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法法性論 第五講

當前項目或頁面整理已完成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重新導向自辩法法性论 第五讲
源法师 主讲(文字一校:瑾,二校:燕雀,三校:Haien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阿彌陀佛!

好,各位網絡前面的同學大家好,在座的同學大家好 阿彌陀佛!

好,我們繼續來談這個能取所取空,早上講所取空,接下來講能取空。所以你會發現它的偈誦,在所取空上面花了很多時間,談所取空,對不對?但是能取空怎麼樣?很簡單一句,它的能取空很簡單一句。

以所取若無,亦無似能取。

就是相似顯現的能取。

由此亦成⽴,無似能所取

所以當它所取空的時候,能取沒有著落了,所以能取也空,對不對?

然後能取空、所取空,這個叫做能取所取空。所以唯識的第一步要先承認,成立,我們有虛妄分別,然後會把我們認識的境,不管是無情、有情全部當成是真實的,這個是我們的虛妄。把我們先認定說,它是我們虛妄分別識所顯現的,不是像它在我們心中顯現的那麼真實,因為你當成那麼真實,所以你就會去取著。那麼當它知道是妄識所現的時候,那它就不真實,不真實的時候呢,我們能取也無所取著,那就是什麼?變成能取所取都是虛妄遍計,都是虛妄的,那就是得到了這樣一個能取所取二空。

所以到最後它說:悟入二取空,所以它最後的悟入其實就是悟入二取空。

然由無始來,等起而成立,二取悉非有,亦善成立故。

這一句就是作能取所取空,悟入二取空的一個總結。它說怎麼回事呢?問:既然所取不可得,所以能取也不可得。道理上是這樣沒錯吧?但是,而且心境都非實有的,道理是這樣啊,一切法是無自性的,能取所取都是虛妄的,道理是如此,是這樣子沒有錯哦! 但是我們不能光談道理,我們現在還是能取所取啊,但是為什麼眾生生出來就有心識的作用?而且有心同時就有境?永遠都是心境相對,而有能取所取呢?為什麼還是會是這個樣子呢?就好像說既然是緣起的,一切法自性空,一切法畢竟空,那為什麼我們還是繼續在虛妄分別,我們還是繼續在生死裡面輪迴呢?

對不對?道理是這樣沒錯,但現實我們還在輪迴。這是為什麼呢?

答:無始以來一向如此,一向是不起則已,起則有心,有境,前後等起相續。

所以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如果你不修行,未來也如此。因為無始的無明,見思二惑的干擾,煩惱的干擾,然後依無明煩惱造業,然後依無明煩惱潤業就會來投胎,所以我們眾生生生世世就是一直是這個樣子。真理一直存在我們自己,但是我們一直不明白它。所以悟了真理,就是指這個真如,悟了真理,那就是涅槃解脫。迷了真理,迷了真如,那就是生死輪迴。緣起法性一直都是如此,你不了解緣起法性,那你就是緣起的流轉;你悟了緣起法性,那就是什麼?涅槃還滅。所以呢,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無明一直都是這樣,你看,依現在起執著,依執著而薰習,引起後後的現行,從無始以來一直到現在,生死輪迴永遠如此如此。

所以我們一直輪迴啊。那現在怎麼辦?你要記得,這有一個薰習哦!依現在的執著,依執著而不斷地薰習,然後薰習之後又引起後面的現行,然後無始以來就是一直現行能取所取,一直是這個樣子。那一直是這樣,那現在怎麼辦?那就是要開始聽經聞法,開始修行嘛,開始好的薰習,無漏的薰習。如果知道一切法都是非實有的,就不起執著,不會薰習成遍計所執種子,薰習的力量就越來越薄弱,終於達到二取都不現行的實證。所以你可以達到能取所取空,但是不是一蹴可及,也不是一步就可以到位,而是要經過聽經聞法,然後聞思修,然後不斷地這樣薰習薰習,把二取的種子有漏的雜染的種子,不斷地讓它力量減弱。

所以唯識學不會說頓悟,唯識學絕對不會跟你講頓悟,中觀也不會跟你講頓悟。 阿毘達磨 更不可能講頓悟,阿含經也不可能講頓悟,因為理是如此,但是事還得待慢慢慢慢修啊。對不對?道理就是緣起性空嘛,道理就是二取空嘛,但問題是,我們現在還是凡夫啊,那凡夫就有這種無始以來薰習的這種雜染種子嘛!那你就是要經過聞思修,聽經聞法然後聞思修,慢慢慢慢讓這個雜染的種子,能取的二取的這種雜染種子,這種執著的種子慢慢慢慢磨滅,慢慢慢慢消弱,到最後呢,才能實證得二取不現行。

我們現在聽經聞法,平時日常生活的用功,還有戒定慧,持戒修定,然後聽經聞法,其實都不能說一天兩天你就可以達到那個境界。千萬不要把自己當天才,一旦把自己當天才,那後面都會出現大問題。要把自己當成是愚鈍的凡夫,我們必須要一步一步的次第地去修行,然後慢慢慢慢磨滅,這樣慢慢慢慢薰習成正法,你的無漏種子就會漸漸現行。

這個就是唯識在這方面講得比較清楚的地方。就是種子的薰習,還有種子的無漏,有漏種子的轉染成淨,無漏種子的生起,有漏種子雜染種子的轉依,轉染成淨,那這需要時間,就是需要時間,所以必須次第修行。道理你可以馬上去理解,理解之後修行還是要靠一步一步慢慢地來修行。

好,這個叫做悟入二取空,這個叫做悟入。

好,再來。辨涅槃。現在知道我們講到哪裡嗎?看你的綱要,大綱。有沒有看到?辨生死,有沒有看到?廣釋。辨生死有六相。法相、成立、非一異,……接下來悟入,我們今天早上都在談悟入。悟入,悟入什麼?悟入二取空,對不對?生死辨完了,我們來談辨涅槃。辨涅槃呢,就告訴你說,那我現在。。。 辨涅槃不是講涅槃是什麼,重點在告訴你:那我要怎麼轉凡成聖,我要怎麼去悟二取空,我剛開始要怎麼做。這是在告訴你悟入涅槃的次第。

所以這裡辨生死,是告訴你生死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依的是什麼。然後辨涅槃是告訴你六相,這六相裡面有包括聞思修,告訴你涅槃是什麼,真如是什麼,接下來告訴你應該怎麼入。

來。應該怎麼入呢?來看一下。

第一個,標列。你看哦,這個論文做得非常好,它都先把要談的是什麼,幾項全部列出來,然後一個一個講,標列裡面你看,由六相悟入法性。

由六相悟入法性,為無上,謂相,與依處,抉擇及觸證,隨念,並悟入,到達彼自性。

隨念並悟入,到達彼自性。

好,第一個,相是什麼?就是,現在辨涅槃是辨什麼?法性哦。它現在告訴你,法性的相是什麼?這是法性的相哦,之前已經講法相了。這裡法性相是什麼,它的義相,法性的義相,那內容到底指的是什麼?

