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講要 第十八講
阿彌陀佛!各位同學大家好!
我們繼續來看《阿含經》。上個禮拜我們講到十二入處。五蘊講過了。各位知道佛陀講蘊處界嗎?蘊就是五蘊,處就是十二入處,界就是十八界或六界。那麼佛陀分析講蘊處界他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在分析我們這個現前的身心。他分析身心目的用意在哪裡呢?在分析身心的組構當下即是什麼?即是苦。所以苦世間為苦,苦的表現是由蘊處界表現出來的,各位了解嗎?現在我們在講蘊處界,蘊就是五蘊,處就是十二入處,界就是十八界或六界。蘊處界在大小經典裡面一定都講,《心經》也講了,《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若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惡】那它照見五蘊皆空,那它要照見什麼?它有沒有照見十二入處皆空?有嗎?
答:有。
師父:確定啊?【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它有沒有照見十二入處?十二入處就是剛才講的嘛。然後十八界嗎?有沒有?【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是不是?所以它是共通的。這裡就告訴你,你要是了解這裡講什麼,再來看《心經》一定很清楚它來講什麼。所以上次已經講五蘊,五蘊即是苦。我們說苦、集、滅、道記得嗎?其實佛陀很多時候是苦跟集,是講在一起的。我們當然分開來是苦、集、滅、道沒錯。但是佛陀在分析我們身心是苦的時候,他當下即把集放在裡面,所以苦集他當下是一起分析的,等一下師父會講。上次四識住這個五蘊已經講過了。十二入處,黑牛系白牛,這上個禮拜講的記得嗎?眼、耳、鼻、舌、身、意對色、身、香、味、觸、法,對不對?本來師父講過說,我們這個六根對六處然後產生認識的時候本來是中性的,這種見聞覺知本來是中性的,但是我們的凡夫因為有什麼?有貪嗔痴、煩惱,有執着,這個執着就會把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色系在色、身、香、味、觸、法,然後造成眼、耳、鼻、舌、身、意會對色、身、香、味、觸、法產生執着,產生染着,這個就叫做非是。不是黑牛系白牛,也不是白牛系黑牛,而是什麼?中間的軛,這個軛在這裡叫做有取識。【如是……乃至】你看【非黑牛】【然於中間,若軛、若系鞅者,是彼系縛。】對不對?【如是】中間的不是眼系色,也不是色系眼識,也不是為意系法,也不是法系意,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觸、法,對不對?是中間的什麼?欲貪。這個欲貪包括一切的煩惱的簡稱。中間的貪慾煩惱,把兩個系在一起,這樣各位了解嗎?現在講十二入處,這個就是問題的所在。我們眼根,眼睛看東西沒問題,這個花很漂亮它也沒問題,它就是這樣子。那問題在哪裡?我們中間在認識的時候會怎麼樣?把我們的欲貪加進去,然後對它產生貪嗔痴,這個就是問題的所在。這樣各位了解嗎?現在我要問你們說,「你說師父,我的欲貪把我的眼跟色系在一起,這樣又怎麼樣?我就喜歡看,我就喜歡吃,我就喜歡大房子,這樣又怎麼樣?」 煩惱越來越多,煩惱越來越多代表什麼?苦越來越重,對不對?所以很多一般外面沒有學佛的時候,當時我就享受享受,就喜歡吃,我有錢吃怎麼樣,我就喜歡買大房子,就喜歡買好車,我有賺錢我也沒有偷,沒有搶,我就喜歡我就要買的更好,然後又怎麼樣,其實沒有察覺而已,你真正察覺就會這樣子。
十二入處為苦有沒有?
師父不是說我們的苦由蘊處界來表現嘛。如果你讓眼系色,讓色系眼,讓中間的貪慾把兩個連在一起,就會產生這樣的問題。什麼問題呢?他說十二入處為苦。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你看到這個都是佛陀當下在教導比丘的,不是對什麼大菩薩還是什麼,都是那些跟着他的凡夫弟子。【若於眼生喜者, 則於苦生喜,若於苦生喜者,我說彼不解脫於苦】有沒有?【於耳、鼻、舌、身、意生喜者,則於苦生喜,於苦生喜者,我說彼不解脫於苦。】這句話什麼意思?【若於眼生喜者】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說這個地方你如果不了解的話,為什麼會眼生喜?你很喜歡你的眼睛嗎?我每天照鏡子,我的眼睛好漂亮,雙眼皮又大,眼睫毛又長,不是這個意思。什麼叫作【於眼生喜】?意思就是說當你眼睛看到色的時候產生喜好,產生意着,產生執着,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你眼生喜,我很喜歡我的眼睛。【於眼生喜】就是說當我們看到東西的時候,你生喜好。這個喜好不是一般的,就是剛才講的欲貪或者執着。如果你眼睛看到東西的時候一產生執着的話【則與苦生喜】。什麼意思?意思就是你就會產生苦。
問:但是我覺得應該說是於喜,因為他喜歡這個時候,正因為是他有貪慾生苦,為什麼他是倒過來說?
師父:你要有一個問題要記得,這個是什麼?經典是什麼?經典是從梵文或者是從巴利文,或者是從印度的語言翻(譯)過來的,這樣了解嗎?你不能完全用中文的(習慣)解讀下去讀,對不對?那你說他為什麼不(按中文習慣翻譯)?他有時候很難,他有時候有些人是執意,有些人是把它修飾過,你執意也有問題,修飾過也有問題。執意什麼問題?執意有時候看不懂,對不對?你必須要有受過一點點小訓練你才可能懂。那麼修飾修飾?你自己解釋的你不符合經典的原意,是不是?所以有時候會有這種問題。
那師父常常舉的例子就是什麼例子?如果你們聽師父講經,老師父常常講說四預流支誰記得?四預流支誰記得?某某(居士)?
答:我不記得了。
師父:你不記得四預流支師父講過?某某(居士)你聽過嗎?
答:我覺得好像是不是講過其他一個例子,並不是這個。
師父:四預流支。你要從頭來。第一個是什麼?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聽聞也就是聽正法,但是你要照着他的字義。四預流支,什麼叫四預流支?就是解脫的根本四個詞體。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四個背起來。你不要聽得什麼都懂,然後人家問你四預流支不懂,他說很重要,這是入見道解脫的根本的次第。第一個必須親近善知識,為什麼聽經要親近善知識?比如說你來這裡聽經聞法,那就是親近善知識。你來師父這裡聽經,我不敢說師父是多大的善知識,但是至少不會是惡知識了,不會教你一些什麼世俗的賭博麻將到Casino(賭場)去。然後叫你去喝酒什麼?你來師父這裡,師父絕對不會買酒讓你喝?一定就是這裡什麼聽經聞法、拜佛、禮佛,一定都是這樣子的。所以第一個叫做親近善知識,然後親近善知識要幹嘛?泡咖啡、喝茶,聊聊天?不是。聽聞正法,要記得親近善知識目的是要聽聞正法。第三,如理作意。如理作意是什麼意思?
答:聽聞了正法,深刻理解幫助他去做。
師父:還不是。如理作意,如理,就是依你聽到的正法,叫如理。作意呢?思惟檢擇了。作意(mana)就是動腦的意思,動動腦。我跟你講,作意的梵文真的是動動腦,這真是動腦的意思,mana是動腦的意思,就是讓腦袋運作的意思。我們常講作意,有沒有上過《俱舍論》有一個作意,它的梵文字是mana,這個mana是什麼意思?讓我們的心或讓我們的腦袋動起來的意思,就是這個mana。這個mana所以它叫作意。後來常常把它翻譯成什麼?末那。但要記得染末那唯有唯識在講。《阿含經》裡面的末那或是阿毗達摩末那它沒有染的意思,這樣各位了解嗎?它就是動腦的意思。上過《俱舍論》的記得嗎?處作意、處受想思。作意什麼意思?把心引到所緣上面讓它產生活動,這樣了解嗎?所以作意就是動腦的意思,它的直接翻(譯)就是真的就是動腦了。不是師父說是動動腦,不是師父自己編的,就是動腦的意思。所以如理作意就是什麼?如理就是依法怎麼樣?要動腦,依法的思惟。最後學法隨法行。重點在法隨法行。法隨法行它是什麼意思?隨法行法嗎?記得嗎?為什麼他要翻(譯)成法隨法行呢?對不對?法隨法行,我告訴你,你如果沒有概念的話你就是,去實踐應該是隨着佛法行是實踐,實踐佛法,為什麼它翻(譯)成法隨法行呢?動詞放後面嘛。中文的動詞一定是拉到前面。那就是隨法行法,你說他為什麼不直接翻(譯)成隨法行法?問題是他在翻(譯)的時候,他這是一個單字,他單字就是這樣子,你不能直接自己去跟他亂掉,這樣可以了解嗎?
