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法法性论 第五讲

当前项目或页面整理已完成
来自磐中觉道 • Wiki
(重定向自辩法法性论 第五讲
源法师 主讲(文字一校:瑾,二校:燕雀,三校:Haien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

好,各位网络前面的同学大家好,在座的同学大家好 阿弥陀佛!

好,我们继续来谈这个能取所取空,早上讲所取空,接下来讲能取空。所以你会发现它的偈诵,在所取空上面花了很多时间,谈所取空,对不对?但是能取空怎么样?很简单一句,它的能取空很简单一句。

以所取若无,亦无似能取。

就是相似显现的能取。

由此亦成⽴,无似能所取

所以当它所取空的时候,能取没有着落了,所以能取也空,对不对?

然后能取空、所取空,这个叫做能取所取空。所以唯识的第一步要先承认,成立,我们有虚妄分别,然后会把我们认识的境,不管是无情、有情全部当成是真实的,这个是我们的虚妄。把我们先认定说,它是我们虚妄分别识所显现的,不是像它在我们心中显现的那么真实,因为你当成那么真实,所以你就会去取著。那么当它知道是妄识所现的时候,那它就不真实,不真实的时候呢,我们能取也无所取著,那就是什么?变成能取所取都是虚妄遍计,都是虚妄的,那就是得到了这样一个能取所取二空。

所以到最后它说:悟入二取空,所以它最后的悟入其实就是悟入二取空。

然由无始来,等起而成立,二取悉非有,亦善成立故。

这一句就是作能取所取空,悟入二取空的一个总结。它说怎么回事呢?问:既然所取不可得,所以能取也不可得。道理上是这样没错吧?但是,而且心境都非实有的,道理是这样啊,一切法是无自性的,能取所取都是虚妄的,道理是如此,是这样子没有错哦! 但是我们不能光谈道理,我们现在还是能取所取啊,但是为什么众生生出来就有心识的作用?而且有心同时就有境?永远都是心境相对,而有能取所取呢?为什么还是会是这个样子呢?就好像说既然是缘起的,一切法自性空,一切法毕竟空,那为什么我们还是继续在虚妄分别,我们还是继续在生死里面轮回呢?

对不对?道理是这样没错,但现实我们还在轮回。这是为什么呢?

答:无始以来一向如此,一向是不起则已,起则有心,有境,前后等起相续。

所以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如果你不修行,未来也如此。因为无始的无明,见思二惑的干扰,烦恼的干扰,然后依无明烦恼造业,然后依无明烦恼润业就会来投胎,所以我们众生生生世世就是一直是这个样子。真理一直存在我们自己,但是我们一直不明白它。所以悟了真理,就是指这个真如,悟了真理,那就是涅槃解脱。迷了真理,迷了真如,那就是生死轮回。缘起法性一直都是如此,你不了解缘起法性,那你就是缘起的流转;你悟了缘起法性,那就是什么?涅槃还灭。所以呢,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无明一直都是这样,你看,依现在起执著,依执著而熏习,引起后后的现行,从无始以来一直到现在,生死轮回永远如此如此。

所以我们一直轮回啊。那现在怎么办?你要记得,这有一个熏习哦!依现在的执著,依执著而不断地熏习,然后熏习之后又引起后面的现行,然后无始以来就是一直现行能取所取,一直是这个样子。那一直是这样,那现在怎么办?那就是要开始听经闻法,开始修行嘛,开始好的熏习,无漏的熏习。如果知道一切法都是非实有的,就不起执著,不会熏习成遍计所执种子,熏习的力量就越来越薄弱,终于达到二取都不现行的实证。所以你可以达到能取所取空,但是不是一蹴可及,也不是一步就可以到位,而是要经过听经闻法,然后闻思修,然后不断地这样熏习熏习,把二取的种子有漏的杂染的种子,不断地让它力量减弱。

所以唯识学不会说顿悟,唯识学绝对不会跟你讲顿悟,中观也不会跟你讲顿悟。 阿毘达磨 更不可能讲顿悟,阿含经也不可能讲顿悟,因为理是如此,但是事还得待慢慢慢慢修啊。对不对?道理就是缘起性空嘛,道理就是二取空嘛,但问题是,我们现在还是凡夫啊,那凡夫就有这种无始以来熏习的这种杂染种子嘛!那你就是要经过闻思修,听经闻法然后闻思修,慢慢慢慢让这个杂染的种子,能取的二取的这种杂染种子,这种执著的种子慢慢慢慢磨灭,慢慢慢慢消弱,到最后呢,才能实证得二取不现行。

我们现在听经闻法,平时日常生活的用功,还有戒定慧,持戒修定,然后听经闻法,其实都不能说一天两天你就可以达到那个境界。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天才,一旦把自己当天才,那后面都会出现大问题。要把自己当成是愚钝的凡夫,我们必须要一步一步的次第地去修行,然后慢慢慢慢磨灭,这样慢慢慢慢熏习成正法,你的无漏种子就会渐渐现行。

这个就是唯识在这方面讲得比较清楚的地方。就是种子的熏习,还有种子的无漏,有漏种子的转染成净,无漏种子的生起,有漏种子杂染种子的转依,转染成净,那这需要时间,就是需要时间,所以必须次第修行。道理你可以马上去理解,理解之后修行还是要靠一步一步慢慢地来修行。

好,这个叫做悟入二取空,这个叫做悟入。

好,再来。辨涅槃。现在知道我们讲到哪里吗?看你的纲要,大纲。有没有看到?辨生死,有没有看到?广释。辨生死有六相。法相、成立、非一异,……接下来悟入,我们今天早上都在谈悟入。悟入,悟入什么?悟入二取空,对不对?生死辨完了,我们来谈辨涅槃。辨涅槃呢,就告诉你说,那我现在。。。 辨涅槃不是讲涅槃是什么,重点在告诉你:那我要怎么转凡成圣,我要怎么去悟二取空,我刚开始要怎么做。这是在告诉你悟入涅槃的次第。