再來。依處,依什麼能夠漸漸的悟入法性?

抉擇,抉擇是智慧的作用,抉擇為性。

觸證,法性真理的真實證悟。

隨念,就是講修道。

到達彼自性,經修行到達究竟。

那麼如果你們比較清楚一點的話,有概念的話,其實它這裡面包括什麼?包括唯識所談的什麼東西?看得出來嗎?

學員:如何成佛。

師父:如何成佛。唯識講如何成佛,它列有幾個位階哦。不只是講十地哦,它連前面都講了。唯識立修行有幾個位階?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這裡面有沒有?這裡有沒有講隨念即修道?修道位。到達彼自性,有沒有到經修行到達究竟?這裡有沒有講抉擇?抉擇為性。加行嘛,對不對?然後呢。。。其實這裡的加行不止是加行,它包括聞思修都有。

然後這裡告訴你什麼?依什麼,這個可能就是指資糧,對不對?所以你可以講資糧。然後呢,這個是什麼?加行,對不對?偏重哦。那這個很明顯的,這個是什麼?見道嘛。這個是什麼?修道嘛。這個是什麼?究竟嘛。它就是從五位告訴你,應該怎麼去做。

現在來講,我們知識上已經知道能取所取空,那我現在應該怎麼做?對不對,哈?它先告訴你說,那你證到的到底是什麼?所以它現在告訴你:相。它先告訴你說,那你證到的到底是什麼?證到了什麼?所以它說,相如標列說。因為法(性)相是不可說的,但是不可說中,它還是要稍微表達一下表示一下,對不對?所以它說相如標列說,標列裡面講了什麼?

復此法性相,無能取所取,能詮所詮別。

沒有能所取能詮所詮的差別,即是真如性。它前面標列已經告訴你了,涅槃的真實相,它就是真如性。法性相是沒有能取所取,沒有能詮所詮,不是語言可說明的,不是思想思惟可分別的理解的,超越一切相對的名言、相對的能取所取,是絕對的、無二無別的真如性。

這就是告訴你,真正實證的真如,它就是超越一切的能取所取。

學員:這個有點像是見道位的當下。

師父:見道位的當下就是這個樣子。因為見道位的當下,那是究竟涅槃的境界,雖然它。。。等一下會講,雖然它那個很多。。。那個煩惱也還沒完全去除,但是它已經斷了三結,先見一分真如。而且在它見道的當下,是一切法不起,所以一切煩惱暫時不起。 這個就是真如的實相,那到了究竟就是佛的境界,也是這個樣子。

學員:後面那一句,到達彼自性的自性,和緣起無自性的自性,是一個意思嗎?

師父:對緣起無自性究竟的通達,這樣了解嗎?

學員:這兩個自性的意思不一樣?

師父:意思不大一樣。你不要看到自性。。。佛教裡面講無自性、講自性,多的哪。但是你要去分辨它到底哪裡不一樣。這樣了解嗎? 三自性也講自性啊,三無自性也講無自性哪,不要看到字差不多,好像就覺得它是同一個東西。

師父:師父,它這裡說的「彼自性」是什麼意思?

師父:到達彼自性,它的彼自性就是真如的最究竟顯現。這樣了解嗎?

好,這個是它的法性相。

接下來,第二,依處。那我現在要修,我要依什麼來修?我現在要依什麼來修?對不對?現在告訴你最究竟的理論是這樣子,最究竟的境界是這個樣子,就是告訴你說,哎,最究竟的就是成佛。好,那成佛的理論道理上應該是怎麼樣,現在告訴你,我現在第一步要告訴你,那應該要怎麼做? 其實也是在講境行果了。境,就是剛才的真如相;行,現在告訴你要怎麼做;果,就是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究竟,那個都是果。那個不但是果,而且是行,境行果的行。但是它在行中間呢,有行的各個階段的果,那到了最究竟的佛,那就是究竟之果。 所以它還是依什麼?境行果來說明的。

依處。依什麼來修行,第一步要依什麼來修行。

處謂一切法,及一切經等。

什麼叫一切法?

學員:緣生法。

師父:緣生的一切法。那為什麼說依緣生的一切法?是這樣沒錯啦。但是你第一步要觀察,你是離開這一切,然後去觀察一個什麼東西呢?

透過緣生的一切法,去觀察它的緣起的法性,或是觀察它真如的法性。所以修行不離一切法。不是離開一切法,然後去觀一個什麼,離開這一切法有一個真如,不是哦。這樣了解嗎?真如是一切法的法性。所以你必須在一切法當中,去明白,去了解。

能取二取空,是在哪裡去觀能取二取?能取所取?能取所取空,是在哪裡觀能取所取空?在你的,在你的什麼?日常生活的觀照,看到的這些見聞覺知裡面去觀察它的什麼呀?虛妄唯識嘛!而不是離開它,另外去找一個什麼東西。所以我們的一切修行觀察,是在現實生活的一切見聞覺知當中去認識觀察的哦。所以你看,處,就是依處,依於什麼才能悟入法性?論說有二,一、依一切法;二、依一切經。一切法就是依於一切法的差別法相中,有沒有看到?悟一切法的法性。一切法的法性、平等法性是無二無別的,是依一切法而觸證的。也就是說你要在一切法當中去觀一切法的平等性,一切法的緣起性,一切法的真如性,對不對?

