個相。
學員:但是相,不是心識顯現出來的嗎?
師父:是,但是心識顯,一定要有這個見,一定有這個認識才能顯現出這個相。如果這個(見)沒有,這個(相)一定沒有。這樣了解哈,這樣可以?所以,這裏的見的認識就叫名言,但是這種名言很特殊,它會因為它是主要的一個助緣,所以它會產生這個相,所以它叫顯境名言。那你說師父,如果不要外面這個(D),這兩個(見和相)會不會產生?
也會。如果沒有外面這個(D),這個(見和相)會不會產生?也會。因為你可以眼睛閉起來自己想像,內心的想像,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意識,意識對法,雖然沒有外境它還是可以產生的。獨頭意識。就是獨頭意識,它還是會產生,這樣了解嗎?所以有這個相,它會產生這樣一個,沒這個相,我們心識只要想到什麼東西,你想到那個對象就是這個,但是你想到的當下一定有你能想的,所想的。一定還是產生這樣。比如說,剛剛你見到一個人,對不對?你對他產生這樣的認識,你走後你去想,這個人應該是我上個禮拜有認識的,但是你這時候沒有看到他,你去想像的時候呢,怎麼樣?這個人,這時候已經沒有這個(D)了,你還是可以想像。
師父:WF你是剛才是不是要問什麼?
學員:這個相是不是映現在心裏面?
師父:不只是映現在心裏面哦,而且會顯現出感覺像外境一樣的東西。它不是映在心裏面而已。如果你只是意識對於法,那就是映現在心裏面。但是如果是眼見色,那個色感覺上是客觀的。
像師父看到這個杯子,我以為是。。。不管觸到它,看到它,我以為是它客觀存在的。這個有沒有一個客觀存在?有。這是D。但是我現在看到它碰到它,理解它,全部都是什麼?C的這個。所以我對它的認識是我自己的認識範圍裏面,不是真實的它的這個。所以你討厭一個人,喜歡一個人,喜歡一個東西,討厭那個東西其實都是我們心識自己的作用。D的那個東西它其實是客觀的,是我們自己喜不喜歡,好不好樂,對它怎麼感覺而已。
好。所以唯識學是這樣講,但是我們一般的認識。。。唯識學這樣講,是把虛線畫在這裏(C和D之間)。我們一般人的認識會誤以為虛線是在這裏(B和C之間)。一般認識會誤以為虛線是在這裏,然後把相當成是外面客觀的,這個就是我們的心理活動。
學員:這就叫意言,對嗎?
師父:對,這就是意言,那表達出來的就叫名言,但是意言也是名言裏面的一種。這樣了解嗎?所以意言它的範圍比較大,顯境名言也是意言,表義名言也是意言,這兩個都是可以叫做意言。好,這樣可以嗎?好。那只是說從顯境進一步可以表現出來為表義。
學員:那顯境名言就是我們認識的對象?
師父:顯境名言不是對象,是能認識的識。因為你要記得顯境名言它還是名言,師父再講一次:顯境名言,它還是名言,它還是指心識的活動。它的心識活動指的是這一個(見),對不對?這是心識的活動。
但是這一個心識的活動,它為什麼叫做顯境?因為你只要有這種心識的活動,同時一定會有什麼?相。一定會有境,所以能夠顯出這個相。所以這樣的一個心識活動叫做顯境。所以從心識的活動,然後會產生它的境出來,來講這個叫做名言。那麼從見跟相的能取所取來講叫做現二,就是能取所取。所以實際上講到底它是同一件事情。
學員:師父,能不能拿落基山打個比方。我首先看到是個山,那就是顯境名言,然後起個名字叫落基山,就是表義名言?
師父:不是不是。你看到了山,你認為的山,認識裏面認為的那個山,你的「識」是顯境名言,這樣了解嗎?你認為那個山的「認為」,那個是顯境名言,不是山。
學員:那表義名言,落基山是不是?
