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讲要 第七十六讲
阿含经讲要 第七十五讲 | 本讲视频: Youtube | 阿含经讲要 第七十七讲 |
各位同学大家好,阿弥陀佛,来我们继续来看今天的《阿含经》。
今天我们进入我们增上定学,前面讲到前方便,然后讲到禅定的前方便, 接下来要正式来谈怎么修定,上个礼拜讲25方便,然后这里讲正修习定,就是说我们定要怎么修?那师父这里先讲一下,我们后面会谈各种修定的方法,但是目前来讲一般比较多的,而且是最容易上手的,有两个,就是不净观跟数息观,其中不净观到了现代也不容易修,在南传有些人在修,有些法师在修不净观,但事实上真正多的而且容易入手的方便就是数习观,或者叫做持息念。我们真正在讲的时候教大家一步一步怎么做的时候,以持息念为主,但在真正进入持息念的时候,我们会把所有的《阿含经》里面大概提到的修定的各种方法,我们大概说明一下。
第四节 正修习定
所缘的定义
好,首先我们来看正修习定,修定记得吗?定的定义叫什么?心一境性,那么心一境的境,就是修定的所缘境。
所以所缘在修定它就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重要的问题,不同的定,不是它的原则或它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不同的定最主要都是在于它的所缘不同,因为所缘不同,所以有各种不同的定的方法或修持,但是事实上原则上不是方法不一样,而是所缘不同。这样各位了解吗?依于所缘不同而有各种的修法,但它的原则方法都一样,就是心一境,把心集中在所缘上,所以我们来探讨所缘的定义。
(一) 所缘的定义
《俱舍论》:“定、静虑体,总而言之是善性摄心一境性,以善等持为自性故。若并助伴五蕴为性。何名一境性?谓专一所缘。”
《瑜伽师地论》:“彼教授师由此状故,亦了知彼不久当入如是如是相定。何等为相,谓二种相: 一所缘相;二因缘相。所缘相者,谓分别体,由缘此故,能入诸定。因缘相者,谓定资粮,由此因缘能入诸定。
说明:修定时,摄心的对象称为所缘。其原则为:1、能净治惑障;2、顺于正理。
所缘的定义。俱舍论说“定、静虑体”,定是静虑的提,“总而言之是善性摄心一境性”,是善、摄心及一境性。记得,善就是离五欲以五盖,然后它的根本体就是心一境。“以善等持为自性故。若并助伴五蕴为性。何名一境性?谓专一所缘”,有没有看到?什么叫做“何名一境性?谓专一所缘”?这里告诉我们的意思是说,修定一定要有一个所缘,什么叫做一境性?就是把你的心单独的专注的在单一的所缘上,所以这里叫做一境性为专一所缘。那么从佛教来讲,什么叫做心散乱?所谓的心散乱就是说,我们的心会集中在不同的所缘上,所缘越多心越散乱。所以我们叫做“心猿意马”,心猿意马意思就是说心就像猴子这样子,猴子怎么样?跳来跳去,在不同树上跳来跳去,意思就是我们心就是在所缘不同的人中间跳来跳去。意马 —— 我们的心意就像马一样不停的跑,它的不停的跑,当然就是所缘就不一样了。
什么叫做所缘不同,什么叫做心乱?什么叫做不同的所缘上跳来跳去,当你开始集中的时候,心开始集中之后,你想到了昨天我在上班的时候干的什么事,这时候你的心的对象是什么?昨天的工作就变成你心的所缘。对不对?你一下子又想到了昨天晚上我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剧情怎么样,又把水跑到那边去了,对不对?然后一下子又想到我等一下打完坐或下课的时候我要做什么?是不是又换了所缘了?一下子要想说明天上班或是明天放假,或者说我再过一阵子,圣诞节放假我要去哪里,这个都是属于你心的想象的对象,这些都可以叫做所缘这样了解。
那么心的想象对象叫所缘,所以你的所缘不断的变化跑来跑去,这个叫做心烦意乱。这样清楚吗?修定的根本原理就是说我们找找一个所缘,其它的不要想,光专注在这个所缘上,不断的把心放在所缘上,不要跑到其它地方去,这个就叫做什么?心一境性。这样各位了解吗?有没有什么问题?不知道现在清楚吗?清楚了,好。
这个所缘当然是越单一,它的范围越小,你越容易集中。它越大,不是越容易集中,就是说越容易修定。所以它的要越单一,它的范围如果是越大,当然你从大范围进来时候容易,但是它要修定,成就真正定就不容易,所以定的所缘要集中、要单纯。这样各位清楚吗?好好。
你说师父我修定就是找一个所缘来集中,对不对?是不是所有的所缘都可以?当然不可以,它一定有它的什么?条件,有它的根本条件,但它的根本条件就是符合两大原则,一个叫做能净治惑障,能净治惑障就是要能对治我们的烦恼跟障碍的。另外一个叫做顺于正理,两个其中一个就可以了。
顺于正理,另外一个叫做能净治惑障,要所缘能够降伏烦恼的,另外一个就是说不然它就是正理的,什么叫做对治烦恼,怎么叫做顺正理,我们后面会讲,所以所缘就是修定的最根本。因此在《阿含经》里面提到了种种的摄心的所缘,那么后来不管是阿毗达磨论还是大乘论,在谈禅定的时候基本上都不离开《阿含经》所讲的种种所缘,这样各位了解吗?
那么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师父,我如果打坐的时候,我念佛号或持咒或诵比如说《心经》,这样子能当作所缘吗?不行,为什么?
弟子:因为所缘境可能小,如果你要是一部经的话,你整个念下来其实心还是散的,对。
师父:所缘境可能单纯单一,这样了解吗?事实上你诵一部经的时候,所缘不只是一个对不对?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这好几个所缘,这样了解吗?但是诵经持咒乃至念佛号,当它做所缘的时候,它是一种方便,可以做境作为一种方便。怎么方便呢?可以
把你很乱的心,从一个很大的乱心里面,至少把它收缩到一个比较专注一点的境上,这样了解吗?对于对治很散乱的心有效,但是真正要成为定的所缘,不行。
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如果你说我诵经诵到很专注,可以,但是你说我诵经作为修定的所缘,对不起,诵经法义是很好,但是因为太多所缘不单一,所以很难成为修定的一个所缘。
比如说你念咒对不对?ōng ma nī bēi mēi hōng,我们讲六字大明咒,对不对?它至少有六个概念了,这样了解吗?所以它还是没有办法成为修定的真正所缘,不过对很乱的心把它收拾进来的一个前方便,这个是没问题的。
但是你不能说我就要慢慢 ōng ma nī bēi mēi hōng, ōng ma nī bēi mēi hōng,念念念到入定,不可能。因为它还不够单一。
还不够大,你这样都这样各位清楚吗?好好,有没有什么问题?来镜头来。
问:师父弟子有个问题,刚才上面以善等持为自性等持,这个等持跟瑜伽yoga相应,身心那种连接,是一个意思吗?
师父:都是叫做定,但是瑜伽yoga它叫做连接,它重在于摄心集中。定是等持,它也是摄心集中,但是定的意义它是等持,意思说摄心集中在所缘上要有一段时间而不跑掉。这样了解吗?
所以三昧叫做等持,心在所缘上,然后不沉昧不掉举,然后能够持续一段时间,这个是三昧的意思。那yoga叫做身心的连接,意思就是说,你心不要乱跑,还是重点在你心跟所缘的连接,所以它一个重在于集中在所缘上要有一段时间,然后达到一定的平稳度。yoga比较重在于心跟所缘的连接,把它连接在所缘上,但是你要讲三昧的或是讲定的时候,它意思就是说,从成就上来讲,你已经收摄在所缘上,而且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然后心不沉不掉,这样子能够平稳的所以才叫等持。
问:为什么过去像瑜伽师,相当于禅师,它这个概念好像没有定和三昧?
师父:因为你成就了就叫三昧,你刚开始修的时候跟止一样的。所以它从修上来讲叫做瑜伽师,从修上叫瑜伽师。如果你有定成就的就叫做什么?三昧。所以它只要摄心集中,心跟所缘连接,而且它的瑜伽,除了连接以外,它还翻成“观行”,什么叫“观行”?古代也曾经翻译成“观”跟“观行”。瑜伽翻成“观行”,但它实际上是“相应”,就叫yoga_相应,这个相应就是连接,可以指身心的连接,可以指心跟所缘的连接,这样了解吗?
为什么叫做“观行”?因为你要观注,从你刚开始的深的观察,一直到摄心集中到所缘,所有人都叫作观,这样了解吗?那么乃至到止观相应的时候也叫观,所以它比较重在于你的心跟所缘连接在一起,你心跟谁连接在一起,那就要观了,要观所缘。
这样了解吗?这样大概清楚吗?
所以它有这样的一个意思。
好来再来我们来看。
问:行是什么意思?