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經典,這個就是師父能夠存在的最好的原因。如果大家都這麼專業,那師父就失業了。所以你們不專業師父表示師父有職業,這個就是要稍微有稍微專業一點,你才可以也就是要做過研究,了解他個人。這樣子的話你來看經典,來讀經典你就比較知道他在講什麼,這樣了解嗎?所以他就說【於眼生喜者】好,如果你眼見色的話,生起貪婪,這樣的話一定是苦。如果你不放棄,那麼就是對苦生喜,就是喜好苦惱,執迷不悟了。
為什麼你執着的話就會生苦,我後面會講。其實聽過師父講很多的應該都知道,我們這個《阿含經》要把它當作很多人是不知道的。那師父一步一步引導你們進去。【「諸比丘!若於眼不生喜者,」】就是說當你眼見色的時候不生喜好,不會貪婪,【則於苦生喜,若於苦生喜者,我說彼不解脫於苦。】如果你眼見色的時候,會把中間的貪婪去除掉的話,那你眼見色是怎麼樣就是什麼樣,就是這樣而已,那你就不會苦了。【彼解脫於苦。於耳、鼻、舌、身、意不生喜者,則於苦不 生喜,於苦不生喜者,我說彼解脫於苦。】這樣了解嗎?剛剛師父不是那說眼系色,色系眼又怎麼樣呢?因為你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那就是等着苦了,現在不苦,未來也會苦,有時候是現在當下就是苦。什麼叫做眼系色?當下就是苦。或者說耳系生當下,你看到要不到,想要吃不到。以前小時候沒有零用錢可以用。你們很多年紀跟師父(歲)差不多,有的比年師父(歲)年紀大了,對不對?在比較小的時候。物慾、物質都沒有現在那麼豐富,因為小的時候活動力比較大,也沒什麼零錢,那麼中午吃飽,我到了差不多三四點肚子就餓了。小學差不多10來歲,活動力大又會跑又會跳,差不多三四點就餓了。但是問題你要等到幾點?等到六點七點才能吃飯了。現在孩子比較好命了,都有零錢可以買什麼東西吃。那時候有時到4:30放學,不超5點出校門,距6點還有一個小時,他們3點都已經開始肚子餓了。更可惡的是我們學校的大門正對面,有一家研究麵包的店。有些比較富裕的家長去帶小孩,就會買個麵包,麵包櫥窗很香,它又是三點四點烤出來的,或者四點烤出來,他就是真的故意開在校門口,因為他生意非常好,一大堆小孩就會跑去買。有時候,大部分都沒零錢了,你一經過聞到味道很香,然後看到櫥窗裡面包的樣子,油油的,光光的,看到口水都真的快流出來,但是問題是沒錢了,沒錢你就很痛苦,很想跑進去拿來吃。還有真的是有人去偷,然後被抓到,因為裡面很多人。他有些擠進去就偷,他小孩子不懂。你看這個叫做什麼?眼系色,色系眼對不對?你想要,拿不到,你就苦。但不是只有貪慾而已,還有也是可以嗔的,怎麼叫做成嗔?嗔恨。有沒有什麼實際的例子?比如說跟你一起的同事,每天坐在你旁邊的同學,以前小時候坐在旁邊的同學,我們以前都是男的女的坐在一起。隔壁的女生似乎記得很清楚,因為大家狀況都不好,我是對女生沒有什麼,是說當初我看到她很討厭,問題是又不能搬到別的地方去住,為什麼看到她很討厭呢?他跟小時候可能身體不好,他老是留着兩個鼻涕。然後就用這個去擦,然後擦到,不然就是在那邊吸,看到非常討厭她。但是其實現在回想小孩子有時候體質比較虛弱都正常,但是那時候很小,怎麼會知道這種狀況?然後聽到因為看到他這樣就很討厭,進而連聽到的聲音都很討很討厭。怎麼辦?沒辦法,你還是得這樣子。所以眼見色他的貪婪不只是貪婪,有時候會嗔什麼?貪嗔痴都會有。你不管是生貪、生痴、生嗔都都是苦。這樣各位了解嗎?這個就是十二入處為苦。
(3)覺知十二入處。
覺知十二入處不夠。你們有誰有聽過師父講六六法門?來沒有聽過師父講六六法門的請舉手。差不多有一半。某某(居士)有聽過是講六六法門嗎?
答: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師父:當然六跟六,六六法門是什麼樣的法門?這六六法門很重要,六跟六,當然猜都容易猜。哪一個六?眼、耳、鼻、身、意。哪一個六?色、身、香、味、觸、法,為什麼叫六跟六呢?這個叫六六法門。六六法門是一切法門的根本,聽過師父講嗎?任何法門你要修行,不管你用任何方法,都避免不了這個六跟六,避免不了這六六法門。任何法門都好,波若法門、禪宗法門,華嚴法門,什麼法門都好,都避不開這六跟六。都是在六六法門上面,只是進一步的從不同的角度來用功而已。所以六六法門是根本的法門,是一切法的根本法門。
答:剛剛沒有舉手,但我在猶豫。
師父:你在猶豫。來我看看,剛剛某某(居士)你聽過師父講嗎?大概是什麼意思?
答:六根對六境。
師父:當然是六根對六境,師父剛才已經講了。
答:生六識。
師父:生六識。然後呢?為什麼它叫法門?剛剛黑牛系白牛,現在是講法門,跟這個有關係,覺知十二入處有關係。某某(居士)聽過師父講過六六法門,沒關係,忘記了。那個某某(居士)你有聽過師父講六六法門嗎?