師父:如果你表義名言,你說出來,表達出來那個就叫做表義名言。這樣可以了。
接下來一句,「此中法相者,謂虛妄分別,現二及名言」 這一句講完了。這個地方因為有唯識觀念,所以我們講慢一點,來。
實無⽽現故,
以是為虛妄;
彼⼀切無義,
惟計故分別 。
剛剛一講,這句話應該很容易了解了,對不對?實無而現故,意思就是說,並不是離心的實物,但顯現,卻顯現為有,好像實有一樣,所以稱為虛妄。所以說實無而現故,以是為虛妄,並不是離心而有的實物,但卻顯現為有,所以稱為虛妄。彼一切無義,惟計度故分別。所認識到的都沒有真實的內容,惟就是只是,惟只是分別遍計。這句話講到這裏,明白了?可以了哈。
怎麼回事?把它拉到這裏來。它現在在講這個。
學員:見分和相分,實際上它是以心識心,並不是實際的外境。
師父:對,實體上它根本不是像我們認識到那個樣子,以為它是離開心而有的外境,我們都把這個C當D,所以它叫做什麼?實無而現,它不是像我們這樣子認為,真實有實體的,好像是離心而客觀有的。它實際上不是這個樣子,它只是心識顯現而已。但是我們怎麼樣?但是它確實顯現出來好像是真實有的樣子啊,這個叫做「實無而現」,體是無的,是沒有實體的,但有沒有顯現出來?
有!有顯現出來像有一樣,這個叫「實無而現故」,所以叫做什麼?虛妄。所以叫做虛妄唯識。虛妄唯識,對不對?因為它是識現的嘛?但是現出來好像是真實的一樣,有沒有顯現?有。是不是真實的?離心的有的,不是,所以叫做虛妄唯識,所以這個叫虛妄,彼一切無義。這個東西沒有實體的內容,所以叫做義。義就是實體的內容,但是它沒有實體的內容叫做無義。惟是什麼?惟計故分別,就是計度分別,就是遍計所執。惟是你去執著計度,這個叫做計度,執著計度分別而產生的,是我們虛妄,然後去計度分別,認為有,無始以來就一直是這樣,所以會產生見跟相,把C當成是D,以為它是實有、外有。所以叫做實無而現故,以為是虛妄就是說它不是真實這個樣子,但是顯現為那個樣子,所以它是虛妄的,但是它確是沒有真實的內容,只是計度的分別,遍計所執而產生的,所以無義叫做沒有實體的外境,叫做無義。義,就是實體,有實質內容的意思。
現在彌勒所開示的論,我們看一下這裏,這一句是印順導師提的,對彌勒菩薩論的一個總結。現在彌勒菩薩所開示的這個辨法法性論是唯識大乘,所以首先說法是怎麼樣?是生死,主要就是虛妄分別,一般叫做妄識,對不對?
A就是妄識,因為我們有虛妄分別,就不斷地在這虛妄分別裏面怎麼樣?流轉流轉,這個就是生死,所以叫妄識。妄心,記得下面這句話,妄心不起則已,一起即有能取所取的相現,有能取還有所取的相顯現出來。知道惟是自心所顯,惟是遍計分別,所以要破除遍計所執、遍計執,體悟法性得解脫,這是唯識學的根本意趣。就是了解我們很多都是錯誤的遍計,都是一種錯誤的執著,都是在,怎麼樣?無我當中執我,不了解緣起的法性,不了解真如法性,而一直在能取所取裏面不斷地去取執,我們的凡夫一定都是這個樣子。所以在攝大乘論裏面說,凡夫的依他起一定是什麼?遍計所執。我們一定要先肯認凡夫就是有這種遍計,不要談空說妙,所以唯識一定是先成立法,然後談法性,不像有些人直接談法性,一切法畢竟空,一切法離,無能取所取,所以畢竟涅槃,但問題是你涅槃了嗎?沒有。 你還在法裏面輪迴,道理上是不是一切法畢竟空,真如本來是一一如此的?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當然理是這樣子,但你如果光談這樣子,那你只談法性,你沒有談什麼?法。所以唯識雖然是大乘,它還是談法是怎麼樣的錯誤觀念,再談法性是怎麼樣的清淨,認識,正確的認識。所以還是要回到所謂的阿含經的講法,講苦集才能講滅道,沒有談苦集,你休想談滅道,所以叫做四聖諦的什麼? 次第性。你一定先了解苦集才能了解滅道。你說滅是不是本來如此究竟如此,是,但問題是它本來如此究竟如此。是沒錯,問題是那你呢?你並沒有證悟它,你還在什麼?苦集裏面輪迴啊。所以現在很多談佛教的它會跳空,它都只談法性不談法。那你要談法,怎麼樣從法而慢慢生死輪迴轉成怎麼樣?涅槃清淨。這中間是要有過程的,是要有它的次第的,不是你一觸可及的。所以有些如果光談法性,光談涅槃,光談理性,有時候就會落入斷滅見,這個就是要非常注意的地方。
好,來。我們再來看,法性相。你們有沒有看到?你們看到這一張,現在談到哪裏?別說三門是不是?別說三門上面談相,成立不一不異。談相、有法相,還有談法性相,對不對?別說三門裏面的我們已經把法相談了,然後現在來談法性相,意思就是剛才已經講了法是什麼,現在來談,那麼法性是什麼?「復此法性相,無能取所取,能詮所詮別,即是真如性」。這句話簡單,如果你能了解,我們都是虛妄分別都是能取所取,這樣了解哈,然後排除了遍計的能取所取,了解了我們都是在遍計所執裏面,然後離去了能取所取,能詮所詮,這個就叫真如性。因為能取所取一定是虛妄遍計才產生的。
那麼在攝大乘論裏面說,我們雖然還是可以有見有相,但是見跟相惟是簡單的認識,就是認識而已,沒有能取所取,這個就叫做怎麼樣?圓成實,就是這裏的法性相。但是當我們證悟真如實性的當下,也就在根本認識的當下,它是一切相不現的。好,連見識相識都不存在,這個就叫做真如相。所以我們這裏談,法是生死法,生死法的輪迴不已,生死一切法是以虛妄分別為性,所以會生死輪迴不已,所以一切唯識。本論以現二及名言,就是這兩義,現二及名言,說明生死輪迴虛妄分別為性,這是法相。對不對?