师父:这个行就是操作,这样了解吗?怎么操作?操作,把心跟所缘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吗?
【《瑜伽师地论》:“彼教授师由此状故,】
它前面还有一句的,但是后面你就知道
【“彼教授师由此状故,亦了知 彼不久当入如是如是相定。】意思就是说你把前面都做好了,所缘前方便都做好了,然后开始修,然后修了一阵子之后,它的教授师知道由它的前方便,还有它的各种状况知道说,你能不久之后可能可以入什么定,比如说可以达到未到地定还是什么。可以如是如是相定,什么叫做相定,这个相是什么?
【何等为相,谓二种相: 一 所缘相; 二 因缘相。所缘相者,谓分别体,】
意思就是说什么叫分别体,分别定的体, 刚刚不是这里讲吗?以善等持为自性故。若并助伴五蕴为 性。
有没有看到?这里说什么?【所缘相者,谓分别体,由 缘此故,能入诸定。】,
这句再看一下,缘相者,谓分别体,什么叫分别体?就是定的根本。什么叫定的根本?定就是有所缘,缘心一个单一境,这样才能叫做定,所以所缘就是分别体。然后由 缘此故,能入诸定。
所以这个就是定的体,就是由所缘相,所以有所缘来怎么样辨别你是修什么定。比如说数息观,数息观它的体是什么?呼吸;不净观,它的所缘是什么?白骨、脓烂相;慈悲观,它的所缘是什么?观众生予以慈悲,对不对?由这样子的不同所缘,所以称为不同的定。
多数叫做不同的方法,但是它的怎么样?所缘的单一,就是说心一境性的原理跟原则都是一样的。所以不同定只是它的所缘不同而已,所以它叫做所缘相者,谓分别体,由 缘此故,能入诸定。
缘此,缘什么?缘所缘能入诸定。
什么叫做因缘相?因缘相就很简单了,
由种种因缘可以入定。 什么种种因缘?就是定的资粮, 那定有哪些资粮?持戒清净,然后饮食知节量,然后勤修寤瑜伽,就是睡眠少一点,不要太多,但是也不能不睡。然后少事、少业、少务,对不对?关闭根门,离诸愦闹。
这一些做好了都是定的资粮, 然后接下来选择一种所缘,然后来修定,这些都是定的资粮。
【由 缘此故,能入诸定。】
所以它这里讲,第一个,把资粮具备好,第二个,选一个所缘。你如果这些都做了,你定的成就要坐的好,相对来讲就怎么样?比较有可能性。
说明:修定时,摄心的对象称为所缘。
其原则为: 1、能净治惑障; 2、顺于正理。
修定时摄心的对象称为什么?所缘,有没有看到 【其原则为: 1、能净治惑障; 2、顺于正理。】这个是修定所缘的最根本。
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同学们可以都可以。
问: 心一境性的所缘,是不是也是行相?就是说通过自己的意识去取?
师父:第六意识取相,这样了解吗啊?是一个概念。所以你在打坐的时候必须关闭根门,
这样了解吗?有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你不能眼睛张着,你一定是闭起眼睛来了,耳朵尽量不要去乱听,听到风声车声什么,然后去专注它。
鼻闻到味道,你不要去管它是什么味道,不要去分辨它,装作没有这样的东西,这样了解吗?视而不见。
这样可以吗?好,其它有没有什么问题?好,来,
所以这个叫做修定的所缘,再来我们来看看种种所缘。
种种所缘
1、遍满所缘:
- a)
有分別
影像所缘: 修观 — 心对所缘起观察- b)
無分別
影像所缘: 修止 — 唯摄心得心一境性
- c) 事边际所缘:
- 如所有性: 总相所缘,如真如、无常(正理)
- 尽所有性: 一切法:蕴、处、界所摄
- 一切所知事: 四谛所摄
- d) 所作成就所缘: 止观成就 — 定成就(四禅八定)
2、净行所缘: 五停心观(净治烦恼)
3、善巧所缘: 蕴、处、界、缘起、处非处
4、净惑所缘: 世间(净治惑障)、出世间(顺于正理)
既然有各种所缘的话,到底有哪一些所缘?种种的所缘,就是各式各样的所缘,在《阿含经》里面有谈到各式各样的所缘,因为你要理解《阿含经》,《阿含经》散说到处都有,所以我们现在要把很多《阿含经》里面谈到修定的这些不同的,我们要把它收集起来的话,要有一个系统化。那么在那个师父之前给你们提供的教科书《阿含要略》里面,它的系统是拿《清静道论》的系统,它在整理《阿含经》的所缘的系统的时候,它是用《清净道论》所提出来的系统,叫做四十业处,什么叫做业处?在南传《清静道论》里面称作业处,为什么叫做业处?它称作业处,南传尤其是《清净道论》,它把心集中对象的时候,这些对象也就是我们所缘称作业处,你要是不熟悉的话,我讲所缘大家比较清楚,因为北传都用所缘。南传在《清净道论》,为什么它用业处?
其实也不难,业是照造,造作的地方,这个“处”,其实就是所缘了,什么东西造作的地方?心造作的地方,就是心启动、心作用的地方。意思就是说心不是在其它地方动,心是在单一的对象上动,单一对象叫做“业处”,这样了解吗?心只能在这个地方运作了,不能在其它地方运作,所以它叫做业处。这样了解吗?
所以你要是不了解业处,听起来整个都很奇怪,它提到了四十种业处,意思就是说有四十种所缘。但是这里面有四十种业处,有些严格来讲也很难作为定的所缘的。所以师父特别用的确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系统, 《瑜伽师地论》里面虽然是大乘的,但它在讲禅观的时候,依的是三乘所共的,这样了解吗?里面很多修定的这种方式,种种所缘都是依《阿含经》的,这样各位了解吗?都是依《阿含经》的根本的修定,都是拿《阿含经》里面所谈到的。而且这个里面这四种所缘,不是只有《瑜伽师地论》,它共通《解深密经》也是这样子讲的。
第一个叫做遍满所缘,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第四个叫做净惑所缘。所以你看到它有四个所缘,但这四个所缘都是从所缘的不同角度来诠释,里面有一些重复的地方,但是它的重点不一样。所以它有四个,一个遍满所缘,第二个叫做净行所缘,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第四个叫做净惑所缘,它做这样子的安排。
1、遍满所缘里面有ABCD四个,但实际上它不完全是四个,你看就知道了
第一个a,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第二个是无分别影像所缘。
什么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
a)有分别影像所缘: 修观—心对所缘起观察
心对所缘作观察,做分析,但这种分析不是一般我们平时说的,缘起应该有几个意思,然后列出好几个意思,不是这样子的。它的观是怎么样?一个很简要的观念,然后做慧的分析。这个慧的分析不是你到时候再去思考,而是说你本来就要有这种很明确的概念。
比如说你对一个所缘对它起无常观,对它起无我观,对它起空观,而认为这个东西通一切法都是无常无我的,这样子的分别就叫做修观,这样了解吗?意思就是对所缘起慧观,这个叫做什么?修观。这个叫做对影像,这个影像是所缘,对影像起分别做慧观,叫做有分别影像所缘。
这样了解有没有什么问题?
刚刚这里很有趣,它为什么叫做影像?这里为什么叫做影像?
问:弟子是觉得你得用心去分别它,
师父:但是这里下面还有一个无分别影像,
问:无分别影像就是心一境性。
师父:其实刚刚你问师父的问题就在里面。
有问题就是静和师兄,你好像没有开,谢谢师父,
问:刚才静和师兄问了有没有像,昨天晚上对吗?
师父:它不是说有没有像,它问说我们修定的时候是不是心取相,不是五根取相。
我们刚开始是五根取相,但是取了相之后放在内心里面。当然五根取相的时候, 五根发五识缘相,但是把相取进来之后怎么样?你开始修定的时候是眼睛闭起来的,不是去看着它,这个时候变成是什么?第六意识在分别内心刚刚取进来的缘相,所以它叫做什么?影像是指心的相,这样清楚吗?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念佛观里面有观相念佛,其实不净观也是这样子,你眼睛刚开始看的时候取佛像的这里的豪光,有没有看到?眼睛看到的时候眼睛闭起来,然后去回想它豪光的像,这个时候你眼睛是闭起来的,你不是看着的,但是你去回忆它像,然后用心去观这个像的时候,它是不是一个影像?其实它这个是比较好理解一点,对不对?