佛陀悟緣起法性是在哪裡悟的?師父,菩提樹下悟的,我當然知道啊。但是它是說,觀身心生命的這一切,對不對?然後這一切,從這些生命現象的流轉當中去悟到它的平等、緣起法性,或是大乘說悟到它的平等真如性。這樣了解?但是不是說這一切法裡面,另外又存在什麼真如性哦,它一切法當下本來如此啊。就是無自性空,不是另外又有什麼無自性空,它是一切法的當下,沒有實體、沒有自性,你去悟它,所以你在哪裡悟?一切法中悟嘛。

好,這叫做一切法中,依於一切法,所以是依一切法的相,在法的相中悟法的法性,然後呢,一切法的平等無差別,這個叫做依一切法而觸證的,這個是第一個。

但是現在要講一個,如果沒有告訴你,你在一切法你能夠知道嗎?你不知道啊!你還會在一切法裡面去尋找,然後去揣疑,然後去想像一個什麼東西,我們都是這樣子,然後去生死的輪迴裡面去尋找一個靈魂,一個不變的本質,對不對?然後或是說像其他宗教,去尋找這一切法,一定有一個什麼東西,然後它是不變的,然後這一切法的萬緣是本源,所以它生出一切法來,你可能會這樣去胡思亂想啊。你看那些哲學家,或是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家,不是這樣去胡思亂想一通嗎?

所以現在呢,一切法就在你眼前哪,沒錯啊,沒有人告訴你,你悟不了它的法性的啊。所以呢,除了在一切法觀以外,還要,還要什麼?還要,這裡告訴你,依一切經。依一切經等,不但是經,還有菩薩的論。因為經是一個通稱,其實經論,還有戒律都是。依一切經不但是經,還有菩薩的論,經與論都是悟入法性所依止的。所以你要從怎麼樣?經論當中去學習到它的道理,然後依這個道理呢,去觀察現實生活的一切法,去悟它的能取所取空,去悟它的真如法性。

你不能不聽經聞法,自己在那邊胡思亂猜呀。所以有人告訴你經教沒用,那你去告訴他,那為什麼彌勒菩薩說你要開始的時候,要依一切法及一切經?你就拿這個跟他說,是不是他比彌勒菩薩厲害?不只是彌勒菩薩這樣講哦,佛陀本身就是告訴你呀,對不對?要依他的教法,然後才能去悟法的法性嘛。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說,不要聽經聞法,不用依一切經,然後看扁它,認為說修行就是要悟。悟什麼?悟法性?你從哪裡悟法性?你怎麼知道什麼是法性?你要怎麼悟?依一切經來悟啊,經上論上告訴你怎麼修怎麼悟啊,所以依經而修行,依教而修行是最根本的。所以你看,不但依經還依菩薩的論,經與論都是悟入法性所依止的。你沒有聽經聞法,不依經、不依論,你根本無從修起啊,對不對?

那師父,我不看經不看論,那我聽師父講經。那一樣啊,你聽師父講經,你是聽菩薩在講經嘛,對不對?師父這些知識從哪裡來?還是經跟論來的嘛,對不對?所以你不管聽經聞法還是你自己看,都是看經看論。

那這邊有一個關鍵點:依一切教典一切法門,願學無量法門,就是菩薩通達法性所依的方便,以教契法。有沒有看到那邊寫了一句叫做「以教契法」?依佛菩薩或是善知識的教導,這個叫做以教 ,依教,對不對? 依教或以教 。

契什麼法?契入法性嘛,對不對?契入法性,不是觀一切法而已啊。你觀一切法的目的是什麼?契入法性嘛,所以這個叫做以教契法嘛。以教契法的前面一句,叫做從證出教。從證出教,這樣看得清楚嗎?看得到嗎:從證出教。誰從證出教?佛陀嘛。佛陀證悟之後,怎麼樣?證入無分別法性之後,然後怎麼樣?希望大家也這樣子,然後他把他的過程,還有他的方法也告訴你,他把過程把方法告訴你,怎麼樣?這個就是教嘛。對不對?教,它就承載的,它是一個媒介,它承載了可以悟法的這樣的一個方法,它承載了,這樣了解嗎?

所以師父一直講過一個東西哦,從證出教,然後這裡講什麼?以教契法 。這裡有兩個關鍵:一個是教,一個是法。有沒有聽師父講過?講過什麼?佛法跟佛教。因為教跟法,為什麼都稱為佛法跟佛教?佛是什麼意思?覺悟嘛。教跟法都是什麼?悟嘛。對不對?這法本來就是悟到的,對不對?所以佛教跟佛法就是,通向。。。這個法本身就是悟,這個教是通向覺悟的嘛,對不對?所以叫做佛法跟佛教。這樣你清楚嗎?

好,我現在又回到一個很重要的根本問題,法,如果這裡講的是這種法性,法、法性,佛陀的證悟到的無二無別的,這個東西會不會變?如果這個法,這邊有講哦,是法性對不對?是無差別的,是沒有時間差別也沒有空間差別,普遍如此,也不是佛創造出來的哦。它是本然,是真理,佛只是悟到而已,所以這個法會不會變?不會變,對不對?那麼從證到的這個法,佛陀告訴我們,那經過語言告訴我們,接下來後代慢慢一代代流傳,然後接下來呢,文字寫下來流傳,教會不會變?教會不會變?教,一定會變的啊,因為教已經落到世俗的流布了嘛。

所以教會變,這樣清楚嗎?從阿含經,是教,阿毘達磨 是論,也是教,大乘的經跟論也是什麼?教。對不對?所以這裡說依經,依一切經,其實就是依一切教。但是既然教會變,因為教它流布到世俗之後呢,就會怎麼樣?隨著時間改變,這個叫做諸行無常。它隨著地域、區域,它傳到哪裡就會融攝那個地方的語言、文化、風俗,對不對?然後結合起來成為一種教法,這個叫做怎麼樣?諸法無我。

這樣了解,但是它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這個教,在變化當中呢,它承載了什麼?法在裡面,這個叫做什麼?既然諸行無常,諸法無我都有了,它承載的這個法在裡面,它叫做什麼?就叫涅槃寂靜嘛,這還很多嗎?所以教跟法它目的,教,它的目的就是要引導你向於涅槃寂靜,它本身也承載了涅槃寂靜,這樣了解了嗎?

