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法法性论 第四讲
上如下源法師 主講(文字一校:瑾,二校:燕雀,三校:Haien)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
好,各位网络前面的同学,还有在座各位同学,大家好。来,我们继续来看我们这一节的辨法法性论。
那么大家都知道,法是指生死,法性就是指涅槃。那么,法性的涅槃,在佛教里面又叫做离垢真如,又叫做涅槃,又叫做真如。法就是生死,生死就是真如被覆盖,那么法性就是真如离垢显现。
但是要记得,真如是什么功德?无为功德,它不能产生一切法,无为无漏功德,我们只能悟真如。对不对?但是在唯识里面,它还有谈一个叫做什么?有为的无漏功德,那就是转八识成四智,那就是有为的无漏功德。刚刚真如是无为功德,无为无漏功德,那么转八识成四智,是有为的无漏功德。所以从四智,可以起各种利益众生之事,这后面会讲,这样了解吗?所以就唯识来讲,真正的有为功德还是要转识成智,不是本来就有哦。但是真如法性是怎么样?在凡不减,在圣不增。
对不对?就好像《阿含经》所讲的缘起法性,在凡夫还是缘起法性,缘起法性在圣人还是缘起法性,生死也是依于缘起法性而流转,涅槃也是依于缘起法性而还灭。所以如果就阿含经来讲,缘起法性,如果我们能悟到缘起法性,然后怎么样?断一切见思二惑,那就是涅槃。那么大乘佛教把这样的一个悟缘起法性,悟诸法实相的这样子的究竟清净涅槃,在大乘佛教把它称为真如。所以从缘起法性本来就不生不灭来讲,就缘起法性本来在凡在圣都是这样来讲的话,所以也讲真如法性是本来具足的,本来就有的。但这是讲无为功德本来就有,不是讲有为功德本来就有,各位还是要了解。所以成佛不只是无为功德的显现,真如的显现,还有有为功德的具足圆满。
因此从中观的角度来讲,一切法无自性空。悟无自性空,对不对?可以断烦恼,然后一步一步慢慢修,断一切烦恼。但是,不是悟无自性空,你就成佛了,你还要怎么样?修集无量功德,三大阿僧衹劫修集无量功德才能成佛,对不对?那么就唯识来讲,就是说,你悟真如还不足,还要怎么样?转八识成四智,就是有为功德、无为功德全部具足圆满。
好,那么接下来还要讲一件事,这个就是一般人很容易误解的。在如来藏思想里面,如来藏等于真如。然而如来藏思想,跟唯识中观是不一样的。因为如来藏的真如等于如来藏,这样了解吗?如来藏的真如等于如来藏,那么如来藏是说,记清楚哦,如来藏是说一切有为、无为的功德,众生本来具足。这样知道它的不同点了吧?如来藏是说一切的有为功德,有为无漏的功德,无为无漏的功德,一切功德,包括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一切有为无为的一切功德,如来藏本自具足,那这样跟唯识跟中观有什么不一样?
有不一样!唯识中观是说,无为功德你可以去证,对不对?真如本来如此,你可以去证。但是有为的无漏功德,你要去什么?要去修,去具足、去圆满。所以要经多久?三大阿僧衹劫。但是如来藏是说,有为无为功德,一切众生本来具足,所以它的修是怎么修?它修只是把外面的客尘去掉,然后显现出一切有无为功德,它这样就好。这样了解吗?但是唯识跟中观都说有为无漏功德,有为的无漏功德要去不断地去修行,具足,不是你本来就有的哦。因此众生本来就不是佛!虽然真如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但是它是法性,但是佛不是你本来就是佛,是你要去修集一切无量功德才能成佛。
如果从如来藏的思想来讲,它会说,怎么样?众生本来是佛,具足一切有为无为功德,只是被客尘烦恼所覆盖,你的修行只要把外面弄干净了,有为无为功德自然显现,这是如来藏思想。所以不要一谈到真如。。。现在很多人有些奇怪的逻辑,这个也没关系,因为很多人就是有这样的问题。 当唯识谈到真如的时候,也是谈真如;大乘佛教讲真如,那以为也是真如;如来藏讲真如,那以为是真如。所以他会认为说,如来藏等于真如,唯识也谈真如,所以唯识谈到最后是在谈如来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但是这也难怪了,因为很多人本来就会把它搞在一起。而且很多讲经的法师,甚至他自己都把它搞在一起,他讲唯识转识成智,讲到最后,他认为唯识在讲的,就是显现如来藏。那当然这个在经典上也有它的某一些根据,类似像《楞伽经》也有这样的讲法。
但是初期的唯识,包括弥勒的唯识,包括无著菩萨的唯识,还有世亲的唯识,他们是不依《楞伽经》这样子,把如来藏跟唯识弄在一起的。他们是不谈如来藏,他们认为如来藏是不了义之说,是方便之说。到了后期,因为《楞伽经》本来就有谈唯识跟如来藏,后来玄奘大师把《楞伽经》当成是唯识的根据的经典之一,那是比较后面的。
然而玄奘大师的成唯识论,他也是完全不谈如来藏的。他也是讲两种转依,真如转依是迷悟依,还有什么依?持种依。迷悟依是显现,记得吗?显真如。持种依是什么?转识成智。这个是有它很大的区别,所以要清楚,不要弄到一起,把它全部混在一起了。
好,再来。我们来看今天要讲的。有关于两种名言,哪两种名言?显境名言还有表义名言,对不对?很多人还是把显境名言给搞不清楚,这也难怪。我等一下会针对显境名言再做一个说明。记得,只要了解,显境名言在能取所取,这个见识相识里面。。。我再讲一次,显境名言,在见识相识、能取所取里面是指哪一个?是见识还是相识?是能取还是所取?
学员:见识。
师父:某某你说见识哈?见识,就是能取嘛?那其他有没有认为是相识或是所取的?因为这也是师父,上次上个礼拜讲完之后,有些人会写来问的一些问题,或是一些同学问的一些问题。显境名言,它的意思是说能显境,不是被显的境,这样明白吗?它是能显境,不是被显的境。那哪一个是能显境?见识!因为相识是依见识而显。所以显境名言,它指的是见识,就是那个能取。为什么它能显?因为,记得,所取是一定依能取而有,相识一定是依见识而有。然后产生的见相,然后见跟相就会变成能取所取,这样清楚吗?所以它就是说,能取所取一定是互依,相互依而有的,对不对?
但是呢,它为什么叫做能显境?因为它有能取,一定有所取。那个所取,它就是相,它就是境,对不对?它就是相,就是境本身。那能取呢,就是能显现出相,能显现出境。这样了解,因为这就是唯识的立场。如果你就阿含经或者是中观,它就不是这样讲,它是认为境就是客观的境,不是心所显的。但是唯识它从认识论来讲,一定是讲,相是什么?相是一定是能取所显的。
好,那么我们继续来看,上个礼拜,上节课我们谈到什么?我们这个略标讲了,然后通明三乘讲广释,对不对?广释里面有六相:法相、成立,非一非异、所共,所依共不共,然后我们讲悟入。上个礼拜讲到悟入,对不对?然后悟入它有几个?