所以这里辨生死,是告诉你生死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依的是什么。然后辨涅槃是告诉你六相,这六相里面有包括闻思修,告诉你涅槃是什么,真如是什么,接下来告诉你应该怎么入。

来。应该怎么入呢?来看一下。

第一个,标列。你看哦,这个论文做得非常好,它都先把要谈的是什么,几项全部列出来,然后一个一个讲,标列里面你看,由六相悟入法性。

由六相悟入法性,为无上,谓相,与依处,抉择及触证,随念,并悟入,到达彼自性。

随念并悟入,到达彼自性。

好,第一个,相是什么?就是,现在辨涅槃是辨什么?法性哦。它现在告诉你,法性的相是什么?这是法性的相哦,之前已经讲法相了。这里法性相是什么,它的义相,法性的义相,那内容到底指的是什么?

再来。依处,依什么能够渐渐的悟入法性?

抉择,抉择是智慧的作用,抉择为性。

触证,法性真理的真实证悟。

随念,就是讲修道。

到达彼自性,经修行到达究竟。

那么如果你们比较清楚一点的话,有概念的话,其实它这里面包括什么?包括唯识所谈的什么东西?看得出来吗?

学员:如何成佛。

师父:如何成佛。唯识讲如何成佛,它列有几个位阶哦。不只是讲十地哦,它连前面都讲了。唯识立修行有几个位阶?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里面有没有?这里有没有讲随念即修道?修道位。到达彼自性,有没有到经修行到达究竟?这里有没有讲抉择?抉择为性。加行嘛,对不对?然后呢。。。其实这里的加行不止是加行,它包括闻思修都有。

然后这里告诉你什么?依什么,这个可能就是指资粮,对不对?所以你可以讲资粮。然后呢,这个是什么?加行,对不对?偏重哦。那这个很明显的,这个是什么?见道嘛。这个是什么?修道嘛。这个是什么?究竟嘛。它就是从五位告诉你,应该怎么去做。

现在来讲,我们知识上已经知道能取所取空,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做?对不对,哈?它先告诉你说,那你证到的到底是什么?所以它现在告诉你:相。它先告诉你说,那你证到的到底是什么?证到了什么?所以它说,相如标列说。因为法(性)相是不可说的,但是不可说中,它还是要稍微表达一下表示一下,对不对?所以它说相如标列说,标列里面讲了什么?

复此法性相,无能取所取,能诠所诠别。

没有能所取能诠所诠的差别,即是真如性。它前面标列已经告诉你了,涅槃的真实相,它就是真如性。法性相是没有能取所取,没有能诠所诠,不是语言可说明的,不是思想思惟可分别的理解的,超越一切相对的名言、相对的能取所取,是绝对的、无二无别的真如性。

这就是告诉你,真正实证的真如,它就是超越一切的能取所取。

学员:这个有点像是见道位的当下。

师父:见道位的当下就是这个样子。因为见道位的当下,那是究竟涅槃的境界,虽然它。。。等一下会讲,虽然它那个很多。。。那个烦恼也还没完全去除,但是它已经断了三结,先见一分真如。而且在它见道的当下,是一切法不起,所以一切烦恼暂时不起。 这个就是真如的实相,那到了究竟就是佛的境界,也是这个样子。

学员:后面那一句,到达彼自性的自性,和缘起无自性的自性,是一个意思吗?

师父:对缘起无自性究竟的通达,这样了解吗?

学员:这两个自性的意思不一样?

师父:意思不大一样。你不要看到自性。。。佛教里面讲无自性、讲自性,多的哪。但是你要去分辨它到底哪里不一样。这样了解吗? 三自性也讲自性啊,三无自性也讲无自性哪,不要看到字差不多,好像就觉得它是同一个东西。

师父:师父,它这里说的“彼自性”是什么意思?

师父:到达彼自性,它的彼自性就是真如的最究竟显现。这样了解吗?

好,这个是它的法性相。

接下来,第二,依处。那我现在要修,我要依什么来修?我现在要依什么来修?对不对?现在告诉你最究竟的理论是这样子,最究竟的境界是这个样子,就是告诉你说,哎,最究竟的就是成佛。好,那成佛的理论道理上应该是怎么样,现在告诉你,我现在第一步要告诉你,那应该要怎么做? 其实也是在讲境行果了。境,就是刚才的真如相;行,现在告诉你要怎么做;果,就是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到究竟,那个都是果。那个不但是果,而且是行,境行果的行。但是它在行中间呢,有行的各个阶段的果,那到了最究竟的佛,那就是究竟之果。 所以它还是依什么?境行果来说明的。

依处。依什么来修行,第一步要依什么来修行。

处谓一切法,及一切经等。

什么叫一切法?

学员:缘生法。

师父:缘生的一切法。那为什么说依缘生的一切法?是这样没错啦。但是你第一步要观察,你是离开这一切,然后去观察一个什么东西呢?

透过缘生的一切法,去观察它的缘起的法性,或是观察它真如的法性。所以修行不离一切法。不是离开一切法,然后去观一个什么,离开这一切法有一个真如,不是哦。这样了解吗?真如是一切法的法性。所以你必须在一切法当中,去明白,去了解。

能取二取空,是在哪里去观能取二取?能取所取?能取所取空,是在哪里观能取所取空?在你的,在你的什么?日常生活的观照,看到的这些见闻觉知里面去观察它的什么呀?虚妄唯识嘛!而不是离开它,另外去找一个什么东西。所以我们的一切修行观察,是在现实生活的一切见闻觉知当中去认识观察的哦。所以你看,处,就是依处,依于什么才能悟入法性?论说有二,一、依一切法;二、依一切经。一切法就是依于一切法的差别法相中,有没有看到?悟一切法的法性。一切法的法性、平等法性是无二无别的,是依一切法而触证的。也就是说你要在一切法当中去观一切法的平等性,一切法的缘起性,一切法的真如性,对不对?

