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緣起法 - 不實來去

出自磐中觉道 • Wiki
(重新導向自雜阿含經 第273經
雜阿含經 第272經 雜阿含經 第274經
3.11 大空法經(不一不異) 4.01 三轉四聖諦

有一次,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時,有一位比丘思考著:「『我』是什麼意義?『我』的存在又有什麼目的?什麼是『我』?『我』住在哪裡?」等等種種有關『我』的問題。於是,他便去參見佛陀,如禮問安後,就上述的種種問題請示佛陀。

佛陀告訴他:「我現在就為你解說,注意聽!用心思考!什麼是二呢?眼和色境是二,耳和聲境、鼻和香境、舌和味境、身和觸境、意和法境等等,都是兩種法。……比丘啊!就如兩手拍擊時,會有聲音產生。同樣的道理,以眼和色和合為因緣,就會產生眼識,以眼、色和眼識等三事和合為因緣,就會產生觸,有了觸就會有受、想、思等等連鎖的心理反應。在這一連串的身心作用中,一切是無常的,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但卻可以說有一個無常的假我,即有一個非恆常、不穩定、一直變化的我。為什麼呢?比丘啊!常見的生、老、死、沒等等生命現象,其過程就如幻化、陽炎一般,剎那消失,不是真實的有什麼東西在來或去。

所以,比丘!一定要了知一切行是空,且心生歡喜,應當隨時憶念,即:『一切諸行空,沒有所謂的常、恆、不變易的東西,一切是無我、無我所的。』……」

【原文】《雜阿含》273經(T2, 72b)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獨靜思惟:「云何為我?我何所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從禪覺已[1],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作是思惟:『云何為我?我何所為?何法是我?我於何住?』」

佛告比丘:「今當為汝說於二法。諦聽,善思,云何為二?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是名二法。比丘!若有說言:『沙門瞿曇所說二法,此非為二,我今舍此,更立二法。』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2]。所以者何?緣眼、色,生眼識。

「比丘!彼眼者,是肉形、是內[3]、是因緣、是堅、是受[4],是名眼肉形內界。比丘!若眼肉形,若內、若因緣、津澤、是受,是名眼肉形內界。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內、若因緣、明暖、是受,是名眼肉形內界。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內、若因緣、輕飄動搖、是受,是名眼肉形內界。

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恆、非安隱,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5]、受生[6]之法

「比丘!諸行如幻、如炎[7],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是故,比丘!於空諸行當知、當喜、當念:『空諸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譬如明目士夫,手執明燈,入於空室,彼空室觀察。

「如是,比丘!於一切空行,心觀察歡喜,於空法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我、我所。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諸法無我、無常,乃至空我、我所。比丘!於意云何?眼是常、為非常耶?」

答言:「非常,世尊!」

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復問:「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如是多聞聖弟子於眼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時,彼比丘聞世尊說合手聲譬經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羅漢[8]

【析辨】

從前述的第一義空經到本經,一共四經(十一十二),都是在說明緣起無我的根本教法。第一義空經從身心的和合上分析,其次是從作者受者來破斥,大空經從生命於時間的流變上來分析,本經則從認識的生起和引發的一連串心理作用來說明無我。佛說我們認識中的一切稱為世間,而認識則從根對境產生識開始,有了識就會引生如受、想、思等一系列的心理作用。從這些身心不斷變化的作用中,可以成立一個無常變化的假我,但並沒有一個不變的真我。在生命的流變中,認識其真實的樣貌,否認真我破常見,建立假我破斷見,這即是離於斷常的中道正義。本經可視為破真我而立假我的代表經典。

  1. 禪坐完畢之後。
  2. 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這只是空話,如果去問他,他就回答不出來了,只會愈來愈迷惑,因為他其實沒有相關經驗。其中「言數」又譯為「言說」。引用
  3. 內:在自身內的。
  4. 受:能有感受的。
  5. 沒:消失、終了。
  6. 受生:(陷於輪迴而)投生。
  7. 佛教經典中,常用許多現實的事物來比喻似有而無實,本經以幻、陽炎來比喻,其他如芭蕉、水泡、野馬、鹿愛等等也常被經論所舉用。這其中的陽炎和鹿愛是同一個意思。即天氣晴朗炎熱時,陽光照在遠方上升的水氣,看起來就像一灘水一樣。如慧遠《大乘義章》:「如人遠觀陽炎為水,近觀本無,不但無性,水相亦無。」(T44,483a)
  8. 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273.html