来,我们来看一下它是怎么样。悟入,要悟入什么?悟入真如。悟入真如的第一步,那就是要悟入所谓的二取,现似非有:现,就是显现,似,就是好像是这么一回事。显现出来好像是有离心以外的境,对不对? 好像有能取所取,对不对?所以能取所取显现出来,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好像我的见闻觉知,所看到的这些对象,好像都是实际存在的,都是离心而存在的。显现出这样的一个样子,所以我们心就会去取境,这个叫做能取所取。好像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它是怎么样?没有实体,无自性的。所以唯识就是从能取所取,似相非有来讲这一些能取所取的似相,是没有实质自性的,叫做无自性。这样了解吗?
所以这个叫做悟入二取,现似非有。好,第一个它先讲所取的相。所取的相是无自性的,是心所现的,它先是这样讲。那么所取的相里面,有所依共,记得吗?记得上节所谈的所依共吗?所依共就是什么?器世间。还有什么?有情世间。
那么器世间,我们当然知道。有情世间就是每个人跟人之间,有情有情之间,或是人跟其他众生之间,能够有相互来往,能够产生对对方的见闻觉知的相互来往,这个叫做所依共。它现在要先告诉你,所依共,这就是器世间跟有情世间,它是唯识所现的,不是像我们一般见到的实质的这样子,好像离心而有的存在。
所以师父讲,唯识学就是认识论。你看,器界及有情的共义,能成为其他有情所了别,是唯识所现。有没有看到?这个上礼拜讲的,但是我们从这边重新从这边段落开始。我们共同认识的外境,其实是能取识所变现的,如果离开了能变现的内识,也不可能有认识中的外境。
我们之所以能够共同的认识,是因为同一业力而产生,这没问题吧? 这上礼拜讲的。
弥勒的唯识学说是建立在认识论上面的,譬如说我们认识的什么,不是直接得到那个东西,有没有看到?我这个语句是导师说的,师父是把它贴出来而已。不是直接认识到那个东西,是心识上现起所取的影像,这影像并没有离开我们的心识,对不对?
讲到这里清楚吗?这个上礼拜有讲,不清楚,师父等下画图,画ABCD你们就清楚了。后面,接下来,现起所有的外境,唯识学并没有否定它,只是说这是不是离心识而存在的。这什么意思呢?
这个杯子,师父看到杯子,对不对? 第一个,这个东西,唯识没有否定它,只是说师父认识到的这个杯子,不管是看到它,触碰到它,对不对?认识到它,不只是眼睛看而已,眼睛看是这个形状,碰触的是什么?触嘛。对不对,身触嘛。还有我对这个东西的认识,这个见,闻,觉还有对它的知,只是说,都不离开我自己的识所变现出来,这样而已。它并不是说没有这个东西。它现在要否定的只是说,当我认识到它,然后变出我自己要认识的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会执著它是这个样子的,它是要去除这样子的执著而已。所以它并没有否定说,有这样的一个东西显现。
这样,各位同学清楚吗?因为一旦我认识到它,加入我自己的执取,所谓的加入我自己的执取呢,就现代叫做“加入我自己的价值观念跟批判”,那就是我执,能取所取的所在。它是要破除你这种,由心识所显现出来的这种价值观念跟批判。那你要去除那样的话,我们就怎么样?真正完全去除了,那就证悟到真如了,就是去掉能取所取。
来,再来。器界等外境是不离心识而存在,这是唯识的定义,离了内识,外境的义,有没有看到?也不会存在。
那如果师父不画图,光这样子,你们能懂,有些人能懂,那算是智慧非常高的。如果师父不画图的话。那师父一画图,那一般的人都可以懂,就是那个 ABCD的图,等一下我再画。
共同,所谓的共同,前面有讲共相。有没有?共现外所取,这是共相、所共现出来的这种所依共的共相,就是这里的,有没有?共同。是我们心识现起来的印象如此,你的心识所现起来印象如此,大家现起来印象都是这样,有一致的共同性,所以觉到不因个人的心识而改变,这才误解为客观实在的外界。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为什么会。。。第一个,长期以来这是因为虚妄分别所熏习的。第二个,哪怕告诉你了,你也不会觉得这个东西是心识所变现的,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看得到!你看,我说这个是杯子吧?大家说是。灰色的吧?是。下面这个是咖啡色的吧?是。我拿到了吧?是。我也认为我拿到,你也认为你拿到,大家都认为说,你怎么会说是你心识所变现的呢?怎么会是你自己的心识变现?如果只是你的心识变现的话,那照说只是我看得到,摸得到,你们应该看不到摸不到,对不对?
那既然大家都看得到摸得到,那应该是怎么样?客观存在的!但是唯识的意思说,这个是什么?因为大家现起来都是这样子,有一致的共同性,所以觉得不因个人的心识而改变,这才误解为客观的实体外境,对不对?但实际上这是因为什么?其实你们要听过师父讲唯识学,学那么久了,你们都应该知道答案在哪里,对不对?因为共类所见的,共类就是同是一类众生,确乎如此的器界,在不同类的有情中,因为不同的什么?识类而器界相有了变化,因为不同众生,他的业力规范不同,所以他认识到的器界不一样。这就是共同、共同性的随类不同,也可以说明,外境的所取非实的意义。
这样你了解吗?为什么我们都认识得到?因为我们是同一类的众生。同一类众生为同一类的业力所规范,所以我们的见闻觉知大同小异,也就是因此,所以我们会觉得它好像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其他类众生看到的这个东西那就不一样了,对不对?其他。。。这就是为什么说鬼道众生它能穿墙而过,我们人一般来讲不能穿墙而过,因为它的见闻觉知跟我们不同,这样了解吗?它的见闻觉知不同。那它的见闻觉知不同,是因为它是不同类的众生。不同类的众生为业力所规范,所以它对于同一个东西的见闻觉知就不一样,所以会有产生不一样的作用,跟觉知,跟认识。所以也就可知,我们的认识,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所认识到的范围,不离心。
因此这个地方,我们再把它说得明白一点。所以那天,某某跟师父聊天,我说师父学唯识,我不敢说是专家啦,但是从福严到那边也学了很久。知道学唯识的人,最困扰的一件事情,就是任督二脉。
什么是任督二脉呢?凡是某一种理论,它都有一个很关键的点。任何理论都有一个关键点,你把这个关键点弄通了,一通就百通,你这个关键点没搞通,那什么东西都不通。
师父以前学唯识的时候,也是有点迷迷糊糊,到底外境。。。外境到底有没有?一般就绕来绕去的,一下子说有,一下子说没有,那到底有没有?那唯识的任督二脉就是在这里,就是这条虚线。这条虚线就是学唯识的任督二脉。这条虚线一画出来,你就清楚了。要加上说,这条虚线所画的,代表就是导师在这里面所讲的,弥勒的唯识或是唯识学的根本立足在认识论,这样了解哈。任督二脉一通,我们就知道说这是外境,真正的外境,不是我们心识所显现的外境,客观真正离心而存在的外境。 这个我们上次叫做D,是不是?这个有没有?你不能否定它,但它是什么样子?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每个众生认识的不一样啊,我不知道它到底是怎么样。你要用现在的名词随便你啊,你要说它是能量它是气场它是什么什么,随便啊,反正就是一个名词嘛。对不对?有!但是唯识现在要讲的是说,我们的心识去认识到这个东西,我们心识是A, 这个A去认识到D的时候会现出能取所取,这个叫做B跟C。那这个C的产生当然有很多因缘,但是跟D也有关系。
D是这个C所显现出来的增上缘,是一个增上 ,是这个B能够产生它(C),能够认识到它(C)的一个增上,这个是所缘(C),这个是能缘(B),就是见(B),相(C),就是见跟相。能缘所缘,见跟相。
好,那我们认识到的器世间,本来我们一般讲的器世间是指D嘛,对不对?但是问题是,我们没办法直接认识到D,所以我们现在所讲的共相外所取,是因为我们认识到D之后,真正我们现出来是C。所以我们绝对没办法直接认识到D,我们现在所认识到的都是什么?C。这样了解吗?