但是既然會變,那也就是說,有一些,既然會變,那就有可能會變得怎麼樣? 就有可能會變壞,會偏。那有可能就會怎麼樣?變好。所謂的變好,就是說,會更清楚或是更直接地、或是更適合地,怎麼樣?詮釋出這個法。會更契機,對不對?會更怎麼樣?因為有時候在某一個時代,它有它的文化或是它的語言限制,但是它傳到另外一個地方,或是它的語言更發達,它的思惟更文明,它更容易把它詮釋出來,這樣了解嗎?所以它既然會變就有可能變壞有可能變好,這樣了解嗎?所以呢,一切經一切法,一切經一切教裡面,就有所謂的權說實說,有方便說,有究竟說,有了義說,有不了義說,甚至有些呢,會變成邪說、瞎說。

因為如果進到一個區域裡面,然後這些區域(的人)都不了解,然後它就會變成一種方便。那這種方便呢,傳得更嚴重一點就變成什麼?根本不契法的狀況都有可能出現,什麼都有可能出現。 很簡單哪,佛教,師父不講西藏啊,要問西藏的底下再來問師父。佛教傳到中國來,有沒有可能跟中國的某一些民間的術士合流?有嘛。對不對?導致很多人搞不清楚佛教本身它到底是什麼,然後看到佛教,都以為只是到寺裡面去抽籤,到寺裡面呢去磕頭,然後交錢,然後到寺裡面去燒香,他們把這個定義為佛教。那你說它完全不是佛教嗎?那也不盡然,因為它還有那麼一點點小成分在裡面嘛,畢竟它有佛像,對不對?它也有出家人哪,但是他傳的確實是跟法,跟真正的教法差太遠了,對不對?甚至還有算命看風水的,對不對?早期很多人是以為出家人必須要會看風水的,還有出家人坐在那裡算命的,有沒有?

有。那這個是變好還是變壞?這個當然是變壞嘛。對不對?流布到已經變質了嘛。那你不能說那個不是佛教,是,那個已經變了,但是在佛教的教法,在佛教這種教還有融合這些文化當中,它就會變成那個樣子啊。

所以,我們必須要研究,從這個流變當中去探討說,它法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們經法不是說全盤接受,它講什麼都是什麼,而是必須去抉擇,去系統化、去抉擇化,去分辨出它的根本,可以承載法或是指向法的這樣的一個道理。 這個教法到底是什麼?它的究竟到底是什麼?這樣各位了解嗎?

學員:空與真如法性的關係是什麼?

師父:空跟真如法性的關係,兩個:一個空本身就是真如法性。這個是自性空來講,海恩記得嗎?般若經裡面講自性空,自性空就是真如法性。另外一個,自性空是(對)有情對無自性的證悟,這樣了解嗎?因為空不是單有一個意思而已,空有幾個意思哦。這樣了解嗎?空有自性空,有無自性空。如果從自性空來講,從般若講的自性空,是聖人的境界,一切法的法性來講,空就是真如。 這樣了解哈?

那麼,從落到現象界來看,龍樹中論所講的,是講無自性空來講的話,那真如就是我們對無自性空的證悟,這樣明白了嗎?那這種自性空跟無自性空,它還是緣自於阿含經。自性空是究竟實相,對不對?是聖人證悟到的境界,是緣自阿含經的涅槃。所以阿含經講涅槃是無為,無為法,對不對?

那無自性空源自哪裡?一切法無自性源自阿含經的什麼?源自阿含經的緣起法,因為緣起的,一定是沒有我,沒有本體的,沒有自性的,沒有本質的。對不對,所以叫做無自性。

那麼,現在,剛剛講那麼多,要提到一個問題,那說,師父,那我要得到法性,我不能拋開,不能拋開什麼?不能拋開一切經,教法,這一切經,我們就是所謂的教法,不管是經跟論,它都是教法,都是對佛陀教導的一種詮釋。好,既然你現在要學法性,要得到法性,必須依佛法,必須依佛教。就是一切經,但是那麼龐大,我怎麼辦?

第一個,你看,它說:菩薩要依一切教典,一切法門,願學無量法門,就是菩薩通達法性的所依。以教契法,對不對?我們必須以教契法,現在問題來了,海恩什麼問題?

第一個,要抉擇。為什麼?因為那麼多,那麼多,裡面有方便的、有權說有實說的,那麼多,我怎麼辦?要抉擇啊。

第二個,要有次第。要系統有次第的學習嘛。對不對?那你抉擇,剛剛海恩說的抉擇,其實就是抉擇你要切中精要嘛。你不要邋裡邋遢學了一大堆,講什麼你好像都懂,但是你根本都沒抓住重點。每次談話,都談空說妙,雲裡霧裡的講一大堆,結果都沒抓住重點。告訴你怎麼修。。。有些人是這樣子哦,他跟你談東,你問他東,他答不出來,他跟你講西。你問他西,他又跟你講到哪裡,然後繞來繞去,你問他到底怎麼做,他又跟你來禪宗那一套。那你講來講去,去了,喝了一下午茶,回來,講的什麼? 不清楚。

所以呢,要經過抉擇,抉擇就要切中精要,佛法的核心精髓到底是什麼,你要搞清楚,這叫切中精要。那你要切中精要,你必須有系統的學習。因為那麼龐大,你如果沒有系統的話,你東摸一點,西抓一點,好像瞎抓一樣,這邊抓,這邊抓,抓了二三十年過後,人家講什麼你好像都聽過,問題是你永遠沒有辦法,形成一套系統,來理解佛法到底是什麼。所以那麼龐大,你就是要系統中去學習,系統化去學習,然後要切中精要。還有不要拘泥於一宗一派,能夠的話儘量廣博多聞。廣博多聞呢,中間去系統學習,然後去切中精要。這樣了解嗎?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廣博多聞呢?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你修菩薩道本來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嘛,這樣了解嗎?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是就自利利他,就利他來講。還有就自利來講,你學得多,如果你是有系統的,你更容易知道它的」精要」到底是什麼。