佛陀悟缘起法性是在哪里悟的?师父,菩提树下悟的,我当然知道啊。但是它是说,观身心生命的这一切,对不对?然后这一切,从这些生命现象的流转当中去悟到它的平等、缘起法性,或是大乘说悟到它的平等真如性。这样了解?但是不是说这一切法里面,另外又存在什么真如性哦,它一切法当下本来如此啊。就是无自性空,不是另外又有什么无自性空,它是一切法的当下,没有实体、没有自性,你去悟它,所以你在哪里悟?一切法中悟嘛。

好,这叫做一切法中,依于一切法,所以是依一切法的相,在法的相中悟法的法性,然后呢,一切法的平等无差别,这个叫做依一切法而触证的,这个是第一个。

但是现在要讲一个,如果没有告诉你,你在一切法你能够知道吗?你不知道啊!你还会在一切法里面去寻找,然后去揣疑,然后去想像一个什么东西,我们都是这样子,然后去生死的轮回里面去寻找一个灵魂,一个不变的本质,对不对?然后或是说像其他宗教,去寻找这一切法,一定有一个什么东西,然后它是不变的,然后这一切法的万缘是本源,所以它生出一切法来,你可能会这样去胡思乱想啊。你看那些哲学家,或是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家,不是这样去胡思乱想一通吗?

所以现在呢,一切法就在你眼前哪,没错啊,没有人告诉你,你悟不了它的法性的啊。所以呢,除了在一切法观以外,还要,还要什么?还要,这里告诉你,依一切经。依一切经等,不但是经,还有菩萨的论。因为经是一个通称,其实经论,还有戒律都是。依一切经不但是经,还有菩萨的论,经与论都是悟入法性所依止的。所以你要从怎么样?经论当中去学习到它的道理,然后依这个道理呢,去观察现实生活的一切法,去悟它的能取所取空,去悟它的真如法性。

你不能不听经闻法,自己在那边胡思乱猜呀。所以有人告诉你经教没用,那你去告诉他,那为什么弥勒菩萨说你要开始的时候,要依一切法及一切经?你就拿这个跟他说,是不是他比弥勒菩萨厉害?不只是弥勒菩萨这样讲哦,佛陀本身就是告诉你呀,对不对?要依他的教法,然后才能去悟法的法性嘛。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说,不要听经闻法,不用依一切经,然后看扁它,认为说修行就是要悟。悟什么?悟法性?你从哪里悟法性?你怎么知道什么是法性?你要怎么悟?依一切经来悟啊,经上论上告诉你怎么修怎么悟啊,所以依经而修行,依教而修行是最根本的。所以你看,不但依经还依菩萨的论,经与论都是悟入法性所依止的。你没有听经闻法,不依经、不依论,你根本无从修起啊,对不对?

那师父,我不看经不看论,那我听师父讲经。那一样啊,你听师父讲经,你是听菩萨在讲经嘛,对不对?师父这些知识从哪里来?还是经跟论来的嘛,对不对?所以你不管听经闻法还是你自己看,都是看经看论。

那这边有一个关键点:依一切教典一切法门,愿学无量法门,就是菩萨通达法性所依的方便,以教契法。有没有看到那边写了一句叫做“以教契法”?依佛菩萨或是善知识的教导,这个叫做以教 ,依教,对不对? 依教或以教 。

契什么法?契入法性嘛,对不对?契入法性,不是观一切法而已啊。你观一切法的目的是什么?契入法性嘛,所以这个叫做以教契法嘛。以教契法的前面一句,叫做从证出教。从证出教,这样看得清楚吗?看得到吗:从证出教。谁从证出教?佛陀嘛。佛陀证悟之后,怎么样?证入无分别法性之后,然后怎么样?希望大家也这样子,然后他把他的过程,还有他的方法也告诉你,他把过程把方法告诉你,怎么样?这个就是教嘛。对不对?教,它就承载的,它是一个媒介,它承载了可以悟法的这样的一个方法,它承载了,这样了解吗?

所以师父一直讲过一个东西哦,从证出教,然后这里讲什么?以教契法 。这里有两个关键:一个是教,一个是法。有没有听师父讲过?讲过什么?佛法跟佛教。因为教跟法,为什么都称为佛法跟佛教?佛是什么意思?觉悟嘛。教跟法都是什么?悟嘛。对不对?这法本来就是悟到的,对不对?所以佛教跟佛法就是,通向。。。这个法本身就是悟,这个教是通向觉悟的嘛,对不对?所以叫做佛法跟佛教。这样你清楚吗?

好,我现在又回到一个很重要的根本问题,法,如果这里讲的是这种法性,法、法性,佛陀的证悟到的无二无别的,这个东西会不会变?如果这个法,这边有讲哦,是法性对不对?是无差别的,是没有时间差别也没有空间差别,普遍如此,也不是佛创造出来的哦。它是本然,是真理,佛只是悟到而已,所以这个法会不会变?不会变,对不对?那么从证到的这个法,佛陀告诉我们,那经过语言告诉我们,接下来后代慢慢一代代流传,然后接下来呢,文字写下来流传,教会不会变?教会不会变?教,一定会变的啊,因为教已经落到世俗的流布了嘛。

所以教会变,这样清楚吗?从阿含经,是教,阿毘达磨 是论,也是教,大乘的经跟论也是什么?教。对不对?所以这里说依经,依一切经,其实就是依一切教。但是既然教会变,因为教它流布到世俗之后呢,就会怎么样?随着时间改变,这个叫做诸行无常。它随着地域、区域,它传到哪里就会融摄那个地方的语言、文化、风俗,对不对?然后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教法,这个叫做怎么样?诸法无我。

这样了解,但是它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这个教,在变化当中呢,它承载了什么?法在里面,这个叫做什么?既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都有了,它承载的这个法在里面,它叫做什么?就叫涅槃寂静嘛,这还很多吗?所以教跟法它目的,教,它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你向于涅槃寂静,它本身也承载了涅槃寂静,这样了解了吗?