那你說師父剛剛不是講了嗎?為什麼這邊還要講?因為法相一定要跟法性一起談,你才清楚它在幹什麼。因為法性是離法的虛妄分別而呈現出的真如,那就是法性。我再講一次,法性一定是在法上的虛妄分別,法就是虛妄分別,在法上離去虛妄分別就是法性。在依他起上去除遍計所執就是什麼?圓成實。雖然這辨法法性論不談三性,但是它的道理是有三性在裏面的,法性就是真如實相,真正的平等超越相對的差別界,就是真正的如。記得看好,法性沒有能取所取,能詮所詮的差別,所以是真如性,真如是法性的別名。所以離去遍計或者離去虛妄的能取所取,這個就叫法性,而不是在法的這個東西,別開法,另外還有一個法性,不是。它在法的錯誤裏面糾正,了解它的真實,這個就叫做法性。好,這樣可以嗎?
學員:是不是類似於般若講的勝義空?
師父:對。勝義空性,就是般若的勝義空性,是一切法的真如實性,也是我們所證的實相。就是般若經,小品般若講的自性空。
好,那麼來講。相門之後來講成立門。有沒有,成立?這個成立就是要說明那怎麼生死雜染到底是怎麼形成的,還有涅槃清淨又要怎麼樣建立起來?這個叫做成立門。所以你看到三門,相門是談它的內容,法跟法性的內容,成立門是講法跟法性它是怎麼成立的。
好,成立生死雜染和涅槃清淨,這個叫做成立門。怎麼樣雜染,雜染是怎麼生起的,然後清淨涅槃也是怎麼生起的,這個叫做成立門。
首先來講生死雜染,生死雜染其實剛剛大家已經有點了解了,它說「無而現故亂,即是雜染因,如現幻相等,非有而現故」,無而現故亂。剛剛這樣子師父講過之後,應該知道,沒有實體的,它卻顯現為好像是真的有一樣,這個就叫做亂識、妄識,這個就是雜染的因,一切雜染因就是這個樣子,又叫做無明。好,就像幻等非有而現故,好像海市蜃樓,或是我們看到的那個幻相幻影。這個就是比喻,這個無而現故亂,人生的問題不得解決,問題在於無知,在佛法里這個無知就叫做無明,無明就是不明,沒有智慧,不能正見宇宙人生的真理。
佛教講的覺悟開悟證悟,一定是對真理的證悟,這個真理一定是怎麼樣?宇宙的真理。意思是說一定是這個樣子,如果佛教講的開悟證悟跟真理不合,那就只是一種怎麼樣?一種催眠。哪怕可以讓你身心得到暫時的平穩跟安靜,都不是真實的平穩安靜,因為是催眠而來的。這樣了解嗎?比如說,有一件事情發生了,比如說我們這樣講,比如說有一個先生有一個丈夫,這樣也不大好。這樣講,我今天用一個例子好了,比如說外道。沒有神,沒有上帝,然後告訴你有神有上帝。這個跟真理不合,跟真理是不合的。但是問題是,如果它一直告訴你有神有上帝,讓你產生一些信心跟信仰,會不會暫時在某些狀況下得到一些安慰,得到一些慰藉,得到一些暫時的快樂?會嗎?當然會。也會的。
但是這個是像吃止痛藥一樣,它沒有就根底上下功夫,而且會產生一些弊病跟陋病。比如說它跟你說你去把異教徒殺了,你就得到神的保佑,就可以上天堂,但事實上不是這個樣子了,這個叫做催眠。這樣了解嗎?所以有人家說宗教是一種催眠,是一種鴉片。是啊,如果排除佛教的真理,不是佛教的真理,以外的很多宗教,很多有時候是這個樣子,它就是催眠你,騙你,是有這樣的一個事情。但是催眠你騙你並不能根本地解決問題。比如說,師父現在剛好想到一個例子,你現在癌症末期,對不對?他癌症末期,有些人不一定馬上會覺得痛,就算是他覺得痛,然後你拿止痛藥給他吃,吃了之後,你騙他:沒事,你這個只是胃有點毛病而已,吃幾次藥就好。 那你會不會覺得,還好!我本來以為我快死了,有癌症,結果一檢查原來不是。還好,所以他就會變得很快樂。他覺得沒事,之前不知道以為我是不是快死了,我是不是有癌症,我是什麼,但去檢查然後真的有癌症,但是醫生跟家人為了讓他不要那麼驚慌跟他講沒有。那我痛怎麼辦?痛只是一些病,吃點藥什麼吃一吃就好了,結果他現在不痛,心裏也解除了,是不是可以得到暫時的快樂?