这个C,如果ABC,这样一个就叫做认识论。去谈论D怎么存在,叫做存在论,有时候又叫做本体论,又叫做存在论。如果去谈ABC,它就是在谈什么?认识论。 那这个ABC,如果是人类的话,由于业力的规范,所以我们人类认识的东西显现出来的C,还有我们这个见,怎么样?大同小异!也就是说,你这是一个人,你现出来这个相,是这个杯子的样子,对不对? 那么我们这边还有另外一个人,对不对?他认识到D,对不对?比如说这个人是甲,另外这个人是乙,他认识到的这个D,其实还是怎么样?他自己还是显现出什么?还是有ABC的存在。
所以HN还有HT两个认识到的C,其实都是他们自己心所显现的,但是因为业力的规范,所以它这个C是怎么样?大同小异差不多。所以每个人看到的杯子都差不多。
那,输入进去的价值观也大同小异。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会有很大的差别。什么叫做某些状况下会有很大的差别呢?你要记得哈,有见闻觉知。不是见闻觉而已哦,而还有知哦。 如果我不是一个考古学家,我对收集宝物我没有概念,对不对?我们一般看到师父拿的这是一个杯子嘛,对不对?没问题吧?见闻觉都一样。但如果是一个收集古物的专家,一看师父拿的这个,说,哇,师父,你知道你这个多有价值吗?我说我怎么知道,就是人家拿来送给师父喝茶的。你这个是明朝皇帝用过的。然后就跟你讲,你看后面有什么什么。。。那他的知跟我的一般的知,就不一样了。但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不知道啊,这只是他的认知嘛。 在我的认知里面,它就是一个杯子而已,我就是喝水。但在他的认知里面,这是一个价值千万的东西。但是不是真的这样?问题是那皇帝用过又怎么样?这是我们赋予它的价值嘛!不知道的人,或者是说对于这些他觉得没怎么样的人,它就是一个杯子啊。它就是见闻觉大家一样,但是知就会产生不同,那很明显的就是什么?赋予的价值观念不同。这样各位了解吗?
这就是我们任督二脉打通了之后,就是这样的一个关系。但是C的相,不同种类的众生,他的认知就会不一样。再加上说D,实质上也会对C造成影响。 好,这个就是我们这里所谓的器世间,还有这些有情世间的共相的认知上面,会有这样不同。
这个就是我们从这边开始,器界有情的共义,能为其他所了别的是唯识所现。就是这个C,是唯识所现,我们共同认识的外境,其实是能取识所变现的,离开了能变的内识,也不可能有认识中的外境。我们之所以有共同的认识,就是因有同一类业力的原故,有没有看到? 如果离开B,也不可能有C产生,这样了解吗?
好,那现在关键就是,告诉你这个B是我们内心所现的,没错吧?大家都容易明白。现在问题在,告诉你C是我们心识所现的,这个比较困难。告诉你B是心识所现的,没问题,告诉你C是心识所现的,对一般人来讲很困难。但是很显然,这个C一定是依于B而有的,如果这个 B不存在,C也不会存在,这就是所谓的,若离开了能变的内识,也不可能有外识的外境存在,就是弥勒学这个认识论,就是告诉你,我们所认识什么,不是直接得到那个东西,是在心识上现起所取的影像,这个影像没有离开我们的心识。这里就是说,我们认识到D不是直接取到D,而是怎么样?显现出C。这个比较少听的同学也应该清楚了。好,再来。
学员:在阿含经里面也讲到,在我们认知的过程中,根对境,产生识。那我们的认知,也是从识和触来的?
师父:对,所以有这么一点点这个意思,但是阿含经就没有谈到这个那么细了。唯识学,如果你看过印顺导师的《唯识学探源》,它也是从阿含经的六六法门,六根对六境产生了六识,还有六识的执取,也是从这边慢慢一点一点发展过来。它只是在认识论上加强。中观,还有唯识,其实它的根本点,都不离开阿含经,一个强调认识论上的发展,一个强调存在论上的存在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是中观,它也不跟你讲这个东西,它直接跟你讲什么?(D)因缘所成,无自性。(A)因缘所成,无自性。(B,C)因缘所成,无自性。但我们在无自性里面执取自性实有,这叫做我执,又叫做自性执。它直接了当,我们后面等一下会讲。
所以说,师父讲过,中观重缘起无自性的无自性,缘起的无自性。唯识重,什么呀?缘起无自性的缘起有。所以在缘起有来讲,缘起有来讲是虚妄的,对吧?虚妄分别是有能取所取的。所以唯识重事,所以叫法相,重次第修行。中观重理上直接突破。所以在解深密经认为,理上直接突破,相对来讲怎么样?比较难!因为理上是容易懂,但是根机要比较好。不过一般人还是得在事相,渐渐从能取所取,然后所取空能取空,然后二取空,这样慢慢的到最后也是二取空了。这样了解哈,它有它的次第,所以唯识重事,事情的事。然后中观重理,道理的理,这样了解吗?
不是说它们不好,而是说偏重不同。所以为什么解深密经说:唯识是五事不具足修的,跟他说明白讲清楚,告诉你次第怎么修。
这个讲完了,我们再来看。所依的不共。刚刚是讲所依共,是唯识所现。刚刚讲所依的共,是讲那个境,C是唯识所现,告诉你是唯识所现。那现在会问说,如果我自己心识里面的东西呢?人家认识到我心识里面的东西,那又是怎么样呢?