但有一些就比较不好理解,比如说是道理的、缘起观的,那就是比较不好理解。有些比较具体一点的,比如说不净观那就容易,它就形状跟颜色。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修定一次是内心取相而在内心第六识去分析这个相,分辨像,所以叫做影像。所以这个影像就是告诉你什么是心取的像,比如说是观什么的时候是先五根,比如说眼根取像,进来之后眼睛闭起来,然后去回忆它,这时候就是内心的影像。 所以修定的时候是第六意识,主要是第六独头意识在修。这样了解吗?这样讲的比较细一点,当然《阿含经》没有讲到那么细,就是因为《阿含经》有时候讲的没有那么细,所以阿毗达磨才要分辨,然后比如说《清净道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才要这些论师们才以它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怎么修。不然你光看《阿含经》,你很难理解它怎么修的。
因为它就告诉你就这样做这样,但是细节上是怎么样,还是实际上它怎么操作,它不会讲的很详细的。
所以它叫做有分别影像,是对影像起分别,所以是叫做修观。
心,对所缘起观察,有没有观察?
第二个是修止,
【b)无分别影像所缘:修止——唯摄心得心一境性】
比如说我摄取像进来之后,我不对它起到底是无常还是无我的,还是空的还是无自性的,我不起(分别),我只缘住它,然后怎么样?摄心,让心不要跑到别的地方去,这个叫做心对影像不起分别,为摄心集中,这个叫做修止,也叫做无分别影像。对影像,心不起分别为,唯是摄心集中而已。
这样可以吗?了解吗?它的差别?
一个修观一个修止。
问:师父刚刚就在讲像的时候,如果是从《俱舍论》的大地法里面的像是是指五根的像吗?
师父:大地法里面,那个相不是像,叫做心所法,我们取我们一个境进来,然后心所缘住它,对它作用,这样了解吗?就是一个心缘相。如果用唯识来讲,第六识取一个进来之后,就是第六识的见分跟相分,那个相就是相分。
如果用回事来讲,这样清楚吗?好,可以吗?
问:观,对所缘起观察也就是我们说的正知,就是知觉你在做什么,是这个意思吗?
师父:不只是这样子,它是比较偏重在慧观,对这个象做它是无常的,无我的观,或是大乘就是讲空了,或是唯识所现的了,做这种观察。
这个是观,止观相应的时候就叫作观,它这个思维活动不是很复杂的,是一种观念在加强,用定再加强。这样了解吗?不是我们平时这个,师父,怎么回事,四圣谛是什么,是无常的吗?无常是怎么样的?不是那么复杂的,这种复杂的平时你就要学的,而且要养成观念,那么你在定中作观的时候,只是用你的定力在思维它或是加强这种观念。
这样了解吗?来进来师父就是
问:弟子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请您判断,
有分别影像所缘和无分别影像所缘,区别在于是说,心对影像它是通过第六意识而起了分别?
师父:两个都是第六意识,一个缘住它,不做无常、无我的这种分别,是摄心集中而已,这个叫做无分别。
问:就是说我不知道这个理解对不对,
就是说如果是无分别的话,也就是说你第六意识还在,但是它不起作用,师父:第六意识作用,不是不起作用,一定要作用。
但是它作用的意思就是说,它把你的第六意思,它的无分别不是说它不作用它作用,但是它作用就刚才讲的,只是它的作用是把意识集中在这个所缘上面,不让它跑掉。
所以一个摄心集中修止叫做无分别,一个是对所缘分别它是无常的,是无我的。
这样了解吗?有没有问题?
问:师父弟子还有一个问题,修观,这个观包括胜解观吗?包括胜解观和真如作意?
师父:对,包括胜解作意跟真如作意,两个都是观,包括六行观都是观的,这样了解吗?六行观,比如说下地的苦粗障。 上地的胜妙离都是作意作观,这样了解吗?因为你都是去分别它的。
来再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
有分别无分别影像代表a跟b,其实两个就是叫做修止跟修观,或修观跟修止,就是a跟b。
c)事边际所缘:
• 如所有性: 总相所缘,如真如、无常(正理)
• 尽所有性: 一切法:蕴、处、界所摄
一切所知事: 四谛所摄
事边际所缘,事边际所缘就是含摄一切的了。含摄一切,比如说如所有性,另外是尽所有性。
【如所有性: 总相所缘,如真如、无常(正理) 】
无我、无自性,大乘叫无我无自性空,这一些都是什么?一切法的总相或一切法的共相,这样了解吗?如果你刚开始你这里面作观的时候是在观真如、观无常,有没有看到?这个时候就叫做如所有性。为什么是如所有性?因为是所有性的真实,这个如就是一切法本来如此,这个叫做如,一切法本来如此,一切话本来无常的,本来无我的,本来无自性,本来空的。如果唯识的话就是一切法唯识所现,这样了解吗?如果你这样观的话就叫做总相所缘,就叫做真如无常,叫做如所有性。好,这样大概了解了,因为这是一切法的共相共法。
尽所有性: 一切法:蕴、处、界所摄 一切所知事: 四谛所摄
另外一个叫做尽所有性。尽所有性:一切法叫做蕴、处、界所摄,蕴、处、界所摄摄一切法。如果你观蕴处界的话,你就叫做尽所有性,这样了解吗。另外一个,“一切所知事: 一切法”,无非就是蕴处界,所以在佛教里面,什么叫做万法?万法无非分析起来就是蕴处界。另外一个叫做所知事,它的所知事重点不在于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的所知事是四圣谛,因为你现在修修禅定修观,你本来就是要跟是四圣谛相应的,这样了解吗?而不是去观乱七八糟的,那观四圣谛叫做什么?顺于正理。你修真如无常,这个都是顺于正理,你修这个四圣谛也是顺正理,这样各位了解吗?蕴处界就是在重于你可以修止也可以修观,四圣谛比较重在修观了。所以这个叫做尽所有性。一个叫做一切法,一个叫做一切所知事,所以事边际所缘里面有观真如,观蕴处界,还有观四圣谛,这样清楚吗?
问:它这个四圣谛不也是讲的无我无常吗?
师父:四圣谛是苦、集、灭、道,共同点当然也可以说是无常,但是跟无常还是有点差距,因为你要观苦,要观它的集,所以到最后在俱舍论里面才会把什么?做四圣谛观,然后做四谛十六行相观,对不对?
它其实就是根据《阿含经》里面所说的弄成一套了,然后告诉你怎么样观苦,怎么观集,然后观灭、观道。如果是《阿含经》它不一定要像俱舍论这样子的一个很有次第的这样观法,这样了解吗?它还有不同的观法。
问:如所有性……
师父:因为无常无我直接的就是如所有性,因为一切法本来就是无常无我。
它没有在苦、集里面,因为如果从一个意义上来讲的话,一切法不一定是苦了,但是从我们凡夫的烦恼来讲,一切法毕竟是苦,但是如果你观一切法的如性的话,一切法的如性,它是无常没错,但它不一定是苦的。苦一定是针对我们凡夫有烦恼才叫做苦。
这样了解吧?好,有没有什么问题?
你一切法一定是苦,一定是无常,一定是无我的,就大乘来讲就一切法一定是无自性的,这样了解吗?好,41:41
d) 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定成就(四禅八定)
另外还有一个叫做所作成就所缘,所作成就所缘就是说止观成就,定成就就是你有四禅八定的或至少到未到地定的,叫做所作成就所缘。
你缘这个修修修最后至少到未到地定的叫做所作成就所缘,这样各位了解吗?所以我们扣掉所作成就所缘,上面讲起来,其实真正来讲,只有这两个,第一个止观,第二个是边际,就是止观跟事边际。
真正来讲就只有这两个?
这样来讲,前面a跟b可以把它统称为止跟观。
好,讲到这里可以吗?好,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所安排的里面,《阿含经》都是怎么说的呢?再来
2、净行所缘:五停心观(净治烦恼)
净行所缘叫做五停心观,就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五停心观就叫做净行所缘,有没有看到?净行,清净或是对治, 那么五停心观整个来讲叫做对治烦恼,所以叫做清净你的行。
五停心观都是净治烦恼的,记得拿五停心观吗?贪嗔痴散慢,多贪众生,修什么来对治,来净惑?修不净观,记得吗?多嗔众生修慈悲观或修四无量心;
多痴众生修因缘观,缘起观;多散众生就是心多散乱的修什么?持息念或者叫做熟悉观;然后第五个叫做多慢众生修的就叫界分别观,六界分别。但是这个慢分别观在大乘佛教里面又把它改成念佛观,但是它的念佛观是观相,是修定,不是只是口念。在《阿含经》里面有没有念佛?有没有念佛观?有念佛观,但是它很难成为修定的所缘。
记得六念吗?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它都是念这六个功德,所以既然念功德那就不是单一的。所以六念处在《阿含经》里面,它本来是一种信心的提升,但是你要让它作为修定的所缘其实是有困难的,所以师父才说四十业处,严格来讲它不是每个都可以作为真正修定的(所缘),所以因为四十业处里面有六念。
这样各位你要清楚吗?