是,但問題是到最後呢?問題沒解決,對不對?發作的時候到最後沒救了還是痛苦?在床上你們為什麼騙我?對不對?所以如果跟真理不合,那就是一種催眠一種欺騙,雖然可以得到暫時的安穩,但是不究竟。而佛教佛教所講的真理一定是真實實相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由於不了解真理,所以產生各式各樣問題,解決這樣各式各樣問題就一定要了解真理,了解真理之後,了解實相之後,你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所以佛教講的真理一定是真理,不是自己創出來真理,是一定是現實的實相,宇宙人生真理,它就是這個樣子。我們不了解它就是生死,我們了解它,證悟了,就是脫離生死,對不對?得到涅槃。而且這個才是究竟的解決之道。人生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沒有智慧,就是不能正見宇宙人生的真理。
本論說,無而現故亂,即是雜染因,根本沒有心物的個別實性,而在我們的心識當中有二取現起,這是錯亂的,這就是生死雜染的因緣。因為這個就是無明。從唯識學來講,我們由於無始以來的不知真如,無始以來就會顯現出,一旦產生認識就會顯現出能取所取。因為是虛妄分別,這個虛妄分別就是無明,然後在能取所取裏面自然而然會取著有一個我還有一個我所,然後把我所面對的這些都當成是客觀離心識而存在的,進一步就會把它當成我所而執取。包括這些心,我們身心就會還是有能取所取,會取我們身心有一個什麼?我。
這就是一種錯誤的亂象,這個就是錯誤的根本因。唯識,就是從這樣子來解釋無明。這個是生死雜染,對不對?那麼生死雜染,如果要細節來講的話,它有三種雜染,一個叫做惑雜染,一個叫做業雜染,一個叫做生雜染。如果你們清楚的話,它就是在講什麼?
講惑、業、苦三種雜染。惑雜染就是煩惱,是雜染心,不乾淨不清淨。業雜染就是煩惱而起的造作名為業,善業惡業,一切有漏業,都叫做業雜染。業,是感生死報的,業是要感生死報的,為什麼它這個業叫雜染呢?惡業是雜染沒問題,善業為什麼也是雜染呢?
因為還是我執,還是現為能取所取,還是虛妄分別,所以它還是雜染。煩惱是雜染,因為煩惱本身就是虛妄分別,業雜染是因為我們不管造善造惡業,都是依於虛妄分別而去造作的。所以哪怕是善的,還是虛妄分別。就我們凡夫,沒有所謂的不虛妄分別的善、善業,因為你做任何善業,你都還是分別的,有執取的。這樣了解,所以哪怕你再怎麼樣的大善人,除非說你斷了煩惱,入了初地,不然沒有完全清淨的,一定都有潛在的,或你感覺得出來或你感覺不出來,或你可以看得到或你看不到,都是在這樣的分別裏面去做,惡業就不要講了,一定是不好。 但是善業還是依於虛妄分別而造做,因為還是有能取所取。大乘佛教不是講三輪體空,其實三輪體空也就叫你不要怎麼樣,有能取所取,是不是?