師父講過好幾次哦,如果你一開始學佛,你就是依一部經一部論,那這部經或這部論裡面,有可能鋪設了很多點,但是它有一個中心要突出的地方,但是因為你不知道,所以你有可能在很多不是它核心精髓的地方去瞎抓,東摸西摸,但是核心點一直沒有弄懂,沒有摸到。就好像一個。。。師父講過的一個故事:一個從來沒有吃過龍蝦的人,他不知道龍蝦是長什麼樣子,他不知道龍蝦吃起來是什麼味道,所以他去讓人家請客的時候,對不對哈?然後人家端出了一大盤龍蝦出來。我問你,一般弄出一大盤龍蝦,難道這一大盤裡面,沒有其他就是龍蝦? 是這樣子嗎?當然不是,他會放很多東西點綴,不管菜哪還是蝦餅哪還是什麼一大堆,甚至會用什麼蘿蔔切成一條龍,龍蝦嘛,對不對?然後東弄西弄弄一大堆餅。結果他不知道,他看到花花綠綠的東西是最吸引人的嘛,因為他不懂,對不對?懂的,內行的夾中間的龍蝦肉吃,不懂得,他外行的,他不知道,他猛夾旁邊的,怎麼樣?蝦餅哪,那些什麼哪,因為那些都是加了很多色料、什麼味素啊什麼,它很好吃,他吃吃吃,一大堆。人家回去了,他說,你今天,人家有出了一盤龍蝦,有有有。你吃了嗎?有吃了。什麼味道?甜甜香香脆脆的。嗯?怎麼會這樣子呢?

如果你只是這樣而已啊,對不對?那如果今天你用了很多東西出來之後,很多都是龍蝦製品,結果你東吃西吃,你慢慢慢慢就會知道,哎,奇怪,我怎麼吃這盤是香香脆脆,吃那盤味道很香很好吃,但是怎麼不一樣呢?你慢慢慢慢去探究說,那到底什麼才是龍蝦,對不對?你光從一個,你分不出來的。

所以,你學了這一些以後呢,你可以從中抉擇出它共通的東西。這個共通的東西呢,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法,這個就是廣學多聞的第二個好處。對自利上能夠掌握,自利上能夠掌握住法的不變法則,這就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糾正時弊。

這是印順導師在他書裡面特別提到的,他說:部分中國佛教的觀念,部分哦,不是說中國佛教都是這樣子。因為印度佛教傳來到中國,結合中國的某些環境、文化、地域,然後師父說會有一些弊病嘛。這些弊病呢,其實可能普遍地發展,普遍存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學佛是這樣子學的哦,但是這個問題很大,什麼問題呢?

部分中國佛教觀念有些不同,以為證悟——證悟可以說嗎?不可說;可以思惟嗎?也就是法性,這個法性可以說嗎?真如可以說嗎?如果真正的真如當然說不出來,不可說的嘛,對不對?剛剛講的真如法性,證悟到那個境界,是離一切能取所取的,言語道斷的,那說,那真正的法性可說嗎?不可說。不可思惟嗎?不可思惟。那修學經論如果以分別來學習,那不是愈分別愈不對,所以說譏諷為以水洗水。

它的意思是什麼?它說證悟的境界是不可說的,但是經教是分別、抉擇,是可說的啊。那它會認為說,那你以可說的東西來學習不可說,那你永遠學不到啊!它會有這種觀念嘛。

所以它有些教派就說,你要先悟,悟了再來修。如果依印度佛教傳過來,絕對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它要由什麼?由能分別為指引,對不對?這個叫做教嘛。然後慢慢入無分別的法,這個叫做以楔出楔,對不對?沒有那個能分別的楔,你永遠沒辦法去除掉能分別的煩惱,而達到無分別的這樣的一個境界。

這就是很多人錯誤的觀念。

依印度所傳的佛法,小乘也好,大乘也好,唯識中觀都重視聞、思、修,依分別而進入無分別,依名言而入離名言。依世俗而入勝義,依教契法。教,可說不可說?可說。可思惟,可分辨,最後到達不可說的法,這是必然的次第。所以要先重視,第一個我們有煩惱,不要動不動談空說妙。第二個一定要依經契教(口誤),或是依法,或是依教,一定要依經契法了,或是依教契法。

法性雖然是無能取所取,無能詮所詮,但是卻說種種的法門,從了解分別中引導趣入,這就是佛的偉大,不可思議的方便。從可說而入不可說,從有分辨而入無分辨。

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好,那麼師父再講一下,這裡有一個系統,廣學多聞系統,切中精要,對不對?好,師父現在要就這個地方,跟大家講一下,雖然說廣學多聞,但是你這一輩子的生命還是有限的,時間還是有限的。

三藏十二部,浩瀚如海,對不對?所以你要中道,所謂的中道就是說,不能很狹隘的只看一經一論,或是只看某一些法門,或是一開始,就入什麼法門這樣子,而是要多廣學。但是廣學不是叫你什麼都學,因為你這輩子時間有限,三藏十二部浩瀚如海,廣大無邊,你怎麼去學?當然如果你說,我用三大阿僧祗劫去學,那沒問題,但是你這輩子,有你這輩子必須要學的東西嘛!在有限的這一輩時間裡面,我怎麼去發揮最大的功能,去學習我所能夠學習到,能力所能及的呢?

那就是說要有系統,對不對?那這系統裡面,更重要是要切中精要。那這個系統怎麼去安排呢?自古以來祖師其實都有去安排,對不對?

不管是印度的祖師,西藏的祖師,中國的祖師其實都有安排啊。比如說,我們遠的不講,我們說中國的,它有安排什麼?像天台的藏通別圓,華嚴的小始終頓圓,對不對?它把很多經教契合在裡面,但是也列出它主要的。這樣了解嗎?像師父依導師《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弄出來這樣一個系統,引導出來,師父在中道裡面也列出一個,安排出一個修行、學習的系統。學習什麼系統?阿含經,對不對?阿含經裡面以雜阿含為主,如果沒有時間,雜阿含一定要看一定要讀。 再沒有時間,這個《阿含經的啟示》,阿含經的教示,或者師父講的《阿含經講要》要看。如果有時間,未來再以雜阿含為主而通攝其它三部阿含。接下來阿毘達磨 ,阿毘達磨 是很龐大的哦,以《俱舍論》為主,對不對?再來,初期般若經,般若經有那麼多,有大品般若,有大般若經600卷,那學什麼?金剛經、心經、還有小品,對不對?