那么这里面净行所缘叫做五停心观,五停心观里面有数息观,我们会把它当成是我们主要的(来谈)。
3、善巧所缘:蕴、处、界、缘起、处非处
这五个叫做善巧所缘。这个善巧就是修定的方法跟善巧,你看到这里有蕴处界,这边(尽所有性)有蕴处界,所以这两个是重复的,只是说它的角度不一样,它的重点不一样。所以你修蕴处界观的话,你不但是尽所有性,而且你是一种善巧所缘。 再来最后
4、净惑所缘:世间(净治惑障)、出世间(顺于正理)。
所以净惑所缘,其实你看如果五停心观都可以叫做什么?世间对治惑障。 四圣谛,然后如所有性都是什么?出世间(顺于正理),其实它是有重复的地方,只是它强调的重点不一样。这些就是《瑜伽师地论》提出来的或是《解深密经〉也一样,同样的引的都是一样,两个一模一样的,谈的四种所缘。以这四种所缘来统括《阿含经》里面所谈到的各种修定的方法,因为《阿含经》是散说的。这样各位了解吗?
那么杂阿含里面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杂阿含里面道品相应里面,它有一个是专门谈安那般那念,所以《阿含经》里面的品相里面,它没有谈其它的,其它只是散在里面,它没有专门集中就在一个品相里面,一个分门别类里面去谈其它的。但是它有安那般那相应,专门谈数息持息念,有二十一经,专门是谈持息念 ,可见持息念在古代佛陀的教导以及古代的修行里面,扮有绝对重要的角色。
向各位了解吗?
其它的也有,都是散在各地,并没有把它集中起来专门给它叫一个不净观,或给它叫一个慈悲观。像《阿含经》里面谈四无量心的时候都是散在各个经典里面谈的。
这样各位了解吗?有没有问题?师父弟子们有问题。
问:这后面是净行、善巧、净惑所缘,这三个应该都属于有分别影像所缘,是有观的范畴吧?
师父:它可以是修止,可以是修观。
问:它都得要思维,比如说世间(净治惑障?
师父:所以你看它同一个所缘可以修止、可以修观,这样了解吗?
比如说你缘呼吸相,你如果只是去集中摄心,然后感觉到呼吸的长短冷热粗细,这时候你是摄心其中而而,这个叫做修止,这样了解吗?但如果你进一步作观的时候去缘呼吸相,然后缘呼吸的无常变化, 然后由呼吸相而延伸到五蕴相,俱舍论就是这样讲的。然后由呼吸相延伸,因为呼吸是色法,然后延伸到色法,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然后由色法再延伸到五蕴,然后五蕴的无常变化无我。如果同样这样子,缘呼吸相和分析呼吸相而知道说呼吸相是无常的,而无常是通一切法的共相,这样了解吗?如果做这种观,那就叫有分别影像,这样清楚了吗?
问:如所有性这个应该就是世间的净治惑障?……
师父:不是。等一下,尽所有性里面的四圣谛是出世间的,是顺正理的,这样了解吗?四圣谛,不可能是世间的,它是引导出世间的。
这样了解苦其灭道,好,来,这样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
你如果现在觉得很乱没关行,你只要大概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把它抄起来。 它不一定是并列,它里面有有互相摄属的,比如说什么互相摄属的?你看善巧所缘里面有蕴处界,然后尽所有性里面也有蕴处界的。
你说净惑所缘里面世间有净治惑障,你看五停心观都是净治惑障,对不对?出世间(顺于正理),它有什么?有四圣谛,有真如有无常性这些,这样清楚吗?
问:善巧所缘:蕴、处、界、缘起、处非处的“处”,与蕴处界的“处”,是一个意思吗?
师父:不是,处非处的“处”是合不合理。
这个地方我们后面慢慢谈的时候,你就知道它大概在讲什么,可以吗?
这当然不是《阿含经》这样分类的,后面的论师不管是《清净道论》、俱舍论还是以《瑜伽师地论》,因为《阿含经》里面谈的散说到处都是,它只是用一套方法把它统摄过来,《阿含经》这里这样讲,应该是属于什么?《阿含经》那里这样讲,应该是属于什么这样子,这样才容易学习。不然尤其是杂阿含从第一经读到最后一经,很乱,它十00多经了,它有的短有的长。当然它一个经里面它不一定光谈禅修,它可能谈到很多东西。
我们先来看遍满所缘
1、遍满所缘
1) 止观双运—有分别与无分别影相
上座答言: “尊者阿难!于空处、树下、闲房思 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 尊者 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 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 上座答 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 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 界。” 阿难复问上座:“云何诸解脱界?”上座 答言: “尊者阿难!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 名诸解脱界。”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云何断 界,......乃至灭界?”上座答言: “尊者阿难!断 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 行灭,是名灭界。”(杂4六4)
遍满所缘里面有止观双运—有分别与无分别影相交换使用。
我们现在看
【上座答言: “尊者阿难!于空处、树下、闲房思 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
所以这里讲的思维已经是在讲止观了,不是讲一般的思考而已,不是我坐在书桌前面,然后去思考缘起法,师父讲什么,不是。它讲的是止观,所以它这里讲的专精思维,是在讲止观。
【尊者 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 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 上座答 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 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 界。” 阿难复问上座:“云何诸解脱界?”上座 答言: “尊者阿难!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 名诸解脱界。”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云何断 界,......乃至灭界?”上座答言: “尊者阿难!断 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 行灭,是名灭界。”
无明缘行,你要是烦恼断,无明断,行就断,所以断一切爱欲,行就灭,这样讲的话它是在讲什么?在讲无常或是四圣谛的真如所缘。
记得吗?等一下我等一下会再回来,
有没有看到?无常正理、四圣谛,如所有性。
但是它在讲如所有性的时候,你看,它是在讲止观。所以它是在修止又修观,是在讲止观相应,是《阿含经》里面讲的止观相应,这里的止观相应在刚才《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就是什么?有分别影像跟无分别影像。
它这里为什么会说两个互相成就?因为同一所缘,记得吗?在《瑜伽师地论》里面解说,止观双运可以互相成就,所以它叫做无分别所缘跟有分别所缘互相运用。这样了解吗?
首先,我问你,你要真正作观的时候,你是不是要有定的能力?没错吧?你定的能力由修什么而来的?一定是修止而来的,所以修止成就观,意思就是你要修止,然后不断的修,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你才有能力作观。这样了解吗?它什么叫做修观成于止呢?意思就是说你要修止的时候,你是不是要心对境摄心集中,是不是要心一境性?这样没错吧?
也就是说你心要修无分别影像,摄心集中,心集中在所缘上不起分别,唯是什么缘住这个影像,这样了解吗?你缘住这个影像的时候当然要观这个相了,所以这个叫做修观成就于止,这样明白了吗?
好,那么我们在讲的更具体一点,它从《瑜伽师地论》的无分别影像的意思就是说,你刚开始你如果没有定的能力,你当然没办法作观。对不对?你做的都是一般的思维而已,当然就是闻思慧,就不是修慧。你现在开始你要作观要怎么样?你要先有定的能力,所以这时候你要开始摄心集中,没错吧?
摄心集中在一个所缘相上,比如说你缘住呼吸,对不对?缘呼吸相,但是你缘这个呼吸相的时候,你不起无常无我的分别,你只是缘住它,然后观察,然后了解观察感受到它的长短、粗细、冷热,因为你观察的越细或者感受的越细,表示你心越细。因为你刚开始一定感觉不到的,为什么?刚开始心太粗,这时候就叫做无分别影像,对影像集中摄心,心不起慧的分别,这个叫做修止,这样了解吗?
那么我们把很长的操作拿来做一个比较短的,那么你现在开始,已经修到未到地定,已经有这个能力的,同样缘住呼吸,像这时候你在修什么?开始修观,你修观的时候在缘呼吸,然后知道说呼吸这个气是无常的,是变化的,呼吸是无常变化的,由你平时的认知学习而来的,不是那时候才去思维,而这个是共通一切法的相的,所以叫做如所有性,因为一切法都是无常无我的,这个时候的作观叫做什么?有分别影像。
然后你继续修来讲,
后面等一下会讲这个讲了你继续修的时候,
因为你本来摄心集中是定力会生起来,你现在作观的时候,是用定的余力来作观,这样了解吗?
这个时候你的定力会退,然后你发现定力才开始不行的时候,你又转换,变成无分别影像,不管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你眼的影像都是同一个影像,只是你做心有分别跟心无分别,你是修止跟修观,这个叫做止观双运。
这样清楚吗?好,时间到了,我们先休息十分钟,休息十分钟后我们再回来。中道禅修中心大殿虽已完成,但仍有银行贷款与利息、负担同时、僧僚、斋堂、大聊、居室聊、讲堂、图书馆等也将逐步建设。中道一向以讲经说法,禅修度众生资金取得相对不易,希望识界各地居士大德门能持续护持,让中道能继续弘扬政法力气群生,行弥陀佛有。
好,好,来,
我们继续来探讨这个叫做止观双运,《瑜伽师地论》讲的有分别影像跟无分别影像,当然有时候你直接看它的经文,你有时候会误解或产生看不懂。
经过《瑜伽师地论》里面的解说或是说明的话,你是知道说它什么叫做止观双运。
后面下一经,这是另外一个经了:
尊者阿难告诸比丘: 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 说,我当善哉慰劳问讯,或求以四道,何等为四?