好。然後生雜染,生雜染就是惑業苦的苦報,都是報。由業感而有生死的果報,不管是人,地獄、升天種種業報都是雜染的,因為為什麼?不管你是在六道里哪一道輪迴,一定還是什麼?虛妄分別,所以你受報是虛妄分別,它還是雜染的。
那麼此煩惱,業、果報種種不清淨從何而來?無而現故亂,是生起這種種雜染的原因,就是無而現故亂,就是這樣虛妄分別。其實說起來,這個煩惱就是虛妄分別,煩惱就等於虛妄分別,虛妄分別就是根本的煩惱,就是無明。
這樣了解嗎?
學員:還是有一點疑惑。因為它說:無而現。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去認識外境的時候,並不是說無中生有,只是說,對它認識的時候我們產生了一個錯亂的變形。
師父:對,它無而現故,它是指這個(C)。這樣了解嗎?
學員:就是說相(C),還是以外境(D)為助緣。
師父:你是說這個嗎?對,是的,但問題它是說這個(C)。它不是說這個(D)。它現在不討論這個,它是討論這個(C)。所以它的無是指沒有實體,這樣了解。它的無是指沒有實體,但是沒有實體的東西,它卻顯現相是怎麼樣?心外有實體的。所以在這個叫做無而現故亂。「無」不是什麼都沒有,「無」是指沒有實體。「現」它有沒有顯現?有。但是它顯現的當下是不是真實的像我們看到的這樣是心外的實體?不是。這個叫做無而現。
這樣了解了嗎。所以HE問的話,是把C跟D(混淆)。它不在討論D,因為它無而現,它不是指這個(D)。D有沒有?它是承認有的,但它認識的不是D,我們認識到的是這個C, 但這個C並不是像我們認識到那樣地真實存在,這個叫做無。但是雖然沒有實體,但是它顯現出來卻好像是那麼一回事,這個叫做現。好。
就好像,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師父常常舉一個包包在那邊,它就是一個包包。這樣我們了解哈,但是你當把它當成是一個LV包包的時候,對不對?在你的認識裏面,這個就不是純粹一個包包,這個叫做LV包包。但是它真實不是這個樣子的,但在你的認識裏面顯現出來是那個樣子,所以你會把它當成這個很有價值,這個隨時會被偷走,這個可以賣很多錢,因為這樣的包包已經不是它本來的包包了,這個包包是你認識裏面的概念,它實際上並不是而且沒有那樣的價值,但是在你的認識顯現卻顯現出那個樣子。好,這是比較生活上具體的實例。
這樣了解嗎?我們現在看到了見聞覺知的一切不是像那個樣子,我們以為是離我們心而有,而客觀存在的。不是。但是我們把它當成一定是這個樣子的,這樣一定這樣子就這樣叫做「現」,但是它不是那個樣子的,不是我們認識那個樣子的。叫做「無」,所以叫做無而現故亂。不是那個樣子,它顯現為像是那個樣子,我們依於那樣子去認識它,去執取它叫做「無而現故亂」。我們的無明,無始以來一直是這個樣子,所以我們凡夫一直以來都是這個樣子。這樣你了解吧?
就好像上次舉一個例子,這一個(D)是繩子。舉個例子,但是我們碰到這個東西的時候,我們顯現出來的錯誤的認識,把它當成是蛇,所以C這個相,在你的認識裏面是一個蛇,但是它事實上它是不是蛇?不是。所以這個叫無。我們見到的是不是蛇?顯現在我們認識裏面我們產生出來的相是不是蛇?是。所以叫做無而現為有,所以叫做亂。好。叫做虛妄分別。好,可以嗎?