答:記不清了。
師父:記不清了,但是好像似乎有這件事情。某某(居士)你聽過嗎?沒有聽過六六法門。你剛剛有舉手?某某(居士)你聽過是講六六法門?沒有聽過。誰記得的六六法門呢?某某(居士)你記得。
答:比方就眼識,看着這個識起了貪念,這個不容易。
師父:有沒有聽過祖德講六根門頭好修行?記得哦。六根門頭好修行。古代的中國祖師這句不是經典上,這句就是祖師講。六根門頭好修行,六根門頭怎麼修行?我們來看這裡。
【爾時,尊者富羅那比丘往詣佛所】跑去佛那邊。【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說現法、說滅熾然、】滅煩惱。【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世尊!云何為 現法,乃至緣自覺?】說【退住一面,白佛言】說現法,什麼叫現法?很簡單,現在馬上的,現在馬上的。說滅熾然,滅煩惱,說不待時,我們常講現法不待時。不待時是什麼意思?不待時常講不待時節。說正向,這個正向向於涅槃了。說此見就是知見。說緣自覺,這等一下這後面我講。
現在有兩句,一個是現法,有沒有聽過現法的?現法是現在的意思,現在馬上意思。有沒有說不待(時節)?什麼叫做不待時節。所以你們看《阿含經》很好用的地方就是說,一般來講很多現在學佛的人,如果不了解真實的佛法,都會以為我現在修行都是為了來生,或是我在修行都是為了死後,有沒有這樣?有沒有看過人家這樣想?或這樣子講?或感覺上好像佛法,好像佛法的修行就是為了死以後要去哪裡,很多時候都很強調,對不對?這只是一個方面,講的沒錯,不是不對,但是太狹隘。佛法的修行是怎麼樣?是緣起,是緣自覺,是不待時節。什麼叫不待時節?不要等到哪一天好時,哪一天好日,哪一天好時辰,是當下,當下能做,做了當下就能得到受用,因緣具足他就能得到受用,而不是說非得等到什麼時候。記得因緣具足緣自覺,因緣具足你就能得到受用。你當下了解當下,如果能運用,不管你用到多少,一分的運用、一分的受用,五分的運用五分的受用,而不是看時辰的。我講個故事,這是真實的,發生在很多包括在家出家人的時候。師父以前很好笑,以前曾經去看一個信徒,然後信徒生病了,他跟我說:「師父,生了病我才知道說,師父以前講的是真的,這世間是苦,生老病死,以前都不大相信,現在生了病真的比較有體會啦。」 他跟我說:「師父,我想說明天比較好一點的話,想皈依三寶。你看覺得要什麼時候?」 我說,「只要你身體可以,你來寺院我都可以跟你三皈依呀。」 他說:「但是前幾天有一個法師來了跟我說,你的命盤跟現在的時節,還有跟現在怎麼樣不合,所以你現在不能做三皈,也不能受五戒,你要半年以後哪個時辰是比較適合你。師父是真這樣嗎?」 我說,這個叫胡說八道。我這個是有經典根據的。你要做好事為什麼要等時節呢?我做好事要等冬天,夏天跟我命盤不合,福報可能會少一點,要等冬天再來做,沒有這個事情的。佛法的運用是緣自覺,因緣具足,你覺得應該要做的時候,你覺得該做你就做。你一分的認識,一分的運用就有一分的受用,這個叫做不待時節,還有叫做現法樂了。現法樂就說你現在修行,只要因緣具足你就得到修行的快樂。而不是等到以為死了才求生哪裡。我現在每天苦的要命,每天這樣唉聲嘆氣的,沒關係,我死了以後就可以到哪裡去享受,你又不是去天堂。好像現在千人百人怎麼人都是為了死後。所以在民國時期,太虛大師那時代為什麼提出人生佛教?民國時期大概是19(年)多少? 11年開始到1949,差不多中間,1930年左右就太虛大師時代,他提出人生佛教。他為什麼特重人生佛教呢?佛教是為了人生的時候就必須要修行,是活的的時候就可以用,不是每次要等到死了以後。為什麼那個時代會這樣子?因為那個時代,古傳以來在漢傳裡面,中國人把三教合一,三教,哪三教?儒道釋。三教合一之後,他把儒家是日常生活的應對進退的規範、道家用於自我修身養性,那都占了。那佛教呢?死了來找師父。是不是都這樣子?死了再來找師父,平時活着都不會想,日子過得好好的時候都不會想到師父,不是光指這個師父了,(指)很多出家人了。死了來找出家人。因為千百年來好像一直都是這個樣子,流傳來好像是這樣,好像佛教就專為死人的宗教,就造成誤解,所以太虛大師他是為了糾正食壁,所以提出人生佛教。然後慢慢倡導,慢慢從經典裡面去提煉出佛教的真義在哪裡,大家才知道原來佛教是活的時候就要修了,而且佛教有沒有談到應該有平時的生活的應對進退?當然有。有沒有提到修身養性?當然更有。只是後來一般不去注重這一些,一直是去注重什麼?死了之後要往生哪裡,才會造成那個問題。所以現在師父就告訴你,這裡就講【不待時節】是現法的,現在的,然後【說滅熾然】就說你滅熾然就是滅煩惱。你現在學習,現在不一定斷了,但是你可以降伏、可以克制,而且【不待時節、說正向】就是佛陀隨時都向於解脫的法,然後知見,【緣自覺】就是你自己要察覺。
- 【世尊!云何為現法,乃至緣自覺?】這些是什麼意思呢?【佛告富留那】富留那尊者十大弟子之一。【善哉!…】中間講很多了,重複的前面的,所以師父把它點點點(省略)。
【若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者,是名現見法。】什麼意思?這什麼意思?他已經告訴你了,這個叫做六六法門了。眼見色的時候呢你要怎麼樣?覺知。覺知眼見色,而且覺知眼見色的色貪,你要察覺到,這個叫做六根門頭好修行。耳呢?耳聞聲,要覺知到耳聞聲,而且覺知到耳聞聲的怎麼樣起的貪,所以要叫你去覺照,你六根對六境的時候有沒有起貪婪?所以師父常講說,一個學佛的了,或是說一個修行人,他跟一般人差在哪裡?記得嗎?師父講過。差在覺知,差在有沒有覺知。不是你不起煩惱,你不起煩惱那已經證果了。阿羅漢哪不是不起煩惱,而是你起染著、起貪染、起嗔你有沒有察覺?有沒有能覺知到?這才是修行的第一步。那覺知師父常講:你可以怎麼樣?你可以先知先覺。你可以怎麼樣?你可以當下知覺。你也可以後知後覺,最糟糕是不知不覺。對不對?那你說那師父我剛修行,或者是說我修行一陣子,但是我境界沒那麼高,境界沒那麼高沒關係,但是至少你要怎麼樣?你至少能做到後知後覺。你不要(覺得)這樣子這樣很簡單,我告訴你不簡單,真的是不簡單。你一個修行人或一個學佛的,你跟一般人的差別在於你有覺,但是你可能是後知後覺沒關係,但是你絕不要像一般人一樣是怎麼樣?不知不覺。那從這一個經文上我們就可以看到說,你眼見色起貪的時候,你當下沒察覺,但是過後你必須要能察覺。是不是?你不要過了,反正每天忽忽悠悠的,看到什麼?啊。吃到這個,啊。然後整天這樣子悠悠混混的,如果從話的角度就悠悠混混的。好。至少你要做到這樣子。
那現在有一個問題,師父這樣的要求會不會太高了一點?是這樣子的,你現在是初學,現在師父都不要用太高的境界,我都用是初學對不對?你初學至少你做到後知後覺,稍微能察覺一點點。你們是在家居士,在家人,在家居士嘛,你喜歡吃什麼,喜歡用什麼,喜歡看什麼都沒關係,但你們的知覺的覺照要覺知在哪裡呢?不是說當下把它制止,還是叫你過着像師父這樣子,過着苦修的生活,不是。儘量把你們的這些怎麼樣?貪染或嗔、或貪嗔痴都好,把它克制在一個一定的範圍之內,把它克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什麼叫一定範圍呢?這個範圍不會干擾這個。這個範圍就是說,什麼叫做這個範圍?如果超出這個範圍就是會干擾到你的生活,會造成你的生活的的不安跟動盪。如果你把它控制在這個裡面呢,可以讓你的家庭乃至你的社交各方面能夠達到一定的相恰到好處,自他合力的這樣一個範圍,這個叫做控制在一定的範圍,或適當的範圍。這樣可以嗎?知道師父在講什麼嗎?我舉個例子。你現在有2萬塊,你想你現在有,比如說4萬塊,你想換車子,一輛新車。你不要說你有4萬塊,你想要換一輛八萬塊的新車,因為為什麼?因為有朋友都開那一種的,所以我非得要那一種不可,所以這4萬塊還要怎麼樣?4萬塊再去貸款,然後弄到然後怎麼樣?老婆不答應。然後兩個就吵就鬧就爭,然後還要去貸款,貸款就有風險了。那如果是這個樣子的話,你有沒有察覺到?有沒有察覺到對車子不管是眼見車還是耳聽車,對不對?你有沒有最先做到你對它的覺知?對車的貪婪的覺知,你就沒有,你就沒有做到。而且你是隨着你的自己的貪婪一直下去,那這就會對生活,對家庭就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那就有問題了。那你說我有4萬,那我買個4萬或者是4萬多或者怎麼樣,不會造成我生活上的問題,那我們有就好。大概可以用,而且不用說太些奢華,在我的能力經濟能力各種狀況範圍之內的,那可以不可以?因為你們是在家的當然可以,因為你有覺知到,你有覺知到。超過了不行,這個不是我們能力範圍,不要去跟人家比,人家開什麼多好的車子,人家怎麼樣怎麼樣那是人家的事情,我們自己能夠怎麼樣我們自己要清楚,你就叫做覺知,有沒有?【色貪如實知】車貪如實知對不對?包包,普拉達的貪如實知,衣服的貪如實知。
師父以前常講嘛,很多女眾,男眾、女眾有個他個特色的煩惱跟毛病。很多女眾是怎麼樣?你回去看看你柜子裡面有多少件衣服買回來從來沒有穿過,或是只穿過一次,或是只穿過兩次,從此以後就掉在那邊。那你當初買的時候,其實不是因為需要用,只是什麼?喜歡。怎麼樣衣服貪你沒有如實知,你就是喜歡想買,花點錢。很久沒有花了,好像對不起自己良心,偶爾得買一下才行。但是買的時尚就真的沒有再穿了,真的沒有再用啊。某某(居士)你有沒有?有好幾件衣服從來沒有穿過?鞋子有可能更多。所以這個叫做什麼?這個叫做六六,六六法門,六根門頭好修行嘛。好,這樣大概同學了解嗎?那當然如果說你要做一個比較,說比如說你在孩子都長大了,那你也不需要太怎麼樣,你要進一步要求自己更嚴格的修行可不可以?那可以。你就儘量樸素,只要不要影響到身體健康,對不對?不像冬天那麼冷,然後暖氣也不開,然後感冒什麼,只要不影響身體健康,你可以要求更樸素一點了。那是沒問題的。
好好,我們繼續來看下面。有人有問題,來來,什麼問題?