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 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分别于法量 度,修习、多修习已,得断诸使。若有比丘、比 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 名说初道。(修止)
复次,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于法选择、 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调伏、止观一心、等 受,如是正向多住,得离诸使。若有比丘、比丘 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当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 第二说道。(修观)下页
【尊者阿难告诸比丘: 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 说,我当善哉慰劳问讯,或求以四道,何等为四?】
求以四道就是求四种修法了。你看,何等为四?这里在讲止观的,他说:
【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 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分别于法量 度,修习、多修习已,得断诸使。若有比丘、比 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 名说初道。(修止)】
等受就是什么?等持的意思,这里是在讲干什么?这红字(下画线)方面它讲的是在做什么?
刚开始的摄心集中。它是讲善住心、 局住心、调伏心,《瑜伽师地论》讲的九住心。就是把这个拿来做九种开始修行的时候的九个次第,摄心集中的九个次第,当然这不一定九个,但是它把它整理起来了,我们后面会讲九住心。
【分别于法量 度,修习、多修习已,得断诸使。若有比丘、比 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 名说初道。(修止)】
有没有看到?这是初道,初道就是讲的就是什么?修止。所以它的修止是指住心了,住心:善住心、 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有没有看到等受?就是在修止成定。
那个物质你是有什么是问过弟子问过的,
问:它这个是有个次第的,首先是善住,然后局住,然后调伏心?
师父: 《阿含经》到底是不是有次第,我不知道, 还是它都是在描述,但善住心、 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心、等受,后面这个境界当然一定比较高。这看得出来。前面如是住心:善住心、 局住心、调伏心,是不是三个是不一样的?如果用《瑜伽师地论》来讲,它是把它安排为次第不同,这样了解吗?它就是什么?内住、续住、等住这样子的安排,所以它是有次第不同的。杂《阿含经》这里所讲的是不是次第不同,有可能,这样清楚吗?但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到底做什么解释,还是都是一样,只是不同的?因杂《阿含经》里面有很多东西,它是同样的东西,但是它做不同的名称,只是要强调重复而已。那么如果是《瑜伽师地论》来讲,这个确实是不同的次第。
要先善住,等于是《瑜伽师地论》里面的什么?内住,把外放的心拉到所缘上来。
这样可以吗?这样你不用紧张,因为后面都会讲,确实你不用那么急,这样可以吗?
所以这个地方是在讲修止,而且是摄心集中。这个是初道。接下来
【复次,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于法选择、】
就是有分别影像抉择法,于法选择,跟上面表示的不一样,有没有看到?差很多,
【于法选择,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调伏、止观一心、】
住心:善住,有没有看到?局住,跟这个讲的都一样,但是刚开始是不一样的,然后止观一心,所以这个(上面的)重在于修止,由止而入观,(这个)重在于修观,由观而入止。
然后【等 受,如是正向多住,得离诸使。】后面讲的都一样。
【若有比丘、比丘 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当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 第二说道。(修观)下页】
这个重在于修观,前面是修止而入观,修止,然后这里叫做修观而入止。重在修观。
问:得离诸使是什么意思?
师父: 什么叫做得离诸使,什么叫作使?烦恼。你要有空回去看师父《俱舍精要》,烦恼有几种名称?烦恼、无明、结、使、缠,盖、覆这些,还有随眠,都是烦恼的异名,然后一个叫做结使。因为里面对烦恼有各种名称分析的很清楚,接下来还有下一页还没完。
• 复次,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坐, 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止观一心、 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已,则断诸使。若有比丘、 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 是名第三说道。 (修止)
复次,比丘、比丘尼止观和合俱行,作如是 正向多住,则断诸使。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 记说者,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教诫,或求是名第四 说道。”(止观双运)
时,诸比丘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奉行。(杂5六0)
【复次,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
所以它前面修止,然后接下来修观,那修观之后怎么样?
【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坐, 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止观一心、 等受,】
这个名称,谈的跟这(前一段文)是一样的。
所以它说【复次,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坐, 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止观一心、 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已,则断诸使。若有比丘、 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 是名第三说道。 (修止)】
这个就是师父讲的止观双运。它止观双运,刚刚师父有跟同学说,很多人讲说止观双运,大家都会说朗朗上口、止观双运、定慧双修,问题是那止观怎么双运?
但是事实上它止观双运不是同时修止又修观,它可以先修观后修止,但是它必须要有止观的能力,这样了解吗?它是交换的,它不是同时,你同时没办法,你要么就是有分别,要么就是无分别影像。这样了解吗?它这里是说修止,刚开始缘住所缘,然后修止是什么影像?无分别影像,所以叫做摄心,住心、调伏心。对不对?你慢慢修修修到可以的时候已经力量足了,比如说未到地定了,开始做有分别影像,就是作观。作观就是于法选择、抉择,在七觉支叫做择法觉支,对不对?然后决择观它什么?如所有性,不管四圣谛还是什么无常无我,对不对?
当你做这样观察之后怎么样?你已经不是住心了,所以你的心定力会开始下降,这样了解吗?这时候叫做什么?这时候叫做掉乱所持,已经没有办法像之前已经那么强的集中了,这时候同样的所缘你要换成无分别影像,就是又换为修止。所以修止修观,而定力慢慢掉落了赶快又回来修止。这样了解吗?
这样子不断的变换操作,不断的变换操作。看:
【复次,比丘、比丘尼止观和合俱行,作如是 正向多住,则断诸使。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 记说者,】
就是有比丘、比丘尼这样子修,前面说了,来告诉阿难说,我这样子修,当然阿难一定很厉害的没问题,阿难就会赞叹说,对的,这样修就是对的。
【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教诫,或求是名第四 说道。”(止观双运)】
这个才是叫做止观双运。
所以如果叫做止观双运,定慧双修的话,它不是同时既修定又修慧,它也不是说同时修止又修观,它是止观不断的变换操作,这样了解吗?在印顺导师的《成佛之道》,只是说《成佛之道》在讲大乘的止观的时候,它是用空作为所缘。
印顺导师在那个地方讲得非常清楚,只是我不知道教的人到底有没有把那个地方当成重点来教,还是念念就过了,那个地方非常的重要。就是印顺导师在讲止观的,讲止观的,虽然他是讲中观,但是止观的变换跟作用是
以这一个,还有以《瑜伽师地论》里面说的有分别影像和无分别影像,尤其是《成佛之道》里面,那个地方特别用有分别影像跟无分别影像来做止观的一种说明跟交替。
有分别影像跟无分别影像,是在《瑜伽师地论》跟解深密经里面的,但是你说中观修定难道不一样吗?修止修观还是一样,只是说唯识修唯识所现、中观修一切法毕竟空,观的是一切法空相,这样各位了解吗?
有没有在这里有没有什么问题?
那《阿含经》修的是什么?《阿含经》观的是无常无我、无我,所以《阿含经》要观无常无我我、无我所;那么唯识观唯识所现,然后中观什么?一切法缘起无自性空。
问:听不清
师父:第一道初道,初道它的方法是摄心集中,是修止,它第二道是修观,但是修观到最后,然后定力下降,所以叫做什么?为掉乱所持。你也可以说修观到这个时候心开始乱了,为什么会乱?因为你观的时候已经不是缘住摄心的,所以止观不断的变换。修止的时候就是提升定力,修观就是提升慧力,这样了解吗?但是你提升慧力的时候定力会下降,所以依然这样回来再提升定力。
提升定力的时候,你提升定力的目的是做什么?就作观,所以你定力提升到一定的程度,换回来作观,作观的时候,因为你这时候已经是有分别一样,不是无分别,不是修止,对不对?定力就会慢慢下降,下降时候怎么样?赶快再提升,对不对?这样子不断交换变化,交换变化,这样可以吗?这样清楚吗?
所以叫做修止、修观、修止。它这样讲就已经告诉你不断的变化运作的,所以这样的做法就叫做止观双运。
所以它说止观和合俱行,它的名称是用止观和合俱行,所以你可以看得出,这里的止观和合俱行,它是前面是换来换去,不断的交换它叫做俱行,它的俱行不是说你同时做两个。
这样清楚吗?有没有什么问题?来没问题。
刚刚那个也是杂阿含5六0经。
2) 事边际所缘 (1) 如所有性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 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 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 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 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 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 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 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杂1)
记得吗?事边所缘包括什么?如所有性,尽所有性。
我们来看: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 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 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 无常。】
有没有看到?这个叫作观五蕴的什么?无常。所以你可以讲它是蕴处界观、五蕴观,但是它观五蕴你要观五蕴的怎么样?无常。你观五蕴的无常,无常是什么?如,是诸法的共相,这个叫做如所有性。记得吗?