成立涅槃清淨,成立涅槃。剛剛是成立生死輪迴。所謂的成立,就是告訴你生死輪迴是怎麼樣一個運作的。現在告訴你的話,涅槃清淨又是怎麼樣成立起來的?好,來。若無及現中,任隨⼀⾮有,則亂與不亂,染淨皆⾮理。
若無及現中,如果剛剛講的實無,還有顯現為實有,其中任何一個如果不見了的話,任隨一非有,就是其中一個不見了的話那這一套理論都不成立了。則亂與不亂,染淨都不能成立。這句偈頌,有時候如果自己看會誤解它,不知道它在講什麼,但這裏有一個重點,要知道有雜染虛妄分別才能轉染成淨,這句話是要告訴你這個樣子。這句話最重要是要告訴你,有雜染,有虛妄分別,之後,你才能從裏面去離虛妄分別,而成立怎麼樣?清淨涅槃。
這句話是要告訴你,要先從怎麼樣雜?雜染虛妄分別裏面要承認有它。就像是師父講的,你不要跳過於雜染分別,光談真如清淨,你如果跳過雜染分別,光談真如清淨沒有太大意義。佛菩薩都已經真如清淨了,那怎麼樣?你還沒清淨,所以它告訴你,凡夫就是現「實無及現中」,凡夫就是這個樣子,所以你不能去否認它,你如果去否認它,就沒有所謂亂不亂,染淨了,那就一切的生死,還有涅槃都不能成立的。
所以它重點就是要知道說有雜染,虛妄分別我們才能轉染成淨。現與無,在這二義當中,隨便哪一方面沒有的話,那麼亂與不亂,雜染清淨一切都不能成立。我們之所以有雜染,還有清淨,就是因為在「現無」當中產生了錯亂,所以這是雜染,然後在「現無」當中了解它的實際狀況,那就是清淨。
如果還不了解,我們來看下一句,唯識宗以虛妄分別為所依,現有而實無,所以是惑亂的,是惑亂的,所以成為雜染的。知道是惑亂的,就能離亂而達到不亂,是雜染不清淨的,才能離雜染而清淨。所以它說要成立般若的涅槃的清淨,要先了解認識我們是不清淨的,是雜染的,是虛妄的。這樣可以吧?清楚嗎?這句話就是要講這樣子。
我們為什麼是雜染的?因為我們是虛妄分別,虛妄分別裏面它最主要就是說實無的,不是這個樣子的,但是在我們認知裏面都把它當成真實是這個樣子。那是怎麼來?那是因為虛妄分別,對不對?既然我們知道說原來就是這樣的虛妄分別,所以有能取所取,所以會把它當成是好像真實有一樣的,那就要從中去離開虛妄分別,離開能取所取,這樣子到最後你才能轉染成淨。
HE你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學員:就是說,當你知道這個「相」是「無而現」的,你就不會去執取它。
師父:對,是。但是你一定要先認識到它是無而現的,這是第一步,這裏就是告訴你,你一定要知道是無而現的,這是第一步。那無而現,它就是什麼?它就是虛妄分別,就是雜染。你知道這樣之後你才能從中去做真實的認識,離開無而現的,知道它實際上的狀況是怎麼樣,那就可以轉染成淨。
學員:您能不能用ABCD解釋一下生雜染。
師父:生雜染是不是? 這個ABC它是生雜染的根本,其實它是在講什麼?它是在講惑雜染。惑雜染意思就是說,我們有煩惱有這一套,所以會執著產生錯誤的認知,產生錯誤認知去造業,不管是善惡的,它都是有漏的業,有漏的業就會去引導我們來怎麼樣?投胎。好,投胎之後,我們對外界一旦產生認識,我們一旦產生認識,又是這一套。這樣你了解。
學員:生雜染的外境是什麼?
生雜染就是說我們,等一下,我們的生,就是指生在三界輪迴裏面的生。我們生在三界輪迴,一旦生下來,這一套就又開始了。這樣了解了,所以這個是惑雜染惑雜染,因為有這樣的一套錯誤的認知,所以我們一切。因為你這樣的見跟相,如果產生錯誤的認知的話,我們的行為不管善不管惡,一定都是在虛妄分別裏面的,這個造作就叫做業雜染,這樣了解嗎?
好,那麼因為有這樣的造作產生業力,這個業力,因為我們這樣的煩惱又去熏潤它,業力會引導我們來投胎。
我們一旦投胎出生了,不管生在哪一界,這一套又產生了。這樣了解嗎?所以這一套是煩惱的雜染,惑雜染。依一這套錯誤產生,去錯誤地認識,錯誤地造作,就是業雜染,對不對?我們出生之後又是這樣一套,那就是生雜染了,這樣清楚嗎?可以嗎?
好,再來。不一不異門。所以它談法是怎麼樣的輪迴,法性要先認知有錯亂,我們才能慢慢去轉。接下來講一不異門。此⼆⾮即⼀,亦復⾮別異;以彼有無事,有別無別故。如果你光看偈頌,你猜一輩子也猜不出來。
此⼆⾮即⼀,它在講什麼? 什麼是此二非即一?