但是既然会变,那也就是说,有一些,既然会变,那就有可能会变得怎么样? 就有可能会变坏,会偏。那有可能就会怎么样?变好。所谓的变好,就是说,会更清楚或是更直接地、或是更适合地,怎么样?诠释出这个法。会更契机,对不对?会更怎么样?因为有时候在某一个时代,它有它的文化或是它的语言限制,但是它传到另外一个地方,或是它的语言更发达,它的思惟更文明,它更容易把它诠释出来,这样了解吗?所以它既然会变就有可能变坏有可能变好,这样了解吗?所以呢,一切经一切法,一切经一切教里面,就有所谓的权说实说,有方便说,有究竟说,有了义说,有不了义说,甚至有些呢,会变成邪说、瞎说。

因为如果进到一个区域里面,然后这些区域(的人)都不了解,然后它就会变成一种方便。那这种方便呢,传得更严重一点就变成什么?根本不契法的状况都有可能出现,什么都有可能出现。 很简单哪,佛教,师父不讲西藏啊,要问西藏的底下再来问师父。佛教传到中国来,有没有可能跟中国的某一些民间的术士合流?有嘛。对不对?导致很多人搞不清楚佛教本身它到底是什么,然后看到佛教,都以为只是到寺里面去抽签,到寺里面呢去磕头,然后交钱,然后到寺里面去烧香,他们把这个定义为佛教。那你说它完全不是佛教吗?那也不尽然,因为它还有那么一点点小成分在里面嘛,毕竟它有佛像,对不对?它也有出家人哪,但是他传的确实是跟法,跟真正的教法差太远了,对不对?甚至还有算命看风水的,对不对?早期很多人是以为出家人必须要会看风水的,还有出家人坐在那里算命的,有没有?

有。那这个是变好还是变坏?这个当然是变坏嘛。对不对?流布到已经变质了嘛。那你不能说那个不是佛教,是,那个已经变了,但是在佛教的教法,在佛教这种教还有融合这些文化当中,它就会变成那个样子啊。

所以,我们必须要研究,从这个流变当中去探讨说,它法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所以我们经法不是说全盘接受,它讲什么都是什么,而是必须去抉择,去系统化、去抉择化,去分辨出它的根本,可以承载法或是指向法的这样的一个道理。 这个教法到底是什么?它的究竟到底是什么?这样各位了解吗?

学员:空与真如法性的关系是什么?

师父:空跟真如法性的关系,两个:一个空本身就是真如法性。这个是自性空来讲,海恩记得吗?般若经里面讲自性空,自性空就是真如法性。另外一个,自性空是(对)有情对无自性的证悟,这样了解吗?因为空不是单有一个意思而已,空有几个意思哦。这样了解吗?空有自性空,有无自性空。如果从自性空来讲,从般若讲的自性空,是圣人的境界,一切法的法性来讲,空就是真如。 这样了解哈?

那么,从落到现象界来看,龙树中论所讲的,是讲无自性空来讲的话,那真如就是我们对无自性空的证悟,这样明白了吗?那这种自性空跟无自性空,它还是缘自于阿含经。自性空是究竟实相,对不对?是圣人证悟到的境界,是缘自阿含经的涅槃。所以阿含经讲涅槃是无为,无为法,对不对?

那无自性空源自哪里?一切法无自性源自阿含经的什么?源自阿含经的缘起法,因为缘起的,一定是没有我,没有本体的,没有自性的,没有本质的。对不对,所以叫做无自性。

那么,现在,刚刚讲那么多,要提到一个问题,那说,师父,那我要得到法性,我不能抛开,不能抛开什么?不能抛开一切经,教法,这一切经,我们就是所谓的教法,不管是经跟论,它都是教法,都是对佛陀教导的一种诠释。好,既然你现在要学法性,要得到法性,必须依佛法,必须依佛教。就是一切经,但是那么庞大,我怎么办?

第一个,你看,它说:菩萨要依一切教典,一切法门,愿学无量法门,就是菩萨通达法性的所依。以教契法,对不对?我们必须以教契法,现在问题来了,海恩什么问题?

第一个,要抉择。为什么?因为那么多,那么多,里面有方便的、有权说有实说的,那么多,我怎么办?要抉择啊。

第二个,要有次第。要系统有次第的学习嘛。对不对?那你抉择,刚刚海恩说的抉择,其实就是抉择你要切中精要嘛。你不要邋里邋遢学了一大堆,讲什么你好像都懂,但是你根本都没抓住重点。每次谈话,都谈空说妙,云里雾里的讲一大堆,结果都没抓住重点。告诉你怎么修。。。有些人是这样子哦,他跟你谈东,你问他东,他答不出来,他跟你讲西。你问他西,他又跟你讲到哪里,然后绕来绕去,你问他到底怎么做,他又跟你来禅宗那一套。那你讲来讲去,去了,喝了一下午茶,回来,讲的什么? 不清楚。

所以呢,要经过抉择,抉择就要切中精要,佛法的核心精髓到底是什么,你要搞清楚,这叫切中精要。那你要切中精要,你必须有系统的学习。因为那么庞大,你如果没有系统的话,你东摸一点,西抓一点,好像瞎抓一样,这边抓,这边抓,抓了二三十年过后,人家讲什么你好像都听过,问题是你永远没有办法,形成一套系统,来理解佛法到底是什么。所以那么庞大,你就是要系统中去学习,系统化去学习,然后要切中精要。还有不要拘泥于一宗一派,能够的话尽量广博多闻。广博多闻呢,中间去系统学习,然后去切中精要。这样了解吗?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广博多闻呢?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你修菩萨道本来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嘛,这样了解吗?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是就自利利他,就利他来讲。还有就自利来讲,你学得多,如果你是有系统的,你更容易知道它的”精要”到底是什么。