比如说,举一个最具体的他心通,你不讲不说,你心里在想什么一般不知道。但如果有他心通的人,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这种心里在想什么,难道就完全跟你一模一样的吗?我认识到的你心里在想什么,也是唯识所现的吗?你们觉得呢?当然也是唯识所现的!不然的话唯识就不成立了。
它说,于余不共识,为所取等义,谓他心等法。有情的不共,有没有看到?也可以成为认识,也是唯识所现。其余如有情的不共的心识,你的心识,你并没有讲出来。也就是说,你就算是你告诉我你心里很苦,或是你心里很高兴,我只知道你高兴,但你真正内心是怎么高兴法? 我真的无从得知啊,对不对?
但是问题是,如果有一些他心通的人,还是有一些什么样,比如说,你心里现在很痛苦,你装,“没事啊,我心里很高兴哪,没事啊,我最近很快乐啊”。但是这一些,有点他心通的,他就知道其实你不是真的这样子。那他这样对你——别人的心识的认识,难道也是唯识所现吗?当然也是啊,当然也是唯识所现的。
它说什么?有情不共的心识,也能成为其他有情所取,有没有看到?成为其他有情所取的义境。
不共而成为所取的,不只是他心,别人的心,如他有情的生死,烦恼的系缚、烦恼的解脱啦,苦与乐等等,都可以为他有情所取。这里的所取,不是把它拿过来,这里的所取是什么?认识到!是我们这里讲的能取所取,你不要以为说,他的解脱可以成为我所取,所以他解脱我把它拿过来变我解脱。不是这个意思,是他可以认识到它。这样了解吗?可以认识到它。这只是,不是一般的认识而已,这是比较深一层的认识。
对,等一下我可以拉到这个图再来讲,我们把它先看一下。知他心,有没有看到?是自己的心识。。。所以说,这个实际上,整个问题在于说,所谓的知他心,了解他的烦恼,了解他的生死系缚,了解他的解脱,所谓的知他心,是在自己的心识上怎么样?现起他人的心相,自心所取的就是自心所现的。所谓的知他心等也是唯识的,对不对?还是不离开这个图,你只要把这个D弄成是另外一个有情的心识,或是他的痛苦,他的烦恼,或是他的解脱,或是他的各种方面的。但是当你A去缘这个东西的时候,当然这个是比较深的,一般人还没有办法这样。 但是在某些状况下,你经过特殊的神通还是各方面的,当你认识他的心识的时候,其实你不是真正认识他的心识,你还是一样现出一个什么?C的影像,然后你自己的心识再去认识到C,对不对?但是毕竟它是依D所显现的,所以跟D是有关系的。
所以有时候,比如说这个人他心里很痛苦,但是他装作他很高兴,对不对?那么一个有他心通的人,他利用他心通可以了解说,其实这个人他不是真的快乐,其实他内心很痛苦。但是他知道他内心很痛苦,没办法真正地怎么样?去怎么样?跟他同一个感同身受,他只是知道他痛苦而已,他只是是揣拟,依我们自己的痛苦去揣拟他的痛苦而已,知道他是痛苦的。
也就是说,当他认识到这个D,这个D是,比如说HT,他今天心情很不高兴,对不对?但他来了以后装作没事,那有一点他心通知道说,他缘他的心,然后自己现出一个相,这个就是c,其实认识的还是c。这个叫做对有情不共的认识。这样了解吗?
那它要告诉你什么,它要告诉你,不管是器世间的共,有情的共,还是有情的不共,其实都是唯识所现。唯你这个能取的心识,A跟B所显现出来的 C,不离开C。就是要告诉你。
当然如果你看过师父的俱舍论,你要知道这个人真正有没有解脱,必须要有两个条件。HN你现在看到那个地方了吗?还没看到。谁知道?猜猜看。谁要猜猜看,HN你要猜吗?你自己首先要解脱,第一个条件。还有吗?
学员:你应该比他的修行次第还要高吧?
师父:不用比他高,要平等。比如说他初果,你得要初果。比他高当然更好。
学员:但是下面这个,你不知道比你修行高的这个。
师父:对,下面不知道上面,这是一个条件,就是你自己要同等的解脱。
第二个条件呢?
学员:他有正见,八正道的正见。
师父:正见?你如果是解脱的话,一定有这个正见,是没错。你要知道他,你自己要有跟他一样的境界,没错。还有另外一个其实很简单的,我问你,难道所有的阿罗汉,所有的有果位的都有神通吗?不一定的,不一定,所以呢?所以你也要有他心通啊,你要有无漏他心通,对不对?你要修发神通才行,你没有神通你自己解脱了没问题,但是你没有神通力,你怎么知道他有没有解脱呢?
所以两个条件,你要到达一样的解脱的境界,跟他同等境界。再来,你要依这样子来修发无漏的他心通。因为你无漏了,你修的他心通就是无漏的,所以这个叫无漏他心通。有漏他心通,绝对不会知道,他只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他不会知道。有漏的哈, 有漏的意思就是说你自己没解脱,哪怕你有他心通,你绝对不会知道那个人到底解脱了没有。因为你自己都没到达的境界,你怎么会知道他呢?
看得到啊,问题是你看的不准。他装作很有修行,然后告诉你,他是活佛再来,你怎么知道?你没办法判断啊。对不对?那你真正可以百分之百可以判断的。。。当然我们一般要判断也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的,比如说一个证初果的,或者是说他是初地的菩萨,那他一定要有定力,对不对?然后他的知见一定要具足,如果他跟你谈神神鬼鬼的,那就有问题了。
再来,他一定要有至少未到地定,如果是再来的初地菩萨那一种的,那就不是未到地定那么简单了。他的经论经教一定懂得非常多的,对不对?一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各式各种的法门,修了一大阿僧祗劫的菩萨,他的各种经论经教一定清楚明白了,跟我们凡夫比起来的话。所以你只要稍微谈一谈,然后就跟你讲一些似是而非的,或者是一些道理完全不大通的那种,就绝对不是什么初地菩萨了,绝对不是。这样了解吗?如果中观唯识不懂,那不用讲,绝对不是初地菩萨。那你说初果呢?如果是初果的圣人,很简单啊,八正道的正见,他到底对苦集灭道四圣谛清不清楚,明不明白?
这很简单嘛,如果不明白,动不动闭口开口就开悟什么,然后问他苦是什么也不清楚,集是什么他也不清楚,他绝对不是的。还有,他有未到地定的能力。有未到地定的能力物质欲望一定少,那如果没有话那就不用讲了。但是这个你不能百分之百肯定啊,你只是用蛛丝马迹判断而已。你要百分之百肯定,那你就是两个条件,一个是什么?你有跟他一样的解脱的,比如说他是初果,你是初果。你再修发无漏的他心通,你就可以知道。这样的话其实也是怎么样?还是这样?C所显现,对不对?
所以这个叫做知他心, 这个不共义也是一样,唯识所现,也是唯识所现。
学员:第二段这个,知道他有情的生与死,是不是宿命通的意思?