並不是一件事情,也不是說完全二。就是說(剛剛)現即無,有沒有?現有即實無,這兩個不是同一件事情,對不對?但是呢也不是完全不相干,對不對?以彼有無事,有別無別故,有別無別就是有差別跟沒差別。你看下面解釋就知道,現有就是顯現為實有,還有實無,記得哈,就是那個C的相 。C的相顯現為真實有,顯現而有,不是真實有。但實際上它是不是那個樣子的, 不是我們認識裏面那樣真實地有的。這兩個不是同一件事情,但是也不是完全不相干,所以叫做什麼?不一不異。不一,什麼叫不一?現有跟實無不是同一件,不是一模一樣的,為什麼?因為「有事」就是現為有,就是現起有能取所取的差別。有沒有看到?顯現出來的能取所取它就有差別。
所以能詮所詮的差別,宇宙人生一切差別都是從顯現出來,這個叫做有事。就是這裏的現有,有沒有看到?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切,是不是有我、你的差別?是不是?那就是能取所取,我看到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是不是都是有能取的見?這些山草山水花草樹木的這個相,都是現為能取所取,既然是現為能取所取,那就有怎麼樣?有萬事萬物的種種差別,這個是桌子,這個是椅子,這個是杯子,這個是水,好。那是靖祥,然後這個是靖和,然後這海恩,各個不同。這個就是差別,雖然顯現出來的,不是真實這樣,但是顯現出來的,確實有它怎麼樣?千萬不同的差別,因為這個相是有差別,相是有差別,所以這個叫做有差別,叫做有事。
好,那麼無事是不可得,是無性,無性是平等一如的,無二無別的。它背後的這一些不是像我們認識的那樣,其實它不是實質的,實在的。不是實質不是實在,這個是無差別的,因為一切都是無自性無實體的,這樣了解嗎?所以「無事」是沒有差別的,因為都是無自性的,但是顯現出來相是有差別,所以兩個不是一件事情,一個是相上有差別,一個是體上沒有實質。所以這兩個東西一個是有千種萬相的差別,一個是既然無自性,那就一切無自性,沒有所謂差不差別。
所以「有事」還有「無事」還是不一樣的。所以它不是同一件事情。所以叫做有事,它本身有很多種差別,無事它就是指無體無自性,沒有所謂差別不差別。別與無別不同,就不能說是一的。
對,有事就是這裏的「現有」,這裏的有事,這裏為「現為有」,對不對?有事現起就是有各種差別,所以它說有事,本身就是一旦有顯現出來的,就有各種各式各樣的差別。無事就是這裏,不可得,它因為它是無自性,是平等的,所以這個無事就無差別,一個是很多差別,一個是完全無差別,所以這兩個就不能是同一件事情。
學員:師父,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從緣起的角度來看都是緣起的,都是空性。
師父:是,從緣起的相上來講,千萬的差別。所以一個是現相萬種差別,它叫做有事,一個是沒有實體的,那叫做無事,所以兩個不能是同一件事,不是完全一樣的。
學員:這個點,是不是也跟「法和法性」是一樣的,法相的本質都是虛妄的。
師父:所以它不能是同樣一件事情。
學員:它這裏是在講「法與法性」的不一不異嗎?
師父:這個東西可以講是「法跟法性」,但是,它不完全是講法性。它是在講現起的,還有怎麼樣?虛妄的。它主要其實是在講,這個東西的現起的,像是有一樣的東西,但是這個東西本體是虛妄是無實性的。它是在講這兩個東西,這樣了解了哈。
你說這兩個東西跟法與法性有什麼關係?你要是了解這個東西只是現有,但是無實。你要是了解了,那就是法性。你不了解,以為它是真實的實有的,那就是法的輪迴。這樣了解嗎?
學員:它這個不一不異,和中觀的不一不異,有什麼差別?
師父:道理上差不多。但中觀的那個我們還要再講。
可以嗎?再來。不異,凡是現為有的就是無自性,無,並非離有以外,別有一無性。這樣了解嗎?所以它是不異。所謂剛才講的無自性沒有本體,它不是離開這個顯現為有的東西,然後離開這個,在談一個沒有自性沒有本體,它是在談什麼?