1:十六:25
一切法的如相,一切法的真如无常相,这个都是如所有性的。
【如是观者, 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 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 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 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 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有没有看到?都亦复如是。有没有什么问题?
无常、无我还有涅槃是三法印,但是师父说过,如果我们从无常观要观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所,就是那个三个(圈)图。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所,这样的话就叫做
【诸 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这个经当然讲得很简单的,但是不是你做一两次你就得涅槃了。
我们要看这句:
‘我生 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这句话是阿罗汉讲的,对不对?你说师父,这样子他马上得阿罗汉,它是告诉你,你必须这样子做,成就了那就是成为阿罗汉,但是你成为阿罗汉之前,还要有初果、二果、三果了,这样了解吗?但是他观的都是一样——四圣谛。你凡夫要解脱,观四圣谛,你证了初果,你要得二果要观什么?
我说,我们凡夫要证初果,断烦恼证初果观四圣谛,没错吧?你证了初果之后,你要这一辈子很努力,然后马上得二果跟能够得二果,你要观什么?
还是观四圣谛, 二果要证三果还是观什么?四圣谛,你三果要证四果,还是观四圣谛,这样的了解吗?所以它四圣谛是通遍的。好,这个就是所缘的观如所有性。
问:这里有一个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那一般观察的时候是不是以无常为主进行观察?
师父:为入门
问:为入门,对,因为你无常了之后然后再去观苦。
对能才能够关的,对,要不然没有我对嗯
师父:一般要先体会到苦,这样了解吗?为什么苦?因为是无常,所以你真正作观的时候在《阿含经》里面,因为当然你要根机很高,你可以直接观一切法毕竟空。但问题是说,一般来讲做不到,很难,根基都非常高,所以《阿含经》都叫我们先观察,先要了解世间是苦,为什么是苦?那是无常变化,所以叫我们先观察苦跟无常变化,这样了解吗?
你能观察苦跟无常变化,事实上观无常比观无我更容易,因为你要观无我确实刚开始会有点困难的,因为无我比较抽象,你知道吗?它明明有一个我对不对?但是你必须在教法上教理上去认识,但是相对来讲,如果叫你观无常变化,我们比较能够感受得到,相对于无我来讲。所以一般来讲,《阿含经》里面的次第都是观无常。
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你记得尽所有性是修什么?是观什么?观蕴处界、观四圣谛,这样了解吗?
(2) 尽所有性: 蕴处界观
- 有异比丘独处坐禅,作是思惟: “比丘云何知、云何 见,得见清净?”作是念已,诣诸比丘,语诸比丘言: “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令见清净?”比丘答 言: “尊者!于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正 知,比丘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见清净。”...
- “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 彼比丘 答言:“于六界集、灭、味、患、离如实正知,如是,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得见清净。” ...
- “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 彼比丘答言: “于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 苦、空、非我,作如是知、如是见,得见清净。”(杂 1175)
蕴处界观
【有异比丘独处坐禅,作是思惟: “比丘云何知、云何 见,得见清净?”】
见清净就是你的知见观念清净,或是说你离去烦恼和得清净。怎么样如是知、如是观得见清净呢?
【作是念已,诣诸比丘,】意思说有一个人,有一个比丘就叫异比丘,一个比丘他不知道,说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见清净,他在独处坐禅,他到底要观什么呢?然后他就跑去问其他比丘。
【语诸比丘言: “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令见清净?”】,他跑去见那些比丘,然后问那些比丘说我,应该要怎么样才能得到见清净?那么这些比丘答言:
【“尊者!于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正 知,比丘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见清净。”...】
在六入处,六根对六境的六入处,集:就是说它是怎么生起的?灭:它是怎么消失的。集是因,就是说它是怎么样生起的?灭就是说,它是怎么样消失的?还有对六入处的味是什么?取着的意思。我们六根对六境会产生取着,就是说六根六境是怎么样缘起怎么样运作的,以及说它在运作过后,它是怎么样不再运作的?六根怎么取六境,以及怎么样子不取六境,怎么样消失,怎么运作,你要清楚明白它的集跟它的灭。
还有就是说,我们六根取六境的时候会起着、染着,这个叫做味。
六根对六境起着染着之后会有什么过患?会有什么过失?这个叫做患。
还有什么?离,意思就是说我们怎么样在六根对六境不取染着,这个叫做离。
对这些要如实证知,这个叫做什么?得见清净,这个叫作观什么?观六入处。好,再来。
【“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 彼比丘 答言:“于六界】
六界,哪六界?(答:色身香味触法)色身香味触法叫什么?六处,六处或叫做六境可以六处,所以有很多名相很相似,你不要把它弄错了。
昨天有同学就把它弄错,之后搞了半天,原来它是把名相弄错了,我讲了半天奇怪他怎么一直不懂,原来他把名相弄错了,他把六识界当成六界,六识界是属于哪一个的?十八界里面的,十八界里面是不是有一个六识界?眼耳鼻舌身意根——界,有没有?然后色身香味处法界,还有一个什么?眼耳鼻舌身意识界,这个叫十八界。
那是不是有个六识界?但你不要把六识界跟六界搞(混)在一起,六界是指什么?地水火风空识。这两个不一样的,不要把它搞在一起,你永远弄不清楚。佛教里面有很多名相,你不要把它弄在一起,你弄清楚了之后,其实也不用怎么记,很容易分辨的,看你时间花的多不多而已。
有人问师父说,师父发现你的记忆很好,我说为什么我记忆很好?我从来不觉得我记忆力好,他说你都记得那些什么,我说如果你每天像师父这样子,你也可以记得起来,每天摸好几遍你怎么可能记不起来?
师父的记忆力算是很差的,你问立师父就知道,以前我背单词多痛苦,背英文单词痛苦的要命。刚来学语文,然后要考试,要读研学校考托福什么单字,我想说英文单字怎么这么多/然后洋人说英文单词不会多,你们中文才怪,中文每一个字就是一个图片对不对?
几千个字就是几千个图片,你从小到大每天都讲中文你不觉得困难。
洋人从小到大每天讲英文,你不觉得英文单词多。但是像我们来学第一种语文的时候,背的真的是讲难听点背的都快自杀了。那一天不是搬家吗?师父又翻到了一叠厚厚的卡,每个卡里面差不多有七八个到十个的英文字,我想说奇怪怎么会有这些卡?都是英文字,后来我想起来这是干什么?我以前在读语言学校的时候每天背的。每天要背七八个或十个这样子,每天背。后来把它翻一翻这些英文单词,我现在很多还不懂,大部分还不懂,背过的,完全没有印象啊,因为没用,你不怎么用,你怎么可能记得起来的,这样了解吗?
所以不是师父记忆力好,而是这30年来每天都在摸这些东西,其实有时候还是会忘记。
有时候说,我有讲过,好像是哪一个经里面有讲,但是还是会忘记,因为太多了,但是你常常摸,你的记忆力一定好,你记的这些东西一定比别人多的。你每天摸电脑,你的程序不会忘记,对师父来说,怎么那么神奇,那么复杂的这些你记得住,因为你天天做。
这个叫做【于六界集、灭、味、患】,同样的道理,
【离如实正知,如是,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得见清净。” ...】
【“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 彼比丘答言: “于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
这一些都是负面的,这样了解吗?意思就是这些都是会影响,都是造成我们的苦痛,所以叫做五蕴炽盛苦,这样你记得吗?
【如杀,无常, 苦、空、非我,作如是知、如是见,得见清净。”(杂 1175)】
所以它是蕴处界观,而不但是蕴处界观,而只是观蕴处界的如所有性,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蕴处界三观,而且这蕴处界三观它都要会通到什么?