师父讲过好几次哦,如果你一开始学佛,你就是依一部经一部论,那这部经或这部论里面,有可能铺设了很多点,但是它有一个中心要突出的地方,但是因为你不知道,所以你有可能在很多不是它核心精髓的地方去瞎抓,东摸西摸,但是核心点一直没有弄懂,没有摸到。就好像一个。。。师父讲过的一个故事:一个从来没有吃过龙虾的人,他不知道龙虾是长什么样子,他不知道龙虾吃起来是什么味道,所以他去让人家请客的时候,对不对哈?然后人家端出了一大盘龙虾出来。我问你,一般弄出一大盘龙虾,难道这一大盘里面,没有其他就是龙虾? 是这样子吗?当然不是,他会放很多东西点缀,不管菜哪还是虾饼哪还是什么一大堆,甚至会用什么萝卜切成一条龙,龙虾嘛,对不对?然后东弄西弄弄一大堆饼。结果他不知道,他看到花花绿绿的东西是最吸引人的嘛,因为他不懂,对不对?懂的,内行的夹中间的龙虾肉吃,不懂得,他外行的,他不知道,他猛夹旁边的,怎么样?虾饼哪,那些什么哪,因为那些都是加了很多色料、什么味素啊什么,它很好吃,他吃吃吃,一大堆。人家回去了,他说,你今天,人家有出了一盘龙虾,有有有。你吃了吗?有吃了。什么味道?甜甜香香脆脆的。嗯?怎么会这样子呢?

如果你只是这样而已啊,对不对?那如果今天你用了很多东西出来之后,很多都是龙虾制品,结果你东吃西吃,你慢慢慢慢就会知道,哎,奇怪,我怎么吃这盘是香香脆脆,吃那盘味道很香很好吃,但是怎么不一样呢?你慢慢慢慢去探究说,那到底什么才是龙虾,对不对?你光从一个,你分不出来的。

所以,你学了这一些以后呢,你可以从中抉择出它共通的东西。这个共通的东西呢,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法,这个就是广学多闻的第二个好处。对自利上能够掌握,自利上能够掌握住法的不变法则,这就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纠正时弊。

这是印顺导师在他书里面特别提到的,他说:部分中国佛教的观念,部分哦,不是说中国佛教都是这样子。因为印度佛教传来到中国,结合中国的某些环境、文化、地域,然后师父说会有一些弊病嘛。这些弊病呢,其实可能普遍地发展,普遍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学佛是这样子学的哦,但是这个问题很大,什么问题呢?

部分中国佛教观念有些不同,以为证悟——证悟可以说吗?不可说;可以思惟吗?也就是法性,这个法性可以说吗?真如可以说吗?如果真正的真如当然说不出来,不可说的嘛,对不对?刚刚讲的真如法性,证悟到那个境界,是离一切能取所取的,言语道断的,那说,那真正的法性可说吗?不可说。不可思惟吗?不可思惟。那修学经论如果以分别来学习,那不是愈分别愈不对,所以说讥讽为以水洗水。

它的意思是什么?它说证悟的境界是不可说的,但是经教是分别、抉择,是可说的啊。那它会认为说,那你以可说的东西来学习不可说,那你永远学不到啊!它会有这种观念嘛。

所以它有些教派就说,你要先悟,悟了再来修。如果依印度佛教传过来,绝对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它要由什么?由能分别为指引,对不对?这个叫做教嘛。然后慢慢入无分别的法,这个叫做以楔出楔,对不对?没有那个能分别的楔,你永远没办法去除掉能分别的烦恼,而达到无分别的这样的一个境界。

这就是很多人错误的观念。

依印度所传的佛法,小乘也好,大乘也好,唯识中观都重视闻、思、修,依分别而进入无分别,依名言而入离名言。依世俗而入胜义,依教契法。教,可说不可说?可说。可思惟,可分辨,最后到达不可说的法,这是必然的次第。所以要先重视,第一个我们有烦恼,不要动不动谈空说妙。第二个一定要依经契教(口误),或是依法,或是依教,一定要依经契法了,或是依教契法。

法性虽然是无能取所取,无能诠所诠,但是却说种种的法门,从了解分别中引导趣入,这就是佛的伟大,不可思议的方便。从可说而入不可说,从有分辨而入无分辨。

讲到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好,那么师父再讲一下,这里有一个系统,广学多闻系统,切中精要,对不对?好,师父现在要就这个地方,跟大家讲一下,虽然说广学多闻,但是你这一辈子的生命还是有限的,时间还是有限的。

三藏十二部,浩瀚如海,对不对?所以你要中道,所谓的中道就是说,不能很狭隘的只看一经一论,或是只看某一些法门,或是一开始,就入什么法门这样子,而是要多广学。但是广学不是叫你什么都学,因为你这辈子时间有限,三藏十二部浩瀚如海,广大无边,你怎么去学?当然如果你说,我用三大阿僧祗劫去学,那没问题,但是你这辈子,有你这辈子必须要学的东西嘛!在有限的这一辈时间里面,我怎么去发挥最大的功能,去学习我所能够学习到,能力所能及的呢?

那就是说要有系统,对不对?那这系统里面,更重要是要切中精要。那这个系统怎么去安排呢?自古以来祖师其实都有去安排,对不对?

不管是印度的祖师,西藏的祖师,中国的祖师其实都有安排啊。比如说,我们远的不讲,我们说中国的,它有安排什么?像天台的藏通别圆,华严的小始终顿圆,对不对?它把很多经教契合在里面,但是也列出它主要的。这样了解吗?像师父依导师《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弄出来这样一个系统,引导出来,师父在中道里面也列出一个,安排出一个修行、学习的系统。学习什么系统?阿含经,对不对?阿含经里面以杂阿含为主,如果没有时间,杂阿含一定要看一定要读。 再没有时间,这个《阿含经的启示》,阿含经的教示,或者师父讲的《阿含经讲要》要看。如果有时间,未来再以杂阿含为主而通摄其它三部阿含。接下来阿毘达磨 ,阿毘达磨 是很庞大的哦,以《俱舍论》为主,对不对?再来,初期般若经,般若经有那么多,有大品般若,有大般若经600卷,那学什么?金刚经、心经、还有小品,对不对?