問:前面講因緣就是具足當下一分使用一分享(用)。那麼我就是想,對按照原來說我們說因果,有因必有果。那麼如果你說是一份實用一分享(用),是不是這個果就對你可以化掉,還是說是不會產生這個果?
師父:不是不是,一分的使用就有一分的受用,一分的快樂,這就是因跟果,這就是因跟果啊。
問:那我說的是本來,比如說有因一定會產生某一個結果,對吧?那麼就是說你現在這麼做是不是會把這個結果變掉了,假如說我沒有。
師父:好。我知道你的意思,很快答一下。其實師父以前在講業力的時候,我們因果很多時候會談的太廣泛了,但是佛教講因果講一個重點:身心生命的因果啦。其中牽涉到業力的因果,而不是泛談一切。什麼叫泛談一切?所謂泛談一切說,這個房子蓋起來有它的因果,對不對?好的工程師、材料什麼,蓋一蓋有他的因果。但是佛教不談這種因果,佛教的重點在什麼?身心生命的緣起因果。那身心生命的緣起因果有煩惱,惑業苦在裡面。好,你講的師父先講一下,好像很簡單的。就是說,如果是業的因果的話,必須要有因、緣、果。這樣了解嗎?你要不懂沒關係,不懂以後你回去,或是以後師父會講,把師父的以前講的《俱舍論》、講成佛之道好好講講一下,我再講一次。如果就業的因果來講有因、緣、果。過去造的某些業的因,你必須要有什麼?緣作為條件來激發它,這樣叫做成熟,成熟之後果就會現形,這樣了解嗎?那麼果大小除了當初種下的這個因以外,還有你的緣的條件到底給他具足到什麼程度。所以現在如果過去有造些惡因,也不用太緊張,你現在開始怎麼樣?修行。讓過去的善業因緣早點成熟,然後呢把好的,我現在做的好事,做的好的做為過去惡業的怎麼樣?
答:抵消。
師父:不是抵消哦。讓它圓缺暫時不生,或是哪怕說它生了,但是怎麼樣?果小一點,果小一點,不會那麼重,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佛教更重視我們在受果報的時候呢,如果我們有貪嗔痴煩惱重,受的苦就重。所以受的苦它有客觀,有主觀的。客觀的就是說你造的惡業當然就是不可愛之報,但是對不可愛之報,你怎麼態度去接受他,那就看你的煩惱到底多重。你煩惱很重,哪怕一點點的的不可愛的報,你都覺得很痛苦很難過。
答:那也是,這種痛苦然後說不定就又造成一個因。
師父:你就會造,又會怎麼樣?會刺激讓你去用煩惱再去造惡,這樣造更大惡,或者去起更重的煩惱,這樣了解嗎?但是如果你貪嗔痴煩惱弱,如果雖然受了報,但是因為你的反貪嗔痴煩惱弱,所以你的苦不會那麼重。所以佛教這個《阿含經》裡面有個叫鹽喻經,一把鹽,一把鹽就像你的報一樣,如果你這一把鹽放在一杯小小的水杯裡面,你喝很苦的,但是你如果把它放在一大桶水裡面,你去嘗,只是有一點點咸而已。意思就是說,你如果造大善業的話,好好地修行的話,哪怕受報產生,因為你的煩惱低,煩惱輕,還有你看清認清這個緣起無常的事實,所以你比較能夠去接受它,這樣苦就不會那麼重。這樣可以嗎?這是大概很多同學應該都聽過,我在《俱舍論》裡面講得非常清楚。那更具體的是怎麼樣呢?後面師父慢慢會講。這樣可以嗎?好,還有沒有什麼問題?來,某某(居士)先來。
問:師父,這個事情我剛才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也是一種跟說,就是我們說的不待時節,也就是說你現在這個,就是說我見到這個東西,然後呢我就有貪,知道了我自己有這個貪色或者嗔色,或生色,那麼我如實知道,然後我就把這個時候我就知道了這貪,馬上當下得到一種受,這種受也就是說?
師父:這樣這樣子啦,現在只是一個短短的經而已,這裡的重點叫你要覺知對不對?那覺知之後到底接下來要怎麼去做呢?他還有方法的。這樣了解嗎?他有方法的。那方法(是)什麼方法?三學八正道、戒定慧啊,各式各樣的方法都有。這樣可以嗎?
問:對,我說的這個受是不是也就是一種果?也就是它的因和果。那麼因和果跟我們所說的同因一熟它有什麼聯繫?
師父:那個我是私底下跟你講,因為已經牽扯到師父上次是講《俱舍論》的那個了,好不好?私底下再跟你討論。好,因為第一個,你要問什麼師父要很清楚的知道你在問什麼。第二個就是有些細雜的問題,跟這個比較不是完全直接連接的,師父私底下再跟你討論,好不好?好,來那個某某(居士)來。
問:師父,我有個問題,就是講白牛黑牛中間繫着他們兩個的是軛,這個軛您說是直取識?
師父:就是直取識,或是所謂的欲貪或者是貪嗔,反正總體來講叫做中間的貪嗔痴啊。
問:對,這個地方覺知實際上也是第六意識的一種?
師父:對。
問:只不過是現在覺知十二入處,就是等於說是一個是你有這個貪,但是另一個,貪是一個一種第六意識,然後覺知是另外一種第六意識?
師父:也不能說另外一種了。反正覺知就是用我們的意識,去覺知道我們內心起貪念這樣子的。
問:內心起貪念也是意識,一種的意識。
師父:對啦,當然啦你要講的細一點那是心所法。貪是一種心所法,一種煩惱的心所法,這樣了解嗎?那麼意識呢是認知。那麼在佛教裡面就是說,這個意識可以察覺,可以認知,但是這個意識也可以跟各式各樣的心所法相應。你可以跟覺知依佛法來相應,然後覺知到貪,覺知到前剎那的貪,這樣知道嗎?因為你前剎那是什麼?意識或是我們的心跟貪念相應。當然你後剎那可以依以佛法而產生覺觀,所以這個叫做緣自覺。然後覺知到前面跟貪相應,這樣可以嗎?可以,但是如果沒有察覺到,那我們就好一直都跟貪相應,但是一直都沒有解決到。這樣可以嗎?有沒有回答到你的問題?你到底要問什麼?
問:我問的就是這個問題。就這個地方隨時隨地你知道自己看色貪色,那實際上和成佛之道裡面我們,您就是說當時就教給我們,就是說是、這個人為了,我忘了目的是什麼,隨時隨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師父:對呀,這個叫做正知正念。
答:對,正知正念。
師父:正知是隨時隨地知道我現在在幹什麼,正念呢就是這裡,正念就是這裡,覺知道我現在有沒有起貪念。正知還沒有說去警(覺),正知只是警覺而已,就是這裡的【覺知色】有沒有?【覺知色,覺知色貪。】正知是覺知色,正念是覺知到色貪,這樣了解嗎?然後要把它導正,這個叫正念。正知就是覺知勝,意思就是說你要先了解到說,我現在起什麼,我現在在幹什麼,我現在在想什麼,我現在起什麼念,你明白清楚知道現在起什麼念,這個是正知,這樣了解嗎?那麼我要把這個念頭,不好的念頭打消,然後好的念頭起來,這個叫做正念。這樣同學們清楚嗎?