你观这五蕴做什么?你观五蕴到最后你要知道五蕴是什么?无常、是苦的。我问你,为什么是苦?(答:因为五蕴是无常),没错,那五蕴无常为什么会是苦?就是师父画的那三个圈,所以三个圈把它记起来。
如果你没有我持,五蕴变化,你就随它变化了,对不对?你不会觉苦,但是你有我执,所以当五蕴变化我们身心变化之后,你会怎么样?会染着会造成痛苦。什么叫五蕴变化?我讲一下,五蕴变化,色蕴就好了,变老变丑,会不会苦?一定会的,你不要骗我说不会的,你嘴巴讲不会,但内心里面其实是会的。
你看我年轻漂亮,你看这是我30年前的相片,你看是不是?师父刚来的时候60公斤,现在八十几,师父的弟弟妹妹一定说,吹牛什么你八十几,我看你没有一百都有九十几,是的,现在是九十几。60跟九十几次差多少?差三十几公斤。师父刚来的时候跟某某一样瘦。你不是很瘦,但是我看你很瘦。
你说师父可能吗?你有这么瘦?改天拿相片给你看,我刚来的时候真的是那么瘦的。但问题是随着时间变化会变化,色蕴会变化,形色显色都会变化,对不对?老,会不会变得怎么样?本来运动健将会动跑什么,现在怎么样?爬个楼梯都觉得喘,爬个楼梯都觉得脚痛,是不是?这些会变化的。这些会痛,当然你会苦,就算是不痛,你看到怎么自己以前瘦,现在胖,然后以前还年轻,现在老,一二十年就这样过了,你当然会觉得内心的什么?一定有执着的,只是说有没有表现出来跟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所以叫做五蕴,八苦里面叫做什么?五蕴炽盛苦,炽盛就是烦恼。烦恼对于五蕴变化的作用当然就是苦。以你要观察五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
,这些都是痛苦,无蕴变化一定是痛苦的,你说是五蕴的变化,五蕴除了色会变化以外,受想行识会不会变化?当然更会变化啊,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色变化,色变化还慢,受想行识的变化那就快。
所以不要想说,奇怪,他以前对我很好了,现在怎么变了?他以前可能今天等一下就变了,还以前,对不对?
受想行识变化很快的,这个叫做五蕴的无常变化,这叫五蕴性。
所以我们要观无蕴的无常,这个叫做蕴处界。蕴处界的蕴处界观叫做尽所有性,因为就佛教的分析,我们的一切无外乎就是蕴处界。这样了解吗?那一切的蕴处界无外乎就是无常、空、无我的。
我再来四来。不好意思问一个问题,
问:您刚才还有之前也说过,他观的是无常、苦、空、非我,请问师父什么时候用无我,什么时候用非我?
师父:无我跟非我是一样的,没有区别一样,是翻译的问题而已。那个“空”是无我所,这样了解吗?
《阿含经》的空不是大乘讲的空,《阿含经》讲的空是无我所,所以叫做无常、苦、无我所、无我,无我跟非我是一样的意思。
问:刚刚您解释“患”是过失,还有什么?
师父:“患”是它的过失,就是说你如果执着在六处或六界话,它有什么过失。你如果取这个境,然后比如说五蕴,你执着在五蕴上面,你会有过患,所以患就是只过患,就是说你如果执着的话,你会有什么过失。你要了解执着之后的过失,会产生什么问题跟毛病,对我们来讲会有什么影响?所以当然影响很大,所以你要离这种执取。
再来。四圣谛观
这个尽所有性里面有什么?有一切法蕴处界,然后还有蕴处界一切事叫做四圣谛观。四圣谛这些跟刚才所谓的观无常无我这些什么,都是顺于正理的,我们看一下何为正定。
四圣谛观
- 何等为正定?正定有二种:有正定世俗、有 漏、有取、转向善趣;有正定是圣、出世间、 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 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 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 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 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 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 住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 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 转向苦边。”(杂785)
现在在讲四正定,何为正定?正定有两种。这个经你们看过有印象吗?有还是没有印象?以前我曾经跟不知道谁讨论一件事,很搞笑,就是说有人记忆力很好,他看过的电影他都会大概记得,有人记忆力不好,看过什么电影,一阵子都忘光了。
所以我就跟他讲说,当你是非常不错的,他说为什么?因为每一篇电影不久之后对你来讲都是新的,所以你有看不完的电影,他说,对,好像是这样子的。看过的电影你跟他讲你上次看过了,有吗?以前朋友找我去看电影说我说以前看过了,有吗?我们以前是租录影带,你记得你们知道,很大的,然后塞进去,然后我们去租录影带,拿了一堆,我说这个看过的有吗?这个没有看过,所以如果你们记忆力不好,每一个经都好像像新的也不错了,其实是有的。
正定有两种,所以不管是世间的或出世间的都叫正定。
【正定有二种:有正定世俗、有 漏、有取、转向善趣】
正定有两种,有正定是世俗的,有漏的,虽然是世俗有漏,但是还是正的,因为也是善,然后有取,就是取着,这样了解吗?然后转向什么?善趣。记得人天三福业里面修布施持戒还有什修定。这里的人天三福业的修定是指什么定?世间正定,如果你修出世间,那就不叫人天三福业了,那就是什么?三乘所共的是指解脱的。
所以你看,有世间正定,世俗,有漏,有烦恼的,有漏的烦恼相应的,尤其是取着的,但是它还是什么?转向善趣,意思就是说,未来你还是会投身在善道,这样了解吗?
那么【有正定是圣、出世间、 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是圣——神圣的,是出世间,无漏的,不取,正尽苦,是可以离苦的,转向苦边,这样了解吗?所以(正定)有两种,一种是世俗的,它是可以引导我们向以善的,另外一种是出世解脱的,可以离苦得乐。
我知道你是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你上次讲转向普遍这个唉,苦编苦的境头,过去就不苦了,所以它到了苦的境头了,
转向苦边,它的苦边意思就是超越过苦边的,这样了解吗?苦边就是苦尽。你说什么?
问:这个文章如果联系上下文的话,就是一个转向善趣,一个转向苦边,感觉是一种对比的。
师父:所以有时候读经文,读经文你要多看,你就知道说,因为这古代的翻译很多的,比如说杂《阿含经》跟中阿金的翻译不同的,那杂《阿含经》的翻译,它用的名词语相,不一定是后来我们常用,因此你如果说能懂巴利文问或能懂比对其它经文的,你就知道它在讲什么。
你如果只是用中文硬去猜,你猜了一辈子,你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转向苦遍,好像说本来是两边,乐跟苦,结果从乐转向苦,这个叫做转向苦边,是吧?
问:从这里面看,佛学确实不是自学能学来的,必须得跟师父学
师父:你这句话讲得很好,佛学不是自学可以学来的,你要自己经文是瞎看猛看的,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跟学习的话,自己猛看常常会看错了。它牵扯到语文的翻译,还有牵扯到佛法的教理,你语文翻译都搞得乱七八糟,教理就不用讲了。
【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有没有看到?
你说这个是转向善趣,这个是转向苦边,你要不懂的话,你转向苦的那一边转向善趣没问题,它这个人怎么会转向苦的那一边?它这个转向善趣没问题,它转向苦边也没问题,只是这个边是指苦的尽头了,这样了解吗?
【 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 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纯粹修定是善法,了解吗?因为就算是世俗它还是什么?善一境。善就是离五欲五盖,离五欲五盖一定是善法,因为我们很多的恶法都是太强的五欲在作祟,还有五盖在作祟。这样了解吗?
【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
不取刚才讲的讲不着,刚才讲味就是“着”的意思,不味就是不着,不取这里讲不取。
【正 尽苦、】
有没有看到正尽苦,就是苦尽,然后
【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 集......灭......道、道思惟,】
什么叫做苦、苦思维?于苦做苦的思维,于道做道的思维,于集做集的思维,这样了解它的意思?意思就是说你不要在苦上做乐的思维,它苦,你要正确认知到它真实是苦,你不要它是苦,结果你自己再胡思乱想,然后把它想成是乐,叫苦中作乐,这样了解吗?
苦,你要明确知道它是苦,这个叫做苦、苦思维,这样了解吗?就好像身念处叫做身,身观念处,在身做身观念处,在五蕴做五蕴观察,你不要在别人的无蕴上做五蕴观察,要在自己的无蕴上做无云观察,这样了解吗?这个叫做苦,这个就叫做苦、苦思维,及灭道、道思维。
再来。【无漏思惟相应心法, 住不乱不散,】
你在四圣谛上作观,而且是在定中,有没有?
定中住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 正定,】。这个意思就是说在定中依或者叫做依定做四圣谛观,这个就叫做
【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 转向苦边。”】
这个叫做定中做四圣谛观。
那么如果你们学过俱舍论,俱舍论就把四圣谛做十六行相,依定然后一个行相、一个行相的观,这样了解吗?回去有空去看看师父讲的俱舍论及《俱舍精要》。它先讲四念处,然后从四念处讲讲到怎么样做四谛观察,然后四谛做十六有行相观,这样了解吗?
然后行相又分为上下,32行相,然后做怎么顺观,然后再减缘减行慢慢观,观到最后入现观,入现观的时候是十六心,了解吗?
你们大概知道有这样的,据说今要去看一看,
这十六心就不断的做,到最后怎么样?就能够真正见道,所以十六心是见道相,是初果相,到了第十六心怎么样?三解断就是初果,修道开始。这是因为《阿含经》就是这样子说,这样子说,《阿含经》并没有很仔细说我要怎么观。它只讲说出世正定就是定中观四圣谛,但具体上怎么操作,《阿含经》并没有讲得很清楚,它只指出一个方向,所以阿毗达磨或是《瑜伽师地论》或《清净道论》,就在这个细节上告诉你我们应该怎么操作。
向各位了解好,还有5分钟,有没有?还有5分钟没错吧?还有没有?啊好已经剩4分了,你看时间多快,我才从这边走过来剩4分的,有没有什么问题?