然后呢,接下来分中观跟唯识。唯识学师父有讲过,解深密经,唯识学概要,然后,解深密经之后,像《辨法法性论》,摄大乘论,未来讲成唯识论,最后,你可以瑜伽师地论慢慢学,这也够你学的了。中观呢,以中论跟大智度论为主。

对,那这些就够你学的。但是呢,这些虽然叫多,很多了,我不能说少,但是跟三藏十二部那么庞大比起来,这个还算是多里面可以有系统的学习的。那你这一生就学这些,学这些也相当够的了。这辈子让你学这些,你就能够切中精要了,而且也可以达到相对的广学多闻。广学多闻不是说,表现出自己很厉害,我什么都懂,不是这样,而是说菩萨怎么样?尽其所能的,无量法门誓愿学,是为了能够接引众生,然后也能够让自己能够切中精要,所以你必须要系统学习,然后这样才能切中精要。

第三,讲抉择。

其中抉择者,谓依大乘经,如理作意摄,一切加行道。

抉择,其中抉择者,谓依大乘经,有没有看到?要依经依论。那你说为什么依大乘?因为唯识学是大乘的,它当然讲大乘了。这样了解了吗?那你说,师父,那唯识学说依大乘经,那为什么你在系统里面安排了阿含经跟阿毘达磨 ?三乘所共嘛!没错啊,三乘所共嘛!而且师父不是专弘唯识学,因为师父认为唯识学也是非常好的,可以辅助我们在空有当中做一个补足嘛,对不对?中观有它的优点,唯识有它的优点,那这些还是要立足在三乘所共,那就是阿毘达磨 ,阿含经,这样了解吗?

师父讲唯识的目的不是专弘唯识,师父讲唯识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大乘佛法,然后了解它的核心,它的精髓。未来师父也会讲中观,讲中观跟唯识互相互补,让大家了解大乘佛法在讲什么。但大乘佛法在讲什么,必须立足在三乘所共的教法上嘛。那就是阿含经跟阿毘达磨 ,那这样就能成为一个次第的系统学习。

好,悟入法性,抉择方便,含有如理作意和加行两义。如理作意摄,一切加行道,含有如理作意和加行两种意义,这个叫做抉择。

第一个,谈如理作意,经论所说的作意略有三类意义,一个是注意,如作意心所;二,作意是修定时内心观想的系念,这个也叫作意。

好,第三个,这里讲的作意是思惟、思考、抉择的意思。所以呢,在经里面讲作意,其实有很多种意思,导师把它归纳成三种。那你知道这个作意,作意的意这里是manas, 一般翻(译)成意,这样了解吗?作意是作意心所,它的作意心所就是这个意,它的作意其实是意作,它的意思是意作的,让意产生动作,这样明白了吧?

这个意呢,在我们的心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不同的名称,它每个名称有它不同的意义。当我们叫心的时候叫Citta,它是很多的心的作用,整个结合起来的整体叫Citta。对,它又叫识。叫Vijñāna,或会叫Vijñā,当它讲是识的时候,它重在了别跟分别,这样了解哈。它又叫manas,就是这里讲的意,当它讲意的时候,重在于怎么样?让心动作。所以,当你讲动心动作的时候呢。。。你看这里有三个,第一个你看,让心动作,注意, 如作意心所。注意,让心动作是不是注意?你本来没有注意到那个东西,让心开始动作,去注意到它 ,去把心的目标转移到它那边,那个叫做什么? 注意啊,对不对?

第二个作意是修定的所缘,内心的系想观念,对不对?修定是不是要一个所缘?你对那个所缘念念不忘,这个叫做作意。

比如说师父常讲的胜解作意,对不对?是修定的嘛。真如作意,也是吧?这是修定内心系想念。

第三个,就是这里讲的,一般作意。你看,让心动作。思惟是不是让心动作?思考是不是让心动作?你不思惟、不想不思考,就是心不动作嘛,你现在开始思惟、开始思考就是让心动作嘛。所以这里讲的抉择呢,第一个如理作意,如果是讲如理作意的话,它是重在于思惟、思考、抉择。好,所以你看,所有经典都叫你要经典去读了之后,要能够去抉择啦,要去如理作意啦,不是说它说什么,你就照它字面上的去信受。它有很多意思的,你必须是抉择。还有加行道,那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

第二个加行道。那这里的作意呢,我们常讲的亲近善知识,多闻正法,多多地听法。如理作意就是这里的如理作意,如理思惟,然后法随法行,就是依法修行大乘经法,经如理思惟,然后依著作止观的修行,就是一切的加行道。

如理作意讲的其实就是四预流支了,这样各位了解吗?这是如理作意,所以它虽然讲是如理作意,它 一旦讲如理作意的时候,它已经包括前面讲的这些东西了:亲近善知识,然后听闻正法。那听闻正法,就是前面讲的依经依教嘛,然后接下来要如理作意,就是这里的如理思惟啊,最后要法随法行。法随法行就是依于法而去实践,随着法而去实践。所以法随法行其实是随法,行法,随着佛教的法,然后去实践教的法。所以法随法行的后面,讲的法随法行就是加行。加行广义的说是一种功用,努力去做都可以讲(是加行)。

但是这里说的是加行道,要依大乘经的如理作意,再经过煖、顶、忍、世第一法,渐观二取都无所得,所修的行,就是唯识观。所以这里的行,抉择里面所讲的行就是加行道。或是我们刚刚讲的什么?资粮位,接下来是什么位?加行位就是指的加行位。所以加行两个字可以广义的,一切修行都可以叫加行,努力去做都可以叫加行。

但是在佛教里面,加行它有特别的意义,尤其是指煖顶忍世第一。这个煖顶忍世第一,指的是什么呢?这里指的就是说,依定起观,或定中作观,就是所谓的什么?修慧。所以前面呢,是闻思慧,对不对? 前面从依经依教到如理作意到什么,这些都是闻思慧。最后这里讲的加行就是讲什么?修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接下来这里讲的,就是修慧,这个叫做抉择,所以抉择里面已经包括了闻、思、修三慧在里面。

学员:加行位就是顺抉择分,定中做抉择吗?