然後呢,接下來分中觀跟唯識。唯識學師父有講過,解深密經,唯識學概要,然後,解深密經之後,像《辨法法性論》,攝大乘論,未來講成唯識論,最後,你可以瑜伽師地論慢慢學,這也夠你學的了。中觀呢,以中論跟大智度論為主。

對,那這些就夠你學的。但是呢,這些雖然叫多,很多了,我不能說少,但是跟三藏十二部那麼龐大比起來,這個還算是多裡面可以有系統的學習的。那你這一生就學這些,學這些也相當夠的了。這輩子讓你學這些,你就能夠切中精要了,而且也可以達到相對的廣學多聞。廣學多聞不是說,表現出自己很厲害,我什麼都懂,不是這樣,而是說菩薩怎麼樣?盡其所能的,無量法門誓願學,是為了能夠接引眾生,然後也能夠讓自己能夠切中精要,所以你必須要系統學習,然後這樣才能切中精要。

第三,講抉擇。

其中抉擇者,謂依大乘經,如理作意攝,一切加行道。

抉擇,其中抉擇者,謂依大乘經,有沒有看到?要依經依論。那你說為什麼依大乘?因為唯識學是大乘的,它當然講大乘了。這樣了解了嗎?那你說,師父,那唯識學說依大乘經,那為什麼你在系統裡面安排了阿含經跟阿毘達磨 ?三乘所共嘛!沒錯啊,三乘所共嘛!而且師父不是專弘唯識學,因為師父認為唯識學也是非常好的,可以輔助我們在空有當中做一個補足嘛,對不對?中觀有它的優點,唯識有它的優點,那這些還是要立足在三乘所共,那就是阿毘達磨 ,阿含經,這樣了解嗎?

師父講唯識的目的不是專弘唯識,師父講唯識的目的是讓大家了解大乘佛法,然後了解它的核心,它的精髓。未來師父也會講中觀,講中觀跟唯識互相互補,讓大家了解大乘佛法在講什麼。但大乘佛法在講什麼,必須立足在三乘所共的教法上嘛。那就是阿含經跟阿毘達磨 ,那這樣就能成為一個次第的系統學習。

好,悟入法性,抉擇方便,含有如理作意和加行兩義。如理作意攝,一切加行道,含有如理作意和加行兩種意義,這個叫做抉擇。

第一個,談如理作意,經論所說的作意略有三類意義,一個是注意,如作意心所;二,作意是修定時內心觀想的繫念,這個也叫作意。

好,第三個,這裡講的作意是思惟、思考、抉擇的意思。所以呢,在經裡面講作意,其實有很多種意思,導師把它歸納成三種。那你知道這個作意,作意的意這裡是manas, 一般翻(譯)成意,這樣了解嗎?作意是作意心所,它的作意心所就是這個意,它的作意其實是意作,它的意思是意作的,讓意產生動作,這樣明白了吧?

這個意呢,在我們的心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不同的名稱,它每個名稱有它不同的意義。當我們叫心的時候叫Citta,它是很多的心的作用,整個結合起來的整體叫Citta。對,它又叫識。叫Vijñāna,或會叫Vijñā,當它講是識的時候,它重在了別跟分別,這樣了解哈。它又叫manas,就是這裡講的意,當它講意的時候,重在於怎麼樣?讓心動作。所以,當你講動心動作的時候呢。。。你看這裡有三個,第一個你看,讓心動作,注意, 如作意心所。注意,讓心動作是不是注意?你本來沒有注意到那個東西,讓心開始動作,去注意到它 ,去把心的目標轉移到它那邊,那個叫做什麼? 注意啊,對不對?

第二個作意是修定的所緣,內心的繫想觀念,對不對?修定是不是要一個所緣?你對那個所緣念念不忘,這個叫做作意。

比如說師父常講的勝解作意,對不對?是修定的嘛。真如作意,也是吧?這是修定內心繫想念。

第三個,就是這裡講的,一般作意。你看,讓心動作。思惟是不是讓心動作?思考是不是讓心動作?你不思惟、不想不思考,就是心不動作嘛,你現在開始思惟、開始思考就是讓心動作嘛。所以這裡講的抉擇呢,第一個如理作意,如果是講如理作意的話,它是重在於思惟、思考、抉擇。好,所以你看,所有經典都叫你要經典去讀了之後,要能夠去抉擇啦,要去如理作意啦,不是說它說什麼,你就照它字面上的去信受。它有很多意思的,你必須是抉擇。還有加行道,那就是我們下面要講的。

第二個加行道。那這裡的作意呢,我們常講的親近善知識,多聞正法,多多地聽法。如理作意就是這裡的如理作意,如理思惟,然後法隨法行,就是依法修行大乘經法,經如理思惟,然後依著作止觀的修行,就是一切的加行道。

如理作意講的其實就是四預流支了,這樣各位了解嗎?這是如理作意,所以它雖然講是如理作意,它 一旦講如理作意的時候,它已經包括前面講的這些東西了:親近善知識,然後聽聞正法。那聽聞正法,就是前面講的依經依教嘛,然後接下來要如理作意,就是這裡的如理思惟啊,最後要法隨法行。法隨法行就是依於法而去實踐,隨著法而去實踐。所以法隨法行其實是隨法,行法,隨著佛教的法,然後去實踐教的法。所以法隨法行的後面,講的法隨法行就是加行。加行廣義的說是一種功用,努力去做都可以講(是加行)。

但是這裡說的是加行道,要依大乘經的如理作意,再經過煖、頂、忍、世第一法,漸觀二取都無所得,所修的行,就是唯識觀。所以這裡的行,抉擇裡面所講的行就是加行道。或是我們剛剛講的什麼?資糧位,接下來是什麼位?加行位就是指的加行位。所以加行兩個字可以廣義的,一切修行都可以叫加行,努力去做都可以叫加行。

但是在佛教裡面,加行它有特別的意義,尤其是指煖頂忍世第一。這個煖頂忍世第一,指的是什麼呢?這裡指的就是說,依定起觀,或定中作觀,就是所謂的什麼?修慧。所以前面呢,是聞思慧,對不對? 前面從依經依教到如理作意到什麼,這些都是聞思慧。最後這裡講的加行就是講什麼?修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接下來這裡講的,就是修慧,這個叫做抉擇,所以抉擇裡面已經包括了聞、思、修三慧在裡面。

學員:加行位就是順抉擇分,定中做抉擇嗎?