有点像这样子,不管他是宿命通还是什么通,反正都是他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个。这个有宿命通的成分在里面,这样了解嘛。但是宿命通,不是宿命通,是天眼通。想知道他过去的死,过去的生那是宿命,他未来的死未来的生那是什么?天眼通。这样了解吗?宿命通当然比较清楚,因为已经发生了嘛,但是如果天眼通的话那就不定,除非有一个状况,就是说它的业力因缘都完全具足了,不能再变了,已经到了临界要产生了,那你想变都变不了。
就像阿含经里面,提婆达多死了之后下地狱,佛陀跟阿难说提婆达多下地狱,阿难说没办法改变吗?没办法。佛陀说如果有一丝一点的可以改变的,佛陀就不会说他下地狱。那你说,那不是变常见?不是,因为他的因缘全部都具足了,这样了解吗?好。
学员:在摄大乘论里面曾经讲到过胜解作意,胜解作意是通过诱发神通,当然不一定是无漏的。。。
师父:胜解作意都是有漏的。
学员:都是有漏的。就是说,胜解作意能把地观成水,水观成地。那个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理解这种状态啊,比较好理解。那现在您讲的这个,有一种人,他有他心通,他去缘别人的心识,能映现在他的心里。这个就比较抽象了。。。
师父: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胜解作意,只是对的是无情物, 对不对?那知他心这个事呢,这个是有情嘛,知他的心识而已。
学员:那个色声香味触,外境属于色法。你现在这个是精神了,是心识了。您意思是,它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师父:对,你不是去改变它,你只是认识到它而已。对对对。当然了,神通的东西我也没办法跟你解释到清清楚楚,说一定是怎么样。只是说它告诉你说,如果你有他心通,显现这个,认识到他还是唯心所现。对,那你说我怎么去认识?这细节上它还没讲。。。这样可以吧?
好,其他人有没有什么问题?
学员: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他心通,那其他有情的心识,就能成为你的D?
师父:对,能成为你的D。如果你没有(他心通),不知道他的心识,你所看到的,就是这个有情的怎么样?表相,还有他的语言,还有他的神色,你只能知道这样。他真的心里在想什么你也不知道。你要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你只有透过他的语言,还有他表情的表达,就这样而已啊。你看我们现在,谁知道谁心里真正在想什么?不知道啊。 但我们或许会稍微了解,是因为什么?你跟我讲的嘛!师父我最近心情不好。哦,原来是心情不好。不然我也不知道,我只能用你的表情来猜,但是你要是一个很能装的人,每天都装的快快乐乐的,然后装久了大家都不知道,你不讲我也不知道,这样了解吗?我们只能看到有情的怎么样?共,是吧?
有情的共我们或许看得出来,但是有情的不共,可能要经过特殊的方法,但不管有情的共与不共都是什么?心识所现。这个要告诉你唯心的用意。再来。
好,你看它一个一个深入。一个讲有情的共,有情器界的共,还有有情的不共,现在告诉你定的唯识所现。如果上过师父解深密经的人,应该很清楚这个在讲什么。这个在讲什么?定境,定境也是唯心所现的。
诸能取识前,更互⾮境故;于⾮等引时,⾃分别现故; 于诸等引前,三摩地⾏境,现彼影像故。
这一句,如果你先不要看下面的解释,这一句能够明白吗?师父现在已经告诉你,定境了。你再去查一下,诸能取识前,这一句清楚吗?
能取识的前面,那就是所取的影像。所取的影像怎么样?更互⾮境故,每个能取它的影像都不一样,更互⾮境故,就是说,能取识它所取的这些影像,根据能取识的不同,这些所取的影像也不一样。那它这里不一样, 接下来的这一句很明显地要怎么样?分成两大类。
你看得到哈。于⾮等引时,现在有一个名相叫等引,等持、等引都是讲定。对不对?等持,三摩地,等引,三摩钵底 ,还有等至,samāhitā 三摩呬多 。这些呢,如果你们看到师父的俱舍论里面都有,俱舍论列出好几种定的不同的名称。对不对?有三摩地。 三摩地叫做什么?samādhi ,三昧,又叫三昧,叫做等至。静虑就叫禅,对不对?还有等引。三摩呬多。这些全部都是定的异名。
这样了解吗?这里的等引呢就是平等而引,什么叫做平等?心,摄心集中在一境性,然后心达到平稳的时候能引出定的力量,这个叫做等引,也就是指定啦。你不用想那么多,就是定。就是非定心的时候,自分别现故,不是定的时候,一般的散心的时候,也是自己心识所现前的,对不对?散心的时候你缘的境是什么样?自心所现的,这个前面讲了没问题哈。于诸等引前,等引前就是定的前面,定的所取相,三摩地的行境,对不对?三摩地samādhi 又叫三昧,就是定,定所取的境,其实怎么样,还是现彼影像,还是心识所显现出的影像。那这句偈颂这样清楚了吗?