师父:定中做抉择,对。所以你抉择呢,它可以广义的,思惟的抉择,你去想像对不对?佛法是不是这样?这当然也可以叫抉择,但很多时候佛教里面的抉择更指的是什么?顺抉择分,就是所谓的加行位,定中做观,就是所谓的修慧,这里的抉择,只是不是一般的抉择,是依定、慧双运之下做的抉择。

学员:定中起观之前,我们就应该对闻思有一定的成就?

师父:当然了,你不能跳,闻思修慧三个不能跳,三个的成就不能跳。

学员:那这个“定中抉择”的话?因为观慧的时候,应该是已经养成这个观念了。

师父:是啊,不是说你没有闻思,然后你定中作什么观,观不起来的,力道不够,没有内容,这样了解哈?所以闻慧是第一步,思慧,你有了思慧成就,而且很成熟,你才能继续作修慧,才能作观,不然是观不起来。

学员:我既然已经有了闻思慧,我在定中作观,如果我已经有了未到地定以上的能力,我在观的时候我已经有这个观念了,我还需要抉择做什么?

师父: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定中的抉择,不是很复杂的抉择,这样了解吗? 你的复杂抉择,都已经在闻思的时候都已经做过了。你这里的抉择,是把养成闻思的,已经既定的观念,用定的能力再加强它、深刻它,让它成为你真正的观念,真正的慧,这样了解吗?

所以你不要把它以为这里的定中抉择,还要做很细微的很复杂的思考。不是这个样子。是把你已经养成的、认定的东西,用定的力量再做不断地重复加强,这样子哈。

所以定中起观,它的观不能是很复杂的,而且这些观念,都是你已经养成很强的观念了。所以有些外面呢,很快的时间内,把定跟慧都结合在一起,然后短期间叫你去作观,那个是无稽之谈哪,那个是观不起来的。 不可能观,因为你没有观念嘛!啊,你说,之前都没有概念,然后来到这里,叫你说观无常,观什么什么,那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你对无常没有概念,无常不是说,啊,一切都变化就叫无常。

学员:有些人以为,好像定也不用修,慧也不用修,然后直接就去观,还觉得这样才是实修。

师父:是啊,那样观,你要观什么?

学员:其实是把定和慧分开学,那等到都成就之后一起结合。

师父:对。但是问题是,人家是这样子讲的,不然闻思修它 就没有次第了,但是大小经教都讲闻思修,闻思修。而且这里的抉择就是这样子认定的。那一些,都是。。。会这样讲讲,或是一些观念错误,都是不读经教,就是前面的,不依法不依经!就是这样子,不依法不依经,你就不知道定慧是有分别的,你就不知道刚开始,定慧要分开修的,到你定慧都有程度,你才能结合的,而且结合它有它的方法,对不对?

学员:您写的manas意作或者说作意,这个跟与唯识的摄大乘论讲的第七识有什么关系?

师父:其实它第七识就是把这个,拿出来。。。

学员:第七识就是它?

师父:不是就是它,是,也不是。这里的重点。。。那个第七识识也叫末那,也叫manas,但是它对这个manas它作了不同的诠释,这样了解吗?比如说它的作意心所也是这个manas,它的第七识末那也是这个manas,只是说把第七的末那,用这个拿来做不同的诠释,这样了解吗?

同样是心,对不对?它把心定位为阿赖耶,把manas定位为第七,把Vijñāna定义为前六。对不对?这是唯识的定义嘛。但是识它不一定是这样定义的, 在阿含经里面它三个只是作用不一样而已。

学员:这个的manas 跟阿毘达磨里面不有一个大地法的作意,一样吗?

师父:一样。也是一个作意心所,一样的作意心所。

学员:那为什么,这个manas在做第七识来讲的时候,它为什么就是染污了呢?

师父:因为它就是必须。。。你看,心,这个心,它有几个名词,这几个名词里面,最平常用的三个名词,就是Citta、manas和Vijñāna,就这三个是最普遍的。当然还有其它,但这三个是最普遍的。所以当唯识学,要把这个心,作细微的分析的时候,它就拿这三个名词来用,对不对?把整个,因为Citta,它有集聚的意思,心、心所一切的心,精神的作用,所有的整合整体的,它就叫做Citta,就叫做心,把它定位为阿赖耶,对不对?

那另外还有两个啊,但是你不能把染末那定义为识啊,为什么?因为人家从自古以来,六识都叫识嘛。你不能跟它违反了,违反就很容易搞混,对不对?所以它把前六识定义为识,那第七呢?第七要拿哪一个名称来定义?那就只有“意”是最好用的,这样了解吗?而且也不是说它是无缘无故拿来用的,因为在阿含经里面,它就说意识,它就讲意根。

学员:有很像的地方。比如阿含经有一个“意所生缚”,就很像这个染污意。

师父:有很相似的地方,对啊,就有这样的一个东西,所以它 不是随便拿来用的。因为意识它所依的就是意根,这样了解吗?

好,那意根里面呢,它到底怎么定义?然后从阿毘达磨到唯识它就去对它做定义,然后当把潜意识分出来时候,它就认为一个是什么?心,一个是意。 这样了解吗?

学员:是不是如理思惟和修定算是闻慧和思慧,然后定上起修算是修慧?