問:認知的話就沒有沒有善和惡的之分?
師父:正知比較沒有善惡之分。正知只是明白清楚你現在在幹什麼,當下念頭起了什麼念頭先察覺。比如說你察覺到色貪,哦,察覺到了,我現在知道了,這個叫做正知。這樣了解嗎?那接下來我要怎麼樣如實知者是下面這個【不起色貪覺】這個叫做正念了。
問:不起?
師父:我下面,等一下,我先把下面再看一下。【我內此】這個是覺知對不對?這個現見法,這個是覺知有沒有?【「云何滅熾然?云何不待時?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見?云何緣自覺?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我有內眼識色貪,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意思是什麼?你要先覺知到我起色貪,第二步怎麼樣?要把這個色貪,對,把它滅掉。當然不是根本斷掉了,或是讓它先下去,不要上來。好,這個叫做正念,也就是這裡的,有沒有?【滅熾然、說不待時】就是你馬上當下就要這樣子,而且正向於解脫。【云何即此見?】這個是你要見到這樣子,知道這樣子,要把它降伏下去,【不起色貪覺,我有內眼識色貪,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這樣了解嗎?這個叫做六六法門,又叫做六根門頭好修行。來。
問:師父,這個六個法門,剛才我們講的正見法,這是一個不起眼的?
師父:不是,我們六六,我講了六六,只是六根對六境當下的察覺。好,察覺到我們起了不好的心的心態,然後把它怎麼樣?降伏下去,這個叫做六六法門。這樣知道嗎?是內六處對外六處,這樣知道嗎?
問:好,這樣的說法有沒有一個正見法、正聽法啊?
師父:當然你可以這樣用了,當然可以正聽法、正見法都可以,都可以。也就是說你眼見色的時候先察覺到我們起的貪或起的嗔,這是第一步。正知。第二步就是下面那一段要把它降伏下去,這個叫做正念。正念是念,就是念念於法,念念於佛法。那你念念於佛法,你就可以把它降伏下去,這個叫做正知跟正念,就是這裡的六六法門。
問:這正知,正見呢?
師父:正見就是知見觀念要正確。好。這樣了解嗎?
問:師父,這個地方它就是覺知這一塊,它把它作用歸到了眼識,覺知色,覺知色貪,下一句【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者】如實知的色,色貪的識也是眼識。
師父:對,當然你要分析的細的話,前面的五識它的根本的覺知,能夠產生的覺知作用都是在意識,這樣了解嗎?都是在意識當下的作用,只是依以眼、耳、鼻、舌,所以會叫做前五識。這樣可以嗎?所以為什麼說,為什麼後來會有阿毗達摩產生呢?因為這個經告訴你一個大方向上面是什麼,對不對?大方向上不會跑。但是就像你會疑惑:那這裡是講眼識,但是沒有講意識,但是眼識難道就能察覺嗎?但是阿毗達摩就會在這個細節上就會開始分析,告訴你其實真正認知到的不是眼識他本身,是跟眼識同時運作的五具意識,所以它就需要變成阿毗達摩會出現就是這個原因了。這樣可以嗎?如果以簡單的來講,簡單的不做太細部的分析。簡單的來講就是說當我們眼、耳、鼻、舌、身,或是眼見色的時候,你要先覺知道,要察覺到起貪或者起嗔,或者痴。好,察覺到之後呢,接下來要把它降伏下去,這樣了解嗎?不能讓它一直延續下去。那你平時的訓練就是這樣,不斷訓練,不斷的薰習,不斷訓練,你的戒定慧都是這樣的薰習啦,對不對?簡單的講就是這樣子。那細一步的怎麼樣分析,理論上怎麼說,意識跟眼識怎麼作用,到底是眼識有沒有意識什麼什麼,這個就是阿毗達摩的工作了。好,來。
問:那麼,師父,這個是不是就是要提倡那個清修苦行的那個生活,要清修苦行。
師父:是這樣子的,清修苦行師父講過,剛剛講了,看你要求到什麼程度。
問:這個意思就是你清修苦行?
師父:你也可以說簡單樸素的生活了。
答:簡單樸素。
師父:對呀簡單樸素的生活。對,那你說要簡單到怎麼樣,樸素到怎麼樣,完全看個人。你不要你剛開始學,你還有小孩,要娶老婆,(孩子)還那麼小。那麼你剛開始學佛,你要求自己一定要怎麼樣,你們都不要來理我,我自己。這樣當然不行了。但是一個出家的生活,所以為什麼說有些修行呢會有要求,對出家的要求會比較嚴格,就是這個樣子。這樣了解嗎?當然你越如法越是這樣做,你解脫降伏煩惱就用的更多,解脫就更容易,這樣了解嗎?可以嗎?好。某某(居士)有什麼問題嗎?其他同學有問題嗎?如果有問題就是暫時師父在課堂上沒辦法回答的,私底下來跟師父討論都可以,我們先休息一下,10分鐘開始。
沒有啊,我們來看下一頁,下一頁就是這個圖。
黑牛是白牛,白牛是黑牛。因為師父的作圖做不到,所以兩隻都是白牛。我懶得再去上色,反正你就把它當一黑一白就對了。有沒有?兩隻牛有沒有?兩隻牛?一黑一白。然後中間什麼?這個是軛,是特別用紅色的把它加深,沒有?這就軛這樣子系住了,然後這下面會綁繩子,那兩隻牛就跑不掉了,它就會只是走同一個方向。要向東兩個都向東,要向西兩個都向西,對不對?要跳河兩隻一起跳,你另外一隻也跑不掉。好。所以它這個叫做黑牛系白牛。那這一隻就表示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這一隻呢就是我們的六境(色、身、香、味、觸、法)對不對?那六根對六境就會產生六識,但是這六識不是簡單的認識。在我們凡夫位這六識都是什麼識?
答:有取識。
師父:都是有取識,都是執著的有取識,那有取識一定是跟貪嗔痴相應的,跟無明跟貪嗔痴相應。所以呢會,剛剛有沒有耳識會貪會生貪染,有沒有?剛才那個經。耳識會生貪染,眼識會起對色起貪,色貪,就是這樣子一個圖,那這個識經典上就叫做有取識,跟上次五蘊講的四識住(色、受、想、行、識),識是執着於色、受、想、行,這個叫做四識住。那這裡就是怎麼樣?眼、耳、鼻、舌、身、意,有取識,會把六根系著於六境。我們要察覺的就是說當六根對六境起六識的時候,中間的眼色貪,對不對?耳生貪、鼻香貪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要先察覺到,察覺到之後再來【滅熾然、說不待時】怎麼樣?【向於正見】記得嗎?向於正見?那意思就是說要叫你當下察覺知後是降伏這樣的煩惱,所以不待時節,什麼叫不待時節?你當下就要這樣子啊,你不是等到什麼時候再來,這樣各位了解嗎?現法,當下就是現法。可以嗎?有什麼問題嗎?
問:所以修行是無時無刻都在的?
師父:如果真的用功話是無時無刻的。無時無刻不修行,所以禪宗說什麼什麼「落葉飛花,無不是修行」什麼,是啊沒錯,就是這樣子。
問:師父,你們能不能把你們 slide倒一篇回到前一篇?那個您剛才說要講說緣自覺什麼意思?
師父:緣自覺嘛,就是覺察到。這裡也有,就是覺察到,自己覺察到。
問:那和即此見有什麼不一樣?
師父:即此見其實這裡面的描述都差不多。對。他有時候很多字差不多都重複這樣子。
問:即使見更強調是一個知?
師父:可以這樣子的。這個是覺嘛。你也可以說是他是一個是知,一個是覺那也可以。某某(居士)可以嗎?
問:師父,這個覺知有貪以後,它那個並不是說你覺知以後他貪就自動的下去了?