好,我们来看它。不同的能取识,就是诸能取识前,不同能取识包括什么?六识,定、非定,定心、非定心,这个都是不同的能取识嘛。眼识取眼识境取色,耳取声,所以不同的识它取不同的境。那我问你,眼取到的色,这个色就唯识来讲,它是ABC的哪一个?一定是C的啊。那声呢?也是C嘛,色声香味触,那法更是C的,不用讲了。法是内心的影像,对不对?好,这没问题吧?好,现在讲,定的境界,定所缘的境界,就是这里要告诉你的,各个心识和定心所取的境不同。
好,第一个,不同。第二,非定的散心时,境是依分别心而显现的,没问题嘛。散心,分别心所取,这是说非等引境是唯识所现的,就是前面所讲的,没问题。现在说唯识学成立,唯心所现的理证当中,就有以瑜伽师修行境界的随心而转来证明,怎么样?唯心所现。
所以师父在《唯识学概观》里面谈到什么? 唯识学的产生,跟瑜伽的修行有很大的关系,和修定所产生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定的境界当中,他会发现这一些定的境界,随着定的境界不同,它的境会有不同。这样了解吗?甚至神通也是依定境而引发的。所以他会发现相对来讲,定里面的境比现实的东西更实在。因为你定境既然能改变现实所看到见闻觉知,那表示平时所知道的这一些对象,相对来讲不是那么真实。那既然定境可以改变它的话,那定境比这一些更真实,因为定力更强。
也就是说,当定力引发神通时候,它可以突破业力的规范,但是是暂时的,不是一辈子的。因为一辈子的还是业力所规范,所以C可以跟着B变化,对不对?平时我们看到的C是因为业力规范,所以我们缘D的时候会变成C。那我们大家都认为是这个样子,所以以为它是客观存在的。但当我们入定的时候,你依B可以改变C,你就会发现,这个C是不真实的。这样了解吗?这个就是这里所要讲的。
学员:从这个地方,再去理解前面的显境名言就比较清楚了。
师父:就清楚了,就很清楚了。也就是说定境很明显的就是什么?定的心所显现出来的,这个对显境名言就更进一步地可以有清楚的了解,显境名言到底为什么叫做显境了。
那么唯识学的成立,就是在唯识瑜伽的修行中显现的,一切所取的境唯是心所现,为了说明此理,所以特别引怎么样?等引。就是定、非等引等境界来说明,都是唯识所现的。所以唯识学的产生,为什么早期叫做瑜伽行派呢?那么很多人当然去分辨瑜伽行派跟唯识学派的不同,当然这是从它的前后来分不同。但是就师父本身的认为,我觉得瑜伽行派跟唯识学派,它的两个所谓的不同,是侧重点不同。为什么是侧重点不同?因为唯识是从完整的理论上来谈唯识。 所谓的瑜伽行派,它的理论还是唯识。只是说,它是偏重在唯识的产生过程当中,因为是修定而产生的这种理论,所以从修定而来的这样的理论,在早期又称为瑜伽行派。
其实瑜伽行,讲得清楚明白一点,就是修定嘛,叫观行,就是禅定的修习,对不对?所以你们一般现在谈的yoga,现在叫瑜伽,但是经典都。。。因为那个字完全一模一样,梵文也一模一样,现在叫瑜伽,因为引进来的人他不知道,其实中国很早以前它就有,是叫瑜伽,所以他后来用一个名词叫瑜伽,但是真正修瑜伽的你也知道,它到最后是要坐下来怎么样?禅修冥想的。 前面的做的那些体位法,它只是一种入道方便而已嘛。但是现在呢,很多只是强调前面,那当然也行哪,身体健康健康,身心调整调整也行哪。但是真正讲的是,重视后面的打坐。那当然,印度的观念跟佛教观念是不一样的,但是讲瑜伽,都是一种身心的平和平等,这个是一样的。所以等至也是身心的平等,也是身心的平等。
好了,再来我们来看一下。
学员:师父,从这个就可以看出来,修定没法解脱。因为到最后你也没法见到诸法实相,也还是自己的心识所现。
师父:修定当然没办法解脱。没办法,因为你还是心识所现,还是能取所取嘛!对不对?你会把定境当成真的,所以在印度外道,他有以定来解脱的,到达非想非非想乃至到达无心定,这都没办法解脱,因为它没有针对问题的根本所在。
来,再来。唯识学,所以我们学唯识学要有一个重点,学唯识学,它不是学理,不是为了它的理论学理,而是佛弟子的修习定慧,从经验中发现来说明的。所以这些理论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佛教的理论家,还有西方的哲学家,他有共通点,有不共通点。
佛教这些作论的这些理论家,还有西方的哲学家,你从一个意义上都是在探讨哲学,从一个意义上对不对?可以通于探讨哲学,哲学它这个名词在希腊文叫做爱智 ,好乐智慧。其实佛教的理论家这些,也都是在好乐智慧啊,但是西方哲学家跟佛教的这些理论家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西方哲学家他不需要去实践。他想做也行,他不做也行,反正他就这么一套理论,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告诉你要怎么做,哲学家不需要为实践负责,这就是哲学,就是Philosophy。
他不需要为实践去负责,他这些理论也不是他实践而来的。好,这样了解吗?所以你在哲学,大学哲学课你不要去问老师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我要怎么样达到呢?他没有告诉你要怎么样。所以哲学家跟宗教家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说哲学家,第一个,他不是从经验而来的,第二个,他不需要为实践负责。但是宗教学家,还有这种佛教的这些理论家,第一个,他是从他的实践而来的,第二个他告诉你是要怎么去做,也就是说他有经验。
第二个,他讲的是真实的实践,是告诉你,他自己做了,然后有这样的经验,然后他再把这样的一个经验,弄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告诉你,我要怎么做。所以佛教的这些理论,到最后都告诉你,你要怎么去做。
唯识学,它谈了一套唯识的理论,到最后它也要告诉你,那我怎么去实践,后面都在讲实践。这样清楚了吗?所以这唯识学不是谈纯哲理的,它是从经验中发现,然后来说明的。
上来所说,生死依止的共与不共,说明所取的境相唯识所现。 所以所取境义是非有的,不可得的。
接下来要告诉你,进一步说,能取也不可得,能取也不可得。所以我们刚刚所讲的,悟入二取,似现非有,或是现似非有,已经告诉你,二取里面的哪一取是唯识所现?所取。所取里面的器世间的共,有情的共,有情的不共,还有定境所现的,都已经告诉你,(这些)都是唯识所现的。也就是所取相。它现在重点,上面的重点都是在告诉你,C是唯识所现的,是虚妄的,告诉你C是虚妄的,进一步接下来要告诉你什么?B也不可得。
四,能取不可得。以所取若无,亦无似能取 ,由此亦成立,无似能所取。
这就是唯识所成立的,它能取所取都是虚妄的,但是它不会直接告诉你,能取所取一切都是虚妄,心也是虚妄的,境也是虚妄的,所以一切不可得,所以不可得。它先破所取是虚妄的,再破能取也是虚妄的,然后达到能取所取都是虚妄的,都是不可得。
我们来看,所取不可得,所以能取不可得,所以能取所取是虚妄的显现,没有实体。唯识学在方法上,先说虚妄分别,先说虚妄分别有,有能取识,所取依能取而显现,所以呢所取不可得。进一步说,如没有所取的境,能取也不可得,所以说,由此亦成立,无似能所取,这个像是能取所取的,其实也是没有实体的。如没有似所取,也没有似能取,能取所取都是虚妄显现。
那你说,讲到这里知道什么吗?知道这边在讲什么吗?它告诉你什么?这个C是虚妄的。但是我们刚开始认为C是实有的,所以当我们第一次见到C的时候会执取它,为什么?因为我们有无始以来的无明,还有烦恼贪嗔痴,所以一定会是执取它。这就是能取所取,就变成二取,然后能遍计所遍计就变成遍计所执。好,现在告诉你这个是虚妄的,不是像我们客观这样存在的,是我内心所显现的,所以这个是虚妄不可得,只是我们这个心的分别而已。
但你确认这个不可得的时候,你这个B的能取怎么样?落空了,没有东西了。你也认为,我之前,念念思思,再思再念的这个东西,其实是虚妄的,从这里也破除你能取的妄分别,也是虚妄的,然后达到什么? 二取不可得。这是唯识的次第跟它的方法。
那现在,它为什么要从这边(C)开始?容易看得见,容易取执著,也是我们容易观察的。但是能遍计的是哪一个?是这个(B),能遍计的,对不对?所以从我们容易下手的,而且也是我们最执著的,从这里开始。因为唯识一定成立一个东西,这两个要有同时有,要没有同时没有,它一定是成立这样子。所以当你能够认知这个是虚妄不实的时候,你接下来一定能够同时了解,这个也是虚妄不实的。既然能取所取都是虚妄不实的,那就要离能取所取,这个就是唯识的一个特殊的方法。
但是它并不是说真的特殊到怎么样,其实佛教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子。 我问你,阿含经,师父讲过,阿含经里面讲我执,对不对?然后去执取什么?你记得那三个图吗?我执去执取什么?无常嘛!但是要叫你去一下子去观察我执,不容易观察啊。所以阿含经叫你先观察什么?无常嘛。对,不要在无常上计常嘛。对不对?不然你的我执跟无常这个就是冲突的。所以它不是。。。当然它也叫你观察无我,没错,问题是有时候很难哪,所以它叫你观察什么? 先观察无常,先观察无常故苦,对不对?无常的冲突,所以故苦。那为什么会苦呢?那根结是它的原因,就是我执嘛,对不对?那我执不容易观察,所以它叫你观察什么?贪嗔痴嘛,对不对?