可以的,你们
现在师父会把这个东西讲完,讲定,但是你们现在先把这个作为一个了解,你先不要担心说,我要定中怎么作观?你现在先担心我要怎么修止,怎么修定,怎么修止,这个比较重要。这些都讲了之后,师父会特别在数息观上做特别的说明,而且叫你们一步一步怎么操作,让各位了解吗?
其它的我只是会说有这么一回事,这样子,重点在于持息念。这样各位了解吗?
好好。可以吗?有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问题的话,
我们接下来会谈净行所缘。记得吗?所以一个是遍满所缘,第二个是什么?净行所缘。第三个叫做善巧所缘。第四个净惑所缘。现在刚刚讲的是什么?遍满所缘,大概已经讲了它的内容了,操作我们会慢慢讲。接下来我们讲净行所缘,净行所缘,它的重点在净治烦恼。
2、净行所缘 (净治烦恼)
五种所缘(俗称五停心观)
1)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欲贪
2)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易怒者
3) 多痴众生因缘观:对治无智慧者
4) 多散众生数息观:对治内心多散乱者
5)多慢众生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者 (多障众生念佛观:对治业障重者)
所以五种所缘,俗称的五停心观,为什么叫做五停心观?停,就是止的意思。五种止心的作用,五种把心停在所缘上的修法,但是这五种方法原理都一样,只是所缘不同,所缘不同,它的偏重对治就会不同,这样了解吗?但是它的重点在于所缘不同。因为所缘不同,所以它的对治重点就会不一样,这个叫做五停心观。
多贪众生修不净观,对治贪欲
多嗔众生修慈悲观,对治易怒者
多痴众生修因缘观,对治无智慧者,
多散众生修数息观,对自内心多散乱的
多慢众生修皆界差别观,六界差别是什么?
对治贡高我慢。
另外在大乘佛教多障众生念佛观:对治业障重者,但是在《阿含经》里面也讲六念,但是这个六念实际上不能成为修定的所缘,它只能是一种入道的方便。
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停心观,在《瑜伽师地论》里面就叫做净行所缘,是专门对治各种偏障,障碍大的。你把它看一看,实际上任何一种禅修,任何一种其实贪、易怒,无智慧,都会贪,嗔还有散乱。那么多多少少一点恭高。其实贪欲、嗔恚还有散乱,你们看,其实任何修定都有这种对治的功用。你修定必须离五欲五盖对不对?那五欲是不是贪欲?
本来所有的定都可以对对贪欲与跟嗔恚,而且说定都是摄心集中,本来就有对治散乱的(作用),所以它这里面所讲的对治,不是单一对治,是偏重对治。事实上修定本来都有对治贪欲与跟嗔恚,还有对治散乱的这种作用,只是说修定可能没有办法对治愚痴,还有没有办法对此贡高我慢。这样了解了,但当然了,如果你太过贡高我慢,就是那种我执太强,事实上修定也是有困难的。
好,有没有什么问题?没有问题的话,因为时间应该是差不多的。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我们下个礼拜开始来讲,多贪众生的什么?不净观,不净观分为内不净,还有外不净,这样了解吗?我们一般不净观都是指外不净,就是九想,但事实上它这里面有讲内不净。
回向。
第四节 正修习定
一、所缘
(一) 所缘的定义
• 《俱舍论》:“定、静虑体,总而言之是善性摄心
一境性
,以善等持为自性故。若并助伴五蕴为性。何名一境性?谓专一所缘。”• 《瑜伽师地论》:“彼教授师由此状故,亦了知彼不久当入如是如是相定。何等为相,谓二种相:一所缘相;二因缘相。所缘相者,谓分别体,由缘此故,能入诸定。因缘相者,谓定资粮,由此因缘能入诸定。
说明:修定时,摄心的对象称为所缘。其原则为[1]:
1、能净治惑障;
2、顺于正理。
(二) 种种所缘
1、遍滿所緣
:
- a) 有分别影像所缘:修观 — 心对所缘起观察
- b) 无分别影像所缘:修止 — 唯摄心得心一境性
- c) 事边际所缘[2]:
- d) 所作成就所缘:止观成就 — 定成就(四禅八定)
2、淨行所緣
:五停心观 (净治烦恼)
3、善巧所緣
:蕴、处、界、缘起、处非处
4、淨惑所緣
:世间(净治惑障)、出世间 (顺于正理)
遍满所缘
1、遍满所缘
1) 止观双运 - 有分别与无分别影相[5]
上座答言: “尊者阿难!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阿难复问上座:“云何诸解脱界?”上座答言: “尊者阿难!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名诸解脱界。”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云何断界,……乃至灭界?”上座答言: “尊者阿难!断一切行,是名断界;断除爱欲,是无欲界;一切行灭,是名灭界。”(杂阿含经 第4六4经)
尊者阿难告诸比丘: 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当善哉慰劳问讯,或求以四道,何等为四?若比丘、比丘尼坐,
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
[6],分别于法量度,修习、多修习已,得断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说初道
。(修止)复次,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
於法選擇、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
,如是正向多住,得离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当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二說道
。(修观)复次,比丘、比丘尼为掉乱所持,
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
,如是正向多住已,则断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三說道
。(修止)复次,比丘、比丘尼
止觀和合俱行
[7],作如是正向多住,则断诸使。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者,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教诫,或求是名第四說道
。”(止观双运)时,诸比丘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奉行。(杂阿含经 第5六0经)
事边际所缘
如所有性
(1) 如所有性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杂阿含经 第1经)
尽所有性
(2) 尽所有性
蘊處界
观
- 有异比丘独处坐禅,作是思惟: “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作是念已,诣诸比丘,语诸比丘言:“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令见清净?”比丘答言: “尊者!
於六觸入處(观处)
集、灭、味、患、离如实正知,比丘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见清净。”…- “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彼比丘答言:“于
六界(观界)
集、灭、味、患、离如实正知,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得见清净。”…- “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彼比丘答言:“于
五受陰(观蕴)
,观察如定、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作如是知、如是见,得见清净。”(杂阿含经 第1175经)
四聖諦
观
- 何等为正定?正定有二种: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8];有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
- 何等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转向善趣。
- 何等为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圣、出世间、无漏、不取、正尽苦、转向苦边。”(杂阿含经 第785经)
净行所缘(净治烦恼)
五种所缘(俗称五停心观)
- 1) 多贪众生不净观:对治[9]欲贪
- 2) 多瞋众生慈悲观:对治易怒者
- 3) 多痴众生因缘观:对治无智慧者
- 4) 多散众生数息观:对治内心多散乱者
- 5) 多慢众生界差别观:对治贡高我慢者
(多障众生念佛观:对治业障重者)
- ↑ 有其一即可。
- ↑ 妙境长老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事边际所缘作意者”,这个“事”就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这个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都是因缘生法。这个因缘生法当然是有漏的,这种有漏的因缘生法有它的边际,观察它这个生、灭的边际的变化的作意。当然这等于是个缘起观。“谓由此故,了知一切身受心法所缘边际”:由此“事边际所缘作意”,就是止观,由这个止观的观察;当然这里边先是闻思的学习,在禅定里边修止观。由此“了知一切身受心法所缘边际”,“身受心法”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有了五蕴当然也包括十二处十八界在内。“了知”就是通达,通达这色受想行识的“边际”;色受想行识是所缘境,观察它的生灭的边际。“过此更无身受心法”,所有的有为法都包括在内了。所以“过此”超越了这身受心法的范围以外,就再没有身受心法了;所以这是一个“边际”,这个边际就到此为止了。”
- ↑ 如:一切法本来如此。
- ↑ 妙境长老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一:““事边际所缘作意等者:谓若所缘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是名事边际性”。这个“若所缘尽所有性”就是包括蕴、界、处;这“尽所有性”就是这里这个意思,就是这么多,过了这么多以外再没有了,叫做“尽所有性”。这个“如所有性”是什么呢?就是用苦集灭道四谛来观察这个蕴界处: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或者说是苦、空、无常、无我,这么观察。四谛有十六行,每一谛有四种,四谛就有四四一十六,去观察苦集灭道,观察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或者是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行无我,住一切法寂灭相,这样去观察。或者观察一切法都是真如相、一切法寂灭相,那么这就叫做“如所有性”。就是这么多的门、这么多条不同的观察,“是名事边际性”,是名“事边际所缘作意”,这个“所缘作意”就是这样意思。”
- ↑ 师父解释,此“分别”为慧的分别,而不是全然无分别,如修止时知息长、知息短等亦是一种分别。
- ↑ 等受:等持。《瑜伽师地论》以为经中此处五种“心”是有次第的, 即以此为九住心的来源。
- ↑ 俱行:交替进行。
- ↑ 人间三福业:布施,持戒,修定。
- ↑ 对治:偏重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