師父:沒有,有你要取正法,你要起正見哪,這樣知道嗎?要取正法起正見,向於正,要正向。
答:我明白了。
師父:哪有覺察到它就自己下去了,覺察到你要平時,你要怎麼樣,平時知道,比如聽經聞法知道它怎麼樣,然後怎麼樣去降伏,不是說覺察到它自己就會下去了。這樣了解,比如說我舉一個例子,有小偷進來,你發現小偷了,或是說你睡覺都死死的小偷把你家都搬了,你都不知道,這個叫沒有覺察到,這個叫沒有覺察到對不對?那你現在小偷進來,你發現有小偷進來了,這個叫做覺察到有小偷。問題是你覺察到難道小偷自己會走嗎?你要想辦法看怎麼樣把他趕走,對不對?這個經裡面說有賊入,那賊入你要想辦法看怎麼弄。這樣可以嗎?
問:師父,知道這個賊來了叫正知,說你怎麼樣把小偷趕走叫正念?
是代我:正念的正就是念於正法,你要念於正法,你才有辦法去降伏煩惱,這樣可以嗎?覺察到小偷是正知,因為你知道怎麼回事,那麼把他趕走叫做正念。所以的第一段是問,第二段是正知,覺察到,第三段是怎麼樣?降伏,就是要把它降伏。但是方法呢,方便就是後面講道的時候會講,這樣各位同學可以嗎?
問:師父,這個六六法門本身就是說,是通過六識覺察到出現這種狀況貪了,然後在這個情況下予以正知來把貪念給?
師父:不是,先起正知,先了解到我們有起貪念,對不對?再用正念。正念是念念什麼?念於法,佛法嘛,然後用佛法來降伏我們現在起的不好的心態,可以嗎?
問:師父,所謂的佛法就是正見?
師父:對。好。那當然正見它的程度會比較又更高了,以後我們講正見的時候再來講。那每個人對佛法的認識度不一樣,如果你有認識度深,你當然用的很容易。你只是初學的,你用的當然彆扭,可以嗎?某某(居士)可以嗎?某某(居士)也可以嗎?有問題嗎?可以嗎?
問:我就覺得正知可能還容易一些,正念不容易。
師父:當然不容易。對呀,但是你要先有正知,你後面才有正念。你連知都不知,你還念什麼?但這個必須慢慢學,而且是怎麼樣?你要不斷的薰習。師父講說,學習佛法要不斷的薰習,不是你今天聽的明天就能夠有正知正念。當然如果你這樣的話,那你根基非常高。但是一般都是說,你不可能現在聽馬上能用,但是如果你不聽你連用的機會,連了解的機會都沒有。那你聽不是一次,你必須不斷的重複,不斷重複,把這些觀念一直灌輸,一直灌輸。不然的話我跟你講,孔子是不是講過一句話說什麼?什麼?「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還有一次什麼?一日不讀書,還是什麼?意思說什麼一天不讀書,然後什麼言語無味還是什麼,記得?忘了。好像這麼一句對不對?那就是說其實佛法都是這樣,你只要幾天不薰習,你的社會的習氣,還有本來的習氣就慢慢會重。真的是這樣子,說個故事給大家聽。有一次師父在福源佛學院讀書的時候,一向都很用功。有一次放暑假的時候,就在最後兩個禮拜,要休假之前兩個禮拜,我跟同學跑到台灣外海有個地方叫做澎湖。有聽過一首歌叫《外婆的澎湖灣》嗎?澎湖真的很漂亮。是真的,是真的很像南洋的那種人海天一色,什麼小灣,什麼陽光、沙灘、仙人掌,好像我沒看到仙人掌,但是陽光沙灘真的有。去玩了兩個禮拜,沒有整整的就是玩了十幾天。回來開始開學,然後就回佛學院去。然後呢跟同學聊天的時候,同學馬上說,你最近是不是比較少在看導師的書了?我說沒有,我還是都有看,其實心裡想說你怎麼那麼厲害,我跑出去玩了兩個禮拜你就能察覺,你竟然知道。我說你怎麼會這樣想?這個講話的味道跟過去以往好像不大一樣。真的是這樣,你現在熏什麼你自己沒有察覺,你現在熏什麼一陣子之後,旁邊的人很容易察覺到。因為你講話的內容、題目,還有你顯出來的樣子,完全是不一樣的。以前練功夫練武,練功夫練武,練武就是練武,他就走路,他連走路都是武林高手的樣子。走路絕對不會是斯斯文的。然後以前練功夫練騎馬練武。你知道吃飯要把椅子拿出來,絕對不會用手輕輕的把它拿出來,絕對是腳一勾一跳就跳上去了。這個是什麼?習氣使然。就是這樣子,這個騙不了。學佛也是這樣,你一陣子沒薰習,你的煩惱習氣還有社會的樣子,社會習氣的樣子就會出現。所以這個師父其實是就共勉了,大家要多多薰習。好,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師父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佛陀在世的時候,他們不是有個結夏,結夏安居樂,安居完了以後,他還有一個讓大家放個逸,然後兩個字就叫自逸。
師父:那不是讓大家放逸了,那完全是錯誤的。
問:應該怎麼解(釋)?
師父:那個是自逸沒錯,但是那不叫讓大家放逸。這個是有關戒律的師父私底下有空再跟你談,好不好?那不是讓大家放逸,他是這個知,它不是放逸的意思,什麼讓大家放逸,不是。那私底下我再跟你講好不好?好,其他同學有沒有什麼問題?因為跟這個比較沒有,比較沒有關係。好,來,再來。
3.六界(十八界)無我
【佛告羅睺羅:「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羅睺羅!若比丘於所有地界,若過去、若未來、若 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亦復如是。】它這裡講的是六界。哪六界?地?有沒有地界?水、火、風、空、識。地、水、火、風、空、識。所以經正常講四大為空,識在其中。這個就是在分析我們的怎麼樣?地、水、火、風是我們身心的怎麼樣?構成的物理現象,就是物質。空是空間,空氣,識就是精神,所以他在講物理跟精神。我問你出家人四大皆空有沒有聽過?哪四大?哪四大?
答:地、水、火、風。
師父:一般會說什麼?
答:酒、色、財、氣。
師父:一般會講酒、色、財、氣,對不對?也不能說他完全錯,但是不精確。真正講四大皆空的四大是指什麼?地、水、火、風。為什麼出家人,不要說出家人,修行人四大皆空,為什麼四大皆空?
答:無我。
師父:無我嘛,講得很好。無我嘛,無我就是四大皆空。那這裡的意思是在講什麼?意思就是說四大加空界加識,識就是精神,四大是物理的,空就是沒有物質的地方就叫空。這個就是構成我們的身心生命的精神跟物質現象。沒有一個不變的我,不要在裡面去執着到底是非我,還是跟我是同的,還是兩個?我在四大中,四大在我中。這個上次師父是不是講過?他有時候執着我,有一個不變根本的我,是在這個身體裡面呢還是在這個身體外面?是這個我包住身體呢還是身體包住這個我?還是兩個是嵌在,你在我中,我在色中,色在我中?因為你要執着有一個不變的我,那這個我到底在哪裡?是在這個裡面還是在這個外面?這個意思就是告訴你六界無我。好。
【羅睺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於我此識我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着使。羅睺羅!若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着使,是名斷愛縛諸結、斷諸愛、正慢無間等、究竟苦邊。】這個無間等就是正觀的意思,現觀的意思,他這個意思怎麼樣?意思就告訴你說,我們身心生命無外乎就是地、水、火、風、空、識的一種組合,沒有一個不變的我。如果你能夠這樣觀的話,就能破我執、破我見,慢慢這樣子的話就能正觀無我,然後到達離苦得樂。所以呢,六界或者是十八界就是在講無我。還有沒有什麼問題?他這個就是簡單的說明白。來。
問:師父,不好意思,我問個問題。就提到十八界,通常說是六根六識加上六境。
師父:六根、六境、六識。
問:對,但是《心經》裡頭一看,《心經》裡頭有句「眼界乃無意識界。」
師父:對呀,他講十八界。
問:但是那個可是眼界,那眼界是什麼界?眼界到底是眼識還是眼根?
師父:沒有,他十八界就是六根,然後六境,然後六識,這樣子。這樣了解嗎?對。這樣可以嗎?他叫做眼界,然後要眼識界,或者是色界,這樣知道嗎?然後什麼眼識界這樣了解嗎?這樣可以嗎?好。其他人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這個爭論是一種什麼意思?