贪嗔痴跟内在的我,相比起来,贪嗔痴比较明显,比较容易观察得到,对不对?你现在起了我执,你可能不很清楚,但是告诉你现在起贪,容易观察吗?对一般人或许不容易,但是学佛学了一阵子,他就可以观察到贪,我现在起瞋,我现在是痴,对不对?那这个贪嗔痴的日久的观察,然后慢慢就知道说,原来有一个内心俱生以来的一个我在作祟,它就是这样子啊,所以它从容易观察的、比较执著的下手。执著的对象下手。所以唯识也是这样子,它告诉你怎么样?你一定执取它(C)的,它告诉你说,其实这是虚妄分别,既然是虚妄分别,那一定是无常变化的嘛,这样可以吗?然后它慢慢慢就告诉你说,能取也不可得。
能取不可得,到时候就是二取都怎么样?不可得。能取所取空,那这样不断地修习修习,后面会告诉你是怎么样的修法,到最后就入了二取空。真悟二取空就能见真如,那时候真如就显现。
所以唯识里面认为说,我们一切的烦恼贪嗔痴,什么哪,这一些,其实显现出来,都是在这个上面,离了烦恼就没有虚妄分别。我们有烦恼就有虚妄分别,虚妄分别就是烦恼本身,就是烦恼的表现。
学员:A也是虚妄分别吗?
师父:还有什么?A,因为,为什么这两个(BC)都是虚妄分别?为什么BC都是虚妄分别,如果就唯识来讲,它认为因为A里面怎么样?A里面都是虚妄分别的杂染种子,这样了解吗?所以它有两个,记住吗,一个去虚妄分别要悟真如,另外一个要转染成净。所以虚妄分别要把它去除掉,也不是那么容易。 一方面要悟真如,第二个要转染成净。你悟真如就能帮助转染成净,这样可以吗?迷悟的真如,不只是存在于A,它存在一切法当中,所以叫法性。
只是你A要去悟它,要去悟,A如果以阿赖耶讲,对不对?阿赖耶是杂染的,但是阿赖耶当体,它本来就是真如清净。因为它本来,真如本来就是一切法的本性哪。只是问题是,现在A你是杂染的,你要去悟它。再来,你要悟它的当下还要转什么,慢慢就能转,什么?杂染成净。 杂染种子转成清净种子,到时候它A就具足,A如果是依阿赖耶来讲的话,它就具足两种无为有为功德。
学员:如果把真如误以为是什么实在的东西,存在于A里面的话,那就又成了如来藏了。
师父:那就有点,好像又有什么东西在里面了。因为你要知道,就真如来讲,哪怕你是这样的时候,真如还是在的。因为真如是一切法的本性,就像是缘起,法性是在凡不增,在圣不减,都是这个样子。不要把它当成一个实体的什么东西。
好,来,我们来看,空宗与有宗,就是刚才讲的唯识跟中观。它在方法上有点区别。好,唯识学一定要这么说,怎么说?唯识学一定要说,所取的境不可得,因为一切都是内识所现,所以到达:有识无境,这个境就是尘了,这是唯识学的特色。所以它从识上下手嘛,它告诉你说,当然了一切法真如本来如此,但问题是你现在不是佛,你也没有办法了解,所以它现在告诉你,虽然真如本来如此,但是,你现在不懂,所以你必须有一个次第。这个次第就是虚妄分别的认知,先认知到所缘,是分别识所现,这是第一步。
也就是要告诉你,你必须要落到现实,知道我们有烦恼,我们是烦恼凡夫,我们是烦恼众生,所以我们要从烦恼里面慢慢去修行,慢慢去去除。现在呢,有很多人讲经或是讲一些法门的,把它提到很高,都是从真如本身来谈的,那这样问题就很大了。上次有一个人跟我说,有一个人,法师跟他讲,念佛一句罪灭河沙。为什么可以呢?因为他们念佛号一句,尤其是念阿弥陀佛佛号一句,它跟实相般若相应。所以实相般若里面一切,一切什么?一切都是无所得,所以一切都是毕竟空,所以一切烦恼也毕竟空,所以当下可以罪灭河沙。
那这样讲?。。。
学员:师父,就是说,你五事俱足,你要是具备那种智慧。。。
师父:那不是五事俱足而已哦。这是从理上,这是从圣人的境界,记得哈。这是理上,是圣人的境界。第一个,圣人的境界才可以这样子。第二个,圣人的境界,它从道理上来讲,真如本具一切,平等平等没错。
学员:这个就像说,凡夫一转念,就能成为圣人似的。
师父:是啊,好像我念一转成圣人,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哪有这回事啊?对不对?你念转了吗?没有啊。 道理上是这样。这样讲就叫做什么?以理废事。这样各位清楚吗?是啊,道理是这样没错啦,唯识也讲啊,真如在垢,真如离垢,不管你是有虚妄唯识,还是你现在没有虚妄唯识的,真如如此如此。问题是你悟了吗?你没悟。缘起性空本来如此,你悟了吗?你没有悟啊。你没悟,那还是要从什么?闻思修慢慢来,对不对?你烦恼还在,那你就得随业去流转啦。 所以现在有些讲佛法的,是不讲次第的,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个问题。
好,来。这个师父要讲的,进一步说:如境界非实,能取也不可得,然后进入能取所取都不可得,显现无二无别的真如法性。所以唯识宗它告诉你很重要,它必须这样的一个次第。 告诉你这样一个次第。
学员:那个境后面括号里的尘是什么意思?
师父:一般我们就是,境,比如说六根对六境,有时候会讲六根对六尘,这样了解吗?对,有识无境,无尘。先讲,有识无境,就是什么?先告诉你,这个C是识所现的,这个叫做有识,无境。对,而且这个C,是虚妄的。它的无境不是说都没有,它的无境的意思是说,这个是识所显现的,所以是虚妄的。这个叫做唯识所现,叫做有识无境。
学员:这个尘,和真如染垢的那个尘垢,不一样。
师父:哦,那不一样,这个是指境的意思,就是指那个C。
然后,这是唯识的特色,所以叫作唯识所现。
学员:依识有所得,境无所得生。依境无所得,识无所得生。
师父:对。就是辩中边论里面讲的。对。依有得,所以成为二无得。
学员:这个识,是指阿赖耶识吗?