師父:定中做抉擇,對。所以你抉擇呢,它可以廣義的,思惟的抉擇,你去想像對不對?佛法是不是這樣?這當然也可以叫抉擇,但很多時候佛教裡面的抉擇更指的是什麼?順抉擇分,就是所謂的加行位,定中做觀,就是所謂的修慧,這裡的抉擇,只是不是一般的抉擇,是依定、慧雙運之下做的抉擇。

學員:定中起觀之前,我們就應該對聞思有一定的成就?

師父:當然了,你不能跳,聞思修慧三個不能跳,三個的成就不能跳。

學員:那這個「定中抉擇」的話?因為觀慧的時候,應該是已經養成這個觀念了。

師父:是啊,不是說你沒有聞思,然後你定中作什麼觀,觀不起來的,力道不夠,沒有內容,這樣了解哈?所以聞慧是第一步,思慧,你有了思慧成就,而且很成熟,你才能繼續作修慧,才能作觀,不然是觀不起來。

學員:我既然已經有了聞思慧,我在定中作觀,如果我已經有了未到地定以上的能力,我在觀的時候我已經有這個觀念了,我還需要抉擇做什麼?

師父: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定中的抉擇,不是很複雜的抉擇,這樣了解嗎? 你的複雜抉擇,都已經在聞思的時候都已經做過了。你這裡的抉擇,是把養成聞思的,已經既定的觀念,用定的能力再加強它、深刻它,讓它成為你真正的觀念,真正的慧,這樣了解嗎?

所以你不要把它以為這裡的定中抉擇,還要做很細微的很複雜的思考。不是這個樣子。是把你已經養成的、認定的東西,用定的力量再做不斷地重複加強,這樣子哈。

所以定中起觀,它的觀不能是很複雜的,而且這些觀念,都是你已經養成很強的觀念了。所以有些外面呢,很快的時間內,把定跟慧都結合在一起,然後短期間叫你去作觀,那個是無稽之談哪,那個是觀不起來的。 不可能觀,因為你沒有觀念嘛!啊,你說,之前都沒有概念,然後來到這裡,叫你說觀無常,觀什麼什麼,那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你對無常沒有概念,無常不是說,啊,一切都變化就叫無常。

學員:有些人以為,好像定也不用修,慧也不用修,然後直接就去觀,還覺得這樣才是實修。

師父:是啊,那樣觀,你要觀什麼?

學員:其實是把定和慧分開學,那等到都成就之後一起結合。

師父:對。但是問題是,人家是這樣子講的,不然聞思修它 就沒有次第了,但是大小經教都講聞思修,聞思修。而且這裡的抉擇就是這樣子認定的。那一些,都是。。。會這樣講講,或是一些觀念錯誤,都是不讀經教,就是前面的,不依法不依經!就是這樣子,不依法不依經,你就不知道定慧是有分別的,你就不知道剛開始,定慧要分開修的,到你定慧都有程度,你才能結合的,而且結合它有它的方法,對不對?

學員:您寫的manas意作或者說作意,這個跟與唯識的攝大乘論講的第七識有什麼關係?

師父:其實它第七識就是把這個,拿出來。。。

學員:第七識就是它?

師父:不是就是它,是,也不是。這裡的重點。。。那個第七識識也叫末那,也叫manas,但是它對這個manas它作了不同的詮釋,這樣了解嗎?比如說它的作意心所也是這個manas,它的第七識末那也是這個manas,只是說把第七的末那,用這個拿來做不同的詮釋,這樣了解嗎?

同樣是心,對不對?它把心定位為阿賴耶,把manas定位為第七,把Vijñāna定義為前六。對不對?這是唯識的定義嘛。但是識它不一定是這樣定義的, 在阿含經裡面它三個只是作用不一樣而已。

學員:這個的manas 跟阿毘達磨裡面不有一個大地法的作意,一樣嗎?

師父:一樣。也是一個作意心所,一樣的作意心所。

學員:那為什麼,這個manas在做第七識來講的時候,它為什麼就是染污了呢?

師父:因為它就是必須。。。你看,心,這個心,它有幾個名詞,這幾個名詞裡面,最平常用的三個名詞,就是Citta、manas和Vijñāna,就這三個是最普遍的。當然還有其它,但這三個是最普遍的。所以當唯識學,要把這個心,作細微的分析的時候,它就拿這三個名詞來用,對不對?把整個,因為Citta,它有集聚的意思,心、心所一切的心,精神的作用,所有的整合整體的,它就叫做Citta,就叫做心,把它定位為阿賴耶,對不對?

那另外還有兩個啊,但是你不能把染末那定義為識啊,為什麼?因為人家從自古以來,六識都叫識嘛。你不能跟它違反了,違反就很容易搞混,對不對?所以它把前六識定義為識,那第七呢?第七要拿哪一個名稱來定義?那就只有「意」是最好用的,這樣了解嗎?而且也不是說它是無緣無故拿來用的,因為在阿含經裡面,它就說意識,它就講意根。

學員:有很像的地方。比如阿含經有一個「意所生縛」,就很像這個染污意。

師父:有很相似的地方,對啊,就有這樣的一個東西,所以它 不是隨便拿來用的。因為意識它所依的就是意根,這樣了解嗎?

好,那意根裡面呢,它到底怎麼定義?然後從阿毘達磨到唯識它就去對它做定義,然後當把潛意識分出來時候,它就認為一個是什麼?心,一個是意。 這樣了解嗎?

學員:是不是如理思惟和修定算是聞慧和思慧,然後定上起修算是修慧?