談這個相本身顯現為好像是有,但是實際上它的體是沒有的,所以你也不能說它是怎麼樣?不同的兩件事,它還是一件事裏面去了解它的真實的實相,這個叫做怎麼樣?不異。這個叫做不異,所以我們來看不一不異。有與無,是有差別而又無差別,說一也不可,說異也不可,所以成立這現有與無性是非一非異,總之事與理,現相與無性(無性即是實性)是不一不異的。所以總歸回來還是在講,它是講法跟法性。
學員:這感覺跟「色即是空」是類似的意思。
師父:也就是一個意思。 色即是空,好,我們可以這樣講。色,它是現為有,對不對?沒錯吧?就是C那個相,它是現為有。我們見到色的時候,都會把它怎麼樣?認為是離心而有實質這樣子一個色的本體存在,確實是離心這樣子的。 好,但是實際上它是怎麼樣?它是虛妄的而不是離心而有。不只是因緣和合而已,因緣和合是佛教共認的。唯識是認為說:它不但是因緣和合,而且它還是我們心識所現出來的,所以它不是我們看到那樣離心而實有的,這個叫做無。這樣了解。
似有而實無。現為有,感覺上真的是那個樣子,但是實際上它不是我們認識的那個樣子,因為我們都把它認為是離心而實有的。
當我們把它當為離心的實有的時候,那就是虛妄分別。這個就是什麼?就是法。 當我們真正能認識到它實無的時候,那就是什麼?脫離了能取所取的,這就叫法性。
學員:是不是說,從理上來講,它是不異的。但是從事相上來講,它是不一的。
師父: 可以這樣子講。所以這裏講,導師講事與理,現相與無性,是不一不異的。事相上它兩個是有差別的,但是理相上,一個就是怎麼樣,它的無自性。
學員:心經,它講的是「色即是空」,它這個「即」是站在勝義的角度上來講。
師父:它就是站在勝義的理上來講的,它重在講不異。這裏其實唯識重在講不一。這樣可以嗎?好。
因為般若經它重在究竟勝義來講,它一定要偏重在它的不異上來講。唯識重在從虛妄雜染成立,它要重在於什麼?「不一」上來講,但其實兩個還是都在講不一不異,只是偏重會有不一樣。所以這個就是說,師父常講唯識重在緣起性空,唯識重在怎麼樣?緣起的法相上來談,然後怎麼樣進入涅槃。
中觀從那個畢竟空,是理上,無自性上理上來談。
好,這個就是法與法性的標略,這樣了解嗎?它的標略整個都是從虛妄分別而來,所以唯識講虛妄分別。我再講一次,一旦有虛妄分別,所謂的虛妄分別那就是法,就是生死。有虛妄分別就一定有能取所取,一旦有能取所取就一定會現有而實無。這樣了解嗎?如果我們了解說,這是虛妄分別,是現有而實無,了解說都是因為我們心識的虛妄分別,所以顯現好像是真實那麼有,然後去執着它,所以產生這樣的一個生死輪迴,我們了解說這些其實都是心識所變的,然後離能取所取的話,那就是什麼樣?那就是法性就是真如。所以離能取所取,那就是法性,就是真如。所以現有就是生死輪迴,認識實無那就是法性。
所以話講回來,這個就是法與法性的怎麼樣?不一不異。你不能說它一,你也不能說它異。那你說,為什麼說不能說它是異?因為真如法性,無二無別。在我們有沒有修行,那都是真如法性。但是你不能說它是一件事,為什麼?我們還是凡夫。佛還是佛。因為凡夫它的真如是被怎麼樣?虛妄所覆蓋的,那它虛妄是什麼樣子?虛妄就是現有嘛!這樣了解。
好。 有沒有什麼問題?有點這個思維上的難度,但是你要打通的話,打通一切通,就是虛妄分別。
學員:這個就像阿含經上講緣起上有,但都是如幻如化,不是真實的。
是,對。但問題就在於說:因為第一個,它不能跟阿含經不一樣。所以為什麼師父建立的是阿含經,阿毗達磨,中觀唯識,它不會跟它不一樣。但是它有不一樣的地方,它不能完全一樣,完全一樣的話那就不要叫唯識。 但是它的法理有一個繼承的一貫性,有它的一貫性。
廣釋。有沒有看到?講義。剛才略標的「總說二事,別說三門」已經講了,有沒有看到?相成立不一不異。現在談廣釋,廣釋什麼?廣釋法與法性。有沒有看到?辨生死,辨涅槃。有沒有看到?通明三乘,這裏是什麼?略標。
總攝二事,看到哈?二事是什麼?法跟法性,剛才已經講了,對不對?然後別說三門,法的相,還有法性的相,然後成立,生死輪迴是怎麼樣,因為虛妄分別而生死輪迴,對不對?然後,要成立法性的話,一定要先承認有雜染,然後才能趨向涅槃清淨。
接下來再講怎麼樣?有與無。現為有而實無,那麼牽扯的它就是現有跟實無是不一不異,而進一步延伸到法與法性的怎麼樣?不一還有不異,對不對?好,所以這個叫作通明三乘的略標,略標之後我們現在談廣釋。廣釋的話就是這一個,辨生死,由六相辨生死,辨涅槃,由六相辨涅槃,對不對?這就是簡單地講生死涅槃,這邊比較複雜地細節地上講生死與涅槃。好,來,我們先來回向,請合掌。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