師父:這個慢以後我會講了,這個慢也是一種微細的我執。以後我後面講煩惱的時候,慢是一種微細的我執,對不對?這個慢呢要到三果後,斷了這個最微細得我執叫我慢,他就能正四果,這樣了解嗎?初果斷身見,但是身見是知見上的我。但是還有什麼修?還要有思惑上的我慢,這個我慢一直要到四果才能真正斷除。這樣可以嗎?我後面會講。它是一種比較微細的煩惱,是屬於思惑。其他同學有沒有什麼問題?這個東西如果現在不明白沒關係,你只要知道說他就在講什麼?六界無我。來。
問:師父,我就說是這個我慢,我慢是障道的很嚴重的因素?
師父:是啊。對啊。那個我們上次講《俱舍論》裡面貪、嗔、痴、慢,這個慢的我慢是一種比較思惑上個最微細的我執,這是屬於修惑上的或思惑上的,如果斷的話就證四果了。那以後我們後面慢慢再講。那如果不清楚去《俱舍論》看一看。可以嗎?以後細節上師父會慢慢談。因為
為什麼,接下來苦集,集,苦現在要講苦,集裡面就會講各式各樣的煩惱,大概師父會分類一下。來,有沒有同學有問題?可以。
好,這個圖很多同學知道,沒有看過這個圖的請舉手。
好,只有你?哦,好幾個。來,舉高一點我看一下。1234567。好,這裡有差不多20個,有24個,差不多1/3。好,你們沒看過,那太好了。某某(居士)你看過吧?
答:沒有。
師父:你沒有看過?某某(居士)你看過吧?某某(居士)以為你也沒看過。
答:這麼漂亮誰沒看過。三個圈。
師父:這三個圈。這個就,剛剛分析的那麼多,從五蘊到十二入處,對不對?到剛剛的十八界和六界,總得講起來師父把它作為一個最簡單的圖,這個圖非常非常的重要,在很多其他的課師父都講過,都講過。剛剛不是說為什麼六六,六根對六境然後產生六識,然後有取識的時候他就會苦,為什麼四識住他就會苦?他的重點就在於圖,重點就在這個圖。好,這個圖就告訴你說為什麼有執着他就會苦。某某(居士)你沒過這個圖?還是好像感覺上有點(看過)?
答:這三個圈的這個圖確實沒看過,不過講的類似道理的(有聽過)。
師父:類似道理(聽過)。因為,我講。所以說為什麼說諸行無常,說諸受皆苦,就是這個圖。前面講的可以整歸這個圖。第一個,我在我們這一邊有一個我執,我執你可以表現為貪嗔痴或所謂的色貪,對不對?所謂的生貪,貪婪或者是嗔都可以。反正只要一個我,不變的我,有我執展現出來的就是無明或是,無明是煩惱的總稱,或者叫貪嗔痴。你有這樣的一個我執呢,你去認識到對象的時候,你就會產生對這個對象的執着,對不對?這個對象,如果我執是由五蘊來表現的話,這個就是四識住,有沒有?識住於什麼?識於什麼?
答:外境。
師父:四識住,五蘊的四識住,色、受、想、行、識。識會執着於色,對不對?叫做住於色。會執着於什麼?受、想、行。所以的如果是五蘊的識的話,它就會執着,會住於什麼?受、想、行。這樣了解嗎?識就會執着於色、受、想、行,就會執着於它。好,或者說我們的心有一個我執,這個我執就會擴大的去執着外境,會把外境給包攬進來,為什麼會包攬進來?因為你會希望這個東西一切如我所願,我要它怎麼樣就怎麼樣。我喜歡他,最好是讓我擁有而不要改變,我討厭他,最好他趕快離開我,對不對?但是外界的實際狀況是怎麼樣?這樣講無常的,為什麼是無常?因為是緣起的,因為它是各種各樣的因緣條件所組合而成的。那麼各式各樣因緣條件組合而已,各式各樣的因緣條件,都隨時在變化當中,所以它所構成的東西也是無常的。既然是無常的,他有沒有辦法如我所願?我愛讓他怎麼樣他就怎麼樣?當然沒辦法。但可惜我們一般深層的意識裡面,都是不能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這個叫俱生我執。都是希望能夠去控制它,操控它、擁有它,或是不喜歡他的時候,就希望他趕快走,趕快離開,不要這麼搗蛋。喜歡的話就一直執着,讓他不要走,都留在我身邊,然後我希望他怎麼樣就怎麼樣,對不對?我們常說,很多人剛告訴我說,養兒女還不如養一條狗,因為兒女比較不聽話,對不對?狗不一定,狗要能反抗它也會反抗。那麼在這樣的我執跟無常變化之下的衝突,一定會產生什麼?
答:苦。
師父:一定會產生苦。這就是苦的由來,這就是說,佛陀說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記得嗎?對不對?這是一般的嘛。我現在肚子餓,苦,但是我吃飽了就樂啊,這是三受。但是為什麼阿難問佛陀說,那為什麼你又說一切受皆苦,佛陀說的什麼?還記得嗎?佛陀說【我以諸行無常,故說一切受皆苦。】記得嗎?這是深層的。【我以無常故,說一切受皆苦。】這就是因為我們有我執,所以跟無常的衝突就會產生苦,這是必然的。所以人生,你只要是凡夫,我們講人生我講凡夫,你不要說那聖人,因為不再談聖人的人生,我們在談我們一般凡夫的人生。一般凡夫的人生他的真實相必定是什麼?苦。不一定是現前的。但是從無常來講終究是苦。所以有苦苦,有壞苦,最後有什麼?諸行無常的苦,這個叫做行苦。所以行苦的行,還有諸行無常的行,那個行都不只是照做,是一切的前進在變化當中。那如果是六根,對不對?這個就是怎麼樣?黑牛,黑牛跟白牛,然後這個中間的什麼?中間的有取識啊,記得嗎?然後對於色、身、香、味、觸、法的時候,就會貪婪以色、身、香、味、觸、法,起色貪,起生貪,乃至起法貪。那你起這樣的貪執著的時候,但是這些色、身、香、味、觸、法是變換無常的,你對它起執到最後就是衝突,因為它是無常的,絕對不會受你控制的,所以一定是苦。所以苦是人生的實相,但不是在表面上講,是在深層裡面去分析。這樣各位了解嗎?這就是根本的。那你好啦,現在師父在問,來,沒看過這個圖,沒有看過這個圖的人請舉手,再舉一下,我看看。剛剛有舉,現在就不想舉了。
答:全都看到了。
師父:不是不是,我說今天之前哪,現在都看過了,我說現在之前,就有語病了。還沒講這個之前,那你現在剛剛舉手的人現在來講,你要解決苦的問題,你要解決哪一個?
答:我執。
師父:是嗎?真的嗎?不錯了,你呢?你看是有看過嗎?你有看過這個圖嗎?
答:沒看過。
師父:你覺得問題在哪裡?
答:問題在於就是說你要認識到這個,很多事情是無常的,因為你不能去執着,才能沒有苦。
師父:苦的的原因,絕對不是這個無常。因為無常你不能改變的,你可以去做一點東西,但是你沒辦法完全去控制它,對不對?我們身體是無常的,是啊。你能不能說我吃好一點或吃營養點,稍微讓他身體好一點,好一些,對,但你認為是因為這樣,所以身體都一直不會變。不可能的。所以這個東西你可以下一點點功夫,改變一點什麼,但是絕對沒辦法完全去控制它的。現在是說那既然無常沒辦法控制,那苦的原因主要是哪裡來?就是這個我執着來的,這個就是佛教的根本的觀念。這樣了解嗎?外在的無常,你或許可以盡一點什麼力量,但是終究來你是沒辦法改變的,沒有辦法完全去掌控的。那這個苦的來源就是就是這個我執。所以你要是面對無常,你能做些什麼做,但是到最後你必須去怎麼樣?你必須是接受這個無常。你要接受無常,那你就得怎麼樣?
答:遍計所執去掉。
師父:把這個我執,對,把這個我執怎麼樣?減弱,藉由修行來減弱,借有修行來減弱。你剛才講說現法樂哦,你如果我執能有一分的減弱或降低,你就多一分的什麼?對無常的容受。對,無常多一分的容受,你的抗壓性就多一分的大。你的苦怎麼樣?