师父:其实包括阿赖耶识,包括内识都有,包括这个见都是。这边都是识,都是能取识。
学员:阿含经说,眼识,是由眼根对境,产生了识。也就是说,根境结合产生识。但是这里说,境界不可得,都是内识所现的。
师父:对呀,但是如果是依唯识来讲的话,它是怎么样?如果是依唯识来讲,根对境的时候,是由这样子而显现出什么?显现出一个相出来。
学员:是不是阿含经里根对境的识,比较对应这里的“相”?
师父:这样子吧,我讲一下。如果依六根,我们讲这个(B)是识对不对? 六根,师父为什么这边不画呢?因为画了太复杂了,因为唯识重在识。六根缘这个 D的时候,比如说,这个(D)是眼根所取的,所以当眼根缘这个色境,缘这个D的时候,就唯识会认为,它产生的识,是由这样的一个识体,比如说阿赖耶,显现出眼识(B),但这个眼识,它并不是直接缘这个D。眼识它是自己怎么样?依眼识为缘,阿赖耶又现出一个C。所以当眼识缘到色,眼见色的时候,唯识认为它眼见的色,是C还是D?
就唯识对阿含经的解说来讲的话,唯识会认为眼见色的色是C,这样了解吗?它只是把这个认识过程用得更复杂而已。当然阿含经是不是这样讲?另外讨论。中观跟阿毘达磨都不会认为是这样子,但是唯识会认为是这个样子。这样,HX你这样清楚吗?所以唯识学会认为。。。为什么叫唯识,它很注重识。 根,眼根见境的时候,它认为根见境,那当然这个也都是唯识所现的,但它更重视是识。我们根对境,对不对?刚开始的对境它指的,本来阿含经是说对D啦,但是唯识学更进一步说,其实当对D的时候,我们见到的,眼见色已经是C了,那个色一定是C,绝对不是D,这样子清楚吗?
学员: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就是说唯识把这个认识过程分析得更细致了。我们现在,依阿含经看到的这个六根对六境,实际上它也是这么个过程。
师父:它也是这么个过程,但是它这个过程当中,它认为当我们眼根对色境的时候,它这个时候已经是在谈什么?唯识认为其实在谈这里(BC)。这样了解吗?
学员:阿含经里谈根对境产生识,六根对六境产生六识,那六识就是这里的相(C)吗?
师父:不是,六识还是那个B哦,因为识是能见的。
学员:不是说第六识,是说根尘相和合产生识的那个识。
师父:对,根尘和合产生识的那个识是B哦,这样了解吗?但是如果依唯识来解释阿含经的话,它根对尘,如果阿含经来讲,它认为的尘是D,这样了解?但是唯识来讲,依唯识来解释阿含经的话,它认为的尘还是什么?还是C。
学员:那眼根放在唯识里是什么呢?
师父:那眼根还是眼根哪,放在唯识它还是眼根哪。
学员:在唯识里,眼根是D吗?
师父:不,眼根不管,眼根还是识所显现的嘛,这样了解吗?如果你要这样子,如果你要弄到那么详细。。。它(A)可以显现出一个根。 好,根,这样了解吗?这个是根哦,根对境(D),这样了解吗?根对境的当下,根要取境的当下,因为根取境,它没办法产生认识,对不对?它产生认识的时候,依这个根取D的时候,当下,这样了解吗?从A里面就显现出这个(B)这个,跟显现出这个(C)。这然了解吗?所以当根碰到这个(D)时候,它并没有办法真正取(D),根所取的还是变成是这个(C),这样了解吗?
HX这样清楚吗?我再讲一次。
本来是应该说,根去碰到这个东西(D),但是根碰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它没办法真正取到这个东西,依于根碰到这个D的时候,它依以这样的一个缘,根是增上缘,记得哈?D也是增上缘,两个都是增上缘。依于这两个增上缘的和合,具足和合之后,会从 A当下显现出这样的一个C出来。然后同时,也会显现出这样的一个(B,见)出来。
如果这个是眼根的话,这个就叫做什么?这个就是眼识,这个(C)叫做色,境。这个叫做六根对六境。这样了解吗?然后呢,这个(D)怎么样?这个(D)只是对它(C)有影响而已,不是他们(唯识)要讨论的。它现在从阿含经的认识,然后唯识去解释的时候,它还是在讨论这一边,这样清楚吗?但是问题是,师父不用画那么复杂。其实简单的,这个识要产生,识要产生有九缘。如果是眼识要产生有九缘,对不对?根是增上缘,阿赖耶是亲因缘,对不对?眼识还要依什么?意识。那叫做俱有依,然后还要依阿赖耶为染污依,然后还有空观。。。那这些,你放那些没有。。。不是没有意义,就是说,那些都可以省略掉了。
师父要画的认识论就是说,当那些都具足了,眼识产生的时候,根对境眼识产生的时候,还是眼识对色境,还是在谈B跟C,这样清楚吗?你不清楚是因为之前你没上摄大乘论,你有看师父这本书吗?这个书要回去看,你就会清楚。这样清楚吗?
C是依B而引生出来,从识体产生的,这样了解吗?但一定要依这个(B)。一定要有这个(B),它才能从A再显现出一个相分出来,相识出来。
这样了解哈?好,那么我们再来谈一下,这个谈完就可以休息。
中观空宗,依因缘所生法,显现平等空性,这样了解吗?你悟了平等空性,那就是真如,你也可以称平等空性是真如。心是因缘所生,没问题哈,境也是因缘所生。如说空,心也是空,境也是空;如说有,心也是缘起有,境也是缘起有,保持心境同等的立场。这个是中观宗所说的。
唯识宗重在于怎么样?识为体,然后显现的境为虚,所以叫作唯识无境。但它到最后也告诉你什么?识也是虚妄的。但是它一定是,先把境立在于识所现上面。但是中观可没有说那个境是识所现的哦。 这两个是有差别的,还是有点差别。所以说,中观会认为D,中观认为的境是D。D是因缘所生的,心也是因缘所生的。所以D平等空性,这个(识)也是平等空性,都是无自性。这样了解吗?这个就是中观宗直截了当地告诉你,一切无自性。所以在理上当然可以理解,你要是能够空有无碍那最好,但是不行的话,那就是从唯识的怎么样?唯识无境,先去所取,再去能取,然后到达能取所取空。它有它的差别。这样可以吗?
学员:这个是不是可以说证明了金刚经里面的三心不可得,四相是空?是不是可以说用这个来证明?
师父:它的讲法会比较。。。可以啦,你到了二取空的时候,那就是都不可得。可以哈?
好,我们先讲到这里。这一堂课讲到这里,我们下一堂来继续。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