师父:不是。不是修定的时候再闻思,闻思是没有定的。闻思慧是不用定的。修定就是修定。慧学是慧学的系统,定学是定学的系统,它到最后才能结合在一起,这样了解吗?

你要是听经闻法,然后日常生活去观察无常,观察能取所取,这些都是慧学的系统。那你要摄心集中,不起任何分别,摄心集中,然后让心集中,然后起心的力量,这个叫做定,又叫做修止。这样了解吗?所以定学跟慧学刚开始是分开的,当然最终它是结合在一起的,但是你在初修的时候,必须两套系统分开来修,不然为什么讲戒定慧,那就干脆讲戒,对不对?然后定慧,两个。那不是啊,它为什么讲戒定慧呢?

学员:那就是定上起观才能叫修慧。

师父:定上起观才能叫修慧啦!你听师父讲经讲那么久了。。。

学员:刚才Vijñāna,那个vi-有分别,了别的意思吗?

师父:vi- 有分别,有分开来的意思,它没有了别,但是它有分开的意思。它是分开,jñā才是了别。

学员:vi-就是分别,有分别就是有那种跟我执相应。

师父:分别的了别,所以叫做虚妄分别嘛。

学员:那为什么,第七识相当于我执,那它跟第六识Vijñāna,它两有点(重合)。。。

师父:基本上因为那个第七识是把前六识全部给染污了,你就这样理解就好了。染污了,所以它就会做虚妄分别。

学员:它就是把染著,执取都安在第七识了。

师父:对,那第七识呢,因为前面的认识一定都要透过第七识。

学员:圣人的识还叫Vijñā吗?

师父:圣人的识叫prajñā,圣人就不叫识,圣人叫智。那就是prajñā,转识成智,这后面还是会讲。

我们再来看后面。附论,抉择教法。

抉择教法。法性现证,是要从闻、思、修而入的。

其实就是刚才师父一直讲的。这些都是导师的文笔,师父偷懒,把导师的那个贴过来剪下去这样而已。

法性现证,是要从闻、思、修而入的,然而要如理作意不容易。如理作意不容易,容易吗?不容易。

因佛适应众生的根性,说种种法门,有时似乎有点矛盾,对不对?经典很多讲来讲去有矛盾的,一下子说有一下子说空,对不对?一下次说法相,一下子说法性。一下子说般若,一下子说中观,那你会说,奇怪,师父那个阿含经讲的好像跟唯识有点不大一样。。。

方向上大体上你去细分,它的方向上是一样。但是它在细节上有些不一样啊。所以你一下说,那这些经好像讲来讲去也不大一样。为什么?因为佛,他不是系统教学。我再讲一次,佛不是系统教学,佛是依根机而教学。

如果你根机很高的,我不需要再跟你前面再啰啰嗦嗦讲一堆了;你的禅定功夫很好的,我不需要再告诉你,双脚盘起来,眼睛闭起来,打直打正。你的禅修功夫很好的,我直接跟你分辨什么是禅定,什么是非想非非想定,什么是什么。。。对,他就分辨这些,对不对?

你的慧学到什么程度,佛陀知道就告诉你,你不知道的你必须要了解的就好了。那你的程度很差,他告诉你什么法?五乘共法,就是人天善法就好了;哎,你的根机已经不错了,有出世的可能,我再告诉你苦集灭道。不然有些人一开始听到“无我”,哇,整个很慌张,很容易落入断灭啊。所以佛是依众生根性而说法,所以有时候好像感觉上有点矛盾。所以呢,我们自己去读大乘经,不容易掌握佛法的真实意义。

所以那时候师父讲过,以前最早的时候,你要读般若经,在福严,你要读般若经,你要经过印顺导师的认可,不然自己胡读、瞎读容易落入断灭。

所以呢,可依古代圣者所开辟的大路,或者依龙树所开创的中观,或者依弥勒的唯识学,以论通经,容易了解,容易把握经里的深义。 这样了解吗?

经,有时候讲得非常简要,但是论,就会跟你详细地分析。经,只说你要这样子,论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子。对不对?经只告诉你四禅八定,论告诉你,那我要入初禅,从最开始应该怎么做?比如说怎么打坐,怎么呼吸,怎么观息,然后呢,经过九次地。九住心不是经讲的哦,九住心是瑜伽师地论讲的哦,对不对?那如果你没有这样讲,你看经看一辈子,你也不知道要这么做啊。所以论,以论通经容易掌握,因为这些都是祖师们,依佛法修行而得来的经验,然后他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办。

那你说:师父,那论我也看不懂,那怎么办?当然听。。。不是只有这个师父啦,还有很多其他师父,听那些师父,善知识嘛,讲经说法,那你就懂了嘛!这样了解吗?如果你全部都看都懂了,那你就去看吧。但问题是我敢保证,你去自己去看,十之。。。不是只有八九哦,十之九十九点九,你都看不懂,而且很多都是依文解义。不然师父为什么要花30年的时间,从一出家就在福严就研究研究再研究。

好。还有论师们互相辩论,从中把握对方的要义,而辩论可以从不同的宗派中了解自宗的要义,这很重要啊。所以你研究唯识的,你不能不懂毘达磨,你不能不懂中观。你想读中观。对不起,你也把唯识读一下,你也把阿毘达磨 读一下,尤其是把阿含经读一下,你更能清楚它在讲什么。

所以上次有一个居士,在那边看中观,看来看去,问师父说我为什么都看不懂?我拿来一看,你怎么可能看得懂!我说,你看过阿毘达磨 ?没有,什么是阿毘达磨 ?我说:你不懂阿毘达磨 ,你中观一定看不懂的。中观在破的,讲的自性,讲的生生,对不对?灭灭、住住、异异啊。

这些都是阿毘达磨里面的 啊,你不懂阿毘达磨 ,你怎么去读中观呢?这样各位了解吗?

这一堂先休息,我们接下来再来看后面。

请合掌。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