答:少一分。
師父:就少一分。所以當我們講人生是苦的時候不是悲觀的,而是正視問題,然後找正視實際上的真實的問題,找出他的所在,然後積極的去面對它,去解決它。所以聖靈華是說怎麼樣面對事情處理事情,你能處理他能接受他,你自然能放下。所以這個佛教講的人生就是真實的就是說,你能夠面對無常,然後呢去降低我執你就有抗拒的,你就有一個容受無常的抗壓性。我執越低,你對日常生活無常變化的抗壓性就越大,你就越不會苦,你就越不會苦。但是現在我們人往往是把快樂,把快樂建立在哪裡?你們說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身上,痛苦上。我們一般人總是把快樂建立在怎麼樣?對無常的控制上。這是一般人的做法。一般人常常是把快樂建立在無常的控制上。我剛剛師父有說過說無常你可以稍微做一點什麼,你稍微做了一點什麼,他暫時是這樣,你就以為快樂了。而不是怎麼樣,不是建立在自我的反省上,自我的我執的減弱上。所以當一般人把怎麼樣把快樂建立在無常的痛苦上,終究到最後還是什麼?還是苦。
答:這個圖我以前看過兩次,忘了。
師父:你現在忽然想起來了,對呀。對呀。對呀
答:行苦、苦苦、壞苦講過。
師父:苦苦、壞苦、行苦那時候就講過。所以為什麼這個世間呢,來到這個世間以前師父說很空虛,我們都希望尋找快樂,誰不想尋找快樂?誰都想希望尋找快樂。因為我們都怎麼樣?不管有意識無意識的,我們都會覺得,所以我們都會尋找快樂。但是我們在尋找快樂的當下常常怎麼樣?下錯地方,用錯藥。我們尋找快樂,所有一般的人,如果沒有學佛(法)的話,都是把快樂建立在對無常的操控上面。哪怕暫時讓你得到了一點,還是暫時順你的意,但是你快樂的一點點你是在建立無常上的,控制它,讓它順你的意,所以你覺得快樂,但是這不真實,這不真實,因為無常變化到頭來還是苦。
答:所以說佛說一切如夢幻泡影。
師父:對呀,是啊。因為這一切都是無常的。
答:破除我執後才是真實的。
師父:才是真實的。但是真實你不要想說又有一個什麼東西這樣啦,這個只是在一種描述上面而已,對不對?一切法如夢幻泡影,為什麼?一切法無常。我執也是怎麼樣?夢幻泡影,只是我們把它當成真的,那我們現在要對治這個。你對對治的這個能夠去接受無常,你才是真正的樂,所以佛講的樂是因為我們對於怎麼樣無常的認識,接受,然後而不產生這樣的衝突,而產生真實的樂,這個才是真實的快樂。所以佛教,學習佛教是在離苦得樂,記得嗎?問題是怎麼離苦得樂?你千萬不要想說又要在這邊(無常)下功夫啊,拜託拜託,千萬要在這裡(我執)下功夫,不要在這裡(無常)下功夫。
比如說,我們來到這個世間,生下來生老病死對不對?你想要讓我的這個身體健康一點,對不對?吃好一點,對不對?三餐正常對不對?然後營養具足什麼都可以,是不是身體可以健康一點?少受一點苦是不是?可以嗎?當然可以。但問題是不是這樣就表示說絕對不會生病?你什麼都準備好了,什麼都算,但不保證你能不能不會生病,還是會生病,為什麼?有一些條件你沒辦法控制的。好像你遵守交通規則好好開車,就表示不出車禍嗎?你不撞人,人家會來撞你。是不是?那更何況說到時候終究是人總是要病,到時候怎麼樣?要老。老你沒辦法控制,你皮再怎麼拉?老就是老器官你再怎麼弄,器官就是怎麼樣會退化,到最後這個(無常)就是會變化。所以呢,師父是說你可以下點功夫在這裡(無常),但是不要把所有東西認為是因為對控制,你要把快樂建立在這個控制,在這裡(無常)下點小功夫把大功夫用在這裡(我執),你才能得到真實的快樂。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
問:師父,我剛才講了我沒聽太仔細,就是說實際上是無常還是包括,也就是四識住的五蘊里的前四蘊?
師父:對呀。
問:老師,我原來老想着說是外頭的講無常的說什麼房子車子?
師父:當然這個是比較具體的了,因為內心的東西有時候你比較感覺不出來嘛。房子車子是具體,比較容易懂。對不對?但是我們的內心的感受也是我們執着的對象。是不是?色是執着的對象,受、想、行都是執着的對象。然後那個識本身就是我執,就是一種執着。這樣可以嗎?所以物質的、精神的都是我們執着的對象。有沒有精神的執着對象?什麼叫精神的執着對象?
答:找個精神領袖?
師父:不是不是。比如說我認為這樣子,我就認為絕對是這樣子,這個是對想的執着嘛。那比如說常說你有沒有覺得,你有沒有感覺到我是怎麼我什麼感受,你為什麼老是不體諒我的感受是怎麼樣。把自己的感受擴大到好像每個人都會得要諒解他不可,對不對?這就是受的執着,那行的執着呢?就認為說我認為一定要這樣子做,這樣子做才是正確的,別人都沒得談,我就是要這樣子做。那這些都是一種執着,識對什麼?色、受、想、行的執着。所以精神上的,內心上的想法,內心上的觀念,內心上的感受都是一種執着的對象。好,還有什麼問題嗎?那個某某(居士)如果你還會忘記,有畫畫起來的。師父上次說這個是最好的輔助。下次過年我回台灣去印一個小卡片,然後畫一個三個圈,你們放在身上有空拿出來看一看。
問:師父,今天開課的時候您講四預流支?
師父:對,四預流支。
問:預流就是預流果,入預流果的四種方式?
師父:四個次第,叫做四預流支,預流果就是初果嘛,入初果就是解脫根本煩惱的根本次第。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我們的修行就是這個次第。記得修行就是次第。但是現在很多修行不懂的人,老是要跳過這個次第,他會親近善知識,但是老是不聽聞正法,也不法隨法行,然後就要怎麼樣?叫想要開悟證果,哪有這回事?你不聽經聞法絕對沒辦法開悟證果。
問:師父,我能不能再問一個問題。就是法會上都讀《金剛經》。第一個問題,須菩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因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佛答的時候第一個是他告訴他就是如何的因無所住,然後是度多少眾生,然後一個眾生的無度。然後第二個他講的就是說是就是說於法不住,就是不住於法?他行於布施,為什麼行於布施而不是行於就是禪定啦,行於持戒?
師父:他跟《心經》前面一樣的了,他拿布施來做比喻,來做開頭了啦,其實後面都要了。
問:後者還是要的?
師父:對呀。《心經》講什麼?五蘊皆空。然後接下來講什麼?【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個都是經典常用的啦。他講行於布施,難道他後面就都不用講了?他是拿布施來比喻說你不是這樣子做,然後你持戒也得這樣子做,對不對?人也得這樣子做,他是意思是這樣子的。這樣了解嗎?不要太執著於文字,他沒有講,經典上沒有講,禪定沒有講,所以也可以住。不是。你講到這裡很好,他說不住相布施,對不對?因無所住對不對?因無所住跟《阿含經》的四識住是通的了,我們是把我執住在五常上,這樣了解嗎?你沒有我執你就不會去住在無常,你就不會識住於受、想、行、識,所以因無所住一直就是沒有執着的意思,所以他是通的。你要是把《阿含經》弄懂了,他佛法的一貫法理是通的,這樣各位了解嗎?好,還有同學有什麼問題嗎?有問題儘量提出來。後面幾個居士如果聽,聽多少算多少,那個常常來慢慢就會懂,常常來慢慢就會懂。
好,我看最後幾分鐘,我來看我下面是什麼。好,這個是要講十二入處的,就講十二緣起的,我們就下星期再來講,因為這又是一個開頭了。好。那麼這下禮拜我們再講。好,最後幾分鐘有問題嗎?沒有了,我們來結束回向。好,來。
請合掌!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