師父:不是。不是修定的時候再聞思,聞思是沒有定的。聞思慧是不用定的。修定就是修定。慧學是慧學的系統,定學是定學的系統,它到最後才能結合在一起,這樣了解嗎?

你要是聽經聞法,然後日常生活去觀察無常,觀察能取所取,這些都是慧學的系統。那你要攝心集中,不起任何分別,攝心集中,然後讓心集中,然後起心的力量,這個叫做定,又叫做修止。這樣了解嗎?所以定學跟慧學剛開始是分開的,當然最終它是結合在一起的,但是你在初修的時候,必須兩套系統分開來修,不然為什麼講戒定慧,那就乾脆講戒,對不對?然後定慧,兩個。那不是啊,它為什麼講戒定慧呢?

學員:那就是定上起觀才能叫修慧。

師父:定上起觀才能叫修慧啦!你聽師父講經講那麼久了。。。

學員:剛才Vijñāna,那個vi-有分別,了別的意思嗎?

師父:vi- 有分別,有分開來的意思,它沒有了別,但是它有分開的意思。它是分開,jñā才是了別。

學員:vi-就是分別,有分別就是有那種跟我執相應。

師父:分別的了別,所以叫做虛妄分別嘛。

學員:那為什麼,第七識相當於我執,那它跟第六識Vijñāna,它兩有點(重合)。。。

師父:基本上因為那個第七識是把前六識全部給染污了,你就這樣理解就好了。染污了,所以它就會做虛妄分別。

學員:它就是把染著,執取都安在第七識了。

師父:對,那第七識呢,因為前面的認識一定都要透過第七識。

學員:聖人的識還叫Vijñā嗎?

師父:聖人的識叫prajñā,聖人就不叫識,聖人叫智。那就是prajñā,轉識成智,這後面還是會講。

我們再來看後面。附論,抉擇教法。

抉擇教法。法性現證,是要從聞、思、修而入的。

其實就是剛才師父一直講的。這些都是導師的文筆,師父偷懶,把導師的那個貼過來剪下去這樣而已。

法性現證,是要從聞、思、修而入的,然而要如理作意不容易。如理作意不容易,容易嗎?不容易。

因佛適應眾生的根性,說種種法門,有時似乎有點矛盾,對不對?經典很多講來講去有矛盾的,一下子說有一下子說空,對不對?一下次說法相,一下子說法性。一下子說般若,一下子說中觀,那你會說,奇怪,師父那個阿含經講的好像跟唯識有點不大一樣。。。

方向上大體上你去細分,它的方向上是一樣。但是它在細節上有些不一樣啊。所以你一下說,那這些經好像講來講去也不大一樣。為什麼?因為佛,他不是系統教學。我再講一次,佛不是系統教學,佛是依根機而教學。

如果你根機很高的,我不需要再跟你前面再囉囉嗦嗦講一堆了;你的禪定功夫很好的,我不需要再告訴你,雙腳盤起來,眼睛閉起來,打直打正。你的禪修功夫很好的,我直接跟你分辨什麼是禪定,什麼是非想非非想定,什麼是什麼。。。對,他就分辨這些,對不對?

你的慧學到什麼程度,佛陀知道就告訴你,你不知道的你必須要了解的就好了。那你的程度很差,他告訴你什麼法?五乘共法,就是人天善法就好了;哎,你的根機已經不錯了,有出世的可能,我再告訴你苦集滅道。不然有些人一開始聽到「無我」,哇,整個很慌張,很容易落入斷滅啊。所以佛是依眾生根性而說法,所以有時候好像感覺上有點矛盾。所以呢,我們自己去讀大乘經,不容易掌握佛法的真實意義。

所以那時候師父講過,以前最早的時候,你要讀般若經,在福嚴,你要讀般若經,你要經過印順導師的認可,不然自己胡讀、瞎讀容易落入斷滅。

所以呢,可依古代聖者所開闢的大路,或者依龍樹所開創的中觀,或者依彌勒的唯識學,以論通經,容易了解,容易把握經里的深義。 這樣了解嗎?

經,有時候講得非常簡要,但是論,就會跟你詳細地分析。經,只說你要這樣子,論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子。對不對?經只告訴你四禪八定,論告訴你,那我要入初禪,從最開始應該怎麼做?比如說怎麼打坐,怎麼呼吸,怎麼觀息,然後呢,經過九次地。九住心不是經講的哦,九住心是瑜伽師地論講的哦,對不對?那如果你沒有這樣講,你看經看一輩子,你也不知道要這麼做啊。所以論,以論通經容易掌握,因為這些都是祖師們,依佛法修行而得來的經驗,然後他會告訴我們應該怎麼辦。

那你說:師父,那論我也看不懂,那怎麼辦?當然聽。。。不是只有這個師父啦,還有很多其他師父,聽那些師父,善知識嘛,講經說法,那你就懂了嘛!這樣了解嗎?如果你全部都看都懂了,那你就去看吧。但問題是我敢保證,你去自己去看,十之。。。不是只有八九哦,十之九十九點九,你都看不懂,而且很多都是依文解義。不然師父為什麼要花30年的時間,從一出家就在福嚴就研究研究再研究。

好。還有論師們互相辯論,從中把握對方的要義,而辯論可以從不同的宗派中了解自宗的要義,這很重要啊。所以你研究唯識的,你不能不懂毘達磨,你不能不懂中觀。你想讀中觀。對不起,你也把唯識讀一下,你也把阿毘達磨 讀一下,尤其是把阿含經讀一下,你更能清楚它在講什麼。

所以上次有一個居士,在那邊看中觀,看來看去,問師父說我為什麼都看不懂?我拿來一看,你怎麼可能看得懂!我說,你看過阿毘達磨 ?沒有,什麼是阿毘達磨 ?我說:你不懂阿毘達磨 ,你中觀一定看不懂的。中觀在破的,講的自性,講的生生,對不對?滅滅、住住、異異啊。

這些都是阿毘達磨裡面的 啊,你不懂阿毘達磨 ,你怎麼去讀中觀呢?這樣各位了解嗎?

這一堂先休息,我們接下來再來看後面。

請合掌。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